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7 发帖数: 6300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Wisdom
标 题: 陈铭慧:论“恒变的佛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14 14:06:45 2012, 美东)
索引:编者按:你若在华人中随便找人问,许多人都会自称是“佛教徒”。然而你会发
现,每个人对佛教的认识都不同,所下的定义也不一样。这是因为佛教从创始到今天一
直都在变。作者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印度哲学系攻读佛学博士。如今,澈悟反省,揭示佛
教之实质所在。
在印度:小乘与大乘佛教的创立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原是贵为王子,生长在婆罗门教盛行的印度。当时社会分四个“种
姓”(奴隶、平民、贵族、祭司),极不平等。释迦目睹社会人们遭受生老病死的种种
苦难,于是出家苦修,在菩提树下悟道。他提出的第一个主张是“反种姓”,也就是后
来的“众生平等”。
由此看来,释迦原是一个心怀悲悯的哲学家,他把人生看得很透彻,发现一切痛苦的缘
起在“因果”二字,有因就有果,而因果之间必须有“缘” 才能存在。因此,解决人
生问题的方法就是把“缘”去掉。
小乘佛教的修行就是...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2 https://www.ai-wen.net/?q-854.html
宗教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造的宗教”,比如广东人拜关公,因为关羽赤胆
忠心,所以就把他奉为神明来拜了。大部分宗教都是源于“人造的宗教”,包括佛教的
前身婆罗门教和中国各宗民间宗教。但因为它们是“人造的”,最大的困难在其真实性。
另外一种是“从上帝来的宗教”,宣称其从上帝而来。目前世界上这种宗教主要是三大
一神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那如何区分这三种敬拜独一上帝的宗教呢?答案就
在“耶稣是谁?”如果耶稣不是上帝也不是先知,那么犹太教才合事实;如果耶稣是先
知而不是上帝,那么回教才合事实;如果耶稣是上帝也是先知,则基督教才合事实。
由此可见,对“耶稣是谁?”的回答是否符合事实,是很重要的。
基督徒认为基督教是符合事实的,因为耶稣从死里复活显明是上帝,所以基督教符合事
实,而其他两大一神教不合事实。
耶稣基督的肉身复活,是上帝在创世以前就定好的旨意,是救恩的核心部分,而且也真
实地发生在历史之中。其真实性建基在以下几点上——
1.耶稣基督的坟墓是空的。从历史来看,耶稣同时代的犹太反对者不否定空坟墓的事实
,而是...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3 马太福音第二章
1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2
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3 希律王听见了
,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4 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
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5 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6 犹
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
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7 当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8 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
拜他。9 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
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10 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11 进了房子,看
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
献给他。12 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13
他们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
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4 “世界万物都有成住坏空,我们的身体以及外部世界都是这样。” 除了这个世界,还
有别的世界吗?既然世界是成住坏空,是否有出生和死亡?是否有起点与终点?如果有
起点,业力是否有起点?如果没有起点和终点,这与大自热不符合。四季轮回也是有起
点和终点的,随地球灭亡而止。时间没有终点和起点吗?因果轮回没有起点与终点,不
究竟啊。
原始佛教似乎不承认有永恒,而归于无常; 不认为有灵魂,何来的神灵?不拜偶像,
何有众多佛菩萨供人膜拜?因此大乘的说法投机借用了婆罗门教的说法,是很可疑的。
愿佛菩萨保佑,如果佛菩萨是人,如何保佑?涅磐即为寂灭,佛既已经解脱,怎么又能
顾得上世人? 若菩萨没有彻底解脱,能力不足,自顾不暇,如何有能力顾世人?即使做
了人上人,终究不是神,何必膜拜?
抱歉,只是对大乘的合理性有疑问,谢谢。 |
|
n********n 发帖数: 8336 | 5 “世界万物都有成住坏空,我们的身体以及外部世界都是这样。” 除了这个世界,还
有别的世界吗?既然世界是成住坏空,是否有出生和死亡?是否有起点与终点?如果有
起点,业力是否有起点?如果没有起点和终点,这与大自热不符合。四季轮回也是有起
点和终点的,随地球灭亡而止。时间没有终点和起点吗?因果轮回没有起点与终点,不
究竟啊。
原始佛教似乎不承认有永恒,而归于无常; 不认为有灵魂,何来的神灵?不拜偶像,
何有众多佛菩萨供人膜拜?因此大乘的说法投机借用了婆罗门教的说法,是很可疑的。
愿佛菩萨保佑,如果佛菩萨是人,如何保佑?涅磐即为寂灭,佛既已经解脱,怎么又能
顾得上世人? 若菩萨没有彻底解脱,能力不足,自顾不暇,如何有能力顾世人?即使做
了人上人,终究不是神,何必膜拜?
抱歉,只是对大乘的合理性有疑问,谢谢。 |
|
j*******7 发帖数: 6300 | 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生死之谜 第十八章 生死之谜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
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第十一》
“生存还是死亡:这就是问题!”莎士比亚藉剧中人物哈姆雷特之口所说出的这句
话,道出了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的确,生和死是人人都得面对的一个问题。生
死的迷惑历来都是人类的一个不解之迷,对今天的人来说,也仍然如此。生命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之后会如何?死后还会有生命吗?死人有知觉吗
?我是谁?是这个身躯,还是躯体内的灵魂,或者是两者的集合?人真的有灵魂吗?灵
魂是不朽的吗?人是否能获得永生,如何才能获得?
人生看起来是何等的不公啊?我们的出生并不是按着自己的意愿,人想活下去,却
偏偏要面临死亡。有人生来身有残疾,有人年少之时就过早地夭折。在生与死这两件人
生中最重要的事上,我们的天赋的自由选择的权力似乎根本没有派上用场。须知,我们
若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上不能作自我选择,那么,这种选择的自由权岂非形同虚设?如
果上帝真是爱,是绝对公正的,为什么我们生来就进入苦难的之中,或迟或早地都注定
要走进坟墓之中,这又如何说明上帝的爱与公正呢?
...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神与佛 佛教归于因果,不为人掌控,岂不知这因果律是上帝的法则之一 -为神所控。
当然不是说累世的因果,因人只有一世。所谓轮回,类似于推诿于他因。人和动物的产
生有一个起点吗?六道中,这六道的产生没有一个开始吗?六道是同时产生的吗?如果
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的前一世的因果哪里来的?
