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发帖数: 155 | 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湘 方 言 詹伯慧
又称湘语或湖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湖南省有多种不
同的方言,湘方言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通行地域 湘方言通行于湖南省的岳阳、南县、汨罗、湘阴、沅江、益阳、桃江、安
化、宁乡、长沙、望城、株洲、湘潭、湘乡,双峰、涟源、娄底、新化、冷水江、叙浦、
辰溪、 邵阳、 邵东、新邵、隆四、洞口、武冈、新宁、城步、 东安、 零陵、双牌、祁
阳、祁东、衡阳、衡山等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此外,广西北部全州、灌阳、资源
、兴安等 4县也通行湘方言。使用人口估计在2500万以上。
分区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以及政制变革等各方面的因素,古老湘语南、北、西三
面长期以来处于官话方言包围之中,东部又受客、赣系方言的影响,以致语音系统不断产
生变化,逐渐形成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种明显有别却又并存并用的特殊局面。从地理上看
,新、老湘语的通行地域恰好分布在北部和南部,因此,有人把它称为北片湘语和南片湘语,
这就是湘语的两个方言片。新湘语和老湘语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系统上。南片老湘
语比较保守,古全浊声母字一般仍多念浊声母;北片新湘语受官话方言的影响而有逐渐靠拢
官话的趋势,语音 |
|
发帖数: 1 | 2 是的,赣语的代表南昌话受官话的影响严重,其特征不明显且容易听懂。湘语里面分新
湘语和老湘语,新湘语的代表长沙话同样手官话侵蚀严重且易懂一些,老湘语你要不是
湖南本地人基本上就悲剧了。 |
|
c*****1 发帖数: 3240 | 3 ☆─────────────────────────────────────☆
wwwhu (fc) 于 (Sat Jul 21 02:54:47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壮泰走廊就在现在中越边境上,左江文山红河和越北这一代,和中越老泰边界的形
成关系不小,可惜我手头也没啥书,抄不出啥名堂来,更给不出个准日子来,也和很多
广被接受的观点不太相符,朝代政府和民族有时也不完全是一回事。
越人在春秋及之前,占据的地方不小,从会稽到交趾,都是他们的生息的地方。文化特
点和北方的也不太一样,被发文身,干栏铜鼓。那时黄帝一族地方其实不大,周边什么
族裔都有,比如山东邹平的丁公龙山文化陶器上的文字就可能是古彝文的先驱。於越靠
北,和中原文化接触交流比较多和早,不过越人歌时代那时越人起码还是说古台语的。
说起这个越人歌,还是比较罕见的用汉语语音记录的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同性恋们比较
喜欢的诗篇了吧。楚灭吴越以后,当地语言就接受了古楚语,现在的吴方言也就是古楚
语的后代,当然还有少许古越语的留存。当然楚语还有另一个后代:湘语,这两兄弟到
现在还蛮像的,保留古全浊,或至少是不送气。我觉得楚...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17713 | 4 晋语已经划出来了,徽语也单划了(是从吴语而不是北方方言中划出的),单划原因牵
强,我觉得是吴语那帮子人强行赶人家出来的,平话也早划出来了,即使不划出来,原
来也不呆在北方方言里面啊,差十万八千里。
湘南是什么客家话啊?极少极少。湘南土话即使不单划,也该和桂北平话放一起。其余
的湘南是官话和湘语混杂土话。湘水以西的衡阳讲旧湘语?在说啥地方?湘语人口和粤
语人口相当?长沙这个塑料普通话急剧官话化,当湖南话的代表,自己都不太好意思。
不说了,这都是些什么啊? |
|
w***u 发帖数: 17713 | 5 晋语已经划出来了,徽语也单划了(是从吴语而不是北方方言中划出的),单划原因牵
强,我觉得是吴语那帮子人强行赶人家出来的,平话也早划出来了,即使不划出来,原
