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 发帖数: 325 | 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
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
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
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
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
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
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
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
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
。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
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
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
。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
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
。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
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
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
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
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
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
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
。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
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
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
。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
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
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
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
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
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
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
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
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
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
。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
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
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
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
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
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
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
。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
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
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
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
。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
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
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
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
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
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
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
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
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
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
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
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
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
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
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
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
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
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
。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第十六品 能净业障分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
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
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
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
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
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
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第十七品 究竟无我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
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
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
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
。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
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
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
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
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
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
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
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
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
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
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
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
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
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
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
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
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
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说所说分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
。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
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
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第二十二品 无法可得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
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
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
。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无比分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
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
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
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
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
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第二十七品 无断无灭分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
。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
断灭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
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仪寂净分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
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
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见不生分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
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
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
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
。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说是经
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
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d******y 发帖数: 325 | 2 前言
《六祖讲〈金刚经〉》原名《金刚经口诀》《金刚经解义》《金刚经注解》《六祖解义
》《六祖口诀》《六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共两卷。为适应当代人的阅读口味,
我们改名为《六祖讲〈金刚经〉》。原本注明: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唐六祖
惠能大师口诀;宋丞相张无尽居士释题;宋天台罗适校刊。
姚秦是南北朝时北方十六国之一,国主姓姚,历史上称为姚秦,亦称后秦。三藏法师是
指精通经律论十二部佛法并能弘扬者。鸠摩罗什法师为南北朝时期最为著名的佛学家,
据传,鸠摩罗什法师智慧过人,七岁随母出家,每日诵一千首偈,有一罗汉对其母预言
:“若此沙弥三十五岁前不破戒,可以大兴佛法,度人无量。”鸠摩罗什临命终时发愿
言:“若我所译经典,合乎佛意,愿我死后,阇维时,舌根不坏。”果然阇维时全身坏
尽,只剩下舌头,红如莲花,证明罗什法师以广长舌,翻译三世诸佛经典。
唐道宣律师曾经问天人:“为什么现在人都喜欢读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经典?”天人说
:“鸠摩罗什曾任过去七佛的译师,他所翻译的经典,深得佛心,所以人们都喜欢读诵
他所翻译的经典。”
天台罗适,字正文,号赤城,溪南罗家人。宋治平二年(1065年)进士,任安徽桐城尉
、山东泗水令、济阴令、河南开封令及两浙路、京西北路提督刑狱等职。他自幼家贫,
勤奋好学,典衣购书,燃薪夜读,博览群书,尤精理学。宋哲宗皇帝曾专颁敕书慰谕,
名列“元佑名臣”,被誉为“浙学先河”“理学先声”,为浙东学派和宋明理学的奠基
人之一。
宋丞相张无尽居士,即张商英,字天觉,号无尽居士,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张商
英曾在宋徽宗赵佶时,拜尚书右丞转左丞,所以书中写“宋丞相”。宣和三年卒,年七
十九。赠少保。有文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两宋名贤小集》辑有《
友松阁遗稿》一卷。《宋史》卷三五一、《东都事略》卷一〇二有传。
此文中的三十二分品,如“法会因由分第一”等,佛经中原来并不存在,是梁昭明太子
后来所加。梁昭明太子名叫萧统,南北朝时期梁武帝长子。天监元年(502年)被立为
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藏文译本中没有分品,其他的几个译本
也是没有的。世亲论师的讲义有分品,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分为一百八十四品。有人说《
金刚经》本不应该分品,也有人说分品较为准确。一分为二地看,《金刚经》诵时不应
该分品,但如果从理解《金刚经》上来看,分品是正确的。
历代高僧大德对《金刚经》研究、注疏的成果层出不穷。其中,六祖述的《金刚经口诀
》最为准确、朴素。六祖所述《金刚经口诀》不见于历代所刻《大藏经》,只有日本编
印的《卍续藏经》第38册收录了《金刚经口诀》,署名为“六祖大鉴禅师说”。在史书
上,却多有记载:《新唐书·艺文志》载“惠能《金刚般若经口诀正义》一卷”;《宋
志》载“惠能《金刚经口诀义》一卷”;《郡斋读书志》著录《六祖解心经》一卷;《
遂初堂书目》著录《六祖金刚经解义》,不提卷数;《文献通考》著录《六祖解金刚经
》一卷和《六祖解心经》一卷;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还著录“《六祖注解金刚经》
一部一册”。近代学者冼玉清在《六祖大师金刚经口诀》一卷的谨按中云:“《宋史·
艺文志》著录作‘慧能撰《金刚经口诀》一卷’。‘慧’通‘惠’,此书已入日本《续
藏经》本,书名与《宋志》同。”中国现存的关于此经的刻本极为少见,今通行本以民
国三十九年(1950年)史凤儒刻本为常见。最近发现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云南金
齿军民府施刻本。
《六祖讲〈金刚经〉》所录文本,以日本《卍续藏经》本(第二十四册)为底本,参照
《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所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五家解》(日本花园大学藏本)校勘
。在此基础上,增加“六祖略传”与“现代注释”两部分。“六祖略传”是从《坛经》
中整理翻译而来,而“现代注释”中的故事,也多从《坛经》中而来。用《坛经》中的
禅宗故事注释《金刚经》,一来是为了方便当下读者的阅读,二来是因为禅宗与《金刚
经》关系甚密。从四祖道信开始,就劝人念《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五祖弘忍创东山法
门,普劝僧俗读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因闻《金刚经》得悟,并将《金刚
经》奉为禅宗顿悟派的根本经典。七祖神会在继承和发展惠能的顿悟禅法思想的基础上
,建立了以《金刚经》为相互传承的南宗祖统说。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中多次提到《金刚经》,《坛经·般若品》讲自悟本性、无念
与去除分别心时,都用到“顿教”“顿法”两个词。六祖认为大乘人闻听《金刚经》,
知本性具般若智,可不假文字,用智慧观照经义;根钝者则烦恼深重,纵然听闻“顿教
”之说,仍然会误向外觅佛,不悟本性,故而《六祖坛经》乃以《金刚经》为开示“顿
悟”说教。读《金刚经》必读《坛经》,看《坛经》必看《金刚经》,二者不可分割。
《六祖讲〈金刚经〉》一书,力求通俗易懂,旨在让更多人认识《金刚经》,了解六祖
惠能这位心系苍生、为稳定人心而亲身实践的智者。在编辑“现代注释”的过程中,难
免会有纰漏,请读者见谅。
《六祖讲〈金刚经〉》中的“现代注释”部分,参考与引用了南怀瑾大师、星云大师的
论述,特此感谢。 |
d******y 发帖数: 325 | 3 六祖惠能略传
六祖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武德年间遭贬官,徙居到
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唐贞观十二年(638年)戊戌岁二月八日子时,惠能出生在
新州。传说惠能诞生时,毫光腾空,异香满室。次日黎明时分,有两位异僧来访,对其
父说:“你夫人昨晚生下的孩子与佛法有缘,故特地来为他命名,应该称为惠能。”他
的父亲问说:“为何取名惠能?”异僧说:“‘惠’就是以佛法惠施众生,‘能’就是
能做佛事。”说罢辞出,便不知去向。
惠能父亲早逝,遗下母亲和惠能相依为命。后来,母子俩迁移到南海,每天只靠卖柴来
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困苦。有一天,惠能听一位客人读诵佛经,心里顿时豁然
开悟,于是问道:“请问您诵念的是什么经?”客人回答:“《金刚经》。”惠能再问
他:“您从哪里来?如何得以持诵这部经典?”客人答说:“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
,那是弘忍大师住持教化的道场,跟随他参学的门人有一千余人。我就是去东禅寺礼拜
五祖,而听受此经的。大师经常劝出家、在家二众说,只要持诵《金刚经》,自然就能
够见到自心本性,当下就能了悟成佛。”
惠能备足母亲的生活所需,然后就到黄梅县参拜五祖。五祖见了惠能就问:“你是什么
地方的人?来这里想要求些什么?”惠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的百姓,远道而来
礼拜大师,只求作佛,不求别的。”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当时中原对南
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如何能作佛呢?”惠能说:“人虽有南北的分别,佛性根本没有
南北的分别!獦獠身与和尚身虽然不同,但是本自具有的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五祖
还想和惠能多谈些话,但看见徒众随侍在左右,于是命令惠能跟随大众去作务。惠能问
:“惠能禀白和尚!弟子自心常常涌现智能,不离自性,这就是福田。不知和尚还要教
我做些什么事务?”五祖说:“你这獦獠根性太利,不必再多说,到槽厂作务去吧!”
惠能退出后,来到后院,有一位行者叫惠能劈柴、舂米,就这样工作了八个多月的时间。
有一天,五祖召集所有的门下弟子,说:“我向你们说:世间的众生在生死苦海里沉沦
,如何解脱生死,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你们整天只知道修福,不知道要求出离生
死苦海。自己的真心本性如果迷而不觉,只是修福,又如何能得度呢?你们各自回去观
照自己的智能,看取自己本心的般若自性,然后各作一首偈颂来给我看,如果能悟得佛
法大意,我就传付衣法给你,作为第六代祖师。大家赶快去!不得延迟停滞!佛法一经
思量就不中用!如果是觉悟自性的人,一言之下自能得见。这样的人,即使在挥刀作战
的紧急关头,也能于言下立见自性。”
大众听了五祖的吩咐后退下,彼此互相商量说:“其实我们大家也不必去澄静思虑,费
尽心力地作偈子,因为即使呈了偈子给和尚看,又有什么用呢?神秀上座现在是我们的
教授师,不用说,一定是他中选。如果我们轻率冒昧地去作偈子,那只是枉费心力罢了
。”众人听到这些话以后,全都止息了作偈子的念头,大家都说:“我们以后就依止神
秀上座好了,何必多此一举去作偈子呢?”
神秀也暗自在想:他们都不呈偈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他们的教授师,所以我必须作偈呈
送给和尚看;如果我不呈偈,和尚如何能知晓我心中见解的深浅呢?我呈偈的用意,如
果是为了追求佛法,那就是善的;如果是为了觅求祖位,那就是一种恶行,这和一般处
心积虑地贪图圣位的凡夫心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我不呈偈请和尚印证,终究不能得法
。这件事实在是教人为难!教人为难啊!
在五祖法堂前,有三间走廊,原本准备延请供奉卢珍居士来绘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
血脉图,以便后世有所流传,有所供养。神秀作好了偈颂以后,曾经数度想呈送给五祖
,但走到法堂前,总是心中恍惚,汗流全身,想要呈上去,却又犹豫不决。就这样前后
经过了四天,共有十三次未得呈偈。神秀于是想到:“不如把偈颂写在法堂前的走廊下
,由和尚自行看到,如果和尚看了以后说好,我就出来礼拜,说是我神秀作的;如果说
不好,那就只能怪自己枉来山中数年,空受众人恭敬礼拜,还修什么道呢?”于是,就
在当天夜里三更时分,神秀不使人知,悄悄地走出房门,自己掌灯,把偈颂写在南廊的
墙壁上,以表露他心中的见解。偈颂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天明后,五祖请卢供奉来,准备去南边走廊墙上绘画图相。这时忽然看到神秀那首偈颂
,于是对卢供奉说:“供奉!不用画了,劳驾你远道而来。经上说:凡所有相,都是虚
妄的。所以只留下这首偈颂,让大众诵念受持。如果能够依照这首偈颂修行,可免堕入
三恶道;依照这首偈颂修行,也能获得很大的利益。”于是告诉弟子们应当对偈焚香恭
敬礼拜,大家都诵持这首偈颂,就可以见到自性。弟子们读诵此偈后,都赞叹说:“很
好!”
过了两天,有一童子从碓坊经过,口中诵念着神秀的偈。惠能问童子说:“你诵的是什
么偈呢?”童子说:“你这獦獠不晓得,五祖大师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是生死;大师要
传付衣钵佛法,所以命门人作偈来看,如果悟得大意,就传付衣法,让他做第六代祖师
。神秀上座在南边走廊的墙壁上写了这首无相偈,大师教众人都诵念,说依这首偈去修
持,可得大利益。”惠能说:“上人!我在这里舂米已经八个多月了,不曾走到法堂前
,请上人也能引导我到偈颂前去礼拜。”童子引惠能到偈颂前礼拜,惠能说:“我不认
识字,请上人替我读诵一遍。”这时有位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朗诵。惠能听
了以后,对张别驾说:“我也有一首偈,希望别驾代为书写。”张别驾说:“你也会作
偈,这倒是稀奇!”惠能对张别驾说:“要学无上正觉,不可轻视初学。下下等的人也
会有上上等的智能,上上等的人也会有没心智的时候。如果随便轻视人,就会有无量无
边的罪过。”张别驾说:“你就把偈语念诵出来吧!我为你写上,将来如果你得法,务
必先来度我,请不要忘了我的话。”惠能的偈颂是这样说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写就以后,五祖的门下弟子无不赞叹惊讶,相互议论说:“真是奇怪啊!实在不
能单凭相貌来看人哩!为何才没多久的时间,他竟然成就了肉身菩萨?”五祖看到大家
这样大惊小怪,恐怕有人对惠能不利,于是就用鞋子擦掉了这首偈语,说:“也是没有
见性!”大家以为真是这样。
第二天,五祖悄悄地来到碓坊,看见惠能腰上绑着石头正在舂米,说:“求道的人为了
正法而忘却身躯,正是应当这样!”于是问惠能说:“米熟了没有?”惠能回答:“早
就熟了!只是欠人筛过。”五祖于是用锡杖在碓上敲了三下而后离开。
惠能当下已领会五祖的意思,于是在入夜三更时分,进入五祖的丈室。五祖用袈裟遮围
,不使别人看到,然后亲自为惠能讲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
能就在这一句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真理,于是向五祖启陈说:“原来自性
本来就是如此清净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是没有生灭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是圆满具足
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是没有动摇的呀!原来自性本来就能生出万法的呀!”五祖听了
,知道惠能已悟得自性,便对惠能说:“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心,即使多闻佛法也没有
益处。如果能认识自己的本来心,见到自己的本来自性,即可称为调御丈夫、天人师、
佛。”
惠能在三更时分受法,所有的寺众都不知道,五祖就把顿教心法及衣钵传授给他,并且
嘱咐惠能说:“你已经是第六代祖师了,要好好地自行护念,广度众生,将此心法流传
到后世,不要使它断绝!听我说偈:众生田中下佛种,因地成熟佛果生;无情亦是无佛
种,无佛种性无佛生。”五祖又说:“过去达摩祖师来中国,传法师承为世人所未信,
所以要传这个衣钵作为凭证,代代相传。其实佛法则在以心传心,都是要使人自己开悟
,自己得解。自古以来,诸佛只是传授自性本体,诸师只是密付自性本心。衣钵是争夺
的祸端,止于你身,不可再传!如果继续再传衣钵,必将危及生命。你必须赶快离开这
里,恐怕有人要伤害你。”惠能听了后,问五祖说:“我应该向什么地方去弘法度众呢
?”五祖说:“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意思是说,遇到带“怀”字的地方就停下来,
碰到带“会”字的地方就隐居起来。“怀”则指广西怀集,“会”便为广东四会。
惠能在三更时分领得衣钵后,对五祖说:“我原是南方人,向来不熟悉这里的山路,如
何才能走到江口呢?”五祖说:“你不必忧虑,我亲自送你去。”五祖一直送惠能到九
江驿,让惠能上船,五祖自己把橹摇船。惠能说:“和尚请坐!弟子应该摇橹。”五祖
说:“应该是我度你。”惠能说:“迷的时候由师父度,悟了就要自己度;度的名称虽
然一样,但它的用处不一样。我生长在偏远的地方,讲话的语音不正,承蒙师父传授心
法,现已开悟,只应自性自度。”五祖说:“是的!是的!以后佛法要靠你弘传。三年
以后,我就要示寂,你要珍重,一直向南走,也不要急于说法,佛法是很难兴盛起来的
。”
惠能辞别了五祖,动身向南方走,大约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到了大庾岭(在今江西省
西南角的大余县南境)。有数百人从后面追赶而来,想要夺取衣钵。其中有一位僧人,
俗姓陈,名叫惠明,在家时曾经做过四品将军,性情粗鲁,参禅求道的心却很积极。他
急着要追寻惠能,比其他人先一步追上了惠能。惠能把衣钵扔在石头上,说:“这袈裟
是代表传法的信物,可以用暴力来争夺吗?”说完惠能就隐避到草丛中。
惠明赶到,提拿衣钵不动,于是大声喊道:“行者!行者!我是为求法而来,不是为夺
衣钵而来。”于是惠能从草丛中走出来,盘坐在石头上。惠明作礼,说道:“希望行者
为我说法。”惠能说:“既然你是为求法而来,先要摒除心识中的一切缘影,不要使有
一念生起,我再为你说法。”惠明默然而立。经过许久,惠能说:“不思量善,不思量
恶,就在这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呢?”惠明在此言下忽然契悟,又再问道:“
除了已经说过的密语、密意以外,还更有其他的密意吗?”惠能说:“既然已经对你讲
了,就不是秘密。你如果能反观自照,究明自性的本源,秘密就在你身边。”惠明说:
“我虽然在黄梅五祖座下参学,实在未曾省悟自己的本来面目,今承蒙指示,如人饮水
,冷暖只有自己知道。现在行者就是我的师父了。”惠能说:“既然你这样说,我和你
同以黄梅五祖为师,好好自行护念。”惠明又问:“我今后要向什么地方去呢?”惠能
说:“你到江西袁州的地方就可以停止,到蒙山的地方就可以安住。”于是惠明作礼辞
别而去。
惠能回到韶州曹侯村,当时并没有人知道这回事。村中有一位儒学之士名叫刘志略,对
大师非常的礼遇尊敬。刘志略有一位姑母是比丘尼,法名无尽藏,经常诵念《大般涅槃
经》,惠能一听,就知道经文中的妙义,于是就替她讲解说明。无尽藏比丘尼便拿着经
文请问惠能。惠能说:“字我是不认识的,但关于经义请尽量发问。”无尽藏比丘尼说
:“字尚且不认识,如何能够理解经文的意义呢?”惠能说:“三世诸佛的微妙道理,
并不在于文字上。”无尽藏比丘尼听了非常惊讶,就到处去转告当地的尊宿大德说:“
这是一位有道的人,应当请来供养。”于是有魏武帝曹操的远孙曹叔良以及当地居民,
都争相前来瞻仰礼拜惠能。
那个时候,宝林古寺自从经过隋朝末年的战火兵灾,已经成为废墟。于是就在古寺的原
来基地上重建佛寺,礼请惠能前往住持。惠能在宝林寺住了九个多月,又被恶党寻至追
杀,他就隐避在寺前山中。后来恶人又放火焚烧前山的草木,惠能勉强将身体挤进大石
头的缝隙中隐藏,才得免于被害。那块石头现在还留着惠能结跏趺坐的膝盖痕迹,以及
所穿衣服的布纹,因此后人称此石头为“避难石”。惠能想起了五祖曾说的“逢怀则止
,遇会则藏”的话,于是就在四会避难,隐藏在猎人队中十五年。在这期间,惠能时常
随机为猎人说法。猎人常令惠能守网,惠能看见禽兽落网被捕,便将它们统统放生。每
到吃饭的时候,惠能就以蔬菜寄煮在肉锅中,有人问起,就说:“我只吃肉边的蔬菜。”
有一天,惠能暗自在想:“应当是出来弘法的时候了,不能永远隐遁下去。”于是惠能
离开了猎人队,来到广州法性寺,遇上印宗法师正在讲《涅经》。当时有一阵风吹来,
旗幡随风飘动,法师就问众人:“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一个僧人说是“风动”,另
外有一个僧人则说是“幡动”,两个人为此争论不休,就请法师判定,法师也无法判定
就请还未剃度的惠能回答。惠能走上前回答:“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他们的心在
动。”众人听到了,都十分惊异。
印宗法师问道:“行者一定不是平常人!很早就听说黄梅五祖的衣法已经传到南方,莫
非就是行者吗?”惠能说:“不敢!”于是印宗法师向惠能作礼,请惠能出示五祖传授
的衣钵给大家看。惠能依言出示衣钵后,又为印宗法师讲佛法。印宗法师听了惠能所说
的法,心生欢喜,合掌恭敬地说:“我给别人讲经,犹如瓦片石砾;仁者论述义理,犹
如那精纯的真金。”于是为惠能剃除须发,并且愿意事奉惠能为师。惠能就在智药三藏
手植的菩提树下开演东山顿宗法门。
六祖大师在法性寺得到大众的拥护,次年再度回到宝林寺。由于跟随他学道的有数百人
,而宝林寺的空间很有限,不够居住,六祖大师就向当时的一位大地主陈亚仙说:“我
向你化缘一点地,盖房子给跟随我学道的人居住。我只要一块卧具大小的地就够了。”
地主说:“这么一点地,那简单,好吧!你要哪一块?”六祖大师当下把他的坐具摊开
,据《六祖大师缘记外记》记载,这坐具一展开,居然尽罩曹溪四境的土地。这位地主
一看,六祖大师真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够遇到这么一位神异的高僧,也不禁信心
大增,于是自愿把这许多土地供养六祖来建寺安僧,弘法传道。这就是六祖大师建的道
场—南华寺。
那个时候,六祖大师居住在曹溪的宝林寺,神秀大师居住在荆南的玉泉寺。当时两宗的
弘化都很兴盛,人人都称“南能北秀”,所以就有了“南顿北渐”二宗的分别。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十五日,则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诏书说:“朕曾迎请惠
安和神秀两位大师到宫中来供养,在治理纷繁的政务余暇,经常参究一佛乘的教理。但
是两位大师都很谦逊地推让说:‘南方有惠能禅师,曾受五祖弘忍大师密传衣法,是传
佛心印的人,可以迎请他来参问。’现在派遣宫中内侍官薛简,带着诏书速往迎请。希
望大师慈悲,迅速来京。”六祖大师接到诏书之后,上表称病谢辞,表示愿意在山林终
其一生。
薛简得到指示教诲,忽然大悟,于是礼谢辞别大师,回到京师,将六祖大师的话表奏皇
帝。同年的九月三日,又有诏书奖谕六祖说:“大师以年老多病辞召,愿意终身在山林
中为朕而修道,真是国家的福田!大师犹如维摩诘居士,托疾居住毗离耶城,弘扬大乘
佛法,传授诸佛心印,讲说不二法门。薛简回宫表奏大师所指授的如来知见,是朕积善
而有余庆,宿世种下的善根,所以才能幸逢大师出世教化,得到顿悟上乘的妙理,承蒙
大师法恩,当顶戴感激不尽!”同时并奉送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令韶州刺史重修寺院
,赐名六祖大师的新州故居为国恩寺。
有一天,六祖大师把他的门下弟子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
、法珍、法如等人叫来,对他们说:“你们和其他的徒众不同,我灭度以后,你们都是
住持一方弘法教化的禅师。我现在教你们如何说法,才能不失本宗顿教法门的宗旨。”
于是,六祖大师为众弟子说法,俱有记录。
六祖大师在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也就是后来改元的延和七月时,命门下弟子到
新州的国恩寺建塔,又派人催促早日完工。到了第二年夏末,终于落成。七月一日,六
祖大师集合徒众,对他们说:“我到八月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你们如果有什么疑问,
须趁早发问,我当为你们解答,消除你们心中的疑惑。一旦我去世以后,就没有人教导
你们了。”法海等人听了这话,都伤心地流泪悲泣,只有神会神情如常不动,也没有流
泪哭泣。
六祖大师说:“神会小师却能懂得善与不善平等,不为毁谤或赞誉所动摇,不生悲哀或
快乐的情绪。其他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你们这几年在山中都修的什么道?你们现在悲
伤涕泣,是为谁担忧呢?如果是忧虑不知道我的去处,我自己是知道要去哪里的;如果
我不知道自己的去处,也就不会预先告诉你们了。你们悲伤涕泣,是因为不知道我的去
处;如果知道我要去哪里,就不应该悲伤涕泣了。法性本来就没有生灭去来,你们都坐
下来,我为你们说一首偈,叫做真假动静偈。你们诵得此偈,就能与我的心意相同;依
照此偈去修行,就不会失却宗门的宗旨。”
所有的徒众都一起向六祖大师作礼,请大师说偈。偈语是这样说的:
一切万法皆非真,不要颠倒看作真。
若是当作真实看,此见完全不是真。
若能自心识得真,离了假相即心真。
自心不能离假相,既已无真何处真。
有情本来就解动,木石无情才不动。
若是偏修不动行,则同木石顽不动。
如寻自心真不动,不动自存于动中。
不动若是顽不动,无情却是无佛种。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只要能作这样看,此见就是真如用。
告诉诸位学道人,着力必须要用意。
勿在大乘宗门下,却仍执著生死见。
彼此谈论若相契,就应共论佛法义。
所言若实不相契,也应合掌使欢喜。
宗门原本是无诤,有诤就失真道义。
固执违逆诤论者,心性便转入生死。
当时徒众听完偈语,都一起向六祖大师顶礼,并且都体会大师心意,人人收摄散乱的心
,依照正法修行,更不敢有所诤执。大家知道六祖不能久住世间,法海上座于是再礼拜
六祖大师,请问道:“和尚灭度以后,衣法将要传给什么人呢?”
