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物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k***a
发帖数: 92
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齐人物论》及其作者
张远山
《齐人物论》在《书屋》杂志连载了五期(2000年第6、第9、第
10、第11、第12期),共点评了20世纪的汉语散文家、小说家、戏剧
家、诗人近250人次———个别作家在两种文体中都提到了。对这么多
文学人物及其作品进行评论,如果仅仅叫做“人物论”未免过于平实,
于是我想起我钟爱的先秦大师庄子,他的杰作《庄子》的首篇叫“齐
物论”,庄子的“物”本就包括“人”,加一个字是为了不与庄子的
名篇标题重复。而“齐”正有权衡、比较的意思,当然更重要的意思
是等量齐观,因为我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总体成就是难以令人满
意的,许多作家的高下,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篇名定下后,突
然发现无巧不成书,“庄”与“张”音近,而两位合作者周泽雄和周
实又都姓周,于是索性就署名“庄周”。云南电台“书海扬帆”节目
主持人孙云燕小姐在直播采访时反复问我,为什么你们如此大胆,竟
敢直言不讳地点名批评那么多文学大家,而且许多还是非常活跃的当
代作家,难道就没有顾忌吗?我说我认为我们的胆子还不够大,所以
不得不署了一个笔名。如果中国的批评环境更健康一些,中国的作家
面对批评的态度更理智一些,也许我们就不必署笔
y**f
发帖数: 157
2
百年散文大盘点:齐人物论(上)/庄周
http://www.bbsland.com/life/messages/27904.html
百年散文大盘点:齐人物论(下)/庄周
http://www.bbsland.com/life/messages/27903.html
e***e
发帖数: 3872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Axon (一线天),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从《齐物论》看《庄子》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Jul 25 16:09:21 2001) WWW-POST
从《齐物论》看《庄子》
作者:陈少明 李兰芬 [2001-7-25 8:11:45]
与儒家孔孟荀历史清楚明了不同,道家从老到庄,不论身世还是
著述,都同其思想观念一样,蒙胧而且神秘。以《庄子》为例,这一
状况虽然可能给一般读者造成扑朔迷离的困惑,但也为历代解庄家提
供考验或表现自己学识、才智的竞技场。不说解家各自依托的哲学信
念的区别,单纯由于对内、外及杂篇作者判断的不同,在文献利用上
就出现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把《庄子》全书当作思想统一的作品
来解读,如郭象注庄;或者有所改进,即在意识到它是庄子及其后学
文章合集的情况下,只归纳那些前后一致的说法来作为整个学派的思
想。第二,以内篇为基本素材,兼取外、杂篇个别章节,作为研究庄
子本人思想的依据。这种追随王夫之的作法,在现代学
r*****l
发帖数: 60
4
盐亭老人袁翁焕仙夫子
统说庄子
先生曰:庄子者,至矣,尚矣,蔑以复加矣。丁周之际,
人心险巇,诐说横恣,田齐稷下先生之伦三千余人,孟荀犹滞
半途,慎到尹文抑何称为,余固卑卑矣。说者曰:庄子,蒙人,
尝北游梁而南之楚也,然东行不过齐,何欤?抑亦道不欲会,
言应希独,齐物论曰“为是不用而寓诸庸”者欤?固与孔子西
行不到秦殊也,明矣。其为说也,至宏而当;其宗趣也,至妙
而常;其涉义也,至渊而显;其躬于行而信于理也,至至而无
适无不适,殆所谓冠冕百家,括囊千圣者欤!詠其言,泱泱如
洪波激海,庸于物,的的若圆器倾珠,噫嘻!人虽有舌遍覆此
界,又何以称焉!小师劣执,辟而辞之曰:蔽于天而不知人,
方于外而不晰内,密于理而疏于事;甚乃祢托上神,期工宰于
丹道,自违帝则,化醍醐为鸠汤。庄子固已先乎其说曰:“言
隐于荣华,道隐于小成。”不其然乎?今兹中行不驭,异论交
干,同门且致衅,而所谓先生者,则又十百倍畴昔也。愿言思
之,谓之何哉!