世界万物都有成住坏空,我们的身体以及外部世界都是这样。” 除了这个世界,还
有别的世界吗?既然世界是成住坏空,是否有出生和死亡?是否有起点与终点?如果有
起点,业力是否有起点?如果没有起点和终点,这与大自热不符合。四季轮回也是有起
点和终点的,随地球灭亡而止。时间没有终点和起点吗?因果轮回没有起点与终点,不
究竟啊。
原始佛教似乎不承认有永恒,而归于无常; 不认为有灵魂,何来的神灵?不拜偶像,
何有众多佛菩萨供人膜拜?因此大乘的说法投机借用了婆罗门教的说法,是很可疑的。
愿佛菩萨保佑,如果佛菩萨是人,如何保佑?涅磐即为寂灭,佛既已经解脱,怎么又能
顾得上世人? 若菩萨没有彻底解脱,能力不足,自顾不暇,如何有能力顾世人?即使做
了人上人,终究不是神,何必膜拜?
抱歉,只是对大乘的合理性有疑问,谢谢。 |
|
b********g 发帖数: 1562 | 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神与佛 您的好奇心很好,说不定会哪天使得您趋向佛智,走上解脱之路。回答如下:
“岂不知这因果律是上帝的法则之一” --- 这只是你们的一厢情愿,你愿意这么信,
随你吧。但佛弟子都知道,因果律不是什么很好的东西,它是公平的,但也是无情的,
甚至是残酷的,在它的支配下,世界是很苦的。你们一定要把这活揽到神那里?呵呵。
“所谓轮回,类似于推诿于他因。” --- 你看似推诿,可你们的教理也无法合理解释
那么多世间的苦难。实际上没有轮回的话,这些苦难是解释不通的,轮回就是事实。
这个世界的人,动物的产生有时间上的起点。但佛法说宇宙中有无量世界。全宇宙的范
围内,人道,畜生道的产生恐怕是没有起点的。全宇宙的六道产生恐怕也没有一个开始
时间。六道当然不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世界开始形成的过程中,一般先有天道,即天神
,比如贵教神那样的。
有别的世界。每个世界都有产生和消亡的过程。单一业力事件是有起点终点的,始于造
业,终于受报。而一个人所有的业力的循环则没有起点,无始以来他就在造作,不断造
业不断受报。但也可以有终点,即,了悟因果,勤修智慧,不再造业,并偿还清楚旧业
,脱出轮回苦海。这就是佛法希望大家去做的。
... 阅读全帖 |
|
w**********1 发帖数: 2588 | 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神与佛 ****************************************************************************
****
“岂不知这因果律是上帝的法则之一” --- 这只是你们的一厢情愿,你愿意这么信,
随你吧。但佛弟子都知道,因果律不是什么很好的东西,它是公平的,但也是无情的,
甚至是残酷的,在它的支配下,世界是很苦的。你们一定要把这活揽到神那里?呵呵。
****************************************************************************
****
别人也可以说,你所谓的"佛弟子都知道", 只不过是"佛弟子都'一厢情愿'那么认为"。
关键是,什么是事实。如果你认为佛教或者基督教都是信仰,那么就别随便用“一厢情
愿”
之类的隐含着"事实认定"的说法.
****************************************************************************
“所谓轮回,类似于推诿于他因。” --- 你看似推诿,可你们的教理也无法合理...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神与佛
******************************************************************
又回避了,重述一下,希特勒按“佛教教义”该不该杀?佛教徒该不该杀希特勒?
按法律还用你说吗?袖手旁观容易。
********************************************************
哈哈,佛教不开设地狱,这六道不是佛教的说法吗,难到是基督教开的?对了,你可以
说是婆罗门教开的,佛界借用的?佛教不是六道的owner,佛教是tenant? 佛教那么不
残忍,怎会允许地狱的存在?先把地狱去掉了不是更慈悲吗?
“而且行为高尚的人,只要听而不信下地狱。”
-你要知道 地狱或阴间是人死亡后的去所,要按罪的大小审判,罪小罚小,公平处理
。佛家对不信的人怎么说,该下地狱还得下吧?基督教也是,天堂地狱该去那里,就去
那里。
*********************************************************
注意你的逻辑啊,呵呵。如果让你拿佛教解释长子的死亡,你又归于因果了,对吧?
佛教归于因果,认为...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1 多数宗教都讲地狱,不单对信徒能起警惕作用,也能引领新人入教。在各宗教中,佛教
讲地狱最多,活龙活现,对我国人民影响最深最大。本篇内容可看出基佛两教所讲地狱
的不同处何在?
基督教的阴间与地狱
在新旧约全部圣经中,有「阴间」及「地狱」两种用法。希伯来文 Sheol一字,中文译
「阴间」,日文圣经译「黄泉」。古时希伯来人相信人之死去,是由于其灵魂被上帝接
去之故(诗一○四29)。但死人的灵魂未升入天堂,而是在阴间居住。原来,在旧约时代
,尚无确实之天堂与地狱信仰,直到新约时代,启示完全,才有具体的说明。
在希伯来人父祖时代,,称人之死去为归到列祖那里。如「亚伯拉罕寿高年迈,气绝而
死,归到他列祖那里。」再如以撒、以实玛利、雅各等死去,也都是归到列祖之处(参
创廿五8、17,卅五28、29,四九)。摩西死后,虽无人知其坟墓何在,但在临死前,上
帝却许他:「你必死在你所登的山上,归你列祖去,像你哥哥亚伦死在何珥山,归他的
列祖一样。」(申卅二50)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在亚伯拉罕之孙雅各时代,已有阴间信仰。当时,人以为如带着痛
苦死去时,是下到阴间,雅各曾为其幼子约瑟及便雅悯哭泣道:「…我必悲哀...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2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人生观
一个人的人生观常受他所信宗教的影响。因此,基督徒与佛教徒在人生观中显得颇为不
同。在本论第二、三、四篇中,已论及两教各种人生问题。在本篇中,为了较有系统地
作一总括起见,若干或稍会重复,亦所难免。
基督教的人生观
一、人的起源:人类最初的祖先亚当与夏娃,由上帝在造天地万物时最后一天造成。人
被造时与其它动植物被造大有分别。上帝造万物,只是用说话的方法,要有什么,便有
了什么。但在造人时,却是根据自己的形像,并将祂的灵气吹入人的鼻孔中才造成的(
创一26、二7)。上帝的形像是指祂最高最完善的德性,非指外表形像。人接受了上帝的
灵气,是指人从上帝秉赋了生命,并开始与上帝直接发生灵性的交通的关系。
因此,人在世界万物中,显得最高等及最尊贵。人有理性,也有良心。人能揣摩思想各
种复杂问题,如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以及如何改善衣食住行等实际生活。人又能欣
赏各种古曲文物、音乐艺术,因人是万物之灵,与动物全然不同之故。动物只会本能地
觅食疗饥,与别的动物争斗,毫无文化生活可言,人既由上帝所造,故人类应互相尊敬
相爱,彼此帮助,过和睦生活 至于虐待他人,集中营制度以及... 阅读全帖 |
|
|
b*****n 发帖数: 4976 | 14
=====================================
其实道理好简单,
不明为何要争论大半天。
例如, 到沙滩, 一定是为了窥视三点式靓女吗?
