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孝慈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f*******a
发帖数: 2662
1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侠骨柔情章孝慈
侠骨柔情章孝慈
-小元宝-
章孝慈校长是我在东吴大学法律学系比较法学组就读五年期间的
班导师,平日
由于他法学院长兼法律系主任的行政业务繁忙,班上同学和他的互动
著实有限,我
则因为好发议论、热衷学生社团事务,经常给他找麻烦,反而在他心
中建立了一定
的印象,而多了一份忘年的君子之交。
我从不为了自己的事去请托他,我对夤缘攀附的事很反感,找他
常常是为了路
见不平的事,相信他有能力有资源去解决。他是一个温厚感性而带著
幽默感的长辈
,有足够的雅量欣赏我的造次。
下面这个例子回想起来有点荒谬,但我自认当年不失天真单纯,
却也可见得章
院长的侠骨柔情。
大四民国七十七年五月的某一天,一个我在台大念书的板中同学
急电给我,说
他母亲在龙蛇杂处的中山北路顶店经营的巴拉巴西餐厅遭人围事欺凌
需索,我那同
学的父母离异,他母亲一介弱女子带著两个儿子要维持家计十分辛苦
,一旦西餐厅
收手不做,恐怕经济一时将陷入困顿。然令我惊讶的是,他母亲在情
急之下,不得
已竟抬出章院长的名号,而且居然可以吓退对方,使当下的危机得以
缓和。我同学
告诉我,他母亲对此辗转反侧,非常惶恐不安,其实她也只知道他儿
子好朋
d******e
发帖数: 4192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孔老思想 上(ZZ)
八:孔老思想 上
经过了在老子、孔子、孟子和庄子思想中的游历,我们这趟从先秦众多思想中
寻找哪些符合现代宇宙观的旅程到了返航的时刻。虽然自先秦以来中国产生了浩如烟海
、形形色色的思想,但先秦思想中得以传承、发展的则主要是所谓的儒、道两家,而先
秦以后的诸多思想更是儒、道的发展和变形。因此,我们可以粗略地得出这样的结论:
符合现代物理学家所发现的绝对光速宇宙观的只有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这样的结论真是
令我们悲喜交加,悲的是两千年来我们所走过的这条弯路是如此之长,是如此之远;喜
的是符合新型宇宙观的先进思想原来就在我们手里,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给准备好了,不
仅如此,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人类遗产由于宇宙观的改变而得到了简化,中国的古代思
想经过宇宙观的梳理,其发展脉络也变得异常清晰。在去除了自孟子、庄子及儒、道两
家对孔子、老子思想的纷乱的解释后,我们突然发现老子、孔子的思想在人性宇宙观方
面完全保持了两千五百年前的初始状态。就如同去除了地面上纷乱、过时的建筑之后,
突然发现了露出来的正是建设新的、现代化大厦所需要的地基。
自汉朝以来的两前年中,我们一直在使用“老庄...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代的黄老与孔孟之争
不管在哪个位面,贴了标签就开骂都是“不值一驳”的。
至于“仁义出,大道废”,强调儒道分歧的大有人在,但像这样特意把话颠倒过来的倒是不寻常。
通行本道德经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而看到出土的郭店简本,才知“智慧出,有大伪”在古本中就没有,多半是后人添的。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当家庭失和、国家生乱的时候,就开始强调“孝慈”和“忠臣”。这和“大道废而有仁义”完全是并列关系。仁义、孝慈、忠臣都是蕴含于大道之中的。 在大道不行时,仁义、孝慈、忠诚尤为珍贵。
陈鼓应认为,老子的观点是仁自然地融合在大道之中,如鱼之“相忘于江湖”因此无须将仁义、孝慈的伦理关系予以外化而特别加以彰显,并不是要否定仁义,孝慈。
同样的,通行本中“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在韩非解老中是“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义,失义而后失礼。”今本中脱了四个“失”。不说真假,就是按今本解释,无论如何老子也不会把道和德对立起来,意思无非是道为德之本,德为仁之本。层次关系就是“道-德-仁-义-礼”,道是本礼是末,而不是说道和德
h***i
发帖数: 3844
4
比如老朱
儿子[编辑]
序 姓名 封王 母 备注
长子 朱标 懿文太子 孝慈高皇后 娶常遇春女为太子妃;又聘吕本女为太
子妃。吕妃生其次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后继位为明惠宗。
二子 朱樉 秦愍王 孝慈高皇后 娶王保保妹(扩廓贴木儿氏,元王朝皇族
之女)为正妃,邓愈女为次妃。
三子 朱㭎 晋恭王 孝慈高皇后
四子 朱棣 燕王 孝慈高皇后,一说䂵妃[101] 靖难之役后登基,
是为明成祖。娶徐达女。
五子 朱橚 周定王,初封吴王 孝慈高皇后,一说䂵妃[101]
六子 朱桢 楚昭王 胡充妃
七子 朱榑 齐恭王 达定妃 永乐朝废为庶人
八子 朱梓 潭王 达定妃 洪武朝自焚死。娶于显女。
九子 朱杞 赵王 不详 幼殇
十子 朱檀 鲁荒王 郭宁妃 娶汤和女
十一子 朱椿 蜀献王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贾母为之守灵的老太妃是谁?
上篇说到,红楼梦第五十八回里死了个老太妃,佐证出书中所描写的情节应该是乾隆初
年的事。
那么,历史上,乾隆初年有没有一个老太妃去世呢?如果真有的话,她又是谁呢?当然
,既然在乾隆朝叫老太妃,那肯定应该是康熙的一位妃嫔无疑。
前面我说过,老曹写书,惜墨如金。没用的人和事,他一个字也不会去浪费。那么,老
曹又为何把这么一个皇家琐事,不厌其烦,详尽仔细的写进书里呢?
