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福克纳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华: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
一九九九年的时候,我有一个月的美国行程,其中三天是在密西西比州的奥克斯福,我
师傅威廉·福克纳的老家。
影响过我的作家其实很多,比如川端康成和卡夫卡,比如……,又比如……,有的作家
我意识到了,还有更多的作家我可能以后会逐渐意识到,或者永远都不会意识到。可是
成为我师傅的,我想只有威廉·福克纳。我的理由是做师傅的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应该
手把手传徒弟一招。威廉·福克纳就传给我了一招绝活,让我知道了如何去对付心理描
写。
在此之前我最害怕的就是心理描写。我觉得当一个人物的内心风平浪静时,是可以进行
心理描写的,可是当他的内心兵慌马乱时,心理描写难啊,难于上青天。问题的是内心
平静时总是不需要去描写,需要描写的总是那些动荡不安的心理,狂喜、狂怒、狂悲、
狂暴、狂热、狂呼、狂妄,狂惊、狂吓、狂怕,还有其它所有的狂某某,不管写上多少
字都没用,即便有本事将所有的细微情感都罗列出来,也没本事表达它们间的瞬息万变
。这时候我读到了师傅的一个短篇小说《沃许》,当一个穷白人将一个富白人杀了以后
,杀人者百感交集于一刻之时,我发现了师傅是如何对付心理描写的,他的叙述很简单
,就是让人物的心脏停止跳动,让他...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9493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华: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
维基百科把Oxford翻译成“牛津”而不是“奥克斯福”。
威廉·卡斯伯特·福克纳(英语:William Cuthbert Faulkner,1897年9月25日-1962
年7月6日),美国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为美国文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在其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写作了19部长篇小说、
125篇短篇小说、20部电影剧本、一部戏剧,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是其中的代表。
1949年,他因为“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而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
福克纳出生于密西西比州新奥尔巴尼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5岁时随家人迁至牛津,
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这个小镇度过。他从小爱好阅读,但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只
在密西西比大学待了一年多。青年时参加过皇家空军,但未正式参战,之后短暂游历过
欧洲。1920年代末期开始以写作为业,30年代曾为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解决经济问题。他
的作品起先在国内影响不大,经常销售不出去,而在欧洲却得到一些青年作家的注意。
1946年,马尔科姆·考利编选的19卷本《袖珍本福克纳选集》出版,福克纳得到了评论
界的广泛承认...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
未名新闻:
余华:我曾讨厌、瞧不起鲁迅作品
上周六,在顺德罗浮宫家具城,著名作家余华发表了《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的演讲,他首次谈到写作途中曾“师从”的三位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卡夫卡和威廉姆
·福克纳。同时他还透露自己年轻时狂妄,曾讨厌、瞧不起鲁迅的作品,但现在他感受
到鲁迅作品的伟大。
余华是受邀而来罗浮宫大家讲堂演讲的。罗浮宫大家讲堂由南方都市报和顺德罗浮宫家
具城合办,此前曾邀《非诚勿扰》嘉宾主持黄菡等文化名家前来演讲。
学川端康成:优雅的表达比哭喊更有力
余华回忆上世纪80年代给文学杂志投稿被退时的心情,“那些发表在杂志上的并不比我
写得好,为什么他们能发而我不能。”他写小说之初,最先迷恋的作家是日本的川端康
成。
“战后,日本青年面临各种心灵困境,但川端康成写母亲失去女儿,平静地看着死去的
女儿,给她化妆,说女儿像一张出嫁的脸。用这种优雅的语言更能表达母亲的悲痛,不
像伤痕文学,都是对‘文革’的控诉。这比哭和喊更有力量。”余华说,他从川端康成
那学到对细物的描写是如何有力量。
学卡夫卡: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而余华后来觉得越是迷恋川端康成,模仿他写作之路越窄。1980年卡...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3714
4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白痴”福克纳
发信人: epicurean (伊鸠◎猛志常在), 信区: Reader
标 题: “白痴”福克纳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May 22 20:49:37 2000)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白痴”福克纳
□杨竞
(摘自《林中响箭》,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1月版,ISBN 7106015857
杨竞痴迷文学,于1987年从大学自动退学,此后浪迹天涯,穷困潦倒与挫折不断
都不能磨灭他燃烧着的精神之火。本书是他的第一部作品集,尖锐犀利、眼光独到
的评论性文字,直言无忌,时而激愤,时而笑骂,边缘性思维,字字击中问题的靶
心。记录人生旅程的散文以大悲悯情怀撼人心魂,部分幽默小品鞭辟入里地调侃生
活中的种种尴尬与虚伪,与其杂论殊途同归。本书是“新青年文丛”之一种。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近年来很少听到文学界像谈起一门阔亲戚那样大谈福克纳了,当“后现代”像开了
闸的洪水一样疯狂涌来时,这位一生大部分时光都在美国南方乡下度过的作家就显得
有些落伍和寒碜了,虽然曾
w**********5
发帖数: 1741
5
哈金有一部写志愿军战俘的小说,叫War Trash,曾获“福克纳奖”。开篇第一句:
Below my navel stretches a long tattoo that says “FUCK . . . U… S…””。
如果有耐心,一直看下去,快到结尾就会发现那是从“FUCK COMMUNISM”改的。在人身
体上改政治口号,是那场不伦不类的战争的一大特色。东亚保留了一种野蛮的习性,就
是一群躲在后方只喊口号不打仗的人视战俘为叛徒,至少是懦夫。几十年后,有的国家
进化了,有的国家还原地打转。
wh
发帖数: 141625
6
以前读到一篇余华说鲁迅的文章,说《孔乙己》里只用一句“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
用这手走来的”,便点出孔乙己被打断了腿,可见作者观察之细致,声色之不动;说好
作家善于用细节打动读者。这也符合他说福克纳的“无心理描写”,用纯白描让读者自
己体会。
他说川端的优雅语言比哭和喊更能表达悲痛、更有力量,又让我想起版上热议的东西方
文学差异,“优雅”类似于包一层吧,不是直抒胸臆、震撼人心型的,是含蓄收敛深沉
型的。不过日本现代文化又似乎比中国更靠近西方?
