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尖团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i******n
发帖数: 538
1
漫谈尖团字的识别(转)
凡接触京剧特别是学唱京剧的人,都会涉及尖团字的如何识别问题。对于尖团字的
概念以及如何认定尖团字的问题,业内人士颇有争议。笔者查阅了多种书籍、资料,力
图从实用角度说清一些问题,以供参考。归纳各种京剧字韵专著对尖团字的表述,大体
有两种说法,笔者将其冠以“狭义尖团说”(简称“狭义说”)和 “广义尖团字说”
(简称“广义说”)。
一、“狭义说”所指的尖团字:在声母为j、q、x的字中,通过对其中的部分字经过
反切,变成声母为z、c、s,韵母为i、ü或带i、ü韵头的韵母的字,这就是尖字。例
如“将”读jiang,反切后读尖音ziang;“清”读qing,改切后读尖音cin;“相”读
xiang,改切后读尖音siang。其余未经改切的以j、q、x为声母的字称团字。这里有几
个要点:
(1)尖团字的区分局限于声母原为j、q、x的字的范围内;
(2)尖字以z 、c、s为声母,团字以j、q、x为声母,除此以外不属尖团字;
(3)尖字一定是“齐齿呼”和“撮口呼”字,即韵母为i、ü或韵母带韵头i、ü,“
开口呼”和“合口呼”家不存在尖团字问题;
(4)不是所有j、q、x的...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52
2
来自主题: Xiqu版 - 漫谈尖团字的识别
凡接触京剧特别是学唱京剧的人,都会涉及尖团字的如何识别问题。对于尖团字的概念
以及如何认定尖团字的问题,业内人士颇有争议。笔者查阅了多种书籍、资料,力图从
实用角度说清一些问题,以供参考。归纳各种京剧字韵专著对尖团字的表述,大体有两
种说法,笔者将其冠以“狭义尖团说”(简称“狭义说”)和 “广义尖团字说”(简
称“广义说”)。
一、“狭义说”所指的尖团字:在声母为j、q、x的字中,通过对其中的部分字经过
反切,变成声母为z、c、s,韵母为i、ü或带i、ü韵头的韵母的字,这就是尖字。例
如“将”读jiang,反切后读尖音ziang;“清”读qing,改切后读尖音cin;“相”读
xiang,改切后读尖音siang。其余未经改切的以j、q、x为声母的字称团字。这里有几
个要点:
(1)尖团字的区分局限于声母原为j、q、x的字的范围内;
(2)尖字以z 、c、s为声母,团字以j、q、x为声母,除此以外不属尖团字;
(3)尖字一定是“齐齿呼”和“撮口呼”字,即韵母为i、ü或韵母带韵头i、ü,“
开口呼”和“合口呼”家不存在尖团字问题;
(4)不是所有j、q、x的字都可以改切为尖音字,而且可以改
d*****u
发帖数: 17243
3
入声韵的消失,很早就在北方成为主流了
至少从元代就很普遍了
但是有一个特征是晚近才开始消逝的
就是尖音和团音之别
例如 西=/si/ 希=xi
想=siang 乡=xiang
徐=sü 许=xu
雪=süe 学=xue
尖团合流应该是清代才逐渐成为主流的
至今京剧、秦腔、豫剧等北方剧种仍然区分尖团(至少老演员如此)
中原一带也有很多地方的方言现在仍然区分尖团
不过在普通话的影响下,估计都不会命长了
在吴语中,不分尖团也已经成为主流
例如苏州是在民国之后才完成这个转换的
如果现在普通话区分尖团的话
同音字会减少很多
对学习外语也有一定好处
w*****n
发帖数: 937
4
来自主题: Xiqu版 - 漫谈尖团字的识别
中古汉语分,所以很多方言分很自然。见溪群晓匣属团,精清从心邪属尖。
清代的时候北京地区的应该就不怎么分尖团了吧,尖团合流可能跟满人的发音有关。
尖团上口是湖广音的影响,跟早期徽班很多湖北的有关,所以那个时候湖北方言还是分
尖团的,现在湖北方言里还分吗?版上有没有湖北人说说?
b*****l
发帖数: 9499
5
尖团合流是大势所趋啊。研究为啥会出现尖团合流才更有趣。
c****e
发帖数: 2097
6

按照维基的说法, 分尖团的方言
吴语(老派)
中原官话(大部分)
胶辽官话登连片
并且貌似取消尖团的"国罗派"是江南才子林语堂,福建人
d*****u
发帖数: 17243
7
你的逻辑很奇怪啊
人家能分清的音比较多,反而发音受影响?
