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发帖数: 985 | 1 我是2006年受洗的,实际上我2005年下半年就已经决志了,所以我信主也有八年的时间
了。我参加这个合一读经小组,是因为我在网络上认识一个姐妹whiterose,然后她给
我推荐这个。当时她就是在网上给大家发了个帖子,我读到这个读经方法的介绍,就很
兴奋;然后,我就自己开始读了。她介绍的时候是四月末,我开始读,一直读到八月份
,但是我的进度很慢。
八月份,whiterose姐妹那时候刚从国内回来,看到我的回帖了,跟我联系。她看我挺
感兴趣的,问我要不要参加这个读经小组。我当时没有信心参加,因为我觉得我若去参
加,肯定会是最后面的那一个,会给大家拖后腿。她就一直鼓励我,给我解释这个读经
小组。后来我试着读了一个星期,一天读十章,觉得没有想像得那么难,我就开始参加
了。
我参加的时候,负责同工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问到一个问题,其实是我一直挺害怕、
也挺惭愧的一个问题。他问我信主这么多年,有没有通读过一遍圣经。我就说我从来没
有通读过圣经,只是挑着读。事实上,我不喜欢读旧约,但是新约也读得不是特别多。
我读旧约,读到出埃及记就出不来了,每次都是从创世记读到出埃及记,就读不下去了。
我这次读,... 阅读全帖 |
|
A*******1 发帖数: 985 | 2 我是2006年受洗的,实际上我2005年下半年就已经决志了,所以我信主也有八年的时间
了。我参加这个合一读经小组,是因为我在网络上认识一个姐妹whiterose,然后她给
我推荐这个。当时她就是在网上给大家发了个帖子,我读到这个读经方法的介绍,就很
兴奋;然后,我就自己开始读了。她介绍的时候是四月末,我开始读,一直读到八月份
,但是我的进度很慢。
八月份,whiterose姐妹那时候刚从国内回来,看到我的回帖了,跟我联系。她看我挺
感兴趣的,问我要不要参加这个读经小组。我当时没有信心参加,因为我觉得我若去参
加,肯定会是最后面的那一个,会给大家拖后腿。她就一直鼓励我,给我解释这个读经
小组。后来我试着读了一个星期,一天读十章,觉得没有想像得那么难,我就开始参加
了。
我参加的时候,负责同工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问到一个问题,其实是我一直挺害怕、
也挺惭愧的一个问题。他问我信主这么多年,有没有通读过一遍圣经。我就说我从来没
有通读过圣经,只是挑着读。事实上,我不喜欢读旧约,但是新约也读得不是特别多。
我读旧约,读到出埃及记就出不来了,每次都是从创世记读到出埃及记,就读不下去了。
我这次读,...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陈寅恪先生的“恪”字应该怎么读
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首先需要提及的,那就是,对于陈寅恪先生这样一位具有独特学术
价值和历史地位的知识分子,现当代很多学者们连他的名字的准确发音都不清楚。这是
历史谜团,还是文化失落,抑或另有其他,我们不好先下断言。即:
不清楚他的名字是“陈寅恪(音:克)”还是“陈寅恪(音:却或怯)”?
但是,在我们和国内外学者们进行有关他的生平活动及其学术思想的讨论之时,又常常
为他的名字的准确读音到底是什么而争论不休。研究本世纪这样一位可以和史学大师王
国维先生并驾齐驱的、杰出的历史学家,不得不先从他的姓名读音开始,这实在是有点
不可思议。于是,只好先作此篇考证文章,对陈寅恪先生的名字、表字及别名等相关问
题,进行比较详细地考证,以正视听。
(一)、陈寅恪先生命名的由来
1890年7月3日,农历光绪十六年五月十七日,陈寅恪先生生于湖南长沙。此时父母住在
长沙周氏蜕园。“寅恪”之名乃祖母黄氏所起。其中,“恪”字为其父陈三立之子的排
行用字,“寅”字的由来又是从当年的农历纪年为庚寅年而来。
在十二生肖中寅为虎,因此古今寅年生人,以“寅”字或“虎”字命名者是一种传统的
命名法...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 莺歌放在铁轨上的百合。
一群年轻人来到山海关。
莺歌俯下身,将一株百合放在铁轨上。这是他在山海关火车站附近买的,15块钱。“一株百合是孤独的,我期待这一株能装饰锈黄的铁轨。”莺歌没跟其他人结伴,独自走着。走了一段路,他拿出海子的诗集,在铁轨上放声朗读。
这是一场纪念诗人海子的活动,2016年3月26日,30个80、90后的年轻人分别从北京、天津和吉林汇聚到华北平原秦皇岛山海关的一段废弃铁轨上。这一天,阳光灿烂,人影映在北方的土地上。
27年前的春天, 1989年3月25日清晨,诗人海子从北京昌平来到山海关,一直待到第二天,26日下午5时多,海子在秦皇岛龙家营至山海关间的铁道上卧轨。如今,这段铁轨已经废弃,但他卧轨的具体地点,仍是个谜。
八十年代底下的大学生,作家野夫曾说,那时他们充满了理想,和改造社会的热情,要奔向远方。
列车碾过,一个时代在隆隆的车声中远去。而诗人的赤子之心,火焰般的热情与力量却穿越时空,在与他一样的年轻人心中,成了诗。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以梦为马》
从山海关火车站乘汽车出发,到老龙家营火车站所在地将近3...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1453 | 5 我和你一样啊,生孩子之前有朋友还邀请我去他家挑他2个儿子用过的玩具,中文书,还有
衣服什么的,我当时觉得旧的很有心理障碍还不好意思说,那一大箱子东西带回家就一直
放在储藏室里,孩子生了我们什么都给买新的,后来孩子1岁多了把箱子拿出来,里面旧的
玩具真的都是挺好的,孩子很喜欢,中文书都很新,我们每天都给孩子读呢
后来谁说要给我旧的东西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旧的真的都挺好,一样用
我们这有个老美,孩子生下来没买过玩具,新衣服都是别人送的礼物,穿的大都是别人给
的旧衣服,我去他们家满满一个大衣橱全是旧衣服,好多都好新,根本穿不完,玩具满地都
是,虽然都是旧的,看起来condition很好的 |
|
c***s 发帖数: 70028 | 6 翁帆清纯旧照酷似袁咏仪年轻时候
翁帆清纯旧照酷似袁咏仪
翁帆,1976年7月出生在广东潮州,从汕头大学毕业后,先是到汕头一家企业工作,但一个多月后就离开那家公司,到深圳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工作。她在深圳工作了3年,其间,与香港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在香港办理了结婚手续,但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不到两年就宣告破裂。此后翁帆选择报考研究生,并考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后与杨振宁(订阅杨振宁的新闻 杨振宁的图集杨振宁的明星村)结婚。并于2011年考入清华建筑学院读博士。近日网友看到翁帆和杨振宁(订阅杨振宁的新闻 杨振宁的图集杨振宁的明星村)博士10年前旧日合影,大赞翁帆气质清纯,简直就是年轻时候的袁咏仪啊。
杨振宁翁帆
翁帆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
2011年9月15日,杨振宁先生的最新传记《杨振宁传》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京首发。该书自1922年杨振宁出生起一直写到2010年,记录了他的家世背景、学术生涯、科学成就、社会活动及私人生活,是迄今为止最厚实、最全面、最专业的杨振宁传记。作者杨建邺表示,与上次写的《杨振宁传》只写到1999年不同,新书用了约1万字的篇幅专门讲述了杨振宁与翁帆的恋情。杨振宁...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7
网曝李双江旧文。
近日,有网友曝出李双江于2002年在《妇女生活》发表的旧文,其中李双江对李某某描述为:“李某某当年8岁,读小学三年级。”经网友推算,若文章为当年撰写发表,李某某涉案时就已经成年,若文章写于发表日期前,李某某更是大于国家法定成年的年龄界限。
河南省妇女联合会杂志《妇女生活》2002年第7期,首篇刊发了李双江《家教的关键是塑造孩子的性格》一文。该文介绍,李某某当年8岁,读小学三年级。据此,如果文章是当年所写,李某某今年已经19岁;如果文章是以前所写,李某某今年大于19岁。所以,在强奸案发生时,李某某至少已年满18岁。
以下为文章部分内容摘要:
