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知识青年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g
发帖数: 9656
1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中国秘密战-1
第一章 特务 特科 特区中国最早的“特务”组织(1)
谈起情报和保卫系统,人们的第一反应是惊呼:“特务!”搞情报的人是特务,搞保卫
的人要抓特务,反正离不开那令人发指的“特务”。解放前,共产党谴责国民党搞“特
务统治”;建国后,“抓特务”又是防止国民党破坏的重要任务:“特务”,似乎成了
贬义词。定义总是形式的,实体才是实在的。作者决心找到中国最早称为“特务”的组
织机构。
找来找去,没有找到国民党那儿,倒找到共产党这儿了。
据作者考证,在中国的情报、保卫界,最早出现“特务”一词与最早称为“特务”的组
织,都来自1927年5月的中共中央军委“特务工作处”。
1927年国共分裂,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缺乏自卫意识的共产党人惨遭屠
杀。合法地位变成非法地位,中共中央机关被迫从上海迁往武汉。出于保卫自身安全的
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央军委之下设立一个“特务工作处”。
这个“特务工作处”隶属于中央军委。当时的中央军委机构精干,书记周恩来、秘书长
王一飞、参谋长聂荣臻;机关驻地汉口余积里12号,三楼三底两厢的石库门式房子,组
织科在楼下西厢,秘书处在楼上西厢,周恩来在楼上客堂办公,特务...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卷二:田家堡迷雾
卷二:田家堡迷雾
正文 第一章 长才报案
在上一部小说里面,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地方,它就是泰山北麓瓢儿井的田家堡。在欧
阳平等人终结“12。26”凶手案之后不久——一九七一年一月二十一日,田家堡发生了
一起恶性的杀人案:田家堡有一个很大的水塘,面积有二十亩左右,水塘的名字叫田家
大塘,杀人案就发生在这个水塘里面。
田家堡人在田家大塘里面的淤泥里面拽出了一条人的大腿。
报案的人是大队民兵营长田长才。
欧阳平、李文化和小曹赶到田家堡的时候,碰到不少人往一个方向走——田家大塘,
当四个人穿过田家堡——出现在茂密的树林边的时候,从人群里面走出两个男人来,经
田长才介绍,这两个人是大队书记刘名传和大队治保主任马迎美。
刘书记的年龄有五十几岁,马主任的年龄有三十几岁。这两个人,包括田长才都是田家
堡人。
田家大塘的位置在田家堡的后面,最近的地方距离村庄有三百多米。这是一个很不规则
的大水塘,附近的人称田家大塘为“鬼塘”,之所以叫“鬼塘”,是因为“鬼塘”过去
淹死过好几个人。
“鬼塘”呈锅底状,最深的地方有十几米,“鬼塘”从来没有干涸过——田家堡辈分最
高、年纪最大的田老爷子的脑海里也没有“鬼塘”干...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王磊光在家乡登山。背景是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王磊光说,希望人们说起自己的家乡是“那里很美”,而不是“那里很穷”。受访者供图
对话动机
春节期间,一则题为《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的文章(以下简称返乡笔记)在网络上迅速蹿红。读过文章,有人被戳中乡愁,生出无限共鸣,有人觉得字里行间满是“文青的矫情”。新京报记者对话作者王磊光,解析文章爆红背后一名乡村青年对故乡的爱与忧愁。
王磊光,80后,湖北罗田人,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在读博士。
解剖乡土中国的一个样本,才发现多了物质,少了精神。自给自足、守望相助的乡村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农民不再种地,而是在城市讨生活,中国农村的凋零已是不争的事实。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小山村?
网友@疑似学者评《返乡笔记》
走红
文章还有未尽之语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写这篇文章?
王磊光:这是2月1日我参加一个论坛的演讲稿。因为每次回家过年都有意把一些见闻记录下来,这次算是有个梳理。“返乡笔记”应该是数次的总结。
新京报:对于后来文章的火爆没有想到?
王磊光:完全没有。演讲后,有媒体的公号负责人联系我导师,问能不能转载这个文章。没多久阅读量就10000...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邓小平恋爱史:卓琳起初不乐意 组织上施加压力(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21:59:44 2011, 美东)
核心提示:组织上介绍浦群英与邓小平结识,起初浦群英并不乐意。在一期班中,浦群
英、吕璜、邓涛三个女生分外要好,曾被领导批评搞小集团。吕璜知道,动员浦群英和
邓小平谈恋爱,组织上施加了压力!
本文摘自《中国秘密战: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纪实》,作者:郝在今,出版社:金城出
版社
“黄埔一期”,之所以出名,还因为有八个女学员。情工人员就够神秘的,女情工,岂
不更添一份神秘?
延安本是偏远小城,本地人口不过千把。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的到来,迅速改变人
口构成,最大特点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许多男性老干部、老红军找不到妻子,大家
都是光棍,眼睛就瞄准当地女青年。别看陕北是个穷地方,男人女人却形象出色。这里
古来为各族征战之地,当然也有血统交融之优势,陕北人生得身材高挑,鼻梁挺直,米
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美得很。
杨玉英是清涧人,...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5
【阿波罗新闻网2011-05-08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当林彪的权力已达到顶
峰的时候,林家为了既能娶到称心如意的媳妇,又能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打着招收“
特种兵”的旗号,为林家“选美”。堂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大军区、几大兵种也卷
入其中。
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当林彪的权力已达到顶峰的时候,林家为了既能娶
到称心如意的媳妇,又能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打着招收“特种兵”的旗号,为林家“
选美”。堂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大军区、几大兵种也卷入其中,争先恐后地成立“
选美”办公室,把“选美”当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以招收“特种兵”、“外事工作
人员”、“话务兵”等名义,秘密筛选“标准姑娘”。为了解当时在全国各地招收“特
种兵”的不同情况,今将在宁波鄞县招收“特种兵”、“外事工作人员”这一段鲜为人
知的历史披露于众。
神秘客到鄞县“招兵”
1971年初春的一天上午,在浙江鄞县县委办公室里来一男一女两位军人,向文书自
我介绍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的,男的姓霍,女的姓王。然后拿出浙江省委书记
陈励耘(林彪集团成员)写给各县、市革命委员会主任的亲笔信。文书接过信一看,主...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6
因收听敌台被判重刑《知青之歌》作者冤狱九年
任毅
不知不觉,下农村已经半年了。美好的愿望都被严峻的现实击得粉碎,严重的问题
是教育农民,还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两句话都是他老人家讲的,不能讲哪句正确
哪句不正确。
也就是在那时候,1969年5月的一天,我们来到了江浦县汤泉公社原五中插队的初
三同学伍××的小村庄,见到了南京到新疆插队的高世隆所作的《塔里木——我的第二
故乡》的歌曲。“独在异乡作异客”的共同感受深深地触动了我,唱着唱着我不由动情
了,低沉、缓慢、思念家乡的歌词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知青。在场的不知道哪一位同
学讲:“工人有工人的歌,农民有农民的歌,我们知识青年为什么不能有一首自己的歌
曲呢?”由于原歌曲太短,不能抒发我们知青的感情,唐义龙把续写的任务交给我去完
成,我接受了。可敬的唐义龙同学无论在我逮捕后还是艰难的平反过程中,都义无反顾
地承担了责任,这在我的平反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我都深深地感激他,愿
他“好人一生平安”。
5月的江浦农村,正是麦收的季节。我们第一次参加这超体力的沉重的劳动。跟着
太阳起,伴着月亮归是我们那时的实际生活写照。夜已经很深了,同伴们...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14173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verlap (过火地),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977年,邓小平如何决策恢复高考[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11 17:23:04 2017, 美东)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49256?group_id=857383252393066497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也
是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论和回忆的一个话题,高考改革也一直牵
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高考是一个万众瞩目、影响重大的教育考试制度,而1977年恢复高考,是“文革”后拨
乱反正开创新局的分水岭,是弃旧图新的标志,因而被一些论者看成是个人和民族的“
诺曼底登陆”,[1]是“中国青年的复活节”……。确实,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
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它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历史,是一
种历久弥新的记忆,是一个永留史册的传奇。
突破坚冰的举措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以后,开始终结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8
核心提示:组织上介绍浦群英与邓小平结识,起初浦群英并不乐意。在一期班中,浦群
英、吕璜、邓涛三个女生分外要好,曾被领导批评搞小集团。吕璜知道,动员浦群英和
邓小平谈恋爱,组织上施加了压力!
