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新语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1977年读大学时的习近平
作为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怎么看待这一牵动千千万万人心的人才选拔考试?他当年是如何走进大学校门的?未来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习近平有哪些考量?学习大国(XXDAGUO)带你一起了解。
1.上大学
总书记有一段不断努力的经历
高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个理想大学不容易。无论是最终走进大学校园的学子,抑或是高考不幸落榜者,都曾经历过一段艰苦岁月。
2011年8月21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参观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高级中学,用一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和一句古诗“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来勉励高三学子。
习近平自己当年为了上大学也有一段艰苦的人生经历。1975年还没有恢复高考,正在陕西插队的习近平因推荐而上了大学。推荐并不容易,他虽然身为革命元勋之子,但适逢“文革”,其父习仲勋被打倒,因此,习近平在陕北6年,“成分”一直不好。以至于光入团申请书他就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更是写了10份。
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回忆:“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延川县。
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县...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从长春市建设街下榻处到东方大剧院。3.5公里,驱车十几分钟的路程。
7月16日,长春。一位相声名家带着他的团队,走过这段路程,欢乐直达眼前。
笑声的背后,是他的行程满满。凌晨入住,白天彩排,晚上演出。多年的艺术生涯和曾经的艰苦生活,让他习惯于面对这种紧张劳碌、辛苦奔波。前一天夜里22点走下飞机。当天8点一刻下楼就餐,19点整演出开场,是他的两次亮相。前者是生活,在台下;后者是艺术,在台上。“是他吗?”自助餐厅一位小伙子悄悄问同伴,令其意外的是大腕如此亲和,可能忽略了除身为相声人外,他更是平民艺术家。
“是他吗?”剧场里一位中年观众执拗地问邻座的家人,他意外的是相声可以如此奔放劲爆,可能忽略了台上跳街舞的他,已然年过花甲。是他!
姜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常青树”,曲坛传承与相声光大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他,既因写相声、说相声、做“笑星”扬名至今,也因为相声著述、当文艺官员而成为实践与理论的集大成者。同时,因较早接触互联网、运用新媒体及在影视、书画、体育等领域的跨界而备受关注,时时成为焦点。
他此次和多位中国曲艺名家为第三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公益演出奉献的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赵小兰这个名字,对于华人来说是带着荣耀的。一直以来她也没有忘记“华人”的根,就在前不久,她还与父亲再访纽约华埠,受到夹道欢迎。
近日,CNN记者Dana Bash专访了赵小兰,记录下她从移民到部长的历程,赵小兰也少有地谈到了,自己为什么没有孩子。
赵小兰的“脆弱和焦虑”
Bash说,尽管有着那么多光环,和赵小兰面对面时,自己却意外地感受到了她的脆弱感和焦虑感,尤其是在谈到自己年轻时刚移民的日子。
“ 我还记得学习新文化、新语言和适应各种日常生活有多困难,哪怕只是最普通的吃饭这种事,比如,大多数华人是不爱吃夹在面包中间的肉的。”
赵小兰笑着说。就像我们知道的,她8岁时和几个妹妹一起跟随母亲来美,与先行抵达的父亲赵锡成博士团聚。一家人挤在纽约皇后区的一间一居室公寓里。
“ 最初的日子非常艰难,孩子们对我很刻薄。”
尽管经历艰辛,但赵锡成开创的船运公司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甚至获得“华人船王”的称呼。赵小兰说,作为家中长女,按照亚洲文化的传统,自己理应担负起照顾其他人的责任,一度非常害怕会做不到这一点。
“ 我非常害怕无法融入美国主流,害怕找不到工作,害怕一事无成,给家庭蒙羞。”
没有舞会 也...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2
4

说乱世出英雄,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大混乱还有种特产:美男子!那时节的美男比美
女出名。偶胡说?!你要是不信,咱们做个民意调查:知道绿珠的举左手,知道潘安的
举右手。来,统计一下,哪只手多。那时候,天天打打杀杀,谁都不能保证到明儿还活
着。得,趁肩膀还扛着脑袋,把世间美好快快享受。规矩,礼法都滚蛋。赶走孔子换上
老庄。万事追求自由,放诞。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酗酒,吃寒服散(燥性药,发
热,发春,发疯,激发灵感,跟现在的摇头丸有点象),性解放……欢欢喜喜逍遥游!