大部份人都是去游泳, 嬉水, 与子孩玩沙
当然, 也有咸湿佬丧窥靓女的事
所以, 不是到沙滩是否一件坏事,
是人抱著甚么心态到沙滩。
大部份人都不是抱著拜婆罗门教的神去练瑜珈罢。
所以, 也不是要去论应不应耍太极, 瑜珈。 |
|
T**E 发帖数: 1892 | 15
自由派一般不称呼上帝为耶和华,直接叫上帝,一般视耶稣为一个古犹太的一个导师或
者宗教改革家。圣经上的一些话,还是可以有用的。
自由派的上帝,基本是泛神论的上帝:泛神论(英语:pantheism)是一种将自然界与
神等同起来,以强调自然界的至高无上的哲学观点。认为神就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
中,并没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这种观点曾流行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的
西欧并持续至今,代表人物有布鲁诺、斯宾诺莎、约翰·托兰德、爱因斯坦等。布鲁诺
把宇宙、自然界与神等同起来,认为自然界的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而且自身在运动变化
之中。斯宾诺莎则用“神”和“自然”两个术语表达同一概念,即表示作为万物存在的
原因的最高实体。
或者是自然神论的上帝:自然神论(deism)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
的一个哲学观点,主要是回应牛顿力学对传统神学世界观的冲击。这个思想认为虽然上
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与婆罗门教对梵天的解释相仿) |
|
x****s 发帖数: 318 | 16 《北京青年报》 1999年5月30日 星期日 [第21版]-[开心提案]
佛牙你了解多少
近日,供奉于西山八大处公园灵光寺内的世界罕存的佛教鼻祖释迦牟尼灵牙舍
利再次被送到东南亚国家巡回供奉,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对于这颗佛牙的来龙去
脉人们也随之发生兴趣。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485年)迦毗罗卫国人(今尼泊尔境内),
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伽”即释伽族,“牟尼”意为圣人),与我国春秋时期
的孔子同代。相传,悉达多幼时聪颖,父亲净饭王立嗣王储,原意将他培养成为学
识渊博,文武兼备的人,中兴国家。但他因痛感人间各种苦况,不满当时婆罗门教
的神权统治及种姓制度,于29岁时毅然背弃父愿与豪华享乐的宫廷生活,出家修行,
遍访名师,历尽苦楚,6年后在菩提树下顿悟出一个隐恶扬善,普渡众生,超脱苦难,
空净澄明的境界。并于鹿野苑初转法轮,传法布道,信徒甚众,尊为佛陀,即佛祖,
民间谓之曰佛。
据佛典《法苑珠林》记载,释迦牟尼天度200年后,统一古印度阿育王发愿广弘
佛法,将世间佛骨分为84000份,散施世界各地造塔供奉,中国得十九 |
|
c*******e 发帖数: 38 | 17 也许是由于一个不容忽视的原理:凡高明必堕落。
也许是由于后人的需求和再造。
在释迦过后的五百年间,历史开了一个非常大的玩笑;首先在印度,他的人格被崇高
到
神化。
从此,一个和蔼可亲,充满人性智慧的眼神,成就了遍满虚空的佛眼和法眼。
从此,一个真修实证,充满圆融无碍的法门,成就了无量无尽的祈求和加持。
从此,一个民主和谐,充满真理乐趣的僧伽(团),成就了顶礼供养的赐福和迷信。
也许因为如来如是,后世的佛法远离三法印,更有点偏离释迦的身教。
说什么四谛和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都敌不住大众部的造神运动。
本来是指月的修多罗,却披上了大乘神通的迷彩;造像,诵经乃至四句偈等,都能不
劳智慧,
不经修行,便成就永恒的祝福,佛国净土。
曾几何时,释迦一代开启的以智慧承担实相的佛法,又回到沙门教派的极乐世界,和
婆罗门教
派的神权时代。
这是原始教乘的堕落还是大乘教法的升华?
这是释迦牟尼的不幸,还是后继者的成功?