为了说明这个话题,我们还是先来抄录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
痴理”里的一段原文:
“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敕諭天下:凡有爵
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賈母、邢、王、尤、許婆媳祖孫等
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回。在大內偏宮二十一日後,方請靈入先陵,地名曰孝
慈縣。【庚辰雙行夾批:隨事命名。】這陵離都來往得十來日之功,如今請靈至此,還
要停放數日,方入地宮,故得一月光景。【庚辰雙行夾批:周到細膩之至。真細之至,
不獨寫侯府得理,亦且將皇宮赫赫寫得令人不敢坐閱。】
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賈母等五更便去了,先到下處用些點心小食,然後入朝。早膳已畢
, 方退至下處,...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6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梅节:《金瓶梅词话》的版本与文本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62125
《金瓶梅词话》的版本与文本
——《金瓶梅词话校读记》序
梅节
内容提要 《金瓶梅传》是明隆度、万历年间流行于运河区新兴大众消费性说唱文体,
以评话为主,穿插演唱流行曲。艺人演出本传进文人圈子,经改编成为案头读本,传世
有崇祯本和竹坡本;艺人本传世有《金瓶梅词话》。词话本因讹误太多长期淹没。上世
纪三十年代发现后兴起研究和整理热潮。梦梅馆本是汇校本,反映金瓶梅新文本建设的
集体成果。
关键词 金瓶梅版本 词话本 崇祯本 梦梅馆校本
从1985年起手校订《金瓶梅词话》,至今近二十年,一共出过三个本子。在这之前,我
从事红楼梦业余研究,校点金瓶梅是应友人之请。朋友开的出版社生意淡薄,想出点赚
钱的书。着眼海内外华人市场,看中了金瓶梅,计划出一个不作删节、比较可读的本子
。我对金瓶梅认识无多,文化大革命中曾翻过上海中央书局的襟霞阁本。私心以为既然
海峡两岸学人已经出过好几个校本,抄抄拼拼,择善而从,不见得很难,便轻易答应下
来了。岂知着手做起来困难重重。我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来整理...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4002
7
11月26日凌晨,一个七八岁大的小男孩徘徊在通海县纳古镇街头,冻得瑟瑟发抖,眼神
中满是焦虑。路过的好心村民李孝慈上前询问情况,小男孩却什么也不愿意说。难道是
被父母赶出了家门,还是干了坏事不敢回家?冬天的夜晚异常寒冷,为了孩子的安全,
李孝慈赶紧掏出手机拨打了纳古派出所的值班电话,原来,是孩子买不起闹钟怕迟到,
所以深夜去上学。
民警很快赶到,将小男孩接到派出所。在派出所值班室里,小男孩向警察叔叔道出了一
个令人惊讶又心酸的“秘密”。小男孩名为兴语,是纳古中心学校二年级二班的学生,
暂住四街镇大营村。母亲几年前离家出走,留下他和姐姐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在里山
工业园区一家工厂上班,姐姐在通海三中上初一。
11月25日晚,因父亲出门去上夜班,家里只剩他一个人。从大营到纳古小学要走三四公
里的路程,因家里买不起闹钟,他担心第二天早上睡过头上学迟到。思来想去,小男孩
用塑料袋装好书本,晚上10点多就出门,一直步行到纳古,打算就这样一直等到天亮学
校开门。据小兴语说,他在外面待了4个小时,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又怕又冷,只能在
路灯下来回走动取暖。走到蓓蕾幼儿园时遇到了正好路过的李孝慈。
由于小...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7132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 阿城 良娼

江老先生是哈尔滨的坐地户,乳名叫宝子,是瘸子。北方人给子女命名,多带宝字
:大宝、三宝、宝珠、宝银。单是‘宝子’,母亲觉得生硬,就唤他“宝儿”。站在栅
栏院里,冲街软软悠悠地喊:“宝儿——来家吃饭啦——”听着有些古色古香,暖了母
亲的心。
江老先生的家在道外区。道外区的巷子很多,窄窄的,两面高墙,一色青砖,间有
青苔漫着。江老先生的家临着江,是泥房单顶。只是很破旧了,四面危墙用杠子支着,
是独门独院,北面临着一条热闹的街。院子抬掇得很干净。院子东西各植一株多花老桃
树。恰春风越过万里长城,到了这里,只一夜的工夫,脱胎换骨,万朵齐绽,很爽眼,
香了四邻。
母亲的二老仙逝,家徒四墙,院徒桃花,风兮,雪兮,终而沦落风尘,卖身以为生
计。
母亲下海后,在家里接的第一位客人就是宋孝慈。宋孝慈背离妻子南北闯荡,陌路
谋生,是济南人氏。很年轻。下了船,经人指点,就宿在这里。
是夜逢春,漫天爽着小雨。雨簇桃花,潇潇洒洒,播一庭清香。宋孝慈进来,收了
油伞,撂了行囊,缓缓转首,见半掩在纱帐中的母亲,婉婉约约,一双秋瞳,两黛春山
。惊了脸,心里叹了好一阵。
母亲见旅客两道箭眉,一身英气,且行止温文尔雅
q***1
发帖数: 219
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花开锦绣
第一百六十一章 如此
洗了个澡,换上干净整洁、熏着淡淡楠木香的月白色细布嗉色袍子,赵凌盘坐在临窗的
大炕上,端起手边的热气腾腾的茶轻轻地呷了一口。
铁观音醇厚的茶叶立刻充溢在他的鼻尖口舌。
他不由长长地舒了口气,望着对面懒洋洋窝在迎枕间的妻子,眉宇间露出舒适满足
的神色来。
傅庭筠看着抿了嘴笑。
双眸明亮清透,目光深情专注,他仿佛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她的眼中。
赵凌怦然心动。
隔着炕桌俯身亲了亲她的面颊,抓住了她的手紧紧地攥住,声音柔得如同那掠过树
梢的春风:“你这几天还好吧?”
他刚从宫里值夜回来。
“挺好的。”傅庭筠说着,没有像往常那样嘟呶他把自己的手给握痛了,而是举起
手,在他的手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那种带着卑谦的态度,让赵凌心如擂鼓,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偏生他骨子里是个冷静理智的人,神色微敛,沉声道:“出了什么事?”
