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十年文革(即中共称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
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
,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
、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
来记录历史。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年的
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又如
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的;
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师级
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那
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弥补的!
让我们这些过来人再回顾一下当年的惨状吧,让没有经过这场浩劫的年轻人也来了解一
下当年的情景吧,那些被“无产阶级司令部”煽动起来的野蛮和残暴,已经到了何等疯
狂的地步!
所谓“批斗”,就是要当事人在群众大会上双膝跪地(不是地板,而...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 不是索南追捧,表现卢刚事迹的电影早都拍了,暗物质
卢刚事件,其实是反动学术权威,对异己的迫害打击。这种事情层出不穷,90年代有卢
刚出头,反动学术权威收敛一点了。现在又开始冒头。 |
|
|
b***y 发帖数: 14281 | 4 其实所谓伦理,所谓程序,就是西方一贯喜欢使用的伎俩,目的就是忽悠住别人在原地
踏步的时候,自己悄悄先偷跑,用来保持技术领先的优势。
好比说某一个方向大家都看到了,这时候一定有“学术权威”们首先跳出来装莫做样的
开始给天真无知的群众洗脑,不能干啊,都别干啊,要谨慎啊,我告诉你们这个事情后
果很可怕!
凡是任何新技术出现的时候,西方学者都会马上跳出来渲染其恐怖,核能是如此,人工
智能如此,基因工程也是如此。
这其实就好比是一场赛跑,开跑之前,裁判宣布大家都不许动,在起跑线上做好准备,
可别跑啊,等我吹哨!
然后落后国家一听,发达国家就是靠谱,特有责任心,于是一个个抖擞精神,摩拳擦掌
,翘首期盼,就等着裁判哨响的那一刹那,就要奋力冲出去,满心期望着也参与一下公
平竞争。
但其实这个裁判根本是个黑哨,一面故意压着哨不吹,一面悄悄地让自己的人偷偷开跑
了,等到“专家”们哪一天想好了,觉得一切安全了,可以实验了,反正伦理道德都沦
丧到不要不要的了,这才吹哨,发展中国家们马上撒腿就跑,可是一抬头这才发现,艹
,发达国家早就跑出去一里地了,你马原来这又是一场不可能赢的比赛。
这就是西方学术权威的作用。...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5 我就喜欢看反动学术权威杨继绳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7月6日下午,杨继绳先生首先发言。他发言的主要部分是认为孙经先教授在研究中使用
的一个结论的数学推导是错误的。他在发言中承认了孙教授对《墓碑》的某些质疑是正
确的。然后他情绪激动地说:孙经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
红旗文稿》、《党建》多家官方报刊上连续发表批判《墓碑》的文章是“对我的诽谤,
是对我人格的侮辱。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旗下和社会科学院旗下的权威刊物,广为传播对
一个公民的诽谤,是法律所不容的。”“对《墓碑》的批判是缺席审判。《中国社会科
学报》、《党建》发表诽谤我的文章,我投稿辩护,全都粗暴地拒绝发表,在对我缺席
审判时,还不给辩护的权利!有一点学术公正吗? |
|
f**********u 发帖数: 348 | 6 你也承认杨继绳是学术权威了?
[在 xinchong (文革余孽) 的大作中提到:]
:我就喜欢看反动学术权威杨继绳气急败坏但又无可奈何的样子! |
|
n*******l 发帖数: 2911 | 7 北大数学系每年也收到若干证明了某某猜想的论文。有一次有个老头写信说他
证明了三等分任意角。并且在信里说华罗庚是反动学术权威,因为华罗庚说他
的证明是错的。
这个老头当时有70岁了吧,显然已经为他的“科研成果”奔走呼吁非常多年了,
因为收到那封信时,华罗庚都死了多少年了。于是我一个同学闲得蛋疼通读了
那个文章,回信指出了里面的错误。老头当然是很愤怒的回信把我同学臭骂一
顿,估计把我同学归类于“反动学术权威的狗腿子”之类了吧。
后来还有我另一个同学的父母的朋友,一个工程师,退休后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觉得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到北京找到我同学,让联系专家给鉴定一下。
结果可想而知。
了。 |
|
u**c 发帖数: 17972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如此疯狂迫害国家栋梁,老毛不是里应外合的汉奸是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8 01:23:22 2013, 美东)
1948年12月国民政府战局不利,蒋介石指派民国教育部长陈雪屏实施“抢救学人计划
”,经傅斯年、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拟定的“抢救”的名单,涵盖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
知识份子。
但人各有志,名单上许多人不准备去南京跟蒋介石赴台,而是愿意留在大陆。1948年12
月14日,“抢救学人”的飞机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候了两天时间,才有胡适、毛子水、钱
思亮、英千里、张佛泉等少数著名教授登机,大部份机舱座位都被空着。12月21日,第
二批被“抢救”的学人也只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及李书华、袁同礼、杨武之等20几
位教授。梅贻琦当着蒋介石的面表示惋惜。
一代大师陈寅恪,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蓋,远望如白色棺 材;红卫兵还把几
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去世前一天下午,气脉
已竭的他还要“口头交代”,他... 阅读全帖 |
|
u**c 发帖数: 17972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nc (long sho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如此疯狂迫害国家栋梁,老毛不是里应外合的汉奸是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8 01:23:22 2013, 美东)
1948年12月国民政府战局不利,蒋介石指派民国教育部长陈雪屏实施“抢救学人计划
”,经傅斯年、陈雪屏和蒋经国三人拟定的“抢救”的名单,涵盖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
知识份子。
但人各有志,名单上许多人不准备去南京跟蒋介石赴台,而是愿意留在大陆。1948年12
月14日,“抢救学人”的飞机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候了两天时间,才有胡适、毛子水、钱
思亮、英千里、张佛泉等少数著名教授登机,大部份机舱座位都被空着。12月21日,第
二批被“抢救”的学人也只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以及李书华、袁同礼、杨武之等20几
位教授。梅贻琦当着蒋介石的面表示惋惜。