六祖大师说:“自从我在大梵寺说法,直到今天所说,记录流通,名为《法宝坛经》。
你们守护此经,转相传授,度化一切众生。只要能依照此经说法,就叫做正法。我现在
只为你们说法,不再传付祖衣。因为你们的信根都已纯熟了,决定不再存有疑虑,足以
胜任弘法大事;但是根据达摩祖师传授的偈意,祖衣不应该再传。达摩祖师的偈语是这
样说的:‘我来东土的本意,是为传法度迷情。一华开展为五叶,菩提道果自然成。’”
六祖大师在七月八日那天,忽然对门下弟子说:“我要回新州去,你们赶快去准备船只
!”大家坚决哀请挽留,六祖大师说:“诸佛随缘应化出世,尚且还要示现涅槃,有来
必定有去,这是正常的道理。我这肉身骸骨也应该有所归宿。”大众说:“师父!您现
在去了新州,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六祖大师说:“叶落归根,生来本无法可说。”
大家又问:“正法眼藏传给了什么人?”六祖大师说:“有道的人得我法,无心的人自
宗通。”又问:“以后有没有事难?”六祖大师说:“我灭度后约五六年时,应当会有
一个人来偷取我的头。听我预记:‘取头顶戴如养亲,为了口腹代人行,遇到满字的事
难,州县当官是杨柳。’”又说:“我灭后七十年,将有二位菩萨从东方来,一位是出
家人,一位是在家人,同时兴盛佛法教化,建立我的宗派,修建佛寺,昌隆法嗣。”门
人又问:“自从佛祖应现以来,不知一共传授了几代?愿请垂恩开示!”六祖大师说:
“应化世间的古佛,已经无数无量,无法计算了。现在只以七佛为始来说:过去庄严劫
时,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现在贤劫时,有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
佛、释迦牟尼佛。这就是所说的七佛。释迦牟尼佛首传正法眼藏给摩诃迦叶尊者,二传
是阿难尊者,三传是商那和修尊者,四传是优婆毱多尊者,五传是提多迦尊者,六传是
弥遮迦尊者,七传是婆须蜜多尊者,八传是佛驮难提尊者,九传是伏驮蜜多尊者,十传
是胁尊者,十一传是富那夜奢尊者,十二传是马鸣大士,十三传是迦毗摩罗尊者,十四
传是龙树大士,十五传是迦那提婆尊者,十六传是罗睺罗多尊者,十七传是僧伽难提尊
者,十八传是伽耶舍多尊者,十九传是鸠摩罗多尊者,二十传是阇耶多尊者,二十一传
是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传是摩挐罗尊者,二十三传是鹤勒那尊者,二十四传是师子尊
者,二十五传是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传是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传是般若多罗尊者,
二十八传是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传是慧可大师,三十传僧璨大师,三十一传是道信大
师,三十二传是弘忍大师,一直到我惠能是第三十三代祖。从上面所说的诸位祖师,都
各有所禀承。你们以后也要代代相传,不可有误。”
六祖大师在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即开元元年癸丑岁八月初三当天,在新州国恩
寺用过斋饭,告诉所有徒众说:“你们各依位次坐下,我要和你们道别。”法海说:“
和尚留下什么教法,可使后世迷人借以得见佛性呢?”六祖大师开始为徒众讲法、作偈
。六祖大师说完了偈语,端坐到三更时分,忽然告诉弟子说:“我去了。”刹那间示寂
了。当时异香充满室内,天空白虹连属地面,树木也变成了白色,飞禽走兽都发出了哀
鸣。
十一月,广州、新州、韶州三郡的官僚以及门下的出家、在家弟子,争相要迎请六祖大
师的真身去供养,无法决定该往何处,于是就焚香祷告说:“香烟所指向的地方,就是
大师的归宿。”当时香烟一直飘向曹溪。十一月十三日,众人把六祖大师坐化的神龛以
及五祖传下的衣钵都由新州国恩寺迁回曹溪宝林寺供奉。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六祖大师的肉身出龛,弟子方辩用香泥涂上六祖大师的真身。这时
弟子们忆起六祖大师曾经说过“取头”的预记,于是先用铁片和漆布围护六祖的颈部,
然后送入塔内供奉。六祖大师真身入塔时,塔内忽然出现一道白光,直冲天上,经过了
三天以后才消散。韶州刺史把六祖大师的事迹报告给朝廷,皇上就敕令立碑纪念六祖大
师的道行。
后果然在开元十年(722年)八月三日夜半,新罗(今朝鲜半岛)有一个出家人,名金
大悲,以二千两银子买通了汝州人氏张净满,想要盗取六祖的首级,带回朝鲜供养。张
净满在石角村被村民抓住,押送到韶州审问,刺史柳无忝却不知道如何判罪,因为杀人
罪是指杀死活人,何况他们盗取六祖的首级,也是出于恭敬的心,想要带回朝鲜供养。
不过虽然是出于好意,总是违法。后来,六祖大师的弟子令韬与金大悲私下和解,此事
才算作罢了事。
六祖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落发受戒,说法利生共有三十
七年,得法嗣法的弟子共有四十三人,其他开悟觉道者,无法详知其数。达摩祖师所传
以为凭信的祖衣、唐中宗御赐的磨衲宝钵以及方辩所塑的六祖法相,连同大师所用的道
具等,永远作为宝林寺的镇寺之宝。流传《法宝坛经》,用以显扬顿教禅门的宗旨,兴
隆三宝,普遍利益一切众生。 |
d******y 发帖数: 325 | 4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
夫《金刚经》者,无相为宗,无住为体,妙有为用。自从达摩西来,为传此经之意,令
人悟理见性。只为世人不见自性,是以立见性之法,世人若了见真如本体,即不假立法
。此经读诵者无数,称赞者无边,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余家。所说道理,各随所见,
见虽不同,法即无二。宿植上根者,一闻便了;若无宿慧者,读诵虽多,不悟佛意。是
故解释圣义,断除学者疑心。若于此经,得旨无疑,不假解说。从上如来所说善法,为
除凡夫不善之心。经是圣人之语,教人闻之,超凡悟圣,永息迷心。
此一卷经,众生性中本有,不自见者,但读诵文字。若悟本心,始知此经不在文字。若
能明了自性,方信一切诸佛,从此经出。今恐世人身外觅佛,向外求经,不发内心,不
持内经,故造此诀,令诸学者持内心经,了然自见清净佛心,过于数量,不可思议。后
之学者,读经有疑,见此解义,疑心释然,更不用诀。所冀学者,同见矿中金性,以智
慧火镕炼,矿去金存。
我释迦本师,说《金刚经》,在舍卫国,因须菩提起问,佛大悲为说,须菩提闻法得悟
,请佛与法安名,令后人依而受持,故经云:“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如来所说金刚般若波罗蜜,与法为名,其意谓何?以金刚世界之宝,其性猛利,能坏诸
物。金虽至坚,羖羊角能坏;金刚喻佛性,羖羊角喻烦恼。金虽坚刚,羖羊角能碎;佛
性虽坚,烦恼能乱;烦恼虽坚,般若智能破;羖羊角虽坚,镔铁能坏。悟此理者,了然
见性。《涅槃经》云:“见佛性不名众生,不见佛性是名众生。”如来所说金刚喻者,
只为世人性无坚固,口虽诵经,光明不生,外诵内行,光明齐等,内无坚固,定慧即亡
,口诵心行,定慧均等,是名究竟。金在山中,山不知是宝,宝亦不知是山,何以故?
为无性故。人则有性,取其宝用,得遇金师,錾凿山破,取矿烹炼,遂成精金,随意使
用,得免贫苦。四大身中,佛性亦尔。身喻世界,人我喻山,烦恼喻矿,佛性喻金,智
慧喻工匠,精进勇猛喻錾凿。身世界中有人我山,人我山中有烦恼矿,烦恼矿中有佛性
宝,佛性宝中有智慧工匠,用智慧工匠,凿破人我山,见烦恼矿,以觉悟火烹炼,见自
金刚佛性,了然明净,是故以金刚为喻,因为之名也。空解不行,有名无体;解义修行
,名体俱备。不修即凡夫,修即同圣智,故名金刚也。
何名般若?是梵语,唐(中国的意思,下同)言智慧。智者不起愚心,慧者有其方便;
智是慧体,慧是智用。体若有慧,用智不愚;体若无慧,用愚无智。只为愚痴未悟,故
修智慧以除之也。
何名波罗蜜?唐言到彼岸。到彼岸者,离生灭义。只缘世人性无坚固,于一切法上有生
灭相,流浪诸趣,未到真如之地,并是此岸;要具大智慧,于一切法圆满,离生灭相,
即是到彼岸也。亦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心邪则此岸,心正则彼岸。口说心行,
即自法身有波罗蜜;口说心不行,即无波罗蜜也。
何名为经?经者,径也,是成佛之道路。凡人欲臻斯路,当内修般若行,以至究竟。如
或但能诵说,心不依行,自心则无经;实见实行,自心则有经。故此经如来号为《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
曹溪六祖大师 惠能 |
d******y 发帖数: 325 | 5 法会因由分第一
非法无以谈空。非慧无以说法。万法森然曰因。一心应感曰由。故首以法会因由分。
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
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
而坐。
直译
我听佛这样说的:
当时,佛祖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在那里
。那时,世尊到吃饭时身着法衣,捧着食钵,进入舍卫国都城化缘。佛在舍卫城中慈悲
平等,不分贫富,不分贵贱,挨家挨户地在城内乞食,化缘完后,回到住处。吃完饭,
收好法衣和食钵,洗完脚,铺好坐垫,便跏趺而坐。
六祖讲经
【如是我闻:】
如者指义,是者定词。阿难自称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明不自说也,故言如是所闻。又
我者性也,性即我也,内外动作,皆由于性,一切尽闻,故称我闻也。
现代注释
如是我闻,佛经开卷语。但不同的法师,翻译风格亦不相同。鸠摩罗什翻译的佛经,多
以“如是我闻”开头,用于翻译般若派和方等部的佛经;唐玄奘翻译的佛经,以“闻如
是”开头,用于翻译唯识派和俱舍派的佛经。
【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言一时者,师资会遇齐集之时也。佛者是说法之主。在者欲明处所。舍卫国者,波斯匿
王所居之国。者,太子名也。树是祗陀太子所施,故言祗树也。给孤独者,须达长者之
异名也。园者,本属须达,故言给孤独园。佛者,梵语,唐言觉也。觉义有二:一者外
觉,观诸法空;二者内觉,知心空寂,不被六尘所染。外不见人之过恶,内不被邪迷所
惑,故名曰觉。觉即是佛也。
现代注释
舍卫国:中印度古王国名。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统治此国,亦为佛的弟子。佛陀于舍
卫国前后居止二十五年。佛在世时,舍卫国有九亿之家,然至5世纪初,东晋和尚法显
至此地巡礼时,已颇荒废,再经二百年,唐玄奘经此地时,更为荒芜。舍卫国的具体位
置,据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推定,近于尼泊尔之奥都,北方约九十余公里处,即拉布提
河左岸之沙赫玛赫地方。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言与者,佛与比丘同住金刚般若无相道场,故言与也。大比丘者,是大阿罗汉故。比丘
者,梵语,唐言能破六贼,故名比丘。众,多也。千二百五十人者,其数也。俱者,同
处平等法会。
现代注释
每本佛经,都提到这句话,不论佛在哪里说法,都是“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一千二百五十个佛弟子,为佛出来传法以后,第一批招收的学生,叫“常随众”。因
感恩于佛陀的度化,遂发愿每次法会都常随不离,佛走到哪里跟到哪里。据《过去现在
因果经》记载,这些人为耶舍长者子师徒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
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尔时者,当此之时,是今辰时,斋时欲至也。着衣持钵者,为显教示迹故也。入者,为
自城外而入也。舍卫大城者,名舍卫国丰德城也,即波斯匿王所居之城,故言舍卫大城
也。言乞食者,表如来能下心于一切众生也。
现代注释
世尊:世人共尊的人,音译为“薄伽梵”或“婆伽梵”。在古印度,并不只限于佛教,
为对尊贵者的敬称,所以,意译“世尊”之外,亦直译“有德”、“有名声”等。在佛
教,为释迦牟尼佛的尊称,属于佛的十大尊号之一。
钵:为佛及其弟子们的盛饭器,以泥或铁制成,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钵分铁钵
及瓦钵两种,佛自己用的钵是石钵,传说是四大天王在释迦佛成道的时候,每人献给佛
一个青石之钵,佛接受后,将四钵重叠,变成一钵。后来因石钵重,不方便携带,便定
下规矩,佛门弟子,不可用石钵,只能用被烟火熏过的瓦钵与铁钵。
着衣:出家人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及九衣。此处指大衣,佛门弟子到三处地方,是要
着大衣的:入皇宫见国王;升座说法;乞食。
乞食:十二头陀行之一。佛教所遗留的乞食制度,现在泰国还保存着。在泰国,信佛教
的家庭每到中午,饭做好了,出家人没有来化缘以前,自己家人不先行吃饭。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次第者,不择贫富,平等以化也。乞已者,如多乞不过七家,七家数满,更不至余家也
。还至本处者,佛立制诸比丘,除请召外,不得辄向白衣舍,故云尔。洗足者,如来示
现,顺同凡夫,故言洗足。又大乘法,不独以洗手足为净,盖言洗手足,不若净心,一
念心净,则罪垢悉除矣。如来欲说法时,常仪敷旃檀座,故言敷座而坐也。
现代注释
次第乞:同为十二头陀行之一。佛有许多戒律,比如,规定弟子们喝水时,必须先用一
块布滤了以后,才可以喝;规定弟子们每餐饭后要用杨柳枝刷牙。南怀瑾先生认为观世
音菩萨净瓶里泡的杨柳枝,也是用来刷牙的。同时,还有僧人专门监督。释迦牟尼佛传
法时,指定一个最低贫民出身的弟子优波离尊者,执法管纪律,任何人犯了法都一样处
理。
敷座:敷座跏跌而坐。结跏跌坐又称全跏坐、正跏坐,是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一种坐法
。佛教认为这种坐法最安稳,不容易疲劳,且身端心正,因此修行坐禅者经常采取这种
坐法。姿势为以左右两脚的脚背置于左右两股上,足心朝天。这种坐法又可细分为两种
,先以右足押左股,再以左足押右股,双手的上下秩序也是以左上者,称之为“降魔坐
”,反之则称为“吉祥坐”。 |
d******y 发帖数: 325 | 6 善现启请分第二
从空起慧。请答双彰。故受之以善现起请分。
经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
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
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直译
这时,有名叫“须菩提”的长老,从众比丘中离座站起来,他斜披袈裟,偏袒右肩,以
右膝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虔诚恭敬地对佛说:“举世稀有的世尊啊!佛善于护持眷念
诸菩萨,善于咐嘱指导诸菩萨。世尊!倘若有善男子、善女子,发愿修成至高无上的菩
提心,那么他们应如何使这个菩提心常驻不退呢?又要怎样才能排除邪念的干扰呢?”