t**********k
发帖数: 511
7
海明威和《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
海明威大致可以看成是某种程度上的美国偶像,作品以描写打不败的人物著名,自己更
是以不怕死闻名。一战,西班牙内战,都直接到了前线。“他當時在奥地利的塹壕被迫
擊炮彈擊中,在他的腿遺下了弹片,再被掃射中的機關槍射中。儘管自身負傷,他仍把
一名意大利傷兵拖到安全地带,後來意大利政府授予他银制勇敢勋章。《维基百科》”
他并不是作战人员,得勋章肯定是不容易。二战时军方没有让他到战斗一线,他愤怒得
很。我不知道原因,好像是他的左倾色彩太浓,他一直都具有强烈的左倾色彩,不过他
去过中国抗战中的重庆。
当然,他的感情生活也是起伏不定,丰富多彩,有多次婚姻。可以这样简单来看,他是
一个从来跟着感觉走的人,经常把自己弄到生死的边缘,来体验生与死,这是他作品中
最重要的主题。也许还要加上一句,所以的这一切,都是在酩酊大醉中做的。
他的死按照正规记录是喝酒后不小心擦枪走火,这样他就能够按照天主教的仪式来安葬
,但是,好像大家都认为他是自杀,因为病痛,因为失去了创作激情和水准。
我想那个时代有名的美国小说家是他,福克纳和菲...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3040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小议《真探》的美国南方文学渊源
感谢俱乐部慧眼独具的朋友,让我有机会在群星璀璨的电视剧辉煌盛世中,选择了《真
探》"True Detective"这样一部影响力并不大,只拍了一季的小众片。主演是刚刚折桂
奥斯卡的帅哥McConnaughey,自然有不负众望的超水平发挥,而与之飙戏的Woody
Harrelson根据 shhyin同学考证身世,也绝非等闲之辈。应该说,两人超一流演技互动
,是这部剧的一大看点。然而,此剧最打动我的,是全剧营造出的那种阴森,诡谲,沉
重,恐怖,光怪陆离的氛围。那青灰泛黄的色调,深邃动听的音乐,美到令人不寒而栗
的画面,暗黑到绝望的故事情节,都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真探》展现的分明就
是美国作家,南方文学代表人物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小镇风情哇!太南方了!
一语言之,南方文学的几大特征-- 阴森反常的情节和氛围,畸形怪诞的形象,以及明
显的宗教情怀,这些全部在真探这部电视剧中有所体现。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作家诗人艾伦坡, Edgar Allan Poe,这位奇人的写作风
格晦涩神秘,被认为是象征主义和侦探小说的鼻祖。艾伦坡不仅作品怪异,私人生活也
相当传奇。27岁时与年仅13岁的近亲表...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6093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lmStudies 俱乐部 】
发信人: TLC (Teaching,Learning,Caring), 信区: FilmStudies
标 题: 小议《真探》的美国南方文学渊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9 03:02:22 2014, 美东)
感谢俱乐部慧眼独具的朋友,让我有机会在群星璀璨的电视剧辉煌盛世中,选择了《真
探》这样一部影响力并不大,只拍了一季的小众片。主演是刚刚折桂奥斯卡的帅哥
McConnaughey,自然是不负众望的超水平发挥,而与之飙戏的Woody Harrelson根据
shhyin同学考证身世,也绝非等闲之辈。应该说,两人超一流演技互动,是这部剧的一
大看点。然而,此剧最打动我的,是全剧营造出的那种阴森,诡谲,沉重,恐怖,光怪
陆离的氛围。那青灰泛黄的色调,深邃动听的音乐,美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画面,暗黑到
绝望的故事情节,都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真探》展现的分明就是美国作家,南
方文学代表人物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小镇风情哇!太南方了!
一语言之,南方文学的几大特征-- 阴森反常的情节和氛围,畸形怪诞的形象,以及...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3040
10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小议《真探》的美国南方文学渊源
感谢俱乐部慧眼独具的朋友,让我有机会在群星璀璨的电视剧辉煌盛世中,选择了《真
探》这样一部影响力并不大,只拍了一季的小众片。主演是刚刚折桂奥斯卡的帅哥
McConnaughey,自然是不负众望的超水平发挥,而与之飙戏的Woody Harrelson根据
shhyin同学考证身世,也绝非等闲之辈。应该说,两人超一流演技互动,是这部剧的一
大看点。然而,此剧最打动我的,是全剧营造出的那种阴森,诡谲,沉重,恐怖,光怪
陆离的氛围。那青灰泛黄的色调,深邃动听的音乐,美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画面,暗黑到
绝望的故事情节,都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真探》展现的分明就是美国作家,南
方文学代表人物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小镇风情哇!太南方了!
一语言之,南方文学的几大特征-- 阴森反常的情节和氛围,畸形怪诞的形象,以及明
显的宗教情怀,这些全部在真探这部电视剧中有所体现。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作家诗人艾伦坡, Edgar Allan Poe,这位奇人的写作风
格晦涩神秘,被认为是象征主义和侦探小说的鼻祖。艾伦坡不仅作品怪异,私人生活也
相当传奇。27岁时与年仅13岁的近亲表妹结婚,有传言说二人从未有过夫妻...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3040
11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小议《真探》的美国南方文学渊源
感谢俱乐部慧眼独具的朋友,让我有机会在群星璀璨的电视剧辉煌盛世中,选择了《真
探》这样一部影响力并不大,只拍了一季的小众片。主演是刚刚折桂奥斯卡的帅哥
McConnaughey,自然是不负众望的超水平发挥,而与之飙戏的Woody Harrelson根据
shhyin同学考证身世,也绝非等闲之辈。应该说,两人超一流演技互动,是这部剧的一
大看点。然而,此剧最打动我的,是全剧营造出的那种阴森,诡谲,沉重,恐怖,光怪
陆离的氛围。那青灰泛黄的色调,深邃动听的音乐,美到令人不寒而栗的画面,暗黑到
绝望的故事情节,都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真探》展现的分明就是美国作家,南
方文学代表人物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小镇风情哇!太南方了!