注意区分尖团跟纯粹的“尖音”是有区别的
北京有不少小姑娘把“西”“希”都读作/si/
那不叫分尖团,学术上叫所谓“女国音”
d****i
发帖数: 4809
8
吴语的主要方言中貌似只有无锡话完全区分尖团音,苏州话老派完全区分尖团,新派逐
渐混淆。貌似即便闽南话也不完全区分尖团。
d*****u
发帖数: 17243
9
尖团跟南方方言有啥必然联系?
南方方言大部分也不分尖团
你自己讨论了半天连说的什么都不知道?
d*****u
发帖数: 17243
10
从语音学解释,就是声母受韵母发音位置的影响
从社会语言学解释,就是语言的相互影响导致音系简化
例如北京话很早就不分尖团了,而北京话无疑对北方方言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w***u
发帖数: 17713
11
官话里分得最清楚就是柳州话,可惜广西人大部分还不意识到这个特点,很多人认为是夹壮。西南官话两个异类:乐山话,柳州话,一个保留入声,一个保留尖团。
d*****u
发帖数: 17243
12
保留入声的西南官话其实不少,在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都有分布
在四川,整个岷江流域、长江沿线的宜宾至重庆江津都是入声区
成都境内除了二环路以内、龙泉驿和金堂县外,全部是入声区
连绕城高速都包进了不少入声区
在四川盆地底部沱江、嘉陵江之间的丘陵地带
还有一片入声“飞地”
大致包括西充、盐亭、射洪三县(有趣的是这三县分属三个不同的地级市)
这三县连同南充市西山以西的郊区部分,还顽固保留着入声
乐山话真正特殊之处是区分“关”“官”
这个只有一部分江淮官话才有,在长江流域以北是集体绝迹的
从这些方言的分布可以推测移民历史,只是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做细致研究

是夹壮。西南官话两个异类:乐山话,柳州话,一个保留入声,一个保留尖团。
w***u
发帖数: 17713
13
说乐山话是说个典型,就像说柳州话其实指大部分广西官话区都区分尖团一样。其实灌
赤片和成渝片区别挺明显的,我觉得这和地区稍微偏僻有关系,填四川的客家和旧湘语
的残留比较多。
d*****u
发帖数: 17243
14
一般分尖团都是指s/x对立这种
如果见组字本身都没有颚化,也就无需讨论了,读音差别很大
当然有些方言像柳州话虽然见组也没颚化,但同时又是官话,所以也可以讨论
总的来说在官话、晋、湘、吴、赣讨论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
d*****u
发帖数: 17243
15
闽南话没有“尖音”的概念
因为“妻”和“气”在闽南话里声母本来就完全不同
所以在音系层次讨论分不分尖团没有意义
在语音层次来说,确实他们也不分s和x
c*c
发帖数: 447
16
普通话里面还是有尖团区别的吧,比如说西瓜和希望的xi换过来就会比较别扭,相亲和
乡亲的xiang换过来也不对劲
可能区别不是很明显吧,中小学教学也没有有意识的去区分
x*****7
发帖数: 732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这个尖团之分
好像不但京剧里有,汉剧里也有。
小时候听到过汉剧,感到里面的发音和日常生活中的发音有少量区别。
如果能够重新在普通话中引入尖团的区分,可以大大减少同音汉字,而且一些新的音素
对于大家学英语
发音有一定帮助。
wh
发帖数: 141625
18
来自主题: Xiqu版 - 漫谈尖团字的识别
这个好。吴语里也有尖团之别。别的方言不知道。
S*******C
发帖数: 7325
19
☆─────────────────────────────────────☆
cynic (cynic@mitbbs 1998->2010->?) 于 (Sat Apr 10 01:04:30 2010,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dragoncity (dragonc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史海:民国初年有哪种方言只“差一票”成为国语? 文摘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9 23:17:17 2010, 美东)
文章摘自《文摘报》 作者:徐贵祥
核心提示:国音统一会议由于争吵激烈,会议的议长吴敬恒在4月22日辞职,接任的王
照也请了病假,临时由直隶的王璞主持会议。会议过程中,对有争议的字音,以多数票
决定“国音”,所以说在审定的这么多汉字中,也许有一些是“差一票”通过的,但不
存在某一个方言整体差一票被定为国语的情形。整体来说,最后的结果还是以北京语音
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后人称之为“
老国音”。
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之初,粤语一票之差成为国
