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 发帖数: 7025 | 1 Maybe this word 'bhavana'?
Bhāvanā (Pali;Sanskrit, also bhāvana) literally means "
development" or "cultivating" or "producing" in the sense of "calling into
existence." It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Buddhist praxis (Patipatti). The
word bhavana normally appears in conjunction with another word forming a
compound phrase such as citta-bhavana (the development or cultivation of the
heart/mind) or metta-bhavana (the development/cultivation of lovingkindness
). When used on its own bh...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2 摘自:
http://www.szjt.org/xuexiu_daoh/rufozhijian/contents/fodao_15.h
我还没有细看,就贴过来了. 好像还是不太谨慎, 呵呵. 可以多看几位法师的讲法,相互
印证比较. 我觉得讲得非常好.
------------------------------------
三十七道品之四神足
尊者雷迪
现在我将简要描述“神足”(iddhipadas),这个字的解释是:「证得圆满的境界
(ijjhanam iddhi)。」(译按:依照PTS巴利字典的说法,“iddhi”此字在英文中找
不到对应字,因为在欧洲并没有这样的观念,也没有单独使用的“iddhi”,其主要的
意义是指一种能力。而根据本文的脉络,无论是“iddhi”或“iddhi padas”并不是指
超自然的神力,而是指在法上修持的成就基础。本译文中,将“iddhi”译为“如意”
,“iddhipadas”译为“神足”,以示区别。)
在佛陀的教法中,总共有五种“如意”(iddhi),分别是:
对於诸如“名”、“色”等需要特别的知识,达到圆满的境界。
对於诸如“苦圣谛”等...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 轉貼,
涅盘中是什么境界 ?
末学看过很多人阐述过涅盘, 最常看到的说法就是 : 『涅盘就是无贪, 无瞋, 无痴的
快乐又殊胜境界, 清凉无烦恼, 我们修行, 打坐就是最终进入这个境界』. 但是这其实
是个大误解, 我们从很多经教上都可以看出, 这里引述了”阿毗达摩论",如果不嫌烦琐
而对此题且有兴趣的同修, 不妨探讨一下, 看看佛法所述的涅盘到底是指什么 ?
『阿毗达摩论"的究竟法中的见地 :
虽然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训练的人无法觉
知它们。这种人无法知见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
蒙蔽。唯有在运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
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1]
共有四:在经教里,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为五种究竟法,即:色、受、想、行、
识五蕴(pabcak-khandha)。于(阿毗达摩)论教,诸究竟法则归纳为四种类别。首三
种──心、心所与色──包含了一切有为法,
经教里的五蕴相等于这三种(究竟法)。识蕴(vibbana)在此列为心(...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 前言
汉译《阿含经》与对应的巴利《尼柯耶》,对于了解初期佛教的教导极为重要,这些教
导是所有其他佛教形式的基础。如果对初期佛教中心范畴掌握得不精准,就缺乏妥善的
基础来了解其后佛教的思想发展。本文希望对这基础提供个人的微薄贡献。本文将检视
「受」这个术语,以呈现它不同的层面及微细的差别,并揭露它与初期佛教哲理及修行
的关系。本文的经典基础为《阿含经》的开示,尤其以能在巴利《尼柯耶》找得到对应
的经典为主,因为那些《阿含经》与《尼柯耶》所共有的文献,有极高的可能性,可视
为最早的一批佛教文献,因此,便用它们来探究初期佛教的教导。
受(vedanā),是五取蕴中的第二蕴,及一般常见的十二缘起中的第七支,会引
生渴爱的那一支。在这两类文脉中,「受」所扮演的角色,显示出在初期佛教分析真实
(reality)时,受的重要性。依据这个分析,「受」是构成「我」的五种成份之一;
同时当要控制渴爱时,受是在苦的缘起过程的特别联结点。因此,对初期佛教的广泛了
解和特别是对解脱道的理解,「受」及其意涵的评估都极为重要。
下文中,首先我将检视受的一般本质(I),其次探索受跟业报的关系(II),最后讨...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5 此法博大精深,难见难知,寂然高尚,不落逻辑,微妙甚深,唯有智者得见之。
——《中部》
《三藏》
虽然佛陀已经涅槃,但是他在漫长、成功的行化过程中所传教的崇高佛法,全部
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人类,现在仍然一尘不染地存在于世间。
世尊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字记载的言教,但是他的弟子们博闻强记.世世代代
口口相传,完整地把它们保存下来。
佛陀圆寂后三个月,也就是阿阇世王统治第八年,500名大阿罗汉在王舍城举行了
一次结集,重颂佛陀的言教。以期捍卫佛法的纯洁性。阿难陀尊者,佛陀宠爱的侍者特
具恩惠,常随佛陀左右,亲耳聆听佛陀教法。他同优婆离尊者一道,被大家推选出来分
别回答有关法和律上面的问题。
第一次结集编缉整理了现存的巴利文《三藏》,它代表了整个佛教。
100年和236年后,分别举行了另外两次阿罗汉的结集(1),再次重颂佛陀的言教.
