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医家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r***u
发帖数: 1272
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长辈,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名
字叫彭鑫。彭,就是彭德怀的彭,鑫,就是三个金的鑫。我是北京中药大学博士毕业,
博士毕业之后我去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的研究工作。我学习中国
传统文化五年到现在。我感觉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圣先贤的教诲无论对于我们的内心还
是我们的身体,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那么下面呢,我就跟大家汇报。我讲座的题目是:
伤身、败德、折寿的根源。现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一个话题,那就是养生。所谓养生呢就
是指,让自己的身心保持一种健康状态。那么反过来看我们现今社会呢,随着国力的增
强,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之相反的呢,却是人们的健康素质下降。中风、糖尿病、
癌症,诸多疑难杂症的罹患率逐年上升。古人有一句话叫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作为一名中医师,我们身上担的责任就是两个,第一个是治疗疾病,第二个是养生保
健。那么人民的健康出了问题,我们责无旁贷。作为一名中医师,在这里我向大家道歉
。是我们做的不好。刚才我讲到,现在的人们生活,物质生活虽然提高了,但是身体却
呈现一种衰败的状态。表现出来的种种疾病,很多医院都无法解决。病痛...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6
2
来自主题: Jiangnan版 - 孟 河 医 派
孟 河 医 派
孟河,是江苏武进长江边上的一个乡村小镇。
孟河中医是江苏医家一大流派。明末清初,费尚有弃官从医,定居盂河,开始了孟河费氏的医学事业。略晚于费氏,法征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医以治伤寒出名。乾隆年间,沙晓峰、沙达周,在孟河以外科名重当时。乾嘉年间,费士源以内科闻名。丁氏以儿科见长。马氏、巢氏也已
有人业医。
清道光、咸丰、同治年间,盂河名医云集,业务兴盛,经验成熟,学术思想逐渐形成,费尚有的六世孙费伯荣、费士源的孙子费兰泉、马家的马省三和马文植祖孙以及文植堂兄弟辈马日初、巢家的巢沛山等,均名震数省。百十户人家的盂河小镇,有十几家中药铺,足见当时医事之盛。
费家以调治内伤杂病见长,马家以内、外、喉三科兼擅著称。盂河医家在杂病、外疹方面的突出建树,使盂河医家的声名大扬。从清道光、咸丰年间起至清末民初,孟河医家又陆续向外发展。沙石安迁镇江大港,巢崇山、费绳甫、丁甘仁迁上海,余听鸿迁常熟,贺季衡迁丹阳,邓星伯
迁无锡。孟河医道之盛,医家辈出,正如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家之盛甲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当时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帝国主义侵略日趋猖狂,祖国文化倍
f*******e
发帖数: 5594
3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黄煌经方言论 整理版(转载)
黄煌经方言论 整理版 十分实用
1 舌苔不必过于在意。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
主诉重要。
2 本人研究经方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
3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派,是一支重实证、重实效、重临床、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流
派。
4 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抗病的趋向
,或汗,或吐,或下,或进食,或睡眠,等等。如果压制或替代机体的抗病能力,逆向
而治,就是误治。
5 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学中医的过程,是研究
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案例都是科研课题。
6 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难在鉴别。换句话说,学中医关键是学眼光,
学思路,学方法。没有挑剔的目光,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学不到
真正的中医的。用学文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用理政的标准,均不能
得到实实在在的能看病的中医。
7 古方助我此病安康度晚年 钱汝益 (孤立肾病案)
面容清癯,比较消瘦,脸色黄暗,皮肤也很干燥,腰腿痛,步履乏力,就判...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489
4
引子
早有心思写这个题目,除了缅怀,亦有感于中医界的现状。
然而几次提笔又放下,总觉得这题目太过沉重。较之于老师的盛名,较之这个社会功利
化的标准,较之一个个如今已经成为“博导”的他的学生们,我觉得我没有给老师争光
添彩,也无缘什么显赫的社会兼职、学术头衔。我所做的,只是按照传统的家传、师承
,加上为拿文凭而系统接受的学院派教育;按照传统的读书——临证——再读书——再
临证,这样的模式走了三十余年。

我是1980年春节正式拜刘渡舟老为师的。
记得大年初三那天,我拿着父亲的亲笔信和一篮盖着过年红纸的水果,来到中医学院宿
舍的筒子楼二楼(不久刘老一家便迁进学院新建的教授楼四室一厅的新居)。表明来意
后,刘老先考查了我的中医基本功(这之前我已随父亲学医二年),然后点点头说:嗯
,不愧是将门虎子。还说:放在过去,这一拜师,这辈子饭碗是不愁了。不过学医不能
使人富,如果以发家致富为目的,就不要学医。我点点头。
后来老师告诉我,我是他“私人带徒的第四位弟子”。就这样,从1980年2月到1983年
10月,整整三年零八个月,跟随老先生攻读中医经典...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转载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 004
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 004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330&fromuid=358062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传说】深圳-高珊珊-汉传讲师<[email protected]/* */> 20:00:30
大家好,今天讲两个方子,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炙甘草汤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是太阳病中暍证的典型方证。
太阳病中暍证,是外感病的证型之一。
前几天在这里,有同学说“伤寒家眼中无湿温”,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得出这个结论,
是没有研究透彻《伤寒论》的真正内涵,没有理解清楚中医辨治学、外感病学的结果。
在中医外感病学发展史中,存在着两个旗帜鲜明的学派: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两派之
间的争论,经久不衰。
秦汉时期,“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统称。如《难经》记载:“伤寒有五,有中风,
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前面讲过,张仲景就是以《辨伤寒》、《评病要方》(一说《杂方》),内伤、外感分
立的不同辨治框架分别论述理法方药的,后世医家将张仲景内伤外感两部著作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Medicine版 - 有位病人来门诊看胃肠问题
有位病人来门诊看胃肠问题,她说我肚子胀、不消化、没有食欲;最近她去医院,医生
说她得了忧郁症,她看起来是愁容满面,没有一丝笑容;她定期会到医院拿忧郁症的药
和安眠药,也会到诊所拿胃肠药。
以中医的角度来看,她是肝郁脾虚证,只需要服用“柴胡”方剂,如小柴胡汤、逍遥散
,就可迎刃而解,同时解决精神与胃肠问题。
为何柴胡是舒肝解郁“妙药”?
