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co2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t
发帖数: 8967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emis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oygreat (roy), 信区: Chemistry
标 题: 有人知道99%的Co2(NO3)3是怎么制备的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6 15:51:35 2008)
看到一篇paper上用了,但买不到?
t*******n
发帖数: 4445
2
来自主题: Science版 - Re: CO2的红外吸收机理???
Man, it seems there are two issues here:
(1) Whether a molecule can absorb photon and have direct vibrational
transitions.
(2) If the above is true, whether the transition is in the IR spectral range
or not.
Your book answers the second one. On the first one, it depends on whether a
particular mode of vibration changes dipole moment or not. All polar
molecules are IR-active. But the reverse is not true since non-polar
molecules can have IR active modes, too.
In the NON-polar molecule CO2, th
w*******y
发帖数: 60932
3
$49.99
50% Off
Reg. $99.99
How Many? (Max 3)
Buy Remanufactur ed and Save!
The Beretta Px4 storm is a versatile bb & pellet shooter with real blowback
action. the power is in your hands! (co2 cartridge not included)the px4
storm looks, feels and shoots just like the firearm it copies!
This 16-shot repeater will have you shooting as fast as you can pull the
trigger. There's an 8-shot rotary clip on one end of the stick magazine, and
another one at the other end. After you're done shooting the fi
e*c
发帖数: 395
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同学们,美军也在搞水变油了
海水变油,成本3到6刀一加仑。预计8到10年后可以海试。这个成了以后是不是驱逐舰
也能靠航母加油了?
http://www.nrl.navy.mil/media/news-releases/2012/fueling-the-fl
Fueling the Fleet, Navy Looks to the Seas
09/24/2012 07:00 EDT - 117-12r
Contact: Daniel Parry, (202) 767-2541
Refueling U.S. Navy vessels, at sea and underway, is a costly endeavor in
terms of logistics, time, fiscal constraints and threats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sailors at sea.
In Fiscal Year 2011, the U.S. Navy Military Sea Lift Command, the primary
supplier of fuel and oil to ...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5
去年这个时候,我父亲发病的时候也是痰多,而且拼命吸气。医生当时解释是
老年人肺部功能完蛋了。现在看来是医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拼命吸气好像是氧气不够,其实是痰多,CO2排不出来。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买一大瓶可乐,晃两下,气泡出现,即使是瓶口敞开,气泡很快就消失了,
再晃气泡还会出现。但是,要是把可乐倒在地上,大量气泡出现。这里的
区别是表面面积。表面面积越大,溶于水的CO2溢出的越快。
在肺泡也是一样。当痰多的时候,肺泡表面面积减少,估计能少15%-30%左右。
CO2溢出就很慢,拼命吸气,把肺泡里的空气吸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吸气不是氧气缺乏,即使减少了30%的交换面积,氧气浓度增加3倍也可以补偿
回来,可是CO2排不出。
拼命吸气是为了拼命排气,排CO2.但是没用。
同时,我们看到,CO2溶于水的能力是很强的。
CO2是用新陈代谢的O2产生的,由于是大量的,不可能通过其他方法排出体外。
在急救的时候,建议是消炎的同时,降体温,减慢新陈代谢率(其特征是产生热量),
减少CO2的产生。人工肺似乎可能性不是太大,如果能把静脉血暴露在大面积
的纯净的空气里,也许,有助于CO2的释放。但是能...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二氧化碳比窦娥还冤
冤情1. 低浓度二氧化碳对人体无害。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如O2等的变化,单纯CO2升高不之于严重影响 人类的生存。因为:现
大气CO2浓度约为0.04%,分压约0.3mmHg;而人体肺泡内CO2浓度为5.6%,分压为40mmHg
。两者压力差高达 186倍。大气CO2浓度再增加20倍都不会严重影响人体的CO2交换的。
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多的是把其作为空气污染“指示剂”看待的:在室内人数一定时,室
内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反映室内通风情况,从而可以粗略估计室内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程
度。CO2达0.1%时,空气中氨类化合物明显增加,人们普遍有不适感觉,注意不是因为
CO2,而是因为氨;达3%时,肺的呼吸量虽正常,但呼吸深度增加;达4%时,头痛、耳
鸣、脉搏滞缓、血压上升;达8~10%时,呼吸明显困难,意识陷入不清,以致呼吸停止
;达30%时,致死。
据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GB/T17226—1998《中小学教室换气卫生要求》规定,“教室内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最 高容许浓度为0.15%”。
附录:日本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评价基准
清洁程度 二氧化碳浓度(%)
良 0.07
可以 0.07~0.10
尚可 0...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7
去年这个时候,我父亲发病的时候也是痰多,而且拼命吸气。医生当时解释是
老年人肺部功能完蛋了。现在看来是医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拼命吸气好像是氧气不够,其实是痰多,CO2排不出来。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买一大瓶可乐,晃两下,气泡出现,即使是瓶口敞开,气泡很快就消失了,
再晃气泡还会出现。但是,要是把可乐倒在地上,大量气泡出现。这里的
区别是表面面积。表面面积越大,溶于水的CO2溢出的越快。
在肺泡也是一样。当痰多的时候,肺泡表面面积减少,估计能少15%-30%左右。
CO2溢出就很慢,拼命吸气,把肺泡里的空气吸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吸气不是氧气缺乏,即使减少了30%的交换面积,氧气浓度增加3倍也可以补偿
回来,可是CO2排不出。
拼命吸气是为了拼命排气,排CO2.但是没用。
同时,我们看到,CO2溶于水的能力是很强的。
CO2是用新陈代谢的O2产生的,由于是大量的,不可能通过其他方法排出体外。
在急救的时候,建议是消炎的同时,降体温,减慢新陈代谢率(其特征是产生热量),
减少CO2的产生。人工肺似乎可能性不是太大,如果能把静脉血暴露在大面积
的纯净的空气里,也许,有助于CO2的释放。但是能...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8
The observed response of the climate to more CO2 is not in good agreement
with predictions.