佛回答道:“好啊,好啊,问得好!须菩提,就像你所说的,佛善于护持眷念诸菩萨,
善于咐嘱指导诸菩萨。现在你们认真听着,我来告诉你们。善男子、善女子,发愿成就
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就应该如此这般地保住菩提心,就应该要这样去降伏妄念心。”
须菩提说:“我正在认真听着,世尊,我们都乐意欢喜地聆听您的教诲。”
六祖讲经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
何名长老?德尊年高,故名长老。须菩提是梵语,唐言解空也。
现代注释
须菩提,梵文的音译,古印度拘撒罗国舍卫城人,鸠罗长者的儿子,释迦牟尼佛的十大
弟子之一,尊称“解空第一”。此为六祖所讲“解空”之意。据传,尊者诞生之时,家
中所有的财宝、用具等物,忽然不见了,家人忙请相师卜卦,相师说:“你们家所生的
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呢!就为他
取名‘空生’吧!这是大吉大利的事,他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就是为他
取名‘善吉’也好。”三天后,尊者家中的财宝和用具,又恢复原状。
《五灯会元》记载:唐朝百灵和尚在路上遇到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
后“白衣居士第一人”庞蕴。百灵问他:“当年你在马祖道一处得到的一句,你曾说给
人听吗?”庞蕴说:“有啊!我曾经向人说过。”百灵知道此名不可说,奇怪地问:“
你曾向何人说?”庞蕴说:“我只对庞蕴说啊!”百灵笑赞:“即使是佛陀大弟子解空
第一的须菩提也比不上你啊!”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随众所坐,故云即从座起。弟子请益,先行五种仪:一者从座而起;二者端整衣服;三
者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四者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五者一心恭敬,以申问辞。
现代注释
偏袒右肩:佛教术语,挂袈裟而偏袒右肩,是表比丘恭敬尊者之相也。《释氏要览》曰
:“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六祖说是佛教五种礼仪之一,后世
多有说法,亦为礼仪的衍变,与当时世俗生活有关。
合掌:古印度的礼法,佛教沿用至今。
白:说话,古文叫“道白”,是南北朝时候的说法,现在一般指戏曲中的说白。
【“希有,世尊!】
希有,略说三义:第一希有,能舍金轮王位;第二希有,身长丈六,紫磨金容,三十二
相,八十种好,三界无比;第三希有,性能含吐八万四千法,三身俱圆备。以具上三义
,故云希有也。世尊者,智慧超过三界,无有能及者,德高更无有上,一切咸恭敬,故
曰世尊。
现代注释
希有:很少有的,极少见的。晚辈向长辈请示前的赞叹之辞。佛教中“希”字通“稀”
,谓事之甚少、难逢。尤指如来之示现及其一代教法,故有“希有大法王”“希法”之
称。六祖所说的“三义”专指释迦牟尼佛。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如来者,自真如来之本性也。护念者,如来以般若波罗蜜法,护念诸菩萨。付嘱者,如
来以般若波罗蜜法,付嘱须菩提诸大菩萨。言善护念者,令诸学人,以般若智,护念自
身心,不令妄起憎爱,染外六尘,堕生死苦海,于自心中,念念常正,不令邪起。自性
如来,自善护念。言善付嘱者,前念清净,付嘱后念,后念清净,无有间断,究竟解脱
。如来委曲诲示众生,及在会之众,当常行此,故云善付嘱也。菩萨者,梵语。唐言道
心众生,亦云觉有情。道心者,常行恭敬,乃至蠢动含灵,普敬爱之,无轻慢心,故名
菩萨。
现代注释
善护念——善,好好地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四念处经》为:“念身、念受
、念心、念法。”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四十八卷中特别提到关于“四念处”的修
学方法,而且强调修菩萨道者也应该修学“四念处”。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照
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六祖说“护念者,如来以般若波罗蜜法,护
念诸菩萨”,是指佛用《金刚经》护持修善众生及佛门弟子,使之不遭受障害。禅宗五
祖曾说过,要成佛悟道,专心念《金刚经》就可以了。甚至不识字,不会念的,只要念
一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行了。六祖因《金刚经》而悟,所以后世中国禅宗,也叫
做般若宗。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者,平坦心也,亦是正定心也,能成就一切功德,所往无碍也。善女人者,是正
慧心也,由正慧心,能出生一切有为、无为功德也。
现代注释
善男子:指良家之男子。善女人亦同,乃良家女子之义。经典中对在家的信男、信女,
每用善男子、善女人之称呼。六祖所说为佛法修持,即为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
业“戒、定、慧”。六祖曾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
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南北分宗时,六祖问神秀门人志诚:“我听说你的老师是用
戒定慧来教示学人,不知你的老师所说的戒定慧是什么样子?你说给我听听看。”志诚
说:“神秀大师说:‘一切恶事不去作叫做戒,奉行一切的善事叫做慧,自己清净自己
的心意叫做定。’他是这样说的,不知和尚是用什么法来教诲学人呢?”
六祖说:“如果我说我有佛法给人,那就是欺骗你;只是为了随顺方便替大家解除执缚
,而假托个名称叫做三昧。至于你的老师所说的戒定慧,实在是不可思议,我对戒定慧
的见解又有所不同。”
志诚说:“戒定慧应该只有一种,为什么会有不同呢?”六祖说:“你的老师所说的戒
定慧是接引大乘人,我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理解领悟能力不同,见性就有迟速的
差异。你听我所说和他所说的有相同吗?我所说的法,不离自性,如果离开自性本体而
说法,就叫做著相说法,自性就常被迷惑。要知道,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而起相用,这
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法。听我说偈:‘心地没有过失就是自性戒,心地没有痴念就是自性
慧,心地没有散乱就是自性定,不增不减的自性坚如金刚,自身来去自如皆本于三昧。
’”
志诚听完偈颂后,向六祖悔过谢恩,并呈上一首偈子:“五蕴假合成幻化身,既是幻化
怎会究竟?即使回向真如自性,倘犹著法还是不净。”六祖称许说好。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须菩提问:一切发菩提心的人,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须菩提见一切众生躁扰不停
,犹如隙尘,摇动之心,起如飘风,念念相续,无有间歇,问欲修行,如何降伏。
现代注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梵文音译,直译为“无上正等正觉的心”,意指“完成之人”
。六祖曾于五祖处初发菩提心云:“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
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五祖闻后赞叹曰:“若不识自心
,不见本性,学法无益;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天人师、佛。”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是佛赞叹须菩提,善得我心,善得我意也。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佛欲说法,常先敕,令诸听者,一心静默,吾当为说。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阿”之言“无”,“耨多罗”之言“上”,“三”之言“正”,“藐”之言“椟”,
“菩提”之言“知”。无者,无诸垢染。上者,三界无能比。正者,正见也。椟者,一
切智也。智者,知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但能修行,尽得成佛。佛者,即是无上清净般若
波罗蜜也。是以一切善男子、善女人,若欲修行,应知无上菩提道,应知无上清净般若
波罗蜜多法,以此降伏其心也。
现代注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六祖将“阿”释为无妄念,“耨多罗”是无傲慢,“三”是心常
住在一种等持中,“藐”是心经常住于智慧之中,“三菩提”是心常安住于寂灭中。
众所周知,六祖大师依靠《金刚经》而获得证悟成就,六祖曾说:善知识!如果想要进
入甚深的一真法界及般若正定的人,必须修持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
能见到自性。大家应当知道,这部《金刚经》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在经文里面已经很清
楚地予以赞叹,不能一一细说。这法门是最上乘的教法,专为有大智能、有上等根性的
人说。小根性、小智能的人听闻此法,心里会生起疑惑不信。为什么呢?就好比天龙在
阎浮提降下大雨,城市村落都顺水漂流,如同漂流的枣叶一样。如果雨是下在大海中,
海水不见增加,也不见减少。大乘根性、最上乘根性的人,听闻他人说《金刚般若波罗
蜜经》,就能领悟理解,知道本性里面自有般若智能,这是经常运用智能观照所得,而
不是假借语言文字而成。譬如降雨,不是从天而有,原是龙能兴云致雨,让一切众生、
一切草木、有情无情,统统蒙受润泽。百川众流注入大海中,与海水合为一体,众生本
性中般若智能也是如此。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唯然者,应诺之辞。愿乐者,愿佛广说,令中下根机,尽得开悟。乐者,乐闻深法。欲
闻者,渴仰慈诲也。 |
d******y 发帖数: 325 | 7 大乘正宗分第三
宗绝正邪。乘无大小。随三根而化度。简异说而独尊。故受之以大乘正宗分。
经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直译
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应该要这样修持降伏迷妄的心:一切有生命的东
西,无论是依卵壳而出世的众生,还是由母胎而生的众生;无论是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
众生,还是其他物质幻化而成的众生;又无论是欲界与色界中有物质形体的众生,还是
无色界中没有物质形体的众生;无论是有心识活动的众生,还是一切没有心识活动的众
生,以及说不上有无心识活动的各类众生,我都要使他们达到脱离生死轮回的涅境界,
断掉他们的烦恼、永绝诸苦,让他们得到最终的解脱。但是,虽然我度化了无量、无数
、无边的众生,而实质上众生没有被我度化。这是什么缘故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在心
中还有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的相状,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六祖讲经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前念清净,后念清净,名为菩萨。念念不退,虽在尘劳,心常清净,名摩诃萨。又慈悲
喜舍,种种方便,化度众生,名为菩萨。能化所化心无取著,是名摩诃萨。恭敬一切众
生,即是降伏自心处。真者不变,如者不异,遇诸境界,心无变异,名曰真如。亦云外
不假曰真,内不乱曰如。念念无差,即是降伏其心也。不虚一本作不乱。
现代注释
摩诃萨:梵文音译,意译为大士、圣士、超士、高士等,指进入圣位的大菩萨,一般认
为指七地以上的菩萨。经文中的“诸菩萨摩诃萨”的“诸”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
泛指一切初发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狭义,专指已登地的五十二位阶次的菩萨。前者
是凡夫菩萨,后者是圣贤菩萨。故六祖说文中有所对比。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
,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
卵生者,迷性也;胎生者,习性也;湿生者,随邪性也;化生者,见趣性也。迷故造诸
业,习故常流转,随邪心不定,见趣多沦坠。起心修心,妄见是非,内不契无相之理,
名为有色。内心守直,不行恭敬供养,但言直心是佛,不修福慧,名为无色。不了中道
,眼见耳闻,心想思惟,爱著法相,口说佛行,心不依行,名为有想。迷人坐禅,一向
除妄,不学慈悲喜舍智慧方便,犹如木石,无有作用,名为无想。不著二法想,故名若
非有想;求理心在,故名若非无想。烦恼万差,皆是垢心,身形无数,总名众生。如来
大悲普化,皆令得入无余涅槃云。多沦坠一作堕阿鼻也。
现代注释
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即四生,指产生三界六道有情的四种类别。卵生——《楞严
经》云:“卵唯想生。”像鸟、鸡、鸭等,都是属于卵生。胎生——“胎因情有”,有
感情然后才有胎生,无论父母、兄弟姊妹,都是因感情而有,是为胎生。湿生——“湿
与合感”,与境相合,便有湿生,例如把湿的瓦盆覆转,第二天,便滋生了虫,是为湿
生。化生——变化而生的东西,如蝉、蜻蜓、蝴蝶等。在《周易》中有“天地感而万物
化生”语。中国《山海经》《太平广记》等古典文学中记载有很多传说,比如海里的鲨
鱼活到几百年以上,会跳到沙滩上,变成长着头角的鹿……这些都是化生。唐代道士谭
峭曾写过一本《化书》,讲“蛇化为龟,雀化为蛤”等。佛教有“四生苦轮”之说,谓
一切众生,由此四种之生而出生,受迷界生死之苦,彼此轮回转生也。
【“而灭度之。】
如来指示三界九地众生,各有涅槃妙心,令自悟入无余。无余者,无习气烦恼也。涅者
,圆满清净义,灭尽一切习气,令永不生,方契此也。度者,渡生死大海也。佛心平等
,普愿与一切众生,同入圆满清净无余涅槃,同渡生死大海,同诸佛所证也。有人虽悟
虽修,作有所得心者,却生我相,名为法我。除尽法我,方名灭度也。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如是者,指前法也。灭度者,大解脱也。大解脱者,烦恼及习气,一切诸业障灭尽,更
无有余,是名大解脱。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元各自有一切烦恼贪嗔恶业,若不断除,终
不得解脱,故言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一切迷人,悟得自性,始知佛不见自相,
不有自智,何曾度众生?只为凡夫不见自本心,不识佛意,执著诸法相,不达无为之理
,我人不除,是名众生。若离此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故言“妄心无处即菩提,生死
涅槃本平等”,何灭度之有!
现代注释
灭度:佛教语。灭烦恼,度苦海。涅槃的意译。亦指僧人死亡。志道禅师是南海人士,
礼六祖披剃出家,阅读《涅槃经》十余年,但是,仍然没有明白涅槃的大意。所以,有
一天,他就请六祖特别教诲。六祖问志道禅师:“你对于涅槃,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志道禅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涅槃的解释,我就在
这个解释上,起了疑惑。”又说:“一切众生有两个身体,一个叫做色身,一个叫做法
身。色身是物质的,法身是精神的。物质的身体是无常的,是有生灭的;而法身是永恒
的,是无知无觉的。所以,《涅槃经》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不明白,何身
寂灭?何身受乐?如果说色身是受乐的话,那么,色身死亡的时候,四大分散,全然是
苦,苦不堪言,何乐之有?假如说法身受乐的话,法身是无知无觉,一到了寂灭以后,
不是如同草木瓦石一样,又何能受乐呢?”
六祖对志道禅师开示说:“你是出家的释子比丘,为什么反要学习外道的断常邪见呢?
你以为色身是无常,法身是永恒,你有了断常二见,怎么能学最上乘法呢?我现在告诉
你,就是在色身上看,色身以外,并无法身,离开了生灭以外,你到哪里去求寂灭呢?
虽生灭,即不生不灭。所谓‘烦恼即涅槃’,色身也可以见到法身,我们身外并无涅槃
。所以,涅槃有身受用,你如果执著于哪个受用,这仍叫做耽于世乐。我们要知道,刹
那是没有生相,刹那也没有灭相,时间一点一滴,也不是生,也不是灭,也没有什么生
灭可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所以,有受者,有不受者,不可以生断常二见,那
就叫做谤法。我们要知道,‘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无上的涅槃,它本体圆明,经常光照,凡夫、愚痴的人以为这是死,外道以为这是断。
其实,真正的涅槃,‘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有无要
断,过去、现在、未来,在涅槃里面也没有这些分别。”
六祖又说:“吾今强言说,今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禅师听了这
首偈语,忽有所悟,欢喜踊跃,礼谢六祖大师。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众生佛性本无有异,缘有四相,不入无余涅槃。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迷即
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迷人恃有财宝、学问、族姓,轻慢一切人,名我相。虽行仁
义礼智信,而意高自负,不行普敬,言我解行仁义礼智信,不合敬尔,名人相。好事归
己,恶事施于人,名众生相。对境取舍分别,名寿者相。是谓凡夫人四相。修行人亦有
四相: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名我相;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涂苦,愿生诸
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诸执不忘,是寿者相。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
相即是佛也。
现代注释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意指我的相状,凡夫误认为外在的我为实相而执
著。人相,谓众生妄计在六道轮回的自体为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众生相,谓众生把依
五蕴和合而生自体当成真实存在的外在相状。寿者相,谓执著众生的从生到死,有一期
的生命相续,可以传之长久。这四相是依根的,先由眼根而来,人的烦恼都因这四相而
起。鸠摩罗什把它们归纳起来叫做四相,玄奘法师的翻译,还加三个,成为七相。
陕西汾州无业禅师初参马祖道一禅师,相貌魁伟,声如洪钟,马祖禅师取笑他道:“巍
巍佛堂,其中无佛。”无业禅师随即作礼,恭敬说道:“三乘文学,自信粗穷其旨;但
禅门即心即佛,实未能了。”马祖禅师见他来意真诚,就开示道:“只未了底心即是,
更无别物;不了时,即是迷,了即是悟;迷即众生,悟即是佛。”无业禅师问:“心、
佛、众生外,更有佛法否?”马祖禅师回答:“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岂别有佛法
?如手作拳,拳空如手。”无业禅师又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马祖禅师答道:“
祖师今何在?且去别时来!”无业禅师不得已,告辞出门,马祖禅师随即叫一声:“大
德!”无业禅师回首。马祖禅师问:“是什么?”当下无业禅师跪下礼拜,哭诉道:“
本谓佛道长远,今日始知法身实相本自具足。”马祖禅师道:“这个钝汉悟了也!” |
d******y 发帖数: 325 | 8 妙行无住分第四
得宗而行。不住于相。故受之以妙行无住分。
经文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
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直译
佛继续讲道:“再者,须菩提,菩萨修行佛法,应该是无所执著,以不执著的心态来施
行布施。也就是说布施而离开布施相,不要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意识而行
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即不执著于表相的布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果
菩萨能不执著于表相做布施,那么,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你意下
如何?单是东方的虚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来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
佛又说:“须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及上下方的虚空广阔
,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吗?”
须菩提回答:“不可思量,世尊。”
佛说:“须菩提,菩萨不执著于表相做布施,他的福德也像这样大得不可思量。须菩提
,菩萨就应该是这样不执著于诸相,自然能令妄心不起,真正安住于清净的菩提心。”
六祖讲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
、触、法布施。】
凡夫布施,只求身相端严,五欲快乐,故报尽却堕三涂。世尊大慈,教行无相布施者,
不求身相端严,五欲快乐,但令内破悭心,外利益一切众生,如是相应,为不住色布施。
现代注释
布施:梵语为檀那,又称为布施度或布施波罗蜜。以福利施与人,以施与财物为本义。
意即为了帮助一切如母众生,将自己所拥有的财物或法给予众生。菩萨心行,第一就是
实践“给予”的美德。布施的内涵,佛经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及无畏布施,是由浅入深
的次第。布施给寺庙、僧侣,也常称为种福田,意思是为来世累积福德。
日本《禅的故事》一书中提到诚拙禅师的故事。在日本江户时代,诚拙禅师主持镰仓圆
觉寺期间,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信徒都挤得水泄不通,因此就有人提议,要再
扩建更宽敞的讲堂。江户富商梅津用袋子装了一百两黄金,送到寺庙给诚拙禅师,说明
是要捐助建筑讲堂之用。禅师收下黄金,就忙着处理别的事,信徒对此态度十分不满,
心想:一百两黄金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这个禅师拿到这笔巨款,连个谢字也没有?于
是就尾随禅师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口袋子装的是一百两黄金呀!”
禅师淡然地应道:“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信徒更是生气,提高嗓门道:“喂
!师父,我今天捐的是一百两黄金呀!难道你连一句谢谢也没有吗?”禅师刚好走到大
雄宝殿就停下:“你捐钱给佛祖,功德是你自己的,如果你把布施当成一种买卖,我就
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从此你和佛祖银货两讫!”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应如是无相心布施者,为无能施之心,不见有施之物,不分别受施之人,是名不住相布
施也。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菩萨行施,心无所希求,其所获福德,如十方虚空,不可较量。言复次者,连前起后之
辞。一说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能普散尽心中妄念习气烦恼,四相泯绝,无所蕴积,是
真布施。又说布施者,由不住六尘境界,又不有漏分别,惟当返归清净,了万法空寂;
若不了此意,惟增诸业,故须内除贪爱,外行布施,内外相应,获福无量。见人作恶,
不见其过,自性不生分别,是名离相。依教修行,心无能所,即是善法。修行人心有能
所,不名善法,能所心不灭,终未得解脱。念念常行般若智,其福无量无边,依如是修
行,感得一切人天恭敬供养,是名为福德。常行不住相布施,普敬一切众生,其功德无
有边际,不可称计。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缘不住相布施,所得功德,不可称量。佛以东方虚空为譬喻,故问须菩提:“东方虚空
可思量不?”“不也,世尊”者,须菩提言:东方虚空不可思量也。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
,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言虚空无有边际,不可度量,菩萨无住相布施,所得功德亦如虚空,不可度量,无边
际也。世界中大者,莫过虚空,一切性中大者,莫过佛性。何以故?凡有形相者,不得
名为大;虚空无形相,故得名为大。一切诸性,皆有限量,不得名为大;佛性无有限量
,故名为大。此虚空中本无东西南北,若见东西南北,亦是住相,不得解脱。佛性本无
我人众生寿者,若有此四相可见,即是众生性,不名佛性,亦所谓住相布施也。虽于妄
心中说有东西南北,在理则何有?所谓东西不真,南北曷异,自性本来空寂混融,无所
分别,故如来深赞不生分别也。
现代注释
四维:即“四隅”,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一般是以四维加四方,称为
八方;若再加上、下二方,则合称为“十方”。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应者,唯也,但唯如上所说之教,住无相布施,即是菩萨也。
现代注释
无相: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南朝梁代萧统《和梁
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中云:“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朝有一位丹霞天然禅师,有一天,到一个寺院去挂单。时值严冬,天气寒冷,他就把
佛殿上木刻的佛像拿下来烤火。寺中纠察师一看,大声怒斥道:“该死!怎么将佛像拿
来烤火取暖呢?”丹霞禅师从容不迫地回答:“我不是烤火,我是在烧取舍利子。”纠
察师责怪道:“胡说!木刻的佛像怎么会有舍利子?”丹霞禅师说:“既然是木头,没
有舍利子,何妨多拿些来烤火!” |
d******y 发帖数: 325 | 9 如理实见分第五
行行皆如。谓之实见。故受之以如理实见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直译
佛问:“须菩提,你认为可以凭佛的身相来认识如来的真实本性吗?”