因为曾有人试图篡解歪曲真正的佛法。
公元前83年,在僧伽罗国王瓦特甘弥尼无畏统治时期(2),众阿罗汉又进行了一次
结集。这样在佛教历史上,《三藏》经典第一次在狮子国的阿芦寺(3)以文字形式记载
下来。
由于这些具有卓识远见的高贵阿罗汉,以及他们不知疲倦的努力,无论...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6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39:31 2012, 美东) 提到:
轉貼,
涅盘中是什么境界 ?
末学看过很多人阐述过涅盘, 最常看到的说法就是 : 『涅盘就是无贪, 无瞋, 无痴的
快乐又殊胜境界, 清凉无烦恼, 我们修行, 打坐就是最终进入这个境界』. 但是这其实
是个大误解, 我们从很多经教上都可以看出, 这里引述了”阿毗达摩论",如果不嫌烦琐
而对此题且有兴趣的同修, 不妨探讨一下, 看看佛法所述的涅盘到底是指什么 ?
『阿毗达摩论"的究竟法中的见地 :
虽然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训练的人无法觉
知它们。这种人无法知见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
蒙蔽。唯有在运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
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1]
共有四:在经教里,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为五种究竟法,即:色、受、想、行、
识五蕴(pabc...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7 无著『摄大乘论』
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
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熹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说正法时,恭敬摄耳,
住求解心,法随法行。如来出世,如是甚奇希有正法,出现世间。于声闻乘《如来出现
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于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
名根本识,如树依根。
无著所引的这段《增支部尼柯耶》的经文系描述如来出现于世具有四种功\德,汉译的
有部《增一阿含》中并没有《如来出现四德经》,若只就内容来看,汉译《增一阿含》
卷十七,<四谛品>第三经(大正二·631b)可视为与无著所引为同类者,只是爱、乐
、欣、熹阿赖耶的部份变成「多有所著」;「非阿赖耶法」变成「不染著法」,当然仅
以此,很难马上将其视为阿赖耶。
在巴利文《增一阿含》(A^nguttara-Nikaaya)<四法品>第一百二十八经则有与
无著所引几乎完全相同的经文∶
AAlayaaraamaa bhikkhave pajaa aalayarataa aalayasamuditaa,saa
Tathaagatena anaala...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8 bhavanga-citta is very subtle. That's why when they recall, 中间什么都不知道
. This doesn't mean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experience is correct.
One way is for a person with mind reading ability to observe another one
that has fainted. Another way is for a fainted person with the super-normal
power of recollection of past lives to recall what happened.
灭尽定 is something every school has to explain, and they do AFAIK.
On a general note, Buddhism has a history of 2500 years, and most Buddhist
theories you'...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9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2593 | 10 简单的回答: Yes.
