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3 发帖数: 625 | 1 看看这篇文章,也许会受到些启发。
古中国人的来历——从《圣经》中追溯(2009-01-03 16:14:51)转载▼标签: 古中国人
的来历祖先圣经上帝 分类: 剪贴分享
作者:执著的意义
中国人谈起日本人,总带着复杂的情感。不单因为中日之间在上两个世纪有争战,
更因为今天的日本繁荣强盛,令人不得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从最新的科技到最老的传统
、最摩登的城市到最彻底的环保,日本没有一样落在人后。想当年他们不是来唐朝留学
吗?曾几何时竟爬到老大哥的头上、远远超前?这一切怎能不叫人侧目呢?但惟讲到日
本人的起源,大家就如释重负地说:他们是从中国跑过去的。我们尤其喜欢把秦始皇派
去蓬莱仙岛采药的小孩,和他们联到一块儿;没看见日本人的个子特小吗?
您如果和日本人谈起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他们并不喜欢这个说法。而且不但日本人
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连朝鲜人也不这么肯定。他们这样“忘本”有根据吗?有
!您可知道日本人对蒙古语、朝鲜人对藏语正有着极浓厚的兴趣?因为这几种语言彼此
之间有共同的元音,若从语言学上分类,他们同属于阿尔泰语系,并不与汉语... 阅读全帖 |
|
N*******3 发帖数: 625 | 2 看看这篇文章,也许会受到些启发。
古中国人的来历——从《圣经》中追溯(2009-01-03 16:14:51)转载▼标签: 古中国人
的来历祖先圣经上帝 分类: 剪贴分享
作者:执著的意义
中国人谈起日本人,总带着复杂的情感。不单因为中日之间在上两个世纪有争战,
更因为今天的日本繁荣强盛,令人不得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从最新的科技到最老的传统
、最摩登的城市到最彻底的环保,日本没有一样落在人后。想当年他们不是来唐朝留学
吗?曾几何时竟爬到老大哥的头上、远远超前?这一切怎能不叫人侧目呢?但惟讲到日
本人的起源,大家就如释重负地说:他们是从中国跑过去的。我们尤其喜欢把秦始皇派
去蓬莱仙岛采药的小孩,和他们联到一块儿;没看见日本人的个子特小吗?
您如果和日本人谈起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他们并不喜欢这个说法。而且不但日本人
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连朝鲜人也不这么肯定。他们这样“忘本”有根据吗?有
!您可知道日本人对蒙古语、朝鲜人对藏语正有着极浓厚的兴趣?因为这几种语言彼此
之间有共同的元音,若从语言学上分类,他们同属于阿尔泰语系,并不与汉语...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3 东方闪电"的错谬
在本书第二章的内容中,我们谈到邪教"东方闪电""书卷"的作者、分类、内容。
在第三章中,我们谈到了闪电在国内外的发展。在本章中,我们将根据"女基督""书卷"
的内容,及闪电发展过程中所用的手段等,把"东方闪电"的错谬、恶行予以归类,分别
是信仰方面的错谬、道德方面的败坏和手段方面的卑鄙,然后借着主的话给予批驳抵制
。
一、信仰方面的错谬
首先,我们来看闪电信仰方面的错谬,通过对其书卷的查考,现将其错谬分述如
下:
(一)"女基督"对真神的否认
在基督徒的信仰中,神的三位一体、神的位格、神的基本属性和神的道德属性等
,都是基督徒最基本的信仰根基;神的存在也是一个毋须辩驳的事实。而"女基督"竟荒
诞地自称,"重返肉身的'全能神'";与此同时,"女基督"也在她的书中,不遗余力地否
认了神的存在、位格和属性。请参《话在肉身显现》550页"......在宗教的传统观念里
你们接受得太深了,你们中毒太深了。所以,对这事你们也是中了流毒的,因为三而一
的神根本不存在,也就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根本不存在,这都是人的传统
观念,是人的错谬的认识法......"
1、否认神的三...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870 | 4 第三节 中国1840年至1949年百年国耻的原因 (未定稿)
这里从国际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中国百年国耻的原因。中国1840年到1949年百年国
耻,主要表现在中国打输了两次鸦片战争,打输了甲午战争,九一八之后不战而弃东北
、平津。打输这三场战争,完完全全不是历史的必然,都不是实力的问题。对于九一八
日本是侥幸白捡了东三省,学术界没有异议。对于只要迁都抗战,中国完全可能打赢甲
午战争,学术界没有大的争议。对于鸦片战争,则颇有争议。阿富汗打了八十年,打了
三场英阿战争,三次打败英国,最后彻底打走了英国 。中国在所有方面比阿富汗不知
强大多少倍,可是,打输了鸦片战争,打输了甲午战争,蒋介石不战而弃东北、平津。
为什么?大陆现行大中小学教材的解释基本上是错误的,并不是中国的国力弱小。
1.两次鸦片战争
1841年小小的阿富汗就打败了38000英国入侵军,包括全歼16000多英军主力,1840
年4000英军打败中国绝非历史的必然。有学者以为,鸦片战争中国必败,怎么打都肯定
要败,谁打都肯定要败,还不如根本不要打,从一开始就投降、签署不平等条约。这种
看法颇值商榷。我认为,中... 阅读全帖 |
|
c*m 发帖数: 1599 | 5 汉惠帝皇后张嫣
孝惠皇后(公元前202-公元前163年),名张嫣,字盂瑛,小字淑君。父张敖是高
祖时赵王张耳之子,曾封赵王、张王、宣平侯,母即孝惠帝亲姊鲁元公主。因此张嫣是
“帝室之甥,王家之女。”
汉代的时候,外戚的势力是一股最大的政治势力之一。皇帝的废立经常由太后家里
的人说了算,所以经常立一些年纪轻轻的小娃娃做为皇帝,顺带着,娶的皇后也都是小
娃娃。因此,大汉帝国还是一个玩具制造大国。可惜,那时还没有橡胶和塑料,用的都
是可降解材料,所以后世不传。
吕雉就立了自己的儿子刘盈为帝,又让刘盈娶了她的外孙女张嫣为皇后。定亲时,
这个皇帝用了骏马十二匹、黄金万两作为聘礼,迎娶这个才十岁的小外甥女。张嫣的弟
弟年纪还小,见黄金累累堆于堂上,奔入内房里对张嫣说:“嫣姐,皇帝要买你去哩。”
吕太后威胁说要杀掉整个后宫让张嫣受皇帝的专宠,张嫣不得不在吕后的命令下假
装怀孕,以保全众妃子。不久,惠帝死于未央宫,年二十三,皇后年方十四,刚刚发育
,还是处女。此后,这个小皇后就被幽禁了,连宫女都敢欺负她,只有她的玩具陪着。
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秋,皇后张嫣十三岁,月事始通。...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6 找到了以前讨论余华/中国人的生存观的老帖子:
发信人: etude (小铃铛), 信区: ZST
标 题: 看看这位MM的帖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31 08:52:38 2008), 站内
发信人: hanhaoniao (寒号鸟),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看看这位MM的帖子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Fri Aug 13 15:20:22 2004) WWW-POST