本文摘自《中国秘密战: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纪实》,作者:郝在今,出版社:金城出
版社
“黄埔一期”,之所以出名,还因为有八个女学员。情工人员就够神秘的,女情工,岂
不更添一份神秘?
延安本是偏远小城,本地人口不过千把。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的到来,迅速改变人
口构成,最大特点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许多男性老干部、老红军找不到妻子,大家
都是光棍,眼睛就瞄准当地女青年。别看陕北是个穷地方,男人女人却形象出色。这里
古来为各族征战之地,当然也有血统交融之优势,陕北人生得身材高挑,鼻梁挺直,米
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美得很。
杨玉英是清涧人,十几岁就是个俊俏姑娘,被招收到红军宣传队。保卫局不少人盯上杨
玉英,组织上却先照顾领导,于是周兴得以较早成婚。尽管男人们主动进攻,可陕北当
地的姑娘资源还是太少,组织上想了很多办法还是不够调剂。抗战开始作战部队大多开
拔,新来的知识青年大多还是男性,据说,延安的男女之比是:...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2812
9
不堪回首的往事:无数未成年的女知青惨遭蹂躏
信源:凤凰网|编辑:2011-04-18| 网址:http://www.popyard.org 抄送朋友|打印保留
【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八阕】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八阕》观点。--[服务使用须
知]【八阕】一个劳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地方:http://www.popyard.org
一个女知青麻木地推开生产队长家的门,一步一步、沉重万分地走了进去。
生产队长的桌上摆着半瓶二锅头和一小盘花生米,还有一张招工表格和生产队革委会的
大印。
女知青站住了,双目无神,象一个被送上祭台的羔羊。
生产队长甚至连门都不关,闪闪烁烁的油灯都不吹,就粗鲁地笑着,一把扯开女知青的
衣衫,无耻地揉摸那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乳房,然后把她推倒在充满汗味和臊味的木板
床上。
女知青没有喊叫,怕人听到,只是心和下体一同疼痛着。
当女知青从床上站起来,滞重地穿着衣服时,生产队长将血红的大印盖在了招工表上。
和那大印一样鲜红的还有床单上几块处女的血痕。
假如这仅仅是故事,是... 阅读全帖
i*****y
发帖数: 3449
10
多维历史】一个女知青麻木地推开生产队长家的门,一步一步、沉重万分地走了进去。
生产队长的桌上摆着半瓶二锅头和一小盘花生米,还有一张招工表格和生产队革委会的
大印。
女知青站住了,双目无神,象一个被送上祭台的羔羊。
生产队长甚至连门都不关,闪闪烁烁的油灯都不吹,就粗鲁地笑着,一把扯开女知青的
衣衫,无耻地揉摸那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乳房,然后把她推倒在充满汗味和臊味的木板
床上。
女知青没有喊叫,怕人听到,只是心和下体一同疼痛着。
当女知青从床上站起来,滞重地穿着衣服时,生产队长将血红的大印盖在了招工表上。
和那大印一样鲜红的还有床单上几块处女的血痕。
假如这仅仅是故事,是小说,那么,本文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
一九七二年,安徽某县首次由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全县数万知青展开大规模竞争,最
终有七十余人获得这天大的幸运。在进行上学前体检时,妇科检查的医生惊讶地发现,
七名女知青没有一名是处女,而且几乎全都不是陈腐性裂痕。她们都是在招生通知发下
以后失去贞操的。
女知青们是以肉体为代价换得一张离开农村的通行证的。
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八零年,全国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包括所谓回乡知青)达数千万...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115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祈望文革的灾难不要再重演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10年期间,按照叶剑英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
的说法,整了1亿人,死了2000万人,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如果再加上李先念(1977
年12月20日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说的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浪费和减收共计13000亿人
民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没有内战,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关
于是否真正存在“三年自然灾害”,大多数人持质疑态度,认为是政府故意推卸责任的
托辞),非正常死亡在5755万人以上(其中三年困难时期的死亡人数目前尚存在较大争
议,争议的范围从1000万至5000万不等),经济损失14200亿元。近30年国家基本建设
投资总额为6500亿元,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总的损失,是中国前30年基建
投资总额的两倍多。
人道主义灾难
文革中非正常死亡的人,主要包括由各地各级行政、司法和临时运动组织完全不必按照
中国大陆的法律程序和原则而判决处决的,因受迫害而得不到基本的生活所需、医疗服
务等的,以及不堪受辱而自杀的。有些人的死刑没有经过审判,往往是一个人说了算,
例如:张志新。中国大陆政府至今没有公开这一数目...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知青问题实质:工业化教育超前于工业化经济(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2 18:13:26 2012, 美东)
在工业社会充分发育之后,社会上的大部分不满,与其说是工业化的结果,不如说是工
业化没有完成的结果。
比如说,我们的父辈那一代有个知青问题,还因此留下了著名的“伤痕文学”。这显然
是很不好的记忆痕迹。不过,我们从社会学角度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知青问题和伤
痕文学是怎么来的呢?
所谓知识青年,并不是今天知识分子的意思。而是统指50年代以后受过教育的一代年轻
人,以区别于当时还没有受教育的同龄人,以及他们基本没受过教育的父辈(我的祖父
辈)。他们受过了工业化的教育,知道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精彩的
生活,认为这是自己理所应当的未来。当他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痛苦。
不过,当时的中国工业化教育超前于工业化经济,从1949年到1979年,每年的初中毕业
生从20万增长到1600万,增加了80倍。同期工业化的...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工业是天底下最浪漫的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工业是天底下最浪漫的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12 18:26:04 2012, 美东)
副标题:《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作者访谈之二
【1】 能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么?
