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 发帖数: 7244 | 1 呵呵,简单的说,内战的意义就是在于重新建立政治秩序,这件事情如果 KMT 完成不了
,你应该庆幸还有 CCP 能够完成, form of government 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最根
本的还是 degree of goverment;研究 civil war 的人早就已经得出的结论:内战只能
终结于一方的彻底胜利或者国家实际上的分裂,否则就是持续连绵的内战。
所以应该感激的是中国的内战到 49 年就结束了,如果 CCP 逊一点儿,或者 KMT 强一
点儿,那才是中国人的灾难,天知道要打多长时间了,动荡时期第一需要的是秩序。
就是看中国历史,如果没有特定的领导,中国也从汉末到隋代分裂了四百多年(除去西
晋短暂到可怜的统一)。
二战以后的内战,欧洲好像没有打,其他好像是与独立有关的居多吧。另外是不是大都
与美苏有关泥?中国的应该是自己非要打不可。后来非洲的种族之间的事,咱就更不能
跟他们比了。
个人不认为1950年的时候,只有tg领导,中国才不会“顶多就是个大号印度”。看看历
史上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再看看印度的。另外,中国老百姓很能吃苦耐劳,喜欢勤
劳致富,也很节俭。只要没有内乱 |
|
k***g 发帖数: 7244 | 2 其实程咬金应该没有贩过私盐,因为隋代开皇初年就开了盐禁,废除官卖,并且免征盐
税,直到隋朝灭亡也没有再实行盐禁,所以那会儿是不用贩私盐的 |
|
S*******C 发帖数: 7325 | 3 军事家算一个 天才算不上,可能某孤陋,但是认为曹操是军事天才有过了。
因为曹操一生打过胜仗,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但是败仗也没有少打,动辄就
是携亲眷或亲兵逃遁,类似的事件发生不少,再加上赤壁之战的败笔。所以称天才我觉
得有点过,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顺便评论一下曹操,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纷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次数太
多了,三足鼎立、多足鼎立的状况更多,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是没有做到统一中国
。而历史上面对这样的情形统一中国的例子有很多,曹操与这些人的才能比起来如何?
我看曹操是逊之的。汉之刘邦,起兵反秦,当时群雄混战,还是最后统一中国;隋代的
杨坚,面对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同样统一了中国,而且首次开科举取士,三省六部制的设
立等等,所以很多外国历史学家称杨坚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应该不逊于曹操;隋
朝末年,唐朝初年,也是军阀混战,多足鼎立,李氏各个击破,群雄若宇文化及、李密
、王世充、窦建德,统一中国,亦应不在曹操之下;宋朝太祖赵匡胤统一全国;明太祖
朱元璋更是面临军阀混战鼎立的局面,先灭陈友谅, 后灭张士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也不在曹操之下。
所以我觉得,曹操作 |
|
e****e 发帖数: 975 | 4 南朝那几个是正经禅代的啊,编年的时候有传承性
所以整部通鉴就两个地方有年代、年号衔接上的小问题
一个是秦代周,另一个就是隋代陈。 |
|
F*****o 发帖数: 1261 | 5 明和辽金要画等号?
前面的挺有道理的
清对现在的领土意义非常大 和 唐的位置论证能不能再充分点?
隋代的时间太短 也在明朝之上吗? |
|
r*****t 发帖数: 4793 | 6 也许能回答汉代石碑有无书者,及书写与刻石的关系。作者不详,聊备一说,待方家指
正。
碑文的撰写
人们不难发现,摆在我们面前的种种碑刻,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和风格。一句话
,即其碑刻书艺有高下,优劣之别,这与书者的书法艺术造诣的高低,摹勒技能的精粗
,刻工技巧的优劣悠切相关。
碑发展至东汉中叶已臻完备。尤其后汉立碑风气之盛,多出门生故吏,为其府主歌
功颂德而为,且当时佛教已渐深入,故造像、刻经之举甚行,都郑重从事,先撰拟碑文
,然后央请著名书家“书丹”上石,再由刻者按其笔迹一一镂刻。书家亦借石以传世,
求之以认真,甚至连写字的神气亦能从石上表现出来,再由石上再现于拓本。但较早之
碑刻均无撰书者姓名,至东汉始有镌刻撰者、书者与刻者的姓名。此时撰书者多为书佐
,隋代亦是小官吏为之。如汉熹平石经、前人皆谓蔡邕书,然据《礼记》、《公羊》诸
经刻石后,记载书者堂溪典、马日等十余人。汉《西岳华山庙碑》,唐徐浩《古迹记》
以为蔡邕书。以上所谈,需待商榷。而有的汉碑却有撰书者姓名,在碑上写书者姓名的
,最早始见《华山庙碑》,是书佐郭香察(图27)所书,以后各代不断有书碑者的姓名
,也大多 |
|
v**********m 发帖数: 5516 | 7 haha,赵州桥?
