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歧管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共5页)
F*********e
发帖数: 2696
1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boss 302声音真好听啊
你随便拿个NA赛车引擎,看到的基本都是等长歧管
c*********r
发帖数: 19468
2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F10 M5发布了
你大概是搞错了吧,上670hp根本犯不着这么麻烦,直接加boost就好了
而且S63的排气歧管是两侧混排的,加上两个Twin-scroll在那里
V型谷内根本没空间了,supercharger没有了最佳位置,如果放在一侧,加上turbo
进气路线的布置不是一般的尴尬,完全是没事找事的改法……
x***g
发帖数: 923
3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IIHS 刚刚测试了Dodge多卵狗
其实dfbb老了也是一身毛病,只不过还能动,就先凑合开着。
这个车好多年前(5、6年)就engine sludge,我自己加了一段auto-rx,似乎后来没有
恶化,就那样了。然后engin漏油,特别厉害,前面的排气歧管上全是,就修了一下。
后来就是恶魔,engine灯老亮,先是charcoal canister,换了;然后氧传感器,换了
;然后是EGR,我自己拆下来清理了一下,没用,估计弄得不对;现在还是有三个code:
P0171 system lean to bank1
P0406 EGR flow excessive ...
P0441 EVAP control system purge flow
15年的车了,实在不准备keep了,先这么开着呢,随时准备换。
d*******s
发帖数: 15155
4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我们客观讨论讨论这阵 turbo大潮
奔驰没有涡轮,kompressor是机械增压。有了可调气门和进气歧管技术,机械增压的用
处已经不大了。
d*******s
发帖数: 15155
5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我们客观讨论讨论这阵 turbo大潮
奔驰没有涡轮,kompressor是机械增压。有了可调气门和进气歧管技术,机械增压的用
处已经不大了。
c*********r
发帖数: 19468
6

compromise
见我前面的帖子吧
你知道车厂都是怎么做引擎的吗?一个缸体通常都是衍生一系列排量出来你懂吧?
前面说了重量
和体积的关联也一样,同样排量,OHV就比SOHC小得多,SOHC又比DOHC小一些
同样DOHC,你要是增加个Valvetronic之类的东西,还要大上不少
有没有独立节气门,进气滑管设计,有没有可变进气歧管,什么类型的,有多大的稳压腔
是否干油底,如果增压的话怎么设计的,有无中冷,中冷怎么布置的
其它外设如何安排的
……
影响因素同样是数不过来,你又如何统计?你算的correlation能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
著吗?
c*********r
发帖数: 19468
7
过去没有twin scroll turbo时,肯定是两个比一个好,主要是lag小
不过有twin scroll后,比如N55对N54,差别已经不那么大了
但是twin turbo的潜力还是有优势,比方说
I6上twin turbo的话是三个缸的排气歧管汇在一起吹一个turbo,路径短
吹turbo的路径越短效果越好
而你个turbo的话,即便是twin scroll,你路径还是短不了的
c*********r
发帖数: 19468
8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brz好像大量到店了
如果turbo放后面,排气就不好设计了,放到中间,很自然就能保证各排气歧管到turbo
的路径相等
但放到后面,要保证这一点就要把所有的缸排气路径都拉长,那样turbo的效率就下降了
p**q
发帖数: 1130
9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换了个发冻鸡
老款的A6,engine突然报废了,说起来也是粗心大意惹的祸。之前水泵稍微有点漏水,
个把月加一矿泉水瓶那么多就好了。当coolant不够的时候,仪表盘的警示灯就亮了,
有时候懒得加,拖个三五天也没问题。
可是突然有一天,heat core开始漏了,大漏(后来换发动机的时候才知道),警示灯
亮,没在意,继续跑,当时正在高速上跑,还有十几迈就到家。
没几分钟就闻到气味不对,赶紧靠边停车,打开引擎盖,已经开始冒烟了,稍冷却之后
检查,coolant漏了个精光。
后备箱有矿泉水,加之,没用,加多少漏多少,从不同的地方往外漏,估计水泵的垫圈
和head gasket都废了。
拖回家不提。
同志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啊......
