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典章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v
发帖数: 2599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粉宋黑都不要吵了
我谋求学习以获取新知。
另外典章字纸,也是享受和休闲。
并不黑谁,也不粉谁。
这几天内容最丰富的批北宋改革的文章恐怕还是我发的。
批北宋两党制的也是我发的。


这个早就有人算过了。不过问题是,宋金银结价不普遍。
所以价格不稳定。说不定还不如用米价,食物,绢什么的算靠谱。
m******r
发帖数: 4351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考,要是日本彻底占领了中国
日本人为啥要大部分讲你的中文呢?
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必要?以色列人都会讲阿拉伯语吗?
过去游牧民族汉化是因为要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学习汉族的享乐方式
二战的日本有那个必要么?汉族从科技到文化都落后了(汉语的白话文反而要从日文吸
取大量词汇)
S*******C
发帖数: 7325
3
☆─────────────────────────────────────☆
ericz (eric) 于 (Thu Apr 1 18:32:27 2010, 美东) 提到:
中国人会不会像同化满人那样把日族给同化了,形成真正的以汉人为主体的大东亚共荣
圈儿?
☆─────────────────────────────────────☆
fead (fead) 于 (Thu Apr 1 18:35:13 2010, 美东) 提到:
会,就跟清朝一样。
不过还是该抗日,就跟当初该杀鞑子一样。
☆─────────────────────────────────────☆
minotaur (牛头怪) 于 (Thu Apr 1 19:17:52 2010, 美东) 提到:
重复发一遍,免得某些人对日本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0) 日本自认为文化和科技比中国发达。
1)日本和中国隔着大海,民族的混居做不到。类比:英国和印度
结果只能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日语。(参考蒙元时代汉人为了做官去学蒙古语)。
2)日本人多,远远多于历史上的游牧民族;汉族不能用人口的优...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1240
4
这话大谬。鲜卑人,如同后世的满人,都是父系观念很强的民族,北魏皇帝杀母留子,
皇太极以阿巴亥殉努尔哈赤,固然都有其政治背景,但由此体现出的女子地位低下是很
明显的。同汉人的完善的书面化系统化的伦理体系相比,鲜卑人满人等民族的差别主要
在于文化落后,缺乏典章制度。但是这样的民族一旦入主中原,就会立即汉化,因为他
们的固有原始文化同汉文化本来就很接近。
蒙古人在原始伦理观念上与鲜卑人满人差异很大,铁木真不拿术赤当外人,诃额伦改嫁
蒙力克(其实她原本就是也速该抢来的),这可能也是蒙古人始终没有汉化的一个根本
原因。
中华文明当中的伦理体系的基础,即礼法制度,早在西周时代就形成了(周礼),这远
在儒家诞生之前。把中国传统伦理都归结为"儒家观念",是一种很有误导性的说法。
程朱理学对中国传统伦理的贡献发生在南宋,此时鲜卑人唐人早已是历史名词。
d*****0
发帖数: 68029
5
孙中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你不知道么
1875年,孙中山9岁在村塾读书时,课余听太平军老人冯爽观说洪、杨故事,敬慕洪秀
全,并以“洪秀全第二”自诩。他说:“洪秀全起自布衣,驱逐异族,虽及身而亡,固
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因深慕其为人”。1904年,他在刘成禺写的《太平天国战史》序
中说:
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
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余年,及身而亡。无知者特唱种种谬说,是
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满清窃国二百余年,明逸老之流风遗韵,荡然无存
。士大夫又久处异族笼络压抑之下,习与相忘,廉耻道丧,莫此为甚。虽以罗(泽南)、
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号称学者,终不明春秋大义,日陷于以汉攻汉之策,太
平遂底于亡。
“太平诸杰,被视为民族革命英雄及革命先进”,与此相反,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曾国
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与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一样,被斥之为“汉奸”或“反革命英
雄”予以全面否定。直到上世纪30年代前,包括后来成为国民党总裁的蒋介石,也是持
这种态度的。这从1928年蒋介石、白崇禧、于右任的《太平天国诗文钞序...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6
所以问题就在这里。
华夷之辨谈得就是这个问题。华和夷之间一直是动态的。从血缘上,李世民肯定是夷了
,的从文化上,无疑是华,他自己也认为他是华,别人也认为他是华。他这种状态,和
西魏北周的宇文氏家族又很不同。宇文很汉化,从典章上。但他们依然认为自己和华人
不同,在朝廷上用他们的语言作为官话,穿胡服----
R*****d
发帖数: 1148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佛教的一些书籍
十分感谢你参与讨论。
理论上讲,你没有记错,史料和文物都显示,中原佛教出现的年代的确早于藏区佛教,而且早期的吐蕃佛教也深受汉传佛教的影响,这一点从脍炙人口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当中就可以找到痕迹。文成公主不仅给西藏带去了汉传佛教的经书和法器,甚至于一定程度的儒家意识形态(公主恶其人赭面,弄赞令国中权且罢之,自亦释氈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 - 《旧唐书 吐蕃传》),如果我们单看这一段文字,恐怕会要以为吐蕃可能就此逐渐汉化了。
然而,不知是藏人及其祖先的幸运还是不幸,西藏高原,不仅与东亚的核心文明(中华文明)相接壤,还与人类的另一个主要文明--印度文明,直接毗邻。喜玛拉雅山脉所造成的障碍,并不比青海-藏北的高寒荒漠更加恶劣;印度文明当中“修行”的魅力,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也不亚于“礼仪之大,华章之美”;对于保持自身的政治独立性而言,选择来自于始终就是一盘散沙的恒河平原的文化,显然要比采用长期统一集权且睥睨一切“番邦蛮夷”的汉文化,更明智一些。由此,吐蕃人在吸纳中华文化和汉传佛教的同时,也大量吸收了来自喜玛拉雅山以南的很多东西,这其中显...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8