柴胡进入肝、胆、三焦、心包四经。肝与胆是表里关系,就像手足,无分彼此;肝与胆
位置彼此相望,经络相互连通;病邪进入肝,也会进入胆,病邪进入胆,也会进入肝;
肝旺,胆也旺,肝衰,胆也衰;柴胡治肝脏之病,同时也会治胆腑之病,肝胆是一体的
,肝胆是同治的。(《外经微言》)
柴胡是舒肝解郁之妙药,为什么说是“妙药”呢?因为柴胡作用于肝胆,而胆是枢机,
是身体的关键、枢纽;就好像进入房子要从门进入,胆就是门锁,而柴胡是钥匙;柴胡
掌控枢机,作用就像钥匙开启门锁一样,有四两拨千金的效果,所以称之为妙药。
柴胡也能改善肠胃
为什么忧郁症的病人会有胃肠问题呢?这牵涉中医“五行”相克的问题,五行是木、火
、土、金、水。肝胆五行属“木”,脾胃五行属“土”,木克土,所以肝木会...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53185
7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银元时代生活史ZZ
付了钱之后,我关照他要一包一包代为包好,写明第一包第二包字样,而且还要重做一
个目录。到第二天,他们已经全部包好,目录也做好,掌柜还在店铺里请我吃了一餐丰
富的午餐,北平首席名医萧龙友已七十余岁也请来作陪,几杯酒落肚之后,大家很高兴
,掌柜忽然说:“现在北平学术界倡议要保存北方古物,这些书恐怕寄不出去,要是真
的寄不出的话,这批书全部可以退还,只是佣银不能退。”这话一出,我就呆了半天,
心想托曹润老可能还有办法,我当场就打电话给润老,润老说:“你付了钱没有?”我
说:“我已付了。”他说:“这一次你上了一个大当,这批书,寄三包五包还有可能,
整批的运走,恐怕毫无办法。”他这样一讲,我面如土色,连酒也饮不下去了。
萧龙友不仅是名医,而且是北平数一数二的大书法家,因为他的藏书很久没人过问
,这次能够脱手,他很得意,所以当堂取了一张宣纸,为我写一副对联,他正在写得得
意时,忽然见到我这般为难神情,他也着急起来,轻轻地对我作耳语说:“陈先生你不
要急,后天到我的诊所来,我自有办法,你安心好了。”隔了一天,我就到他诊所去,
当时病人很多,他诊病又慢,看了三个病人之后,他取出三百张纸条,原来...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37612
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清羽记》 第十六集
第四章 布局 www.6park.com
建康东郊,少陵侯府。 www.6park.com
凉亭内,萧遥逸一手摇着折扇,一手轻轻敲着棋子,紧盯眼前的棋盘,拧眉
沉吟许久,最后大喝一声:「全押!」说着将面前的棋子一把推了过去。 www.6park.c
om
程宗扬讶道:「这么烂的牌你还敢全押?」 www.6park.com
萧遥逸笑嘻嘻道:「再烂的牌,只要比对手大一点,就是绝妙的好牌。圣人
兄,还剩最后一张,要不要加?」 www.6park.com
「当然要加!」程宗扬啪地甩出手里的对子,「想吓跑我?没门!」 www.6park.c
om
萧遥逸呆看半晌,然后一拍棋盘,厉声道:「大乱将至,我们还在这里醉生
梦死,简直可耻!萧五!把牌拿走,我要和程兄纵论天下大事!」 www.6park.com
「少来!这一局我至少赢了五十金铢,先把钱拿来!」 www.6park.com
萧遥逸一脸委屈地叫道:「五十个金铢还叫钱?」 www.6park.com
萧五躬身道:「小侯爷,加上前两局,一共是欠了程少爷一百二十个金铢。
老爷以前交待过,我们萧家是有身分的体面人家,愿赌服输,欠债还钱,不能坏
了侯府的...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9
来自主题: _Vegetarianism版 - 增长气血的捷径——山药薏米芡实粥
http://jinjiduli.blog.hexun.com/8774220_d.html
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症状很多,从头到脚,好象就没有舒服的地方,病虽不是很危重
,但总是牵延不愈,时好时坏,令人烦恼不堪。其实这样的朋友当务之急是要培补您的
气血,气血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症的资本,而如何补气血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呢?中医
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气血充沛,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有些人吃一点东西就饱胀不适,难以消化;还有人吃下东西,不能很好的吸收,或腹
泻、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或不长气血而长赘肉。诸般问题,皆因脾不健运造
成。所以补益脾胃是改善体质的关键和前提。如果脾胃连五谷菜蔬都难以消化,那么药
物就更难于被吸收了。
有些人因肾虚而吃补肾的药,但补肾药,多味厚而难于消化,通常,肾没补上,却成
了脾胃的沉重负担,最后,补药停滞不消而成为毒素,所谓的虚不受补,便有脾胃虚而
难于消化之意。还有人心肝火旺,常年需服用寒凉之药以清热解毒。岂知寒凉之药最伤
脾胃,这就象常年把自家的庄稼地当作战场一样,最后,就算不被敌人打败,也会因无
粮草而饿死。所以我们一...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591
1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我看天华(麒麟)文化与张晓
今天无意间在网上读到这篇《护法卫业众弟子:计张晓檄文》,读后很有感触,突然很
想说几句。作为一名曾经的老弟子和集团员工,要凭着一份良心和一颗责任心,本着慈
悲和善良的愿望,哪怕只能对一个人有所启发或帮助,也是有意义的。我要站出来说句
公道话,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天华文化,因为毕竟从某一方面来说它传承了“中功”的部
分文化。
一、天华哲学说是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其实并末超越传统哲学
一个文化的核心,当然是她的哲学思想了。天华文化由哲学、养生修道学、特医学、实
业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八个体系组成,其核心是天华哲学。而天华哲学的核心是阴阳
根本律,而阴阳根本律的内容,其实在道家哲学里面全部都能找到,也就是说天华哲学
思想其实并没有超越传统哲学思想,顶多只能算是用现代语言解释了传统道家学说并向
现代人系统介绍了一番而已,也就是在当今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大力弘扬吧。
但是天华哲学思想并未完全继承传统的道家学说,除此之外也没有其它过人之处。比如
其核心阴阳根本律这一篇中,虽然讲到宇宙的诞生、天地万物的生成,但是其观点与道
家学说中的描述几平一致,笼统,模糊,毫无新意。对于人类的起源与归宿这个根本问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博士评论青蒿素
方舟子:为什么说中医不是科学?
作者:方舟子
1955年成立的中医研究院在去年11月改名为中医科学研究院,特地加了“科学”两
个字,据称这表明结束了多年来中医是否是科学的争论。如果靠这种文字游戏就能结束
争论那就太省事了。美国的神创论者成立了“神创科学研究所”,但是生物学界仍然不
认神创论是科学。同样,美国生物医学界虽然对中医的某些疗法(例如针灸)是否有效
有争论,但是对中医是否是科学却是没有争论的:不是科学。例如,美国国家卫生院和
美国医学会都把中医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民间医术一起归为“另类医学”,不属于医学科
学。著名的反伪科学组织“对声称超自然现象的科学调查委员会”(CSICOP)则干脆认
为中医是玄学、巫术、伪科学。
中医支持者在面对批评时常见的一个反弹是批评者不懂中医,似乎只有中医从业者
才有批评中医的资格。按这个逻辑,我们也可以说只有算命先生、风水“大师”、星相
师才有批评算命、风水、星相的资格了。要批评某一种学说是否科学,无需演一出“敌
营18年”再反戈一击,甚至无需了解它的细节,只要根据通用的科学标准对其思想和方
法加以衡量即可。尤其是在有现代医学可做为对照...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12
之一。自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
http://www.kaiwind.com/lsbl/201301/29/t20130129_869411.htm
接种疫苗法最早在哪国发明?