一代大师陈寅恪,文革开始后,他家被大字报覆蓋,远望如白色棺 材;红卫兵还把几
个高音喇叭放于其床头,使双目失明且患心脏病的他彻底崩溃。去世前一天下午,气脉
已竭的他还要“口头交代”,他... 阅读全帖 |
|
G****e 发帖数: 11198 | 10 CMU一个研究生当作一个课题做和写文章,MIT教授review,纽约时报报道
http://www.nytimes.com/2015/01/30/sports/football/deflation-exp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ootball 讨论区 】
发信人: GoBlue (Wolverines), 信区: Football
标 题: Re: 面对放气门,权威的学术实验也用上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30 11:30:22 2015, 美东)
我说过了啊,这是一个阴谋,炒作超级杯的一个手腕,生怕没有更多的美国人牵扯进来
,只要能够吸引足够的眼球,NFL就赢了(管谁拿碗)。
把那些平时只关注实验的学究都给“炸”出来了,其他美国人也就会跟着凑热闹,这就
是他们的目的。
这盘棋下的太好了,虽然牺牲了一下拍子。
这坑挖得多好啊?!!会做生意。 |
|
T*****n 发帖数: 2456 | 1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中医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毫...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12 这个报道有点标题党了。 饶毅那篇2011年的文章写的很详细的。注意引用文献里,有
张昌绍1948年在科学杂志发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78156.html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 阅读全帖 |
|
m********5 发帖数: 17667 | 13 ############方肘子怎么能让这种人存活呢,奇特啊
他收了这个徐荣祥的钱?
民科”,民间科学家是也。即身处举国一体的科研体制之外,既不向国家申请立项、也
不找政府和纳税人要钱,自己选课题研究,自己投入经费献身科研事业者。
徐荣祥教授就是中国眼下最负盛名的“民科”之一。
2011年9月16日,徐荣祥假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一场“人体再生复原科学”应用演
示报告会,吸引了各方高朋嘉宾纷至沓来,徐荣祥用通俗易懂的演讲、海量实例图片(
包括有208位著名人士组成的志愿者)的展示,向世人宣告了他科研成果的应用新境界-
---即用人体自身原位的“再生复制组织器官技术”,和作为饮食营养的“再生营养组
合物”,可让自身衰老器官原位“返老还童”,延长人类健康寿命长度……
对徐荣祥来说,这已是不算新闻的新闻。
这位曾获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并任第七、八、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常委,中央国
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的风云人物,自创研发明 “烧伤
湿性疗法”及其专利药品“湿性烧伤膏”伊始,的崎岖山道20余年一直在生命科学上踽
踽独行!尽管,围绕他的科研方式和科研成果总是伴随争议与风...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韩寒经典语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8 19:43:12 2012, 美东)
那句是他爹做的?
1.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
,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第一个人说一番话,被第二个人听见,和他一起说,
此时第三个人反对,而第四个人一看,一边有两个人而一边只有一个人,便跟着那两个
人一起说。可见人多口杂的那一方不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许多是冲着那里人多去的。
2.我这辈子说得最让人无从反驳的话就是被子不用叠——本来就是要摊开睡的——
然而这也是第一个被人反驳掉的。懂么,这就是规矩。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
太多规矩。
3.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绝顶的人。因为有些博士其实见识没有多少长进,只是
学会了怎么把一句人都听得懂的话写得鬼都看不懂
4.如果现在这个时代能出全才,那便是应试教育的幸运和这个时代的不幸。如果有
,他便是人中之王,可惜没有,所以我们只好把“全”字人下的“王”给拿掉...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ullmoney (Monk Tang of Stock Marke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饶毅雄文: 敬请毛轮批判第一段, 第一段以后不用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2 15:51:27 2011, 美东)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饶毅1 黎润红2 张大庆2
中国 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 1生命科学学院 2医学部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7 王康:思与诗:漫话毛泽东诗词(上)
2015.11.23 00:21
打扮成红卫兵的少女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北京一家名为“红色经典”的餐厅中的毛
主席像前表演(2006年4月7日)
打扮成红卫兵的少女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北京一家名为“红色经典”的餐厅中的毛
主席像前表演(2006年4月7日)
我今天自投罗网,漫话毛泽东诗词。先作几点说明。第一,明年毛泽东死40年,文革发
动50年,在中国大陆公开独立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文章诗词,还很犯忌。海外中国人,
因为人生经历各异,价值观、审美意识不同,对毛观感的分歧不小,我不愿陷入类似分
歧,但也不回避争论。第二,本人少年时代曾是毛的狂热信徒,——整个中国恐怕找不
到几人不是毛的崇拜者或恐惧者;但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林彪事件,本人跟很多人
一样猛然惊觉,成为一个对毛深恶痛绝的青年,终身不变。第三,本人曾自定规矩,不
再引用毛任何话语诗词,今天是自废规矩。现在言归正传。
1976年10月1日,毛泽东死后中共第一个国庆(江青还有6天才被拿下),余英时先生引
毛诗句作了一首七律:“帝子乘风御翠华,不周山下万旗斜。倦随夸父追炎日,漫访吴
刚问桂花。恒...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carl (盛笑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T: 三代人都是失败者——悼梁启超之孙梁从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0 22:12:15 2010, 美东)
1980年夏天,美国大英百科全书访华团在北京拜会邓小平,中国百科全书高级编辑梁从
诫担任翻译。当他逐一将客人介绍给邓小平,其中介绍到一位年届九旬的女编辑,她曾
在美国国防部工作过,邓突然兴奋起来,用浓重有力的四川话说:“咱们是同事喽,都
是打仗的!现在失业了,没仗可打了,但还是和平好!”当梁把这席话翻给女编辑,她
吃惊得差点从藤椅上掉下来。她事后不解地对翻译说:“我怎么跟他是同事,不可思议!”
