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史籍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N*******e
发帖数: 3872
1
谁说亭长必须贵族当?亭长又不是什么像样的官员,大概类似今天的村长,不是干部的
干部
史籍中刘邦自己的名字、他爸爸的名字都语焉不详,刘太公往上毫无记载,吕后家有点
钱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世系可以追溯。这是典型的平民人物。真正贵族出身的,项羽那
样世代为将的不说,像破落户张良也明确说了是韩国公子。孔子幼年家贫没落,说自己
“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而且是叔梁纥跟颜征在野合生的,但也能很清楚地追溯到宋
国公族。刘邦身边一干从龙之士,萧何都可以算当时社会的“精英”人物了。刘邦自己
年轻时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以至于刘太公经常数落他,嫌他不置生产。后来当了皇帝
,刘邦得意地问父亲,我置的这份家业跟大哥二哥的比如何?
刘邦的创业团队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之一。
c*********d
发帖数: 9770
2
1.毛泽东简传要义评述
虎头蛇尾的叁峡舵手
毛泽东主席於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在北京病死时,大陆上曾流传一记幽默的评语,
说:毛如死於一九五六年,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应该是「中国的列宁」;如死於一九六
六年,还不失为一个「中国的史达林」。不幸他死於一九七六年,那他就只是个「中国
的毛泽东」了。
这项评语对毛来说,虽是谑而虐矣,却颇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为它评得公平合
理,恰到好处,也入木叁分。毛公在其生命的最後二十年中,其所作所为底祸国殃民的
程度,也确实是每下愈况;若不及时蒙教主恩召,其不知伊於胡底呢?
我们搞历史的碰到这一情况,首先就要问一声,毛公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
,何以弄成这样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地可笑的结局呢?
关於毛氏晚年的失德,近年来大众媒体上的评毛之论,都太看重於毛氏个人的行为
了。历史人物尤其是转型期中的历史人物的政治行为,不是不重要,但是其重要性亦有
其极限。
在一个治宏观史学的社会科学家看来,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原只是一部近代中国社会
转型史。古老的中国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它要从一个东方式的传统农业大帝国千年不
变的「定型」,逐渐「转」变成一个西式而有中国特色...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285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重温历史,明朝东厂
东厂 编辑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
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
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地点位于京师
(今北京)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 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
强,常合称为“厂卫”。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
,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中文名 东厂 性 质 官署名 别 名 东缉事厂 所处时代 明代
目录
1 背景
2 成立
3 机构
4 职能
5 范围
6 异同
7 评价
8 信息
背景编辑
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用武力非法推翻了建文帝政权,在南京自行登基,改元永乐,是为明
成祖永乐皇帝。但当时社会上对永乐政权的合法性异议纷起。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
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而朱棣亦对朝廷大臣多
不信任。
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在朱棣
起兵的过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过很大力(如著名的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是暖教的遭到老天的无情讥讽
全球变暖是20世纪骗钱大骗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5131/answer/6279836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年止,已经有1000多名科学家联名反对全球气候变暖论,其中包括1998年诺贝尔物
理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Robert Laughlin,Robert Laughlin认为:“气候变化不是
人力可以控制的,地球也不会在意政府有什么想法。根据目前的天气报告,找不到任何
全球气候变暖的证据。气候变化是地质时间尺度的现象,是地球运行的自然规律,不需
要任何人批准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释”。NASA高级科学家Weinstein 说:“任何合理的科
学分析都会得出结论,(全球气候变暖依据的)基本理论是错的”。化学家 Mary
Mumper表示:“我也是环境保护主义者,但我必须反对Al Gore的观点”。巴西地质学
家Lino 批评说:“把数千亿的钱浪费在这个没有事实依据的人为杜撰的全球气候变暖
论上毫无价值”。 以下为《赛先生》原文。链接:为二氧化碳平反 -- 赛先生...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963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谶谣在史籍记载和民间流传中
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来看,推背图和其它政治谶语不是一类。

发帖数: 1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二大爷 公元64年7月18日
作者: 二大爷
公元64年7月18日,伟大而繁华的罗马城,某个棚户区失火了。火势从马克西穆斯竞技
场附近开始,借助风力和密集的街市,迅速蔓延。大火持续了6天7夜,当时罗马城的14
个区中有3个被完全烧毁,7个部分区域受到影响。最终造成了数千人死亡,约20万人无
家可归。
塔西佗时年九岁,正好住在罗马城。这个塔西佗,他不幸成了一个历史学家,把童年关
于罗马大火的记忆记录在《塔西佗历史》一书中。他那句著名的“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
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就是后世所谓的“塔西
佗陷阱”。
在这个记录中,出现了一个可疑又可恨的影子,罗马帝国的皇帝,尼禄。
民间传说一直把罗马大火归结为尼禄的荒诞不经,甚至只是如我们熟悉的周幽王一样,
自己纵火取乐。甚至有人说,是尼禄见不得穷人在自己的宫殿周围结庐而居,觉得这些
下流人口配不上伟大的罗马,又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赶走他们,干脆用这种方法来消灭
贫困。更有人宣称看见他站在高塔上穿着戏装,面对下面一片火海,弹奏着里拉琴,演
唱他那关于特洛伊陷落的民谣。
这么说,显然不太严谨。因为确实没有找到皇帝指使纵火的证据。但是,他的表现却...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7
何新旧论:摧毁罗马帝国的匈奴王阿提拉
点击:188 作者:何新 来源:何新文史 发布时间:2018-01-13 10:48:45
提要:不仅希腊史是假的,罗马帝国史也是假的。意大利的罗马帝国是被来自东方
的匈奴人摧毁的!