疫苗被称为隔离病毒的“防火墙”,有了疫苗,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重大疾病。那
么,是哪一个国家最早创造疫苗接种法呢?是中国。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早在4世纪初,我国东晋葛洪所著《肘后方》中,就有
关于防治狂犬病的记载。此外,中国古人还创造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当时,古代
中国人以接种天花病患的脓液来预防自然发生的严重天花疾病。据记载,在明代隆庆年
间(1567~1572),人痘已经广泛使用,并先后传到俄国、日本、朝鲜以及英国等国家。
东晋道教学者葛洪
清代医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说得很明确:“种痘法起于明隆庆年间,
宁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徒之家,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
多”。乾隆时期,医家张琰在《种痘新书》中也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
裘,已经数代”。又说:“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这些记载说明,自
十六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痘接种术... 阅读全帖
v****i
发帖数: 779
13
作为一名曾经的老弟子和集团员工,要凭着一份良心和一颗责任心,本着慈悲和善良的
愿望,哪怕只能对一个人有所启发或帮助,也是有意义的。我要站出来说句公道话,我
们不能全盘否定天华文化,因为毕竟从某一方面来说它传承了“中功”的部分文化。
一、天华哲学说是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其实并末超越传统哲学
一个文化的核心,当然是她的哲学思想了。天华文化由哲学、养生修道学、特医学、实
业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八个体系组成,其核心是天华哲学。而天华哲学的核心是阴阳
根本律,而阴阳根本律的内容,其实在道家哲学里面全部都能找到,也就是说天华哲学
思想其实并没有超越传统哲学思想,顶多只能算是用现代语言解释了传统道家学说并向
现代人系统介绍了一番而已,也就是在当今时代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大力弘扬吧。
但是天华哲学思想并未完全继承传统的道家学说,除此之外也没有其它过人之处。比如
其核心阴阳根本律这一篇中,虽然讲到宇宙的诞生、天地万物的生成,但是其观点与道
家学说中的描述几平一致,笼统,模糊,毫无新意。对于人类的起源与归宿这个根本问
题,还有生命为什么有这样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除了一些零星的假说之外并没有系统的
理论。它最大...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569
14
来自主题: Food版 - 到底什么最补肾!!
善补气血的山药薏米芡实粥
善补气血的山药薏米芡实粥(中里巴人)
摘自中里巴人 《求医不如求己2》

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症状很多,从头到脚,好像就没有舒服的地方,病虽不是很
危重,但总是迁延不愈,时好时坏,令人烦恼不堪。其实这些朋友的当务之急是要培补
气血,气血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症的资本。
如何补气血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呢?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
以我们要想气血充沛,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有些人吃一点东西就饱胀不适,难
以消化;还有人吃下东西,不能很好地吸收,或腹泻,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
或不长气血而长赘肉,诸般问题,皆因脾不健运而造成,所以补益脾胃是改善体质的前
提和关键。如果脾胃连五谷菜蔬都难以消化,那么药物就更难于被吸收了。
有些人因肾虚而吃补肾的药,但补肾药多味厚而难于消化,通常肾没补上,却成了
脾胃的沉重负担,最后,补药停滞不消而成为毒素,所谓的虚不受补,便有脾胃虚而难
于消化之意。还有人心肝火旺,常年需服用寒凉之药以清热解毒。岂知寒凉之药最伤脾
胃,这就像常年把自家的庄稼地当做战场一样,最后,就算不被敌人打败,也会因无粮...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4910
15
来自主题: LosAngeles版 -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养生篇 2/18
http://ds.eywedu.com/24/mydoc001.htm
雨水养生篇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
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
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杜甫有诗云: “好雨
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描述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
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这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
声地、细细地下着滋润着万物。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
满足客观需要。在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的时候,雨就下起来了。一个
“好”字,不但赞美“雨”,同时也赞美那些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及时雨的人。诗人盼
望这样的“好雨”,喜欢这样的“好雨”。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如何看雨水。对
农民来说,雨水正是小春管理、大春备耕的关键时期,而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0462
16
来自主题: Joke版 - zt 你知道任督二脉在哪里吗
任督都是中医理论中的经脉:
任脉:从下颌的承浆穴到下体的会阴学
图:http://images.fx120.net/UploadFiles/2004119111416819.jpg
督脉:从口部的龈交穴到背部最下的长强穴
图:http://images.fx120.net/UploadFiles/2004119104728633.gif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
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
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
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
通则百脉皆通」。至于「打通任督二脉」,可从中医与道家导引养生的角度分别探讨。
中医的观点可从《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了解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经脉
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
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
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4910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sAngeles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water (欢迎到风水版), 信区: LosAngeles
标 题: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养生篇 2/18
关键字: 二十四节气 中医 养生 雨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6 14:40:26 2012, 美东)
http://ds.eywedu.com/24/mydoc001.htm
雨水养生篇
公历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后为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
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
