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ZZ
相关主题
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 (1)佛果和阿罗汉果想参加密集禅修,这几个地儿,哪个靠谱一点呀? 谢谢!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About waichi from [合集] 关于和胡茵梦的见面
跑日是上座部的传承?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一个小故事如何关照---Extention
問︰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嗎?为什么佛教老是说自己是吃素的
我对大乘的看法以及为什么要批判大乘北美寺庙及禅修中心总汇
如实的知见与直接的洞见据说又开始挖大小乘的坑了
杂含读记:六根来处去处索达吉堪布 -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结集话题: 经典话题: 阿拉话题: 尊者话题: 比库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y
发帖数: 33185
1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books/six_collection.htm

第一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三个月 ,印度马嘎塔(Magadha,古译:摩揭陀) 的国王阿迦答沙都
(Ajatashatru,古译:阿阇世)举办了结集。地点是在 Rajagaha 的Cave of the
Seven Leaves (七叶窟)。领导僧侣为大阿拉汉 马哈咖沙巴尊者(Maha Kassapa,古译
:大迦叶尊者),阿难达尊者(Ananda),和伍巴离尊者(Upali,古译:优波离尊者)
马哈咖沙巴尊者从僧团中选取了五百阿拉汉来重述佛陀所说过的话。由在佛陀身边最
久的阿难达尊者重述经藏 (Sutta),和持戒第一的伍巴离尊者重述律藏 (Vinaya)。
他们完成了重述之后,阿拉汉们便开始检查字义是否有误,然后再一起重述并检查
每个字和每个段落。每一位阿拉汉都如此的念著和检查著,并将每个字记入脑海中。只
有当一段话被所有的阿拉汉检查和验证后,才会被大会采纳。这还包括了每段话佛陀是
在哪里、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和对谁说的等等。
第二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一百年,(在印度) 由于 Vajjian (瓦基族)的比库不尊守戒律,如向
俗人到寺院诵戒时 (Uposatha,伍波萨他) 乞求钱财,他们甚至乞求一分钱到一毛钱,
而这些都是违反比库纪律的行为。这些行为被僧团中的 Yasa 比库看到,他总共指出了
十项被违反的戒律∶
· 带著盐和装盐的东西并需要时使用
· 午后进食
· 在同一天到第二个村庄进食,破坏了进食的戒律 (食量过多)
· 在同一教区里却在不同的地方参加了超过一次的伍波萨他(巴利语uposatha的
音译。诵戒)
· 向大众取得不该有的法令 (权力)
· 把习惯性的行为当作是首先的
· 在饭后用乳浆
· 喝还没发酵的发酵果汁
· 坐在没有边幅的布上
· 接受金银
而这些 Vajjian (瓦基族)比库反对 Yasa 的指责,并要求他向那些他禁止听从
瓦基族比库们的人们道歉。Yasa 保护著自己的观点,并取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使得瓦
基族的比库们更加愤怒并逐 Yasa 出了僧团。Yasa 于是到了高赏比(Kausambi)并送
信报告给在西方阿槃提(Avanti)和南方的比库们。
Yasa 到了 Ahoganga Hill 找寻大阿拉汉 Sambhuta Sanavasi并告诉他事情的严重
性和请示他该如何处置。在同一时间,西方有六十位阿拉汉和八十位从阿槃提(Avanti
)和南方来的阿拉汉们聚在 Ahoganga Hill。他们选出了 Revata of Sahajati 作代表
来处理瓦基族比库们的问题,而 Revata 建议到问题的当地去解决。于是七百位阿拉汉
在 Vesali(韦沙离城) 举行了结集。
当时是 Kalasoka 国王的时代。明确的地点是在韦沙离城的 Valikarama,时间是
Kalasoka 国王的第十一年。阿拉汉 Sabbakami 是大会的主持人,在大会之后 ,他们
宣布了瓦基族比库们的行为是违反纪律且不被允许的。
根据 Dipavamsa 的记载,瓦基族的比库们反对了大会的决定,并举行了他们自己
的结集,称为 Mahasangiti (大众部结集)。在此之后,瓦基族的僧侣们离开了长老部
(Theravada),并组织了他们自己的团体 ,称为Mahasanga (大众部僧团),他们称自己
为 Mahasanghikas (大众部僧团)。于是此时整个佛教僧团便分为两派,一派为原始佛
教的长老部或称作上座部 (Theravada),一派为新起的大众部 (Mahasanghikas)。此次
结集同样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
第三次经典结集
佛入灭后的第 234 年,结集是在印度阿首咖国王(Asoka,阿育王)时代的
Patiliputta 举行的。由阿首咖国王信奉了佛教,许多异教徒被吸引加入了佛教来取阿
首咖国王的支持。虽然他们加入了佛教,但他们仍然坚持著自己的思想,更把他们自己
的思想说成是佛陀的思想。原始佛教的僧侣于是和他们分开了,并拒绝和他们一起参加
诵戒。于是在Patiliputta 约有七年没有诵戒。当地佛教内部的异教徒数量已大大超越
了正统僧侣的数量,于是阿首咖国王便请求正统僧侣们来和异教徒作诵戒,但是被正统