中国文化喜欢把遭遇等同于生存。或者说它没有生存这一清醒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
化里,有认为人格可悲的,但却没有认为人性是可悲的。有认为生活是可悲的,但却不认
为生命是可悲的。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逃避,遭遇之下是没有清醒的痛苦意识的。所以我
说这种高尚里包涵着虚假性。福贵的形象被余华说成是一种高尚的写作,但人的存在应该
是自觉的,富贵的一生就是对自觉存在逐渐放弃的过程。余华自己曾说:“写作不是发泄
,不是揭露或者控诉,而应该是揭示一种高尚。”可我在富贵身上根本没有看见高尚。因
为中国人太有实用理性。对待世事,更多的是出现了对于历史的理智上...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7 第98章 初捷
许宣脸上烧烫,大感羞惭,林灵素却大摇其头,嘿然道:“非也,非也,照你们刚才这
么打,先被刺死的必定是这姓许的傻小子。”
两人一愣,林灵素又道:“双剑合壁,除了阴阳合炁,最为重要的是心心相印,彼
此顾护着对方,才能攻守合一,无坚不摧。小妖精,你只顾着杀敌,招招狠辣,却没想
着这小子,反倒是这小子一心顾念着你,时时出手为你补挡破绽。刚才这一剑,看似划
破了你的衣角,其实是他为你格挡,而你却抢着欺身攻击,一后一前,才有此险。要真
和洞外那些怪人动起手来,等不到三招,他先被一斧头砍死了。”
许宣忍不住笑道:“原来我这毫无根基的笨蛋是这么死的。”
小青白了他一眼,脸上飞红,口中兀自强辩道:“生死相斗之时,哪能像他这般思
前顾后,畏首畏脚?照这么打,我不受他拖累便奇怪啦。”
林灵素哈哈大笑道:“你说的虽然是歪理,但‘思前顾后、畏首畏脚’这八字倒归
纳得不错。如果有人说话口吃,必是因为开口之前想得太多,想得越多,到了口边的话
便越难说出。临敌交战更是如此,想得越多,出手越慢。必须气随意转,心念合一。”
李少微柔声道:“帝尊说得不错。正因如此,才要你们每日凝神对坐,心心相印。
心念互通... 阅读全帖 |
|
k****u 发帖数: 1686 | 8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于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
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
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
|
j*******7 发帖数: 6300 | 9 http://blog.51.ca/u-6769/?p=6157&cp=all
中国古籍中的上帝和《圣经》中的上帝是不是同一位?
一叶知秋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中国人曾经信仰“上帝”,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中国古文
献中的“上帝”和基督教《圣经》中的上帝没有任何关系,所谓上帝,只能是基督教的
上帝,而中国人对“上帝”或者“天”的崇拜是出自于对自然力量,比如风雨雷电的敬
畏;也有人说中国人对天的崇拜是源自祖先崇拜。
我并不想把中西文化作庸俗的比附,但也不想忽略文明之间明显的共同性。我认为,过
分强调某种文化的独特性对这种文化的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虽然不同 民族的文化千
差万别,但是仍然存在某种共同之处。尤其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灵性和道德观存在惊
人的一致性。哲学家康德墓志铭上镌刻有几句话,“有两种事 物,我们越是经常、持
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惊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 仰望星空人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有限,
而人内心的道德法则也叫做“良心”,这是全人类共通的。《圣经》更清楚地指出:“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10 二柄第七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
,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
矣。故世之奸臣则不然,所恶,则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爱,则能得之其主而赏之;今
人主非使赏罚之威利出于已也,听其臣而行其赏罚,则一国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归
其臣而去其君矣。此人主失刑德之患也。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
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
之,则君反制于臣矣。故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此简公失德
而田常用之也,故简公见弑。子罕谓宋君曰: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
杀戮刑罚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宋君失刑百子罕用之,故宋君见劫。田常徒
用德而简公弑,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故今世为人臣者兼刑德而用之,则是世主之危甚
于简公、宋君也。故劫杀拥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
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者,言异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
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11 佛教相信阎罗王吗?
张正钧
个人觉得说,不应当在相信与不相信上面来讨论。这就好像说,有一类的众生多半不信
地狱的存在,因为不相信地狱的缘故,所以往往敢于恣意妄为,因此而就造作很多的恶
业,捨报之后当堕地狱。乃至会有假名善知识暗示说:「哎呀,地狱其实是圣人施教的
方便,并没有地狱。」不是不相信有没有地狱,就因此就没有地狱;这就好像说,在几
十年前,大家也都不相信说人类可以登陆月球,不相信归不相信,人类最后还是登陆月
球了。又好像说,不论有人在认为说到底有没有天龙八部,但是世界之中,始终会因为
种种业力的交感而产生天龙八部;当然,有一部分是菩萨发愿往生的。
那么到底这个佛教相信阎罗王的题目,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思惟什么事情?或者是说,我
们来想想看说,佛为什么要为我们宣说阎罗王这一位有情?可是再进一步思惟之前,我
们得先要瞭解一下,阎罗王在这个世间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而经典中提到阎罗王这个
角色,又是怎么说的呢?
