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 发帖数: 3435 | 1 定论太早了,应该交刑部处理.
另外,直隶总督府该在天津.北京该是顺天府. |
|
h*i 发帖数: 3446 | 2 对。中国改朝换代都是篡位模式,都自称顺天承运,继承大统。从炎黄以降,莫不如此
。没有哪朝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的。
不像西方,后来的回千方百计抹去过去文化的记忆。比如嫉妒教就完全毁灭了罗马文化
,要千年后从地下挖出来,呵呵。 |
|
h****g 发帖数: 312 | 3 皇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姿仪,
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元年,立为
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
令,大将军如故。高祖令项城公韶、安道公李彻辅导之。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
朝野属望。高祖密令善相者来和遍视诸子,和曰:“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
既而高祖幸上所居第,见乐器弦多断绝,又有尘埃,若不用者,以为不好声妓,善之。
上尤自矫饰,当时称为仁孝。尝观猎遇雨,左右进油衣,上曰:“士卒皆沾湿,我独衣
此乎!”乃令持去。六年,转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其年,征拜雍州牧、内史令。八年冬
,大举伐陈,以上为行军元帅。及陈平,执陈湘州刺史施文庆、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
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以其邪佞,有害于民,斩之右阙下,以谢三吴
。于是封府库,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进位太尉,赐辂车、乘马,衮冕之服,玄珪、
白璧各一。复拜并州总管。俄而江南高智慧等相聚作乱,徙上为扬州总管,镇江都,每
岁一朝。高祖之祠太山也,领武候大将军。明年归籓。后数载,突厥寇边...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4 接着抄一段:
关于西周编造了夏朝的谎言,最早见于《尚书》一书中的“周书·泰誓”篇第二。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史籍之一,据考证,其中周书之前的“虞书”、“夏书”和“
商书”都是后人伪造的,伪造的年代从春秋战国到东晋时期。但“周书”大部分是真实
的原始文件。从《尚书》的记载看,在“泰誓”之前的周书中,均没有夏朝的记载,包
括泰誓第一,也没有夏朝的记载,到了泰誓第二,忽然就有了。原话是“有夏桀弗克若
天,流毒下国,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记载夏朝的话,意思是
“昔日夏桀不能顺天,流毒于属国万民,上天因而助汤革除了夏命。”这是周武王讨伐
商纣王的宣言。从这一篇宣言开始,之后《尚书》许多篇就有了成汤灭夏的说法了。 |
|
s****7 发帖数: 2507 | 5 孙之獬(1591—1647),山东淄博淄川县人。明天启2年(1622年)进士,初为庶吉士
,继为翰林院检讨。天启7年(1627)充顺天乡试正考宫。崇祯元年(1628),被列入
魏忠贤阉党逆案,革职为民。满清入关后,召他入京,授官礼部右侍郎,又命以兵部尚
书衔招抚江西。后以“久任无功,市恩沽誉”,应“革招抚江西尚书孙之獬职,永不叙
用。”
据野史笔记载,孙之獬投清居官时,有过一段臭名昭著的“上疏建议清廷下达削发令”
的历史,人称中国第一汉奸。
《研堂见闻杂记》载:
“有山东进士孙之獬,阴为计,首薙发迎降,以冀独得欢心。乃归满班,则满以其为汉
人也,不受;归汉班,则汉以其为满饰也,不容。于是羞愤上疏,大略谓陛下平定中国
,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于是削
发令下,而中原之民,无不人人思挺螳臂、拒蛙斗,处处蜂起。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野草
,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清稗类钞》载:
“世祖初入关,前朝降臣皆束发,顶进贤冠,为长袖大服。殿陛之间,分满、汉两班,
久已相安无事矣。淄川孙之獬,明时官列九卿。睿亲王...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7927 | 6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时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
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而在状元中能够“三元及第”(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仅14人。在唐朝有二人张
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
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7927 | 7 国学网
北京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城市和古都之一。但是历史上所指的北京并不是一个地方。
唐朝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后晋、后汉三代,都是以它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
宋代庆历二年(1042年),宋仁宗赵祯为了抗拒辽国,把从前真宗赵恒亲征时驻跸过的
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建为北京。
金代天眷元年(1138年),熙宗完颜擅改上就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林东镇)
为北京。
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迁都大兴府(今北京市),因为中京大定府在新迁都
之北,所以把大定府又改称北京,故址在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西北的大明镇。
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将开封府定为北京,故址在今河南省开封
市。
明永乐元年(1403年),成祖朱棣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即
今北京市),并将都城迁于此。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故宫,迄今已近600年历
史。
现在的北京在春秋战国时为燕国都城,称蓟。辽朝时为陪都,称南京,又名燕京。
金建都于此,号中都。此后800年,元称大都,明、清称京师,民国初年,称为首都。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将北京改为北平,新中国成立时...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8 查了一下,
果然是孔夫子的杰作, 不过我总觉得是孔子3岁的儿子向他要糖吃,
孔子不给,于是孔子的儿子拿头撞墙,满地打滚时,孔子才想起来要在孝经上加这条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