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杜甫有诗云: “好雨
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描述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
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这春雨伴随着和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
声地、细细地下着滋润着万物。诗人用拟人的手法,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
满足客观需要。在春天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的时候,雨...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2896
18
温经汤证探讨
缘起:这篇内容是我在听小艾老师讲冲脉后再看经方时的片段感悟,后来有一位王同学
问我她治疗效果较好的一个病例看起来即有柴胡汤证也有温经汤证,要如何辨别。我费
好大劲组织语言想把我的想法说清楚,因而写成这样。写完之后自己发现不知道这样的
理解是不是牵强或臆测。
温经汤从最初学习起我就不理解它,看过所有的解释也无法满意接受。直接有了如下的
理解,但我确实不知道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或是否有显然的硬伤。发在这这里希望得到
大家的指正。
感谢这两位了不起的小中医,没有她们的讲解与提问我会仍然在不理解温经汤主治与方
意的困惑中。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
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
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
二两 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应是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
血,或...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957
1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怎样可以比较快的壮阳驱寒
所以说你这个人很怪,一方面要质疑中医,一方面又想把中医说的很简单,很好学,你
抄这么一大段,你觉得你明白了?中医内部对于药性的探讨有很多,但是很多医家的解
释并不对,这很正常,这个正是中医研究要研究的方向。对了这个正好解释了为什么现
在的医生反而一定要去学张仲景,而不是必学后代的医家,因为这么久以来大家公认的
是张仲景的书错误最少,指导看病最有效,后代各医家的理论有精华,但是也有很多错
误。就拿你抄的这段来说,如果真像他这样说的头头是道,按照他的理论,那么每个人
吃了岂不是都不再怕风,不应该再得外感了?世界就变的多美好,多简单了?书柜同学,
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像你这样乱抄解释,自以为中医理论很易懂的人,我也实在没话可
说了。
i***s
发帖数: 39120
20
饮食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癌症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实生活中自己是否存在导致癌症的不良习惯。
1、喜欢吃滚烫的食物
临床中,医生发现很多消化系统癌症患者,特别是食管癌、胃癌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吃非常热的食物,每顿饭都恨不得吃那些刚出锅的东西。咨询一位被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饮食情况,发现他平日不但喜欢吃烫嘴的饭菜,还非常喜欢喝热茶,就是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他中年发病。
近年来,国内外的报道也不断证明着,饮热茶会破坏食管的“黏膜屏障”。据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食管癌患者中有很大比例的人,喜好热饮、硬食、快食或饮酒。
动物实验也证明:饮酒、吃滚烫的食物、吃饭狼吞虎咽等都对食道黏膜有一定的灼伤和腐蚀作用,当黏膜细胞出现增生性病变后,就有可能进一步发生癌变。
2、吃东西狼吞虎咽
吃东西狼吞虎咽仿佛成为这个时代上班族的一个通病,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上班族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吃饭好像只是为了简单的身体需要,所以,吃饭速度非常快。实际上这样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吃饭快,食物的咀嚼不细,易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另外,吃饭快,...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21
其实你知道宋词是宋文化上盛世,登峰造极
宋诗是唯一可以和唐诗相提并论的
宋代工艺美术种类种,瓷器成就最高。宋代有著名的五大名窑:汝、哥、官、定、钧
建筑上不多说,列两本书《木经》、《营造法式》。
科技进步发明创造太多,四大发明就占三项,
先列100项好不好
1、指南针
(指南针的制造技术在北宋沈括(公元1031—1095年)的《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
有了指南针,远洋航行才成了可能。 )
2、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
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活字印刷术是文明发展的必要前提。)
3、大炮
(使人类战争史进入到热兵器时代,炮身铁铸造,射生铁铸造的球型爆炸炮弹。
1126年,金人围攻汴京(东京开封府),北宋大臣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
“夜发霹雳炮以击贼,军皆惊呼”。)
4、钻探深井技术
(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
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
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科技界对卓
筒井有...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22
推敲这种严肃的词,不是你可以胡说的。
金元四家, 你还是再看看我列的里面有多少医学成就吧
86 太平圣惠方(宋人医学著作。收录中医处方16834个,比唐代《千金方》多出1
万多个。)
87 人痘接种(北宋时人发明。北宋丞相王旦的长子死于天花,王丞相不希望别人
再染上这种病,就从全国各地请来名医、术士,试图发现某种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一位
从峨眉山来的道姑献出一张处方:将一种毒性减弱了的人痘痘苗,通过鼻腔黏膜为健康
人“接种”,从而使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
88 医学分科(北宋时期出现。医学部亦增分为九科: 1. 内科 2. 风科 (如中风
病)3. 儿科4. 眼科5. 耳鼻喉齿科 6. 皮肤及骨科 7. 产科 8. 针灸 9. 创伤及咒禁科

89 解剖存真图(宋朝著名医家及诗人杨介,总结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
图谱《存真图》,使到当时医学生对解剖学的认识加深。 )
90 三因极--病证方论(宋人发明。将复杂的病因归为三类: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
。这种分类虽与汉代张仲景所述略同,但内容有所发展,即对各类病因概括得更具体,
其范围亦较全面,更符合临床应用。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在我国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女性大多封闭在闺阁之中,很少人读书识字;而
且,因医术传男不传女,我国古代有很多名医,也多以男性为主。虽说如此,在中国数
千年历史中,出名的女医仍不乏其人。
汉代义姁、淳于衍
最早见于史载的女医是西汉时的义姁。据《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义姁精于医
术,曾为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疗疾,颇受太后信任。
西汉时,我国在医事制度上已专门设有“女医”,古称“视产乳之疾者”。生活在
公元前128年前后的义姁,悬壶济世,深受群众的爱戴和欢迎。由于她医术精湛,朝野
共知。汉武帝更将她召入宫内,拜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
传说,义姁自幼聪明伶俐, 对民间医药有兴趣;她乐于钻研医术,遇有医生走村
串户看病,总爱跟着学,看医生怎样望、闻、问、切,或竖起耳朵,听医生讲解医理,