河南省妇女联合会杂志《妇女生活》2002年第7期—李双江《家教的关键是塑造孩子的性格》
“我儿子叫李某某,小家伙圆圆的脑袋,胖乎乎的脸蛋,乌溜溜的黑眼珠,长得虎头虎脑的,很可爱。他聪明伶俐,今年才8岁,正上小学三年级,能背200多首唐诗,唱几十首歌曲,画也画得不错,被大家称为“小天才”。
由于我和妻子梦鸽都很忙,儿子是由他姥姥带大的。加上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女性,所以儿子得到的几乎全是软绵绵的爱。身处这样的...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6689 | 8 难得有个人愿意好好就文字风格啊遣词造句什么的讨论讨论,赫赫,还是咱俩有话说。
我还真是跟你相反,特别喜欢“初夏清晨露水明灭,后来他便觉得动心” 这句。这个
“便”字我也觉得用得好,除了节奏感,我当时读到这儿是停了一下的,想了想这是什
么意思,为什么“露水明灭”小伙子就动了心。这儿还的确是你说的“不懂”,意思要
转一个弯。但不同的是我觉得这个弯转得好,因为它给这个叙述加入了字里行间的另一
层味道,它要求你必须停下来咂么一下,品品想想,才得出另外一层的意思。这个另外
一层的意思,得出来了,就很有趣味。
我上次写那个东方式情感表述,就是说这种字里行间的趣味。这个趣味,我觉得就是文
字里的写意。
这种写意跟小说里的留白不太一样,不是基于情节/人物行为的不告知,激励读者自己
去做合理推断;而是像画一样,在写实的基础上那么虚晃一笔,就那一点点虚,一点点
修饰或者升华,把场景叙述推升到情绪描述上去。我挺喜欢读散文里的这种手法,比直
接的情绪宣泄更有乐趣跟回味。那一句话,要是不把“露水明灭”和小伙子的心思联系
起来,一整段不带情绪的白描,我读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停,不会想,读了就忘,就没有
后来再次回味的...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6053 | 9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原著 张爱玲译
赫德逊河东岸有许多宽阔的小港;内中有一个港口环抱着一个小镇,也可以说是一个
乡间的小码头。河道在这里突然放宽了,被古代荷兰航海家称为「大板湖」,他们航行
到这里,总是谨慎地把船帆收短些,渡河的时候总祈求圣尼可拉保佑他们。这小镇,有
人称它为格林斯堡,但是它比较通行比较正式的名字是「流连城」。听说这还是从前那
时候,近乡的好主妇们给它取了的名字,因为她们的丈夫在赶集的日子总是在镇上的酒
店里流连忘返。虽然有这一说,我并不敢保证确定如此,我不过白提这么一声,为了要
这篇记载绝对精确可靠。离这座村子不远,也许有二哩之遥,有一个小山谷,其实也就
是高山之间的一块盆地,这是全世界最幽静的境地之一。一条小河平滑地穿过这块盆地
,流水的喃喃细语正够催人入睡;还有就除非偶尔听见一声鹌鹑叫,像吹哨子似的,或
是一只啄木鸟喳喳作声啄着树干,此外几乎从来没有别的什么声响打破那一致性的平静。
我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猎松鼠,是在那山谷的一边的一个核桃树林里,高树参天,浓
荫匝地。我在正午信步走入林中,那时候整个的自然界都特别安静,我吓了一跳。听...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1977 | 10 2017要过去了,回头检点一下读书笔记,竟然《中学图书馆文库》占了一大半。中学毕
业都二十多年了,品位能力还是中学生水平,而记性和汲取知识的能力比中学生远远下
降,哈哈。
1.《文言读本》,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编,“中学图书馆文库”之一,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7月北京1版3印本。从初中开始学习文言文,现在还能背诵第
一篇文言文《为学》。只是从来没有想想,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是谁选出了这些古文
当范文?读了这三位近代语文教育大家合编的《文言读本》,我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这部《文言读本》,是非常独立的一部文言教材。在假设读者(学生)没有文言知识背
景的前提下,本书在尽可能小的篇幅里面,完成了文言文的教育。可以说,现代中学语
文课本的文言文教育部分,是以本书为蓝本,或者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本书编成的。这三
位大家在现代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筚路蓝缕之功,不可磨灭。可以说,任何有小学以上语
文程度的读者,如果能够在适当辅导下,认真研习完此书,包括背诵关键篇章,就可以
独立阅读大量的文言文了。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能够通习此书(白日梦!),我想我
的中文教育也就可以完美交卷了。
2.《兔... 阅读全帖 |
|
r***u 发帖数: 1272 | 11 滕王阁序
王勃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
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
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
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
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
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12 文豪的私家书单是怎样的?名人都读什么样的书?一观之下,或许可以增加到我们
的人生必读书目中,帮我们懂史、悟世、明理、养性。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茅盾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作为学贯中西的著名作家,他不仅
创作了《子夜》《春蚕》等影响深远的作品,还捐出自己的稿费设立了茅盾文学奖,以
鼓励长篇小说的创作。除了长篇小说外,茅盾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和读书以及文艺理论相
关的篇章,从中可以窥见茅盾的读书轨迹和他所推崇的读书方法。
茅盾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当同龄孩子都在学《三字经》时,茅盾具有维新思想
的父亲和知书达理的母亲为他选择了上海澄衷蒙学堂出版的《字课图说》作为识字教材
。在茅盾故居陈列室里,就存放着一部《字课图说》,茅盾晚年时还曾经回忆这本书带
给他的欢乐。
8岁时茅盾入小学读书,但因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常常缺课。在母亲的教授下,他
很快读完了《论语》。后来有一天,茅盾在放废旧物品的屋子里发现了一箱小说,包括
《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他的父母发现他偷看小说后非但没有阻止他,反
而提供了更多的小说给茅盾,从此茅盾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说迷。
中学时代的茅盾大量阅读了《古诗十九首》《庄子》《荀...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4596 | 13 本文选自莫言散文集,原题目是《读鲁迅杂感》
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读鲁迅了。这绝不是也绝不敢自夸早慧,也绝不是绝不敢想
借此冲淡一下那些"德高望重"的革命作家涂抹在我脸上的反革命油彩,那时的读鲁迅的
书,实在是因为脚上生了一个毒疮无法下地行走只能困顿在炕头上,而炕头上恰好有一
本我的正在念中学的大哥扔在那里的鲁迅作品选集。当时我的兴趣是阅读连环画,而这
选集,除了封面上有作者一个坚硬的侧面头像之外,别无一点图画,连装饰的花边条纹
都没有。墙上倒是颠倒贴着一些绘有图画的报纸,但早已看得烂熟了,于是在万般无奈
之下,坐在炕上,透过后窗,望着河里汹涌的秋水,听着寂寞的浪涛声和更加寂寞的秋