商君法圣:毛泽东是兴法批儒的代表人物! 作者:[商君法圣] 来源:[乌有之乡]
浏览:[372] 2010-12-09
写在前面
在当代中国,某些文化复古主义者正摆出一副“回归传统”“热爱传统”的“慈爱”面
目,准备以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唯一代表事物,正准备将一个人尊崇孔子与否,作
为评判他是否尊崇和支持中华文化的唯一判断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否定孔子和儒家,
就成为了彻底否定中华文化的所谓不可辨驳的“罪证”,否定儒家就成了彻底抛弃中华
文化不再成中国人了!然而儒家文化并不能够代替整个中华文化,整个中华文化也绝对
不仅仅是儒家文化!与儒家观点相异的先秦诸子百家,哪一家不是中华文化?法家思想
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吗?毛泽东没有继承法家,没有赞美法家文明吗?既然毛
泽东继承了法家,又怎么能够被指责成是“发动文化大革命意图彻底否定和灭绝中华文
化”呢?毛泽东继承了法家文明,又怎么不能够说成是继承了中华文化呢?法家与儒家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斗争上的你死我活的斗...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ZT
第一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古代原始建筑,如埃及、巴
比伦、伊琴、美洲、及中国诸系,莫不各自在其环境中产生,先而胚胎,粗具规模,
继而长成,转增繁缛。其活动乃赓续的依其时其地之气候,物产材料之供给;随其国
其俗,思想制度,政治经济之趋向;更同其时代之艺文,技巧,知识发明之进退,而
不自觉。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
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
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
,互为因果者也。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
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
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
,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
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II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II
标 题: 对荀子“礼制”思想的经济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02:23:47 2011, 美东)
叶行昆
内容提要:春秋、战国之际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转型期,诸子百
家均为未来社会新的制度安排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创设的“礼制”思
想可谓不同凡响,“从经济思想上看,荀况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也集了先秦各家
的大成。他是我国第一个从总体上对封建经济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的思想家。”荀子所
设计的“礼制”思想,为后来的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
了理论依据,其影响十分深远。笔者以为,荀子的“礼制”思想既是“荀学”的核心,
又是其经济思想的基石,更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制度思想。
关键词:荀子、 “礼制”思想、 制度安排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即是封建领主制瓦解和封建地
主制确立的时期,是由诸侯割据称雄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的时期。西周社会...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罗马的钱币头像
太好了,完全赞同你的说法。再提一点儿可能有些过份的小小的意见: 不妨把马西
尼萨和朱古达等人的硬币正反面图片加到你相应的文章当中,这样或许会显得更生
动一些。或者可以再为这个系列写一个"外一篇",以努米底亚硬币为主参考物(若可
行的话,也可加入一些其他出土文物/建筑的图片),详细讨论一下这个国家(当然指
的是马西尼萨建国以后)的文化典章制度,以及迦太基时期的腓尼基文化,以及建国
后的希腊罗马文化,对这个国家的影响(很多细节不妨合理推测一下,比如钱币的艺
术风格,钱币上面的文字)。
另外由咱们上星期的灌水也许可以发现一个搞笑的现象: 其实我们讨论的很多东东,
都是伪命题。比如说A网友发个帖子,说"XXX(历史人物)是个脑残",于是B网友,C网
友,等衮衮诸公全都按照这个思路灌,或者痛骂,或者感叹,XXX是如何地脑残;却
不曾想一想XXX到底是不是脑残,将XXX冠以脑残,是否公正客观,是否符合历史事
实。很可能,一直灌到好几十楼以后,才有人站出来置疑这个命题的正确性。:)
c*c
发帖数: 2397
12
我读了不少钱穆余英时的书,黄仁宇也读了几本。总体还是更喜欢钱穆余英时。余英时
先生引用过曾国藩的一片日记,我很喜欢。
道光21年7月14日.
又至搪镜海先生处,问检身之要,读书之法.先生言当以《朱子全集》为宗。时余新买此
书,问及,因道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览之书。又言治经宜
专一经,一经果能通,则诸经可旁及,若遽求兼精,则万不能通一经。先生自言平生最喜
读《易》。又言为学只有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文章。考核之学,多求粗而遗精,管
窥而蠡测。文章之学,非精于义理者不能至,经济之学,即在义理内---经济不外看史
,古人已然之迹,法戒昭然;历代典章,不外乎此。又言近时河南倭仁前辈用功最笃实,
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又言诗,文,词,曲,皆可不必用
功,诚能用力于义理之学,彼小技亦非所难。又言第一要戒欺,万不可掩着云云。听之,
昭然若发蒙也。
总体上这个“历史版”是我见过最差的,钱穆先生所谓的温情与敬意,中国人的忠孝仁
礼义廉耻,这里是很难见到的。

不轻易参与吵架或者发表议论,然后分辨双方的论证是一大乐趣。自己发帖子,不断地
思考、修改论述...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13