1991年8月,梁从诫先生到夏威夷东西方中心参加学术会议,当时正好我在那个中心做
访问研究,他到我家做客,在交谈时,他兴致勃勃地讲了这段轶事,并谈起他和父亲及
祖父这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命运。
考上举人,考官赐婚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见到梁从诫的人,都自然地把他和他的祖父联到一起,因为他祖
父是鼎鼎大名的梁启超。梁从诫谈起祖父,也肃然起...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听说哈佛一干细胞学术大骗权威DA Melton被证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9 02:45:02 2011, 美东)
其歪理邪说被哈佛长期受其打压的另一副教授S. Bonner-Weir证明为漏洞百出。据朋友
的小道消息 |
|
c**********r 发帖数: 891 | 20 虽然老子也是生物皮挨着地的,不过你觉得俺没资格那就没资格了,毕竟你是学术权威
嘛。
你不是就想说,只有你这样 bona fide 的 "生命科学学术权威",才有资格评价你们生
物的“科研”么? 我早说了,那是circle jerking. 你继续自我感觉良好吧。 |
|
y***i 发帖数: 11639 | 21 ---“因为1+1=2,所以你拿了一个苹果,又拿另一个,你就有两个苹果。所以你说有3个
苹果的说法错了。”
--- (不懂1+1=2,所以忽略第一句)“你说我错了!你是“少数伪科学权威”的学术
暴力!!你没有底线!你在耍流氓!你是权力过界道德过界!我要争取不受暴力侵害的
基本权力!!”
其他民科---- “好文!” |
|
b**********a 发帖数: 930 | 22 范衡宇(东北人) 博士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育和工作背景
1993-1997: 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 学士
1997-2000: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组织胚胎学硕士
2000-200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生殖生物学博士
2003-2006: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SW)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
2006-2009: 美国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博
士后
2010-至今: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学术奖项与活动
2002: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优秀研究生奖
2003:中国科学院 院长优秀奖
2009: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杰出研究奖学金 (Ruth L. Kirschstein National
Research Service Award,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USA).
2009:北美生殖生物学会 优秀研究奖 (Lalor Foundation Merit Award)
2010:国际卵巢生物学会 杰出青... 阅读全帖 |
|
l*******r 发帖数: 407 | 2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
摘要
1970年代早期,多数中国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努力生存而无机会开展研究。两位年
轻的研究者屠呦呦和张亭栋,分别在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和揭示砒霜化学成分三氧化二
砷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回顾四十年前开始的历程,不乏曲折和
反讽。青蒿素工作源于中国帮助越南抵抗美国,三氧化二砷源于观察、验证和改进乡村
中医的实践。虽然他们的药物挽救了世界上很多生命,两位研究者迄今未获国内外充分
肯定,屠呦呦有争议、张亭栋基本默默无闻。相关的文献埋没于冷僻的杂志和一般不易
看到的内部会议资料。基于原始中文论文、文件和采访,我们在此呈现这些发现的历史
概貌。没有逃脱我们的注意,在古代和近现代中文文献及医疗实践中,可能还有尚待重
新发现的珍宝。
引言
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不认为这
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并非现代人类普遍使用药物的主要来源。
对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现代医学进展到今天后中药意义很小,甚至...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71 | 24 工程院2015院士候选人宁光的学术道德问题
Posted on 2015-07-27 in 新到资料 // 0 Comments
作者:二医人
宁光,瑞金医院副院长,在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Cell Biology、
JAMA等杂志发表论文,我国内分泌糖尿病领域的权威专家。
宁院长是发表论文的高手,仅在2014年和2015年前8个月,就以通讯作者发表了约
100篇SCI论文(pubmed数据),平均每月能够发表5篇论文,这是何等的速度,每周就
需要发表1篇以上的论文,不知宁院长的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如何对待这些论文的通
讯作者工作(写作、投稿、回复审稿人意见)?细看这些论文,涉及面非常之广,包括
内分泌肿瘤、糖脂代谢、钙磷代谢,既有临床治疗、流行病学,也有信号通路、遗传,
还有中药等等,不可谓宁院长不是我国医学、药学、生物学的跨界全才!
如果再检索一下宁院长的专利申报,就更要感受到宁院长恐怖的个人能力!从2013
年起,短短的2年半时间里,在发表了100篇SCI论文的同时,还申请了48项专利!而在
宁院长2013年以前数十年职业生涯中,仅仅申请了...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1569 | 25 请求上级领导为茅广军支持公道!
还茅广军非正常死亡案”的一个公正结果。
2013年9月14日,这个撕心裂肺年复一年的黑暗日子又到了,八年前的今天是我们爱子
蒙冤受屈惨死的时日,白发父母泣血泪彻夜写哀悼文。切望上级领导关注,社会各界正
义同仁的理解和支持。
我们的儿子:爱国优秀青年科学家、博士生导师茅广军”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遭排挤、被逼害、”在2005年9月14日凌晨,朝着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陈和生、院士
学术权威张崇烨等领导居住的方向,含冤愤坠楼!以死抗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价值
,壮志未酬,蒙受奇冤,英年早逝,年仅36岁!震惊国内外!