僧侣们拒绝了。
阿首咖国王为此事感到非常的困扰,于是他送了使者到 Ahoganga Hill 去请阿拉
汉 Moggaliputta Tissa 来解除他国内的困境。经过数次的失败以后,Moggaliputta
Tissa 终于默许了,他乘船到 Patiliputta 和阿首咖国王会面。根据历史记载,阿首
咖国王跪在河里伸出右手以表示他对阿拉汉的敬仰。阿首咖国王请求了 Moggaliputta
Tissa 显示神通来证明他是位阿拉汉,他同意了并在阿首咖国王面前引起了一次地震。
这更增加了阿首咖国王对 Tissa 的信任。
随著 Moggaliputta Tissa 的建议,阿首咖国王举办了第三次的经典结集。经过了
阿首咖国王的帮助,60,000 位异教僧侣被逐出了僧团。Moggaliputta Tissa 于是选出
了 1,000 位阿拉汉来集成正法。阿拉汉们花了九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经典的集成。
在第三次经典结集,Moggaliputta Tissa 撰写了 Kathavatthupakarana(Points of
Controversy) 来推翻异教徒们加在佛教里错误的理念和观念等等。(此时有十八派异教
在佛教里) 第三次经典结束后,阿首咖国王便送出传教士四处去传播佛教正法。根据
Mabavamsa,佛教传到了以下国家∶
  国名      传教士名
(1) Kasmira-Gandhara Majjhantikathera.
(2) Mahisamandala Mahadevathera.
(3) Vanavasi Rakkhitathera,
(4) Aparantaka Yona-Dhammarakkhitathera.
(5) Maharattha Mahadhammarakkhitathera.
(6) Yona Maharakkhitathera.
(7) Himavanta Majjhimathera.
(8) Suvannabhumi Sonathera and Uttarathera.
(9) Lankadipa Mahamahindathera. (狮子国,斯里兰卡古称“楞伽”(Lanka),
或“楞伽岛”(Lankadvipa))
此次结集一样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
第四次经典结集
第四次结集发生于公元前 29 年,是在国王 Vattagamani 时代的 Tambapanni (
Sri Lanka斯里兰卡) 举行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已没有许多僧侣能像当时的阿拉汉
Mahinda 一样的将全部的经典记入脑中,配合当时文字的开发,于是当时便决定要将经
典以文字记下以保存至后世。
Vattagamani 支持了这个想法,于是便举行了第四次结集,目的是将经典以文字记
载。在有文字以前一直是以口述的方式,这难免另人起疑。但在历史上经典的正确性的
由来是这样的,在当时的 Sri Lanka斯里兰卡 发生许多内乱,此时有许多僧侣回到南
印度去避难,直到内乱结束后,他们才回到 Sri Lanka 斯里兰卡和其他僧侣比对经典
,发现所有重述的经典一字无误,于是便认证了在他们脑海里的经典是准确无误的。
这套口述和记忆的传统从佛入灭后便从未改过,每天僧侣们都会互相重述和比对经
典的正确,若有偏差,便会请示长老正确的字句。所以经典会保存在无数的僧侣记忆里
,他们每天都会互相重述和比对来确保经典的正确性。为了确保在未来经典的正确,他
们决定将经典用文字写下。
大阿拉汉Maharakkhita和五百位阿拉汉以第一次大会的方式重述和比对经典,并将
其写在叶子上(贝叶经)。地点是在一个叫做 Aloka lena 的山洞。大会圆满的结束,
且经典被正确的写下和小心的保存。从这之后,叶片书传播和出现在缅甸、泰国、柬埔
寨、和寮国(老挝)等地。
第五次经典结集
第五次结集发生在公元 1871,在缅甸国王 Mindon(敏东)的时代,地点在
Mandalay(曼德勒),目的是要重述、验证、和比对经典,来确保一切无误。由三位阿
拉汉主领,分别为Mahathera Jagarabhivamsa、Narindabhidaja、和Mahathera
Sumangalasami。其中还有 2,400 位僧侣。整个结集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方式也和第一
次结集一样的严谨。这次结集 Mindo 将所有的经文撰写在 729 块大理石上,并将它建
成了佛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每片大理石有 5 inch 高,5.5 feet 长,和 3.
5 feet 宽。
佛塔名为 Kuthodaw Pagoda (缅甸固都陶佛塔)∶[Largest Books](世界最大的书)
第六次经典结集
第六次结集发生在西元 1954 年,地点在缅甸仰光,由缅甸政府赞助。由缅甸首相
乌努U Nu 率领建造了 Maha Passana Guha (大山洞),造型很像在印度第一结集的
Sattapanni Cave (Cave of the Seven Leaves)。山洞完成后,大会聚集于 5 月 17
日,西元 1954 年。就像之前的结集一样,这次结集的目的是重述和验证经典。由八个
不同国家来的 2,500 位长老僧侣们,同时聚集于此。这八个国家为缅甸、泰国、柬埔
寨、寮国、印度、斯里兰卡、越南、和尼泊尔。
由近代的缅甸大阿拉汉Mahasi Sayadaw(马哈希西亚多)负责经典的问证,和由
Bhandata Vicittasarabhivamsa 回答所有的问证。此后,经典便以七个国家的文字写
出 (除了印度以外 )。整个过程花了两年的时间,其中包括了种种的比对、验证、和考
察,总算于佛入灭后的 2,500 年的五月,公元1956 年完成。这次经典的集成被公认为
有史以来最正确和无误的经典。且被认证为佛陀的正法经典。