我从台湾弄来了大部分钱穆先生还不算太年迈的时候写的史学经学书。余英时的书,我只看过他的集子里面钱穆先生写给他的“论学书简”,讨论的是看书做学问的方法问题。钱穆先生集义理派之大成,李零先生讲他义理的味道太浓反而有些地方不是很符合文献学上面的解释,新竹清华的张元先生认为钱穆先生经历的时代多忧患而由考据走向义理,和古代先贤注重由心性义理出发的初衷一样。我自己是凡是一流的书都想读,用几个大家(好的注家/经学家/史学家对我来说定义得比较狭义)的著作参照着读。
贤兄既然读了很多钱穆先生的书,不妨效法钱穆先生这么想,正是因为史版争论的风气不太好,正是因为新的一代相比前人较少去实践忠恕仁义、温良恭俭让,所以才需要有识之士去行为世范,在前人的大作中已经有比较完善结论的问题,尽量通过札记或者概要来引导史版上的学人和历史爱好者去读一流的书。

买此书,问及,因道此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身体力行,不宜视为浏览之书。又言治
经宜专一经,一经果能通,则诸经可旁及,若遽求兼精,则万不能通一经。先生自言平生
最喜读《易》。又言为学只有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文章。考核之学,多求粗而遗精
,管窥而蠡测。文章之学,非精...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儒家学说的地位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儒家学说的地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18 22:47:27 2011, 美东)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陈寅恪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
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
"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
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
道三教代表之。"
"儒者在古代本为典章学术所寄托之专家。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制实儒
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即太史公所谓“至始皇
乃能并冠带之伦”之“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而于秦始皇之身,而得以实现之也
。"
"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遗传至晋以后,法律与礼经并称,儒家周官之学
说悉采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
实现。"
"故二千年来华... 阅读全帖
o*****p
发帖数: 2977
15
摘要:我国法制建设是在深厚的儒家法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必须结合这一传统
来进行。儒家治国主张以礼治、德治、人治为主体,它与现代法治有根本的不同。尽管如
此,科学吸收其有益的成分为我国法制建设所用仍是必要的。
关键词:儒家 治国主张 现代法治
法制建设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我国的法制建设又是在仍具生命力
的传统法文化、法思想尤其是儒家治国主张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国的法制建设必须
正视这样的现实,并对传统法文化进行批判吸收,只有这样,我国现实的法治建设才能事半
而功倍。
一、儒家的礼治、德治、人治主张
礼治就是指根据礼的原则治理国家。礼包括自西周以来形成的一套礼节仪式、典章
制度和行为准则。按其实施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依靠刑罚而实施的各项具体而
明确的制度与规范, 其中包括法律制度。第二,依靠教化而实施的风俗习惯与伦理道德。
其基本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制度,它以”亲亲”、”尊尊”和”男
女有别”等作为其基本原则。孔子极不满意当时”礼崩乐坏”的状况,竭力维护礼治,主
张”为国以礼”,他竭力提倡仁者”爱人”,要求”克己复礼”,从而建立了一个以...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16
文/佐藤谦一(日本)
前两日与好友饮茶,朋友是华人的缘故,不免聊到了华和之间的历史,此文为部分
札记。
中国人自称“汉人”,在欧洲则称中国人为“秦人”(拉丁文Sina,法文Chine,
北欧文Kina,英文China,本字皆为“秦”),而在日本,则向来称呼华夏人为“唐人
”。
在我的印象中,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完美的时期,虽然事实上(想必)并非如此,
但终究不妨碍我对於唐的那种完美性的误解。与唐朝相对的,在日本大致同时期的平安
朝,也是一个优雅的时代。不得不说,日本人对自己的历史越了解,对平安朝的从容与
风雅越理解,就会越向往唐朝。
甚至在今日的现代日本社会中,仍然能够发现许多能追溯到那个年代的风俗与器物
:日本的抹茶与茶道,佛寺与禅宗,相扑与蹴鞠,白居易的汉诗,和服中最高规格的唐
衣……都依然坚持着一千年前的大唐遗风。而唐朝人对於美与精致事物的追求,也历经
千年而融入了日本人的性格之中。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能如此温柔而非侵略性的被其他周边民族所接
受。日本遣唐使中的留学生与留学僧们,在学成归朝後带回了大唐的文明与风俗,使日
本吸收了从佛道哲学到典章制度在内的所有中...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17
俺查了好几年了
到现在也搞不清楚中国的鞭锏是何时起源
掘墓鞭尸,或者唐代用鞭,到底可能与否
宋明时代的锤,到底是草原和西域文化的传入
还是古代棍棒类兵器的演化
都是假说和胡猜
我国古代,一旦是官制啊典章啊,都有资料可循
一旦到了器物,到了技术,谁tmd也说不清了
i***z
发帖数: 7508
18
一个思想宽松的时代,人民的感受是可以自由抒发的。从许许多多元人和跨越元
明时代人物的言论里,都可以看出来:在元朝盛世时代,人民幸福感是由衷的,是随时
随地自然表现出来。

在元人夏庭芝所撰《青楼集》里,同时代的张鸣善为之作叙就自豪说道:“我圣
元世皇御极,肇兴龙朔,混一文轨,乐典章,焕乎唐尧,若名臣方躅,具载信史。兹记
诸伶姓氏,一以见盛世芬华,元元同乐……”

在元人郑辅的诗里,其幸福感可谓是跃然纸上——“ 宽平令尹人自安,余惠所
加无不至。民和政和天地和,协气熏蒸作丰岁。绘图来上骇众目,一日欢声流远迩。太
平景况民力余,鼓腹嬉游饱清世。”
元末明初时人叶子奇在《草木子》里抚今追昔,回顾盛世风貌:“元朝自世祖混
一之后,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
里,宿泊如家,诚所谓盛也矣。……七八十年之中,老稚不曾睹斩戮,及见一死人头,
辄相惊骇。可谓胜残去杀,黎元在海涵春育之中矣!