一语言之,南方文学的几大特征-- 阴森反常的情节和氛围,畸形怪诞的形象,以及明
显的宗教情怀,这些全部在真探这部电视剧中有所体现。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作家诗人艾伦坡, Edgar Allan Poe,这位奇人的写作风
格晦涩神秘,被认为是象征主义和侦探小说的鼻祖。艾伦坡不仅作品怪异,私人生活也
相当传奇。27岁时与年仅13岁的近亲表妹结婚,有传言说二人从未有过夫妻...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2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图
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译本由英译本转译,译文流畅,且发行广泛,影响最为深
远,译林出版社也有陈中梅译本。
罗念生是古希腊文学的专家,有罗念生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多卷行世,其译著
涉及三大悲剧家和阿里斯托芬的大部分作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及古希腊抒情诗
和碑铭体诗歌,译文典...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xponentc (exponentc),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0 14:39:23 2012, 美东)
适才bos提到小说翻译的事,想起在人人上看到过一篇讲翻译的日志,找来贴出来:
献给热爱外国文学的孩子们(译者篇)[转]
作者 张云召
这是早就要写的一篇文章。等到暑假在家有时间写的时候才发现手头又没有足够的资料
,于是写出来之后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先前豆瓣和校内都有
类似的链接分享,有些观点我深以为谬,我也深怕这篇文章是以一些谬误代替另一些谬
误。
我不会德语,不会法语,不会西班牙语,不会意大利语,连自己的母语都难说掌握得好
,只是喜欢外国文学而已,本文写的东西大多是我自己读书所感,不足以谈,仅供同学
在读书和买书时参考。
近日将奉上“丛书篇”,本篇我也将不断修改、完善、丰富。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
最脍炙人口的古希腊神话集是德国人斯威布的《古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翻译者楚...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性 ,种族和谋杀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exasredneck (德州乡巴佬),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性 ,种族和谋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 11:05:25 2015, 美东)
性 ,种族和谋杀
在美国,一个案件有这样三个元素,那肯定会极其引人注目,如果再要加上政治,那肯
定会轰动全国甚至世界(当然不包括中国,那时还封闭着了)。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
出了这样一件事,我首先来讲能够完全确定的东西。
在佛罗里达的一个小城市,有一个白人医生(Adams),这是男主角(有妻子和孩子)
。他出身于望族,在当地口碑非常不错,经常给穷人(包括黑人)看病,不谈钱的事情
,刚刚被选为州参议员,那就是他在当地是很有地位和政治实力的。
女主角(ruby)自然是一个黑人(也有丈夫和孩子),却很不普通。第一,她受过高等
教育,这在当时的非裔女性中是非常罕见的;第二,她非常有钱,但来路有些问题,是
靠那种地下彩票挣来的,FBI一直盯着在。当然,他们有私情,还有一个女儿,这种事...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性 ,种族和谋杀
性 ,种族和谋杀
在美国,一个案件有这样三个元素,那肯定会极其引人注目,如果再要加上政治,那肯
定会轰动全国甚至世界(当然不包括中国,那时还封闭着了)。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
出了这样一件事,我首先来讲能够完全确定的东西。
在佛罗里达的一个小城市,有一个白人医生(Adams),这是男主角(有妻子和孩子)
。他出身于望族,在当地口碑非常不错,经常给穷人(包括黑人)看病,不谈钱的事情
,刚刚被选为州参议员,那就是他在当地是很有地位和政治实力的。
女主角(ruby)自然是一个黑人(也有丈夫和孩子),却很不普通。第一,她受过高等
教育,这在当时的非裔女性中是非常罕见的;第二,她非常有钱,但来路有些问题,是
靠那种地下彩票挣来的,FBI一直盯着在。当然,他们有私情,还有一个女儿,这种事
情在那种小城是很难让人不知道的。
总而言之,在某一天上午诊所正忙的时候,女主角走进诊所,拿枪把医生干掉了,虽然
不是众目睽睽之下,但谁都知道是她干的。不过她根本就没有想过赖账,而是安安静静
在家里等着警察的到来。
那个时代在南方正是三K党盛行,女主角的丈夫当然是...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655
16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Unite the right 来龙去脉
这个Lee Park 现在已经给改叫成emancipation park了。估计当初人家捐这个park和铜
像给Charlottesville 的时候忘了立相应的条款。
U virgina可是和一大堆历史上美国的南方'white supremist' 有很深的联系,比如诺
奖得主William Faulkner. 推倒Lee雕像完全不够,大家应该把图书馆里所有福克纳写
的书包括福克纳捐的个人文挡收藏统统连图书馆一起烧了。
这个还不够,美国现在第一畅销小说作家John Grisham 是福克纳的同乡,他现在还没有
跳出来指责福克纳和alt right,实在罪不可赦,大家赶紧把他纠出来,戴上写着地主反
坏右的纸帽子,把他批斗一番,然后再挖个坑,把他和所有的与alt right有关的牛鬼
蛇神一起活埋了
l****n
发帖数: 863
17
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
很多人把门罗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
克甚至将门罗称为“当代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
“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
而门罗确实不愧于这样的美誉,在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门罗始终执著地写作短篇小说
,锤炼技艺,并以此屡获大奖,其中包括三次加拿大总督奖,两次吉勒奖,以及英联邦
作家奖、布克国际奖、欧亨利奖、笔会/马拉穆德奖和美国全国书评人奖等。
门罗1931年生于安大略省温格姆镇,少女时代即开始写小说,同时上大学,课余做女招
待、烟叶采摘工和图书馆员。年仅20岁时,她便以大二女生之身,嫁与詹姆斯·门罗,
为此退学,此后连生四女,但二女儿出生后不到一天,便不幸夭折。
门罗一生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1968年她37岁,她发表
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DanceoftheHappyShades),一炮打红,并得了她
的第一座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时,她已是三个女儿的母亲。
1972年,门罗夫妇离婚。四...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8648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关于作家的电影
应该不是真的作家,那部电影很有些超现实的成分,小柯喜欢这类风格,呵呵。这片子
是讲40、50年代,当时红一点的作家都会被好莱坞请去写剧本。barton fink就是这样
一个作家。
不过电影里面讲了一个老作家,酗酒,玩小三,据说是把福克纳作为原型的,福克纳的
确到好莱坞干过一段时间,写过好些剧本,比如To Have and Have Not,这导演howard
hawks非常喜欢海明威,说是可以把海明威的任何东西拍成电影,这部就是用海明威的
小说,让福克纳来改的剧本。估计福克纳很郁闷,在文学上他并不欣赏海明威,他在好
莱坞干的时间不长,挣了些钱就撤了。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别名又称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
这个软件是一款阅读软件,软件中包含了60本必读经典,涵盖了军事文学、哲学、历史