[赵州桥]
赵州桥
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
,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
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
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
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
最好的巨大石拱桥。[1]赵州桥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
世界之最。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两端
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
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唐朝的张鷟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赵州桥建于公元 |
|
d*****u 发帖数: 17243 | 8 古代有韵书的,都按声母、韵母、声调详细做了归类
比如隋代的切韵,宋代的广韵,都是有明确记载的
所以哪些方言跟古代“对应关系”更好,还是有据可查的
而且变化途径是可以查明的 |
|
S*******C 发帖数: 7325 | 9 ☆─────────────────────────────────────☆
wagmal (超级偶像,工藤静香) 于 (Tue Feb 9 14:11:00 2010, 美东) 提到:
用英语来讲,好像是“arch”,
像中世纪前最大的建筑,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一个个连续的石头“arch
”组合起来,合成巨大的穹顶。
但是中国古代没有这个复杂的技术,只会造单一的拱,如拱桥,而当时大型木建筑必须
靠大柱子来支撑,但是柱子多了,还是造不出大教堂那种巨大空旷的穹顶,因为下面有
一堆柱子立着很难看,不实用。像大型的太和殿,室内也是不得不立上柱子。
所以中国的柱子支撑的木结构屋子不会建的特别大。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Tue Feb 9 14:12:43 2010, 美东) 提到:
米开朗基罗的粉丝?
arch
☆─────────────────────────────────────☆
wagmal (超级偶像,工藤静香) 于 ... 阅读全帖 |
|
l*w 发帖数: 3758 | 10 ☆─────────────────────────────────────☆
StationCC (Station Central Committee) 于 (Tue Dec 29 03:53:32 2009, 美东) 提到:
军事家算一个 天才算不上,可能某孤陋,但是认为曹操是军事天才有过了。
因为曹操一生打过胜仗,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但是败仗也没有少打,动辄就
是携亲眷或亲兵逃遁,类似的事件发生不少,再加上赤壁之战的败笔。所以称天才我觉
得有点过,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顺便评论一下曹操,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纷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次数太
多了,三足鼎立、多足鼎立的状况更多,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是没有做到统一中国
。而历史上面对这样的情形统一中国的例子有很多,曹操与这些人的才能比起来如何?
我看曹操是逊之的。汉之刘邦,起兵反秦,当时群雄混战,还是最后统一中国;隋代的
杨坚,面对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同样统一了中国,而且首次开科举取士,三省六部制的设
立等等,所以很多外国历史学家称杨坚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应该不逊于曹操;隋
朝末年,唐朝初年,也是军阀混战,多...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193 | 11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7244 | 12 盐税其实就是人头税,纯粹从财政制度设计的角度讲,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设计,
因为各朝各代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确切的统计人口的多少,早期可能有大量因
王朝更迭而产生的流民,中期可能会有大量藏匿的户口,晚期因为土地兼并,又
开始有流民,所以需要一个和人口数目成正比例的 measurement 并通过它来征
税,因此食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基本上人不能不吃,资源管理起来成本也低。
所以中国历史上除了隋代到唐初的一段时间不收盐税(隋朝的财政状况异常的好)
以外,其他都收。 |
|
w*****3 发帖数: 568 | 13 罗马建筑的拱可以造个巨大的屋顶,需要很好的物理学数学基础,明显是比赵州桥的一
个单拱水平高的多的。难道非要说赵州桥的拱修建难度更大?
古代中国目前最大建筑是太和殿,也不过35米高,还是明清时期修的,现存的好像是清
朝修的,不想去查具体日期了。
而索菲亚大教堂建于公元500多年一点,高度达到50多米,比之后一千年建造的太和殿
高很多,同时期中国石类建筑保存下来的,只有区区的小小的隋代赵州桥了。
中国式的斗拱建筑,其实有很大缺点,高度受限于木材原料,而且内部空间需要不断间
隔的柱子作支撑,太和殿修的是大啊,里面每隔十来二十米就是伫立个柱子,实际上极
大的压制了内部空间,导致中国古代建筑在内部空间上完败于可以靠建拱而获得巨大空
间的欧洲建筑,随便找个欧洲的大教堂,内部空间都比太和殿好的多。比如中国古代的
单间房屋的尺寸,就受限于此。
不想否认中国古代木建筑的美丽,但是在“大”和“高”和耐久性上面,中国古建基本
是完败给靠物理和数学做基础的欧洲石制建筑。
中国古代不是没有修石头建筑,但是肯定是受到几何学和物理学的限制,没有能力造出
高大漂亮而且耐久的建筑,比如中国最早保存下来的汉代石建筑,就是... 阅读全帖 |
|
t*n 发帖数: 14458 | 14 这么多字楞找不出对的地方
也真难得
罗马建筑的拱可以造个巨大的屋顶,需要很好的物理学数学基础,明显是比赵州桥的一
个单拱水平高的多的。难道非要说赵州桥的拱修建难度更大?