元末明初时代的著名遗民戴良在《皇元风雅序》里流露出对盛世华年的怀念:“
祖宗以深仁厚德,涵养...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72
19
转贴这篇狗到的文章是为了回应:“看起来中华文明真的是起源于苏美尔文明” 一文。
C. J. Ball 的《汉语与苏美尔语》是“中华文明西来说”重要文献。“中华文明西来
说”确实不令人信服,实质上已经被放弃,只有学术史上的意义了。如果想要重新提出
,需要有新的材料支持。仅仅把旧的资料翻出来是远远不够的。
下面的文章算是讨论学术观点背后的社会心理问题。但是对“中华文明西来说”有比较
好的总结。
中国文明西来说的流播与文明的自我认同
2011-02-09 13:51 白钢 来源: 四月网
核心提示:中国文明西来说就其所依凭之语言、器物、文化证据言,以今日之学术视之
,根基虚浮而多臆想凿空之论,本不足待言,唯其于中国近代思想史所产生之影响及其
折射之文明认同意识,颇有可道者。本文试图稍稍勾勒其生成流播之轨辙,进而讨论其
与文明认同特别是中国文明自我认同之关联。
中国文明西来说,并非某种孤立的有关文明发生-流播的表述,而是整体性的世界文明
一元论之分支。这种一元论就其实质而言,是将某一系列特殊的文明属性上升为普遍的
人类共同文明经验的冲动,是具有高度自信的特殊文明体将自我意识外化为它者并构成
一...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60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八国联军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youd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八国联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3:29:08 2011, 美东)
关于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的构成:
日本,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美军,2100;法军,800;奥匈帝国,58
;意大利,53;德国,7000(登陆时在海上)。(总计不到3万人。)
八国联军侵华实录 :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向北京发起总攻,三日内占领全城 。
8月14日凌晨,八国联军对北京发动总攻。俄军攻东直门,日军攻朝阳门,美军攻
东便门。上午11时东便门被攻破,部分美军最先攻入外城。英军中午始达北京,攻广渠
门,至下午2时许攻入。晚9时,俄、日军各自由东直、朝阳破门而入。
英人当日记道:“日本人和俄国人所面对的满城城墙,高六十英尺。顶部宽四十英
尺,”“城墙的顶上聚集着军队,这两支军队整天都被阻截住。作了无数次用强烈棉炸
药轰开城门的努力,但是,每次派人去点燃引信时都被打倒了。这样持续到日本人和俄
国人都各遭到了...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主席的祭黄帝陵羞辱国军文人
国军在同一天也写了一篇祭黄帝陵, 文邹邹酸溜溜的, 很是差劲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追怀先民功烈,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
之精神,驰抵陵寝,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
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
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
始作制度,规距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
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
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
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
T*****y
发帖数: 18592
22
俺觉得,文革这事儿,是目前为止,共和国史提纲挈领的一个时期
把握如何走向文革,又如何走离文革,是可以概括整个共和国史的重大线索之一
而且争论这么激烈,这么复杂,很值得单开一个版面
之所以没有单开,只能是站方见识短浅的缘故
俺最初就想过提议开这个版
后来想,光限制在文革,也不可能,
整个红朝国史,包括典章制度、人物典故,红朝的前世今生
肯定都会牵扯进来,所以不如搞个红朝版
后来又想,共粉国粉,用扭打缠斗的特殊方式
相生相伴,感情深厚,不愿分离
而且宏观历史角度,这俩朝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不如就搞民国红朝两代历史版面得了
申请过
你们也都知道
被驳回了
again,唯一的原因
还是老邢钻风们的见识问题
这次王薄事件,又把这个激发出来了
依俺看,老邢有见识的话,早搞早受益
s***c
发帖数: 1926
23
兵策儒剑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83503983_0_1.html
新伊林人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082287893_0_1.html
非常有趣的两个博客,对中华文明西来说进行了很多大胆假设,并找出了很多证据。
归纳一下,殷商是苏美尔直系传承后裔。按照古印度哈拉巴,四川三星堆,武汉盘龙城
,河南二里头的路线进入中国。迅速击败了本地的龙山文化等土著,建立商朝。中国本
土的新石器文化被中断,文明由此开始。殷人是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提到夏的。
周人是古埃及直系传承后裔,从西域进入中国,击败了殷商。为了怀念先祖的伟大的功
绩,周人把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历史加在了殷商的前面。
两人都列除了许多许多证据,虽然民科,但非常有趣。
1.中国仓颉造字碑上谁也读不懂的鸟迹碑,就是古埃及文僧侣体。
2.“夏”在中国的金文与古埃及自称的象形文字非常相似。
3.禹,虫也。无论从象形文字,还是历史功绩来看,大禹就是埃及蝎子王。他治理了尼
罗河,统一了上、下埃及,并且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传位给自己...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312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隋书 帝纪第三
皇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
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
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
令,大将军如故。高祖令项城公韶、安道公李彻辅导之。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
