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发帖数: 565 | 1 读《风雨前行》有感
读范泓先生所著的《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这本书,感触良多,竟几次掩卷,捬案
而叹。
一、雷/蒋一生身后名
雷震与蒋氏父子的分歧应该是从对大陆失守的反省开始。在1949年前,雷震是蒋介石的
忠实追随者并深得蒋氏倚重,先后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国民党在大陆与中共“逐鹿”
失利后,龟守台湾,朝野上下反思前过,对同一历史却形成泾渭之别的结论:“其一是
以胡适、雷震为首,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失利就是因为没有贯彻民主政治,导致政府腐
化,人心尽失,因此国民党必须彻底反省,在台湾实施充分的民主宪政,如此才能对大
陆百姓产生号召力;其二则是以蒋经国、陈诚为首,他们认为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正在
于提供了过多的民主自由,给予共产党渗进内部煽风点火的机会,国民党本身却绑手绑
脚,无法施予有效的反击。为了记取教训,国民党在台湾将内部不稳定因素彻底清除,
广设政工制度,巩固领导中心,以确保政策的顺利推动。”这两种思想与见解,“一者
是自由与民主之思想,一者就是统制思想,前者为英美式,后者为苏俄式”。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会得出如此相反的结论?这是很值得研究的有趣之事。人类经常在
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 阅读全帖 |
|
x*****u 发帖数: 3419 | 2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
|
o****r 发帖数: 131 | 3 世界上有太多的奖,给谁不给谁只代表评奖委员会几个人的价值取向。那些价值取向大
多与我无关,所以我向来不太关心。但我认同刘晓波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以我
对他粗浅的了解,我认同他几十年的努力。
我1988年左右第一次读到刘晓波的文章,是他的《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读
得粗,印象并不深,只是觉得虽然是学术著作,却写得很有激情。
1989年6月某日,我转悠到天安门广场。恰逢广场四君子(刘晓波、周舵、高新、侯德
健)在纪念碑底下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他们的绝食宣言。我混在记者群里目击了整个
过程。觉得他们几个比当时学生领袖们理性很多,给人一种信任感。
几天后开枪了。我6月3日晚到6月4日凌晨一直在东长安街一带,见证了很多人的伤亡,
但没能亲历广场中央的发生的事情。但事后从一些从广场中央撤离的朋友口里,得知广
场四君子在说服学生撤离,并代表学生与戒严部队直接谈判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如果没
有他们的主导,在当时学生和部队双方都极端冲动的情况下,肯定会有更多的流血。我
因此对他们充满敬意。
6月4日之后刘晓波被捕入狱。我后来读到他和侯德健一些关于6月4日凌晨在天安门广场
发生事情的访谈。...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3789 | 4 来源:环球网
陈独秀嫖娼事件:改变中国历史? (博讯 boxun.com)
十六年后,胡适与汤尔和就此事在信中展开争论。胡适主张把“公行为”和“私行
为”分开:一方面认为公共人物(Publicmen)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他们的私行为也有可
能对公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赞成任何人把私行为当做攻击某人的武器。在胡适看
来,借私行为攻击陈独秀的真正用意是变相攻击北大新思潮的领袖,3月26日的会议导