风扫落叶的瑟瑟声,我翻开了鲁迅的书,平生第一次。
不认识的字很多,但似乎也并不妨碍把故事的大概看明白,真正不明白的是那些故
事里包含的意思。第一篇就是著名的《狂人日记》,现在回忆起那时的感受,模糊的一
种恐惧感使我添了许多少年不应该有的绝望。恰好那个时代正是老百姓最饿肚子的时候
,连树的皮都被剥光,关于人食人的传闻也有,初次听到有些惊心动魄,听过几次之后
,就麻木不仁了。
印象最深至今难忘的传闻是说西村的... 阅读全帖 |
|
t**********8 发帖数: 1683 | 14 一样的火车出轨,不一样的新闻报道——看CNN如何翻云覆雨
来源: 河里的石头1 于 2013-07-26 07:46:43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
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597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
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一样的出轨,两样的CNN
——看CNN如何利用媒体操作翻云覆雨
作者:萧洋, 来自观察者网
昨日发生在西班牙的高速列车脱轨事故,震惊全球,也让笔者想起恰好发生于2年前的
中国动车事故,感谢博客Hidden Harmonies China眼慧,除了罗列出昨日CNN对西班牙
火车事故的报道外,还在故纸堆里“扒”出了2年前对中国“温甬线”动车事故的报道
,笔者遂将这两篇英文报道翻译成中文。同样是铁路事故,同样是CNN,可两相对比,
什么叫客观,什么叫公正,什么叫媒体运作,什么叫杀人不见血,什么叫Propaganda(
英语:宣传战),读者应该会一目了然。
2011年723温甬线动车事故,死亡38人,曾让中国的高铁发展遭受当头一棒
7月24日发生在西班牙的高铁出轨事故,造成80人死,近2... 阅读全帖 |
|
t**x 发帖数: 20965 | 15 http://z63.org/?p=42756
工业资本家不是象租地农场主那样逐渐地产生的。毫无疑问,有些小行会师傅和更多的
独立小手工业者,甚至雇佣工人,变成了小资本家,并且由于逐渐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
削和相应的积累,成为不折不扣的资本家。在中世纪城市的幼年时期,逃跑的农奴中谁
成为主人,谁成为仆人的问题,多半取决于他们逃出来的日期的先后,在资本主义生产
的幼年时期,情形往往也是这样。但是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
应十五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而中世纪已经留下两种不
同形式的资本,它们是在极不相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成熟的,而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时期到来以前,就被当作资本了,这就是高利贷资本和商人资本。
“现在,社会的一切财富首先落入资本家手中……他对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对工人支
付工资,对赋税和什一税的征收者支付他们要求的东西,而留给自己的是年劳动产品的
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最大的而且日益增长的一部分。现在,资本家可以看作是全部社会
财富的最先所有者,虽然没有任何一项法律给予他这种所有权…… 所有权方面的这种
变化是由于资本的取息而产生的……同... 阅读全帖 |
|
E*V 发帖数: 17544 | 16 本文选自莫言散文集,原题目是《读鲁迅杂感》
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读鲁迅了。这绝不是也绝不敢自夸早慧,也绝不是绝不敢想
借此冲淡一下那些"德高望重"的革命作家涂抹在我脸上的反革命油彩,那时的读鲁迅的
书,实在是因为脚上生了一个毒疮无法下地行走只能困顿在炕头上,而炕头上恰好有一
本我的正在念中学的大哥扔在那里的鲁迅作品选集。当时我的兴趣是阅读连环画,而这
选集,除了封面上有作者一个坚硬的侧面头像之外,别无一点图画,连装饰的花边条纹
都没有。墙上倒是颠倒贴着一些绘有图画的报纸,但早已看得烂熟了,于是在万般无奈
之下,坐在炕上,透过后窗,望着河里汹涌的秋水,听着寂寞的浪涛声和更加寂寞的秋
风扫落叶的瑟瑟声,我翻开了鲁迅的书,平生第一次。
不认识的字很多,但似乎也并不妨碍把故事的大概看明白,真正不明白的是那些故
事里包含的意思。第一篇就是著名的《狂人日记》,现在回忆起那时的感受,模糊的一
种恐惧感使我添了许多少年不应该有的绝望。恰好那个时代正是老百姓最饿肚子的时候
,连树的皮都被剥光,关于人食人的传闻也有,初次听到有些惊心动魄,听过几次之后
,就麻木不仁了。
印象最深至今难忘的传闻是说西村的...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4013 | 17 大牛 你是从新往旧读信还是从旧往新读的哈~有waiting list不? |
|
t**********k 发帖数: 511 | 18 读史有感(条顿堡森林,马丁.路德,纳粹)(中)
马丁.路德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关键人物,这一改革可以说是近代欧洲史上最重要
的事件,可以这样打一个比方,如果一部世界史不谈它,就像一部中国文学史不谈唐诗
,是完全有理由把这二部书直接扔进垃圾堆。
欧洲国家,民族的由来形成都不得不从那里谈起。我现在生活在美国,但为什么会有美
国?那是因为一些英国人为了逃避宗教迫害;为什么会有那种宗教迫害,那就是因为有
了宗教改革。美国政治中的一些关键东西,如信仰自由,政教分离,追溯历史,都不得
不从宗教改革谈起。
我读过一些科学史,作者都认为宗教改革是近代科学能够在欧洲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
正是因为宗教改革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思想自由,没有这个自由,是不可能有现在的科
学;另一方面,宗教改革也使人的眼睛从天堂转向世俗,这是另一个科学产生的主要因
素。
所以宗教改革是一个大得不得了的题目,我可没有那个能力来作一综述,也没有必要,
这方面的书太多,我可不认为自己能比那些名著好,我虽然有些自大,还没有到这种狂
妄的地步。也许正在向那个方向发展,不过放心,不到那个程度就会去见上帝,用这种
方式得到的确切答案我以为... 阅读全帖 |
|
D**s 发帖数: 6361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c01 (gc01),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男子供妻子读研读博 没想到妻子却出轨多个男人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6 23:14:59 2017, 美东)
男子供妻子读研读博 没想到妻子却出轨多个男人
2017年05月17日 10:39:08
来源:都市热报
443人参与 113评论
原标题:重庆男子供妻子读研读博她却出轨数人
头发斑白,鼻梁架着一只老旧的镜框,手里拿着一只过时的智能手机。眼前的这名男子
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苍老。他叫邓富国,是渝中区一家医院的医生,今年刚过41岁。妻
子黄悦比他小6岁,博士学历,如今却待业在家,养家养儿子的重担几乎全落在邓富国
身上。“结婚后不久,她想去读研,我说好,她每个月的生活费都由我支付。研究生毕
业后两年,她又去读博,我又养了她三年,”邓富国说,自己辛辛苦苦养着黄悦,就是
想她早日毕业,找个稳定工作,替他分担家庭。而如今,黄悦却出轨数人,还向他亲口
承认了这一切……
他的骄傲
妻子是个女博士
昨日下午,记者在观音桥阳光世纪门口见到邓富国,... 阅读全帖 |
|
l****p 发帖数: 474 | 20 季节辗转,终是薄凉了,落花满地,秋风吹拂,这样的季节,不敢再添惆怅。越来
越清白的光阴里,我一如既往的,隐居在某些深情的句子中,靠着文字的温度,取暖。
走在秋凉中,最美的应是浅秋的阳光,不浓不烈,刚刚好,采撷一缕桂花香,任阳
光柔柔的在心事中行走。秋风,总会勾起一些感怀,会让你想起一首歌,一个人,一段
过往念起,便是这个季节最浓的色彩!