来也不呆在北方方言里面啊,差十万八千里。
湘南是什么客家话啊?极少极少。湘南土话即使不单划,也该和桂北平话放一起。其余
的湘南是官话和湘语混杂土话。湘水以西的衡阳讲旧湘语?在说啥地方?湘语人口和粤
语人口相当?长沙这个塑料普通话急剧官话化,当湖南话的代表,自己都不太好意思。
不说了,这都是些什么啊? |
|
d*****u 发帖数: 17243 | 6 可能不是湘语和客家话的影响
因为湘语和客家话入声分阴阳,岷江小片不分阴阳
而且四川很多地点有喉塞尾
湘语没有喉塞尾,客家话是塞音韵尾
估计那是比“湖广话”更早的一个底层
桂柳话实际是湖广话为主,加上一点地方特色 |
|
w***u 发帖数: 17713 | 7 基本关系可能是:上古汉语-楚语-(湘语(旧湘语,新湘语),吴语(南北吴,然后被
强分出去个徽语)), 古台语-侗台语-(南北壮,侗,水,黎,傣,老,泰),越南
语他们自己很糊涂,不过可能是南亚语系孟高棉-越芒-越南语 |
|
D********i 发帖数: 514 | 8 “古楚语”啥样,除了“南蛮鴃舌”之类的间接描述外,谁也没见过。从民族流向看,
可能影响了汉语和湘语区以及部分赣语区,但不会对吴语影响太多。
“古全浊保留”之类的不知道指什么,但有一点肯定,就是湘语同吴语的亲缘关系大于
同官话的亲缘关系,相互之间说话就足以感觉出来。在本人的分类系统中,汉语族包括
四种语言:汉语,晋语,淮语,湘语。 |
|
发帖数: 1 | 9 这样的汉语分类法倒是第一次听说,以前都说汉语七大方言:官话,吴语,闽语,粤语
,湘语,赣语,客家话,为什么把后三者湘语,赣语,客家话归入第一大类,而把吴,
闽,粤单独归为一类?难道是因为湘语,赣语,客家话和官话的差别没有吴,闽,粤的
差别大?这个好像不能这样吧,吴闽粤和官话的差距再大,其词汇句法的底子还是汉语
方言。
另外,根据中国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和汉语普通话差距最大的(语法,发音,用词)方
言是吴语温州话。全国据说能听懂温州话的只有温州人,连同属吴语的上海人,苏州人
,台州人都听不懂温州话。
>>
汉语:北方方言 湘方言 赣方言 客家方言
吴语: 苏州方言 浙南方言
闽语: 闽北方言 闽南方言
粤语: 广州方言 平话方言 儋州方言 |
|
w***u 发帖数: 17713 | 10 四川河南云南山东话都是官话,很接近的。
可惜的是长沙话,官话化最快的地区,新湘语比旧湘语都官话多了,到现在干脆老人和
小孩都有障碍了。你可能不知道,新湘语确实在消失。 |
|
|
l****l 发帖数: 2 | 12 北方方言(即官话)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三,所覆盖的地域包括中国的
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河南、湖北、安徽长江以北、江苏的镇江
-溧阳以西以北、四川、云南和贵州的汉族人聚居区,在另外还有一
些北方方言的“孤岛”在福建、广西和海南。
而官话一般分为八大区,即:(1)北京官话(北京及河北西北,内蒙古和
新疆的部分地区)、东北官话(东北三省除辽东半岛以及内蒙古的东北
部)、胶辽官话(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冀鲁官话(河北南部和山东西
部,徐州)、中原官话(河南,襄樊、淮北地区);(2)江淮官话(淮南
江北、江南九江-溧阳-镇江)(保留了入声);(3)西南官话(陕南、
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除东南角和襄樊)、湖南西北角、广西西
北部、海南的军话);(4)西北官话(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
疆)。在这八大区北方方言中,晋语(山西除了西南角和河北,河南,陕
西,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保留了入声)、徽语(安徽歙州及周围部分地
区)、平话(广西除东南部的农村地区) 、鄂语(武汉)是极富特点的方
言。
吴方言分布在上海市和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
)、崇明岛和长江以北的靖江、南通、海门、启... 阅读全帖 |
|
|
d*****u 发帖数: 17243 | 14 古全浊声母字的演变,官话和粤语是吻合得最好的
