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Y**u 发帖数: 5466 | 1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3:47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尽
、把阿赖耶识体中所有一切法种都全部证得,成为如来无垢识而成就佛道。过程如同在
找到黄金以后,把黄金打造成金指环。所以经文中的「金」是比喻阿赖耶识,所以经文
接著开示:
《大乘密严经》卷3:
「譬如巧金师,以净好真金,
造作指严具,欲以庄严指;
其相异众物,说名为指环。
…………
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
譬如好真金,光色常充满。」
整段经文都是将阿赖耶识比喻为金,!四大之大种性自性乃是阿赖耶识所具备的自性之
一,所以阿赖耶识入胎以后,依父精母血、无明贪爱等业力(或菩萨愿力)…为缘,而
能依其大种性自性来成就色身;而所成就的色身无常败坏。然而这段经文的「指环」乃
是比喻「如来清净藏」,不是比喻身体。
《大乘密严经》卷1:「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出过欲、色、无色、无想于一切法自在无
碍,神足力通密严之国,非诸外道二乘行处。与诸邻极修观行者,十亿佛土微尘数菩萨
摩诃萨俱,皆超三界心意识境。」
本宝典一开始就点出密严佛国净土,不是外道乃至二乘行者所能到达,更而点出密严净
土乃是超出三界的境界。
《大乘密严经》卷1:「佛亦如是,化形普降于诸世间,随众生心所乐不同,皆使蒙益
。无空见者,复令当诣密严佛国。如其性欲而渐开诱,为说一切欲界天王自在菩萨摩尼
宫等诸安乐处,乃至诸地次第十方佛土功德庄严,尽于未来随机应现。」
宝典打从卷一开始,就说明 佛降生于世间,随众生心性根器不同而宣说人天乘、声闻
乘、缘觉乘、大乘等不同的法道,众生只要信受,都能得到利益。而不著二乘空见者,
也就发大心修学大乘菩提而发愿成就佛道者,就会教导这些大乘行者亲自到达密严佛国
净土,亲自领受密严净土的种种境界。
《大乘密严经》卷1:
「解脱者亦尔,惑尽而清凉,
入于无漏界,密严之妙土。
此土最微妙,非余所能及,
佛与诸菩萨,清净之所居;
三昧乐现前,以此而为食。
欲生斯土者,当修真实观。」
密严净土乃是无漏法界,一切净土中最为微妙,没有其余净土可以及得上密严净土。密
严净土乃是诸佛以及菩萨们清净的居住处。想要到达密严净土的行者,就要修习真实观
,也就是修学如何能真实观察到密严净土的方法。要观察密严净土,就要知道密严净土
究竟是何样的境界:
《大乘密严经》卷2:「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密严佛土是最寂静、是大涅槃、是
妙解脱、是净法界,亦是智慧及以神通诸观行者所止之处;本来常住,不坏不灭;水不
能濡、风不能燥,非如瓶等勤力所成,寻复破坏。非诸似因及不似因之所成立,何以故
?宗及诸分是不定法,诸宗及因,各差别故。
密严佛土是转依识,超分别心,非诸妄情所行之境。
密严佛土是如来处,无始无终,非微尘生、非自性生、非乐欲生,不从摩醯首罗而生,
亦非无明爱业所生,但是无功用智之所生起。……」
密严净土是寂静极寂静的境界,由此可知密严净土的自住境界中是无六尘、无七识妄心
的境界,所以是最寂静的净土世界。是大涅槃的境界、是微妙解脱的境界、是清净无染
的境界,也是具备般若智慧的菩萨行者所依止之处。密严净土「本来常住、不坏不灭」
,也就是说密严净土不是依众生业力而出现在三界世间的,是无始以来,本来就存在著
的净土境界,所以尽未来际都不会坏灭的净土境界。水无法把密严净土沾湿、风亦无法
把密严净土给吹干;换句话说:地水火风都无法破坏密严净土。密严净土是法尔如是的
从无始以来就这样存在著,没有一因一缘可以出生祂。
一切佛国净土都是该佛国之 佛于因地时,发愿而历经佛道的成就所成的净土世界,都
是微尘所成的器间世界。为何唯独密严净土却不是因缘所生、不是微尘所成的器间世界
?经文接著开示「密严佛土是转依识,超分别心,非诸妄情所行之境。」密严净土是超
出语言文字、心想的境界,一切言语心行皆到不了密严净土的境界,原来密严净土是唯
心净土的境界,并不是世间中的佛国世界,而是唯心净土的自住境界。所以密严佛土是
一切众生的自心如来的自住境界,是没有开始也永远不会坏灭的心体。
所以 佛是要大乘行者都亲自到达密严净土的境界,就是要行者们都证得自心如来,亲
自领受自心如来的种种殊胜而难可思议的境界。到了卷三,经文的最后,终于为大众直
接说明众生自心如来 – 密严净土是哪个心:
《大乘密严经》卷3:
「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
一切众生第八阿赖耶识就是「密严佛国唯心净土」。因此 佛施设了教外别传,使用种
种机锋帮助弟子们所证悟的密严净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也就是禅宗自西天初祖金
色头陀大迦叶尊者在灵山见 世尊拈花所悟的心,传自西天第二十八代祖,也就是 菩提
达摩尊者,又传自东土而成为东土的禅宗初祖;而后历经一花开五叶,从 六祖大师以
后,禅门兴盛,一直传到今天,所悟的心,就是「阿赖耶识密严净土」。
《大乘密严经》卷1:
「至于密严已,渐次而开觉;
转依获安乐,寂静常安住。」
在卷一时,就已经开示大乘行者证得「阿赖耶识密严净土」以后,就能亲自去体验、领
受阿赖耶识种种的功能体性,所以「渐次而开觉」,随著所证而令所觉悟智慧次第增上
。所以一切成佛的法种,都是阿赖耶识所持,阿赖耶识当然就是如来藏,成就佛道就是
要从到达「阿赖耶识密严净土」开始故。
不论是从卷三「藏即赖耶识」等上下文,乃至综观整部经文,都不断在阐释「阿赖耶识
就是如来藏」,修学大乘就必须要证阿赖耶识,从证得阿赖耶识以后,次第修学其总相
的智慧、别相的智慧、函藏在阿赖耶识体中一切种子的智慧,而成就佛道。也就是说:
要成就佛道,就是要从证得阿赖耶识开始,而阿赖耶识体中函藏著成佛的一切法种,所
以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在证得阿赖耶识以后,开始修除心体中的不净法种,开始修学
验证心体中一切种子,就是「由金打造成金指环的过程」。打造的过程,就是「展转」
。金指环还是由金打造而来的,所以说「金与金指环无差别」。就如同成佛所证的如来
无垢识是由阿赖耶识所打造而成的,所以阿赖耶识与如来无垢识「展转无差别」。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5:52 2011, 美东) 提到:
如来藏,阿赖耶識於佛法中的重要性:
首先,佛教修行者必定相信轮回,如果没有轮回,那么死了就完了,不需要修行,搞这
么多名堂,又是闻又是思又是修的,不需要这么累,只管吃喝玩乐,早死晚死一样。
第二,既然有轮回,那么是什么在轮回?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了!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在轮
回,我们怎么把握轮回呢?就象原始人连车都没见过,而说自己会开车,你相信吗?
所以,修行的真正开始,必定是从了知什么东西在轮回开始的,只有知道什么在轮回,
才谈得上改造命运,保证生生世世修行,保证最终成佛等等。
这里就引起两派争论来了,反方认为,缘起性空就是佛教真理,不需要有轮回的主体
,认为如来藏是“性空唯名”的方便说,并没有如来藏可证可知;正方认为,如来藏就
是轮回的主体,离开如来藏谈一切问题都是戏论。下面就两派观点是否吻合三转法轮经
典和三法印来作辨证:
初转法轮之《杂阿含经》卷五:记录了一个叫焰摩伽的比丘说: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
所有。遭到了僧团的一致反对,大家都劝他舍弃邪见,最终,焰摩伽比丘在舍利弗的开
导下,这样改了口:阿罗汉是熄灭了五阴之苦。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熄灭了五阴之后不
是更无所有,还有一个东西在,如果说熄灭了五阴就是“更无所有”,这叫“谤世尊,
谤世尊者不善”,熄灭了五阴之后还有什么?经文没有说,但肯定不是还有“缘起性空
”在,因为阿罗汉不受后有,灭的就是缘起性空的现象,如果缘起性空还在,说明阿罗
汉还没有成就阿罗汉,那阿罗汉的实证岂不成了妄语?