开宗明义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 怨。汝知
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 本也,教之所
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
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大雅》云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题解:孝经的宗旨和意义。
孔子坐着,曾子在一旁等待教诲。孔子说:“先前的圣王有最美好的品德和最令人佩服
的做人的原则,他们把这些用来治理天下,让民众学习和效法,社会上就会出现和睦相
处的好风气,官吏和民众之间就没有相互怨恨的现象。你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品德和原则
吗?”曾子马上站起来说:“曾参我不够聪敏,没有能力知晓这么深刻的道理,请老师
指教。”孔子说:“孝这个事情,是道德的根本,人需要教育的原因也在这里。请你坐
下,我... 阅读全帖 |
|
l*********m 发帖数: 16971 | 9 随着庞大的前秦的解体,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凉州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
当仁不让地成为各路诸侯起家的摇篮,同时也是无数英雄的埋骨之地。有七个国家先后
在此成立,他们是乞伏国仁的西秦、姚苌的后秦、吕光的后凉、秃发乌孤的南凉、沮渠
蒙逊的北凉、李暠的西凉、赫连勃勃的胡夏,再加上先后染指凉州的北魏、西蜀、仇池
、吐谷浑、东晋,共十二股大势力在这块巴掌大的地方相互吞食,争斗不息演尽人间无
数众生相,直至一一灭亡。
苻坚淝水战败后陇西鲜卑人乞伏国仁在勇士堡自称大将军,成为凉州地区第一
个独立国家。传说鲜卑乞伏部的祖先也居住在漠北一带,后来向阴山一带迁徙,半路上
碰到一条有小山般大的虫子拦住了去路。酋长就祈祷说:"若善神也,便开路;恶神也
,遂塞不通。"接着大虫子就变成了一个小娃娃,老酋长就收他为养子,长到十岁就能
拉开五百斤的强弓,被选为乞伏部落的可汗,称为乞伏可汗托铎莫何。鲜卑语就是乞伏
部落的神。四世纪初逐渐迁移到青海西部,后来前秦不断扩张,就向前秦投降,时任酋
长乞伏国仁被征召为前将军,参加了淝水之战。苻坚战败后,乞伏国仁也象慕容垂那样
借口陇西鲜卑人不安分前来安抚,到了陇西就地造反... 阅读全帖 |
|
k******1 发帖数: 2883 | 10 先主席为民族的彻底解放,顺天意而逆人心,苦心孤诣发动文革,不惜砸烂自己一手缔
造的国家机器,就是为了从精神和文化层面,彻底洗去污泥,保证平等,自由和真正的
人民民主,能survive他老人家的个人威望。
可惜功败垂成,文革失败。很快矮贼老贼怀仁堂政变,颠覆了人民共和国和共产党。
先脓党和后清国,彻底回到了解放前。 |
|
m**c 发帖数: 7299 | 11 既然后期很昏聩,有很多暴行,则讨伐之就是顺天利民,你已经同意楼主的观点根本就
是胡说八道了。
武功之盛,莫过于汉武,而汉武晚年还多次下罪己诏。四处征伐,建功立业,并非永远
是对的,张良例数始皇帝之罪行,也包括东填大海西筑阿房南取百越北攻匈奴。(汉代
早期的屈辱和亲等反是正确决定,因为最终的目的是几代人积累下却匈奴七百里的实力
;宋之岁贡,与汉相反,只由卧薪尝胆的屈辱没有越甲吞吴的打算,所以应当作别论。
离题了。)隋炀帝也曾远征高丽,那些不合时宜发动战争,给天下人带来的是无尽的苦
难,都是罪过而非功绩。如果如你所说,四处征伐就算颇有一番作为,希特勒斯大林东
条英机毛贼东等独夫民贼都该名垂青史了。
现代的学者,很多哗众取宠之辈,为了名利,啥都干得出,将来炎黄尧舜都要被这些人
拿出来批判了。 |
|
D***s 发帖数: 5613 | 12 见识,学识都不错,可惜还是太狠了点,得罪人太多
让两宫太后给废了
具体事例就是借科场舞弊案杀了军机领班大臣(相当于现在有人借高考舞弊案把总理给
杀了),重用曾国藩,胡林翼,维护左宗棠
满清一代,科举考试舞弊现象很普遍,如果考官也牵涉在内(所谓通关节),往往就会
“兴大狱”,自上而下,死伤无数。顺、康两朝,天下初定,为警示、驯服汉族读书人
起见,惩治尤为严厉(估计和解放后的知识分子政策命意相同)。咸丰八年的科场案,
则以受刑官员级别之高创了纪录。这年,文渊阁大学士兼军机处领班大臣柏葰担任顺天
乡试主考官,考生罗鸿禩通过关系找到了柏葰的家人靳祥。柏葰年老,杂事都委托靳祥
办理。柏葰阅卷,将罗卷定为副榜。考试被录取,称为正榜,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副
榜则入国子监肄业,不得参加会试。罗鸿禩乃委托靳祥从正榜内取出一卷,和己卷对调
。于是,罗卷进入了正榜。不过,正榜取中之卷,还要进行“磨勘”,也就是复审。此
案即在磨勘时暴露。罗卷文理一无可取,光错别字就有三百多,磨勘官一见大惊,但慑
于柏葰权位,不敢公开批驳,只是私下告诉了御史孟传金。御史的职责就是纠察,遂以
上奏。咸丰亲派太监到礼部取得罗卷,看... 阅读全帖 |
|
D***s 发帖数: 5613 | 13 军机领班大臣,就是天子下面文武百官官僚系统第一人了,其实比总理还牛,相当于总
理+军委副主席
理给
~~
就会
书人
案,
顺天
靳祥
;副 |
|
g******4 发帖数: 6339 | 14 小弟最近看了一些程乃珊写的文章, 有一事不明想请教jjggddmm,
(1) 张公馆传奇 --程乃珊
19世纪末,张家曾是杭城著名的望族。旧时张公馆原址在今杭州市孩儿巷、竹竿巷一带,
屋园面积百亩, ... 这位张家高祖因此立下大功。为嘉奖其功绩,皇上特赐其祖籍杭州
城地皮百亩造园建屋,并允其造屋九进,原址就在今杭州市孩儿巷、竹竿巷一带,后人称
其为张公馆。我曾祖父在张公馆做账房时,应为19世纪90年代。此时张家为杭州著名的
望族,随着张家某房千金嫁给北洋政府总理孙宝琦为妻,张家家世更加显赫 ...
http://qkzz.net/article/b9a3e1e3-c273-41cb-b94e-539ba5d016c2.ht
(2) 程乃珊:回忆家族数十年变迁细节逸事
太祖父程汝盛,字震权,在杭州张公馆(前清山东巡抚)做账房先生,后又在张家女婿、
北洋政府总理孙宝琦家做账房先生 ...
http://news.sina.com.cn/c/2009-09-02/092518563230.shtml
(3) 孙宝琦的岳父是曾任过山东巡抚的张曜
张曜(1832—1891)号亮臣,字朗斋,乳...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2630 | 15 你这是混淆概念。
武王也是殷商的一员,他伐商是顺天应民推翻无道昏君,没什么奸可说。
就象抗战和国共内战时期,在国共一方为另一方工作的并不是汉奸。但是那些为日本人
工作的中国人就是汉奸。
国共内战,任何一方都不会在中国屠城屠村,而日寇既有731部队,也有南京大屠杀
,更别提对中国人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内外之别是区分汉奸的根本。 |
|
g********r 发帖数: 2630 | 16 你这是混淆概念。
武王也是殷商的一员,他伐商是顺天应民推翻无道昏君,没什么奸可说。
就象抗战和国共内战时期,在国共一方为另一方工作的并不是汉奸。但是那些为日本人
工作的中国人就是汉奸。
国共内战,任何一方都不会在中国屠城屠村,而日寇既有731部队,也有南京大屠杀
,更别提对中国人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内外之别是区分汉奸的根本。 |
|
g******t 发帖数: 11249 | 17 不是公安局长,那是顺天府的活
九门提督相当于北京卫戍区司令兼中央警卫局局长 |
|
m*****t 发帖数: 3477 | 18 一般民事/刑事事件都是顺天府吧,那才是北京市公安局。
武警北京总队就负责群体性/动暴乱/大型恶性/恐怖事件之类的。和步军统领衙门极其
相似。
主要问题其实是西山和丰台两营,到底是应该算38集团军(野战部队),还是应该算北
京卫戍区的卫戍三师?。卫戍一师都驻扎在市区,就是九门的部队。但是三师确实在通
州。而在西山(石景山)的是高炮师另外北京军区司令部也在那里?