致了“国中思想的左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义者的变弱”。汤尔和则认为
陈独秀本为“不羁之才”,不会安于教授生活,即使没有这件事情,也会离职而去。
陈独秀嫖娼事发,蔡元培召开“三・二六会议”
1919年3月26日夜,北京,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家中。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另两位北
大教员沈尹默和马叙伦开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北大文科学长陈独
秀的去留。临时召开这次会议的缘由,是北京的报纸刚刚刊登了陈独秀在八大胡同“因
争风抓伤某妓女下部”的新闻。
这次会议的具体情形,譬如讨论的侧重点究竟是陈独秀的...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5 http://zyzg.us/thread-215150-1-1.html
最近见到网上有一个帖子,《我们的腰原来是不弯的》,粗粗看了几遍,主要是说历史
上中国知识分子的腰身原来很挺拔,现在卑躬屈膝,做了奴才——除了做意识形态的奴
才之外,也甘心做了资本的奴才,嘴脸自然十分得不堪。至于为什么是这样,说辞很多
,比较能够激起社会情绪和民意反应的是知识分子奉行犬儒主义,自甘堕落了。什么是
犬儒主义,在此处的语境里,我理解就是把自己当成猪狗,只要被人养着,苟活着,至
于是否体面和尊严就无所谓了。说实话,这样的犬儒主义颇能概括中国知识界现状的一
个部分。
犬儒主义来自西方,历史上,中国知识分子从来不把自己当猪狗。知识分子一直居于中
国政治的核心。比如,在体制内,知识分子是帝王之师——可以用藤条打皇帝的屁股呢
。这是第一等的知识分子。还有一批知识分子也在体制内,是言官,或者谏官,专门批
评时政。这些言官有时气焰嚣张,皇帝也常常弹压。但是,这些人被皇帝越“罢黜”,
他们便越有名。比如,韩愈因《论佛骨表》——反对宪宗信佛,差点被砍了脑袋,民间
却愈加敬重。比如,王安石三次被贬,贬一次,声名涨一次。有...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3789 | 6 胡锦涛,温家宝与共青团人物
胡锦涛的确提拔了一些在共青团系统工作过的人物。这就是媒体说的胡锦涛重用团
派人物。
共青团人物,在政治观点上绝对不是铁板一块。不过,因为下面的原因,中国1970
年代末和1980年代的共青团人物,确实有很多是思想解放开明的。
1.共青团人物在那时,没有多少油水可捞。他们可以清议党政腐败问题,反对腐败
。这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多少腐败劣迹的原因。当然,当他们离开团系统后,有些人就有
腐败条件并做腐败之事了。
2.共青团人物,因为年轻而能够学习新知识,而且,共青团岗位不忙,有时间学习
新知识,所以,共青团人物,当时是有很多开明派改革派。
3.胡耀邦思想开明,所以,提拔重用了开明派的共青团人物。
那么,胡锦涛是不是很好地博得了很多共青团开明派的支持?我认为,没有。
除了胡锦涛重用的团派人物外,大多数共青团人物,并没有心归胡锦涛。尤其是开
明派的共青团人物,更加没有心向胡锦涛。因为,胡锦涛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远离
胡耀邦的思想开明路线的。
胡锦涛也没有博得广大自由知识分子,新经济改革派...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9671 | 7 上午3:57(14 小时前)李泽厚:中国要防止文革式封建主义借尸还魂从 喷嚏网----阅
读、发现和分享:8小时外的健康生活! 之 [铂程斋] 作者:xilei不要“理想社会”
, 但是要“社会理想”
现在中国若能走出一条既不同于当时,又不同于现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新路,是会对
人类作出大贡献的。但这需要作非常艰苦的努力,其中,便要防止封建主义借尸还魂。
中国不应惧怕基督教文化,而应该包容它
刘绪源:你曾经说过,有些人对你的批判动摇不了你,但刘小枫却有可能构成挑战
。这是从基督教哲学的角度上说的吧?