“没事!”傅庭筠歪着头笑望着他,表情生动又活泼,透着几分狡黠,十分的俏皮
,“我就是想仔细看看你嘛!”话说到最后,撒着娇儿,望着他的目光流露出痴迷般的
缠绵来,一副情不自禁的样...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3841
10
我觉得这个很难说
蒋经国的中国姨太太生的章孝慈也是很早死了,不过蒋孝严活得好好的
不过:
孝严孝慈俩人的智商情商水平远超混血的那几个
d*******r
发帖数: 3875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eStrait 讨论区 】
发信人: phlin (四匹), 信区: TheStrait
标 题: 元明清三朝的外族后妃 [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8 04:16:29 2010, 美东)
http://www.hxlsw.com/Celebrity/hougong/2010/0413/52954.html
元明清三朝的外族后妃
www.hxlsw.com | 来源: |
元、明、清三代皇帝分属蒙、汉、满族,三朝宫中,都曾有与皇帝不同民族的
女子被册封为皇后或者妃子的事。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元制,岁责高丽贡美女。张光弼《辇下曲》描绘道
:“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著过御前来。”权衡《
庚申外史》记载:顺帝时,徽政院使者官者高丽人秃满满夕儿,首次荐引高丽女子奇氏
进宫。奇氏是高丽幸州人。被封为完者忽都皇后。奇氏进宫为皇后之后,还在宫中蓄养
高丽美女,有时把美女送给朝中权臣,进行笼络。京师中达官贵人所娶的高丽女子,都
婉媚善于事人,一进家门立即得宠。这样,元代至正(...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12
(ZT)
明成祖朱棣生母是谁这个问题自从朱棣登上皇位伊始便引起了争议,只是当时迫于形势
,这种争论只是在民间口耳相传,但几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随着时
间的推移显得更加扑朔迷离。经过几百年的议论和考证,明成祖朱棣的生母主要有以下
四种说法:
一说是孝慈高皇后,也就是大脚皇后马秀英,朱元璋的原配夫人。这种说法基本是官方
的权威记载,明朝官修史书《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靖难事迹》等即是这样记
载的。据《靖难事迹》记载:“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皇太子,次秦愍王挟,次晋恭王
桐,次上,次周定王。”这里的“次上”就是指朱棣,是高皇后的第四个儿子,而朱棣
更是反复地亲口说“朕高皇后第四子也”。
到了清代,万斯同编纂的《明史8226;成祖本纪》中说道,朱棣“母孝慈高皇后,与兴
宗孝康皇帝(即太子标)同”,朱好阳编纂的《历代陵寝备考》中则说:“后生懿文太
子、泰王樉、晋王桐、成祖、周王”。也是沿用了明代官方史书的说法,认为朱棣是马
皇后的第四个儿子。
由此可见,明成祖的母亲是马皇后的说法在正史中一脉相承,众口一词。但据民间传说
,马皇后并没有生育能力,太子朱标、燕王四子朱棣等都不是她...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312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隋书 帝纪第四
八年春正月辛巳,大军集于涿郡。以兵部尚书段文振为左候卫大将军。壬午,下诏曰:主
刑典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圣哲至仁,著甲兵于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肃杀,义在无
私;帝王之用干戈,盖非获已。版泉、丹浦,莫匪龚行,取乱覆昏,咸由顺动。况乎甘
野誓师,夏开承大禹之业;商郊问罪,周发成文王之志。永监前载,属当朕躬。粤我有
隋,诞膺灵命,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提封所渐,细柳、盘桃之外,声教爰暨
,紫舌、黄枝之域,远至迩安,罔不和会。功成治定,于是乎在。而高丽小丑,迷昏不
恭,崇聚勃碣之间,荐食辽“之境。虽复汉魏诛戳,巢窟暂倾,乱离多阻,种落还集。
萃川薮于往代,播实繁以迄今,眷彼华壤,剪为夷类。历年永久,恶稔既盈,天道祸淫
,亡征已兆。乱常败德,非可胜图,掩慝怀奸,唯日不足。移告之严,未尝面受,朝觐
之礼,莫肯躬亲。诱纳亡叛,不知纪极,充斥边垂,亟劳烽候,关柝以之不静,生人为
之废业。在昔薄伐,已漏天网,既缓前擒之戮,未即后服之诛。曾不怀恩,翻为长恶,
乃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又青丘之表,咸修职贡,碧海之滨
,同禀正朔,遂复夺攘琛”,遏绝往来,虐及弗辜,诚而遇祸。輶轩奉...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2754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蒋介石是民族主义者?
蒋中正年轻的时候喜欢嫖, 他自己的日记里面也有提及,
有一次说:
今年都嫖了几千元了, 太花钱了云云
所以后来子嗣不旺
只有经国一个孩子
纬国是过继的孩子。
蒋经国去俄国留学, 娶了白俄罗斯姑娘芬那,
后来改名为蒋方良。
两人育有三子一女:文武勇章。
他在江西的时候, 有个秘书叫章亚若, 是个才女。
后来两人堕入情网:生了章孝严, 章孝慈。
蒋方良走了之后, 才改回蒋姓。
看起来子嗣旺盛, 结果只有蒋孝章活得正常,现在隐居在三番。
章孝严还在台湾。
其余全部是年纪轻轻就走了, 武,勇都不到50岁。
章孝慈还被一个棒球把眼睛打瞎了。
这什么命啊? 连普通人家都不如。
O***O
发帖数: 1854
15
中国传统孝道其实很正常。
道家说“六亲不和有孝慈”,也就是说特别需要鼓吹“孝慈”的,是“六亲不和”的家
庭和社会。正常情况下,老实过日子就是幸福。
墨家更直接:“孝,利亲也”。让父母收到利益就是孝。
你说的变态的“愚孝”不过是儒家的一家之论,不能作为中华传统的代表。
O***O
发帖数: 1854
16
道家说“六亲不和有孝慈”,也就是说需要宣传“孝慈”的,是“六亲不和”的家庭和
社会。正常情况下,老实过日子就是幸福。
墨家更直接:“孝,利亲也”。让父母收到利益就是孝。
秦汉之际儒家谄媚君王,借助君王的力量在社会上肉体消灭了墨家,又在朝堂上党争消
灭了道家(后来的道教跟道家哲学没太大关系),占领思想垄断地位,到今天不过2000
年。而中华文明至少3500年。变态的“愚孝”不过是儒家的一家之论,不能作为中华传