过把瘾就死。性情的放任,产生了对感观美的狂热追求。时有狂人提出:“重美不重德
。”把后世老儒们气晕倒,在个性解放的今天,也要吓坏一排人。稍缓和一点的观点是
:以美为才德。长得漂亮国家栋梁官场高升。瞧他们什么思维方式?!尚美时代,有专
门的帅哥录:《世说新语——容止》。这个小册子还只限于魏晋的文人名士:夏侯玄,
嵇康,王衍,潘岳,夏侯湛…其后稀里哗啦,美男子层出不穷,发展出各种流派。
潘安墓
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审美情趣:人要长得高挑,白皙。服饰讲究舒适飘逸。汉人衣
着最典型的是飘飘然的宽袍大袖。胡人本穿夹领小袖的利索衣服
w****j
发帖数: 6262
5
之一
十七年,塞北送酥一盒至。太祖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杨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
食。众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 众大喜,一扫而净。适荀彧
有疾迟至,见盒,疑而问修:“此何物?”修对曰:“丞相所馈也,卿可自取。” 彧发之乃空器。
彧不自安,遂饮药而卒。时年五十。谥曰敬侯。
之二
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初,建安五年,时夏侯渊有女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
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是敬哀也。
章武元年,时后主未立皇后,亮与群臣上言曰:“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宜纳为正宫。
”后主即纳之。后亮初亡,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不从,野有后主怀怨于葛公之议。
裴注引《敬哀别传》云:“飞之仪容,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渊之仪容,虎体蕴臂,彪腹狼
腰,俱一时悍勇之士。”
之三
操与马超战于潼关。西兵悍勇,纵骑攻之,操军不敌,遂大溃而走。操杂于乱军之中,马超策骑疾
追,乃大呼:“长髯者,曹操也。”操闻之大惊,割须弃袍,以旗角掩面,方亡归本营。众来问安,操
抚膝大哭:“倘使云长在侧,孤必不致此。”众将问
c****e
发帖数: 1464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新语写的挺有意思
rt
w**t
发帖数: 324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元朝会败在朱元璋手下?
我总不能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灌水上吧。最近家里给寄的一套世说新语刚到,正闻书香味
呢。
b*****l
发帖数: 9499
8
参见《世说新语·假诡》
w**t
发帖数: 3247
9
世说新语是小说,不是信史。较起真来,里面不可靠的东西多了。
T****r
发帖数: 22092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曹操多疑的
其实这是从《世说新语》演变的
相当于现在的网络创作。
x***u
发帖数: 6421
11
曹操是中国文化的罪人
类别:时事评论 作者:秋风 原创 浏览量:0  发布时间:2010-01-10 手机看新闻
版次:TM05 版名:南方评论 历史评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摘要:河南安阳宣称发现了曹操墓,专家说法不一,坊间疑信兼有。不管是真是假,安
阳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以曹操搭台,唱旅游或招商引资的大戏了。当然,在这些举动背后
,也有一个历史预设: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起码是个成功人士。
浮世阅史
◎ 秋风 北京学者
河南安阳宣称发现了曹操墓,专家说法不一,坊间疑信兼有。不管是真是假,安阳
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以曹操搭台,唱旅游或招商引资的大戏了。当然,在这些举动背后,
也有一个历史预设:曹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起码是个成功人士。
这是中国历史断裂的一个标志。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描绘成奸臣,在传统戏曲
中扮成白脸。这种价值判断,其实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这个深层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
已经十分清楚地揭示出来了。
1956年,陈先生发表了一篇短文,《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
在这篇文章中,陈先生举重若轻,把曹操放到中国历史演进的大脉络中予以评
w**t
