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铭文
首页 4 5 6 7 8 末页 (共10页)
i***s
发帖数: 39120
1
曹操家族DNA确定 破解曹操身世谜团
铁岭、东港两地,都有曹操的后人!
昨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宣布,已经完全确定曹操家族的DNA,目前已找到9支曹操后人(其中6支有家谱记载),分别来自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
围绕曹操及其家族的身世、遗传之谜也随之逐步破解。目前可以确定,曹操并非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人,也并非从夏侯氏抱养,这两大历史传言均有误。曹操之父,实际来自家族内部过继。
采集79个曹姓家族血样 梳理258个家谱
本次联合课题组由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昇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领衔,研究时间已有三年的时间。
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此消息一出即引发轰动,同时也引发争议。随后,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DNA研究。曹操本是生活在2000年前的历史人物,寻找他的DNA似乎遥不可及。课题随即开始另辟蹊径:能不能用现在人的基因反推曹操的基因,从而破解曹操的身世之谜呢?
要把曹操后人与2000年前的曹操进行“亲子鉴定”...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清代晚期浅绛彩“马上封侯”帽筒
馆藏唐代骑马女俑
随着马年的到来,“马上有钱”,“马上有对象”……“马上体”受到大家的热捧。其实,“马上体”早在明清时期,老祖宗就玩过了,有一只猴子骑在马上,寓意“马上封侯”,出现在不少明清瓷器上。此外,不同时期的马各有特色,分别有不同的寓意。昨日,记者走访洛阳几家博物馆,从不同时期的瓷器、壁画、雕塑等寻找马的形象,了解两周、汉魏、隋唐、明清的“马”趣闻。
两周 | 天子给马举行“成人礼”
昨日,记者来到洛阳博物馆,寻找不同时代马的印迹,洛阳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胡寅告诉记者,洛阳出土先秦时期有关马的文物数量非常有限,但史料中关于马的记载信息量很大,早在两周时期就有关于马的记载。
“在两周时期,人们对马非常重视,会给马举行‘成人礼’,也就是‘执驹之礼’,当时的马非常昂贵。”胡寅介绍说,据《周礼》等文献记载,两岁的马被称为“驹”,需要与母马分开,配备马具,并接受训练。周代重视马政,“执驹礼”由天子亲自参加。1955年陕西曾出土马状盛酒器,上面的铭文讲述的就是“执驹之礼”。
此外,马匹在两周时期还是等级的标志,据《逸礼·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
趁着端午节假期,3名大学生结伴爬上了太白山,下山前一人准备“方便”时,在悬崖边的石块后发现一块清朝康熙年间铸造的铁碑。昨日,眉县文物旅游局表示,他们将请专家上山对铁碑的文物价值进行鉴定。
石块后“方便”发现清代铁碑
“那天我们爬了9个多小时,实在爬不动了,正准备下山,在方便时就发现了这块铁碑。”昨日,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上大三的李阳说,“没想到一泡尿,竟然‘浇’出了文物”。李阳说,6月1日上午,他和在西安上大学的高中同学郭文俊及其女友一行三人相约爬太白山。从上午开始上山,下午4时许爬到了海拔3500米左右的小文公庙以上500米处时,感到体力不支。天色渐晚,商量后准备休息一会儿下山。下山前,郭文俊说要去“方便”一下,走到路旁一处悬崖边的大石块后,发现石块缝隙有个已风化的蛇皮袋。
“撕开袋子发现,里面是一块黑红油光的铁碑。”李阳说,铁碑两面均有图案和文字,因为是古书字体,再加上年代久远,一时还不知碑文上刻的是什么,但是一面印有“康熙二十七年造”;另一面印有“西安府临潼县儒学”等字迹清晰可见,根据铁碑上年代判断,距今已300多年。
可能有人盗走但太沉重运输难
李阳说,他们端详铁碑时,太白山旅游...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
陶俑
文官俑
妇人启门浮雕
10月8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宜宾屏山县发现了一个宋代大型家族墓地,其中的石室墓除了精美的陶俑外,墓室中还有一块妙趣横生的浮雕:一个丫鬟模样的女孩,从双开门的中间,扶着门框斜斜露出上半身,仿佛在等待着主人归来,也似乎在与上门的客人交谈:先生可有提前预约?
文物精美 墓主“非富即贵”
一个多月前,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受邀,对这片宜宾屏山县的成贵高铁项目进行前期考古,没想到意外发现了这片5000平方米左右的墓地,发现了100多件精雕细刻的陶俑和瓷器。至今,这座家族墓地共有4座墓室完成了发掘,全部为石制,根据出土文物分析,年代属于宋代(960-1279年)。不同于一般的宋墓,这里出土的文物相当精美,显示出这里的主人生前“非富即贵”。
在屏山的这片宋墓里,陶俑及瓷器躲在淤泥中逃过了被盗的命运。这些陶俑大的30厘米左右,小的有3厘米左右,文官俑、伏地俑、人首蛇身俑等造型各异,头冠衣服纹饰细节清晰。瓷器则有碗、碟、花瓶等多种用途。
家大业大 从里到外全浮雕
宋代的石制墓室,进深一般在2-3米,但这4座墓室中最大的一处,进深达到6米了,高近3米,宽也有...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世界那么大,他为什么要去伊拉克?