坦率的说,做不到。
这本书的逻辑是这样的,先回顾近现代史,借助历史构造了一个工业视角的世界模型;
然后以这个模型为出发点,结合最近的时事,探讨一条未来的发展道路。我不希望读者
一定要接受我们提出的发展道路,但希望读者能认真思考我们构造的世界模型。这个模
型就是全书的核心。
不过,尽管我们对世界模型做了充分简化,但世界太复杂了,任何有效的模型都必须包
含最低限度的参数。比如工业革命的触发条件,比如现代工业对农业的改造,比如各种
运输方式之间的成本对比。我做不到用一句话来概况本书的结论。只能尽可能提高本书
的可读性。
【2】 换个方式,如果用一句话感性的描述这本书呢?
这个可以。从感性的角度说,这本书只描述了一个概念:工业是天底下最浪漫的事情...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纽时 - - 被利用的鲁迅 zz
被利用的鲁迅
在中国大陆,有关鲁迅的任何相关动静都会触动社会的敏感神经。
上周,鲁迅的散文《风筝》从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初中语文》中删除,出版方人民
教育出版社称“教材的文章替换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调整”,引发了文
化界、教育界间无法平息的风暴。
鲁迅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地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资排辈”的产物。“鲁郭茅巴老曹
”(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的排序等级森严,这六大天王始终在
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据重要份量。
而长期以来,鲁迅的人物形象与精神性格,在不同时代根据不同需求,一直进行着微妙
的调整和权威的解释。担负着塑造新时代新人的语文教材,也紧随着不同时代的不同要
求而加以调整。
鲁迅的创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核心文化资源之一,他对于传统文化颠覆性思想、他
对社会事件的尖锐批判,形成一种充满力量的新语义力场。鲁迅的作品奠定了新白话文
的怀疑态度和消解语势,他以非凡的语言才能所构建的文学作品令人读之难忘,成为新
派知识青年追读的精神食粮,而鲁迅本人则变成不满于时代的青年们的精神导师。
在新旧文化彼消此长的微妙对峙期,鲁迅作品是一股巨大的超能量块,只有如...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979
15
云南是个美丽的地方。大批知识青年来这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九六八年第一批北
京知青是在周恩来亲自批准下进入到西双版纳地区的,而后又有上海、昆明两地知青离
开家乡,来到漫长的边境线上,开垦荒山,种植橡胶树。
一九七零年云南农场在屯垦戊边的伟大指示下,成为昆明军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
大批现役军人进入到兵团,担任了由连长以上的全部正职干部。
四川省成都、重庆两市的知识青年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志愿,经过严格
政审,大批来到云南,认为自己已经成为准军人。
然而,知青们不会想到,几年后周恩来总理又会在看完一份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关于
奸污女知青的材料后击案大骂:“这不是共产党,这是国民党!”
其实按一些色狼的所作所为,就是国民党政府也绝不会容忍的。
上海女知青施某在连长的第一声哨子中便从睡梦中醒来,她以军人的速度和敏捷穿
上短袖衬衣、蹬上长裤和蚂蝗套,戴上头灯,挎上胶刀筐,穿上解放鞋,跑出了茅草房。
外面大森林起伏的阴影遮挡着黎明,几个小时后阳光才会照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
师范围内的这个小山寨,或者叫做连队。一盏又一盏晃动的头灯说明又一个割胶日开始
了。
头灯在通向橡胶林的道路上汇拢了,曲曲...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人民日报1973年08月10日第1版
编者按:七月十九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一位下乡
知识青年的信,并为此加了编者按。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
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
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
产实践中去”的指示,发表已经五年了。教育战线的斗、批、改,正在继续深入。我们
要认真学习和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
《辽宁日报》编者按:这里刊载的是张铁生同志在今年大学招生考核试卷背面写的一封
信。
张铁生同志是一九六八年的下乡知识青年,共青团员,现任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
四生产队队长。他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
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
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把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工人、农民、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选送大学,这是我国教育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也
必然会遇到各种旧的思想、旧的习惯势力的阻力。大学招生,在群众评议、群众推荐的
基础上进行适当...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人民日报1973年09月22日第3版
专栏:
上海师范大学 葛明文
《人民日报》发表了张铁生同志的《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
议论。不同的人对张铁生同志在这份“答卷”里提出的问题,又都交了不同的“答卷”。
大学招收什么学员,是关系到培养那一个阶级的接班人,引导青年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
。因此,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不是什么具体的方法,而是体现着一定的阶级利益的。从
历史上看,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考试制度;在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的路
线决定了不同的招生考试办法。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加强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实行科举取士。
那时,谁能滚瓜烂熟地背诵孔孟那一套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四书”、“五经”,作一
篇“代圣人立言”的刻板的八股文,谁就能“禄在其中”,去做官了。正因为如此,历
史上凡是通过层层考试中了状元的,一般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这样的考试制度,只能
够为封建统治者物色愚忠愚孝的官僚和鹰犬,驱使青年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所以
,封建王朝换了一代又一代,而科举考试制度却一直实行到清朝末年。在资产阶级专政
的国家里,推行诸如“证书考试”、“学位考试... 阅读全帖
o*****p
发帖数: 2977
18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349256?group_id=857383252393066497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招生考试史的新纪元,也
是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论和回忆的一个话题,高考改革也一直牵
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高考是一个万众瞩目、影响重大的教育考试制度,而1977年恢复高考,是“文革”后拨
乱反正开创新局的分水岭,是弃旧图新的标志,因而被一些论者看成是个人和民族的“
诺曼底登陆”,[1]是“中国青年的复活节”……。确实,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
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它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历史,是一
种历久弥新的记忆,是一个永留史册的传奇。
突破坚冰的举措
1976年10月,“文革”结束以后,开始终结持续十年的混乱状况,社会要逐渐走向正轨
,要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走上正常的轨道,必定要有一个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而恢
复高考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因此高考迟早会恢复。但在1977年就恢复,则是必然
中的偶然,与邓小平的英明决断密切相关。
现在人们才了解到,1977... 阅读全帖
y**h
发帖数: 3093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
今天 6 月 7 日,高考日。
40 多年前的 1977 年冬天,570 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最终 27.3 万人走进高等学府
,成为“文革”后第一批通过高考被录取的幸运儿,其中就有李克强总理。高考前,他
还是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
▲李克强在田头锄地时得到高考录取通知
那一刻,不仅改写了他们的命运,国家的命运也从此扭转。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邓小
平的一锤定音开始。
▲ 77 年高考现场
1
千万知青上山下乡
知青,特指从 1968 年代开始一直到 1978 年代末期为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
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大多数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
1966 年文革爆发。文革导致高考停止,到 1968 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既无法进入大
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
1968 年 12 月 22 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
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很有必要……”的指示。
随即,大批年轻人下乡去农村,...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惨痛记忆何以成了光荣梦想?