李泽厚:是这样。为什么刘小枫会构成重要的挑战呢?刘小枫是“代表”基督教教
义批评中国传统,他的一些很重要的论点,我认为恰恰是正确的。比如,他说:在中国
,人的地位太高了。
确实啊,在中国,人的地位就是比较高。
刘绪源:不过他这些批判,和上世纪80年代的解放思想,也是相关的。因为当时,
“文革”刚过。在“文革”中,人不知道“怕”,渴望“造反”,搞“打砸抢”,无法
无天,没有敬畏。所以他的《我们这一代人的爱和怕》这样的文章和观念一出来,就让
人感到新鲜,新奇,也深入到人心深处,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心灵...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21909 | 8 发信人: tonyxu (无斋主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对比红朝和宋朝政治制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6 14:44:39 2010, 美东)
假设我们都同意人大是走过场举手机器,政协就是鼓掌花瓶。如果不同意这两条,那么
也不要争论什么了,我老直接认输就行了。
最高领导人的产生:
宋朝:帝制嘛,广义上讲也就是父死子继,
红朝:现在是隔代指定。
哪个更稳定,这个由很多政治学家们论述过,我老就不用多说了。
中央政治制度:
宋朝:
设政事堂,多相制。宰相有独立行政权,基本上的体制是政事堂议政决定政策,然后上
报皇帝,皇帝用印,宰相副署,诏行天下。注意皇帝的诏令无宰相副署是无效的。基本
上是宰相掌握行政权,皇帝监督。有宋一代,如果皇帝不同意宰相的意见,那么宰相通
常只能辞职,基本上这类情况极少发生。
红朝:
政治局常委开会决定国家政策,无人监督,类似大清的八王共制。政治局的每个决定在
任何时刻都是英明的。就算事后发现有问题,通常的说法那是表明事后的纠正更英明。
政治局老大们永远是伟大光荣正确的。
地方制度:
宋朝:异地为官,所有地方官员均由中央委...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5365 | 9 百度了一下才了解清议是什么意思。
那如此说来,当今社会只怕是明清以来为官最腐败的时代了 |
|
b****e 发帖数: 985 | 10
你现在明白了吧,阎尚书敬铭同学是升官了,并没有撤职。
而且大学士管部,户部仍然该他管。
后面就没有了?你读书很博,可惜梁启超也好,高阳也好,所引的都是他们的观点,
缺乏的是支持观点的具体事实。
本书?什么书?google下来自己也要先看看再贴出来吧?呵呵。
而且古狗下来的东西很杂,拿来用之前最好先分析一下可靠性。
什么是清流?正色立朝,砰击时弊的言官才算清流,至甲申(就是中法战争那年)年后,
张之洞升官,张佩纶充军,陈宝琛罢官,清流就基本上烟消云散了,没有什么北清流
南清流的说法。南派的领袖原来是沈桂芬,会讨慈禧欢心。对俄交涉时因为支持卖国
的崇厚为清议所垢郁闷而终,对外交涉他是议和派,而清流则是强硬派,政见不同。
继沈的南派领袖是王文韶,也是“谙熟洋务”,他当上了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后,
因为云南报销案中贪污,被清流一顿炮火轰下台辞官回老家了。这样的贪官说他是清流,
恐怕二张在棺材里也会气的跳起来的。 |
|
l*b 发帖数: 4369 | 11 宋代的文官集团已经可以和皇权相抗衡,明代的文官集团势力更加强大,为什么到了清
代文官集团的力量变得完全匍匐在皇权之下?
明代皇帝对死谏犯上的文官常常无可奈何,杀了吧留下个骂名,在史书里一定是无恶不
作的形象,只好皱着眉头较好。可到了清朝,皇帝大兴文字狱,却没人敢吱声,只留下
一片“明君圣主”之声。
说来呢,明代皇帝要杀谁便杀谁也是不眨眼的,却如此惧怕清议只好不杀。清代皇帝咔
嚓嚓杀完了却也没有什么人敢多说。
我在想,明代文官集团的出现与膨胀,根基在哪里,皇帝为什么会允许相权压过皇权。
如果说相权的上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代的绝对皇权似乎并没有造成社会黑暗百
姓流离失所。为什么呢? |
|
y***y 发帖数: 198 | 12 ☆─────────────────────────────────────☆
lab (天冰大果) 于 (Wed May 21 14:53:01 2008) 提到:
宋代的文官集团已经可以和皇权相抗衡,明代的文官集团势力更加强大,为什么到了清
代文官集团的力量变得完全匍匐在皇权之下?
明代皇帝对死谏犯上的文官常常无可奈何,杀了吧留下个骂名,在史书里一定是无恶不
作的形象,只好皱着眉头较好。可到了清朝,皇帝大兴文字狱,却没人敢吱声,只留下
一片“明君圣主”之声。
说来呢,明代皇帝要杀谁便杀谁也是不眨眼的,却如此惧怕清议只好不杀。清代皇帝咔
嚓嚓杀完了却也没有什么人敢多说。
我在想,明代文官集团的出现与膨胀,根基在哪里,皇帝为什么会允许相权压过皇权。
如果说相权的上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清代的绝对皇权似乎并没有造成社会黑暗百
姓流离失所。为什么呢?