并虚心求教。久而久之,她不仅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而且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
一天,外村抬来一个久治不愈的腹胀病人。病人的肚子胀得像一个灌满了气的皮球。义
姁对病人仔细诊断后,取出几根针在他的下腹部和大腿部扎了几针,然后拿出一包自制
的药粉撒在病人的肚脐上, 同时给病人熬服汤药。3天后,病人腹胀开始消退,呼吸...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795
24
(宋《开宝》)
【释名】脑盖骨(《纲目》)、仙人盖(《纲目》)、头颅骨。《志》曰∶此
乃死人顶骨十字解者,方家婉其名耳。
时珍曰∶人之头圆如盖,穹窿象天,泥丸之宫,神灵所集。修炼家取坎补离,
复其纯干,圣胎圆成,乃开颅囟而出入之,故有天灵盖诸名也。
【修治】藏器曰∶凡用弥腐烂者乃佳。有一片如三指阔者,取得,用 灰火罨一
夜。待腥秽气尽,却用童男溺,于瓷锅子中煮一伏时,漉出。于屋下掘一坑,深一尺,
置骨于中一伏时,其药魂归神妙。阳人使阴,阴人使阳。好古曰∶方家有用檀香汤洗过
,酥炙用,或烧存性者。男骨色不赤,女骨色赤,以此别之也。
【气味】咸,平,无毒。时珍曰∶有毒。
【主治】传尸尸疰,鬼气伏连,久瘴劳疟,寒热无时者,烧令黑,研细,白饮
和服,亦合丸散用(《开宝》)。治肺痿,乏力羸瘦,骨蒸盗汗等,酥炙用(大明)。
退心经蕴寒之气(《本草权度》)。
【发明】杨士瀛曰∶天灵盖治尸疰。尸疰者,鬼气也。伏而未起,故令淹缠。
得枯骸枕骨治之,则魂气飞越,不复附人,故得瘥也。陈承曰∶《神农本经》人部,惟
发...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25
中国不怕,有国宝中医,啥病都能治。
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肝脏炎症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传染病之一,至今尚无预防性疫苗问世,且丙型肝炎自然转阴率低,患者可能在很长时
间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但HCV可以对肝脏进行持续性的
破坏,使疾病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为肝硬化、肝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人口中约有3%的人感染了HCV,中国的平均感染率为3.2
%,略微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称:近年来,我国
丙肝报告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全年报告病例12万人,是2003年的六倍。目
前我国所有传染病中,丙肝的报告死亡数已上升至第5位。全国约有4160万名丙型肝炎
病毒感染者,但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度却很低。因此,丙型肝炎的危害不容忽视。
聚二乙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治疗慢性
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案,也是现阶段治疗效果最好的方案[1]。但对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
失败、不能接受干扰素治疗或拒绝干扰素治疗的人群来讲,中医药有着特定的...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20965
26
唉,, 不懂得伤寒论的人竟然可以谈黄帝内经。
如果是我, 羞愧得一头撞死算了。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
、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对伤寒六经病各
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
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
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
要领。
《伤寒论》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
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
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
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书中
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
试有效。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
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1
27
在历史上它曾拯救了无数生灵,得到医家的推崇。尽管金鸡纳树主要出产在印度尼西亚
,但是它的故乡却是在美洲的厄瓜多尔。 [5-6]
疟疾,
酋长送药
酋长送药
又称为“打摆子”,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们一旦感染了这种疾病,就会
突然发冷、打寒战,之后又发高烧、说胡话、神志不清,若不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
险。在从前,中国南方特别是气候潮湿的地区很多人得这种病,那时候,人们对这种病
毫无办法,往往坐以待毙。 [5-6]
根据传说,在厄瓜多尔南部山区洛哈省的马拉卡托斯地方,某位印第安人有一次患上了
疟疾,全身发热口渴难当,他就爬到密林深处的一口小池塘边,喝了许多凉水,顿觉病
情减轻,他发现这个池塘里的水竟是苦的。后来才知道原来池塘旁边生长着许多金鸡纳
树,其中有些倒在水中,那苦味正是树皮的浸出液呢!从此以后,当地的印第安人遇到
疟疾时,就会用这种含苦味的树皮来进行自我医治。由于屡试屡效,被当地土著视作神
药,世代相传。 [5-6]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大量涌入美洲,一位名叫贝德罗·莱依瓦的酋长,出于友
谊,向传教士胡安·洛佩斯透露了金鸡纳树的药用价值,并送他一块金鸡纳树皮留作纪...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2640
28
来自主题: NextGeneration版 - 找到了spotting和肚子疼的元凶--芦荟汁
就是中国超市卖的那种1L一大瓶的韩国产的芦荟汁,以前特别喜欢喝,昨天喝了大概半
桶去洗手间就
发现spotting了,肚子也很疼。baidu了一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
,怀孕中的
妇女若饮用芦荟汁,会导致骨盆出血,甚至造成流产。对于生产后的女性,芦荟的成分
混入乳汁,会
刺激孩子,引起下痢。"
在这次之前喝了2大瓶,还以为是着床出血,真是个马虎的妈妈呀~大家引以为戒,吃东
西以前先上网
查查。附一份比较详细的不能吃的东西的目录:
. 芦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怀孕中的妇女若饮用芦荟汁,会导致
骨盆出血,甚
至造成流产。对于生产后的女性,芦荟的成分混入乳汁,会刺激孩子,引起下痢。芦荟
本身就含有一
定的毒素,中毒剂量为9--15克。大家一般可能会在食用后8--12小时内出现恶心、呕吐
、剧烈腹
痛、腹泻、出血性胃炎等中毒反应。
2. 螃蟹--它味道鲜美,但其性寒凉,有活血祛瘀之功,故对孕妇不利,尤其是蟹爪,
有明显的堕胎
作用。
3. 甲鱼--虽然它具有滋阴益肾的功效,但是甲鱼性味咸寒,有着较强的通血络、散瘀
块作用,因而
有一定堕胎之弊,尤其是鳖甲的...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3966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Med 讨论区 】
发信人: LDD (Linny), 信区: ChineseMed
标 题: 林贵: 产後如何坐月子 中医谈习俗
关键字: 坐月子,习俗,禁忌,大补气血,林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1 23:01:32 2011, 美东)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7/9/n3310521.htm
产後如何坐月子 中医谈习俗
林贵 中医师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怀胎十月胎儿成长所需的养分,全部从母体摄取,
所以俗语说:「生一个孩子坏一颗牙。」
怀孕後期孕妇体内的脏腑,因胎儿的发育成长,受到挤压而移位。再加上生产的过程中
,撕裂的疼痛、用力过度、或用力不得法、产後出血,造成体力耗损及精神的疲惫,使
产妇身心皆处於极度疲累,虚弱的状态,需要一段时间好好调理,让身体的机能逐渐恢
复。
在坐月子期间,产妇必需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最充分的休息与养护,除了均衡饮食的摄取
外,还必须有特别的膳食,以补充耗损的气血,这样不但能恢复怀孕和生产时所耗损的
气血,还可以改善原本虚弱的体质,同时又能调...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53185