二转法轮之《心经》,心经最短,好说,中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经
句,这是对“心”的形容,当然,奉行“缘起性空”者,会说这个“心”是意识,但意
识透不过“不生不灭”这一句,正常人都体验过意识生生灭灭,而且,如果意识不灭,
人人都应该有宿命通,可是,绝大多数人,为什么能记得昨天,不记得前世呢?说明今
世的意识不是前世的意识,说“意识不灭”,这是邪见,而且阿罗汉灭掉的五阴——色
受想行识里面,就明确包括了意识,请反方认真重新学习五阴十八界的内涵。(馬來君
連阿含都看不懂的話, 莫妄議其它菩薩大論)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569:“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是
名法身”。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80f1dc0100jur9.html - 什么是佛教的中心思想_六度_新浪博客
真如(如来藏, 實相心, 金剛心的另一个名字,佛经里常用,表示如来藏特性的一个形
容词,有时做名词用)虽生诸法,而真如不生,这句话明确表示,有一个万法本源,祂
能生诸法,但祂本身是不生的,不生的当然不灭,这句经文,用“缘起性空”怎么能读
通呢?缘起性空能生诸法?缘起性空不生,所以叫法身?缘起性空不但不能生诸法,反
而是诸法生起后你才能观察到缘起性空,否则你从哪里知道缘起、性空?
缘起性空,是依于现象界的无常性和缘生性而总结归纳的一个规律,本身是没有实体的
,比方说女性,这个特性是依于女人体的,如果没有女人体,就没有女人的特性可说了
,缘起性空,也是依于现象界每样事物的现象都是缘起的,没有自性实体而说性空,如
果没有现象界,就谈不上缘起性空了,比方说灭了现象界的阿罗汉,你要再谈缘起性空
就是废话了,就象你本来没有儿子,你却在谈论如何为儿子找媳妇,都是废话。
三转法轮之《楞伽经》卷一:转识、藏识真相若异者,藏识非因;若不异者,转识灭,
藏识亦应灭,而自真相实不灭。是故,大慧!非自真相识灭,但业相灭,若自真相灭者
,藏识则灭。大慧!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
下面再从三法印来谈,三法印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高度概
括了现象界与实相界,有为法与无为法的特性,前两印正是印定现象界与有为法的,就
是缘起性空的内涵,其实因为现象是无穷的,这类法印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意(当然
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增减,比方可以说“诸受皆苦、诸法缘生”等等,但“涅槃寂
静”是实相界法印,无法增减,吻合《心经》开示,因为实相只是一个,真相只有一个
,如果弄到两个以上的真理,你基本上就成神经病了。
综上所述,认定“缘起性空”就是真理的人,基本上对世界本源的探索没有兴趣,反而
觉得探索世界本源者,是常见论,但如果世界没有本源,万法就没有基础了,一切真的
空了,绝对空了,一切修行也将唐捐其功,我们不用谈那些高深的问题,你只要问问自
己:你是谁生的?是你父母生的?还是缘起性空生的?无论你的回答是父母还是缘起性
空,都将令你自己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困境。唉,“无因唯缘论”,“心只有六个论”
害死人啦!
下面是证明如来藏实有的经文:
《虚空藏菩萨经》
善男子。今是虚空为倚于眼。为倚眼识。为倚眼触而得住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白佛
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为是内起眼触之缘生彼三受而倚空耶。虚空藏菩萨白佛
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佛言。善男子。众生今者为倚于
空。为是虚空倚于众生。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各各相倚互作境界。又复各各不为
境界。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皆悉虚假。一切诸法皆依于如及以实际(这个如和
实际如果也是缘起性空的话,就完蛋了,还能依吗?)。世尊。犹如虚空无坏无成。无
忆想分别。无动无摇无爱无憎。无牙无种子。无果无业无报离于文字。世尊。一切诸法
亦复如是。菩萨若知此者。是名善知诸法之性得无生忍。
汝今瞿昙。亦复如是。已断一切烦恼结缚。四倒邪惑。皆悉灭尽。唯有坚固真法身在。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
下面是低劣众生不信如来藏的经文——《大法鼓经》
如是下劣众生。及声闻缘觉。初业菩萨。作是念言。我不堪任听受。如来已般涅槃。而
复说言。常住不灭。于大众中。闻所未闻。从坐而去。(下劣众生说,你们说如来已经
涅槃,又说如来常住不灭,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我走了——低劣众生对正误
的判断以是否自己听说过为准)所以者何。彼人长夜。于般涅槃。修习空见。闻离隐覆
清净经故。从坐而去。彼十方来声闻缘觉初业菩萨。百千万亿阿僧祇分。余一分住。谓
彼菩萨摩诃萨信解法身常住不变者。尔乃安住受持一切如来藏经(能信解法身常住的人
,在十方修行人中是百千万亿阿僧祇分之一,他能安住受持一切如来藏的经典,所以说
反方不懂,末学表示理解)。亦能解说安慰世间。解知一切隐覆之说。善观一切了义不
了义经。悉能降伏毁禁众生。尊敬承顺清净有德。于摩诃衍得大净信。不于二乘起奇特
想。除如是等方广大经。不说余经。唯说如来常住及有如来藏。(说有如来藏,这句话
不需要太好的古文基础都应该看懂)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8:21:20 2011, 美东) 提到:
如来藏非梵我,非神我,完全无众生所熟知的我性 :
【「如来藏」和「梵我」(神我)是一样的,背弃了佛陀的根本教义——「无我」。】
这是某派法师所持有的想法, 然而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因为佛陀不可能故意去凑合印度
教之「梵」「梵天」「梵我」来当成是大乘佛法,这两者有根本不同的差异。此派法师
受到日本一分研究学者的影响,如今又有日本学者松本史朗对于如来藏大加批判。而底
下来说明「如来藏」和「梵」两者根本没有关系:
「梵」原本在印度是以实质的「梵天」,甚至说是更高的「至尊」。在《吠陀》
有「至尊」的描述,并由祂产生「至尊人格神」来到人间;乃至当「梵天」说他出生一
切万物时,他这样的人格神也是由「至尊」所出生的,这是印度传统的一支大一统思想
。《奥义书》则在之后产生,许多奥义书则明确地赞成一个衍生的概念,就是一切事物
皆有「梵」,并且将修行变成一个普遍性的知觉到「梵」,以此称之为「梵我合一」,
以为就是涅盘,就是解脱,如此作为「我」的扩大;但以上的「梵」、「梵天」、「梵
我」都是被佛陀所驳斥的。
依照上述顺序而说,先说「梵」:佛陀说真正的「梵」都不是这样,唯有佛陀说