不用纠结了,反正不管是北京卫戍区司令,还是武警北京总队队长,或是38集团军司令
,甚至是北京军区司令张仕波本人,现在也翻不了天。呵呵。 |
|
p********k 发帖数: 88 | 19 [ZT] 作者:雷颐
1911年10月30日,武昌起义20天后,清廷一天之内连下四道上谕,做出大幅度让步、妥
协,企望渐成燎原之势的“乱事”能因此迅速平息。
这四道上谕是:
——《俟简贤得人组织完全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谕》(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汇
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97-598页)。此谕终于承认
,半年前惹众怒的“皇族内阁与立宪政体不能相容”,而“本年设立内阁,仍令王公等
充国务大臣,原属一时权宜之计,朝廷本无所容心”。宣布解散皇族内阁,许诺“一俟
事机稍定,简贤得人,即令组织完全内阁,不再以亲贵充国务大臣,并将内阁办事暂行
章程撤销,以符宪政而立国本”。
——《准开党禁颁布特赦谕》(同上,第95-96页)。此谕先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党
禁”:“党禁之祸,自古垂为炯戒,不独戕贼人材,抑且消沮士气”,但是“况时事日
有变迁,政治随之递嬗,往往所持政见,在昔日为罪言,而在今日则为谠论者。虽或逋
亡海外,放言肆论,不无微瑕,究因热心政治,以致逾越范围,其情不无可原。兹特明
白宣示,特沛恩纶,与民更始,所有戊戌以来,因政变获咎,与先后因犯政治革命嫌疑
...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7299 | 20 谁也挽救不了苏联的,苏联之亡是屎大淋之流胡作非为的必然结果。
戈氏顺天行事,避免了苏联更大的劫难。中国如果不出戈氏,必然导致黄巢张献忠类的
产生。 红匪如苏联亡法,则天下幸甚。 |
|
D*****i 发帖数: 8922 | 21 《明史-陈璘传》:
二十五年,封事败,起璘故官,统广东兵五千援朝鲜。明
年二月,擢御倭总兵官,与麻贵、刘綎并将。部卒次山海关鼓
噪,璘被责。寻令提督水军,与贵、綎及董一元分道进,副将
陈蚕、邓子龙,游击马文焕、季金、张良相等皆属焉,兵万三
千余人,战舰数百,分布忠清、全罗、庆尚诸海口。初,贼泛
海出没,官军乏舟,故得志。及见璘舟师,惧不敢往来海中。
会平秀吉死,贼将遁,璘急遣子龙偕朝鲜将李舜臣邀之。子龙
战没,蚕、金等军至,邀击之,倭无斗志,官军焚其舟。贼大
败,脱登岸者又为陆兵所歼,焚溺死者万计。时綎方攻行长,
驱入顺天大城。璘以舟师夹击,复焚其舟百余。石曼子西援行
长,璘邀之半洋,击杀之,歼其徒三百余。贼退保锦山,官军
挑之不出。已,渡匿乙山。崖深道险,将士不敢进。璘夜潜入,
围其岩洞。比明,砲发,倭大惊,奔后山,凭高以拒。将士殊
死攻,贼遁走。璘分道追击,贼无脱者。论功,璘为首,綎次
之,贵又次之。进璘都督同知,世廕指挥佥事。
从明史可知,陈璘在朝鲜指挥的部队是一万三千人,邓子龙只是他诸多部将之一。这些
部队把倭寇干死了上万吧--“焚溺死者万计”,怎么版上搞得像倭寇大胜似的?说倭...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22 新警察吧,这个问题现在几乎都没什么人问了。袁的官名是蓟辽督师,却管不了蓟州。
蓟州是蓟辽总督刘策管。刘策同样管不了辽东。这个是研究明末的常识。具体细节,去
google一下就行了。
想一想,顺天巡抚王元雅敢把袁崇焕调过去的四千援兵直接赶回来,如果袁崇焕有权管
辖蓟镇,王元雅又有何权利拒绝.
窃明说袁崇焕召刘策还镇,所以袁崇焕能管辖刘策,其实是袁崇焕到达蓟州(蓟州不等
于蓟镇)时候,已经接到临时授权调度指挥援军,所以袁崇焕才能指挥保定总兵,昌平
总兵,以及刘策等,并不是说蓟辽督师能管
即使从常理来分析,蓟门守卫京畿重地,怎么可能让边关大将统御。
袁能管的,是山海关、宁锦、登莱、天津、东江。袁能管东江,所以才能在上任一年里
,不停地和毛文龙较劲。也正因为东江是袁崇焕的管辖范围,他才能拿尚方宝剑来杀毛
文龙,要是跑到宣大去杀总兵满桂,尚方宝剑就不管用了。类似,毛文龙尚方剑只能杀属
于东江的他的部下,杀不了他上司。
当然,先斩后奏制度上成立,但是不合乎潜规则,所以说矫制 |
|
m******r 发帖数: 4351 | 23 纠缠蓟辽这个词之前要搞懂什么是行政区划,什么是军事区划。比如,唐山属河北,为
什么驻军归北京军区指挥?昆明归成都军区指挥,难道昆明属于四川?宁远在辽西,怎
么成了辽东巡抚的驻地?
为何这篇奏章要牵扯京畿军政事?因为这个是当时朝廷在定兵饷,清冗汰。袁崇焕对蓟
镇只有建议权,没有执行权。这个奏章本身就证明袁对顺天府没有管辖权。
但是关宁和蓟镇毕竟是协防关系,所以涉及到军事问题,还可以提一句。后来还有派兵
之举。还不理解的话,想想林彪打锦州,干嘛扯上聂荣臻的华北野战军。
五年平辽,就代表袁负责整个中国的国防了?彭德怀还是志愿军总司令呢,是不是东北
的防务也归他管啊? |
|
m**c 发帖数: 7299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GayStudy
标 题: 同治帝因同性恋梅毒病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7 16:34:23 2014, 美东)
内容来源:新浪读书
[2012年1月5日 16:15]
同治帝画像
慈禧太后画像。同治帝19岁就病逝了。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梅毒,还是天花?