朝野属望。高祖密令善相者来和遍视诸子,和曰:“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
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
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
此乎!”乃令持去。六年,转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其年,征拜雍州牧、内史令。八年冬
,大举伐陈,以上为行军元帅。及陈平,执陈湘州刺史施文庆、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
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
。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进位太尉,赐辂车、乘马,衮冕之服,玄珪、
白璧各一。复拜并州总管。俄而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乱,徙上为扬州总管,镇江都,每
岁一朝。高祖之祠太山也,领武候大将军。明年归籓。后数载,突厥寇边...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5
☆─────────────────────────────────────☆
soric (南方系程序员) 于 (Sat Apr 14 13:00:08 2012, 美东) 提到:
兵策儒剑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83503983_0_1.html
新伊林人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082287893_0_1.html
非常有趣的两个博客,对中华文明西来说进行了很多大胆假设,并找出了很多证据。
归纳一下,殷商是苏美尔直系传承后裔。按照古印度哈拉巴,四川三星堆,武汉盘龙城
,河南二里头的路线进入中国。迅速击败了本地的龙山文化等土著,建立商朝。中国本
土的新石器文化被中断,文明由此开始。殷人是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提到夏的。
周人是古埃及直系传承后裔,从西域进入中国,击败了殷商。为了怀念先祖的伟大的功
绩,周人把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历史加在了殷商的前面。
两人都列除了许多许多证据,虽然民科,但非常有趣。
1.中国仓颉造字碑上谁也读不懂的鸟迹碑,就是古埃及文僧侣体。...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26
北周六典只看过前言,知道大致说的是北周官制。不过虽说隋代北周,但隋唐官制继承北周的却不多。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说隋唐制度(礼乐典章刑政之类)有三个来源,依照所占比重排序,第一是北魏、北齐,第二是梁、陈,第三才是西魏、北周。苏绰复周改的那些官名之类,杨坚上位就废得差不多了。略论稿里好像没怎么提三省,六部是提了,大意就是六部和周六官有些形似,有些渊源罢了。
至于三省六部相当今天的什么职位,我对今天的红朝运作机制就很不了解,而且多数也很难对应,所以真不好说。
勉强说个文革的例子讲讲三省。好比太祖是皇帝,具体的讲话,发言稿之类会由秘书起草,身边的秘书参与机要自然就地位提高,好象陈伯达的角色。太祖要夺外朝的权,秘书的权力会越来越重,夺权后,秘书还有其他亲信会形成中央决策圈子,这就是中央文革小组了,相当中书省,当然是汉魏的中书,不是唐朝的。是内朝,不是外朝。如果太祖去世,太子即位,文革小组依旧存在,继续掌权,那势必就会独立性增强,成为外朝的一部分了,那就好比唐代的中书省。
汪东兴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和中央警卫局局长,在我看就差不多是汉魏时代的门下侍中了——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由他负责。...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27
你这么一比附,我就明白了。
有空讲讲清流官之类的,也要比附着讲才好。谢谢。

承北周的却不多。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说隋唐制度(礼乐典章刑政之类)有
三个来源,依照所占比重排序,第一是北魏、北齐,第二是梁、陈,第三才是西魏、北
周。苏绰复周改的那些官名之类,杨坚上位就废得差不多了。略论稿里好像没怎么提三
省,六部是提了,大意就是六部和周六官有些形似,有些渊源罢了。
也很难对应,所以真不好说。
起草,身边的秘书参与机要自然就地位提高,好象陈伯达的角色。太祖要夺外朝的权,
秘书的权力会越来越重,夺权后,秘书还有其他亲信会形成中央决策圈子,这就是中央
文革小组了,相当中书省,当然是汉魏的中书,不是唐朝的。是内朝,不是外朝。如果
太祖去世,太子即位,文革小组依旧存在,继续掌权,那势必就会独立性增强,成为外
朝的一部分了,那就好比唐代的中书省。
下侍中了——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由他负责。当然,太祖没有给汪审核权。但怀仁
堂事变就可以看出侍中的作用了。
,就不多说了。
会,红朝目下和这个距离不小啊。
R*****d
发帖数: 114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胡扯一下古时的医疗事故
第四章 我国传统医学立法之沿革
医师在古代地位低贱,有关的医疗相关的法律不多,且中国法制史的参考书籍都无人
就此专题加以讨论, 加上中国传统法律的特点 [6],依浅井虎夫(中国法典编纂沿革史作
者)所言:1.私法的规定少而公法的规定多,2.法典所规定者,非必现行法也,3中国法多道
德之分子也,以致有关医疗法规的史料相当有限.收集不易,故仅以有限之史料,以编年曆
的顺序记载如下:
夏朝à殷商à西周
一. 周礼中有医师掌医之政令,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西周的医学分科与医事制度。
(我国现行法规) 于民国七十六年六月二十九日,我国卫生署依医师法第七条第三项,订
定发佈施行专科医师分科及甄审办法)
à春秋战国时代à秦朝
二. 1975发现的秦梦书简,记录
优生法规规定:
「其子新生而有怪物其身,及不全而杀之,勿罪。」,是关于畸形儿的处置除罪化之规
定。
(我国现行法规)民国七十三年七月九日优生保健法;第九条:怀孕妇女经诊断或証明有左
列情之一者,得依其自愿,施行人工流产:四.有医学上理由,足以认定胎儿有畸形发育虞
者。另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母于生产时或甫生产后...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29
这可不是随便叫的问题
你是带来了文明(语言技术典章制度社会组织)
还是带来了文化因素(制陶种麦冶炼青铜车轮子)
完全不同等级的东西
中国的造纸术传到欧洲了
能说尼玛欧洲是中华文化的孙子吗?
a*******t
发帖数: 10093
30
一、
中国之哲学美术远不如希腊,不特科学为远逊泰西也。但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
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长