全世界的科学家同仁和有识之士都为屈死英才茅广军的遭遇和不幸扼腕长叹!
认为这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研界的悲剧!
认为这不是
一人一家之不幸,是社会之不幸、国家之不幸!
科学家茅广军非正常死亡事件被列为“2005年度中国十大教学新闻焦点人物”
我们的爱子茅广军含冤屈死已整整八周年了!整整八周年来,我们心揣着巨痛、一直陪
伴着广军,与广军生前一样,同吃同住。我们白发苍苍、在北京无依无靠,七、八十岁
风烛残年的耄耋老人、我们在哀泣中、心疼如絞、刻骨铭... 阅读全帖 |
|
v*******3 发帖数: 3 | 26 2006年1月29日晚上,多少人家欢聚一堂合家团圆,迎接新的一年。(chinesenewsnet.com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茅广军家中,七十多岁白发苍苍的老父亲
,在团圆的年夜饭桌上颤抖着手给广军斟上一杯血泪酒,寄托老父母对爱子、对孝顺儿子
广军刻骨铭心的怀念而痛哭。(chinesenewsnet.com)
过了元宵节,很快又到清明节,广军已经离开我们半年多了。对广军无尽的哀思、撕心裂
肺的伤痛,作为博士生导师茅广军的父母,不论年纪有多大,都应该对儿子茅广军在中国
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受到一连串不合理,不公正的评价和对待。被逼害坠楼身亡事实公
诸社会各界,希望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合理的处理。(chinesenewsnet.com)
2005年9月14日凌晨,博士生导师茅广军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8#-2-401室坠楼身
亡。他是朝着高能物理研究所领导、学术权威的窗口方向坠下去的,是死在高能所领导和
学术权威脚底下的。广军实在死得太冤屈!(chinesenewsnet.com)
茅广军生于1969年4月,浙江余姚人。广军善良,开朗,厚道,爱塉㎎躈Q"縉 |
|
z**********e 发帖数: 22064 | 27 寄信人: zxzheng
标 题: [转寄] 芦笛:纪念姚文元
发信站: 一见如故 BBS (Tue May 31 12:49:25 2005)
纪念姚文元
芦笛
姚文元同志是上海人,父亲姚蓬子,似乎在30年代也算个文化人。鲁迅还有一首屁
诗赠过他,我只记得第三句是“可怜蓬子非仙子”。那似乎是姚蓬子领着文元和他哥(
弟)逃难逃到老鲁家去,老鲁赠送给他的。记得赵奸无眠为此还专门写了篇《鲁迅与姚
文元》,把老鲁吹到了天上去,说成是为文元“摸顶”的活佛。我从未看过蓬子的玩意
,因为他不知怎么后来就成了叛徒,就算是出过书也给禁了。所以文元和我一样,本是
黑崽子。
快“解放”时,文元似乎在念中学,自然是和我的长兄一样作愤青(当时叫“民青
”——民主青年同盟,即共青团前身,不过当时是地下组织),闹腾什么“反饥饿,反
内战,要民主,争自由”,所以,这“民主”并不是现在才时髦起来的。等到上海“解
放”,文元高中未毕业(似乎正念高一)便参加了革命工作,在区政府里搞文宣。
这样的遭遇并不稀罕,因为我党是个文盲痞子党,只要认识两个字便能做“理论家
”。陈伯达、陆定一、胡乔木等人都是这么当的“理论家”。其实...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8 ·阎淮·
引言
“清华,工程师的摇篮”“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两个口号,决定了清华学
子的共性:刻苦学习知识和坚持体育锻炼。身为工程物理系04班班长的我,当然更为突
出,不必赘述。我的个性——大公小私的人生观和极左教条的世界观,则需稍费笔墨。
小学语文课本有篇讲述苏联卫国战争中,堵枪眼英雄马特洛索夫的童年故事。老爷
爷说:“由于你的存在,使别人更幸福”,对马教育极大。这也成了我终生的座右铭。
雷锋的“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更是我的行动指南。例如:
大学生粮食定量30斤,一半大米白面细粮,一半玉米面粗粮,同宿舍的南方同学对
早餐的玉米面粥还能勉强下肚,对正餐窝头则难以下咽。我把自己的细粮票和他们的粗
粮票对换,让他们慢慢适应窝头。手表和自行车当时是奢侈品,我的则是全班的公用品
。你去火车站接亲戚,手表戴上;他到北大看老乡,自行车骑走。我的逻辑——爹妈的
一切都是人民给的,我的一切都是爹妈给的、当然更是人民给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理所当然。我的想法——我比雷锋差远啦!