发帖数: 324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代的黄老与孔孟之争
汉初儒生大致算不上很得意吧。高祖就不把儒生当回事。后面的文帝景帝也基本上no z
-turn,虽然政治斗争还是很激烈,甚至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帝国的基本方针是对外
和亲避战,对内勤俭持家。但要提一下的是文帝时的新恒平。话还得从儒生在汉初的地
位说起。儒家在汉出也不是一无所用。最开始都是些表面文章。从叔孙通搞礼乐朝仪开
始: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但显然儒家是有
政治主张的,显然并不甘心于表面文章。所以就有后面的陆贾: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
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秦始皇,皆以极武而亡。乡使秦已并天下,行
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帝有惭色,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
得之者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帝未尝不称善
,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此时的儒家,虽然说不上是像后世那样的统治地位,但也还是在最高统治者的视野范围
内。到文帝,大部分时间还都是无为而治,但到
T****r
发帖数: 22092
13
其实没写完,懒得写了,我不习惯写长文。
由于专业的习惯,我喜欢写《世说新语》那种短小精干的。
这半拉子长文其实归里包堆总结一下无非就一句话:
“全民开始真正浮躁并且对此不以为然了,所以快速发展的势头将被自我生产和消
耗的平衡限制在一个晃晃悠悠的状态上。”
T****r
发帖数: 22092
14
就是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故事。
尧舜禹禅让本是千古流传的佳话,但是有一种说法是,其实他们不是禅让,也是经
历了复杂的政治斗争的,我也是这种想法的怀疑者。
当初翻《三国演义》, 看到这句,丕谓群臣曰:“舜、禹之事,朕知之矣!”当时
心里很是感慨,就对写这么一段故事产生了想法。
不过当时正在忙于读《诗经》和《世说新语》,于是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另外一个喜
欢写字的家伙,那家伙说这个框架比较大,比较难写,需要仔细考虑考虑,就没有
下文了。
后来偶尔有想起来,只是那段时期基本上没有什么史料记载,只有很少量的传说,
构架就比较空洞。鲁迅的故事新编里,写过后羿,写过大禹,好像也写过伯夷叔齐
,虽有想象,都是太现代了。
再后来,读黄易的玄幻,发现又过于天马行空。
其实想起这尧舜之事,除了政治斗争之外,更多的是脑子里浮现出的瑰丽的大自然
,风雨雷电,原始社会那种野性的,朝不保夕却又十分顽强的场景。在那种原始状
态下,人们的斗争意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这是一个很吸引人的题目。
《山海经》等远古神话里不知道能不能凑齐相关的内容。
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机会读到类似想法的文字了。
可惜。
l****6
发帖数: 2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的伪娘时代
在“快乐男声”中出现了一帮伪娘,有人便由此说中国进入了伪娘时代,却不知早在魏
晋南北朝时期,已是伪娘遍地。
伪娘通常指的有着女性美貌的正常男性角色,说白了,看上去像个娘们儿,实
际上是个爷们儿。
像娘们的爷们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是多如牛毛,仅《世说新语•容止
》就记录很多:何晏、潘岳、卫玠、曹植、王戎……等等。
因为,魏晋南北朝的这些个爷们儿明显都具有娘们的几个特点:
敷粉。汉代时,就有爷们儿敷粉的习俗。《汉书•广川王刘越传》云:
“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旁。” 《汉书•佞幸传》云:“孝惠时郎侍
中皆傅脂粉。”《后汉书•李固传》称其:“固独胡粉饰貌,搔首弄姿。”至魏晋
南北朝,爷们儿敷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明屠隆《鸿苞节录》曾云:“晋重门第,好容
止,士大夫手持粉白,口习清言,绰约嫣然,动相夸饰,鄙勤朴而尚摆落,晋竟从此云
忧。”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记录当时,人们“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
朱……”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注引《魏略》这样记载曹植初见邯郸淳
,“太祖遣淳诣植,植初得淳,甚喜,
h*******r
发帖数: 1083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公正讨论一下“衣冠南渡”
古书岂能这么拘泥。你看,现代日军这么残暴,又有现代的交通工具,日军占领的河南
,有多少人逃到大后方了?