处即修齐治平之旨;短处即对实事之利害得失观察过明,而乏精深远大之思。故昔则士
子群习八股以得功名富贵,而学德之上,终属极少数。今则凡留学生管学工程实业,其
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之急则一。而不知实业以科学为根本。不揣其本、而治其末,
充其极只或下等之工匠,境遇学理略有变迁,则其技不复能用,所谓最实用者乃适成为
最不实用。至若天理人事之学,精深博奥者,亘万古、横九核而不变,凡时凡地均可用
之,而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学)为根基。乃吾国留学生不知研究,
且鄙弃之.不自伤其愚陋,皆由偏重实用积习未改之故。此后若中国之实业发达,生计
优裕,财源浚辞、则中国人经商营业之长技可得其用,而中国人当可为世界之富商,然
若冀中国人以学问、美术等之造诣胜人,则决难必也。夫国家如个人然,苟其性专重实
事,则处世一切必周备,而研究人群中关系之学必发达。故中国孔孟之教悉人事之学,
而佛教则未能大行于中国。尤有说者,专趋实用者则乏远虑,利己...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9569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我觉得他不是不懂“封狼居胥”这段历史,而是想讨论一下“封狼居胥,禅姑衍”的具
体过程,往大里说,就是汉代官方祭拜天地的仪式典章
q*********9
发帖数: 1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快看独白下的传统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中国人了解中国,帮助非中国人棗洋鬼子、东洋鬼子、假洋
鬼子棗别再误解中国。
中国人不了解中国。为什么?中国太难了解了。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在世界古国中,
它是唯一香火不断的金身。巴比伦古国、埃及古国,早就亡于波斯;印度古国,早就亡
于回回。只有中国寿比南山,没有间断。没有间断,就有累积。有累积,就愈累积愈多
,就愈难了解。
从地下挖出的“北京人”起算,已远在五十万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山顶洞人”起算
,已远在两万五千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彩陶文化起算,已远在四千五百年以前;从地
下挖出的黑陶文化起算,已远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这时候,已经跟地下挖出的商朝文化
接龙,史实开始明确;从纪元前八四一年(周朝共和元年)起,中国人有了每一年都查
得出来的记录;从纪元前七二二年(周平王四十九年)起,中国人有了每一月都查得出
来的记录。中国人有排排坐的文字历史,已长达两千八百多年。 在长达两千一百多年
的时候,一位殉道者文天祥,被带到抓殉道者的元朝博罗丞相面前,他告诉博罗:“自
古有兴有废,帝王将相,挨杀的多了,请你早点杀我算了。”博罗说:“你说有兴有废
,请问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今天,...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秀成:天国兴亡的见证人
太平军失败与李秀成剖因
? 裴毅然
军事乃政治的延续,战争只是政治较量的最后格斗,而政治较量的基础又在经济与
文化,比拼的不仅是人力物力,更有综合调配的管理能力与设计全盘的文化智力。应该
说,无论从哪一方面来分析,太平军最后的军事失败都是必然的。
一、政治上陈腐恶化
1851年金田举事之初,政治设计上即无新意,“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不过是“均贫富”的老套套,虽能号召饥民于
一时,却无力支撑以长久。
太平天国运动早期创始人实为南王冯云山,最艰苦最基础长达七年的紫荆山传教聚
众,均为冯云山奔走策划。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核心人物的加入,也是
冯的功劳。包括最初的典章制度,亦由冯撰稿拟定。《李秀成自述》内云:“谋立创国
者出南山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既有毅力又有能耐,极受信徒尊重,按说冯云山
完全可以自立,他之所以一再“让贤”于四考秀才不售、“日售赌博”的洪秀全,乃是
因为冯根据星相术,认为洪秀全“多异相”、“有王者风”,生辰八字当贵为“九五之
尊”,而自己的面相却不行,再四动员洪秀全参与其事。
1...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西征的史料及其他
呵呵,我灌水的乐趣点和你不一样啊。我觉得和公公啊,西瓜啊,虎鲸啊,Reynold他们
讨论问题收获很多,乐在其中。Reynold当初写的1001夜就特别好,我还专门为此淘旧
书买了一套Burton翻译的带插图的Heritage Press版。虎鲸指点下我还搞了本西班牙史
,虽然惭愧的是到现在都没抽功夫看一遍。这是我的乐趣。对于你来说,看来打脸是你
的乐趣。虽然我无意质疑你的喜好,但是也不打算按照你的路数来。我只讲我认为是对
的事情,讨论问题而已。以上。
好了,回到正题。首先要道个歉。你既然认为我转述Peter Jackson十分不堪,我也就
核对了一下。我基本上对原文稍微rephrase了一下,不过漏掉了这样一句话,大概会引
起争议。不翻译,直接原文照搬:
... and Rashid al-Din, who at one point reproduces Juwayni's data, also
later inserts material gleaned from a different (but surely Mongol) source.
所以,蒙古西征的问题上,Rashid的...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陛下为什么后来没人叫了?
贴个李鸿章在美国大选时给朝廷上的奏折:
臣李鸿章今有一本起奏:
臣近闻西夷米国,国君甑选,荒唐之极,笑煞万邦,恰如我天朝廷议:夫君者,天
子也,天命归也,彼既竟假草民之手,必无正统之续,此一奇也;其当朝者任由一庶人
质训国事,渔樵对答,实闹剧耳,狎客相舞,互暴私隐,取悦庶民,成何体统,此二奇
也;外患未除,内创犹存之计,不思安稳之国策,却墨守四年轮替之成规,更迭朝廷重
臣,殊为不智,此三奇也;更勿论商贾献金、财阀捐募,其劳民伤财不一而足。
今我朝亦有不肖辈,竟妄论应师此法,谬之甚矣。彼西夷米国,立国非长,其民愚
钝,其酋乖张,如此蛮夷,何德以效?想我天朝,巍巍数千年,不行此法,未见其患,
官清吏廉,国泰民康。我朝自太祖开国,施仁政于蛮夷四方,频谴能匠出使宣威,终至
蛮荒匪酋亦云:泱泱大清,吾友也。先帝尝曰:鞠躬为民,至死不渝。亲以身践,万世
流芳。
且夫,国事者,岂黎庶可知也,未历宦场,不明世事,亦非嫡属,即贸然以国相托
,几近儿戏。况禅让古法,不合今时,尧舜之说,宵小所乘,西夷名曰民主,实未开化
,臣乞陛下,悯恤万邦,早谴天使,将我朝圣制,向其宣扬,其途虽遥,其事弥坚,臣
虽不才,愿...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7636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是中国最自卑的朝代之一
稍微查了下明会典,只是最多编到正德。就算你说的数字真有(高度怀疑),难道可以
赖当时还没出生的东林党?