语(...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4923
20
柳州话分尖团,溪群母不腭化,有些冷僻字有喉塞尾;桂林话不分尖团。貌似这两个都没有日母,也没有嘬口韵。平话、白话也是分尖团的,有喉塞尾入声。
说普通话的人,尖团合流,估计舌头连细节都分不清,更别说喉塞尾了。
古汉语非常高度精密的,分尖团就是其中表现之一。现代人汉语尖团合流,造成了更多的字重音,比如啥“剑”和“箭” 都分不清,在古代是决不会让两种同时存在、又最常用的兵器完全同音的。
尖团合流就是被满清给害的。尖音舌面化是满人学汉语时出现的语病,鞑子发尖音困难,只好把尖音后移,发近似于舌面音的团音。凡是满汉杂居的重要城市,尖音舌面化的程度就重;凡是满人不愿去的乡村、山区或荒蛮之地,尖音舌面化的程度就轻,或完全没有,比如广西各种山旮旯。哈哈……
w***u
发帖数: 17713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靠,就是操
(见/精)(溪/清)(晓/心)的演变大致分三个类型:未颚化,尖团区分,尖团不分,虽
然南方种类杂些,北方不区分的多些,但不能张口就来南方北方。我和一个威海老太太
说话,她就典型的未颚化。京剧在革命现代京剧普及之前一直叫嚣要尖团分明。南方尖
团不分的也有,比如尖团合流的桂林话就和同一方言小区的未颚化柳州化差两级。
你这个吃字,音变在全国都超出这个三个一般情况的范围了,从苦击切变得五花八门。
t*******g
发帖数: 1301
22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话说我家乡----方言&文化
不知道什么时候 行政上 把缙云 划到 丽水地区了。历史上属于金华地区的。
1.现在的邮编,还是金华地区的
2.语言文化
吃的吧:小吃
还有 金华酥饼,火腿什么的,缙云都有,本地产销的,算传统食品
楼上有人说起:酥饼,那真是我的小时候的最爱之一呀;pp
文化:特重视教育
以前中小学都和东阳 互换学生的。
以前丽水其他县的学生,就花钱高价进我们中学。。。
****转一个---晚上看到的。。。。
可怜的吴语金衢片,里只有缙云被 行政划到丽水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3397401.htm
龙衢缙归金衢片
龙游、衢州是衢州地区经济、文化、交通最发达的县市,并且为历代军事重镇。衢
州南孔、龙游商帮都曾显赫一时,交通方面凭借衢江-兰江-钱塘江水上通道与金华以及
浙江北部地区往来方便密切,有“四省通衢”之誉。因而,龙游、衢州方言跟金华地区
的方言一样,历来深受官话和北部吴语(太湖片)的强烈冲刷,其影响的严重程度比金
华地区的一些县市更甚。例如衢州方言在许多方面跟杭州话(也可以说跟“浙江官话”
)十分接近,“人称代词‘我’[ngo]*54、‘你’[ni]*54及...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7667
23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大军区的20名中青年校级军官组成的访日团正在日本进行访问,访
问从10月19日起,为期13天。这是2010年因钓鱼岛(日本名:尖阁列岛)撞船事件而一度
中断的日中校级军官互访项目重新恢复后,首批到访的中国军官访日团。
中国军官访日团
日前,主办日中校级军官互访项目的世川和平财团(SPF)、世川日中友好基金在东京为
中国校级军官访日团一行举行了欢迎酒会。访日团团长、陆军大校何信崇在会上致词说
,访日刚开始,他们已经对日本有了新的感受。中国军官们说,通过参观他们感受到日
本自卫队先进的建设,也对日本有了更真实的认知感。
来自兰州军区的陆军大校李含军说,“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有一种更加真实的认知感。在
媒体上的感觉与面对面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他告诉记者他们参观了日本自卫队一些设
施与学校,感到日本自卫队的建设还是不错的。
来自河南省军区的陆军上校许杰也感触很深,他说:“我们参观了日本自卫队抗震救灾
的装备,这些装备是90年代的,现在还在用,这说明这些装备很实用。”他评价互访交
流的意义说,只有通过接触才能交流,只有交流才能增进互信。有了互信才能搞好双边
关系。这种交流需要积累,...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24
你们胶东话,如果你说的和我曾经碰到过老太婆一样不太受推普影响的话,不是区分尖
团,而是更古的另一状态未颚化。比如见母的见字和精母的贱字,尖团不分当然是没区
别,如普通话j/j,分尖团是j/z,未颚化的胶东话是阻塞更靠后的一组,g/j。


: 我们胶东话,(基本)只有3个音调,但分尖团音。

: 到底什么来历?