的「梵」才真正是「梵」,其他人都是妄想。「梵」本身在语言上是清净的意思,因此
许多人施设的虚妄想,本身就是污染,本身就是虚假,因此远离了佛陀说的「梵」。佛
教中的阿罗汉自作证的时候,必然知道「梵行已立」,这「梵」于小乘法中就是以远离
诸法的执取来称作是「清净」,既然远离,哪里还会再去施设一个「清净的、崇高的、
广大的、殊胜的」外法,说这个是「梵」,这样的「梵」就是如来说的「不清净的」,
就是被佛陀所破斥的,而清净的「梵行」则是佛教僧团可以人人修行修证而自作证的,
并非只是形而上的思想而己。
次说「梵天」:如果「梵天」所说自己是宇宙的创造主,那高过其天的二禅天、
三禅天、四禅天,乃至无色界天,还有无想天,到底是谁创造的?这三界的法是属于禅
定「证量」的,因此「梵天」的说法不合乎事理,一下子被佛教破斥的。
最后是「梵我」:「梵我」则以思想来安立一个假说,「梵我」和「禅定」的境
界不同,但有人是「梵我」落在三界有为法的境界中来作区别,而禅定是会相应到一个
境界天,因此如果一定要说「梵我」是有实质的,是勉强可以无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天(
或识无边处天?)来对应。当佛陀示现太子出宫修行时,曾示现从学于外道,得证甚深
世间禅定,外道以为这便是涅盘,在《佛本行集经》卷22:
彼人如是舍诸禅已,进求胜处,而发此心,如前所说,舍诸欲事。如是舍离粗色
身故,发厌离心,彼时即得身中所有虚空无边分别,于此一切色相,又色相内,及树木
等,所有诸物悉皆分别,无边虚空,得如是等一切色处,明瞭分别,无边空已,即证胜
处,而有偈说:「如是微妙大梵处,一切无相常无言:智人说彼解脱因,即此名为涅盘
果。尔时阿罗逻说是语已,白菩萨言:仁者瞿昙!此即是我解脱之处,及其方便,我今
为仁显示已讫。」
然而这样「空无边处天」的「梵我合一」的修行,佛陀修证后便予以捨弃,因为
这不是解脱。在许多大乘经典更直接破斥这样的说法,指责「梵我」「出生万物」「一
切由梵所出生」都是「邪见」,「梵天」等诸禅定「愚痴」诸天都是「邪见天」。因此
硬要说大乘与「梵我」「梵」合流,是罔顾事实,这熟读大藏经的所有法师应当要非常
清楚的。所以佛陀所说的如来藏绝非梵我,神我。
☆─────────────────────────────────────☆
GWZW (GWZW) 于 (Wed Mar 30 13:44:42 2011, 美东) 提到:
如来藏非一般人以为的本体, 佛陀于《四阿含》中明确宣说: 佛教是「非断非常」,
不是意识层面想像的本体,所以说:『恶慧不能知』:
如来藏和一般人以为的本体的许多体性根本不同,日本的松本史朗将其定义为「土著思
想」,就是古老民族会期待的大一统的观念。可是他并不明白佛教的如来藏是不跟任何
一个法和合的,不是一般人以为的「我」的延伸。如来藏祂是本有法,不变异法,不会
跟其他的一法在和合,不会增减,也就是说祂没有和合义。
祂没有作主义。然而我们以为的我,这本体的我,理论上的我,形而上的我,都能够作
主,但如来藏不作主。祂是各有情各自独立,祂和另外一个祂也不会和合,所以佛和佛
也不会合并,这和神我、梵我思想追求的「天人合一」、「梵我一体」不同。
「梵」和如来藏不同,因为如来藏不是大我,如来藏不是众生心,不是「梵」,
也不是清净,如来藏没有我性,也不会和您合而为一,如来藏出生这世界,但不是这世
界,如来藏也不会因为您觉受到祂而和您相应,因为如来藏没有见闻觉知,您以为祂怎
样,祂也不会理您,因为没有见闻觉知,怎么理您?您以为这世界大的大,小的大,合
一、不合一,都和他无关,如来藏不理会您怎么想,如来藏也无所谓您怎么想。
所以我们看不出来《奥义书》中的「梵」和如来藏有何关系,除了有人硬著头皮
来凑合以外,这两者根本不同,如果说「梵」是思想,有人不能同意,那说成是偏于无
色界天的空无边处天的修证,但无论如何又说如来藏是思想?如来对于取证这样的「梵
」,认为这不是真正的解脱,无色界天还是在三界轮回之中仍然脱离不了生死。如来便
抛弃这法,而直到三界的有顶:非想非非想天,仍不是解脱之法,不是涅盘。因为佛法
的解脱,必须以断除我见、断除三缚结作为基础,有了这样的三缚结的断除,就有真正
的「八解脱」可说。
在《白净识者奥义书》,将「梵」说成是「无外无更高,更小或更大」,「世间
万事物,神我尽充沛」这样以比量来说「梵」是更高的「神我」,称之为「神人」,设
立个「彼超此世间」的超级大我,可是至高得我,根本不是这样的我,所以向其祝愿,
几乎是《奥义书》的一贯方式,如「惟愿彼天神,赐我以明智」,以祭祀和祈愿,然而
如来藏不是充塞天地之间的虚妄想的大我,如来藏也不需要您去祭祀和祈愿,祂一直根
本和您在一起,不需要您的诚服和恭敬,祂不领受三界一切法。
奥义书以为这样的大我会主宰一切,所以出现「主宰赐福者明神颂所敦」,但如
来藏出生万物,却没有作主,当然不会去主宰,也不会赐福。「彼在大宙中,唯是护世
主,宇宙之真宰,神秘居万有,梵道神仙传,合契得长住,唯由得知彼,乃断生死网」
,这他们以为这个主宰的就是「大我」,每个众生的「大我」,但是如来藏根本不去作
主,不去主宰一切。
集结佛教《四阿含》的大众是偏于小乘的修持,但大乘法却还是有流传下来,有
著受持的轨迹,然而小乘人虽然无力弘扬大乘,但还是在《四阿含》点到了大乘所说的
「真心」,「如来藏」,以及「菩萨法」,代表有「大乘法」。佛陀在《四阿含》说「
三乘法」,同说「三界法中」是「无常、苦、空、无我」,三界法都是「境界法」,都
是相对有为法,都是可坏灭法,都是缘起生灭法,只要是可描摹的境界,见闻觉知的境
界,不论是内法与外法,不论心中缘取的或向外攀缘的,都是三界法,无一真实有,任
何修行的心都是落于境界法中,因此佛陀说一切法无常,一切诸行无常,非真实。
真心如来藏不是三界法中的任何一法,也没有三界法的体性和境界相,当您去描
摹祂,以为祂是清净无染,用此敍述还不是祂,这就是境界有染法,真心不被境界法污
染,祂不受境界法,不是我们在修行中所缘取到的任何一个内法,也不是一般人所知道
的外法,也不是内法和外法两个综合起来的法,祂根本不是三界法,祂不是见闻觉知所
知道的法。
佛陀于《四阿含》中明确宣说,佛教是「非断非常」,不是灭后无有,不是灭后就
是断灭,也不是灭后有一个常,当然也不是灭后才会缘起出生一个常,因此佛法是直接
显示了有一个「不是三界法」的「常」,但于小乘阿含经中并不是处处宣说,多是密意
说。然而以「梵」要变成一个真正的万法的来源,是不可能的,因为「梵」还是众生的
三界永恒的虚妄想,而实相却是和众生的心有著各自不同的体性,这是无法合而为一的
。这「梵我合一」类似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论调,是一直存在的缪见。如同实修男女
淫欲一直是许多古老国家的伪修行一样。而这天地万物都有「梵」的思想和中国古老的
「道」在天地之间的思想,实际上也是相通。因此这「梵我合一」、「性修行」、「梵
」都是这世界众生的许多共通想像之法之一。
总结来说,当「梵」落入了三界法的范畴,以有情的观点来描述这中间所取得的境界,
乃至粗糙的「与梵合而为一」「梵我」都是境界法,都不能离开意识心的见闻觉知的作
用,都是因为缘起所生法,都是三界法,因此都不是佛教说的真心如来藏。
☆─────────────────────────────────────☆
GWZW (GWZW) 于 (Wed Mar 30 21:25:19 2011, 美东) 提到:
《阿含经》提到:灭除一切,就是本际;这就是因为小乘圣者不能理解这样甚深的大乘
法,所以如来便随顺他们的所愿,让他们身灭寿尽,可是这仍不是无有,不是断灭.
