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扫盲贴--杜车别 由满清禁毁书籍的丰功伟绩说开去
相关主题
[转贴]会安:17-18世纪远东新兴的海洋贸易中心清朝的文字狱比文革还是差一些
刘正教授论文《晚清遗老遗少的陈氏父子》无书不读的毛泽东
康熙帝身后最神秘的一位女子 转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被官方明文禁毁的小说是哪一部?
清《啸亭杂录》记了一则故事: (转载)谁赢得了中国内战的最后胜利?
张献忠屠蜀的一点分析(2)问个问题
【文摘】第七篇“现代文化之由来与新人生观之成立”1Re: 为什么有人还在贩卖蔡东蕃的破烂货?
中国十大禁书遭禁原因说明《明史》中的日本
中国十大禁书遭禁原因说明我来归纳一下明朝灭亡的原因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满清话题: 禁毁话题: 迁界话题: 明纪话题: 明朝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p
发帖数: 9680
1
杜车别 由满清禁毁书籍的丰功伟绩说开去
新浪历史论坛
作者:杜车别
最近看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里面摘引清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中的
一段话,觉得有点意思,摘录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
“自朝廷开四库全书馆,天下秘书稍稍出见,而书禁亦严,告讦频起,士民葸慎
,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比岁
兵兴东南海隅,忧患日出,士大夫习享承平,仓皇迷闷,欲访寻曩碟以为前事之师,而
书之有者无几。呜呼!……”
我常听见有人为清朝文化专制辩护说,前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文化大革
命,所以满清也并不特别值得谴责,甚至无足道。其实这是不确的。
第一,从维持的时间来说,满清的文字狱,对文化严厉摧残百年有余,这一
点,无论焚书坑儒还是文革都不能与之相比,一长一短,后果便有本质的区别。
第二,从压制的规模广度程度上说,也有差异。
记得鲁迅曾经在《华德焚书异同论》中为秦始皇叫过屈,说秦始皇虽然烧书
,但技术科学方面的书籍是保留的,而且也有容纳博采别国思想的气量,所针对的仅仅
是一披泥古不化的儒生和骗人的方士而已,所以和德国纳粹的焚书是有本质区别。
至于文革,把某某书批判成毒草倒是有之,把某某书籍彻底从地球上消灭禁
绝。或者任意篡改的想法,却是从来没有,相反有些自信的可爱,一定要被批判的书作
为毒草标本靶子来加以攻击的,如果靶子没有了,那还怎么攻击,怎么批判呢?
清朝的禁书就不是这样。我买了一本《清代禁书总述》,我大略翻了一翻,看
看里面列出的书籍真是五花八门,蔚为大观,令人有望洋兴叹,叹为观止的感慨。凡是
涉及思想,历史,政治,以及民族问题的书籍被禁被毁,当然也在意料之中,但令人匪
夷所思的是大量纯粹的科学,技术,经济方面的书籍也赫然在目,那就实在不知道清朝
的统治者肚子里打的究竟是什么算盘了。凡是涉及明朝,比如明人的文集,明人的诗集
,明代的历史,明代人物传记,被禁毁也不算出奇,但是许多明明是为满清歌功颂德拍
马奉承的书比如什么《大清典礼》《大清天定运数》,还有乾隆的爹雍正的作品《大义
觉迷录》以及曾祖父顺治的作品也在禁毁之列,那就让人啼笑皆非了。更离奇的还是甚
至连明人选编或者写过评注的一些唐诗选集都在禁毁之列,比如《杜工部集筏注》《杜
工部诗集》《杜工部诗集辑注》《杜诗详注》都在名单上。敏感程度似乎已经有些神经
器质性病变的征兆了。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不妨摘取几个字,看看以这几个字开头的,有哪些书是
被满清禁毁的。
先看个“经”字,禁毁名单有《经锄堂集》《经话甲编》《经济考》《经济录
》《经济言》《经略复国要编》《经略疏稿》《经史辨略》《经史辩体》《经史镜》《
经史提纲》《经世集》《经世契要》《经世实用编》《经世文新编》《经世文新编序》
《经世要略》《经武要略》《经畲遗集》《经源统宗》
这些书被禁毁的原因,有些我也看不太明白,比如《经锄堂集》介绍里说是清
叶奕苞纂写,而这个叶奕苞“博雅,擅诗歌,能画,康熙年间荐试鸿博,有《金石补录
》等著作”,从这个介绍来看,似乎应该是清庭的一个好奴才,好帮闲,却不知道为什
么,他的这本书“被列入军机处奏准全毁书目之中”,莫名其妙。
至于《经济考》则被禁的原因都没有介绍,就交代说是乾隆四十六年奏准禁毁。
《经济类考约编》则总算交代了被禁的原因,“此书因‘内有龚定孳序’,而
为安徽巡抚闵鄂元奏缴,乾隆四十六年奏准禁毁”。我孤陋寡闻,不知道这个龚定孳是
谁?他做了一个序,一本书就被禁毁。
《经济录》《经济言》《经略复国要编》《经略疏稿》《经世集》《经世契要
》《经世实用编》《经世要略》《经畲遗集》《经源统宗》全都是明朝的人写的书,对
于谈明色变的满清来说,这些书被禁毁就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再看看“军”字打头的,这个比较少,只有三本,两本是同名的书,都叫《军
器图说》,另一本是《军中遗稿》,都是明代人的作品。第一本《军器图说》是明万历
年间的进士毕懋康撰写的,根据介绍,这本书“罗列各种火器,图文并茂,叙说军器之
制造,使用与威力。书中云:‘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此书为江苏巡抚闵鄂
元奏缴,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奏准禁毁”。另一本《军器图说》是明代朱铮撰
写,被收入《索引式的禁书总录》全毁书目内
我们最后不妨再选一个有代表性的字“明”,以这个字打头的禁毁书籍太多,
故只列名单。下面就是了:
《明百将传》《明宝训》《明表选》《明兵略纂闻》《明策衡》《明朝官制大
全》《明朝捷录》《明朝通纪会纂》《明朝小史》《明臣言行录》《明臣奏疏》《明初
开国群雄事略》《明大事记》《明代帝后纪略》《明代圣政》《明代野史》《明道杂志