第六次结集时马哈希尊者扮演为马哈咖沙巴尊者的角色,而三藏法师明昆尊者扮演
为阿难达尊者的角色,一问一答的方式一一结集了五尼迦耶(经藏五部)及以外五部注
等....全以背诵的方式结集完全三藏。当时共同参与者来自泰国、老挝、锡兰、柬埔寨
等...,上座部佛教五大国家的高僧长老,以外场外开放随喜参与者来自诸国的记者,
宗教研究者等....结集一开始马哈希尊者向诸位长老言:诸位高僧,诸位尊者,诸位善
知识,随闻佛子(马哈希尊者自称)宣说...之后问起诸经,律及阿毘达磨等...,每一
经结集后马哈希尊者向大众说:每问问题尊者三藏法师明昆尊者一一回答,或分别回答
之故,佛陀的正法至今为止仍有清净无缺。
图片为第六次经典结集场面
注: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
比库僧众;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汉传佛教译为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
梵语系统的汉传僧众。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
à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
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1:南传上座部佛教概况 相关文章2: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相关文章3:印度佛教史 (英)渥德尔 著 相关文章4:印度佛教史 (日)平川彰 著
S**U
发帖数: 7025
2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没有大乘经。
大乘经其实应该结集。
d**********l
发帖数: 647
3
楼主转的是小乘的说法。大乘的说法不同。近代的已历史考据为准,多认为佛在人道讲
法。不能让人信服。大乘经里,佛在天界,龙宫等处讲法。
说法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开示悟入佛知见故,以无量
的善巧方便开始了49年的弘法事业,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兴佛
教,救度众生。其中熟知的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佛陀最初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观机逗教,又
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
》共八年。 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因
材施教,点化迷萌,救度无量数人脱离苦难,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无量的众生因佛
陀的教诲而弃恶修善,忏悔罪业,发菩提心,奉法修行。由此而得胜妙乐者,究竟解脱
者,毕竟了悟无上菩提者无量无边。如佛陀在鹿野苑,向最初和他一起共修的阿若憍陈
如等五人,宣说四谛、五蕴等圣妙法门,五人闻后便获果证,当即从佛出家,皈依了佛
陀。此后佛陀更是游历四方,化导群伦。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国王,
及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会下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
难陀、阿难陀等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地位低下的优波离、挑粪匠尼提等。总而言之,
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轮回,对于世间种种的恶行,以及对于将
来所要受到的果报,无知而无所畏惧,沉溺于欲望和恶习之中。佛陀慈悲,以自身经历
的食马麦、遭诽谤等事,为众生现实说法②。并详细解说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皆是往
昔作恶所感(参阅《佛说兴起行经》)。以令众生明白因果不虚之理。诸恶莫作,众善
奉行,回心自证永恒法身③。
慈悲的佛陀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信仰一律平等
,使得归依的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而在佛陀的弟子群中,却有着种
种贤圣不肖的分别。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并时常教诫弟子有关持戒的重要性。
《楞严经》云『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
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
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有异也。』
正是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个人遵照戒律而行,过着法制的生活,佛陀又规定每半月
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中长养善心,长行梵行。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没有大乘经。
: 大乘经其实应该结集。