By WILLIAM HAPPER
During a fundraiser in Atlanta earlier this month, President Obama is
reported to have said: "It gets you a little nervous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to global temperatures. When it is 75 degrees in Chicago in the beginning
of March, you start thinking. On the other hand, I really have enjoyed nice
weather."
What is happening to global temperatures in reality? The answer is: almost
nothing ...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9
WOW! LETTER TO THE EDITOR CONCERNING GLOBAL WARMING FROM A CLIMATE SCIENTIST
Beverly Farrar Broker/Associate/Owner- 3500+ Top Contributor
To the editors of Rolling Stone magazine:
[email protected]
/* */
In view of your recent problem with the rape story, may I suggest that you
improve your standards in the field of global warming coverage?
First take no one's word for it, find and publish the evidence, instead of
relying on some alleged expert.
- Look at the actual evidence behind any exp...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10
去年这个时候,我父亲发病的时候也是痰多,而且拼命吸气。医生当时解释是
老年人肺部功能完蛋了。现在看来是医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拼命吸气好像是氧气不够,其实是痰多,CO2排不出来。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买一大瓶可乐,晃两下,气泡出现,即使是瓶口敞开,气泡很快就消失了,
再晃气泡还会出现。但是,要是把可乐倒在地上,大量气泡出现。这里的
区别是表面面积。表面面积越大,溶于水的CO2溢出的越快。
在肺泡也是一样。当痰多的时候,肺泡表面面积减少,估计能少15%-30%左右。
CO2溢出就很慢,拼命吸气,把肺泡里的空气吸出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吸气不是氧气缺乏,即使减少了30%的交换面积,氧气浓度增加3倍也可以补偿
回来,可是CO2排不出。
拼命吸气是为了拼命排气,排CO2.但是没用。
同时,我们看到,CO2溶于水的能力是很强的。
CO2是用新陈代谢的O2产生的,由于是大量的,不可能通过其他方法排出体外。
在急救的时候,建议是消炎的同时,降体温,减慢新陈代谢率(其特征是产生热量),
减少CO2的产生。人工肺似乎可能性不是太大,如果能把静脉血暴露在大面积
的纯净的空气里,也许,有助于CO2的释放。但是能... 阅读全帖
t****m
发帖数: 101
11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谁是骗子?
这个问题以前讨论过。首先你说的“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平衡的”。这个不是事实。地
球大气的CO2浓度,曾经比现在高得多。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循环,到底如何,根本是一
笔糊涂帐。碳循环的计算中有巨大的黑洞,没有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我们知道的是,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不平衡的。CO2浓度升高,植物的光和作用就
相应的增强。吸收的CO2就增加。CO2浓度升高,流失到太空的CO2会增加,海洋能够溶
解的CO2也会多一点。人造的CO2,每年大约是11ppm。但是每年测量出来的CO2增加,只
有2-3ppm。这也说明,正如绝大多数自然现象一样,CO2的变化,同样地,是负反馈。
自然界对CO2有自我调节功能。
我原文的推论,人造CO2占全部CO2的3%左右,是这样的道理:。举例来说:假如美国每
年生产1百万辆汽车,假如我们知道其中的尼桑车的年产量占3%。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推
论出来,马路上跑的汽车,尼桑车占3%,不管这些车是哪一年制造的,也不管马路上的
车辆总数提高了多少,这个数字都应该成立,而且有所高估,因为尼桑车不是一开始就
在美国销售的(类比于人造CO2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样的计算,更加合理。
l****z
发帖数: 29846
12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RE: Global Warming – Who is in denial?
August 2, 2012 by David Robertson
Every now and then, someone will try to prevent a debate about global
warming by claiming that a consensus of earth scientists supports the
existence of anthropogenic global warming. Well, that so-called “consensus
” is imaginary.
In July of 2008, The Hindu newspaper (India’s national newspaper) published
an article titled “Challenging the basis of Kyoto Protocol”.
Here is an excerpt from that article:
As western nations step up pressure on India and China ...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13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Huhne is no loss
当我问英国气候变化部的人在每年花纳税人300亿的情况下暖化被遏制了多少时,在一
片可怕的沉默之后,回答是“我们从没算过”
Posted on February 3, 2012 by Anthony Watts
By Christopher Monckton of Brenchley
Today’s resignation of Chris Huhne, the UK Minister for Climate Change,
offers the prospect of a belated return to sanity at the former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in Whitehall. Huhne now faces prosecution for an alleged attempt
to pervert the course of justice by asking his then wife to say that she
was driving at the time when one of Britain’s thousands of s...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095
14
你可否知道,海水温度变化一度的热量拿出来,可以造成多少度的大气温度变化多少吗
?单纯考虑大气温度太可笑了。这是我为什么给你看海水heat content的原因。相比之
下大气中温度热量变化都是毛毛雨。海水贮存的热量一旦通过厄尔尼诺循环等排放到大
气中,那可是排山倒海啊。
你拿冰期间冰期相差的二氧化碳数据跟人类短短150年造成的变化比,您老又在证明我
的观点吗?人类150年造成的二氧化碳变化已经超过了冰期间冰期10万年期间二氧化碳
的变化值,你不觉得人类应该警觉了吗?