《晋书》往往从《世说新语》里的八卦中取材,而不是基于人口普查。
j****e
发帖数: 12067
17
(本文主要根据夏鼐《晋周处墓出土的金属带饰的重新鉴定》和张子高《中
国化学史稿》,也采用了一些网上资料,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一个早已经被
澄清的所谓历史之谜)
1952年12 月1 日,江苏省宜兴县精一中学的学生们在平整操场时发现了一
座古墓。
1953年3—4月间,南京博物院发掘了这座古墓,原来墓的主人是西晋平西将
军周处,就是《世说新语》中著名传奇故事《周处除三害》的主人公。周处死于
西晋元康七年(公元297年)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了,考古工作者从周处尸骨的腰
部发现了17件带有镂孔花纹的金属带饰(17件是指较为完整的带饰,另外还有少
许小残片,如果也统计在内的话是约二十余片)。
1956年南京博物馆把其中一小块残片送交南京大学化学系检验,检验结果是
这块残片的成分是80%的铝、10%的铜、5%的锰,这意味着“中国至少在公元297
年就已经能够冶炼铝”。
如果这项鉴定结果正确,并且能够完全排除样品是后世混入的话,那可是冶
金史上的惊天大发现,要知道从科学角度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铝是极难冶炼的金属,西方世界也是迟至1825年才第一次用钾汞齐从
氯化铝中提炼出很不纯的铝...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8
汉文帝:汉匈互为兄弟 胡core:中美和谐双赢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9 14:45:43 2011, 美东)
从汉匈关系看中美关系,相似之处太多了。怎么看都觉得是一个模子里面倒出来的两个
像,只不过有先有后罢了。
以和为主、战为辅的汉匈关系 vs. 同舟共济,斗而不破的中美关系
文帝下诏谴责匈奴入侵破坏合约 vs. 中国政府谴责美舰队撞击我军机,售台武器,违背建交声明
华而不实的汉匈和亲 vs. 表里不一的中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匈奴喜欢汉朝的金帛、絮缯、酒米 vs. 美国喜爱中国购买美国债券,喜欢中国的各种工业品和美食
汉将、汉民投降匈奴,做汉奸 vs. 买办出逃美国,ABC做卖国贼
匈奴驯养牲畜的方法及畜产品的加工技术,还有胡乐、胡舞等被引入中原,汉朝学习匈奴建立骑兵
vs. 中国引进美国的科学技术,还有欧美大片、蹦迪,中国学习美国建立信息化部队
汉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赶上匈奴 vs. 中国经过休养生息,制造业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
汉文帝时代人口1400...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裴松之注的曹操徐州“屠城”
说说曹操征徐州是为了报父仇的史料,一般来说呢,曹操征徐州都是因为老爹死在徐州
。武帝纪啥时候说过陶谦要报复曹操咧?唉,还是贴史料,争论没力气了。
就说曹操老爹啥时候死的吧
后汉书应劭传:“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
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劭畏操诛,弃郡奔
冀州牧袁绍。 ”
三国志武帝纪:“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
,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
注:第一次徐州之战初平四年。
报父仇的战争原因野史,正史都有,包括世说新语:“:嵩在泰山华县。太祖令泰山太
守应劭送家诣兗州,劭兵未至,陶谦密遣数千骑掩捕。嵩家以为劭迎,不设备。谦兵至
,杀太祖弟德于门中。嵩惧,穿后垣,先出其妾,妾肥,不时得出;嵩逃于厕,与妾俱
被害,阖门皆死。劭惧,弃官赴袁绍。后太祖定冀州,劭时已死。韦曜吴书曰:太祖迎
嵩,辎重百馀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
奔淮南。太祖归咎於陶谦,故伐之。”
吴书:“曹公父於泰山被杀,归咎於谦。欲伐谦而畏其强,乃表令州郡一时罢兵...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20
着呀!,我说的条理清晰呀,主要焦点在于几十万根本不靠谱。当然你愿意选择相信后
汉书,我没办法。我一直的观点就是曹操所过多所残戮,确实杀戮重了,报父仇那次。
但是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屠杀战争状态解除之后的屠杀。也就是你老举例的南京大屠杀。
如果是战争状态的不宽仁,那么我根本就没否认过曹操这点杀戮的重。三国志一二次徐
州之战给了明确的理由,动机,行动,时间,地点。你非要信后汉书的含混不清,两个