须菩提答道:“不可以,世尊。不可以身相认识如来的真实本性。为什么呢?因为佛所
说的身相,并非是真实存在的身相。”
佛告诉须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虚妄不实的。如果能悟得诸相皆虚妄
不实,就能证见如来了。”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色身即有相,法身即无相。色身者,四大和合,父母所生,肉眼所见。法身者,无有形
段,非有青黄赤白,无一切相貌,非肉眼能见,慧眼乃能见之。凡夫但见色身如来,不
见法身如来。法身量等虚空,是故佛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须菩提知凡夫
但见色身如来,不见法身如来,故言“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色身是相,法身是性。一切善恶,尽由色身,不由法身。色身若作恶,法身不生善处。
色身作善,法身不堕恶处。凡夫唯见色身,不见法身,不能行无住相布施,不能于一切
处行平等行,不能普敬一切众生。见法身者,即能行无住相布施,即能普敬一切众生,
即能修般若波罗蜜行,方信一切众生,同一真性,本来清净,无有垢秽,具足恒沙妙用。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欲显法身,说一切诸相皆是虚妄。若见一切诸相虚妄不实,即见如来无相之理也。
现代注释
虚妄:荒诞无稽。禅宗说“所有相,皆是虚妄”,并提出“佛来斩佛,魔来斩魔”的修
行无上秘诀。
文喜禅师往五台山,朝礼华严寺。在金刚窟,文喜禅师碰到一位老翁,正牵着一头牛而
行。那位老翁邀请文喜禅师到寺里坐一坐。刚进寺门,老翁便呼“均提”,随即有一位
童子应声而出。老翁放下牛,引文喜禅师升堂就座。只见堂宇皆金色晃耀。老翁自于禅
床上踞坐,然后指着一个绣墩,命文喜禅师坐在上面。老翁问:“你从哪里来的?”文
喜禅师说:“南方来的,想求见文殊菩萨。”老翁说:“南方佛教怎么样?”文喜禅师
回答:“南方佛教不得我心,所以到这里来,想求见圣人。你们北方五台山的佛法怎么
样?”老翁说:“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啊!”文喜禅师问道:“五台山一共有多少出家
人?”老翁说:“前三三与后三三。”
老翁让童子送别文喜。路上,文喜禅师问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子便
召唤:“大德!”文喜禅师应诺。童子问道:“是多少?”文喜禅师不能悟。文喜又问
童子:“此为何处?”童子道:“此金刚窟般若寺也。”文喜禅师一听,倍感凄然失落
,此时他才突然明白,那位老翁原来就是文殊菩萨,回头再找那位老翁,看到文殊菩萨
骑一只狮子站在空中。
后来,文喜禅师前往江西洪州观音山参礼仰山慧寂禅师,顿了心契,并留在仰山,充当
典座之职。一天,文喜禅师正在做饭,文殊菩萨在饭锅上现身,还是骑他那只狮子,在
饭锅上跑圈。文喜禅师一见,抓起锅铲就打,说:“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文殊
菩萨于是飞升空中,说偈道:“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
” |
d******y 发帖数: 325 | 10 正信希有分第六
见而信之。善根深固。故受之以正信希有分。
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
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
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
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直译
须菩提向佛提问道:“世尊,后世的芸芸众生听到您刚才所讲的微妙道理,能不能因此
而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必有这样的疑虑。在我寂灭后的第五个五百年,会有修持佛法成
正果的人,对我刚才说的道理能理解,他们会认为此理真实可信。应当知道,这些人不
止是曾经于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处种下了善根前缘,而是从无量千万佛处积
集深厚的善根。因此,他们闻说我刚才所讲的微妙经义,将在一念之间产生空灵洁净的
信念来。须菩提,如来完全确知确信,这些善根众生将会修得不可估量的福德和功德。
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些善根众生不再妄执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
者的相状,也不再有法相与非法相的分别执著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如果众生心念中执
取于相状,也就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者的相状;若众生执
著于种种法相,亦会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者的相状的执著。这
又是为什么呢?如果众生心念中执著于无法相,那也会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
、众生的相状、寿者的相状,所以既不应该执迷于任何法相,也不应执著于非法相。因
为这个原因,如来才常告诫你们这些比丘,应知道我所说的法,就如同渡河的木筏,过
河上岸后就不用惦记它了。对佛法尚且都该这样不要执著,何况对于非佛法呢!”
六祖讲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须菩提问,此法甚深,难信难解,末世凡夫,智慧微劣,云何信入?佛答在次下。
现代注释
众生:又名有情、含识、含生、含情、含灵、群生、群萌、群类。《大智度论》《大乘
同性经》中说,众生是以五蕴等众缘假合而生。因此,狭义地说,众生指的是人;广义
地说,一切众缘和合而生的,都称为众生,不但是一切动物,甚至一切植物、一切山河
大地,都可称为众生。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即开元元年癸丑岁八月初三当天,六祖在新州国恩寺用过
斋饭,告诉所有徒众说:“你们各依位次坐下,我要和你们道别。”弟子法海说:“和
尚留下什么教法,可使后世迷人借以得见佛性呢?”
六祖说:“你们用心听着!后代的迷人如果能够识得众生,就是佛性;如果不能识得众
生,即使历经万劫,想要觅佛也是难遇难逢。我现在教你们认识自己心中的众生,见自
己心中的佛性。想要求得见佛,只在能够认识众生,因为是众生迷失了佛性,不是佛要
来迷惑众生。自性如果能够觉悟,众生就是佛;自性如果迷失,佛也就是众生。自性若
是平等,众生就是佛;自性若是邪险,佛也就是众生。你们心里如果阴险不正,就等于
佛在众生中;如果一念平等正直,就等于众生成了佛。我们自己心中本来就有佛,这自
性佛才是真佛。自己如果没有佛心,到何处去寻找真佛呢?你们自己的心性就是佛,再
不要有所怀疑!心外并无一物可以建立,万法都是从我们自心里变现出来的,所以经文
里面说:‘心念一生则种种法随之而生,心念一灭则种种法随之而灭。’我现在留下一
偈与你们告别,这首偈子叫做自性真佛偈。后代的人如果了解此偈的旨意,自然能够见
到自己本心,自然能够成就佛道。”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
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于我灭后,后五百岁,若复有人,能持大乘无相戒,不妄取诸相,不造生死业,一切时
中,心常空寂,不被诸相所缚,即是无所住心,于如来深法,心能信入,此人所有言说
,真实可信。何以故?此人不于一劫二劫三四五劫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亿劫,种诸
善根,是故如来说,我灭后,后五百岁,有能离相修行者,当知是人,不于一二三四五
佛,种诸善根。
何名种诸善根?略述次下:所谓于诸佛所,一心供养,随顺教法,于诸菩萨善知识师僧
、父母,耆年宿德尊长之前处,常行恭敬,承顺教命,不违其意,是名种诸善根;于一
切贪苦众生,起慈悲心,不生轻厌,有所需求,随力惠施,是名种诸善根;于一切恶类
,自行和柔忍辱,欢喜逢迎,不逆其意,令彼发欢喜心,息刚戾心,是名种诸善根;于
六道众生,不加杀害,不欺不贱,不毁不辱,不骑不,不食其肉,常行饶益,是名种诸
善根。
信心者,信般若波罗蜜能除一切烦恼,信般若波罗蜜能成就一切出世功德,信般若波罗
蜜能出生一切诸佛,信自身中佛性本来清净,无有染污,与诸佛性平等无二,信六道众
生本来无相,信一切众生尽能成佛,是名清净信心也。
现代注释
后五百岁:《大集经》记载,有五个五百岁。怎样划分这五个五百岁,有很多种说法。
1.五浊兴盛时期。持此说者认为“末法五百年”并不仅仅是一种数字,而是像“五浊兴
盛”一样,是一种整体上的时间概念。释迦牟尼佛在世弘扬佛法时是正法兴盛的时期,
称“果法期”,除此正法期以外,后五浊兴盛的时代都可以称为末法五百年。按这种说
法,目前已是末法时期后五百岁。2.另一种是将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的教期分为五个
五百年,从佛陀涅槃之后算起:第一个五百年,特征是“解脱坚固”,即是证悟解脱的
人多;第二个五百年,特征是“禅定坚固”,即是认真修行的人多;第三个五百年,特
征是“多闻坚固”,多闻的人多,真修真学的人少;第四个五百年,特征是“塔寺坚固
”,即是学习佛法的人少了,修建塔寺很多;第五个五百年,特征是“斗争坚固”,即
是是非纷争非常多。按这种算法现在应是佛历二千五百四十五年,佛的教期已经结束。
3.印度论师嘎玛拉希拉和藏传佛教各派都承认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期为五千年,以华智仁
波切、麦彭仁波切为代表的宁玛普巴派的历算,现在已是佛历二千九百多年,五千年教
法期已过了二千九百多年,还剩余二千多年。4.认为释迦牟尼佛的教期年代仅仅指印度
的本土佛教,并非指其他民族地方的佛教。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若有人于如来灭后,发般若波罗蜜心,行般若波罗蜜行,修习悟解,得佛深意者,诸佛
无不知之。若有人闻上乘法,一心受持,即能行般若波罗蜜无相无著之行,了无我人众
生寿者四相。无我者,无色受想行识也。无人者,了四大不实,终归地水火风也。无众
生者,无生灭心也。无寿者,我身本无,宁有寿者?四相既亡,即法眼明澈,不著有无
,远离二边,自心如来,自悟自觉,永离尘劳妄念,自然得福无边。无法相者,离名绝
相,不拘文字也。亦无非法相者,不得言无般若波罗蜜法,若言无般若波罗蜜法,即是
谤法。
现代注释
法相、非法相:法相,通常指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为实有,是一种“有病”
;“非法相”,指执著诸法皆空,是一种“空病”。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
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取此三相,并著邪见,尽是迷人,不悟经意。故修行人不得爱著如来三十二相,不得言
我解般若波罗蜜法,亦不得言不行般若波罗蜜行而得成佛。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
尚应舍,何况非法。”】
法者,是般若波罗蜜法。非法者,生天等法。般若波罗蜜法,能令一切众生过生死大海
,既得过已,尚不应住,何况生天等法,而得乐著!
现代注释
筏喻:出自于《中阿含·大品阿梨咤经》,经中佛为阿梨咤比丘说筏喻。筏是用竹子或
木头做成的小舟,以比喻佛法能将吾人从生死的此岸渡至涅彼岸。 |
|
|
d******y 发帖数: 325 | 11 无得无说分第七
无得之得。是名真得。无说之说。是名真说。故受之以无得无说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
为法而有差别。”
直译
佛又问:“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已修得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了吗?如来真的说过
法吗?”
须菩提回答说:“如按我对佛所说意思的理解,本来就没有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
慧之法,如来也没有给我们讲过什么固定的法。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义都
不可以执取,也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它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
为一切圣贤皆因为在所了知的无为法方面,因证悟的深浅不同而有深浅的差别。”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阿耨多罗,非从外得,但心无我所即是也。只缘对病设药,随机宜为说,何有定法乎?
如来说无上正法,心本无得,亦不言不得,但为众生所见不同,如来应彼根性,种种方
便,开诱化导,俾其离诸执著,指示一切众生,妄心生灭不停,逐境界动,于前念瞥起
,后念应觉,觉既不住,见亦不存。若尔,岂有定法为如来可说也?阿者,心无妄念。
耨多罗者,心无骄慢;三者,心常在正定;藐者,心常在正慧;三菩提者,心常空寂。
一念凡心顿除,即见佛性。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恐人执著如来所说文字章句,不悟无相之理,妄生知解,故言不可取。如来为化种种众
生,应机随量,所有言说,亦何有定乎?学人不解如来深意,但诵如来所说教法,不了
本心,终不成佛,故言不可说也。口诵心不行即非法,口诵心行,了无所得,即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三乘根性,所解不同,见有深浅,故言差别。佛说无为法者,即是无住,无住即是无相
,无相即无起,无起即无灭,荡然空寂,照用齐皎,鉴觉无碍,乃真是解脱佛性。佛即
是觉,觉即是观照,观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波罗蜜多。又本云:圣贤说法,具一
切智,万法在性,随问差别,令人心开,各自见性。
现代注释
圣贤:泛称神、仙、佛、菩萨等。在佛法中,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的“十住”“十
行”“十回向”菩萨,只断见思惑,尚有尘沙无明在,但称三贤;“十地”菩萨,才谓
之十圣。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共为七贤位,以声
闻四果为圣位。 |
d******y 发帖数: 325 | 12 依法出生分第八
无得无说。怖于沈空。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故受之以依法出生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
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直译
佛说:“须菩提,你再想想!倘若有人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七种珍宝,全部用来
布施,此人所获的福德是否很多?”
须菩提回答道:“相当多,世尊。原因何在呢?因为这样的世间福德本身是空性的,而
非无相的福德,所以如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此人所获得的福德果报多。”
佛说:“如还有人能理解《金刚经》,用心修持,甚至反复念诵四句偈语等,又能为他
人解说,那么此人所获得的福德果报,更要胜过布施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七种珍宝
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因为十方一切诸佛,以及所有佛的至高无上、大彻大
悟的智慧佛法,都是此经中产生出来的。须菩提,所谓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也就是
没有佛法。”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持用布施,福德虽多,于性上一无利益。依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修行,
令自性不堕诸有,是名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心依
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践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现代注释
三千大千世界:系为古代印度人之宇宙观。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
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
、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
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
千世界集成一个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
千世界。又于佛典之宇宙观中,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
七宝:指七种珍贵的财宝。即金、银、琉璃、琥珀、砗磲、玛瑙、珊瑚。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十二部教,大意尽在四句之中,何以知其然?以诸经中赞叹,四句偈即是摩诃般若波罗
蜜多。以摩诃般若为诸佛母,三世诸佛,皆依此经修行,方得成佛。《般若心经》云: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师所学曰受,解义修行
曰持,自解自行是自利,为人演说是利他,功德广大,无有边际。
现代注释
受持:指对于经中的义理,能够了解而谨记于心,叫做“受”;了解之后,能念念不忘
,并且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就叫“持”。
偈:梵文音译“偈陀”,也有译“伽陀”、“伽他”的,简称“偈”,意为“颂”、“
讽颂”。偈是佛经体裁之一,主要有两种:一曰通偈,由梵文三十二个章节构成;二曰
别偈,共四句,每句四至七言不定。僧人常用这种四句的韵文来阐发佛理。禅宗最著名
的偈就是六祖所做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此经者,非指此一卷之文也,要显佛性,从体起用,妙利无穷。般若者,即智慧也。智
以方便为功,慧以决断为用,即一切时中觉照心,是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皆从觉照生,故云此经出也。
现代注释
三世诸佛:又称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出现的诸佛。其名称、数目,诸经论
所列,并不一致。《贤劫经》卷六说现在贤劫千佛,这一世的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这个
劫数里头。这一劫叫做贤劫,这个贤劫共有一千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将来第
五位是弥勒佛,以后一直下去,有一千个佛要来。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说一切文字章句,如标如指。标指者,影响之义。依标取物,依指观月,月不是指,
标不是物,但依经取法,经不是法,经文则肉眼可见,法则慧眼能见。若无慧眼者,但
见其文,不见其法。若不见法,即不解佛意。不解佛意,则诵经不成佛道。 |
d******y 发帖数: 325 | 13 一相无相分第九
果虽有四。相本无二。故受之以一相无相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
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
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
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
那行。”
直译
佛问:“须菩提,我再问你,你认为证得须陀洹圣果的修行者,会生起‘我已证得须陀
洹果位’这样的心念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能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这个果位叫入流,然而却无所
入,不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证悟对五欲六尘无有执著的境界,因此才
叫做须陀洹。”
佛接着问:“须菩提,你再想想,你认为证得斯陀含圣果的修行者,会生起‘我已证得
斯陀含果位’这样的心念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斯陀含具名为‘一往来’,然而实无往来
,因此才叫做斯陀含。”
佛又问:“须菩提,你再想想,你认为证得阿那含圣果的修行者,会生起‘我已证得阿
那含果位’这样的心念吗?”
须菩提回答道:“不能,世尊。为什么呢?阿那含的意思是不来,而实际上佛法又是无
所不来的,心中已没有来不来的分别,因此才叫做阿那含。”
佛继续问:“须菩提,我再问你,你认为证得阿罗汉圣果的修行者,会生起‘我已证得
阿罗汉果位’这样的心念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法叫阿罗汉。世尊,
如果阿罗汉认为自己已修成了阿罗汉果位,那么,就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
众生的相状、寿者的相状。世尊,佛说我已证得无诤三昧,是非曲直保第一,亦为罗汉
中第一离欲的阿罗汉。世尊,我倘若生起‘我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心念,那么世尊就
不会说我是个乐于在山林中寂居静修的阿兰那行者。正因为须菩提并不存有修行的执著
心念,只是假名为须菩提,所以才称为是欢喜修阿兰那行的修行者。”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
须陀洹者,梵语,唐言逆流。逆生死流,不染六尘,一向修无漏业,得粗重烦恼不生,
决定不受地狱、畜生、修罗异类之身,名须陀洹果。若了无相法,即无得果之心,微有
得果之心,即不名须陀洹,故言不也。
现代注释
须陀洹:佛教中最初的修行位阶,为小乘初果。其已断见思烦恼中八十八品见惑,所具
断德相当于大乘圆教十信菩萨中的初信位菩萨,然而智德则不相等。须陀洹已属圣人之
位,非为凡夫;须陀洹梵语意译即为入流,“入圣人之流”之意。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
流者,圣流也,须陀洹人已离粗重烦恼,故得入圣流,而无所入者,无得果之心也。须
陀洹者,乃修行初果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者,梵语,唐言一往来。舍三界结缚,三界结尽,故名斯陀含。斯陀含名一往来
,往来,从天上却到人间生,从人间死却生天上竟,遂出生死,三界业尽,名斯陀含果
。大乘斯陀含者,目观诸境,心有一生灭,无第二生灭,故名一往来。前念起妄,后念
即止;前念有著,后念即离,故实无往来。
现代注释
斯陀含:又作沙羯利陀伽弥。意译作一来、一往来。系沙门四果之第二。又分为斯陀含
向与斯陀含果,即预流果之圣者进而更断除欲界一品至五品之修惑,称为斯陀含向,或
一来果向;若更断除欲界第六品之修惑,尚须由天上至人间一度受生,方可涅槃,至此
以后,不再受生,称为斯陀含果,或一来果。以其仅余下品之贪嗔痴,故又称薄贪嗔痴
、薄地。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阿那含,梵语,唐言不还、亦名出欲。出欲者,外不见可欲之境,内无欲心可行,定不
向欲界受生,故名不来,而实无不来,亦名不还,以欲习永尽,决定不来受生,是故名
阿那含。
现代注释
阿那含:译曰不还、不来。断尽欲界烦恼之圣者名。此圣者未来当生于色界无色界,不
再生欲界,故曰不还。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
尊。】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名阿罗汉。阿罗汉者,烦恼永尽,与物无诤。若作得果之心,即
是有诤。
现代注释
阿罗汉: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
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大智度论》卷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
。一切烦恼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又译曰应真、真人。
【“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
人、众生、寿者。】
阿罗汉,梵语。唐言无诤。无烦恼可断,无贪嗔可离,性无违顺,心境俱空,内外常寂
。若有得果之心,即同凡夫,故言不也。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
,我是离欲阿罗汉。】
何名无诤三昧?谓阿罗汉心无生灭去来,惟有本觉常照,故名无诤三昧。三昧,梵语,
此云正受,亦云正见。远离九十六种邪见,是名正见。然空中亦有明暗诤,性中有邪正
诤,念念常正,无一念邪心,即是无诤三昧。修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若有一念得果
心,即不名无诤三昧。
现代注释
无诤三昧:佛教用语,音译阿兰那。就是入了禅定之意。无我人、彼此、高下、圣凡之
分,一相平等。连真空亦无住,若有住者,即有对待,便生诤论,长系生死矣。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
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阿兰那,是梵语,唐言无诤行。无诤即是清净行。清净行者,为除去有所得心也。若存
有所得心,即是有诤,有诤即非清净道;常得无所得心,即是无诤行也。
现代注释
阿兰那:原意为“树林”,意译为寂静处、空闲处、无诤处、远离处等,指适合修行与
居住的场所。亦意为寂静,即身体寂静,烦恼调伏。玄奘法师将此处译为“无诤行”。
六祖亦如此解。 |
d******y 发帖数: 325 | 14 庄严净土分第十
清净心生。是为净土。庄严所相。即非庄严。故受之以庄严净土分。
经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
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
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直译
佛对须菩提说:“你想想,如来当初在然灯佛那里,有没有得到什么成佛的妙法?”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如来在然灯佛处并未修得什么佛法。”
佛接着问:“须菩提,我再问你,菩萨有没有庄严清净佛土呢?”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所谓庄严佛土,非胜义中存在实有的庄
严,不过是庄严的外在名相罢了。”
佛说:“因此,须菩提,各位菩萨、摩诃萨,都应该像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当对眼识
所见的种种色法生起执著心,也不应于声、色、香、味、触、法等尘境生起执著心,应
该于无任何所缘执著而生起离一切边执的清净心。须菩提,比方说有个人,身体像须弥
山那样高大,你想想,他的身体是不是很高大?”