喜欢坐在旧的藤椅上喝茶,随意放一首老歌,听出暖意,或听出伤感,也都应了景
,随了心意。喜欢穿洗得发白的棉麻裙,舒适,贴心,就如一些老去的感情,总是还会
在月色下记起,怀念当初走散的你。李叔同说,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有些别
离,是妥贴在心中的一朵清韵,光阴旧了,而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曾经,却越发美好,
散发着如玉的光泽。
记得年少的时候,读张爱玲的那句,于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只是轻轻的道一声,原来你也在这里。便心生婆娑与感动,遇见,是生命的缘份,人生
的遇见,是心灵的遇见,没有预约,也不用等待,谁也不知在生命的下一个转角能与谁
相识,也不用问,谁是锦瑟,谁又是流年。只把一份珍惜,融入光阴,心如流水一样清
澈。
如若能在最好的年华...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767cad0100wrir.html
老友 http://blog.sina.com.cn/u/1937145005
文革史料:四人帮的御用写作班子梁效、罗思鼎、初澜
梁效
梁效,即“两校”的谐音,是文革时期批林批孔运动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
判组的笔名,1973年9月4日第一次公开亮相,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摧毁后,梁效也
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还用过柏青、高路、景华、安杰、秦怀文、郭平、施
均、金戈、万山红、祝小章、梁小章等十几个笔名,但以“梁效”的使用频率最高、名
声最大。
与同时期的“罗思鼎”(上海市委写作组)、“池恒”(《红旗》杂志写作组)、
“初澜”(文化部写作组)等其他写作组相比,梁效更具有政治影响力,其消息来源也
更广,名气更大,网罗的知名学者更多。
梁效产生的历史背景
1973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筹备十大的工作会议。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
议上,毛泽东批驳社会上流传的“文化大革命失败了”的说法,提醒政治局,要注意抓
路线...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2 在这存一下,等读了桃花扇再来看这篇。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lhr (麻辣呆牛筋~五香花生米),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万事付空烟 - 读《桃花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1 19:00:00 2010, 美东)
有的时候觉得,比较脆弱的时候,是不适宜来看《桃花扇》的。刚才大致看了看这个版
本的前言,说:“《桃花扇》通过艺术的形象,相当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历史,比较真实
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指为何南明覆灭如此之快)。”
“在整部作品中,始终贯穿着进步力量与权奸斗争这条主线。以李香君为代表的底层人
民,以复社文人为代表的进步力量,以史可法为代表的忠义将士,一直与马阮的丧国行
为做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固然都对(不过我对李香君代表下层人民总觉得有些
可笑),然而我却觉得《桃花扇》是一部抒情性质很强的作品,那笼罩了整个秦淮花月
烟水的却是一种感觉一切都是虚无的悲凉吧。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红楼梦
》有一句“悲凉之雾,遍布华林”,我想,这似乎也是适用于《桃花扇》的。
看那开头“访翠”一段:
“... 阅读全帖 |
|
e***e 发帖数: 3872 |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etude (小铃铛),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洛丽塔》[旧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2 07:27:49 2008), 转信
纳博科夫的这本小说,老实讲,不好读。同A.S.Byatt的《Possession》和
英译的《城堡》一块儿买的,Possession兴致勃勃地看完,城堡拖着拖着也
算啃了,这本书却读得……不好读在于那些描述的真实感很大程度上在于那
些词汇所构造的细节中。很难想象,如果不是这本书,一个外国人的英文小
说比英国人用的生词还厉害,至少对我。
"早晨,她是洛,平凡的洛,穿着一只短袜,挺直了四英尺十英寸长的身体. 她
是穿着宽松裤子的洛拉. 在学校里,她是多莉.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蕾丝. 可
是在我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She was Lo, plain Lo, in the morning, standing four feet ten in one
sock. She was Lola in slacks. She was Dolly at s |
|
g**1 发帖数: 10330 | 24 男子供妻子读研读博 没想到妻子却出轨多个男人
2017年05月17日 10:39:08
来源:都市热报
443人参与 113评论
原标题:重庆男子供妻子读研读博她却出轨数人
头发斑白,鼻梁架着一只老旧的镜框,手里拿着一只过时的智能手机。眼前的这名男子
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苍老。他叫邓富国,是渝中区一家医院的医生,今年刚过41岁。妻
子黄悦比他小6岁,博士学历,如今却待业在家,养家养儿子的重担几乎全落在邓富国
身上。“结婚后不久,她想去读研,我说好,她每个月的生活费都由我支付。研究生毕
业后两年,她又去读博,我又养了她三年,”邓富国说,自己辛辛苦苦养着黄悦,就是
想她早日毕业,找个稳定工作,替他分担家庭。而如今,黄悦却出轨数人,还向他亲口
承认了这一切……
他的骄傲
妻子是个女博士
昨日下午,记者在观音桥阳光世纪门口见到邓富国,他脸色偏黄,神情疲惫。邓富国说
:“要不是为了儿子,我根本就不想回家,每次一回去就要看到她,简直像噩梦一样。”
被邓富国称为“噩梦”的妻子,曾经是他的骄傲。邓富国说,他和黄悦经人介绍认识,
而后很快成婚。结婚后不久,妻子提出想去读研,并考上了杭州一所高校。“她在杭州...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25 刘瑜:红旗未曾下过这只蛋
中国历史我读得很少。当然最主要是由于懒散,但隐隐一直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中
国史的写法。无论是古代的正史,还是当下的戏说,大多充斥着那种“皇上听了奸臣的
谗言,杀害了忠臣,然后王朝就垮了”的脸谱式历史观。我不相信历史靠“忠”、“奸
”二字可以得到解释,事实上我觉得“忠”、“奸”式历史观背后包藏着很坏的政治观
。这种历史叙事里既缺少“限制权力”的意识,也没有“个体权利”的位置。所以潜意
识里,我一直认为国史读得越多,脑子坏得越快,就像一桶牛奶里含有三聚氰胺,喝得
越多中毒就越深。逃避读国史,部分是出于精神上的自我保护。
但读刀尔登的文字,我却没有戒备之心。在我有限的阅读体验里,这是难得的不含
三聚氰胺的中国历史。岂止无毒无害,里面还加了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与网上很多
资深的“三七”粉丝不同(刀尔登原来的网名叫“三七二十八”),我并不知道刀尔登
在网上早已享有盛名,更不知道他象征着某种隐秘的阅读品味。我孤陋寡闻,知道刀尔
登不过一年左右,还是蹲在厕所里读《新世纪》的专栏偶然撞上的,撞上之后立刻决定
不上厕所了,开始搜寻他更多的作品。
在我眼里,学历史的人,专业学者...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6 以下为冯唐译《飞鸟集》后记全文:
翻译泰戈尔《飞鸟集》的二十七个刹那
冯唐/文
1/
中国传统培养文人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出的文人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通才,可以从事各
种职业,地方官吏、盐铁专卖、纪检监察,甚至包括制造武器、修筑大坝等等理工科技
术要求很高的职业。
对于偏文科的职业,培养出的文人运用常识、逻辑、对于人性的洞察,上手几个月可以
粗通,干了两三年可以小成,磨砺七八年成为干将。对于理工科技术要求很高的职业,
作为通才的文人通过选、用、育、留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完成。
通才的培养看上去虚,但也有相当的讲究,常用的纬度可以归纳为管事、管人、管自己
。管事和管人不容易,涉及常识、逻辑,把事儿想明白、说清楚,让一个团队听话、出
活儿,都是需要修炼的地方,以德服人或者以缺德服人都不容易,所以《红楼梦》里强
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管自己更难,如何发挥自己的潜能、驾驭自
己的欲望、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是需要几十万字解释的东西,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中第一位、第一步是修自己的身,对自己狠。
有意思的是,MBA的教育原则和麦肯锡的培养原则也是:经理人应该是严格意义上的通
才,管...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27 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冯象
高音常请我看戏,那是她的专业。舞台上下的活儿,从编剧舞美到念唱做打,她熟极了
;好的丑的,谁跟谁学,都能说出个道道。要是写下来,该有多精彩,我想。终于,盼
来了这本《舞台上的新中国》。书拿到手,不觉莞尔:封面这幅老版画,几个手捧小红
书攥紧拳头唱歌的宣传队员,会不会刺痛一些评论家的心,引发几声哀怨?回她一个字
:赞!