but。。 要做到“持续不断的觉察当下身心现象”是需要非凡的精进和善巧的。
马哈希尊者自己用了超过一个月的密集禅修时间才到达,
"在明昆长老的指导下,我开始运用四念处禅修法。在第一个月,我在寻求内观智慧方
面并没有取得进步。这并不奇怪,因为我并没有很严肃地在禅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我的一些学生在用功五、六天之后培育出了一定的定力,并且对名色、无常、无我等变
得比较明白。而我由于缺乏信心和精进力,即使在一个月之后仍然在慧学修证上毫无收
获。 没有信心就意味着疑,而疑正是证取道与果的一个障碍。祛除这种障碍是极为重
要的,但那时我并没有认真对待,在我看来,观照色身的移动和执着于世俗谛有关,而
和诸法实相没有一丁点关系。也许明昆长老的教导只是一个前奏,他可能会在后面的开
示中分析名色。 由于这样想这样期待,我没能全心全意地修习,在禅修中没有任何不
寻常的体会。
然而我在后来重新评估了长老的方法并最终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意义。 这是最有效的方
法,因为把注意力运用于每一个所觉知的事物,就没有给心留下打妄想的空间。这时我
理解了为什么佛陀说四念处是通向涅槃的唯一道路:Eka... 阅读全帖 |
|
f********4 发帖数: 253 | 11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
佛陀曾经说过,一切现象根植于欲。我们一切的所思、所言、所为——每一种体验
——皆来自欲。甚至我们自身也从欲而来。轮回此生,是因为我等有再生之欲。无论自
知与否,诸欲在不断地重新定义“我们是谁”的意感。欲是吾人于时空因果矩阵的就位
方式。唯一不根植于欲者,即是涅磐,因为它是一切现象的终结,它甚至超越了佛陀所
用的“一切”这个词本身的内涵。不过,把你引向涅磐的那条道却根植于欲——善巧之
欲。解脱道挑战著善巧诸欲的极限,看它们能走多远。
善巧之欲——这个概念听来或许怪异,然而,成熟之心面对诸欲,直觉地见其善巧
而行之,识其不善而弃之。 欲求幸福喜乐,乃是人之本能。所有其它诸欲,都是追求
该乐的策略。你之所以欲得一个iPod[微型音乐播放器]、一位性伴侣、或者一种内在的
宁静感,是因为你估想它将令你喜乐。这些次级欲求,因其为策略,故服从一种模式。
它们出自一股莫名的匮乏与局限之感; 它们运用你的辨识力,认知局限之因; 它们利用
你的想象力,构思解决之道。
尽管服从某种共同模式,诸欲却并非归于一元。它们各自对生命中缺乏什么,... 阅读全帖 |
|
r****r 发帖数: 755 | 12 http://bbs.sutta.org/thread-5855-1-1.html
问题:请详细解释涅槃的体会或其特征,作用和显示。
回答:涅槃是不能详细解释的,而必须亲自去体验。因为关于涅槃的真正意义,是非常
难给他人一个满意答案。
这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苹果的人问另外一个尝过苹果的人,其味道如何?他(尝过)
要怎么回答呢?假如他说味道很甜。发问者会问,‘甜得怎样?甜得像糖,还是像蜜糖
?’
实在很难具体的回答他的问题。最恰当的方法,就是给那发问者一片苹果,跟他讲‘你
尝一尝,就会清楚地了解苹果的滋味了'。
与其讨论涅槃,你不如亲自去习修而体会涅槃。那么,你就会彻底的明白涅槃是什么了
。因为这是一种个人直觉的经验。这就是为什么很难给涅槃做一个明确的解释。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从来没有体验过火的人。假如有人警告他,“嘿,这是火,不要触动
它,会灼伤你的”。他因为对火的无知,只有被灼伤后,才会明了火及其性能。涅槃也
是这样,他必须被人亲自体验才能明了。
最恰当的认知涅槃的方法是通过其特征(lakkhaṇa),作用(rasa),以及其显示(
paccupaṭṭ...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13
在佛陀当时,声闻就是学习佛法的弟子。
听闻佛法的弟子。例如我们现在听闻到佛法,也是声闻弟子。
声闻有些未必亲自听到佛陀说法,也可能只听佛陀的弟子说法。
地方大了,时间久了,这种是很自然就发生。
后来似乎佛陀较少岀来说法,且愈说愈简略,
常常弟子还要问一些长老,佛陀讲得是甚么意思。
佛陀死后,还是称佛弟子为声闻,
意思就更明显,声闻就是学习佛法的弟子。
后来派系斗争,声闻才被赋予不同意义。
(通常现在用这样的词时,有某一个派别,贬抑另一个派别的味道。)
如果把时间还原,回到佛陀当时,或者佛陀死后数百年间,
佛法就是四圣谛,佛法成就就是四果,声闻就是所有的佛弟子,应该没有争议。
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node/123
印顺法师整理得不错,可以参考一下。
慧解脱、俱解脱、心解脱的分别
1. 关于「俱解脱」之定义,如依据说一切有部之讲法:「得灭尽定的阿罗汉」才是「
俱解脱」;
若得「未到定」的阿罗汉,是「全分慧解脱阿罗汉」,得「初禅乃至非想非非想定
」的阿罗汉,
则是「少分慧解脱阿罗汉」。参见释厚观编《成佛之道》讲义第四章p.111-...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14 http://www.udaya.dhamma.org/C_Mangala_Sutta.htm