理由放到一起说,第二次征陶谦根本不说理由了都,让别人才,俩理由,到底谁是第一
次的,谁是第二次的。然后你说后汉书自我矛盾,应劭传就被列为孤证,不信了。然后
,一段互相矛盾的史料,你却又相信他另外一个说法,全然不顾三国志和应劭传的互相
印证,甚至还有世说新语内容。
f****i
发帖数: 9419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很震惊! 畜生啊! (转载)
你知道不知道会议讲话是有原始存档的,不是说你会议上扑哧完了,就完了的?这种原
始存档,根本没的造假的可能,只能说焚毁。但是焚毁的阻力不是一点半点,到现在,
历史上说李世民如何如何干涉起居注的修订,但是研究皇帝的历史,起居注依然是最主
要的证据之一。你的意思,起居注不用信了,光信传记小说就行了?你跑国内历史板块
,啪,甩出世说新语当主要历史佐证,而不是作为副证的野史史料,知道会被抽成什么
样子不?现在回忆录连野史都算不上,光美和老毛游泳,甚至在游泳池里面×××了,
这种东西都能信?反正你愿意信回忆录就信,我是没工夫拿着这些东西当主要历史证据
来佐证观点的。
f****i
发帖数: 9419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庐山会议发言记录
一,我从来就没说这个回忆录就一定是假的,我只是说作为史料佐证,他作为副证是可
以的,比如说既然李锐在关起门来的类似座谈会的会议也能有记录,那么原始会议记录
肯定有。那段正规会议记录作为正式史料来做定性史料是可以的,这个回忆录顶多也就
是一个旁证,类似三国志和世说新语等的关系。二,即便这段话是事实,我也得不出老
毛是卖国贼的论点,而李将军你显然是要表达这个观点的。话说三国志是客观事实没错
,但是三国志里面的三国都是想要消灭对方的,而不是大家画圈圈去要给最强的国家卖
国,现在划地盘。三国志是客观事实能说明什么?能说明老毛不想抗日?相反,很显然
三国志的类比就是想要去抗日,想要消灭日本,只是消灭日本第二步是消灭蒋介石或者
说防止被蒋介石消灭罢了。三,我一不是要表达这段东西是假的观点,只是告诉你,该
什么档次的史料就什么档次,请标明出处。二我要表达的是这段内容得不出老毛是卖国
贼的观点。至于我说李将军你想说老毛是卖国贼,你肯定要说,“我什么时候说过老毛
是卖国贼了”,那么你自己去找找自己在造谣的主贴里面回话吧,你也自己知道到底要
表达什么意思。如果你不介意那么请你现在明确表达一下你到底贴这个回...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阮籍葬母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
顿良久。《世说新语》
m****i
发帖数: 2201
24
是同人,可是《世说新语》这种不也是古代的同人么?说不定过了几百年,现在的同人
也会被当作野史呢,比如《七步诗》这种不着边际黑我家丕丕的东西。
g****t
发帖数: 31659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最经大批转越剧
公所新语?

骚货 杨幂 的表作(代)
w****2
发帖数: 12072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们民族的主流是梁实秋" (ZT)
小杂感·焚书(9)
发表于 2010-11-12 由 陈郢客
钱钟书讲过颇牛的一句话:“为别人做传记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所以,你要知道
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写在人生边上》)
我非常感激这句石破天惊的话,亦受益于此。我可以多少理解一些肇事逃离者——害怕
犯错的代价太大。东方儒教文明所谓的“耻感文化”根源便是:身败名裂,双 重代价
;于是犯错了便不知如何是好。知道错了,勇于认错,说不定要被人彻底打死。……于
是便有伪饰,便有辩解,便有求恳;形象一失,重心全无。标准 深入人心,不由不怕
。尤其是知识分子,千年制度定式中,有胆识的越来越少。人心如镜,知道标准,亦知
道自己的不称,然而面对青史,尤其是自觉会进入历史的 人物,总得自陈或掩饰吧?
面对青史,不撒谎的人太少。
同时,一个中国人须懂得听话:
某某玩笑不羁……blabla 一堆错误 不过还是个好同志嘛;
某某同志很好很好,……blabla 贡献不小 不过……”
“不过”后面才见真章。
自陈往往会有马脚,就算自传不露马脚——描述他人亦会露马脚。
《槐园梦忆》所感动之人,成千上万;我年少初读亦是其中之一...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27
按世说新语这个故事:
魏武少时,尝为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至。
”庐中人皆出观,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
:“偷儿今在此!”绍惶迫自掷出,俱免。
曹操和袁绍一起年少轻狂干过蠢事的,年龄差距不太可能超过5岁,
甚至曹操应该更年长一点,曹操比袁绍晚死18年,死时66.