多少年了,大学教育甘愿给主流媒体跑龙套,依旧是“伤痕文学”的余绪。且不说文艺
的萎靡,连城管打人、法官嫖妓、病人家属杀医生,都稀里糊涂记在早已“拜拜”了的
那个“新中国”的账上。是不是教条主义作祟?而教条之培养能如此奏效,背后必有一
种高明的政法策略。只是有一点尴尬:新时期的舞台,佳作实在不多,戏剧一如音乐美
术,远不及新中国的成就。怪不怪所谓“体制”呢?如果还一味数落前三十年,那是在
遮掩之后的什么,在蒙蔽谁的眼睛?
我想,这便是高音此书的一个贡献。她以严谨、平和又富于“同情之理解”的笔触,发
掘梳理了诸多被人遗忘的历史细节,仿佛拉开大红帷幕的一角,让我们重温先行者的伟
业,吸取牺牲与挫折的教训。合上书,再去剧院,那金碧辉煌里,满眼是重新包装的“
... 阅读全帖 |
|
u*****a 发帖数: 9489 | 28 贴篇老邱旧文,庆祝老邱凯旋归来!
我的文章只有1%的人能读
如果我把我的这些小文章打印出来,分发给我认识的30个人,基本上没人愿意看,而
且其中5-10个人可能会发疯,他们感到我的文章刺痛了他们的脆弱的神经,千方百
计要找我麻烦。
这也是我的文章经常被国内一些网站删和封账号的原因,网站管理员其实也是普通人,
他们和你周围日常碰到的那几个人一样,有不同程度的愚昧,多少有些偏见,我的文章
刺痛了他们的像肥皂泡一样脆弱的神经,他们手上又有管理网站的权力,那就赶快删掉
我的文章,封掉我的账号。
如果我把这些文章发在网上,在点击量达到300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两个,不到5个
人,如果被采访的话,表示喜欢读我的文章。
这几个读者也只是一般的喜欢读,即使他们读了我的几千篇文章,表示全都喜欢读,也
不意味着他们对我会有任何其它方面的支持,比如我去他的公司应聘,碰巧他主持面试
,他发现我是这些他爱读的文章的作者,他也并不倾向于录取我,搞不好还会故意不录
取我。
如果我的文章被置某大网站的首页,点击量达到一万,可能有一百人会表示喜欢看,零
星有几个人能就相关话题做有内容的回复。
我的文章只有在阅读量在一万以...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82482 | 29 Books read in 2012
这里先列一个单子吧,有兴趣有时间的话,再挨个细说。排名不分先后,记得多少写多
少:
《The Pacific》
Huge Ambrose的大部头,跟同名电视片配套的。讲述几个人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真是经历
。有陆战队士兵,有海军飞行员,有美军在菲律宾的战俘。从日军占领珍珠港,一直到
最后硫磺岛,冲绳,直到最后日本投降。非常详细的历史,从不同的个人的视角,拼成
一幅战争长卷。对于两栖登陆,空战等等有详细的描写。研究很彻底,技术细节很到位
,人物描写也很不错。当然,有人会觉得这本书512页太长,但是我觉得不错,更长我
都能够津津有味地读下去。
《The Tourist》
Olen Steinhauer的畅销间谍小说。Johnny Depp有个电影是这个名字,但是不是一个故
事。也讲一个CIA的间谍/杀手。原来Tourist是CIA的一个Job Title,就是讲这种杀手
的。故事一般,倒也引人入胜,坐飞机坐车的时候读,用来解闷很好的。
《The Prague Cemetery》
Umberto Eco的新作。当然,到现在也不是很新了。讲述一个双重人格的间谍...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6689 | 30 从《一切因你而值得》到《因自由而美丽》,五年里,黎戈在文字上保持了稳定的
产量和统一的高质量。刚读完《因自由而美丽》时本来想写点什么,但马老师一句“一
杆子打倒中文系”,我觉得其他再说什么都是废话了。
最近出差,飞机上四五个小时,在iPad上读电子书,突然读出点以前没想到的体系
来。我觉得跟以前的作品相比,这本书原来是黎戈的家常之书啊。篇章们是一个个的小
念头,小想法,就像我在飞机上发呆,因为不能上网,要读的大部头托运了,也没什么
新东西可看,就只能望着舷窗外一小块一小块的碎云发呆。一会一个念头蹦出来,什么
旅馆里的蜘蛛啊,云朵与浪涛的形态啊,地面下红色带黑点的丘陵和白色的河道像不像
做红豆牛奶冰棍时,刚把奶倒进红豆沙里的样子啊,都是毫无体系乱七八糟的逗点。但
这些逗点们特别真实,它们来自于日常生活,有飞扬的姿态和灵动。记录下来拼在一起
,它们就是梦的碎片。
看看黎戈都写了些什么家常物事:
睡衣
早起买菜,散步
吃茶泡饭
梅雨的数次变调
蓝印花布
点蚊香
生理健康,女性养护
逛书店
吃绿色蔬菜
南京种种
抽烟
把这些碎片拼到一起,哇啦,这就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黎戈嘛,比钻进书里面向大
师...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1 他说的好像不是政治口号的高大上,而是文采,说那俩造反者(努尔哈赤,洪秀全)没
受过良好教育。
要说文采,我觉得晋国给秦国的绝交书最完美(《左传:绝秦书》),绝对的气势磅礴
,而且有理有据有节。把自己说的完美无暇,把秦国说的卑鄙无耻到了极点:
“殄灭我费滑,离散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
周恩来都评价过,说是外交演说的范本。
成公十三年 左传
晋侯使吕相绝秦,曰: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
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
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
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
(秦晋两国,约为兄弟,晋国是非常诚实的,而秦国莫明其妙地背叛了)
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
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晋国对秦国是恩重如山的,“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11593 | 32 3、剧情差异。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纳闷,为什么天龙八部里的钟灵她爹,第一次露面时的外号叫做“马
王神”,而到了故事的后半段却变成了“见人就杀”。再者钟灵这爱玩蛇虫的习惯似乎
并非家传,那又是来自于哪里?看了旧版才明白,原来金庸给钟万仇最初起的外号就是
“见人就杀”,钟灵的蛇虫不是他养的就是他弟弟养的,而且这老哥做起事来的狠毒实
在不下于四大恶人,甘宝宝非常害怕他,而他一出场就为了不泄露万劫谷的地点将两个
进谷的少女砍去双手又割了舌头——理由居然还是害怕段正淳……
后来可能金庸也觉得这哥们的人设太过于矛盾了,狠毒起来狠得一塌糊涂,可窝囊起来
也是窝囊到家,老婆明明怕他,却照样在他眼皮子底下跟段正淳偷情。不如俩属性去一
留一。于是见人就杀变成了一个可怜猥琐的怕老婆马王神。
-----------------------------------------------------
另外我觉得非常值得一说的是旧版倚天的结局。个人认为这个结局好过三联版。
周芷若刷的一声,从腰间抽出半截倚天剑,左手握住自己头上一把青丝,回剑一掠
,万缕柔丝竟是一剑割断。众人都吃了一惊,齐道:「你——你——」周芷若道...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11593 | 33 3、剧情差异。
有一段时间我一直纳闷,为什么天龙八部里的钟灵她爹,第一次露面时的外号叫做“马
王神”,而到了故事的后半段却变成了“见人就杀”。再者钟灵这爱玩蛇虫的习惯似乎