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一同治帝病逝经过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患病。二十日懋勤殿传旨,自十
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初一日,同治帝都不上课。有人说,他得的病是天花。其实不是天花
,而是梅毒。
慈禧对同治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注意的。如果同治帝不出宫,他们母子几乎是天
天见面,并在一起进早膳的。而且,也有太监向慈禧报告同治帝的行动。同治帝自从十
月二十日着凉发病后,一直带病视事,但是没有接见大臣。
而自十一月初一日至五日,同治帝把阅折权和批折权完全交给了李鸿藻和奕?,一
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治帝的病看来不是短期内能治
愈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验...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1036 | 25 山东人历史上盛产祸国殃民的土匪罢了,黄巾军 红袄军 捻军 和义和团。因此在古代
,山东人也是遭各地人嫌恶的。 当然这些山东土匪最后都是被屠宰的命。
维基百科
红袄军,金国后期山东民變军。因身穿红袄为标记,故名红袄军。13世纪初,蒙古帝国
大军进攻金朝,中都陷落。金朝的统治崩溃,山东、河北农民纷起起兵反金。较大的的
起义军,山东益都有杨安儿,潍州(今山东潍坊)有李全,沂蒙山有刘二祖、郝定。
杨安儿:贞祐二年(1214年)杨安儿东取莱州、登州;金派重兵到山东进行镇压,杨安
儿败死,所部归其妹杨妙真统率。
郝定:刘二祖被金兵杀死后,其部下彭义斌等归李全统率。郝定原为刘二祖部下,刘二
祖死后,率部攻克泰安州(今山东泰安)、滕州、兖州、单州(今山东单县)、莱芜、
新泰等州县。贞祐三年(1216年),自称大汉皇帝,年号顺天。金宣宗派山东安抚使僕
散安貞镇压,郝定被完颜阿邻俘虏。
再看看 我汉朱家怎么宰杀山东人的,呵呵
洪武屠鲁:
元末,山东一带流浪着一个乞丐,其人五大三粗,相貌丑陋,带片披襟,蓬头垢面
,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亲们所不齿,人们避之如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不
施舍。他一出现,... 阅读全帖 |
|
l*****i 发帖数: 20533 | 26 哪儿来的恩?东林人都自认为国家栋梁,本就该挑大梁当大官。崇祯只能说顺天意识时
务罢了。
满清就不同。人家随时可以杀你,但是人家仁慈不杀,还给你官做,这才是恩!
关键是情势强弱对比不同。弱者不可能对强者有恩。只能是强者对弱者施恩。 |
|
k**a 发帖数: 1181 | 27 第二次冲突[编辑]
第二次朝鲜之役
描绘朝鲜之役海战(推测为鸣梁海战)战况的图画
日期:
1597年2月—1598年12月
地点:
朝鲜半岛
结果:
明、朝鲜联军胜利,日军撤退
参战方
大明
朝鲜
日本丰臣政权
指挥官和领导者
大明:
经略杨镐
总督军务邢玠
总兵麻贵
李如梅
董一元
杨元(阵亡)
刘綎
副总兵解生
水师副总兵陈璘
水师副总兵邓子龙(阵亡)
陈愚忠
副总兵吴惟忠
等
朝鲜:
柳成龙
权栗
金命元
元均(阵亡)
李舜臣(阵亡)
惟政
李亿祺(阵亡)
崔湖(阵亡)
柳崇仁(阵亡)
徐礼元(阵亡)
倡义使(阵亡)
黄世得(阵亡)
李宗张(阵亡)
尹兴信(阵亡)
朝鲜民兵:
郭再祐
等
军团编制同第一次冲突
兵力
大明:约75,000人
朝鲜:220,600人
(包含民兵)
约140,000人
伤亡与损失
大明:约3万人
朝鲜:约30万人
(均为两次冲突合计)
超过14万人(部分为病死)
(两次冲突合计)
朝鲜平民约100万人死亡(两次冲突合计)
在战争平息了一年多后,1596年4月,明朝的使者李宗城因为犯了贪淫罪,被日本守臣
所逐,奔还汉城,朝鲜方面随即下诏逮捕其入狱,但已惹...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1181 | 28 主要战役[编辑]
1592年 4月27日 忠州之战 - 小西行长对阵申砬
5月18日 临津江之战 - 加藤清正对阵李阳元
6月5日 龙仁之战 - 胁坂安治对阵李洸
7月7日 闲山岛海战 - 胁坂安治对阵李舜臣
7月8日 梨峙之战 - 小早川隆景对阵权栗
7月9日 第一次锦山之战 - 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对阵高敬命
7月16日 第一次平壤城之战 - 小西行长、大友义统、黑田长政对阵祖承训
7月17日 海汀仓之战 - 加藤清正对韩克諴
8月17日 第二次锦山之战 - 立花宗茂、安国寺惠琼对阵赵宪、灵圭
8月29日 釜山浦海战 - 对阵李舜臣
10月4日 第一次晋州城之战 - 细川忠兴、长谷川秀一对阵金时敏、郭再祐
1593年 1月7日 (第2次)平壤城之战 - 小西行长对阵李如松
1月26日 碧蹄馆之战 - 宇喜多秀家、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对阵李如松、查大受、高
彦伯
2月12日 幸州山城之战 - 宇喜多秀家、石田三成对阵权栗
6月21日 第二次晋州城之战 - 宇喜多秀家、黑田长政、加藤清正对阵崔庆会、金千镒
、徐礼元
1597年 7月15日 漆川梁海战 - 藤堂高虎对阵元均
8月13日(...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4351 | 29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第一次问答节略
第二次问答节略
第三次问答节略
第四次问答节略
第五次问答节略
第一次问答节略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午后二点半钟,带同参议李经方及参赞官三人乘轮登岸
赴会议公所,与伊藤、陆奥及书记官六人坐定寒暄毕。
伊云:中堂此来一路顺风否?
李云:一路风顺,惟在成山停泊一日。承两位在岸上预备公馆,谢谢。
伊云:此间地僻,并无与头等钦差相宜之馆舍,甚为抱歉!