夫庄子之言,至至之言也。双泯人法,不居有无,且忘相
见。故其说曰:“今者吾丧我”;又曰:有谓无谓,无谓有谓;
又曰:相忘于江湖;此固昭昭者也。然舍人法,失有无,忘相
见,
o**a
发帖数: 472
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齐人物论》 (转)
庄周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平装 32开
3.00元 179页
ISBN:7532121909
2001-01-01 第一版
本书是“书屋文丛”之一。个性化批评是《书屋》一贯提倡的,
《书
屋》创刊以来,始终注重批评文体的创新、批评形式的非学院化、批
评角
度的独立性。庄周先生不是一个人,但《庄周物论》风格是统一的。
它举
重若轻,生动活泼,不虚饰,不回避,不媚俗,不以权威自居,但又
坚信
自己的判断,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且说得那么漂亮,那么独特,是
对个
性化批评的一次颇具开创意义的成功尝试。
(就我个人而言,不太相信这本书才3.00,可能少打了一个0。一本
才3块钱的书,不知道哪里才能买到了)
c*c
发帖数: 2397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9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庄子·内篇·齐物论
☆─────────────────────────────────────☆
JeanIris (Iris) 于 (Sun Jun 26 14:53:20 2011, 美东) 提到:
我觉得庄子这篇的思想和佛法很相通,但是有点形而上。而对于本质的揭示佛法其实更
合理。
---------------------------------------------、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
“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
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
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
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
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
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夜啸:论林彪哲学
——读《林彪“散记”》
哲学的本质就是思想的学问。学问有高低,哲学也有高低。林彪这个散记(作者为
林彪秘书李根清)最大的看点还是林彪发自内心的思想聚焦——一种所谓的“林彪哲学
”。不难看出,这种哲学其实是深深扎根在中国哲学的基础上的。其总体的概括性则可
这么讲:世俗功利、明哲保身、实事求是、无视从众、终极为私、厚黑同体。这种特点
可以通过具体的林彪散记内容进行分析。
例一:“忠庸,张春桥、柯庆施”。这是林彪口授由我写的一张卡片。“忠庸”的
“忠”字,我写的是“中”,林彪在下面又加了个“心”。林彪心目中的张春桥是一个
只会耍笔杆子、喊口号的平庸之辈。
分析:中庸改忠庸,一字之差,意义完全变了。中庸者,不偏不颇,火候适度,虽
然个中似乎少了点进取的锐气,但其温文尔雅倒也还不坏的。改为忠庸后,则主要指其
没有原则性的愚忠平庸,更多了指责的味道。问题的关键在于,林彪对张春桥、柯庆施
的这个指责,仅仅只是一种道义上的或者说并没有把自己对立的放进去考虑,甚至是在
总结人家的时候为自己的学习模仿和超越确立榜样——现实中的林彪恰好是最讲忠字最
“高举”的人了!
例二:“人是物质中最重要物质,不尊重人就...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论林彪哲学——读《林彪“散记”》
·夜 啸·
哲学的本质就是思想的学问。学问有高低,哲学也有高低。林彪这个散记(见李根
清:“林彪‘散记’中对毛泽东的思考”,载本刊zk1412b)最大的看点还是林彪发自
内心的思想聚焦——一种所谓的“林彪哲学”。不难看出,这种哲学其实是深深扎根在
中国哲学的基础上的。其总体的概括性则可这么讲:世俗功利、明哲保身、实事求是、
无视从众、终极为私、厚黑同体。这种特点可以通过具体的林彪散记内容进行分析。
例一:“忠庸,张春桥、柯庆施”。这是林彪口授由我写的一张卡片。“忠庸”的
“忠”字,我写的是“中”,林彪在下面又加了个“心”。林彪心目中的张春桥是一个
只会耍笔杆子、喊口号的平庸之辈。
分析:中庸改忠庸,一字之差,意义完全变了。中庸者,不偏不颇,火候适度,虽
然个中似乎少了点进取的锐气,但其温文尔雅倒也还不坏的。改为忠庸后,则主要指其
没有原则性的愚忠平庸,更多了指责的味道。问题的关键在于,林彪对张春桥、柯庆施
的这个指责,仅仅只是一种道义上的或者说并没有把自己对立的放进去考虑,甚至是在
总结人家的时候为自己的学习模仿和超越确立榜样——现实中的林彪恰好是最讲忠字最
“高举”的人了!
例二:“...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059
1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读“齐物论“吧~
这几段不是理解得很透彻。望高手解释。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 ,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
,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 ,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
非,此亦一是非,果且 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
始得其 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
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 。恶乎不然?不然
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 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
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 知通为一,为是不
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 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