D***e
发帖数: 48486
25
来自主题: Pingpong版 - 与阿团闯荡街头 (by 张五常)
我所知道的张五常教授以经济学家闻名全球,却不知道他原先也是乒乓球的高手,而且
居然是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的“启蒙教练”。这里转发他的两篇不同时间写的回
忆曾是图书室管理员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的文字,因为其中有着太多令人感叹嘘唏
的内容。
我知道世界冠军容国团,却不知道他还是一位图书室的管理员,因为无聊而钻研乒
乓球发球技术,竟然因此而改变乒乓球世界的大格局。
我大约是一九五一年认识容国团的,比他年长两岁多。那时喜欢逃学,读书不成
,但街头巷尾的孩子玩意很有两手。树叉射雀鸟、弹玻璃珠子、放风筝、钓鱼、掷毫等
皆有过人之处。下象棋不俗,虽然在西湾河一带比不过徐道光,但其它的棋手总可以安
心地下赌注。
是的,我也喜欢乒乓球。但当年没有方便的球桌与场地,要收钱的付不起。湾仔书院的
走廊有球桌一张,小息时抢着去打的同学甚众。打的是四分波,被淘汰又要排队轮候了
。到哪里去打乒乓球是头痛的问题。
当时在西湾河的太古船坞的工人俱乐部有四张乒乓球桌,正规的,场地算是上选。
但俱乐部只限于太古的员工享用。我和朋友们偷进去打。不速之客不受欢迎,场地的管
理员不开灯,而到了... 阅读全帖
t******i
发帖数: 2688
26
我是山东南部的,当地方言里京和精的发音截然不同。小时候我还疑惑为什么用拼音拼
起来不太
对,看你说才知道是尖团的区别。
现在想想, 鲁东南方言的另外几个明显的发音有:
1) y, r 不分,譬如 肉 和 油不分。这个可能很多地方都这样。
2) 焦 貌似 也有尖团问题. 大概拼成 ziao? 反正和 交 不一样。
3) 青和轻不一样。 轻是qing, 青 不知道怎么拼。
4) 性和杏 不一样。 性是sing, 杏是xing。
3) 二, 而 等字也不拼成er,大概可以拼成 ler.
看方言分类里,我们那里的方言属于胶辽方言。
我猜当地方言的有j,q,x。相应的团音说成 j,q,x,尖音则差不都说成 z,c,s. 这一点怎么和
广东话有点类似。
d*****u
发帖数: 17243
27
是的,胶辽官话有很多地方都是分尖团的。你举的那些例子都是尖团的区别。
而且这些地方的团音往往比普通话的j,q,x“硬”一点,稍稍有一点像g,k,h
至于y,r不分,是东北和胶辽的普遍特征,粤语也是如此。
普通话r声母的字大多是古代“日母字”,
在北方大部演变成r声母,南方许多地方则是演变成n声母(上海话“人”=“宁”)
长江流域的一些官话则是变成了/z/,南方一些地区的读书音也是这个/z/(上海话“人
民”=zeng-ming)
d*****u
发帖数: 17243
28
早期官话都分尖团的,不奇怪。
西南官话现在基本不分,但是在四川、湖北都残存有分尖团的点。
京剧念白很符合西南官话的调值特征啊
你听下面这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HPegoquV5I
“娘子救命,娘子救命啊”
“你今日也要为妻救命么”
是不是很像湖北、四川一带人说话的语气(当然没那么拖声压气的)
w***u
发帖数: 17713
29
当然不是现在的桂林话,现在的桂林话不分尖团,nl趋向不分。但他学的明显是广西官
话,分尖团而已,比如现(hian)建(gian),从音尾和韵律上听,不是柳州话,应该
是桂林话。
w***u
发帖数: 17713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也倾向于中华文明的外来说
这个文明外来不外来另说,虽然我很可能赞同外来文化甚至种族战争。
这个说起东北话和广东话的论据,就太民科了。广东话jqx/gkh/zcs的对立很清楚,未
颚化相较于分尖团再相较于尖团不分,应该是最清楚的。广东人有些普通话说这些音不
清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分得太清了,对于混同后的普通话里不清楚去向的结果。
a*****o
发帖数: 209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也倾向于中华文明的外来说
已经有很多回帖批过了,我再补充一些