李云:岂敢!
伊云:本日应辨第一要事,系互换全权文凭。
(当由参议恭奉敕书呈中堂面递伊藤;伊藤亦以日皇敕书本交中堂)
伊令书记官阅诵英文与前电之底稿相较,陆奥令书记官将敕书与前电华文之底稿相
较,中堂令东文翻译与罗道比较日皇敕书并所附翻译英文底稿毕。
陆云:日皇敕书是否妥协?
李云:甚妥。我国敕书是否妥协?
伊云:此次敕书甚妥。
中堂复令罗道宣诵拟请停战英文「节略」;诵毕,将「节略」面交伊藤。
伊略思片刻,答以此事明日作复。
旋问:两国敕书应否彼此存留?
李云:可以照办。
伊云:顷阅敕书甚属妥善,惜无御笔签名耳!
李云:此系各国俗尚不同;盖用御宝,即与御笔签名无异。
伊云:此次姑不深求;惟贵国大皇帝既与外...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30
曾的衣钵轮不到李鸿章,轮到谁啊?海日说说看
李鸿章在晚清的上升,曾国藩的影响极大。李鸿章曾说:“别人都晓得我前半部的功业
是老师提挈的”,这个老师就是曾国藩,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提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因此,李鸿章对曾国藩念念不忘。曾国藩去世以后,李鸿章写信给曾的两个儿子,说:
“鸿章从游几三十年,尝谓在诸门人中受知最早、最深,亦最亲切。”又在挽联中痛悼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
天下才。”曾国藩与李鸿章的师生之谊,持续了将近三十年。三十年当中,李鸿章扶摇
直上,成为晚清第一重臣。《庚子西狩丛谈》中说:李鸿章“平素最服膺曾文正公,启
口必称我老师,敬佩殆如神圣”,李鸿章敬佩曾国藩如神圣。李鸿章对曾国藩,不仅感
念,而且佩服。晚年还说:“我老师文正公,那真是大人先生,现在这些大人先生,简
直都是秕糠,我一扫而空之。”李鸿章佩服曾国藩,可谓五体投地。
曾国藩对李鸿章也是器重得很。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写信给李鸿章的哥哥李瀚章,
说:“令弟李少荃(李鸿章字少荃)自乙丙之际(1845、1846年),仆即知其才可大用。丁
未(1847年)...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1 在提笔之初,请容我颠覆颠覆阁下的三观:比日本人称呼中国为“支那”更早的,是一
个唐代的中国人,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僧”——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在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了拘摩罗王和玄奘法师的
一番对话如下:
拘摩罗王:‘自何国来,将何所欲?’
玄奘法师:“从大唐国来,请求佛法。”
拘摩罗王:“大唐国在何方?经途所日,去斯远近?”
玄奘法师:‘当此东北数万余里,印度所谓摩诃至那国是也。’
这段对话,翻译成现代中文,是以下的意思:
拘摩罗王:“你是从哪个国家来的?来我们这里干什么?”
玄奘法师:“我从大唐国来,是来求佛经的。”
拘摩罗王:“大唐国在哪里?要走多少天?有多远的路程?”
玄奘法师:“往东北方向走几万里路,印度叫支那的,就是大唐。”
玄奘法师所说的,只不过是一个事实:古印度将大唐国称呼为“至那”、“支
那”、“脂那”。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唐朝。当时的唐朝,是日本崇拜和学习的对象。
于是,从唐朝开始,一些日本僧人就开始在文献中,称呼大唐国为“支那”—
—注意:那时的日本,仰... 阅读全帖 |
|
g*****p 发帖数: 790 | 32 开国定都,一向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大凡开国定都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形势和
交通方便与否等因素。西汉定都长安,因为关中号称天下膏壤,地势险要,挟制东方郡
县好象按着别人的脊背。东汉定都的洛阳虽然不如长安,这是因为长安经西汉末年兵燹
,残破不堪。何况洛阳却也是有山有水的好风光,亦算有险可凭,况且历来就是古都。
东晋的京都南京,号称石头城,虎踞龙盘,扼长江而挡北方,自然是风水宝地。北宋的
京都汴梁虽地处中原,但无险可守,金兵南下,一举就把北宋灭亡了。明朝开国时定都
南京,但是,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目的是为了对抗蒙古的兵马,不得不如此。
说起来,首都是一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从中国的历
史看,历朝历代关于都城的选择,多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位置适中、交通便捷,而
且地势险要之地。统治者对都城的选择均十分慎重,主要是从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经济发
展的角度去考虑。孙中山要创建中华民国自然也必然有定都何地的选择。但是,他开始
选择的并不是南京。
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对中国首都的选择有过缜密的考虑,他曾
主张“一都四京”,一都即武汉,四京即...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33 蓟辽总督管蓟,下设顺天,保定。
蓟辽督师管辽,下设三镇,辽东,山海关,登莱。
辽东/蓟辽经略和蓟辽督师差不多,都是对东北方向的最高统帅,一般不会同时重复设
置。
辽东巡抚是秉承明朝一贯的大小相制的原则设立的专管辽东镇的。熊廷弼和王化贞的故
事大家都应该很熟了。后来袁督师为了减少掣肘,奏请朝廷撤销了。 |
|
S*****4 发帖数: 514 | 34 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宦官刘瑾是个大权奸,他原是东宫的一个小太监,少年天子朱厚照登
基后,刘瑾玩弄权术,窃取了司礼监及东、西厂之权,继而结党营私,废除朝纲,又罗
织罪名,大肆陷害忠良,朝中数以百计的大臣,或被打成奸党欲治死罪,或被削职为民
赶出朝廷,或被迫告老还乡致仕归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被讥
为“刘皇帝”与“站皇帝”的大奸宦,不到三年,就落马被处以极刑。据说刘瑾就刑时
被千刀万剐,刽子手割了七千多刀,三天后才死去。把刘瑾送上断头台的他的同伙,是
正德朝“八虎”之一的张永,但在幕后为其出谋划策的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名叶良辅
的商人。
叶良辅,字国宾,号一峰,明代中期东山北叶人,“钻天洞庭”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叶
氏世居白沙纪革及陆巷蒋湾等村,良辅为宋代名臣叶梦得六世孙,廿八公叶埜第七子。
良辅祖上世代商贾,家境殷富。明永乐年间,朱棣迁都,强令天下富民实京师,其祖叶