下午课后的体育锻炼,竞争性的球类活动比枯燥的田径运动更富有趣味性。我分派
同学去借球,僧多粥少,有时很不幸,球...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6421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erry0803 (Jerry and Tom),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邓 小 平 晚 年 反 思 文 革 送交者: 还看今朝 [♂太守★☆♂] 于 December 19, 2010 14:55:00 已读 818次 天天养生堂 数百种美国名厂保健品,超低价直销全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21 20:32:59 2010, 美东)
邓 小 平 晚 年 反 思 文 革
建国六十年多年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三反”、“五反”、“反右斗争”、社会主义
教育(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多种的政治时期。在中国人们
的心目中,影响最深的当数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文化大革命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这三个政治时期中,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名词:右派、走资本
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资产阶级自由化。虽然,这三个政治时期所处的年代不同,背景不
同,方式不同,但目的基本一致,这就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然而,三次目的相同的政治历史却遭遇了不同的命运:邓小平说,反...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30 伟大的经济巨匠:毛泽东
一、“GDP”
二、“大锅饭”
三、先进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
四、举世公认的伟大经济成就
五、“政治挂帅”“阶级斗争”“斗私批修”
六、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七、政治经济的对立统一
一、“GDP”
首先要厘清一个问题——“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媒体上每天都在告诉我们
“GDP”多少多少,那年我国“GDP”超过了德国,我们比德国强了。今年我国“GDP”
将超过日本,我们综合国力将超越日本了,再过十几年我国的“GDP”将超过美国,中
国综合国力将居世界首位,就实现了伟大的民族复兴。 “GDP”的增长标志着中国的崛
起,为了避免世界各国不必要的恐慌而唱起“中国威胁论”,我们一再重申:中国不称
霸。共建和谐世界,韬光养晦,时不时很神秘地告诉国人“我们在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
”。
我就纳闷了,如果说“GDP”的增长意味着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崛起,实现伟大的
民族复兴。那清朝末期在道光皇帝和慈禧太后手上早就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了。 1840
年鸦片战...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31 单就北京大学一所高校来说,在“文革”初期和工、军宣传队进驻期间称得上权威的著名教授,如翦伯赞、饶毓泰先生等,自杀的就有24名。邓拓先生诗云:“莫谓书生多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老舍先生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我偶然翻阅一本广东知名的杂志,读到一位著名作家谈论“小人”的文章,他对“小人”的议论可谓入木三分,控诉反“右”和“文革”带来的灾难可谓酣畅淋漓,很让人解气。遗憾的是,当他谈到在运动中因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的中国作家们时,却说中国作家比外国作家自杀的少。还说邓拓也不是自杀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而且文章中在涉及这个问题时,有意无意之中流露了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点,对此,我更不敢苟同了。
“文革”中我国究竟有多少作家自杀?那段历史人们应该记忆犹新。我觉得应该把我对那段时期所接触和了解的一些作家、艺术家和学者们自杀和他杀的真实情况写出来,让我们在血的教训中,变得冷静起来,坚强起来,历史绝对是不该遗忘,更不应该是被歪曲的。
先从自杀的外国作家说起吧。那篇文章中列举了茨威格、川端康成、海明威、法捷耶夫等自杀的外国作家,这些人名气很大,自杀了影响也大,但人数确实不多,而且...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2 文人风骨:文革期间因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的北大学者教授(图)
[导读]单就北京大学一所高校来说,在“文革”初期和工、军宣传队进驻期间称得
上权威的著名教授,如翦伯赞、饶毓泰先生等,自杀的就有24名。邓拓先生诗云:“莫
谓书生多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老舍先生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我偶然翻阅一本广东知名的杂志,读到一位著名作家谈论“小人”的文章,他对“
小人”的议论可谓入木三分,控诉反“右”和“文革”带来的灾难可谓酣畅淋漓,很让
人解气。遗憾的是,当他谈到在运动中因受到不公平待遇,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的中国
作家们时,却说中国作家比外国作家自杀的少。还说邓拓也不是自杀的。这显然与事实
不符。而且文章中在涉及这个问题时,有意无意之中流露了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点
,对此,我更不敢苟同了。
“文革”中我国究竟有多少作家自杀?那段历史人们应该记忆犹新。我觉得应该把
我对那段时期所接触和了解的一些作家、艺术家和学者们自杀和他杀的真实情况写出来
,让我们在血的教训中,变得冷静起来,坚强起来,历史绝对是不该遗忘,更不应该是
被歪曲的。
先从自杀的外国作家说起吧。那篇文章中列举了茨威格、川端康成...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3 科学家康熙为何不愿给大清带来科学
作者: 周淮安
一
爱新觉罗·玄烨肯定想不到,在去世近三百年后,他竟成了中国荧屏上最忙的人。
从男性的《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到女性的《步步惊心》等
穿越剧,他都是当仁不让的重要人物,连他的诸多皇子个个都可以撑起一部戏。现代女
性发疯似地梦想穿越过去跟四爷、八爷、十四爷还有其他阿哥来场一女多男的旷世畸恋。
如果说,满清入关拯救了中国电视剧事业,那么康熙一人就撑起了中国电视剧的半壁江
山。
只关注权斗、宫斗、男女事的观众却很少知道:康熙堪称历代帝王中的“科学家”,其