普通话中的j q x产生时间在宋代以后。在宋代韵图的三十六字母表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8D%81%E5%85%AD%E5%AD%97%E6%AF%8D 中有刚姜(k)不分,匡羌(kh)不分,狂强(g)不分,荒香(h)不分等等。
g k h和j q x的分化实际到了元代才出现。周德青的《中原音韵》里有了见系字里‘高
考蒿’与‘交敲哮’的不同音,现代吴语中前两字声母仍然不分,也许恰恰反映了吴语
地区与中原地区语音分化上的时间点。《中原音韵》里同时反映出从z c s里分化出了
尖音zi ci si,如‘遭操鳋’与‘焦劁萧’不同音。
j q x大量出现于官话是清代满人入关学习汉语以后,由于无法正确发出当时已存在于
汉语中的尖音(zi ci si)而大量将这些音舌面化成j q x的结果。清代有《圆音正考》
一书,专门用于纠正这个流行的满人语病,将汉语读音尖团加以详细区分,例如‘交敲
哮’与‘焦劁萧’的对立。但是或许在北方地区收效不高,又受到罗马化的影响,以至
于后来全面取消尖团之分仅保留j q ...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壮泰走廊
☆─────────────────────────────────────☆
wwwhu (fc) 于 (Sat Jul 21 02:54:47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壮泰走廊就在现在中越边境上,左江文山红河和越北这一代,和中越老泰边界的形
成关系不小,可惜我手头也没啥书,抄不出啥名堂来,更给不出个准日子来,也和很多
广被接受的观点不太相符,朝代政府和民族有时也不完全是一回事。
越人在春秋及之前,占据的地方不小,从会稽到交趾,都是他们的生息的地方。文化特
点和北方的也不太一样,被发文身,干栏铜鼓。那时黄帝一族地方其实不大,周边什么
族裔都有,比如山东邹平的丁公龙山文化陶器上的文字就可能是古彝文的先驱。於越靠
北,和中原文化接触交流比较多和早,不过越人歌时代那时越人起码还是说古台语的。
说起这个越人歌,还是比较罕见的用汉语语音记录的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同性恋们比较
喜欢的诗篇了吧。楚灭吴越以后,当地语言就接受了古楚语,现在的吴方言也就是古楚
语的后代,当然还有少许古越语的留存。当然楚语还有另一个后代:湘语,这两兄弟到
现在还蛮像的,保留古全浊,或至少是不送气。我觉得楚...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33
这是明朝的翻译。
第一,不是所有的语言都有送气清p'k't',不送气清pkt,浊辅音的bgd的,比如汉语普
通话(吴,旧湘还保留)就没有浊音,只有送气不送的对立音位,所以汉语拼音用bgd
代替了不送气的pkt。所以在汉语拼音成为法定规范前的明朝用p标注北,并无不妥。
第二,京的尖团消失在北京大约发生在清中叶,在尖团之前还有颚化,没颚化之前京精
的声母分别是汉语拼音的g,j,即见母和精母。见母不送气,所以用k,即拼音的g,来标
京,亦无不妥。
d*****u
发帖数: 17243
34
上古汉语确实“端组字”读如“知组字”
如今闽方言也是如此
比如你说的陈读如田
不过普通话的jqx是另外两个来源
一个是见组字在高元音前腭化, g变j
闽粤客方言没有经历这个演变,吴语等有这个过程但比普通话覆盖范围小
另一个是精组字在高元音前腭化, z变j
粤客方言无此变化,大部分闽语有
吴语乃至官话大部有,少数没有
过去京剧要求分尖团,箭=zian 剑=jian
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河南山东一些地方的方言仍然分尖团

”。
j****i
发帖数: 68152
35
现代汉语拼音w,v不分,尖团音也不分。都是少数所谓的南方精英害的
北方三岁小儿都知道“袜子 va zi”不是“娃子 wa zi”。“(尖)洗手”不是“(团)吸收”
民国时制定国语普通话时各省派代表,集体讨论表决每个字的发音。大多数南方代表都顺应语音发展的潮流采用先进的北方话发音,却有少数几个流氓败类胡搅蛮缠,导致普通话标准W,V不分,尖团不分。
幸好大多数南方代表都是有良心的,中国人才没有“鞋子”跟“孩子”都不分 l/n/r,n/ng,zh/ch/sh/z/
c/s,g/k/h/j/q/x都不分。那不成了日本人了。