30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银元时代生活史ZZ
作者:陈存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存仁(1908—1990)原名陈承沅,出生在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之家,早年丧父。
·从学校毕业后,又拜国学大师章太炎,名中医世家丁甘仁、丁仲英父子为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由上海世界书局首次以精美彩色画印
制中药植物,先后印制二十七次,解放后仍再版。
·1937年应上海世界书局要求,赴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回来出版《皇后医学丛
书》。
·1960-1970年代 在香港最畅销的《星岛日报》专栏投稿,达17年之久,每天一篇,
其中有关食补的“津津有味谭”连载,得到香港及东南亚粤籍读者极大欢迎。
·1964年由韩国驻香港总领事推荐,荣获韩国著名的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以表彰其对
汉医学的杰出贡献。
·1970年中期 法国美食协会给予“美食家”称誉。
·1979年 应日本名出版社“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
正式出版)。
·1990年9月9日,因突发心脏病,于美国洛杉矶寓所去世。
第一章 一块钱尽是血泪
1.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惨遭逆境 幼年...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511
31
应方舟子校友李同青博士之请,对《批评中医》一书进行批驳。《批评中医》中有一章
《中医理论的非科学性》,其摘录由作者方舟子张贴于新浪博客,本文以批语加点评方
式对方文进行批驳。【】为批驳之文。
中医理论的非科学性
方舟子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元气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气被当成是万物的本原,人做为万物
之一也是由气聚集而成,“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八难》)。气维持
着生命活动的全过程,“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任何事
物、任何变化都可以说成是气的形成、变化的结果,“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
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素问•五常政大论》)它似乎组成了一
切事物,但是又不像基本粒子那样具有实在的物质基础,只是一个玄之又玄的模糊而抽
象的概念。利用它似乎能够解释万事万物,然而实际上又等于什么也没有解释。
【从此段足以看出,方舟子始终不懂什么是“气”,注定此后的一切论述,是对一个自
己不懂的领域进行评论,就如同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将要用英文向人解释世界最难
读懂的方块字,随时可能将“胸有成竹”向人科普为“肚子里长竹竿”。是...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feixin( 馨飞儿), 信区: WaterWorld
标题: 比《女医明妃传》中的谭允贤还传奇的女名医!你知道吗?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Aug 23 09:02:11 2017,GMT)
华阳曾懿,曾咏、左锡嘉夫妇之女。懿幼承母训,读书习字,兼及绘画、诗词。书专篆
隶,画擅山水。并以丹青运于丝绣,精细入微。长适湖南提法使、阳湖袁学昌,夫妻同
好金石。收集汉隶各碑,朝夕校勘、临摹,书法益进。相夫教子,子皆成才。闲时与女
友结社吟诗,颇有佳作。著有《古欢堂全集》及《浣月词》一卷。又著有《医学篇》、
《女学篇》、《中馈录》,俱有裨实用。近人徐世昌《晚晴诗汇》选录懿诗二十一首,
以古风写酬唱、感怀之作居多。律诗不多,亦颇见功力。缪荃孙曾为其《古欢堂全集》
作序,略云:“伯渊女士,工书画,善诗词,有母氏风。旋见《古欢堂全集》,唐音宋
派,卓然名家。盖以冷云为之母,红蕉为之姑,蜀章、季硕为之弟、妹,家学渊源,流
传有绪,根柢厚而阅历学。”又称:“黻佩相庄,兰玉竞爽,古今才媛不可得之遇,以
一身兼之。而齿轶稀龄,名登史传,艺风犹未及见也。”叶恭绰《全清词钞》录有其词
。...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陶渊明与中国菊花文化
《荆楚岁时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晋末宋初的某年
,重阳节,陶渊明没有酒了。他揭开坛盖,是空的,逸出的残香让他难以消受。他叹口
气,摇摇头,踱出门外。菊花是有的,宅外篱边,一簇簇地,开得正盛,黄灿灿地喷张
如盖,散出阵阵馨香,惬人心意。陶渊明摘了一大把,不时凑到鼻间,又想到了酒。此
刻,有酒人家正痛快地享用吧?他索性坐在菊边,想着多采些菊花,多开些荒田,等到
明年的九月初九,就可以喝到菊花酒了。然而,老妻稚子,一大家子人,粮食总是不够
。他又想起做彭泽县令时,在250亩公田里种了高粱,未及收获,他却回乡务农了。如
今的生活不免寒苦,他淡然一笑。往事如烟云,不知过了多久,恍惚间,一袭白衣飘然
而至,原来是老朋友王弘送酒来了。太好啦,他已等不及,抓起酒杯痛饮,很快,他沉
醉在菊花丛中。
中国文化中有大量惹人喜爱的植物意象,如梅、兰、竹、菊、松、柳、荷、牡丹等
等。它们常与某一“文化名人”绑定在一起,并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梅之于宋
代林逋,竹之于东晋王子猷,菊之于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
园田,饮酒赋诗,逍遥适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2445
34
时令很快就走到了白露。现在,一年中最紧张最忙碌的收获季节已经过去,枋州城
的街面上也逐渐出现乡下人。这些人一般都戴着黑幞头,穿着花花绿绿的绸布衫子,脚
上也蹬着皮子做的矮靴,走路时都故意作出一副庄重沉稳的模样,说话时还时不时蹦出
一两个文绉绉的古辞,但是真正的城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就是乡下来的土财主。
这些自以为体面的乡下人赶着马车或者牛车,拉着一车车种出来又吃不完的剩余粮食在
衙门或者粮商那里换成或多或少的制钱,然后肩膀上挂着哗啦啦响的肮脏褡裢,在大大
小小的酒肆饭馆里进进出出,一个个吃喝得满脸放红光;吃完一抹嘴,再给家里大人娃
娃扯上几尺绸缎布料称几斤粘着芝麻的麻糖,就三一群俩一伙地吆喝着牲畜拉车回家。
不少人喝多了霍氏白酒,车还没出城便四仰八岔地躺在车上呼呼大睡,扑鼾拉扯得就象
打雷一样响亮……
白露以后,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雨。雨水不仅带走了燥热的暑气,也荡涤了空气里的
尘埃;天气一下就变得凉爽起来。
夜里的一场秋雨,簌簌啦啦地一直飘洒到第二天上午。
快到晌午的时候,雨住了。但天没有马上放晴,厚厚的灰云还布满整个天空。WwW.
hweiSk.cO...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2975
35
//zan
沙发

时令很快就走到了白露。现在,一年中最紧张最忙碌的收获季节已经过去,枋州城
的街面上也逐渐出现乡下人。这些人一般都戴着黑幞头,穿着花花绿绿的绸布衫子,脚
上也蹬着皮子做的矮靴,走路时都故意作出一副庄重沉稳的模样,说话时还时不时蹦出
一两个文绉绉的古辞,但是真正的城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们就是乡下来的土财主。
这些自以为体面的乡下人赶着马车或者牛车,拉着一车车种出来又吃不完的剩余粮食在
衙门或者粮商那里换成或多或少的制钱,然后肩膀上挂着哗啦啦响的肮脏褡裢,在大大
小小的酒肆饭馆里进进出出,一个个吃喝得满脸放红光;吃完一抹嘴,再给家里大人娃
娃扯上几尺绸缎布料称几斤粘着芝麻的麻糖,就三一群俩一伙地吆喝着牲畜拉车回家。
不少人喝多了霍氏白酒,车还没出城便四仰八岔地躺在车上呼呼大睡,扑鼾拉扯得就象
打雷一样响亮……
白露以后,接连下了好几天的雨。雨水不仅带走了燥热的暑气,也荡涤了空气里的
尘埃;天气一下就变得凉爽起来。
夜里的一场秋雨,簌簌啦啦地一直飘洒到第二天上午。
快到晌午的时候,雨住了。但天没有马上放晴,厚厚的灰云还布满整个天空。WwW....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805
36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读书,让我告别无智与无趣
“智”为般若,梵语为慧,译成中文,则是智慧。当“智慧”归于宗教仪轨以后,
“无智”便跳出了欲界、色界、无色界。而我,俗人一个,智境俱泯,跳不出三界,故
而只有无知,不会无智。
不管无知也好,无智也罢,酒肉穿肠了多年,懒惰成了醉我的毒素,使得我素餐有
余、智性不足,天天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忽然有一天,一觉醒来,懵懂如旧,而无趣
中生,更为可怕的是,一番“咀嚼”,舌尖的味蕾,敏感度陡然下降,嘴里没有半点儿
咸味。借问“医家”,医家说是少了“维生素”。我恍然大悟!