如《杂阿含经》卷5已经提到:「尊者!当知彼焰摩迦比丘起如是恶邪见言:「我解知
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
以上焰摩迦比丘在这部经中受到了很重的斥责,后来悔过,不再抱持这样的恶邪见,因
此我们可以确信,佛陀说的教义不是以一般人理解的「缘起法」作为实际,也不是以「
无我」作为实际,因为一般人以为的缘起法就是只有说一切就是虚妄的、无常的,那阿
罗汉入灭后,不再有任何三界法,我们所觉知的一切都不再生起,这一切进入空无,结
果这是「恶邪见」,不被佛法接受。而且这经文中是佛法的共同常识,集结的阿罗汉都
同意的。因为缘起和无我代表了虚妄的三界法,所以真正的缘起法是以大乘法的真心如
来藏所成就的。部派佛教发展,就是学人在修学小乘法和大乘法中,对万法的实相的探
究,从而产生了许多看似充满学术气息的议题,然而这些在大乘经典是已经如实阐述,
但不容易会通。
如来藏没有世间人以为的「我」的种种特性,祂没有众生以为的「想」,没有众
生以为的「看」,「听」、「觉」、「知」,所以祂不和众生以为的外界法接触。因此
当以见闻觉知去寻找见闻觉知的相对应的相貌,都不是真心。思维祂是清净的,或以为
境界的清净相,这都不是真心,因为真心离开思维的相貌,离开「清净和染污」,只要
境界对祂而言都是染污,因为一切境界都是因缘生灭法,而真心不是生灭法。佛教所说
的真心,离开相对两边,也超越世间所说的绝对,也离开生,也离开灭。
大乘佛子如果福德因缘具足而能够证悟真心如来藏以后,祂还是祂,您还是您,
这是如来藏的表征,而大乘法说的「常、乐、我、净」,这其中的「我」是要到如来的
境界才可说的,而且大乘法也同时说「无常、苦、空、无我」,这字面似乎是如此相对
。但佛陀说明了其中的道理,因为如来藏不是长于斯、生于斯的三界境界法,祂是本有
法,祂不是被出生的法,而我们所感受的都是三界法;如果是三界法,就不是真心。所
以佛陀根据最后成佛来说如来藏之体是真实如如心,又根据三界法来说世间法的虚妄,
如此因明学中所说的「悖论」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两者物件不同,如来藏并不被无常无
我的三界法所包含,所以并没有任何的悖义。
☆─────────────────────────────────────☆
GWZW (GWZW) 于 (Thu Mar 31 22:32:07 2011, 美东) 提到: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如来在经典中说,「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重要的句子在玄奘法师的
翻译典籍中,就有八部经论提到,一般众生没有办法区别如来藏和我有何不同。《楞伽
经》一再说如来藏是无我,称之为「无我如来之藏」,实叉难陀翻译为「无我如来藏」
。经典说的「阿陀那识」就是执持身根的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执藏一切种子功能作
用的识,就是如来藏,就是能够发起如来一切德能的宝藏,就是真心,每位众生都有的
真心,祂不是现下的我,不是我目前见闻觉知的心,不是这个第六意识心。
到了《大般涅盘经》说如来的境界是「我」,让这些「凡愚」更无法理解,而《
大般涅盘经》说的如来的我,是甚深的境界,以如来的真如可以有五别境心所有法,又
有善十一的心所有法,连一般的学者都不清楚,何况是一般众生呢?这样哪里有能力来
对此议论说「有我」,说「无我」。
而一般经典所要说的「我」,是因为佛教的观点是在宣说其根本的内涵。如来藏
本身没有世间人「瞭解的我」的特性,因此从这一个观点,就无法说祂是「我」,可是
祂是真实永恒不坏灭,这又是一般住在世界上的人「期待的我」,以这个观点来说,可
以说祂是「我」。所以真正对于「我」的主要争议是来自众生本身,众生认知的「我」
是错乱的,将「非我」当成是「我」,将「我」当成是「非我」,将「三界法」的某一
个法当作是「我」「我所」,所以不管哪一个是「我」,佛教都予以驳斥,因为从三界
法、蕴处界法去想像、去获得、去修证,都不是如来藏,也因此世间人提出的任何学说
,都不被如来认同。
所以即使日本的松本史朗逃避了这个三界法是我,他还是落入了「断灭见」,因
为他不相信还有三界法外还有实体,又不承认三界法是实体,那当然是断灭见,可是他
还是以为这「断灭」而「无有实际的现况」见解,就是真实的佛法,只能说他是如同焰
摩迦比丘是断灭见的论者,只不过后来此比丘已经改过了。
《楞伽经》中说的《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
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盘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
寂静自性涅盘,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
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著。譬如陶家于
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
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
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悕望
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
道所说之我。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如这一段落,是在说明真实的如来藏,是可以断除众生对于「无我」的恐惧,因
此说如来藏的时候,经常在「真实常恒、永远不失」等等多所述说,如此以种种名相善
巧智慧方便来开导这些「我见」的外道,以免这些众生永远堕落于生死苦海中,所以宣
说如来藏,让大家知道渴慕求取。
可是这并非是要让众生又以为如来藏就是「我」,因为如来藏又不具备众生的种
种的我性:作主、见闻觉知等等,如何说是「我」。但为了要指那些将「蕴处界」推计
「为我」的外道,这些外道也以为佛法也是和他们说的一样「真实而有」,因此对于佛
法也不渴慕追求,然而万法的实相本来就不是「蕴处界、众生所计量推度」,因此如来
为了「开示引导」(开引)这些可怜的外道,所以在「真实而有」之外,也要宣说如来
藏的「无我」性,让这些外道瞭解自己的见解和佛法不同,不要再附会了。
因此如来为了一般的众生,为了外道,要宣说「无我、真实」的如来藏。所以众
生恐惧修行后就没有「我」的,不用担心,因为如来藏永远「真实」存在,非是虚假。
那些「计我」的外道,也可以因此知道计度「三界有」为「我」的种种不如实的体性,
就可以知道舍离自己推度计量为「我」的种种不如实见解,所以如来如是宣说如来藏。
因此印顺法師说「如来藏是方便说,是为了外道而说」,这样的说法完全是刻意隐瞒事
实,因为这语意说得很清楚,如来在宣说如来藏的种种体性时,会根据众生的领会的角
度来说如来藏。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Sat Apr 2 19:53:03 2011, 美东) 提到:
我个人认为如来藏是非空非有的中道,是真空妙有。不过既然有人已经扣了‘神我’帽
子,怎么说也似乎枉然。各修各的吧。佛讲法华经,就有很多罗汉离开。当然有人会说
法华经非佛说,只有阿含是佛说。 所以没有交流的基础的。
☆─────────────────────────────────────☆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于 (Sat Apr 2 20:06:17 2011, 美东) 提到:
我看你也成立一个俱乐部吧,不然帖子都散落了
☆─────────────────────────────────────☆
SeeU (See you) 于 (Sat Apr 2 23:14:21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这是如来藏系的要义。
弥勒、无著的唯识学,对此另有主张∶阿赖耶的性质,与如来藏不同。
摄大乘论云∶
此闻熏习,为是阿赖耶识自性?为非阿赖耶识自性?若是阿赖耶识自性,云何是彼对治
种子?若非阿赖耶识自性,此闻熏习种子所依云何可见?