原创:赵士林 赵士林 微信号
功能介绍
士林夜话49
这两天,北大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鸿钧关于“新时期上山下乡工程”的
呼吁引发了热议。这里不想讨论于这个呼吁的具体设想,只想对于这个呼吁高举的旗帜
谈点看法。于打的旗帜是文革时期运动中的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凡是头脑正常的过来人都清楚,WG中所谓“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作为运动中的运动,主要原因就是HWB这样一个庞大的政治运动主体已进入就业阶
段,而凋敝的经济根本无法容纳安排如此庞大的就业人口,以政治动员方式驱使他们上
山下乡既掩盖和延缓了严重的失业问题,同时也防止了这股巨大的政治能量沦为失业状
态可能造成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因此,所谓“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质上就是让年轻人充当政
治动荡和经济凋敝的牺牲品,实质上就是一种“流放”。那是一个数千万失业年轻人葬
送青春的苦难历程,那是一个亿万本来就贫困不堪的农民被平添沉重负担的荒唐举措,
那是几代人的惨痛记忆。改革开放已四十年的今天,稍有心肝的人,都不会再将耻辱当
光荣,将苦难当幸福、将惨痛当美好。任何美化知青下乡的言行,...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亡命兴安岭
任化民 蔻蔻年华 微信号 coconianhua
功能介绍
要学着去享受生活,在一个有限的下午喝着咖啡,看看一场雨之后草木怎样变绿。
“生命像条河,生活的道路越是艰险,生命的浪花越好看。”中学时,读苏联小说《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在日记中写下的感想。没料到,命运真的让我的生活道路变得崎
岖艰险,大学生成了“反革命”、通缉犯,逃亡大兴安岭,过着野人般的“盲流”生活
。十年后,一九七八年才被吉林大学数学系找回落实政策。
往事不堪回首。但在大兴安岭的那段艰险的亡命生涯,却常常勾起我的回忆。这不仅是
越苦的越耐人回味,更主要的是,浑厚粗犷的大兴安岭铸就了我生命的根、生命的魂,
影响着我全部人生。就是后来我参军入伍,多次立功受奖,参加国庆观礼,登上天安门
城楼受国家领导人接见时,我都想到莽莽苍苍的大兴安岭,它是我登上天安门的主要台
阶。
在太平世道,妒忌人的坏人,他们的妒忌心只能压缩在胸内,不能释放;到了坏人当道
的动乱时代,人间正气消减,他们的妒忌心猛烈膨胀,便乘机干起原先想干不能干的各
种卑鄙的坏事来。狼要吃羊,随便都能找到借口,我无尽的灾难从我的一首小诗开始了。
一九六零年十月五日,农历...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8502
22
☆─────────────────────────────────────☆
Zhongrui (Karl Max) 于 (Thu Jul 28 13:38:06 2005) 提到:
毛泽东时代的真正成就(附明细表)

" 毛泽东不懂经济”几乎成了定论,而被海内外人士所接受。至于这个结论的根据是什么
则很少人细究。就井冈山和延安根据地时期来说,在中国也算是最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满
足几十万军民的生活和战争需要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济管理能力,要确保根
据地的长期生存是不可想象的。建国之初,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
油要靠进口。经过二十八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52年
,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
,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在毛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
三十倍。即使“文革”期间,工业平均发展速度也在10以上。这样的高速增长居然被贬之
为“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让人不仅要问:“何处不是边缘?”
以下是几个关键部门的发展数据: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uo (aeio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纽时 - - 被利用的鲁迅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11 15:23:17 2013, 美东)
被利用的鲁迅
在中国大陆,有关鲁迅的任何相关动静都会触动社会的敏感神经。
上周,鲁迅的散文《风筝》从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初中语文》中删除,出版方人民
教育出版社称“教材的文章替换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调整”,引发了文
化界、教育界间无法平息的风暴。
鲁迅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地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资排辈”的产物。“鲁郭茅巴老曹
”(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的排序等级森严,这六大天王始终在
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据重要份量。
而长期以来,鲁迅的人物形象与精神性格,在不同时代根据不同需求,一直进行着微妙
的调整和权威的解释。担负着塑造新时代新人的语文教材,也紧随着不同时代的不同要
求而加以调整。
鲁迅的创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核心文化资源之一,他对于传统文化颠覆性思想、他
对社会事件的尖锐批判,形成一种充满力量的新语义力...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10250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iebridge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信区: Piebridge
标 题: 揭40年前全国招特种兵:实为林彪儿子选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5 09:11:21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揭40年前全国招特种兵:实为林彪儿子选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5 01:33:23 2011, 美东)
【阿波罗新闻网2011-05-08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当林彪的权力已达到顶
峰的时候,林家为了既能娶到称心如意的媳妇,又能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打着招收“
特种兵”的旗号,为林家“选美”。堂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大军区、几大兵种也卷
入其中。
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当林彪的权力已达到顶峰的时候,林家为了既能娶
到称心如意的媳妇,又能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打着招收“特种兵”的旗号,为林家“
选美”。堂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大军区、几大兵种也卷入其中,争先恐后地成立“
选美”办公室,把“... 阅读全帖
n****4
发帖数: 12553
25
原标题:抗战时延安女青年为何约定“不嫁老干部”?
本文摘自《中国秘密战》,郝在今著,金城出版社出版
延安本是偏远小城,本地人口不过千把。中共中央和三大主力红军的到来,迅速改
变人口构成,最大特点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许多男性老干部、老红军找不到妻子,
大家都是光棍,眼睛就瞄准当地女青年。别看陕北是个穷地方,男人女人却形象出色。
这里古来为各族征战之地,当然也有血统交融之优势,陕北人生得身材高挑,鼻梁挺直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美得很。
杨玉英是清涧人,十几岁就是个俊俏姑娘,被招收到红军宣传队。保卫局不少人盯
上杨玉英,组织上却先照顾领导,于是周兴得以较早成婚。尽管男人们主动进攻,可陕
北当地的姑娘资源还是太少,组织上想了很多办法还是不够调剂。抗战开始作战部队大
多开拔,新来的知识青年大多还是男性,据说,延安的男女之比是:18∶1!