[本文原题何新病中谈哲,发表于本博2013年5月]
一、所谓“希腊文明”的起源问题
爱琴海文明并非起源于希腊,而是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小亚细亚半岛(即所谓“
爱奥尼亚”),包括其周边群岛(历史上的安纳托里亚地区)。这个地区被西方史家认
为也是历史上所谓“爱琴文明”的起源地。
但是请注意,这里无论在古代或者现代一直属于地理上的亚洲地区,不是欧洲地区
,更不是希腊地区。
小亚细亚——安纳托里亚地区
应特别注意对人类早期历史曾发生深远影响的小亚细亚半岛地区。
小亚细亚半岛即安纳托利亚(Anatolia),又称西亚美尼亚,是亚洲西南部的一个
半岛,位于黑海和地中海之间,地处亚洲最西端,北临黑海,南滨地中海,西临爱琴海。
这一半岛及其周边岛屿,西方史家常称其为爱奥尼亚(Ionia),认为这里是历史
上著名的爱琴文明Aegean Civilization (30...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8
我还在等你给我找“三昧”的前东汉史籍记载呢。
google了辣么久还没找到呀?

发帖数: 1
9
儒教的无耻是一贯的,他们会转进
[在 xiao86 (xiao86) 的大作中提到:]
:我还在等你给我找“三昧”的前东汉史籍记载呢。
:google了辣么久还没找到呀?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点击:115 作者:综合 来源: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8-03-11 12:45:27
1.jpg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中国古代的封建国家为监督政府官员,为国家利益和皇帝
利益而服务,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专门的“准司
法”性质的国家监督制度。
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和法制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
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察官员的主要职责。
中文名: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形成日期:战国
来源:中国古代
性质:制度
发展历程:
战国
战国时期,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官就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1]

秦代开始形成制度,之后便成为历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一制度
逐步健全和完备。在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
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创建了相对独立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
位列三公,以贰丞相,御史府为其官署,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常
驻郡县,称“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1]...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历史事件特别多,有一些人的行踪成谜,或者说下落不明,下面
,我们就一起聊聊我国古代那些迄今仍下落不明神秘人物。
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
老子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
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
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的最终归宿,一直是个谜团。
有一种说法是,老子一百零一岁仙逝,邻里皆来吊唁。大多数人认同的是老子骑青牛出
函谷关,下落不明了。大多数人接受出函谷关这一说法,出了函谷关又去哪里了呢?有
可能经流沙奔印度去了。还有人说晚年的老子在甘肃临洮落脚,归隐后的老子练内丹、
养生修道,得道后在临洮超然台“飞升”。总之老子的下落至今仍然是个谜,等待更多
的史籍和文物去破解这个谜团。
西施,功成名就下落不明
西施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
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
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与越国另一美女郑旦合称“浣纱双姝”。
西施根据传说在吴亡后和心爱的...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都是些什么几把玩意
指南针和火药的实际影响可以商榷
但是造纸和印刷术 这是没得说的。如果没有,天朝根本不可能保留下来这么多史籍下
来。等于文明白发明了,又消失了。

发帖数: 1
13
2013年1月9日,谢选骏在《印度占领的阿萨姆邦是中国的边疆》里指出:

印度占领的阿萨姆邦是中国的有机部分——这不是谢选骏说的,而是美国学者在《
语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一书中暗示的。

该书作者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加拿大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
授,其研究曾获得多种奖项。他是公认继乔姆斯基之后的语言大师,也是世界语言学与
心智科学的领导人物。《语言本能》一出版,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

据出版社宣传:该书副标题为“探索人类语言进化的奥秘”,是本由“真正的专家
”所写的关于语言的书,可读性非常高。平克非常技巧地把一个想知道的语言问题提出
来讨论,不但从语言学、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去着手,他还有深厚的生物学知识。最主要
的是,他知道一般人对于语言学上的问题在哪里,以四两拨千斤的轻松方式,拨开云雾
见青天,把人们带出牛角尖。不管这本书将来在语言学和心理学上的影响为何,《语言
本能》这本书已经在科学普及方面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平克的这本书,无疑地会使读者
开始尊敬对这个令人惊奇的自然现象...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4
《共产党的秘密起源》第四章
第四章 法兰克主义信徒成立光照帮
权力欲望极强的法兰克一心想要尝尝权力的滋味,要把人类败坏到最低点,用腐败和堕
落来完成弥赛亚征服全世界的政治使命。这一切只能在暗中人们不知不觉中进行,必须
在外表上伪装自己,在绝对的沉默中进行。作为全球沙巴蒂信徒的精神领袖,法兰克派
信使在秘密的沙巴蒂信徒中鼓动世界大革命,武装推翻政府,其中包括和德国的秘密沙
巴蒂信徒们建立了秘密联系。
法兰克在信徒中鼓吹虚无主义,煽动世界大革命,不久真的有了效果。
法兰克主义银行家们组织了起来
沙巴蒂是精神病患者,其弥赛亚运动是在他犯病兴奋时期发动起来的。他和内森都是期
望来自上帝的超自然力量和魔法的力量,来帮助他们实现弥赛亚夺取各国政权的使命。
所以沙巴蒂去“征服”外帮人第一站(强大的土耳其帝国)的时候,只带了几个拉比和
一些随从,手无寸铁,以为一声令下,土耳其国王就乖乖地把王冠献给自己,其结果是
一败涂地。
而法兰克则完全不同,更象是后来的列宁、毛泽东这类的职业“革命家”,崇尚暴力,
用武力夺取政权。所以,法兰克不仅鼓吹世界大革命(他应该是近代世界大革命思想的
创始人),而且在监狱的时...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5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①,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②,居于北蛮
,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奇畜则橐駞③、驴、④、駃騠⑤、騊
駼⑥、騨騱⑦。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⑧,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⑨,以言
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毌弓⑩,尽为甲骑
。其俗,宽则随畜(11),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
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12)。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13)。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