统的代表。

发帖数: 1
17
《清史稿》
本紀一  太祖本紀
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姓愛新覺羅氏
,諱努爾哈齊。其先蓋金遺部。始祖布庫裏雍順,母曰佛庫倫,相傳感仇果而孕。稍長
,定三姓之亂,眾奉為貝勒,居長白山東俄漠惠之野俄朵裏城,號其部族曰滿洲。滿洲
自此始。元于其地置軍民萬戶府,明初置建州衛。
越數世,布庫裏雍順之族不善撫其眾,眾叛,族被戕,幼子范察走免。又數世,至
都督孟特穆,是為肇祖原皇帝,有智略,謀恢復,殲其仇,且責地焉。於是肇祖移居蘇
克蘇滸河赫圖阿喇。有子二:長充善,次褚宴。充善子三:長妥羅,次妥義謨,次錫寶
齊篇古。
錫寶齊篇古子一:都督福滿,是為興祖直皇帝。興祖有子六:長德世庫,次劉闡,
次索長阿,次覺昌安,是為景祖翼皇帝,次包朗阿,次寶實。
景祖承祖業,居赫圖阿喇。諸兄弟各築城,近者五里,遠者二十里,環衛而居,通
稱寧古塔貝勒,是為六祖。景祖有子五:長禮敦,次額爾袞,次界堪,次塔克世,是為
顯祖宣皇帝,次塔察篇古。時有碩色納、加虎二族為暴于諸部,景祖率禮敦及諸貝勒攻
破之,盡收五嶺東蘇克蘇滸河西二百里諸部,由此遂盛。
顯祖有子五,太祖其長也。母喜塔喇氏,是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oughts 讨论区 】
发信人: nile (nile), 信区: Thoughts
标 题: 《道德经》宇宙论老子本意创作随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11 21:42:00 2018, 美东)
写完了老子宇宙论三篇,可以说是完成了自己一桩心愿。
老子一直是尼罗河心目中中国文化杰出成就的代表(孔子是中国文化糟粕的代表,朱熹
是中国文化人渣的代表)。还是在尼罗河对周易很着迷的时候,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
。周朝末年,按照老子当时的职位应该是最懂周易的人。而且孔子还为周易向老子请教
过。但是第一个注释周易的人不是老子而是孔子。这只能说明一点,老子对周易这么伟
大的原创理论体系不屑一顾。那么可想而知老子的思想要有多么伟大。
《道德经》全篇讲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道,也就是存在的物质形式,另一个是德,也
就是是存在的能量形式。老子是如何解释这两个字的尼罗河对《道德经》的解读已经有
详细讨论。之所以尼罗河一定要写,是因为上下2500年来,没有人真正理解真正阐明了
老子的本意。
两千多年的儒家利用老子的“道”传播他们的“理”的观念。宣称“理”是最高...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老子》与《周易》中的老易辩证法,是传统的中国哲学的结晶,是中国智慧的核心。
但是,《老子》书同周易一样难读。甚至连老子为何许人?《老子》作者又是谁?老子
的籍贯何处?老子生于哪一年,享年几何等等,学术界至今未有定论,莫衷一是。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两种佚籍,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
洋县郭店村又出土一批楚简《老子》等,均引起学界轰动。1998年出版的《郭店楚墓竹
简》中收录《老子》甲乙丙三种。近年北京大学收藏了一批《老子》竹简,内容极富,
但未公布。通过对已知此类文献的研究,可以解决若干有关老子其人其书的疑难。
以往学界颇有人怀疑老子其人的存在,承认老子实有其人的学者如顾颉刚、钱穆却认为
《老子》一书晚于《庄子》,为秦汉时著作。梁启超、冯友兰认为老子是战国人。但郭
店一号楚墓经考定年代属战国中期偏晚,约公元前300年左右,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子
》书产生于秦汉的观点。而郭店墓既时当公元前300年左右,则《老子》书被作为经典
抄写定在此前。学界由此进而研究断定老子当是春秋晚期,与孔子同时稍早的人物,古
籍所说孔子尝问礼于老子,以其为师的事迹是确实的。最终可...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20
来自主题: TheStrait版 - 元明清三朝的外族后妃 [轉]
http://www.hxlsw.com/Celebrity/hougong/2010/0413/52954.html
元明清三朝的外族后妃
www.hxlsw.com | 来源: |
元、明、清三代皇帝分属蒙、汉、满族,三朝宫中,都曾有与皇帝不同民族的
女子被册封为皇后或者妃子的事。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说:元制,岁责高丽贡美女。张光弼《辇下曲》描绘道
:“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著过御前来。”权衡《
庚申外史》记载:顺帝时,徽政院使者官者高丽人秃满满夕儿,首次荐引高丽女子奇氏
进宫。奇氏是高丽幸州人。被封为完者忽都皇后。奇氏进宫为皇后之后,还在宫中蓄养
高丽美女,有时把美女送给朝中权臣,进行笼络。京师中达官贵人所娶的高丽女子,都
婉媚善于事人,一进家门立即得宠。这样,元代至正(公元1341--1370年)以来,宫庭中
给事使命的,大半都是高丽女子。影响所及,以致天下四方衣冠靴帽,大多纷纷效仿“
高丽妆”了。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明代。《野获编》记载,明成祖朱棣的恭献贤妃权氏,
以及其他四人,都是高丽人。到...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21
提出“尊严”口号--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作者:剑云拨雾
剑云拨雾
原文:“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国家昏乱,案
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
译文:天下失道.官贪民私.人欲横流.才宣扬所谓的仁义以掩人耳目;大奸诈伪出现了.
才有所谓的智慧;嫖幼包二奶泛滥,父子兄弟喋血,夫妻反目,家庭亲属不和睦了,
才有所谓的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的忠臣。老子这段话是对叛道好术,舍本逐
末的孔儒“仁、义、礼、智、孝、忠”说教虚伪性的全面系统揭露,无情批判,言简意
赅,入骨三分,精辟之极。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粕而乱之首也
。”——直指 “仁、义、礼、智、孝、忠”是导致社会动乱的罪魁祸首。
叹世人不明!