去问修车铺的老板兼伙计,比较熟,说你是愿意帮我换head gasket和水泵,还是愿意
直接换个发动机,他说情愿直接换发动机,报价800刀,觉得还很厚道,没砍价。
在local junkyard找了个二手发动机,报价550刀,外观不错,修车铺老板也说不错,
测了气缸压力,正常。
换上发动机(还有heat core),试车,点火困难,要边扭钥匙边踩油门才行,并且红
灯易sta...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9468
10
我一直觉得E60 550i是很不错的车,N62在非直喷时代的轿车引擎里也是顶尖的水平了
,连续可变进、排气门正时,连续可变进气门升程,连续可变进气歧管,这套组合至今
也是独一无二的。

V8
V***b
发帖数: 3419
11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实用与经典
嗯,我算的就是总共的,还有排气歧管优化,加粗的,减小back-pressure。
c*********r
发帖数: 19468
12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Audi发布了新S3,还不错哦
没有人谈论新S3的引擎哦?
终于换到了EA888架构了,而且比低输出的EA888 (比如GTI的版本)又增加了些新技术
比如学Toyota的混合喷射,DI之外还有port injection的
DI部分的最大喷射压强提高到了和BMW的DI引擎一样的200bar,目前DI汽油机最高就是
这个水平了
排气歧管整合进了缸盖,这也是很大的变化,之前低输出的EA888上没听说过用到这种
设计的
另外,EA888上出现过的进、排气门连续VVT,排气门两段式VVL,改进的双平衡轴等全
部都上了
总之,当今的I4引擎里,这个算技术复杂度最高的之一了
p*********e
发帖数: 32207
13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A45 AMG够疯狂的
你说的起步以后一段时间是啥意思?
lag本身就是从低负载突然提高到高负载时动力输出的延迟
原则上说你可以通过控制ecu,
使得低负载(或者完全松油门时)不仅仅通过节气门开度小
而是节气门仍有相当开度但让点火正时很靠后,同时控制排气门正时
使得大量混合汽在排气冲程进排气管路燃烧从而保持排气压力
而这个过程并不需要额外硬件,当然,还是需要加强排气歧管到涡轮这段,保证后者更耐烧
c*********r
发帖数: 19468
14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A45 AMG够疯狂的
对,现在WRC赛车都是这么干,过去那种直接在排气歧管喷油的ALS已经不用了

耐烧
c*********r
发帖数: 19468
15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BRZ limited 提车作业
又查了下D-4S的喷油策略的资料,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这个原因了。
D-4S在低转速负荷极低的时候是只有直喷,中、高负荷是两套系统共用,而这个区段正
好涵盖了2GR-FSE和FA20扭矩曲线的第一个峰。中转速无论负荷高低D-4S都是只用直喷
(具体原因Toyota没有公布,肯定是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得出的最优解吧),正好是进气
歧管喷射停止后,扭矩曲线下降,出现了那个低谷,再然后又再次上升。到了转速接近
红线的区域,如果负荷也接近最大,FA20还有一个很狭窄的区间会再次启用进气道喷射
,其实你仔细看你贴的dyno图,最后扭矩曲线虽然在下降,但还是有个不太明显的小突
兀的,那正好是在7000rpm把功率往上挺了一下,实现了100ps/L……
c*********r
发帖数: 19468
16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BRZ limited 提车作业