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 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
公赋囗(上“艹” 下“予”音xu4),曰:“朝三而暮四。
s******g
发帖数: 5074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儒 学 论 衡------陈 寒 鸣
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
儒家在中国已有近2600年的历史了。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学本身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不
仅历史上的儒家学者各以其自身立场阐发各自的儒学思想,而且儒学宏富的思想内涵及
其历史演变亦使研究者对儒学的了解颇感困惑,从而引发了许多误解和争论。其实,无
论儒学经历过多少时代,我们对儒学的理解首先应该弄清儒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儒学的目的、儒生的终极关怀是什么?笔者认为,从此契入最应紧紧扣住经世精神及
其意义来了解、体认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之核心的儒学。

儒学本来就是一门经世之学,儒家之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世精神。所谓“经世”,
即“经世致用”。“经世”有时写作“经济”,即“经国济世”,意义相同。“经世”
是指称儒家极其关心社会、参与政治,以祈求达到天下治平的一种观念。“经世”概念
最早见之于《庄子•齐物论》,其言有曰: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
圣人议而不辨。
对于这里提到的“经世”一词的含义,学者说法不一,如章太炎认为应解作“纪年”(
1);梁启超则以济世致用之义视之,他出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为
a*****y
发帖数: 3318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从西方心灵哲学看佛教唯识论
从西方心灵哲学看佛教唯识论
作者:冀剑制  来源:拙风文化网
在西方心灵哲学陷入瓶颈的今天,西方学者渴望从东方传统思想寻找一些突破的灵
感,尤其佛教唯识论对心灵有着深刻的讨论而成为注目的焦点。但是,由于思考脉络上
的不同,唯识论目前仍旧很难在西方心灵哲学架构下定位,因此仍无法真正成为西方心
灵哲学中的一个新希望。本论文企图透过将唯识论与西方心灵哲学中的主要理论与概念
的比较将唯识论定位在当今西方心灵哲学的脉络中。
1. 西方心灵哲学的概念框架
西方心灵哲学的发展可以算是由笛卡儿的实体二元论(substance dualism)所构成
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下来讨论的,笛卡儿主张,心与物是两种不同的实
体,其理论中所谓的“心”指的是一个思维的主体,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各
种情感、思考、甚至意识都是属于“心”这样的东西。而所谓的“物”自然就是我们日
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到这个外在世界的一切可占有空间的事物。从这样的一个概念框架来
看,有人主张心物实际上属于同一个实体,那个看起来不占有空间的心事实上是由占有
空间的大脑所产生的东西,那么,心物是同样的东西,...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16
说到王国维,我找了篇论文,头大:-)
+++++++++++++++++++++++++++++++++++++++++++++++++++++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8-08-25 15:51:00 ] 作者:程相占 编辑:
Studa_hasgo122
【内容提要】
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不能混为一谈:论述意境的文献是《人间词乙稿序》,而
境界说则出自《人间词话》;意境可以分解为意、境、观三要素,而境界则主要指真情
或心灵境界,无法分解;意境论受西方理论影响的痕迹较明显,而境界说则体现了回归
中国传统诗学的倾向。
【关键词】 意境论;观;心灵境界;境界说
王国维的境界说对于20世纪中国文艺境界论有着重大影响,但一般论著又大都将王
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混同,并过多地用西方美学理论来分析境界说。我们这里希望进
行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
一、意境论
在王国维的有关论著中,出现过“境界”、“意境”、“境”三个近似的概念。其
实,王国维的意境论与境界说区别颇大,《人间词乙稿序》所体现的理论是意境论,而
《人间词话》的观点则是境界...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2.htm
第二章 商羯罗与《示教千则》
第一节 时代背景、生平和著作
商羯罗(ZaGkara)是印度中世纪吠檀多哲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不二论理论家。关于
他的传记保存下来的至少有11个,但都为传说、神话一类。其中最有名的是14世纪的吠
德耶罗耶(VidyAraNya)所作的《商羯罗世界的征服》,但也由于它是商羯罗以后数世
纪的作品,故难以让人相信。首先关于他的生卒年代就很难确定。1882年印度的波答迦
(K.B.Pathak)提出,商羯罗的生卒年代约为788~820年,此说法为学术界沿用。现代
日本学者中村元对此说法进行了再考证,他认为700~750年更为妥当些,他的意见获得
了雷诺(L.Renou)和英戈尔(D.H.H.Ingalls)的赞同。1
公元5~6世纪之间,匈奴人从中亚向印度入侵,曾一度造就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代的
笈多王朝的政治制度,在6世纪遭到了全面的崩溃。7世纪时戒日王又恢复了印度北方的
和平,但在他死后北印度又很快再次遭到政治上的分裂。而南印度在6世纪中叶以后大...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73
18
楼主,你颤抖吧!
代表性的断裂
--再问“什么的平等”?
汪晖
说明:本文以《再问“什么的平等”?》为总题连载于《文化纵横》2011年5-6期。现
将全文合并发表于此。
目录
序言:政治体制与社会形式的脱节
第一章:再问“什么的平等”?