袁绍死的时候该是50左右
D*********y
发帖数: 183
28
请楼主查阅《世说新语》一书,里面讲了很多玄谈的故事。
t******o
发帖数: 2792
29
魏晋南北朝应该贡献了不少,尤其世说新语这类书。
像淝水之战就贡献了3、4个。
后面也有,比如看看滕王阁序,里面原创成语的数目不要太多(没仔细查,应该是原创
的),王勃靠着这一串也足以名垂青史了。
原创的成语肯定是越来越少,因为人性中一些共通的东西几百年就足够展示晚了,历史
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遍遍重复。
现代能成成语的,华山论剑,东邪西毒我觉得基本可以算了。
m******r
发帖数: 4351
30
晋朝的时候有黄头鲜卑一说。
"《世说新语》第27《假谲》载王敦称晋明帝为:“黄须鲜卑奴”,并称其相貌特征是
“黄须”。注引《异苑》所载王敦语作:“黄头鲜卑奴”,并加以解释:“帝所生母荀
氏,燕国人,故貌类焉”。黄头指的是金发,黄须指的是黄胡子,可见晋明帝的相貌特
征就是金发黄胡子,具有白种人的相貌特征。《晋书》卷6《明帝纪》亦载王敦称晋明
帝为“黄须鲜卑奴”,并称“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明确指出晋明帝的相
貌与其母族相近,说明其母族的相貌具有白种人的特征。既然晋明帝被称为“黄头鲜卑
奴”或“黄须鲜卑奴”,其生母荀氏应为鲜卑人"。
这个晋明帝在位时间很短,不到四年。有几个著名事迹
1. 日远长安近。
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
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
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
目则见日,不见长安。”
2. 遗鞭
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有军士疑
帝非常人。又敦正书寝,梦日环其城,惊起... 阅读全帖
s****7
发帖数: 2507
31

同志原指志同道合的人
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涵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
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世说新语.品藻.9.20条》刘孝标注:《晋诸公赞》曰:“夷甫性矜峻,少为同志
推”。
到了现代,“同志”成为政党内部成员之间的称呼。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
党人内部就已互称“同志”。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
洋同志书》。那些一心推翻满清王朝的同盟会会员们也互称“同志”,听上去不但得体
而且悲壮。孙中山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也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1920年,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时,也开始引用“同志”一词。1921年,中国
共产党“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
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中国共
产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赋予其新的涵义。
d******i
发帖数: 1379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农村人非得要生儿子
古代的人怎么杀女婴 发贴心情 Post By:5/1/2012 3:14:00 AM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379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的人怎么杀女婴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成为风俗(民国《吴县志
·传》)。浙江新昌人弃女,县令采取刑法处断的手段严行禁止,他在任... 阅读全帖
h*****5
发帖数: 566
34
少为人知的中国古代蔬菜-瓠、葵、薤 — 瓠
瓠,葫芦科(Cucurbitaceae)葫芦属中的栽培种,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学名
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Standl.(syn.L.leucantha Rusby),别名瓠子、扁蒲、
蒲瓜。染色体数2n=2x=22。每100g嫩果含水分95g左右、蛋白质约0.6g、脂肪0.1g及碳
水化合物3.1g,还含有其他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在亚洲热带和非洲热带地区多食用嫩果
。成熟果作容器西非以嫩苗和嫩叶作菜。用作嫁接西瓜的砧木防西瓜枯萎病。植物学性
状:浅根系,侧根较发达,主要分布在表土20cm内,根的再生力弱。茎蔓生,中空,上
被白色茸毛,蔓长3-4m以上。卷须分叉。分枝力强,茎节易生不定根。单叶互生,心脏
形或肾脏形浅裂,叶缘有尖齿,叶柄长,顶端具腺体两枚,被茸毛。雌雄异花同株,单
花腋生,偶有两性花。雌雄花萼片和花瓣各5,被柔毛。雄花,雄蕊3,花药合生成头状
;雌花花柱短,柱头3,膨大,2裂,子房下位。瓠果,扁圆,长圆或有束腰等形状嫩果
绿色。果肉白色肉质,胎座发达。老熟果肉变干,外皮坚硬,黄褐色,茸毛逐渐消失...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486
35
儒家抑制科技?
此话从何而来?
这年月不见大家研究典故,满世界的“世说新语”啊
不见多少人研究中医,满世界的“高科技中草药抗癌产品”
有时曲解比一知半解更为可拍
H****r
发帖数: 16240
36
“发冯唐之哀声,怀盈虚之有常”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G*******9
发帖数: 4371
37
强。
历史的厚重与无奈。
想起了三国演义开篇的那个词,意境与此非常契合。
l********1
发帖数: 486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zhi01 (良知01),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西沙往事26——明朝的通海夷道“海上丝绸之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2 09:31:15 2012, 美东)
明代海南学者王佐撰《琼台外纪》(约1488)载:万州辖有“长沙石塘”(即南海
诸岛),即指西沙和南沙群岛是万州环海之地。与王佐同时代的海南进士唐胄撰修的《
正德琼台志》(1521)“疆域”条记:琼州府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上述王佐与
唐胄都是海南鼎鼎有名的历史文化名人。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称:“万州
城东大洋,有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盖天地所设,以堤防炎海之溢者。”
西沙最早被中原人士反复探访,当属明代三宝太监、著名航海家郑和(1371~1433
)。他受朝廷派遣,据野史称本意是为了找到失踪的前朝皇帝,好斩草除根稳固政权,
而创下七下西洋的人类航海奇迹。郑和的船队曾远达西亚和东非各国,沿途都画有精确
度很高的《郑和航海图》(载于明人茅元仪《武备志》),在南海海域标绘“石塘”(
指西沙群岛)、“万生石塘屿...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永和九年,永和九年,神一般的永和九年,小时候背诵的古文,看的书法贴:永和九年
。在司马光的《通鉴》里的永和九年却是悲哀的一年,晋殷浩北伐,居然内斗,见不着
敌人,就已经大败而回。这位废材殷浩原来就是世说新语里写“咄咄怪事”的那位,今
天才对上。
另外,被暴君石虎征召的宫娥彩女是最最倒霉的,居然几万几万地被大肆征召。后来冉
闵代赵,慕容前燕围攻冉闵据点襄国,那些宫娥彩女都被士兵杀完吃完了!!