释迦在世说过狮子身中虫还食狮子身中肉。
人们总是打着红旗反红旗;拆台的人总是搭台的人。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大乘教法给佛教带来生机,使得释迦的教化,光被远大;直到
和中国文化
的精华结合 |
|
c*******e 发帖数: 38 | 18 即如经中世尊告目连曰:“教罗睺罗,令作沙弥,修习圣道,得至涅槃
,如我今也。”
由此可知,所谓“涅槃 ”,是指释迦得道成佛,而这个涅 成佛,只要罗睺罗修习圣
道,就可以
证得;换句话说,无论何人,只要修习圣道,都可得至涅槃,如我今也。正如荀子所说的
:“涂之人
可以为禹”,这就是释迦佛教,伟大之处,智慧之处。
他把当时婆罗门教神圣不可侵犯的“梵我一如”的最高境界,给拉下了神坛,向世人
宣示,人人
可以“得至涅槃 ,如我今也。”
事实上,释迦得至涅槃后,更在人间伴着日月,伴着风尘,说法四十九年。
非常遗憾的是:后世大部分做佛学的人们,都把“涅槃”当作一种不可知的神秘境界
,或者干脆
当作“死亡”之义来看。本来“圆寂”、“寂灭”等全都和“涅槃”同义,结果就因为后
人的愚昧无知
,不求实证,人云亦云,把佛的智慧僵化成了“死尸”,因此才闹出了XX法师“圆寂”
等的笑话,完
全抹杀了佛法的智慧,污蔑了“涅槃 ”的实义,佛法不成婆罗门化,诚属不幸中之大
其实,佛经中对于佛的“死亡”,早期的经文称作“般涅槃”,如《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中的十
愿“请佛住世”一节有言:“十方三世一切佛,特欲示现般涅槃者 |
|
c*******e 发帖数: 38 | 19 大乘教法作为早期佛法的突破,确是经过一系列相当激烈的变化,由“外道”、“魔
说”逐渐形
成了取代“声闻”、“缘觉”的大气侯,其中有来自希腊艺术,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响,
澄清其中夹杂
的婆罗门的成份。大乘作为代表佛法智慧和教化,还是有其巨大和不容忽视的力量,至于
如何发扬其中
的精华,弃除其中的糟粕,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深入和探讨。
类似《药师经》的大乘经典,诸如《法华经》和《无量寿经》等,相对本经而言,其
中的宗教气息
还是很浓很重。
先说《法华经》,宗教的气息比《般若经》类更为浓厚,虽然认为诸佛固然是由凡人
修成的,但是
一旦成佛,就成了“常住不灭”的“梵天”境界。至于偶像崇拜,包括塑绘和礼拜佛像,
建造塔庙供养
舍利,则不但是积累功德的手段,而且也是通向成佛的必要的途径。再如《普门品》的诸
种祈愿,简直
是一幅活生生的婆罗门祭祀梵天图。
尤其是它塑造的“药王菩萨”,以自戕和自焚作为对世尊虔诚的表现,把“舍所爱身
,供养于世尊”
作为学佛教人的美德来提倡。对后世的影响也相当长久。
其实这种自戕自焚行为是典型的婆罗门教的“梵行”。《法华经》以此标榜,更说明
了其受婆罗门
的影响是如何的深 |
|
c*******e 发帖数: 38 | 20 本经的主旨,除了宣示“正法”,修行当以“般若”为依归而外,更具深义的是:在
婆罗门教的
清规戒律基础上,释迦更生动的、更活泼的给这些已被僵化的“戒条”,倾注了清新、自
在的生命,
使得戒条不再是捆梆在世人身上的链条和压迫。在佛教的教化中,“戒、定、慧”成为了
互为相融,
互为等持的一体。
因此,如经文中所说:“所制禁戒,正为痴人无方便慧,非为智人知时宜也。”
︿︿︿︿︿︿︿︿︿︿︿︿︿︿︿︿︿︿︿︿︿︿︿︿︿︿︿︿︿︿︿︿︿︿︿
后世人们把戒律僵化,畏过畏罚,甚至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是对戒律的亵渎,也是婆
罗门教条的
遗风。
是故本经记载祗陀太子提出“五戒法中,酒戒难持,畏得罪故”的因缘,向释迦求教
时,释迦就
以非常开明的智慧教导他,同时借祗陀酒戒一事,也向世人说明如何才是“正戒”。
经文说:“世尊告曰:汝饮酒时,为何恶邪?祗陀白佛,国中豪强,时时相率,执持
酒食,共相
娱乐,认至欢乐,自无恶心。何以故,得酒念戒,无放逸故,是故饮酒,不行恶也。
佛言,善哉!善哉!祗陀汝今已得智慧方便,若世间人,能如汝者,终身饮酒,有何
恶哉?如是
行者,乃应生福,无有罪也。”
多么了不起的教导,多么实 |
|
y***i 发帖数: 18 | 21 世界佛教圆觉宗 藏密宁玛巴 诺那华藏精舍
修密基本问答
目录
一、知见篇
1.何谓正知见?
2.何谓阿奢(门者)黎上师?
3.何谓邪师邪道?
4.如何判断自己所皈依的是真上师或假上师?
5.假上师形成的原因?
二、问答篇
1.显密二教有何不同?
2.密宗的密是什么意义?
3.何谓因乘与果乘?
4.何谓小乘、大乘、金刚乘?
5.显教成佛与密宗成佛有何不同?
6.密宗能够即身成佛的原因?
7.在密宗即身成就的条件是什么?
8.修持密宗为何特别重视传承?
9.修学密宗为什么要先皈依金刚上师?
10.上师、本尊、护法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
11.传言密宗是修持神通的教派,也是喇嘛教,对否?
12.密宗与婆罗门教有何关系?
13.印度佛法的三个时期(依太虚大师所分)
14.密宗有金刚佛母双身相抱之法,一般人甚为怀疑,不知此种双身
法是代表何义?
15.诸佛菩萨有慈悲相,欢喜相,又变化各种忿怒金刚相是何理由?
16.密宗佛像为何忿怒相居多?
17.传言密宗上师最喜欢传财神法,而佛法本意不是教人要戒除贪、
嗔、痴。求财
不是就叫人起贪念吗?
18.密宗行者可以不可以吃肉?