古代中国目前最大建筑是太和殿,也不过35米高,还是明清时期修的,现存的好像是清
朝修的,不想去查具体日期了。
而索菲亚大教堂建于公元500多年一点,高度达到50多米,比之后一千年建造的太和殿
高很多,同时期中国石类建筑保存下来的,只有区区的小小的隋代赵州桥了。
中国式的斗拱建筑,其实有很大缺点,高度受限于木材原料,而且内部空间需要不断间
隔的柱子作支撑,太和殿修的是大啊,里面每隔十来二十米就是伫立个柱子,实际上极
大的压制了内部空间,导致中国古代建筑在内部空间上完败于可以靠建拱而获得巨大空
间的欧洲建筑,随便找个欧洲的大教堂,内部空间都比太和殿好的多。比如中国古代的
单间房屋的尺寸,就受限于此。
不想否认中国古代木建筑的美丽,但是在“大”和“高”和耐久性上面,中国古建基本
是完败给靠物理和数学做基础的欧洲石制建筑。
中国古代不是没有修石头建筑,但是肯定是受到几何学和物理学的限制,没有能力造出
高大漂亮而且耐久的建筑,...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1772 | 15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今学术界沿用之
,已无贬义。亦称“二乘”,及“声闻乘”、“缘觉乘”。其主要经典是后来在各部派
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小乘佛教在中国曾相当流行,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数学以及此
后的[田比]昙学、成实学、俱舍学等,均属小乘类。中国的律学和唐代创始的律宗,皆
以小乘律本为依据。现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
亚及东南亚各国,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中国云南上座部
佛教,也属于这个系统。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
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
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
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
(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
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5476 | 16 继续,上边说了,因为一道低丘挡着的缘故,古代黄河在新乡附近往东北方向流,而不
是现在这样在郑州附近往东流——荥阳郑州附近的低丘已经被冲开了,这是啥时候发生
的呢?隋代修大运河,在荥阳以东黄河以南的低丘上开了个新口子,运河从这里一直向
东,过开封转向东南入淮河,大概就是后来黄河的走向。人工挖开这道口,破坏了黄河
-淮河的分水岭,不过反过来说,既然决定在这里开口修连接黄淮的运河,而不是选择
上古的荥阳西边一带,说明这道低丘已经被黄河冲刷得很低矮,被冲开也是早晚的事。
不过一直到北宋,黄河仍然不喜欢东出,仍然以向东北流经新乡为主。南宋时期,黄河
多次自然或人工的向东决口,结果彻底把荥阳附近黄河南岸的低丘冲开了,从此黄河不
再东北流,开始东南流,这就坏了大事,往南是向东南倾斜的淮河大平原,黄河开始侵
犯淮河。明清黄河河道出荥阳直接向东,过郑州开封以北,然后到焦裕禄那个兰考后转
向东南,在徐州夺了泗水河道,在淮安夺了淮河河道,然后东流入海,地图上有个叫废
黄河的东西,就是这条河道。 |
|
R*****d 发帖数: 1148 | 17 ☆─────────────────────────────────────☆
benzene (苯苯) 于 (Fri Jul 8 11:16:59 2011, 美东) 提到:
俺以前研究过一点,大概说说吧。黄河改道主要在下游,小浪底附近是最后一个峡谷,
出了小浪底地形豁然开朗,北边是平原,南边是一道低丘,这道低丘一直向东延伸到郑
州西边的荥阳,然后转向东北,到新乡南边,可以借用kzeng的古黄河地图,古黄河大
致就沿着这道低丘的北边走。
荥阳就在郑州西边一点,今天的黄河过了荥阳不拐向东北方的新乡,而从荥阳出来直接向正东,流经郑州稍北的位置。
这道低丘上古就有个口子,在荥阳附近黄河的南岸,有条小河在这里从黄河分开。而荥
阳的黄河北边也有个支流在那里汇入黄河,古人就认为这一南一北两条河是一条河,都
叫济水,南边济水的流向和今天的黄河下游差不多。
荥阳黄河南这个口很重要,战国时候从这里向东南又修了鸿沟,把黄河和淮河水系连接
起来了。不过出于俺也不知道的原因,黄河不太喜欢从这里南出,后来就淤积上了。
☆─────────────────────────────────────☆
...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18 北周大象年间北周户数559万,隋代周应该不小于此数,开皇九年户数6、700万(隋书李德林传),后来平陈得50万户。
人口激增估计是在开皇12年左右,到文帝末年,估计户数达870万,
隋书地理志有 炀帝时,户八百九十万。。。。 口四千六百万。。。。。的原话(人口史估计是在大业五年)。
14
死人,不过这个因素比较小就忽略了。 |
|
t*n 发帖数: 14458 | 19 通典记载大象年间北周为359万户
隋立国基本是400万户
大象年号只用了两年
我估计这中间又发现了很多漏登的户口
北周大象年间北周户数559万,隋代周应该不小于此数,开皇九年户数6、700万(隋书
李德林传),后来平陈得50万户。
人口激增估计是在开皇12年左右,到文帝末年,估计户数达870万,
隋书地理志有 炀帝时,户八百九十万。。。。 口四千六百万。。。。。的原话(人口
史估计是在大业五年)。
14
死人,不过这个因素比较小就忽略了。 |
|
C********g 发帖数: 9656 | 2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4/c_122189314.htm
2011年10月24日 09:06:54 来源: 光明日报
考试场景
殿试录
殿试
试卷
访谈嘉宾:
李弘祺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讲座教授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陈文新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惠经 韩国国立Hanbat大学中国语科教授
水上雅晴 日本琉球大学教育学部国语教育讲座准教授
丁克顺 越南《汉喃杂志》副总编辑
主 持 人: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杨 华)
(光明日报 国学版 梁 枢)
时 间:2011年9月24日晚
地 点:武汉大学珞珈山庄
主持人(杨华):各位先生,去年开始,我们就和光明日报国学版共同筹划发起一
个讨论,叫做“文明进程的中国路径”,专注于中国文明的独特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
题目。前一段时间,主要就20世纪思想家们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留下的思想遗产进行梳
理,这方面的讨论今后仍将继续进行;而同时另外一种讨论正在酝酿开展,就是讨论文
明发展过程中,中国文明所独有的一些侧面,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度,中国的宗法制度,
中国的礼乐制度,等等。今... 阅读全帖 |
|
|
J*******3 发帖数: 1651 | 22 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拥有使他有能力引领中国转型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好些个人素质:权威、自身经历
的广度和深度、战略感、信心、人脉、以一定的成功来掌管中国转型所需要的政治判断
力。
当邓小平于1992年让位时,他已完成难住中国诸多领袖一百五十年的一项使命:他和他
的同僚找到了一条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并巩固这个国家的道路。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