☆─────────────────────────────────────☆
MetaCity (存天理 - 灭人欲) 于 (Wed May 21 15:07:37 2008) 提到:
这是个很好的话题。
☆──── |
|
N***c 发帖数: 1090 | 13 雷颐
张佩纶、张之洞两位直隶同乡曾是清末政坛重要政治派别“清流党”的两员健将,以清
流“二张”著称,名重一时。但后来却一个发配流放,一个位极人臣,天壤之别,屡为
人叹。二人宦海生涯的顺逆升沉,生动反映出清末政坛的种种“世相”。
政坛总有不同派系,清末同治、光绪两朝,所谓“清流党”就是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一
个重要派系。清流党是当时京师官场的一个松散团体,多为 “言官”组成,绝大多数
出身翰林,多在翰林院、都察院、国子监等衙门任职。他们不掌实权、不负责具体、实
际事务,以维护纲常名教等传统意识形态的“纯正” 为己任,以此针砭朝政,推崇气
节道义,抨击贪官污吏;对外交涉主张强硬态度,反对妥协;反对学习西方,强调严守
孔孟之道,大胆弹劾他们认为有悖儒教纲常的大臣。他们以“敢言”著称,但背后也不
无个人动机,因为一旦通过“清议”获得名声,高官厚禄便随之而来。
“清流”之所以能声震一时,甚至影响朝政,根本原因还是慈禧的支持,因为曾国藩、
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汉族官员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势力渐大,以致慈禧在不得不倚重他
们的同时,又要千方百计压制、控制其发展,所以又借助“清流党”打击湘、淮“疆臣
”势力 |
|
n*******w 发帖数: 6708 | 14 崇祯帝死要面子
他想让几个大臣提出迁都,他同意
等到迁都好了,再把这个放弃国都的罪名加到那几个大臣身上
之后杀掉, 这个既不影响自己的名声,有捞到好处
可大臣都不傻啊.
对着这么一个不敢担责任的皇帝,一个既想做BIAOZI ,又想立 PAIFANG 的皇帝
谁提,甚至谁同意迁都那不是找死吗.
与满清议和也是一样,
本来和满清议和是崇祯和兵部尚书陈新甲一起商量的结果,
甚至主要是崇祯自己的意思,
可大臣知道了, 崇祯觉得这太影响自己的名誉了,
要是自己主动议和让大臣都知道, 拿自己当年怪罪袁崇焕与敌议和不是没道理吗
自己和满清议和,怎么对得起那些明朝遗老后来给他起的所谓"庄烈帝"
所以一下子就把这事推到陈新甲头上去了,把陈新甲给处死了.
皇帝太注重自己的名誉,胜过实际利益,
皇帝不敢自己担责任, 这是崇祯朝最大的弊端
要是当年崇祯就敢拍着桌子说,
迁都,这是我的意思,有什么错误,责任都我自己一个人顶着, 都早就签了
和满清议和,这也是我的意思,有什么错误,责任都我自己一个人顶着, 也造就和满清议
和,
专心对付李自成了.