新来的知识青年中有不少女性,知识女性的来临改变了延安的风景。这些女性无不
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又大多来自大小城镇,仪容时尚,气质文雅,立即成了男性的“
觊觎”目标。
男干部择偶难,不止是基层情况,高级干部也难。别看延安来了不少女青年,但人
家未必看上老干部。...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揭40年前全国招特种兵:实为林彪儿子选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5 01:33:23 2011, 美东)
【阿波罗新闻网2011-05-08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当林彪的权力已达到顶
峰的时候,林家为了既能娶到称心如意的媳妇,又能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打着招收“
特种兵”的旗号,为林家“选美”。堂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大军区、几大兵种也卷
入其中。
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正当林彪的权力已达到顶峰的时候,林家为了既能娶
到称心如意的媳妇,又能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打着招收“特种兵”的旗号,为林家“
选美”。堂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几大军区、几大兵种也卷入其中,争先恐后地成立“
选美”办公室,把“选美”当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以招收“特种兵”、“外事工作
人员”、“话务兵”等名义,秘密筛选“标准姑娘”。为了解当时在全国各地招收“特
种兵”的不同情况,今将在宁波鄞县招收“特种兵”、“外事工作人员”这一段鲜为人
知的历史披...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6 00:10:44 2017, 美东)
人民日报1973年08月10日第1版
编者按:七月十九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一位下乡
知识青年的信,并为此加了编者按。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
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
毛主席关于“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
产实践中去”的指示,发表已经五年了。教育战线的斗、批、改,正在继续深入。我们
要认真学习和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
《辽宁日报》编者按:这里刊载的是张铁生同志在今年大学招生考核试卷背面写的一封
信。
张铁生同志是一九六八年的下乡知识青年,共青团员,现任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
四生产队队长。他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
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改革招生制度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需要——谈张铁生同志的“答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6 00:14:54 2017, 美东)
人民日报1973年09月22日第3版
专栏:
上海师范大学 葛明文
《人民日报》发表了张铁生同志的《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
议论。不同的人对张铁生同志在这份“答卷”里提出的问题,又都交了不同的“答卷”。
大学招收什么学员,是关系到培养那一个阶级的接班人,引导青年走什么道路的大问题
。因此,大学招生考试制度,不是什么具体的方法,而是体现着一定的阶级利益的。从
历史上看,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考试制度;在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的路
线决定了不同的招生考试办法。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和加强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实行科举取士。
那时,谁能滚瓜烂熟地背诵孔孟那一套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四书”、“五经”,作一
篇“代圣人立言”的刻板的八股文,谁就能“禄在其中”,去做官了...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9
在工业社会充分发育之后,社会上的大部分不满,与其说是工业化的结果,不如说是工
业化没有完成的结果。
比如说,我们的父辈那一代有个知青问题,还因此留下了著名的“伤痕文学”。这显然
是很不好的记忆痕迹。不过,我们从社会学角度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知青问题和伤
痕文学是怎么来的呢?
所谓知识青年,并不是今天知识分子的意思。而是统指50年代以后受过教育的一代年轻
人,以区别于当时还没有受教育的同龄人,以及他们基本没受过教育的父辈(我的祖父
辈)。他们受过了工业化的教育,知道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精彩的
生活,认为这是自己理所应当的未来。当他们得不到的时候就会痛苦。
不过,当时的中国工业化教育超前于工业化经济,从1949年到1979年,每年的初中毕业
生从20万增长到1600万,增加了80倍。同期工业化的生产工具却没有增加那么多,所以
不是每个人都轮得到进工厂,必须有一部分人继续保持农业化的生产效率,大体保持农
业化的生活方式。
这个时候就有个挑选问题,谁去参与工业化生产?谁暂时留在农业化时代?城里的知青
觉得自己父母在城里,自己应该继承这个身份。但问题在于,上亿知识青年里,有3/...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30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工业是天底下最浪漫的事
副标题:《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作者访谈之二
【1】 能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的内容么?
坦率的说,做不到。
这本书的逻辑是这样的,先回顾近现代史,借助历史构造了一个工业视角的世界模型;
然后以这个模型为出发点,结合最近的时事,探讨一条未来的发展道路。我不希望读者
一定要接受我们提出的发展道路,但希望读者能认真思考我们构造的世界模型。这个模
型就是全书的核心。
不过,尽管我们对世界模型做了充分简化,但世界太复杂了,任何有效的模型都必须包
含最低限度的参数。比如工业革命的触发条件,比如现代工业对农业的改造,比如各种
运输方式之间的成本对比。我做不到用一句话来概况本书的结论。只能尽可能提高本书
的可读性。
【2】 换个方式,如果用一句话感性的描述这本书呢?
这个可以。从感性的角度说,这本书只描述了一个概念:工业是天底下最浪漫的事情。
【3 】“工业”和“浪漫”挂钩,听起来很不协调,至少从未在其他人那里听到过这种
描述。
这正是本书的特色。在我看来,“浪漫”本身是个有闲阶级的文化概念,而文化是经济
基础塑造的。过去的时代不是没有浪漫,而是浪漫只属少数人。
你看古代的戏曲,主角基本上是...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343
31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向毛主席请罪. 作者: 许家屯
向毛主席请罪(上)
最 高 指 示
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建设社会主义
主义,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我是一个犯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的干部。今天,我向我们伟大
领袖毛主席请罪,向伟大的党,向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同志们请罪!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伟大的党,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派的
同志们对我一再进行了热情、耐心的教导、帮助、挽救;这次,又让我到农村来接受贫
下中农和无产阶级革命派的再教育。使我逐步觉悟到,在过去党内生活的二、三十年中
,在党内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中,那些是属于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
阶级革命路线,那些是属于以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刘少奇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反动路
线。使我觉悟到,我在历史上许多重要时期,是站在刘少奇及其在江苏的代理人反革命
修正主义分子江渭清、陈光一边,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反对毛主席,反对毛...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606
32
2011-04-16 11:20   作者: 唐子
前面述评了陈联诗由一个有诗情画意的浪漫少女,背叛乡绅家庭,颠覆民国政权,成为
一个红色恐怖主义分子,孤儿寡母闹共产革命17年,活着被共产党以“劝退”处分剥夺
了荣耀,死后在华蓥山雕塑成像对抗解体中共的三退洪流。此文述评一个真双枪老太婆
的史迹,正本清源地还原历史,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真双枪老太婆叫赵洪文国,首先是个真中国女人。
赵洪文国,真有其人,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上都能查到她的历史事迹。赵,是夫姓,本
人姓名洪文国,满族汉军旗辽宁人,虽然大清已不存在,但其爱中国之心可将两个汉族
人毛泽东和周恩来比得在地上作狗爬。她生于1881年,比鲁迅大1岁,如果鲁迅当其面
骂“礼教吃人”,讲“拿来主义”,恐怕就要被训斥为“禽兽”、“汉奸”。中华民国
陈独秀、熊十力、刘文典等学贯中西的男人,头脑都不及这个女人清醒。辽宁被日军侵
占1932年划归政治傀儡满洲国,她不承认。
赵洪文国支持儿子赵侗从1932年就开始抗日13年,腰别双枪,民间称之为“双枪老太婆
”,那时50多岁了,名副其实。在中共为“保卫苏联”而在江西叛乱屠杀民众时,她已
组织抗日义...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1983
3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专注薄熙来王立军事件
发信人: acidia (acidia),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打黑唱红---一个官二代行政长官的惊人之举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1 23:40:50 2012, 美东)
1939年6月,29岁的蒋经国被任命为江西第四行政区(赣南)行署专员,下车伊始,在
行署行政会议上,蒋即宣布:“我们的敌人是土豪劣绅、封建势力、盗匪流氓、奸商、
汉奸及自然界的许多阻力”。
打黑
当时的中国土豪劣绅与黑社会难解难分,蒋一次性处决了黑社会头领--也可以说是土
豪劣绅如郭崇信,唐老谋等20余人,收缴枪支254支。并在赣南严禁黄赌毒,其中有大
富商雷庆春者,在禁令后偷吸大烟,即使有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求情,也被枪决。为禁赌
,蒋亲自带队身着便衣打入赌场,里应外合捣毁了由国军中将军长李振球开设的利民百
货赌场。40年7月,蒋再发训令,限10月底毁灭所有赌具,是年12月,有少将夫人,专
署秘书夫人,江西省盐务局局长夫人在家打麻将被抓,被令在公园下跪,示众三日后关
进监狱。蒋下令关闭4行政区内所有妓院,并拨款2万元建立妇女工厂,学习谋生技能,
41年7月,赣南娼妓...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4
历史文献:杨小凯《中国向何处去?》
注:
此文是杨小凯当年中学时期的文章,其父亲被周刘打成右派,而他被“红五类
”红卫兵批斗歧视。
这个文章所给杨小凯带来的影响要远大于他如今的作为。在国内,全国性地展开
了对这个文章批判,而且流传到海外。
此文章,被周开大会点名批评是“极右”,随后,杨小凯被捕。
杨现在已经放弃了文中的许多观点,他反对一切革命,反对毛泽东,反对文革,
主张中国应该彻底改变制度,将金融业彻底私有。
他唯一没改变的是企图彻底改变中国,这与他如今的所谓反对革命形成了悖论。
中国向何处去?
