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蕴如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n
发帖数: 13455
1
【龙魂侠影 第21集 神州新象15四后证武】 作者:六道惊魂

波旬伏诛,识尊元灵消散,佛门僧众也得以保全性命,云海山四周的血雾也
渐渐淡薄,但佛山之巅却再无昔日之清圣佛光,地藏触目所及便是残桓断瓦,还
有无数身躯干枯,精元耗尽的僧骸,这些僧人要么就是修为有成的得道高僧,要
么就是天资聪颖的佛门新秀,如今却遭毒手,再加上经历数次神州大战,佛界精
锐也折损不少,如今佛脉已然奄奄一息,濒临断绝。
地藏再看了一眼幸存的僧众,估算了一下,似乎仅有原来的三成,他不禁暗
自神伤,忖道:「存活的僧人不足千人……而且我与波旬大战,更牵扯了禅寺,
毁去了不少佛经,看来末法始终难以避免!」
地藏无奈长叹,默念经文,这是七大金刚和十八罗汉勉力站起,朝地藏走去
:「多谢地藏圣僧相救,并替佛门斩除败类!」
地藏道:「诸位佛友客气了,经此一役,佛界法脉受创非轻,依贫僧愚见,
诸位还是退隐休养,莫再沾染红尘。」
托塔罗汉叹道:「难道真是天意,现在贤劫啊……」
话还没说完,张口便吐出一股黑血,眉宇间涌上一股青色丧气。
地藏急忙伸手将他扶住,度过一股真气,替其舒缓气脉,稳住伤势,但托塔
...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1803
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梦幻泡影28 第1-3章
【第一章】 眞相?假话
寂静,一片寂静,似乎连灰尘落地的声音都变得清晰可闻,但是大殿中四人
的脑子里面却一片混乱。
「天下珍宝无数,并非藏于天宫地阙,也非隐于天涯海角,而是落于尘世之
中,蒙尘埋垢,静待有缘。如欲得之,无须跋山涉水,不必赴汤蹈火,俯身即能拾,
垂手可得之。」
这番话平平淡淡,但是仔细品味,又让人感到无比霸气,什么剑宗传承、什
么无上法诀,与之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伧海一粟。
「你到底得了多少『珍宝』?」洛文清不像另外三个人有那么多顾忌,忍不
住问道。
「不可说、不可说。」谢小玉摇了摇头,然后指了指头顶。
洛文清抬头看了 一眼,神情也变得凝重,他当然明白,谢小玉指的是天机不
可泄露。
「原来如此。」罗元棠低声自语道,此刻他有点明白谢小玉身上种种怪异之
处。
谢小玉身为剑宗传人,却和剑宗没有什么来往,甚至一开始的时候剑宗不怎
么在意他,他有事也不找剑宗帮忙,反而求助于别人,不只是璇玑、九曜诸派,
一度还托庇于苗疆C
以前大家论及此事,都以为谢小玉所获只是剑宗某个旁支的传承,不为剑宗
所重,毕竟谢小玉的《六如法》是佛门剑修之法,而天剑舟之类的东西看起来也
不像是剑宗嫡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核心是缘起”之谬
缘起法是不是佛教的核心?佛教正觉同修会已有多篇论文评述。本文仅从一位学佛
者的观点,以短文来辨正释印顺说“佛教的核心是缘起”,到底对不对?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说:
《解深密经》的以缘起因果为依他起,作为染净迷悟的所依。这些大乘经,都是以缘
起为宗要的。大乘论方面,也大抵如此。特别是龙树菩萨的开示性空的缘起,反覆的
赞扬缘起,说它是佛法的究竟心要。《中观论》的八不颂是如此,《六十如理论》
也说
:“为应以何法,能断诸生灭?敬礼释迦尊,宣说诸缘起”!
《七十空论》也说:“以诸法性空,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胜义唯如是”。
从三乘圣者的自证方面看,从佛陀的言教方面看,从大乘论典方面看,处处都足以证
实缘起是佛法的心要。所以我说原始佛教的核心,是缘起。1
学佛者都会去探讨:所依是什么?如儿女之所依是父母,父母之所依是祖父母,再
往上推就是曾祖、高祖、天袓、烈袓、太祖,七祖想完了只有远祖、鼻祖,再往前推,
那就是人类的祖先从何而来了,这可是伤脑筋的事!所有的宗教除了佛教以外,其实没
有人搞清楚人类是怎样出生而有的。从前科技不发达是如此,现在科技发达了也是如此
,千年万年后还是会如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难逃实修双身法的下场
这一系列的节目当中我们所说的《广论》,其实是针对密宗喇嘛教他们号称第二佛
的宗喀巴,他所著作的《广论》;而他所著作的《广论》是有两本《广论》,以这两本
《广论》为起点。因此我们说明的内容乃是完整的《广论》,而不是局部而只有半边的
《广论》,也就是说我们会针对《菩提道次第广论》以及《密宗道次第广论》来说明;
我们将以这两本《广论》的核心内涵为主,来说明密宗喇嘛教的法义核心内涵的问题所
在。
同时我们也会举出宗喀巴,他在其他的书籍当中的说法,再配合密宗各大派当代的
首领或者号称密法大修行者,例如达赖喇嘛或者陈健民这一类的上师,或者其他密宗各
派的上师、喇嘛、大法王、仁波切、活佛等等;也就是说,我们举证这些法王、活佛、
喇嘛们,他们公开的开示以及他们所写的书籍当中的内容,作为我们举证的证据,然后
透过这些证据的举证就可以呈现出密宗喇嘛教它真正的本质。
其实他们就是以乐空双运的双身法,作为他们修行的核心内涵,这是很多人所不知
道的部分;那我们就必须要告诉大家,这个大家不知道的部分,为什么大家不容易发觉
它的底细呢?其中的问题差别是在于:喇嘛教有许多的论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
接下来要谈四果。什么是四果?也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初果就是断了三
缚结,成了须陀洹。二果就是薄贪嗔痴,就是二果。接下来三果,就是断了五下分结,
成了阿那含。接下来四果,就是断了五上分结成为阿罗汉。
首先我们就要略谈初果,初果所断的是什么?初果所断就是我见(身见)、疑见、
戒禁取见。其中我见也叫作身见,也就是说这个断我见,它是观察五阴十八界里面的识
阴不是真实我,既然不是真实我,他就把它断除。然后他也观察欲界这个色身,也是虚
妄的,也不是真实我;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把(欲界)我见身见断了。所以如果有人主
张:“我在就自在。”你就知道他是没有断我见。或者有人主张:“要把握自己,要掌
握自己。”你就知道他的我见没有断;如果他称为他已经证菩提,那就是大妄语。既然
把我见身见都断除了,他对这个就不怀疑,疑见就断了(于诸方大师不疑,是名断疑见
)。因为他接受了,如果不接受,疑还是存在,所以就没有断疑。就是因为他已接受了
,就把疑见断了;因为断了,然后他去观察诸方大师:这位大师到底有没有断我见?这
位大师有没有断身见?他一一如实的了知以后,从此不再怀疑;也就是说他很清楚这大
师...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7110
6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娶个姐姐做老婆 BY 博得之门
第十卷 星陨篇 第三十七节 寂寞个头
------------------------
本来石化了一个胖老头,结果迸出来一个黄金铠甲的高大身影还口口声声“杂种”
、“本王”,这变化着实太突兀,以至于琼恩的脑子一时间都没能转过弯来。但无论如
何,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眼前这家伙,全身上下没有一丝一毫可以称之为“善意”
的东西。
“你是谁?”他戒备地问,手中已经握住了法杖。
悬浮在半空中的黄金身影不悦地朝他看过来,那是个面容俊秀的青年人,金赤瞳,
仪表堂堂,带着极度的傲慢神情。当他注视琼恩的时候,空气中示威般地闪烁着辟啪做
响的电火花,一道道细碎的闪电打在青铜地面上,不时冒出一缕轻烟。“原来是只伊玛
斯卡的蝼蚁,”他瞥了琼恩一眼,鼻孔里轻蔑地哼出声,“难道本王还没有将你们斩尽
杀绝吗……唔?”
