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发帖数: 2262 | 1 大正藏杂阿含 五五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阴及受阴。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
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
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
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瞋恚.愚痴及
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正藏杂阿含 五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
尔时。世尊于晡时从禅觉。于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
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时。有一比丘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
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耶
佛告比丘。还坐而问。当为汝说
时。彼比丘为佛作礼。还复本坐。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以何为根。以何集
。以何生。以何触
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而白佛言。世尊。为说五阴即受。善哉所说。
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 大正藏杂阿含 五五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阴及受阴。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
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
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
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瞋恚.愚痴及
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正藏杂阿含 五八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母讲堂
尔时。世尊于晡时从禅觉。于诸比丘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
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时。有一比丘从坐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此五
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耶
佛告比丘。还坐而问。当为汝说
时。彼比丘为佛作礼。还复本坐。白佛言。世尊。此五受阴。以何为根。以何集
。以何生。以何触
佛告比丘。此五受阴。欲为根。欲集.欲生.欲触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随喜。而白佛言。世尊。为说五阴即受。善哉所说。
今当更问。世尊。阴即受。...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3 剛剛看到的 :
關於中陰身有無的討論, 在此就不提大乘經典中的論說了,
謹就阿含经及部派佛教說明有中陰身(中有)的经典论说才提出參考 :
===
阿含经
《中阿含经·大品·嗏帝经》:
复次三事合会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处。母满精堪耐。香阴已至。此三事合会入於母
胎。[22]
”
《中阿含经·七法品·善人往经》:
『佛言。云何为七。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
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如是行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
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烧麸。缠燃便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
结已断。得中般涅盘[23]。是谓第一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24]』
《杂阿含经·九五七经》:
『婆蹉白佛。众生於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馀处。云何有馀。佛告婆蹉。众生於此处
命终。乘意生身生於馀处。当於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馀。[25]』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26]记述了十七中阴有。如: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曰第八中阴有道相续。若欝单越人临命终时。则有相现。诸天
子。其人见於园林行列游戏之处。香洁可爱。闻之悦乐。不多苦恼。无苦恼...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 阿含,在南傳就是尼柯耶,以下有沒有您想看的東西 ?
===
阿含经
《中阿含经·大品·嗏帝经》:
复次三事合会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处。母满精堪耐。香阴已至。此三事合会入於母
胎。[22]
”
《中阿含经·七法品·善人往经》:
『佛言。云何为七。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
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如是行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
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烧麸。缠燃便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
结已断。得中般涅盘[23]。是谓第一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24]』
《杂阿含经·九五七经》:
『婆蹉白佛。众生於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馀处。云何有馀。佛告婆蹉。众生於此处
命终。乘意生身生於馀处。当於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馀。[25]』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26]记述了十七中阴有。如: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曰第八中阴有道相续。若欝单越人临命终时。则有相现。诸天
子。其人见於园林行列游戏之处。香洁可爱。闻之悦乐。不多苦恼。无苦恼故。其心不
浊。以清净心。舍其寿命。受中阴身。见天宫殿。
作如是念。我当升此宫殿游戏。...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5 藏传佛教「金刚」意涵之探討
「金刚」一名词,在古印度湿婆沙克蒂教派中,泛指以行男丶女交会之事所产生之能量
或力量者。而在石海军《爱欲正见》一书中说:「《梨俱吠陀》的一首颂诗上说起:『
众所仰望的因陀罗用他的闪电,用他的金刚杵从黑暗中托出它们(雨水)』(i.33.10)。
《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献,这句诗中的金刚可说是最早出现的,诗中的因陀罗
是印度吠陀时代的天帝,闪电一词也就是金刚。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使用
『金刚』,最初的意义在於,他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触即发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是『金刚』的一层含义。……在西元七世纪时,玄奘就发现一些寺院热衷於魔幻般的
超长力量。不过,金刚一词最重要的意义,不在於『闪电』或『霹雳』。……
从隐喻的角度,佛教密宗(作者注:藏传「佛教」)很自然地也会将这句诗看成是对性行
为的描述,如此一来,金刚也就等同於男根了。」(《爱欲正见:印度文化中的艳欲主
义》石海军着,百善书房,2009年9月初版一刷,P133-135.),所以藏传佛教也就直接
承袭了此论点,而广以弘传双身法教义。