(吉祥經有時候也稱為「在家居士戒律」,它深受佛陀追隨者的歡迎。其中有兩段敘述
背景的序偈,時常都有人引以誦讀。此偈頌闡述了天神和世人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討論
什麼才是真正的吉祥。 經文以「如是我聞」開始,接著便敘述經典的背景內容。這部
經典出自《小部‧經集,Ⅱ.4》。在內觀十日課程的第九天,葛印卡老師早晨唱
誦中有關此經的部份,就從佛陀回答向他的提問開始。)
Yaṃ maṅgalaṃ dvādasahi, cintayiṃsu sadevakā;
sotthānaṃ nādhigacchanti, aṭṭhatiṃsañca ma
7749;galaṃ.
諸天與世人,思維十二載,何謂吉祥事?
然未能達到,三十八種事,最為勝吉祥。
Desitaṃ devadevena, sabbapāpavināsanaṃ;
sabbaloka-hitat... 阅读全帖 |
|
|
t******g 发帖数: 17520 | 16 勤奋修行
因此我讲了自己的经验和修行的几个故事。我没有那么多外在知识,也没有彻底研究经
文。藉着实践与探索,我自然学到了。每次欲喜升起,我就观察它,看它把心引向哪里
。它所做的,不过是把你拖向苦。因此你要做的,就是不停地观照自己的心,直到逐渐
培养了意识与理解,直到亲眼目睹了法。但是你必须完全有诚意,下决心去做。
你要是真想修行,必须下决心不要繁殖思想、不要想太多。你要是开始禅定时执意要有
什么体验、想达到什么境界,最好停下来。你开始经历一点宁静,就想: “这就是吗?
” “我达到了吗?” 那你就休息一下,把所有理论知识收起来放进盒子里、收到一边
去。不要拿来讨论。在禅定中升起的知识,不是那一类的。它是全新的一类。当你经历
一点真正的洞见时,它与理论是不同的。比方说,你把 “贪”字写在纸上时,它与心
里经历的贪是不同的。“怒”也一样。文字是一回事,真的在心里发生时,你来不及读
什么,直接就在心里体验过了。
懂得这一点很重要。书面上的理论是对的,但是佛法必须直指内心(opanayiko)。你必
须把它化为内在的东西。如果你不化为内在,不会真正获得理解与洞见、不会亲证真相
。我年轻时也那样...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311 | 17 转 http://bbs.sutta.org/thread-9341-1-1.html
剎那定(khaṇika-samādhi)
当人们提到「禅那」(jhāna)之时,通常指「奢摩他」(samatha)的修行。一般普遍的
想法坚信,「奢摩他禅那」(samatha-jhāna)是「真正的禅那」(true jhāna)。当然
,修行者可以在奢摩他禅那中证得「安止」。在奢摩他禅那中,修行者将注意力固定在
单一「概念法」(paññatti);然而,在「毗婆舍那禅那」(vipassanā- jh
āna)中,修行者不把注意力固定在单一所缘,他的注意力会从一个「究竟法」(
paramattha),[172]移到另一个新生起的「究竟法」,在这状况下所证得的定,叫作「
剎那定」(khaṇika- samādhi)。
佛典也将「剎那定」说为“khaṇika-cittekaggatā”,意思是,「剎那的心一
境性」,对此,注释书批注为“khaṇamatta- ṭṭhitiko samādhi
”,「仅住剎那的定」。...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18 禅那
禅那[jhāna] 意谓全神贯注、聚焦于单一对象或所缘,譬如观呼吸。
一. 初禅有五要素[五禅支][16]。
(1) 寻想[vitakka,寻]: 默想呼吸,直到能够使心连续想着呼吸,不受干扰。
(2) 一所缘性[ekaggatārammaṇa,一境性]: 心系呼吸。不让它偏离,
去追逐其它概念或所缘。监督你的思维,使之专意调息,直至气息舒顺。( 心合一、随
气安憩。)
(3) 评估[vicāra,伺]: 对如何让这股舒顺的呼吸感[气感] 传播开来,与体
内其它的气感相连,有所领会。让这些气感传播开来,直到它们在全身相互贯通。一旦
身体得到呼吸[气] 的安抚,痛感将平息下来。身体将充满良好的气能。(心只关注与呼
吸相关的事件。)
为了升起初禅,必须把上述三要素汇合起来、作用于同一道呼吸流。这道呼吸
流接着能把你一路带到第四禅。
寻想、一所缘性、评估,此三者为因。因缘俱熟之时,显现以下果报——
(4) 喜[pīti ]: 为身与心一种强烈的满足...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2166 | 19 那个是心,citta, 你如果从它的角度说,那就是万物心造,你的世界都是你的臆造。
不过那个是dormant, 潜意识哈, 平常的观察是意识不到的。
你如果意识不到,潜意识支配,跟你没有主宰没什么区别。你意识不到你就没法对它干
什么。所谓无明吗。
为什么叫无明, 就是潜意识, 主观意识不到。 |
|
l****u 发帖数: 2166 | 20 那个是心,citta, 你如果从它的角度说,那就是万物心造,你的世界都是你的臆造。
不过那个是dormant, 潜意识哈, 平常的观察是意识不到的。
你如果意识不到,潜意识支配,跟你没有主宰没什么区别。你意识不到你就没法对它干
什么。所谓无明吗。
为什么叫无明, 就是潜意识, 主观意识不到。 |
|