讶异声从黄金铠甲的青年口中出,像是突然现了什么极度奇怪的事情,赤红的双瞳
死死盯着琼恩怀里的珊嘉,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着,脸上神情先是诧异,继而释然,最
后恍然大悟般,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里还有一位故人!”他脸上虽然在笑,语调却是刺骨的冰冷,...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7110
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娶个姐姐做老婆 BY 博得之门
第十卷 星陨篇 第三十七节 寂寞个头
------------------------
本来石化了一个胖老头,结果迸出来一个黄金铠甲的高大身影还口口声声“杂种”
、“本王”,这变化着实太突兀,以至于琼恩的脑子一时间都没能转过弯来。但无论如
何,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眼前这家伙,全身上下没有一丝一毫可以称之为“善意”
的东西。
“你是谁?”他戒备地问,手中已经握住了法杖。
悬浮在半空中的黄金身影不悦地朝他看过来,那是个面容俊秀的青年人,金赤瞳,
仪表堂堂,带着极度的傲慢神情。当他注视琼恩的时候,空气中示威般地闪烁着辟啪做
响的电火花,一道道细碎的闪电打在青铜地面上,不时冒出一缕轻烟。“原来是只伊玛
斯卡的蝼蚁,”他瞥了琼恩一眼,鼻孔里轻蔑地哼出声,“难道本王还没有将你们斩尽
杀绝吗……唔?”
讶异声从黄金铠甲的青年口中出,像是突然现了什么极度奇怪的事情,赤红的双瞳
死死盯着琼恩怀里的珊嘉,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着,脸上神情先是诧异,继而释然,最
后恍然大悟般,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里还有一位故人!”他脸上虽然在笑,语调却是刺骨的冰冷,...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给基扫盲:佛教
佛陀的根本教义
何谓根本教义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有
这样的思想,佛教的悟道,便是开发了自有地球的人类历史以来,从未发现过的真理,
这个真理,便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明乎其中的道理之后,便可循着
此一道理的轨迹,走向超脱的境界。
所以,当释迦世尊成道之后,最初说出的教法,即是从其大觉智慧之中流露出来的根本
教义。但是,佛陀在世,一共度过了四十多年的传道生涯,在此漫长的岁月之中,他遇
到了各色各样的个人和群众,也经历了好多文化背景和风俗语言并不相同的环境,为了
适应各种不同的对象,便以种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宣说他的教法。然而,宣说的角度
和方式虽有不同,却是为了同一个原则,站在同一个基础,那便是佛陀的根本教义。
印度宗教的梵天和人类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宗教,认为宇宙万物均系梵天所生,在祭师阶级的婆罗门,优势独占
的情形下,又将人类的产生,分为四个等级:由梵天的头上生出职业的宗教师婆罗门族
,由肩上生出武士及王者阶级的刹帝利族,由腿上生出农工及商业阶级的吠舍族,由足
上生出奴隶贱民阶级的首陀罗族。此系出于四吠陀中最早出现的梨...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康德的"mind"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Sat Jul 16 07:17:46 2011, 美东) 提到: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kant-mind/
======================================================================================
Three ideas define the basic shape (‘cognitive architecture’) of Kant's model and one its dominant method. They have all become part of the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三个观点定义了康德的(心智)模型的基本架构('认知体系'),及其主要的方法。它们也成为认知科学的基础部分之一。
The mind is complex set of ab...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上人”一词,通常是尊称等觉菩萨才用的,譬如《维摩诘经》卷二:“如是等十
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CBETA, T14, no.
475, p. 548, b16-17),此段经文所说上人者,即是尊称维摩诘菩萨;看来证严法师
似以等觉菩萨自居,所以纵令信徒称之为上人而无拒受之意。但是在现前的理证与教证
上,都已证明证严法师只是尚未断除我见的凡夫,理由是:从声闻法的阿含解脱道来说
,她至今仍然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与世俗人一样落在意识心中,也与常见外道相
同而无异,具足凡夫本质;从菩萨法的佛菩提道来说,她至今仍不肯承认有如来藏,又
未曾证得如来藏,所以也是尚未进入第七住位的贤位菩萨。由这二个写在书中的证据来
看,她既未否定意识心,既不知意识心是常起常断的生灭性,不知意识心的自性是缘起
性空,所以显然未证能取、所取空,则是尚未圆满六住菩萨观行、乃至是尚未修习六住
般若空义的人;她又未证得禅定,显然也是尚未圆满五住证量的人,最多就只能说她是
四住位的菩萨了(虽然这样说有点儿高估了她),所以她至今仍然只是未断我见的凡夫
。以凡夫菩萨而接受等觉菩萨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Recommending Byron Katie
☆─────────────────────────────────────☆
TrueStory (不是幸福的坑不挖) 于 (Fri Nov 11 13:43:09 2011, 美东) 提到:
http://evelynrodriguez.typepad.com/pointingtothemoon/2007/02/by
Above is a description on how she got her knowledge, and she experienced that no-me and no-name feeling.
I like that whole blog, and I will zz the full blog below.
The four questions are actually only one question "is it true?", as no thought is true. But for people not yet there, such as me, choosing the truer thought is a re-entr...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161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toneflying (飞石走石),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起底王立军 (1)--从铁岭到锦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25 00:46:24 2012, 美东)
王立军,究竟是个什么人?