更不用说冰期间冰期的二氧化碳在过去80万年里只是在180到280单位之间变化,而今天
的二氧化碳浓度在100年间已经让这个循环out of control,到现在的差不多400单位了。

因为根据支持者的论点,
CO2是导致全球暖化的原凶,
从1900年到2000年, 地球暖化的情况,
和CO2排放成正比,
而今在CO2 排放量没有减少的情况下,
却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全球平均气温持平,
要用La Niña和 El Niño 来解释这个现像也不合理,
La Niña和 El Niño ...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8925
15
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6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
长万钢透露,2009年-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达到49.7万辆,这表明我国接
近完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
到的“到2012年时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的阶
段性目标。
面对下一个“到2020年时产能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的最终目标,
政策制定者虽倍感压力、但也是乐见其成。但关于我国将新能源汽车限定在“纯电动汽
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由此制定的补贴政策争议不断,关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
混合动力”是否真能达到“节能减排”作用的争论却也是从未停息。
近日,日本汽车技术专家、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之父人见光夫再次向电动汽车开
炮,“如果按照现在的发电方式进行计算,(从CO2减排的角度)电动汽车几乎没有意
义”。他通过长达50页PPT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现有的发电方法不改变的前提下
,将内燃机的实际油耗改善大约25%,CO2排放量就能达到与电动汽车相同水准。
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向...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16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Re: 加州大旱,人造的?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aple (凸-_-凸), 信区: Joke
标 题: Re: 加州大旱,人造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7 13:31:04 2015, 美东)
你不学无术你还要酱。
太阳对地辐射到达地表的能量大约是1.5e21焦耳/年。太阳到地能量年与年的差值大约
2e18焦耳,人类每年自己燃烧所有的化石能得到的能量大约是1.5e17焦耳。Sun energy
variation is ~13X of mankind used energy。
人类拼死了用石油煤炭也不如太阳乐一下的。
大气的水蒸气是温室气体的主成分。水蒸气占大气的0.1%-3% (地点不同)而CO2占大概
0.03%。光靠CO2那点子热容地球生物早完蛋了。火星大气95%都是CO2,也没见火星上怎
么温室了。所谓的地球CO2增加不过是从0.028%增加到0.037%,对温室气体的整体变化
影响不大。温室的工作原理是隔绝对流不是玻璃/空气光谱是物理的基本知识。CO2受热
后密度变化比水大,所以CO2的增加会降低大气的温室效应而不是增加。那棒子宣传变
暖的... 阅读全帖
c****7
发帖数: 838
17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巴黎气候协定-细节里的魔鬼
减排是指减排什么? 是污染物还是CO2, CO2根本不是污染物,为啥要减排?
有任何证据表明全球变暖是因为CO2? 根本没有!CO2对气温变化的贡献极小,并且很多
化石/冰心等地质科学的证据表明, CO2和温度的因果关系正好相反,温度升高后CO2会
随着升高, 温度降低后CO2会随着降低。
如果太阳活动降低,全球立刻变冷,排多少CO2都无济于事。上个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
是人类CO2排放的爆发期,温度根本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m********5
发帖数: 17667
18
这个更加离谱
人家说的是溶液反应,产物是有CO2
若不考虑CO2溶解度,并且认为是理想气体,无压缩液体
则反应速率明显只和CO2的分压有关,和总压无关。
如果考虑real gas则分压和总压以及Z有关 (或者用Van der Waals Equation),这个
Z得查表的又和温度以及分压有关,不是你想说有N2的时候CO2分压更大就更大的。实际
上常压下N2,CO2的Z几乎一样,所以可以说和理想气体假设差不多。即使考虑到CO2物质
的量较少,也只是让CO2分压稍微大一些。
而且刚开始反应的时候两个腔室都没有任何CO2, 即使考虑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一个
大气压下的N2也完全不会对CO2逸出造成可观测的影响。而且我想对于一个奥赛题目还
不至于提供这么多参数可供查询...所以多半是理想气体假设。
如果考虑液体也可以压缩一点,则反应速率还可能随总压增大而增大。
如果考虑溶解度,则自然还是和Henry's law有关。

向无穷大
a**e
发帖数: 8800
19
来自主题: Joke版 - 加州大旱,人造的?
你不学无术你还要酱。
太阳对地辐射到达地表的能量大约是1.5e21焦耳/年。太阳到地能量年与年的差值大约
2e18焦耳,人类每年自己燃烧所有的化石能得到的能量大约是1.5e17焦耳。Sun energy
variation is ~13X of mankind used energy。
人类拼死了用石油煤炭也不如太阳乐一下的。
大气的水蒸气是温室气体的主成分。水蒸气占大气的0.1%-3% (地点不同)而CO2占大概
0.03%。光靠CO2那点子热容地球生物早完蛋了。火星大气95%都是CO2,也没见火星上怎
么温室了。所谓的地球CO2增加不过是从0.028%增加到0.037%,对温室气体的整体变化
影响不大。温室的工作原理是隔绝对流不是玻璃/空气光谱是物理的基本知识。CO2受热
后密度变化比水大,所以CO2的增加会降低大气的温室效应而不是增加。那棒子宣传变
暖的没办法了才从CO2的吸收光谱上找碴,但是又总是不说CO2那几个吸收峰,除了3.