19.酒肉为显教大戒,密 |
|
r****n 发帖数: 8253 | 22 哈哈,这段我现在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且已经完全知道waichi的致命错误,知
道waichi死于何处了。
现在我也并不在原始佛教的角度下理解了,而是彻底摆脱了佛教框架,完全用自己的思
想去理解。
waichi所谓的佛法,也确实不是佛陀的佛法,而是自己造出的体系,这家伙有点悟性,
但是可惜还是上当了,哈哈。。。
佛陀也是死在这个地方(对生灭的扭曲认识),错误提出了无我邪见。而waichi所谓的
“佛法”,确实正是佛陀所反对的“神我见”
佛陀的无我才是严重邪见,而神我见其实是正确的,但是waichi也并没有分辨清楚,还
是个糊涂鬼。
从认识的深刻性和完整性上来说,佛教比不上婆罗门教深刻,尤其比不上商羯罗的吠檀
多思想,但是吠檀多对神我的认识,依然有一些扭曲和不足。
,其实只是普通的专注禅,被混杂了一些貌似“观”的东西,当中也有一些错误。
,并无神秘之处
,可能会死人。
有人出过什么意外。waichi纯粹是个骗子。 |
|
r******4 发帖数: 178 | 23
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接受。但也表示质疑一下
如果弄出什么历史考据不存在以及阿含经不存在的什么观音,文殊菩萨之类的,这个就
有大问题了;
而大乘,充满这些,更有一堆乱七八糟的见解,很多都显然是从婆罗门教里面搬过来的。 |
|
r******4 发帖数: 178 | 24
我只是指出事实。
事实是大乘经典是由一群大众部佛教徒为主的人自己编写的,这部分大众部佛教徒被称
为恶比丘,它们扭曲佛法的原貌,融合婆罗门教,发明出很多方便学说。他们是佛法灭
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从适合个人需要的角度来说,大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我不反对任何人相信大乘,只要他觉得适合
关于这方面,有不少确凿的证据被保留下来。只是大乘不愿意去面对,只会极力否认历
史考据无法验证大乘。 |
|
z*****n 发帖数: 95 | 25 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时,戒日王是印度各邦国的盟主。当时印度境内教派林立,大乘佛
教流行的同时,信仰小乘佛教、婆罗门教等其他教派的人数也很不少。戒日王是个佛教
徒,信奉的是大乘一派。他亲任大乘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护法,还花费巨资,在那烂陀
寺旁建造了一座高过十丈的黄铜精舍,终於引起小乘佛教徒的不满,最终导致曲女城法
会的举办。
一次,戒日王带兵行经信奉小乘的乌荼国。这个国家的僧人全学小乘,不信大乘,他们
对戒日王说∶「听说大王在那烂陀寺旁建造了极为壮丽的黄铜精舍。怎麽不建在迦波厘
外道寺旁,却偏要建在那里?」戒日王问∶「说这话是什麽意思?」乌荼国的小乘师回
答∶「因为那烂陀寺是空花外道,与迦波厘没什麽不同。」他们拿出南印度正量部论师
般若逑多著的《破大乘论》七百颂,又说∶「这是我们教派的论据,大乘一派的学者别
想驳倒其中的一个字。」戒日王说∶「弟子听说狐狸行於鼷鼠中间,自吹比狮子雄猛,
一旦真的见到狮子,就吓得魂飞魄散。各位法师还没见过大乘的高僧,所以固守愚陋的
宗派。倘若一旦见到,恐怕会像狐狸见到狮子那样了。」小乘师很不服气,提出要求说
∶「大王既然不信,何不召集两派辩论,当面决定是非?」 |
|
r****n 发帖数: 8253 | 26 印度佛教(Indian Buddhism)产生和流传于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创始人是悉达多·乔答
摩,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迦牟尼,简称佛陀(觉者)。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约为公元前6一前5世纪。佛陀的说教
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
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
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諦”、
“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其核心内容是讲现实世界的苦难和解决苦难的方法。其次
,又从缘起思想出发,提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的学说。后
入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
、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
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姓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
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后,佛教内部由于对戒律和教 |
|
A****a 发帖数: 274 | 27
有根据的说服自己,这个显然是。
但是说服别人,被别人甚至大众所认可,这个是不需要的。
真理就是真理,大众认可的真理,未必代表真理。
当然,我所认为的真理,也不代表真理。
探索真理是说服自己,这个稍微有点问题,我更认为,探索真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否定
自我,否定权威的过程,直到无法被否定。
后者,更接近佛教的理念。释迦牟尼佛本人就是因为否定了婆罗门教,否定了专注禅定
,否定了苦行,然后才有最后的解脱。
否定,才有突破力!真理往往是因为不断的否定而去揭开。 |
|
b*****n 发帖数: 662 | 28 八正道
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
Ba zhengdao
佛教教义。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盘
)的八种方法和途径: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2、正思维。
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3、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
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4、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
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5、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
当生活;6、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7
、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8、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
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佛教也和其他宗教
一样,认为只有自己的教义才是真理,其他宗教及各派哲学都是邪见。因而把正见当作
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八正道也是针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中一些派别的享乐主义而
提出的。佛陀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 |
|
A****a 发帖数: 274 | 29 第一章 佛陀之前的印度文化
古印度文化——亚利安人——婆罗门教——广博仙
古印度文化:根据考古学证据,印度早期文化出现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离佛陀有二千
五百年,正像今天上距佛陀一样的遥远。首先是属于青铜时代文化,大略与同时期在米
索不达米亚出现的文化,和中国商代末期文化相类似。照现在所知,其主要中心是两个
大城市,一个在旁遮普(Panjab),一个在信德省(Sindh),今日的哈拉巴(Harappa)和莫亨
朱达罗(Mohenjo Daro)两村庄,即其旧址,原名已失传,今日借用两村之名以名古城,
两古城接近印度河(梵文为Sindhu)及其一支流,因河水灌溉之利,遂形成文化的基地。
此时期文化以该河流命名是恰当的。然而现在公认“印度文化”由此逐渐向东发展到达
恒河流域,向东南发展,至少越过了奥吉罗(Aujarat),是故疆域所被,超过了同时期的
米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化,而此广大地区的技术标准化,说明当时政治上的统一,有一
个势力远伸的大帝国。
考古学的发现告诉我们当时技术发展和经济制度的一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古印度
帝国的一些艺术品,也可以推断一点当时的宗教面貌,但是关于政治制度,所知 |
|
a*******g 发帖数: 867 | 30 http://www.chudu.net/hait/fjgs/cb/200803/9410.html
曲女城法会