,贼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14)。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①苗裔:后代子孙。②唐:陶唐氏,即尧。虞:即虞舜。③橐駞(tuó tuó,驼
驼):同“橐驼”,即骆驼。④(luó,罗):通“骡”,母马与公驴杂交而生者
。⑤駃騠(jué tí,决提):母驴与公马杂交而生的驴骡。⑥騊駼:一种良马。
⑦騨騱(tuó xí,驼席):野马名。⑧毋:通“无”。处:居。⑨文书:文字书
籍。⑩毌弓:通“贯弓”,拉开弓。(11)宽:不打仗之时。(...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讲故事:“一命而偻
习近平讲故事:“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的启示
2018年05月10日07: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说到底,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心底无私天地宽。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
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
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疾风识劲
草,烈火见真金。”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
的劲草、真金。
当然,敢于担当,是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而不是个人风头主义,飞扬跋扈、唯我独尊并
不是敢于担当。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
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公式于
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
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
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
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6504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蒙古远征军用女使者招降俄罗斯
蒙古远征军用女使者招降俄罗斯。欧洲人好像特别怕女人,怕是女巫。
两军共同的特点都是庞大的骑兵和雇佣兵。都是黄仁。
其中对龙的描述和古籍类似。蒙古军除了常规抛石车攻城还使用欧洲人从未见过的火炮
。震天动地。
欧洲史籍记载蒙古军召唤火龙(攻击)从天而降。德国和匈牙利的重骑兵、步兵方阵和
城市都是这么土崩瓦解。
连马克思、恩格斯都特别记述火药这一中国四大发明如何粉碎欧洲中世纪统治。
c*********d
发帖数: 9770
18
2017-08-29第673期
秦人“不孝”的根本原因何在?
学者秦晖曾谓:“秦制就是赤裸裸的强盗政治”①。古人亦早有定论,“秦国之俗,贪
狠强力,寡义而趋利”②。但有意思的是,恰是战国列强中最“寡义而趋利”的秦国,
在推行“行政治孝”、“以法治孝”方面,最为卖力。③
秦法对“不孝”的惩罚很严厉
1、在秦朝(国),“不孝”是一桩大罪,公子扶苏因此罪自杀。
据史籍记载,秦始皇车裂“假父”嫪毐,迁太后于咸阳宫,曾遭到齐人茅焦的批评:“
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迁母咸阳,有不孝之行”,始皇不得已,“乃自迎太
后归咸阳”。
始皇死后,赵高矫诏令扶苏自杀,伪诏也是以扶苏不孝为罪名:“(扶苏)无尺寸之功
,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
剑以自裁。”④
2、在秦朝(国),针对“不孝罪”的刑罚雷厉风行。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问答》记载:
“免老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
大意是:
“问: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免老)告发儿子不孝,请求判处其死刑,应该执行‘三环’
(一种具体涵义尚存争议的法律复核/宽宥程序)的程序吗?答:不应该执行...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龙舟竞渡,粽米飘香
央视网消息:龙舟竞渡,粽米飘香。
千百年来,端午节日与端午文化绵延不绝。
“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
化自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
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传统文化观,将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
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
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
,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
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2018年5月2日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是了不起的。我们有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
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在有史籍记载的多数时间里,中华民族在经济、科学、文化、
艺术等诸多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
——2017年6月...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20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东考察时,专程来到甲午海战故地刘公岛,来到古代海上丝
绸之路起点的蓬莱市,冒雨登临蓬莱阁,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倾听岁月无声的启迪。
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
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一个大党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为什么要把历史摆在如此高的位置?从历史之中,他
汲取着怎样的人生智慧和治国之道?对广大领导干部学史用史,他又提出了哪些明确要
求?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
习近平爱读书,尤爱读史。
每年新年前夕,习近平都会发表新年贺词,人们在聆听他令人振奋的贺词同时,也
能从电视画面中看到他身后摆满书的大书架。细心的人发现,在习近平的阅读清单里,
有大量的历史典籍:《史记选》《汉书选》《世界通史》《现代欧洲史》…&
hellip;
“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
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1
华章经管20周年
传播知识提升智慧创造美好
导读:“王安石变法”是怎么被KPI搞死的?这场变法又与罗斯福新政有哪些关联?
01 病急乱投医的宋神宗
公元1067年,19岁的太子赵顼继位,即宋神宗。
皇帝即位,按例要赏赐群臣,可是很快宰相韩绛就带来一个“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的坏消息,自己原来继承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大公司。
神宗把先帝留下的老臣们聚在一起,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既不增税又能
增加财政收入?
老臣们群策群力,有说“二十年不打仗”的,有说“要对内稳定”的,神宗一听,
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还说这些道德文章,难怪国家治理不好。
神宗将目光转向群臣中最德高望重的司马光,这位老臣不慌不忙地说出六个字:“
官人、信赏、必罚”。
神宗失望之余,想到一个人,当时朝野有这么一种说法:“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
平可立致”,“介甫”就是王安石的字。
神宗很快召王安石进京,一场改变帝国命运引发后世无穷争议的变法运动就此拉开
帷幕。
其实,神宗在启用王安石变法之前,本应好好想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宋百姓富足
,国家却没什么钱?