5um那个,水都有对应的峰而且比CO2的宽。
说白了,变暖就是一群有利可图的人在搞,政客们支持,财团支持,所以反对的人发不
出声音而已。
t*****3
发帖数: 305
20
来自主题: Joke版 - 谢彦波采访 (非笑话)
应该是很聪明的人 但是好像考虑问题不周全 容易牛角尖
比如说他说的那个种沙漠快速生长植物吸收CO2...植物长需要水啊, 水还得用水泵或者
输水管道送来,消耗的能量就是烧炭烧油来的,还是要放CO2. 再有, 植物长到一定程度
就不长了, 每年吸收CO2造出来的叶子又要落掉被微生物分解成CO2,根本就吸收不了太
多CO2了. 除非不停的种新树苗. 即使假设吸了很多CO2, 大气里相对应氧气又多了, 高
氧干燥的地方,比如南加,植物非常易燃.一把大火CO2全放出去了. 真正要贮藏CO2还得
靠石头, 和CO2反应生成固态的碳酸钙/镁什么的,形成新的石头之后,一时半会儿就回不
到大气去了. 这也是现在很多人做固碳的主要方向.
t****m
发帖数: 101
21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谁是骗子?
呵呵,这就对了,每年1.6ppm,要250年才能把CO2翻番。后面的就不用再算了。原因?
那个时候化石燃料已经快用光了。剩下的化石,市场价格自然会很高。那个时候,使用
其他能源,可能更便宜。所以就没有CO2的问题了。说到底,市场决定效率和最佳选择。
所以你的1000年的说法才是杞人忧天,天诛地灭,世界末日恐惧论。完全没有道理。
CO2翻番,大气的温度只会因此上升1C。这个幅度,实在太小了。所以连IPCC都不好意
思提。只好造假出一个6C来。
>> 我认为应该用 "人造CO2使得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的" 来估计人类活动的影响。因
为温室效应直接相关的是 大气中CO2的浓度, 而不管有多少CO2产生和被吸收。
对亚,“温室效应直接相关的是大气中CO2的浓度”,大气浓度中,不管增加多少,其
中人造的部分是多少?是3%----上面的问题你没有回答:根据尼桑车的产量数据,认定
在马路上跑的车子中3%是尼桑的,这个推理有问题么?
t****m
发帖数: 101
22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今评员在嘛? 请求出手帮助
这个是基本没有争议的CO2浓度。不象温度曲线,经过了大量的调整。
问题是这个什么也证明不了:
1,CO2 的浓度不断增长,10年以来的温度却没有上升。反而否定了CO2与温度的因果性。
2,退一步讲,即使CO2 与温度变化相关。相关性证明不了因果性。
3,CO2的精确测量只有这么几十年的历史。无法证明CO2浓度的增加是因为人类引起的
。事实上,地球碳循环的前后左右,人类根本没有搞清楚。
人造CO2占全部CO2的3%左右。举例来说:假如美国每年生产1百万辆汽车,假如我们知
道其中的尼桑车的年产量占3%。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推论出来,马路上跑的汽车,尼桑车
占3%,不管这些车是哪一年制造的,也不管马路上的车辆总数提高了多少,这个数字都
应该成立,而且有所高估,因为尼桑车不是一开始就在美国销售的(类比于人造CO2
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这样的计算,更加合理。
y****t
发帖数: 10233
23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全球暖化的事
http://www.mitbbs.com/article/USANews/31305807_0.html
发信人: todcom (tc), 信区: USANews
标 题: Re: 谁是骗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2 03:22:55 2010, 美东)
呵呵,这就对了,每年1.6ppm,要250年才能把CO2翻番。后面的就不用再算了。原因?
那个时候化石燃料已经快用光了。剩下的化石,市场价格自然会很高。那个时候,使用
其他能源,可能更便宜。所以就没有CO2的问题了。说到底,市场决定效率和最佳选择。
所以你的1000年的说法才是杞人忧天,天诛地灭,世界末日恐惧论。完全没有道理。
CO2翻番,大气的温度只会因此上升1C。这个幅度,实在太小了。所以连IPCC都不好意
思提。只好造假出一个6C来。
>> 我认为应该用 "人造CO2使得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的" 来估计人类活动的影响。因
为温室效应直接相关的是 大气中CO2的浓度, 而不管有多少CO2产生和被吸收。
对亚,“温室效应直接相关的是大气中CO2的浓度”,大气浓度中,不管增加多少,其
中人造的部分...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24
正常人即使大运动的时候,CO2排除过量的时候,肺泡内的水分也不会分泌
过多,影响CO2的排出,可见肺泡内壁的水分的厚度(肺泡内表面的液膜)
是有一个控制机制的,这个机制被打破,是导致痰多的原因。
这可能是某种蛋白质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物的质量保证的。
http://baike.china.alibaba.com/doc/view-d4188193.html
我对于纤维肺的说法不以为然,这很可能是医学界的现代迷信。搞不懂,还
乱编,乱吓人。又是毛细血管萎缩,又是纤维化,好像都用核磁共振看的
很清楚一样。实际问题是O2能进去,CO2出不来。不是表面面积问题是什么?
O2溶解的那么慢都能进去足够数量,这说明表面面积对于氧气是住够的,
但是对于CO2出气速度来说,在正常状态下是够的,在不正常状态下就不够了。
而CO2的数量完全是由O2的数量决定的CO2的产生速度完全由O2进气速度和
新陈代谢速度决定的。
血液里的CO2浓度那么高,CO2又是那么容易和水分离,不是面积少是什么?
毛细血管再萎缩,氧气怎么能输的进去呢?还纤维化,化个头。婴幼儿也有
肺部水分过度死亡的病例吧?