乃至证得诸佛菩提,此闻熏习随在一种所依转处,寄在异熟识中,与彼和合俱转,犹如
水乳;然非阿赖耶识,是彼对治种子性故。
又此正闻熏习种子下中上品,应知亦是法身种子,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
是出世间最清净法界等流性故,虽是世间而是出世心种子性。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5/yinshun15-07.html
如来藏系的一些说法,性质只是部派(心性本净等)而已,不等同佛说。即使包括了空
性、阿赖耶的说法,一些重要论点,原始佛法、中观、唯识都批评过,还是不同意。
☆─────────────────────────────────────☆
GWZW (GWZW) 于 (Sun Apr 3 14:38:24 2011, 美东) 提到:
如来藏非「文化思想」
如来藏實为三乘佛法修証的中心
一切万法是由真心如来藏所出生,但它又不作主,这对于大乘实证者没有问题,但对于
许多人来说是非常地困惑,对于佛法以「双遣双非」、「双即双是」来说明,又不能以
逻辑来解释。然而佛法的因明学是以修证者的角度,基于一切法都是真心所出生,因此
被出生法不能离开真心而独存,必然以真心的体性或功能性为所依,所以说「双即双是
」。另一个角度来说:被出生者和真心本不相同,被出生者是生灭法,如何可以取代真
心,各自独立而说有自性呢?所以说「双遣双非」,这以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因此有的
地方是以隐覆说,所以行人更加不能瞭解。
即使禅宗历史上有这么多人证悟明心而闻名,还有庞大的史料典籍,以及大乘佛
法的如来圣量言,这真心的证悟对于印顺老法师而言,还是一概抹煞,嗤之以鼻;只能
说法师在多闻多思中,抱持著其「偏执」单一的想法而自我蒙蔽,也没有走向修证的道
路。
年轻时的印顺法师的中心思想,是很反动的而且具备旺盛的企图心,想要以一个
思想来取代这中国历代巨大的传统佛法;法师在这种心态下,接触到了藏传密教思想,
瞭解了「一切皆遣」「一切皆空」以后,便拥抱了密教,以为破解了中国的大乘佛法,
将大乘法一直视作是修学包袱的老法师,心情的雀跃是不在话下,这敍述也写在书中,
从此法师便不需要再去理解这复杂的大乘法。
但法师对于「密教的邪淫」又是非常的唾弃,甚至于书籍中,公开说明个人是不
修学这样的法。在这样唾弃的心情下,再加上对于大乘法的「异常厌恶」,所以将密教
和大乘法放在一起批判,这就是印顺老法师的中心思想之一:「秘密大乘」。
印顺老法师穷其毕生之力,将佛教彻底地转变成一个「思想」,变成无须修证、
而和其他宗教类似的宗教信仰,这是法师「心中最大的企图」,也就是将佛教和其他的
宗教等量齐观,因为抱持一切皆空的法师事实上对于佛教是否应该如何,并无太多的爱
恋。因为以一个思想来取代这诸大乘佛子旷劫精勤求証的如来藏, 显得容易多了, 也避
免了本身是否証悟的问题了.
☆─────────────────────────────────────☆
SeeU (See you) 于 (Sun Apr 3 18:08:21 2011, 美东) 提到:
自相矛盾的说法,无法用修证来掩饰它。
原始佛法赞美佛说,是善说(well spoken)、文善义妙。佛陀与大阿罗汉,具有四无碍解,其中的辩说无碍,是能正面解答对于法义的难问,而不是用修证来掩饰自相矛盾的说法。如来藏自称最上乘,教法反而不如它轻视的声闻教法,异哉!
如来藏行者用信心与三昧,来取代原始佛法的正理安立(教法)、如实知见(证法),智者自行决择。
修证云云,外道也有修证。谈修证,不能证明是佛法。
禅宗的传说,当历史看就好玩了。从达磨到六祖的历史,传说的成分多于事实,禅宗连自己的传承都说不清,谈历史证据是自曝其短,说到底还是要靠信心。禅宗还是扬长避短的好。
至于对印顺法师的指责,既然你以修证为准,等到你证果,再批评别人如何吧。
☆─────────────────────────────────────☆
SeeU (See you) 于 (Sun Apr 3 19:13:50 2011, 美东) 提到:
如来藏当然是众生心,如大乘起信论云∶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8/yinshun18-04.html
又如华严经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如来藏是众生心,是绝对的真心,凡圣一如,如来藏系经论是明说。
☆─────────────────────────────────────☆
SeeU (See you) 于 (Sun Apr 3 19:24:18 2011, 美东) 提到:
反对如来藏的人,认为如来藏经典不是佛说。你说佛不可能附和印度教之「梵」「梵天
」「梵我」,也可以用来成立如来藏经典不是佛说。关键还是如来藏与梵能清楚区分嘛?
印度教的「梵」有人格性的,也有非人格性的。纯粹觉知,无相的「梵」,与如来藏又
剩下多少差别?
☆─────────────────────────────────────☆
bigfool (fool) 于 (Sun Apr 3 20:46:52 2011, 美东) 提到:
鉴于一些人离开了印顺的讲义后,
连‘般若空性’和‘如来藏’都分不清,
所以有人自己 分不清 如来藏与梵 也不奇怪,
只是推广到以为如来藏与梵,别人也没法区分就很奇怪。
就比如红绿色盲就觉得红色和绿色没有区别,
这并不妨碍没有色盲的人能分清红色和绿色。
如果红绿色盲天天上门踢场子,对正常人嚷嚷什么:
‘红色和绿色能清楚区分嘛,没什么差别嘛’,就很搞笑。
☆─────────────────────────────────────☆
GWZW (GWZW) 于 (Tue Apr 5 18:58:41 2011, 美东) 提到:
☆─────────────────────────────────────☆
GWZW (GWZW) 于 (Wed Apr 6 18:42:07 2011, 美东) 提到:
☆─────────────────────────────────────☆
GWZW (GWZW) 于 (Sat Apr 9 11:55:05 2011, 美东) 提到:
如來藏非意識修定境界, 以減少妄想為禪修,『以定為禪』的錯誤知見 六祖大師早
已破斥過了, 定境並非佛門的開悟証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曰:
『臥輪有伎倆 能斷百思想
對境心不起 菩提日日長』
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
『惠能沒伎倆 不斷百思想
對境心數起 菩提作麼長』」
臥輪禪師以斷掉妄想為證悟菩提, 六祖聞後便開示:這是沒有證悟自心如來的人所說
的話,如若依此「斷掉妄想」為禪修,則是加深繫縛、障礙開悟。所以這些是誤解了「
禪」。隨後六祖則開示在不斷妄想、依境而起的念頭之當下,就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
、不垢不淨之自心如來。所以禪乃是在二六時中、行住坐臥之間去尋覓本來面目 – 自
心如來藏,而不是在斷妄想上用心。
當然,在參禪尋覓自心 – 如來藏之時,因心專注而發起定力,然而這定力並不是「
禪」的標的,而是條件。若妄念紛飛,心則太粗,根本無法參究;當正知見具足之後,
專注參禪之時,妄念自然不起,定力隨增,心則轉細,方能於緣熟之時一念相應,而親
見自己未生前之本來面目也。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
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這些人縱然能夠滅掉所有見聞覺知,而住於心一境中,這仍然是意識分別定境中寂靜法
塵的境界,仍然不是禪宗開悟明心的境界。
《大乘起信論》卷1:「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
名覺,即是不覺。」
聖 馬鳴菩薩也破斥過以定為禪,在前一念起於煩惱,而在下一念加以制伏,另煩惱不
出生;這樣的境界在世俗人中雖然能稱為覺悟,其實這在佛門中根本就不是開悟。因為
這些「以定為禪」這樣的修行,無法證得自心 – 如來藏故。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
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
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
所以 六祖大師就破斥過這樣的知是,他們把妄想滅掉而不讓妄想再出生,這叫作「將
滅止生」,是為外道法。而禪宗所證悟之標的乃是無始以來本來就在、從來沒有出生過
的自心如來藏,盡未來際也都不會滅,所以是真正的「不生不滅」。所以這些誤認「以
定為禪」的修行,正是 六祖所破斥的外道也。
☆─────────────────────────────────────☆
GWZW (GWZW) 于 (Mon Apr 11 20:26:52 2011, 美东) 提到:
☆─────────────────────────────────────☆
GWZW (GWZW) 于 (Sun Apr 17 00:43:39 2011, 美东) 提到:
应成中观与佛经所说相左处
Drafted from W.S.C
『宗喀巴说︰
《《如是摄行论说:佛为广大胜解者说八识等令通达者,亦仅显示经有是说;非自宗许
离六识外、别有异体阿赖耶识。如圣派集密,说死有光明一切空心为死心,从彼逆起近
得心为生心,彼二非是阿赖耶识。释菩提心论虽说阿赖耶识之名,然义说意识为一切染
净法之根本。此于集智金刚疏中已广释讫。》》(《胜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
P387~388)』
上述与佛经所说相左处:
应成中观行者否定第七、 八两 识存在,主张【识唯有六】,因此宗喀巴说【佛为广大
胜解者说八识等令通达者,亦仅显示经有是说;非自宗许离六识外、别有异体阿赖耶识
】,宗喀巴认为 佛于三转法轮诸经中处处宣说之阿赖耶识乃是方便说,并非是在六识
心之外另有阿赖耶识,所以又主张意识为一切染净法之根本;宗喀巴此言和佛陀于各乘
经典中所说大相违背如下:
一者, 佛于四阿含中处处皆说【意、法为缘生意识】、【一切粗细意识皆意、法为缘
生】;显然,意识乃是意根、法尘、触和合方能出生,意识自身乃是所生法,乃是摄于
一切染净法之中,如何又变成一切染净法之根本,绝无此理也,如此粗浅之理亦解释错
误,不亦怪哉!