然而佛教经论所阐述的「金刚」义理泛指法界实相真实心第八识...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74 | 6 http://www.yxjs.org/wenji/02_wxlasl/01_wxljsqj/08_amtjls.htm
阿弥陀佛本尊咒
即大往生咒,三咒应连持,年老人单持第三咒十字亦可。
一、嗡,卑马,达拉,塞,沙哈。
二、大也他,嗡,阿米迭阿米迭,乌巴委,阿弥达省巴哇,阿弥达,比真迭,阿弥
达。嗄米尼,冈冈拉,格衣帝嘎里,萨哇,格削,牵洋嘎利,沙哈。
三、嗡,阿弥达,札卑,阿弥达,哞。
此咒应面授方可持诵。
经义略说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方便,无非使众生摄心归一,做到一不可得,方是度尽苦厄
。随机应化,非有定法,念佛法门,亦是方便法门之一种,不可专执持名为念佛,凡内
观自性,外参经论,念念不离觉性,皆念佛也。千百年来,念佛者多,成就者少,其原
因为:一贪得便宜,不耐吃苦;二不明心要,力量不足;三分宗立派,秽净之见横生;
四不得持名法门之诀窍。今先要明白此念佛之物,究为何物?终日受苦颠倒流浪生死之
物,又为何物?然后再去念佛,心地明白,方可我不离佛,佛不离我,佛我同光,体用
如如,在在净土,处处西方,行者须明生死事大,加意痛切,努力精进,则生西并非难
事,阿鞞跋致,此生定可证到也。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7 远离邪命非法:《阿含经》里释迦牟尼佛对出家众所示占相、咒术的态度
──兼论他对神通的看法(注1)──
罗正心
国立政治大学、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
页次:9-28页
东方宗教讨论会论集新3期(1993.10出版)
一、前言
占相、咒术与神通似乎一直是人类感兴趣的,而在传统与习惯的
认知里,它与宗教有某种关连 (注2)。由于宗教与神通方术若即若离
,在佛教一般性介绍或入门的书籍,常有针对两者关系的澄清 (注3)
。其实从佛典中看,占相、咒术自为一范畴,神通另为一范畴;而佛
教徒有在家与出家人之分,佛陀允许在家人做的,不一定同意出家人
做。本文仅探讨佛陀对出家人表示有关占相、咒术的态度,兼论他对
神通的看法。简单地说,佛陀明白地反对出家人从事占相、咒术,而
有条件地许可神通的表现。但如果以它们为手段,于身外有所希求,
或满足现世利益(如名闻利养)为目的,则皆在释迦牟尼佛反对摒斥之
列。在后文可以发现,它们与调伏自身贪、瞋、痴,以解决世间烦恼
(如老、病、死、无常诸苦),达到涅盘或心解脱为目的之佛法有别。
本文系以《大正新修大藏经》里的《阿含经》 (长、中、杂、增
一、别...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8 我们上一集有讲到,苦圣谛是由于生、老、病、死苦,还有怨憎会、爱别离、所求
不得苦,还有五阴炽盛苦,总括而来是这个八种苦,就是苦圣谛所说的内涵。生、老、
病、死苦它是属于身苦,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是属于心苦,而五阴炽盛是总括
身心二苦。这个前面的七苦是过去所感之果,后面的这一个苦总括来说是身心诸苦而说
,也就是说是现在起心造作,是未来得苦的因。因跟果互相牵连、相续不断的,所以痛
苦就没有一个止期了。所以,有智慧的人必须要依止著声闻的解脱道,或是说大乘的佛
菩提道,才有办法解脱这八苦的这样子的一个烦恼。
所以,《中阿含经》里面舍梨子尊者才会这样说:过去时是苦圣谛,未来、现在时
是苦圣谛;这样子的圣谛,它是真谛不虚,不离于如,也不是颠倒的;这个真谛审察确
实,合于这样子的谛,合于这样子的苦圣谛——这个诸谛,圣者之所有,圣者之所知,
圣者之所见,圣者之所了,圣者之所得,圣者所觉悟的;这个是说苦圣谛真正的道理。
所以,过去时的五盛阴是苦圣谛,未来、现在的五盛阴也是苦圣谛,这是真实的道
理,绝不虚妄的。这个苦圣谛并不离于如,什么是如呢?这个“如”字表示,苦谛它不
离于真实而如如不动的...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9 因缘、缘生之正确定义有必要再说明
佛陀指出「一切法(或五阴)是缘生」,又说明「一切法」是指「六触入处」。见《相
应部》〈六处相应〉203经、《相应阿含》321经:
《相应部》35.203 经:「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实知一切法之起与灭尽耶?(知)「色乃
如是,色之生起乃如是,色之灭尽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识
乃如是,识之生起乃如是,识之灭尽乃如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实知一切苦法
之生起与灭尽。」
《相应阿含》321 经:「(问):『沙门瞿昙!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佛告婆罗门
:『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 苦、苦乐、不苦不乐,耳……。鼻……
。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 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是名为一切法。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法,我今捨更立一切法者,
此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由经证可知,释迦佛陀教导的一切法,完全未离开当前六触入处的身心活动,重在现实
生活的实证、实用,不是宣扬神秘信仰、抽象哲理,也不是主张「个人经验即是真实」
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
如此可见,因...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10 因缘、缘生之正确定义有必要再说明
佛陀指出「一切法(或五阴)是缘生」,又说明「一切法」是指「六触入处」。见《相
应部》〈六处相应〉203经、《相应阿含》321经:
《相应部》35.203 经:「诸比丘!如何比丘以如实知一切法之起与灭尽耶?(知)「色乃
如是,色之生起乃如是,色之灭尽乃如是。受乃如是……想乃如是……行乃如是……识
乃如是,识之生起乃如是,识之灭尽乃如是。」诸比丘!如是之比丘,如实知一切苦法
之生起与灭尽。」
《相应阿含》321 经:「(问):『沙门瞿昙!所谓一切法,云何为一切法?』佛告婆罗门
:『眼及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 苦、苦乐、不苦不乐,耳……。鼻……
。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 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是名为一切法。若復有言此非一切法,沙门瞿昙所说一切法,我今捨更立一切法者,
此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由经证可知,释迦佛陀教导的一切法,完全未离开当前六触入处的身心活动,重在现实
生活的实证、实用,不是宣扬神秘信仰、抽象哲理,也不是主张「个人经验即是真实」
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
如此可见,因...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1 “我”与“无我”是佛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因为佛法在在处处都在讲无我。
可是无我是不是究竟法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是很难把它弄清楚的,这不是只有末法时代的今天才这样,而是自古以来就已
经是这样了。
然而什么是“我”呢?一般人所常说的“我”和佛所开示的“我”,究竟是一样
还是不一样?佛法中又常教导众生要“无我”,这个“无我”又是指什么呢?相信您一
定很想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在,现在我们就先简单地为大家略说一下。“我”可以分
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破斥的“我”,另一个是佛所说“真实的我”。“无我”也可以
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说的“真实的无我”,另一个则是“众生假我的无我”。
接下来我们将先为大家介绍,一般人所熟知的“我”与“无我”之后,再继续说
明佛所说真实的“我”与“无我”。希望藉由这个单元的阐述,能够厘清您长时以来的
疑惑,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若能因此而了知“我”与“无我”的真正意涵,相信对您
今生乃至未来际生的道业,将产生莫大的帮助。
首先我们就先来说明“我”这个题目,“我”可以分成二大类:第一类是讲世俗
的我和常见外道的我,那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2
这一帖是论证什么是佛法的“我”与“无我”.
以辩证 "恒常性,主宰性和独立性的本体性存在,这和佛陀最根本的无我(无本体)理
论矛盾".