近日,26岁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学生刘拓在伊拉克被抓的消息引发关注。此前,他被国外媒体传为“伊斯兰国(IS)”恐怖分子,经澄清为误抓后,他又被国内媒体描述成一个充满理想的“疯子”。
而在刘拓同学和朋友们眼中,他只是一个执着于寻访古迹,并痴迷于此的年轻人。在自己的网络空间上,刘拓去伊拉克的原因很简单:再不去,那片战火纷飞地区的古迹将被“清零”。
刘拓同学张卓(化名)昨日告诉新京报记者,刘拓近期在伊拉克用警察手机与他进行了简单联系。“刘拓说一切都好,因为伊拉克方面要求大使馆出示一份证明,证明刘拓护照的真实性,即可以释放刘拓。”
同日,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向新京报记者证实,大使馆将保证刘拓个人安全,刘拓近期将被释放。
冒险
实现“一个可能的行程”
“一贯冒险主义,但冒险前都会做充分准备”,对于刘拓的伊拉克之行,好友晁椿有些吃惊,但并不意外。
今年春天,晁椿在北大博物馆一次文物展览活动上遇到刘拓,留着早就蓄好的胡子,时不时“秀”几句阿拉伯语。
就在前往伊拉克的前两日,刘拓的同学张卓,看到刘拓在宿舍对着阿拉伯语视频念念有词,手边放着一本背包客必备书籍《lonely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6
近日,一篇名为《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节操值多少钱》的文章刷爆了各大社交媒体、网络社区。文章作者是虎嗅网、知乎专栏作者伯通,于9月14日发布在虎嗅网、知乎,直指国内四大名校因接受美籍印尼华裔富商廖凯原(Leo KoGuan)捐赠,或聘任其位教授,或为其开设课程、举办讲座,或设立中心,而廖凯原只是“民科”水平,其研究“更是不着边的玄幻文学,纯属中国特色的神话”。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确实分别于2011年秋季、2012年春季为廖凯原开设了《法治和天命科学观框架下的天命人》选修课程,并在法学院官网下发了选课通知。至于目前仍在上课与否,两校法学院的教务人员以“不清楚”回复了澎湃新闻记者。而据两校法学院在读学生反馈,近两年再未听说学院有这门课程。
另外,廖凯原在四所学校的头衔分别为:清华大学名誉校董、清华大学法学院凯原中国法治与义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名誉校董、北京大学廖凯原中国法治与义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校董、复旦大学法学院名誉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凯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大校董、上交凯原法学院名誉教授。并且多次在包括四校在内的全国各高校进行讲座,内容涉及黄帝的科学...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7
11月20日,湖北襄阳柿庄墓地挖掘现场,工作人员正在15号墓内清洗画像砖。今年7月,襄阳勘探发现27座从东晋至隋唐的砖室墓。截止目前,25座墓已完成挖掘,出土陶器、瓷器、铜器、滑石器、铁器、银器等70余件,铭文砖和画像砖近万块。正在挖掘中的15号墓,是27座墓中最大,也是唯一一个全用画像砖垒砌的墓室。其墓内的画像砖质地细腻、纹饰清晰,显示出墓主非富即贵。图为正在挖掘中的15号墓,是27座墓中最大,也是唯一一个用画像砖垒砌的墓室。
15号墓室全部是由画像砖堆砌而成。15号墓的画像砖印有“郭巨埋儿”纹饰。
15号墓室内棺床全部用印有“莲花”图案的画像砖铺成。
15号墓室内景。
o***s
发帖数: 42149
8
昨日,“东周时期吴越历史文化展”在秦陵博物院举行,吴王夫差剑和四代越王剑齐亮相,再现2000多年前吴越争霸的历史。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堪称国宝的吴王夫差剑,这是目前已知存世的9柄吴王夫差剑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把,2400多年后依然锋利无比。
吴越宝剑誉满天下
在铸剑的历史上,吴、越国的兵器制造技术享誉天下。现如今,留存于世的吴王光剑、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剑等,其上几何暗花纹铸造技术、剑首同心圆纹饰制作技术、复合剑的制作技术,堪称青铜兵器制作技术的“三绝”。
此次由上海、南京、浙江、苏州、安徽等地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吴越珍宝展,展品共115件,其中不少是2000多年前的吴越宝剑,可谓珍贵异常。
“夫差剑”:保存完好 锋利无比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展出的吴越宝剑中,至少有四代越王的宝剑,还有最为珍贵的“吴王夫差铜剑”,堪称国宝。此外,展出的还有“越王不光”“越王州句”等越王的宝剑。
虽然这些宝剑历经2000多年,但是保存依然完好,不少仍完好如新,无比锋利。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告诉记者,此次展出的吴王夫差剑是目前国内外同类剑中品相最精美完整的一件。该剑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格宽5.5厘米、茎长9...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9