現在几个无耻南方代表的孝子贤孙又跳出来倒打一耙,颠倒黑白,真是恬不知耻。南方人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PS:本人也是南方人,也是很多音发不清楚。但说话要评良心,别人对就是对,要承认
发信人: novawt (novawt),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Re: 南方人说英語的特点是喜欢撅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7 11:38:29 2011, 美东)
有道理。亲身体验过说英语分不清v和w的北方人。
其实随着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的普及,... 阅读全帖
w***u
发帖数: 17713
36
我来解释解释,你们要支持广西建版哟。广西是方言保留最多的省,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也有广西人王力,岑麒祥等人的贡献。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oard/31375995.html
第一:其实普通话和广府话都没有bdg三个浊音,只有送气的p',t',k',和不送气的p
,t,k两组音位的对立.比如普通话里波其实是不送气清音,而坡是送气清音,没有浊
音。吴和旧湘语才有浊音bdg。这可以解释北京的北用音标p来表示没有啥大问题。
第二:腭化和尖团对立。广府话里古见母溪母晓母字没有腭化,比如剑/箭,起/齐,香
/箱,这里面:见母/精母,溪母/清母,晓母/心母,是有明显区别的,即是说保留了拼
音里的g/k/h(实质上是 不送气k/k'/X),而没有像普通话里腭化为j/q/x,毫无区别。
有些方言见溪晓母腭化了,但精清心目又继续向前演化为z/c/s,还是有区分。但普通
话里是没有了,这就是说普通话尖团不分。所以京用king拼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相应
的建,kien, 香hong。
p**********n
发帖数: 1470
37
望: 不读 wang, 古音和吴音读若 mang.
去: 不读 qu, 吴音读若 qi.
还有几处尖团好像有问题, 可惜我的母语已经不分尖团了, 我也分不清楚.
w***u
发帖数: 17713
38
我来解释解释,你们要支持广西建版哟。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board/31375995.html
第一:其实普通话和广府话都没有bdg三个浊音,只有送气的p',t',k',和不送气的p
,t,k两组音位的对立.比如普通话里波其实是不送气清音,而坡是送气清音,没有浊
音。吴和旧湘语才有浊音bdg。这可以解释北京的北用音标p来表示没有啥大问题。
第二:腭化和尖团对立。广府话里古见母溪母晓母字没有腭化,比如剑/箭,起/齐,香
/箱,这里面:见母/精母,溪母/清母,晓母/心母,是有明显区别的,即是说保留了拼
音里的g/k/h(实质上是 不送气k/k'/X),而没有像普通话里腭化为j/q/x,毫无区别。
有些方言见溪晓母腭化了,但精清心目又继续向前演化为z/c/s,还是有区分。但普通
话里是没有了,这就是说普通话尖团不分。所以京用king拼写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相应
的建,kien, 香hong。
t******u
发帖数: 449
39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其实学上海话的最大障碍是。。
嗯,这个变调确实很难掌握,上海郊区不要说每个区,几乎每个乡的变调都有不同。这
个就好像外国人学中国话怎么也学不好语调一样。
雷来我还是分的,尖团只有个别字了,我外婆老上海了,也基本上不分尖团了,不过也
有可能是受小辈的影响。
w***u
发帖数: 17713
40
所谓不腭化就是指这个,古见溪晓母的字发拼音gkh的音,古精清心母发拼音jqx的音。
有些方言的尖团对立指的是见溪晓母发jqx,而精清心母发拼音zcs的音做为音位对立。
桂林话和普通话一样,腭化且不分尖团,除了个别字顽强地保留生命力比如解(放桥)
鞋(子)巷。

,q
f********m