先看《长阿含经》第十九卷里面的记载:【佛告比丘:「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
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乃至无数
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然...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 | 12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我曾经试图从儒
释道中寻找生命的真谛,直到来美国后接触并皈依了基督教。所以想把自己的一些经历
写出来,希望对寻找信仰的朋友有所帮助,其中错误之处忘大家包涵。
关于儒家,我读过朱熹的《四书集注》,对孔子和孟子的话语有些了解。孔孟之道
对我们修身齐家非常好,所以中国古代社会达到了非常高的道德文明和精神文明。孔子
对“天”有种敬畏,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知我者,其天乎?”。但是对于形而上的一些问题孔子没有
谈论,《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
死”;论鬼神,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所以,儒家思想不能彻底解决我对
天命、鬼神、死亡这些问题的疑惑。于是我开始从道家寻找。我读过《庄子》的一些章
节和《老子》,老子和庄子都觉得有一个“道”,但是他们没有指出“道”究竟是什么
,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还是无法解答我的疑
惑。
我又开始学习佛学。我读过《金刚经》和《六祖坛经》,觉得义理很深奥。本科时
,我坚...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13 当年看到, 觉得很神奇的说, 后来接触点佛教, 估计和唐密有点联系
转文的作者也是这么看的。。。
密宗的策略似乎是在“基础知识”具备以后, 跳过很多”层“, 从“反“方向直击中
心。
这种性质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和 禅宗 有一丝丝相似, 不然就不会有禅头用
”金沙滩头马郎妇“
我猜这种”即身是佛“,当”自己“是本尊的金刚乘的方法,弄地不好, 挺危险的。
当然我知道啥那?不过记得莫仁波切说了, 不成佛即下地狱。。。。
刚才还看了几个网文, 不过browswer crash了, 找不到了。
『转』
論文稿定本
1 論文稿定本
二、論文稿定本
從鎖骨菩薩到魚籃觀音傳說之變異
胡萬川
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前言
傳統中國,特別是漢族的民間佛教信仰,觀音菩薩是在所有的菩薩信仰當中流傳最為普
及的一位菩薩。印度傳來的觀音菩薩,原來大都以男性形象出現,根據學者的考證,大
概從宋代以後,觀音菩薩才漸漸的以女性的形象出現,並且有多種化身。其中之一尌是
魚籃觀音,魚籃觀音又稱做馬郎婦觀音。雖然各地供奉觀音的佛寺,很少以魚籃觀音為
主祀的菩薩,但是在民間傳說上和後來的各種觀音畫像,魚籃觀音卻出現得很頻繁。魚
籃觀...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4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余华的局限 以前在etude俱乐部看到的,印象很深。最近说起余华的生存论的局限,又想起这个帖
子。
发信人: etude (小铃铛), 信区: ZST
标 题: 看看这位MM的帖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31 08:52:38 2008),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hanhaoniao (寒号鸟),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看看这位MM的帖子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Fri Aug 13 15:20:22 2004) WWW-POST
中国文化喜欢把遭遇等同于生存。或者说它没有生存这一清醒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
化里,有认为人格可悲的,但却没有认为人性是可悲的。有认为生活是可悲的,但却不认
为生命是可悲的。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逃避,遭遇之下是没有清醒的痛苦意识的。所以我
说这种高尚里包涵着虚假性。福贵的形象被余华说成是一种高尚的写作,但人的存在应该
是自觉的,富贵的一生就是对自觉存在逐渐放弃的过程。余华自己曾说:“写作不是发泄
,不是揭露或者控诉,而应该是揭示一种高尚。”可...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5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余华的局限 以前在etude俱乐部看到的,印象很深。最近说起余华的生存论的局限,又想起这个帖
子。
发信人: etude (小铃铛), 信区: ZST
标 题: 看看这位MM的帖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31 08:52:38 2008), 站内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hanhaoniao (寒号鸟),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看看这位MM的帖子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Fri Aug 13 15:20:22 2004) WWW-POST
中国文化喜欢把遭遇等同于生存。或者说它没有生存这一清醒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
化里,有认为人格可悲的,但却没有认为人性是可悲的。有认为生活是可悲的,但却不认
为生命是可悲的。但事实上,这是一种逃避,遭遇之下是没有清醒的痛苦意识的。所以我
说这种高尚里包涵着虚假性。福贵的形象被余华说成是一种高尚的写作,但人的存在应该
是自觉的,富贵的一生就是对自觉存在逐渐放弃的过程。余华自己曾说:“写作不是发泄
,不是揭露或者控诉,而应该是揭示一种高尚。”可...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16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9 15:49:24 2012, 美东)
1楼
录入:翼王坪
注:括号中的内容据考为篡改处。
盖闻英雄易称,忠良难为,亘古一理,岂今不然?亿余生长粤西,得伴我天王圣驾
,于道光庚戍年秋倡议金田,定鼎金陵,今已十有八载矣。但其中军国成败, 事机得
失,形势转移,予之学浅才疏,万难尽述,惟有略书数语,以表余之衷肠耳。
忆予于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始沐国恩,职司文务,任居朝班。于丙辰六年秋,值国
家多故之际,正君臣尝胆之时,是以弃文而就武,奉命出师江右,以期后用。荷蒙主恩
广大,赏罚由余所出,遇事先行后奏,其任不为不重矣。丁巳七年冬,诏命回朝,以固
畿辅。戊午八年春,我主圣明,用臣不疑,且知余志向,故命攻江北协同成天安陈玉成
佐理战守事宜,永固京都门户。受命之下,竞业自矢,诚恐有负委命之重,安敢妄怨有
司之不从?且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诚哉是言也。欣辛酉十一年秋,安省失守,斯时余
有谏议云:“当兹安省既失,务宜北联张苗以固京,左次出奇兵进取荆襄之地,不出半
年,兵多将广,可图恢复皖省,俾得京门巩固,此为上策...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17 郭店楚简《老子》全文
甲本1组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为弃虑,民复季子。
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
视素保朴,少私寡欲。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能为百谷下,是以能为百谷王。
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以言下之。
其在民上也,民弗厚也;其在民前,民弗害也。天下乐进而弗厌。
以其不争也,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罪莫厚乎甚欲,咎莫险乎欲得,祸莫大乎不知足。
知足之为足,此恒足矣。
以道佐人主者,不欲以兵强于天下。
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是谓果而不强。其事好。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妙玄远,深不可识,是以为之容。
豫乎(其)若冬涉川,犹乎其若畏四邻,俨乎其若客。
涣乎其若释,敦乎其若朴,沌乎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者将徐清,孰能安以动者将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尚盈。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远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临事之纪,慎冬如始,此无败事矣。
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教不教,复众之所过。
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
道恒无为也,侯王能守之,而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夫亦将知足,知以静,万...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491 | 18 20141017晨起熏法香如是我闻思(个人笔记草稿,仅供参考,正确内容,请以未来大爱
台播出的为主,感恩!)
佛隐实施权降尊就卑
四子自告白畏大乐小
迷实滞于权不受大乘
佛慈施大教随根施大
佛陀的慈悲,为了要教育众生,就是这样的耐心,这样的爱心。佛陀隐实施权,他
将他所觉悟的境界,所体会了解的大道理,他将它暂时隐藏起来,随顺众生的根机,就
是这样来教育我们,这种降尊就卑,这精神实在是让我们感动。佛陀觉悟之后,他可以
这样享受体会大道理,那个心境与天体宇宙合一。他可以这样逍遥自在,何苦走入人群
,跟人群、比丘众,过同样的生活?这就是佛陀的伟大,爱护众生,就像是疼惜一个孩
子,对孩子这分的爱护倍加,世间慈父就是这样。
他对每一个弟子都是用平等的方法,随他的根机,投给他的教法。看看,我们从<
信解品>开始,四位僧团中的领导者,四位大尊者,由须菩提领导,有四位走出来,向
着佛陀忏悔,表白了他的心,过去所听法,所了解,那种的心态。以为自己知道,「四
谛法」,人间苦不堪,人跟人的中间,这种爱恨情仇,纠缠不清,生生世世,加上了生
老病死,真苦啊!所以没有想要再在来人间,他把这个道理,就这样一直一直就... 阅读全帖 |
|
c**********8 发帖数: 192 | 19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核心是心性之学,喜欢谈人性的善恶,中国人很热衷于讨论谁是君
子谁是小人。而在讨论反人类的罪行时,按照传统人性论,不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都不
利于对罪行作出有力的反省和批判。
中国的人性论多数都持人性本善的立场。这种理论认为“善”和“诚”是人类的本
性。但是“性相近,习相远”,人生来是纯洁的,但是后天的影响变得丧失了本性。孟
子讲求放心,儒家都讲要求恢复本性,反身而诚。
这种设定,很容易让我们把罪行都推给社会环境,原因很简单,我的人性那么纯洁
,那么真诚,怎么会犯罪呢?即使犯了罪,也是好人办坏事,是政治腐败、环境所逼。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里,唯独不畏自己,不怕自己
犯罪。这种人性论,如何能有忏悔和反思?