“我”与“无我”是佛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因为佛法在在处处都在讲无我。
可是无我是不是究竟法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大
部分的人是很难把它弄清楚的,这不是只有末法时代的今天才这样,而是自古以来就已
经是这样了。
然而什么是“我”呢?一般人所常说的“我”和佛所开示的“我”,究竟是一样
还是不一样?佛法中又常教导众生要“无我”,这个“无我”又是指什么呢?相信您一
定很想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在,现在我们就先简单地为大家略说一下。“我”可以分
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破斥的“我”,另一个是佛所说“真实的我”。“无我”也可以
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佛所说的“真实的无我”,另一个则是“众生假我的无我”。
接下来我们将先为大家介绍,一般人所熟知的“我”与“无我”之后,再继续说
明佛所说真实的“我”与“无我”。希望藉由这个单元的阐述,能够厘清您长时以来的
疑惑,建立正确的佛法知见;若能因此而了知“我”与“无我”的真正意涵,相信对您
今生...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14 譬喻品第四
佛告颰陀和。菩萨得是三昧不精进行者。譬如人载满船珍宝渡大海。船中道坏
。阎浮利人皆大愁忧念失我尔所宝。菩萨闻是三昧不学者。一切诸天人民皆悲忧言
。乃失我尔所经宝。佛言。是三昧经者。是佛所嘱。佛所称举。闻是深三昧。不书
学诵守持如法者。是为愚痴。譬如痴子人持栴檀香与之。而不肯受谓之不净香。主
言。此栴檀香也。卿莫谓不净。嗅之知香。视之知净。其人闭目不嗅不视也。佛言
。闻是三昧不肯受持者。如彼痴子是为无知。反呼世间为有。不入空不知无。自谓
如法。反作轻戏言。佛亦有深经乎。亦有威神乎。反相形言。世间亦有比丘如阿难
乎。佛言其人从持是三昧者。所去两两三三相与语言。是何等说。从何得是语。为
自合会作是经。非佛所说。佛告颰陀和。譬如贾客持摩尼珠示田家痴子。曰评此直
几钱。贾客言。持是珠置冥中。其光所照直满中宝。佛言。其人不知是珠而言。其
价能与一头牛等不。宁可贸一头牛与我者善。不肯者休。如是颰陀和。菩萨闻是三
昧不信。反形相者。如彼痴子。佛言。菩萨闻是三昧信受持修行者。四面皆拥护无
所畏持戒完具。是为高明。智慧深入当分布语人展转相教。当令是三昧久在世间。
佛言。痴人自于前世不供养作功德...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761 | 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2b9870100fqr0.html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一字牧斋,学者称为:虞山先生。江苏常熟人。少有
才华,十五六岁放言古今,作《伍子胥论》、《留侯论》,令文坛前辈咋舌激赏。时海
虞之“拂水文社”秀出吴中,而钱谦益是其中“朗出天外,不可梯接者”。
谦益少时学前后七子,心追手摹唯欲驱驰过之。后创“虞山诗派”,自有主张:灵
心、世运、学问,力矫明代复古抄袭风气,为清代的诗歌繁荣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明清
二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所作长于七律,朱庭珍云:“沉雄博丽,佳句最多,梅村较之,不逮远甚”。钱仲
联也认为:“牧斋七律,当为清代第一”。其中,《西湖杂感二十首》和《后秋兴一百
零四首》为其最佳。特别是《后秋兴一百零四首》,被陈寅恪称为“明清之际的诗史,
较杜陵犹胜一筹,乃五百年来的绝大著作也”。
这里先试析他的一首早期的七绝,然后再重点分析一下他的几首各个阶段有代表性
的七律:
《众香庵赠自休长老》
略彴缘溪一径分,
千山香雪照斜醺。
道人不作寻花梦,
只道漫山是白云。
这... 阅读全帖 |
|
P******a 发帖数: 478 | 16 我着到有关诸法实相的经论有:
大乘妙法莲华经
^^^^^^^^^^^^^^
尔时四部众 见日月灯佛 现大神通力 其心皆欢喜各各自相问 是事何因缘 天人所
奉尊 适从三昧起 赞妙光菩萨 汝为世间眼一切所归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说法 为
汝能证知 世尊既赞叹 令妙光欢喜说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 不起于此坐 所说上妙
法 是妙光法师 悉皆能受持佛说是法华 令众欢喜已 寻即于是日 告于天人众 诸法
实相义 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 当入于涅盘 汝一心精进 当离于放逸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舍利弗。取要言之,
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
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
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
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
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 |
|
|
d**********l 发帖数: 647 | 18 在此娑婆世界修行要达到不退转(阿惟越致)很难,但是极乐世界即使下品下生的也是
阿惟越致。实在是难信之法。龙树菩萨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方
便在于,用极致的环境帮助我们修行。用圣境(六尘说法等)熏染我们的心,就像我们
去了一个风景极美的地方,可以忘掉俗世的烦恼类似。
南无阿弥陀佛!