》《明纲目》《明馆课标奇》《明馆课宏词》《明馆课录》《明光宗实录》《明纪本末
》《明纪本末国书》《明纪编年》《明纪编年会纂》《明纪编遗》《明纪重辑》《明纪
纲鉴补》《明纪纲目》《明纪会纂》《明纪甲乙事略》《明纪鉴略》《明纪鉴略补》《
明纪鉴鼎脔》《明纪全载》《明纪弹词》《明纪要》《明纪编年会纂》《明记甲乙两年
汇编》《明季南略》《明季遂志录》《明季文杂抄》《明季遗闻》《明家训》《明鉴会
纂》《明鉴易知录》《明将略》《明将略注》《明将传》《明经济名臣录》《明经济书
》《明经济文辑》《明论必读》《明论表》《明名臣经济录》《明名臣奏牍》《明末纪
事》《明末诏书》《明女直志》《明人后场论表》《明人诗抄》《明人物考(焦竑)》
《明人物考(王世贞)》《明神宗实录》《明诗别裁集》《明诗归》《明诗善鸣集》《
明诗选(陈子龙)》《明诗选(马士奇)》《明诗综》《明实纪》《明实录》《明史纪
略》《明史记事本末》《明史类编》《明史列传》《明史略》《明史全集辑录》《明史
通纂》《明史野获》《明史纂》《明疏抄》《明书》《明太祖实录辨证》《明通纪编年
》《明通纪会》《明通纪辑录》《明通纪辑略》《明通纪辑要》《明通纪捷要》《明通
纪统宗》《明通纪摘录》《明通纪直解》《明通纪纂》《明通鉴编年》《明通纂要》《
明琬琰录》《明文案》《明文百家粹》《明文宝符》《明文初学读本》《明文大家二编
》《明文大小题商》《明文得》《明文得珠》《明文发》《明文分类传针》《明文录》
《明文赏奇》《明文选》《明文翼运》《明文英华》《明献帝宝训》《明相业军功考》
《明续记》《明宣宗宝训》《明一统志》《(皇)明杂录(尹直)》《明杂录(佚名)
》《明诏制》《明政统宗》《明职方地图》《(皇)明制书》《明制稿》《明注略》《
明状元策》《明宗孝义》《明奏疏(施元征)》《明奏疏(陆澄源)》《明奏疏(佚名
)》《明奏议》
我数了一下,光是以“明”字打头的被满清禁毁的书籍就接近一百五十种。
因为好奇去看了《明宣宗宝训》禁毁情况的介绍,摘录如下“乾隆四十八年九
月,检查红本办应销毁书籍总档载,此书‘系宣德宝训,查从前明代实录宝训已经奏明
销毁,此册仍应销毁’”
《明杂录(佚名)》的情况似乎更有趣味,这本书的作者是清朝人,自己在书
的序里就已经战战兢兢的说“后编所载之事皆出自……等书,并不敢妄增一字,第未经
本朝颁定,似乎未可尽信。兹姑仍其旧说约略成篇,以自附于蒙瞽之义也,待史馆告成
,此册竟作覆瓿可也”。也就是说作者编写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低三下四的承认因为没
有经过清朝的颁定,所以不能尽信,等到史馆告成,这本书就可以象破碗一样扔掉了。
清廷的统治者也终于没有辜负这个作者的期望,这本书“为两江总督萨载奏缴,乾
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月二十六日奏准禁毁”
千万不要以为这些就是被禁毁的关于明朝书籍的全部,去看以“皇”字打头的
禁毁的书籍,几乎全部都是以“皇明”开头的书:《皇明……》,从《皇明从信录》一
直到《皇明奏疏类抄》又是几十种书,清廷的统治者对“明”字的敏感和  畏惧真是
到了神经质和歇斯底里的程度。在书名中直接出现“明”字的禁毁书籍有这么多,至于
名字当中没有“明”,而内容和明有关的禁毁书籍就更是不知其数了,比如《嘉靖、隆
庆、万历、天启四朝注略》,这本书乾隆年间被军机处奏准列入全毁书目,《嘉靖以来
首辅传》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奏准禁毁,还有以“甲申”开头的一系列书也都在
禁毁之列。还有《朝鲜征倭纪略》讲述的大抵是明朝抗倭援朝的事情,和满清并没有直
接关系,结果还是被禁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九月,检查红本处应销毁书籍总
档续办第六次应毁书目中列入此书”。
不过看了开头摘引的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的话,我们应该知道这些被列出
来的禁毁书籍名单还只是被满清统治下被消灭的书籍中的一小部分,是冰山一角。甚至
可以说是比较幸运的一小部分,因为这些书毕竟都留下了名字,尽管有很大部分的禁毁
书籍彻底消失灭绝,但还有一部分是逃过了满清罗网,甚至因为在名单之上,反而被刻
意搜求保存,留存至今。相比之下,倒是更大部分的书籍干脆名字都没有留下,就直接
在清廷制造的这种恐怖气氛下,被藏书者安全起见而销毁了,就如王芑孙所说的这种情
况“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
“拉杂烧之”就是这些书的命运了!少数书籍,比如《天工开物》,不在满清禁毁书
籍的名单之中,经过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几乎从中国土地上彻底消失,最后却从外国
如日本法国的图书馆中找了回来,这是很幸运的。更大部分的书,恐怕就没有这么运气

满清治下藏书者这种“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的行为是可以理
解的,随便拿乾隆制造的百多起文字狱中的一个作为例子,就能明白清朝文字狱究竟恐
怖到什么程度,在这样的恐怖气氛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自己把书烧了似乎是最明智的
选择了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江苏震泽县卓汝谐告发卓连之、卓培之收藏祖父卓铨能著的
《忆鸣诗集》中有悖逆词句,于是清廷爪牙就到两人家中抄检,《忆鸣诗集》并没有抄
检到(估计这两人看见有人告发,就赶紧把书烧掉了,以为把书烧掉就总没有事情了,
可惜是天真的一相情愿),抄检到三本《高樟阁诗集》,这是两人的曾祖父卓长龄所著
的诗集,里面查到有一句诗“可知草莽头垂泪,尽是诗书未死心”。结果就罪名落实,
被指为“一家之丧尽天良,灭绝天理,真为覆载所不容,阅之实堪发指”(也不知道乾
隆和他的爪牙所谓的天良天理是什么,是汉人被他们入关的祖先屠杀了,残害了,还要
歌功颂德感恩戴德感激涕零口无怨言么?他们的屠杀蹂躏或许在他们心里已经成为施与
被屠杀者被残害者身上天大的恩德,如今不知报恩,反而要痛心垂泪,那自然是丧尽天