人人平等,案有先富。
提出“先富带后富” 口号,那就从反面证明毛时代是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太大贫富差
别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制度里,大道行天下,人人平等,当家作主,团结互助,家庭
邻居和睦,政治清明,繁荣昌盛,根本不需要 “仁、义、礼、智、孝、忠”,所以它
是没有任何市场的,几近销声匿迹。所以现代孔儒的办法,就先给他忽
S*********e
发帖数: 3006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关于孝
版面上有“我们的传统和文化”的讨论。“孝”显然是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里的一个重
要概念。我自己的岁数放在这里,父母已老,对“孝”考虑过一些。
儒家的孝指孝顺,和其他思想流派相比,重音在“顺”。儒家对孝的规定连篇累牍,例
如《孝经》里的规定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非先王之法不敢道,非先王之德
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无口过,无怨恶。。。努力生产,谨身节用。。。
墨家的孝很简单:以爱利吾亲---用爱来作对父母好的事。这和儒家之孝完全不同。儒
家之孝有等级,子女对父母要“顺”。墨家之孝没有等级,子女和父母是平等的,都是
“兼爱”社会中的一员。
道家的孝跟儒家更是冲突:六亲不和有孝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说“失
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无法用理性来理解的事物,用
道德来处理;道德也无法解决,一个保险的办法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施之以仁爱;连仁
爱也无法实施,那么起码要公平(义);公平也很难判定的情况下,至少要保持人类社
会的文明底线(礼)。在这个框架下,道家对孝的地位放得相对低端(类似于汇编语言
是一个低端原始的计算机语言那样),认为孝是人类的本性...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关于孝
"道家的孝跟儒家更是冲突:六亲不和有孝慈。。。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说“失
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无法用理性来理解的事物,用
道德来处理;道德也无法解决,一个保险的办法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施之以仁爱;连仁
爱也无法实施,那么起码要公平(义);公平也很难判定的情况下,至少要保持人类社
会的文明底线(礼)。"
这个道可不能翻译成理性,理性是“仁义礼智信”中的智。是头脑的思辨,对比,判
断,分析。道在思辨,对比,判断,分析之外。我的理解,合道之人,不需要头脑思辨
,一片灵觉,分分秒秒直见事物的本质,分分秒秒和事物的本质合一。外在表现好像是
处处仁义礼智信,内在却不是因被思辨分析习惯等等作用,而是一片真心在彻底自由的
行动。不过这是觉悟者才有的境界。举几个例子。
孔子自称到了70,“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合道。不是他活了70岁,习惯已经如此
坚固,所以僵化得不可能逾矩,而是内心没有任何规矩,但真心行动却合一切距,因为
他分分秒秒都见一切本质。
神秀说“身为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这个就是还不合道,要
依钜而行(当然他这个层次其实也已经远远...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006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关于孝
在道家看来,人就是一快100多斤的肉。就好像地球学家看大地就是一块结构复杂的石
头。
这100多斤肉,看到父母有敬爱(孝)的冲动、看到子女有抚养(慈)的冲动、看到食物有
吃的冲动、看到美女有性交的冲动。。。这些都是人类的本性,是本能,不需要特别强
调就有、有了没有什么高尚可言、没有倒是比较奇怪。
这一点在道家理论里反复强调。道家的基础是“道”,爱(包括孝)、欲望之类的人类本
性只是遵从“天道”的具体元素而已。
隔三差五就吃不饱饭的人特别有吃的冲动,女孩手都没摸过的吊丝特别有性交的冲动。
同理,人情急剧变得淡薄的环境里,人们特别有“孝”的冲动(六亲不和有孝慈);没有
任何基本保障、没有任何公平可言的社会上,人们特别有“孝”的冲动(绝仁弃义民复
孝慈);远游异乡的游子,特别有“孝”的冲动。
以上是我对道家之孝的理解。
f*u
发帖数: 5923
25
《亵渎》整本都是说道,《尘缘》干脆点名用道德宗了。
摘录老子的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两本书都不仁得很。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染而黑,天之自高矣,地之自厚矣,日月自照矣,星辰固自
列矣,草木固有区矣。夫子修道而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
两本书都本从存在即合理,罪恶非罪恶,正义非正义。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尘缘》里烟雨可能原创“势为先,谋次之,力为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度昏乱,有忠臣。”
这个就是两本书表现的最彻底的地方了。
“尽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尽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
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尽学无忧。 ”
两本书都为了更高的目标而“弃圣绝智,弃仁绝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弱肉强食,君子自强不息,两本书都如是。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两本书都如是,为人处事不德,而结果却是有德。
“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8775
2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圣经》 ZZ
不小心在网上搜到,可以随便看看,作为娱乐。
http://www.nydalu.com/dalu/637.html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圣经》
2008-02-27
这段时间读了一些圣经章节,同时又重读了道德经;发现其中的相似之处。与大家分享
:我指的是这两经的旨意观念几乎同出一辙,而圣经更显得丰满圆润。中国人读过道德
经的人几乎是不读圣经的,而经常抱着圣经读的人大多又没读过道德经,所以我们不知
道中西方文化原本是极其相似的。只是在后来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偏离了道德经
的旨意罢了。
文字的表达能力很有限,正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样,这个概念比
较模糊。其实我不应该说是“中西方文化”,应该是“中西方信仰”。这两种宗教信仰
的在内核上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再次补充一下,我也粗略略读过一些解释,但那是带
有太浓的个人主观主义的。这里我想用一些大路暂时知道的圣经的思想来比照道德经。
道德经中没有出现“罪”的概念。但是从民众的一些表现上:“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
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乱之首。”可以看出人类的迷失。但是老子并
没有把责任推在民众身上,老子认为民众...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6165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人求解惑
你说的前半段算是对的吧,虽然我不知道你究竟是怎么理解,后半段的推论就比较没道
理了。
《道德经》里说“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
。”
因为有了种种恶行,人们才会去强调善的重要。比如说,本来孝顺父母是应该的事情,
是‘道’,可是因为有人不孝,于是后人才会在教育上强调,才会去表扬孝慈的人。如
果人人都能做到,那就不会被刻意提出来了。但这并不是说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就不
是善事。
而你说的后半部分,成就善必须以成就恶为代价。。。。这个逻辑不知道是怎么推导出
来的。
没有这样量化的,不是说有一个人扶老奶奶过马路,就必须有一个人把老奶奶推倒为代
价。
所谓善恶相成,是概念上的。如果没有恶、如果人人的行为都依照‘道’,也就没有提
出善的必要了。
相应在佛教上,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无明,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法’去对治,如果证得佛
性,一切圆融,就不需要所谓的‘法’了,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其实‘无法可得’
a*******g
发帖数: 867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大目揵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
,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
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地神祇、邪
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
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佛告目莲:“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
,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
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