原来,知识就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不是吗?身体少了维生素,会得病;生活少了维生素,会无趣;而一个人若没有知
识所支撑,与行尸走肉有啥两样?于是,我检视自己走过的路,恍惚发现,如鸟行兽迹
一般,不禁惶恐,汗颜。幸好,迷离的醉眼,还能识起几个方块字。于是乎,我仿了猪
八戒,腋下夹上了半刀草纸,有事没事的,拿起书来,胡翻乱看。
别说,陶潜的“开卷有得”,还真没白说。翻开书本,竖排的载道妙笔,或怡情悦
性、真心自住,或跌宕恣肆、从善真我,不是中庸之道的担当,就是无知、无欲、无为
的超越。而横排的璧坐玑驰,笔底斑斓,气象万千,字里行...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Med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ChineseMed
标 题: .经络本质被认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 05:11:53 2011, 美东)
原地址:
http://njzxhx.blog.163.com/blog/static/10527031720092605857104/
我们认为,经络没有独立具体的解剖结构,它是以其它相关组织结构共同合成而为结构
的。这就像河流一样,是水流的结果,自己本身没有什么河道,碰到黄土,黄土就是河
道的边界,遇见岩石,则岩石就是河道的边界。但共同组成经络结构的相关组织具有一
定的要求,那就是网膜状组织。《内经》经常谓经穴在“分肉之间”,其意非指皮肤与
肌肉之间,而是特指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组织,在解剖学的层面上,这些组织中医称作筋
膜,而西医则谓之结缔组织,准确地讲是“固有结缔组织”。结缔组织在体内分布最广
,由组织液、纤维、基质和细胞组成。这些就是构成经络结构的物质。
但是,我们却不能反过来说这些物质就是经络,因...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63
3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长生久视
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长生不老。
医道,医仙同源,孙思邈, 陶洪景,葛洪都是仙家,同时也是医学家。
两晋时期仙家养生主要靠服食,导引,房中三术。
服食发展为中草药,导引就是现在的气功,五禽戏,印度瑜伽也同理。凡是调心,调身
,调息的功夫都可以叫导引。
本草纲目里说,奇经八脉,唯仙家内视者可查之。
如果用道家周天之类的导引养生,使经络全通,基本不会得什么病。
普通人不做导引,医家只有靠中药,针灸来帮助病人导引经脉,以求通则不痛。
古时医家既服食又导引,可以分辨出何药入何经,比如地黄入肾经,红枣如脾经。
中国自古传下的服食,导引是养生去病的殊胜法门,我等后辈当心怀感激,继承发扬之。
打字好累,只好胡乱写了些。呵呵。
n*********n
发帖数: 1534
3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长生久视
问个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道教高手里,王重阳貌似是练内丹进境速度超快的,他好像是年纪蛮大时才入的门
只用了10年左右时间得道,但是之后很短时间就去逝了
谁能告诉我是为什么?

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长生不老。
医道,医仙同源,孙思邈, 陶洪景,葛洪都是仙家,同时也是医学家。
两晋时期仙家养生主要靠服食,导引,房中三术。
服食发展为中草药,导引就是现在的气功,五禽戏,印度瑜伽也同理。凡是调心,调身
,调息的功夫都可以叫导引。
本草纲目里说,奇经八脉,唯仙家内视者可查之。
如果用道家周天之类的导引养生,使经络全通,基本不会得什么病。
普通人不做导引,医家只有靠中药,针灸来帮助病人导引经脉,以求通则不痛。
古时医家既服食又导引,可以分辨出何药入何经,比如地黄入肾经,红枣如脾经。
中国自古传下的服食,导引是养生去病的殊胜法门,我等后辈当心怀感激,继承发扬之。
打字好累,只好胡乱写了些。呵呵。
s*******n
发帖数: 452
40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论治艾滋病的假说 by 张鸣钟
中医论治艾滋病的假说
中医论治艾
滋病的假说

张鸣钟
(河南中医学院
郑州450008)
艾滋病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新病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纪瘟疫”
、“超级癌症”.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治研究.笔者在长期
从事中医临证和医史各家学说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对中国医史文献、现代医家临床报道
的学习,就愚见所及,从中医理该病的病名、病因、途径、部位、病机、治则、方药等方
面的认识,浅述为下,供同道参考。
1.以史为鉴,温故知新
在我国历史上,热病曾多次流行。历代医家在与热病的斗争中,积累了许多丰
富的经验和独特的创见。战国
n*********n
发帖数: 1534
41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经方医学的源流与现状分析zz
http://hhjfsl.com/jfbbs/read.php?tid=3082
经方医学的源流与现状分析
南京中医药大学 黄 煌
经方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学术分支,简称经方。所谓经方,本是古代经
验方的称谓。明清初期伤寒学迅猛发展,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医家视为
医学的经典,仲景方便由古时的“经验方”变为经典方的“经方”,如徐灵胎说:“古
圣治病之法,其可考者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经方,现在已经成为经典方以及
经方医学的代名词。经方医学强调方证相应,重视药物及其配伍的研究,重视临床技术
的研究,以擅用经方大剂为临床特色,学术个性非常鲜明。加强经方医学的研究与传承
,是当前以及今后我国中医药界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经方医学的源流
对经方的重视和应用,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在学术界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许
多医家从明代医学浮泛不实的医风中脱逸出来,转向《伤寒论》为代表的古医学体系的
研究和传承。如方有执(1523~1593)、喻嘉言(1585—1664)、程应旄等提倡错简说,
主张重新编次《伤寒论》,借助古人开拓自己的实学之路。舒驰远
a*********a
发帖数: 84
4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支持中医
西医未发现抗生素之前,中医就开始利用很多具有抑菌杀菌作用的天然草药柴胡,黄芩等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了,不知道阁下知道多少。
君不见历史上中医医家多长命百岁,西医医生就不见得。
中医护卫中华民族数千年,才使得中华民族长盛不衰。
西方因为没有中医治疗瘟疫,才在14世纪横扫欧洲的黑死病(瘟疫),夺去2500万人生
命,而中国运用中医治疗方法,有效的防治和控制,保存了华夏。如果没有中医,恐怕
很多人的祖先早就完蛋了。
古来中医医家以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为目的。中药取材广泛,价格低廉,疗
效显著,为老百姓所广为接受。而今的某些人,数典忘祖,学了几年西医,号称科学,
委实做的好勾当,却是谋生谋财谋私,动不动劝人手术,以便举起“手术刀”,叫你送
红包,然后还得如被屠宰畜生一般被切来割去。如今的西医医生,纵能识得几个大字(
能看懂药品标签能治什么病),乱开药,乱看病,感冒也能叫你花个千儿八百的,更何
况是大病。试问如此昂贵的医疗费,岂是普通百姓能付?这样的医德医风,这样的医生
,也能配称医者?配称科学?
“西医治病,中医调理。”这句话实是害人不浅。其实中医治病远胜西医百倍,中医是
海,那麽西医只能
a*********7
发帖数: 30080
43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支持中医
“君不见历史上中医医家多长命百岁,西医医生就不见得。”
现代中医医家的平均寿命怎么样?

芩等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了,不知道阁下知道多少。
b******i
发帖数: 47
44
那么说是在中医基础上发展的阴阳五行学说了
邹衍等一应阴阳家都首先是医家了呗
朝代更替的时候,汉为火德,秦为水德这些说法都是医家们提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不是
阴阳学说,自有自己的一套流转运行方式 可能直到汉代以后,中医才将五脏六腑的运
行“比喻”上阴阳五行的吧。
不过 你觉得人体的功能变化和当时处在统治地位但是实际上只能用朴素形容的认识体
系之间能契合的很好吗?