老人收藏7千多枚古钱币
警方收走钱币25年无音讯
一位历史老师,因教学需要,爱上古钱币收藏。然而25年前,一南方人主动上门求购,商定了价格却没有交易,后被警方“抄家”并处罚1000元。警方出具了暂存单据将数十枚铜镜及七千多枚古钱币收走。老人天天盼着心爱之物能够返回,这一等就是25年。如今老人已88岁,身体不佳,做梦都想再看一眼他毕生的心爱之物。
8月2日,华商报记者来到西安城东吴华老人的家,老人耳朵有点背,但记忆力非常好,特别是提起古钱币,听老人的讲述,更像是在播放一部老电影。为了这次采访,老人提前做了准备,早早就拿出他年轻时出版过的书及十几个荣誉证书。
讲述:教学需要爱上古钱币收藏
吴华老家在兴平,13岁时就跟哥哥在地主家当长工放羊。1953年,被推荐到工农速成中学上了4年学,1957年被保送到陕西师范大学,1961年毕业分配到西安市第六十二中,当了一名语文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历史老师。
吴华说,作为历史老师,不能只给学生讲课本上的知识,能把历史课讲得生动,最好有实物,吴华想用平时所学古钱币知识作为突破点。当时他的工资仅60元,几块钱能收几十个麻钱。吴华一直用麻钱的实物讲到秦朝时期,孩...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0
上个世纪,陈独秀的次女陈子美落难成了牛鬼蛇神,走投无路之下,她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与儿子泅海偷渡香港。1970年,她身系五个酱油桶漂泊10小时到达香港。在陈子美失踪后,世人都以为她已自尽,有的陈独秀传记中还注明“陈子美死于十年动乱中”。谁也想不到,1997年9月14日的《环球时报》上,竟刊发了该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对陈子美老人的专访。本文摘自《新民周刊》,叶尚志、陈长璞口述,季天琴整理。
陈独秀是中共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安庆江边,陈家的老屋早被拆毁,老屋的遗址归属当地的自来水厂,被修建成了平整的篮球场,原址上竖立着一块碑,说明这是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家的旧址,并没提到他们的父亲陈独秀。
陈长璞沉浸在回忆里,面带遗憾地说,当年老屋是安庆有名的陈家大洋房子,有五进三个天井,宅前宅后都有花园,大门楼有一丈多宽,俨然一派官僚地主的气势。
老屋旁残留的一角是当年陈延年、陈乔年的读书室,如今低矮、破落,出门就面对着一个公共厕所。有关部门曾经在墙上镶了块“文物保护单位”的招牌,可是里面还有几家住户,住户们就悄悄地把牌子拆了。
这是一个被忽略、被遗忘的角落,如同安庆城的气质。很少有人记得,这个三级城市...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1
《郑和传》上记录的一组数据,却成为了明朝历史上最大的疑团,也因此惹来的诸多外国人的非议。直到一个太监古墓的发现,这一团乱麻才迎刃而解......
明朝不仅是一个军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强国,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可以说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进程。不过,外国人虽然承认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但对于其中许多细节却并非全盘认可。其中质疑声音最大的,就是对当年郑和舰队中最大船只的否定。
据《郑和传》记载,郑和舰队中最大的宝船长约146.5米,宽约59.4米,整体面积比一个正规足球场还要大得多。
建造如此庞大的船只,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是难以想象的,正如外国研究学者所质疑的那样:明朝以木质结构造船,如此之大的舰船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即便船能造得出来,但操控这般庞然大物,也绝非人力而能左右之,如此一来,还谈什么长期在海上航行呢?
其实,对于这样质疑的声音,只需要拿出明朝建造宝船的图纸或细节描述即可释疑。然而可惜是的,这套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和强国之旅的整套资料都被人为毁掉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档案,只有在一些佐书旁注中才有零星几笔提及。
关键史料的缺失,不仅仅是中国造船业的损失,同时也成为了外国人嘲笑... 阅读全帖
d*s
发帖数: 3016
12
这个逨要是活着也是个宣传部的好干事啊, 呵呵. 夸自己祖宗好肉麻.
g**c
发帖数: 144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寂寞的小石湾 (五)

但小石湾依然寂寞。
又有三两游人从那边过来了,或意态悠闲,或行色匆匆,夕阳下的身影拖得很长,惊起一
群不知名的水鸟,凄惶逸去,那呼叫使得天地间平添几分苍凉的余韵。几年前,小石湾的
江滩上出土了几尊清代道光年间的大炮,到黄山炮台的游客往往在归途中要拢过来看看,
人们摩挲古炮上铁锈斑剥的铭文,望大江,思荣辱,发出由衷的感慨。他们当然不会想到
,就在自己脚下的某个地方,民族英雄阎应元正孤独地安息着。
我唯有无言,说不清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烟波江上使人愁”,此情此景,难道是一个
愁字所能了结?