02 “冗员”和“冗兵”
如果你是一个公务员,那么最好的年代可能就是在宋朝... 阅读全帖
T*******x
发帖数: 8565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论兴衰利弊的一些误区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XLM (非要昵称不可吗),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论兴衰利弊的一些误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2 13:47:33 2018, 美东)
朝代有兴衰,其更迭并不是因为前代不如后代,而是因为后代之兴恰逢前代之衰。
这一点很少有人误解,只不过,当前后两代是不同的民族或文明的时候,人们就常常会
忘记这一点。
因为时间不能倒流,打破这种误解的机会不多。汪达尔人以数十万人的部落,入侵
数百万人口的北非,轻易得手;百年以后,却被查士丁尼大帝数万军队以更轻易的方式
征服。算是一个例子。足见蛮族并非总是神勇,只是恰逢其时罢了。
至于放开对比标准,不强求原来的那个政权光复,例子就更多。
例如,女真人刚出现在中原视野时是何等英雄,“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及
其末世,面对蒙古人时,其衰败一如汉人。至于蒙古人强盛之时,横扫亚欧,更不必论
。及至朱棣北伐,惶惶乎不敢对阵。
有人说,女真、蒙古人的衰落,是因为汉化,至少是部分汉化。
这个话并非没道理。实际上,被查士丁尼征服的蛮族,也是因为部分拉丁化而失去
了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梅新育:外国留学生政策应当全面整顿
2018-07-16 16:36:25 来源:昆仑策网 作者:梅新育
点击:3114 评论: 0(查看)
1.webp (1).jpg
近日,全国各地连续揭出一系列与外国留学生相关的负面事件:高价“买”低水平
不合格外国留学生;对外国留学生超国民待遇近乎辱华;……直至南京巴基斯坦留学生
命案,对此案处理可能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外国人、而且是享受我们巨额奖学金“买”
来的留学生是否会在中国享受高于中国国民的治外法权。
当是之时,重温我这篇写作、修订历时七年方才于2014年刊发的论文《国际人口流
动对社会治安与国家政治统一的冲击》,回顾我在这篇论文中发出的一系列警示,希望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有关部门及时醒悟,早日着手解决,避免日后酿成大祸,希望我们
的教育部门和有关学校不要利令智昏,希望我们的监察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从中央到
地方,全面整顿近年留学生政策,斩断激励学校招徕不合格外国学生并给予超国民待遇
的利益动力,治理“歪嘴和尚”:
“在高等教育经历了大幅度扩招的背景下,假如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势头不变,
未来高校遭遇‘考生荒’和相应的财务危机就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解开古蜀文明的密码
解开古蜀文明的密码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天佑 时间:2018-08-09
24 0 中华文化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三星堆出土的戴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出土的人首鸟身青铜像
三星堆出土的爬龙柱形青铜器
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青铜壶
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青铜面像
郫县独柏村出土的虎纹青铜戈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冠带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
【守望家园】
原编者按
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纵目青铜面具、太阳神鸟金箔……提
到古蜀文明,您还能想到什么?
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两个埋藏坑的发现,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其中出土的人像、头像、神坛、神树等各种造型奇异的青铜器,以及面具、权杖、动物
形饰等多种制作精美的金箔制品震惊海内外。本世纪初,成都金沙遗址发现后,随着太
阳神鸟金箔片、金面具、金冠带、青铜立人、石虎、石人等重要文物陆续现世,同时揭
露出大量礼仪性的玉器、铜器埋藏坑,古蜀文明又一段璀璨的历史钩沉浮现于世人面前。
独树一帜、高度发达、横空出世却又戛然而止,三星堆文化犹如天外来客,自发现起就
充满神秘色彩。它从何而来?去了哪里...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5
张宏杰 中国国家历史 微信号 zggjls
功能介绍
人民出版社旗下《中国国家历史》连续出版物唯一官方公众号。我们主要依托历史学科
,客观、通俗、生动地讲述过去与现在的社会重点、热点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故事,
并对当代社会的新发展,进行及时报导与解读。
摘要
在传统时代,任何一个藩属国在朝贡体系中都不是完全被动的,它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
都是利用天朝的游戏规则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中国人却一直顽固地停留在“中
华天朝”的想象中,导致外交活动中经常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万国来朝图》局部
朝贡国对中原王朝的政治态度
朝贡体系首先是一个政治体系或者说礼仪体系,有一系列的严格礼仪规定。不同的朝贡
国,对中国的政治态度并不相同。
在中华帝国的属国中,越南(此文以“越南”指代历史上的交趾、安南和越南)与朝鲜
、琉球属于“第一梯队”,都是中华帝国的“好学生”、模范藩属。康熙称“累世以来
抒诚进贡,恭顺有年,谊属屏藩,忠荩夙著”。雍正称越南“累世恭顺,深属可嘉”。
但历来被我们认为非常恭顺的藩属国越南实际上对中原王朝一直采取欺骗的手段。
首先体现在国号上。按照“礼仪”,只有中国才能在国名或称谓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提起唐朝的名将,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李靖、李勣,或者中兴名将郭(子仪)、李(光