发帖数: 273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uanxi (胡安 . 克塞),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少数精英南方人颠倒黑白,恬不知耻,遗祸万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7 13:59:57 2011, 美东)
现代汉语拼音w,v不分,尖团音也不分。都是少数所谓的南方精英害的
北方三岁小儿都知道“袜子 va zi”不是“娃子 wa zi”。“(尖)洗手”不是“(团)吸收”
民国时制定国语普通话时各省派代表,集体讨论表决每个字的发音。大多数南方代表都顺应语音发展的潮流采用先进的北方话发音,却有少数几个流氓败类胡搅蛮缠,导致普通话标准W,V不分,尖团不分。
幸好大多数南方代表都是有良心的,中国人才没有“鞋子”跟“孩子”都不分 l/n/r,n/ng,zh/ch/sh/z/
c/s,g/k/h/j/q/x都不分。那不成了日本人了。
現在几个无耻南方代表的孝子贤孙又跳出来倒打一耙,颠倒黑白,真是恬不知耻。南方人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PS:本人也是南方人,也是很多音发不清楚。但说话要评良心,别人对就是对,要承认
发信人: novaw...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2
在外人眼中,娱乐圈是一个光鲜亮丽的名利场,很多人都削尖了脑袋想往里钻,然而娱乐圈却远远没有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美好,进到这个圈子之后,先不说会不会出名大火,首先你的很多东西都没了。。。
比如时间,宁静就曾在节目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了演员这一份职业,你的时间就不再属于你自己,想在节假日休息的这种想法最好就不要有。
比如脾气,做了明星,你得对喜欢你的观众好,不能随随便便对大众发脾气,毕竟没人愿意看你的臭脸,哪怕只要稍微有点不高兴就有人会去大骂、猜测、造谣,生病了也要提前说明,不能精神不振的出现在大众面前。当初的赵韩樱子昏倒事件可是被骂做作了好久,是不是真的生病也是有人信有人不信,小编觉得以后这样就最好不要出现,不是讨厌赵韩樱子,只是如果真的生病被人骂也太惨了。
比如情谊,娱乐圈鲜少有真友谊,很多曾经要好的闺蜜、哥们大多都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在利益矛盾、金钱纠葛到来时撕下了友好的面具,给观众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撕逼大戏。
就在今天,昔日好友台湾艺人maliyo和丁小芹在直播平台公开撕逼,只不过这次不是两个人而是一群人,maliyo联合了李妍瑾、王思佳齐对丁小芹声讨,她们都是小S团成员,都曾上过康熙来... 阅读全帖
z**********3
发帖数: 11979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下一届团派卷土重来啊
这届都没希望 下届还可能?
团派形成克强为尖的金字塔,已然到头了 如果你是习近平你不提携自己人还会选团派
大规模入常?
S***e
发帖数: 2072
44
来自主题: Jiangsu版 - 比较正宗的苏州话独白
囧,被点拨“尖团”区别以后,我很关注这个啊,哈哈,听你唱,哈哈,比如静是尖但
是发成团。。。惭愧,哈哈,我听不懂越剧滴,所有的戏曲都听不懂。西人的opera我
也不大接受。艺术歌曲还能勉强听听 :D
恩,歪一下下楼,偶像你会唱《紅豆詞》吗?不是87电视剧的插曲,是30年代劉雪庵作
曲的版本。
我超喜欢他的这个版本,刚刚wiki了一把刘,惨阿惨啊。
恩,我在youtube收集了一个好玩的男声版,Carreras唱滴,深情哇。(前奏我觉得比较
奇怪,不能适应)
http://youtu.be/3sHhG442br8
我还是喜欢钢琴伴奏,比如
http://youtu.be/3x2hsc33ZR8
很深情又有点冷清
不过吴碧霞这个有的地方的唱法,比如第一个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的“豆”
"照不見鏡裡花容瘦"的“瘦”,我很不爽,是不是前面有偶像讲的那个“亮蕊”没有去
掉?好像没有发“直”一样?