科学素养已经达到了当时一流水准。
8岁即位,14岁亲政,16岁除鳌拜,28岁平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作为中国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一生的作为的确不负其“圣
祖”庙号。
其勤勉好学,超乎常人,完全是一个学习狂人与触类旁通的天才,“上而天象、地舆、
历算、音乐、考礼、行师、刑律、农政,下至射御、医药、奇门、王遁,满蒙、西域、
外洋之文书字母,殆无一而不通,且无一不创立新法,别启律途。后来高才绝艺,终莫
能出其范围。”
这样的能力,即使...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4 http://www.cssm.gov.cn/view.php?id=396
萧喜东
福柯说:“记忆是斗争的重要因素之一……谁控制了人们的记忆,谁就控制了人们
的行为的脉动……因此,占有记忆,控制它,管理它,是生死悠关的。”[1]再也没有
什么例子能比人们对文化大革命的集体记忆更能说明福柯的洞见了。有一点很清楚:文
革没有离开我们,在今天人们的意识和言语活动中,它反而越来越经常地穿上戏装出场
,在越来越典型化、越来越模式化的漫画场面中为当代观众排演。文革被化约成一些鲜
明生动的符号形象,如:红宝书、忠字舞、抄家、“喷气式”等等,这些经过文字和意
识生产者的刻意加工,经过官方和主流媒体所反复强化,已经成为迪斯尼乐园微缩景观
式的“文革历史”。
正如同迪斯尼乐园的运作需要高度的管理和细致的经营,微缩景观式的“历史知识
”也是高度管理、精心剪裁出来的,今天作为历史知识的文化大革命,是控制、筛选、
操纵,亦即有选择的记忆与有选择的遗忘的成果。如果说,启蒙运动的左右两翼今天仍
在为法国大革命的古老斗争而激战,那么作为不久前的另一场“法国大革命”的文革,
更还远远未成为“无...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2420 | 35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
文革医学史料之二:《一揭“西医是否科学”?》
张功耀按:以下全部为原文照抄。包括标点符号在内,都是原样的。尽管它
们是错字,语句上也非常不合语法和逻辑,我也没有做丝毫的改动。换句话说,
原文中的错,全都是“原文如此”。这篇文章发表在陕西省毛泽东思想新医学西
安总会创办的《炮打西洋医学》的第一期(1968年6月出版)上。发表时作者没
有署名。看上去,作者是原第四军医大学的一位造反派老师。从这里,我们不仅
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严重破坏,而且还可以看到现在那些
“捍卫中医”的遗老遗少们的思想根源。对照《康生同志的重要指示》,这样的
思想渊源关系,可谓一目了然。现在我国那些热衷于“捍卫中医”的言论,无非
文化大革命流行的这些谬论的翻版,没有任何“创新”之处。遗憾的是,文化大
革命结束这么多年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依然受着这些思想的约束。可见,
至少就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来说,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
最 高 指 示
西医是否科学,也...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14763 | 36 heh,知道修养的工作组吗?也算他的自我拯救吧,无非就是知道运动又来了,于是先下
手为强,企图利用工作组劫持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把斗争对象转移到中下层干部群众
上,搅浑水好自己过关。太祖真是笑看风起云落,最后向修养比个小指头,我打倒你,
就只需要是这么大点劲。
大包子是过来人了,这点小花样骗不了他的。苍蝇不是不打,但要能瓜蔓抄到大老虎身
上才值得,不然就是浪费中纪委的事件精力。就是不知道在康帅傅之后,他这小指头是
要比给谁看?良玉?云杉?月月鸟?大蛤蟆?
刘少奇、邓小平与“文革”初期的工作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之初,在中共中央第一线主持日常工作的刘少奇、邓小
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派遣工作组为契机,进行了一场艰难抗争。这是一场同
林彪、江青等不要党的领导,制造内乱的反动行径的抗争,也是同不断发展的党内个人
崇拜趋向的抗争;是一次艰难而又曲折、复杂而又特殊的抗争。其目的是力求使内乱初
起便受到遏制。尽管这场抗争最终未能阻挡“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党、国家和人民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但这毕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文革”初期
就挺身而出制止内乱的首先之举,它和... 阅读全帖 |
|
D**s 发帖数: 6361 | 37 粗大!美国与法国DNA权威检测:汉人基因是世上最纯正的基因
[cp]【美国与法国DNA权威检测:汉人基因是世上最纯正的基因,同时证实客家人确为
中原汉人】2007年5月,美国权威学术杂志《human genetic》一文:《Y chromosomes
of prehistoric people along Yangtze River》(Hum Genet. 2007 Nov;122(3-4):
383-8. Epub 2007 Jul 27.)指出:
通过对陶寺文化(距今4500年)古人骨DNA的研究,可以肯定龙山文化的居民,其Y染色
体SNP单倍型是O3—M122,并且只含有O3和子类型O3e,无其他类型,和现代汉族的主体
完全一致,也就是说:现在汉族其父系远祖完全是古代中原人,也就是龙山人。
单独看O3,各地汉族中至少60%-70%来自龙山文化,对比2004年的文献 《evolution
and migr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population inferred from chinese Y-
chromosome evidence》(J Hum Ge... 阅读全帖 |
|
q**a 发帖数: 676 | 38 其实也没必要这样吧。我个人觉得rain lion 的文章还是有一定借鉴性的。但每个孩子
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即使是LZ所说的"真正"学术贴,也不见得就百无一漏吧,所谓学术,不也就是研究性
的,要末总结前人,加点自己的东西,或否定别人的东西,自己创新。
养孩子,书(学术)要多看,但更多的是应材施教,实际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操作)。
统计分析,。。。。
幌子罢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
|
T***x 发帖数: 101 | 39 像吃了苍蝇一样,深有同感!!感觉申办绿卡写推荐信狂吹,简直是对学术诚信的一种
摧毁 ...(这根本不是一种自信)。
在美国苦读博士的前几年沉心静气修炼来的那种做学问的成就感和踏实感,被这种漫天
的狂吹摧毁殆尽了。以前还比较看好自己的老教授,估计现在都有些看轻我了“这小子
在美国读博士几年,本以为他学到了真本事,没想到学到了这种轻狂...”,唉...
我把我起草的推荐信发给我的导师,两分钟后,签名后的回信就发到了我的邮箱,这个
导师当年也是经过绿卡折磨的,心知肚明。对于我写了什么,根本不看,He didn't
care, I didn't care either.