、等不同领域,它们均为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都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代表作。
书目编辑
1、《圣经》
2、孔丘《论语》
3、达尔文《物种起源》
4、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5、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6、司马迁《史记》
7、孙武《孙子兵法》
8、罗贯中《三国演义》
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10、施耐庵《水浒传》
11、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2、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
13、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14、司汤达《红与黑》
1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16、雨果《悲惨世界》
17、加西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8、海明威《老人与海》
19、亚当·斯密《国富论》
20、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
2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2、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3、吴承恩《西游记》
24、鲁迅《呐喊》
25、圣·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26、李时珍《本草纲目》
27、法布...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0
图一: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轮值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先生和翻译家万之在一起
图二: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书信集《航空信》
评委会是怎么工作的?诺贝尔文学奖是如何出炉的?……这些问题恐怕没有人比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更加清楚。前不久中国作家莫言突然折桂诺贝尔文学奖,让这个奖项的评选标准也备受关注。近日,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瑞典文学院院士、著名诗人谢尔·埃斯普马克先生在南京先锋书店出席了译林出版社的新书发布会,记者对这位82岁的诺奖评委会轮值主席进行了专访,他曾经连续17年担任诺奖评委。他对记者表示,诺贝尔文学奖和政治无关,但能够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让那些相对无名但是非常优秀的作家走上世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作用之一。发布会上陪同埃斯普马克先生的,还有著名作家毕飞宇、苏童以及翻译家万之。
“阅读莫言”是瑞典文学院今年的“暑假作业”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由18位瑞典文学院院士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作品。“从2月至5月,先从全球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选出20来人,5月底再筛选出5个决选名额,通常这5个作家来自不同国家。看这5名作家的全部作品,成了18位院士整个夏天的暑...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1
年仅12岁的儿子赛斯是家中最近一个上大学的孩子,目前是福克纳大学一年级学生。
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蒙娜丽莎和吉普·哈丁夫妇共生有10个孩子,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竟然将这10个孩子全培养成了“神童”尽管10个孩子没有上过一天中小学,从小都是在家接受母亲蒙娜丽莎教育,但最年长的6个孩子竟然全都在12岁前入读大学,而最小的4个孩子也聪明过人,准备12岁时考大学!日前,蒙娜丽莎写了一本名为《12岁前上大学》的新书,披露她和丈夫的教子之道。
6个孩子12岁之前已上大学
大女儿22岁当上飞船设计师
据《每日邮报》4月21日报道,这个不可思议的“天才家庭”的母亲蒙娜丽莎·哈丁,年轻读书时学习成绩一般,后来成为一名护士。婚后,蒙娜丽莎和丈夫吉普·哈丁接连生下了10个孩子,而她决定呆在家中,亲自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时,丈夫吉普年轻时曾在军队中开直升机,25岁时才从大学毕业,在智力方面也并无超人之处。
据悉,现年24岁的大女儿汉娜在她12岁那年就考上阿拉巴马州奥本大学蒙哥马利分校,成为家中第一个大学生。17岁时,汉娜又成为奥本大学蒙哥马利分校最年轻毕业生,获得数学专业学士学位。而在不满22岁时,汉娜就已...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2
上周六,在顺德罗浮宫家具城,著名作家余华发表了《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的演讲,他首次谈到写作途中曾“师从”的三位文学大师:川端康成、卡夫卡和威廉姆·福克纳。同时他还透露自己年轻时狂妄,曾讨厌、瞧不起鲁迅的作品,但现在他感受到鲁迅作品的伟大。
余华是受邀而来罗浮宫大家讲堂演讲的。罗浮宫大家讲堂由南方都市报和顺德罗浮宫家具城合办,此前曾邀《非诚勿扰》嘉宾主持黄菡等文化名家前来演讲。
学川端康成:优雅的表达比哭喊更有力
余华回忆上世纪80年代给文学杂志投稿被退时的心情,“那些发表在杂志上的并不比我写得好,为什么他们能发而我不能。”他写小说之初,最先迷恋的作家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战后,日本青年面临各种心灵困境,但川端康成写母亲失去女儿,平静地看着死去的女儿,给她化妆,说女儿像一张出嫁的脸。用这种优雅的语言更能表达母亲的悲痛,不像伤痕文学,都是对‘文革’的控诉。这比哭和喊更有力量。”余华说,他从川端康成那学到对细物的描写是如何有力量。
学卡夫卡: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而余华后来觉得越是迷恋川端康成,模仿他写作之路越窄。1980年卡夫卡的小说出现在书店里,这位大师给他的启迪更大。“天马行空,根...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5435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探讨一下黑人的高情商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当年的奖项授予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这
是多年来该奖首次授予一位黑人女作家。此举标志着黑人的地位得到了承认,更肯定了
托妮·莫瑞森对文学的贡献。
托妮·莫瑞森(Toni Morrison, 1931— )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附近的罗伦。
儿时恰逢经济大萧条,父亲要做三份工,母亲还要给人家帮佣,全家才能勉强糊口。托
妮的父
母都是极有个性的人:父亲会在他参与制造的船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母亲曾把收租人赶
出了家门。小托妮是在父亲的故事和母亲的歌声中长大的。从小身处的种族歧视环境,
加之父母的熏陶,使她具备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文艺兴趣,这为她后来的写作种
下了第一颗种子。
托妮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后,进入当时专门为黑人学生开设的位于首都华盛顿
的霍华德大学。她因能歌善舞曾被选为校花,但看到同学们那种一心要做“高级黑人”
的架势,她心中感慨万千。她在暑期到南方的巡回演出中,得以亲身体会到被美国黑人
视为故土的南方生活,并汲取了作为黑人根基的南方文化,由此坚定了要为黑人大声疾
呼的志向。
后来托妮赴康奈尔大学深造,以论述福克纳和沃尔夫作品中的自杀主题... 阅读全帖
w**m
发帖数: 4061
24
古训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古训又曰:文人好权柄,武人好名声。
故隋唐三十六条好汉,皆死于虚名之惑累;唐宋八大家之文宗,无不为朝廷之重臣
。刀枪剑戟可以杀人,血溅五步,匹夫之怒;文章翰墨可以杀人,流血千里,祸害万年
。文章千古事,能不谨严乎?