第一节:机会的平等与分配的正义
第二节:能力的平等
第三节:劳动者的位置
第二章:齐物平等与跨体系社会
第一节:齐物平等的概念
第二节:“物”与差异平等
第三节:差异平等的危机—以民族区域为例
第四节:跨国语境中的差异平等
汪 晖
现在的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除了平等的信条外,再没有别的基础。但这并不妨碍
我们认为:不平等仍然占统治地位。--皮埃尔·勒鲁
在现存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总体上,商品表现为价格以及商品的流通等等,只是表面的过
程,而在这一过程背后,在深处进行的完全是不同的另一些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个人之
间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和自由就消失了。--马克思
序言:政治体制与社会形式的脱节
过去三十年,围绕民主问题的辩论和分歧从未停止。1989年前后出现的“历史终结论”
将民主作为最后一种政治形式,普遍历史到来的标志。这一民主话语以大众民主与社会
主义运动...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玄
华严宗
百科名片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为中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本宗
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
六四○年,即法顺)为初祖。本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
简介
华严经起源
华严宗 法界缘起
华严宗 发展历程
华严宗的五教十宗
华严宗 现象圆融论 事事无碍论的界说
事事无碍论的内容
事事无碍论的哲学底蕴与逻辑性格
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特色
华严宗七祖 一马鸣尊者马鸣乃西土十一祖也
二龙树尊者龙树乃西土十三祖也
三帝心法师帝心
四云华法师云华
五贤首法师贤首
六清凉法师清凉
七圭峰法师圭峰
华严宗观法 真空观
理事无碍观
周遍含容观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
简介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
严宗。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
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实际创始人是
法藏,但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
大唐道璇律师于日本天平八年,赍《...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度教的不二论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1.htm
第一章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 导言
《圣教论》1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
荼波陀。乔荼波陀(GauaDpAda)是否为一历史人物,至今仍有争论。在名字GauaDpAda
,pAda是尊称,有时人们也称他为GauaD,以及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Gau-dacarana,
GauaDpAdAcArya,或者GauaDAcArya。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只有一些传说。据说印度
古代的拘罗尸陀罗国(Kuruksetra)有一条叫做希罗拉瓦蒂(HirarAvati)的河流,在
河岸上住着一个叫做乔荼(GauDa)的种族,其首长就被尊称为乔荼波陀。有关他的生
卒年代,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印度传统上认为乔荼波陀是商羯罗(700一750)的祖师,
是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Govinda)的老师。商羯罗在对《圣教论》所作注疏中2称乔荼
波陀为“祖师”(paramaguru),或者“老师的老师”(guror garIyasa)。印度哲学
家达斯古普塔甚...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1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
张岱年
心物问题,亦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西方近代哲学
中,关于精神与物质的问题讨论较多。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对于心物问题已有所讨论。
到中国近古时代 (宋元明清时代),许多哲学家更对于心物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所以,应该承认,心物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心亦即主体,物亦即客体。但是主体客体的名称是古代所未用的。在古代哲学中,
与主体相当的名词是“己”,与客体相当的名词是“物”。《中庸》云:“诚者非自成
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己与物即主体与客体,亦称为内外,《中庸》又说:“合外
内之道也”。外即客体,内即主体。近几年来,有些论者认为,中国哲学专讲“天人合
一”,而忽视“主客”之别,其实并不符合事实。中国哲学确实强调“内外”的统一,
但也承认内外的区别。
在西方哲学中,哲学史家常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与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来
讲,或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归并到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西方哲学中所谓“理
念”或“观念”往往是与思维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哲学史家将关于“理念”的问题归结
为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22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中论的时间观
又和人谈到runsun, 想到了这个---
某帖中, 曾说过时间, runsun 说是一维, 后来又说是
和空间一样是“同一”的2个侧面。。。
然后说佛教对时空的认知差地很远。。。
贴2个以前看过的, 对于“时间”, 中论是这么说的
其实中论中
觀有無
觀縛解
觀業
觀法
觀時
觀因果
觀成壞
很多现象对我们来说似乎很有逻辑, 其实是时间造成的假象, 时间本身也是假象
===========================================================================
中論
觀時品第十九
龍樹菩薩造 梵志青目釋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問曰。應有時以因待故成。因有過去時。則有未來現在時。因現在時。有過去未來時。
因未來時。有過去現在時。上中下一異等法。亦相因待故有。答曰。
 若因過去時  有未來現在
 未來及現在  應在過去時
若因過去時。有未來現在時者。則過去時中。應有未來現在時。何以故。隨所因處有法
成。是處應有是法。如因燈有明成。隨有燈處應有明。如是因過去時。成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刘正教授论文《<易>、<老>相通初探》
《易》、《老》相通初探
《老子》一书为道学之祖,其后学称《老子》之术为“黄老之学”。史传黄帝尝作《归
藏》之易,然其人其事已不得详考。黄帝之陵尚在,却给人一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
地空余黄鹤楼”之感觉。《老子》成书则取法于《归藏》、《周易》二书,是论古已有
之。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一番,初浅之探,希求得到同道斧正。
一、老子尝传易理于孔子
史载先秦诸子治易者自孔子始。《论语·述而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
易》,可以无大过矣。’”又:《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
易》,韦编三绝。”是为明证。孔子于《易》精熟之极,乃至顺口引《易》以明事理。
《论语·子路篇》所载孔子援引《易·恒卦》“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一例可证。实则
孔子之前已有人尝研读《周易》,其学之形成咸与《易》相关。斯人即为老子,其学则
以尚柔、主静、贵无三论为主。《易》、《老》相通之论,前贤早有高论。然老子讲《
易》之语,史书无徵,似不可得而闻。本节试为述之。
《孔子家语·执辔篇》:“子贡问于孔子曰:‘商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
偶,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是以至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秋雨之福教会“九十五条”批判(二)——诡诈的顺服论 (2015-09-21 09:19:46)转载▼
http://7000christian.blogspot.ca/
标签: 基督教 杂谈
2015年8月30日,成都秋雨之福教会隆重发布重要文件——《我们对家庭教会立场的重
申(九十五条)》(下称“九十五条”)。如果仅从口气和格式来看,蛮有宗派纲领的
来头,又大有“领衔”《中国家庭教会信仰告白》之势(以前不是有人这样搞过吗?)