并非家传,那又是来自于哪里?看了旧版才明白,原来金庸给钟万仇最初起的外号就是
“见人就杀”,钟灵的蛇虫不是他养的就是他弟弟养的,而且这老哥做起事来的狠毒实
在不下于四大恶人,甘宝宝非常害怕他,而他一出场就为了不泄露万劫谷的地点将两个
进谷的少女砍去双手又割了舌头——理由居然还是害怕段正淳……
后来可能金庸也觉得这哥们的人设太过于矛盾了,狠毒起来狠得一塌糊涂,可窝囊起来
也是窝囊到家,老婆明明怕他,却照样在他眼皮子底下跟段正淳偷情。不如俩属性去一
留一。于是见人就杀变成了一个可怜猥琐的怕老婆马王神。
-----------------------------------------------------
另外我觉得非常值得一说的是旧版倚天的结局。个人认为这个结局好过三联版。
周芷若刷的一声,从腰间抽出半截倚天剑,左手握住自己头上一把青丝,回剑一掠
,万缕柔丝竟是一剑割断。众人都吃了一惊,齐道:「你——你——」周芷若道...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4 儿子帮母亲按摩后背,以减轻痛苦
“母亲打零工,当保姆,身兼多职,独自一人把我拉扯大。现在她身患癌症,就是再苦再累,我也绝不会放弃她!”
说这话的,是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赵潇。这个85后的河南小伙子,本已被学校推荐硕博连读,然而,母亲突然病重,让他改变了主意。
“我多想让她和我在一起,看日升日落,看着我娶妻生子,安享晚年。我觉得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陪她、爱护她,让她尽量接受好的治疗。为了母亲,我放弃学校保送的读博名额。读书的机会还有,而母亲,只有一个。”
妈妈不幸罹患绝症
昨日的江城,雨停了。25岁的赵潇和母亲依偎着坐在候诊室。他用自己宽大的手掌,紧紧地贴在母亲的后背上。因为化疗,母亲马晋平前胸后背剧痛。赵潇一边给母亲讲些开心的事,一边坚持用手把她的后背捂着。
赵潇是武大电子信息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老家在河南安阳市北关区曙光路街道办事处。他不满10岁时,母亲下岗,父母离异。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赵潇学习格外勤奋,2007年,他以64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武大电子信息学院,2011年被学校推荐留校硕博连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2月,53岁的母亲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在安阳当地医...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张永辉在电子科技大学当保安已有17年。图|受访者提供
2016年6月29日,早上7点,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的保安张永辉向领导请了假。他坐上了最早的校车,从他所在的沙河校区出发,一个小时后,到达清水河校区。9点,他要参加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硕士学位授予典礼。典礼刚开始没一会,张永辉的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
这是43岁的张永辉第一次穿上学位服,参加典礼。2009年,他获得学士学位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并没能穿上学士服。
早上10点半典礼结束,他原本打算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和同学老师挨个好好合个影,但媒体记者突然造访,他不得不匆忙结束拍照环节,以至于现在他翻遍手机相册,都找不到几张满意的毕业照。
张永辉不是不知道,当“保安”和“硕士”这两种看似完全不搭边的身份同时出现在他一个人身上,是件挺新鲜的事。但他也确实没料到会有那么多人对他感兴趣。很快,他就被贴上了“励志哥”和“扫地僧”的标签。听到这些说法,他也就是憨厚地笑笑。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学者梦,也没有期待靠读书去改变当下的生活,他甚至没有想过不做保安。他读书的动机,听起来和这个实用主义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就只是为了提升...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6 资中筠:一代风骨今何在?--读《民国那些人》
发表于 2015 年 09 月 30 日 由 lixindai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人们惯于以“动荡不安”来形容: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
”、党争、内战、列强瓜分、日寇入侵、山河破碎、民生凋敝……。近一、二十年以来
,历史文化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对民国史的研究逐渐采取比较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史学界有识之士的努力,那个时代的真面目连同其积极的建树逐渐现出轮廓。其
中最重要的、对后人深有启发的,是在各个领域内的“文化人”或“知识人”所代表的
精神。那个时代、那些人,其实离我们不远,有一些还与我们共同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
的风雨。但是其风骨、学养、识见似乎又离我们的时代很远,我们看到的是逝去的背影
,面貌已经模糊。近年来,经过一些有心人的钩沉探秘,以及某些同辈或后辈的回忆录
,一些被否定的人物得到公允的评价,被遗忘的名字逐渐浮出水面,被屏蔽或歪曲的史
实得以返真。现在,关于那一代文化名人的个案或集体的研究方兴未艾,应该说是在一
片功利和浮躁的风气中,学术文化出版界的一个亮点。
我手头这本《民国那些人》又另有特色。那是《中国青年报》“冰... 阅读全帖 |
|
K*****2 发帖数: 9308 | 37 原标题:神童母亲忏悔录
儿子两岁识千字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却遭退学
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
这是一个有关神童和他母亲的故事。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
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
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
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
研究所,硕博连读。
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
,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从此,“神童”魏永康和母亲曾学梅,就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 张丹
2003年,魏永康被学校劝退时,怒气冲冲的母亲曾学梅来到北京。“我当时恨不得
他死了才好。”曾学梅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
死!”