程中,邓小平主导了中国自身----包括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性质、中国的治理体制以
及中国社会--的根本转型。邓小平退休后,中国的变化持续而飞快,但在邓小平领导下
形成的基本的结构性变革已经持续二十年,并且,经稍许调适后,那些变革或将延伸至
久远的未来。事实上,在邓小平领导下发生的那些结构性变革位居中华帝国自两千多年
以前的汉代形成以来最根本性的变革之列。
高度发达的中国传统、中国社会的规模和多元性、当时世界性机构的性质、全球体系向
中国分享其技术和管理技巧的开放态度、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以及为数众多富于创新精神
、辛苦劳作的人民的贡献,塑造了邓小平时代发生的转型。但这一转型发生在一个过渡
时代,在这个时代,最高领袖被他人赋予相当多的自由来引领政治进程并做出... 阅读全帖 |
|
y**o 发帖数: 8897 | 23 正因为短暂才非常辉煌
隋朝是个高傲的时代
唐朝的辉煌一大半是隋代开创的. |
|
t******o 发帖数: 2792 | 24 北周六典只看过前言,知道大致说的是北周官制。不过虽说隋代北周,但隋唐官制继承北周的却不多。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里说隋唐制度(礼乐典章刑政之类)有三个来源,依照所占比重排序,第一是北魏、北齐,第二是梁、陈,第三才是西魏、北周。苏绰复周改的那些官名之类,杨坚上位就废得差不多了。略论稿里好像没怎么提三省,六部是提了,大意就是六部和周六官有些形似,有些渊源罢了。
至于三省六部相当今天的什么职位,我对今天的红朝运作机制就很不了解,而且多数也很难对应,所以真不好说。
勉强说个文革的例子讲讲三省。好比太祖是皇帝,具体的讲话,发言稿之类会由秘书起草,身边的秘书参与机要自然就地位提高,好象陈伯达的角色。太祖要夺外朝的权,秘书的权力会越来越重,夺权后,秘书还有其他亲信会形成中央决策圈子,这就是中央文革小组了,相当中书省,当然是汉魏的中书,不是唐朝的。是内朝,不是外朝。如果太祖去世,太子即位,文革小组依旧存在,继续掌权,那势必就会独立性增强,成为外朝的一部分了,那就好比唐代的中书省。
汪东兴长期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和中央警卫局局长,在我看就差不多是汉魏时代的门下侍中了——宫中之事,事无大小,都由他负责。...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25 看到有同学想象一个王后后面跟着一个写起居录的太监这样的场景。知道起居录这个名
词想炫一下的心情可以理解,大家都想装有知识么,这是好事。不过么,装的同时得到
点真知识就更好了。首先,起居注(这才是正确的名称)记录的是皇帝的言行,别说王
后了,王也没这个待遇。这个怎么也得称帝才行。负责起居注的都是国家正式官员。比
如清代是有经筵日讲官,翰林来负责。这种事情是正经的政事,怎么能让太监来搞呢?
记录的也是皇帝私生活之外的言行。皇帝的私事,比如房事,在清代,是由内务府下的
敬事房记录存档。
偷点懶,抄点百度,想来扫盲应该够了。
直到晋朝时,开始设立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等官员来编写起居注,其后一直到清
朝,各朝代都曾有起居注的撰写;但是,由于动乱与本身未成为一个持续性的制度,在
清朝以前的起居注,大部份均已不存。 在清朝,最早在清太宗和清世祖顺治年间即有
撰写,但断断续续,直到清圣祖时才开始设立起居注馆,由经筵日讲官来专职编修起居
注,其职位多由翰林院的官员兼任,起居注的制度,曾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因为
党争而被清圣祖下令废止,但又于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开始恢复编撰,此后,此一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7927 | 26 1904年7月4日清晨,清王朝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京城参加由皇帝主考
的殿试。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日
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清廷于
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屈指可数的“状元”郎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中
国科举史上,曾经涌现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而作为这个庞大知识份子
群体之巅峰的“状元”郎,则是屈指可数。
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
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共产生了592名
状元(一说504人),加上其他短时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总计
可考的文武状元为777人。
而在状元中能够“三元及第”(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仅14人。在唐朝有二人张
又新 、准元翰、宋朝有六人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代一人孟宋
献,在元代只有王崇哲一人;明代三百...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3897 | 27 最近在看冯梦龙的《三遂平妖传》,发现一句话:……忽见太史院官出班奏道:
“夜来妖星出现,正照双鱼宫,下临魏地,主有妖人作乱。乞我皇上圣鉴,早为准备。
”…… 有些好奇,中国古代也有十二星座的说法吗?放狗一搜,还真有。
“黃道十二宮起源於古巴比倫,後傳入古希臘,西曆紀元左右從希臘傳入印度,隋代隨
著佛經的翻譯傳入了中國。當時中國已經有了發展成熟的二十八宿系統,因此黃道十二
宮傳入之後,對中國傳統天文學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直到明末,耶穌會士把大量西
方天文學介紹進中國,黃道十二宮才逐漸被廣泛應用。”
这个是河北宣化辽墓葬中的星象图,中间是一圈是传统的二十八宿,外围是十二星座,
可谓中西结合的作品。
下图是摹本,中间的二十八宿和外围的十二宫有对应关系么,懂星座的给讲讲。 |
|
a*******e 发帖数: 3897 | 28 最近在看冯梦龙的《三遂平妖传》,发现一句话:……忽见太史院官出班奏道:
“夜来妖星出现,正照双鱼宫,下临魏地,主有妖人作乱。乞我皇上圣鉴,早为准备。
”…… 有些好奇,中国古代也有十二星座的说法吗?放狗一搜,还真有。
“黃道十二宮起源於古巴比倫,後傳入古希臘,西曆紀元左右從希臘傳入印度,隋代隨
著佛經的翻譯傳入了中國。當時中國已經有了發展成熟的二十八宿系統,因此黃道十二
宮傳入之後,對中國傳統天文學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直到明末,耶穌會士把大量西
方天文學介紹進中國,黃道十二宮才逐漸被廣泛應用。”
这个是河北宣化辽墓葬中的星象图,中间是一圈是传统的二十八宿,外围是十二星座,
可谓中西结合的作品。
下图是摹本,中间的二十八宿和外围的十二宫有对应关系么,懂星座的给讲讲。
图片等资料来自:
http://hk.chiculture.net/0801/html/d03/0801d03.html |
|
|
t*n 发帖数: 14458 | 30 宇文邕同志表示俺是另一个位面地
隋代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五胡乱华,比晋代牛 |
|
|
M****7 发帖数: 2334 | 32 陇西那地方是华夏的老巢,汉人被屠光是不可能的.胡人在当地占优势时,汉人为了保命
或者为了"发达"从胡俗用胡名没啥奇怪. 历史上在同样的地方,周人就长期从戎俗和戎
狄混在一起,但是周是周,戎狄是戎狄.公刘把周人东迁时就"弃戎俗"恢复其夏人的本来
面目. 这和隋代发生的事一样.其他如归义军之类,就不扯了.