图像处理结果的图片我...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25
正常人即使大运动的时候,CO2排除过量的时候,肺泡内的水分也不会分泌
过多,影响CO2的排出,可见肺泡内壁的水分的厚度(肺泡内表面的液膜)
是有一个控制机制的,这个机制被打破,是导致痰多的原因。
这可能是某种蛋白质或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物的质量保证的。
http://baike.china.alibaba.com/doc/view-d4188193.html
我对于纤维肺的说法不以为然,这很可能是医学界的现代迷信。搞不懂,还
乱编,乱吓人。又是毛细血管萎缩,又是纤维化,好像都用核磁共振看的
很清楚一样。实际问题是O2能进去,CO2出不来。不是表面面积问题是什么?
O2溶解的那么慢都能进去足够数量,这说明表面面积对于氧气是住够的,
但是对于CO2出气速度来说,在正常状态下是够的,在不正常状态下就不够了。
而CO2的数量完全是由O2的数量决定的CO2的产生速度完全由O2进气速度和
新陈代谢速度决定的。
血液里的CO2浓度那么高,CO2又是那么容易和水分离,不是面积少是什么?
毛细血管再萎缩,氧气怎么能输的进去呢?还纤维化,化个头。婴幼儿也有
肺部水分过度死亡的病例吧?
图像处理结果的图片我...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5417
26
转载:
根据一些资料可得这些燃料的典型热值及产生的CO2
天然气 8300千卡/m3,产生的CO2为1.885kg;
标准煤 7000千卡/kg,产生的CO2为3.6kg;
原油 9200千卡/kg
原油的碳含量按85%,产生的CO2为3.1kg,
各发10000千卡热量,需
天然气 1.20 m3,产生CO2,2.26 kg;
原油 1.09kg,产生CO2,3.37 kg;
标准煤 1.73kg,产生CO2,5.14 kg。
a********e
发帖数: 1181
27
1)全球CO2在过去的几十万至少是几万年内基本比较稳定270(工业革命前)。工业革
命后大气中的CO2越来越高,增速也越来越快,现在380左右,所以增加是人为造成的
2)CO2可以吸收地面的辐射的能量,其它如CH4, N2O, CFCs都可以,但CO2整体贡献最
高,水蒸汽也可以,但是水蒸汽的增幅没有这么大,没有多少人为作用,而且不似CO2
比较均匀
3)过去几十万年CO2和全球温度高度相关,主要来自南极冰层的测量数据
4)过去一百年,可记载的全球平均温度大约增加0.6度
5)温度增加非常有可能是温室气体造成的(IPCC, very likely, >85%-90%)
6)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许多生态系统的变化,比如NATURE的一篇关于青蛙灭绝的文
章可能是全球变化引起的
现在全球变暖被政治化了,中国目前在发展阶段,需要排放CO2,会继续争论下去,
本人看这方面的文献8年,这些基本事实应该大家都比较认同,就是对未来变化的程度
有不同认识,但是基本上都认为需要考虑做一些事情了,否则可能会有更坏的结果
t****m
发帖数: 101
28
>>CO2可以吸收地面的辐射的能量,其它如CH4, N2O, CFCs都可以,但CO2整体贡献最高
你看文献就看来了这个彻底的谎言?CO2的温室效应要远低于H20。看这一段:
根据美国政府的这个数据:
http://www.geocraft.com/WVFossils/greenhouse_data.html
自然排放的co2是人类排放的6倍以上。
换句话说,CO2在空气中的含量只有0.4%。而其中人类造成的只有不到15%,相对空气总
量,人类造成的变化只有0.057%。而温度测量的误差+噪音本身,就远远超过这个百分
数。这样微小的变化,却被说成是要天诛地灭!
再来看CO2与其他温室气体的关系,CO2占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总量的0.117%。打个比方,
这是第1001个烧饼与前1000个烧饼的关系。非要声称1000个烧饼没事,第1001个烧饼就
要造成天诛地灭,不是不可以,请拿出物理证据来。
人造CO2部分,是第1001个烧饼。 这第1001个就是你说的变化量。问题是,它实在是太
小了,连测量误差,自然波动都比不上,却被鼓吹者们夸大为要造成天诛地灭。
还有,更重要的,这1000+1个烧饼只
B***i
发帖数: 724
29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谁是骗子?
还是不敢苟同你的算法。
你举的汽车的例子并不合适我们这个问题。 如果非要用汽车说明的话, 那可以这么说
明。 假设美国原来生产1百万辆车, 未销售的库存是5万辆。 现在尼桑进入了美国市
场,每年生产3万辆车。 这个时候如果美国汽车消费量没有增加, 那么未销售的汽车
库存是 5 + 3K, K 是尼桑进入美国市场的年数。但是汽车的库存增加有可能导致价格
下降从而促进消费, 所以实际的库存不会增加那么多。
我们关心的是市场的库存(对应于大气中CO2的浓度).如果市场上的库存变成了8万辆
, 那么因为尼桑进入美国市场而导致的美国市场库存的影响就是8/5 - 1 = 60%, 而不
是 尼桑的产量/原有产量 = 3%.