(一九六八年元月六日)
注:这是一份徵求意见搞,现在公开发表是否适宜?是否能代表《“极左派”公社
成立宣言》?怎样进一步修改?请阅后把意见详细写在每页右边空白处,请于廿日前将
本稿退还发行者。
省无联一中红造会钢三一九兵团《夺军权》一兵  1968年1月12日
反击二月逆流的斗争到七、八月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了“进行到底”的希望,一切束缚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都被抛到
一边去了,但是十月以来出现的自...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以林副统帅为榜样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312
马悲鸣
一晃,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已经过去40年了。四十年前我还是一名蹲在底层,没有任何
前途希望的知青。我在牧区插队,由于严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物资流通,当地有肉卖不
出去,却严重缺乏蔬菜。肉食者谋之,可又无从上学去消耗脑力,再加上寂寞无人可共
语,就经常胡思乱想,包括如果苏修的坦克真开过来,我们该怎么办?
想来想去,我还是不能相信上级传达的鼓舞人心的号召,深知就凭我们手里这几杆五六
式半自动步枪和啃草皮的马,怎么也逃不过烧柴油的坦克追击。坦克炮的射程无论如何
比步枪要远得多;而且人家有装甲,我们只是人马两堆摞在一块儿的肉。
那时候还有一个爱好是偷听敌台。由于草原广袤荒凉,干扰台的信号根本到不了我们那
里,而敌台却很清晰。其中最清晰的是莫斯科的“和平与进步广播电台”,可惜中文说
得不怎么样。我至今记得其中两次广播。一是讲一个中国知识青年冬闲回城过完年後,
又不得不拖着沉重的步伐返回乡下时的无奈。虽然汉话不流利但和我们的亲身感受一样
,道理没错。当然“和平与进...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36
文革前的高考也有政审条件
在很多人看来,对参加高考的学子有条件限制源于文化大革命,其实是错误的。新中国
建立以后,高考政审是以立法的形式。对于公民考试权利做出的制度性规定,在当时称
之为“不宜录取”。也就是对一些考生要通过政审,政审不合格不能进入大学或者很难
进入大学。比如父母或者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地富反坏右的,亲戚中有杀关管的,或者有
海外关系港台关系一般通不过政审,即使能读大学也不能读保密专业(军事院校、军工
院和校涉及军工的专业都属于保密专业)。
文革推迟高考始于刘少奇
1966年6月的一天,北京四中初二学生刘源把一封反对教育考试制度的文章搁在了时任
国家主席,中央一线领导人刘少奇的案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改革高等
学校招生考试办法,并决定将一九六六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中央
认为:鉴于目前大专学校和高中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兴起,要把这一运动搞深搞透,没有
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有不少大专学校和中学,资产阶级的统治还根深蒂固,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在大专学校和高中,把文化革命运动搞深搞透,将对
今后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高等学校...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37

认识劳动 —— 上山下乡心得体会及对我一生的影响
2018-3-14 23:39|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68| 评论: 0|原作者: 郝贵生|来自: 激
流网
摘要: 今年是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指示和上山下乡50周年。最
近又把旧文翻出来阅读一遍,应该说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收获体会和对自己一生的
影响。为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我决定将该文重新发表。
郝贵生:认识劳动 ——上山下乡心得体会及对我一生的影响
历史 34秒前 3 激流网 0
我原是天津铁路一中1966届高中毕业生,正准备高考时开始了文化大革命。1968年9月
响应毛主席号召,与我校29名同学一起到内蒙古哲里木盟(现改为地级通辽市)科左中
旗的一个以蒙族为主的村庄插队落户,后回津上学,留校做教师,直至退休。2013年9
月,我作为知青代表回通辽市参加了市有关部门组织的纪念上山下乡45周年座谈会,因
没有做充分准备,座谈会上简要谈了我对上山下乡的认识,受到与会者领导和知青朋友
的一片掌声和赞扬。后回津后,我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上山下乡的心得体会及对我一生
学习和工作的影响,以《认识劳...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7628
38
影响
上山下乡运动令无数中国城市青年接触了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此之
前从未去过农村,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
很多人认为,上山下乡虽然暂时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毛泽东借此达到了解散红卫兵
组织和让年轻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目的,但是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
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 有人声称,由于文革
的上山下乡使得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一批年轻人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
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
不过也也有人通过对于中国教育年鉴的统计发现,那一时期中国的人均教育水平获得极
大幅度的提高,识字率和入学率大规模暴增,小学入学率即由1963 年的57%,大幅提升
至1976年的96%(同期印度小学入学率为1961年40%,至1978年上升仅为58%)。在增加
基础教育的同时,还取消职业中学,大幅度提升初中及高中普通中学学额,普通初中招
生数从1963年263.5万大升至1976年2344.3万,普通高中招生数从1963年43.3万大升至
1976年861.1万。唯一减少的高校招生人数按计划仅仅减少...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幸运的上访户,倒霉的牺牲品
我知道的李庆霖上书毛主席的一些情况-----张玉钟
1972年12月20日,福建省莆田县小学教师李庆霖给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反
映他儿子李良模上山下乡中屡遭苦难的状况。信寄出4个多月后的1973年4月25日,毛主
席亲笔给他回信,并给他寄了300元人民币。随即李庆霖的名字全国家喻户晓。他的这
封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千万知识青年的生存状况。当年,我才23岁,也是一个下乡
知青,比较幸运的是已在莆田地委宣传部通联站工作;这是个专门从事新闻报道的机构
。由于工作关系,我多次陪同新华社记者采访李庆霖,是莆田地区内第一个知道毛主席
回信的人,也是因此事第一个接触李庆霖的人,因此我有许多第一手资料。后来我读了
许多关于此事的报道文章,其中不少与事实有出入,现在此事早已成为历史,我想把许
多还鲜为人知的情况及细节,归纳为几点解密于此以飨世人
一、李庆霖的信是如何到毛主席手上的?