同样的事在近代也在西北发生过. 当年马家军霸占西北时,有很多汉人冒充回民.后来马
家军被消灭后,这些汉人又改回汉族了.这在西北野战军的各种各样的战记里都有描述.
有很多中国人一到国外就废弃本名取当地人的名字,有些人甚至连姓都改了. 这些人和
他们的子孙是中国血统没啥异议吧? |
|
M****7 发帖数: 2334 | 33 陇西那地方是华夏的老巢,汉人被屠光是不可能的.胡人在当地占优势时,汉人为了保命
或者为了"发达"从胡俗用胡名没啥奇怪. 历史上在同样的地方,周人就长期从戎俗和戎
狄混在一起,但是周是周,戎狄是戎狄.公刘把周人东迁时就"弃戎俗"恢复其夏人的本来
面目. 这和隋代发生的事一样.其他如归义军之类,就不扯了.
同样的事在近代也在西北发生过. 当年马家军霸占西北时,有很多汉人冒充回民.后来马
家军被消灭后,这些汉人又改回汉族了.这在西北野战军的各种各样的战记里都有描述.
有很多中国人一到国外就废弃本名取当地人的名字,有些人甚至连姓都改了. 这些人和
他们的子孙是中国血统没啥异议吧? |
|
c*****1 发帖数: 3240 | 34 ☆─────────────────────────────────────☆
anchorage (fallout) 于 (Thu Sep 20 19:45:38 2012, 美东) 提到:
最近在看冯梦龙的《三遂平妖传》,发现一句话:……忽见太史院官出班奏道:
“夜来妖星出现,正照双鱼宫,下临魏地,主有妖人作乱。乞我皇上圣鉴,早为准备。
”…… 有些好奇,中国古代也有十二星座的说法吗?放狗一搜,还真有。
“黃道十二宮起源於古巴比倫,後傳入古希臘,西曆紀元左右從希臘傳入印度,隋代隨
著佛經的翻譯傳入了中國。當時中國已經有了發展成熟的二十八宿系統,因此黃道十二
宮傳入之後,對中國傳統天文學並沒有產生多大的影響。直到明末,耶穌會士把大量西
方天文學介紹進中國,黃道十二宮才逐漸被廣泛應用。”
这个是河北宣化辽墓葬中的星象图,中间是一圈是传统的二十八宿,外围是十二星座,
可谓中西结合的作品。
下图是摹本,中间的二十八宿和外围的十二宫有对应关系么,懂星座的给讲讲。
图片等资料来自:
http://hk.chiculture.net/0801/html/d03/0801d03.html... 阅读全帖 |
|
N***i 发帖数: 4104 | 35 这个是北朝鲜卑人的习俗,一夫一妻制,有点类似当代社会的婚姻道德观。所以北朝上
层的妇女往往完全不能接受丈夫和别的女人性交,即使是家里的婢女都不行。孝文帝汉
化改革中的一项移风易俗就是规劝鲜卑贵族接受最起码一妻一妾,当然效果还是没法很
快就显现。一直到了隋代,杨坚的老婆独孤氏还不准他和别的女人性交,即使是当了皇
帝以后,就是出于这种风气。
南朝跑过去的皇族,完全是传统汉人的思维,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肏几个女人是理所当
然的,和北魏公主之间的矛盾其实就是culture shock |
|
s**r 发帖数: 669 | 36 匈奴和东突厥还是大有不同的:
匈奴的崛起从冒顿单于开始,四方扩张,疆域最东达到辽河流域,最西到达葱岭(现帕
米尔高原),南至河北北部及山西、陕西北部的黄河以东以南地区,北抵贝加尔湖一带。
以狼为图腾的突厥民族在西魏-东魏对峙时兴起,到北周的时代达到鼎盛。不久以后杨
隋代周而起,北面边境频频受到突厥侵扰,甚至拖延了杨隋南征的进程。于是杨隋采取
分化瓦解之政治手段和整兵打击之军事手段,逐渐成功地让突厥一分东、西两个部分。
两个突厥大致以阿尔泰山为界:西突厥分到西域,其王庭建于三弥山,即今天的新疆库
车县北;东突厥占据北部草原大漠,在于都斤山设立牙帐,即今天外蒙古的哈尔和林附
近。
可以说东突厥的疆域只有匈奴的一半多,而且匈奴的对手东胡,月氏,西域诸国早就被
打服了,内部虽然也有争权夺利,但是还没有内战。东突厥内部矛盾重重,颉利可汗重
用汉人赵德言和中亚来的胡人,变更旧俗,政令烦苛,民众普遍不满。颉利挥霍用度无限,
对各部加重赋敛。连年征战,入寇唐朝边境,财困民贫
,属民不堪其苦。因为汗位继承的问题,颉利可汗和两房侄子不合,薛延陀、回纥、拔
野古诸部造反,贞观元年,又遇大雪,牲畜很多被冻死,... 阅读全帖 |
|
r****p 发帖数: 1854 | 37 赫赫,和你台个杠把。
你应该把范围缩小点,说“中国历朝亡于外敌或者民变的话,都是因为自身的衰败”那
样更正确, 内部权臣篡位的不能算
北周代西魏,隋代北周, 北宋代后周,那都是处于“鼎盛”时期的..... |
|
m*******3 发帖数: 1275 | 38 隋: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江淮饥馑,“始采树皮叶,或捣槁为末,或煮土而食;
诸物皆尽,乃自相食。”
隋代末年,“隋末荒亂,狂賊朱粲起於襄、鄧間,歲飢,米斛萬錢,亦無得處,人民相
食。粲乃驅男女小大仰一大銅鐘,可二百石,煮人肉以矮賊。生靈殲於此矣。”,朱粲
竟說:“食之美者,寧過於人肉乎!”(唐·張鷟《朝野僉載》)
隋末的诸葛昂與高瓒嗜食人肉。高瓒將双胞胎小孩杀掉,頭顱、手和腳分別裝在盤子裏
,做成“双子宴”,與诸葛昂一起享用;诸葛昂则把自己的爱妾蒸熟,擺成盤腿打坐的
姿勢,臉上重新塗好脂粉,諸葛昂親手撕她大腿上的肉請高瓒吃。(《唐人说荟》卷五
,引张骞《耳目记》) |
|
m*******3 发帖数: 1275 | 39 隋:
隋炀帝大业十二年(616年),江淮饥馑,“始采树皮叶,或捣槁为末,或煮土而食;
诸物皆尽,乃自相食。”
隋代末年,“隋末荒亂,狂賊朱粲起於襄、鄧間,歲飢,米斛萬錢,亦無得處,人民相
食。粲乃驅男女小大仰一大銅鐘,可二百石,煮人肉以矮賊。生靈殲於此矣。”,朱粲
竟說:“食之美者,寧過於人肉乎!”(唐·張鷟《朝野僉載》)
隋末的诸葛昂與高瓒嗜食人肉。高瓒將双胞胎小孩杀掉,頭顱、手和腳分別裝在盤子裏
,做成“双子宴”,與诸葛昂一起享用;诸葛昂则把自己的爱妾蒸熟,擺成盤腿打坐的
姿勢,臉上重新塗好脂粉,諸葛昂親手撕她大腿上的肉請高瓒吃。(《唐人说荟》卷五
,引张骞《耳目记》) |
|
z**********e 发帖数: 22064 | 40 2014年10月23日17:39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部门调查确认文物点330处,考古发掘总面积85万平
方米,累计出土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铁器、金银器等各类文物6.9万余件(套)。