又查了下D-4S的喷油策略的资料,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这个原因了。
D-4S在低转速负荷极低的时候是只有直喷,中、高负荷是两套系统共用,而这个区段正
好涵盖了2GR-FSE和FA20扭矩曲线的第一个峰。中转速无论负荷高低D-4S都是只用直喷
(具体原因Toyota没有公布,肯定是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得出的最优解吧),正好是进气
歧管喷射停止后,扭矩曲线下降,出现了那个低谷,再然后又再次上升。到了转速接近
红线的区域,如果负荷也接近最大,FA20还有一个很狭窄的区间会再次启用进气道喷射
,其实你仔细看你贴的dyno图,最后扭矩曲线虽然在下降,但还是有个不太明显的小突
兀的,那正好是在7000rpm把功率往上挺了一下,实现了100ps/L……
V***b
发帖数: 3419
17
如果可以在进气歧管加个富氧膜,利用富氧膜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然后将纯氧
吸入气缸,内燃机功率输出将瞬间提高到近5倍,6.2L V12的法拉利引擎800 hp的功率
输出用1.3L I3就可以做到了,如果再辅以turbo技术,我看500cc 单缸引擎就可以做到
了哦。
n****e
发帖数: 6292
18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请问个有关turbo的问题。
气流方向应该是:
前上方进气口->空滤->顺着黑管子到turbo->顺着银管子到中冷->顺着黑管子到进气歧管
说错了的话还请指正,呵呵
为啥活塞斜放我不知道。。。
c*********r
发帖数: 19468
19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新CTS Vsport测试出来了
LF3填充效率太高了,最大boost 0.8bar,压缩比10.2,都和N54/N55相仿
但LF3是3.6L 420hp,430lb-ft,相当于说N54/N55做到350hp,358lb-ft了
这填充效率可差了不少……
另外就是LF3太紧凑了,除去V6对I6天然的差别外,LF3本身在V6里都是相当紧凑的
我在车展上看过,真的好小……尤其和别家turbo V6比……
首先,缸盖把排气歧管集成了,出来后直接进turbo,两个小turbo完全藏在附件后面
从正面几乎看不见turbo,比NA机并没有多占什么宽度
中冷和很多新近设计的德国turbo机一样用了水冷中冷(N54/N55还是气冷)
而且中冷藏到了V谷里,完全不占地,出中冷的进气集中在V谷里的稳压腔中
节气门也藏在稳压腔中,不但超紧凑,而是进气路径比以往的turbo机缩短了60%
想想响应速度方面的收益……
总之,我当时一看这引擎,加上估算了几个数据,尻,艺术品啊……
s*******e
发帖数: 1298
20
N年前看到过一个卡车用的大柴油机的介绍,那个貌似在说“脉冲增压”,大体感觉是
用各个汽缸的排气交替冲击涡轮而排气互不影响。如果是说指这个的话,我觉得不应该
是多先进NB的技术呀。那不就是把排气歧管分组分别冲进twin scroll turbo么。。。
。没明白。。。
c*********r
发帖数: 19468
21
:)
btw,马丁最近怎么不出现了?
刚看到MT的报道,基本上证实了我的猜测,MT提到虽然这台引擎最大boost可以达到18.
1psi(1.25bar),但那是为了hot weather准备的(之前我们也多次讨论过,热天大多
数turbo引擎表现都会下降,BMW这次是有所针对啊,boost留了余量,天热就提高boost
,同时复杂的冷却设计应该也能保证热天它的表现应该比以往大多数turbo要稳定),
正常情况下,达到峰值扭矩并不需要那么高boost(我谨慎预测,1.25bar平时搞不好也
可以达到,只不过BMW不说,那样的话,到时候实际加速能力或者dyno数据肯定让很多
人大吃一惊了……),同时MT也提到,这台引擎排气歧管设计的较短,保障了impulse
charging,这不就是说turbo主要靠排气动能推动么……
e**n
发帖数: 1326
22
明白1/2Iomega^2这部分,但不是很明白这个和那个"而两者的总横截面积一致"条件的联
系?