须菩提回答道:“很大,世尊。为什么这样说呢?佛说的非身就是法身,没有边际,那
才是大身。”
六祖讲经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
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佛恐须菩提有得法之心,为遣此疑,故问之。须菩提知法无所得,而白佛言:“不也。
”然灯佛是释迦佛授记之师,故问须菩提,我于师处有法可得不?须菩提即谓:法因师
开示,而实无所得,但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无尘劳,寂然常照,即自成佛,当知世尊在
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如来法者,譬如日光明照,无有边际,而不可取。
现代注释
然灯佛:音译提洹竭、提和竭罗等。授记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本师。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
光明如灯,故称为然灯佛或锭光佛。佛陀在因地修行,以七朵青莲花供养然灯佛;然灯
佛便以神通力变一方土为泥澜地,儒童解鹿皮衣覆泥,并以发布地,请佛蹈其身而过,
并发愿当于未来世作佛,愿佛授记。然灯佛蹈其身而过,为之授记曰:“过后九十一劫
,等你修满三阿僧只时,你应当作佛,号释迦牟尼。”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
庄严,是名庄严。”】
清净佛土,无相无形,何物而能庄严耶?唯以定慧之宝,假名庄严。事理庄严有三:第
一庄严世间佛土,造寺、写经、布施、供养是也;第二庄严见佛土,见一切人,普行恭
敬是也;第三庄严心即佛土,心净即佛土净,念念常行佛心是也。
现代注释
佛土:又作佛国、佛国土、佛界、佛刹。指佛所住之处,或佛教化之国土。即不仅指净
土,甚且凡夫居住之现实世界,以其为佛教化之世界,亦称佛土。因此,自净土之意义
言,弥勒菩萨之兜率天、观音菩萨之普陀洛伽山等,虽为净土,但均非佛土。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
、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修行人不应谈他是非,自言我能我解,心轻末学,此非清净心也。自性常生智慧,行
平等慈悲心,恭敬一切众生,是修行人清净心也。若不自净其心,爱著清净处,心有所
住,即是著法相。见色著色,住色生心,即是迷人。见色离色,不住色生心,即是悟人
。住色生心,如云蔽天;不住色生心,如空无云,日月长照。住色生心,即是妄念;不
住色生心,即是真智。妄念生则暗,真智照则明。明则烦恼不生,暗则六尘竞起。
现代注释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因此句而顿悟,成为一代禅宗之祖。《六祖坛经》中记载:“
有一天,有一位顾客要买柴,要我把柴送到客店。顾客将柴收下。我得了钱,退出门外
时,见到一位客人在念经,听到经中所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中豁然开悟。于是
就问客人诵念什么经?客人说:‘《金刚经》。’我再问他:‘从哪里来?怎么得到这
本经的?’客人说:‘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东禅寺又称莲花寺,位于黄梅县西南
约一里的东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主持教化的道场,参学门人有一千多人。我就在那
个寺院礼拜祖师,听受此经。五祖常劝出家、在家大众们:只要受持、念诵《金刚经》
,就自然能见自本性,直下了悟成佛。’我听他说完之后,真是前世有缘,承蒙一位客
人取十两银子给我,作为老母衣食之用,叫我到黄梅去礼拜五祖。”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
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色身虽大,内心量小,不名大身。内心量大,等虚空界,方名大身。色身纵如须弥山,
终不为大。
现代注释
须弥山王:即是须弥山,意译妙高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
此山四宝所成,高出众山之上,故称山王。
禅宗有一则故事也提到须弥山。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有一天向智常禅师请教:“禅师!
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小小的芥子如何容纳一座须弥山呢?如此不
合情理,这不是在诳骗世人吗?”智常禅师闻言大笑,问道:“刺史!有人称誉你‘读
破万卷书’,真有此事吗?”“没错!我还不只读破万卷书。”李渤对自己饱读诗书得
意不已。“那么请问刺史,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李渤骄傲地指着自己的头脑
说:“诺!都在这里了!”智常禅师道:“我看你的脑袋也只有一粒椰子大,怎能装下
万卷的诗书呢?莫非刺史也在欺瞒世人的耳目?” |
d******y 发帖数: 325 | 15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有为之福。限量有穷。无为之福。殊胜无比。故受之以无为福胜分。
经文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
,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
胜前福德。”
直译
佛说:“须菩提,就如恒河中有无数沙粒,每一粒沙再做一条恒河。你想想,恒河中所
有的沙粒加起来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仅仅是恒河之沙那么多的恒河已是无可计数,何况所有
河中的沙子的数量呢!”
佛说:“须菩提,我今天实实在在地以真实语向你宣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子,用遍
满上述所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进行布施,他们所获得的福报功
德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子,能对此经信受奉持,不要说讲全部经文,甚
至只受持其中的四句偈语,并向他人解说,这样所获的福德,胜过前面所说以满恒河沙
数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做布施的福德。”
六祖讲经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
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布施七宝,得三界中富贵报;讲说大乘经典,令诸闻者生大智慧,成无上道。当知受持
福德,胜前七宝福德。
现代注释
恒河:为印度五大河之一,又作恒迦河、恒伽河等,意为“由天堂而来”。发源于西藏
的雪山,向东南流,注入孟加拉湾。其源高且远,其河宽且长,河中的沙,因细故多,
其量无法计算,又为大家所悉知悉见,所以佛说法时,常以譬喻极多之数。
福德:分为两种,一是有为的福德;一是无为的福德。有为的福德,是有限量的,多做
善事即多增福德,少做善事即少增福德,所谓种如是因,即得如是果;无为福德,并不
一定要有何造作,乃是本性自具,不假修证,是称量法界,周遍虚空。 |
d******y 发帖数: 325 | 16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是经所在。天龙敬事。故受之以尊重正教分。
经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
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
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直译
接着,佛又说:“须菩提,能够观机随缘地向他人宣说这部经书,甚至只是讲解经中的
四句偈而已,那么应当知道此讲经之处,一切世间所有的天、人、阿修罗,都应该前来
护持、恭敬供养,就如同供养佛塔庙宇一样,更何况有人能够完全信受奉行、诵读这部
经。须菩提,应当知道,此人成就了最高的、第一的、最罕见的佛法。如果有这部经典
所在的地方,就是有佛的地方,也就有尊理佛的弟子在那里。”
六祖讲经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
供养如佛塔庙。】
所在之处,如有人即说是经,若念念常行无念,心无所得心,不作能所心说,若能远离
诸心,常依无所得心,即此身中有如来金身舍利,故言如佛塔庙。以无所得心说此经者
,感得天龙八部,悉来听受。心若不清净,但为名声利益而说是经者,死堕三途,有何
利益?心若清净为说是经,令诸听者除迷妄心,悟得本来佛性,常行真实,感得天人阿
修罗等,皆来供养持经人也。
现代注释
供养:供给资养之义,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等。即以饮食、衣服等物供给佛法僧
三宝、父母、师长、亡者等。
供养于四相上有四事,约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海龙王经·法供养品》第十八
,言究竟之供养:时海龙王问世尊曰:“其有人,以华香杂香捣香,缯盖幢幡,伎乐衣
被,饮食床卧,病瘦医药,供养如来。宁应供养不?”佛言:“龙王!随其所种,各得
其类;此之供养,不为究竟。离于垢尘,植于德本,逮至贤圣心之解脱。不为无德,不
至无上。菩萨有四事,应供养如来。何等四?不舍道心,植诸德本。心立大哀,合集慧
品。建大精进,严净佛土。入深妙法,心得法忍。是为四,尊敬如来为供养也。”五祖
弘忍大师言:“终日供养,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福何可救?”
塔庙:奉安佛物或经文,又为标帜死者、生存者之德,埋舍利、牙、发等,以金石土木
筑造,供人瞻仰的筑物。凡有舍利者,称为塔;无舍利者,称为支提。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
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自心诵得此经,自心解得经义,自心体得无著无相之理,所在之处,常修佛行,念念心
无有间歇,即自心是佛,故言所在之处,则为有佛。
现代注释
弟子:意译所教,即就师而受教者也。就佛而言,声闻、菩萨等虽皆为弟子,但以声闻
人之行仪,最亲顺于佛,故特称弟子。此处指受天、人、阿修罗等尊重佛的大弟子,如
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 |
d******y 发帖数: 325 | 17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至道无名。假之方便。以是名字。行者受持。故受之以如法受持分。
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
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
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
,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
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
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直译
此时,须菩提向佛请示:“世尊,应当叫这部经什么名字呢?我们该如何供奉、修持此
经呢?”
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此名称,你应当供奉、修持。这
样做的原因是什么?须菩提,佛说的般若波罗蜜,并不是实有的般若波罗蜜,而在名相
上称之为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我再问你,如来讲过法没有?”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没有讲过法。”
佛说:“须菩提,你想想,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微尘,是多还是不多?”
须菩提回答道:“很多,世尊。”
佛说:“须菩提,各种微尘,如来说它不是微尘,只是假借个名称;如来说世界即非世
界,只是取个名叫世界。须菩提,你再想想,是否能凭借如来色身的三十二殊妙相貌来
认识真正的如来?”
须菩提回答说:“不能,世尊。不能凭如来的三十二种殊妙相貌而见如来的真实面目。
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所说的三十二相并非是三十二种真实形相,只是因缘和合的假名三
十二相。”
佛说:“须菩提,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用如恒河沙粒数那样多的身体、生命来布施
,又如果再有人,坚持修这部《金刚经》,甚至只念经中四句偈语而已,并广为别人讲
解经文,那么他的福报功德就比前面的善男子、善女人的功德还要多。”
六祖讲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
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
,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佛说般若波罗蜜,令诸学人用智慧除却愚心生灭,生灭除尽,即到彼岸;若心有所得,
即不到彼岸。心无一法可得,即是彼岸;口说心行,乃是到彼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佛问须菩提,如来说法,心有所得不?须菩提知如来说法,心无所得,故言无所说也。
如来意者,欲令世人离有所得之心,故说般若波罗蜜法,令一切人闻之,皆发菩提心,
悟无生理,成无上道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
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来说众生性中妄念,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尘,一切众生,被妄念微尘起灭不停,
遮蔽佛性,不得解脱。若能念念真正修般若波罗蜜无著无相之行,了妄念尘劳,即清净
法性;妄念既无,即非微尘,是名微尘。了真即妄,了妄即真,真妄俱泯,无别有法,
故云是名微尘。性中无尘劳,即是佛世界;心中有尘劳,即是众生世界。了诸妄念空寂
,故云非世界,证得如来法身,普见尘刹,应用无方,是名世界。
现代注释
微尘:即肉眼能看到的最微细者。《俱舍论》说,微尘是由七粒“极微”聚积而成的,
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南怀瑾先生解释,微尘又叫外色尘,可分成七分,就是色、
声、香、味、触、法、空。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
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者,是三十二清净行。三十二清净行者,于五根中修六波罗蜜,于意根中修无
相无为,是名三十二清净行。常修此三十二清净行,即得成佛;若不修三十二相清净行
,终不成佛。但爱著如来三十二相,自不修三十二相行,终不得见如来。
现代注释
三十二相: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庄
严特征,但只有佛陀才能具足三十二种胜相。《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中说:每修一百福
,才庄严一相;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在因地时,由于精进不
懈,经过九十一劫才获得圆满相好的果报。此处为“三十二身皆无相”之意。
秀州华亭有个禅宗大师叫船子诚,开悟于药山,节操高邈,度量不群。船子诚禅师对道
吾、云岩说:“你们一个人去湖南,一个人去江西,都会成为一方的大师,而我天性疏
野,惟好山水,也没什么能奈。此生做个平凡的人,多做一点好事,拜托两位,将来有
第一等的人才,给我送一个来,接我的这一支,以报师恩。”船子诚到江苏秀州华亭那
个地方,划渡船,快乐无边。当时的人不知道他是一个悟道悟得很深的人,所以就把他
的名字叫做船子和尚。
有一次道吾去京口,听到夹山和僧人的问答。僧人问:“什么是法身?”夹山说:“法
身无相。”又问:“什么是法眼?”夹山说:“法眼无瑕。”道吾不觉失笑。夹山便请
教道吾有何高见,请慈悲为他说破。道吾说:“我不可对你说破,但你可以去华亭找船
子和尚。”夹山问:“这个人有什么高妙处?”道吾答道:“这个人上无片瓦,下无扎
锥之地。”
夹山去华亭。船子一见他便问:“大德住什么寺?”夹山说:“是寺就不住,要住就不
似。”船子说:“不似,那似个什么?”夹山说:“不在眼前。”船子问:“从哪儿可
知道它?”夹山说:“眼见耳闻不能知。”船子和尚说:“鹦鹉学人话,永远是个系驴
桩。”接着又说:“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你怎么不说?”夹山刚要张口,
被船子和尚一桨打落水中。夹山刚爬上船,船子又一把揪住他说:“说!说!”夹山刚
要开口,船子又打。顿然夹山有所省悟,于是点头三下。作此偈: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三十年来海上游,水清鱼现不吞钩。
钓竿砍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
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世间重者,莫过于身命。菩萨为法,于无量劫中,舍施身命与一切众生,其福虽多,亦
不如受持此经四句之福。多劫舍身,不了空义,妄心不除,元是众生;一念持经,我人
顿尽,妄想既除,言下成佛。故知多劫舍身,不如持经四句之福。 |
d******y 发帖数: 325 | 18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闻经解义。独悟实相。故受之以离相寂灭分。
经文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
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
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
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
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
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
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
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
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
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
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
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
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
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
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
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直译
这时,须菩提听佛解说《金刚经》,深深解悟了佛法的义理和境界,禁不住感激涕零地
对佛说:“真是难得的经文啊!世尊,佛解说了这样深刻的经文,我自从修得慧眼以来
,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殊胜的经文。世尊,如再有人能听到这样的经文,而能生起清净
的信心,即能证悟万法实相,应该知道此人已经成就了最殊稀有的功德。世尊,这个真
如实相,并不是真实的真如实相,所以如来佛才说它假名为实相。世尊,我今天能够亲
闻佛讲这部经典,理解其义并受持此经,不算难得稀有。如果到了后世的最后一个五百
年中,有众生听闻这微妙经义,并能信受奉持,此人才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为什么这样
说呢?因为此人已没有对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相状产生执著。这又是
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了悟我相本非真实,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一样本非真实。为
什么呢?远离一切对虚妄之相的执著,就可以称之为佛了。”
佛告诉须菩提说:“是这样,是这样!如再有人听闻此经,而能不惊疑,不恐怖,不害
怕,应当知道此人,是相当殊胜稀有的。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所说的第一波罗蜜,
实即并非实有的第一波罗蜜,只是假名的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所谓的忍辱波罗蜜,如来说并非实有的忍辱波罗蜜,只是假名为忍辱波罗蜜
。原因何在?须菩提,比如当初我被歌利王用刀割截身体一事,就是因为我当时已没有
了我相,没有了他人相,没有了众生相和长寿者相。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我当时被歌
利王一节节肢解时,倘若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长生不老者的相状
,那就必定会生嗔恨之心。
“须菩提,再回想过去,在五百年前我当忍辱仙人时,那时,我就不执著于自我的相状
、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和寿命的相状。因此,须菩提,菩萨应脱离所有的相,修成
至高无上、大彻大悟的大智慧,不应执著于一切外相而生成心念,应生成无所挂念的心
念。如果心中有所执著,就无法无住而生其心了。所以,佛说菩萨的心念不应该执著于
色相而布施。须菩提,菩萨为了利益一切的众生,应当如此进行布施。如来说一切所有
的形相都是因缘聚合的假名形相,又说一切所有的众生也不是真实的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说真话的人、说实话的人、讲真理的人,而不是说谎话的人,不是说
怪话的人。须菩提,如来所得之法,是无实也无虚之法。须菩提,倘若菩萨心中执著于
佛法而来布施,就好比一个人走进了黑暗之处,就什么也看不见。倘若菩萨的心中不执
著于佛法而来布施,就好比人有眼睛,在日光的照耀下,能一清二楚地看见各种色法一
样。
“须菩提,未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诵读这部经,如来凭佛无碍的智
慧可以悉知这种人,也可以悉见这种人,一定能成就无量无边无尽的功德。”
六祖讲经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
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
,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自性不痴名慧眼,闻法自悟名法眼。须菩提是阿罗汉,于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已曾
勤奉多佛,岂得不闻如是深法?岂于释迦牟尼佛所始言闻之?然或是须菩提于往昔所得
,乃声闻慧眼,至今方悟佛意,故始得闻如是深经,悲昔未悟,故涕泪悲泣。闻经谛念
,谓之清净,从清净体中,流出般若波罗蜜多深法,当知决定成就诸佛功德也。
现代注释
义趣:义,就是解悟到佛法修证至高无上的道理,义也就是义理,义在古文就代表理,
最高的道理,即是“离相无住,妙有不有”的义理。如经文中“即非……趣”,并不是
兴趣的趣,而是趋向的趋,就是向那个方向,到那个路上,目标的趋向,即是“般若妙
用,真空不空”的旨趣。
慧眼:指智慧之眼。为五眼之一,即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的智能。
小乘人的慧眼,只得我空,犹有法执存在,对真理仍是“雾里看花”隔了一层,终未究
竟。慧眼又称灵眼,其来源于印度教湿婆神的巨大慧眼,可以洞察凡间一切。五眼分别
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虽行清净行,若见垢净二相,当情并是垢也,即非清净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实相也。
现代注释
实相: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在佛教中,实相是无相的,假名之曰实相,
其实是要以言遣言,千万不可执著有实体存在的东西,叫做实相。
六祖曾对怀让禅师说:“西方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后来
,怀让禅师在江西般若寺打坐参禅时,遇到马祖道一,怀让禅师知道他是法器,很关心
地问道:“大德!你在这里做什么呢?”“打坐。”“为什么要打坐呢?”“为了成佛
。”“打坐怎么能成佛呢?”马祖道一觉得这位老和尚过分啰唆,不再回答。怀让禅师
不得已,就拿一块砖头,在马祖道一座旁每天推磨,经过多日,马祖道一终于好奇地问
道:“请问你每天在这里做什么?”怀让禅师回答:“我在磨砖头啊!”马祖道一又问
:“你磨砖头做什么?”怀让禅师说:“为了做镜子啊!”马祖道一疑惑道:“磨砖怎
么能做镜子呢?”怀让禅师反问道:“磨砖既然无法做镜子,你在这里打坐,怎么可能
成佛呢?”马祖道一有所悟,问怀让禅师:“要如何用心,才能达到无相三昧的境界?