112150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徐家岭墓地清理的一座战国早期楚国贵族墓葬,出土了一件小
口鼎,铸有清晰的铭文达49字,铭文上有岁星纪年的有关资料,。
根据铭文,可推断出该器铸造年代为公元前507年,印证了楚国实行岁星纪年的文献记
载,弥足珍贵。图为该鼎铭文拓片。
南阳夏响铺墓地M1、M5、M6、M16、M19、M20等墓葬出土青铜器上有“鄂侯”、“鄂侯
夫人”、“鄂”的铭文。图为南阳夏响铺墓地M5出土铜簠。
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至少有四代鄂侯在此埋葬,这对研究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鄂国地望
、鄂国历史以及鄂、养、郡等古国关系等系列学术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图
为M5出土铜簠的盖内铭文,时间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安阳固岸墓地发掘出一座东魏洞室墓时发现了一座完整的围屏石榻,这座围屏石榻是目
前我省发现唯一完整的一座,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以二十四孝子为题材的围屏石榻,
因而具有很高的考古...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1 http://henan.sina.com.cn/news/z/2014-11-11/0813-170339.html
南水北调卫辉段现酋长墓 墓主曾被隋炀帝开除
2014年11月11日08:13大河报
乞扶令和墓的墓门
策划文体新闻中心执行首席记者 姚伟 实习生 陈京文
记者 闫化庄 首席记者 陈晓东 摄影学术顾问 张志清研究员
大地平旷,远山巍峨,一渠清流,柔柔缓缓,逶迤而来。
站在卫辉唐庄镇大司马村跨渠公路桥上,眼前大地美如画卷。自焦作到新乡,我们
追随南水北调干渠北行,沿途寻访王门、路固、毡匠屯等遗址,随后赶到大司马村。这
个村发现的鲜卑“酋长”墓,透露着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的丰富讯息。
大司马村干渠沿线发现了28座古墓,其中一座发现墓志,证明墓主人是隋代“使持
节柱国西河郡开国公”乞扶令和及夫人郁久闾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单是“乞扶”、“郁久闾”这两个姓氏,已很令人瞩目。“郁久闾”是柔然王族,
柔然强大的时候,西魏文帝元宝炬、东魏权臣高欢(后被追尊为北齐高祖神武帝)都被迫
废正妻,分别娶郁久闾氏为妻。那时候,郁久闾氏都是“白富美”,非同小可。
“乞扶”则是鲜卑乞扶部世袭酋长... 阅读全帖 |
|
l*****e 发帖数: 1633 | 42 代王后及四子被杀,肯定是妨碍到权臣以及文帝的利益了,跟出身低微有何关系,低微
才好呢,外戚势力弱更好操弄。皇帝杀子的还少吗,景帝逼杀刘荣,李隆基一日杀三子
,所谓的忌讳根本是无稽之谈。刘邦的外家子是非婚生庶子,没有继承权,不妨碍任何
人的利益,跟刘恒嫡妻代王后的四子没有可比性
刘秀和阴丽华的结婚年龄都不正常,我认为这两人至少有一人是二婚,阴丽华的可能性
更大一些。当然刘秀也可能结过婚,但刘秀是皇帝,要想这段婚姻在史书上不留痕迹,
只有这个女人早死且无生育能力,娘家及本人跟刘秀关系都不好,否则通过子嗣追封封
赏之类的总会在史书上留下点蛛丝马迹。
我推敲了一下刘秀起兵前的经历,他说娶妻当得阴丽华时应该还未婚,二十一二岁,在
长安上了几年太学,回乡后种地卖粮,同时应该有暗中跟大哥谋划起兵,期间还惹上过
官司,有到外地躲官司的记载,刘秀还有个二哥,在起兵初期战死,也未有留下任何子
嗣,估计也没结婚,刘秀家底一般,父亲早逝,小地主出身,在长安上太学还得简直做
小贩赚零花钱,以前还有宗室的招牌贴金,王莽篡位后,前宗室的身份反而成了烫手山
芋,估计这也拖了刘氏兄弟婚配的后腿。
古代直到隋唐,女子的初... 阅读全帖 |
|
f**c 发帖数: 242 | 43 《清明上河图》在金代就已经“争相收藏”,所以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的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只是放在秘书监内。后来一位装裱师傅用临摹本替换出真迹,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又经两人转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杨准手中。杨准得画后借故还乡,重新装裱此画,并且在画后续写跋文,记载了得画的经过。由此,元代宫廷里的那位装裱师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有近两百年的时间在民间收藏,人们对这幅名作有所耳闻又难得一见,所以揣测摹仿的就更多了起来。
在雍正年间,和硕宝亲王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过与《清明上河图》原作接近的仿品。弘历虽然写诗的水平不高,但在文物鉴赏方面造诣颇深。他觉得那幅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并不太顺畅,而且细部动态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决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图》。他组织了五位画家,对画作进行了临摹创新。新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色彩艳丽,画面结构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态与原作相近,推测画家们事先是见过与原作相近的摹本的。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 阅读全帖 |