新应募赴京,遂落籍顺天宛平县得胜关,以大户氏称之。少废举子业,至山东临清承世
业,商贾棉布、青靛、染料诸货,因他善于经营,家业隆隆日起,资越饶。他为人豪迈
,饮酒五斗勿乱,轻财好义,喜救人危急。正德年间,临清等...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742 | 35 明朝(1368年-1683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元朝末年,政
治腐败,元顺帝统治时期,爆发了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他南征北战。
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
是明太祖。从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
,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
,太祖其季也。母陈氏。年号洪武(1368年-1398年) 应天孝陵”到明毅宗:“绍天绎道
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母贤妃刘氏。年号崇祯(1628
年-1644年)昭陵。”明朝共传十六位皇帝。
十三陵
大多史学家都认为明朝是16皇帝(从太祖到毅宗),也有的认为是17帝(加上安宗)。
有的人认为:“如果承认南宋最后两位皇帝,在福州即位的宋端宗赵昰(景炎帝)和在崖
山即位的宋末帝赵昺(祥兴帝),就应该承认明朝最后几位皇帝即19位(加上安宗,安宗
,昭宗三位)。”
明朝万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员腐化,关外女真叛乱,明朝开始走向衰亡。天启年
间阉党专政...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574 | 36 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
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
生母,谯王李重福、节愍太子李重俊、新都公主、定安公主后母,唐殇帝李重茂嫡母。
李显为太子时(公元680年至683年),韦氏因姿色美艳,被立为太子妃。
公元683年(弘道元年),韦氏生下一个儿子李重润,也是李显的长子。另外又生下四
个女儿,即永泰、永寿、长宁、安乐四位公主。
公元684年(嗣圣元年),李显登基,韦妃立为皇后。同年,被武则天罢黜,改为庐陵
王,韦氏一直跟随他到了房州,途中韦氏生下一个女儿,为安乐公主。李显与韦氏在房
陵被幽禁期间,共同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因而两个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李显每
当听到武则天派使者前来的消息,就惊惶失措地想要自杀,韦氏制止他说:“祸福并非
一成不变,最多不过一死,您何必这么着急呢!”
李显曾经私下对韦氏发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
限制。”
韦氏的家族在中宗被废除后,境遇惨痛。父亲韦玄贞配流放钦州而死,母亲崔氏被钦州
首领宁承兄弟所杀。兄弟韦洵、韦浩、韦洞...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22734 | 37 颛顼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
以象天,依鬼神以剬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
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
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
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
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
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
。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
|
z*********e 发帖数: 74 | 38 2012年10月,《神探狄仁杰》中狄大人常说的一句话:“元芳,你怎么看”成了网络热
词。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受到大家的追捧,“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事背后
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一电视剧惯有的片断被网友吐嘈,并跟风模仿形成了“元芳体”,产生各种版本。网
友争相恶搞狄仁杰与李元芳的对话,构成不同版本的“元芳体”。
说起李元芳这个人,他在剧中任检校千牛卫大将军,狄仁杰卫队长。武艺独步天下,善
用链子刀、幽兰剑。这是编剧钱雁秋先生电视剧创作的一个人物,在唐朝历史上是没有
的。
唐朝没有李元芳,并不带代表历史上没有李云芳。在明朝就有一位官员名叫李元芳,这
个李元芳虽然不会功夫,但也是一位清官。
李元芳,字子实,号虚庵,嘉靖朝大臣。曾任登州府同知、潞安府同知。正德二年中举
人。30岁时,被明世宗任命为顺天府宛平知县。宛平地理位置特殊,历朝历代都受重视
。作为一个小小七品,却都由皇帝颁旨任命。这个县令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担任的。李
元芳早就听说宛平有很多的朝廷高官、外戚或宦官家族。他们欺压良民,无恶不作。
上任后的李元芳,迎接他的是三个让他寝食难安的案件。一:村民状告建昌侯张延龄无
故侵... 阅读全帖 |
|
h*****1 发帖数: 93 | 39 本文作者为我们爱历史团队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嵚。
明朝历代诸帝中,崇祯是个后人最同情的可怜人:辛苦十七年,劳心劳力励精图治,却
内外败绩不断,打击连连,百官更是昏聩无用,不是混事就是败事。到最后大厦将倾,
北京沦陷,落得悲情上吊煤山的下场。临终前撕心裂肺高呼一句“诸臣误我。”几个世
纪以来,也总令后人心痛。
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崇祯呢?
要论崇祯最可恨之处,对照他悲情的命运,可能有些残酷。但一个事实却是:崇祯与一
个铁腕君主最大的差距,不是勤劳,而是用人。
他在位时期,曾经无比信用的臣子们,对照后来李自成占北京后的表现,绝大多数都十
分的不堪。最被他宠爱的内阁大学士陈演和魏藻德,一个被李自成查出贪赃,私吞的白
银埋的家里满地窖都是,另一个主动卖身投靠,为了表忠心在农民军战士面前慷慨激昂
,大骂崇祯无道,结果连打崇祯打了一辈子,素来暴虐的农民军大将刘宗敏都看不下去
了,上来就是俩个耳刮子:崇祯有什么对不起你的,你竟这么说他!