海天佛文化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海天佛文化网 更新时间:2008-3-26 11:03:41
玄奘法师在印度求学时,戒日王是印度各邦国的盟主。当时印度境内教派林立,大乘佛
教流行的同时,信仰小乘佛教、婆罗门教等其他教派的人数也很不少。戒日王是个佛教
徒,信奉的是大乘一派。他亲任大乘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的护法,还花费巨资,在那烂陀
寺旁建造了一座高过十丈的黄铜精舍,终於引起小乘佛教徒的不满,最终导致曲女城法
会的举办。
一次,戒日王带兵行经信奉小乘的乌荼国。这个国家的僧人全学小乘,不信大乘,他们
对戒日王说∶「听说大王在那烂陀寺旁建造了极为壮丽的黄铜精舍。怎麽不建在迦波厘
外道寺旁,却偏要建在那里?」戒日王问∶「说这话是什麽意思?」乌荼国的小乘师回
答∶「因为那烂陀寺是空花外道,与迦波厘没什麽不同。」他们拿出南印度正量部论师
般若逑多著的《破大乘论》七百颂,又说∶「这是我们教派的论据,大乘一派的学者别
想驳倒其中的一个字。」戒日王说∶「弟子听说狐狸行於鼷鼠中间,自吹比狮子 |
|
p*****n 发帖数: 1415 | 31 无著、世亲菩萨传
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508605&extra=page%3D7
作者:鸠摩罗什大师译本 , 林凡音译白
公元第五世纪,中期大乘佛学出了两个了不起人物,是兄弟二人,均名婆薮盘豆(
译为无亲),以后兄改为无著,弟独名天亲,后来改为世亲,二人对发展大乘佛学起了
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北印度犍陀国人,原从父信婆罗门教,后归依沙门,均在有部(小
乘之一)出家。不久二人就分开传道去了。
无著天资独厚,具有甚深夙慧,凡所修学经论,过目即能理解。后潜修禅定,而得
离欲,曾反复思维空义,总不能深解辩忻,恨不得要自杀。有一位宾头庐阿罗汉,闻知
此事,特来找他,给他说小乘空观,他依教修观,便得深入。
无著虽学得了小乘空观,但是还不满意,因为还有不少疑团,仍未得到圆满解答。
一日,他在定中用神通力上升到兜率天,见到了弥勒菩萨,于是虔诚求教。弥勒甚是欢
喜,给他讲解大乘空观,这使他如拨云见日,许多疑点尽释了。从此,他就根据弥勒菩
萨的教导,专修大乘空观,遇到自己不可解时,便上升到兜率天,向菩萨顶礼请教。弥
勒一一为他开示,还给他详细说大 |
|
r****n 发帖数: 8253 | 32
佛陀早清楚揭示了愚痴凡夫害怕“无我”,“无我所”。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
一派胡扯。
佛法根本不承认有“我”,不是让你去找什么真正的“我”。因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
非我),这是佛教的法印之一。
佛陀所在的时代,婆罗门教认为有灵魂,有梵,有主宰,就是Atman。而佛陀通过缘起
的理论彻底否了这个,提出没有灵魂,没有梵,没有主宰,就是无我。
世间法的五蕴不具有主宰性,出世间法的涅槃更不具备主宰性。所以不可能有任何所
谓的“我”(主宰)
那些试图寻找所谓的主宰,所谓的自由的修行人,都是在寻找龟毛兔角,最后就是越修
越邪,深堕轮回。
涅槃是五蕴的灭尽,是名色的灭尽,这个在佛经里面显示的清清楚楚,如果不承认这个
,就是堕入外道邪见。
根本目标就错了,是不可能解脱的。 |
|
r******j 发帖数: 780 | 33 可以再开个帖子,谈祝由科的咒,婆罗门教的咒 和佛教的咒有甚区别 |
|
q**2 发帖数: 1850 | 34 佛陀所在的时代,婆罗门教认为有灵魂,有梵,有主宰,就是Atman。而佛陀通过缘起
的理论彻底否了这个,提出没有灵魂,没有梵,没有主宰,就是无我。
世间法的五蕴不具有主宰性,出世间法的涅槃更不具备主宰性。所以不可能有任何所
谓的“我”(主宰) |
|
r****n 发帖数: 8253 | 35
哈哈,我完全明白这个掩盖的把戏啊。
你以为我不知道大乘有所谓“妄立”的说法?
可惜狐狸再想掩盖住尾巴也掩盖不住,只是忽悠那些愚痴者。
它把心弄成了假立,但是却留下了“性”实际只是变换了名目而已。
“见性不生不灭”,呵呵,这不是恒常是什么????
这里的“我”是真正的假立,是彻底不存在“我”。只是方便交流而已。
真实的是不断生灭的五蕴,但如果用究竟法来谈,则根本没法谈了。
可是waichi的心是和这个一样吗?如果这个心不存在,何谈什么取舍往来???
这是大乘玄论,玩弄那些不求甚解,喜欢玄想的人的。
百分百有众生,而不是没有众生。
并不存在度众生,因为众生是自度的,解脱者只是指明方向。
这里的人,同样也是概念法,但是大乘敢说心也是概念法吗?呵呵,去问问学唯识的吧。
不二论冒出来了,以上没一个是正确的。
五蕴本身是无常的,是缘起的,既然是无常的,缘起的,就永远不存在什么解脱,如果
解脱,必须取一个恒常的。
如果要否定五蕴寂灭的涅槃为究竟,则必须在五蕴的基础上创造出恒常的,于是只能是
不二论,将相变成心,心物不二,变成了梵我不二论。回归到婆罗门教的思想上
呵呵,听人家忽悠真心假立,就还真相信 |
|
r****n 发帖数: 8253 | 36 五蕴,即所有的精神意识和物质现象,佛法称它为有为法。五蕴又称为世间,或者三界。
凡是五蕴,则必然遵循缘起法,即缘生缘灭。因为缘生缘灭,则必然无常,因无常,则
必然苦(非实,不圆满)。因为无常,非实,则必然无我(无恒常,无主宰)
除了五蕴之外,唯一剩下的就是涅槃,而涅槃,佛陀对其描述并不多,因为它已经超越
我们的经验。
一个在轮回的众生,它的所有“经验”都是五蕴现象,就是说一个人的任何意识行为(
包括任何所谓的决定,无论程度多强),包括身体都属于五蕴,都是生灭的。除此没别
的。
当我们误把五蕴现象执着为常,执着为乐,那么就必然造成生灭现象的继续,生灭现象
不断继续,就是轮回。
只有对五蕴彻底否定,彻底放下,彻底厌离,才会有真正解脱的涅槃。所以佛陀说,色
,受,行,想,识,一切都在燃烧。这个意思很明确,即必须对五蕴彻底的否定,彻底
的放下。
除佛法(特指原始佛法,非大乘伪佛法)以外,其他任何外道都是错误的将五蕴当中的
某些现象误认为是恒常,是解脱。佛陀之前的婆罗门教在五蕴之中弄出了个梵,弄出了
灵魂,佛陀对其彻底的否定,提出了没有恒常的梵,没有灵魂,没有神,没有atman,
就是我们现在说 |
|
r******2 发帖数: 1021 | 37
缘起理论上很简单,就是某个事物或者现象要产生,一定要有条件。是不同的条件产生
了不同的现象,万事万物包括自我都是如此。
缘起论是为了否定印度教的神我论,梵论,本体论。因为婆罗门教包括其他宗教都是承
认有个“神我”,比如上帝,比如梵或者道家的“道”。
缘起论在宏观上,就是类似植物结果子,一定要有种子,阳光,雨水这些条件。
在微观上,就是微观粒子之所以被称为粒子,一定要有观察测量这个条件,这方面量子
力学有一些非常准确的描述。
以上是从物质角度而言,而缘起论同样也适用于意识,就是说不存在恒常的某意识主体
,我们的意识精神现象都是依据条件而生的,相生相续。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诸法非上帝生,非梵生,非心生。。。。
这里所说的诸法,是世间的一切现象,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
|
b*****l 发帖数: 3821 | 38 没有人说印顺都是错的,不要打风车。
探求大道要求实, 不唯上,只唯实。
对事不对人的讨论就不要上纲上线了。
走极端是不好的,不了解就不要随便下断语。
印顺对净土的看法也好,误解也好,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印顺 在其著作「净土与禅」里,写道:
(第22页)
─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与太阳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物件的
,佛法虽本无此说,然在大乘普应众机的过程中,太阳崇拜的思想,也就方便的含摄到
阿弥陀中。这是从那里知道的呢?一、「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是落日观…。二、无量
寿佛经(即大阿弥陀经)说:礼敬阿弥陀佛,应当「向落日处」。…说得明白些,这实
在就是太阳崇拜的净化…。
(第25页)
─每着重在极乐世界的金沙布地,七宝所成等,这在弥陀净土思想中,显见是过于庸俗
了。
(第63页)
─称名,本来算不得佛法的修行法门,传到安息(波斯、伊朗)等地,由于鄙地无识…
只好曲被下根,广弘称名的法门了。
(第90页)
─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龙树与马鸣等,都说是为志性怯劣的初心人说。教法被机而设
,这是特为能力差的怯弱众生说的。 |
|
a*******g 发帖数: 867 | 39 佛教十五题
第一题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在历史上,佛教曾经在印度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里流行过。一直到今天,它还在这些
国家里不同程度地流行着。
但是,尽管古今中外研究佛教的书籍、文章已经是汗牛充栋,真正搔着痒处的却是绝
无仅有。这大大地影响了我们对于这个有世界意义的宗教的理解。
恩格斯说过,基督教的历史起源问题是“我们社会主义者也很关心的一个问题”文中
所引恩格斯语皆见《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一文。该文载《恩格斯论原
始基督教史》,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我想,对我们来说,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题
也是这样。下面我就对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第5、6世纪。这时印度情况是怎样的呢?