良,灭绝天理了)。罪名既然已经落实,那么剩下的就是判决了,怎么判决的呢?如下
:“仁和县监生卓长龄著有《高樟阁诗集》,伊子卓敏、卓慎等人亦著有《学箕集》等
项诗稿,伊族人卓轶群写有《西湖杂录》等书均有狂妄悖逆之语,该五犯俱先后病故,
侥逃显戮,应仍照大逆凌迟律剁谁其尸,枭首示众。卓天柱系卓长龄之孙,卓天馥系卓
慎之子,均依大逆缘坐律,拟斩立决。卓连之收藏逆书不行首缴,依大逆知情隐藏律,
拟斩立决。陈氏、高氏,王氏并卓天馥二岁幼子均解部给发功臣之家为奴。”
一个本来活的停滋润的家族,仅仅因为收藏了曾祖父和祖父的诗集,结果就导
致了家破人亡,凌迟的凌迟,斩首的斩首,为奴的为奴的下场,的确是令人不寒而栗。
如果不是满清自己的档案把自己凶虐残暴到顶点的作为记录下来,谁又能相信这是事实
?设想一下如果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不是生活在明代而是生活在满清统治下,光凭他书
中的一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光凭他对车迟国国王好道教而失德讽刺当朝皇
帝,就足够他凌迟一百次了,不光他自己凌迟,他的家人,他的子孙都要被斩首。幸亏
吴承恩是活在明代。
但我们也不能不叹服清廷这种极端高压残暴黑暗严密的恐怖统治也确实是收到
了奇效。不仅历史被他们尽情掩盖篡改歪曲,制造了百多起类似文字狱,屠杀平民数量
级在千万以上的清朝皇帝(特别是康熙乾隆两位)竟然被吹捧成为圣慈无比的仁君明主
,甚至清亡之后将近百年,还有人对这种盛世明君的谎言深信不疑。
我一直以为从来没有哪一个政权能够象满清一样把恐怖的威力发挥的如此淋漓
尽致,推到如此极端如此疯狂但又如此成功的地步。
对清廷来说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得不得民心的问题,他们有把所有人都彻底屠杀的决
心和勇气,面对这样骇人听闻的残暴,反抗意志再坚决的人,最后除了屈服认输似乎也
没有别的出路。他们要的就是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一口,除了颂圣,就不敢发出别的声
音的效果。当屠刀淫威下强迫的颂圣成了惯性的时候,慈君圣主的形象也就被牢固树立
起来了,所谓康乾盛世的存在也就无可质疑!谎言重复了一千遍就是真理,更何况这谎
言重复了不止一千遍,而是在屠刀的淫威下全国上下上亿人口重复了一百多年。如果不
是外来更强大的暴力打碎了满清刻意制造的盛世谎言,露出了蒙在歌功颂德外皮下面的
真相,那恐怕所谓康乾盛世还会变成康乾嘉道盛世,这恐怕也不会令人意外。
制造文字狱,焚书禁书是满清为征服人心而采取的措施。探究其源,其实这和满清
从一入关开始就以不断屠城屠杀无辜平民来作为征服土地镇压反抗的手段,是一脉相承

说起来屠城本来是满清向蒙元学的手段,但就凶残程度而言,实在是把这个手段发
挥的更淋漓更透彻。蒙古人屠城的时候,至少还是保留工匠不杀,而满清却不然,只要
稍遇反抗,就必定把满城无辜百姓屠杀干净而后满意,才不管什么工匠不工匠。所以如
果蒙古遇到满清,那也是只能自叹不如的
在顾诚先生所作的《南明史》中是这样说的“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
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句话对他们不完全适
用,因为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
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努尔哈赤在辽东的屠
戮汉民,皇太极时三次深入畿辅、山东等地的屠杀抢掠在许多方志中有明确记载,连经
历了文字狱闹得最厉害的乾隆时期的御用文人纪盷也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透露了他一
家在清军屠刀下的遭遇。多尔衮进关之初,为了取得汉族官绅的支持曾经一度有所收敛
。从顺治二年四月遣兵南下开始即以民族征服者自居,杀戮立威,演出了一幕幕惨绝人
寰的屠城悲剧。‘扬州十日’、‘嘉定屠城’因为有专书记载为人们所熟知。此外像
1649年(顺治六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占领湖南湘潭后的屠城;同年平定大同总兵姜瓖为
首的山西反清运动,不仅大同全城军民屠戮殆尽,“附逆抗拒”州县也不分良莠一概屠
杀;1650年平南王尚可喜与耿继茂攻克广州时的屠城,这类血淋淋的事例在史籍中屡见
不鲜,充分暴露了满洲贵族标榜的“吊民伐罪”的伪善。”
就以扬州十日而言,这可以说满清刻意制造出来的一个屠杀标本范例!从《南
明史》的记载,史可法实际上并没有对满清作出任何有效的抵抗,清军才一攻城,第二
天扬州就陷落,史可法等于事实上投降,做了一点姿态,半推半就把这座城池拱手让给
清军,只不过最后自己一死了之,算是心安理得,觉得名节无亏(所以我一向的观点就
是史可法是一个误国败类)。然而满清为了树立屠杀范本,震慑江南人民,依然毫不手
软的进行,杀掉足足八十万人(这还是保守估计,因为根据《扬州十日记》的作者所说
,这八十万仅仅是焚尸本上的记录,还有许多自杀的,自焚的,零落死在别处,尸体没
有下落的更难以统计了)。  明末吴嘉纪有一首诗《过兵行》,描写了扬州浩劫以后
的惨状:“
扬州城外遗民哭,遗民一半无手足。
贪延残息过十年,蔽寒始有数掾屋。
大兵忽说征南去,万马驰来如急雨。
东郊踏死可怜儿,西郊掳去如花女。
女泣母泣难相亲,城里城外皆飞尘。
鼓角声闻魂欲死,谁能去见管兵人。
令下养马二十日,官吏出遏寒栗栗。
入即沸腾曾几时,十家已烧九家室。
一时草死木皆枯,骨肉与家今又无。
白发归来地上坐,夜深同羡有巢鸟。
满清这种把凶残推到极致的屠杀,也确实收到了他们所想要收到的效果。现在
的人不是常常在问,为什么满清十几万的军队能够征服上亿人口的明朝中国呢?原因当
然很多,但满清这种骇人听闻空前绝后的屠城政策,却绝对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残
暴到极点政策下,任何想反抗满清暴行和黑暗统治的人就不得不三思而行,他自己可以
不怕死,甚至他自己的家人,他也可以不顾惜,但如果是一城的人,一整个地区的人,
几十万的人,乃至几百万的人的性命,他还能不考虑不顾忌吗?