比如“同”和“洞”,在官话和粤语里声母一致,对应汉语拼音t和d
而“同”和“洞”的声母在老湘语、吴语里都是/d/
在新湘语、闽语里都是汉语拼音的d
在赣语、客家话里都是汉语拼音的t |
|
d*****u 发帖数: 17243 | 15 我觉得你可能对粤、闽语跟古代汉语的重大差别还认识不足
比如中古汉语全浊和全清划分严格
“洞”与“同”声母相同,而与“东”声母不同
现在的闽语大部分地区是三者完全混淆,一个声母
粤语和官话则是“洞”并入“东”,“同”并入“通”
客家话则是“洞”“同”都并入“通”
只有吴语和老湘语是“洞”“东”“通”三者对立
这点来说,就是吴语和老湘语最存古
而清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
|
d*****u 发帖数: 17243 | 16 按照文献和历史比较法,可以有个大致的分析如下:
声母清浊类型保存最好的:吴语、老湘语
声母舌位类型保存最好的:北方官话、少部分湘语吴语
韵母类型保存最好的:闽南语(特别是文读)、粤语、客家话 |
|
a****5 发帖数: 10854 | 17 zz的:
谁来当古汉语的"活化石"?
现代汉语划分7个方言区,各种方言均能留存古音古词
现代人没哪个曾经听过“古人”说话,特别是古人的语音,因为汉语没有注音的特点,
我们也很难找到史料来推断古汉语。可实际上,语言学家们却总是能告诉你这个字古代
怎么读,那个字古代怎么读。汉语语言学家是怎么寻找古汉语的踪迹的呢?方言就是一
个很好的切入口。从学术意义上而言,方言的确是古语考证的一个“活化石”。中国南
北各地的诸种方言中,古汉语的“基因”都无处不在。
1 方法 现有史料配合异域方音
古人是怎么说话的?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也是个很难解答的问题。但却有一些手段可
以接近“最终答案”。一种方法是根据现存史料来判断。有一些文字记载了古人说话是
什么样的。通过最早的甲骨文,学者可以接触到3000年前的汉语。后来汉语独特的“读
音字典”出现了,那就是韵书和韵图。这是古人对汉语音韵进行分类的专门著作,如《
切韵》、《集韵》、《广韵》等。古代汉语没有音标系统,他们使用反切的方法来标示
汉语的读音,比如“东”这个字可以注为“德红切”,表示“东”字的读音由“德”和
“红”拼成。古人还会将同韵的字排在一起,形成一...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8922 | 18 中古汉语:根据韵书资料,声母33个,韵母(含声调)206个。(数据来源,王力《汉
语语音史》)
北方方言:以哈尔滨为例,声母22个,韵母38个,声调4个。(数据来源,《哈尔滨方
言词典》)
温州话:声母29个,韵母36个,声调8个。(数据来源,《温州方言词典》)
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声母27个,韵母49个,声调7个。(数据来源,《苏州方言词
典》)
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声母23个,韵母41个,声调6个。(数据来源,《长沙方言词
典》)
客家话:以梅县方言为代表,声母17个,韵母73个,声调6个。(数据来源,《梅县方
言词典》)
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声母16个,韵母94个,声调9个。(数据来源,《广州方言词
典》)
闽南话:以厦门话为代表,声母17个,韵母82个,声调7个。(数据来源,《厦门方言
词典》)
总的来说,北方方言的声母比中古汉语少了三分之一,韵母x声调少了一半。
长江流域的方言
温州话,声母数量比中古汉语略少,韵母x声调数量相当或多。
吴语、湘语声母数量比中古汉语少,韵母x声调数量相当或多。
华南的方言
客家、粤语、闽南话声母比中古汉语少了一半,韵母x声调变多了。 |
|
f**k 发帖数: 15238 | 19 湘语
晋语
西南官话
湘语
中原官话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
中原官话 |
|
w***u 发帖数: 17713 | 20 湖南也只有旧湘语保留浊音,其余地方只是古全浊变成不送气而已,老湘语现在的地皮
非常窄了,你这个湖北佬小时候在湖南什么地方长大的? |
|
w***u 发帖数: 17713 | 21 南方方言保留古全浊比较厉害的也就是吴语和旧湘语了,从吴语分出来的徽语,以及新