“神童”儿子
●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1岁3个月大的魏永康写下了七八十个不同的字。
是什么让母亲讲出如此绝情之语?故事还要从1984年的冬天说起...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389 | 38 自序
—— 题《莽苍苍斋诗卷》
秋花漫楚岗,一雁起沅湘。
云涌邀折翼,渊深候引吭。
扁舟鱼龙语,杯酒莫邪光。
忽梦奇男子,蘼芜随梦长。
一
第一次听说谭嗣同的名字,大约是在中学的历史课上。那时我对戊戌变法到底要干什么
,六君子中那五个是谁等等,都一概敷衍着乱背,眼睛只在扫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
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诗时,小小被灼了一下,从此就记住了谭嗣同这个人。但对于他
生死以之的事业,却仍旧漠不关心。后来我又听说,这两句诗也是他去世后被康、梁改
过的,谭君的原作是“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功罪后人论”。
假如改诗的说法是真的,那么我便对他一无所知了。
这种一无所知又似曾相识的状态保持了近二十年。有一天我在答疑室里读《清词三百首
》,正看到清末,龚自珍之后,诸派皆如虫鸣衰草。苏辙倘在,大约又会来一句“此真
亡国之声也”吧?于是又出了陈廷焯辈,穷极无聊之下,把前人词当作政治谜语从新解
读一番,读出了忠君爱民的深意,便感叹世风不古,今人已不再把跑步进入原始社会作
为自己的治世之梦云云。
忽然有一首词叫我眼前一亮——那是首《望海潮》的词牌,附题“自题小照”: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 阅读全帖 |
|
o********l 发帖数: 677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oldgeneral (老将),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有图有真相】儿时读过的那些旧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4 04:08:39 2012, 美东)
最近网上疯传什么国民床单之类的东西,俺想起来一些小时候读过的旧书,相信很多人
小时候也是在那个缺乏书籍的环境中长大的,对很多旧书都是很有感情的,所以俺
google了一些儿时的旧书的图片,嘿嘿。
现在文学热,就从最文学的《莎士比亚全集》开始,这个是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的,据说是国内第一次出的外国作家全集。现在还有印象的就剩下里面关于”洞洞“”
棒棒“的黄段子,还有那个关于被维纳斯所爱的美少年猎人被野猪拱死的长诗了,因为
后来我知道有个叫拱猪的游戏,总以为是来源于莎翁的名著.....
儿时最爱的是《射雕英雄传》,看了不下十遍,看到书的侧面被手摸的很黑很黑,仅次
于红宝书的黑。
最无聊的是《农奴戟》,当时实在是没书看,结果愣是看完了这个写西藏农奴解放的长
篇小说。现在只能记得,西藏有一种叫人参果的水果,是穷人吃的... 阅读全帖 |
|
o********l 发帖数: 677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oldgeneral (老将),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有图有真相】儿时读过的那些旧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4 04:08:39 2012, 美东)
最近网上疯传什么国民床单之类的东西,俺想起来一些小时候读过的旧书,相信很多人
小时候也是在那个缺乏书籍的环境中长大的,对很多旧书都是很有感情的,所以俺
google了一些儿时的旧书的图片,嘿嘿。
现在文学热,就从最文学的《莎士比亚全集》开始,这个是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的,据说是国内第一次出的外国作家全集。现在还有印象的就剩下里面关于”洞洞“”
棒棒“的黄段子,还有那个关于被维纳斯所爱的美少年猎人被野猪拱死的长诗了,因为
后来我知道有个叫拱猪的游戏,总以为是来源于莎翁的名著.....
儿时最爱的是《射雕英雄传》,看了不下十遍,看到书的侧面被手摸的很黑很黑,仅次
于红宝书的黑。
最无聊的是《农奴戟》,当时实在是没书看,结果愣是看完了这个写西藏农奴解放的长
篇小说。现在只能记得,西藏有一种叫人参果的水果,是穷人吃的... 阅读全帖 |
|
b****z 发帖数: 4485 | 41 2009年的这个时候,我对JD(Juris Doctor,法学博士)这个学位还感觉到非常陌生,
只依稀知道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个学位的含金量都很高。而如今,我已经在美国念
了一年的法学博士课程。想一想,这真是一段出人意料的奇妙经历。那我为什么会选择
读法学博士这条路呢?在法学院这一年里我又经历了哪些事儿呢?容我慢慢道来。
一波三折申请路
2009年,我正在芝加哥大学读国际关系的硕士,当时对JD的了解仅限于概念性的认识。
由于我特别喜欢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De’Angelo Law Libary,便经常去那儿看书,一
来二去便认识了在法学院读LLM(Master of Law法学硕士)和JD的中国同学,从他们那
里我开始慢慢了解JD的学习内容和职业前景。当时我感觉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很具有挑
战性,而且职业前景相当光明,于是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向往。
然而,由于我之前完全没有学习法学的经历,所以并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这个专
业。于是,我决定在芝加哥大学选修一门法律课——公司法,先接触一下这个学科。这
门课开启了我的法律学习生涯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case st...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42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10/23/683848_2.shtml
1961年3月,到美国已经十多年的夏志清终于出版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这也是英语
世界第一本严肃、全面论述中国现代文学的英文著作。1968年,《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的出版再次引起学术界震动,这两本用英文创作的中国文学研究著作也奠定了夏志清的
学术地位。
在学术地位之外,夏志清颇像一位预言者。在张爱玲几乎被遗忘的1960年代,他把
张爱玲推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高度,但他从来不看这几年整理出来的张爱玲晚期作品,
认为“写的都是老东西,现在很多人靠张爱玲吃饭”;他欣赏的沈从文、钱锺书,他们
的作品依然在被人阅读,“如果不是《中国现代小说史》,大陆还是台湾都要把沈从文
忘记了”。与此同时,夏志清把许多作家从神坛上拉下来。以历史的后见之明而言,当
时两岸各自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需要而曾推崇的作家,许多人的确只成了文学史上的一
个词条。
在纽约曼哈顿,夏志清已经住了半个世纪,在他老旧的公寓里,他接受了《上海书
评》的专访。尽管很多人认为夏志清对左翼文学的批评是出于偏见,但夏志清说,他的... 阅读全帖 |
|
o********l 发帖数: 677 | 43 最近网上疯传什么国民床单之类的东西,俺想起来一些小时候读过的旧书,相信很多人
小时候也是在那个缺乏书籍的环境中长大的,对很多旧书都是很有感情的,所以俺
google了一些儿时的旧书的图片,嘿嘿。
现在文学热,就从最文学的《莎士比亚全集》开始,这个是198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的,据说是国内第一次出的外国作家全集。现在还有印象的就剩下里面关于”洞洞“”
棒棒“的黄段子,还有那个关于被维纳斯所爱的美少年猎人被野猪拱死的长诗了,因为
后来我知道有个叫拱猪的游戏,总以为是来源于莎翁的名著.....