出走美领馆之前,他被视作打黑英雄和公安英模;之后,他成为四罪加身的罪犯;在媒
体和网络上,他永远是争议的中心、舞台的焦点、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
起底王立军(来源: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特派记者遍访重庆、铁岭、锦州、合肥等地,历时近一年,从尼尔·海伍
德案前后的变局开始,追溯王立军从铁岭到锦州再到重庆这二十八年的从警历史,分别
从打黑、治警、文宣、专业技术、成名史以及语言艺术等七个维度,深度解剖这位警界
“传奇人物”的个性风格、审美趣味、价值取向,以及他所奉行的哲学语言。由于文章
篇幅较长,将其分为七个部分逐一刊载。
以下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从铁岭到锦州
---------------------------------------------
1984年铁岭从警伊始,到2008年履职重庆之前,王...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161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起底王立军 (1)--从铁岭到锦州
王立军,究竟是个什么人?
出走美领馆之前,他被视作打黑英雄和公安英模;之后,他成为四罪加身的罪犯;在媒
体和网络上,他永远是争议的中心、舞台的焦点、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
起底王立军(来源:南都周刊)
《南都周刊》特派记者遍访重庆、铁岭、锦州、合肥等地,历时近一年,从尼尔·海伍
德案前后的变局开始,追溯王立军从铁岭到锦州再到重庆这二十八年的从警历史,分别
从打黑、治警、文宣、专业技术、成名史以及语言艺术等七个维度,深度解剖这位警界
“传奇人物”的个性风格、审美趣味、价值取向,以及他所奉行的哲学语言。由于文章
篇幅较长,将其分为七个部分逐一刊载。
以下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从铁岭到锦州
---------------------------------------------
1984年铁岭从警伊始,到2008年履职重庆之前,王立军的舞台一直是铁岭锦州等地。在
24年的辽宁警察生涯中,王立军以打黑起家,完成了从草莽英雄到学者型局长的转变,
其打黑、治警、包装等刀法在此期间成形,并日臻成熟,最终在重庆达到巅峰。
按照其官方简历,王立军1959年12月26日出生在内蒙古阿尔山市,乃蒙古族人。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穆正新
一、让我们“善搞”黄继光事迹。
本文对“黄继光堵枪眼”事件进行查证剖析,力求剥去伪装,还历史真相。本文决不属
于“恶搞”。要说“搞”,只能算“善搞”。求真与尽善是一致的。还原历史真相,无
论对于受骗的民众还是被利用的黄继光本人来说,均属善举。
本人在近几年里不断思考过“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真伪。见到一些资料也随手存下来
阅读对照。越读越发现这个故事破绽很多,作假嫌疑很重。开始时,本人曾觉得自己的
怀疑或许有错。毕竟这个故事如雷贯耳地教育了我们几代中国人,其“神圣”地位在心
目中相当牢固。即使到了后来本人已经确信该故事为假时,也还觉得这看法只能属于自
己,说给别人听时不易被接受。那么多人从幼年起就敬仰的英雄竟是个骗局,这对多数
中国人来讲无疑是很残酷的嘲弄。要人们接受下来又谈何容易?
近来多次在国内论坛上见到网民对“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议论。众多网民的态度让本
人感到意外。每当有人提起这类话题,比如“堵枪眼在军事上是否有意义?”的时候,
跟帖总是十分踊跃。其中多半为质疑其真实性的帖子。神圣了几十年的“黄继光堵枪眼
”故事,现在几乎处处遭到网民的非议。这类话题引起的“颠覆性”评论如...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穆正新
一、让我们“善搞”黄继光事迹。
本文对“黄继光堵枪眼”事件进行查证剖析,力求剥去伪装,还历史真相。本文决不属
于“恶搞”。要说“搞”,只能算“善搞”。求真与尽善是一致的。还原历史真相,无
论对于受骗的民众还是被利用的黄继光本人来说,均属善举。
本人在近几年里不断思考过“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真伪。见到一些资料也随手存下来
阅读对照。越读越发现这个故事破绽很多,作假嫌疑很重。开始时,本人曾觉得自己的
怀疑或许有错。毕竟这个故事如雷贯耳地教育了我们几代中国人,其“神圣”地位在心
目中相当牢固。即使到了后来本人已经确信该故事为假时,也还觉得这看法只能属于自
己,说给别人听时不易被接受。那么多人从幼年起就敬仰的英雄竟是个骗局,这对多数
中国人来讲无疑是很残酷的嘲弄。要人们接受下来又谈何容易?
近来多次在国内论坛上见到网民对“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议论。众多网民的态度让本
人感到意外。每当有人提起这类话题,比如“堵枪眼在军事上是否有意义?”的时候,
跟帖总是十分踊跃。其中多半为质疑其真实性的帖子。神圣了几十年的“黄继光堵枪眼
”故事,现在几乎处处遭到网民的非议。这类话题引起的“颠覆性”评论如...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一、让我们“善搞”黄继光事迹。
本文对“黄继光堵枪眼”事件进行查证剖析,力求剥去伪装,还历史真相。本文决不属
于“恶搞”。要说“搞”,只能算“善搞”。求真与尽善是一致的。还原历史真相,无
论对于受骗的民众还是被利用的黄继光本人来说,均属善举。
本人在近几年里不断思考过“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真伪。见到一些资料也随手存下来
阅读对照。越读越发现这个故事破绽很多,作假嫌疑很重。开始时,本人曾觉得自己的
怀疑或许有错。毕竟这个故事如雷贯耳地教育了我们几代中国人,其“神圣”地位在心
目中相当牢固。即使到了后来本人已经确信该故事为假时,也还觉得这看法只能属于自
己,说给别人听时不易被接受。那么多人从幼年起就敬仰的英雄竟是个骗局,这对多数
中国人来讲无疑是很残酷的嘲弄。要人们接受下来又谈何容易?