你说 "但是每年测量出来的CO2增加,只有2-3ppm", 这2-3ppm 是每年都增加的浓度,
还是 有人类活动以来C02增加的浓度? 大气中的CO2大概是200~300 ppm. 如果人类活
动造成的CO2增加每年都有 2-3ppm, 那么长年累月下来还是很客观的。 如果 2-3ppm是
长期累计下来的影响, 那么人类活动对大气CO2的浓度的影响是 3ppm/ 300p... 阅读全帖
x*b
发帖数: 5723
30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2014 BMW 新X5 35i多了后驱选择
Should always go with AWD for any SUVs but just FYI...
http://www.xbimmers.com/forums/showthread.php?t=818733
Available from launch (summer 2013):
Xdrive30d will have 258 PS (254hp), CO2 (g/km):168
XM50d 381 PS (375hp), CO2 (g/km):180
xdrive50i 450 PS (443hp), CO2 (g/km): 250 [N63Tu engine]
December 2013 production:
sdrive25d 218PS (215hp) CO2 (g/km): 149
xdrive25d 218PS (215hp) CO2 (g/km): 155
xdrive40d 313PS (308hp) CO2 (g/km): 172
xdrive35i 306PS (301hp) CO2 (g/km): 199 (production for US sta...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28562
31
杂化二维超薄结构电催化还原CO2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6-01-07
近日,我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谢毅教授、孙永
福特任教授课题组在杂化二维超薄结构的合成及应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组设计
了一种杂化模型体系用来研究金属表面氧化物对其自身金属电催化性能的影响,该结果
以“Partially oxidized atomic cobalt layers for carbon dioxide
electroreduction to liquid fuel” 为题发表在Nature上(2016, 529, 68-72, DOI
10.1038/nature16455)。
通过电催化过程将CO2还原成碳氢燃料分子不仅有助于降低CO2的负面影响,而且还
可以获得甲烷、甲酸、甲醇等燃料。然而,电还原CO2过程的一个瓶颈是如何将高稳定
性的CO2活化,这往往需要非常高的过电位;而过电位的存在不仅浪费大量的能源,还
往往导致还原产物选择性的降低。
谢毅教授、孙永福特任教授课题组构建了一种杂化模型材料体系,即数原子层厚的金属
/金属氧化物杂化超薄结构。他们发现金属原子在位...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66
32
您看得挺仔细的,的确,至少1850之前温度的变化总是先于CO2和CH4的变化,所以可以
猜测,以前CO2的含量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或者说,CO2比较可能是温度变化的结
果而不是原因;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大量排放CO2,人为增加了大气中CO2含量,
这样CO2含量的增多会对温度有什么反作用?不就是在讨论么。
至于T的猛增猛减,因为1850之前时间坐标单位是千年,1900到2000这段的横坐标比例
有变化。
y*********3
发帖数: 222
33
问题很简单:
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两个相同的化学反应同时进行,是液态反应,只会产生一种
气体co2,co2完全不与液体反应。但是co2在溶剂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第一个容器充满
了氮气,第二个容器是真空。
反应结果是反应在真空中的反应速率要快于在氮气中的。
大家第一反应都会觉得这是应该的,但是怎么解释?
根据亨利定律,co2的溶解度只与容器里的co2分压成正比。但是两个容器中的co2分压
应该是一样。
那么应该用哪个原理来解释?
l****z
发帖数: 29846
34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这年头还有人相信全球暖化
Leo vs. science: vanishing evidence for climate change
In the runup to the Sept. 23 UN Climate Summit in New York, Leonardo
DiCaprio is releasing a series of films about the “climate crisis.”
The first is “Carbon,” which tells us the world is threatened by a “
carbon monster.” Coal, oil, natural gas and other carbon-based forms of
energy are causing dangerous climate change and must be turned off as soon
as possible, DiCaprio says.
But he has identified the wrong monster. It is the climate scare... 阅读全帖
z*****8
发帖数: 1051
35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暖?
这个帖子给置顶了,待会一帮打鸡血的冲进来,我就没胃口了再回了,先打个招呼。

https://robertscribbler.files.wordpress.com/2014/04/ice-core-co2-record-
800000-years.jpg
这个图,还有前面的一个回帖。ice core记录的过去百万年比现在低很多
更早的时候,比如5千万年以前,确实比现在高,当时两极都没有冰川还有鳄鱼化石。
这和人类活动造成的近期变暖没有关系。就算回到那种情况人类也不会灭绝。千万到亿
年尺度高CO2主要是自然碳循环,地质作用调节,硅酸盐风化和地幔里面的CO2释放相对
速率。
有各种原因可以升高,关键是升高的速率和碳同位素。自然原因只有极大规模的海底或
者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在几千年内快速升高co2,并且给出低的d13C 和低的14C。
其他碳源不可能做到。
这个是所谓的climate feedback. 正反馈,负反馈都有。
人类碳排量怎么计算,不查我不知道,有很多人干,倒是80年代以前的估的多准,我也
会怀疑。我印象中CO2释放时有办法全球观测的,这个也离我的方向比较远。如果有人
发... 阅读全帖
j*****j
发帖数: 290
36
来自主题: Swimming版 - Breathing Technique - how ot Exhalation
From http://www.swimsmooth.com/exhalation.html
Breathing Technique - Exhalation
you know your problem? you keep it all in!
Also see our related articles: Freestyle Breathing Overview and Tips and The
Power of Bilateral Breathing.
Important!
Don't forget to breathe. Doctors recommend it.
Very few novice swimmers exhale properly into the water.
Nearly all intermediate swimmers think they are exhaling correctly - at
least, that's what they say when we ask them. Do they? Very few do.