我的把推荐信草稿发给英国一个著名的老教授,三天后签名过的信发回,老教授只是改
了有关他的部分的几个词,把“学术权威”改成"reseacher"(老教授那真叫谦虚)。
估计老教授看着我写的草稿,想修改也无从下手,干脆不care。He didn't care, I
didn't care either.
美国申办绿卡这件事,其实是披着学术外衣,由非学术机构操刀进行的一种所谓的学术
评价活动 ... |
|
p****p 发帖数: 2052 | 40 第四章 始料未及
一
完颜鸿烈最近实在比较忙,要不他就在家盯着儿子少食多餐吃药休息了。但是偏偏在这时
,大宋第一大制药公司总裁欧阳锋殷切地表示出了请学术权威技术支持的诚意,并且,暗
示公司需要派一两名年轻有为的新人去西域进修生物技术与工商管理的双学位。
他恳切地说,引领着制药业是学术的研究,支撑着制药业的,是制度完备的市场。顶尖的
学者,是学术研究的灵魂,能敏锐地看清市场方向,而又稔熟学术的年轻人,就是制药业
流淌的血液。完颜院长深有同感地点头,我总是说,这个时代,学者的眼光要放得开,学
术是干什么的?是为了生产力服务的。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学术是废纸而已。闷头在实验
室里搞学术不闻窗外事这种狭隘的思想只能让学者们变为井底之蛙。
他们强调着完颜院长作为汴大生物学院院长的学者身份,却从来没有提过,他还是汴大总
医院的副书记,临床医生出身,学生故旧分布在汴大各个附属医院,药管局的各个部门。
他们喝了几次茶唱了几次卡拉ok,完颜院长每次都会说,人多了热闹,请几个朋友,于是
换着邀请了一些医院里管进药品的同学,药管 |
|
o*****p 发帖数: 2977 | 41 原文有图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4073341/answer/138160369
今年我觉得最让人震惊的学术界丑闻是哈佛大学的糖丑闻事件。
起因来自于2016年9月12日在《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
)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揭露了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糖业的巨头们,通过
收买哈佛大学三位食品健康权威和行业相关规定制定者,弱化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
,并将心血管疾病的成因抹黑到饱和脂肪酸头上的丑闻。[1]
这件起调查的起因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医学教授Stanton Glantz。
Stanton Glantz以前是一位牙医,在2007年参加的一次饮食健康产业界会议上,Glantz
听到了产业界“摄入过多的糖和引起身体的慢性疾病并没有相关性”的言论。产业界的
这一言论与他作为牙医的认知相悖,于是Glantz辞去了牙医的职位,加入UCSF成为了一
名医学教授。去研究糖和慢性疾病是否有相关性。
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主要有两派学说在争论冠心病的饮食诱因,分别是:
伊丽莎白女王学院生理...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279 | 42 第五届“膜拜团体研究国际学术论坛”12月15日至17日将在泰国曼谷举行。本次论
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和泰国易三仓大学联合主办,将有来自美国、加拿大、
法国、俄罗斯、新西兰、泰国和中国台湾,以及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宗教团
体以及民间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与破坏性膜拜团体”,与会代表将围绕膜拜团体的概念
和定义、跨学科膜拜团体的个案研究、当代各国膜拜团体的新趋势和新问题、破坏性膜
拜团体的防范和治理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法 轮 功 现象是本次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论坛将研究 法 轮 功 在思想控制、
信仰权利、公序良德等方面所造成的种种危害; 法 轮 功与中国历史上邪教迷惑性、
危害性的共同之处;探讨海外民间团体和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上如何对邪教组织和活动在
法律上的监督约束等。
从2006年首办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已经举办了四届“膜
拜团体研究国际学术论坛”,探讨“邪教的危害及社会治理”、“转型社会与破坏性膜
拜团体”等话题。这是中国研究机构首次与国外大学合办“膜拜团体研究国际学术论坛
”。目前该论坛已经成为研究膜拜团体最具...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3 2016-09-21 汉尊 微信号 hanzun2016
功能介绍
为了汉语的尊严
摘要:孟子可以“以德抗位”,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李贽可以“不以孔子
的是非为是非”,而我却把这些传统的知识分子美德丢掉了,想起来十分惭愧,愧对于
人,也很悲哀。
著名学者汤一介的遗著《我们三代人》即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汤一
介先生遗稿,书中写了他祖父汤霖、父亲汤用彤和他自己的身世经历、人物关系、学术
著述,生动展现了汤氏一门三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百年社会动荡变迁中的政治命运和对中
国传统文化以及学术的传承守望。这本书原为汤一介应一家出版社之约写的,但遭遇退
稿,出版社说有20多处地方比较敏感,不能出版。汤一介不愿违心屈从,没有做任何修
改,书稿,在抽屉一睡就睡了12年。在书中,汤一介完整披露了自己在“文革”中的经
历,并且对自己加入“梁效”写作组的详情一一陈述,他也直言不讳地表示了忏悔。
任何人在他的一生中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些错误会得到别人谅解,甚至自己也可
以原谅自己,但是有些错误是不会得到别人谅解,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我参加“清华
北大两校大批判组”(即“梁效”)是属于后...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44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共分为三个组:数理组、
生物组、人文组。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
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
谋划了“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的高级知识分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
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分子。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包括郭沫若在内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
凌鸿勋、林可胜、傅斯年、董作宾、李济、王世杰、吴稚晖、朱家骅、...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45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9671 | 46 华东政法大学杨师群教授的“反革命”风波(转)(2009-10-10 10:07:45)