湘语,全浊都改成不送气了。浊音在传统上南方的区域现在也不怎么宽。 |
|
发帖数: 1 | 22 汉语里面除了吴语和一部分湘语(老湘语)还保存着浊辅音以外,其他所有方言包括普
通话的浊辅音都已经全部消失。 |
|
w***u 发帖数: 17713 | 23 旧湘语保留得比较好,但是旧湘语都差不多接近濒危状态了。吴语有清音浊流的说法。
在仪器上看也有起振时间为0的问题。 |
|
w***u 发帖数: 17713 | 24 官话,其实据我独自考证,我们方言是官话的皮,湘语的骨头,就是说我们和你们交流
毫无问题,但是和湖南人不可交流,但我们方言却有湘语的底层在那里放着。当然官方
的说法我们还是官话。 |
|
w*******d 发帖数: 113 | 25 安徽方言概述
“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它既有官话方言,又
有非官话方言。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
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县市。安徽方
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
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徽语主要通用于黄
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此外,还有在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之一居我省南方
的客籍人所说的客家话。客籍话中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有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有
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徙皖南的畲
族移民说的作畲话。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朗溪、泾县、
铜陵等县境内。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皖南的闽方
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
、福建人所说的话。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说客家方言的人,
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畲话是 |
|
C****e 发帖数: 12294 | 26 “泛湘化”是我臆造的一个词语,想用来描述见到的发生在湘女身上的某种变化:
既可以认为是湘女的某种进步,也可以认为是湘女在现代化的大环境下,丢失了某些特
质。
从娥皇、女英二妃子千里寻夫,泪洒斑竹的传说开始,湘女就有了“多情”之称。
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是远古时代湘女多情的典范:“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
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离愁别绪之间,尽显湘女的多情。从西汉的
辛追夫人,到近代的两位影星,都是这种传统湘女的代表。
然而湘女不光是多情,湘女也美艳,湘女更有辣味。尤其是说湘语的湘女,那火辣
辣的语音,能把人辣翻几个斤斗。所以一直有人说,湘女可爱,却又有点消受不起。说
这话的人,大概多是不能吃辣的。不过我觉得,传统湘女是集多情、柔情、热辣和暴烈
于一身的十分矛盾的集合体。也许正是这许多看似难以互容的矛盾的纠结的亚稳态,赋
予了湘女特殊的魅力。
不过这次回国,却发现湘女们变得“柔和”了(至在从语音上是如此)。首先是在
从广州到长沙的高铁上,见识了一直被书生耿耿于怀的长沙机务段的乘务员。
玲珑姣好的体态面容以及甜美柔润的话语,如果不是用长沙话和她聊了几句,真看
不出来她是... 阅读全帖 |
|
H**7 发帖数: 8624 | 27 湘语: 怎么得了!