当然了除了这个爱面子的毛病,
崇祯帝还有点爱钱, 自己一直说没有钱 |
|
r******t 发帖数: 8967 | 15 穿越成崇祯,可以先和清议和。再不济也能便衣逃亡南京,保半壁江山。皇帝当到崇祯
这么烂的也算不容易了。要是穿成汉献帝的话就估计都未必能折腾的比原人好。 |
|
f****r 发帖数: 5118 | 16 早在几年前,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薛福成就曾上书总理衙门,称意大利是
一个弱小的国家,而且处于深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因此无力武装侵略中国。戊戌变法失
败后流亡日本的维新派领袖,也认为意大利自不量力。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开办的《清议
报》,引"某外交家"的话,勾勒了意大利政府财政困难,而且面临法国和奥匈帝国秘密
支持的教皇复辟阴谋的情况。梁启超写道:"意之国情已若此,岂能与列强逐鹿于清之
中原哉……"
在当时,能称为强国的是英国、德国、沙俄、法国、美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日本八
国。借助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的机遇才在1870年最终完成统一的意大利,被列宁称为"
贫穷的帝国主义"。1896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被击败,被迫向埃塞俄比亚赔款,
更暴露出其国力之弱。
当时,意大利表面上与德奥结盟,但其与奥匈帝国在阿尔卑斯山区和巴尔干地区矛盾重
重,因此在远东不可能得到德奥的真正支持;同时,意大利和法国在北非的野心发生冲
突,因此其在远东的扩张计划遭到法国的暗中反对,法国甚至把意大利打算占领中国港
口的情报送给中国。沙俄在远东的立场和盟友法国保持协调。英国已经把整个长江流域
看作自己的势力范围 |
|
a**i 发帖数: 1142 | 17 清议就是舆论监督啊,我看这个民主化进程不错嘛,亡国也就亡了好了 |
|
b*****l 发帖数: 9499 | 18 哈哈,你这个评论,就比明朝的读书人还要读书人了。
读书人么,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那啥。从这个角度看明朝的党争和清议,就能看
到白花花的银子如何在起作用。
啥用
匹等
崇祯
是能
厉害
罢职
宗, |
|
S*******C 发帖数: 7325 | 19 ☆─────────────────────────────────────☆
wagmal (超级偶像,工藤静香) 于 (Mon Feb 1 01:12:54 2010, 美东) 提到:
崇祯末年,被李自成和清军夹在北京城,岂不难受死了,
国力下降,早该迁都南京,江南地区,无论物质上,精神上,都可以为汉室江山提供支
撑,
而皇帝可以以御驾亲征的名义,在一年内部分时间镇守北京,保持北方的防御力量。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Mon Feb 1 01:20:02 2010, 美东) 提到:
因为崇祯不愿意割肉
☆─────────────────────────────────────☆
tonyxu (无斋主人) 于 (Mon Feb 1 01:20:15 2010, 美东) 提到:
崇祯本来有这个打算,曝光后,要面子。
其实早点派太子到南京,情况就会好很多。
☆─────────────────────────────────────...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3789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nyn (hamster),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陈独秀嫖娼被北大驱逐: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6 15:07:17 2010, 美东)
来源:环球网
陈独秀嫖娼事件:改变中国历史? (博讯 boxun.com)
十六年后,胡适与汤尔和就此事在信中展开争论。胡适主张把“公行为”和“私行
为”分开:一方面认为公共人物(Publicmen)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他们的私行为也有可
能对公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赞成任何人把私行为当做攻击某人的武器。在胡适看
来,借私行为攻击陈独秀的真正用意是变相攻击北大新思潮的领袖,3月26日的会议导
致了“国中思想的左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义者的变弱”。汤尔和则认为
陈独秀本为“不羁之才”,不会安于教授生活,即使没有这件事情,也会离职而去。
陈独秀嫖娼事发,蔡元培召开“三・二六会议”
1919年3月26日夜,北京,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家中。北大校长蔡... 阅读全帖 |
|
t****u 发帖数: 8614 | 21 药家鑫,西安人氏,年二十,乐府学子。父尝为禁军将校,挂守备衔。
和谐九年冬,家鑫驱车误撞农妇张氏。恐其投告,以所携利刃连刺八刀灭口。
事发,咸以为家鑫丧心病狂,国法情理难容。
逆料,士林欲脱家鑫死罪者不绝,或以其为士子彼为农妇,或以其学业优良才貌双全死
之可惜,或以其操琴之法激情而为。有司过堂,乐府诸生竟齐聚大堂吁免其一死。师妹
者李某大言,“吾若遇彼,亦杀之”。药父亦延请名讼师,上下打点,欲脱子死罪。
家鑫生死,乃为天下所注。
张氏有族人张显者,急公好义,见张父年迈,夫王某木讷,二岁幼子可怜。乃代为应讼
,上书言家鑫死罪不可饶,命无贵贱,若其得生,此例一开,则行人自危也。遂为清议
所与。
有司终不敢逆民意,二审定谳,家鑫死罪立决。 |
|
b****r 发帖数: 2555 | 22 张显这个人很不厚道的。
药家有4套房,药家不道歉这些话都是他透露出来的;现在看起来确实是谣言。这些话
客观上起到了激化矛盾的作用。
当然,这里有个手段和目的的关系。目的上是要把小药弄死,没啥大错;是不是一定要
用下九流的手段,就见仁见智了。
死之可惜,或以其操琴之法激情而为。有司过堂,乐府诸生竟齐聚大堂吁免其一死。师
妹者李某大言,“吾若遇彼,亦杀之”。药父延请名讼师,上下打点,亦欲脱子死罪。
家鑫生死,乃为天下所注。
讼,上书言家鑫死罪不可饶,命无贵贱,若其得生,则行人自危也。遂为清议所与。 |
|
g****t 发帖数: 31659 | 23 另外药现在还没被执行,被翻盘也不是不可能的.