a*****y
发帖数: 33185
4
佛在天界讲法,谁看到了?

等。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转的是小乘的说法。大乘的说法不同。近代的已历史考据为准,多认为佛在人道讲
: 法。不能让人信服。大乘经里,佛在天界,龙宫等处讲法。
: 说法
: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开示悟入佛知见故,以无量
: 的善巧方便开始了49年的弘法事业,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兴佛
: 教,救度众生。其中熟知的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佛陀最初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观机逗教,又
: 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
: 》共八年。 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因
: 材施教,点化迷萌,救度无量数人脱离苦难,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无量的众生因佛

d**********l
发帖数: 647
5
心清净无染自可看到,我们凡夫看不到的太多了。即是南传也承认有六道,包括天道吧。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佛在天界讲法,谁看到了?
:
: 等。

S**U
发帖数: 7025
6
智者大师五时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
经》和《涅盘经》共八年。这在历史学上是不重视的,因为根据只有大乘经本身。
佛教历史上的前两次经典结集,是佛教所有部派都承认的,而且除经藏本身,各部派律
藏也有结集的资料。这种对比来源(律与经是不同的比丘集团传诵)、立场不同的「外
部文献」得到一致的历史结论 cross-check,比较可靠。
打个比方,要了解国共内战的历史事实,就不能只采用共方材料,也要对照国方材料。
可靠的第三者材料也要用。

等。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转的是小乘的说法。大乘的说法不同。近代的已历史考据为准,多认为佛在人道讲
: 法。不能让人信服。大乘经里,佛在天界,龙宫等处讲法。
: 说法
: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开示悟入佛知见故,以无量
: 的善巧方便开始了49年的弘法事业,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兴佛
: 教,救度众生。其中熟知的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佛陀最初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观机逗教,又
: 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
: 》共八年。 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因
: 材施教,点化迷萌,救度无量数人脱离苦难,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无量的众生因佛

S**U
发帖数: 7025
7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前两次是公认的(原始佛法时期,没有部派);后四次是
部派结集,不是大家都承认或参与。
大乘经如果过去结集过(a big if),性质也是部派结集。因为不是僧团公认的。
如果有一天南传承认结集出来的大乘经是佛说,或许可以说这时的大乘结集是僧团公认
的。