弼)二公,或因为演义小说也听说过白袍小将薛仁贵,但很少有人知道唐高宗一朝曾有
一位名将,先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为大唐帝国拓土万里,使帝国武功达到顶峰,他
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苏定方
1 少年英雄
苏定方,冀州武邑人,名烈,字定方,以字行,生于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从
两唐书苏定方本传谓苏邕、苏定方父子相继纠合乡党徒众数千人抵御流寇的事迹来看,
大致可以推测苏定方家族应属地方武力豪宗,颇有宗族部曲,故其势力能为隋朝地方官
府所借重,讨伐流寇,保境安民。另,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征发丁男超过百万,可以说
当时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适龄男子都被征发到了辽东前线,苏定方既没有参与隋征高句
丽之战,也未见他逃避征发的记载,我推测当与他的这一家庭背景有关。
隋朝末年,炀帝无道,终于激起民变,致使天下大乱。一时间,群盗并起,所过无不残
灭。苏定方的家乡也不例外,常有流寇劫掠。地方官府无力征讨,苏定方与他的父亲苏
邕承担起抵御流寇侵袭,保境安民的重任。此时苏定方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但他骁
勇善战,胆气绝伦,故常担任最危... 阅读全帖
g***x
发帖数: 1587
27
药师不知是哪个专业的。考古俺不是专业人士,但对古生物学研究还是知道一点的。同
位素测年代有很多局限性,误差也很大,这是和同位素测定原理有关的。如果没有旁证
,比如史籍、随葬品、同类器物比较,仅仅是同位素测定是定不了精确年代的。中国的
考古绝不是用个同位素一测就盖棺定论的,同位素测定只有参考意义。希腊出土的文物
,因为缺乏旁证,所以存疑。药师在比较中西文物时要小心,因为中国文物九成九都是
真的,希腊文物需要仔细考查来历,确定其真实性和大致年代后才好比较。
m******r
发帖数: 4351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宋元祐水运仪象台
朱元璋还不如野蛮人,直接就把元朝的科技钟打碎了:
https://kuaibao.qq.com/s/20180330A0SHP600?refer=spider
史籍上记载了朱元璋这样一则故事,作为佳话流传至今。
朱元璋攻克元朝都城大都后,负责气象天文方面的官员进献了一个名为“水晶刻漏”的
战利品。
刻漏(漏壶,中国古代的漏水计时器)是古人用来计时的,元朝人的这个刻漏设计很精
巧,里面设置了两个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鼓。
在一个望天收的朝代,科技上的一些发明,既不能当饭吃,又不能当衣穿,有什么用呢
?朱元球认为这个东西完全无益,当场打碎了它。
c*********d
发帖数: 9770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清代禁书《扬州十日记》的遭遇
2018/09/16
20:07
善本古籍
企鹅号
《扬州十日记》虽是一本数千字的小书,在历史上却影响深远,命运奇特。有人推崇它
对战争惨烈的写实,有人利用它来鼓吹民族革命,有人赞美它的文笔深沉酣畅,有人着
眼于它文本的是非真伪。这本小书,几乎牵动着所有关心明清鼎革与辛亥革命这两段重
要历史的人。
好多年前,我一直想寻找《扬州十日记》的早期刻本,但未能如愿。后来读《四库禁毁
丛刊目录》,见《扬州十日记》赫然在内:“《扬州十日记》一卷,清王秀楚撰,清钞
本,史部。”实际上,在所有清代禁书目录中,《扬州十日记》总是榜上有名,无一例
外。而它的书名或被写成《扬州十日》,或被写成《扬州十日录》,作者或被写成“无
名氏”,或被写成“无书人姓名”。据此可以推断,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在写成之
后,因其内容的极端犯忌,根本没有可能付梓。在清初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之下,没有人
敢以九族性命为代价刊刻这本小书。所以,它最初的遭遇只能是以各种钞本形式在民间
暗中流传,因彼此提防,无从互校,故书名、作者甚至内容都不免有所出入。
毫无疑问,在整个清代,《扬州十日记》都是一部被定为铁案的禁书。因此它到底有多
少种钞...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祖冲之的丰功伟绩
机械制造贡献:
祖冲之还曾设计制造过许多精巧的机械,在文献《南齐书·祖冲之传》和《南史·祖冲
之传》中有所记载。他曾经设计制造过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重新铸造了当时
已经失传了的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制造了"千里船"
,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设计制造过计
时仪器漏壶和欹器。
著作《隋书·经籍志》录有《长水校尉祖冲之集》五十一卷,但现已佚。
散见于各种史籍记载的还有以下著作:
《安边论》,已佚。
《述异记》十卷,已佚。
《易老庄义释》,已佚。
《论语孝经注》,已佚。
《缀术》六卷,已佚。
《九章述义注》九卷,已佚。
《重差注》一卷,已佚。
《大明历》
《上大明历表》
《驳议》
《开立圆术

发帖数: 1
31
祖冲之的丰功伟绩
机械制造贡献:
祖冲之还曾设计制造过许多精巧的机械,在文献《南齐书·祖冲之传》和《南史·祖冲
之传》中有所记载。他曾经设计制造过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重新铸造了当时
已经失传了的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制造了"千里船"
,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设计制造过计
时仪器漏壶和欹器。
著作《隋书·经籍志》录有《长水校尉祖冲之集》五十一卷,但现已佚。
散见于各种史籍记载的还有以下著作:
《安边论》,已佚。
《述异记》十卷,已佚。
《易老庄义释》,已佚。
《论语孝经注》,已佚。
《缀术》六卷,已佚。
《九章述义注》九卷,已佚。
《重差注》一卷,已佚。
《大明历》
《上大明历表》
《驳议》
《开立圆术
M******a
发帖数: 6723
32
https://tech.sina.com.cn/d/c/2018-10-09/doc-ifxeuwws2245939.shtml
张衡地动仪被历史课本删除:复原模型饱受争议
2018年10月09日04:05新浪科技综合
王振铎所复原的地动仪模型原理。
来源:华西都市报 李雨心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张衡和候风地动