死之可惜,或以其操琴之法激情而为。有司过堂,乐府诸生竟齐聚大堂吁免其一死。师
妹者李某大言,“吾若遇彼,亦杀之”。药父延请名讼师,上下打点,亦欲脱子死罪。
家鑫生死,乃为天下所注。
讼,上书言家鑫死罪不可饶,命无贵贱,生之,则行人自危也。遂为清议所与。 |
|
w********h 发帖数: 12367 | 24 这件事没有赢家。中国有太多的事都没有赢家。很可笑的状态。
死刑,本来已经和文明社会的进步抵触;
即便需要对命案的震慑而保留死刑,其中的区别也是应该制度化的。
这件事体现了中国“和谐社会”下的脆弱的社会关系和法制体系,
让人对中国社会的信心又低了一层。
死之可惜,或以其操琴之法激情而为。有司过堂,乐府诸生竟齐聚大堂吁免其一死。师
妹者李某大言,“吾若遇彼,亦杀之”。药父延请名讼师,上下打点,亦欲脱子死罪。
家鑫生死,乃为天下所注。
讼,上书言家鑫死罪不可饶,命无贵贱,生之,则行人自危也。遂为清议所与。 |
|
Y****N 发帖数: 8694 | 25 "以所携利刃连刺八刀灭口"
这个太白话了,再改改
死之可惜,或以
其操琴之法激情而为。有司过堂,乐府诸生竟齐聚大堂吁免其一死。师妹者李某大言,
“吾若遇彼,亦杀
之”。药父延请名讼师,上下打点,亦欲脱子死罪。家鑫生死,乃为天下瞩目。
讼,上书言家鑫
死罪不可饶,命无贵贱,生之,则行人自危也。遂为清议所与。 |
|
f*******5 发帖数: 1815 | 26 前两天在隔壁文化论坛谈金庸与古龙,谈完后又去把网站有关金庸的帖子统统调出来看
了一番,看到3年前《南方周末》采访金庸的访谈录、李勇的《武侠小说作者金庸的投
机和伪善 》以及云儿的《金庸与基本法》。这些文字我过去都没看过,看完后不禁仰
天长叹,深为金庸扼腕。
我当然知道不断有人骂金庸,说他伪善,说他媚共,说他出卖港民利益。特别是在香港
制定《基本法》那阵子,当地媒体除了左派阵地之外,当真是恨之入骨。有篇文章的题
目我至今难忘:《查良镛倚天屠民记》,那骂得非常巧妙、生动而且准确,唯妙唯肖地
画出了一个仗势欺人的公门鹰爪孙。但毕竟事不关己,我始终不太明白港民在和“北大
人”争什么,所以也没往心里去。直到前两天看了上面所说的三篇文字,这才深受触动
,仔细盘点了金庸一番。
众所周知,无庸置疑(又让小钟痛恨了,对不起阿),本人是个臭名昭著的金迷,爱上
这种登不得大雅之堂的俗文学,实在有点不好意西。好在还有云儿垫底──我再堕落也
没到她小人家那份儿上,居然喜欢倪匡(卫斯理)的伪“科幻”和高阳的历史小说,细
细。
不过,好歹算是个稍知西方文明的读者,我喜欢的主要是金庸小说的艺术技巧,和文字
载运的教化... 阅读全帖 |
|
b*********f 发帖数: 1585 | 27 桓灵之际 阉竖当道 党锢祸起 汉室将倾 时清流之首陈蕃欲铲除奸佞 匡扶汉室 虽时运
不济 兵败而亡 然东汉百余年间 乱而不亡 蕃等功不可没 蕃少时遭人讥曰:“一屋不
扫 何以扫天下” 但其终能位极人臣 名扬四海 “天地有正气 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
上则为日星” 蕃之浩然正气将永垂青史
东汉自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建立后 又历经明帝刘庄 章帝刘炟 和帝刘肇这三位皇帝的稳定统治 政治 经济达到了顶点 但是在和帝时期 刘肇利用宦官郑众等诛除窦宪 进而摆脱窦氏外戚的控制 为宦官干政开了个头 和帝殁后 其后邓氏擅政 在她精心安排下 先立殇帝刘隆 后立安帝刘祜 安帝不愿为其傀儡 借宦官李闰 江京等人之力 清除邓氏一门 得以亲政 其皇后阎氏一门也随之得势 此后阎氏外戚与宦官集团结合 弄权营私 控制朝政 由此引发清流之士杨震等的不满 双方仇恨增长 冲突加剧 最后以杨震的失败而告终