就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说,崇祯这辈子,真是瞎了眼。
要说他用过的人,一个好人没有,当然也不对。但更严重的情况是,即使遇到了靠谱的
臣子,他也不会用。
至少有两...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64 | 40 多看几场宫斗剧,多读几本宫斗小说就会明白,没孩子的女人太惨了,哪怕用极端的方
法也要生个一男半女的,自己的后半生才会有保障。年轻貌美时,可以笼络住那个叫皇
帝的男人,等到年老色衰时,还是孩子保险。再受宠也是一时,不是所有人都是杨贵妃
,就算专宠如她也被他的情郎皇帝,为了李唐江山万代传而用一条白练结束了年轻的生
命,何况平常的这些后宫呢?所以,孩子要生,而且还要保质保量,孩子(最好是儿子
)好,一个就够了。清朝最有福气的皇太后就是这样,因为生了一个好儿子,成了最有
福气的女人。
她的人生履历不错,很有看头: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康熙三十一年(1693年)出生。
原隶满洲镶白旗,乾隆元年抬入满洲镶黄族,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虽然姓钮祜禄氏,
祖上虽为名门,但作为旁支,到了她父亲这一代,已没落至与平民无异。所以,她进雍
正藩邸时是被作为秀女指婚的,只是个格格身份,说白了就是出身名门当低阶侍妾。
不过也许是因为从小也没机会有什么大小姐脾气,自从13岁入侍雍王府后硬是仗着她的
贤惠勤劳,得到了康熙和雍正的青眼相看。
有福之人不用忙。雍王患上时疫,病情严重,几乎丧命。众多侍妾怕的怕,躲的躲,要
说关... 阅读全帖 |
|
x********a 发帖数: 68 | 41 说到被后人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的逸事,除了医术惊人(研究西方人体解剖学
、业余时间为大臣治病)、喜欢调侃内务府秘书、爱品红酒以外,其实还是中国品尝巧
克力名副其实第一人。听说在康熙第一次尝到巧克力往后五十九年,它才流传到北美的
拓荒者中间。但这个吃到第一口巧克力的人,似乎对这稀罕物事并不感冒。这又是为什
么呢?且听下文慢慢道来。
巧克力发源自中美洲,最早是在两千多年前被玛雅人饮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巧克力借罗马传教士之手首次传入清宫。自从康熙皇帝被法国传教士引进的洋药金鸡纳
霜治好了寒热病以后,那是对西药深信不疑,常令手下讨来些西洋吃食尝鲜。
这个历史上引进cokola(巧克力)的关键人物,名叫赫世亨。赫世亨,满洲完颜氏,出
身镶黄旗包衣。从康熙四十二年开始,赫世亨以内务府员外郎的官职兼任武英殿总监造
的差事。这什么“总造”啊,“内务府员外郎“啊,其实主要就是负责给皇帝编个书、
搜个档案、里里外外传递些口令、整理报告物品,汇报宫人病情、等等一系列杂事,现
在看来和私人秘书差不多。秘书除了偶尔被皇帝朱批调戏以外,还精心为皇帝挑选了上
乘巧克力原料,原意作为汤药,调制饮用... 阅读全帖 |
|
L*********g 发帖数: 3001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nyingying (Yin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毛轮雄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3 16:05:30 2015, 美东)
哪位大牛知道这篇文章的来头?
只贴一个目录和其中一部分。全文点link自己看吧。
link
http://www.hswh.org.cn/wzzx/llyd/zx/2013-05-02/17102.html
奚兆永:马列主义与中共的命运---对90年历史的沉思(修改稿)
马列主义与中共的命运
——对90年历史的沉思
奚兆永
2011年10月
作者说明
本文写好后曾在毛泽东旗帜网、乌有之乡网、东方红网上发表,得到广大网上读者的支
持与鼓励,也有不少读者对文中误植的错别字太多提出了批评。对此, 我十分感谢。
根据读者的批评,我又对文字进行了校订,改正了一些错别字,同时又作了一些增补,
添加了一些新的论述和评论性的文字,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对于 这个修订本。我希望
读者继续给以批评指正。
目录
前言 /5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是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12685 | 43 海日先生墓志铭
杨一清
王阳明全集
正德己卯,宁濠称乱江西,鸠集群盗,发数千艘而东,远近震动。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
仁伯安传檄邻境,举兵讨贼。时其父南京吏部尚书王公致仕居会稽。有传伯安遇害者,
人谓公曰:“盍避诸?”公曰:“吾儿方举大义,吾避安之。”或曰:“伯安既仇贼,
贼必阴使人行不利于公,避之是也 。”公笑曰:“吾儿能弃家讨贼,吾何可先去,以
为民望。祖宗功泽在天下,贼行且自毙。吾为国大臣,恨老不能荷戈首敌。即有不幸,
犹将与乡里子弟共死此城耳 。”因使人趣郡县,宜急调兵粮为备;禁讹言,勿令动摇
人心。乡人窃视公宴然如常时,众志亦稍稍定。盖不旬月而伯安之捷报至矣。初,贼濠
东下,将趋南都。伯安引兵入南昌,夺其巢。贼闻大恐,急旋舟。伯安帅吉安知府今都
宪伍君文定等大战于鄱阳湖。贼兵风靡,遂擒濠,并其党与数千人,献俘于阙。呜呼!
自古奸雄构乱,虽有忠臣义士,必假以岁月,乃能削平祸难。伯安奋戈一呼,以身临不
测之渊,呼吸之间,地方大定。公闻变从容,群嚣众惑,屹然不为动。伯安得直前徇国
。不婴怀回顾以成懋绩。公之雅量,伯安之忠义,求之载籍,可多见哉?
及是武庙南巡,权奸妒功,构飞语陷伯安,迹...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4 作者:秦晖 2016-01-06 15:46
经历过“文革”的那一代人对“文革”初批判《海瑞罢官》等“清官戏”时的一种怪论
可能记忆犹新:从阶级斗争理论看,清官是统治阶级长远利益的忠实代表,他们的清廉
具有欺骗性,意在掩盖阶级矛盾,消除革命威胁,使反动统治能够长冶久安。因此他们
比贪官更可怕。
而贪官能够暴露反动本质,激化阶级矛盾,加快革命的到来,所以从“革命”的观点看
清官比贪官还要坏。
这种极左怪论自然是极为荒唐的。从常识出发,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清官当然比贪官好
。如果说某种制度下能够普遍产生清官,那么这就应当是一种好制度,用得着为不能以
“革命”推翻它而懊恼吗?而应当推翻的坏制度自然是贪官遍地的制度,怎么会有“清
官可怕”的问题呢?