t******g 发帖数: 17520 | 21 中華佛學學報第19期 (p179-207): (民國95年),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http://www.chibs.edu.tw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9, (2006)
Taipei: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ISSN: 1017-7132
當佛教遇見耆那教
──初期佛教聖典中的宗教競爭與詮釋效應
呂凱文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p. 179
提要
與佛教同屬於新興宗教思潮的沙門陣營的耆那教,不僅是佛教初興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
之一,同樣也為佛教傳統建構中的宗教制度發展等帶來刺激與滋養。雖然彼此教義有差
異,但是由於雙方實際興起與發展的時代重疊,宗教術語亦甚為接近,在宗教文化共構
處甚多的情形下,學界戲稱兩者為「姊妹教」。礙於彼此宗教競爭,佛教看待耆那教的
態度與耆那教理解自身宗教傳統的心態不同,從而「佛教聖典中的耆那教」與「耆那教
聖典中的耆那教」之間的兩種形象存有差異。若是如此,初期佛教聖典所見的宗教競爭
暨隨之引發的詮釋效應等諸問題,值得注意。
本文擬就前述問題進行論...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
这位佛友说的对,没看过普门品.现在会背大悲咒,心经还有一些小咒.
Honestly, in my opinion, I think if we all are believe in Buddha, we should
let more peoples know about it. That's what we called "sharing" If you think
this is good for you, and you try and practice it and you see the result,
I mean when it benefits to yourself, your family, and you still keep it to
yourself, that's selfish. We always teach our kids you have to share to your
friends, but when we grow up, we seldom do it, especially for Asian. I didn
't wan...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23 挑战极限
——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
Pushing the Limits
——Desire & Imagination in the Buddhist Path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2006-2010 坦尼沙罗比丘。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
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
进行,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10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
佛陀曾经说过,一切现象根植于欲。我们一切的所思、所言、所为——每一种
体验——皆来自欲。甚至我们自身也从欲而来。轮回此生,是因为我等有再生之欲。无
论自知与否,诸欲...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ndstyle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zoun), 信区: mindstyle
标 题: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8 00:02:46 2012,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fsbd190504 (flow), 信区: Wisdom
标 题: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7 21:12:32 2012, 美东)
挑战极限——佛教修行道上的欲求与想象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
佛陀曾经说过,一切现象根植于欲。我们一切的所思、所言、所为——每一种体验
——皆来自欲。甚至我们自身也从欲而来。轮回此生,是因为我等有再生之欲。无论自
知与否,诸欲在不断地重新定义“我们是谁”的意感。欲是吾人于时空因果矩阵的就位
方式。唯一不根植于欲者,即是涅磐,因为它是一切现象的终结,它甚至超越了佛陀所
用的“一切”这个词本身的内涵。不过,把你引向涅磐的那条道却根植于欲——善巧之
欲。解脱道挑战著... 阅读全帖 |
|
p****s 发帖数: 32405 | 25 我有一个意见, 如果要唱体现我们的特色,最好中意两段歌词在一首里各唱一遍.