易行品
龙树菩萨 造
【初、序说】
〔一、举难请易〕
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
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
若堕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是名菩萨死 则失一切利
若堕于地狱 不生如是畏 若堕二乘地 则为大怖畏
堕于地狱中 毕竟得至佛 若堕二乘地 毕竟遮佛道
佛自于经中 解说如是事 如人贪寿者 斩首则大畏
菩萨亦如是 若于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应生大怖畏」
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
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
,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9 经说∶阿罗汉有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意思是阿罗汉有四不坏信,四正勤
,恒住正念正知,成就正定,慧解脱。信力例子如下∶
杂阿含1135经
尔时、有四十天子,极妙之色,夜过晨朝,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尔时、世
尊告诸天子∶「善哉!善哉!诸天子!汝等成就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
就」。时(一)天子从座起,整衣服,稽首佛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成就于佛不
坏净,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法不坏净成就
,缘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僧不坏净成就,缘
此功德,身坏命终,今生天上」。一天子白佛言∶「世尊!我于圣戒成就、缘此功德,
身坏命终,今生天上」。时四十天子,各于佛前,自记说须陀洹果已,即没不现。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8/yinshun38-24.html
请先指出宗镜录那段如何包括十力,再举例。
杂阿含684经
如来、应、等正觉,阿罗汉慧解脱,有何种种别异」?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
眼,法依,唯愿为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比丘∶...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20 甲、论因果之理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
要图。【书二】十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今时若不以因果为救国
救民之急务,任汝智巧道德,如何高超,皆属虚设。以不讲道理,兼无王法故也。【书
二】十一
●古之圣贤,无不战战兢兢,以自操持,故其心不随富贵穷通所转。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今之人,于日用云为,父子、兄弟、夫妇之间,尚不能一一如法。稍
有知见,便妄企作出格高人。未得其权,则肆其狂妄之瞽论,以惑世诬民。已得其位,
则逞其暴虐之恶念,以误国害民。其病根,皆在最初其父母师友,未曾以因果报应之道
,以启迪之也。使稍知因果报应,则举心动念,皆有所畏惧,而不敢肆纵。即不欲希圣
希贤,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可得也。以故天姿高者,更须要从浅近处着
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少时栽培成性,如小树标使壁直。及至长成,
欲令其曲,不可得也。【书二】十一
●医家治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譬如有人咽喉臃肿,饮食难入,气息难出。必
先消其肿,然后方可按其病原,调理脏腑。若不先消其肿,则人将立毙。纵有治本之良
方...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1 ☆─────────────────────────────────────☆
runsun (runsun) 于 (Thu Jul 7 12:32:38 2011, 美东) 提到:
http://bbs.foyuan.net/thread-113372-7-1.html
解悟:
五蕴不=五取蕴你对于它有“取“时,才是“五取蕴”,没有“取“时,才是“五蕴”。
===============================
如觉:
马哈希尊者在这方面和你所说的确实不一样,他说的比你更准确,更清晰,而你是错的
马哈希尊者在书中对五取蕴的定义是
會引生「我見取」或「我所取」的「名、色蘊」,被叫作「取蘊」;不會引起欲取或見
取的,則稱作「蘊」而已,不叫「取蘊」;至於屬於出世間法的名法,即構成「四道、
四果」的受、想、行、識等四名蘊,它們只是「蘊」,不是「取蘊」。
上述一再提及的,屬於世間法的色、受、想、行、識,會激起執著,所以名為「取蘊」
@@@@@@@@@@@@@@@@@@
按照这个定义,通常的名法色法,全部是取蕴,因为它们都可以引发贪爱执取,也是贪
爱执取而造成的结果。同样,贪... 阅读全帖 |
|
f*******8 发帖数: 3612 | 22 因为关于楞伽经的争论,我挡下此经来看看,
还没看完,见到这一段,先放在这里。
其中有说:
大慧,夫食肉者,有如是等无量过失,断而不食获大功德。
凡愚不知如是损益,是故我今为汝开演,凡是肉者悉不应食。
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第八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愿为我说食不食肉功德过失。我及诸菩萨摩诃萨
。知其义已为未来现在报习所熏食肉众生而演说之。令舍肉味求于法味。于一切众生起
大慈心。更相亲爱如一子想。住菩萨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二乘地暂时止息。究
竟当成无上正觉。世尊。路迦耶等诸外道辈。起有无见执着断常。尚有遮禁不听食肉。
何况如来应正等觉。大悲含育世所依怙。而许自他俱食肉耶。善哉世尊。具大慈悲哀愍
世间。等观众生犹如一子。愿为解说食肉过恶不食功德。令我及与诸菩萨等。闻已奉行
广为他说。尔时大慧菩萨重说颂言
菩萨摩诃萨 志求无上觉 酒肉及与葱 为食为不食
愚夫贪嗜肉 臭秽无名称 与彼恶兽同 云何而可食
食者有何过 不食有何德 惟愿最胜尊 为...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3 (三)「偈颂品」相关经文
魏译 T16n0671_p0583c08(00)
我姓迦旃延, 首陀会天出;
为众生说法, 趣于涅盘城。
是过去行路, 我及彼诸佛,
三千修多罗, 说于涅盘法。
欲界及无色, 佛不彼成佛;
色界中上天, 离欲成菩提。
唐译 T16n0672_p0638a16(00)
「我姓迦旃延, 净居天中出;
为众生说法, 令入涅盘城。
缘于本住法, 我及诸如来;
于三千经中, 广说涅盘法。
欲界及无色, 不于彼成佛;
色界究竟天, 离欲得菩提。
------------------------------
这段说明「偈颂品」的佛,姓迦旃延,在色界究竟天成佛,不是人间成佛的释迦佛。
梵本 789 颂
吠陀祠祀与供养,以及法等又重兴
议论长行短颂等,释义我闻惑世间
Verse 789
The Vedas, worship, and charity will again prevail with the revival of the Dharma; by narratives, histories, prose-composition...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4 关涉主题∶生活/五法纠举他人
北传:杂阿含49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若举罪比丘欲举他罪者,令心安住几法,得举他罪?」
佛告舍利弗∶
「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举他罪,云何为五?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不麁涩、慈心不瞠恚。舍利弗!举罪比丘具此五法,得举他罪。」
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被举比丘复以几法自安其心?」
佛告舍利弗∶
「被举比丘当以五法令安其心,念言∶『彼何处得?为实莫令不实、令时莫令非时、令是义饶益莫令非义饶益、柔软莫令麁涩、慈心莫令瞠恚。』舍利弗!被举比丘当具此五法,自安其心。」
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我见举他罪者,不实非实、非时非是时、非义饶益非为义饶益、麁涩不柔软、瞠恚非慈心。世尊!于不实举他罪比丘,当以几法饶益,令其改悔?」
佛告舍利弗∶
「不实举罪比丘当以五法饶益,令其改悔,当语之言∶『长老!汝今举罪不实非是实,当改悔!不时非是时,非义饶益非是义饶益,麁涩非柔软,瞠恚非慈心,汝当改悔!』舍利弗!不实举他罪...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5 ☆─────────────────────────────────────☆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于 (Mon Jun 18 01:34:46 2012, 美东) 提到:
很肤浅,请不吝赐教。
1)病毒细菌按照佛教教义,也算是轮回的一种生命形式吗?
2)如果是,这些此世做病毒细菌的,岂不是不可能行善?病毒细菌只能杀生。除非病
毒细菌的善恶标准不同于人世。
3)如果轮回成病毒细菌了,就没法子行善,那么岂不是进入了恶性循环,下一辈子更
糟?