把恶魔的行为归于性恶,同样不利于反思。说犯罪者人性本恶,实际可以为公众提
供一种心理上的极大安慰。将犯罪者视与我们迥然不同的疯子和性恶之徒,我们自己的
纯洁与高贵就不会受到威协。他是恶人,我们继续还是善良的君子。这种善恶的区分,
实际是把罪恶置于“我们之外”。
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西方人反对人性善恶的讲法。西...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20 佛教,本是中华道德的弘扬者/守护者,但现在它已经彻底腐败了.
应该彻底整顿了,也应该告诉广大善良的百姓,不要捐钱给它们了,捐钱给它们简直不如
喂狗!!!
-----------------------------------------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对在家信徒,他们不讲真佛法,不讲述出家人的主要戒律(如金钱戒及非时食戒等。
如果在家信徒知道出家人金钱戒,知道在家信徒供养出家人钱金银珠宝是罪业及死后堕
三恶道,他们将不会给出家人金银财宝,也不会花钱请出家人作佛事办法会,),专讲假佛
法:供养出家人和寺院金钱房屋土地车辆珠宝,在家信徒有无量功德,出家人为在家人
念经念佛念咒做佛事万能,可以为斋主消灾吉祥或超度亡灵往生极乐世界等,而且商业
化,从信徒收巨额费用;说什麽“独身、素食、穿僧衣”就是出家人,"受大戒就是比丘
或比... 阅读全帖 |
|
b**********7 发帖数: 814 | 21 来自主题: GenderEquality版 - 闲话怕老婆 夫妻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上帝造人,最先造一个男人,再造一个女人,让他
们结为夫妻,繁衍子孙,然后才有了父子、母子、父女、母女、兄弟、姐妹种种关系。
夫妻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简单的关系,也是最复杂的关系。说最简单,是因为这种
关系最容易妥协、平衡、和谐、一致。夫妻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又有性爱做润滑剂,所
谓“一张床上不出两样人”,所谓“床头打架床尾和”,就是这个意思。说最复杂,是
因为这种关系最密切、最隐秘、最琐碎,最纠结,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
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这个意思。
夫妻关系的和谐,并不意味着夫妻之间的平等。恰恰相反,唯有夫妻之间不平等、夫妻
之间有主有从,才能形成和维持夫妻关系的和谐。假设夫妻两人共有十分,如果每人各
占五分,遇事就容易顶牛,互不退让,互不妥协,最后甚至关系破裂。如果三七开或者
四六开,一方为主,一方为从,遇事就不易发生矛盾。当然,如果一九开或者二八开,
那也不会形成和谐,只会形成强势和屈从。
在过去漫长的男权社会,女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没有地位,因此在夫妻关系中理所
当然地处于绝对的弱势。这在中国...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22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
知死?”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
后获,可谓仁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
人,侮圣人之言。”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
也。” |
|
b*****l 发帖数: 3821 | 23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复有业能令众生尽地狱寿者。若有众生。造地狱业已。无惭无愧。而不厌离。心无怖畏
。反生欢喜。又不忏悔。而复更造重增恶业。如提婆达多等。以是业故。尽地狱寿。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至半而夭。不尽其寿。若有众生。造地狱业。积集成已。后
生怖畏。惭愧厌离。忏悔弃舍。非增上心。以是业故。堕于地狱。后追悔故。地狱半夭
。不尽其寿。
复有业能令众生堕于地狱。暂入即出。若有众生。造地狱业。作已怖畏。起增上信。生
惭愧心。厌恶弃舍。慇重忏悔。更不重造。如阿闍世王。杀父等罪。暂入地狱。即得解
脱。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业
复有业作而不集。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
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复有业集而不作。若有众生。自不作业。以恶心故。劝人行
恶。是名集而不作。复有业亦作亦集。若有众生。造诸业已。心无改悔。而复数造。亦
劝他人。是名亦作亦集。 |
|
i***r 发帖数: 292 | 24 结 语
头陀行并非大迦叶尊者个人的自创或特行,而是如同八正道一样同为佛陀的教法。
虽然佛陀本人没有行持所有头陀支,也没有制戒规定出家弟子一定要修头陀行,但头陀
行却常为佛陀所称道。又头陀行比丘并非纯为自利,也有令法久住、利益众生的利他一
面,甚至成为佛法住世的标志。
大迦叶尊者也常以清净心说法,游行人间,随缘教化。有时之所以不愿说法,而
是因为少数人对尊者不敬不信,对善法无有恭敬,甚至对尊者辱骂、诬谤、讥毁。为了
调伏他们,尊者自己不说法而请佛陀说法。尊者也参与僧务管理,经管五大精舍,领众
共修,利益大众。
因为当时六群比丘、比丘尼等对尊者的种种辱骂、诬谤、讥毁乃至人身伤害,佛
陀每每予以维护,常常赞叹尊者,不曾呵责尊者,甚至让以半座,不以师自居。佛陀这
些不同寻常的举动,一方面是因为大迦叶的证量几乎与佛无异,另一方面是佛陀始终站
在令法久住的高度,欲树立起尊者在僧团中的威信,以便将佛法付嘱于他。正是这个原
因,佛陀劝尊者为大众说法,依众而住,更多地参与僧务。
大迦叶尊者发起结集佛法时,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派人去外地召请
诸大德长老。为了忠实而尽量完满地结集,尊者从大众僧中选...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25 一言不慎,即招无量剧苦
释迦世尊,在过去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曾经当过印度波罗奈国的王太子,名叫慕魄。
慕魄太子出生后,便知道自己的宿命,无数劫以来的一切善恶苦乐,以及寿夭美丑等事
,都记得很清楚,好像就发生在眼前似的。因此,他对恶报心存怖畏,一向寡言。
太子十三岁的那一年,忽然大为转变,即时闭口不语,如聋、如盲、如痖似的,好像木
偶和泥人一般。
国王只有这么一位太子,而且普受举国敬爱,不久就要继承王位。国王眼见太子,虽用
衣食,不说饥寒,虽有耳目,不存视听,本来是个聪明智慧的人,如今却变成和石人一
样。国王非常的悲伤、忧虑,于是请教有学识的婆罗门教徒,问他们说:“太子为什么
不能说话?”