转载标签: 教育
杨师群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中心的教授兼硕士生导师,2008年11月21日,他在自
己博客上贴出一个帖子,标题为《有同学告我“反革命”》,这篇700字不到的博文,
让这位年近六旬的老教授处于一场风波中心。
知识分子必须是他所在的社会之批评者,也是现有价值的反对者。批评他所在的社会而
且反对现有的价值,乃是苏格拉底式的任务。
—杨师群在《古代汉语导论》课件上引用台湾学者殷海光《怎样才算是知识分子》一文
一篇发而复删的博客
半个月前的一篇博客文章,彻底打破了杨师群的平静生活。
杨师群是华东政法大学法制史研究中心的教授兼硕士生导师。他开设在某门户网站
上的博客,有个颇具学术意味的冗长名字,叫《还原历史,正视当前,探索未来》。
这篇后来引发极大轰动的博文,就发在这里,标题叫《有同学告我“反革命”》。
在这篇博客文章里,杨如是描述他的一次遭遇:“……上《古代汉语》课的学生
到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了我,说我在上课时批评政府,上面已立案侦查。”
杨在这则博文里承认自己在上课时,“当然会批判一些与...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47 昨天,“打假斗士”方舟子微博再爆料,透露包括4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在内的6人实名举报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三院院士”石元春学术腐败。此消息一公布,舆论一片哗然。
被举报人已年过八旬
昨天中午,方舟子微博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季伦、陶益寿、林培、祖康祺等6人实名举报:原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校长石元春在任期内利用职权窃取他人治理黄淮海盐碱土的成果,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骗取国家和省部级多项奖励以及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和何梁何利农业科学奖。”
记者看到,9月11日,新语丝网站已挂出实名公开举报信《中国学术腐败第一贪――揭露、控告原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三院院士”石元春的学术腐败》。而据资料显示,被举报人石元春,以及举报人李季伦、陶益寿、林培等都年过八旬,其中,李季伦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陶益寿、林培、祖康祺是中国农业大学土壤专家。另外两名举报人分别为曾任京农公司副总经理的杨智泉、中国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田向荣。
举报信指出,石元春“离任校长后要做农业企业家,窃取他人科研成果,骗取深圳市委信任,投资数千万元,分别在深圳和北京成立绿鹏公司,自任董事长...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4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597-748813.html
诺贝尔奖获得者号召抵制Nature, Cell and Science期刊 精选
已有 11271 次阅读 2013-12-11 01:33 |个人分类:学术与学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
键词:诺贝尔奖获得者号召抵制Nature, Cell and Science
今天海外许多媒体报道了下列新闻: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Randy Schekman 教授号
召抵制Nature, Cell and Science这样的“奢侈”期刊,表示他的实验室将不再投稿这
些被有些人认为是“顶尖”的学术期刊。他认为, 这些期刊误导学术界一味地追求发
表所谓的抓眼球的“时髦”的科学成果,从而导致科学家放弃对重大科学问题的持久的
思考与执着的研究, 这是对科研内界过程与基本目的的“颠倒”与“歪曲”,“科学
发表的暴政(Tyranny)”必须打破, 使其不再阻碍科学的发展。近30年来,科学界流行
起非常不良的“时尚”之风, 只要在Science、Nature之类高引期刊发表文章就能获得
更大的利益:获得基金、晋...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443 | 49 《科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引发批评
(果壳翻译学习组/译)2014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项目“透明计算”面临了
激烈的争论。质疑者认为,这个网络计算项目并无多少创新之处,不配获奖。
1月9日,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被授予了计算机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团队
。这一年度奖项的奖金高达20万人民币,它被认为是一项极高的荣誉,因为该奖在颁发
时非常谨慎——在过去15年间,一等奖曾9次空缺。政府表示,如果没有值得授予该奖
的项目,则不如不颁。
因此,许多科学家对于张尧学的“透明计算”研究获得2014年大奖而感到不满。计算机
工程师刘洋说,张尧学的工作“太偏向工程,也太普通了”,不值得获得最高奖,而这
次颁奖也引发了中国信息技术社区的“广泛批评”。刘洋是第一个在科学网上质疑这一
奖项的研究者,他写了一篇博客(后来被审核者删除),说张尧学的工作“最多只能算
是某个开源软件的应用。”许多人同意刘洋的观点。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家王小平在博
客中说,张尧学的工作和得奖标准“相差甚远”。
在接受中国科技部官媒《科技日报》采访时,张尧学说他的工作是“元操作系统”,允
许操作系统运行在任何硬件上。...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443 | 50 《科学》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引发批评
(果壳翻译学习组/译)2014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项目“透明计算”面临了
激烈的争论。质疑者认为,这个网络计算项目并无多少创新之处,不配获奖。
1月9日,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被授予了计算机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及其团队
。这一年度奖项的奖金高达20万人民币,它被认为是一项极高的荣誉,因为该奖在颁发
时非常谨慎——在过去15年间,一等奖曾9次空缺。政府表示,如果没有值得授予该奖
的项目,则不如不颁。
因此,许多科学家对于张尧学的“透明计算”研究获得2014年大奖而感到不满。计算机
工程师刘洋说,张尧学的工作“太偏向工程,也太普通了”,不值得获得最高奖,而这
次颁奖也引发了中国信息技术社区的“广泛批评”。刘洋是第一个在科学网上质疑这一
奖项的研究者,他写了一篇博客(后来被审核者删除),说张尧学的工作“最多只能算
是某个开源软件的应用。”许多人同意刘洋的观点。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家王小平在博
客中说,张尧学的工作和得奖标准“相差甚远”。
在接受中国科技部官媒《科技日报》采访时,张尧学说他的工作是“元操作系统”,允
许操作系统运行在任何硬件上。...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