此语用在湘语中的严重程度远甚于普通话. |
|
w***u 发帖数: 17713 | 28 猪局不同声,局是群母,如果和ju:同声的话,说明当代湘乡话连湘语的最基本点(全
浊保留或不送气)都向官话靠拢了,新湘不送气,局声母应该是汉语拼音的g,即不送
气的k。好奇地问各位湖南老乡,你们各位的"群"字声母是拼音的g吗?或者湘语见溪
群都颚化了? |
|
v**n 发帖数: 135 | 29 全浊平声也不送气吗?比如前面提到的这几个字“朋”“驼”“葵”?如果是的话这点
确实更像湘语。
找到一篇,方言2005年第4期李小凡的文章,用中古全浊声母的映射来划分方言。
1。系统地保留全浊声母--吴方言
2。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逢舒声保留浊声母或并入不送气清声母, 逢促声并入送气清
声母多于不送气清声母--湘方言
3。全浊塞音、塞擦音全部并入送气清塞音、塞擦音--客赣方言
4。全浊塞音、塞擦音多数并入不送气清塞音、塞擦音--闽方言
5。全浊塞音、塞擦音逢平声并入送气清塞音、塞擦音, 逢去声和入声并入不送气清塞
音、塞
擦音,若逢上声, 保持阳上调的并入送气清音, 归入阳去调的并入不送气清音--粤方言
6。全浊塞音、塞擦音逢平声并入送气清塞音、塞擦音,逢上去入三声并入不送气清塞音
、塞
擦音--官话方言
可能也只是个大概,因为他马上提到山西晋中一些地区中古全浊声母字今白读音无论平
仄均为不送气清声母,但又不愿划成独立的方言。你的方言按他的标准可能会划到湘语
里去。
柳州话不颚化是中古汉语的遗留吧,颚化程度最深的应该是华北东北,但底层仍有保留
,比如北京附近庞各庄聂各庄,“各”其实就是“...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12294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uNan 讨论区 】
发信人: Claike (老客), 信区: HuNan
标 题: 【回国观感之二】--湘女的泛湘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9 00:28:58 2011, 美东)
“泛湘化”是我臆造的一个词语,想用来描述见到的发生在湘女身上的某种变化:
既可以认为是湘女的某种进步,也可以认为是湘女在现代化的大环境下,丢失了某些特
质。
从娥皇、女英二妃子千里寻夫,泪洒斑竹的传说开始,湘女就有了“多情”之称。
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是远古时代湘女多情的典范:“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
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离愁别绪之间,尽显湘女的多情。从西汉的
辛追夫人,到近代的两位影星,都是这种传统湘女的代表。
然而湘女不光是多情,湘女也美艳,湘女更有辣味。尤其是说湘语的湘女,那火辣
辣的语音,能把人辣翻几个斤斗。所以一直有人说,湘女可爱,却又有点消受不起。说
这话的人,大概多是不能吃辣的。不过我觉得,传统湘女是集多情、柔情、热辣和暴烈
于一身的十分矛盾的集合体。也许正是这许多看似难以互容的矛盾的纠结的亚稳态,赋
予了湘女特殊... 阅读全帖 |
|
|
|
d*****u 发帖数: 17243 | 33 1. 官话大区(北方话)
人口:6.5亿
(1)北京官话区: 北京10区8县,河北13县,天津1县,辽宁6县,内蒙古4县市旗,新疆
11市县
人口:1800万
代表点:北京
(2)东北官话区: 黑龙江、吉林全省,辽宁大部分市县,内蒙古10市县旗
人口:8200万
代表点“沈阳
(3)胶辽官话区: 山东半岛烟台、威海,青岛、潍坊,临沂部分地区30市县,辽东半岛
大连、丹东、营口14市县
人口:2900万
代表点:青岛
(4)冀鲁官话区: 河北105市县,山东济南、德州、淄博、聊城52市县,天津5市县,北
京平谷县,山西广灵县
人口:8400万