相师胡乱的回禀说:“太子的相貌虽端正,可是身藏祸殃,欲害父母,危国灭宗。他所
带来的严重后患,不久将至。”
相师又说:“国王之所以没有生育其他的太子,都是因为这个恶子妨碍的缘故。应该把
他活埋,才能保国存宗,再生贵子。否则,国王和国家,都非常危险。”国王听信相师
的妖言,为此深感忧愁,坐卧不安,于是召集亲信老臣,共议此事:“究竟是将...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xdren (净心婆罗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佛门腐败 - 需要认真整顿法办, 取消几百万假和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0 10:36:46 2014, 美东)
佛教,本是中华道德的弘扬者/守护者,但现在它已经彻底腐败了.
应该彻底整顿了,也应该告诉广大善良的百姓,不要捐钱给它们了,捐钱给它们简直不如
喂狗!!!
-----------------------------------------
中国佛门腐败内幕揭秘 (ZZ)
提起佛教,一般人认为住在寺院里穿着僧服剃着光头的出家人所讲的就是佛教了;
提起佛经,一般人认为寺院里的出家人免费赠送给在家信徒的佛经就是佛经了.其实不
然,佛教和商品一样有真有假,除了高智商人群,专家和学者阶层或象佛陀这样的大修行
者,一般人难以辨别。
对在家信徒,他们不讲真佛法,不讲述出家人的主要戒律(如金钱戒及非时食戒等。
如果在家信徒知道出家人金钱戒,知道在家信徒供养出家人钱金银珠宝是罪业及死后堕
三恶道,他们将不会给出家人金银财宝,也不会花...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7
“心一境性”或者初禅,应该与”禅那”的争议一样
禅那几乎是禅定的同义词
可能多数人认为”禅那”指安止定、”心一境性”、能所合一,也就是杂阿含中说的
”净念、一心”。
而剎那定、近行定还不算禅那,也就没达到初禅。
但杂阿含中说的初禅并没有 ”净念、一心” (心一境性)
不知为何后世人都说初禅必须有”心一境性”?
缅甸禅师诠释“禅那”区分为止禅禅那、观禅禅那
但有学者指出”观禅禅那”没在巴利经、论及注释文献提到。
另有学者温宗堃认为巴利注释文献里,“观相(禅那)”具有“燃烧义”及“观照义”,
”观禅禅那”未出现在巴利注释文献中,但其内涵与注释书的“观相(禅那)”相合,
因此“禅那”不仅属于色界、无色界可称为禅那,毗婆舍那乃至出世间的道、果,亦涵
盖于禅那的范畴中。
我认为,既然佛教的”禅那”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
那么安止定或”能所合一”的心一境性如何思维修或静虑呢? 不懂
我认为,很可能佛教的禅那或者杂阿含中说的”净念、一心,并不一定是”能所合一”
也就是说,佛陀说的四禅有两种,
对于直接找佛陀修行的人,佛陀说观禅四禅
外道已经修了安止定的人,佛陀说止禅四禅
当时有很多外道跳槽找佛陀修...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8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8:22:46 2016, 美东)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5:47:20 2016, 美东)
好问题
好像大家还在争论
佛陀教过由观禅的角度看 也一直教由四禅的角度看
看起来 如果可以 佛陀似乎还是希望大家由四禅下手
纯观禅派可能有点轻忽四禅 止于剎那定
但我认为 还是要修四禅
初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初禅
二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二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三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三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
若无法如此 可能 可能再辅以观禅 这样更快
杂阿含的意思 应该 可能是这样
这只是我的看法 不一定对 仅供参考而已
《杂阿含经》八六四经
世尊向诸比丘说:「若比丘若行...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9 发信人: tuziwang (a.k.a. 毛兔, 兔子, Kaij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8:22:46 2016, 美东)
发信人: fivestone (fivestone),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15:47:20 2016, 美东)
好问题
好像大家还在争论
佛陀教过由观禅的角度看 也一直教由四禅的角度看
看起来 如果可以 佛陀似乎还是希望大家由四禅下手
纯观禅派可能有点轻忽四禅 止于剎那定
但我认为 还是要修四禅
初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初禅
二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二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三禅 要保持日常生活一举一动在三禅 难 心一境性会退一些
……..
若无法如此 可能 可能再辅以观禅 这样更快
杂阿含的意思 应该 可能是这样
这只是我的看法 不一定对 仅供参考而已
《杂阿含经》八六四经
世尊向诸比丘说:「若比丘若行... 阅读全帖 |
|
e***e 发帖数: 3872 | 30 这位mm说的当然有一些道理,但站在外面看,拿着西方的基督教背景下的道德伦理
观来对东方的生活哲学作美学评价,也未必不失偏颇。
比如福贵的高尚,高尚首先是一个道德的判断。在原文作者眼里,这个词所代表的
是被古典浪漫主义,比如我曾经很饭的席勒,大书特书的那种自觉的行为。有着这么
一个西方浪漫主义遗传的标尺,当然福贵看起来是实用的平庸,或者陶令的“颇为老
农”也只是小资知识分子的“皮相温情”。可是,我们又怎么来理解这段话呢: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 然知者去之,
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
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
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 祝之,社而稷之乎?”
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庚桑 子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
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闻至人,
尸居环堵之室,而百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
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
《庄子·杂篇·庚桑楚第二十 |
|
f****o 发帖数: 8105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这故事告诉你改命的秘诀天机,就2个字!(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14:20:10 2016, 美东)
改命的秘诀天机,就2个字!(网络图片)
明朝时江苏江阴有个叫张畏岩的人,学识丰富,很擅长写文章,在当地颇有名气。万历
甲午年,他参加科考结果榜上无名,于是就在榜前骂主考官有眼无珠,不识有才学的人。
这时有一位道人在旁听了便微笑说:“这位相公,我看你的文章一定很差!”张畏岩立
即又迁怒于道人:“你凭什么笑我?你没读过我的文章怎么知道不好?”
道人说:“我听说做文章的关键在于要心平气和,现在听你骂考官,你的心中非常不平
,文章又怎么可能写好呢?”张畏岩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诚心向他请教。
道人说:“文章固然要好,如果命中注定榜上无名,文章虽然精巧,也没有什么帮助,
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转变自身才行。”张畏岩问:“怎样转变自身呢?”道人说:“如果
能够秉承天命行善,还有什么福报不能得到呢?”