近来多次在国内论坛上见到网民对“黄继光堵枪眼”事迹的议论。众多网民的态度让本
人感到意外。每当有人提起这类话题,比如“堵枪眼在军事上是否有意义?”的时候,
跟帖总是十分踊跃。其中多半为质疑其真实性的帖子。神圣了几十年的“黄继光堵枪眼
”故事,现在几乎处处遭到网民的非议。这类话题引起的“颠覆性”评论如此之多,...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425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TO 舟云
佛说胜义空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佛世尊。一时在俱卢数国。与苾刍众俱。
佛告诸苾刍言。诸有法门我如前说。复有正法名胜义空。汝等谛听。极善作意。今
为汝说。诸苾刍。此中云何名胜义空。谓眼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眼灭时亦无少法
离散可去。诸苾刍其眼无实离于实法。以要而言。有业有报作者不可得。此蕴既终复他
蕴摄。别法合集因缘所生。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彼意生时而无少法有所从来。又意灭
时亦无少法离散可去。诸苾刍。彼意无实离于实法亦如前说。别法合集。此合集法无实
可得。因缘所生。此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
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即一大苦蕴
生。此所生法无实可得。生已即灭。由是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
。名色灭即六处灭。六处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
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即一大苦蕴灭。如是等所说是为胜义空
。诸苾刍。诸有法门如前已说。今此正法汝等当学。
佛说胜义空经
l****g
发帖数: 15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pattern (放手 )请进
多谢runsun回复。
我说的名色,的确是“身”的概念,包括物质方面的色身“色”和精神方面的无色身“
受想行识”,“识”是无色身中的一蕴,识蕴通过对前四蕴攀缘而增进广大增长的。
识的功能是辨识,辨识的对象是色、受、想、行这四蕴,识能辨别前四受阴的一切活动
,也是藉由色、受、想、行的活泼运作,令识跟着忙碌、充实、增广而多采多姿。但是
识的功能也仅只于此,在色、受、想、行之外,识并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随五蕴同时集起的,还有心,这个心不是如来藏、真如的概念,只是随五蕴同时集起的
心灵现象,如情绪,就是心灵状态的作用之一。
杂阿含经中,识蕴和心不是一个概念,经中也没有“心所”的概念,不要把杂阿含经和
阿毗达摩等同,两者一个是论,一个是经。论,只是后世佛教徒对经典的理解和解释。
目前公认最接近佛说的经是《杂阿含经》/《相应部》。
A****a
发帖数: 274
19

如果你知道大乘或者唯识也有遍一切心所的概念,也有心王的概念
你就应该了解,所有的识,不管是六识,七识,八识,一定是属于心王,当这个心王生
起的时候,必定伴随着他的下属也就是心所。心识,只管识别,而真正执行办事的,比
如想,思,行则是心所,也就是行蕴,受蕴和想蕴。
心所才是行蕴,想蕴,和受蕴,而心识或者说心王绝无可能是想蕴,行蕴。
另外,任何心识都必然有识知的对象,也就是所缘,耳识的所缘是声音,那么七识的所
缘是什么?
你无论从一万个角度都绝无可能把行蕴说成是七识。
把行蕴说成是七识的,说明自己对佛法五蕴和识的概念是一塌糊涂。
waichi就是这种,你也是这种。
你这种一塌糊涂的人,让你背书你都背不对。随便给你出一个问题,你都乱套。
r****n
发帖数: 825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新人求解惑

心和业不是一码事。心通常指的是心识,属于五蕴当中的识蕴,而业,则是心所,属于五蕴当中的行蕴。
造业的是思心所,是众多心所当中的一个。也是遍一切心所。
除了思心所,还有作意心所,还有寻心所,伺心所,想心所,贪心所,嗔心所,心一境
性心所,邪见心所等。
这些心所伴随心识同时生起,一个心识生起,通常伴随十多个甚至二十多个心所,其中
的造业的心所只是其中之一。
心识就是五蕴当中的识蕴,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没有什么第七识
和第八识,也不需要这两个。
造业的思心所属于行蕴,心识属于识蕴。
这些全部是五蕴,全部是苦,无常和无我的,是需要舍弃的。
某些人琢磨什么自由心,正是严重邪见。
如果存在什么自由心,存在什么真如起用,那么五蕴是苦不成立,苦圣谛也不成立。
凡是违背四圣谛的法,不是佛法。
完全不对,决定因素是缘起,即任何心识心所都是缘生的,也是无常,苦,和无我的。
愚痴者不明缘起,要么作恶被恶业困,要么做善业以为自己可以主宰,后者更根据错觉
而误以为存在本心,真如,佛性。。。
Y**u
发帖数: 5466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Mon Aug 22 00:58:36 2011, 美东) 提到:
(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
。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
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
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
。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
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石记:观色无常,则于色贪欲断。观受想行识无常,则于受想行识欲贪断。
问题:是欲贪断,还是五蕴断? 还是两者是一回事?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22 01:14:46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456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只能依附身心生存的識
十二因缘大略说本就有两种解释。。但两种里面的名色对应都是六识,而非7/8。
、南傳上座部[编辑]
南傳上座部佛教源出於斯里蘭卡傳分別說部傳統,下面簡述引自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
信仰的是什麼》:
緣於「無明」[2](貪、嗔、癡等煩惱)而產生「行」[3][4](造作諸業)。
緣於「行」(造作諸業)而產生「識」[5](業識)。
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
緣於「名色」(物質與心理現象)而產生「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
緣於「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觸」[6](外境接觸)。
緣於「觸」(外境接觸)而產生「受」[7](苦、樂的感受)。
緣於「受」(苦、樂的感受)而產生「愛」[8](對境生愛欲)。
緣於「愛」(對境生愛欲)而產生「取」[9](追求造作)。
緣於「取」(追求造作)而產生「有」(業因完成)。
緣於「有」(業因完成)而產生「生」[10](在受於身)。
緣於「生」(在受於身)而產生「老死」[11](未來身之老死)。
說一切有部[编辑]
《俱舍論》及其註釋[12]繼承了《大毘婆沙論》所確立的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的十二因
緣:
无明,过去世烦...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3
南传尼柯耶就是四阿含, 以下阿含諸經明指有中陰, 南傳如果不見記載, 可能是漏悼了
,或者可能早先的南傳宏法者認為中陰這部份的法義和解脫並無直接關連 :
===
阿含经
《中阿含经·大品·嗏帝经》:
复次三事合会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处。母满精堪耐。香阴已至。此三事合会入於母
胎。[22]

《中阿含经·七法品·善人往经》:
『佛言。云何为七。比丘行当如是。我者无我。亦无我所。当来无我。亦无我所。已
有便断。已断得舍。有乐不染。合会不着。如是行者。无上息迹慧之所见。然未得证。