代表点:济南
(5)中原官话区: 江苏北部10市县,安徽37市县,山东31市县(菏泽、济宁、枣庄、临
沂),河南98市县,陕西(关中)72县市,甘肃49县市,新疆44县市,山西28县市,宁夏
6县市,青海13县市,河北2县市
人口:1.6亿
代表点:西安、郑州
(6)兰银官话区: 甘肃21县市,宁夏13县市,新疆22县市
人口:1200万
代表点:兰州
(7)西南官话区: 四川156县市,云南126县市,贵州83县市,湖北47县市,湖南37县市
,... 阅读全帖 |
|
a****t 发帖数: 7049 | 34 汉语系各方言母语人口:
官话:800M
吴语:70M
粤语:56M
闽语:46M
晋语:45M
湘语: 36M
客家:30M
赣语:21M |
|
d*****u 发帖数: 17243 | 35 严格说除了吴语和老湘语外,现代汉语没有[g]音位 |
|
w***u 发帖数: 17713 | 36 说乐山话是说个典型,就像说柳州话其实指大部分广西官话区都区分尖团一样。其实灌
赤片和成渝片区别挺明显的,我觉得这和地区稍微偏僻有关系,填四川的客家和旧湘语
的残留比较多。 |
|
|
S*******C 发帖数: 7325 | 38 ☆─────────────────────────────────────☆
aptget (apt) 于 (Sun Aug 1 23:28:48 2010, 美东) 提到:
我前不久贴出了别人用中古拟音念唐诗的视频。虽然这里的一些北方人表示质疑,但是
中古汉语的发音和后来它在各地发生的变化过程都是比较清楚的。
相比之下,语言学家对上古语音的还原就存在非常大的分歧了,连界定什么是上古汉语
都有分歧。(一般来说,上古汉语是那些秦前后书面语可以对照的口语。)现在比较主
流的几种方案都通过汉藏语系内部的横向比较,外加对汉字声部的推理,还有侗台语系
和其他语言的音译文,得出一些难以置信的结论,比如:
- 上古有复辅音,也就是kl gl bl hm hr这种重声母开头的发音
- 承上,上古有一字对多音节现象,有称“角落”原本是“角”一个字的发音
- 上古无声调,但有类似侗台语的紧喉音和s韵尾之类
各人觉得,上古时代中国境内的语言情况一定非常复杂。后来周朝的“雅言”口语,估
计也早不是什么纯汉藏语系语言了,而是一种以商代某汉藏语系语言为主体底层的混合
语。它一定吸收了大量的各种其他语...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17713 | 39 这个壮泰走廊就在现在中越边境上,左江文山红河和越北这一代,和中越老泰边界的形
成关系不小,可惜我手头也没啥书,抄不出啥名堂来,更给不出个准日子来,也和很多
广被接受的观点不太相符,朝代政府和民族有时也不完全是一回事。
越人在春秋及之前,占据的地方不小,从会稽到交趾,都是他们的生息的地方。文化特
点和北方的也不太一样,被发文身,干栏铜鼓。那时黄帝一族地方其实不大,周边什么
族裔都有,比如山东邹平的丁公龙山文化陶器上的文字就可能是古彝文的先驱。於越靠
北,和中原文化接触交流比较多和早,不过越人歌时代那时越人起码还是说古台语的。
说起这个越人歌,还是比较罕见的用汉语语音记录的少数民族语言,也是同性恋们比较
喜欢的诗篇了吧。楚灭吴越以后,当地语言就接受了古楚语,现在的吴方言也就是古楚
语的后代,当然还有少许古越语的留存。当然楚语还有另一个后代:湘语,这两兄弟到
现在还蛮像的,保留古全浊,或至少是不送气。我觉得楚灭吴越是文化上的同化,不见
得造成了驱赶人口或者种族灭绝。举个例子,复旦人类学中心那几个发论文的家伙,金
力浙江人,查出自己是越人血统,上海本地人李辉更是带有傣族水族比较独特的M119突...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0 以上谈的是父系,还需要说明一下母系,这很关键。相比于父系基因,母系遗传基因的
种类要丰富得多。这是因为在男子和父系霸权下,作为个人,成功的男人可以占有多个
女人,失败的男人甚至可能留不下后代。作为民族或部落同样如此,失败民族和部落很
可能会灭族,他们的父系基因会很少保留下来甚至完全消失。而对于女人情况则不同,