再加上“九十五条”的名头,貌似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不得不让人觉得,这
个“九十五条”应当有一定份量。
但究竟有无份量,份量如何?还是要看其表达符不符合圣经真理。谁也不敢轻易否定或
肯定,我们还是以圣经为标准来分辨。
王怡一进教会就掌权,坐首位,从不愿做一天平信徒(参见博文《王怡:一个从不愿做
平信徒的牧师》: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5720dc0102vpic.html),不愿老老实实听道,学道,却好做领袖、导师,更喜独揽大权,独断专行。因为不愿老实学道,缺乏圣经常识性知识,再加上他顽固的政治企图,就对圣...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2449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与禅宗思想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28
来源: 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article/2006/06/2224534728.html
论王守仁与佛教——排禅入天台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3日
来源:觉群季刊目录 总第十五期 作者:惟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一生中存在着许多禅迹,比如经常出入佛寺
与禅师们亲密交流等等,但这些可以说都是表面现象,所以并不重要;王守仁思想的渊
源及其思想精华,或者说思想深层本质内容却是排斥禅宗的;他思想上的援佛入儒,着
手点却是契入天台的心性义理之学。
一、王阳明生平禅迹(略)
二、先进后出(略)
三、契入天台
尽管王阳明行迹上禅迹斑斑,但这些都是表面的,其思想上是辟禅的,是经过了接受佛
教、援佛入儒、辟禅,而最终找到了他的思想渊源——天台佛学的历程。最终我们并不
难发现其思想精华部分都可以在天台找到原形,或者说是对天台的充分吸收和再发展。
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
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为一贯地坚持道家、佛家的基本观念。他们比道家还要道家,比
佛家还要佛家。
(一)“心外无物”与 “一念三千”
“心外无物...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哲孟子谓...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0
真惊呆了, 这和XXX基础的XXXXX的解释也太像了吧!!!!!!!
虽然俺只是理解些XXX的皮毛, 不过这个真的太牛了。1600多年前啊!!
大家自己看XXX是啥
和我想的一样的, 给5个包子!!!!
贴个原文
+++++++++++++++++++++++++++++++++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
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
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缘使
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
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
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
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1
真惊呆了, 这和XXX基础的XXXXX的解释也太像了吧!!!!!!!
虽然俺只是理解些XXX的皮毛, 不过这个真的太牛了。1600多年前啊!!
大家自己看XXX是啥
和我想的一样的, 给5个包子!!!!
贴个原文
+++++++++++++++++++++++++++++++++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
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
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缘使
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
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
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
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32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
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机械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一理论体系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辩证唯物论是指人们关
于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观点和看法。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派系繁多,相互斗争、相互推翻。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争论的焦点是思
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思维与存在谁是第
一性的问题,凡是认为存在是思维的反映,思维是第一性的属于唯心论学派,凡是认为
思维是派生的,存在是第一性的属于唯物论各种学派。另方面,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
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可
知论和不可知论,但绝大多数哲学家作了肯定的回答。
三、辩证唯物论
在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上,辩证唯物论批判了唯心论和唯物论抽象的、僵死的形而
上学的认识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理论思维方式发展了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解...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53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论持久战
毛主席,你不服是不行的。给没仔细看书的人回顾一下伟大的民族英雄毛主席。
论持久战
(一九三八年五月)
这是毛泽东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的讲演。
问题的提起
(一)伟大抗日战争的一周年纪念,七月七日,快要到了。全民族的力量团结起来
,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同敌人作英勇的战争,快一年了。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
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身受战争灾难
、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
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
,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
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
有解决的。于是失败主义的亡国论者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会亡,最后胜利不是中国的
。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中国很快就能战胜,无需乎费大气力。这些议
论究竟对不对呢?我们一向都说:这些议论是不对的。可是我们说的,还没有为大多数
人所了解。一半因为我们的宣传解释工作还... 阅读全帖
l*****7
发帖数: 8463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旧文新读《国防论》
旧文新读《国防论》
http://bbs.tiexue.net/post_4168602_1.html
爱国将领蒋百里先生《国防论》全文
文章提交者:火箭筒对防空洞 加贴在 陆军论坛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转者按: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些爱国将领和军事理论家也著书立说,介绍军事科学研