如果从能量角度看的话,我们讨论前面的问题不就简化为,两个30瓦电机驱动的小风扇
和一个60瓦电机驱动的大风扇谁压气效率高而且转动惯量小?这个其实用牛顿力学不好
分析吧,可能要用流体力学?那个60瓦的能量肯定要耗散掉一点了。这个是compressor
这块。
turbine这边其实也一样,总共若干动能的气流,分开吹两个小turbine的动能转化效率
高,还是吹一个大的turbine的动能转化效率高。(假设不考虑排气歧管长短的差别,
虽然前面碳大已经指出单涡轮管路会比较长。。。)
c*********r
发帖数: 19468
23
当然,实际情况还是之前说的,得考虑排气歧管长度,6缸吹一个turbo,排气的路径就
长了不少,这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前面说了半天,都是有个潜在的前提,就是两
个小turbo获得的功率和一个大turbo相等,事实是考虑排气的路径后这个前提本身就不
成立了……
c*********r
发帖数: 19468
24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F80/F82 M3/M4的base+option价格出来了
这几个情况各有不同,Audi的V8是reverse flow的,排气在V谷内,驱动两个twin
scroll turbo,和BMW的S63类似
Audi这个被压缩过的空气经过V谷前方的水冷中冷,分到引擎外侧两边的进气。结构上
很紧凑,但是我觉得有几个问题,一是进气侧没有大的稳压腔,填充效率就纯粹要靠
boost来保障,二是V谷内温度会较高,中冷也安排在那里可能会影响效率。这样一来,
turbo lag方面不会是最理想的,不够RS 6/7的版本没有节气门,负荷纯由喷油等机制
控制,这是它改善响应的一个措施。
BMW的S55是I6,没有V谷结构,它是压缩空气从排气一侧绕回到进气上方的水冷中冷,
然后经过节气门进入进气歧管,也没有大的稳压腔。它的填充效率其实也是靠boost保
障的,但BMW有不少改善响应的措施,比如那个所谓的pre-tensioned turbo,再比如
Valvetronic,估计大多数时候负荷控制也是不需要涉及节气门的,在节气门全开时,
Valvetronic就相当于独立节气门了。
Caddy那个又不一样,整个V谷布置成一个大的稳压腔,水冷中冷也在其中,压缩空气从
两侧...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306
25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大众在小排量涡轮上优势?
我记得S3上的EA888比低输出版本多了很多技术,比如混合喷射,而且排气歧管整合进
了缸盖,我记得碳大原来提过,这个算是I4里复杂度最高的系统了
我不明白你为何这么瞧不起VW的turbo
d******e
发帖数: 7844
26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大众在小排量涡轮上优势?
混合喷射这种东西貌似门槛不高啊。
丰田还是先于大众搞出来的。
至于将排气歧管集成在缸盖内,这个对于冷却的性能要求更高吧?可不可靠还得需要时
间检验吧?
我不是看不起VW的Turbo,而是我不理解VW为什么做Turbo这么多年,却并没有做成那种
一枝独秀的水平。别家努努力,做出来的东西也不见得就比VW差。前面碳大拿福特做例
子,但福特显然是个反面典型。你看斯巴鲁,宝马,PSA,奔驰,小排量涡轮都不比VW/
Audi差吧?
但是混动系统的情况却不一样。MBA的混动搞得不怎么样吧。日产想跟上,好像也不怎
么样。本田的技术跟上了,但是貌似成本还没有控制住。我就挺纳闷的,丰田是靠什么
策略使得这种长期的投入能形成一个明显的技术优势?
当然,也可以解读为竞争对手对混动的投入不够。但是我真觉得欧洲人也看到混动和电
动的重要性,感觉是他们受限于电气工程水平不够?
c*********r
发帖数: 19468
27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大众在小排量涡轮上优势?
你如果预定立场的话就没法说了,每一项技术你都可以说门槛不高,毕竟别人都在
follow
但VW一直以来很多有关的DI Turbo I4的东西都在引领潮流,这就叫“领先地位”,不
是吗?