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烧麸。缠燃便灭。当知比丘亦复如是。少慢未尽。五下分
结已断。得中般涅盘[23]。是谓第一善人所往至处。世间谛如有。[24]』
《杂阿含经·九五七经》:
『婆蹉白佛。众生於此命终。乘意生身往生馀处。云何有馀。佛告婆蹉。众生於此处
命终。乘意生身生於馀处。当於尔时。因爱故取。因爱而住。故说有馀。[25]』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26]记述了十七中阴有。如:
『复次诸天子。云何名曰第八中阴有道相续。若欝单越人临命终时。则有相现。诸天
子。其人见於园林行列游戏之处。香洁可爱。闻之悦乐。...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识缘名色
南传上座部[编辑]
南传上座部佛教源出於斯里兰卡传分别说部传统,下面简述引自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
信仰的是什麽》:
1.缘於「无明」[2](贪丶嗔丶痴等烦恼)而产生「行」[3][4](造作诸业)。
2.缘於「行」(造作诸业)而产生「识」[5](业识)。
3.缘於「识」(业识)而产生「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
4.缘於「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而产生「六入」(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
5.缘於「六入」(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而产生「触」[6](外境接触)。
6.缘於「触」(外境接触)而产生「受」[7](苦丶乐的感受)。
7.缘於「受」(苦丶乐的感受)而产生「爱」[8](对境生爱欲)。
8.缘於「爱」(对境生爱欲)而产生「取」[9](追求造作)。
9.缘於「取」(追求造作)而产生「有」(业因完成)。
10.缘於「有」(业因完成)而产生「生」[10](在受於身)。
11.缘於「生」(在受於身)而产生「老死」[11](未来身之老死)。
===
说一切有部[编辑]
《俱舍论》及其注释[12]继承了《大毗婆沙论》所确立的按三世二重因果释义的十二因
缘:
1.无明,过去世烦恼带来的惑,蒙蔽了真...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5
龙树菩萨开示现象界外之非现象界
《中论偈》观四谛品第廿四颂诃:
观念上如果只是执认只有识阴六识, 容易坠入一切法空的断见思想, 接而误解四圣谛苦
, 空, 无我, 无常之真义,会以误解《中论、中观》之空而否定识阴六识外之空性者,
如此其实为不解四圣谛,亦不解中论中观,因为执认只有识阴六识, 不相信蕴处界外实
有第一义故, 由于不相信蕴处界外实有第一义故, 识阴六识又是虚妄, 于是推一切法
空, 坠最严重之断见外道数中, 故龙树菩萨于《中论偈》观四谛品第廿四颂诃有这麽开
示 :
若一切皆空 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 四圣谛之法
以无四谛故 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 如是事皆无
以是事无故 则无四道果 无有四果故 得向者亦无
若无八贤圣 则无有僧宝 以无四谛故 亦无有法宝
以无法僧宝 亦无有佛宝 如是说空者 是则破三空
空法坏因果 亦坏于罪福 亦复悉毁壤 一切世俗法
汝今实不能 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 是故自生恼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若不依俗谛 不得第一义 不...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6
龙树菩萨开示现象界外之非现象界
《中论偈》观四谛品第廿四颂诃:
观念上如果只是执认只有识阴六识, 容易坠入一切法空的断见思想, 接而误解四圣谛苦
, 空, 无我, 无常之真义,会以误解《中论、中观》之空而否定识阴六识外之空性者,
如此其实为不解四圣谛,亦不解中论中观,因为执认只有识阴六识, 不相信蕴处界外实
有第一义故, 由于不相信蕴处界外实有第一义故, 识阴六识又是虚妄, 于是推一切法
空, 坠最严重之断见外道数中, 故龙树菩萨于《中论偈》观四谛品第廿四颂诃有这麽开
示 :
若一切皆空 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 四圣谛之法
以无四谛故 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 如是事皆无
以是事无故 则无四道果 无有四果故 得向者亦无
若无八贤圣 则无有僧宝 以无四谛故 亦无有法宝
以无法僧宝 亦无有佛宝 如是说空者 是则破三空
空法坏因果 亦坏于罪福 亦复悉毁壤 一切世俗法
汝今实不能 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 是故自生恼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若不依俗谛 不得第一义 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
我们略说了佛法的两大甘露法门,也就是解脱道与佛菩提道,并且从各种不同的层
面,来说明佛法中的这两个主要道之间的差别法相。我们要接续上一个单元的主轴,也
就是要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并且也要详细的来解
说这两个主要道修行的内涵和修学次第。
前面我们说过,二乘法是属于解脱道的修行,也就是经由断除我见和我执以后,烦
恼灭尽了而取证解脱果,从此不再受生于三界之中,因此而得以免除生死轮回之苦;而
大乘菩提的修行,则是从亲证第八识入手,然后依次第进修,圆满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
证过程以后,得以成就究竟的佛道。然而在这当中,大乘菩萨同样是要断除烦恼障,要
修证解脱的法门;而二乘菩提的行者,虽然可以断尽烦恼取证解脱了,但是他们却不知
也不证大乘菩萨所亲证的实相心----如来藏,因此而说大乘菩提所修所行函盖解脱道。
也就是说,菩萨在解脱果方面如果无法圆满,当然也就无法成佛了。
接下来,我们想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的道理所在。第一个层
面,是从“佛菩提道之四圣谛函盖解脱道之四圣谛”这样的角度来作说明。
四圣谛是所有的佛子们所耳熟能详的法道,但是对于四圣谛...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375
2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逍遥小散仙16
《逍遥小散仙》第三部:谁是天子
卷之十六:天命运数
目录:
(第一回)温柔陷阱
(第二回)风情万千
(第三回)软玉温香
(第四回)天命
(第五回)运数
(第六回)折戟沉沙
(第七回)邪魂
(第八回)子母花娇
(第九回)炼心殿
(第十回)困兽
(第一回)温柔陷阱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
小玄却觉阳光明媚如沐春风。
与师父之间忽然有了个说不得的秘密,令他满心欢喜,周遭的一草一木,天上的云
卷云舒,仿佛都灵动可爱起来,一切皆赏心悦目美好无限。
他窃窃自喜,却不敢在黎姑姑、红叶与阿痴等人面前表露分毫,然于无人处,时不
时就会莫名其妙地傻笑起来。
接下几日,武翩跹又到太华轩中指点过他两次,出人意料的淡定自若,神情举止一
如往常,教人半点看不出不同,只在小玄呆望着她的时候,才悄悄狠剜他一眼。
每逢此刻,小玄除了惊慌,便是心跳。
他心里隐隐知觉师父对自己非同寻常,只是不敢往深处细思,深怕亵渎了什么。
小玄精神抖擞,武技与心法又有进境。短短的数天中,再习得诛天诀中“劫”部的
六个变化,且于不觉间,对北溟玄数似乎又有领悟,已隐隐窥见了第三境——坐照。
除此之外,他偶尔会去少国师府,与住下来的众“仙”谈经论... 阅读全帖
h*****0
发帖数: 118
29
http://cclw.net/other/fanxuede/wwhbycwjdt/htm/chapter3.html
第三章 情系中华文化
我虽然批评中华文化中的丑陋,但还是深深地爱著她,因我是喝著她的奶汁长大的。
我时常感叹,生而为近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怎么有这么多的痛苦和无奈!即便在选
择信仰这个最具个人性的问题上,也要背起数千年文明的重轭,在信仰和文化的冲突之
间不断地徘徊。
自从认真地接触福音以来,在我脑海中就画了个大问号:基督教与中华文化水火不
容吗?福音若在中华大地生根,就必须摧毁中华文化吗?我若相信耶稣,就必须无情地
斩断我那割不断的中华文化之根,并视那千千万万死去的亡灵为魔鬼的儿女吗?