但这只是老百姓的想法。过去的统治者往往倒真是讨厌清官的,尽管他们通常都不这样
说,而且都喜欢树清正廉洁的榜样。尤其儒家理论总是强调吏德的重要,而“文官不爱
钱,武官不怕死”常被当作吏德的通俗归纳。
然而我国古代政治素有“儒表法里”的传统。口头上说的是儒家伦理,实践中行的是法
家规则。所谓“百代都行秦政制”是也。法家可是极端“现实主义”的,它对仁...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家范:地方史志有“脑补”功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1 11:58:43 2016, 美东)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58596
王家范
2016-04-21 08:57
编者按: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古籍出版社组织的《上海府县旧志丛书》点校出
版工作正式完成。《上海府县旧志丛书》全套11卷,36册,辑有59种于1949年前修纂的
上海地区府县卫厅志书,并附录20种府县级方志资料。这意味着,上海成为全国省级行
政区划内第一家完成府县旧志点校出版的地区。4月22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
海古籍出版社主办的“上海府县旧志丛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将在上海社科院举行。
本文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上海府县旧志丛书》
尚记得2011年年底,收到《上海府县旧志丛书·松江卷》二箱十四大册,一册册摆现,
蓬荜顿亮,心情也突然好起来(老伴刚过世)。史学界有个行规,...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6 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送交者: Harry3772 2016年04月28日15:50:55 于 [史地人物] 发送悄悄话
从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到反目成仇: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平行线 2016-04-27 17:22
左宗棠与李鸿章都是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和曾国藩一道,构成了同治中兴
的最重要力量。
左宗棠与李鸿章的关系,从最初的英雄相惜到最后的反目成仇,既有利益和政见的不同
,也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
从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到反目成仇: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左宗棠,(1812年-1885年9月5日),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左宗棠自幼
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
的对联以铭心志。
从一个战壕里的兄弟到反目成仇:左宗棠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
左宗棠在醴陵渌江书院主讲17年,1837年,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他书写了一副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看后,将
他视为奇才。后入陶澍幕府,并与陶结为亲家。
此后,左宗棠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1...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47 近些年来,随着对于黄帝、炎帝史事的谈论,蚩尤亦被炒了起来,有些人以为“蚩尤是
苗族的先祖”。其实,这是汉代以来由孔安国等人对历史的附会造成的影响所致,假如
人们读一读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周书•尝麦解》、《史记解》、《尚书•
吕刑》、《山海经》、《归藏》,就会明白蚩尤并非苗族的先祖,而是黄帝、炎帝的叛
乱之臣。本文就此,依据历史事实略作一谈,以驳“三祖文化”的荒唐口号。
一、蚩尤属塞外“马背之族”
蚩尤,并非其原名,其原名极有可能是叫做“之尤”,至少,长沙马王堆西汉早期
墓葬中出土的《黄帝经•十六经•正乱》中记载得就是“之尤”,而非“蚩
尤”。其文曰:“(黄帝)出其锵钺,奋其戎兵。黄帝身遇之尤,因而擒之。”“蚩尤
”疑为后世依“之尤”之音而故意记成。因为“蚩”字的字义为“愚蠢”、“丑陋”、
“害人虫”,书“之尤”为“蚩尤”,具有明显的贬义。蚩尤的原居地是为草原,也就
是现在的塞北。其历史证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蚩尤出生地在塞外草原
《归藏》载:“蚩尤出自羊水”,《路史》等书记载亦是如此。羊水,就是历史上
的“羊门水”、亦书作“阳门水”。“...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8 清同治八年(1869)七月初,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安德海率两只太平楼船沿京杭大运
河顺流南下,楼船上悬着两面大旗,写着“奉旨钦差,采办龙袍”八个大字。大旗上又
有一面小旗,中绘一个太阳,内有一只三足乌。安德海在船上挂出三足乌旗,无异于公
然宣告:为慈禧太后办差。楼船的两旁插有若干龙凤旗帜,随风飘扬;楼船上仪卫煊赫
,且有女乐成队,品竹调丝,所经之处,两岸观者如堵。
飞扬跋扈的安德海以钦差大臣身份出现,沿途一些趋炎附势的地方官不但不敢告发
,还争先恐后地逢迎巴结,使得他更加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七月二十日,楼船进入山
东德州境内,次日,安德海竟然在船上为自己做寿,带领众人向所带龙衣罗拜,引得民
间议论纷纷,轰动德州城,也惊动了山东巡抚丁宝桢。刚直不阿的丁宝桢迅速命东昌府
知府与济宁州知州等沿途府州县将安德海等“一体截拿在案,解省由其亲审”。同时于
七月二十九日将此事以四百里奏折火速上呈两宫皇太后和同治皇帝。
无视祖制,公然出京
丁宝桢(1820—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
。咸丰年间曾先后任湖南岳州知府、长沙知府,后任山东按察使、山东巡抚。同治七年
(... 阅读全帖 |
|
y**d 发帖数: 65 | 49 在中国的历史上,传奇的女子有很多。每一个成功的帝王身后,也都会站着一个聪明的
女人,但这些女人的命运却各不相同。有嗜权如命的吕后,也有深明大义的长孙皇后。
今天想要讲的这个女人,同样是帮助自己的丈夫建立了一个帝国,而她也绝对担当得起
一个“贤”字,只不过,对于她给予的关注并不多。
翁吉刺察必出身于蒙古贵族家庭,其父按陈官封济宁忠武王。当时的蒙古族正处于
东伐西讨、四处征战的时期,而身处这样一个环境,察必耳闻目睹,逐渐养成了沉着镇
静、外柔内刚的性格。后来,察必嫁给了世祖忽必烈为妃。
此时的忽必烈虽身为藩王,却已有一统天下、雄踞八荒的志向。他延请各地名士,
求教治国之道,逐渐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汉儒幕僚集团。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忽必烈
逐渐脱离蒙古旧贵族的思想轨迹。他认识到要想在发达的中原地区扎下脚跟,只有采用
汉法治理汉地,才能巩固在汉族地区的统治。他改变了奴隶制式的掠夺政策,严禁官兵
扰民,禁止以农田为牧地,禁止纵畜损残桑稼,要求官吏“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
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夺农时”。同时他还沿用汉族的一整套行政系统,借以管
理中原地区。忽必烈不仅自己学习汉族文化历史,还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0 郝吾辈
一
公元前208年的一天,大秦帝国咸阳宫,夜未央。
一年一度的party正在进行,各种歌舞,各种曲艺,《大秦的制度比罗马帝国好五倍》
《咱大秦百姓今个真高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秦二世;没有秦二世,就没有金三世
》等经典曲目将气氛推向高潮。
秦二世胡亥正嗨的时候,丞相赵高牵来一头鹿,说:“这是臣进献给陛下的千里马。”
胡亥不傻,大笑说:“你秀逗了吧,这明明是头鹿!”赵高说:“陛下不信可问群臣是
鹿还是马?”
惮于赵高权势,群臣有的保持沉默,大多数附和称“马”,只有个别说“鹿”。结果胡
亥整糊涂了,众口一词还有错吗?肯定自己错了,赵高牵来的是马。
后来,那些凡是说“鹿”的人都被禁止发言,说“马”的人却可在秦朝的书刊上大肆说
马好,“马勒戈壁”好,就是好。
两千多年前的那次晚会,其实是一次指鹿为马的测试。
赵高就是想看看,我就是颠倒黑白了,就是信口雌黄了,你们会怎样?你们敢怎样?测
测尔等的忍耐底线,顺我者昌,逆我者嫖娼。
正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说:“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
二
赵高的确高,看起来是愚民,其实是愚上,控制大佬接收的信息,也就控制了大佬。...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