”怀让禅师答道:“学心地法门,就像播种;我为你讲解法要,就像天降甘露。只等因
缘和合,就能见道。”马祖道一当即拜怀让禅师为师,终成禅门一代宗师。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
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
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
相则名诸佛。”】
须菩提深悟佛意,盖自见业尽垢除,慧眼明彻,信解受持,即无难也。世尊在世说法之
时,亦有无量众生,不能信解受持,何必独言后五百岁?盖佛在之日,虽有中下根不信
及怀疑者,即往问佛,佛即随宜为说,无不契悟。佛灭度后,后五百岁,渐至末法,去
圣遥远,但存言教,人若有疑,无处咨决,愚迷抱执,不悟无生,著相驰求,轮回诸有
,于此时中,得闻深经,清心敬信,悟无生理者,甚为希有,故言第一希有。于如来灭
后,后五百岁,若复有人,能于般若波罗蜜甚深经典,信解受持者,即知此人无我人众
生寿者之相。无此四相,是名实相,即是佛心,故曰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现代注释
第一希有:第一希有是《金刚经》特别提出来的,第一希有就是了不起,超凡而入圣,
第一希有就是几乎等同于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佛印可须菩提所解,善契我心,故重言如是也。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声闻久著法相,执有为解,不了诸法本空,一切文字,皆是假立,忽闻深经,诸相不生
,言下即佛,所以惊怖。唯是上根菩萨,得闻此理,欢喜受持,心无怖畏退转,如此之
流,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口说心不行即非,口说心行即是;心有能所即非,心无能所即是。
现代注释
第一波罗蜜:第一波罗蜜也就是般若,大智慧。而般若里的实相般若,就是见道体,也
就是我们后世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方法,总括而言,其有六种,即为“六
度”。其中“般若波罗蜜”一度最为重要,故称“第一波罗蜜”;其他五度为:布施、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见有辱境当情,即非;不见辱境当情,即是。见有身相,当彼所害,即非;不见有身相
,当彼所害,即是。
现代注释
忍辱波罗蜜:梵语为羼提,意译为安忍、忍等。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的境。六
度之一。忍,是能忍之心;辱,是所忍的境。忍,约可分为三种:1.生忍,对于人事方
面的毁誉,皆能安然顺受,不生瞋恚之心;2.法忍,对于自然环境方面的逆境,如饥饱
、冷热等非人力所造者,能处之泰然;3.无生法忍,菩萨行诸度时,了知一切诸法无我
、本然不生的空理,将真智安住于理而不动。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
恨。】
如来因中,在初地时,为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无一念痛恼之心,若有痛恼之
心,即生嗔恨。歌利王是梵语,此云无道极恶君也。一说如来因中,曾为国王,常行十
善,利益苍生,国人歌赞此王,故云歌利王,求无上菩提,修忍辱行。时天帝释化作旃
檀罗,乞王身肉,即割施,殊无嗔恼。今并存二说,于理俱通。
现代注释
歌利王:意译作斗诤王、恶生王、恶世王、恶世无道王。世尊有一生在南天竺出家为婆
罗门,有一天,在林中习定,恰巧歌利王带同大臣宫女等来游玩,疲极午睡,宫女采花
林中,见到仙人,立即顶礼,仙人便向她们说法。歌利王醒来时不见宫女,入林中寻至
仙人处,见众宫女围绕听法,王问他修何法,仙人云:“我以无嗔为戒。”王以剑割其
耳朵试之,看他会否起嗔心,但仙人面不改容,其心如如不动,大臣即时劝谏:“此人
是大菩萨,不应伤害。”王再割其鼻、手,及足试之,仙人仍如如不动,不起嗔心,此
时四大天王下沙石以惩罚歌利王,王即向仙人求忏悔,仙人云:“我无嗔,汝不用向我
求忏悔。”王问有何证明彼无嗔,仙人即时发愿云:“若我实无嗔心,愿我身体平复如
故。”即时仙人身体平复如故,皆因福德智慧淳厚所致。王再忏悔,仙人云:“汝今日
以无明剑割我身体,若我成佛,当以般若剑断汝烦恼。”歌利王就是后来的陈如尊者。
嗔恨:又云嗔恚,为三毒之一。对于苦与产生苦的事物,厌恶憎恚,谓之嗔。能使身心
热恼,起诸恶业。唐朝时,权倾朝野的太监鱼朝恩,有一天问药山禅师:“禅师!请问
你,《普门品》说‘假使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什么叫做黑风?”黑风就是
指烦恼、嗔恨的意思。药山禅师听了这话,并不正面回答他,只是对着他说:“鱼朝恩
!你这个太监,你问这个问题做什么?”鱼朝恩当时是朝中不可一世的重要人物,甚至
连皇帝也要听他的话,不意药山禅师这么回答他,生气是可想而知,因此随即面露愤怒
的样子。这时药山禅师哈哈一笑,他说:“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漂堕罗刹鬼国。”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
寿者相。】
如来因中于五百世修忍辱波罗蜜,以得四相不生。如来自述往因者,欲令一切修行人,
成就忍辱波罗蜜。行忍辱波罗蜜者,不见一切人过恶,冤亲平等,无是无非,被他打骂
残害,欢喜受之,备加恭敬,行如是行者,即能成就忍辱波罗蜜。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
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不应住色生心者,是都标也。声香等,别立其名也。于此六尘起憎爱心,由此妄心,积
集无量业结,覆盖佛性,虽种种勤苦修行,不除心垢,终无解脱之理。推其根本,都由
色上住心。如能念念常行般若波罗蜜,推诸法空,不生执著,念念常自精进,一心守护
,无令放逸。《净名经》云:求一切智,无非时求。《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昼夜
精勤,常住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作意,无时暂舍。
现代注释
无所住心:即其心无往。无住,即无著、不执著。无所住是不滞住善恶、是非、家有、
断常、迷悟等对待的两边,连中道亦不住。
潮州灵山大颠禅师,俗姓陈,名宝通,唐开元末生于潮阳。从禅宗的传承上看,他是六
祖大师的三传弟子,是在石头希迁门下悟道的,属于南禅青原一系。大颠禅师初参石头
希迁禅师时,石头禅师问道:“哪个是你的心?”大颠禅师回答道:“见语言者是!”
石头禅师不以为然地说道:“有见有言即是妄心,真心是离却见闻音声!”大颠禅师感
到惭愧,日夜精勤参究,什么才是自己的真心?十天以后,大颠禅师又再回来请示道:
“上次我答得不对,今天,我知道什么是我的心了。”石头禅师问道:“什么是你的心
?”大颠禅师回答道:“扬眉瞬目。”石头禅师不满意地再问道:“除却扬眉瞬目,请
将你的真心拿来!”大颠禅师冷汗直冒,答道:“如果扬眉瞬目处不是真心,那么我无
心可取!”石头禅师呵斥道:“你这拨无因果的野狐禅,万物的呈现,源于心识的运作
,若言无心,尽同谤法。见闻觉知,虽是妄心,但若不用心,不从假悟空,于空悟色法
一如,体相无碍的第一义谛,又如何悟入生佛平等,烦恼即菩提,上妙不思议境呢?”
大颠禅师终于言下大悟。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若心住涅槃,非是菩萨住处;不住涅槃,不住诸法,一切处不住,方是菩萨住处。上文
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菩萨不为求望自身快乐,而行布施;但为内破悭心,外利益一切众生,而行布施也。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如者,不生;来者,不灭。不生者,我人等相不生;不灭者,觉照不灭。下文云:如来
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说我人等相,毕竟可破坏,非真实体也。一
切众生,尽是假名;若离妄心,即无众生可得,故言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真语者,说一切有情无情,皆有佛性;实语者,说众生造恶业,定受苦报;如语者,说
众生修善法,定有乐报;不诳语者,说般若波罗蜜法,出生三世佛,决定不虚;不异语
者,如来所说初善中善后善旨意微妙,一切天魔外道,无有能超胜及破坏佛语者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无实者,以法体空寂,无相可得;然中有恒沙性德,用之不匮,故言无虚。欲言其实,
无相可得;欲言其虚,用而无间,是故不得言无,不得言有。有而不有,得无而不无,
言譬不及者,其唯真智乎!若不离相修行,无由臻此。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
于一切法,心有住著,则不了三轮体空,如盲者处暗,无所晓了。《华严经》云“声闻
在如来会中闻法,如盲如聋”,为住诸法相故也。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若菩萨常行般若波罗蜜多无著无相行,如人有目,处于皎日之中,何所不见也?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
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当来之世者,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浊恶之世,邪法竞起,正法难行,于此时中,若有
善男子善女人,得遇此经,从师禀受,读诵在心,精进不忘,依义修行,悟入佛之知见
,则能成就阿耨菩提,以是三世诸佛,无不知之。 |
d******y 发帖数: 325 | 19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受持读诵。自利利他。功德无边。不可称量。故受之以持经功德分。
经文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
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
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
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
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
、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
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直译
“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上午用恒河沙数这么多的身体来做布施,中午又
用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身体来做布施,下午也一样,像这样用百千万亿劫那样长的时间,
用身体来做布施。如还有一人,听闻了此经,生起不退的信心,完全信奉不怀疑,那他
所得的福德就超过前面那个布施的人,更何况抄写经文、受持、读诵、为他人解说经文
呢!
“须菩提,概括地说,这部经有不可思议、不可估量、无边无际的功德。如来本为发大
乘菩萨道心的人而说,为发最上佛乘的众生而说。如果有人能受持诵读此经,广为他人
宣说,如来可以悉知这个人,也可以悉见这个人,一定能成就不可衡量、不可称计、无
边无际、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样的人,就担当得起如来无上正等正觉的家业。这是什么
原因呢?须菩提,一般乐于小乘佛法的人,会执著于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
寿命相状,对于此经他们不会听闻信受、阅读背诵、广为他人宣说。
“须菩提,无论在什么地方,假如有这部经,那么一切的天人、阿修罗全都应当供养此
经,应该知道此经所在之处即等于佛塔的所在地,就应毕恭毕敬,环绕它顶礼膜拜,以
各种芳香的花朵和细香散于其四周,虔诚地供养。”
六祖讲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
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
,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佛说末法之时,得闻此经,信心不逆,四相不生,即是佛之知见,此人功德,胜前多劫
舍身功德,百千万亿不可譬喻。一念闻经,其福尚多,何况更能书写、受持、读诵、为
人解说,当知此人,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种种方便,为说如是甚深经典
,俾离诸相,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得福德,无有边际,盖缘多劫舍身,不了诸法
本空,心有能所,未离众生之见。如能闻经悟道,我人顿尽,言下即佛,将舍身有漏之
福,比持经无漏之慧,实不可及。故虽十方聚宝,三世舍身,不如持经四句偈。
现代注释
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佛经上讲时间,一天分三时,就是三个阶段。初日分就是上
午,中日分就是中午,后日分就是下午,这三句话说的是一天的时间。
劫:古印度的时间单位,佛教沿用之。意译为最长久的时间。在印度,通常以一劫为梵
天的一日,即人间的四十三亿二千万年。佛教则视之为不可计算的极长时间,故经论中
多以譬喻故事喻显之。佛教对于“时间”的观念,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
的过程。
书写、受持、读诵:星云大师在《金刚经讲话》中注,修持《金刚经》一共有十种方法
,也就是“十法行”。1.书写。恭敬书写本经,这就是修行。2.供养。将经典供奉在塔
里、佛殿里,以此诚心供养,也是修行。3.施他。就是印经布施他人,使经典能够广为
流传。4.谛听。用心地听闻经义,这也是修行之一。5.宣说。听闻了经义之后,能够为
别人讲解经文,解除文字障碍。6.受持。自己能持这个道理,在生活之中,广大地发挥
,也是修行。7.开演。把义理详细地宣说,令他人也能彻知彻悟。8.讽诵。读诵《金刚
经》也是修行。9.思惟。就是深入义理,静默思想,以发衍经义的甚深奥妙之理。10.
修习。也就是因思而行,证入圣果。六祖的第三传弟子大颠禅师一生中曾抄写1500卷《
金刚经》、30部《法华经》。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持经之人,心无我所,无我所故,是为佛心。佛心功德,无有边际,故言不可称量。
现代注释
功德:音译作惧曩、虞曩、求那。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又世人拜佛、诵经、布施
、供养等,都叫功德。
韦刺史问六祖:“弟子听说达摩祖师当年化导梁武帝时,武帝问:‘朕一生中建造寺庙
,敕度僧人,布施财物,广设斋会,有什么功德呢?’达摩祖师说:‘实在说并没什么
功德。’弟子不明白这个道理,希望和尚为我解说!”
六祖说:“实在没有什么功德可说。你们不要怀疑先圣的话!梁武帝心存邪见,没有认
识真正的法性。建造寺庙,敕度僧人,布施设斋,这只是在求有漏的人天福报,不可将
这福报当做功德。因为功德原本就在法身之中,不在修福的事相上求。”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
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
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乘者,智慧广大,善能建立一切法。最上乘者,不见垢法可厌,不见净法可求,不见
众生可度,不见涅槃可证,不作度众生心,亦不作不度众生心,是名最上乘,亦名一切
智,亦名无生忍,亦名大般若。
若有人发心求佛无上道,闻此无相无为甚深之法,即当信解受持,为人解说,令其深悟
,不生毁谤,得大忍力、大智慧力、大方便力,方能流通此经也。上根之人,闻此经典
,得深悟佛意,持自心经,见性究竟,复起利他之行,能为人解说,令诸学者,自悟无
相之理,得见本性如来,成无上道。当知说法之人,所得功德,无有边际,不可称量。
闻经解义,如教修行,复能广为人说,令诸众生,得悟修行无相无著之行,以能行此行
,有大智慧光明,出离尘劳,虽离尘劳,不作离尘劳之念,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名荷担如来。当知持经之人,自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
现代注释
大乘:公元1世纪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别。在印度发展出了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和密
教这三个主要学派。北传中国以后,又有所发展。大乘强调利他,普度一切众生,提倡
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大乘”。
荷担:荷,置物于背;担,置物于肩。与“荷负”、“荷法”同义,皆谓护持佛教大法
,担负佛法相续之责。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
受、读诵、为人解说。】
何名乐小法者?为二乘声闻人,乐小果,不发大心,故即于如来深法,不能受持读诵、
为人解说。
现代注释
小法:即指小乘法。佛之说法,实际并无二致,只因弟子发心不同,致使浅者见浅,深
者为深,而有大小乘之别。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
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若人口诵般若,心行般若,在在处处,常行无为无相之行,此人所在之处,如有佛塔,
感得一切天人,各持供养,作礼恭敬,与佛无异。能受持经者,是人心中,自有世尊,
故云如佛塔庙,当知所得福德,无量无边。
现代注释
作礼围绕:佛在世时,弟子来见佛,大都绕佛一匝或三匝,然后至诚顶礼。在古印度,
环绕佛塔右行三匝或更多匝,是一种表示虔诚恭敬的礼仪。
即为是塔:佛塔是诸佛意所依,释迦佛示现涅后遗有八大佛塔,于八大佛塔所在地方顶
礼、转绕有殊胜的功德。而经典所在之处如有佛塔,一切天人、非人也都会恭敬。此处
的“即为是塔”有一则公案。明朝弘治年间,嘉兴府真如佛塔濒临倒塌。有一位慧林和
尚,广行募化,二十年后佛塔重又修葺一新。缘起是慧林在一次苦修时,突然一个鬼使
来临,拿长绳套在他的脖子上,令其即刻去见中阴法王。他乞求鬼使宽限七天,等作完
焰口佛事禺后再去阴间。待鬼卒同意后,他集中弟子说:“阎王让我七天后离开人间,
怎么办?”弟子说:“离此处一天船程远的苏州承天寺,寺匦一位禅师专修《金刚经》
,威力盛猛,可以求他解救。师父到那里一定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于是慧林去
苏州拜见禅师,禅师说:“如果你答应修复寺匦将要倒塌的佛塔,我有办法令你七天后
免于死亡。”慧林答应以后一定化缘修塔。禅师令其七天中住于禅房不断念诵《金刚经
》,念一遍经后即云“当知此处即为是塔”,以此消灾免难。慧林和尚依教非常精进,
七天后两个鬼卒来问禅师慧林和尚的去处,禅师说:“就坐在我的房间里。”两个鬼卒
一起进去,慧林和尚正在念经,每念一遍就诵“当知此处即为是塔”。这样念诵时,两
个鬼卒只能见到一座光芒万丈的大佛塔。因无法捉到慧林交差,只好去问禅师:“我们
与慧林和尚约好今天带他离开人间,但现在根本看不见他,怎么办呢?”禅师说:“般
若所发的威光力量令你们无法接近,只能放弃离开吧。”两鬼听后怏怏而去。禅师对慧
林说:“我已救你一命,现在你应兑现诺言,化缘好好修塔。”慧林由于被鬼套上了绳
子,没法解开,所以只好天天拖着绳子去化缘,二十年后他终于修成了一座非常庄严的
佛塔。 |
d******y 发帖数: 325 | 20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恒沙罪业,一念消除果报。
经文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
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
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
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
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直译
佛接着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受持诵读此经,如还被别人轻视作践
,这就是由于前世做下了罪业,应该现世遭受恶报。因为现世被人轻贱,那么前世的罪
业就抵消了,就可修成至高无上、大彻大悟大智慧。
“须菩提,我想起过去无量无尽的劫前,在然灯佛前,曾遇到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
佛,我全都一一亲承供养,一个也没有错失过。如果有人于未来之世,能够受持、诵读
此经,所得功德,和我过去供养诸佛的功德相比,我不及他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乃
至数字、譬喻都无法达到的无数分之一。
“须菩提,倘若善男子、善女人在后世能受持、读诵此经,那他的功德,如果我一一具
体细说,也许有的人听到后会心慌意乱,狐疑而不相信。须菩提,应当知道此《金刚经
》的义理是不可思议的,受持、诵读此经所得的善报也是不可思议的。”
六祖讲经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
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持经之人,各得一切天人恭敬供养,为前生有重业障故,今生虽得受持诸佛如来甚
深经典,常被人轻贱,不得人恭敬供养。自以受持经典故,不起人我等相,不问冤亲,
常行恭敬,心无恼恨,荡然无所计较,念念常行般若波罗蜜行,曾无退转,以能如是修
行故,得无量劫以到今生,所有极恶罪障,并能消灭。又约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
,今世即是后念觉心,以后念觉心,轻贱前念妄心,妄不得住,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
灭,妄念即灭,罪业不成,即得菩提也。
现代注释
业:音译“羯磨”。佛教解为造作之义。是指行为、所作、意志等身心的活动。一般分
为三种,即是“身、语、意”三业。业的性质,有善、恶、无记三种。所造者为五逆十
恶之罪业,将来必受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业报;若造五戒十善之善业,将来可得
人天等善道之福报。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
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
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供养恒沙诸佛,施宝满三千界,舍身如微尘数,种种福德,不及持经一念悟无生理,息
希望心,远离众生颠倒知见,即到波罗彼岸,永出三涂,证无余涅槃也。
现代注释
阿僧祗:印度数目之一,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等,意谓无穷极之数。此词多用
于计量劫数,而计量劫数时,又有小阿僧祗与大阿僧祗之分。
那由他:指极大之数,有说是百亿,也有说是千亿,或更大之数。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
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佛言末法众生,德薄垢重,嫉妒弥深,邪见炽盛。于此时中,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
读诵此经,圆成法相,了无所得,念念常行慈悲喜舍,谦下柔和,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或有人不知如来正法,常往不灭,闻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人能成就无相心,行无
相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必心生惊怖,狐疑不信。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是经义者,即无著无相行也。云不可思议者,赞叹无著无相行,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也。
现代注释
果报: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应报、异熟果等。吾人今日所受之境,乃过去世所作业
因的结果,故曰果;又为应于其业因而报者,故曰报。
《六祖坛经》云:“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
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从前,有一个卖烧饼的小孩子,因为把一
天所获捐献给一位化缘修庙的和尚,交不出卖烧饼的钱而被老板开除,从此流落街头当
乞丐。后来,生活环境不好,致使他双眼失明,头上长了癞痢。在贫病交迫、走投无路
的时候,他去寺院寻那位化缘修庙的和尚。而老法师因为修持得道,已证得三明六通,
知道小乞丐将到寺院来求援,就在当天晚上召集徒众,交代大众:“明天有本寺的大护
法要来,大家开山门恭敬迎接,不可怠慢!”
第二天全寺执事扫洒以待,可是直到傍晚都不见有什么大护法来。老和尚传人一问,知
客师父疑惑地答:“没有什么大护法光临呀!”老和尚诘问道:“难道今天什么人都没
有来吗?”知客师傅说:“什么人都没有呀!只有……只有一个小小瞎眼乞丐罢了,他
要进来,我怕坏了迎宾的大礼,给他几个饼把他赶走了。”老和尚一声大喝:“这人就
是我们的大护法。赶快把我们的大护法追回来!”