Even amongst... 阅读全帖
T*******m
发帖数: 27308
37
种菜的农民大多勤劳智慧,经常将生活中的废弃物(如厨余)沤制一下,然后放在菜地
里做肥料。除了最常见的老菜帮子等厨余,很多农民朋友肯定打过大肥肉和油炸废油的
主意,也想把这些油腻腻的东东做沤肥。那么,大肥肉和油炸废油到底能不能做沤肥的
原料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知道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哪些养分。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17种化学元素才能正常生长。这17种化学元素中,碳氢氧来自二氧化
碳(CO2)和水(H2O),所以碳氢氧通常不算养分,而剩下的14种化学元素(包括氮磷
钾、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就是通常所谓的必需养分。因为这些养分绝大部分都是以无
机的形态被植物吸收的,所以这样养分统称为矿质养分。
了解这些最基本的植物营养学知识之后,就很容易判断某种有机物质到底能不能做沤肥
的原料了。凡是在被微生物降解之后能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矿质养分的有机物,就
能做沤肥的原料;凡是在被微生物降解之后只能释放出CO2和H2O的有机物,就不能做沤
肥的原料。
大家知道,大肥肉和油炸废油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极少有例外)。它们被微生物艰
难的分解之后,释放出来的只有CO2和H2O。尽管植物的生长需要CO2和H... 阅读全帖
w**********1
发帖数: 154
38
中科院院士段振豪包养二奶,小三,小四,养私生女(有图有真相)
来源: 陈文的日志
先介绍一下人物背景,这么多头衔,多么有名气的一个人:
姓名: 段振豪 性别: 男
职称: 研究员 学历: 博士
电话: 010-82998377 传真: 010-62010846
Email: d*********[email protected] 邮编: 100029
地址: 北京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更多信息:
【English】 地球深部结构与过程研究室 The_Duan_Group
简历:
段振豪
学历和工作经历:
1982年,学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化学专业;
1985年,硕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化学专业;
1988年,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化学专业;
1988-1991年,博士后,美国加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
1992-1995年,助理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 ,地球化学专业;
1995-1999年,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 ,地球化学专业;
1999-2004,教授级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 ,地球化学专业;
2002-... 阅读全帖
y*********3
发帖数: 222
39
问题很简单:
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两个相同的化学反应同时进行,是液态反应,只会产生一种
气体co2,co2完全不与液体反应。但是co2在溶剂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第一个容器充满
了氮气,第二个容器是真空。
反应结果是反应在真空中的反应速率要快于在氮气中的。
大家第一反应都会觉得这是应该的,但是怎么解释?
根据亨利定律,co2的溶解度只与容器里的co2分压成正比。但是两个容器中的co2分压
应该是一样。
那么应该用哪个原理来解释?
H****y
发帖数: 2992
40
最近有人来给讲座,关于消除二氧化碳的。和我的研究八竿子打不着,但是因为在买提
上经常看到变暖教的讨论,我想就去看看到底都是研究些什么吧。我估摸着,得是什么
大规模处理之类的东西,这才有用啊。
结果发现是研究一种新材料,做成小海绵(洗碗布)那种样子,据说可以超级有效的吸
收CO2.
完了大家提问,说这个东西吸完了怎么处理呢?能把CO2弄出来分解再利用吗?答案是
,不能,因为CO2太稳定了。要是分离CO2,其所需要的能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将远远大于
这点儿CO2对环境的损害。所以只能埋地下。当然了,这个研究还是初级阶段,大家都
在这个阶段,很少有真正投入应用的。以后继续。。。
我!@#$%$%@. 我得出的结论是,看来目前科学界里最有效又无害又快速的吸收和分解
CO2的方法就是。。。
种树。
y*****a
发帖数: 580
41
来自主题: ChemEng版 - 请教一个方向问题
Technically CO2 EOR or CSS are proven techniques at suitable conditions.
However, a viable project not only depends on technology, but many other
issues.
(1) geopolitical: how the carbon credit will work for CO2 EOR or CSS?
(2) logistics: where is the CO2 source/end user/pipelines?
(3) HSE: will the formation/faults still be rigid in CO2 stress (both
pressure and acidization), what is the leak-off risk?
(4) Screening: which reservoirs/formations are the proper candidate and why?
what is the c...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48
42
1. Human activity/industry increase CO2 emission
2. increased CO2 increase ocean temperature
3. in the past, CO2 and Ocean Temp fluctuated widely w/o human intervention
from 1 & 2, --> human activity/industry responsible for ocean temp increase
from 3, if no human intervention, CO2 and ocean temp fluctuated widely,
could be both up and both down (positively correlated between CO2 level and
ocean temp), 3 tries to mislead you that CO2 level and ocean temp are not
related. 3 also tries to mislead
j**********i
发帖数: 3758
43
http://en.wikipedia.org/wiki/Lung
这是医学院学生学习的东西。而我的推断不是基于这个介绍。
我根据血氧变化的速度和气体扩散的速度,推算出肺泡内表面面积非常大。
到底多大,可以根据几个方向来进一步推算:
1.一天CO2和O2的用量 2. 氧气浓度和溶解于水的速度 3.血氧变化速度
初步模拟是这样的4πr^2,中间用最大界面圆隔成两个,面积增大πr^2,
即1/4.这样反复用隔离法增加表面面积,其增量在理论上可以是没有上限的。
但是,在实际上,上限是毛细血管的粗细和细胞大小。
同是可以认为,最大量的氧气交换是在最小最多的肺泡内进行的。
因此,支气管一旦堵塞,气体通量变化引起的气体交换面积是弹性巨大的。
用氨溴索化痰(溶解蛋白质)起到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但是,如果氨溴索