儿时最爱的是《射雕英雄传》,看了不下十遍,看到书的侧面被手摸的很黑很黑,仅次
于红宝书的黑。
最无聊的是《农奴戟》,当时实在是没书看,结果愣是看完了这个写西藏农奴解放的长
篇小说。现在只能记得,西藏有一种叫人参果的水果,是穷人吃的。更无聊的还看过《
毛选》《鲁迅诗选》只记得鲁迅的”虽有望远镜,无奈近视眼“,”少女多丰臀“。
最最无聊的是在姨夫家看到的《资本论》,还是硬壳的,很多本,象字典一样,震撼我
的是那书的厚度和体积,就象第一次见到星球大战里的飞船一样.....当时还试着读了
读,可是那里面的... 阅读全帖 |
|
a********a 发帖数: 3176 | 44 一."寻找家园"(2011年北京十月文艺版)。
我家有本"寻找家园"的2004年花城版。几篇写儿时家园的,实在是大家美文,多年来我
反复读过。写劳改和敦煌岁月的篇章,也有史诗感。年初,从小镇图书馆借来新版,读
到些旧版没有的文章。
新版加了他和第一任妻子茨林的故事。 看出他很爱第一位妻子, 可惜茨林急病惨死,
死时怀着八个月的第二胎。还加了他女儿高林的故事, 更惨了。读完,我心痛得都不喜
欢高尔泰了,觉得他没照顾好那个从小没妈的孩子 --- 才几岁的孩子,晚上害怕,要
爸爸晚上陪睡,高尔泰骗她说不走,但孩子一睡着,他就不得不去单位。小女孩半夜睡
醒后,极度恐惧, 大雪天,光身子光脚丫,大哭着跑到他集体活动的地方,而他见了那
可怜的孩子,却恼怒地打孩子屁股;二十多年后,他和妻子小雨逃亡香港,答应女儿,
到了就写信。但因为怕暴露行踪, 好几个月也没给女儿消息,结果本来有精神问题的女
儿,在焦虑和绝望中自杀。我想,他们已经在还没回归的香港了,会有多大的人身安全
问题?怕影响抗议六四的画画项目,坚持托人捎个口信都不行吗?!但想想他自己的遭
遇,也许旁人没权指责他吧, 何况他也深表歉疚。但我读... 阅读全帖 |
|
h*********u 发帖数: 10868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reamer 讨论区 】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回顾一下读博的辛酸经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 18:12:00 2011, 美东)
我的博士老板50岁左右,刚接触觉得他特别友善和没架子。我进实验室的时候,发现有
一位中国男生和一个外国男生在和我做同一个项目,我心里有些莫名其妙,一个不大的
项目用得着3个人读博吗。教授说新电脑还没来,安排我在机房里和那位中国男生一起
工作。我也没想那么多,努力干了一个多月之后,那位教授告诉我,那名中国男生基础
不行,没法在这个项目上做博士,已经通知他走人了。虽然这对我来说是有利的,但是
我不禁有些心寒,那位中国男生为了读博士在这个项目上干了快半年了,怎么也做了些
东西,这么招我一个新人来就叫他走人了。
之后我总算可以坐进办公室工作,用的是旧电脑。当时我的工资是实验室里所有别的博
士生的一半,我是当时唯一一个中国人,尤其那位同一个课题的外国男生收入也是我的
两倍。虽然老板说让我可以少承担教学任务,但是其实大家都是每天干差不多的活,什
么时候...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343 | 46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回顾一下读博的辛酸经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 18:12:00 2011, 美东)
我的博士老板50岁左右,刚接触觉得他特别友善和没架子。我进实验室的时候,发现有
一位中国男生和一个外国男生在和我做同一个项目,我心里有些莫名其妙,一个不大的
项目用得着3个人读博吗。教授说新电脑还没来,安排我在机房里和那位中国男生一起
工作。我也没想那么多,努力干了一个多月之后,那位教授告诉我,那名中国男生基础
不行,没法在这个项目上做博士,已经通知他走人了。虽然这对我来说是有利的,但是
我不禁有些心寒,那位中国男生为了读博士在这个项目上干了快半年了,怎么也做了些
东西,这么招我一个新人来就叫他走人了。
之后我总算可以坐进办公室工作,用的是旧电脑。当时我的工资是实验室里所有别的博
士生的一半,我是当时唯一一个中国人,尤其那位同一个课题的外国男生收入也是我的
两倍。虽然老板说让我可以少承担教学任务,但是其实大家都是每天干差不多的活,什
么时候博士毕业谁也说不准,我心里还是挺不平衡的。
渐渐... 阅读全帖 |
|
n*c 发帖数: 228 | 4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我读论语 我读论语,没那么多明堂,也没到北大讲过学.所理解能背诵的也就如下几句.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洒家是搞理科研究的,只觉得这句话用在读论文,学理论上再合适不过了.读了教科书,不
做习题,只学不思,看了半天书啥明堂也没看出来.只拣习题做,不关心新的理论,永远故
步自封,做的再熟,也是白搭.看论文自己不动手模仿验证,再套用自己的模型,等于白搭,
但找篇论文一门心思推导,作不出来也不找新文献,还是原地踏步.
2.学而时习之,可以为师已.
知识学了不复习,等于没学,一段时间之后全退回去了.要不断精进,只有不断努力,学习
新东西,再复习旧的,才能融会贯通.
只会两句,却也受益匪浅,小学时候第一次读,完全不懂什么意思,等大学读完了,才意识
到这两句话对治学的指导作用,常常用来激励自己.
那个叫李零的家伙,如此浮躁,看他的文章,就知此人言有余,行不足.听他讲论语,还不如
睡觉实在,养足精神干正事.
四书五经里边估计还有不少有用的东西,而且也没什么深奥的,但是要读的人知行合一,
知道用在那里怎么用,可就难了.古人读四书五经,也许就是学习个学习方法,之后再用来
研读经史子集,等中举当官之后,用 |
|
e****c 发帖数: 108 | 48 请教各位前辈,PhD 毕业不久,30出头的两娃妈重头读医,可行性大么?
在版里潜水一段时间,被很多前辈的毅力和精神所打动,也很喜欢版里的氛围,大家相
互鼓劲、出谋划策、同甘共苦。 最近一直为自己是否迈开这步而烦恼,想听听过来人
的建议和见解。
大致介绍一下自己情况:去年美国一般学校PhD刚毕业,Biomedical Research,免疫方
向。现在在加州一个很不错的研究所做postdoc,周围的人(不一定我也会这样)很多
都发CNS的文章。老板一般不怎么push,全靠自觉。现在有两娃,4岁和2岁。老公也是
postdoc,也才开始不旧。 他是铁了心要做faculty的,也有这个实力,不过至少还需
要3年吧。两宝的祖辈轮流过来帮帮我们。
我妈妈以前就是医生,从小受她熏陶,学医是我一直一来的梦想,但是却读了生物。以
前读PhD的时候很想读MD的,但是因为身份限制,没法申请。 今年初刚拿到绿卡,老公
常撺掇我可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原来想着PhD毕业了不想再折腾了,先做做
postdoc,以后沿着路正常走下去。 也可能是最近实验很忙,经常6AM做到第二天1AM的
,也不顺利。 想着p...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9 孔庆东贴莫言8岁旧照
“迷失真我”的难道是莫言
这是莫言20岁之前惟一的一次照相,时间大约在1962年春天。照片上的莫言上穿棉袄,下穿单裤。
据他自己所说,棉袄上的扣子还缺了两个;胸前闪闪发光的,是积累了一冬天的鼻涕和污垢;裤腿一长一短,不是裤子的问题,是不能熟练地扎腰所致。
在他旁边一起合影的,是他的堂姐。
北大教授、“大嘴”孔庆东又耐不住寂寞了,他这次吐槽的对象,是中国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莫言。4月8日上午,孔庆东在微博上贴出一张黑白照片,并配文称“文学虚构可以改变真实记忆,甚至作家也会迷失真我。”
尽管孔庆东并未点名,但网友很快发现,照片上的小男孩是莫言。一时间,关于莫言的作品、人品,甚至那段历史,都成为了网友口水战的内容。
孔庆东发声:贴图加转发表达意图
莫言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唯一一张儿时旧照,竟会被人翻出来说事儿。翻照片的人,还是“大嘴”孔庆东。
照片上的莫言,尽管看起来只有七八岁,但脸型和现在基本一样是方脸。引起争议的,正是这张方脸,以及身上穿着的棉袄。
孔庆东在微博中还说,“某作家常写自己小时候饥寒交迫,这是他1962年春天的照片。”12分钟之后,孔庆东又转发了网...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