知客师父闻声惊愕,面有难色,又不敢违抗住持的吩咐,只得立刻下山追寻。幸而小瞎
子脚程慢,不久就追上了,便把瞎子迎进寺里恭谨招待,百般呵护,让他在寺里住了下
来。想不到有一天夜里小瞎子上厕所出了事,一个不小心掉下茅坑淹死了。消息一传开
,就有许多知道的人替他抱不平:“你们说说看,好心哪里有好报?这世上哪有什么因
果报应?这个小孩子本来卖烧饼为生,日子过得好好的,偏偏做了那个功德以后就交上
噩运,先是被解雇当了乞丐,又瞎了眼,好不容易在寺里安顿下来,却掉到茅坑淹死了
。你们说说看,好心哪里有好报?”
话越传越盛,终于传到老和尚的耳中。有一天老和尚就召集村民大众开示,告诉大家说
:“这个小孩子依照过去世的业报,应该要受三世苦:第一世要受穷苦报,现癞痢相;
第二世要瞎而不见;第三世应受跌进厕所淹毙的报应。可是因为他一念慈悲,发心做了
大功德,所以将三世的罪业提前在一世受报,省去了二世的痛苦折磨,现在已经超生到
天上了!因果历历不爽,岂可以凡夫心、凡夫眼视之量之?因果炯炯昭彰,岂是善恶无
有报应?” |
|
|
d******y 发帖数: 325 | 21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本来无我。安得有人。为度彼人。故权立我。故受之以究竟无我分。
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
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
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
,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
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
,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
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
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直译
此时,须菩提向佛请示道:“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他们的
心念该如何安往?应如何降伏他们的迷妄心呢?”
佛告诉须菩提说:“善男子、善女人中凡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志
:我应当度化一切众生,如此灭度了一切众生,而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众生被度脱。为什
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菩
萨。这是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种法名为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须菩提
,你意下如何?如来在然灯佛处,有没有得到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
须菩提回答道:“没有,世尊。按照我对佛所讲的教义理解,佛在然灯佛处,并没有什
么佛法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
佛答复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须菩提,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佛法可以使如来得
到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倘若我有得此法,那么然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你来世必
当成佛,名释迦牟尼。正因为并没有佛法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然灯佛才会为
我授记,并这样说:你在来世必当成佛,名号为释迦牟尼。为什么呢?所谓如来,即是
诸法的本义,一切诸法体性空寂。如果有说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果位,须菩提,实
际上并没有佛法使佛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如来所修成的无上正等正觉,于彼中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所以,如来
说一切诸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的一切法,都不是一切法,所以才叫做一切假名的
法。须菩提,譬如说人的身形高大。”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材高大,实际上不是真实的身材高大,只是假名
的高大身材。”
佛说:“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如果菩萨这样说:我应当灭度无量的众生,那他也就
不是菩萨了。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一个法名为菩萨。所以佛说一切诸法都没
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须菩提,倘若菩萨说这样的话
:我应当清净庄严佛土,就不能叫做菩萨。这又为什么呢?如来说清净庄严佛土,就不
是清净庄严,只是假名的清净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能够透彻无我的真理,如来就说
他是真正的菩萨。”
六祖讲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
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须菩提问佛,如来灭后五百岁,若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依何法而住?如何降
伏其心?佛言,当发度脱一切众生心,度脱一切众生,尽得成佛已,不得见有一众生是
我灭度者。何以故?为除能所心也,除有众生心,亦除我见心也。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若见有众生可度者,即是我相;有能度众生心,即是人相;谓涅槃可求,即是众生
相;见有涅槃可证,即是寿者相。有此四相,即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有法者,我人等四法是也。不除四法,终不得菩提。若言我发菩提心者,亦是人我等法
。人我等法,是烦恼根本。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
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
是如是。】
佛告须菩提:我于师处,不除四相,得授记不?须菩提深解无相之理,故言不也,善契
佛意。故佛言:如是,如是。言是,即印可之辞也。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佛言实无我人众生寿者,始得受菩提记。我若有发菩提心,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以实
无所得,然灯佛始与我授记。此一段文,总成须菩提无我义。佛言诸法如义者,诸法即
是色声香味触法,于此六尘中,善能分别,而本体湛然,不染不著,曾无变异,如空不
动,圆通莹澈,历劫常存,是名诸法如义。《菩萨璎珞经》云:“毁誉不动,是如来行
。”《入佛境界经》云:“诸欲不染故,敬礼无所观。”
现代注释
授记: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说、记等。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
教理;后来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再后来专指诸佛预知弟子某世证果,及其国土
、名号,而予以记别。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佛言,实无所得心,而得菩提,以所得心不生,是故得菩提。离此心外,更无菩提可得
,故言无实也。所得心寂灭,一切智本有,万行悉圆备,恒沙德性,用无乏少,故言无
虚也。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
能于诸法,心无取舍,亦无能所,炽然建立一切法,而心常空寂,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
。恐迷者贪著,一切法以为佛法,为遣此病,故言即非一切法。心无能所,寂而常照,
定慧齐行,体用一致,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
大身。”】
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者,以显一切众生。法身不二,无有限量,是名大身;法
身本无处所,故言则非大身。又以色身虽大,内无智慧,即非大身;色身虽小,内有智
慧,得名大身。虽有智慧,不能依行,即非大身;依教修行,悟入诸佛无上智见,心无
能所限量,是名大身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
菩萨若言因我说法,除得彼人烦恼,即是法我。若言我度得众生,即有我所。虽度脱众
生,心有能所,我人不除,不得名为菩萨。炽然说种种方便,化度众生,心无能所,即
是菩萨也。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
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
,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菩萨若言我能建立世界者,即非菩萨。虽然建立世界,心有能所,即非菩萨。炽然建立
世界,能所心不生,是名菩萨。《最胜妙定经》云:“假使有人造得白银精舍,满三千
大千世界,不如一念禅定心。”心有能所,即非禅定;能所不生,是名禅定。禅定即是
清净心也。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于诸法相,无所滞碍,是名通达。不作解法心,是名无我法。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
是菩萨。随分行持,亦得名为菩萨,然未为真菩萨。解行圆满,一切能所心尽,方得名
真是菩萨。
现代注释
无我法:即是“人无我”、“法无我”的二无我,亦名二空。“我”是妄情所执的实体
,而此实体,人法都无,毕竟空寂。人无我:人为五蕴假合,因业流转,没有一生不变
的实体。法无我:不论佛法、世法,皆为依缘假立,对待而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 |
d******y 发帖数: 325 | 22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一眼摄五眼。一沙摄恒河沙。一世界摄多世界。一心摄若干心。故受之以一体同观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
,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
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直译
佛问:“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肉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有肉眼。”
佛问:“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天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有天眼。”
佛问:“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慧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有慧眼。”
佛问:“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法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有法眼。”
佛问:“须菩提,你想想,如来有佛眼吗?”
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来有佛眼。”
佛又问:“须菩提,你想想,像恒河中所有的沙粒,佛说这所有的沙粒是沙粒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如来说是沙粒。”
佛继续问:“须菩提,你再想想,譬如一条恒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个沙粒又是一条恒
河,这么多恒河的所有沙粒都是佛土,数目是不是很多呢?”
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你所处的这么多国土中的所有众生,所有种种不同的心念如来都完全
知晓。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来说的种种心,都并非是真正的心,只是假名称之为心。为
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过去的心是不可得到的,现在的心也是不可得到的,未来的心
也一样是不可得到的。”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
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
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
尊,如来有佛眼。”】
一切人尽有五眼,为迷所覆,不能自见。故佛教除却迷心,即五眼开明。念念修行般若
波罗蜜法,初除迷心,名为第一肉眼。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起怜悯心,是名为第二
天眼。痴心不生,名为第三慧眼。著法心除,名为第四法眼。细惑永尽,圆明遍照,名
为第五佛眼。又云,见色身中有法身,名为天眼。见一切众生,各具般若性,名为慧眼
。见性明彻,能所永除,一切佛法,本来自备,名为法眼。见般若波罗蜜,能生三世一
切法,名为佛眼。
现代注释
法眼:菩萨之眼,能够清楚地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为五眼之一。佛教灵山会上,世
尊拈花,迦叶微笑,佛嘱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法门。”《大集经
》卷五十六慧远注:“智能照法,故名法眼。”《无量寿经》卷下:“法眼观察究竟诸
道。”在河南省商城县黄柏山,有一座法眼寺。明代无念禅师创建,取名法眼寺,意谓
佛教中心。俗称大庙。无念禅师俗姓熊,法名僧有,号无念。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至黄柏山,“爱其幽迥,募为栖隐之区”,建寺讲道,被尊为“鄂豫禅宗”。明代名
臣邹元标、梅国祯,学者李贽、焦,文坛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兄弟以及史称四大高僧
之一的憨山,皆与禅师“过往甚密”,名重一时。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
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恒河者,西国祗园精舍侧近河,如来说法,常指此河为喻。佛说此河中沙,一沙况一佛
世界,以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举此众多国土者,欲明其中,所有众生,
一一众生,皆有若许心数也。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
非心,是名为心。】
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一一众生,皆有若干差别心数;心数虽多,总名妄心,识得妄心
非心,是名为心。此心即真心、常心、佛心、般若波罗蜜心、清净菩提涅槃心也。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不可得者,前念妄心,瞥尔已过,追寻无有处所。现在心不可得者,真心无相,
凭何得见?未来心不可得者,本无可得,习气已尽,更不复生。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
名为佛。
现代注释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金刚经》中有“离三心,去四相”之说。三心为过去心、
现在心、未来心;四相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德山禅师听到南方弘扬禅宗的顿教法门,特地做了一部《金刚经》的疏钞,想要批驳“
顿悟成佛”的说法。他带着《青龙疏钞》南下,在路上肚子饿了,见到小店里有一个老
婆婆在卖茶点,德山禅师上前要买点心充饥,老婆婆说:“禅师!你担子里面装的什么
?”德山禅师说:“我担子里挑的是《金刚经》的批注。”老婆婆说:“你是研究《金
刚经》的呀!我有一个问题请教你,如果你能回答得出来,今天的点心就由我供养。”
德山禅师一听,一个老婆婆能有什么了不起的问题,就说:“好!你请问,有什么问题
啊?”老婆婆说:“禅师!《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
不可得。’请问禅师:现在你要吃点心,是点的什么心呢?”德山禅师被这个老太太一
问,哑口无言。后来德山禅师依止龙潭禅师,一日师曰:“夜已深了,你下去休息吧。
”德山说:“外面黑。”龙潭禅师搓一纸卷代烛,点着后递给德山,德山刚接到手里,
龙潭却“扑”地一下把火吹灭,就在灯熄灭的一刹那,德山禅师恍然大悟。 |
d******y 发帖数: 325 | 23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遍周法界。一化普通。七宝福田。宁如四句。故受之以法界通化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
多。
直译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问:“须菩提,我问你,倘若有人用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那么此人因为
布施的因缘所修得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回答说:“是很多,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缘所得的福德是很多。”
佛又说:“须菩提,假如福德有一个实体的话,如来便不可以说福德多了。因它没有实
体,无可形容,如来才说他获得的福德多。”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
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七宝之福,不能成就佛果菩提,故言无也。以其无量数限,故名曰多。如能超过,即不
说多也。
现代注释
因缘:“因”与“缘”并称。“因”是产生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是相资助的间
接条件。一切法的生成,皆依赖各种条件。例如种子为“因”,阳光、雨露、泥土等为
“缘”,因缘和合而生稻谷。 |
d******y 发帖数: 325 | 24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三身具足。诸相圆成。人法俱忘。即非具足。故受之以离色离相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
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
相具足。”
直译
佛又问:“须菩提,你再想想,佛可以凭借圆满庄严的色身形相来证见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如来不能凭借圆满庄严的色身来证见。为什么呢?如
来说的完美的色身形相,不是真实不变的色身形相,只是假名为色身而已。”
佛又问:“须菩提,你再想想,如来可凭所具备的种种圆满妙相来证见吗?”
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如来不能凭各种圆满妙相来证见。这是什么缘故?因
为如来所说的圆满诸相不是真实的相貌,只不过是假名为圆满诸相而已。”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
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佛意恐众生不见法身,但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辉,以为如来真身,为遣此迷
,故问须菩提,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三十二相即非具足色身,内具三十二净行,是名
具足色身。净行者,即六波罗蜜是也。于五根中修六波罗蜜,于意根中定慧双修,是名
具足色身。徒爱如来三十二相,内不行三十二净行,即非具足色身。不爱如来色相,能
自持清净行,亦得名具足色身也。
现代注释
具足色身:即肉身。佛典中多用以指佛,菩萨的相好身。也就是指圆满报身佛的总相,
即三十二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
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如来者,即无相法身是也。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之。慧眼未明具足,生我人等相,
以观三十二相为如来者,即不名为具足也。慧眼明彻,我人等相不生,正智光明常照,
是名诸相具足。三毒未泯,言见如来真身者,固无此理,纵能见者,只是化身,非真实
无相之法身也。
现代注释
具足诸相:指圆满报身佛的别相,“诸相”指如来的各种相貌特征,即三十二相、八十
种细微殊好特征结合起来的殊胜容貌形相。 |
d******y 发帖数: 325 | 25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终日谈空。不谈一字。若云有说。即谤如来。故受之以非说所说分。
经文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
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
是名众生。”
直译
佛说:“须菩提,你不要以为如来有这样的意念:我应当有所说法,你不要如此生心动
念。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的念头即是毁谤佛,因为他不能了解我所说的
是真谛。须菩提,所谓说法,其实无法可说,只是说他在说法。”
这时,道德智能圆满的须菩提当机启问佛道:“世尊,如果有众生在未来之世听闻您说
的法,能够生起信心吗?”
佛回答说:“须菩提,那些众生,并非真正的众生,也非非众生。这是什么原因呢?须
菩提,所谓众生,之所以成为众生,也就是因为他们是非众生,只是叫他们为众生。”
六祖讲经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
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凡夫说法,心有所得,故告须菩提;如来说法,心无所得。凡夫作能解心说,如来语默
皆如,所发言辞,如响应声,任用无心,不同凡夫作生灭心说。若言如来说法,心有生
灭者,即为谤佛。《维摩经》云:“真说法者,无说无示,听法者,无闻无得。”了万
法空寂,一切名言,皆是假立,于自空性中,炽然建立,一切言辞演说,诸法无相无为
,开导迷人,令见本性,修证无上菩提,是名说法。
现代注释
谤佛:泛指毁谤佛法。亦为妨害释尊弘教所做之诽谤事迹。最有名者为提婆达多,彼原
系佛陀之堂弟,后出家为佛弟子;至晚年,欲排挤佛而自代之,并破坏佛弟子之和合,
以延揽入己门下,然其企图未果,而身堕地狱。另有旃遮摩那,因嫉妒佛陀化导之盛况
,遂于祗园精舍扬言佛与彼私通并令怀孕,旃遮摩那由此而现身受业报。又有舍卫城之
外道,杀害淫女孙陀利,佯称系佛所为,以达谤佛之目的。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
:“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
众生。”】
现代注释
慧命:指法身以智慧为生命。又意谓具寿命,乃佛教尊称有德之长老、比丘,表示道德
智能圆满,所以言“慧命须菩提”。
此处六祖无解,因为唐代的《金刚经》没有这段文字。鸠摩罗什法师所译《金刚经》,
没有此段文;魏朝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经》,则有此文。这段经的来历,还有一个故
事:
唐长庆二年(822年),长安庆善寺中,有一位和尚名灵幽,突然暴亡,见有二使者带
他见阎王。阎王问他在世间习何行业,他说:“我常诵《金刚经》。”阎王立即施座,
并请他朗诵,于是灵幽法师把《金刚经》背诵出来。诵毕,阎王说:“你的经文少了一
段,犹如串花线不续,真本现在濠州钟离寺石壁上。”
灵幽和尚醒过来,把经过告知朝廷,朝廷于是下令把这段文加进罗什法师的译本内。 |
d******y 发帖数: 325 | 26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无上正智。实无少法。法无所得。正遍历然。故受之以无法可得分。
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
直译
须菩提向佛禀问:“世尊,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佛智,也就是没有得到正等正觉佛智吗
?”
佛回答道:“正是这样,正是这样!须菩提,我对于无上正等正觉佛智,甚至没有一点
法可得,只是假名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而已。”
六祖讲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
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须菩提言:所得心尽,即是菩提。佛言如是如是,我于菩提实无希求心,亦无所得心,
以如是故,得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d******y 发帖数: 325 | 27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一法存心。情生高下。净心修行。善法何穷。故受之以净心行善分。
经文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
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
善法,是名善法。”
直译
佛继续说:“再说,须菩提,诸法讲平等,没有高下之分,因此才名为无上正等正觉。
只要不执著于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的妄想分别心,去修
持一切善法,那么即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所谓的善法,也即非善法,只是称
其为善法。”
六祖讲经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
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菩提法者,上至诸佛,下至昆虫,尽含种智,与佛无“种智”即“一切种智”,指佛
教的智慧能了解一切种种之法。异,故言平等,无有高下。以菩提无二故,但离四相,
修一切善法,则得菩提。若不离四相,修一切善法,转增我人,欲证解脱之心,无由可
得。若离四相,而修一切善法,解脱可期。修一切善法者,于一切法,无有染著,对一
切境,不动不摇,于出世法,不贪不著不爱,于一切处常行方便,随顺众生,使之欢喜
信服,为说正法,令悟菩提,如是始名修行,故言修一切善法。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修一切善法,希望果报,即非善法。六度万行炽然俱作,心不望报,是名善法。
现代注释
善法:指合乎于“善”的一切道理,即指五戒、十善、三学、六度。五戒、十善为世间
的善法,三学、六度为出世间的善法,二者虽有深浅之差异,而皆为顺理益世之法,故
称为善法。 |
d******y 发帖数: 325 | 28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施宝如山。山非无尽。大身妙智。斯即实山。故受之以福智无比分。
经文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
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
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直译
佛进一步说:“须菩提,假如有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须弥山王这么多的七宝聚在一起
,有人拿它用做布施。然而如果有人对这部经,甚至只对经中四句偈,坚持接受,修持
诵读,并广为他人宣说,那么前面做布施之人的福德,赶不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
分之一,乃至数字、譬喻都无法说清楚的无数分之一。”
六祖讲经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
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
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大铁围山,高广二百二十四万里;小铁围山,高广一百一十二万里;须弥山高广三百三
十六万里,以此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就理而言,即贪嗔痴妄念各具一千也。如尔许山尽
如须弥,以况七宝数,持用布施,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终是有漏之因,而无解脱之理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四句经文虽少,依之修行,即得成佛,是知持经之福,能令众生证
得菩提,故不可比。
现代注释
铁围山:音译斫迦罗婆罗,又作铁轮围山、金刚围山、金刚山。指围绕须弥四洲外海,
由铁所成之山。佛教之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周围共有八山八海围绕,最外侧之山
即称铁围山。《彰所知论》载,一小千世界有一小铁围山围绕,一中千世界有一中铁围
山围绕,一大千世界有一大铁围山围绕。 |
d******y 发帖数: 325 | 29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化门建立。未脱筌蹄。以要言之。实无所住。故受之以化无所化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
?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
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直译
佛继续说:“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呢?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意念:我应当度化众生
。须菩提,不要如此生心动念。为什么呢?因为实在没有众生让如来度化,如果真有众
生让如来度化,那么如来就落入自我、他人、众生和寿者相状的执著之中。
“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有我,即非有我,然而凡夫却以为确实有我。须菩提,所
谓凡人,就是如来所说的非凡人,只不过名叫凡人。”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
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意谓如来有度众生心,佛为遣须菩提如是疑心,故言莫作是念。一切众生,本自
是佛,若言如来度得众生成佛,即为妄语,以妄语故,即是我人众生寿者,此为遣我所
心也。夫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若不因诸佛说法,无由自悟,凭何修行,得成佛道?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
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如来说有我者,是自性清净、常乐我净之我,不同凡夫贪、嗔、痴、无明、虚妄、不实
之我。故言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有我人者,即是凡夫;我人不生,即非凡夫。心有生
灭,即是凡夫;心无生灭,即非凡夫。不悟般若波罗蜜多,即是凡夫;若悟般若波罗蜜
多,即非凡夫。心有能所,即是凡夫;心无能所,即非凡夫。
现代注释
我:佛教中所谓的我,有三种:真我、假我、神我。真我,是如来所证的神通自在我;
假我,凡夫众生所执之我;神我,邪魔外道之我。
凡夫: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即是未见四圣谛之理、流转于生死大海之人。 |
d******y 发帖数: 325 | 30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色见声求。是行邪道。于兹妙契。独露真常。故受之以法身非相分。
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直译
佛问:“须菩提,你再想想,可以凭三十二种殊妙身相来证见如来吗?”