等。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转的是小乘的说法。大乘的说法不同。近代的已历史考据为准,多认为佛在人道讲
: 法。不能让人信服。大乘经里,佛在天界,龙宫等处讲法。
: 说法
: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开示悟入佛知见故,以无量
: 的善巧方便开始了49年的弘法事业,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兴佛
: 教,救度众生。其中熟知的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佛陀最初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观机逗教,又
: 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
: 》共八年。 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佛陀因
: 材施教,点化迷萌,救度无量数人脱离苦难,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无量的众生因佛

d**********l
发帖数: 647
8
问题就在于已历史学的角度研究佛法是有问题的。佛法是靠戒定慧来研究的,要修而证
得,不是靠字面考证来的。日本佛学搞的轰轰烈烈,佛法却很没落,很说明问题。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智者大师五时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
: 经》和《涅盘经》共八年。这在历史学上是不重视的,因为根据只有大乘经本身。
: 佛教历史上的前两次经典结集,是佛教所有部派都承认的,而且除经藏本身,各部派律
: 藏也有结集的资料。这种对比来源(律与经是不同的比丘集团传诵)、立场不同的「外
: 部文献」得到一致的历史结论 cross-check,比较可靠。
: 打个比方,要了解国共内战的历史事实,就不能只采用共方材料,也要对照国方材料。
: 可靠的第三者材料也要用。
:
: 等。

a*****y
发帖数: 33185
9
如果改成“不是单靠字面考证来的”,还比较准确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就在于已历史学的角度研究佛法是有问题的。佛法是靠戒定慧来研究的,要修而证
: 得,不是靠字面考证来的。日本佛学搞的轰轰烈烈,佛法却很没落,很说明问题。

S**U
发帖数: 7025
10
佛法在特定的时空流传,自然形成历史。佛法跟神话传说的区别之一,就是经得起历史
考证。旧约的一个出埃及记分开红海的传说,就把认为旧约是历史的人搞得头大,找不
出来摩西可能从哪度过红海。
如果说佛法跟历史无关,智者大师的佛法修行也跟他的历史观(五时)无关,又何必相
信五时说?

【在 d**********l 的大作中提到】
: 问题就在于已历史学的角度研究佛法是有问题的。佛法是靠戒定慧来研究的,要修而证
: 得,不是靠字面考证来的。日本佛学搞的轰轰烈烈,佛法却很没落,很说明问题。

S**U
发帖数: 7025
11
mark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前两次是公认的(原始佛法时期,没有部派);后四次是
: 部派结集,不是大家都承认或参与。
: 大乘经如果过去结集过(a big if),性质也是部派结集。因为不是僧团公认的。
: 如果有一天南传承认结集出来的大乘经是佛说,或许可以说这时的大乘结集是僧团公认
: 的。
:
: 等。

l*****a
发帖数: 38403
12
mark

【在 a*****y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online-dhamma.net/anicca/books/six_collection.htm
:
: 第一次经典结集
: 佛入灭后的三个月 ,印度马嘎塔(Magadha,古译:摩揭陀) 的国王阿迦答沙都
: (Ajatashatru,古译:阿阇世)举办了结集。地点是在 Rajagaha 的Cave of the
: Seven Leaves (七叶窟)。领导僧侣为大阿拉汉 马哈咖沙巴尊者(Maha Kassapa,古译
: :大迦叶尊者),阿难达尊者(Ananda),和伍巴离尊者(Upali,古译:优波离尊者)
: 马哈咖沙巴尊者从僧团中选取了五百阿拉汉来重述佛陀所说过的话。由在佛陀身边最
: 久的阿难达尊者重述经藏 (Sutta),和持戒第一的伍巴离尊者重述律藏 (Vinaya)。
: 他们完成了重述之后,阿拉汉们便开始检查字义是否有误,然后再一起重述并检查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索达吉堪布 -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問︰打坐有必要坐很久嗎?
杀贼罗汉我对大乘的看法以及为什么要批判大乘
佛陀或者众生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吗?如实的知见与直接的洞见
Is the Lotus Sutra authentic? A Theravadin view杂含读记:六根来处去处
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 (1)佛果和阿罗汉果想参加密集禅修,这几个地儿,哪个靠谱一点呀? 谢谢!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About waichi from [合集] 关于和胡茵梦的见面
跑日是上座部的传承?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一个小故事如何关照---Extention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结集话题: 经典话题: 阿拉话题: 尊者话题: 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