或曰:今之世,乃商品经济之世,点击率之世,版税为王之世。作家文人,屠狗卖
肉之徒尔。古之文人,货卖帝王家,今之作家,货卖消费者。卖于帝王,讲究身段,一
嗔二笑三挑逗,欲迎还拒,乃曰范儿。卖于消费者,讲究嗓门,一喊二吼三吆喝,强拉
硬拽,其名传销。古今皆一,无有贵贱,卖文收钱,方是正宗。
余叹曰:文章沦丧,始于此也。古之文人,乃零售经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钱
两清,童叟无欺。今之文人,乃批发经济,堆物如山,论斤买卖,腐肉滥鱼,夹塞而出
,流行于市场,蛊惑于人心,较之古人,不堪其甚也乎。
既叹而矣,乃做《中国当代作家排行榜》,择市场中高标大名者,点评其得失,序
列其排行,发布于网络,虽不为惩善罚恶之标准,聊以为顾客买卖之参考。个人之好恶
,游戏之言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多事。知我罪我,我已高卧,白云松冈
,物我两忘。(http://ww... 阅读全帖
n****b
发帖数: 744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你最喜欢的外国作品
这是教诲。
来一google translate 的美国当代文学鸟瞰吧。
虽然其确切的参数仍然值得商榷,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最突出的文学运动已被后现
代主义。托马斯品钦,一个开创性的形式执业,提请在他的时空扭曲,不可靠的叙述者
,和内部的独白,如现代派灯具的工作,加上明显的后现代的技术,如元小说,
ideogrammatic表征,不切实际的名称(Oedipa马斯,班尼亵渎等),荒诞的剧情元素
和双曲幽默,​​故意使用过时和之乎者也,对殖民主题的强烈关注,一个
颠覆性的高与低文化的混合。 1973年,他出版了重力的彩虹,在这一流派的领导工作
,从而赢得了国家图书奖,并获得普利策奖提名小说那年。他的其他主要作品包括他的
首次亮相,五(1963年),地段49的哭声(1966年),梅森和迪克逊(1997),和对日
(2006年)。
托尼莫里森1986年在迈阿密国际书展
托尼莫里森,最近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文学收件人,写在一个独特的抒情散文风格,
出版了她的备受争议的小说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广泛的好评,在1970年。小说,在美
国学校的广泛研究,包括1965年的民权... 阅读全帖
n****b
发帖数: 744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说你最喜欢的外国作品
这是教诲。
来一google translate 的美国当代文学鸟瞰吧。
虽然其确切的参数仍然值得商榷,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最突出的文学运动已被后现
代主义。托马斯品钦,一个开创性的形式执业,提请在他的时空扭曲,不可靠的叙述者
,和内部的独白,如现代派灯具的工作,加上明显的后现代的技术,如元小说,
ideogrammatic表征,不切实际的名称(Oedipa马斯,班尼亵渎等),荒诞的剧情元素
和双曲幽默,​​故意使用过时和之乎者也,对殖民主题的强烈关注,一个
颠覆性的高与低文化的混合。 1973年,他出版了重力的彩虹,在这一流派的领导工作
,从而赢得了国家图书奖,并获得普利策奖提名小说那年。他的其他主要作品包括他的
首次亮相,五(1963年),地段49的哭声(1966年),梅森和迪克逊(1997),和对日
(2006年)。
托尼莫里森1986年在迈阿密国际书展
托尼莫里森,最近的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文学收件人,写在一个独特的抒情散文风格,
出版了她的备受争议的小说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广泛的好评,在1970年。小说,在美
国学校的广泛研究,包括1965年的民权...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2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冬奥的开幕录像真好看
Rank名次 Title of Great Novel书名 Year出版年份 Author作者(国别)
1 Don Quixote堂吉诃德 1605,1615 Miguel de Cervantes塞万提斯(西班牙)
2 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 1869 Leo Tolstoy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
3 Ulysses尤利西斯 1922 James Joyce詹姆斯•乔伊斯(爱尔兰)
4 In Search of Lost Time追寻逝去的时光 1913-27 Marcel Proust马塞尔•普
鲁斯特(法国)
5 The Brothers Karamazov卡拉马佐夫兄弟 1880 Feodor Dostoevsky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罗斯)
6 Moby-Dick白鲸 1851 Herman Melville赫尔曼•梅尔维尔(美国)
7 Madame Bovary包法利夫人 1857 Gustave Flaubert福楼拜(法国)
8 Middlemarch米德尔马契 1871-72 George Eliot乔治&...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7050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新闻周刊》:最好的100本书
《新闻周刊》:最好的100本书
1. 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
作者 : Leo Tolstoy列夫托尔斯泰
2. 1984
作者 : George Orwell乔治奥威尔
3. Ulysses尤利西斯
作者 : James Joyce詹姆斯乔伊斯
4. Lolita洛丽塔
作者 : Vladimir Nabokov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
5. THE SOUND AND THE FURY喧嚣与骚动
作者 : William Faulkner福克纳
6. Invisible Man隐形人
作者 : Ralph Ellison拉尔夫·埃里森
7. To the Lighthouse到灯塔去
作者 : Virginia Woolf沃尔夫
8. Iliad and Odyssey boxed set
作者 : Homer荷马
9. 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作者 : Jane Austen奥斯汀
10. The Divine Comedy神曲
作者 : Dante Alighieri但丁
11. 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故事
作者 ... 阅读全帖
p*********3
发帖数: 2039
29
缘起
古训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古训又曰:文人好权柄,武人好名声。
故隋唐三十六条好汉,皆死于虚名之惑累;唐宋八大家之文宗,无不为朝廷之重臣。刀
枪剑戟可以杀人,血溅五步,匹夫之怒;文章翰墨可以杀人,流血千里,祸害万年。文
章千古事,能不谨严乎?
或曰:今之世,乃商品经济之世,点击率之世,版税为王之世。作家文人,屠狗卖肉之
徒尔。古之文人,货卖帝王家,今之作家,货卖消费者。卖于帝王,讲究身段,一嗔二
笑三挑逗,欲迎还拒,乃曰范儿。卖于消费者,讲究嗓门,一喊二吼三吆喝,强拉硬拽
,其名传销。古今皆一,无有贵贱,卖文收钱,方是正宗。
余叹曰:文章沦丧,始于此也。古之文人,乃零售经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钱两清
,童叟无欺。今之文人,乃批发经济,堆物如山,论斤买卖,腐肉滥鱼,夹塞而出,流
行于市场,蛊惑于人心,较之古人,不堪其甚也乎。
既叹而矣,乃做《中国当代作家排行榜》,择市场中高标大名者,点评其得失,序列其
排行,发布于网络,虽不为惩善罚恶之标准,聊以为顾客买卖之参考。个人之好恶,游
戏之言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多事。知我罪我,我已高卧,白云松冈,物
我两忘。
略序体例如下...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0
10月13日早上莫言在家中接受访谈。
在莫言高密家的楼下,总有三五媒体把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幸运儿,可以约上专访或至少能够问上几个问题。不过莫言行踪不定,大家大多失望而归。但在13号的早晨,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莫言家的时候,居然还沾上了一点幸运的气息。莫言在三楼的大哥家接受完一家媒体的专访之后,同意接受像我一样来撞运气的人的简短采访。他一进五楼的家门,于媒体的簇拥下刚在沙发上坐定,便伸出手指强调说“一人一个问题”。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莫言虽然语气平和,却略显谨慎,话语不多,让你很难窥探出他处于这种喧闹中,除了疲倦,还有什么其他心情。
得知消息,几小时后才平静
为什么惊奇呢?就是因为全世界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家,怎么会轮到我头上呢?……我配得这个荣誉吗?我就很惶恐。
记者:祝贺你获奖,能再谈谈获奖之后的感受吗?