这些问题把我折磨得好苦。有时我狠狠地说,若真的如此,就让我作一个异教徒吧
。我情愿带著永恒的诅咒,与那消逝了的过去一起消逝,也不愿意一个人独自在中华文
化的废墟上欢庆永生。
也许是出于儿不嫌母丑的原因,我虽然也批评中华文化中的丑陋,但还是深深地爱
著她,因我是喝著她的奶汁长大的。我乃一介书生,不敢忘本。我承认,这里面包含了
文化视野的狭隘对我的限制,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那广大深奥的...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带领佛教徒归主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1
作者:楼宇烈 [2001-9-29 17:38:48]

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
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
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在这五等禅中,宗密最为推尊的是
最上乘禅,亦即达磨所传之禅,中国禅宗所传之禅。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宗密概述说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1

宗密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来概括达磨所传之禅法(其实主要是慧能以后禅宗南宗所传之禅法)的特点,应当说
是很准确的。试以《坛经》中所记述的慧能思想考之,他最强调也正是这几点。如慧能
的得法偈,即针对神秀的...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毗达摩俱舍论
http://www.chinabaike.com/
《阿毗达摩俱舍论》(略称《俱舍论》),是世亲早年还未信仰大乘佛教时的著作。世亲
为公元第五世纪顷北印度犍陀罗人,在佛教有部出家。那时北印度一带的有部学徒以迦
湿弥罗地方的毗婆沙师为正宗。他们独尊《大毗婆沙论》,世亲起初也从而学习,后又
采取当时比较进步的经部学说,作了一部含有批评毗婆沙师意味的通论有部学说之书,
这就是《阿毗达摩俱舍论》。他先作本颂六百颂,随后又作长行注解八千颂。因为在这
部论书里包括了有部的重要阿毗达摩论如《发智》、《身论》和《法蕴》等六足论以及
《大毗婆沙论》的要义,同时也即以这些论书为所依,所以此论题名为阿毗达摩的《俱
舍》,"俱舍"具有箧藏和刀鞘之义。
据玄奘门下普光、法宝等的传说,世亲起初为了要使批判《毗婆沙论》彻底之故,
曾经化装去迦湿弥罗跟着悟入论师学习了四年,后来被悟入识破了,才回转犍陀罗来。
他随即为众人讲《毗婆沙论》,每日讲完一段,即概括其义作一个颂。这样他讲完了全
论,作成六百颂,即是《俱舍论本颂》。《本颂》最初传到迦湿弥罗之时,当地学徒还
以为帮助已宗宣扬《毗婆沙论》的主张,等到续请世亲写出了...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圣严法师《照见五蕴皆空》
智慧不产生作用时,菩萨和众生是一样的;智慧产生作用时,对菩萨自己来讲是断除一
切烦恼,对众生来讲是菩萨普度一切众生。
智慧的产生分成四个层次:闻、思、修、证。首先要听闻佛法及修行的方法,以正知正
见作为指导,确实修行才能证得五蕴皆空,产生智慧。
闻、思、修、证,也可以说成闻、修、思、证。思是修的一部分,思是指修观行,是思
惟的意思。不是思想的思。修行有散心修与专心修,专心修才叫作思惟。有修才能证,
《楞严经》上认为思辨可以产生智慧。在印度及西藏佛教有一派学者就是主张以辩论的
方法产生智慧,不一定要修禅定。我是以禅修的观点来解释闻、思、修、证。是以藏传
佛教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及南传佛教《清净道论》为依据。
菩萨是以闻、思、修而证得五蕴皆空的境界,一切智显现而得解脱;以根本智产生的力
量,以无量法门帮助众生,使众生得解脱,这是道种智的功能;能尽知诸法自度度他,
是一切种智。
五蕴
五蕴中的色,是物质的;受、想、行、识,是精神的。五蕴是构成我们世间每一个人的
必要因素。
色──就是地、水、火、风,总称四大。包括我们物质的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
受──感受的意思。
想──判断。
行──判断后...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17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只能依附身心生存的識
“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
“色,为变碍;占有一定空间、互相障碍,且会转易变坏者,称之为色”
“在《巴利三藏》中,佛陀对色蕴有详细的解释。色蕴,包括“色”的过去、未来、现
在、内外、粗细、优劣、远近等等。而其中的“色”包括两类,一类是地、水、火、风
四大种;另一类则是二十四种四大种所造色。
”《五蕴论》:“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诸色。“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
幻法。”
《杂阿含经》卷2:“色非是我。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
是、不令如是。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受、
想、行、识亦复如是。比丘!于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无常耶?”
G**W
发帖数: 1865
35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如来在经典中说,「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重要的句子在玄奘法师
的翻译典籍中,就有八部经论提到,一般眾生没有办法区别如来藏和我有何不同。
《楞伽经》一再说如来藏是无我,称之为「无我如来之藏」,实叉难陀翻译为「无我如
来藏」。经典说的「阿陀那识」就是执持身根的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执藏一切种子
功能作用的识,就是如来藏,就是能够发起如来一切德能的宝藏,就是真心,每位眾生
都有的真心,祂不是现下的我,不是我目前见闻觉知的心,不是这个第六意识心。
到了《大般涅盘经》说如来的境界是「我」,让这些「凡愚」更无法理解,而《
大般涅盘经》说的如来的我,是甚深的境界,以如来的真如可以有五别境心所有法,又
有善十一的心所有法,连一般的学者都不清楚,何况是一般眾生呢?这样哪里有能力来
对此议论说「有我」,说「无我」。
而一般经典所要说的「我」,是因为佛教的观点是在宣说其根本的内涵。如来藏
本身没有世间人「瞭解的我」的特性,因此从这一个观点,就无法说祂是「我」,可是
祂是真实永恒不坏灭,这又是一般住在世界...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6
3 无我:佛教心理学自我的实质
佛教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或者说一种修行体系,
其核心就是“无我”。在所有宗教中只有佛教否认自
我实体的存在, 佛陀是第一个知觉束论者
(Blackmore, 2008)。正是由于“无我”的教义, 使佛教
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宗教。
3.1 自我是五蕴和合的幻相
佛教认为一般人所认定的“自我”和外道所坚
持的“实我”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所说的“我”, 不
过是把“意识相结集起的统一状态”认为实体, 且妄
执这一实体就是“我”。然而在佛家看来心理状态本
是变迁无常的东西, 怎么会“有体”?“所谓吾人所
认为我者, 不过心理过程上一种幻影, 求其实体,
了不可得” (梁启超, 1936)。那么, 我们所能看到的
“我”究竟是什么呢?依据佛家缘起说, “我”不过是
由“五蕴”和合而成。所谓“五蕴”是指色蕴(有客观性
的事物), 受蕴(感知), 想蕴(记忆), 行蕴(作意及行
为), 识蕴(意识)五者是也, 是构成万物的五种类
别。五蕴之广义是指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的总括,
即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总和, 狭义则是现实人的代称,
即“五蕴”暂时和合而成“人我”。笛卡尔的“我思故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神通度俗人,智慧度学人
众生本来就颠倒,喜欢有境界的神通法门,不喜欢本来就没有境界的智慧法门;
因此当然要将神通加以详细说明。
世俗所谓的神通,乃三界中众生意识境界分段入出之法,它在整个佛菩提道上虽然
也属于佛菩提道上的一部分,但是它占整个佛菩提道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虽然佛弟子们
在适当的时机也要修神通,譬如在戒慧直往的菩萨在三地快满心的时候才修,但是绝大
部分菩萨不在神通用心,反而在智慧法门用心,也就是在总相智、别相智、道种智用心
;因为佛菩提道所注重的是没有境界、属于无为法的智慧法门,而不是有境界、属于有
为法的神通。基于如此,分三点来加以说明。
首先要谈的是,神通是依附意识而有,而意识是被生的法,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
;既然意识是生灭法,依附意识而有的神通当然更是虚妄法。为什么意识是被生的法,
是生灭法,当然要加以探讨,以免被恶知识误导而多走了冤枉路。
佛在《中阿含经》卷五十四开示如下:“缘眼、色生识,生识已,说眼识;如是耳
、鼻、舌、身;意、法生识,生识已,说意识。”经文里说眼根与色尘相接触后出生了
眼识,眼识能够分别色尘之青黄赤白之显色;耳根与声尘相接触后出生了耳识,耳识能
...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2496
38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以前看过的诗词故事:
诸家评李
[当代]哈哈儿整理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首称。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
道。(吴融《禅月集序》)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大抵丧于南朝,坏于陈叔宝。然今之业是者,苟不能求古于
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丽于于江左,即南朝矣。或过为艳伤丽病者,即南朝之罪人