再者,《中阿含经》卷二十四︰「阿难!是故当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
者,谓此识也。」
意识自身乃是名色五阴所含摄, 佛又说有一个识是名色五阴的根本因,当知此名色五
阴之因、之习、之本者乃是第八识 - 阿赖耶识也,此阿赖耶识既然是名色五阴之本,
当知阿赖耶识才昰一切染净法之根本也;显然,主张意识为一切染净法之根本说违背了
佛陀于四阿含中的开示.
三者,《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十:
「心外诸境界 妄见毛轮花 所执实皆无 咸是识心变 色具色功能 皆依赖耶识
凡愚妄分别 谓是真实有 睡眠与昏醉 行住及坐卧 作业及士用 皆依藏识起
有情器世间 非由自在作 亦非神我造 非世性微尘 如木中火性 虽有未能烧
因燧方火生 由此破诸闇 展转互为因 赖耶为依止诸识从彼生 能起漏无漏」
第二转法轮般若部经典亦开示【色具色功能,皆依赖耶识】、【睡眠与昏醉,行住及坐
卧,作业及士用,皆依藏识起】,无非都在宣说万法皆依阿赖耶识而能生显;【有情器
世间,非由自在作,亦非神我造,非世性微尘;…赖耶为依止,诸识从彼生,能起漏无
漏】,佛说︰有情众生及器世间都不是无因而自己形成,也不是神我梵我所造,也非虚
空中的能量或微尘所造;…事实上,都是以众生阿赖耶识为依止方能出生,意根 - 第
七识、第六意识以及前五识都是以阿赖耶识为因而出生。
显然,应成中观行者否定第七、 八两 识存在,而说【识唯有六】的主张违背了佛陀于
般若经典中的开示.
四者,第三转法轮唯识经典《大乘密严经》卷二︰「诸仁者!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
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
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诸仁者!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
,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众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余
之七识,由是凡夫执为所作能作内我。」
宗喀巴主张意识是一切染净法之本,不同于 佛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染净法之本,且 佛
说阿赖耶识所含藏之诸业习气能增长前七识,显然阿赖耶识乃是前七识之本,由此可知
宗喀巴之知见不符佛说!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八︰「琉璃大王、善星比丘 - 琉
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应成中观否定第七、第八两识,主张【识唯有六】;如是主张不用第八识执持种子为根
本因,一切法唯缘无因即可出生,而成为【无因论外道】。
众所皆知︰包含六识在内的五阴十八界都是缘起性空之法,五阴十八界灭已,复又不许
第八识真实存在,造成一切皆成无常空,一无所有,复成为断灭空,已成【断见外道】
; 佛世时,有善星比丘主张【一切法空】而误导众生,捨报后下堕阿鼻地狱,诸网友
实在必须小心.
============================================================================
===
☆─────────────────────────────────────☆
SeeU (See you) 于 (Wed Apr 20 23:08:57 2011, 美东) 提到:
中观应成派主张六识,认为主张八识的经典是不了义说。作者引用对方认为不了义经,
在因明犯不极成过。
☆─────────────────────────────────────☆
GWZW (GWZW) 于 (Fri Apr 22 22:39:46 2011, 美东) 提到:
唯识经典佛陀所说的【常】与【无常】
《入楞伽经》卷7 :
「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
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
………………………………………………………………………………………………
经典原文,有兴趣的朋友请花点时间阅读,应该不会有困难
以下恭录 :
《大般涅槃经》卷10:「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
《瑜伽师地论》卷52:「无常性相:本无今有、有已还无所显。本无今有,是名为生
;有已还无,是名为灭。」
凡是本来没有后来出生了,或者是本来有后来坏灭了,都名之为【无常】;有生则必
定有灭,唯有本来就在的,从来都没有出生过的,才是永远不灭的,不生不灭才能称之
为【常】。
《大方等大集经》卷2:「如实智者,知一切法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出时、灭时,
无所系属;从缘而出,从缘而灭;以是义故名之为道。断是道故名为菩提,凡夫众生不
知如是真实道故,如来于此而起大悲,宣说正法为令知故。」
三界中一切法都是因缘生灭之法,所以都称之为无常之法,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例
如每一个众生打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就往老死迈进,然后又去到下一世出生、老死,所
以《心经》说五蕴皆空,因为五蕴无常所以是空;众生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就被五蕴
所束缚,执著五蕴为我,我的名声、我的地位、我的钱财、我的眷属,乃至我的身体、
我的感受等等我与我所的烦恼,为了追求这些名声、钱财,因此不断造业去求取,有了
这些业种就引生了来世的出生而受种种业报,于受报的同时又造作种种善恶业,如此六
道里来来去去,永无休止,无法到达解脱的彼岸。
《心经》除了说五蕴皆空,还说每一个众生都有一个本来自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不垢不净的真实心,显然,这个真实心是【不生不灭】的,既然是【不生不灭】,那就
表示这个真实心并非本无今有、或已有还无的心,也就是这个真实心不是无常的心,而
是常住心体。
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同时观照到这个本来自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真
实心的人就可以称为「观自在菩萨」,观照到这个真实心的人就可以度一切苦厄。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
,同于涅槃。」
佛说众生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本来而有的,换句话说,阿赖耶识并非是本无今有之
法,而是本来就在,从来没有出生过,所以阿赖耶识心体永远不灭。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世尊更为我说
阴界入生灭;彼无有【我】,谁生谁灭?愚夫者依于生灭,不觉苦尽,不识涅槃。』佛
言:『善哉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如来之藏,
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
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薰,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
识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其诸余识,
有生有灭。…」
(另一译本《大乘入楞伽经》卷5:「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
我说蕴界处生灭之相。若无有我,谁生谁灭?而诸凡夫依于生灭,不求尽苦,不证涅槃
。』佛言:『大慧!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大慧!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
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以不觉故,三缘和合而有果生,外道不知,执为
作者。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藏识,生于七识无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体相
续,恒注不断;本性清净,离无常过,离于我论。其余七识:意、意识等,念念生灭。
…」(CBETA, T16, no. 672, p. 619, b26-c7)
另一译本《入楞伽经》卷7:「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世尊!惟愿如来
应正遍知为我说,善逝为我说阴界入生灭之相;世尊!若无我者,谁生谁灭?世尊!一
切凡夫依生灭住,不见苦尽,是故不知涅槃之相。』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善哉善哉
!善哉大慧!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
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与六道作生死因缘,譬如伎儿出种种伎;众生依于如
来藏故,五道生死。大慧!而如来藏离我我所,诸外道等不知不觉,是故三界生死因缘
不断。大慧!诸外道等妄计我故,不能如实见如来藏;以诸外道无始世来,虚妄执著种
种戏论诸熏习故。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
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
生灭法。」
由《楞伽经》的开示,三种译本都说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无常生灭之法
,且都开示:第八识-阿赖耶识离于无常。显然,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不生不灭的心。
《成唯识论》卷3:「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
故我世尊正为开示。」
圣 玄奘菩萨开示:能证解阿赖耶识、现观阿赖耶识之人即名为【胜者】;而《楞伽
经》又是 菩提达摩祖师留给 慧可二祖印证及悟后起修的经典,显然,一切佛弟子皆
该精进求证第八识-阿赖耶识也。
☆─────────────────────────────────────☆
GWZW (GWZW) 于 (Fri Apr 22 23:06:04 2011, 美东) 提到:
谢谢阿See的关切,照您这么说起来,惨,
咱俩和宗老都属于佛陀所说的那个「恶慧」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
SeeU (See you) 于 (Sat Apr 23 11:06:21 2011, 美东) 提到:
再说一次,你所引用经我认为是不了义说,毫无效力。因明宗支的有法与能别,要双方
共许(极成),才能立量。我不承认如来藏与阿赖耶的存在,你的论证是毫无效力的(
非量)。
有空读一下月称<入中论>如何破唯识,看懂因明的论师如何辩论吧。
☆─────────────────────────────────────☆
GWZW (GWZW) 于 (Sat Apr 23 21:16:19 2011, 美东) 提到:
谢阿See, 这样看起来, 除了你, 我和宗喀巴哥仨是恶慧外, 现又多了个月称.