《明会典》·一百八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弘治十年奉敕撰。十五年书成,正德四年重校刊行。故卷端有孝宗、武宗两序。其总
裁官为大学士李东阳、焦芳、杨廷和,副总裁官为吏部尚书梁储,纂修官为翰林院学士
毛纪、侍讲学士傅珪,侍读毛澄、朱希周,编修潘辰,并列衔卷首。然皆武宗时重校诸
臣。其原修之大学士徐溥等,竟不列名,未详当日何意也。其体例以六部为纲,吏、礼
、兵、工四部诸司,各有事例者,则以司分。户、刑二部诸司但分省而治。共一事例者
,则以科分。故一百八十卷中,宗人府自为一卷弁首外,馀第二卷至一百六十三卷,皆
六部之掌故;一百六十四卷至一百七十八卷,为诸文职;末二卷为诸武职,特附见其职
守沿革而已。南京诸曹,则分附北京诸曹末,不别立条目。惟体例与北京异者,乃别出
焉。其官制前后不同者,如太常司改为太常寺之类,则书其旧名,而注曰后改为某官。
其别开公署者,如鸿胪寺本为仪礼司之类,则书其新名,而注曰本为某官。其户口贡赋
之盈缩、制度科条之改易,亦相连并载,以见变通创建之由。大抵以洪武二十六年诸... 阅读全帖
C********w
发帖数: 1724
38
易中天: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时刻
信源:新浪博客
只有中华、伊斯兰和西方现代,才代表了三代文明、三种类型、三个时代和文明三要素
,同时最具世界性。因此,这三大文明有可能就是文明意志的集中体现,当之无愧地可
以成为“第一世界”。也因此,我们民族必将被赋予新的使命,再次为人类做出卓越贡
献。
我们民族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进而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关键就在核心价值观。
一、天下大势
文明是有色彩或色调的。
最先出现的是黄色,土地的黄。这就是“大陆农耕文明”,比如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两
河流域的苏美尔、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黄河流域的夏。
其次出现的是蓝色,大海的蓝。这就是“海洋工商文明”,比如地中海岸的犹太,地中
海岛的克里特,爱琴海岸的希腊。起先,蓝色文明是弱小的。但欧洲文艺复兴以后,西
方世界勃然兴起,现代文明席卷全球。蓝色交响曲,便成为近现代文明史的主旋律。
第三种是“游牧商贸文明”,创造者则是阿拉伯半岛的贝都因人。一般来说,游牧民族
只能作为“外来户”进入文明,但贝都因人却是例外,因为他们很早就从事商贸活动。
于是,当他们团结在新月旗下,建立起自己的宗教中心(麦加)和政治中心(麦地那)
时,一...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13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
发生在公元五世纪后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北魏社会政治盛衰的一大关键,也是中国
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它的地位、作用、影响之重要与深远,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复杂性。从多元的视野重新审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我觉得还有许多话可说,其实,若能平心静气进行思考,这场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改
革运动,其价值与意义的判断,绝非教科书所说的那么简单,人们的观点也是人言言殊
,莫衷一是。
考察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几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第一,孝文帝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第二,既然改革的效果如此神妙,又是振兴经济,又是稳定政局,又为何孝文帝逝
世才30年左右,北魏就爆发“六镇起义”,北魏的统治就陷入分崩离析、万劫不复的局
面?
第三,孝文帝改革以“全盘汉化”为根本宗旨,结果它直接而彻底的摧毁了北魏赖
以统治的根基,完全泯灭了鲜卑族的个性特征,使这个曾经生机勃勃、骁勇善战,打遍
天下无敌手的民族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样的归宿究竟该怎么看待?
第四,孝文帝改革的“全盘汉化”,汉化的重点究竟在哪里,其汉化的内容是汉文
化中的精华还是糟粕,其汉化的途径与思维是否妥当...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0
泽东为什么要反孔 看看巴金的原作——

春秋时代,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如火如荼的奴隶起义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夺
权斗争,猛烈冲击着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失败的奴隶主阶级,千方百计企图恢复自己失
去的“天堂”。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
就在这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孔丘,
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今山东)。孔丘排行老二,所以又名仲尼,祖先本是宋国
贵族,父亲孔纥是个破落的奴隶主。
孔老二念念不忘自己是奴隶主贵族的后代,他从小迷恋贵族老爷的生活,喜欢用小
碗小盘做祭。
从十五岁起,孔老二就下死劲学习周朝奴隶制的典章制度,学习奴隶主贵族的“六
艺”(礼、乐、射、御、书、数),梦想将来出人头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孔丘切望结交有权势的人,一步步爬上政治舞台。有一次,鲁国新兴地主阶级分子
季孙氏设宴招待宾客。刚死了娘的孔老二,认为自己是贵族后代,不顾身上披麻戴孝,
也赶去参加宴会。
还没踏进季孙氏家门,季氏的家臣阳虎迎头给他一顿臭骂,把他赶下台阶。孔老二
意识到,新兴封建社会势力抬头,奴隶贵族就要倒霉。他咬牙切齿...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扫盲贴--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新浪历史论坛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毛佩琦
怎样认识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中国为什么从先进走向落后,一直是史学界乃至国人关
注的重大问题。许多人热中于抨击明朝的腐败,同时也热中于称颂清朝康雍乾盛世。如
果孤立地谈论这两个事实,似乎并没有找到中国走向落后的病根。而将明代中后期与清
朝前期联系起来观察,人们则不难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看出问题的症结。解体中的明朝
给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强化的清朝统治却阻断了前进的步伐。

《明史.神宗本纪.赞》上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1]明朝到万历后期,各种衰
败的征兆已经尽行显露。皇帝的怠荒,宦官的跋扈,党争的激烈,都使政权处于失控状
态。从根本上看,这时期传统经济已发展到顶峰。新的经济因素已开始腐蚀着固有的社
会纽带。与此相适应的是思想上的离经叛道和社会生活的放纵颓废,都加速了明政权的
崩溃。
但是,无庸置疑的是,中国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经济上,发达的农业手工
业处于领先水平,不仅为国内商业活动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基础,而且支持了强劲的海外
贸易。明帝国在通海势力的...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5277
42
操,比经济文化典章文物辽金算个吊啊,你用15世纪前的北京跟西方当
时的中心伊斯坦布尔比是什么居心大家都知道,北京虽然在元朝是首都,但中华文明在蒙
古人的铁蹄下已经凋零,不复唐宋的繁荣.

200
Oxford
m********y
发帖数: 21909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高欢和宇文泰哪个更牛啊
当然宇文泰牛, 西魏的典章制度直接影响了隋唐。
l****1
发帖数: 51
44
真为楼主学识捉急鸡啊!
器物当然不算文化,所谓的河姆渡等文化那只是对那种社会类型的称呼。你搞搞清楚,
胡无百年之运所指的文化是说如果胡人不学习汉人的诗书礼仪典章制度思维习惯,他们
必然百年之内退出中原。因为胡人没有这些东西,我们的才代表了先进文化,这与他们
是否使用汉人器物没一毛钱关系。同理,当代东西方文化关系可由此而知。
至于民主的民智,中国人当然没有,给你把枪,你能保证在和人争论,气急之时不拔枪
怒射吗?参见反日游行。中国人的权利约束一向来自上层,西方人则源于自身。所以当
时当下要推行全盘民主就是在祸害中国,土共推行的温和式改革才是最适合中国的。
总之,大多数中国人的政治和法律意识都很差,不要妄想一步到位式民主,听着这普世
的观点就蛋疼
a******e
发帖数: 1036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方孝孺夷十族原来是假的!