也。吾唐来有业是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张碧,贞元中人,自序其诗云:碧尝读《李长吉集》,谓春拆红翠,闢开蛰户,其
奇峭者不可攻也。及览李太白辞,天与俱高,青且无际,鹍触巨海,澜涛怒翻,则观长
吉之篇,若陟嵩之巅视诸阜者耶!(计有功《唐诗纪事》)。
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马端临《文献通
考》)
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严羽《
沧浪诗话》)
世传杜甫诗,天才也;李白诗,仙才也;长吉诗,鬼才也。(《迂斋诗话》)
唐人以李白为天才绝,白乐天人才绝,李贺鬼才绝。(《海录碎事》)
诗,总不离乎才也。有天才,有地才,有人才。吾于天才得李...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9章 云门家风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0
第11章 曹洞法系(上)——唐宋时期
一、三代催生
从中国禅宗在精神文化领域举世公认的特行独立品格而言,可以把曹洞宗与其它
几个宗派,称作“思想界的贵族”(真正的思想者)。这个“思想界的贵族”之所以能
够成立,因缘当然不一而足,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以石头希迁、药山惟俨和云岩昙
晟为代表的三代禅者,代代相续,直接地培育、养成了曹洞宗的思想来源和宗风底蕴,
曹洞宗就是以上三代禅思想家一以贯之培养催生的结晶。
在曹洞宗正式创立前夕,即公元九世纪下半叶(以良价和本寂二位创立者活动年代
计)之前,中国佛教刚完成了一场前无古人的深刻革命——就是禅宗“南宗”的兴起和
发展,这场革新运动,由慧能肇其端,当属确凿无疑,但是,严格地说来,“南宗”在
历史上争取到其主流地位,特别是在思想义理上完善成熟、得以巩固其根基,却是在慧
能之后,亦即由公元八世纪初叶开始的百余年间——这段艰苦卓绝又精彩纷呈的历程,
为时一百五十年左右,胡适之曾这样描摹过这一段激动人心的历史:“从公元700年
至850年,在这一百多年中,包括盛唐和中唐、是禅宗极盛的时期,这在中国佛教中
是一...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1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李圆净居士原著
演培法师白话讲述
第一篇 拔病苦
第二篇 救厄难
第三篇 兴福慧
第四篇 度生死
第五篇 广劝惩
第六篇 普示现
第一篇 拔病苦
★晋朝有个和尚,名叫竺法义,住在兴宁中始宁山上,很精细的研究所有的佛经,从他
学习的学生经常有一百多人,当咸安二年的时候,他感觉生起心气病来,病得很久,所
以他就一心一意的虔诚归依观世音菩萨,忽然有一天梦见一个人破开他的肚皮,把他的
肠胃都拿了出来,并且洗刮他的五脏六腑,看见有结成一块块肮脏的东西很多,都把他
洗得干干净净了,再放进去,还原缝好,对义说,你的病已经除掉了,当他一觉醒来,
果然病都好了。宋朝尚书令官员傅亮编撰这件事的奇迹,常常说,他的父亲在世时,和
义一起游山玩水,义也常常说这件奇事,听到的人没有一个不肃然起敬的。(太平广记)
★元魏时(即北魏孝文帝亦称元魏)名道泰,住在常山的衡唐精舍,曾经梦见有个人告
诉他说,你的性命将于四十二岁的时候,当寿终正寝,到了那个时候,果然生起很严重
的病来,他自己忧虑必定会死,将他所有的衣食资产多为布施,有位朋友对他说,我听
见供养六十二亿菩萨,和念一声观世音的人,得福恩是一样...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2
邪因外道——萧平实的“造神运动”
达 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年代里,已显突出
!佛门慈悲,屡屡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读完台湾萧平实所著《无相念佛》、《念佛
三昧修学次第》、《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
辨正法》、《禅净圆融》、《真实如来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大乘无我观》
、《佛教之危机》、《宗通与说通》、《我与无我》、《狂密与真密》(一到四辑)、
《禅门摩尼宝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辑)、《楞伽经详解》(一到六辑),以及一起
出版的《学佛之心态》、《慈悲的心声》等二三十部书后,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
文字叙述、名相解释,乃至义理参究存在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很别扭,特别感到作者
一股莫名强大的自我表现欲,处处不忘记“自我”,处处为“自我”包装,与佛法精神
实不相符。后来渐渐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联系起来,一切坏事都跟现今佛门大
德联系起来,除了作者所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佛法可学可修,除了作者创办的正觉同
修会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这亦与佛法万德庄严相悖逆。再后来
终于看清楚...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3
达 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年代里,已显突出!佛
门慈悲,屡屡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读完台湾萧平实所著《无相念佛》、《念佛三昧
修学次第》、《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
法》、《禅净圆融》、《真实如来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大乘无我观》、《
佛教之危机》、《宗通与说通》、《我与无我》、《狂密与真密》(一到四辑)、《禅
门摩尼宝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辑)、《楞伽经详解》(一到六辑),以及一起出版
的《学佛之心态》、《慈悲的心声》等二三十部书后,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文字
叙述、名相解释,乃至义理参究存在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很别扭,特别感到作者一股
莫名强大的自我表现欲,处处不忘记“自我”,处处为“自我”包装,与佛法精神实不
相符。后来渐渐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联系起来,一切坏事都跟现今佛门大德联
系起来,除了作者所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佛法可学可修,除了作者创办的正觉同修会
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这亦与佛法万德庄严相悖逆。再后来终于
看清楚在以佛法名相义理为掩护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他自己“第一因...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44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作者:任复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11-11-20

提要:躬逢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重温历史,对推动现代化建设
很有现实意义。前几年,曾由山西省政府拨款,在这次变法的智囊、首任总管同文馆事
务大臣(即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徐继畬的家乡举行过“纪念徐继畬暨中
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0周年研讨会”。希望如今有更高层次、更多相关学校(如北大
、北师大……)、部门和人士有所表示、行动。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同治年间同文馆天文算学馆计划,是“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的变法。1866年12月至1867年8月,变法计划的出台及由此引起的风波,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海外学者认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前曾“作出了一个实在
大胆的计划,此计划的激进性质,通常为历史学家所忽略”,是一次受到挫折的变法。
(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卷上第58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刘
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页407。)尽管因倭仁... 阅读全帖
x*m
发帖数: 276
45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6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中国秘密战-6
第六章 反间谍与反间计延安公审汉奸连载: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作者:郝在今“特务
”,“侦探”,“奸细”,“间谍”。
非专业人士,有谁能够弄清这些专有名词的区别?反正这些人都是保卫部门“反”的对
象,于是有了“反特”、“反探”、“反奸”、“反谍”。
如果查阅字典,你会发现这几个词义在循环解释,还是区分不清。依照惯例,“特务”
的工作内容比较宽泛,从事情报、行动等秘密工作,包括保卫工作,都可算特务。侦探
的工作主要是刺探敌人的军情,可以临时使用平民充任,不像特务那样专业。奸细,则
特指背叛自己本来所属阵营而为敌方进行情报服务的人,属于政治定义而非专业定义。
间谍的定义最为严格,专指打入敌方阵营从事情报、行动工作的人,不像特务那样包括
在本机关从事的工作。在中共保卫系统中,战争年代经常要“反侦探”,抗日战争叫“
锄奸”,建国初期称“反特”,现在的标准说法是“反间谍”。
保卫工作有多项任务,反间谍,始终是最为重要的核心工作。
抗日战争的时候,反间谍叫做“锄奸”——铲锄奸细——为日本人服务的中国人是“汉
奸”呀!