☆─────────────────────────────────────☆
heimo (黑漠) 于 (Mon Jun 18 01:49:05 2012, 美东) 提到:
☆─────────────────────────────────────☆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于 (Mon Jun 18 02:01:30 2012, 美东) 提到:
万一作业太多,下一辈子轮回成病毒细菌了尼?
☆───────────────────────────────────...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6 ☆─────────────────────────────────────☆
Psoliton (Psoliton) 于 (Mon Jul 16 01:00:19 2012, 美东) 提到:
这篇剖析是佛的弟子舍利弗讲的。如果能够耐心读完,仔细思维每一句话,就能明白“
我见”是怎么回事了。我们是凡夫的原因,几乎日常生活的分分秒秒都在我见之中啊。
这里的凡夫不是说因为我们没神通,不是神仙,所以是凡夫,而是指,不管有无神通,
但还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有我见的都是凡夫。我见不仅指执着这个身体是我,还包括认为
身体里有个灵魂之类的,宇宙万物有个主宰之类的,有那么一个特殊的“存在”形式的
佛菩萨的都是变相的我见。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佛陀对于“如来死后
怎么样”的问题,只能以无记来回答了。因为这个问题的根源还是我见,执着有我这个
个体,再顺延到有如来这个个体。佛陀是觉者,彻底断除了我见,所以无从回来那个问
题啊。
~~~~~~~~~~~~~~~~~~~~~~~~~~~~~~~~~~~~~~~~~~~~~~~~~~~~~~~
(一○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7
你们讨论好多帖,就不一一回帖了。
我说的不一定对,只是自己的想法+经文而已。
生灭是五蕴的基础,
不过,生灭既然是五蕴的基础本质,基于五蕴生灭的集灭,当然跟着也一起生灭无常。
我之前有一帖提过,忘了哪一帖,五蕴自己有生灭无常现象,苦的集灭也有生灭无常现
象。
五蕴的生灭不会变成常
但是苦的集灭会变成常,也就是涅盘,苦不再升起。
这是有经文的。
这样的经文解释,当然,是我个人的看法。
(至于是否是剎那生灭? 这的确没经文,至少我没找到,
是通过实验由大到小观察,
大范围有生灭,升起又消失,又升起又消失,
当小范围的时候,时间变短,就变成人家说的 剎那生灭吧。
就看你禅修多厉害,看得到多小的时间)
由杂阿含四十九、五十九来看。
四十九经,说色是什么,受想行识是什么。
是什么? 是生灭。
五十九经,六七、六八经
第一步 知道色是什么
第二步 知道色集是什么
弟三步 知道色灭是什么
色是什么? 四十九经说的,生灭。
五十九经前面多了一句,生灭法。
这”生灭法”怎么断句解释?
1.前面说五受阴,可以看成是,五受阴本身是生灭法
,e.g.色,本身是生灭法。 与四十九经相合。
2...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28 转自地藏论坛 http://www.bskk.com/thread-256199-1-1.html
如果我们是来这论坛修行佛法,增长福慧的,那就少论僧过吧!一山还有一山高,有些
僧人也许并没有修到圆满,我们修行人可以选择师父,但不要毁谤别的僧人,这样容易
断掉一些初学者的慧命。一切都有因果。最好的老师还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多看些经书
吧,一般好师父也只是领我们入门,古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佛陀不允许任何人造口业、毁谤出家僧众,若说僧尼过恶,其人即违犯无量重罪。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佛陀告诉天藏大梵天说:“复次大梵!若有依我而
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
;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苾芻 (比丘) 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
天、龙(八部众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功德伏藏。
如是苾芻虽非法器,而剃须发披服袈裟,进止威仪同诸贤圣;因见彼故,无量有情
种种善根,皆得生长。又能开示无量有情善趣生天,涅槃正路。是故,依我 (佛) 而
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我尚不许转轮圣王,及余国王诸大臣等,依...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9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歷僧衹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恆沙br />
將此深心奉塵刹 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 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猩闯煞nbsp; 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 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 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 爍迦羅心無動轉
南無常住十方佛 南無常住十方法
南無常住十方僧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佛頂首楞嚴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爾時世尊。從肉髻(jì)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花中。
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徧(biàn)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迹(jī)。擎(q
íng)山持杵(chǔ)。徧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jiān)抱。求佛哀祐(yòu)。一心
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呪。
第一會
(001)nā mó sà dá tuō.sū qié duō yē.ā là h...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30 "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
净刹。"
上经八句,实为全经之总结,净宗修行之纲要。世尊此会所说之长行,于此告终。
故知此八句,实为净宗之末后句,全经之结束语也。此八句理事齐彰,正助并显。如来
秘藏,和盘托出。首云「常念不绝」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经。如本经《往生正因品
》中,劈头第一句便云:「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昼夜相续,求生彼刹。」
正是此处「常念不绝」之意。《非是小乘品》云:「于此经中,生导师想」又《受菩提
记品》云:「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