|
g*****5 发帖数: 168 | 44 盛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生逢盛世,是每一个中国人对时代的最大期望。 所谓盛世
,就是内无严重的政治腐败,外无迫在眉睫的敌国外患,社会治安良好,老百姓普遍能
吃饱饭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大规模的盛世出现过三次,即汉文景之治、唐代的
贞观开元盛世及清康雍乾盛世。除了这三大盛世,还有过几个小规模的盛世或治世,比
如东汉的“光武中兴”、隋代的“开皇之治”、明代的“仁宣之治”。甚至在大分裂的
背景下,一些角落里的小王朝也取得过不错的治理成就。比如十六国时期南侵之前的前
秦苻坚,南北朝的刘宋文帝时代,以及五代十国的后周南唐统治下的某个时段。
然而也就仅此而已了。虽然历代中国人梦想盛世,但盛世的出现就是这样屈指可数,而
且持续的时间也不长。
文景之治持续了近40年。事实上,文帝刚刚即位时,天下还相当残破,真正的盛世出现
在景帝时期,并由汉武帝推向高峰。算上武帝前期,汉代治世持续近70年,其中盛世大
约30年。
唐代盛世史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阶段并不接续。贞观之治从627年到649年,
持续22年,这一阶段是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阶段,成就并没有超越前代。玄宗前期的盛
世之治,持续大约30年。...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82 | 45 名山仙境,晨钟暮鼓,整日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僧侣们六根清净后参悟的不仅是佛道经
典,更是开启了另一扇智慧的大门。从医药养生到建筑、天文无一不超越当时水平,清
心寡欲的他们在技术和生活细节方面自成一家,别有见地。
佛教医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医药卫生、养生保健等诸
多方面,涵盖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法、手术法、食疗
法、洗浴法等,药物分类也较系统。佛教有关医药方面的典籍非常多,不仅在佛经中有
大量有关医学的内容,而且在律藏部的“医药事”部分也有丰富的医药学资料。佛经中
对人的生理解剖结构有清楚的描述,一般将药物分为时药、更药、七日药、尽形寿药四
类,且以植物药为多;认为最常见的是风、冷、热三种病,而油、酥、蜜、糖等则是最
常用的药。
凭借着对身体和内心的清晰认识,佛教的比丘们大多医术精湛领先当时医学许多,
无数佛家高僧也被视为在世华佗,妙手回春。但相较社会名医,佛教高僧更为平易近人
,一心救世,无数百姓因此受益。
东晋中期瘟疫盛行,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朝廷御医多次问诊均无功而返,竺
法旷法师听闻后逐一前往各个村落,最终成功控制瘟疫...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6 他灌过很多考古的水,可能也挖过坟
专著
《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合著)。
《楼兰尼雅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初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8年(1990年4月获
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设立的“中印友谊奖”)。
《西域文明——考古、语言、民族和宗教新论》,北京: 东方出版社,1995年(1996年
12月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楼兰》,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外文化交流》(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六辑),北京:
三联书店,2000年。
《丝绸之路散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都兰吐蕃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合著)。
论文
《藏文古籍所述于阗王迄始年代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页83-90。
《敦煌出土粟特文古书信的断代问题》,《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1期,页87-99。
《斯坦因四次中亚考察的经过》,《文物天地》1986年第6期,页26-27。
《...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67 | 47 引言:上古华夏历史一直极力诠释“人之初,性本善”,现在不妨用“人之初,性本恶
”的角度去看待上古华夏历史,历史真相只有越辩才能越明,欢迎质疑。
我们认作“始祖”的黄帝到底是什么民族出身?他到底说什么语言?这是一个特别重要
的问题,需要着重讨论。其实他的名字已经把答案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了: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是黄帝的
名字,“黄帝”则是后人加给他的谥号。游牧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以族名为人名,部族
不会消亡,因此这个名字也会在历史上不断出现,那么还有谁以“轩辕”为名呢?先秦
古籍中匈奴被记作“猃狁”(xian yu),“轩辕”与“猃狁”读音相同,其实是同一
个族名的异写,原来黄帝与匈奴是完全的同类!