关于歌词, 原版的中文直译有点生硬,也没有押韵一说,
你能不能帮忙改改, 这活就你最合适, 不要推托.
Lo sai, per un gol你知道, 为了踢进一球
Io darei la vita… la mia vita我奉献出了人生 -- 我的人生!
Che in fondo lo so我明了直到生命的尽头
Sara una partita infinita将有一场永不停止的竞赛
E un sogno che ho我有一个梦想
E un coro che sale a sognare有一合唱团整齐划一的朝梦想前进
Su e giu dalla Nord就在那北方!
Novanta minuti per segnare为了进球的九十分钟!
Nerazzurri蓝黑战士
Noi saremo qui我们在这里
Pazzi come te就像你一样疯狂
Non fateci soffrire别让我们受折磨
Ma va bene… vinceremo insieme!但没关系, 让我们一起胜利吧!!
02:15.6... 阅读全帖 |
|
p****s 发帖数: 32405 | 26 原版在这, 不放心可以一句一句在google翻译
参考视频自己在youtube搜pazza inter找乐感
Lo sai per un gol
io darei la vita....la mia vita
Che in fondo lo so
sara' una partita....infinita
E' un sogno che ho
e' un coro che sale....a sognare
Su e giu' dalla Nord
novanta minuti ...per segnare
Nerazzurri
noi saremo qui
Nerazzurri
pazzi come te
Nerazzurri
Non fateci soffrire
ma va bene... vinceremo insieme!
Amala!
Pazza Inter amala!
E' una gioia infinita
che dura una vita
Pazza Inter amala!
Vivila!
questa storia vivila
Puo' durare un... 阅读全帖 |
|
M****o 发帖数: 7045 | 27 Pazza Inter--激情国米
Lo sai per un gol
io darei la vita....la mia vita
Che in fondo lo so
sara' una partita....infinita
你知道,每一个进球
都燃烧着我的生命
我明了,在生命尽头
是那进球永无止境
E' un sogno che ho
e' un coro che sale....a sognare
Su e giu' dalla Nord
novanta minuti ...per segnare
我有一个梦想
我们众志成城
向着进球的方向
直到最后一分钟
Nerazzurri
noi saremo qui
Nerazzurri
pazzi come te
Nerazzurri
Non fateci soffrire
ma va bene... vinceremo insieme!
国米
我们在这里
国米
激情在一起
国米
别消磨意气
国米
我们一起胜利
Amala!
Pazza Inter amala!
E' una gioia infinita
che dura una... 阅读全帖 |
|
p****s 发帖数: 32405 | 28 现在把我的意见总结一下, 我的主要出发点不是从文字意境,而是从曲和词怎么配字眼好唱出发,节奏跟上了,马甲再来细修
四句四句的来
Lo sai per un gol
io darei la vita....la mia vita
Che in fondo lo so
sara' una partita....infinita
你看那进球
都燃烧着我的...宝贵生命
在征途尽头
是伟大的胜利...永无止境
你们试着唱,这个字数长差不多能对上了吧?
好,下面继续
E' un sogno che ho
e' un coro che sale....a sognare
Su e giu' dalla Nord
novanta minuti ...per segnare
我有个梦想
众志成城面对...一个方向
梅亚查北方
最后一分一秒...也不放弃
Nerazzurri
noi saremo qui Nerazzurri
pazzi come te Nerazzurri
Non fateci soffrire
ma va bene... vinceremo insieme!
内拉祖里
我们就叫内拉...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