莫言:当时瑞典学院的常务秘书给我打电话时我就说,我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很惊奇。为什么惊奇呢?就是因为全世界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家,怎么会轮到我头上呢?第二很惶恐,就是有这么多优秀作家,(诺奖却)突然落到了我头上。我就在思考什么原因呢?我配得这个荣誉吗?我就很惶恐。这是当时的感受,过了几个小...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1
莫言获奖后,诺奖评委马悦然、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都来到中国。两人都是为了推广自己的书来的(马悦然翻译的特朗斯特罗姆的《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埃斯普马克的七卷本小说《失忆》首部),但抛向他们的问题几乎都是关于莫言的。23日上午,埃斯普马克和《失忆》的译者万之与几家媒体的小型见面会,基本成了“莫言专场”,所幸,作为一名作家与文学评论家,埃老的回应又超越了目前的“莫言热”,回归到文学本身。
鲁迅曾谢绝诺奖提名
据《新京报》报道,林语堂、刘半农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沈从文去世前曾上“五人名单”。
记者:外界有很多传闻说中国作家鲁迅、老舍和沈从文都差一点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你能和我们具体说说背后的故事吗?
埃斯普马克:是的。我们确实讨论过鲁迅。问题是,在二战以前,没有来自东亚国家的提名。后来赛珍珠提名了林语堂,还有一个很好的中国学者、人道主义者刘半农也被提名了,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人们并没有将他看成一个作家。
我们最先考虑的是鲁迅。当时瑞典著名的地理学家斯文赫定是后面的推动人。他们找到刘半农去问鲁迅,鲁迅说我不想得奖,我还不够格。鲁迅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后来他去世了。
记者...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16625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altopalo (城市猎人),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1 18:09:11 2012, 美东)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图)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于 2012-10-11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消息为持续近
半月的“莫言得诺奖”喧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此前的争议将莫言推到风口浪尖上,各种讨论在文学作品和道德伦理中攻讦不休,
而很少涉及到对他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很多人连莫言的作品都没
有读过,但仍然可以信口开河,肆意攻击。甚至有人以为莫言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作家,
靠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炒作才爆得大名。其实,近年来莫言一直出现在诺贝尔传闻名单之
上,各种传闻或风言风语一年一度地满天飞。只是今年传闻依托着新媒体的新力量,传
播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而已。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莫言和他的作品一直处在争议漩涡中心,他的每一... 阅读全帖
f****s
发帖数: 276
33
中国大陆作家莫言今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还将他的作品与美国福克纳及哥伦
比亚的马奎斯比较。出身解放军的莫言今年4月接受英国文学杂志“格兰塔”(Granta
)访问时说,言论审查有利于创作。
格兰塔编辑弗利曼(John Freeman)是在伦敦书展时访问莫言。
佛利曼问到,回避言论审查是否是个微妙的问题,魔幻现实主义发展出来的方法,以及
比较传统的角色刻画手法可以到达什么样的程度,而能让作家可以表达最深层的关心,
而不用倚靠争议来表达?
莫言说:“是的,确实。许多文学手法有政治包袱,例如我们的现实生活,可能有些尖
锐或敏感的议题,不希望去碰的。在那种情况下,作家可以注入想像力,让他们脱离现
实世界,或者也许他们可以把那种情况夸大处理,以确定可以凸显出来,而且很生动,
并带有现实世界的特征。因此,我真的认为这些限制或审查非常有利于文学创作。”
瑞典评审团说,莫言“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莫
言将幻想与现实、历史与社会观点混合在一起,创造出如同美国作家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与哥伦比亚作家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16625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altopalo (城市猎人),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1 18:09:11 2012, 美东)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图)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于 2012-10-11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消息为持续近
半月的“莫言得诺奖”喧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此前的争议将莫言推到风口浪尖上,各种讨论在文学作品和道德伦理中攻讦不休,
而很少涉及到对他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很多人连莫言的作品都没
有读过,但仍然可以信口开河,肆意攻击。甚至有人以为莫言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作家,
靠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炒作才爆得大名。其实,近年来莫言一直出现在诺贝尔传闻名单之
上,各种传闻或风言风语一年一度地满天飞。只是今年传闻依托着新媒体的新力量,传
播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而已。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莫言和他的作品一直处在争议漩涡中心,他的每一...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2017-12-20人到中年 微信号 middleage
功能介绍
呵护中国最有贡献的人群,让未来的老年人更有活力,感悟人生,传递正能量
摘要
我前半生戎马中国,后半生旅居海外,走过西藏,在陇西高原上观望。特别是少年到青
年时代,军队生活给我的烙印最深,那是我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那段时光影响着我
此后的每一部作品。
读书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
作者:严歌苓
一、我关于阅读与写作的记忆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虽是作家,但他很少用自己的文学理念影响我。在我的生
活学习中,父亲就是一个很客观的教师,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文学伴侣,最好的交流文学
的朋友。父亲常与我沟通他最近读的好书,也会建议我去读。
每天早上不管多忙,我都要拿出一小时与父亲喝咖啡,然后谈一谈我最近写的文字,他
看完以后会提很多建议。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这么一个可以谈心的人陪伴,我觉得很幸
运,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感到荣幸。
父亲开始并不看好我写小说,对于我走上写作的道路,他完全感到意外,也完全不知道
自己的女儿可以成为一个小说家。小时候,我是一个爱唱爱跳的小姑娘,经常进入属于
小孩子自己的剧团组织去跳舞,自己的梦想就是站在...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6963
36
环球网 2018-08-22
美国的夏天快要结束了,你还无法决定要在沙滩上读什么书?据美国“侨报网”8月21
日报道,美国第44位总统奥巴马就是一名读书爱好者,作为现代政治最伟大的演说家之
一,他在入主白宫之前通过阅读受到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作家的影响。
据CNN报道,在这个夏天的尾巴,奥巴马推荐了这些书:
奥巴马(Barack Obama)说,“今年夏天,我被新的小说所吸引,重新审视了一部古老
的经典,并重申了我们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共同前进的能力。”(图片来源:美联社)
——塔拉·韦斯特弗(Tara Westover)的《受过教育》“Educational”,这是本关于
一位女性的回忆录,讲述了她把自己的生存主义爱达荷根源抛在身后的故事。
——迈克尔·昂达杰(Michael Ondaatje)的《战争之光》“Warlight”,这是一本二
战后的小说,奥巴马说它是“对战争对家庭造成的挥之不去影响的沉思”。