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彼人临终,假
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世尊悲心无尽,普摄无余,故频
以持念本经为劝也。世尊力劝持念本经者,盖经中所宣正是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无上
大法。行人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万修万去。故知行人受持此经者,即
应依教奉行,如佛训诲,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故知「常念不绝
」,究竟所指,则在常念此一句名号也。「不绝」者,净念相继也...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31 观音灵感录续编
菩萨戒弟子惕园毛凌云敬述
第一章 绪言
第二章 救刀兵劫
第三章 救灾祸难
第四章 救疾病苦
第五章 救产婴苦
第六章 善恶劝惩
第七章 示现接引
第八章 结劝流通
第九章 礼念方法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略叙圣迹
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在无量劫前早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故称观音古佛。但以度
生念切,救苦心殷,不离寂光,倒驾慈航,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之左辅,又为娑婆
世界释迦世尊之良弼,遍十方微尘国土,度二乘六道众生,共生极乐。应以何身得度者
,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常现佛身,而复普现菩萨、缘觉、声闻、及人、天、修罗、畜
生、饿鬼、地狱等九法界身;即山河道路,桥梁船筏,药草树木,楼台房舍,墙壁村落
等,亦随机化现,以施无畏,而垂济度。世人据迹而论,只云菩萨或大士而已。尤对我
等娑婆世界,因缘甚深,昼夜六时,常以大悲眼,观照世间一切众生,求救苦难、或求
赐福利、而称名之音声,即施护祐,拔苦与乐,故名观世音,简称观音。又名观自在,
谓自利利人皆能得大自在也。菩萨、简称也,音译具名为菩提萨埵;义译旧为大道心众
生,新译曰觉有情,又译大士。释为:菩者、觉也、度也,萨者、有情... 阅读全帖 |
|
w******o 发帖数: 442 | 32 第三十七节课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瓶子、柱子等一合相,不说以大乘中观来抉择不存在,小乘俱舍中也认为这是一种假象
。一合相本来无有,离一切戏论,是诸法的实相,可是凡夫不懂此理,经常贪著它,故
无法照见究竟实相。
所以佛陀在很多经典中说:甚深的法要,不可对凡夫宣讲,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解深
密经》云:“我于凡愚不敢言,恐彼分别执为我。”《法华经》亦云:“凡夫浅智,深
著五欲,闻不能解,亦勿为说。”凡夫的智慧浅薄,听到佛陀讲的甚深法要后,本来实
相中没有这些法,他们却偏偏执为实有,不能通达真正的含义。之所以不能通达,一方
面是根基有限,另一方面,凡夫有很多迷乱的因,就像眼翳者面前有毛发一样,无法见
到诸法的实相。
鉴于此,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现前圆满正等觉时说:“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
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说完在七七四十九日内
没有讲法。这即是佛最初不转法轮的原因。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
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3 南传尼柯耶就是四阿含, 以下阿含諸經明指有中陰, 南傳如果不見記載, 可能是漏悼了
,或者可能早先的南傳宏法者認為中陰這部份的法義和解脫並無直接關連 :
===
阿含经
《中阿含经·大品·嗏帝经》:
复次三事合会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处。母满精堪耐。香阴已至。此三事合会入於母
胎。[22]
”
《中阿含经·七法品·善人往经》:
『佛言。云何为七。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
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如是行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
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烧麸。缠燃便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
结已断。得中般涅盘[23]。是谓第一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24]』
《杂阿含经·九五七经》:
『婆蹉白佛。众生於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馀处。云何有馀。佛告婆蹉。众生於此处
命终。乘意生身生於馀处。当於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馀。[25]』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26]记述了十七中阴有。如: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曰第八中阴有道相续。若欝单越人临命终时。则有相现。诸天
子。其人见於园林行列游戏之处。香洁可爱。闻之悦乐。... 阅读全帖 |
|
r*****e 发帖数: 176 | 34 贴一段经文镇一镇吧。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四
尔时,除盖障菩萨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云何得是六字大明陀罗尼?若得彼者,不可
思议无量禅定相应,即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解脱门见涅槃地,贪瞋永灭,法藏
圆满,破坏五趣轮回,净诸地狱,断除烦恼,救度傍生,圆满法味一切智智演说无尽。
世尊,我须是六字大明陀罗尼!我为此故,以四大洲满中七宝布施以为书写。世尊,若
乏纸笔,我刺身血以为墨,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如是,世尊,我无悔吝,尊重如我父
母。”
尔时,佛告除盖障菩萨言:“善男子,我念过去世时,为此六字大明陀罗尼,遍历如微
尘数世界,我供养无数百千万俱胝那庾多如来,我当于彼诸如来处,不得而亦不闻。时
世有佛,名宝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
人师、佛世尊。我当于彼佛前涕泪悲泣。时彼如来应正等觉言:‘善男子,汝去勿应悲
泣!善男子,汝往到彼,见莲华上如来应正等觉,在于彼处,彼佛知是六字大明陀罗尼
。’善男子,我当辞离宝上如来所,往诣莲华上如来佛刹,到已顶礼佛足,合掌在前:
‘唯愿世尊,与我六字大明陀罗尼。彼真言王,一切本母!忆念其名,罪垢消除,疾证
菩提。为...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5
“心一境性”或者初禅,应该与”禅那”的争议一样
禅那几乎是禅定的同义词
可能多数人认为”禅那”指安止定、”心一境性”、能所合一,也就是杂阿含中说的
”净念、一心”。
而剎那定、近行定还不算禅那,也就没达到初禅。
但杂阿含中说的初禅并没有 ”净念、一心” (心一境性)
不知为何后世人都说初禅必须有”心一境性”?