究的成果,传播加强国防建设、抵御外来侵略的思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著名
将领蒋百里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致力于国防理论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并在杭州中央航空学校、庐山军官训练团作讲演。1937年夏,他将有关文章、讲演稿以
及早年著作中的部分内容重新整理编排成书,先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印行,后由上海大公
报社出版,轰动一时,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
的!”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公开发行。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国防论
蒋方震百里著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第一篇 国防经济学
导言 第一种
[... 阅读全帖
M*V
发帖数: 3205
35
来自主题: TheStrait版 - 旧文新读《国防论》
旧文新读《国防论》
http://bbs.tiexue.net/post_4168602_1.html
爱国将领蒋百里先生《国防论》全文
文章提交者:火箭筒对防空洞 加贴在 陆军论坛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转者按: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些爱国将领和军事理论家也著书立说,介绍军事科学研
究的成果,传播加强国防建设、抵御外来侵略的思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著名
将领蒋百里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入侵,致力于国防理论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并在杭州中央航空学校、庐山军官训练团作讲演。1937年夏,他将有关文章、讲演稿以
及早年著作中的部分内容重新整理编排成书,先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印行,后由上海大公
报社出版,轰动一时,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
的!”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公开发行。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国防论
蒋方震百里著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铁血网提醒您:点击查看大图
第一篇 国防经济学
导言 第一种
[ 转...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6
庄子智慧:生灭变化无常
作者: 佚名
庄子提出是“齐物”,宇宙万有平等,没有现象的不同,那么《齐物论》讲万物平等,
没有差别。我们人如何解脱物理世界的束缚,达到那个真正无差别平等的道体,下面就
谈谈谈这个问题。
《齐物论》的思想、理路给人的感觉是:“汪洋博大,堂皇迷离”,因为它中间说的内
容太丰富,太丰富了!我们往往把它前后的逻辑把握不住。所以古人都批评《庄子》的
文章“汪洋博大,堂皇迷离”。实际上一点都不迷离,条理很清楚。
我们看一下题目:“齐物论”。宇宙万物,宇宙万有是不齐的,不平等的。所谓不
平等,就是有差别。现在庄子提出是“齐物”,宇宙万有平等,没有现象的不同,那么
《齐物论》讲万物平等,没有差别。我们人如何解脱物理世界的束缚,达到那个真正无
差别平等的道体,这篇文章最重要是谈这个问题。由开头讲如何求证这个无差别道体,
到最后说明无差别里头有差别的道理。到底差别是怎么来的?差别是由于“气”的变化
来的。
庄子《齐物论》。首先说明无差别的求证,他以故事的方式说明。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
“南郭”是复姓,“子綦”是名字,后世道家的《神仙传》、《隐士传》都把...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著 ZT.
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著
前言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佛教科学的奥秘
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
信佛不是迷信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铁证般的历史事实
佛教真实不虚
神话还是奥妙
超越您的经验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维护信教自由
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
人死并非如灯灭
鬼神等生命的存在
克隆绵羊与生命的产生
前生与后世
转世灵童
奇异的业力
因果规律
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
科学的谬误与无知
生物进化论与生命流转
世界上最大的谜是什么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科学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
睁开眼睛看世界
伏藏品之谜
授记与预言、预测
地球与四洲
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学佛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
帝王将相亦学佛
佛法是座宝山
怎样学佛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
出家以报父母恩
追随先贤的足迹
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
结尾
前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38
阿赖耶识与修行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年)
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在《阿含经》中已见提到。如唐译《本事经》 卷三、卷六
佛说“害阿赖耶”、“灭阿赖耶”;《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佛说世间众生
爱、乐、欣、熹阿赖耶。此阿赖耶,释为着落处、依处、窟宅、家、藏,指被末那识执
为内在自我的深层心识或心体。
到部派佛学,对深层心识的探讨,成为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建立了“细意识”、“有分
心”、“根本识”、“一味蕴”、“穷生死蕴”、“果报识”、“实法我”、“胜义补
特伽罗”、“异熟果识”、“根本蕴”、“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深层心识,以解
释仅用六识说难以说清的轮回主体和随眠(潜在的烦恼)等问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
的“密意说”。但其说法较显粗糙,与诸法无我之佛法核心义较难调和,不足以圆满解
释心识及轮回现象,互相之间也争议不决。后来大乘唯识学依据《解深密经》、《阿毗
达磨大乘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用第八阿赖耶识来代替部派佛学所立细意
识、有分心等,对此识作了精致的论述,建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本的阿赖耶识缘起论。
阿赖耶(梵ālaya),亦译阿梨耶、...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53
39
来源: 杨☜♥☞桦的日志
虽然本人平时也会写一点小文章,运气好了出出书什么的,但各位注意:作者系天津的
翟文喆老师:http://www.renren.com/247533971/profile
1、哈利是学什么专业的?
霍格沃茨是所魔法学校,当然是学“魔法”的。问题是,现实生活中“魔法”到底是什
么呢?
众所周知,霍格沃茨包括四大学院,哈利三人组所在的学院叫做“格莱芬多”,那么什
么是格莱芬多呢?

影片里,每个魔法学院的学生,着装上都有自己学院的徽标,格莱芬多学院的学生,衣
服上,帽子上都有一个“格莱芬多”,这个词的词根是gryffin,音译为“格里芬”,
格里芬是中世纪传说中的神兽,具体形象是一只长翅膀的狮子,因此在很多中世纪文学
和游戏中,也翻译成“狮鹫兽”。
大家能从下面的图片中找到格里芬吗?