——《美国婚姻》“An American Marriage”,作者是塔亚里·琼斯(Tayari Jones)
,讲述的是一个新婚的黑人律师被错判犯有强奸罪的故事。
——瑞典学者汉斯罗斯...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37
来自主题: USANews版 - 语言的背叛
哈金是一位华裔美国作家。他出生在中国,于1984年移民美国后开始用英文创作小说。
他发表过五本小说,包括《自由生活》(A Free Life, 2007)、《等候》(Waiting,
1999)和《战废品》(War Trash, 2005)。其中《等候》连获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和笔会/福克纳奖(PEN/Faulkner Award),《战废品》获笔会/福克纳奖。
以下内容摘自哈金在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举办的"坎贝尔讲座"(Campbell
Lectures)的讲义汇编《移民作家》(The Writer as Migrant, 2008)。
a******o
发帖数: 16625
38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图)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于 2012-10-11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消息为持续近
半月的“莫言得诺奖”喧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此前的争议将莫言推到风口浪尖上,各种讨论在文学作品和道德伦理中攻讦不休,
而很少涉及到对他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很多人连莫言的作品都没
有读过,但仍然可以信口开河,肆意攻击。甚至有人以为莫言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作家,
靠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炒作才爆得大名。其实,近年来莫言一直出现在诺贝尔传闻名单之
上,各种传闻或风言风语一年一度地满天飞。只是今年传闻依托着新媒体的新力量,传
播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而已。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莫言和他的作品一直处在争议漩涡中心,他的每一部作
品出版都带来了几乎绝然相反的争议态度,而与他及他作品相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
数量惊人,在专业数据库里你可以搜索到大量与莫言相关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
礴,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独具个人魅力。他在中国一...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9
1. Middlemarch, by George Eliot
其实不记得内容,只记得当时很喜欢艾略特的中正(middle),作为女作家毫不自恋自艾,
坚强独立,又不失细腻丰富。后来看过她的The Mill on the Floss,中译名《弗洛斯
河上的磨坊》,也很好看,小女孩离家出走的茫然失落和固执印象很深。乔治艾略特在
国内更出名的作品是《织工马南传》(Silas Marner)和Adam Bede,都有社会主义倾向
。我看标题就没兴趣,抱歉……
2. 笑傲江湖,金庸著
金庸的大部分书都在中学大学反复复习过数十遍,印象之深,无以复加。最喜欢笑傲的
浪漫洒脱。
3.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著
其实是个中篇。从小喜欢这种绝望的爱情故事,从海的女儿到岳灵珊铁珊瑚之类。茨威
格擅长心理描写,《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写赌徒的手透露出的性格和故事
也非常生动。他也是自由主义捍卫者,《异端的权利》很是民主人士的宪章篇。我印象
最深的倒是文中对高贵欧洲文化的痛切哀悼;关于政治、民主的说理我觉得不太清晰,
他的人文性太强,最终也没有给出可信服的理由,为什么加尔文时代的独裁暴政的瑞士
,... 阅读全帖
w**m
发帖数: 4061
4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2012,新书读什么
这个单子参考了各种网站资源,偏重个人喜欢的小说类,非小说类照顾不到,小说类里
的科幻、浪漫等题材也有各自2012值得留意的新书,欢迎补充。
1. Home by Toni Morrison (May 8)
http://www.amazon.com/Home-Toni-Morrison/dp/0307594165
头一位,不能不提Morrison,当代美国文学巨擘这个称谓并不为过,1988年普利策奖小
说类,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1931年出生的她马上就要81岁了。她的小说我还一本都没
读过,看来今年该应景的读一下了。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从这三本开始着手。
The Bluest Eye (1970)
Song of Solomon (1977)
Beloved (1987)
2. In One Person by John Irving (May 8)
http://www.amazon.com/One-Person-Novel-John-Irving/dp/145166412
二一位,1999年凭《苹果酒屋的法则》拿下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约翰-艾文,文风
幽默。他不少作品都拍成了电影...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054
4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有完有了的库切(完)
性*
几年前王安忆说她边做笔记边读库切,觉得说来说去最根本的还是性和欲望。我觉王安
忆是看走眼了。库切写的性只是叫人产生羞耻的动机。每部小说里几乎都有很离奇的性
,老人和少女,文明人和野蛮人。这要是纳博科夫或者王安忆那就有的好把性写的如何
erotic了。而事实上库切写的性几乎是没什么欢乐可言的,从某种角度来说,特别是在
Disgrace里,简直是人作为动物的羞耻的背负。
语言*
几年前英文系出了一帮子比较库切和海明威的语言的研究。我没仔细读那些研究,所以
也不好说。可能长短句的交错有点像。但是说到语气就太不象了。海明威写战争是透着
调侃的,往往幽默着然后陡然就沉重其来了。库切呢,那语言是做成重磅炸弹砸在人心
上的。幽默偶尔有,调侃绝无。
我觉得比较库切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比较靠谱,大段大段的心理斗争。
还有就是,从用词来看,"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里明显的用厚重的生僻词汇
要多,然后发展到"summer time",口语话逐渐强烈。当然和小说主体的抽象程度有关。
不过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库切说翻译Borges的人用词太深奥,没有必要。这个么,不用
那么少...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15642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ltopalo (城市猎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图)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1 18:09:32 2012, 美东)
发信人: altopalo (城市猎人),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1 18:09:11 2012, 美东)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图)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于 2012-10-11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消息为持续近
半月的“莫言得诺奖”喧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此前的争议将莫言推到风口浪尖上,各种讨论在文学作品和道德伦理中攻讦不休,
而很少涉及到对他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很多人连莫言的作品都没
有读过,但仍然可以信口开河,肆意攻击。甚至有人以为莫言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作家,
靠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炒作才爆得大名。...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43
再谈莫言:政治以何种方式影响这位作家
本月初,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中国小说家莫言。中国国内和国际舆论对此纷争四起。大
约两周前,“中参馆”发表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罗福林(Charles Laughlin)的题为《莫
言的批评者错在何处》的文章。这篇文章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更早以前林培瑞为《纽约书
评》所撰的《这位作家配得诺贝尔奖吗?》(Does This Writer Deserve the Prize?)