越是有决心有勇气反抗满清暴行的人,就越是正直高尚的人,越是正直高尚的
人,就越不能不考虑众多无辜百姓的生命。满清的屠城政策等于把所有无辜百姓作为人
质,来要挟所有敢于反抗他们的人放弃反抗,屈服顺从。对满清统治者,他们杀戮的是
异族,杀的再多也不顾惜,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私欲野心,就算把所有汉人全部屠杀光
,他们也会去做的。而对于反抗满清暴行的人来说,他们又怎么能置这片土地上同胞的
生命于不顾呢?
可以想见,面对满清这样一个残暴到非人程度的政权,那些一向真诚信奉仁义
传统的明朝士大夫知识分子,确实有一种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的感觉。可以想见有多少
视死如归铁骨铮铮的明朝志士,却不得不咬碎钢牙,饮恨吞声,老死山林。世间最悲惨
最痛苦的事情,大约就莫过于此了。当然还是有那些铁骨中的铁骨,好汉中的好汉,依
旧站出来反抗满清的残暴统治,他们是完全正确的!人的尊严高于一切,在满清屠刀的
淫威下低头是比人民被满清屠杀干净更为可怕更为糟糕的结果。没有任何人能用自己的
性命做要挟去要求别人放弃尊严去当奴才当顺民,更不必说用他人的性命了。
也正因为有这些人我们才能看见在满清屠刀肆虐的中国南方,依然有一波接一
波对满清暴行的反抗,才能看见阎应元,张煌言,李定国,夏完淳这些光芒四射的名字
,才知道什么是中国民族的脊梁。但这些人毕竟只是少数,所以最终的结局还是脊梁被
打断,文明陷入野蛮和黑暗之中,而这野蛮和黑暗又由于其登峰造极的程度,却反而被
粉饰和美化成光明盛世
满清的残暴是成功了,而且是惊人的成功。这种残暴是在“良性循环”中不断
得到加剧,不断增强。由残暴得到成功,于是变本加厉的残暴,得到更大的成功,乃至
这种骇人听闻灭绝人性的残暴可以作为满清的一个优良传统,由清初入关的屠城一直传
承发扬到晚清的屠杀镇压太平天国。
在满清侵略明朝的一开始,那些投降清军的汉奸,还并不是很能够理解贯彻他
们主子的意图的,杀俘屠城这种事情还似乎下不了手,在顾诚的《南明史》中引用了《
清世祖实录》中这样一段记载“兵部以总兵官任珍阵获伪官兵四十九名,俱抚养不杀奏
闻。得旨:凡平定地方降者抚之以示恩,抗者杀之以示惩。如此则人皆感恩畏死求生而
来归矣。今平西王等将阵获之人抚而不杀,……此事甚不合理。尔部其移咨平西王吴三
桂、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知”
这段话说的很清楚了,在满清的统治者看来,“将阵获之人抚而不杀,……此
事甚不合理”,怎么样才算合理呢?那当然是全部杀光才是合理的。他们的道德水准似
乎还停留在将近两千年以前白起坑杀赵国战俘的时代,应该说是还不如!即便在那个时
代,白起这样的行为都是受到严厉谴责,白起临死自杀都是把这件事情列为平生的亏心
事。再看看满清三百年前的朱元璋,打仗之前,攻城略地之前几乎是三令五申,严禁滥
杀无辜,严禁杀俘杀平民的。一向被某些人称作残暴的朱元璋是如此,怎么被吹成仁慈
无比的清朝统治者评判合理与否的标准相反到这个程度呢?同样是人,难道满清统治者
和朱元璋之间的差别比猿和人之间的差别还要大么?