☆─────────────────────────────────────☆
GWZW (GWZW) 于 (Wed May 4 11:47:34 2011, 美东) 提到:
《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
修行的因地真心即如来藏第八阿赖耶识。兹恭录《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部份经
文以说明之,請有興趣的朋友們細讀參考,
所謂『名色』的名, 指的是受, 想,行,識(意識), 這是佛法常識. 以下經文明說名色緣
識, 而名色包含第六意識, 意識不可能自己緣自己, 經文己經明指另有所緣.
=============================================================================
《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
《佛云:「阿难!若有问者:『名色有缘耶?』当如是答:『名色有缘。』若有问者:
『名色有何缘?』当如是答:『缘识也。』当知所谓缘识有名色。阿难!若识不入母胎
者,有名色成此身耶?」答曰:「无也。」「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
答曰:「不会。」「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答曰:
「不也。」「阿难!以是故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所
以者何?缘识故则有名色。」》
此段经文中, 佛已说明须有阿赖耶识入胎,方有名色生长五根及具足五蕴而出胎;若
出胎后之阿赖耶识非是不生灭性而可断坏者,则男女幼童之五蕴皆不能增长为成人。接
着又开示五蕴之因、五蕴习气、五蕴根本、五蕴之所缘即是此阿赖耶识。
世尊又云:《「阿难!若有问者:『识有缘耶?』当如是答:『识亦有缘。』若有问者
:『识有何缘?』当如是答:『缘名色也。』当知所谓缘名色有识。阿难!若识不得名
色,若识不立不倚名色者,识宁有生?有老?有病?有死?有苦耶?」答曰:「无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识因、识习、识本、识缘者,谓此名色也。所以者何?缘名色
故则有识;阿难!是为缘名色有识,缘识亦有名色。由是增语,增语说传,传说可施设
有--谓识名色共俱也。」》
此段经文中, 世尊说藏识阿赖耶之所以不断于三界中轮回而受生老病死者,皆因过去
世之名色熏习为因、为本、为缘,故有此阿赖耶识之轮回生死。
吾人之【色蕴】,始自受精卵时,迄至死亡,其间剎那剎那不断变异,无有一时一刻暂
住。吾人之【名】—受想行识蕴—亦是念念变异,无一剎那中断,无一剎那不变异。
有情众生八识心王之种子流注现行,使得吾人能于六尘境中活动;而八识心王之每一心
,皆是于念念间、剎那剎那生灭流注;此谓一念之间有九十剎那,一剎那间有九百生灭
,故「受想行识」四蕴乃是剎那生灭之法。然因有情未断变易生死,故不能觉知,错认
见闻觉知心及恒审思量之意根心为不生灭者,不知不解剎那变异之理,遂执空明觉知之
前六识及作主思量之末那心为不生灭我,堕于常见外道法中。
如来藏—第八识(阿赖耶识)—本体永不断灭,离三界见闻觉知,故不会不贪不厌苦乐
六尘,本性清净;而藉其所藏无明业种及父母四大之缘,能生五色根、六识及意根末那
,轮回于前后世之无量劫生死中;然于阿赖耶识本体永无生灭之中,却含藏八识心种及
诸有漏无漏法种而不断流注生灭,依前七识之六尘分别及欣厌,于三界中造业及受报。
☆─────────────────────────────────────☆
GWZW (GWZW) 于 (Fri May 6 21:58:59 2011, 美东) 提到:
众生的根本处
-
身灭,意识灭. 不灭的是什么 ?
-
世亲菩萨在《俱舍论》里说「身灭,意识灭」的道理,明白开示意识是有生灭现象的,
那么实相真心如果是意识心的话,那么真心实相就有生灭了,这样的说法就会造成在色
身灭后,真心也会跟着就灭了的情形出现,不再有实相存在,那么佛法不就跟外道法的
理论一样,成了「断灭论」吗?再且,有灭则必有生,有生与灭的现象则不寂静,这又
违反了佛法根本大义「三法印」里的「涅盘寂静」义。复次,如果没有这个能够执持收
藏记录一切种子的第八识的话,那么众生所做所为的善恶业报,要如何成就因果报应呢?
-
《成唯识论》卷三 玄奘菩萨亦云:「谓契经说:杂染清净诸法种子之所集起,故名为
心,若无此识(阿赖耶识),彼持种心不应有故。谓诸转识在灭定等时,有间断故,根
境作意善等类别,易脱起故,如电光等不坚住故,非可熏习,不能持种,非染净种所集
起心。
-
此识(阿赖耶识)一类恒无间断,如苣胜等,坚住可熏,契当彼经所说心义;若不许有
能持种心,非但违经,亦违正理,谓诸所起染净品法,无所熏故;不熏成种,则应所起
唐捐其功,染净起时既无因种,应同外道执自然生。」
-
玄奘菩萨此处所说,亦证明持种识乃是阿赖耶识,因为阿赖耶识具有坚住性、不灭性的
缘故,所以能够于一切时为一切因缘的所依;又,不能坚住、会灭失乃是有为法的体性
,无为法因为无所为的缘故,具有坚住性与不灭性的特质,阿赖耶识具有坚住性与不灭
性,因此可知阿赖耶识具有无为法的体性;又,因为阿赖耶识是诸法种子之所集起心,
能够集藏与现起诸法种子的心本体不可能有生灭,真心不可能随着种子有生灭,妄心才
会有生灭,故知阿赖耶识不是妄心、故知阿赖耶识是一切因;因此,阿赖耶识即是众生
心、众生法身、真心、法性,亦是众生的实际根本处。
☆─────────────────────────────────────☆
zjijuan (青山绿水无修饰) 于 (Fri May 6 22:27:03 2011, 美东) 提到:
在究竟法义上,将如来藏和阿赖耶理解成一种有,这个不是佛经的过错
别说如来藏和阿赖耶,就眼前的一切一切都非有!
一切法不生是三世诸佛所说.
但是既然非有怎么说,胜义谛没法说,但是要度众生怎么办? 也得说.
所以所谓的有无等法也是佛随顺众生习惯的说法.就象圆周率等于3.14
其实不然,但是没办法,为了计算. 但是以此来批判圆周率等于3.14不对
就有几分唐吉哥德挑战风车的憨气.
☆─────────────────────────────────────☆
GWZW (GWZW) 于 (Wed May 11 23:45:06 2011, 美东) 提到:
何谓『阿赖耶识于阿罗汉位捨』?