Subaru的DI Turbo目前就是FA20 DIT一种,好虽好,但是燃油适应性貌似不佳,高输出
版并没有来美国,而EA113、EA888高输出版都来美国了。
BMW的N20也好,但前面说了,这个机器长度大一些,不适合A0级小车横置,所以新MINI
和将来的横置1系还有另起炉灶。
PSA自己根本搞不了DI Turbo吧,还是和BMW合作,PSA出产能,BMW设计的。那机器用的
压电喷油器,成本比VW的高多了……
MB的DI Turbo铝缸体离子热喷镀缸壁,还比EA888高输出版轻不了多少,而且它也是压
电喷油器,成本比EA888高太多了……
VW/Audi现在基本上增压DI机器各种组合都用过,歇缸可以有,reverse flow可以有,
混合喷射可以有,水冷中冷可以有,无节气门可以有,VVL可以有,整合排气歧管可以
有,机械增压可以有……没有比他家花活更多的车厂了……人家的DI Turbo早十几年前
...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9468
28
完全不一样
这台引擎的特点可以和其它的turbo V8对比一下你就明白了
和Maserati版对比:
Maserati版是传统的十字曲轴V8,NVH更好,但是有几个对性能提高不利的问题。十字
曲轴V8每列气缸点火是不均匀的。所以进气系统通常是8个气缸共用一个稳压腔,
Maserati那个版本也不例外。但是8缸共用一个稳压腔的结果是稳压腔内压力波动频率
快振幅小,Helmholtz共振效应小,这种进气只有在较低的转速有可能调出比较好的填
充效率,高一些的转速就不行了。另一端排气也没法做到完全稳压,Maserati版虽然通
过特别的排气歧管设计依然用上了twin scroll turbo,但是效率是损失很多的。换句
话说,进、排气都是不够优化的,填充效率就只能靠更高的boost来弥补,turbo lag就
会大一些(不是相对其它引擎,而是相对Ferrari这个来说的)
类似BMW和Audi的turbo V8用了reverse flow设计来解决排气的问题,两列气缸排气混
编就构成了完全的稳压分隔,twin scroll turbo的驱动就更高效了。但是进气问题更
严重了,只能每侧一个稳压腔...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2561
29
resonator不是排气管前那个椭圆形大家伙,那个是消声器(muffler)。resonator是排
气管中段的一个东东,个头不大,对排气声有些影响。基本上从发动机出来的管子顺序
,我认为是: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catalyst),排气管,resonator,排气管,消声
器,排气管出口。
p*********e
发帖数: 32207
30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合集] Taurus SHO vs G37 sedan
☆─────────────────────────────────────☆
yeemartin (猪头) 于 (Tue Jul 21 02:25:42 2009, 美东) 提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uri5zIqbTw
体重size上还是吃亏不少。
☆─────────────────────────────────────☆
michael8238 (michael8238) 于 (Tue Jul 21 02:33:49 2009, 美东) 提到:
作为一笨重的美国家用车其实相当不错了
☆─────────────────────────────────────☆
axii (qing) 于 (Tue Jul 21 02:35:20 2009, 美东) 提到:
很牛了,差别很小了

☆─────────────────────────────────────☆
yeemartin (猪头) 于 (Tue Jul 21 02:43:55 2009, 美东) 提到:
2吨重。。。。
☆───────...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9468
31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关于turbo的几个理解
你说的叫diverter valve,有的turbo引擎就有,比如N54(非电控)和N55(电控),
主要是在收油时起作用,因为那一瞬间引擎吸气量大幅度下降,但是压气机的流量还没
来得及降低,进气歧管内的压强会突然上升,就有可能造成surge。那个放气阀就起到
保护作用。这实际上就是个bypass,目前还没有听说有那种精确控制压强的,而是on-
off的方式工作,放气就等于pressure ratio降回1了,不还是等于说turbo不介入嘛……
其实你看turbo工况图,最后一条turbo等速线之下一般都不画了,因为choke线越来越
平,下面没有太多可画了。如果你非让turbo在很低流量时工作,即便你能找出一条等
速线此时落在turbo工作范围内,不要忘了,turbo转速不是跳到那个水平的,在此之前
你必然还有转速很低落在choke线之下的阶段。这之前你不还得老老实实先把NA潜力用
尽,努力提高turbo转速嘛
其实很简单:发挥NA潜力就是把节气门开到最大这么简单,turbo介入却要先把转速吹
起来,哪个快,哪个事件先发生,难道不是一目了然吗?