汉奸受到主子的这般训斥,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为了向主子表示忠心,和
主子一起卖力的杀人屠城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嘉定三屠,江阴大屠杀,广州大屠杀,
四川大屠杀等等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满清的一个特点是他的残暴可以非常有想象力,可以把别人设想都不能设想的事情
生生做出来,沿海迁界就是一个例子
喜欢称颂满清的人常常喜欢拿长城来说事,清朝不修长城而边境安宁,明朝修长
城而边患不断,高下立判.常见的论调是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愚昧无知而又自以为是
的人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上修筑长城次数最多、工程量最大的明朝,正是对北方和
西北方少数民族敌意最深,也是最保守、最无能的王朝”。
这样的观点当然是不对的,经不起事实的辩驳,明朝恰恰是历史上中国人思想最开
放,精神最活跃,眼界最宏大,也是经济上最富裕,强盛时期保持的最长久的朝代。
长城防的是北方的游牧或狩猎民族,这些民族社会形态文明程度都远远低于中原文
明,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民族每一次对南方的侵略抢劫,都在客观上造成文明的破坏
和倒退。长城的存在增加了这些野蛮民族侵略屠杀抢劫的难度,对文明保护和促进社会
发展的意义是不容抹杀的。对野蛮侵略抢劫屠杀的开放,正是对文明进步的封闭扼杀。
不修长城的满清恰恰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封闭最僵化最保守的朝代,明末已经进入冷热兵
器交替的中国,到了清末却居然回到了用大刀长矛来对抗洋人的枪炮,这才是铁的事实

喜欢歌颂满清的人最喜欢引用康熙的一段上谕“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
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士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
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这一段话,真是唐哉皇哉,冠冕堂皇,义正词严,俨乎其然。也真难怪一个叫王本
道的人,佩服的筋骨发软,精神上膜拜的五体投地,颂圣的话,由衷而出,绵延不绝。
能肉麻到什么程度,下面就是了:“康熙皇帝300多年前的这番话,如黄钟大吕,对我
心存弥久的“长城情结”实在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击波。正是这个康熙,从“修德安民
”的思想出发,坚持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起一种礼尚往来的友好关系,……。正是康熙
的开明、开放,使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盛世。也正是康熙的明智,使我国历
史上持续两千多年修筑长城的工程画上了句号”。
看了这话,真有一种时空倒错的感觉,怀疑所见的并非现代人的发言,而是三百多
年前正宗的满清奴才御用文人穿越了时间隧道来到现在慷慨陈辞!
我们不必怀疑说出这些话的人的真诚。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不会觉得肉麻,也
不会脸皮发红,相反心安理得,虔诚得很,或许还带点亢奋激昂。奴性到这样的地步,
确实是透入骨髓了。
但历史的事实,毕竟无情,给这类无耻文人以难堪。康熙不修长城,这是事实
。但满清的入关,本就是满蒙上层统治者互相勾结,进入中原烧杀掳掠,奴役人民,剩
下的只是如何坐地分赃,也确实没有长城的用途,对于这昔日阻碍他们肆意屠杀抢掠的
堡垒工事,自然不会有什么顾念。北方的长城是形同虚设了,但整个中国的沿海,在那
个满嘴冠冕堂皇言辞的康熙统治下,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却建立起一道无形甚至有
形的长城,其规模之浩大,牵连之广泛,长城与之相比,只能望尘莫及。
沿海迁界,大部分的历史书都是不谈的,即便谈到了,也多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仿佛是无足轻重,无关大雅。然而个人以为沿海迁界这个事件的重大性是被严重低估
的低估,其残暴程度,骇人听闻程度,对历史影响程度都是空前绝后的,它不仅是中国
历史一个重大事件,在世界历史上也绝对能算的上一个重大事件,如果要列出人类历史
上一百个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事件,那满清的沿海迁界应该榜上有名。
究竟什么是沿海迁界呢?简单来说,它就是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让中国从世
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具体点,满清政府划定一个濒海范围
(从濒海三十里左右,到濒海四十里、五十里、乃至到二三百里不等),设立界碑,乃
至修建界墙,强制处在这个范围内的沿海居民迁移,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
的,也杀无赦。总之,让距离海边三十里到二三百里不等的整个中国沿海地区,成为一
个无人区。在这期间,如果清廷统治者觉得迁海的距离太近,还会继续下令,迁的更远
一点,他们对海洋的恐惧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按照《南明史》的记载
“广东迁徙沿海居民在康熙元年二月,清廷派科尔坤、介山二大臣巡视海疆,“令
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
民”。康熙二年“华大人来巡边界,再迁其民”。“甲寅(康熙三年)春月,续迁番禺
、顺德、新会、东莞、香山五县沿海之民”。“初立界犹以为近也,再远之,又再远之
,凡三迁而界始定”。
沿海迁界的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呢?是不是象现在的三峡移民那样,先安置好移民的