却又想起一桩不相干的事:不久前,有一位学者考证出,盛宣怀的墓可能在江阴马镇,一
时上下都很振奋。因为谁都知道盛宣怀是武进人氏,与江阴原不沾边,若果真那把老骨头
最后埋在江阴,就差不多算得上是半个江阴人了。盛宣怀何等人物!他是李鸿章的经济总
管,是旧中国的三井、三菱式人物,在今天这个经理厂长脚碰脚的年头,一个地区若能和
这样的经济巨擘(即使是一堆腐骨)攀上点缘分,“名人效应”自然是不用说的。于是,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论证会接着研讨会,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接着还要修墓。
我真想大喊一声:阎应元的墓
T*****n
发帖数: 1881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林肯、内战和宪法 (一)1
林肯、内战与宪法(一)
1865年4月14日是个星期五,傍晚时候,同情南方事业的演员布思(John Booth)走进
华盛顿特区福特剧院(Ford’s Theatre)的一个包厢,掏出手枪,对准林肯总统的后
脑,扣动了扳机。他逃走的时候高喊着:“暴君之下场永远如此!”(“Sic semper
tyrannis!” 弗吉尼亚州徽上的拉丁铭文)当初,是林肯的当选导致了南方的独立和
内战,而现在,他的生命也随着内战的结束而结束了。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仅仅做了一件
事情:打了一场内战,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场内战。
如今,我们可以在首都华盛顿看到林肯的纪念堂,希腊式的高大白色殿堂,中间端坐着
他的巨大大理石雕像,仿佛陷入沉思之中。能享有后人为其在首都建立纪念碑或者纪念
堂荣誉的总统,只有华盛顿、杰佛逊、罗斯福和他。林肯当总统不过四年,除了肯尼迪
(John F. Kennedy),美国历史上任职这样短而又在死后这样受人爱戴的总统也只有
他。可是,尽管后人为他打造了圣人的光环,但是当时的人,说他好话的并不多。
从他参选,一直到他死,支持他的人始终没有超过全国半数,不仅仅南方反对他,甚至
在北方,他也一直
y***y
发帖数: 198
15
☆─────────────────────────────────────☆
Health (康) 于 (Wed Jul 23 10:48:54 2008) 提到:
两样兵器到底是不是两王亲自用的兵器?为什么铭文那么相似。吴王为什么用矛?
☆─────────────────────────────────────☆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想当总统) 于 (Wed Jul 23 11:14:04 2008) 提到:
吴王夫差不光用矛,他的剑也发现了好几把。还有吴王阖闾的剑。
每个国君都有一大堆自用兵器。
☆─────────────────────────────────────☆
Health (康) 于 (Wed Jul 23 11:19:46 2008) 提到:
会不会都是同一家剑坊生产的,托名诸王,为了卖一个好价钱?

☆─────────────────────────────────────☆
sturtle (huhu) 于 (Wed Jul 23 11:23:23 2008) 提到:
肯定都是同一伙人做的,菱形花纹什
s******s
发帖数: 13035
16
关键不是是不是部落首领, 那是肯定的, 关键是是不是世袭王朝.
关于大禹的记载最早是周吧, 关于夏的记载基本上最早是春秋了, 如果
能找到商朝关于夏的铭文就可以结束争论了.
T*****n
发帖数: 18811
17
呵呵。捡到有铭文的有图案的,潘家园也能卖出俩钱儿来
T*****n
发帖数: 18811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官方的报导:曹操陵墓被确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28日03:16
核心提示
魏武王曹操墓葬何处,一直是中国文物考古之谜。
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
的一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这座墓葬是怎样被发现的?墓主人又是如何确定的?
抢救性考古的意外发现
墓葬占地约740平方米,出土器物250余件
据出席发布会的专家、学者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
次被盗。为及时有效地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
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经发掘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
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共出土器物250余件,有金、银、
铜、铁、玉、石、骨、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铁甲、铁剑、玉珠、水晶
珠、玛瑙珠、石枕、刻铭石牌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
此次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
f***d
发帖数: 1399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说说曹操墓
直接证据出自盗墓贼之手
27日,曹操墓发掘工程总负责人、西高穴东汉大墓考古队队长潘伟斌,接受采访时称,
曹操墓直接证据出自盗墓贼之手。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人告诉我,直接证据是从盗墓贼手里拿到的?
潘伟斌(以下简称潘):是的。2008年,盗墓贼从二号墓中盗出画像石一块,其画面反映
的是东汉时期常见的八女投江图,从铭文看这绝不是一般平民墓葬或官僚墓葬。同时,
从此墓葬中盗出铭牌一块,上面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字样。
记:盗墓贼是怎么抓到的呢?
潘:是我们对文物做鉴定和到现场调查时发现的。此墓葬从2006年开始盗掘,被盗得很
严重。当地派出所先后抓了五批盗墓贼、38人。派出所抓到人后,盗墓贼手中的东西是
发现曹操墓的直接证据。
记:就是根据盗墓贼手中的东西找到了曹操墓?