w***u
发帖数: 17713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问你们自己的方言几个问题
一点儿没有语音学常识的瞎想,简单地问你们自己方言几个问题,有否入声?能否辨尖
团?古浊音字发什么音,如牌,团?这些都是很普通的古汉语常识。别的证据就别提了
。其实每个语言都不完全保留,比如粤语音调保留好,吴语浊音多。京腔呢?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换毛的鸡 黄绒团似的雏鸡很美
九 换毛的鸡
黄绒团似的雏鸡很美,长齐了翎儿的鸡也很美;最不顺眼是正在换毛时期的:秃头
秃脑翻着几根硬翅,长腿,光屁股,赤裸不足而讨厌有余。小孩也有这么个时期,虽英
雄亦难例外。“七岁八岁讨狗嫌”,即其时也。因为贪长身量而细胳臂蜡腿,脸上起了
些雀斑,门牙根据地作“凹”形,眉毛常往眼下飞,鼻纵纵着。相貌一天三变,但大体
上是以讨厌为原则。外表这样,灵魂也不落后。正是言语已够应用的时候,一天到晚除
了吃喝都是说,对什么也有主张,而且以扯谎为荣。精力十足,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翻
着跟头睡觉;自要醒着手就得摸着,脚就得踢着,鞋要是不破了便老不放心。说话的时
候得纵鼻,听话的时候得挤眼,咳嗽一声得缩缩脖,骑在狗身上想起撒尿。一天老饿。
声音钻脑子,有时候故意的结巴。眼睛很尖,专找人家的弱点:二嫂的大褂有个窟窿,
三姨的耳后有点泥……都精细的观察,而后当众报告,以完成讨厌的伟业。狡猾,有时
也勇敢;残忍,无处不讨厌。天赐到了这个时期。七岁了。两腮的肉有计划的撤去,以
便显出嘴唇的薄。上门牙一对全由他郑重的埋在海棠树下,时常挖出看看。身量长了不
少。腿细而拐,微似踩着高跷。臂瘦且长,不走路也摇晃。小... 阅读全帖
k*******8
发帖数: 2320
47
你不懂语言学不要瞎说了
南方话比如江浙话普遍分尖团 而且有v这个声母 粤语客家闽南更是见组(团)和精组
字分得清清楚楚
北方话入声都没有 汉字音韵完全没了 拿传统韵书反切都不符合 根本就是金元虏语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原话)
最后教你南方话(闽粤客混合):
袜mak 娃wa 洗si 吸kip 发音相差甚远 不可能想混
n****t
发帖数: 729
48
我原帖的意思说得很清楚,现代科技使南方人在学习语言最宝贵的儿童时期能够同时接
触到普通话和本地方言,由此能够掌握更多的发音,有利于将来学习外语。你不得不承
认现实生活中就是有北方人说英语时发不好V的。实在不理解我的话哪里惹着你了。你
作为南方人为什么比北方人还着急呢?比北方人还迫不及待地赋予北方话“先进”的地
位呢?说一种语言比另一种语言先进有什么客观标准吗?如果有的话,你能告诉我全世
界最先进的语言是哪一种吗?

团)吸收”
都顺应语音发展的潮流采用先进的北方话发音,却有少数几个流氓败类胡搅蛮缠,导致
普通话标准W,V不分,尖团不分。
/r,n/ng,zh/ch/sh/z/
方人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发信人: novawt (novawt),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Re: 南方人说英語的特点是喜欢撅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7 11:38:29 2011, 美东)
有道理。亲身体验过说英语分不清v和w的北方人。
其实随着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南方人从小更多地接触普通话,普通话会越来越
好。再加上本地方言中一些普通通话中没有的发音,南...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1737
49
其实不村在V和W不分吧。因为普通话里就没有V这个发音。你想想你汉语拼音里你学过V
吗?也就是说,不应该有V这个发音。
但是事实上北方南方都有V这个发音。四川就管5 叫VU.北方就更多了。我十几岁以前就
一直管王叫VANG。
至于你说的北方三岁小孩儿都知道“袜子 va zi”,那是因为他们知道错了。他们的方
言不标准。你总不能说北方人管袜子叫VA ZI,那就应该叫VA ZI吧。
PS, 我是北方人,我觉得你是个假南方人。哈哈。

团)吸收”
都顺应语音发展的潮流采用先进的北方话发音,却有少数几个流氓败类胡搅蛮缠,导致
普通话标准W,V不分,尖团不分。
/r,n/ng,zh/ch/sh/z/
方人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b*********g
发帖数: 1172
50
你个大傻洞!
南方的方言都超过5个音,现代汉语拼音就是给低能儿学的。

团)吸收”
都顺应语音发展的潮流采用先进的北方话发音,却有少数几个流氓败类胡搅蛮缠,导致
普通话标准W,V不分,尖团不分。
/r,n/ng,zh/ch/sh/z/
方人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