落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偿,然后再一步步把居民迁移出去?不是的!沿海迁界的过程
许其说是移民,不如说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屠杀和掠夺。
按照当时人的记载“勒期仅三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骑即至
,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赀,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起江
浙,抵闽粤,数千里沃壤捐作蓬蒿,土著尽流移。”
翻成白话,就是限期三天迁移,距离远的人根本来不及知道消息,距离近的人就算
知道了消息,也不相信。过了两天,军队骑兵就到,于是富人全部抛弃自己财富,贫穷
的人拿着锅子带着妻子儿女,全部流离失所,从江浙到广东福建,沿海数千里肥沃的土
壤全部变成了荒野蓬蒿。
可以想象,就算现代的人从筹划搬家到实施,具体运作准备,也绝对不是三天里就
能完成。然而当时中国的沿海居民,就是在这样没有任何预兆准备的情况下,在清廷统
治者的淫威逼迫下,迁离故土,凄惨悲苦的情状不问可知。
当时人的描述是“令下即日,挈妻负子载道路,处其居室,放火焚烧,片石不留。
民死过半,枕藉道涂。即一二能至内地者,俱无儋石之粮,饿殍已在目前。……”
也就是迁的时候,沿海居民就死了超过一半,剩下百分之二十不到的人,就算能够到内
地,离饿死也不远了。
迁的同时,就是烧。“稍后,军骑驰射,火箭焚其庐室,民皇皇鸟兽散,火累月不
熄。而水军之战舰数千艘亦同时焚,曰:‘无资寇用。’”
烧房子,烧战舰,也确实是做的彻底。
对于不肯迁移的居民,就是一个字“杀”。清廷统治者,和它的爪牙走狗,在这方
面从来就是不手软的
“初,(广东香山县)黄梁都民奉迁时,民多恋土。都地山深谷邃,藏匿者众。”
“……计诱之曰点阅,报大府即许复业。愚民信其然。际盛乃勒兵长连埔,按名令民自
前营入,后营出。入即杀,无一人幸脱者。复界后,枯骨遍地,土民丛葬一阜,树碣曰
木龙岁冢。木龙者,甲辰隐语也。”
不仅烧房子,杀人民,就连树木青草也不房过,日本的三光政策和满清的残暴彻底
程度相比,实在是差了一个数量等级。
“当播迁之后,大起民夫,以将官统之出界,毁屋撤墙,民有压死者。至是一望荒
芜矣。又下砍树之令,致多年轮囷豫章、数千株成林果树、无数合抱松柏荡然以尽。…
…三月间,令巡界兵割青,使寸草不留于地上。”
至于为什么要砍树,要对果树松柏都斩尽杀绝,大约意思也是为了防止海上的反清
复明力量利用吧。清廷统治者残暴的彻底性和想象力确实是可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只可
惜在明朝时访问中国的那些西方传教士记载下明朝中国广大沿海地区到处鸟鸣林幽,果
树松柏成群,富裕繁盛的景象在满清的统治下是灭绝了。
迁界的过程当然伴随着画界,立界,守界。“先画一界,而以绳直之。其间有
一宅而半弃者,有一室而中断者。浚以深沟,别为内外。稍逾跬步,死即随之。”
清廷甚至对河流也不放过,其凶悍程度确实旷古未有“
清政府为了防微杜渐,对入海的河流一律发兵把断,河中钉立木桩,防止舟船透越
。如福建省,‘其入海之水曰潘渡河、曰铜镜河、曰廉村河、曰洋尾河、曰大梅河、曰
赤头河、曰云霄河、日开溪河,皆断而守之’。苏北兴化县白驹场原来建造了闸口四座
,按照旱涝情况调节淮扬一带的河水入海。尽管‘白驹场离海甚远,并非沿边地方’,
清政府也悍然下令填塞,‘以致水无所出,淹没田亩’,使水利变成了水害。”
甚至连一个就在大海中的海南岛,满清也硬是要让岛上居民与大海隔离起来,全岛
“边周环立界二千七百里,惟海口所津渡往来如故,自余鱼盐小径俱禁断不行”。
敢于出界的人都杀无赦,看看当时的记载,确实有触目惊心的感觉,“每处悬
一牌,曰:敢出界者斩!”“越界数步,即行枭首。”“着附海居民搬入离城二十里内
居住,二十里外筑土墙为界,寸板不许下海,界外不许闲行,出界以违旨立杀。武兵不
时巡界。间有越界,一遇巡兵,登时斩首”。《南明史》上特地举了一个莆田县黄石千
总张安的例子“每出界巡哨只带刀,逢人必杀。……截界十余年,杀人以千计”。同书
上引用屈大均《广东新语》说广东省的情况,“东起大虎门,西迄防城,地方三千余里
,以为大界。民有阑出咫尺者执而诛戮。而民之以误出墙外死者又不知几何万矣。自有
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清廷的淫虐确实到了极致程度,只不解为
什么为祸惨烈到如此程度的事件,却一直被有意的忽略掩盖不提,是什么缘故?  沿
海迁界实施了二十多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处于康熙的统治之下,如果开头几年,还和康
熙没有关系,那么剩下的时间,康熙就是首要的罪魁。此人一面冠冕堂皇的大谈“民心
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另一面却恰恰在他统治下开始修建所谓界墙。原先沿海迁
界不过是木栅、篱笆为界,土墙为界,而正是到了康熙统治下,开始正规的大兴土木修
筑界墙,真是打算把中国包在里面,彻底和海洋隔离。下面是《南明史》的记载
“(康熙七年)正月奉文,着南北洋百姓砌筑界墙,从江口至枫亭。墙阔四尺,高
六尺,每户计筑二丈一尺。界口起了望楼一座,遇海另筑界堤。”
“关于沿边设兵戍守的堡塞,福建称之为寨、墩,广东称之为台、墩。大致情况是
:‘界畛既截,虑出入者之无禁也,于是就沿边扼塞建寨四,墩十数,置兵守之。城外
乡民按户征银,照丁往役。……一寨之成,费至三四千金,一墩半之。拷掠鞭捶,死于
奔命者不知凡几矣。’‘寨周阔百六十丈,墩周阔十丈不等’。‘五里一墩,十里一台
,墩置五兵,台置六兵,禁民外出’。”
当时的人卢若腾在诗中说:
“天寒日又西,男妇相扶携。
去去将安适?掩面道旁啼。
胡骑严驱遣,克日不容稽。
务使濒海土,鞠为茂草萋。
富者忽焉贫,贫者谁提撕?
欲渔无深渊,欲畊无广畦。
内地忧人满,妇姑应勃谿。
聚众易生乱,矧为饥所挤。
闻将凿长堑,置戍列鼓鼙。
防海如防边,劳苦及旄倪。
既丧乐生心,溃决谁能堤。”
其中这两句尤其精彩“闻将凿长堑,置戍列鼓鼙。防海如防边,劳苦及旄倪。
”一个“防海如防边”,真是把清廷凶虐离奇的程度,刻画的淋漓尽致。用“防海如防
边”对照一下康熙冠冕堂皇的伪善言辞“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
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岂不是有一种格外荒诞滑稽离奇的感觉么?岂不是
应该让那些热烈颂圣,对满清皇帝功德眷眷无穷的无耻文人活活羞愧死么?