潘:是的。位置也随之确定。一年前,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由安阳市政府出经费,
挖掘工程开始了。当时还不敢说是曹操墓,就成立了“西高穴东汉大墓”考古队,一共
20多个人。
T*****n
发帖数: 18811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侯惇墓
河北邯郸“隔河争曹操” 安阳发现或为夏侯惇墓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31日20:57我来说两句(35)复制链接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曹操高陵日前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一次抢救性发掘中得到考古确认。图
为从墓中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专家表示,这些出土
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中新社发古研 摄
中新社石家庄十二月三十一日电 (记者 牛琳)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的消息引
发舆论关注,与安阳隔河相望的河北邯郸则表示:曹操墓更有可能在漳河北岸的邯郸,
安阳发现的或为夏侯惇墓。
“曹操墓的认定必须得有过硬的证据,现在公布的这些依据还值得研究。”从事历
史研究三十余年、著有专著《曹操墓研究》的邯郸市历史学会会长刘心长说。他的质疑
集中在陪葬品、头盖骨和周围墓葬的考证上。
刘心长的第一个疑问指向大墓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
格虎大刀”等八件圭形石牌。河南安阳方面认为这是确定墓主身份最重要、最直接的历
史学依据。“曹操生前为魏公、魏王,死后谥为"武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0年)正
月,曹操病逝洛阳,
p*l
发帖数: 403
21
中评社北京1月1日电/有关“真假曹操墓”,近日在社会上引起诸多讨论。中国社会科
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魏考古学家刘庆柱1日在京
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安阳曹操墓的证据已经足够,如果是“业内人士”提出异议,就不
能说外行话,应在考古学学科内讨论问题,要说业内的话,符合学术规范的话。
新华社报道,刘庆柱说,很多所谓的“业内人士”“专家”的异议已经不攻自破。
比如,江苏考古学会会员、盗墓史专家倪方六认为,没有出土墓志或哀册是此次挖掘的
最大“硬伤”。“提的问题就不像业内的话。墓志铭在东汉晚期是不会在墓里的,到魏
晋时期才有的。提问前应该查一查东西再说,不要提外行问题。”
关于刻有“魏武王”铭文石牌的真假疑问,他说,当时一共出土了有59块石牌,刻
有“魏武王”的有8个,其中1个是被盗走的。“我们是根据那7个定的,你怎么知道我
们是按照被盗的那个定的?不要自己想当然。”
此外,针对出土石牌刻铭等文字材料年代与真伪问题,刘庆柱回应说,“你说那字
胖点瘦点不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家古文字学家(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河南省文物
考古所研究员郝本性)说是。而且新和旧不是按一件东西
Y****N
发帖数: 8694
22
社科院就曹操墓回应质疑:业内人士不能说外行话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1月01日21:28
新华网北京1月1日电(记者白瀛)有关“真假曹操墓”,近日在社会上引起诸多讨
论。中国社会
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汉魏考古学家刘庆柱1日在
京接受记者专访
时说,安阳曹操墓的证据已经足够,如果是“业内人士”提出异议,就不能说外行话,
应在考古学学科
内讨论问题,要说业内的话,符合学术规范的话。
刘庆柱说,很多所谓的“业内人士”“专家”的异议已经不攻自破。比如,江苏考
古学会会员、盗墓
史专家倪方六认为,没有出土墓志或哀册是此次挖掘的最大“硬伤”。“提的问题就不
像业内的话。墓
志铭在东汉晚期是不会在墓里的,到魏晋时期才有的。提问前应该查一查东西再说,不
要提外行问
题。”
关于刻有“魏武王”铭文石牌的真假疑问,他说,当时一共出土了有59块石牌,刻
有“魏武王”的
有8个,其中1个是被盗走的。“我们是根据那7个定的,你怎么知道我们是按照被盗的
那个定的?不要
自己想当然。”
此外,针对出土石牌刻铭等文字材料年代与真伪问题,刘庆柱回应说,“你说那
k***g
发帖数: 7244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众说纷纭啊,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冷不丁儿就蹦出来一座大墓(也不算太突然,北
宋那附近就出土有曾国铭文的青铜器了),按照史书,那地方应该是随国的区域,所以
有人说曾、随是一国二名;有人说是随灭曾改称曾(就像韩灭郑,改称郑一样);有人
说曾灭随;有人说这个曾是姒姓曾国,就是西周末年参与灭亡西周的那个;有人说这个
是周朝封在汉东的诸侯之一,是姬姓曾国,总之莫衷一是。
c*****1
发帖数: 3240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武将功夫哪来的?
btw,曾侯乙墓本身也有类似铜套筒类型的殳,根据曾侯乙墓出土的遣册,带刺的叫殳,
而类似铜套筒的叫晋殳。而古文献中的殳指无刃的晋殳,而曾侯乙墓殳上的铭文出现前
也有类似的有刃殳出土,但都定为矛了。
s*****t
发帖数: 1661
25
铁的机械性质,不论生铁熟铁,强度刚度硬度抗拉抗挠防锈都不如青铜类合金。
当然既然是合金,就有好坏,希腊罗马人用的30多厘米戳弯了踩吧踩吧继续用的和兵马
俑里80多厘米长被压弯了45度2000年一旦挪开重物自动弹直的差很多。
铁主要的优点是便宜,一是因为铁矿普遍,而是因为冶铁的炉子的温度比铸铜的低。
要等到钢出现,机械性能才优于青铜。但那时候人对钢的加工能力弱,能打刀打剑但是
弩机却还是青铜铸造。
出土的西汉的环首刀,一种常用武器,和现在的ak似的,在普通人的墓里就有发现,长
近1米,折叠锻打多次而成,经常看到的铭文有30炼百炼之类的,一种说法是这个数字
大致等于以2为底的折叠次数的指数。
希腊用战车啊,不过那小车和中国春秋时代的比,都类似旱马比坦克。
s********e
发帖数: 13723
26
打小起,我们就接受了中国同巴比伦、埃及和印度一样,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这样的事实,并为能够生于这样的国度而骄傲。长大后才知道,我们实际上只有商周以
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中华文明从何时开始,从哪里起源,最早的“中国”又是
什么样子?这些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竟成为一代代学者兀兀穷年的追问。
于是有了上世纪末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有了从本世纪初持续至今的“中华文明
探源工程”。今年8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周刊以此为封面专题,对中华文明的起
源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目前,探源工程第二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第三阶段的工作即将开始,世界和中国
都想知道,经过8年的探寻,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又向前推进了多少。
人民网:《中华文明的源头究竟在哪里》
二里头:最早的“中国”
在古代中国,“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在金文或青铜器铭文中,国字的
原始字形作“戈”加“口”,戈是声符,有执戈守城之意,口表示城邑。从字形上可以
看出,一个邦国是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即“中央之城
”或“中央之邦”。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一个地处中原腹地洛阳平原的普通村庄的名字,在麦
c*****1
发帖数: 3240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秦始皇陵为什么没有被盗
ft,胡猜也要有根据,兵马俑出土的兵器铭文中最晚为始皇十九年
至少看过考古报告再臆测是不是宣后

等。
t**********t
发帖数: 12071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说各位
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碑前面的铭文说的是朝鲜战争期间死亡军人5.4万还是朝鲜战争美
军死亡5万4?