张畏岩叹息着说:“我是个贫穷...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这故事告诉你改命的秘诀天机,就2个字!(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14:20:10 2016, 美东)
改命的秘诀天机,就2个字!(网络图片)
明朝时江苏江阴有个叫张畏岩的人,学识丰富,很擅长写文章,在当地颇有名气。万历
甲午年,他参加科考结果榜上无名,于是就在榜前骂主考官有眼无珠,不识有才学的人。
这时有一位道人在旁听了便微笑说:“这位相公,我看你的文章一定很差!”张畏岩立
即又迁怒于道人:“你凭什么笑我?你没读过我的文章怎么知道不好?”
道人说:“我听说做文章的关键在于要心平气和,现在听你骂考官,你的心中非常不平
,文章又怎么可能写好呢?”张畏岩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诚心向他请教。
道人说:“文章固然要好,如果命中注定榜上无名,文章虽然精巧,也没有什么帮助,
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转变自身才行。”张畏岩问:“怎样转变自身呢?”道人说:“如果
能够秉承天命行善,还有什么福报不能得到呢?”
张畏岩叹息着说:“我是个贫穷...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3 文/智真
明朝时江苏江阴有个叫张畏岩的人,学识丰富,很擅长写文章,在当地颇有名气。万历
甲午年,他参加科考结果榜上无名,于是就在榜前骂主考官有眼无珠,不识有才学的人。
这时候有一位道人在旁听了,便微笑说:“这位相公,我看你的文章一定很差!”张畏
岩立即又迁怒于道人:“你凭什么笑我?你没读过我的文章,怎么知道不好?” 道人
说:“我听说做文章的关键在于要心平气和,现在听你骂考官,你的心中非常不平,文
章又怎么可能写好呢?”张畏岩听了觉的很有道理,于是诚心向他请教。
道人说:“文章固然要好,如果命中注定榜上无名,文章虽然精巧,也没有什么帮助的
。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转变自身才行。”张畏岩问:“怎样转变自身呢?”道人说:“如
果能够秉承天命行善,还有什么福报不能得到呢?”
张畏岩叹息着说:“我是个贫穷的读书人,哪有钱做善事?”道人回答:“行善修德,
重要的在于心,要求我们心中时刻存有善念,在品德上更加谦虚谨慎,常存帮助别人的
心。行善的动机要纯,一切遵天理而行。比如谦虚做人的例子,这并不需要花钱,你完
全可以做到。那为什么不反省自己,而要骂考官呢?这就是你的过失了。”张畏岩因此
感动悔悟,向道人... 阅读全帖 |
|
s******t 发帖数: 2511 | 34 F12.从弥撒文献初步回应《罗马天主教的福音》
小弟给误解者解释「弥撒不是再将耶稣杀掉,且符合圣经」后(见该篇拙作),他
从那本由一位现已离开天主教的前神父麦卡棣(JamesG.McCarthy)君所著、吴主光牧
师及其领导的小组所翻译的《罗马天主教的福音》(「TheGospelAccordingtoRome」,
一本反天主教的书,这中译本下称该书),摘录以下第一至第三段所谓的「天主教文献
」,说它们已清清楚楚说明每次弥撒,主耶稣是「被杀」、「被杀了」(那些文献有「
被杀」、「被杀了」等词语),故此吴牧师说的正对,即弥撒是要耶稣再死多几次,再
次将祂杀害。后有另一位网友再引述以下最后两段英文天主教文献(是否从该书引述出
来则不清楚),并引用一般的字典证明文献中的IMMOLATED∕IMMOLATION的意思是「
kill(somebody)asasacrifice杀(某人)作祭品」,然后藉此坚持吴牧师等人将
IMMOLATED∕IMMOLATION译成「被杀」、「被杀了」是正确的,于是弥撒的确是再一次
(甚至再多许多许多次)把耶稣「杀掉」,要祂不断地死在祭台上。
拙作「...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5 http://farm9.staticflickr.com/8204/8212636072_5a21906a46_b.jpg/a>
11月19日,手持小刀的女童站在街头,举着“你打我爷爷,我要和你决斗”牌子,女童叫刘敏婷,10岁,刘敏婷称其爷爷刘春林于2010年8月17日被涟源市六亩塘工商所副所长严怀忠殴打致伤,没有得到任何赔偿,于是发生了这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最牛约架!
啼笑皆非的事,却很难笑出来。10岁女孩的约架,确是“最牛”,但“最牛”的还是那个工商所长。干部打人,干部打老人,干部打人完了,就“完”了。不赔偿、不道歉,其霸道乡里的“霸气”可见一斑。笔者看到画面的女孩一手举着尖刀;一手拿着“约架书”,一点也没有觉得可笑,而是心里有一种隐隐的痛。作为一个成人,笔者想安慰一句这个10岁的小女孩:孩子,你真的辛苦了。
工商所长打人,原因无非有二。一是野蛮执法;二是双方的个人冲突。但无论是哪一个原因而起,作为一个国家干部都不应该动手打人。但是很遗憾,这个干部野蛮的打人了,而且打完了人,似乎还没有任何的责任。于是就联想一下,打了人可以不但责任的都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样的权力可以不但责任?于是又...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1374 | 36 ☆─────────────────────────────────────☆
phial (ppp) 于 (Fri Nov 18 00:15:25 2011, 美东) 提到:
中国民间舆论和媒体舆论彻底分裂了
南方系从来没在网上被这样骂过吧
http://www.weibo.com/nfbyw
翻了快10页了 全是去骂南方系的
☆─────────────────────────────────────☆
smokinggun (硝烟) 于 (Fri Nov 18 00:33:28 2011, 美东) 提到:
南方系背后是福特系,现在更应该对福特系穷追猛打!
☆─────────────────────────────────────☆
doginafei (自带豆包的六毛) 于 (Fri Nov 18 00:43:44 2011, 美东) 提到:
☆─────────────────────────────────────☆
rainyrry (Flora) 于 (Fri Nov 18 00:46:42 2011, 美东) 提到:
其...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37 ☆─────────────────────────────────────☆
Shibamura (陌陌) 于 (Fri Jul 6 02:25:52 2012, 美东) 提到:
事情的起因好像是因吴法天和四川电视台记者周燕在微博上对近日四川什邡事件意见不
合相互人身攻击和辱骂。他们均要求对方道歉。接着吴答应该女记者微博约架要求,于
7月6日下午1点准时到北京朝阳公园门口单挑。五岳散人和久未露面的艾未未也到了现
场。吴叫兽号称是要去进行普法教育,结果寡不敌众。。。最后报警,以后警察出现双
方均被带到派出所收场。
这算是国内老将小将公开场合的正面交锋了吧?