雅利安人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他们
先在西北部旁遮普一带立定了脚跟,然后逐渐向东扩展。到了公元前第5、6世纪的时候
,他们已经达到了孟加拉或者更东的地方,他们的势力遍布整个北印度,恒河和朱木拿
河汇流的地方成了婆罗门教的文化中心。印度原有的土著居民有的被迫南迁,或者向北
方和东方撤退;有的还留在原住的地方,形成了一个特 |
|
a*******g 发帖数: 867 | 40 http://www.xiamenfojiao.com/fjzhuanti/HTML/2723.html
《南传大藏经·佛本生》初探
一、概论
"本生",是巴利语"Jtaka"一词的义译,音译为"陀伽"、"陀"等。早在佛教
创立之前,印度人便相信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人们引述世间共传的故事,说成是某某
前生往世的经历,以证实善恶有报,业力难违,这便形成了"本生"这一文体(自然是一
种口头文学)。婆罗门教等宗教传教师为生动具体地宣传本教的教义,也往往引用这些"
本生故事"。佛教兴起之后,也把这一文体"拿来",用以讲述佛陀前生的故事,这便出
现了"佛本生"。
在佛教之前,印度已流行9种或12种文体,称之为"九分教"或"十二分教",即修多
罗、〖FJF〗癨〖FJJ〗夜、记说、偈陀、优陀那、本事、本生、方广、希法等9类;再
加上因缘、譬喻、议论,便是12类。这其中第7类,便是"本生"。佛教初创时期,也曾
试图以"九分教"或"十二分教"来综理自己的教法。佛陀本人在《蛇喻经》(Alagaddū
pam sutta)等经中也曾说过,佛法可以以此分类。佛经集为经、律、论三藏之后的一
段时间内,大量的"本 |
|
r****r 发帖数: 755 | 41 极乐世界非真实有
——印顺法师认为弥陀信仰是太阳崇拜之净化
印顺法师说:「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与太阳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有以太
阳为崇拜对象的。佛法虽本无此说,然在大乘普应众机的过程中,太阳崇拜的思想,也
就方便的含摄到阿弥陀中。
这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一、『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是落日观;再从此逐次观水、观地
、观园林、房屋,观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这即是以落日为根本曼荼罗;阿弥陀佛
的依正庄严,即依太阳而生起显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中国人的看法。在印度,落日作为光明的归宿、依
处看。太阳落山,不是没有了,而是一切的光明归藏于此。明天的太阳东升,即是依此
为本而显现的。
佛法说涅盘为空寂、为寂灭、为本不生;于空寂、寂静、无生中,起无边化用。佛法是
以寂灭为本性的;落日也是这样,是光明藏,是一切光明的究极所依。
二、『无量寿佛经』(即大阿弥陀经)说:礼敬阿弥陀佛,应当「向落日处」,所以,
阿弥陀佛不但是西方,这实在就是太阳崇拜的净化,摄取太阳崇拜的思想,于一切——
无量佛中,引出无量光的佛名。」(摘自印顺法师一九九八年着《净土与禅》22页)
印顺法师又说:「无量 |
|
r****r 发帖数: 755 | 42 极乐世界非真实有
——印顺法师认为弥陀信仰是太阳崇拜之净化
印顺法师说:「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与太阳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佛法虽本无此说,然在大乘普应众机的过程中,太阳崇拜的思想,也就方便的含摄到阿弥陀中。
这是从哪里知道的呢?一、『观无量寿佛经』第一观是落日观;再从此逐次观水、观地、观园林、房屋,观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这即是以落日为根本曼荼罗;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即依太阳而生起显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中国人的看法。在印度,落日作为光明的归宿、依处看。太阳落山,不是没有了,而是一切的光明归藏于此。明天的太阳东升,即是依此为本而显现的。
佛法说涅盘为空寂、为寂灭、为本不生;于空寂、寂静、无生中,起无边化用。佛法是以寂灭为本性的;落日也是这样,是光明藏,是一切光明的究极所依。
二、『无量寿佛经』(即大阿弥陀经)说:礼敬阿弥陀佛,应当「向落日处」,所以,阿弥陀佛不但是西方,这实在就是太阳崇拜的净化,摄取太阳崇拜的思想,于一切——无量佛中,引出无量光的佛名。」(摘自印顺法师一九九八年着《净土与禅》22页)
印顺法师又说:「无量寿,寿是生命的延续...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43 ☆─────────────────────────────────────☆
runsun (runsun) 于 (Wed Feb 17 22:54:06 2010, 北京) 提到:
waichi所说的根行,就是所谓心的单一往来取舍轮转。waichi认为是心的这种错误行为
而造成了轮回。这个取舍,是心对相的取舍。是本体论,而不二论(心相不二)非缘起
论,因为其中的心是非缘起的,是恒常的。心也是一个创造万法的源头。
而原始佛法说的对五蕴的执取贪爱造成轮回,和waichi说的有根本不同之处,就是佛法
所说的贪爱执取是行蕴,是心所,它是伴随着刹那生灭的心识而产生的,心识是缘生的
,执取的心所也是缘生的,当中不存在任何一个恒常的本心或者真如。这是真正的缘起
论。
waichi否定对相的取舍,但是却认为存在一个恒常的不生不灭的“心”。
waichi的所谓解脱,是所谓的任运自如,不住涅槃,而不是五蕴寂灭。
而原始佛法即否定对所缘的取舍,也否定存在一个恒常的“心”,因为对五蕴彻底否定
,所以解脱必然是导向寂灭的涅槃。
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怎么能杂糅到一起?