E******u
发帖数: 3920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二)
永和九年,永和九年,神一般的永和九年,小时候背诵的古文,看的书法贴:永和九年
。在司马光的《通鉴》里的永和九年却是悲哀的一年,晋殷浩北伐,居然内斗,见不着
敌人,就已经大败而回。这位废材殷浩原来就是世说新语里写“咄咄怪事”的那位,今
天才对上。
另外,被暴君石虎征召的宫娥彩女是最最倒霉的,居然几万几万地被大肆征召。后来冉
闵代赵,慕容前燕围攻冉闵据点襄国,那些宫娥彩女都被士兵杀完吃完了!!
l*****f
发帖数: 13466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BSSD] 温太真玉镜台
这里也发一下,戏说,轻砸~
敷衍两晋南北朝故事的,元杂剧里还有一出更著名的温太真玉镜台,是关汉卿所作,主
角是温峤,由世说新语假谲里面这个简短故事而来:
温公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
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余,乞粗存活, 便足慰
吾余年,何敢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
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 掌大笑曰:「
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卜!」玉镜台,是公为刘越石长史,北征刘聪所得。
此则故事短而有韵,这位表妹"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明爽真率,风度可喜。玉镜台
来历还特地带出, 见温峤始从北来,身为刘琨使者,而曾在刘琨处身为“谋主”的身
份,更显故事真实。但是笺注里前人早就指出所谓从姑刘氏与晋书本传不符,进而怀疑
此事亦为杜撰。从姑,从祖姑也,自然为温氏,刘氏应为女家之父姓,所以关汉卿也这
么写,"从姑"出场自报家门,说:
老身姓温,夫主姓刘。
而晋书本传,温峤去世后,
其后峤后妻何氏卒,子放之便载丧还都。诏葬建平陵北,并赠峤前妻王氏及何氏始...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2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Mon Sep 24 23:20:41 2012, 美东) 提到:
为避免贴子过长,新开一贴继续贴自己的《通鉴》笔记,从晋朝开始。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泰始元年(265年):八月,司马昭卒,昭长子炎为晋王。吴主迁都
武昌,丁固、诸葛靓守建业。十二月,魏帝禅位于晋,降为陈留王,居邺。晋王即皇帝
位,尊封族亲诸王。帝承魏氏奢侈浮华,矫以仁俭。
二年(266年):永安山贼施但作乱,北至建业;丁固、诸葛靓平之。十二月,吴主还
都建业。
三年(267年):春正月,立司马衷为皇太子。夏六月,吴主作昭明宫。
四年(268年):正月,贾充等修律令。吴施绩寇江夏,万彧寇襄阳;刘俊等三攻交趾
;丁奉、诸葛靓攻合肥,皆败师。
五年(269年):帝有吞吴之志,使羊祜都督荆州,卫瓘都督青州,司马佃都督徐州。
安置西蜀人才(诸葛亮之孙京等)。吴主遣虞翻、李勖等会于合浦,以击交趾。
六年(270年):吴左大司马施绩卒,陆抗统军;何定权盛。胡烈讨鲜卑不克。南匈奴
五部居并州诸郡,改姓刘氏...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27
43
“习”无疑是一个小姓,网上资料上说,按人口多少排名,姓习的大约只排在300位
左右。习姓的起源,比较正统说法有两种,一是来自西周到春秋时的习国;二是一个
叫做“习”的地方,而这个“习地”,其实也就是前一种说法里面的“习国”的所在地。
“习国”或“习地”,位于当今陕西省东南部的丹凤县,距西安一百多公里,离周老虎
的镇坪县近两百公里。无论这两种说法那个更准确,网上很多地方都说习家是姬姓的后
裔,即与周吴郑王等大姓同出一源;不过百度上却说是姜姓。所有所谓此方面的“网上
资料”,均不曾给出实实在在的参考文献,所以均不可轻信啊。无论如何,同周吴郑王
这些人丁兴旺的老大哥们相比,习姓自然显得很单薄。古代的习家人,没出过周亚夫周
瑜一般的名将,没有延陵季子级别的道德标杆或吴三桂水平的反面典型,缺乏国姓爷
那样的民族英雄,更无法同名人美女不可胜数的老王家相比。还好,风水轮流转,今年