高潮:艾神现身:
艾神出手痛击:
☆─────────────────────────────────────☆
magicknight (I am always love you baby.) 于 (Fri Jul 6 02:31:20 2012, 美东) 提到:
哇,狗咬狗
事情的起因好像是因吴法天和四川电视台记者周燕在微博上对近日四川什邡事件意见不
合相互人身攻击和辱骂。他们均要求对方道歉。接着吴答应...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38 ☆─────────────────────────────────────☆
bearhk (fatbear) 于 (Mon Jul 2 00:32:57 2012, 美东) 提到:
1. lz香港呆了不少年,内地人。屁股明确了,不假设自己代表客观真理正义香港人
内地人等任何主体。
2. 七一游行,主题就是对特首或者现状或者政府的各种不满,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六四(如本年李旺阳事件);特首个人操守;楼价;内地相关事件(自由行或者其它;
地产霸权,某些工程(港珠澳大桥,垃圾焚烧)………年年有所变化,紧贴舆论
3. 各种不满归根结底都是一种内心深处对于经济政治社会的迅速变化的不适应,这
个和内地乃至全世界的各种抗议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有当地特色,是对本地区未来发
展的迷茫。曾经读过一篇关于星港两地的对比文章,三十年前很相似,三十年后人均
GDP已经高下已分,李加坡完胜,文章对比三十年来各种数据,结论大致是,一是新加
坡制造业三分天下有其一因而较为均衡能抗风浪,二是科技投入大,有体系,支撑了制
造业的升级发展。除此之外各方面都很相似,所以这两个因素是两地发展分... 阅读全帖 |
|
U*******n 发帖数: 824 | 39 你离告发者的角色还有多远?
姜建强 昨天 10:19
分享
(一)
告发,这个戴着假面的人形,现在又昂首阔步地闯进了人们生活的殿堂。多么熟悉的身
影,多么熟悉的语调,甚至连打得哈欠都和昨天的一样,无聊但充满险恶。
虽然告发与人类一样古老,但告发绝不与人类的进步与高尚同步,或者说它从一开始就
拒绝这种同步。
告发的可怕在于它有时用最美好,最优雅的举动做出最卑劣,最龌龊的事。犹大之吻就
是典型,《马太传》第26章如是说:“耶稣说: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出卖我的人已
走近前来。”
这时,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与手持利剑与棍棒的众人,一起从大祭司河民之长老处出
发。出卖耶稣的犹大和他们约定:我和谁接吻,谁就是耶稣,你们就把他抓住。
于是,犹大走到耶稣的前面说:“老师,您好。”接着跟他接吻。
耶稣说:“朋友,你来做什么?”
是呀。你来做什么?没有人知道。但人们知道的是告发杀死的并不是一个观念中的他与
她,而是一个实在的生活中的他与她。或许是刚喝完朋友圈的见面酒,或许是在缠绵过
后的夜归路上,或许是私下刚才华横溢地发完牢骚,但告发的暗箭便射向了你。这种告
发照鲁迅的说法就是“满肚子怀着鬼胎,而装出公...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4960 | 40 董生,字遐思,青州之西鄙人。冬月薄暮,展被于榻而炽炭焉。方将篝灯,适友人招饮
,遂扃户去。至友人所,座有医人,善太素脉,遍诊诸客。末顾王生九思及董曰:“余
阅人多矣,脉之奇无如两君者:贵脉而有贱兆,寿脉而有促征。此非鄙人所敢知也。然
而董君实甚。”共惊问之。曰:“某至此亦穷于术,未敢臆决。愿两君自慎之。”二人
初闻甚骇,既以为模棱语,置不为意。
半夜,董归,见斋门虚掩,大疑。醺中自忆,必去时忙促,故忘扃键。入室,未遑爇火
,先以手入衾中,探其温否。才一探入,则腻有卧人。大愕,敛手。急火之,竟为姝丽
,韶颜稚齿,神仙不殊。狂喜,戏探下体,则毛尾修然。大惧,欲遁,女已醒,出手捉
生臂,问:“君何往?”董益惧,战栗哀求:“愿仙人怜恕!”女笑曰:“何所见而畏
我?”董曰:“我不畏首而畏尾。”女又笑曰:“君误矣。尾于何有?”引董手,强使
复探,则髀肉如脂,尻骨童童。笑曰:“何如?醉态蒙瞳,不知所见伊何,遂诬人若此
。”董固喜其丽,至此益惑,反自咎适然之错。然疑其所来无因。女曰:“君不忆东邻
之黄发女乎?屈指移居者,已十年矣。尔是我未笄,君垂髫也。”董恍然曰:“卿周氏
之阿琐耶?”女曰:“是矣。”... 阅读全帖 |
|
Z*****i 发帖数: 1888 | 41 冀州,信都城北门之外,数千骑具装骑兵挎大弓,持长枪,整整齐齐的布阵于北门官道
外的两旁,一面面赤红的大鹏展翅军旗与“姚”字将旗在风中猎猎飞扬,严整肃穆的军
阵,绵延数里。唐康身着丧服,骑了一匹黑马,立在这军阵之中。他的身旁,冀州知州
、通判,还有自军都指挥使姚麟以下的云翼军诸将,按官阶高低,依次而立。众文武官
员,全是穿着白色的丧服。
这一天乃是绍圣七年八月十日,距离东光、冀州围解已经有半个多月。在有意无意
的一拖再拖之后,数日之前,辽主终于正式为宋朝太皇太后高滔滔发丧,遣使致哀,并
向宋廷谋求和议。
经过事先的秘密交涉之后,辽国派来的致哀使,乃是辽国的北面都林牙韩拖古烈,
副使则是晋国公韩宝之子遂侯韩敌猎。因正副使节都是辽国亲贵,唐康等人早接到宣台
札子,虽处两国交战,然仍当以隆重礼节相迎;而此时驻节阜城的中军行营都总管王厚
又行文冀州,要让韩拖古烈与韩敌猎南下之时,“一观军容”。因此,唐康和姚麟才有
意排出这么大的阵仗,其意自然是向辽使示丅威。
但其实无需如此仗阵,辽人亦已能感受得到宋军的“军容”。
七月下旬何畏之以空船大布疑兵,水陆并进,增援东光,不仅惊走耶律孤稳,攻打
西城的耶...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38403 | 42 说了很多啊,中国人的典籍中国人当然很关心啦,信仰犹太小神的大师们对此一窍不通
是可以理解滴
--------------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
、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
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
、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
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
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两大部分中,《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
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
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
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
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3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的四谛现观次第,大致与俱舍论相同,观四谛十六行相,经暖、顶、
忍、世第一法而证初果乃至阿罗汉。次第配合七种作意。
我注意到瑜伽师地论这一段文主张:
* 果定,与南传相同。
* 定中修观。与南传主张出定修观,看似不同。
* 刹那生灭是用比量推论,不需要现观。这与南传的生灭随观要现观刹那生灭不同。
* 瑜伽师地论在了相作意、胜解作意的阶段以五蕴为所缘观观四谛十六行相,到远离作
意的阶段,只说以心缘心,断粗的我慢现行,而不再以五蕴为所缘。
* 南传说道心缘涅盘,瑜伽师地论说能缘所缘平等无分别。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渐次生起七种作意。所谓最初了相作意。最后加
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证得阿罗汉果。
修瑜伽师于四圣谛略摽广辩增上教法。听闻受持。或于作意已善修习或得根本静虑
无色。由四种行了苦谛相。谓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由四种行了集谛相。谓因行集行
起行缘行。由四种行了灭谛相。谓灭行静行妙行离行。由四种行了道谛相。谓道行如行
行行出行。如是名为了相作意。
由十种行观察苦谛。能随悟入苦谛四行。何等为十。一变异行。二灭坏行。三别离
行。四法性行。五合会行...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4 ☆─────────────────────────────────────☆
runsun (runsun) 于 (Thu Jul 7 12:32:38 2011, 美东) 提到:
http://bbs.foyuan.net/thread-113372-7-1.html
解悟:
五蕴不=五取蕴你对于它有“取“时,才是“五取蕴”,没有“取“时,才是“五蕴”。
===============================
如觉:
马哈希尊者在这方面和你所说的确实不一样,他说的比你更准确,更清晰,而你是错的
马哈希尊者在书中对五取蕴的定义是
會引生「我見取」或「我所取」的「名、色蘊」,被叫作「取蘊」;不會引起欲取或見
取的,則稱作「蘊」而已,不叫「取蘊」;至於屬於出世間法的名法,即構成「四道、
四果」的受、想、行、識等四名蘊,它們只是「蘊」,不是「取蘊」。
上述一再提及的,屬於世間法的色、受、想、行、識,會激起執著,所以名為「取蘊」
@@@@@@@@@@@@@@@@@@
按照这个定义,通常的名法色法,全部是取蕴,因为它们都可以引发贪爱执取,也是贪