的靶点不仅是支气管上的痰,而是肺泡内的粘膜分泌物,其肺泡内表面面
积损失的气体交换量要抵消支气管的气体流通量增加。
现在,护士在给我父亲滴入氨溴索化痰,但是,仍然没有解决痰多的问题,
这说明肺泡内的水分仍然分泌过多,影响气体交换面积。
这是我父亲近期的血气测量报告:
...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44
http://en.wikipedia.org/wiki/Lung
这是医学院学生学习的东西。而我的推断不是基于这个介绍。
我根据血氧变化的速度和气体扩散的速度,推算出肺泡内表面面积非常大。
到底多大,可以根据几个方向来进一步推算:
1.一天CO2和O2的用量 2. 氧气浓度和溶解于水的速度 3.血氧变化速度
初步模拟是这样的4πr^2,中间用最大界面圆隔成两个,面积增大πr^2,
即1/4.这样反复用隔离法增加表面面积,其增量在理论上可以是没有上限的。
但是,在实际上,上限是毛细血管的粗细和细胞大小。
同是可以认为,最大量的氧气交换是在最小最多的肺泡内进行的。
因此,支气管一旦堵塞,气体通量变化引起的气体交换面积是弹性巨大的。
用氨溴索化痰(溶解蛋白质)起到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但是,如果氨溴索
的靶点不仅是支气管上的痰,而是肺泡内的粘膜分泌物,其肺泡内表面面
积损失的气体交换量要抵消支气管的气体流通量增加。尽管人体正常呼吸时
还有许多肺泡没有被利用,可是一旦液体分泌过多,其肺泡壁面积减少是一致
性的,即所有肺泡壁可用面积一起减少。
现在,护士在给我父亲滴入氨溴索化痰,但是,仍然没有解决...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45
http://en.wikipedia.org/wiki/Lung
这是医学院学生学习的东西。而我的推断不是基于这个介绍。
我根据血氧变化的速度和气体扩散的速度,推算出肺泡内表面面积非常大。
到底多大,可以根据几个方向来进一步推算:
1.一天CO2和O2的用量 2. 氧气浓度和溶解于水的速度 3.血氧变化速度
初步模拟是这样的4πr^2,中间用最大界面圆隔成两个,面积增大πr^2,
即1/4.这样反复用隔离法增加表面面积,其增量在理论上可以是没有上限的。
但是,在实际上,上限是毛细血管的粗细和细胞大小。
同是可以认为,最大量的氧气交换是在最小最多的肺泡内进行的。
因此,支气管一旦堵塞,气体通量变化引起的气体交换面积是弹性巨大的。
用氨溴索化痰(溶解蛋白质)起到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但是,如果氨溴索
的靶点不仅是支气管上的痰,而是肺泡内的粘膜分泌物,其肺泡内表面面
积损失的气体交换量要抵消支气管的气体流通量增加。
现在,护士在给我父亲滴入氨溴索化痰,但是,仍然没有解决痰多的问题,
这说明肺泡内的水分仍然分泌过多,影响气体交换面积。
这是我父亲近期的血气测量报告:
...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238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比尔盖兹也不是啥好东西
他的演讲我仔细观看过, 不是你的理解. 你自己再好好看一看, 别拍脑袋, 想当然.
http://www.infowars.com/bill-gates-says-vaccines-can-help-reduce-world-population/
In a recent TED conference presentation, Microsoft billionaire Bill Gates,
who has donat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dollars to new vaccine efforts,
speaks on the issue of CO2 emissions and its effects on climate change. He
presents a formula for tracking CO2 emissions as follows: CO2 = P x S x E x
C.
P = People
S = Services per person
E = Energy per service
C = CO2 per ener...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7
47
Thanks to Sweetcorn for providing this figure. For those who would like to
examin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aleoclimate data, please refer to the
following article:
Petit et al., 1999: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history of the past 420,000
years from the Vostok ice core, Antarctica. Nature, Vol. 399, 429-436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human activitie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increase
of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atmospheric CO2 causes a warming effect.
Based on paleocli... 阅读全帖
f******f
发帖数: 457
48
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看一下这个网站上的数据,CO2 vs temperature 长期走向
http://www.geocraft.com/WVFossils/temp_vs_CO2.html
轴上时间是从右往左的。
这些科学家的结论是:
1. CO2和温度曲线有关联。
2. 但是单纯从数据处理看,温度上升要比CO2 上升早800年 (800年其实没多少,至少
从他们数据的质量看)
3. 所以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是CO2 导致了温度上升。根本无法排除其他因素,(下
面link有探讨),甚至反过来的关系也有可能。
4. 尤其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活动排放的那点CO2 导致了温度的极具上升。

on
。主仆相处和睦。暖粉们甚为欣慰也是自然。
v******0
发帖数: 883
49
说经济水平,至少有10个州比河马惨.
(中线收入和物价对比)
38 Florida
40 North Carolina
47 Kentucky
9 California
42 Louisiana
16 Rhode Island
24 Oregon
46 Alabama
41 New Mexico
39 South Carolina
20 Vermont
15 New York
District of Columbia
43 Montana
48 Arkansas
50 Mississippi
49 West Virginia
31 Maine
5 Hawaii
说人口结构,至少有10个州比河马烂.
(非拉丁裔白人人口的比例)
Alabama
North Carolina
South Carolina
Virginia
Illinois
Louisiana
New Jersey
Mississippi
New York
Arizona
Florida
Georgia
Maryland
Nevada
Texas
New Mexico
California
Washington, D.C.
...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700
50
1. CO2和雾霾是两回事,不要偷换概念。CO2不是污染,CO2是生命的源泉。考虑到植物
的生长,地球不是CO2过量,而是CO2不足。
2. 吸了雾霾的北京人还就是比吸不到雾霾的云南人命长。更比被动吸雾霾的北朝鲜人
幸福的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