如果你在右下角找到的话,还应该顺便看看上面的几个字:inns of court / school
of law.,可以简单的翻译成“律师学院”。
凡是英国人都能看懂,霍格沃茨的四个“学院”,原型就是英国法律界著名的“四大律
师学院”:林肯、格雷、内...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40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二版附录二中的一节,原本是进行中的《道德经通
俗解说》中的第一节,但后来放弃了通俗解说的撰述,故作为附录内容。
论坛排版不便,有兴趣者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2,意义:“灵魂(情、德)”的神奇功能
二、老子认知人生、社会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实证分析、比较验证
2,意义:个体表征全体,“自然”(天性、规律等)不可违逆
三、老子认知中的几个问题
1,可信性、可证性
2,心灵【“灵魂(情、德)”】是最敏锐最精细的观察“仪器”
3,“灵魂(情、德)”的记忆内容
四、老子认知与科学认知
一、老子认知宇宙真相、生命真谛的方法和意义
1,方法:心灵进至“虚极静笃”之境
宇宙是那样的辽阔和神秘,生命是如此的复杂和玄奥,老子又是怎样认知真相、真谛的
呢?是像哲学家那样苦思冥想、还是神学家那样凭借神灵、拟或是像科学家那 样通过
仪器?都不是。老子告诉我们说,他是在“致虚极,守静笃”中...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4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认为耶稣是"受造之物"的召会
      索引:基督道理的开端其实是指初代教会时,
当要执行受洗之前,一些简单的「要理问答」需要向准备领洗者执行,因为当时圣经还
未完成,所以有使徒信经之类的信仰告白来作为牧师问受洗者的教义,也就是说,这段
圣经不是要我们不要再悔改了,乃是说我们要脱离当初加入教会中简短的要理问答的知
识。
若主许可,还要传福音给他们 
前 言 
在一般的书房都可以买到自称是「恢复本」一本书籍,其中自称「本译本所根据者,乃
此类认识之集大成,加上附注,可谓两千年来,各方圣徒对神圣启示认识之结晶」(注
一),按照他们的说法,其中的附注解释,他们视为「结晶」之事物,也是他们对圣经
的解释与他们自己的信仰告白,当有人持的意见与他们不一样时,他们就会为其信仰敌
挡。 
如果他们至今都持续以下列恢复本中所持的说法,只是显明他们是归属于圣经所论古老
之异端教义;意即将主的话语凭私意加减者,按照启示录二十二章18-19所说 :&#
160;
「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豫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豫言上加添甚么,神必将...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西方心-物问题的回顾与前瞻
【作者简介】陈真,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和道德教育研究所。
心灵本质和心物关系问题是两千多年来一直困扰西方哲学家的古老而又现代、传统而又
时兴的哲学问题。心物或心身问题主要表现为笛卡尔二元论的困惑,即心物相互作用的
困惑。为了解决这一困惑,西方心灵哲学转向了唯物论,主要是物理主义还原论。但还
原论存在的问题表明,感受性和意向性等心灵状态无法完全还原为可观察的行为属性或
物理属性。这使得西方心灵哲学转向了非还原论的唯物论,其主要理论形式有属性二元
论和生物自然主义。非还原论的唯物主义理论不同程度上克服了还原论的缺陷,但依然
面临如何解释“心”对“物”的能动作用和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问题。本文拟回顾西方
解决心物问题的哲学历程,探讨其理论得失,并展望解决心物问题的可能前景。笔者希
望这种回顾与展望能够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研究,有助于从微观上解释意识
的能动作用。
一、二元论的困惑
日常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接受了关于心与物的某种二元论的思想,即认为心与物是完全
不同的东西。笛卡尔的二元论就是这种思想的哲学表述。按照笛卡尔的二元论,心和物
是完全不同的实体,都可以不依赖于对方而独立存在;心灵是...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开悟——贾题韬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当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
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
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
检视反省,尽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 <<破魔金刚箭雨论 >>一书,以恶言
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手段,将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
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著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
如何运用手法,来误导大众.
第一目 毁污
首先,我们来看多识喇嘛是如何用不如理的推论以及扭曲事实的手法来诬蔑平实
导师,我们也针对他这些说法的败阙处,略作举证与评论,以证明多识喇嘛的手法乃是
不如实的欺瞒行为:
一、【一、他没有受过佛教显密经论的正规教育,是一个十足的佛教法盲;
二、他是弄枪棒、练气功、学道术的,由此可知他对佛教和藏密的认识未超出气功
师、道士的水准。……
三、用吹牛撒谎、装神弄鬼掩盖自己的无知和卑劣。】(《破论》p.006...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5
何新:论“有”与“无”(存在与虚无)
2011-09-02 15:33:34
 
【何新按】“有”与“无”,即存在与虚无,自希腊哲人巴门尼德指出这两个范畴存在
悖论以后,曾经成为西方哲学中最重要的本体论范畴。黑格尔在其《逻辑学》中,也以
专门章节详细讨论。
在东方哲学中,中国之巴门尼德——老聃也曾在《道德经》中讨论。在魏晋玄学以及中
古佛教哲学中,这两个范畴则分化成为崇有论以及虚无论两派、又被佛学之“有宗”及
“空宗”作为思辨以及论辩的经典范畴。
但两宋以后中国本体论哲学消亡。因此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现代人,对本体论之“有
”、“无”两个概念基本完全丧失了理解。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由于近代经验主义、分析哲学的兴起以及本体论、形而上学的消亡
,包括罗素、维特根斯坦等所谓“大师”,对这两个本体论范畴的哲学意义也完全失去
了理解。
本文拟重新追溯及阐释这两个基本本体范畴的哲学含义。
《道德经》第一章乃老子之本体论。老子认为:虚无为万物之本体。虚无与存有同时并
存。“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1章)老子的这一本体论思想,自河上公及
王弼以来从未能得到历代注家的真正理解。
相似...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46
发信人: hanchi2010 (热风), 信区: Physics
标 题: Re: 老子《道德经》与宇宙论、量子场论和相对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8 15:00:00 2014, 美东)
这么重要的发现,你也不拍别人剽窃?