爱执取而造成的结果。同样,贪...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5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Fri Aug 12 11:13:16 2011, 美东) 提到:
大念住经:
。。。。。。(7)於是他持续地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持续地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
时持续地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
他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持续地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
现象。
於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
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石记:
依经,在断除烦恼之前,要观察。超越执著之后,还是只有觉照。
问题:
超越执著之前的“观察”与“如实知道”跟超越执著之后的“了知与觉照”是一样的吗
?是同一种觉照吗?
☆─────────────────────────────────────☆
cpath (秋十三) 于 (Fri Aug 12 11:28:55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6 维摩诘所说经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
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
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
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
别是则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子
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
习尽者华不著也。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舍利弗
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耆旧大智而默
。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
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
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舍利弗言。不复以离婬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上
慢人。说离婬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婬怒痴性即是解脱。舍利弗言。善哉
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天曰。我无得无证故辩如是。...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538 | 47 因果可转变
http://bookgb.bfnn.org/books/0260.htm
(佛教通俗讲座)
李炳南老居士讲
林看治居士笔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因果可转变
杀是凶暴最伤天和
解释戒杀的几个疑问
欧美慈性的进展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
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
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定的苦,如
刀兵灾祸,真是一言难尽。
(甲)刀兵来源
我们大家要明白,这些痛苦是从何处来的?凡事不离因果,过去造了八苦的因,现在就
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关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是一种果报。可是有一部份人,是不
相信万法皆有因果之说,因为他没有研究佛法,所以就不相信因果的道理!既然不信因
果,那么刀兵劫是什么原因?且请汝说说看!好,我们就来追求到底,看看刀兵劫的原
因是什么?
(1)凡智知现在
诸位要知道,世间凡夫的看法,与圣人的看法,根本不同,凡夫的看法分二种:第一种
他认为刀兵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者所造成的,这是欲征服世界而引...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8 巴利《分别论·谛分别·经分别》译注
谢美霜 中华佛学研究所
提要
佛陀的一切教说中,「四谛说」是至为核心的教义。在统贯佛陀教说的佛教典籍——阿
毗达磨中,深通经义的祖师们如何疏解四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本文选定巴利论
书《分别论》(Vibhaṅga)的第四品〈谛分别〉(Saccavibhaṅga)为译
注主体,主要基于两点理由∶一、南传论书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摇篮阶段,有待研究者
的投入。二、《分别论》依十八个主题来论究法义,每个主题可独立探讨,四谛即为其
中的一个主题。目前国内虽已有《分别论》的汉译,唯系转译自日文《南传大藏经》,
文辞艰涩,又少附注说明,不对照巴利原本则难理解,有重加翻译的必要。因篇幅的限
制,本文的译注仅包括〈谛分别〉中的「经分别」。
初期佛教的圣典,包括了经(sutta)、律(vinaya)、论(abhidhamma)三藏。经藏
集结佛陀教说的要义,不同部派各有其编纂的经藏,现存且完整者有南传上座部(
Theravāda)五部《尼柯耶》(Nikāya)及北传汉译的四部《阿含经》。律
藏是出家教团之生活规则的集成。论藏...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9 ☆─────────────────────────────────────☆
SeeU (See you) 于 (Wed Oct 17 01:54:14 2012, 美东) 提到:
阿罗汉才断无明,是佛教传统的共识。最近几年,有随佛比丘主张初果就断无明。本文
从南北传相应阿含的修多罗部分,来探讨这个观点是否成立。
杂阿含203经
诸比丘!云何一法断故,乃至不受后有?所谓∶无明离欲;明生,得正智,能自记说∶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南传:相应部35相应80经
「大德!而怎样知、怎样见,使比丘的无明被舍断而明生起呢?」
「比丘!这里,比丘听闻∶『一切法都不值得执著。』比丘!当比丘听闻∶『一切
法都不值得执著。』时,他证知一切法;证知一切法后,他遍知一切法;遍知一切法后
,从不同点看见一切相∶从不同点看见眼,色……眼识……眼触……也从不同点看见凡
以这眼触为缘生起的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03.htm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是对阿罗汉的描述。北传<杂阿
含...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50 唯识宗的创立
玄奘西行求法归来,通过翻译经典和传授学徒等方面的工作,将当时印度唯识学的最新
成果介绍到中土,最终创立了以佛教义学见长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
,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代精通唯识、因明学说的高僧,特别是其高徒窥基继承光大其学
说,留学僧人圆测将玄奘之学传播到新罗国,对于唯识学说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把法相宗的主要经典都翻译成汉语并作了初步
的宣传;说窥基是法相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因为窥基在玄奘所奠定的基础上,扩大了这
一宗派的理论影响。公正地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窥基两代高僧共同努力创立的。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依照现今学术界、佛教界的普遍认识,玄奘西行的时候,中国佛教已经处于学派佛教与
宗派佛教交替发展的时期。玄奘先后礼拜了十二位老师,但其中并不包括被认定为佛教
宗派的天台宗僧人,也没有礼拜三论宗的祖师吉藏为师。玄奘西行的动机之一就是出于
消弭学派佛教差别诠释所带来的混乱。回国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经典的翻译活
动,在其弟子们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玄奘在国外之时,中土佛教界存在和发生的争论,...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