缅甸禅师诠释“禅那”区分为止禅禅那、观禅禅那
但有学者指出”观禅禅那”没在巴利经、论及注释文献提到。
另有学者温宗堃认为巴利注释文献里,“观相(禅那)”具有“燃烧义”及“观照义”,
”观禅禅那”未出现在巴利注释文献中,但其内涵与注释书的“观相(禅那)”相合,
因此“禅那”不仅属于色界、无色界可称为禅那,毗婆舍那乃至出世间的道、果,亦涵
盖于禅那的范畴中。
我认为,既然佛教的”禅那”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
那么安止定或”能所合一”的心一境性如何思维修或静虑呢? 不懂
我认为,很可能佛教的禅那或者杂阿含中说的”净念、一心,并不一定是”能所合一”
也就是说,佛陀说的四禅有两种,
对于直接找佛陀修行的人,佛陀说观禅四禅
外道已经修了安止定的人,佛陀说止禅四禅
当时有很多外道跳槽找佛陀修...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2689 | 36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LunCong/098/098a-02.htm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丁 敏
(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提要
本論文嘗試從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與語言特色兩個面向,來分析神通故
事何以一再活躍於佛教發展史上的各個時期,乃至在今日社會中仍有其魅力。由於佛教
神通故事是依循佛教神通理論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分為原始佛典、介於小乘至
大乘間的佛典、大乘佛典三個階段來看佛教神通故事隨其神通觀念的變化而顯示出的不
同作用。其次,分析神通故事在宗教與文學兩方面的語言特色,以了解神通故事的語言
特色,也是它引人入勝的所在。最後本文試圖指出佛經神通故事對整個佛教宗教性格的
影響為何;並概括指出佛教神通故事在中國社會中由古至今的若干作用。
案:本論文所引用的佛經,均引用自《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在台
影印版。而在論文的附註中,均簡稱《大正藏》。又在論文行文中,引用佛經原文或轉
述佛經故事,常在文後即註明出處,例如〔2-11a~15b﹞,表示在《大...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7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8:22:46 2016, 美东)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5:47:20 2016, 美东)
好问题
好像大家还在争论
佛陀教过由观禅的角度看 也一直教由四禅的角度看
看起来 如果可以 佛陀似乎还是希望大家由四禅下手
纯观禅派可能有点轻忽四禅 止于剎那定
但我认为 还是要修四禅
初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初禅
二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二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三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三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
若无法如此 可能 可能再辅以观禅 这样更快
杂阿含的意思 应该 可能是这样
这只是我的看法 不一定对 仅供参考而已
《杂阿含经》八六四经
世尊向诸比丘说:「若比丘若行...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8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8:22:46 2016, 美东)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5:47:20 2016, 美东)
好问题
好像大家还在争论
佛陀教过由观禅的角度看 也一直教由四禅的角度看
看起来 如果可以 佛陀似乎还是希望大家由四禅下手
纯观禅派可能有点轻忽四禅 止于剎那定
但我认为 还是要修四禅
初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初禅
二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二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三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三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
若无法如此 可能 可能再辅以观禅 这样更快
杂阿含的意思 应该 可能是这样
这只是我的看法 不一定对 仅供参考而已
《杂阿含经》八六四经
世尊向诸比丘说:「若比丘若行...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第一节 学密者的省思
学密宗多年,各种开示都指称:密宗的戒定慧、见修行果、信解行证都较显教超胜
,利根精进者甚至可以即身成佛,比起显教需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入初地,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成佛,差距实在难以想象。藏密强调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果位观修,来自历代成就上
师的灌顶与加持,因此精进求法修持,上焉者心契空乐明,证悟大手印;中焉者本尊观
想坚住,佛慢坚固;下焉者每天观修咒念不断,严戒精进,坚信临终时,必能光明解脱
或往生本尊刹土。
藏密典籍开示、观行知见,许多与显教不同;遇到戒律开遮持守、修学知见显密恰
好相反时,强调应依止胜妙的果地金刚乘见解,舍弃下劣的因地般若乘知见。“藏密超
胜显教”如果是事实的话,则密续开示、口诀导引开示,都应超胜或等同 释迦牟尼佛
的经典开示;藏密祖师证量,亦都应超胜或等同显教祖师证量。但为什么学了大手印、
大圆满、诵观空咒、入无分别平等住多年,执意识心不起妄念即是佛地真如,能离于三
界系缚,住于涅槃之境,即是轮涅不二,即身成佛;却连流通最普遍的《心经》都弄不
通,只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十八界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
,整篇《心经》都在描述第...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40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41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侮蔑佛陀为“鬼神”,佛法为“鬼神之法”的做法,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
萧平实又说:“结手印,诵咒是鬼神所说法。”
“手印”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除了萧平实这样的无知的狂徒,谁也不会把“结手印”
当成密宗的特征。看来萧平实连汉传佛教的寺庙都未曾进入过。如果进过寺庙,不会看
不到寺庙中三世佛、八大菩萨等雕塑佛像,如果看到各种雕塑佛像,不会看不到,各种
佛像所结不同手印。萧平实如果长眼睛,不会看不到这个铁的事实。既然“结手印”是
鬼神所传的法,那么显宗佛教的佛像手印也是“鬼神所传”的法了。
又如凡是修定坐禅的人,都依毗卢七法的坐势打坐。在毗卢七法中就有双手结定印之法
。如果“结手印”是鬼神所传之法,那么毗卢七法中也有鬼神之法了?萧平实声称他们
也在习禅打座,肯定是不用毗卢法了,若依毗卢七法而坐,就会有习“鬼神之法”之嫌。
又“密咒”不仅密宗经典有,而且《般若》、《华严》、《阿含》各个经典中都有,如
《般若心经》中说到:“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其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善咒者以咒力故,能令如是老毒龙金翅鸟等,恶象狮子虎豹
豺...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42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
|
k*******c 发帖数: 438 | 43 当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不仅赞誉柳如是为“女侠名姝”,并在八十高龄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为她写了八十余万字的专著《柳如是别传》。他在《柳如是别传?缘起》中说:“搜寻钱柳之篇什于残缺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已者焉。”使陈先生“不能自已”的不只是她绝代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她难能可贵的气节。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因家境贫寒,很小就被卖到松江盛泽镇归家院做婢女。
所谓归家院,实即一妓女院。当时盛泽镇声伎风流之盛,几乎可与金陵(南京)相比。
归家院的掌门人叫徐佛,会操琴,擅画兰草,长得姿容不俗。幼小的柳如是受到徐佛的熏陶,也能诗词,擅书画,才艺出众。稍长,相国周道登告老还乡,到归家院挑个婢女侍候他的母亲,挑去挑来,就挑上了柳如是。
周母常居深宅大院,见到伶牙俐齿的柳如是自然欢喜。柳如是在归家院见识到许多人物,察言观色,应对从容,伺候起周母来自然得心应手。可惜不久,青春美丽的柳如是就被妻妾成群的周道登看中,把她收为最末一房小妾。
可叹的是,柳如是具有超人的才情,却没有常人的命运!“心比天高”,地位... 阅读全帖 |
|
i*****g 发帖数: 11893 | 44 作者:颜昌海 siRnH(^ J
w{ r(FYD L] I'
?b@q5Y