V***b
发帖数: 3419
32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关于turbo的几个理解
那你怎么解释700rpm就可以把压力提高到1bar呢?自吸机器进气歧管是低于1bar的。
p*********e
发帖数: 32207
33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关于turbo的几个理解
请先定义一下你说的"有没有增压"是什么意思.
是compressor是否工作,还是进气歧管内是否有强制增压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忽略blowoff valve的作用
p*********e
发帖数: 32207
34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关于turbo的几个理解
"
In the event of a pressure differential before and after the throttle valve,
the blow-off
valves are opened by the intake-manifold pressure and the boost pressure is
diverted to
the intak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The blow-off valves open starting from a
differential
pressure of 0.3 bar. This process prevents the disruptive and component-
damaging
pumping effect from occurring.
"
换句话说,如果进气歧管内的压强低于0.7bar(需要注意这不是上限,
因为charged air的压强完全可以高于1bar),那么blowoff valve打开,
让进气道位于compressor之后的部分和大气连通.
那么进一步,...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32207
35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关于turbo的几个理解
抱歉我没看清
如果说进气的话,那就是那个blowoff valve实现你说的bypass valve的功能
当进气歧管压强小于一定值,blowoff valve打开,
然后刚通过air cleaner的常压进气直接通向throttle valve前面
p*********e
发帖数: 32207
36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关于turbo的几个理解
我的理解是,N55的控制逻辑是compressor一直进行压气
(虽然低负载时压气效果不会特别好)
小负荷下这压的气到了blowoff valve就吹出去一部分回到compressor前端
从而使得throttle valve前保持常压(大气压)
而一旦需要高负荷,blowoff关闭,立即提供一定的增压空气到进气歧管
这样的控制逻辑也使得turbolag相对传统基于bypass valve的设计可以更小
但这样的设计必须基于直喷发动机才好,原因前面提到了.
这也是为什么说直喷和增压是绝配,除了直喷可以提高压缩比,就是这一点.
e**n
发帖数: 1326
37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关于turbo的几个理解
嗯。 “虽然低负载时压气效果不会特别好“
我觉得负载低到一定程度后,turbo应该会有负效果(潦草的说法就是turbo转太慢,阻
碍了进气?),这时候bov的气流方向会反向,从compressor前段通过bov进入进气歧管
,这个算是bypass模式了吧。
p*********e
发帖数: 32207
38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关于turbo的几个理解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确定
如果是sudden kickdown,那么一定是NA潜力用尽先出现
因为throttle valve全开基本是实时的,意味着引擎可以最快到达可用的最大输出
具体细节前面有描述过
如果是逐渐压油门踏板提示引擎需要一半的峰值负载
考虑到巡航时的负载很低,blowoff valve处于开启状态,
那么要到达目标负载,最简单迅速的方法一定是throttle valve全开
因为基本上实时发动机就会运转在所需的输出上
而这同时意味着进气歧管内压强和throttle valve前的压强差值<0.3bar,
blowoff valve会关闭,那么进气会被增压
如果throttle valve保持全开,则负载会进一步升高
这个时候要保持负载在NA峰值输出对应的负载,我不确定控制逻辑会如何
也就是说不确定是否throttle valve全开完全通过wastegate来控制增压值
进而控制进气量,
还是说同时控制throttle valve和wastegate.