所谓的「阿赖耶识体是无常」者,
是说阿赖耶识之阿赖耶体性无真实体,故说其体无常,而不是说此阿赖耶识心体无常。
何以故?因为,诸经诸论中多处说:「执藏分段生死种子之体性偏重,是故从重立名为
阿赖耶识」故,「阿赖耶」意为能藏、所藏、我爱执藏故;而且此《瑜伽师地论》中及
《成唯识论》中皆说「阿赖耶识于阿罗汉位捨,乃是捨其名而非捨其体」故,乃谓阿赖
耶识的集藏分段生死种子的体性可加以捨弃消灭,故为无常,而阿赖耶识心体永无捨时
也。由于阿赖耶识之阿赖耶体性非是常法,是可修灭之法,故说阿赖耶识体是无常,乃
谓其阿赖耶集藏生死种子之体性无常,非谓心体无常!正合于 弥勒菩萨及玄奘菩萨全
论前后真义。
-
由上可知,由于阿赖耶识于阿赖耶阶段有集藏分段生死种子之体性,故能含藏分段生死
诸染污法种,而出生五阴十八界等三界万法,如是万法皆是从「阴、界、入」处而生。
而「阴」又名「蕴」,即是取其积聚、遮障之意,故说其为「一团、一积、一聚」,由
是一团一积一聚之阴界入之遮障故称无明,如是无明遮蔽阿赖耶识原本之真如性,令众
生不能证得,是故週而复始流转三界六趣,常不断绝。但是捨弃阿赖耶识的集藏分段生
死种子体性以后,心体并未坏灭,只是改名为异熟识,方便名为断阿赖耶识、灭阿赖耶
识,心体并未消灭坏失。
-
故《入楞伽经》 佛云:「阿黎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常不断绝,身俱
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所以,阿赖耶识心体是集藏分段生死种子之
本体;虽然如此,然而生死之过,其咎非祂,而是由于凡夫的无明七识于观察从一团一
积一聚所生一切色心诸心所等,妄执名言所假立色心诸法为我、为实法,而不明如是色
心诸法是「如水中月、如空中花、如幻师伎儿所幻化之相」,凡夫不明此理而受此一团
一积一聚之空花相所诳惑,误执为真实不坏法,故成我见与我执。然而就如来藏阿黎耶
识自性清净心而说,于依他起上本是远离遍计所执的,故是「人我、法我」二空。是故
佛接著说:「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
☆─────────────────────────────────────☆
robbin (robbin) 于 (Thu May 12 00:13:22 2011, 美东) 提到: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Thu May 12 10:19:01 2011, 美东) 提到:
这个红绿色盲的比喻有意思:)
现在想想,有不同的宗教,宗教有不同的派系,派系中有不同的主张,每种主张都以真
理化身自居,都是多么地自然。
☆─────────────────────────────────────☆
SeeU (See you) 于 (Thu May 12 12:04:47 2011, 美东) 提到:
无著、世亲讲阿赖耶,没说如来藏,被如来藏系拉到如来藏说中,学唯识的未必承认。
☆─────────────────────────────────────☆
Yisu (yisnotme) 于 (Thu May 12 12:11:27 2011, 美东) 提到:
唯识承认就行, 学唯识的承认不承认有什么关系。
☆─────────────────────────────────────☆
SeeU (See you) 于 (Fri May 13 00:05:15 2011, 美东) 提到:
唯识是学说,无著世亲著作上没有的,就不是直接承认如来藏。有人要把无著、世亲解
释成在说如来藏,要看学唯识的承认不承认。
☆─────────────────────────────────────☆
GWZW (GWZW) 于 (Fri May 13 23:25:01 2011, 美东) 提到:
承认不承认頂啥 ? 阿See不是從不承认自己是惡慧 ?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
robbin (robbin) 于 (Fri May 13 23:30:55 2011, 美东) 提到:
☆─────────────────────────────────────☆
SeeU (See you) 于 (Fri May 13 23:39:43 2011, 美东) 提到:
这种帽子,对如实知见者没有用处。
你悟入如来藏到什么程度啦?
☆─────────────────────────────────────☆
JeanIris (Iris) 于 (Sat May 14 06:32:51 2011, 美东) 提到:
其实我一直觉得唯识的那三性,可以和日常以及修观对应,那样子很好理解的说。
是这样的麽?
要是和南传的修观去比较,就会发现区别了。哈
☆─────────────────────────────────────☆
GWZW (GWZW) 于 (Sat May 14 12:50:29 2011, 美东) 提到:
你对大乘法的那些言说, 是恶见, 是自以为是挟偏颇的意识型态分割三乘佛法的大邪见
,不叫如实见.
所谓诽谤佛法, 狮子身中虫也.
至于恶慧, 不是谁给你扣的帽子, 是佛陀对你这样子人的评论.
☆─────────────────────────────────────☆
SeeU (See you) 于 (Sat May 14 13:40:08 2011, 美东) 提到:
分割三乘佛法?
If you only have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此之谓乎?
你既然说三乘佛法,声闻法的四谛现观如何修,你能引阿含说清楚吗?佛陀可是懂声闻法的。想成佛而不懂声闻法,将来如何教导声闻弟子?
阿含的如实知见指什么,你真懂吗?说说看吧。
你能代佛陀发言?haha 你比初果还牛了。假佛陀名义,讲梵我不二,狮子身中虫。
大乘的中观,你懂佛护、清辨、月称在说什么吗?懂的话,原创发帖略述要义吧。不懂没关系,不要批评。
你只懂如来藏,连无著、世亲没说如来藏都不清楚。你懂唯识的话,发帖引唯识论典,说唯识如何实修证果吧。友情提醒,不是如来藏那一套。
还有,学一下因明如何应用在论证上吧。
佛法甚深,智者所见。能认识到自己偏颇错误的认知,也是进步。
☆─────────────────────────────────────☆
SeeU (See you) 于 (Sat May 14 13:44:43 2011, 美东) 提到:
护法是好心,自己对所弘的法,多少要有体会,也要说得清础,否则只是带来对法的坏印象。
你学如来藏,发此帖时可有清净心?嘻嘻
☆─────────────────────────────────────☆
GWZW (GWZW) 于 (Sun May 22 23:50:36 2011, 美东) 提到:
《入楞伽经》卷7云:“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
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
住,是生灭法。”此段经文中明说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心
体,不只是空性心,同时也是有性心,所以能出生与无明相应的七转识;出生七转识以
后,七转识就依附于如来藏心而相续运作,与如来藏非一亦非异。这就好像大海水与波
浪相互依存的道理一样,借着无明海风诸缘,而由大海水中不断出生波浪的现象。虽然
祂所生的“意根、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但阿赖耶识心体自身却“离无常过,
离于我过,自性清净”。
“离无常过”就是说如来藏无形无色,非由物质所聚合,状若虚空,体性空寂,故称?
空性;其体本来自己已在,不依他法而有,心体自身不生不灭,体恒常住,性如金刚,
过去不曾断灭,未来也将永远存在,真实不虚,故说离无常过。
“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
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
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
知故离于“我”性。而祂也不贪着自己所变现的六尘中的一切法,从来不曾落到“我所
”里面。所以祂是离于“我”与“我所”的实相心,当然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
“自性清净”就是说,如来藏所生的一切法虽然都是生灭法,都没有自体性,而如来藏
自体却是圆成实性,不是生灭的虚妄法,不是意识想象出来的法,不是依五蕴十八界虚
妄建立的法,故名胜义实有。由于祂离见闻觉知、离思量执着,从不分别六尘法,对种
种境界,好也罢、坏也罢,善也罢、恶也罢,一概随缘而应,因为对于六尘万法不染不
着、不闻不问,一味平等,所以其心体的自性清净无染。
以上的“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其实也就是在描述如来藏自住的“涅盘境
界”,而这个“涅盘境界”, 世尊在《佛说法印经》中也做了相同的描述,经文如下
:“苾刍!空性无所有、无妄想、无所生、无所灭、离诸知见。何以故?空性无处所、
无色相、非有想,本无所生,非知见所及,离诸有着;由离着故,摄一切法。住平等见
,是真实见。苾刍当知:空性如是,诸法亦然,是名法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