中国不乏亡国灭种的历史,最为沉痛的教训之一是:强敌不可怕,更为危险的敌人还是
出卖...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4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730
·仲之春·
空想的理想
在毛泽东这位农家出身的历史伟人身上,有着浓厚的农业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思想。
他的这种思想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矢志不移,一直伴随着他的政治生涯。
在五四时期,他就信奉过当时流行一时的新村主义理想。1919年,他在岳麓山下还
亲自组织过新村运动。从《毛泽东早期文稿》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数年来梦想”的“
新社会生活”, 就是每日“睡眠八小时,游息四小时,自习四小时,教授四小时,工
作四小时”,“工作之事项,全然农村的”。“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
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农场,公共工作厂,公共消费社
,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会。”后来,他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马
克思主义虽然号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但它仍然有着很大的乌托邦空想成份。这也是毛泽
东为什么会很快接受它的重要原因),但这种乌托邦思想在他的身上却一直保留下来。
在建国前夕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提到了康有为,将他列人“在中国
共产...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64
48
来自主题: Fashion版 - 痘痘告诉你身体哪里出毛病了
你是不是经常发现身体的某些地方莫名其妙的长了痘痘哦?不要不当回事哦!那是痘痘
告诉你,身体哪里生病了。耐心看看吧.
1.额头痘VS肝脏
如果你的额头总有大粒痘痘不断,那说明你的肝脏已经积累了过多毒素,不规律的
生活、昼夜颠倒、长时间熬夜都会让肝脏不能在正常时间(夜里10点~12点)工作,毒
素就会积累下来。
表示心火过旺,脾气不好。中医研究发现,长期思虑过度、劳心伤神的人,额头上
常常会长出痘痘来,一般此类人心理压力比较大,脾气也不太好,一点小事就容易放在
心上,也容易斤斤计较,工作中不乏细致,但生活中却易流于琐碎,从而引起心火旺盛
、心火上炎。
中医认为,五脏当中,心为君主之官,主理人体的神志和血脉功能,如果多思多虑
的话,必然耗伤心气,容易出现入睡困难、睡中多梦、晨醒过早等睡眠问题,也容易造
成气血运行阻滞,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这类情况的降火应以养心为先。
心是体内的主宰,配合其他所有脏腑的功能活动,它推动血液输送全身,并统管
全身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养心锻炼应注意“三适”:适时,时间最好安排在清
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适量,提...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辩经在佛教中起什么作用?
藏传考格西,考五部论。其中的《入中论 第六菩提心现前地》就有中观破唯识。看得
懂这一段辩论,可以说大致理解中观、唯识要义。看不懂很正常。
《入中论 第六地》
不见能取离所取,通达三有唯是识,
故此菩萨住般若,通达唯识真实性。
此下三颂总出唯识宗。唯识宗云∶六地菩萨所圆满之般若,即是通达唯识真实性。唯识
真实性,即是离能取识无所取境,离所取境无能取心,三界生死唯识所变。
犹如因风鼓大海,便有无量波涛生,
从一切种阿赖耶,以自功能生唯识。
如海本无波,然有生无量波涛功能,因风鼓动则生波涛。从含藏一切种子之阿赖耶识,
因业力风之鼓动,有前七识生起,亦犹如是。以无实所缘境,七识唯由自种子功能生,
非依境生,故名唯识。「解深密经」、「摄大乘论」、「楞伽经」,俱如是说。
是故依他起自性,是假有法所依因,
无外所取而生起,实有及非戏论境。
依他起自性,实无异体能取所取,为现似能取所取所依之因。无外所取自能生起,体是
实有,为假所依故;非戏论境,非言说戏论所缘故。
无外境心有何喻?若答如梦当思择,
若时我说梦无心,尔时汝喻即非有。
初句此宗征问∶汝说无外境可有内心,此无境心,以何为喻?汝若答云∶如梦见...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50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如来在经典中说,「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重要的句子在玄奘法师的
翻译典籍中,就有八部经论提到,一般众生没有办法区别如来藏和我有何不同。《楞伽
经》一再说如来藏是无我,称之为「无我如来之藏」,实叉难陀翻译为「无我如来藏」
。经典说的「阿陀那识」就是执持身根的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执藏一切种子功能作
用的识,就是如来藏,就是能够发起如来一切德能的宝藏,就是真心,每位众生都有的
真心,祂不是现下的我,不是我目前见闻觉知的心,不是这个第六意识心。
到了《大般涅盘经》说如来的境界是「我」,让这些「凡愚」更无法理解,而《
大般涅盘经》说的如来的我,是甚深的境界,以如来的真如可以有五别境心所有法,又
有善十一的心所有法,连一般的学者都不清楚,何况是一般众生呢?这样哪里有能力来
对此议论说「有我」,说「无我」。
而一般经典所要说的「我」,是因为佛教的观点是在宣说其根本的内涵。如来藏
本身没有世间人「瞭解的我」的特性,因此从这一个观点,就无法说祂是「我」,可是
祂是真实永恒不坏灭,这又是一般住在世界...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