沿海迁界牵连的范围究竟有多广呢,顾诚摘引阮旻锡《海上见闻录》中说
“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业流
离死亡者以亿万计”。
“福建总督姚启圣在一份奏疏中说:‘在当日原因福建海贼猖獗而议迁界,又因贼
势蔓延止迁福建一省之界不足困贼,故并迁及广东、浙江、江南、山东、北直五省之界
,是迁五省之界者其祸实始于福建之郑贼也。’按照这个记载,当时奉诏迁海的共有直
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六省(按现在的分省还包括了广西、海南二省沿海
地区)。”
也就是从当时人的见闻以及清廷制定的官方政策来说从北方的辽东一直到中国
最南方的广西海南都沿海迁界的范围内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中说,沿海迁界所造成的平民死亡数字“亿万计”,也
就是上亿了。这个数字是否夸张呢?我觉得是不夸张,按照现在历史学家,人口学家从
各方面的统计估算,明末中国的人口在二亿左右应该没有太大的疑问(明朝自己的统计
数字是五千多万)。而到了清初,中国还剩下多少人口呢?按照满清统治者自己的统计
是一千多万,就算也乘以四,也只有八千万不到,而实际上,满清不象明朝政府那么散
漫,在他们极端严密苛酷的统治下,他们的人口统计应该只会为了粉饰而往高处虚报,
而不会刻意低估,所以就算往拼命高里估算也就是四千万左右。和明末相比绝对减少就
在一亿六千万左右,其中大半都是清廷屠杀迫害而死的平民。而沿海地区人口密度也远
比其他地区大的多,满清的沿海迁界把这个地区扫荡为平地,所迫害死的平民上亿应该
不是夸张的估计。
《南明史》中引用当时人的记载,广东的情况是“
民被迁者以为不久即归,尚不忍舍离骨肉。至是飘零日久,养生无计。于是父子夫
妻相弃,痛哭分携。斗粟一儿,百钱一女。……其丁壮者去为兵,老弱者展转沟壑。或
合家饮毒,或尽帑投河。有司视如蝼蚁,无安插之恩;亲戚视如泥沙,无周全之谊。于
是八郡之民死者又以数十万计。”
康熙四年,李率泰在遗疏中也说:“臣先在粤,民尚有资生,近因迁移渐死,
十不存八九。”李率泰本身是清廷的官吏奴才,他当然没有任何将情况故意夸张的动机
。而且注意,这是他的遗疏,也就这些话只有在他明知自己快死的时候,才敢大着胆子
写下来。所谓的“近因迁移渐死,十不存八九”,也就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人民都死掉了
,这对照前面屈大均所说的“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便可以知道并非夸
张虚语。按照他们的说法,清朝的沿海迁界是自从有广东这个地方来,生灵遭受的最大
的惨祸,这话恐怕不仅适用于广东,也同样适用于整个中国。
如何估计沿海迁界所造成的破坏,如何估计这一事件造成的重大影响,这恐怕
是永远难以解决的问题了。沿海地区从宋朝开始就逐渐成为中国最富庶最繁荣的地区,
上面的财富是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民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断劳动开发而积累起来的。而
在清廷的暴行下,顷刻间,几千年积累的财富和生产力化为乌有,人力也消灭殆尽,在
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从一个沿海国家,变成了一个内陆国家。它所造成的破坏
和后遗症远远超过了一次超大规模的战争,在战争中,一个地区受到破坏再厉害,也毕
竟还有人在上面生活劳动,还有房屋,树木,保留一部分下来,而沿海迁界却是在长达
二十年的时间里把整个中国沿海地区彻底变成一个无人区,变成白地荒野。以前明朝政
府虽然也曾经在一个短时间内有过禁海令,但其性质主要是针对倭寇,和东南亚的往来
从来就没有终止过,而这短时间的禁令也不过是空文,民间海外的贸易从明朝开国一直
到明朝结束,从来就没有中断过,综观明朝,中国民间的海上力量是处于不断增强的局
面,和西方的文化科技交流更是从未中断过,而且不断加强。到了郑成功父亲的时代,
更有完全压倒西方的殖民国家海上力量的趋势。而满清的二十年沿海迁界等于把中国民
间的海上力量连根拔除,这一手确实是做的辣且绝,这对中国的影响绝不仅仅至于这二
十年,而是蔓延到了两三百年之后。试想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孕育培养出来的海上力量,
被连根拔除扫荡之后,还怎么可能恢复过来呢?
现在的人不是常常在问,中国为什么在近代会科技经济全面落后于西方,于是不同
的人纷纷去寻找原因,答案五花八门,说是儒家文明,说是农业文明,说是程朱理学,
还有科举制度,还有直接归咎于明朝的统治,等等答案真是不一而足。
其实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答案根本就是伪问题,伪答案,其荒谬程度和几个近视眼
为了比较谁的视力更好,就比谁能说出远处匾额上的字,结果到头来匾额根本就没有挂
一样,甚至更荒谬。
其实只要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和明代中国一样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他们资本主
义发展,政治哲学理论发展还落后于同期的明代中国)的英国以及西欧,如果和中国一
样遭到类似满清一样的野蛮民族统治,一样在最发达最繁荣的城市遭受到屠城的命运,
一样被勒令留发不留头,每个人都必须留一条辫子,否则杀无赦,一样遭受那样惨绝人
寰骇人听闻的文字狱统治,一样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来一个沿海迁界,沿海地区变成
无人区,沿海居民被屠杀掉百分之八九十,沿海的树木植被都被摧毁消灭,我倒是想知
道,那还会有什么狗屁资本主义?它们如果比中国发展的更快,那才是见鬼了。
连比较的前提都不一致,这样的问题不是伪问题,那又是什么?
就如同现在有两个人,甲遇见一帮强盗,头被砍掉了,死掉了,乙没有遇见强盗,
健康的活了下去。现在却有蠢人来煞有介事的问:为什么甲比乙短命?于是更多的蠢人
聚集在一起同样煞有介事的回答这个问题:有的说,甲不注意锻炼身体,所以比乙短命
;有的说,错了,甲就是锻炼身体过度,所以才短命;有的说甲有心脏病,所以短命,
有的说甲有高血压,有的说甲喝酒过度,身体脆弱,有的甲吸烟,更有干脆的则说,甲
先天就有基因缺陷,短命正是理所当然的。可惜这些蠢人就是不想想,如果乙的脑袋同
样被砍掉,他还会活么?既然同样不会活,那么这些理由不是屁话又是什么?
还有些所谓的聪明人发话了:历史不能假设!好一个愚民的主张!错!历史不
但应该假设,而且必须假设!对历史做假设,正是能让人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到隐藏在迷
雾后面的真相。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人能够假设!这是人所独有的思维能力,人区别
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人不但能够看见表面现象,还能看见表
面现象后面的本质;不仅能够看到既成事实,更能够看见所谓的既成事实从来不是事物
发展的唯一路径。把既成事实当成必然事实只能是只会低级条件反射的动物逻辑,而并
非人的逻辑。
自然科学从来就不可能离开假设。没有假设就不可能有牛顿力学,难道世界上
真有绝对光滑的平面,让物体永远因为惯性而滑动下去吗?真有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么
?没有假设也不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难道真的能够设想人追上光之后会发生什么吗
?真的能在时空的每个角落都放上一个钟么?当然也不会有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等理
论不都是先从假设开始的吗?