throttle valve全开(由wastegate控制负载)的好处,
我能想到的好处是减少pumping los...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9468
39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C 63初步数据
嗯,single scroll,AMG GT也一样,我估计可能是有专利问题,reverse flow本来很
适合搞twin scroll,但理想状态是S63那样排气歧管混排,BMW有专利,估计MB很难绕
过去吧……Audi那个twin scroll没用混排,已经是不如BMW优化了,而且排气设计更困
难。可能Audi也有专利,到了MB这已经没法搞了……
c*********r
发帖数: 19468
40
设计上没有本质差别,红线高了500rpm,这相当于40PS的样子
进、排气,包括turbo,设计有不少区别,主要是得益于中置引擎有更多的空间可用,
我的观察具体如下:
California T上用了两个Helmholtz稳压腔,之间有连接管,但是应该不是可变的系统
488的看不清楚,但很有可能是Ferrari中置V8系列惯用的可变共振系统,也就是两个
Helmholtz稳压腔之间有带阀门的连接管(这种进气是Ferrari和Porsche的老传统,其
它车厂很少用……),具体情况我还得看下press release,看有没有涉及这个内容…
…从图上看得清楚是稳压腔容积大了很多,滑管也更粗更长更直,这是中置的优势,前
(中)置的话没有这么大竖直空间……
turbo的位置变化也比较明显,California T更接近主流设计,turbo尽量靠近排气歧管
,设计比较紧凑,热损失小,也有利于冷车时排放控制
488是类似Ferrari传统上GTO、F40时代的设计,turbo放得很高,排气系统更类似高转
NA,更长更直,共振优化针对的转速要高一些,turbo更明显是依靠排气的动量而不是
压强本身驱...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9468
41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请教一下VVT
BMW现在几乎所有的汽油机都是Valvetronic+Double VANOS,他们始终是最不吝复杂性
的厂商
不过复杂不代表好,相反,机械在一定性能前提下,越简单才是越好……
举个举过的例子,BMW的N62B44,不但Valvetronic+Double VANOS,还有业界唯一的连
续可变进气歧管
但到了N62B48,就去掉了这个复杂的进气系统,实际上简单的增加些排量,性能提高更
明显,还避免了更多的可靠性问题
至于Porsche,惯用的设计要比BMW简单得多,大部分引擎就是进气门连续phasing加两
段式VVL,GT3之类的高性能NA则根本不用VVL,而是进、排气门连续phasing……BMW自
己的高转NA其实也都不用Valvetronic,因为配气太复杂转速就上不去了……

的气
c*********r
发帖数: 19468
42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请教一下VVT
我觉得如果只是偶尔需要就没有必要设置diverter valve,本来也并非必须有
至于高压,N55的文档里是说节气门造成的,你想,N55里进气歧管是6个缸一起的,进
气门正时各异,所以Valvetronic很难造成关闭节气门产生的那种高压……
Alpina绝不是搞不定的问题,那台机械增压前后用了N年,就算早期搞不定也不可能一
直搞不定……而且,Alpina可不是改装厂,要知道它的车是在BMW的生产线上共线生产
的,它的车型是BMW新车开发期间就一起同步开发的,基本上就是BMW一家子的……
c*********r
发帖数: 19468
43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请教一下VVT
差别当然不小啊,一是不是所有气缸进气门都同时关闭,二是还要加上进气歧管的总容
积,压强变化应该就没有那么剧烈了
Alpina版的N62进气完全不一样了,不是在普通版上打补丁的……
Alpina和BMW共享到什么程度?就是每代BMW车系还在开发期间,Alpina版就也同期在开
发了……所有的BMW的新技术,Alpina远在外界听说之前,第一时间就可以拿到,甚至
Alpina上有时候还会率先采用(或许是试水),比如B12 5.7(Alpina 8系)的6速半自
动变速器,实际上就是BMW SMG的前身
c*********r
发帖数: 19468
44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GM又出了一个3.0t V6, 还是400hp
我记得以前我就赞叹过,GM的V6 TT你只要看下外观就真心让人喜欢,排气歧管整合在
缸盖里,turbo紧贴缸体,从正面看几乎看不见,被附件挡住,完全不增加引擎占用的
空间,进气也是巧妙,turbo到中冷的路径极短,两个很小的水冷中冷之间围成一个稳
压腔,节气门藏在里面,整个引擎实在太compact了……LF3论排量比3.5L EcoBoost还
大,但外形就像个NA的小排量V6,相比之下EcoBoost那好大一坨……完全不能比……
m****a
发帖数: 2593
45
高转发动机完全是带着脚镣跳舞的产物。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51683/answer/44089483
以前很迷恋NA高转,觉得这才是王道,后来计划给自己的发动机做蓝印,做过一些计算。
如果可以扩大排量,如果可以用更轻的缸体材料,如果可以用增压进气,我才不打算让
发动机飙那么高的转速。为什么呢?