你又篡改美国人的说法啊。
g********e
发帖数: 6425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操墓不是仇人毁的
给你看看满城汉墓里面的文字,有没有中山靖王常所用宫灯的牌子?国内文科生造假真
是赶上打磨芯片了,哈哈哈。
尤其重要的是灯座底部刻有“长信尚浴,今内者卧”的铭文,“长信”指的是长信
宫。汉文帝时期,长信宫的主人是汉文帝的皇后窦氏,而她正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祖母。
后来考古工作者给这件铜灯命名为长信宫灯。
1968年9月16日,在2号墓的后室一个锡制的盒子里发现了一枚铜印。
郑绍宗同期:“经过室内清理,发现这个印是方形的,中间有孔,叫串带印,正面
是窦绾两个字,背面是君须两个字。这个窦绾印经过郭老分析,后来认为窦绾是这个墓
的主人。”
r******j
发帖数: 780
30
这个还稍微有点差别
这个是铭文,在出土文物里很常见。
石牌实际上是遣策/遣册,就是对放进去的各种物品进行登记用的。唐朝法门寺出土文
物里也有类似造册,不过那个是丝绸的。墓葬里出土遣册很常见,不过之前都是木牌或
者竹牌。
比如说:《张家山汉墓竹简》,其中出土的遣册记载陪葬品近百种,摘几项如下:
?薪三车,锦巾一,稻米囊一,黑带一(有钩),豉一筩,酱一筩,李一,
素冠、谷冠各一,卵一,金鍪一(有枓),瓜一,盎一,铤一,矛一,枚杯七,
剑一,笔一(有管)
马王堆汉墓的“遣策”记载陪葬品数百种,而陪葬品容器上都有木质标牌,
可以和“遣策”相对照。例如“遣策”记载有“土珠玑一缣囊”,而327号竹笥
内盛泥丸一绢袋,笥上有“珠玑笥”木牌做标记。
上世纪五十年代迄今,考古发现的战国至汉晋遣策类简牍共计60批左右。
h***i
发帖数: 8903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包拯年间流行 元青花 么

你真搞一个蝌蚪铭文,牛大了
J******y
发帖数: 1442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包拯年间流行 元青花 么
你说的是市场上没有有早期铭文的青铜器。其实国际市场上应该是有的,就算没有,真
正流传有序的汝瓷也是近四十年不见了。很难想象青铜器会比同等级的瓷器拍出更高的
价格。不是说越古的东西就越贵,否则的话史前的石器岂不是更贵?
S*******C
发帖数: 7325
33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Fri Mar 26 10:27:59 2010, 美东) 提到:
秦陵就是个小土山,目标很大,2000多年,北方大乱的时候很多次,为什么没有被盗呢

☆─────────────────────────────────────☆
sturtle (huhu) 于 (Fri Mar 26 10:33:16 2010, 美东) 提到:
因为大家都以为没东西嘛。

☆─────────────────────────────────────☆
redjaguar (tulong) 于 (Fri Mar 26 10:45:29 2010, 美东) 提到:
因为有水银?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Fri Mar 26 11:03:25 2010, 美东) 提到:
盗墓的才不怕这个呢,而且一时也挂不了.