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假设,难道作为社会科学的历史就能离开假设吗?所谓历史不能
假设根本就是骗人愚民精神上自我阉割的谬论。现在就让我们理直气壮光明正大的假设
一下,如果当时的英国西欧和中国一样遭受到类似于满清的统治,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结果只有一个:和处于满清统治下的中国一样落后,甚至更落后!更进一步,如果中国
没有受到这样的摧残统治,又会怎么样?到那时候,是不是那些蠢人又要绞尽脑汁的去
研究,为什么西方这么落后于中国了,是民族性,是民族文化,是基督教的统治,还是
文字形式,等等等等。
这样的研究,美其名为学术,其实是连基本逻辑常识都不具备的笑话和闹剧而已。
其实真要问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中国在那个时候,那个阶段,受到远远落后于
自身文明的狩猎游牧民族的侵略屠杀,而英国和西欧在那个时候,在它们国家的旁边却
根本没有这种民族的存在?是因为地理条件的客观因素呢,还是有其他的原因,这倒才
是一个真正值得问的问题!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下个礼拜再写)  主要内容有
康熙统治下实行了二十多年的沿界迁海的残暴程度
四川大屠杀
满清是如何改造中国的民族性
中心思想如下
“  一旦一个民族在屠刀暴力的压迫威胁下,低下头颅,屈服顺从于外来强加的
意志,那么这个民族的脊梁骨也就被打断了,民族性国民性也势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原先开放豁达自信的心态会变成封闭僵化自卑狭隘,原先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敢为天下先的豪迈精神和勇气会变成个人自扫门前雪猥琐自利蝇营狗苟,
原先性灵自由个性张扬真诚自然会变成瞒与骗做戏的虚无党。鲁迅批判的国民性根源恰
在于满清两百多年的淫威统治”
下个周末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算了,总之这篇文章不算完,有许多愤懑尚没
有表达.
o***e
发帖数: 3526
2
这文章没法扫盲吧?问题很多啊。大方向值得鼓励,细节上的问题很多啊。一望可知作
者一定是业余搞历史的。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杜车别 由满清禁毁书籍的丰功伟绩说开去
: 新浪历史论坛
: 作者:杜车别
: 最近看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里面摘引清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中的
: 一段话,觉得有点意思,摘录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
: “自朝廷开四库全书馆,天下秘书稍稍出见,而书禁亦严,告讦频起,士民葸慎
: ,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比岁
: 兵兴东南海隅,忧患日出,士大夫习享承平,仓皇迷闷,欲访寻曩碟以为前事之师,而
: 书之有者无几。呜呼!……”
: 我常听见有人为清朝文化专制辩护说,前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文化大革

M******8
发帖数: 10589
3
文革时候,也有很多人家把民国以来的藏书烧掉的,怕的是小孩嘴巴不严,弄不好跟谁
说一句“我家有某某写的书”,可能会招来大祸。
最可怕的倒不是有“禁书名单”,怕的就是没有这么一个名单,而是看到你有什么书就
说什么书是禁书,藏这种书的要严厉治罪。
为了不惹这样的无妄之灾,藏书的只好不分青红皂白,一起烧掉。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杜车别 由满清禁毁书籍的丰功伟绩说开去
: 新浪历史论坛
: 作者:杜车别
: 最近看谢国桢著《明末清初的学风》,里面摘引清王芑孙《洴澼百金方》序中的
: 一段话,觉得有点意思,摘录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
: “自朝廷开四库全书馆,天下秘书稍稍出见,而书禁亦严,告讦频起,士民葸慎
: ,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比岁
: 兵兴东南海隅,忧患日出,士大夫习享承平,仓皇迷闷,欲访寻曩碟以为前事之师,而
: 书之有者无几。呜呼!……”
: 我常听见有人为清朝文化专制辩护说,前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文化大革

o***e
发帖数: 3526
4
烧日记的极多。烧书的听说的少些。很多都是被抄家抄掉了。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文革时候,也有很多人家把民国以来的藏书烧掉的,怕的是小孩嘴巴不严,弄不好跟谁
: 说一句“我家有某某写的书”,可能会招来大祸。
: 最可怕的倒不是有“禁书名单”,怕的就是没有这么一个名单,而是看到你有什么书就
: 说什么书是禁书,藏这种书的要严厉治罪。
: 为了不惹这样的无妄之灾,藏书的只好不分青红皂白,一起烧掉。

w****j
发帖数: 6262
5
微言大义,首先要立场正确,其次再澄清细节。某些文人,立场错误,研究再深入,也
只是为人走狗而已。
今天中国太多无义文人,居心不良,学问越高越反动。

【在 o***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文章没法扫盲吧?问题很多啊。大方向值得鼓励,细节上的问题很多啊。一望可知作
: 者一定是业余搞历史的。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来归纳一下明朝灭亡的原因张献忠屠蜀的一点分析(2)
袁崇焕杀毛文龙其原因和后果 zz【文摘】第七篇“现代文化之由来与新人生观之成立”1
[合集] 你们说说,为什么明史这么牵动你们的心?中国十大禁书遭禁原因说明
[合集] 刚看了姚文元的名著评海瑞中国十大禁书遭禁原因说明
[转贴]会安:17-18世纪远东新兴的海洋贸易中心清朝的文字狱比文革还是差一些
刘正教授论文《晚清遗老遗少的陈氏父子》无书不读的毛泽东
康熙帝身后最神秘的一位女子 转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被官方明文禁毁的小说是哪一部?
清《啸亭杂录》记了一则故事: (转载)谁赢得了中国内战的最后胜利?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满清话题: 禁毁话题: 迁界话题: 明纪话题: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