须菩提回答说:“是的,是的,能够凭三十二种殊妙身相来证见如来。”
佛说:“须菩提,如果凭三十二种殊妙身相来证见如来,那么转轮圣王就是如来。”
须菩提对佛陈白:“世尊,如依我对佛所说之佛法的理解,是不应该凭三十二种殊妙身
相来证见如来。”
此时,佛说了四句偈语:“若想以色相见我,以声音来寻求我,那些人是走了邪道,必
不能证见如来。”
六祖讲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
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
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世尊大慈,恐须菩提执相之病未除,故作此问。须菩提未知佛意,乃言如是。如是之言
,早是迷心,更言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又是一重迷心,离真转远,故如来为说,除彼迷
心。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转轮圣王,虽有三十二相,岂得同
如来?世尊引此言者,以遣须菩提执相之病,令其所悟深澈。须菩提被问,迷心顿释,
故云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须菩提是大阿罗汉,所悟甚深,得方便
,不生迷路,以冀世尊除遣细惑,令后世众生所见不谬也。
现代注释
转轮圣王:音译作斫迦罗伐辣底遏罗阇、遮迦罗跋帝、遮加越。意译作转轮王、转轮圣
帝、轮王、飞行转轮帝、飞行皇帝。乃世间第一福德之人,与佛同具有三十二相,于增
劫时出现于世,常乘轮宝巡视所辖四洲,以十善法化四天下,故称转轮圣王。具有四德
七宝。转轮圣王共分金、银、铜、铁四个轮王。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若以”两字,是发语之端。色者,相也;见者,识也。我者,是一切众生身中自性清
净、无为无相真常之体。不可高声念佛,而得成就,念须正念分明,方得悟解。若以色
声求之,不可见也。是知于相中观佛,声中求法,心有生灭,不悟如来矣。 |
|
|
d******y 发帖数: 325 | 31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相而无相。空且不空。亘古亘今。执云断灭。故受之以无断无灭分。
经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
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
说断灭相。”
直译
佛又说:“须菩提,你如有这样的念头:如来不以具足三十二种殊妙相的缘故,才能证
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不应当有这样的念头,认为如来不以具足三十二种殊妙相
的缘故,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如你有此心念,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者,
就会说一切诸法都是断灭空性,你不应当有这样的念头。那又为什么呢?发无上正等正
觉菩提心者,对一切法不说断灭相,不著法相,也不著断灭相。”
六祖讲经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
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
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闻说真身离相,便谓不修三十二净行,而得菩提。佛语须菩提,莫言如来不修三
十二净行而得菩提,汝若言不修三十二净行,得阿耨菩提者,即是断佛种性,无有是处。
现代注释
断灭:又作断见。主张众生在死后,生命即完全断灭、空无的看法。佛法说诸法缘生缘
灭,故不是常,但生灭不已,因果相续,毕竟性空,不是拨无因果的断灭。 |
d******y 发帖数: 325 | 32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大心成忍。本自无贪。世福甚多。云何有受。故受之以不受不贪分。
经文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是故说不受福德。”
直译
佛又说:“须菩提,假如菩萨用装满恒河沙粒那么多的世界七宝用来布施,倘若又有人
懂得一切法都是无自性的,便能证得无生法忍,那么这位菩萨所获得的福报功德胜过前
面所说的那位菩萨。这是什么原因呢?须菩提,这是因为诸位菩萨都不领受有为福报功
德。”
须菩提向佛提问:“世尊,为什么说菩萨不领受有为福报功德?”
佛回答说:“须菩提,菩萨对他所作的福报功德,不应贪求而生起贪著执取,所以才说
菩萨不领受有为福报功德。”
六祖讲经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
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
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
福德。”】
通达一切法,无能所心,是名为忍。此人所得福德,胜前七宝之福。菩萨所作福德,不
为自己,意在利益一切众生,故言不受福德。 |
d******y 发帖数: 325 | 33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去来坐卧。无不如如。故受之以威仪寂静分。
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
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直译
佛说:“须菩提,假如有人说,如来也是有来、有去、有坐、有卧等相,这个人就是没
有理解我所说的佛法的义理。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没从哪个地方来,也没有到哪里去,
所以名为如来。”
六祖讲经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者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坐非不坐,非卧非不卧。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在
空寂,即是如来也。 |
d******y 发帖数: 325 | 34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信心不断。斯即微尘。信宝遍充。是名世界。界尘一合。法尔如然。故受之以一合相理
分。
经文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
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
?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
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
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直译
佛问:“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粉碎为微尘,你想一想,这
么多的微尘,难道还不多吗?”
须菩提回答说:“很多,世尊。什么原因呢?如果实际上这些微尘都是真实存在的,佛
就不会说这微尘多了。这是什么道理呢?佛所说的很多微尘,实际上并不是真说很多微
尘,只是一个假名的微尘而已。世尊,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非世界,是称
做世界。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世界是真实存在的,那只是一种聚合的形相。如来说一个
聚合的形相,并不是一个真实的聚合形相,只是假名为聚合的形相。”
佛说:“须菩提,所谓一个聚合的形相,妙不可言喻。可是一些凡夫俗子却偏偏要贪恋
执著有个真实的聚合的形相。”
六祖讲经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
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佛说三千大千世界,以喻一切众生性上微尘之数,如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尘。一切众
生性上妄念微尘,即非微尘。闻经悟道,觉慧常照,趣向菩提也。念念不住,常在清净
,如是清净微尘,是名微尘众。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三千者,约理而言,则贪嗔痴妄念各具一千数也。心为善恶之本,能作凡作圣,其动静
不可测度,广大无边,故名大千世界。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
心中明了,莫过悲智二法,由此二法,而得菩提。说一合相者,心存所得故,即非一合
相;心无所得,是名一合相。一合相者,不坏假名,而谈实相。
现代注释
一合相:一个由众多极微分子合成的有形物质,如世界是由无数的微尘集合而成,世界
称为“一合相”,人体是由四大五蕴合成,人身也是“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由悲智二法,成就佛果菩提,说不可尽,妙不可言。凡夫之人,贪著文字事业,不行悲
智二法。若不行悲智二法,而求无上菩提,何由可得?
现代注释
贪著:多求而无厌足曰贪,贪心固著而不离曰著。贪著即贪爱欲境,取相不离之谓也。
为三毒之最,乃修行的最大障碍。
有一个名叫金碧峰的禅师,证悟后,放下了世间诸缘的贪爱,唯独对身边的玉钵爱不释
手。每每入定之前,一定要先把玉钵收藏妥当,然后才能安心入定。
有一天,阎罗王因为他的世寿已尽,就差几个小鬼去捉拿他。禅师入甚深禅定中,小鬼
们上山下海也遍寻不到他的踪迹。过了几天,小鬼着急不已,找不到禅师,怎么回去向
阎罗王交?于是跑去找土地公,请他帮忙想个办法,让禅师可以出定。土地公向小鬼表
示:禅师是个证悟的人,对世间的许多境缘都已放下,唯独对钵仍有贪爱,也许你们设
法取走他的玉钵,他一动念,可能就出定了。
小鬼们依照土地公的指示,找到禅师的玉钵,顽皮地敲打玉钵。禅师心疼玉钵被小鬼们
玩弄敲打,赶快出定要抢救。小鬼看到禅师现身,拍手笑道:“走吧!跟我们去见阎罗
王。”禅师闻言,了知一念的贪爱要毁去他千古的慧命,立刻把玉钵打碎,再次入定,
空中回响一偈: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来拿我金碧峰
。 |
d******y 发帖数: 325 | 35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四见俱非。是名四见。故受之以知见不生分。
经文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
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
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直译
佛问:“须菩提,假如有人说佛宣说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相状。须菩
提,你有怎样的看法呢?你认为这个人透彻了佛所说的佛法义理了吗?”
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此人没有透彻佛所说的佛法义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
说的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相状,都不是真实存在的自我相状、他人相
状、众生相状、寿命相状,只是假名的自我相状、他人相状、众生相状、寿命相状。”
佛说:“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的人,对于一切万法,应当如此去认识,去理
解,即不执著于佛法的相状。须菩提,所谓的法相,如来说它并非是真实存在的法相,
只是假名的法相。”
六祖讲经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
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
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
如来说此经者,令一切众生,自悟般若智慧,自修行菩提之果。凡夫之人不解佛意,便
谓如来说我人等见,不知如来说甚深无相无为般若波罗蜜法。如来所说我人等见,不同
凡夫我人等见。如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真我见。说一切众生有无漏智性,性本
自具足,是人见。说一切众生本自无烦恼,是众生见。说一切众生,性本不生不灭,是
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发菩提心者,应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应见一切众生无漏种智,本自具足,应信一切众
生本无烦恼,应信一切众生,自性本无生灭,虽行一切智慧,方便接物利生。不作能所
之心,口说无相法,而心有能所,即非法相;口说无相法,心行无相行,心行无相行,
而能所心灭,是名法相也。 |
d******y 发帖数: 325 | 36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一念发心。获福亦尔。应身化物。岂得已哉。真佛流通。于事毕矣。故受之以应化非真
分。
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
,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
,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
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直译
佛说:“须菩提,假如有人拿能装满无数的世界那么多的七宝来布施,又如果有善男子
、善女人发了殊胜的无上菩提心,对这部经,甚至只对经中的四句偈,受持、读诵,并
广为他人宣说,后者所得的福德胜过前者。应当如何为他人宣说此经呢?那就应当不执
著于一切相,安住于一切法性空而不为法相分别所倾动?为什么呢?一切世间的有为诸
法,皆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也如电,应作如是的观照。”
佛到此说完了这部《金刚经》,长老须菩提、比丘、比丘尼和所有的优婆塞、优婆夷以
及世上所有的天、人、阿修罗,听闻了佛说法之后,全都非常高兴,并且从此信仰、受
持、遵守、修行这部经书。
六祖讲经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
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
相,如如不动。】
七宝之福虽多,不如有人发菩提心,受持此经四句,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百千万亿,不
可譬喻。说法善巧方便,观根应量,种种随宜,是名为人演说,所听法人,有种种相貌
不等,不得作分别之心,但了空寂如如之心,无所得心,无胜负心,无希望心,无生灭
心,是名如如不动也。
现代注释
如如:又作真如、如实,为五法之一。指正智所契合的真理,即不变不异、一切存在的
本体。诸法虽名有差别,然此真如法性,乃是平等不二的,故称之为“如”。即是“一
如”的意思。此“真如”乃是万有诸法之真实本体,万法不离真如,因此,万法彼此也
是平等一如的,故云“如如”。另外四法为:相、名、分别、正智。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梦者是妄身,幻者是妄念,泡者是烦恼,影者是业障。梦幻泡影业,是名有为法。真实
离名相,悟者无诸业。
现代注释
有为法:意谓有所作为、造作之意。凡因缘和合所生的事物,皆是“有为法”。
观:即是以智能照见所缘境。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
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
d******y 发帖数: 325 | 37 后序
法性圆寂,本无生灭;因有生念,遂有生缘,故天得命之以生,是故谓之命。天命既立
,真空入有,前日生念转而为意识,意识之用,散而为六根,六根各有分别,中有所总
持者,是故谓之心。心者,念虑之所在也,神识之所舍也,真妄之所共处者也,当凡夫
圣贤几会之地也。一切众生自无始来,不能离生灭者,皆为此心所累。故诸佛惟教人了
此心,此心了即见自性,见自性则是菩提也。此在性时皆自空寂,而湛然若无,缘有生
念,而后有者也。有生则有形,形者,地水火风之聚沫也,以血气为体,有生者之所托
也。血气足则精足,精足则生神,神足则生妙用。然则妙用者,即是在吾圆寂时之真我
也。因形之遇物,故见之于作为而已。但凡夫迷而逐物,圣贤明而应物;逐物者自彼,
应物者自我;自彼者著于所见,故觅轮回;自我者当体常空,故万劫如一。合而观之,
皆心之妙用也。是故当其未生之时,所谓性者,圆满具足,空然无物,湛乎自然,其广
大与虚空等,往来变化,一切自由。天虽欲命我以生,其可得乎?天犹不能命我以生,
况于四大乎?况于五行乎?既有生念,又有生缘,故天得以生命我,四大得以气形我,
五行得以教约我,此有生者之所以有灭也。
然则生灭则一,在凡夫、圣贤之所以生灭则殊。凡夫之人,生缘念有,识随业变,习气
薰染,因生愈甚。故既生之后,心著诸妄,妄认四大以为我身,妄认六亲以为我有,妄
认色声以为快乐,妄认尘劳以为富贵。心自知见,无所不妄。诸妄既起,烦恼万差。妄
念夺真,真性遂隐。人我为主,真识为客。三业前引,百业后随,流浪生死,无有涯际
。生尽则灭,灭尽复生,生灭相循,至堕诸趣,在于诸趣,转转不知,愈恣无明,造诸
业罟,遂至尘沙劫尽,不复人身。圣贤则不然,圣贤生不因念,应迹而生;欲生则生,
不待彼命。故既生之后,圆寂之性,依旧湛然,无体相,无挂碍。其照万法,如青天白
日,无毫发隐滞。故建立一切善法,遍于沙界,不见其少;摄受一切众生,皈于寂灭,
不以为多。驱之不能来,逐之不能去。虽托四大为形,五行为养,皆我所假,未尝妄认
,我缘苟尽,我迹当灭,委而去之,如来去耳,于我何与哉!是故凡夫有生则有灭,灭
者不能不生;圣贤有生亦有灭,灭者归于真空。是故凡夫生灭,如身中影,出入相随,
无有尽时;圣贤生灭,如空中雷,自发自止,不累于物。世人不知生灭之如此,而以生
灭为烦恼大患,盖不自觉也。觉则见生灭如身上尘,当一振奋耳,何能缘我性哉!
昔我如来以大慈悲心,悯一切众生,迷错颠倒,流浪生死之如此。又见一切众生,本有
快乐自在性,皆可修证成佛,欲一切众生,尽为圣贤生灭,不为凡夫生灭。犹虑一切众
生无始以来,流浪日久,其种性已差,未能以一法速悟,故为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可
入,皆可到真如之地。每说一法门,莫非丁宁实语,欲使一切众生,各随所见法门,入
自心地,到自心地,见自佛性,证自身佛,即同如来。是故如来于诸经说有者,欲使一
切众生睹相生善;说无者,欲使一切众生离相见性。所说色空,亦复如是。
然而众生执著,见有非真有,见无非真无;其见色见空,皆如是执著,复起断常二见,
转为生死根蒂。不示以无二法门,又将迷错颠倒,流浪生死,甚于前日。故如来又为说
大般若法,破断常二见,使一切众生,知真有真无,真色真空,本来无二,亦不远人,
湛然寂静,只在自己性中,但以自己性智慧,照破诸妄,则晓然自见。是故《大般若经
》六百卷,皆如来为菩萨果人说佛性,然而其间犹有为顿渐者说,惟《金刚经》为发大
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是故其经先说四生四相,次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
相非相,即见如来。盖显一切法,至无所住,是为真谛。故如来于此经,凡说涉有即破
之,以非真取实相,以示众生,盖恐众生不解所说,其心反有所住故也,如所谓佛法即
非佛法之类是也。是故六祖大师,于五祖传衣付法之际,闻说此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
心”,言下大悟,是为第六祖。如来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皆从此经出。”其信乎哉!
适少观《坛经》,闻六祖由此经见性,疑必有所演说,未之见也。及知曹州济阴,于邢
君固处,得《六祖口诀》一本,观其言简辞直,明白倒断,使人易晓而不惑,喜不自胜
。又念京东河北陕西人,资性质朴信厚,遇事决裂,若使学佛性,必能勇猛精进,超越
过人。然其为讲师者,多传《百法论》《上生经》而已。其学者不知万法随缘生,缘尽
法亦应灭,反以法为法,固守执著,遂为法所缚,死不知解;犹如陷沙之人,力与沙争
,愈用力而愈陷,不知勿与沙争,即能出陷,良可惜也。适遂欲以《六祖金刚经口诀》
,镂板流传,以开发此数方学者佛性。然以文多脱误,因广求别本勘校,十年间凡得八
本,惟杭越建陕四本文多同,因得刊正冤句。董君遵力劝成之,且卒诸朝士以资募工。
士大夫闻者,皆乐见助。四明楼君常愿终求其事。
呜呼!如来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夫可见于言语文字者,岂佛法之真谛耶?然
非言语文字,则真谛不可得而传也。学者因《六祖口诀》以求《金刚经》,因《金刚经
》以求自佛性,见自佛性,然后知佛法不止于口诀而已。如此则六祖之于佛法,其功可
思议乎哉!或者以六祖不识字,疑口诀非六祖所作;譬夫《大藏经》,岂是世尊自作耶
!亦听法者之所传也。或六祖言之,而弟子传之,吾不可得而知也。苟因口诀可以见经
,何疑其不识字也!
元丰七年(即1084年。元丰,北宋神宗年号)
六月十日
天台罗适谨序 |
d******y 发帖数: 325 | 38 六祖就是本人一生的偶像,不服来战
N年前在家祖佛堂喜获一本《金刚经六祖口诀》
金陵刻经处印行,繁体直排本
如获至宝,豁然开朗
这里贴的是网上找到的版本
原本里面没有直译和现代注释
只有佛经和六祖法语,纯净无染
前面转载内容读者自行取舍 |
d******y 发帖数: 325 | 39 六祖讲经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前念清净,后念清净,名为菩萨。念念不退,虽在尘劳,心常清净,名摩诃萨。又慈悲
喜舍,种种方便,化度众生,名为菩萨。能化所化心无取著,是名摩诃萨。恭敬一切众
生,即是降伏自心处。真者不变,如者不异,遇诸境界,心无变异,名曰真如。亦云外
不假曰真,内不乱曰如。念念无差,即是降伏其心也。不虚一本作不乱。
=================
六祖偶像打脸颇狠哟
=================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众生佛性本无有异,缘有四相,不入无余涅槃。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相即是佛。迷即
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迷人恃有财宝、学问、族姓,轻慢一切人,名我相。虽行仁
义礼智信,而意高自负,不行普敬,言我解行仁义礼智信,不合敬尔,名人相。好事归
己,恶事施于人,名众生相。对境取舍分别,名寿者相。是谓凡夫人四相。修行人亦有
四相:心有能所,轻慢众生,名我相;恃持戒,轻破戒者,名人相;厌三涂苦,愿生诸
天,是众生相;心爱长年,而勤修福业,诸执不忘,是寿者相。有四相即是众生,无四
相即是佛也。 |
d******y 发帖数: 325 | 40
个人不太喜欢这位臧长风的现代注释,用白话翻译引用坛经,看着就是不爽,这段还不
如看原文: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机缘第七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
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
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
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
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
。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
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
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汝今当知。
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
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
。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
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
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槃 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 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 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 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 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 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 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象 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 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 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 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 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 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 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 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 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大乘正宗分第三 : 宗绝正邪。乘无大小。随三根而化度。简异说而独尊。故受之以大乘正宗分。 : 经文 :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 : 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 : 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 : 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 直译 : 佛告诉须菩提:“诸位菩萨、大菩萨,应该要这样修持降伏迷妄的心:一切有生命的东 : 西,无论是依卵壳而出世的众生,还是由母胎而生的众生;无论是潮湿之处腐烂而生的
|
|
|
l********e 发帖数: 1 | 41 亦是很多人偶像。
大菩萨再来,不同凡响,见闻开悟,不立文字。顿悟法门,回响不绝。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六祖就是本人一生的偶像,不服来战 : N年前在家祖佛堂喜获一本《金刚经六祖口诀》 : 金陵刻经处印行,繁体直排本 : 如获至宝,豁然开朗 : 这里贴的是网上找到的版本 : 原本里面没有直译和现代注释 : 只有佛经和六祖法语,纯净无染 : 前面转载内容读者自行取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