...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3758
34
☆─────────────────────────────────────☆
liuliuliu (topaz) 于 (Tue Dec 29 12:20:34 2009, 美东) 提到:
汉魏石刻专家黄震云:曹操墓认定非常搞笑

陵内发现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
中评社北京12月29日电/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专门的新闻发布,向新闻媒体
公布此项重大考古成果。河南省文物 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在发布会上宣,经权
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结合史料和现场考古发现,认定这座东汉大墓,确为文献记载
中的曹操高陵。但研究汉魏石 刻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黄震云则指出,考古界造假也不
是第一次了,这次曹操墓公布消息实在草率。
中国广播网报道,高陵又称西陵,但遗憾,这座大墓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在现代
也有几批盗墓贼光顾。考虑到被盗严重,自然保护已比较困难,河南 省文物局决定对
此墓进行考古发掘。加上,此墓与史上记载的曹操的西陵墓位置十分接近,考古界对此
墓的发掘兴趣很非法词汇的真相,找到曹操的真身葬 地,2008年12月经报国家文物局
批准后,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力量对此墓进行了抢...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弦月弯刀),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张献忠宝藏300年未发现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30 03:22:46 2010, 美东)
诸多传说扑朔迷离 “江口沉银”最为可信
寻找张献忠宝藏三百年
张建斌(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古老歌谣,因被认
定为破解大西王张献忠藏宝之地的“密咒”,在成都流传了300多年。
1646年,张献忠身亡后,他所聚敛的巨额财宝便不知去向,甚至没人说得清这笔财
宝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但在这数百年间,围绕它的猜测和寻找从未
停止过。在传说中,张献忠将劫来的金银财宝藏在成都附近某处,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
记。
2010年11月底,距四川彭山县城仅两三公里的江口采沙场传出消息:有人在附近江
中挖出一只重12斤的黄金盘。这个意外的发现,让传说中的张献忠巨额财宝再露端倪。
劫掠全川之财
张献忠生于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延安人。据《明史》记载,他身材魁梧,脸
形稍...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美洲发现甲骨文?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7127&tid=268847406286
作者:tanghesizhou 提交日期:2009-09-03 10:04:00 访问:70 回复:0 楼主
商报记者 郑筱倩 李雅静 高云
美洲土著是殷商人的后裔,这种说法像天方夜谭?
但近期,我省历史学专家又提出了新的佐证。虽然在学术界,“殷人东渡美洲论”
尚无定论。但如今这些专家的解释,也许在若干年后能助推美洲土著之谜的揭晓。
再挑争议
美洲土著的祖先是殷商后裔
近期,在鹤壁淇县出席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分会成立大会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
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高凯被问到了“殷人东渡美洲论”的问题。他表示支持
这种学说,并提出了一些新“证据”。
外国学者研究发现,在北美沿太平洋沿岸发现的石锚和商周时期的沿海石锚的形、
质相似,出土的玛雅祭坛和玉器也和中国殷商时期的玉器有着类似的文化“血统”。
他详细分析了这种学说成立的可能性:
一、从人种学来讲,印第安人是黄皮肤黑头发,是亚洲人种。
二、先秦时期,殷商灭国后,殷商的国民被当做奴隶对待,这就提供了向外...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37
☆─────────────────────────────────────☆
ratnaraj (洪炉点雪) 于 (Mon Jun 14 08:51:32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是未名的大标题“笑话闹大了 “曹操墓”出土了陶猪圈”。 我不是专门搞文物的
,所以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是大笑话。察看全文,只有这么一段可能有关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一位考古专家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陶猪圈是家庭
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庄的遗址,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 的厚葬礼
俗,但在魏武王的墓中,“事死如事生”,出土陶猪圈可能吗?昨天出现在直播现场的
河南省文物界人员对此语焉不详。”
魏武王墓里不许有猪圈么?这是说猪圈太渺小配不上曹操,还是说曹操死后不能吃猪肉?
大概查了一下,国内汉朝王墓出土陶猪圈的有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的墓就发掘出陶猪
圈。还有济宁市汉任城王墓,葬的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陪葬的有马车、
猪圈、灶釜、壶。
可见从西汉到东汉,王墓随葬陶猪圈颇为常见。这个都是很确定是墓主情况的。在汉景
帝阳陵从葬坑也有发现陶猪圈。
对于不明墓主的,拉犁山东汉王侯...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242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一个商朝的事情
我来抛砖引玉一下:
我觉得安阳的殷墟保存的比较好,而早期的商都(例,郑州)的甲骨文或者青铜铭文都
失散了。所以,今人看到的甲骨文大都是记叙武丁王之后的事情。
B*******e
发帖数: 691
39
我记得不在历史版,好像又在 paladin 版。别去找了。应该早没有了。
讨论的话题主要是共和元年的确认,根据吴虎鼎、晋侯苏钟啥啥的铭文记载的月相是不
是能够在我们传统的阴阳历里面自洽等等。
最后以我被拍翻告终。T_T
f**********4
发帖数: 2617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欧洲”中世史上的今天
1230年3月9日,克罗科尼查战役。保加利亚沙皇伊万·阿森二世决定性的击败了埃皮鲁
斯大公提奥多雷·科穆内诺斯的军队。
1018年,和拜占庭帝国争斗了四个世纪的第一保加利亚帝国终于被拜占庭征服。但随着
中兴帝国的马其顿王朝的终结,12世纪时拜占庭对保加利亚占领区的控制开始松动。
1185年保加利亚人起义重建了保加利亚帝国。
没过多久,改弦易辙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击溃了外强中干的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
丁堡。在帝国的旧有领土上出现了以拉丁帝国为首的几个十字军国家和旧拜占庭帝国的
几个继承国家。年轻的第二保加利亚帝国借着这个机会悄悄的崛起了。1205年的阿德里
安堡战役,沙皇卡洛扬击溃了刚刚建立的拉丁帝国的十字军,俘获了皇帝鲍德温一世。
于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国家认为光复国家的机会已到,纷纷行动起来。其中最有势力的
两个国家是位于亚洲部分的尼西亚帝国和位于欧洲希腊部分的埃皮鲁斯大公国。
1224年,埃皮鲁斯大公提奥多雷在保加利亚的支持下攻陷十字军控制的希腊重镇萨洛尼
加,一时间成为了重建拜占庭帝国的最热门人选。但提奥多雷随即决定先赶走保加利亚
人。1230年他对保加利亚不宣而战,纠集了约8万...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9031
41

越不是铭文的,搞起来越是变态扭曲
苏联没有私产,腐化根花街的资本家一样
m********1
发帖数: 368
42
专精艺术史/书画/铜器铭文之才,史版必有之,故发帖于此,望不吝襄助!