仪的内容,被删除。那个被印在教材上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由王振铎复原、以“直立杆
”为理论基础制作的地动仪模型,开始淡出当代青少年的视野。
实际上,近年来,王振铎所造的地动仪模型一直非议不断。为复原出更具科学性、
更接近史籍记载中的候风地动仪,早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教授冯锐就重启了“张衡地
动仪”探索证明之路。2009年9月20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新的地动仪模型与观众
见面。
目前,关于地动仪的探索复原工作一直在继续。
更为科学的“地动仪”诞生
在几代中国学生的历史课本中,都能够看见关于张衡以及候风地动仪的描述以及模
型图片。这是国人对于古代中华民族科技文明的自豪,可能也是因为如此,哪怕教材上
的图片仅是20世纪50年代的古代科技...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其实是河南
这个没法做,数据不够。
我上面关于我自己身世的说法是从史籍上推测的。
l**********3
发帖数: 10970
34
这是有史籍记载的
t******r
发帖数: 8600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女记者侯欣在法庭上的最后陈述
2013年3月31日有人在北京西单文化广场打出两面横幅:“要求官员公开财产”和“贪
官裸官不杜绝中国梦只能是白日梦”。起初并未引起路人注意。但随后赶到的警察与当
事人抢夺横幅引发路人小规模围观。该事件中有4人被逮捕判刑,包括一名事件的同情
者——在现场拍照并试图阻拦警察抓人的女记者侯欣。以下是非“民运”人士,但性格
倔强、拒不认罪的女记者侯欣在法庭上所做的最后陈述。
今天我站在这里接受审判,在此之前的十一个月里,我经历了平生从未想过能
经历的一切,直到站在了这里。我反复的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犯了罪?是的,对于我的
家人,我亏欠太多,作为一个女儿、一个妻子,我是不称职的。我在西单331的举动,
的确事先没有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这一切都是错误。
但是我要说的是: 我无罪!公安机关、检查机关、法院多次诚恳的劝导我认罪
,我的亲人、朋友也有很多人劝我认罪。我知道,如果我认罪,对我自己可能是最有利
的,但是对于我们的国家,如果要求官员履行最基本的职责,公示财产,是有罪的,那
么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荒谬的时代,我们每个人,无论是高高在上的衮衮诸公,还是为生
计奔波的平头百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汉阳地区见于史籍的古城名有却月城(郤月城)、江夏城、鲁山城、沌阳城、诸葛城、
临障城、汉阴城、萧公城、梁废城、汉口城、牛湖城、渔湖城、沔州城、汉阳城等,多
达十余个,在武汉中心城区建城最早、城堡最多。
最早的城堡名曰却月城,此城在今汉阳区域内。唐代《元和郡县志》载:“却月故城在
汉阳县北三里。”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载:“江水又东径鲁山南,古翼际山也……
山左即沔水矣。沔左有却月城,亦曰偃月垒,戴监军筑。故曲陵县也,后乃沙羡县治。
昔魏将黄祖所守。”据史实推断,却月城至迟在东汉建安初年之前已经存在。
却月城规模不大,“周回一百八十步,高六尺。”但由于它倚大别山,扼汉水入江要道
,其军事要地的作用十分显著。正因为如此,东汉建安年间,江夏郡太守黄祖守却月城
,发生多起战争。建安四年(199年)孙策攻却月城,斩黄祖部下二万余人,逼到江水
中淹死一万余人,缴获战船六千余艘,缴获财物堆积如山。建安八年及十二年,孙权两
次攻打却月城,黄祖水军迎战,保住了却月城。建安十三年春,孙权突破黄祖的水军防
线,攻破却月城,追斩了黄祖,城内外数万男女成为俘虏。十年间,孙策、孙权为夺取
却月城发动四次大的战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宋代鄂州城市布局初探 (2013-10-31 20:25:25)转载▼
标签: 杂谈
宋代鄂州城市布局初探
宋代鄂州城市布局初探
自魏晋以来,鄂州城即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城镇之一,[1]历经发展,至宋代成为长江中
游的最大城市,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本文试图从城市内部平面布局的角度探
讨宋代鄂州城的发展变迁,在对鄂州城市布局进行复原的基础上,分析其所体现出的特
点,考察其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心理诸因素的关系,为宋代城市史的研究提供
一个实证性的个案。
一、城池规模与城门布局
从三国到宋元,鄂州城的营建经历了两个大的时期,总的趋势是城池规模逐渐增大,自
西向东扩展。
第一个时期,“吴孙权赤乌二年修筑旧垒,谓之夏口城。”[2]夏口城,“依山傍江,
开势明远,凭墉藉阻,高观枕流,对岸则入沔津,故城以夏口为名。”[3]城池“周围
一十二里,高二丈一尺。后又因州治后山增筑左右,为重城,设二门,东曰囗州门,西
曰碧澜门。宋、齐、梁、陈皆因之”。[4]唐宝历中,牛僧孺“检校礼部尚书、同中书
门下平章事、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鄂岳蕲黄观察等使。江夏城风土散恶,难立垣墉
,每年加板筑,赋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到了绍兴十年(1140年)岳飞北伐之前,以长江边的鄂州(今属湖北,治所在现武汉市
武昌区)为基地,岳家军(正式名称是“行营后护军”)已壮大到10万之众。当时,在
南宋初年名震一方的宋廷大将中,淮西张俊所部8万人;淮东韩世忠所部仅有3万人;远
在四川的吴玠手下也只有6.8万人。岳家军已然成为南宋朝廷各支大军规模之首。
在岳家军的十万大军之中,真正从东京留守司时代延续下来的老班底只有大约两千人,
而南宋当局历年来拨给岳飞的部队为数也不很多。岳家军的兵员主体,是岳飞在绍兴元
年(1131年)到绍兴五年间,率部驰骋在湖湘等地,平定不服朝廷的盗贼土寇后收编的
壮丁。
受战乱影响,溃兵盗贼当时遍布大江南北。这帮人的来源大致是两个:一部分是由北方
民间的抗金武装和各地勤王义军转化而来;另一部分是由被金人击溃而逃散的士兵转化
而来。对于这些令人头痛的溃兵盗贼,大敌当前的宋廷通常息事宁人,以招抚收编为主
,以致当时出现了“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只是招”、“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欲得富,赶着行在(临时首都)卖酒醋”之类的俚语。但溃兵盗贼中总有强梁反复者
,敬酒不吃吃罚酒,被岳飞奉命剿灭。但岳飞在平乱...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战国时期的楚国到底有多强?