作为战利品和男人的附属物,女人一般不会象男人那样受到种族灭绝,而是会被胜利的
异族男人所占有。在这种状况下,形成了东亚民族独特的父系母系双起源的现象。北方
汉族的母系60%甚至更高比例是古亚洲人的M系,而南方汉族普遍比北方汉族要低,有些
低于一半。有些人觉得南方人比北方人相对长地更接近欧洲人,就是这个道理。对于日
本,大概70%是古亚洲人。韩国略低于日本。满族高达80%。蒙古族有的只有一半强。东
南亚人各地不大一样,有的高一些,有的比东亚低很多。东亚人的新亚洲人主成分主要
是N系下的R系下的B,F等。至于印第安人,各地差异巨大。北美部分地方有少数至多数
的M系成分,有的地方欧亚成分很纯。南美普遍是M系成分较高,和东亚情况差不多。
以上说的是Y染色体和mtDNA的情况。当然,决定体... 阅读全帖 |
|
w***u 发帖数: 17713 | 41 粤语客语也非完全,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浊音,这方面只有旧湘语比较好。比如这里的堂
、才、停、钱、同,湘吴的人应该有感觉。 |
|
w***u 发帖数: 17713 | 42 这都是古楚语的后代,里面还应包括被赣客分开的湘语。要按这个大划分的话,官话化
的江淮官话可算可不算,不过下江官话的地位一直尴尬就是了。湘吴的古全浊保留或者
不送气的统一特征还很明显,闽徽有些糊涂了。
族。 |
|
w***u 发帖数: 17713 | 43 现在把闽南闽北方言划成一个大方言的语言学依据很多,虽有不同意见,但是还是被普
遍接受了的。当然,闽语内部可交流性是比较差,但是哪种南方方言内部没有这个问题
?所以也分出很多次方言:闽南,闽东,闽北,闽中,莆仙,其下还可分。
但要论大方言多的话,看看广西的贺县,就知道什么叫多了,客家话,粤语,西南官话
,桂北平话,湘语,闽方言,归属不清的各种土话(平话或湘南土话?),再加上聚居
的少数民族瑶壮。一个几平方公里的小县城(当然现在叫市区),通用粤客西官和普通
话,大部分人都是在这四个语言中自由切换,反而不需要通用方音了。离开县城那巴掌
大块地方,整个贺州方言五花八门,不仅有些汉方言难找到划分,更有这些方言和少数
民族语言的杂交语言。可笑又可敬的是本地人凑到一起你说你的方言我说我的方言,虽
然跨几个方言大区,还能听得懂各说各话。
福建人通常以为自己方言杂,是因为自己方言内部的可交流性差,但是那么大的闽方言
是很具有一致性的。从大方言这个角度看,以一省之繁杂(闽赣吴客官),尚不及广西
一县,有甚值得夸耀? |
|
m*********0 发帖数: 1139 | 44 你的逻辑有问题 举的例子更有问题
你所说的广西贺县(我听都没听过),但从你描述来判断只能说该地区鱼龙混杂,住着
许多来自国内五湖四海的人,这些人说着各自地区的特定方言,比如你所举例的“客家
话,粤语,湘语,闽方言”,试问这些方言有哪个可以被你LABEL成你们广西的方言的
?而福建说福州话和闽南话(即台湾话)的地区相距不过3小时车程,却互相不能沟通
,彼此不知所云,影响力也是在国内那些方言里面名列前矛的。
所以,人家粤语和客家话都没做声,你就别拿你们广西那嘎大的方言来现了 |
|
a******e 发帖数: 1036 | 45 耶律楚材 他妈是辽国汉人。他不能用汉文? 辽国地区的各族一直在融合。凭什么就是
汉化? 德国裔美国人说英语就是英化? 呵呵 东亚文很相似,你所谓的汉语 跟 吴语
越语 湘语 也不能沟通。 我觉得 你很难说是一种语言。 |
|
w***u 发帖数: 17713 | 46 我觉得这本来就有的,而且梧州稍微往北走就是湘语区的边界,这片保留浊音的可能性
就大,特别这带山多,啥古音都可能保留,所以老梧州的勾漏话存古比东面的广府话存
古多。我的母语都官话化了,存古都很厉害。 |
|
d******a 发帖数: 32122 | 47 汉语各个方言在保存古汉语上各有所长。没有方言完完整整的保留了古汉语的全部特点
。实际上没有伪不伪一说。不过根据潘悟云教授的说法,某种程度上说是可以认为粤语
是“伪汉语”。原先语言学家以为南方“方言”(其实完全可以说是语言)是汉人移民