评价发动机的动力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扭矩,一个是马力,设想一台单缸发动机,扭矩
直观地理解就是发动机单次做功冲程能爆发的力,马力则是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做功
的次数(转速)。
扭矩,90%以上取决于排量,美国人那么沉迷大排量车不是傻大粗的表现,排量够大,
中高低转速下扭矩都充沛,俗称怎么踩怎么有,不考虑油耗的话,是最彻底最简捷的发
动机动力解决方案。
高转发动机一般是场地赛用,是比赛就有规则,规则最重要的就是限制进气形式(NA)
、排量。这下好了,排量被限死,进气密度也没法提升,各大车队只能在单位时间内做
功频次上下功夫了。这就催生出了高转发动机。
先看缺点:
1、控制难:转速范围太广阔,假定高转发动机的转速是从0-10000rpm,为一般街车0-
6...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696
46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GT350这个排气歧管是什么讲究?
先是两个缸并一路,然后再三路并一路
c*********r
发帖数: 19468
47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GT350这个排气歧管是什么讲究?
我估计是packaging限制,平面曲轴V8按说可以搞成纯粹的共振排气的,Voodoo这个最
多只能算准共振吧……
其实Voodoo的进气也受了packaging很大限制,还是类似普通十字曲轴V8那种的设计
如果这引擎换给GT那样的中置超跑,改个dry sump,进、排气系统可用的空间就很充裕
了,输出还得再高出来不少……
e**n
发帖数: 1326
48
来自主题: _Auto_Fans版 - 是不是直喷机噪音大?
碳大神勇.....看出那么多细节来.
中冷整合到进气歧管内对增压延迟有明显帮助吗? 是不是整个涡轮后的气管长度会短很
多?

deck
p*********e
发帖数: 32207
49
纵轴是发动机负载,单位是bar
也就是说,1以上是增压工况,1以下是na工况
以N54而言,

The blow-off valves are mechanically actuated spring-loaded diaphragm valves
which are
activated by the intake-manifold pressure as follows:
In the event of a pressure differential before and after the throttle valve,
the blow-off
valves are opened by the intake-manifold pressure and the boost pressure is
diverted to
the intak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The blow-off valves open starting from a
differential
pressure of 0.3 bar. This process prevents ...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32207
50

bov一般都是纯机械的,一个spring顶着阀门,
当throttle body前的压力超过spring的压力的时候,阀门就会打开,释放一些压力。

这里就和前面我贴的N54的blowoff valve的不同之处了
这机器的bov,是由进气歧管内的压强而不是throttle body前的压强来做动的,
具体说来:
The blow-off valves are mechanically actuated spring-loaded diaphragm valves
which are
activated by the intake-manifold pressure as follows:
In the event of a pressure differential before and after the throttle valve,
the blow-off
valves are opened by the intake-manifold pressure and the boost pressure is
diverted to
the intake side of t...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