1945年8月,蒋介石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终于赢得
了卫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打败了日本鬼子侵略军,可是,马上又面对苏俄发动的侵
华战争,不得不进行一场卫国抗俄战争。苏俄发动的侵华战争,先派出157万苏俄侵略
军侵略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再由俄国政府一手制造的侵华工具——毛泽东的军队做为
苏俄侵略军的帮凶全面侵略中国大陆。最终,中华民国政府败退台湾,中国大陆沦陷于
俄寇的侵略占领(注:如是,蒋介石集团并非败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而是被强大的苏俄
打败,所以虽败犹荣)。虽然苏俄在后来的形式上没有全部占领中国大陆领土,但自此
至今却被一直苏俄意识形态占领奴役。 B15O,sL&W
苏俄打着“解放全世界,解放全人类”的旗号,实质是为了侵略全世界,奴役全人类,
利用共产主义的形式,在全世界建立其共产主义的支部,颠覆各国政府。共产中国实际
上就是苏俄政府一手建立和扶植起来的侵华得力工具,在大陆颠覆了合法的中华民国政
府。(注: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非法政体,颜昌海... 阅读全帖 |
|
m***i 发帖数: 4637 | 45 http://www.tlkg.com.cn/maiba/share.action2?code=TVY7NTYzNzAx
吃了很多苦头才念完,有点吃力不讨好。
但是很喜欢这两句:
1。"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就是凭这句话,录了很多遍才录出一个满意的版本
。有些也不错的版本因为技术问题,竟然录音不全,估计改名字的时候,缓存丢失,然
后鼓足气又重来。
2。"可以身相见如来否?" 想必如来是美女一枚? 但佛的回答令人沮丧 "否也,
Lego Guy, 不可以以身相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歌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金刚般若 波罗蜜经》经文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舍卫国 祇qi 树给 孤独园,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 乞食。于其城中次第n乞已,还至本处。饭食
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
有,世尊!如来 善护念 诸菩萨,善 付嘱 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
nuo 多罗 ... 阅读全帖 |
|
l***y 发帖数: 4671 | 46 阿含经还是比较靠谱的。读过一遍就知道了 -- 天啊,就像看课堂笔记,同一堂课,把
笔记最完整的几个同学的笔记拿来汇总,哪怕只有细微差别也要保存下来供后人自己判
断。
虽然第一次集结是佛去世后不久,但是当时就已经为细节吵得不可开交了,所以可能有
些有争议的部分有出入。不过主体部分还是靠谱的。
举个例子哈,下面这几篇,多半是同一次说法的不同记录,相互参证,主旨应当还是可
靠的。
(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
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則不能斷苦。如是受、想、行、識,不知、不明、不斷、
不離欲,則不能斷苦。「諸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斷苦;如是受
、想、行、識,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
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
行、識,不知、不明、不斷、不離欲貪、心不解脫者,則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斷、若離欲,則能越生、老、病、死怖。諸比... 阅读全帖 |
|
m***i 发帖数: 4637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mdcai (玫瑰之名:英雄儿女),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降服其心 仿 王菲 念了一段 「金刚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7 11:43:34 2013, 美东)
http://www.tlkg.com.cn/maiba/share.action2?code=TVY7NTYzNzAx
吃了很多苦头才念完,有点吃力不讨好。
但是很喜欢这两句:
1。"应如是住,如是降服其心。" 就是凭这句话,录了很多遍才录出一个满意的版本
。有些也不错的版本因为技术问题,竟然录音不全,估计改名字的时候,缓存丢失,然
后鼓足气又重来。
2。"可以身相见如来否?" 想必如来是美女一枚? 但佛的回答令人沮丧 "否也,
mdcai, 不可以以身相见如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歌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金刚般若 波罗蜜经》经文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舍卫国 祇qi 树给 孤独园,与大比丘众 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38403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ustcleven (ustcleve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无为和信主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3 22:51:44 2014, 美东)
你怎么知道祈祷不能代替禅定? 禅定的定义是什么? 非要打坐气住脉停 一念不生才叫
禅定?
执着于禅定不禅定,祷告不祷告的,没资格说禅定,着相!
请读:
金刚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
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
相,即见如来。”
执着于东方宗教西方宗教,内修祷告啥的,好好读读金刚经第七品
金刚经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
而有差别。”
既然非法非非法,为啥妄分彼此?
金刚经 第八品 依法...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9 为使出家、在家弟子效法。彼既能证,我当如是!
中部经第六十八 那罗伽波宁村经
阿那律陀!对此∶『于弟子命终、死去、再生时,如来正观何义趣而记别∶彼已往生某
处,彼已往生某处?』作何思耶?」
[阿那律陀曰∶]「师尊!对诸法,我等以世尊为根源,以世尊为导师,以世尊为归依处
。师尊!善哉!世尊开示此说义,诸比丘闻世尊之[所说]必当受持之。」
[世尊曰:]「阿那律陀!如来于弟子
命终、死去、再生时以记别∶彼已往生某处、彼已往生某处,非为欺人,非向人吹嘘,
非为利得、尊重、名誉、功德,亦非为∶如是人人令知予[之伟神力]之意义。
阿那律陀!又,实为使良家子有信、大信受、大欢喜者,彼等闻此而如为是心之集
中。阿那律陀!其为彼等永住饶益幸福也。」
阿那律陀!在此,比丘闻∶『如是名之比丘命终,彼由世尊记别「住究竟智。
」听此而心专注之。』又,彼具寿可能为自见者,或有传闻∶『彼具寿为如是[持]戒者
也。』又,『彼具寿为如是[持]法者也。』又,『彼具寿为如是智慧者也。』
又,『彼具寿为如是[乐]住者也。』又,『彼具寿为如是解脱者也。』其如是忆念
彼[具寿]之信,戒、闻、施、慧 |
|
S**U 发帖数: 7025 | 50 杂阿含经五六○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
尔时、尊者阿难亦在彼住。
时尊者阿难告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善哉慰劳问讯,或求以
四道。何等为四?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心,止观一
心,等受分别,于法量度,修习、多修习已,得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
记说,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说初道。复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于法选择
、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观一心等受,如是正向多住,得离诸使。若有比
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当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二说道。复次、比丘、比
丘尼为掉乱所持,以调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等受,
〔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则断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我则如是善哉
、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说道。复次、比丘、比丘尼,止观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
则断诸使。若比丘、比丘尼,于我前自记说者,我则如是善哉慰喻教诫,或求是名第四
说道」。
时诸比丘闻尊者阿难所说,欢喜奉行。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8/y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