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
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得出三
塗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复有人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
,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
时,佛敕十...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讨论和分享: 孝道
本想开个活动的, 但是后来觉的大傻的观点也有道理, 我们这个版受众并不是很多,
活动的形式过于正式了, 不如随意一些更好。。
开这个贴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 孝亲 的问题。 人生在世, 都要面临这个问题。 弟子
规中就说到首孝锑, 直接就把孝亲放在了首位, 可见它的重要。 "孝行于家,而后仁
爱及于物" 可见孝已经成为了仁的基础。 所以在这方面教法也非常丰富。 但是应该
看到的是, 儒家的一些传统内容, 放在今天的家庭生活中, 可能未必效果会更好,
比如说父子之间的绝对权威等。。这也许也是新儒家等学派与时俱进的因缘。
道家在这方面似乎向往的是更直接, 而没有虚伪形式上的孝, 如老子云"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我理解这一点并不是反对形式, 而是反对没有内容的形式。。道家大概
认为一个人只有先回复到归真的境界, 才能发挥真正的孝慈力量. 然而道家可能更关
心的是出世, 所以在具体的世间孝上, 没有太多的论述, 也可能是我孤漏寡闻, 那
就请大家补充。。
佛教就对孝的理念在入世和出世中都有涉及。 小到家庭的和睦, 大到众生的解脱。可
以说经典也非常的多。。
在这个主题下, 请大家畅说欲言, ...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0
农历七月十五, 盂兰盆法会的由来
农历七月十五,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庙都在举办盂兰盆会,僧俗四众丶善男信女
,为了报答累世父母的养育之恩,向十方僧众陈设供养,凭仗十方僧众的威神之力,加
被父母脱离苦难丶获得安乐。
盂兰是梵语,翻成“救倒悬”。三恶趣的痛苦无法描述,只能以倒悬作比喻。(倒
悬:头向下吊着。)盆是盛食物的清净容器,一切碗钵都称为盆。盂兰盆,就是用种种
干净的碗钵盛种种净洁美食,供养十方僧众,能救累世父母犹如倒悬之苦。倒悬是所救
,盆是能救,能所合起来,叫做盂兰盆,就是“救倒悬盆”的意思。
这源於《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典故。
一天,大目犍连尊者刚刚获得六种神通,迫切地想救度父母,以报乳哺之恩。他立
即以天眼观察三界,寻找父母的生处。
他看见母亲生在饿鬼道里,得不到饮食,长年饥饿,皮与骨头连在一起。
孝子目连见母亲饥饿痛苦,悲哀难忍,就立即用钵盛满了饭,入到饿鬼道里送给母
亲吃。
目连母亲一拿到钵饭,就马上用左手遮住钵盂,右手把饭抓成团,还没等饭进口,
就已经化成火红的热炭,没办法吃到嘴里。
尊者看见母亲业力太重,食物还没进口就变成了火炭。虽然他神通广大能震动世界
丶回转日月,...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31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金刚经论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后赵 天竺僧 佛图澄 译
《金刚心总持论》又名《佛说大乘金刚经论》、《金刚果论》,佛与菩萨问答之语也
。篇中字字真修,言言妙道。与夫善恶因果,毫发不爽。普令法界有情,见者闻者,
皆能祛迷剔障,悟明自己本来金刚妙心。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相与围绕,听佛说法
。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佛说大法,我意不通
,愿佛方便,浅处开示,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若欲请问,不得近前。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大
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直指众生,见性成佛,及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得正
知见,不遭邪惑,不假多功,皆得道果!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有大方便,
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门者,修行正路,从尔所问,当为尔说!时诸大众
,默然而听。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善男子,云
何名金刚心?
此心人人本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何以故?一切善恶,皆出自
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作恶,令身受苦。心是身主,...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2
清朝“选秀女”制度相当严格。(资料图)
清代的后宫,上至皇后,下到宫女,都是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旗人,是清朝独有的。因此,从旗人女子中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也是清代独有的。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这套制度是在女真人原来的狩猎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的,是军政合一的制度,兼有行政、军事、生产等多方面职能。以黄、白、红、蓝四色旗帜为标志,组成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八旗。清入主中原后,旗人又有八旗和内务府包衣三旗的区别。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这是清政权赖以统治的主要支柱;内务府包衣三旗则是清皇室的奴隶,二者的政治地位不同。所以,尽管清初将八旗和包衣三旗的女子都称为秀女,但挑选的方法和她们在宫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八旗秀女,每三年挑选一次,由户部主持,可备皇后妃嫔之选,或者赐婚近支(即三代以内、血缘关系比较密切的)宗室;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人最终被逐渐升为妃嫔,但承担后宫杂役的,都是内务府包衣之女。到了清代后期,包衣三旗的应选女子就不再称为秀女,而在挑选宫女时,就明确地说“引见包衣三旗...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3
陈珍珍在妈妈的帮助下,郑重地填写了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
今年23岁的陈珍珍,是周口市淮阳县四通镇外国语学校的一名小学教师,去年被查出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曾经陷入绝望和痛苦中,写下遗书意欲轻生。
后来在学生的鼓励和关心下,陈珍珍重拾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并签下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成为淮阳首例捐献遗体志愿者。
遭受疾病和感情的双重打击,她写下遗书
今年23岁的陈珍珍,是周口市淮阳县人,受身为教师的母亲影响,她最终也成为四通镇外国语学校的一名小学教师。
享受着教书育人的生活,并且和男友已经开始筹备婚事,她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11月,陈珍珍高烧不退,带病坚持上课半个月后,最终病倒在讲台上,送进医院治疗,最终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病魔无情,但比疾病更为沉重的打击是:男友毁婚,弃她而去。
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难以治愈的疾病、海誓山盟的恋人的抛弃,绝望的陈珍珍写下遗书,准备自杀以减轻父母负担,幸被细心的母亲及时发现。
她向母亲保证不再轻生,但“心已经死了”。
学生写信鼓励和关心,让她鼓起生活信心
在最困难的时候,陈珍珍的学生纷纷给她写信,劝慰和鼓励她坚强地活下去。在河南省...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4
白岩松资料图
相比唱衰传统媒体,白岩松显得并不悲观,他在活动现场向国家互联网管理办公室领导“喊话”:应该允许各种声音呈现。在第11个记者节之际,白岩松说他只说以下9句话。
第11个记者节,媒体人在朋友圈刷屏,或哀嚎新闻业舆论监督空间的缩窄,或鼓励坚守。中国传媒大学举办记者节相关活动,敬一丹、白岩松任主持,活动开始便提出问题:是否传统媒体“日薄西山”,新媒体“如日中天”?以回应媒体人的焦虑。
今年4月,敬一丹从央视退休。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活动现场,敬一丹没有发表讲话,但在开始便提出一个问题:但记者节遇到立冬,应该怎么理解?她给出自己的理解是:立冬这天带来一丝凉风,会使得记者的头脑更清醒。
相比唱衰传统媒体,白岩松显得并不悲观。在第18个记者节之际,白岩松说他只说以下9句话。
1.中国传媒大学不叫中国传统媒体大学。为什么?因为媒体永远在变,也许过了些年,网络媒体就成了传统媒体。
2.在互联网时代,记者遭受的打击不是最大的,甚至说打击不大,真正遭受打击的是评论员,而我是在有了互联网后才做的评论员。
3.对于我来说,从不关心“传统”与“新”,我只关心媒体。
4.举个例子,拍照多简单,每个人都可以...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403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的那点臭事儿...zz
http://www.hudong.com/wiki/殉葬制度
“汉、唐两朝皇陵的重要特点不是以人殉葬而是陪葬制度,即在皇陵附近让皇亲国戚和
达官显宦死后陪葬皇陵。
宋代开始,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边疆民族,先后入主中原,他们均有人殉的传统
,促使中原人殉再度兴起。宫人殉葬,到明、清两代又开始实行.