到当地之后,由于地理隔离,在中古分化发展而来的。但是潘悟云教授的文章称,最近
的遗传学研究得出结论是,南方的汉人实际上在遗传上更接近当地的少数民族,而和中
原汉人差距比较大。根据这个理论,现在的南方方言实际上是南方少数民族在接受使用
汉语的过程中,以汉语为主体,融合了本族语言特点的克里奥尔语(稳定下来的洋泾浜
腔)的后代。
从历史常识来推断,汉人历朝历代,细水长流的来到百越,并不可能让当地原住民集体
改说汉语。今天的美国人中,英国后裔只占15%左右,比德裔还要少。但是美国最初独
立的时候,英国裔占绝对优势,其他移民是之后陆续来到美国的,所以自然都是融入英
语社会的框架里。结果是现在占美国人口85%的非英国裔移民都以英语为母语。阿根廷
也是如此。意大利裔阿根廷人甚至在许多地方多余西班牙裔。但因为意大利人是在阿根
廷独立后逐批来到的,所以一批批都转用了西班牙语...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48 在网上可以看到有些文章在鼓吹普通话是“满式汉语”,其中有一篇题为《普通话是北
京话吗?》,洋洋洒洒、长篇大论,从过去到现在,似乎是颇有点论据,可惜仔细看去
,却没有什么可以站得住脚的。 不过,既然有这样唬人的文章存在,不得不予以辨明
。 其中心意思可以归纳为:普通话是满清时的官话,所以必然受到满语在语音上的影
响,是一种蹩脚的汉语。怎么个蹩脚法呢?一是满人学汉语时丢掉了入声,二是在汉语
中增加了zh,ch,sh,ri卷舌音。
这都是随便捏出来的,是站不住的。先谈和入声字有关的问题。 汉语中的入声实质上
就是以-k,-t,-p嘴形运动为结尾的字。满语中有以辅音字母结尾的音节吗?如果没有,
那么在他们学汉语时,很可能不习惯这种发音;如果有,在学入声发音时,可能未必准
确,但绝不会发不出来,至少应该比现代北方人学入声更易入门和更习惯。 老夫不懂
满语,只好查找,在网上找到《满语单词学习》,看其中单词,其中确有不少以辅音为
音节结尾的字,随便举几个例子: sikse/昨天 labdu/多 sembi/说 如果网友有兴趣,
可以上网查询。不知道满语发音时上述的“k、b、m”是否发音很短促,但可以...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49 如众所周知,北方方言中除了元音外,只有两个辅音n,N(在拼音方案中以ng表示)可
能处于一个音节的结尾,而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中音节多可以用辅音结尾,例如英语中
的dog,bit之类。不过在古汉语中,曾有过以n,N,m,k,t,p结尾读音的字。按记载,以k,
t,p结尾读音的字的发音相当短促,这是必然的,否则就可会被误听成两个音,这就是
入声。随着语言的演变,入声的这三个辅音,可能短促到只出现一个口型,并不真正发
音,进一步还可能只是发音短促而已,不再体现三个不同的辅音的存在了。
在唐代编写的韵书中,入声分三十多韵,k,t,p结尾的字被分别列于不同的韵部,宋代
编的平水韵中,入声压缩为十九韵,k,t,p结尾的字仍被分在不同韵。m属鼻音,以此结
尾的字分别被列入平上去诸声部一些韵中。
不过,即使在唐代,也不是全国人的语音都这样。例如,晚唐诗人胡曾的《戏妻族语不
正》(《全唐诗12.8.870》)是非常有趣的: 呼十却是石,唤针将作真;忽然云雨至
,总道是天因。 讲北方汉语的人可能无法理解此诗,在北方汉语中,十石,真针,阴
因都同音,而唐朝时的正音,针、因是m尾,真、阴是n尾。十、石都是入声...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7628 | 50 中国长江以南至少有7种方言和普通话不能互通:
赣方言,吴语,江淮方言,老湘语(楚语),客家话,闽南话等等
而这些方言所在的省份几乎没有对应的电视台和电台
闽南话、客家话的虽然也不少,不过那是天朝用来统战呆湾淫民的,没有呆湾早就都给
你灭了,
广东人为什么还在叫嚣你们的方言没有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