何炳棣先生却认为,我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大事因缘”应该是墨者协助秦国完成统一
大业,而本身却消溶于时代政治洪流之中。秦国转弱为强,人们一般都归功于商鞅变法
,但事实
上,应该归功于墨者的帮助。他说:“完成此篇论文之后,却不由得对墨子及其忠实信
徒非讲一两句纯感情的话不可:墨者原有兼爱非攻无私救世的清补良药,竟被时代巨变
无情地化为本身生命的强酸消溶剂——这是国史和人类史上值得讴歌赞叹的永恒悲剧!

四年前,何炳棣先生开始思索这件大事,经过大量考实之后,近日他撰写了三万多
字的《国史上的“大事因缘”解谜——从重建秦墨史实入手》一文。5月13日下午,何
先生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黄长风讲座上,为300余位清华师生讲解了这篇论文。著名科
学家杨振宁主持演讲,林家翘、李学勤和陈来教授分别提出了相关问题。
本篇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即河西地在秦史上的重要意义、墨者巨子制始末考辨、献
公朝墨者仕秦考实、图强运动中墨者的主要贡献和结论。由于本刊版面所限,只能刊登
部分内容。如果读者朋友需要这篇论文,请来电告知,本刊可免费提供。
演讲人:何炳棣 时间:2010年5月13日 地点: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何炳棣...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6504
40
就是俺先祖。8000年前神话时代住在辽西。5000年前随着轩辕黄帝入关。之后的历史就
见诸于有文字的史籍了。
w********2
发帖数: 632
41
湖北省的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你的家乡吗?
2017-09-11 16:14 以古之道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一些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而青史留名的
城市,1982年2月,为了保护这些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从行政
区划看,历史文化名城并非一定是“市”,也可能是“县”或“区”。就湖北省来说,
简称“鄂”,省会武汉,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目前
,湖北省已经有五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别为“荆州市、武汉市、襄阳市、随州市、
钟祥市”。
荆州市
1982年2月8日,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荆州市名列其中。就荆州市来说,古称
“江陵”,是湖北省的地级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荆州的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
,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市荆
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
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
武汉市
1986年12月8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武汉市名列其中。就武汉市来说,简
称汉,别称江...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998
42
中国汉族血统还是很纯的,现代基因学研究证明历史上北方的民族融合几乎不存在
我们先做一个假设,如果中国北方真的发生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那么突厥语民族
(匈奴、突厥)、蒙古语民族(鲜卑、契丹、蒙古)、满语民族(女真、满州),应该
和汉族有相同的共有Y染色体类型分布。
但我们研究R1a1、C3c、O2b三个染色体类型,却发现,汉族人中找不到这三种类型
的Y染色体。
首先说C3c,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数据库里有560多个北方汉族样本、1200多个南方
汉族样本(2004年时),里面居然没有一个C3c,而在外蒙地区的蒙古人中,这个比例为
17%,在哈萨克族人中为12%,在图瓦人中24%,也就是在突厥语和蒙古语民族人口中出现
频率都特别高!而560多个汉族和1200多个南方汉族人群样本中,竟然没有一个是C3c,
基本排除了历史上突厥语、蒙古语民族和汉语人群的大规模融合,至少在父系上的Y染色
体中找不到证据。
其次再说R1a1,这个是中亚突厥语民族特有基因,在乌兹别克人中为20.1%,在Hko
ton人中为80%以上,而在汉族人中,没有发现R1a1,汉族人中有将近1%的R1和P,但不是
R1a1,而是...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3
这里面,六万万,不是说六亿人,当时,全部中国也没六亿人,这个六万万,是六十万
人的意思。
史籍《太平御览》中有“论数”专文,说:“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京。
十京谓之垓”
因此,这里的六万万,应该指六十万人的意思。
n********g
发帖数: 6504
44
原因很简单。秦是俺们雅利安。史籍清清楚楚是俺在人类历史意义上的近亲。
雅利安革命胜利翻身当了主人,历史当然也改写了。
另外,北伐广东人里多少秦人的后裔。两千多年终于胜利了。
b********n
发帖数: 38600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庄子和墨子
在中国历史上, 由于朝代更替, 儒墨两家起很大的作用。 一般而言, 和平时代是儒
家占主导, 战乱时代, 对大众而言,是墨家主导。儒家是显学,但墨家总是受朝庭打
压。
对于墨子的思想用意,庄子认为是可取的,但对于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一定要和睦
相处并且好学,而且活着的时候不能及时行乐,死了还不能服丧这些想法表示非常的不
认同。
庄子特别爱骂孔子,但从不骂墨子。只是对墨子的做法不太认可, 认为墨子学派太辛
苦了, 在现实世界中是很难做到的。在《天下》篇中,庄子如是评价到:墨子是真的
心怀天下,即使他自己本身已经非常穷苦,但他依旧不放弃自己的思想,这才是真正的
有识之士。庄子认为,墨子心怀天下和自苦精神如果只是他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还是高
尚的,但是墨子将他用在所有人身上,那么就是不可取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