自明英宗开始,明朝就再没有以人殉葬了。
《中国古代殉葬考》说:「清世祖卒,犹命后宫三十名殉葬。」其实满清未入关定鼎中
原以前,已有人殉之例,清太祖努尔哈赤死时,就以大妃(多尔衮之母)和二庶妃殉葬
。王先谦《顺治东华录》载:「天命十一年八月庚戌未刻上崩……先是孝慈皇后崩后,
立乌喇国贝勒满太女为大妃。辛亥辰刻大妃以身殉焉,年三十有七,遂同时殓……又有
二妃殉焉。」谈迁《北游录》说:「昭陵(应是福陵)之殂,故事殉葬。摄政王母宜从
而不欲也。 宗室大臣勒令自尽。后修实录,刚林书云:自愿从死。」可见大妃之殉是
被迫的。
天聪三年八月,《天聪东华录》记录著一个预定要殉葬的奴隶逃跑未遂而被杀的事:「
雅荪出微贱,因叶赫兵临兀扎鲁城时,有大功,太祖擢为大臣,宠任独优,尝以殉葬自
矢。后太祖崩,不殉葬且
d****z
发帖数: 9503
36
那圣旨呢?也不算正式官方文书?另外孔家家谱里面都是正式婚娶了的。
至于清史稿,我是怕你又说以前不称夫姓,后来改称了。所以不得已找了最后一个王朝
的史书。不可避
免的,这个不是官修正史。如果你允许用往前一个朝代,用明史。那么明史是清王朝的
官修史书。不要
说明史不是官方文书。明史中的后妃断然没有一个姓朱的。“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宿
州人。”
S*******C
发帖数: 7325
37
☆─────────────────────────────────────☆
Satine (瓜呆小贼) 于 (Sun Oct 3 14:31:59 2010, 美东) 提到:
张夫人,王太太这种称谓不算
前两天有个老外说本来中国女人随夫姓的
文革给改了
我怎么不记得有
...
☆─────────────────────────────────────☆
StationCC (观澜) 于 (Sun Oct 3 14:44:57 2010, 美东) 提到:
张王氏?
杨杜致礼?

☆─────────────────────────────────────☆
Teller (yy) 于 (Sun Oct 3 15:03:15 2010, 美东) 提到:
这老外肯定有个台湾或者香港的朋友来着。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Sun Oct 3 15:32:44 2010, 美东) 提到:
非但没有随夫姓,而且头衔或者称谓前还是用自己娘家的姓...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335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乾隆到底是不是汉人之子?
乾隆作为清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统治时期,中国社会得到了休养生息
,并有一定发展。好似他一直被作为明君来看待,完全忘记了文字狱的血腥,现在的清
宫戏竟然把他拍成了风雅之士。

乾隆是他的年号,其本名为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第三任皇帝雍正的四儿子
。他幼年就得到祖父康熙的喜爱,经常伴驾,说不定这也是他父亲能到储位的一个原因
呢。
他在位60年,本来还可以再久点,但他不想超越祖父康熙,后来退位做了太上
皇。死后,谥号是长长的一串,“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
”,庙号“高宗”,葬于河北遵化。
撇开他的作为不说,现在光看他的身世。他的出身一直有很多留言,而且并
不是清朝后才有,在清朝中期就兴起了。就这样一个人物,生母竟然不祥,挂靠的母亲
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出身,她十三岁就跟了雍正。
按理说这样一来,乾隆的出生就铁板钉钉了,其实不然。留言还是接踵而来
。首先是否认了钮祜禄氏是其母亲,挂上她是因为她出身好,清朝选皇帝也很重出身。
后来人们又给他找到了亲生...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3358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乾隆到底是不是汉人之子?
乾隆作为清朝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统治时期,中国社会得到了休养生息
,并有一定发展。好似他一直被作为明君来看待,完全忘记了文字狱的血腥,现在的清
宫戏竟然把他拍成了风雅之士。

乾隆是他的年号,其本名为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第三任皇帝雍正的四儿子
。他幼年就得到祖父康熙的喜爱,经常伴驾,说不定这也是他父亲能到储位的一个原因
呢。
他在位60年,本来还可以再久点,但他不想超越祖父康熙,后来退位做了太上
皇。死后,谥号是长长的一串,“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
”,庙号“高宗”,葬于河北遵化。
撇开他的作为不说,现在光看他的身世。他的出身一直有很多留言,而且并
不是清朝后才有,在清朝中期就兴起了。就这样一个人物,生母竟然不祥,挂靠的母亲
是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出身,她十三岁就跟了雍正。
按理说这样一来,乾隆的出生就铁板钉钉了,其实不然。留言还是接踵而来
。首先是否认了钮祜禄氏是其母亲,挂上她是因为她出身好,清朝选皇帝也很重出身。
后来人们又给他找到了亲生... 阅读全帖
b********h
发帖数: 2481
40
三、为什么毛最终选择的是华?
伴随着林倒下的同时,正是华的上升崛起,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那么华又是何
许人也?为什么毛会选择能力既不出众资历也不服众的华来作接班人?华和毛究竟是怎
样的关系?这些都是一个谜。而只有解开围绕在华身上的一个个谜团,我们才能够进一
步解读和找到“九一三事件”产生形成的原因真相。
华**不姓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华究竟姓什么?为什么改姓华?其真实
身世又到底是怎么回事?按照官方的说法,华原名苏*铸,字成*九,1921年出生于山西
省交城县一个制革工人家庭。七七事变后,为了表达做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的决心,
1938年他改名为华**。当然,大家都知道,官方的话往往是靠不住的。首先,华真是本
姓苏吗?为什么其父母及祖辈等情况语焉不详无据可考?再次,华为什么要改名并改姓
?就算如官方所说的是“为了表达做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的决心”,那么改成“苏国
锋”完全就可以了,为什么连姓也一起改掉?需知,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家庭观
念意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以前,一个人当官了或发达了,则视为光宗耀祖并会进
行祭告。因此,一个人改名是可以的(但人们多数改的是字和号,因为... 阅读全帖
a**********k
发帖数: 1953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姓趣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aldernetwork (alder),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马姓趣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2:16:55 2012, 美东)
马姓趣谈
马英九乃陕西扶风马氏一支六十九世。此番英九再次当选
中华民国总统, 普天下扶风马氏与有荣焉。

中国马姓来源颇杂,除炎黄苗裔的春秋战国时赵国“马服”
氏后代外, 还有改姓和各种少数民族的马姓。许多少数民
族原本无姓,取汉姓时往往信手拈来。听说台湾高山族人
登记姓名时, 见现场一名张姓负责登记者态度和蔼, 便
纷纷以张为姓。 各位熟知的“张惠妹”和“张雨生”(母
为泰雅族张福全)即是其中两例张姓原住民。
回族等伊斯兰教信徒信奉真主穆罕默德(当时译为马哈木),
在改从汉姓时,便取“马哈木”的首字“马”为姓。
我当年一位美国朋友学的是语言学, 博士论文以西北东乡
族的语言为题, 去了一趟那里回来说, 那边碰到的所有人
都姓马。另外满族的马佳氏改汉姓时也理所当然地选择以
“马”为姓。
因此马氏家谱中非常强调自己属于马...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9569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习上位后,江还叫太上皇吗?