☆──────────────...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44 ☆─────────────────────────────────────☆
leonany (leo) 于 (Thu May 27 20:44:09 2010, 美东) 提到:
相关么?
☆─────────────────────────────────────☆
runsun02 (runsun) 于 (Fri May 28 08:50:05 2010, 北京) 提到:
没觉得相关。你认为相关?如何相关?
☆─────────────────────────────────────☆
leonany (leo) 于 (Thu May 27 20:53:36 2010, 美东) 提到:
我的想法比较模糊,你能不能展开讲讲缘起先?
☆─────────────────────────────────────☆
runsun02 (runsun) 于 (Fri May 28 09:04:05 2010, 北京) 提到:
缘起理论上很简单,就是某个事物或者现象要产生,一定要有条件。是不同的条件产生
了不同的现象,万事万物包括自我都是如此。
缘起...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5 持咒主要是密乘修行的一种方式,以咒摄心修定,修定能增长功\德。
咒语很多是佛菩萨的名号或功\德。持咒人了解咒义,则持咒时多少与佛菩萨的心相应。
大乘相信佛入涅盘还有三身,与原始佛法的观点不同。
持咒是婆罗门教固有的修法,原始佛法是反对持咒的。原始佛法与持咒最接近的修法,是忆念佛陀的十个名号,能增长信心功\德,也是修定的一个方法。并没有神秘的地方,也不靠佛的加持。
我自己不持咒。 |
|
r*****g 发帖数: 478 | 46 阅读经论当然很好。
即使在佛陀时代也是有婆罗门教经典的。。只是一般佛教徒不认可就是了。
经具备条件解
脱,你能和他比吗?
自己没有读过经
论就开悟解脱的人,要么是错悟,要么是骗子。
括阅读经论。 |
|
r****n 发帖数: 8253 | 47
婆罗门教就是这样要求的。他们只允许生小孩有性关系。平时不允许,我认识的修婆罗
门教的夫妻就是如此。
这样的人,在佛教看来还是外道,不是什么大修行人。
佛教经典里面有记录有个在家的二果圣人,性事频繁,但是还是二果。 |
|
a**u 发帖数: 8107 | 48 ☆─────────────────────────────────────☆
SeeU (See you) 于 (Sat Nov 13 13:36:58 2010, 美东) 提到:
刚开始听开印法师讲《摄阿毗达摩义论》。录音中提到,一位法师告诉他,他所见过的
人,读过论典的人讲佛法比较精确。他也觉得多半如此。
印度或南传的论典,不论是部派,唯识,还是中观的,能读通一部,对佛法的认识会全
面准确的多。
像藏传格鲁派考格西的方式,是更严格的训练。我见过几位 Geshe,回答问题都很严谨。
好好学习一部论对听闻正法,如理思维很有帮助。
☆─────────────────────────────────────☆
runsun (runsun) 于 (Tue Nov 30 07:15:51 2010, 美东) 提到:
古代的什么三藏法师经律论全搞通了?
我印象当中就是一个玄奘,但是自己搞的唯识宗却很快灭亡了。
中国就是一些半吊子禅师比较能吃得开,只要敢说,再加上一些比较古怪的作风,那就
是大牛了。
另外在南传,论藏被认为是属于佛陀所说的,地位非常的高。
这里SeeU说...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49 ☆─────────────────────────────────────☆
SeeU (See you) 于 (Tue Nov 30 11:32:56 2010,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教∶
『增支部』「十集」一七六经
He engages in sensual misconduct. He gets sexually involved with those who are protected by their mothers, their fathers, their brothers, their sisters, their relatives, or their Dhamma; those with husbands, those who entail punishments, or even thos
wned with flowers by another man.
对应经-杂阿含1039经
行诸邪淫,若父母、兄弟、姊妹、夫主、亲族,乃至授花鬘者,如是等护,以力强干,不离邪婬。
Paying for sex is not a violation of 5 pr... 阅读全帖 |
|
r****r 发帖数: 755 | 50 阿弥陀佛是太阳崇拜的佛教化
有许多迹象显示,阿弥陀佛信仰与太阳崇拜发生密切关系,亦即阿弥陀佛便是太阳崇拜
的佛教化,阿弥陀佛本身便是太阳。
阿弥陀佛的梵名 Amitabha 便是「无限的光明」,它又是无量的生命(Amitayus)。印
度雅利安人自古趄便敬拜圣火,并视太阳为神,Mitra 便是太阳神名。印度人处于烈日
之下以为太阳威力强大,其「光」是无限的(Amitabha),也是永不停息的(Amitayus
)。印度酷热,四月至九月间,气温高至华氏一百五十度。对太阳威力的这两个称呼,
后被多神崇拜的大乘佛教摄取而成了一个佛名——阿弥陀佛了。
对此,中国「高僧」印顺法师亦说:「在梵语 Amiti(写错了,应为 Amita 龚注)的
后面,附加 bha,译义即无量光。无量光是阿弥陀佛的一名,仔细研究起来,阿弥陀佛
与太阳是有关系的。印度的婆罗门教,有以太阳为崇拜对象的,太阳神名弥陀罗(
Mitar,应为 Mitra 才对,龚注)。佛法虽本无此说,然在大乘普应众机的过程中(此
句常是佛教徒作为借口,掩饰大乘佛教采取他教的原因。「采取吸收」纔是真意,「普
应众机」是掩饰,借口而已。龚注),太...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