1973年4月29日,也就是毛主席给李庆霖回信的第四天,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赖玉
章突然来到莆田地委,点名要我陪他去办一件事(地委宣传部通联站共9 个人中只有我
一个莆田人,他每次来莆田采访多数由我陪同)。这一次他... 阅读全帖
i*****y
发帖数: 3449
40
(1973)第104号关于黄砚田、李耀东奸污迫害女知青的通报。黄砚田,黑龙江建设兵
团十六团团长,四十九岁,江苏泗阳人,一九四三年入伍,一九四四年入党。李耀东,
十六团参谋长,四十八岁,河北迁西人,一九四四年入伍,一九四三年入党。奸污、猥
亵女知青达数十人。有的被黄奸污后,又被李奸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国务院知青
办《情况反映》
1975年4月28日转发浙江省革委“关于处理祝江就奸污迫害女知青案件的通报”。
祝江就,浙江省江山县丰足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四十四岁,一九五〇年入伍,
一九五四年入党。用各种手段奸污女知青八人,猥亵八人,还奸污其他妇女八人,甚至
强奸病妇。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云南省知青办《情况反映》(第14期)关于云南生产
建设兵团破坏知青上山下乡案件的处理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自一九
六九年组建以来,共发生破坏知青上山下乡案件四百一十一起,其中奸污案二百零七起
,捆绑吊打案九十八起,凶杀二起,逼婚三起,打击报复五起,煽动外逃一起,死因不
明三起,猥亵八十三起,强奸未遂九起。犯罪人员中,现役军人占一百一十六人(师级
干部四人,团级九人,营级三十一...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108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ncerc (云霞),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唐子专栏】真双枪老太婆先抗日后反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16 22:34:13 2011, 美东)
2011-04-16 11:20   作者: 唐子
前面述评了陈联诗由一个有诗情画意的浪漫少女,背叛乡绅家庭,颠覆民国政权,成为
一个红色恐怖主义分子,孤儿寡母闹共产革命17年,活着被共产党以“劝退”处分剥夺
了荣耀,死后在华蓥山雕塑成像对抗解体中共的三退洪流。此文述评一个真双枪老太婆
的史迹,正本清源地还原历史,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一、真双枪老太婆叫赵洪文国,首先是个真中国女人。
赵洪文国,真有其人,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上都能查到她的历史事迹。赵,是夫姓,本
人姓名洪文国,满族汉军旗辽宁人,虽然大清已不存在,但其爱中国之心可将两个汉族
人毛泽东和周恩来比得在地上作狗爬。她生于1881年,比鲁迅大1岁,如果鲁迅当其面
骂“礼教吃人”,讲“拿来主义”,恐怕就要被训斥为“禽兽”、“汉奸”。中华民国
陈独秀、熊十力、刘文典等学贯中西的男... 阅读全帖
v****o
发帖数: 978
42
马家军悲壮的抗战:百名骑兵集体投河殉国
吃素的小猴
在青海积极准备抗日的过程中,“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国民
政府”命令青海省代主席、八二军军长马步芳派兵出省参加抗战。马步芳先后派出了两
个师的兵力,分别是暂编骑兵第一师和暂编骑兵第二师。第一师师长是马彪,第二师师
师长是马禄。
1937年8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颁令首批出省抗日的军队番号为暂编骑兵第一师,
正式任命马彪为师长。出省抗日的暂编骑兵第一师是马步芳以原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
部所属第一旅为基础,整编了原驻防在河西走廊一带的马步青部和一百师的部分官兵,
并征调大通、互助、湟源3个县的民团共8000余人组成。其中有回、汉、撒拉、东乡、
保安、藏等各民族人民,以回族较多。全师辖3个旅。
同年9月11日(农历中秋节),马步芳在西宁大教场对新组成的暂编骑兵第1师进行
检阅,并举行隆重的欢送大会。以壮行色。该师官兵离开西宁后,经兰州、平凉,到达
陕西乾县。沿途受到各地人民群众热烈迎送,使部队官兵精神抖擞,士气昂扬,表现了
军民团结一致、抗日爱国的英雄气概。
1938年2月,暂编骑兵第一师奉命调驻临潼,各旅分扎在西安以东地... 阅读全帖
I********l
发帖数: 8702
43
李庆霖(1936-2004)福建莆田人。1952年任福建莆田县某中学校长,1957年被划为右
派,受到降职降薪处分,被分配到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村小学任教。
1972年冒险写信给毛泽东“告御状”,反映儿子李良模当知识青年“口粮不够吃,日常
生活需用的购物看病没钱支付”的问题。受到毛泽东重视并亲自回信:“寄上300元,
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成为中央高层调整知识青年政策、
补助生活困难、改善供应,对迫害知青的地方干部严厉整肃的一个契机。不久被誉为反
潮流英雄;后任莆田县革委会教育组副组长、莆田县“知青办”副主任,第五届全国人
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务院知识青年领导小组成员。
1976年11月被隔离审查,1977年11月正式被捕入狱。
1979年被莆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988年减为10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5年。
1994年8月提前出狱。2004年2月逝世。
自从李庆霖被隔离审查后,其妻张秀珍也被开除公职,戴上“反革命”的帽子,三年以
后,才停止对她的监督改造,平反通知书扣了很久才发给她,没有恢复其公职。
大儿子李...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3633
44
发信人: zengzhi1999 (zengzhi), 信区: Modern_CHN
标 题: 打黑唱红---一个官二代行政长官的惊人之举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17 10:41:17 2012), 站内
1939年6月,29岁的蒋经国被任命为江西第四行政区(赣南)行署专员,下车伊
始,在行署行政会议上,蒋即宣布:“我们的敌人是土豪劣绅、封建势力、盗匪
流氓、奸商、汉奸及自然界的许多阻力”。
打黑
当时的中国土豪劣绅与黑社会难解难分,蒋一次性处决了黑社会头领--也可
以说是土豪劣绅如郭崇信,唐老谋等20余人,收缴枪支254支。并在赣南严禁黄
赌毒,其中有大富商雷庆春者,在禁令后偷吸大烟,即使有江西省主席熊式辉
求情,也被枪决。为禁赌,蒋亲自带队身着便衣打入赌场,里应外合捣毁了由
国军中将军长李振球开设的利民百货赌场。40年7月,蒋再发训令,限10月底
毁灭所有赌具,是年12月,有少将夫人,专署秘书夫人,江西省盐务局局长夫
人在家打麻将被抓,被令在公园下跪,示众三日后关进监狱。蒋下令关闭4行政
区内所有妓院,并拨款2万元建立妇女工厂,学习谋生技能,41年7月,赣南
...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5763
45
1939年6月,29岁的蒋经国被任命为江西第四行政区(赣南)行署专员,下车伊始,在
行署
行政会议上,蒋即宣布:“我们的敌人是土豪劣绅、封建势力、盗匪流氓、奸商、汉奸
及自
然界的许多阻力”。
打黑
当时的中国土豪劣绅与黑社会难解难分,蒋一次性处决了黑社会头领--也可以说是土
豪劣
绅如郭崇信,唐老谋等20余人,收缴枪支254支。并在赣南严禁黄赌毒,其中有大富商
雷庆
春者,在禁令后偷吸大烟,即使有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求情,也被枪决。为禁赌,蒋亲自
带队
身着便衣打入赌场,里应外合捣毁了由国军中将军长李振球开设的利民百货赌场。40年
7月
,蒋再发训令,限10月底毁灭所有赌具,是年12月,有少将夫人,专署秘书夫人,江西
省盐
务局局长夫人在家打麻将被抓,被令在公园下跪,示众三日后关进监狱。蒋下令关闭4
行政
区内所有妓院,并拨款2万元建立妇女工厂,学习谋生技能,41年7月,赣南娼妓基本禁
绝。
吏冶
蒋在赣南开设了干部训练班,轮训各地官吏,每日出操,吃粗茶淡饭。办公的官员则
佩戴
“公仆”证章,每日7点半在城内跑步后集中吃早饭,并规定党内不称职务,一律称同
志(
哈哈!!)。一时官...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4265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万岁毛搞的其实是现代农奴制度
少胡说八道了。啥叫穷凶极恶的盘剥? 生活艰苦点,物质享受少点,就是穷凶极恶的盘
剥?当年跟着老毛在井冈山打游击,然后翻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在延安的时候,土八路
们也是生活艰苦,生活物质少,是不是由于老毛对八路战士们进行了穷凶极恶的盘剥?