到我家,现如今的中国大陆最高领导人就是来自老习家。
政治上的事咱不懂,也不敢瞎说,今天也仅仅借总书记的名头,聊一聊历史上的几位习
姓名人。前面说了,姓习的少,习姓名人自然也不多;特别出名的古人,顺理成章地可
以说几乎等于零...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62
44

据我所知道的资料,最迟在东晋,吃鸡蛋就已经是很普通的,很常见的事情了。
请自行翻阅《世说新语》王蓝田
j********p
发帖数: 9680
45
杜车别 由满清禁毁书籍的丰功伟绩说开去
新浪历史论坛
作者:杜车别
最近看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里面摘引清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中的
一段话,觉得有点意思,摘录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
“自朝廷开四库全书馆,天下秘书稍稍出见,而书禁亦严,告讦频起,士民葸慎
,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比岁
兵兴东南海隅,忧患日出,士大夫习享承平,仓皇迷闷,欲访寻曩碟以为前事之师,而
书之有者无几。呜呼!……”
我常听见有人为清朝文化专制辩护说,前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文化大革
命,所以满清也并不特别值得谴责,甚至无足道。其实这是不确的。
第一,从维持的时间来说,满清的文字狱,对文化严厉摧残百年有余,这一
点,无论焚书坑儒还是文革都不能与之相比,一长一短,后果便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从压制的规模广度程度上说,也有差异。
记得鲁迅曾经在《华德焚书异同论》中为秦始皇叫过屈,说秦始皇虽然烧书
,但技术科学方面的书籍是保留的,而且也有容纳博采别国思想的气量,所针对的仅仅
是一披泥古不化的儒生和骗人的方士而已,所以和德国纳粹的焚书是有本质区别。
至于文革,把某某书批判成...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46
外甥女,侄女绝对不可以。即使外甥女在遵守礼法家族看来也是违背礼法的,世说新语
里一篇就说邓攸南渡后纳一妾,后来发现此妾是他甥女,大悔,终身不复畜妾。
m***n
发帖数: 1218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党报丑化四人帮海量轶事
http://news.6park.com/newspark/index.php?app=news&act=view&nid=
《世说新语》问世时,实际上书中人物均已逝世,已经是一部《录鬼簿》了。如果事实
有出入,不会有人出来要求更正了。而现在江青、王洪文等也已作古,当年揭发江青、
王洪文等的人健在者不少,知情者也所在多多。“四人帮”逸事是真是假,晚生不得而
知,估计不实之词也很多,编撰这么一个“世说”,正好多一个听凭世人检验的机会,
如果有人要求为之补充一点史料更是一大快事。资料来源均列出处,只是个别语句稍有
改动。
穿着
1.江青头上的假发,身上的衣服,用的眼镜、皮包、香水、洗头膏、游泳帽等等,
都是外国的。有一次她要买眼镜,国内的各式眼镜全看不上,定要进口了三副稀奇古怪
的眼镜回来,她全部都要了。
《南方日报》1976年12月13日《把“四人帮”的反革命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江青连口红、染发剂、眼睫毛、游泳裤衩,也从外国进口。
《北京日报》1976年12月2日《“四人帮”是地地道道的崇洋卖国帮》
3.江青每次到天津都要带几箱衣服,一天换多次,很多都是复古崇洋的奇装异服。
...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8
还有曹操和关二抢秦宜禄老婆那一段,本来是吴国人写的《曹瞒传》所说。
吴国人最讨厌曹操和关二。这个故事编的好,一箭双雕。
f**********4
发帖数: 2617
49
很多笑点既low,文言又搓的,并非马亲王所作,乃是后人效仿的。
l***o
发帖数: 5337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十大乱世流氓
曹操做淫贼的故事也不是裴注,是世说新语里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