一个原来就是太上
一个尊了个孝慈渊圣皇帝
a*********3
发帖数: 660
43
我知道自己是独裁者,但我会以专制手段来结束专制制度。--蒋经国
从 1974 年葡萄牙走上民主化的道路开始,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10多年间,大约 30
个国家由非民主政治体制过渡到民主政治体制,相继走上了民主道路。民主制度在如此
短的时间内急速成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壮观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变迁。在这次世界民主
浪潮中,日裔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终结论",指出"人类社会的发
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从这个意义上,蒋经国无疑是
一个伟大的"历史终结者",他结束了专制的历史,开创了一个民主的现
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把权力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
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对一个权力人物而言
,他在没得到权力之时,是非常希望得到民主权利的;但他一旦掌握了极权,便热衷于
巩固权力、享用权力,极力剥夺别人的权利。从来没有哪个独裁者会主动交出自己的权
力,也从来没有一个既得利益者甘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蒋经国在他生命之火即将熄灭
之时,他毅然决定还权于民,让人民来选择他的接班人。这艰难而伟大的一步,使蒋...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44
什么席不正不食之类的穷讲究,俺看已经不适用了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扯淡,也还是算了
现在是四海之内皆禽兽
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
俺看现在尼玛都是己所不欲必施于人
有人为孔子高歌了好多年
更可笑的还有人拿着孔子语录做例子
说你瞧瞧,俺们中国人有多少圣贤哲理
这尼玛都是俺们中华文明的灵魂啊
其实呢,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孔老夫子天天尼玛忠恕二道,仁字当头,中庸啊中庸
就是因为中国人从丫那个时候就没有忠恕之道,最不仁不义
最尼玛偏激固执而无中庸
见好就上,知难而退,俗不可耐,唯利是图
孔子那一套,都是实在看不下去才反社会而提倡的
T*****y
发帖数: 18592
45
什么席不正不食之类的穷讲究,俺看已经不适用了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扯淡,也还是算了
现在是四海之内皆禽兽
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
俺看现在尼玛都是己所不欲必施于人
有人为孔子高歌了好多年
更可笑的还有人拿着孔子语录做例子
说你瞧瞧,俺们中国人有多少圣贤哲理
这尼玛都是俺们中华文明的灵魂啊
其实呢,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孔老夫子天天尼玛忠恕二道,仁字当头,中庸啊中庸
就是因为中国人从丫那个时候就没有忠恕之道,最不仁不义
最尼玛偏激固执而无中庸
见好就上,知难而退,俗不可耐,唯利是图
孔子那一套,都是实在看不下去才反社会而提倡的
J******y
发帖数: 1442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出现过双太上皇吗?
宋高宗尊宋徽宗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尊宋钦宗为孝慈渊圣皇帝。
亡国之象,大不吉!
j****n
发帖数: 7636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是中国最自卑的朝代之一
稍微查了下明会典,只是最多编到正德。就算你说的数字真有(高度怀疑),难道可以
赖当时还没出生的东林党?
《明会典》·一百八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弘治十年奉敕撰。十五年书成,正德四年重校刊行。故卷端有孝宗、武宗两序。其总
裁官为大学士李东阳、焦芳、杨廷和,副总裁官为吏部尚书梁储,纂修官为翰林院学士
毛纪、侍讲学士傅珪,侍读毛澄、朱希周,编修潘辰,并列衔卷首。然皆武宗时重校诸
臣。其原修之大学士徐溥等,竟不列名,未详当日何意也。其体例以六部为纲,吏、礼
、兵、工四部诸司,各有事例者,则以司分。户、刑二部诸司但分省而治。共一事例者
,则以科分。故一百八十卷中,宗人府自为一卷弁首外,馀第二卷至一百六十三卷,皆
六部之掌故;一百六十四卷至一百七十八卷,为诸文职;末二卷为诸武职,特附见其职
守沿革而已。南京诸曹,则分附北京诸曹末,不别立条目。惟体例与北京异者,乃别出
焉。其官制前后不同者,如太常司改为太常寺之类,则书其旧名,而注曰后改为某官。
其别开公署者,如鸿胪寺本为仪礼司之类,则书其新名,而注曰本为某官。其户口贡赋
之盈缩、制度科条之改易,亦相连并载,以见变通创建之由。大抵以洪武二十六年诸...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2734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啥叫汉高祖不叫汉太祖?
谥号其实一直只有一个字,前面一坨可以当屁放了。比如乾隆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
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实就是个纯字,不是啥特别好的。康熙就好多了合
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一个仁字,牛逼大了。
j*******7
发帖数: 6300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中国人为什么缺乏真信仰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9 15:32:47 2014, 美东)
http://ly.weleve.com/zj/6460.shtml
中国人为什么缺乏真信仰精神
纵观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可以认为,中国人基本上是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没有信仰
,不是指没有信仰的形式,历史上中国也曾有过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从西域传播过来的
回教,以及本土产生的道教,更有后来传进的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等等。甚至有人认
为,只要是世界存在的宗教,中国大致都能找到,中国人在信仰方面简直是一个大海,
在别人难以容忍的一切宗教,中国人全都能容纳。像中东人、西方人那样为了宗教信仰
的狂热而导致流血的战斗乃至国家之间的战争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情景,在中国人中简直
不可能发生。中国人只为世俗的权力和金钱而战,甚至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为了权力和
金钱去杀人,也是罕见的。在这方面,中国人更愿意用心计,而不是用杀人的武器。“
神”在中国...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