发信人: maoxiaopu (yuanshan), 信区: Physics
标 题: Re: 老子《道德经》与宇宙论、量子场论和相对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Nov 8 15:04:40 2014, 美东)
再贴一下本书第七篇的简单结论:
4,与物理学简单比较
其一,描绘出与物理学粒子理论迥然不同的深隐存在层面。无论是实心小球,还是点状
粒子,物理学的粒子图景都是球形实心。但在老子这里,丝线或蛛丝样的线状结构(“
一”中纤细实物可能是平面或接近平面的闭合线状结构,实际上应是小圆圈。“二”中
纤细实物不好确定,三中纤细实物必然是立体丝网封闭结构,应是球状或近似球状)才
是真实的。理论物理学中的无穷大问题,在老子这里可以消解绝大部分。
其二,实物的根源不是别的,乃是纤细柔弱、同一均匀、绵延不断、到处存在的“象网
...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407
47
上古天真论篇 第一讲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冬
播出时间:2008-12-0623:00—24:00
经文: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
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梁冬:我是梁冬、梁某人。而做在我对面的是我的在求学中医方面的偶像级的老师
徐文兵老师,徐老师你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啊呀,一看就很有这个电台风范,从小肯定是听小喇叭长大的人。
徐文兵:听这个孙进修爷爷的故事长大的
梁冬:哎呦,我估计你可能是最后一批提到孙进修爷爷的这个小朋友喽。以后的小
朋友都很难提到喽。所以这让我们无限伤感。还有让我们无限伤感的东西呢就是中医,
中医作为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且呢它作为一个能够通达宇宙道理的一门学问呢
,最近呢,饱受诟病,很多人呢也不恨理解,我们特别希望能够用一种崭新的视角,其
实也不是崭新的视角了,只不过是一点点让大家,我们现代人都能理解得语言重新去讲
讲看看我们的这个中医,尤其在中医里面呢有本...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75
4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赢的艺术-五子术》导 论
这是一组研究为人处世、临事制断、攻防战守、纵横捭阖、治国齐家平天下
的书。从这些书中,曾经走出一个又一个叱咤风云、席卷天下、用自己的生命和
热血,谱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光辉历史的人物。一向被人们尊为千古奇书、
千古秘书、千古用书。它们是被称为“无字天书“的鬼谷子、兵家圣典的孙武
子、帝王要略的韩非子、出将入相的黄石子和博大精深的老子。人们会发现,五
子成组成篇,并以奇奥无比的《易经》为殿,尤其是均以其原文改写改编后的
《五子术》,将具有其新的意义,会构成一个新的体系。其本身就是一种思想、
一种哲学、一部策论。由于其原文均以古文写成,时代远久,甚至使用了除当今
文字、数字这两类模写世界的基本符号以外的符号。读者读来不免有艰难之感。
因之它的首批读者,建议将其译出,形成文言对照本。然当其玩味之后却
说:“不要翻译,千万不要翻译,但请写一篇‘道’论。”不要翻译,何其妙
哉!遵其嘱咐,写出导论如次。
《鬼谷子》选十五篇,实为二十一篇,为全集。此本乱其文理篇章,首先推
出“持枢”,即要把持枢纽之意。这是一种非常彻底的唯物论。说的是万事万
物,所有作为,必须遵其自然(天道)。若违...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49
首先给大家看个故事,然后再探讨经文:
林慈信牧师的《基督教教义发展史》中提到这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134fd01013i7l.html
基督论的发展史(1):基督论的争辩
HISTORY OF THE DOCTRINE OF CHRIST (1):
The Christological Controversies
(Louis Berkhof, A History of Christian Doctrines, pp. 101ff.)
基督论与三位一体之问题的关联
Connection of Christological and Trinitarian Problems
基督论的难题可以从一般神学(译注:神论)方面,与拯救论方面来加以
研究。早期教父对基督论拯救方面的关系,虽未曾加以轻忽,但他们在重要的讨论上却
没有重视。在三位一体争论的气氛中,他们从一般神学(译注:神论)方面来研究基督
,乃天经地义的事,而三位一体争论所导致的决定则是,基督为神的儿子,事与父同质
的,因此祂是神。从此而发生的问题,就是基督...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