农民的生活艰苦,可能是由于统治阶级的穷凶极恶的盘剥,表现为社会阶级分化剧烈,
撑的撑死,饿的饿死。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邓朱胡温习李治下的中国正朝这个
方向走。另一个原因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匮乏。六七十年代的欧美,物质也不是那么丰富
。问问现在上了年龄的欧美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发展,技术发展来解决。从时间
纵向看,后来社会的物质总是要比以前社会的物质要多些。要是老毛领导中国到现在,
农民的物质生活肯定也比60,70年代的要丰富。
那些朱鎔基手里的下岗工人与吃过3叉苦的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没有交集吗
?吃过3叉苦的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在朱镕基手下没有下岗的?
吃过3叉苦的农民,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在邓小平的领导下,都加入了先富的行列
,是遍地横行的贪官污吏奸商的一部分,是邓小平的既得利益集团的一部分,所以没有
不说老邓好的?
遍地横行...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28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个80后眼中的毛泽东 莫与名
我是一个80后,与毛泽东的生卒年代没有任何交集,但我、以及和我一样的80后
,都喜欢谈论到这个伟人。我们既接受了来自传统课本和影视剧为我们模刻的毛泽东,
又加入了社会文化多元化后不同层面的审视,对于我们来说,毛泽东是值得品读的历史
人物,而不仅仅是需要永远纪念的开国领袖。“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这歌词曾经唱遍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基本概括了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新中国建立
的历史贡献。中国历史发展到那个时刻,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中国共产党又把领导权
交给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批革命家,固然,没有周恩来、朱德等人,光有一个毛泽
东,中国革命命数未必有那么笃定,但也得承认,毛泽东在数次关键时刻起到了核心和
箭头人物作用。我作为80后,即便今天可以在纪念馆里看到当年留下的物品,但那个年
代的革命到底是什么样,永远都只能是个想象,课本和影视剧再生动,也无法弥补这个
缺憾,甚至反而还可能因为添油加醋减消了历史本身的可信性。那么,只以当下流行的
结果胜于过程的价值评判标准来衡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国家主席是毛泽东,如果
不是在党内有着绝高的勋业,这个头衔怎么会落到毛泽东头上?这里绝没...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32828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repeating (千王之王),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1967年长沙六千知青大逃亡始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23:34:49 2014, 美东)
新闻来源: 凤凰网 于 2014-02-28 19:09:21
本文摘自《知青笔记》 作者:罗丹 出版:花城出版社2010年4月
1967年8月17日的深夜,湖南长沙的六千知青开始了惊动全国的知青大逃亡。上海
知青所有经历过的请愿、游行、绝食、卧轨,长沙知青早他们十几年就一一做过了。这
和湖南的上山下乡运动要早全国四年有关,和湖南1964年的“彻底贯彻阶级路线”有关。
1964年9月,长沙市六千初、高中毕业生下放到了湖南偏僻小县江永和零陵等地,
其中“黑五类子弟”占百分之八十五,这个比例在我们白水知青中还可上升到百分之九
十五,且不乏学业优秀者。从数字来看,湖南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一开始显然有失公允
,使得六千少年下乡的动机中或多或少的带有“原罪”。
在最初的两年里,这些从16岁至20岁的年青人干得有声有色,他们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三个知青故事
三个知青故事
送交者: 花蜜蜂 2014年11月23日09:39:22 于 [七荤八素] 发送悄悄话
知青王曼丽
蜜蜂发表于:2012-06-19 15:21
蜜蜂虽然是创作家,但是保证《知青王小妹》的悲惨故事是真实的,所谓很惨还因为县
城里尽人皆知,把人家的一生都毁了。
人到中年博你的生活处境太美丽,所以你将信将疑。再给你一个故事如何:
我跟蜂婆子结婚时候,她的一位同班男同学一起留校的也结婚,我们楼上楼下互相访问
都沉沁在改革开放的幸福中。
后来我们都有了孩子,更忙更幸福!但是他两口子常常吵架不愉快我们都去劝过,其实
他老婆王曼丽长得蛮漂亮的,女儿也很乖。
他后来去考研究生到长沙读书,不经常回家我们认为路途遥远很正常。王曼丽默默地带
着孩子,比较沉默一些我们仍然在来往。
有一次暑假我们回家乡他老兄来我家玩,竟然带来一位女同学跟蜂婆子也是同学Of
course.我妈认为他们是两口子我们都笑。后来蜂婆子陪同他们去玩,他们走了我告诉
妈他们只是同学。
我妈说:老娘几十年看人从来不走眼任何妖魔鬼怪都逃不出我的判断!
玩完后他们没有一起回来蜂婆子很不怎么地告诉我他们住旅馆去了。我说他们幸好住旅...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50
2016-09-16 沧海玉 木知木觉 微信号
功能介绍
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交流探讨,不谄言,不谤言,敢直言,
抒真言,虽不能先知先觉,但求从木知木觉,渡至渐知渐觉,以不负万物之灵--人之称
谓也。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我们的祖国过去经历过什么,今天和大家走马观花的重温下过
去岁月里历过的那些旧事... ...
“土地改革”运动(1947至1952)
土地改革的实质是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2.“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0至1951.10)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镇压敌对分子100万人(有说71万人)。
3.“抗美援朝”运动(1950.10至1953.07)
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1950年7月10
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
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
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