m********1
发帖数: 368
43
敝意,目的与手段不可混为一谈。华夏文明未曾有一日断绝,且实业、生产、科技虽为第一要务,文化之存续弘扬亦任重道远。即欲因时有所弃,亦需先博学、慎思、明辨也。
石/骨/青铜制生产器具、甲骨、青铜器形制及铭文皆为上古史之材料,书画绢本、卷、轴及壁画、浮雕皆为艺术史、社会史之材料,且历经衰世颠沛也。明其源流,尤何炳棣先生之辨明中国农业本土起源,尤华人史家多力图证实有夏而尚无定论,其学术意义重大。发展实力固为根本,然驱民非耕即战之时代俱往矣!
z******9
发帖数: 1644
44
前段时间小孩子学习中文,其中学到历史部分,一开始就是:
炎黄二帝,尧舜禅让。禹启世袭,灭桀商汤。。。
想到自己小时后学习的,自然而然接受没有怀疑的,也就长期想当然的是中国的
”家天下“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没想到这几年中,有次偶然看到网上竟然有夏
朝存在不存在的讨论,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参见: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86880.shtml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60f99096765367f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0c5i.html
。。。
讨论的原因在于我们长期以来接受的夏朝,一开始主要是来自历史文字资料或者传说,
而西方提出了怀疑,西方的怀疑主要是基于:1 没有直接的夏朝的考古证据,2:殷王
朝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没有前朝夏的文字记载。现在似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
文化”,是夏朝存在的主要考古依据,但依然存在一些争论和疑问。
不过由于历史过于悠久,关于夏朝存在还是不存在,西方从...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45
这个倒没有多少说服力。能传下来的记录和青铜,基本都是商朝官方的,类似于现在的土工官方文件,当然很难提到民国清朝啥的。商朝时期民间故事民歌啥的没有留下来,那里面应该很多提到前朝。
“殷王朝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没有前朝夏的文字记载。”
t*n
发帖数: 14458
46
甲骨文是算命记录,提到夏朝反而奇怪
书上说土方和杞都是夏的后裔
这两个国家都是甲骨文上有的

这个倒没有多少说服力。能传下来的记录和青铜,基本都是商朝官方的,类似于现在的
土工官方文件,当然很难提到民国清朝啥的。商朝时期民间故事民歌啥的没有留下来,
那里面应该很多提到前朝。
“殷王朝时期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没有前朝夏的文字记载。”
d*****g
发帖数: 1616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
http://theory.jschina.com.cn/a/200904/t32280.shtml
摘要: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
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
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论点进
行探讨,评价它的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伪史
作者简介:杨善群(1937-),男,上海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
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在史坛崛起,其领导人
物顾颉刚被称为“疑古大师”[1]。从1926到1941年,《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册九本
(第七册分为上中下三本),洋洋数百万言,人们称其为“疑古文献的大成”[2],
在史坛上掀起一股巨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物—
—有关的古籍竹简、帛书不断出土,人们对“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想有了新的认识,需
要对《古史辨》的成败得失重新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它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检查和反思,
以利于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正如已...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48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49
用破一生心——记清朝爱国大臣吴大澂(上篇)



历史不应忘记,珲春人更不会忘记——清朝爱国大臣吴大澂。在1880年至1886年七年间
,受命于危难之中,他两度供职吉林,四次光顾珲春。他亲勘边境,细研资料,尽职尽
责,身体力行,与列强据理力争,以“一寸土地尽寸心”的报国情怀,收回了黑顶子,
确立了中俄边界界碑,将“土”字牌立于现址,争回图们江出海权。他的功绩遗泽子孙
后代,他的名字将永远刻在这片土地上。 ——作者语
一、引言
吴大澂字止敬,号恒轩。晚年又号愙斋。1835年出生在江苏吴县。他从小深受儒家文化
影响,自幼喜好读书,经通古文诗画,精于篆刻,是清代学者、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
、书画家、散文学家,诗人。著有集录铜器铭文拓本《愙斋集古录》、收录考订古器物
文字资料《说文古籀补》以及《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古玉图考》等。他才华横溢
、学识渊博,不但在学术上颇有建树,而且时刻关心国家生死存亡,十七岁就“愤然有
经世之志”。
然而与慈禧同年出生的吴大澂,注定命运多舛。这个时候,英国人的舰炮早已轰开了大
清朝的大门,处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一些国家已经开始了工业革命,...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商灭夏的时候这么灭族方式吗
牧野之战是否血流漂杵,有争议。因为根据出土文物《利簋》铭文中言“武王征商,唯
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意思是“武王征伐商国,甲子日早上,岁祭,占卜,
能克,传闻各部军队,早上占有了朝歌。”
似乎没有激烈的战斗,周武王就攻克殷商。不过史学家估计在追击恶来和飞廉的战斗中
,应该战况很激烈。
首页 4 5 6 7 8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