《史记》曰:黄帝“北逐荤粥”,这个“荤粥”又是猃狁的异写。在争霸黄土高原的战
争中,“轩辕”击败了本是同类的“猃狁”。胜利者入主中原变成了“黄帝”,猃狁留
在北方成了“戎”和“狄”。但他们原本是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生存方式,有相同
文化传统的阿尔泰游牧民族。“猃狁”和“轩辕”的区别只是选用了不同的汉字去注音
这个族名,故先泰史籍中还有许多异写,...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8 四、虞氏易学の“尪”字說についての考察
本章中、私は、虞氏易学に対する“尪”字說の考察を進める。
まず、虞氏易学の由來問題について、徹底的な研究を進める。
1、虞氏易学の由來
《三國志·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伝》の記錄よると、
臣の高祖故靈陵太守光は、少いとき孟氏易を治る、曾祖父故平輿令成は、その業を纘
述す、至る臣の祖父鳳は、之を為って最も密しく。臣の亡考故日南太守歆は、鳳に本
ってことを受け、最も舊書あり、世にその業を伝え、至る臣の五世になる。
とある。ここには、虞翻の家族が世代に孟氏易を治め、彼の時代までに、すでに五世
になった。このことを以下で說明する、すなわち、
高祖虞光一世(孟氏易)→曾祖虞成二世(孟氏易)→祖父虞鳳三世(孟氏易)→父親
虞歆四世(孟氏易)→虞翻五世(孟氏易から虞氏易へ変る)。
五代の家伝易学は、虞光の孟氏易学から始めて伝えられたのである。虞翻に至って、
《三國志·吳書·虞陸張駱陸吾朱伝》の記錄によると、
先師の說を蒙り、經に依り、注を立つ……覽る所の諸家の解、流俗の義を離れず、実
に當らざることあれば、輒ち、悉く改定し、もってその正さに就く。
とある。當時、... 阅读全帖 |
|
K*****2 发帖数: 9308 | 49 作者:郭黎安
一、守卫建康的重镇——京口和历阳
都城的选址与确立,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皇朝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它将影响
到政权的稳固和国祚的长短。六朝定都建康(今南京),除了一般都城所考虑的交通条
件、经济腹地以及有利于控制其所统治的地区等因素外,基于南北分裂的形势和限江自
保的基本国策,则更注重防卫。而防卫所持者重在长江。古人云:“长江千里,险过汤
池,可敌十万之师。”(注: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上《江河门》注引《江南野
史》,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但是,能否守住这一天险,确保首都安全,关键
又在京口和历阳。
京口(今镇江)位于建康以东八十公里的长江南岸,除本身山水险峻,可资设防外,在
地理位置上尚有以下特点:其一,六朝时期,建康—京口段的长江江面十分宽广(注: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九引《舆地志》:“天景清明,登之(指北固山)望见广陵
城如在青霄中,相去鸟道五十余里。”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风高浪急,而江的
南岸正是宁镇丘陵所在,矶石绵延,“高岗逼岸,宛如长城,未易登犯”(注: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中华书局1955年版,下同。)。京口以下接近长江喇...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0 唐太宗的六俊,全是进口的, 而且都是突厥洋名。。。
“拳毛騧(guā)”、“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biāo)”、“
青骓(zhuī)”、“飒(sà)露紫”。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8%AD%E9%99%B5%E5%85%AD%E9%AA%8F
六駿名號[編輯]
自古以來良馬特別是名馬,都有自己的名號。
昭陵六駿的名號也不是中原本土之名,其含義皆與外來語言有關。
昭陵六駿的馬名專稱,應該是唐人與突厥以及外域長期交往中所熟悉和使用的。而唐太
宗以突厥語或突厥官名來命名自己的心愛坐騎,就是以突厥讚頌英雄、勇士的風俗,來
紀念和謳歌唐初自己平定天下的輝煌戰績。
什伐赤:虎牢之戰逐個擊破王世充、竇建德時所乘,臀中五箭。「什伐」對音轉譯為「
Shad」,即設,是突厥軍事將領的高級官號,此官位於可汗、葉護之下,率領精銳兵馬
有萬人左右。當時突厥汗國中號稱「Shad」的領兵將軍很多,大多是出身阿史那氏可汗
的直系親屬。因此,「什伐赤」是用突厥官號命名的一匹坐騎。[2]李世民贊曰:「瀍
...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