一文的批评。中参馆在此特别邀请林培瑞回应罗福林的评论。
我认为,罗福林的文章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莫言和其他中国当代作家有没有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陷入了毛式语言,因此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文学表达也限制了他们的境
界?第二,尽管他们生活在政治言论审查的制度中,这样的作家有没有办法写出漂亮的
文学?
毛式语言的陷阱有多深有多广?
在这个问题上,罗福林不赞成孙笑冬(Anna Sun)在《凯尼恩评论》上发表的《莫言的病
态语言》(The Diseased Language of Mo Yan)一文的观点。孙发现莫言所写的几乎每
一页都充斥着农村方言、社会主义流行语的老生常谈,以及文学的装模作样的大...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4
对啊英式传统。虽然看不懂英式幽默,哈哈。福克纳的rose for emily很喜欢但不明白
,go down moses也是。thomas wolfe很喜欢,乡愁兮兮的。你喜欢sophie's choice的
作者William Styron吗?他说自己很受福克纳影响,有南方文学特色。
wh
发帖数: 141625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Top 100 Books
美国人爱福克纳,英国人爱奥斯丁。福克纳很是南方本土文化的代表。奥斯丁其实是上
个世纪开始炒热的,以前古典时代不流行这种琐碎小叙事,现在非常流行。
l*****f
发帖数: 13466
46
福克纳,马克吐温总不算吧。
不过福克纳我读不下去,喜欢马克吐温
o**a
发帖数: 472
4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当海明威遇到菲茨杰拉德 (转)
文学史上总爱把福克纳与海明威比较,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诺贝尔文
学奖得主,而且两人关系不好,几度交恶,论战了多年。但我以为,
海明
威其实应该和菲茨杰拉德作一番比较的。
我从前就很喜欢菲茨杰拉德,曾经买过五本不同版本的中文版《
了不
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一本英文版,还有他的传记。以
前看
时,只是觉得好看,说不出的味道,由于不是英美文学科班出身,对
其作
品的分析与品位只是业余的罢了,再度跨进学校大门,便觉得应该读
一下
原版的了,前一阵子看完之后,又生出诸多感想,其中一点就是与海
明威
的比较。
实际上,菲茨杰拉德是个无动机创作者,正如爱尔兰伟大诗人
Yeats
(叶芝)一样,一生追求解放运动女英雄毛冈未果,但相应的留下了
流传
后世的诗篇。但是不能简单的从创作动机来阐述菲茨杰拉德的实际作
品,
和海明威不一样,菲茨杰拉德正是缺乏某种内涵和洞察力而使其作品
显示
出了独特的魅力。海明威和福克纳一样,视文学创作为己任,二人各
因展
现了人类社会与人本身不同的精神隐喻世界而获得诺贝尔奖,菲茨杰
拉德
则不一样,就是为了生活而写作,为了实现他的American
k***a
发帖数: 92
4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你要的是什么Re: 关于喜宝
我想, 我从《活着》与《我弥留之际》中学到的,那就是“个人的苦难只是人类
的苦难史中微不足道的一环。”在生存中挣扎,在自我的灵魂中挣扎,这是人类无法
摆脱的命运。我们无法改变这种命运,但是我们却可以选择面对这种命运的态度,
选择我们看待生活的目光,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风格。也许具体的生活是无法
改变的,然而你总可以坚持你对待生活与环境相处的风格。对我而言,风格才是最
关键的。
呵呵,事实上我看了《我弥留之际》之后,就对《活着》没什么感情了。类似的主题,
福克纳的处理要成熟老练得多。余华那时候的作品,还是有很重的斧凿痕迹。据他
所说,《活着》的灵感来自于一天在王府井大街上看到一个旁若无人失声痛哭的女子。
我不知道是否也来自于福克纳。
最近似乎感想不少。其实也不是什么很认真的想法。有时候看着自己说过的话觉得
很可笑。文字相较于生活本身,总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然而是不是这样,关键也
不在于事实如何本质怎样,而在于你看待它们的方式。这样的一点点浪漫或许是最
真实的东西。















s*******3
发帖数: 9
49
福克纳写过一个短篇《明天》,里面说一个十几岁的姑娘被一个年轻流氓诱惑,打算跟
他私奔。出走当夜被姑娘父亲发现,枪杀了那年轻人。
福克纳让辩护律师说道:“……他的女儿,由于年轻人的刚愎自用和愚蠢——这也是她
和别人一样并没有主动要求继承的亘古以来的复杂的激情、本能和信念——没有能力保
护自己。于是,他尽他最大的能力和信念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没有要求别人帮忙,默默
地接受他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所带来的后果。”
在这位雄辩的律师发言后,那父亲本来会被当庭释放的,——如果不是因为某一个陪审
员和被杀死的年轻人有关系的话。
年轻人死后,小说就未曾再提及那女儿,前文中对她也是一笔代过,因为不是主角。但
是我却对此很感兴趣。情人被父亲杀死之后,那姑娘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也许那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姑娘。那年轻人本来配不上她,但闭塞的生活封锁了她的眼
界,因年轻而激荡的好奇心让她沉醉于年轻人的吹嘘、莽撞和武勇。那是和她十几年的
薄弱经历截然不同的生活。她的热情被轻易点燃。熟练的甜言蜜语和故作姿态让她心甘
情愿地打开了自己的窗,年轻人带着胜利的骄傲和轻慢跨步走进去。她在他怀里,带着
爱的温柔和奉献的决心。而他洋洋...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50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图)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 于 2012-10-11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消息为持续近
半月的“莫言得诺奖”喧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此前的争议将莫言推到风口浪尖上,各种讨论在文学作品和道德伦理中攻讦不休,
而很少涉及到对他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很多人连莫言的作品都没
有读过,但仍然可以信口开河,肆意攻击。甚至有人以为莫言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作家,
靠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炒作才爆得大名。其实,近年来莫言一直出现在诺贝尔传闻名单之
上,各种传闻或风言风语一年一度地满天飞。只是今年传闻依托着新媒体的新力量,传
播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而已。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莫言和他的作品一直处在争议漩涡中心,他的每一部作
品出版都带来了几乎绝然相反的争议态度,而与他及他作品相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
数量惊人,在专业数据库里你可以搜索到大量与莫言相关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
礴,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独具个人魅力。他在中国一...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