,不能强加给他们不属于自己的思想。中共的毛神至少在言论上, 我看是取了很多墨
子学说的精华。毛神之学,远远不止某一家, 是诸子之学,有用者取之。 如愚公移山
, 取自于列子。
回到墨子。
墨子,是我国古代比较出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早期曾经在儒家修习,不过后面因为不
耐烦儒家的繁...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46
何为夏与商?华夏与东夷的恩怨情仇
何为夏?夏与华不是一回事,但夏与华,文化上有继承关系。
何为华?凡是继承了扶桑文化的都可以是华。最早的扶桑文化出现在湖南澧水流域,就
是三皇时代,晚期传播至夏水流域。
何为夏水,说的应该是汉水下游,其实水经注里曾经清楚地记载了夏水的范围,它的源
头在湖北荆州,曾经几度成为长江主泓,经过湖北监利仙桃汇入汉水,到达武汉,是为
夏口。所以何为夏,它最初只是一个地名,说的是江汉平原的一系列城邦国家,对应的
是五帝时代,只因为继承了来自南方澧水流域的扶桑文化,因此这个文明,就成为华夏
文明。
距今5千年前,在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出现了“城”。有考古学家统计,虽然目前这个
地区发现的能被确认的城大概是20座左右,但实际上当时应该有40座,最多达到50座,
并在屈家岭和石家河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器。
如此规模密集的远古城市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甚至两河流域也只能
望其项背。一定要坚信,任何大城遗址,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中国史书牛逼的地方就
在这里。连埃及巴勒斯坦的文明咱国史书都没有放过,自家的历史岂能不记录清楚。
现代考古上的成果,关于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有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对,另外还要和阿拉伯史籍互相印证,他妈的阿拉伯人不会也跟白人合伙造假吧

发帖数: 1
48
原标题:日本“文永之役”“弘安之役”-蒙古人为什么败于武士刀下!
关于十三世纪元帝国两次入侵日本的惨重失败,当时从东亚到欧洲的许多史籍都有记载
,不过最原始的纪录来源不外三处:一为元帝国的记载;一为朝鲜的记载;一为日本的
记载。这三种记载都有偏颇,相互矛盾处很多,所幸都不是孤证,又有考古发现作旁证
,互相比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真相。
其中朝鲜人的地位接近局外人,跟战争没有太多利害关系,因此他们的记录更可信些。
蒙古人对日本的进攻起因于日本不肯臣服于蒙古帝国。忽必烈多次派使者赴日本要求日
本称臣纳贡,高丽国王也致书日本人要求他们向蒙古人屈服,但每次日本人都轻蔑地拒
绝了忽必烈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冒犯,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当然不能容忍,于是武装攻
日遂不可避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进攻日本时,南宋尚未灭亡,忽必烈仅控制了北
方中国,当时元帝国正集结重兵准备南征,用以进攻日本的军队并不多,汉人也不是此
次侵日的主力。
忽必烈执意要控制日本,除了显示大可汗的权威外,还有许多更实际的考虑。蒙古大汗
虽富甲四海,可因为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旺盛需求,再加上蒙古人拙于理财,蒙古帝国
的财政时常捉襟见肘... 阅读全帖
e********8
发帖数: 929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谁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
《海上看中国》第八讲:“郑和下西洋”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
“我们今天纪念郑和,就是为了寻找中国失落多年的海洋文明!”近日,旨在“寻找中
国海洋文化基因”的本网微讲坛第一期《海上看中国》继续开谈第八讲,主讲人苏文菁
教授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从《1421年》到《1434年》,孟席斯究竟说了什么?
2002年3月,全球媒体都在报道这样一件事:年已65岁的英国人孟席斯出了一本
书,书中提到:郑和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1421年,中国发现美洲之年》,这
是书名。
那么,这位孟席斯是何许人也?据查,这位英国人1937年出生于伦敦,几个月后被
父母带到中国的威海卫,但是不久又回到英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参加了
英国皇家海军,并从水手一直干到潜艇的编队指挥官。
已说不清楚是不是那短暂的中国生活产生的影响。反正漫长的军旅生涯里,孟席斯跟着
英国皇家海军的潜艇走遍了世界各地,并很快就有了一个关于中国的发现:几乎全世界
所有港湾港口的水下,都能看到具有浓重中国色彩的船只残骸以及相关用具!这就使孟
席斯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有机会一定要去研究这个发现。所以在退休之后,孟席斯
整整用了14年的时间,...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历史上的瘟疫
瘟疫,自古以来就是国家极其重视的大事,稍有规模的疫情必然被史官记录在册。
公元217年(汉末建安二十二年),江淮地区发生了一次重大疫情。
曹植在《说疫气》一文中描述了这场灾难: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
而丧。”
当时站在中国文学高山顶峰的“建安七子”,有5人(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
)死于这场瘟疫。要知道,瘟疫之前,“七子”中的另外两位已经先后故去。
可以说,这场大疫在夺走无数人生命的同时也重创了文坛,中国文学史上的这盏璀璨之
灯为此转暗 。
那时候,由于医学知识有限,很多认为瘟疫是鬼神在兴风作浪所致,只针对穷苦人家,
豪门贵族染病者非常罕见。于是,老百姓为求自保,纷纷插桃符“驱鬼”以防病、求平
安。
大文人曹植认为这种说法很荒唐——瘟疫之所以发生,是自然界阴阳二气失调导致的,
根本没有什么鬼神。
“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
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
厌之,亦可笑也。”
更严重的一场瘟疫发生在明朝末年。
当时,北方大旱造成大面...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