所以,并不是“阴阳五行是用来描述中医系统的比喻。”而是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
论基础。它指导着中医的发展。而不是反之
否则,中医岂不是无源之水
L*D
发帖数: 3966
45
http://journal.shouxi.net/html/qikan/yykxzh/zhyyzz/2009291/zyzy/20090325093802508_465946.html
浅谈“汗”的理论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李靖
作者单位:434100 湖北荆州,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关键词】 “汗” 理论 临床应用
汗对人体生理、病理和治疗的理论,历代医家均有阐述,对中医的临床辨证施治有着极
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汗”的理论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浅谈如下。
1 “汗”的生成及其重要性
1.1 “汗”与津液的关系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和液同属于水液源于水,有赖于脾胃的运化而生
成。《灵枢·决气》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
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由此可见汗津关系密切,同源异名。
然汗乃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
1.2 汗血同源
血和津液来源相同,功能相似,二者关系非常密切,故有“津血同源”之说。《灵枢·
营卫生会》所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所以古代医家一再强调:失血的病人
f*******e
发帖数: 5594
46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小儿遗尿zz
夜尿症(译文)
(日)田村嘉章
6岁,身高体重与年龄相称的男孩。主诉:夜尿。即使是白天在玩耍时或睡梦中也是点
点滴滴的有尿漏出,短裤总是湿的。夜间更是几乎每晚遗尿。查体格一般,是一个好动
的孩子,无神经质。似乎没有经常用于夜尿症的小建中汤或柴胡剂的指征。但诊为夜尿
症是没有问题的,按照夜尿的治疗,应该考虑用八味丸,但综观这孩子的病情还是有一
个疑问,令人困惑不解,即白天也有少量尿液漏出。后来还是在与其母反复聊谈中,从
其母的一句话中受到启发,其母说:“这孩子 即使夏天也不出汗啊”。于是想到了葛
根汤,决定与八味丸交互服用。运用葛根汤就是从“,,,必自下利,葛根汤,,,,
”的条文中悟出的,下利既可发汗而愈,(此时是合病)尿汗同源,尿也是汗,若能让
病者少少出点汗,是否也可以治愈呢?这是我当时不成熟的看法。于是使之交互服用葛
根汤和八味丸,服用两周后,夜尿不再发生,只是在睡梦中略微有些出汗,其后两周间
(合计四周)服药,夜尿病就完全好了,不用说白昼漏尿也痊愈了。(医方中译)

按:关于运用麻黄剂治夜尿,日本医家多善用之,国内医家用者也不少,但其释义多从
现代观点立论,认为:“麻黄对夜尿
o****t
发帖数: 88
47
http://blog.sina.com.cn/wuguozhongyishi
此人挂号费500RMB。
武国忠, 北京著名的孔伯华医馆的首席坐馆专家,被称为“北京最贵的医生”;曾经著有《四大名医孔伯华医案解析》、《武国忠伤寒论临床带教》等专业学术图书。 武国忠是中国传统的三大养生学派的传人,他是近代养生大师,解放后的道教协会会长,近代仙学养生创始人陈撄宁先生的徒孙,当代仙学泰斗、著名中医家、针灸大师胡海牙先生的入室弟子。武国忠追随胡海牙多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重点研习仙学养生、丹道中医、武当古法太极拳、道家针灸等。同时,武国忠又是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之女——著名养生大师,宫廷指科传人——王玉芳的入室弟子、义子。还曾得到过峨嵋丹医学派大师周潜川先生弟子廖厚泽先生的传授,学习丹道医家的“大方脉”。三上贵州寻访高真观廖复阳传人彭显光先生,学习丹家外丹的炼制法,访得丹道家梦寐以求的融阴阳丹法于一炉的浑圆丹法秘传。 武国忠是目前国内罕见的,融仙学养生、丹道养生与武术养生这中国传统养生学三大最主要流派精髓于一炉的中医专家。
u*****2
发帖数: 7
48
最近有篇著名报刊报道:
名医史话
名医贝润浦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1989年9月底,中国中医药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大庆献上一份大礼------有
世以来第一部集中国中医秘方、效方大成的三卷本巨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正式出版
面世了,顿时引起国际医药界轰动,称为这是可与李时珍《本草纲目》媲美的中医药国
宝。《本草纲目》是药,《秘方大全》是方,而且《大全》凝集了多少代名中医经验、
心血和秘诀,国内外医药人士争读为快。未几,《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一版第1至15次
印刷计上百万册抢购一空,国外还迅速出版了日文、韩文、英文、西班牙文版。《中国
中医秘方大全》,成为现代中医药文献和临床治疗学的圭皋。
这部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任局长胡熙明主编的《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是如何萌育的呢?1988年春,上海中年名中医贝润浦医师在北京
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并作专题学术报告,胡熙明部长亲自约见贝润浦。在部长办公室,胡
熙明向贝润浦详细了解了上海和南方地区中医药研究发展的近况,随即开门见山提出,
建国将近40年,临床研究已有很多突破,但我们还没有一套代表国家水平的现代中医治... 阅读全帖
u*****2
发帖数: 7
49
最近有篇著名报刊报道:
名医史话
名医贝润浦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1989年9月底,中国中医药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40周年大庆献上一份大礼------有
世以来第一部集中国中医秘方、效方大成的三卷本巨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正式出版
面世了,顿时引起国际医药界轰动,称为这是可与李时珍《本草纲目》媲美的中医药国
宝。《本草纲目》是药,《秘方大全》是方,而且《大全》凝集了多少代名中医经验、
心血和秘诀,国内外医药人士争读为快。未几,《中国中医秘方大全》一版第1至15次
印刷计上百万册抢购一空,国外还迅速出版了日文、韩文、英文、西班牙文版。《中国
中医秘方大全》,成为现代中医药文献和临床治疗学的圭皋。
这部由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任局长胡熙明主编的《
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是如何萌育的呢?1988年春,上海中年名中医贝润浦医师在北京
参加全国学术会议并作专题学术报告,胡熙明部长亲自约见贝润浦。在部长办公室,胡
熙明向贝润浦详细了解了上海和南方地区中医药研究发展的近况,随即开门见山提出,
建国将近40年,临床研究已有很多突破,但我们还没有一套代表国家水平的现代中医治...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695
50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请教关于旋眼功的练法
第一段 旋眼功
坐立皆可,头正腰直。凝视前方目标一个点,眼转头不要转,两眼先逆时针旋转14次,
然后稍停两秒,再两眼顺时针旋转14次,然后闭目休息约5秒,突然睁开双眼,尽量控
制不要眨眼,紧盯前方目标一会。刚做时,会有泪水,日久则消失。紧接两眼凝视前方
目标或一个点,作上下左右中,也是最后一下闭目休息约5秒,忽大睁。上述两种做法
做完后,在闭上眼睛来一遍,做法一样,两种做法各做两遍。上述做法做完后,辅助做
一遍学前实行的眼保健操。此功看来非常简单,效用似乎不会大,但古往今来的经验证
明,只要朝夕认真做几遍,久久习练是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伤热伤气,肝虚肾
虚,则导致眼病的发生,而眼昏生翳,按中医理论,眼的功能同五脏有关,作此功久之
,内障外翳自愈,两眼炯炯有神、灼灼有光。眼球黑白分明,消除炎症,防治见风流泪
,提高和保持视力,不生眼部疾病。
第二段 咽唾法、叩齿法、搓涂美颜法
关于唾液的重要作用,古代医书上有很多记载。关于长寿者的延年益寿之法,都有咽唾
液、叩齿这一项,然而对于唾液的重要性,人们极为不重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和李中梓的《医家必读》两本书中均明确指出:人若能每...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