张廷玉父张英曾祖张淳为明隆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祖父张士维,官至中宪大
夫,抚州知府。父张秉彝为贡生。叔父张秉文,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官至山
东左布政使;叔父张秉贞,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后降清,官至兵部尚书。
张英以降,家族更是人才辈出,家族六代共出进士十三人,其中入翰林者十二人。张英
长子张廷瓒,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入翰林,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次子张廷玉,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入翰林,官至保和殿大學士,雍正時設立軍機處,最初
典章皆出其手,與鄂爾泰等同為軍機大臣,且恩遇最隆。張英、張廷玉父子二代為相,
“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門第榮耀,世不多見”。
以张廷玉这种背景,两朝得道的家况,见风使舵能少么? 如果你是他 你怎么写明史
? 满洲的皇帝 根本没必要你们猪明 我们也没有贬损对手的习惯。至于 降臣如何,
那就很难说了。
m*******3
发帖数: 1275
46
中国的乞丐文明
“采生折割”作为正式刑律术语进入王朝法典应不会早于唐代,对采生折割行为的处罚
并不见于《唐律》,《唐律》仅设有禁止“肢解”人体的条款,将之视为一种针对受害
人灵魂的罪行。由于元代“采生”之风大盛,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安定,所以明代刑
律中才增加处罚“采生折割”的条款。
据史料显示,宋代湖广一带即流行杀人祭鬼的风俗。《宋会要辑稿》中有一条史料说到
淳化元年八月二十七日峡州长杨县民向祚与兄向收取了当地富人十贯钱,从事“采生”
活动,其目的是“杀人为牺牲以祀鬼。”向祚与其兄谋杀了县民李祈的女儿,“割截耳
鼻,断支节以与富人。”又有记载说:“湖外风俗,用人祭鬼,每以小儿妇女生剔眼目
,截取耳鼻,埋之陷井,沃以沸汤,糜烂肌肤,靡所不至。盖缘贩弄生口之人,偷窃小
儿妇女贩入湖之南北,贪取厚利。”所以宋代官府对“采生祭鬼”的行为屡次发出禁令
,如“真宗咸平元年十月二十八日禁峡州民杀人祭鬼”又如宝元二年十一月“知万州马
元颍言乞下川陕广南福建,荆湖,江淮禁民畜蛇毒蛊药杀人祭妖神,其已杀人者许人陈
告赏钱。”可见宋代以蛊毒杀人祭鬼的区域分布相当广阔。
据学者考证,元代采生之风仍然盛行,在...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8308
47

我刚查了一下,李鸿章确实方蟒,而且正如所料,晚年所得。
普通人所说的龙袍龙袍的,延伸出行龙正龙而不说行蟒正蟒,就是个习惯性问题。龙袍
是民国时期开始的叫法,因为普通人分不清龙蟒之别也不熟悉典章制度,把皇帝、王、
公、大臣、太监穿的有龙形的衣服一律称为龙袍,所以习惯下,哪怕蟒袍,也称行龙正
龙,严格来说是行蟒正蟒但没人这样称呼的。
R*******a
发帖数: 2463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氏算不算中国史上最烂?
关陇集团有胡人血缘这不错,但等到隋唐都汉化了几百年了。古罗马的北非黑奴获得自
由后第三代都可以当senator,这就是被同化,况且陇西又不是只有胡人存在,汉人在
那一代势力一直很强,吕光还能轻松扫荡南疆呢。
说关陇集团篡改历史,你可有根据? 从东汉到唐初的史籍在有唐一代都种类繁多随处
可见,李唐氏根本无心也无法去篡改。
同化是指军政典章文字制度,光看祖宗血统的属于幼儿园思维,王蒙崔浩在地下气得发
抖。
m***n
发帖数: 12188
49
1)福建和广东距离东南亚没有差别,那一点距离差对于海路什么也不算。
2)不能用现在来简单推测历史,比如以为古代广东一定也是航海最发达。历史上,福
建航海业比广东强大很多,福建也比广东富裕很多。福建和广东的区别,比现在苏南和
苏北的区别还大。
在宋代,泉州据说是“世界第一大港”,就算不是世界第一,也是东方第一。元初,威
尼斯人马可波罗到了刺桐港(泉州),叹为观止(有说马可波罗是编造的,这里不论)
。所以早期对外航海,贸易,都是福建人多,占主导。广东人根本不能比,广东连浙江
江苏都比不上。
3)华人大规模南渡南洋,首在宋末。原因大家都知道,和以前的多次“四海南奔”本
质一回事。福建当然是首当其冲。另外,更重要的是泉州阿拉伯人想应大元,要杀光泉
州汉人。(开始只是是要杀光姓赵的汉人,姓赵的不肯老老实实挨刀,四处乱窜投亲靠
友,所以不得已之下,其它汉人也杀了很多。)福建汉人因此大规模外逃。
4)后来泉州又恢复了。中国和南洋的联系,当然是以泉州为中心,也就是以福建为中
心。但是元朝后期又来了一次亦思巴奚起义。泉州的波斯人造反,驱逐元朝政府,要建
立伊斯兰斯坦国,“亦思法杭王国”,有人考证,直接原...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个古代史问题
没有简单的条文规定一到四等,但有一系列琐碎的潜规则、明规则规定了地位高下。
比如没有规则规定丞相由什么人当,但实际上都是蒙古人当。枢密院使都是太子当,同
知枢密院使、枢密院副使除了有四个色目人之外,都是蒙古人。这些实权职位没有汉人
南人。《元史-刑法志》上说汉人南人不能当宿卫士,这就是明规则的歧视条款。对于
南人当官,还有额外歧视,比如南人不能当廉访司书吏(《典章新集-吏部》)。从诸
如此类的潜规则、明规则可以观察出一到四等人的分别。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