杨震死后 外戚与宦官的角逐亦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阎后无子 就借江京等宦官之口 使安帝太子子刘保废为济阴王 之后不久 安帝驾崩 阎后先秘不发丧 以防大臣拥立
刘保为帝 同时立久病不起的小孩子刘懿为帝 是为少帝 阎氏一门由此掌握朝...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28 据说评价袁崇焕是否忠臣汉奸的帖子会火,特此灌一水,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众所周知,明朝属火德,清属水德
从袁崇焕的名字来看,焕属火,崇字也属火(韩国把首都汉城改为首尔,所以压不住
崇礼门的火,导致崇礼门被烧毁)。 因此有双火的袁崇焕是绝对不会降水德的清的,
又因为火克金,所以袁崇焕能够在宁远把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用大炮轰下马,间接导致其
郁郁而终,但是对水德的大清皇帝皇太极,却无可奈何,只能采取守势。
与后来的洪承畴不同,洪属水,所以命里注定会投靠清朝
而且从袁的几个铁杆部下,赵率教,祖大寿以及何可纲的表现来看,袁不可能已经投靠
清廷, 如果袁已投靠清,还瞒住了这几个人,袁的潜伏功底不比余则成差啊
通敌或者是地方的卧底,肯定是死罪,如果袁已经投敌,所以在祖大寿,何可纲等人率
军远离京师时,用不着写信劝他们回来,劝回来自己也是死啊,
当然袁崇焕有许多人格缺陷, 比如喜欢吹牛,说什么五年平辽,和毛太祖说的3年钢产
量超过英国差不多。
其次,心胸狭窄,把不服自己或者不吊自己的毛文龙,给整死。 他整死毛文龙,一是
因为毛不吊他,二来也是为了证明辽东他最大,让别的将领怕他。 尽管他杀毛时,根
本...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7455 | 29 从古至今,汉语外来词主要来自梵文和波斯文还有日文,有十分之一的外来语都源自日本,其中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词语占了70%
当中国人初次接触日语时,会发现日语中有很多的汉语词,并因此油然产生一种自
豪感;但是,如果告诉你汉语中有许多的日语词时,你会作何感想呢。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
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 近代。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
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
写。日语的“假 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
学习。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 汉语的输出国
。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
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被称作日语“外来语”,这里也借用这种称谓。
在“外来语”上加上引号,是为了与直接来自西方的外来 语(如沙发、咖啡、逻辑等
)相区别。因为这二者毕竟有些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是很惊人的。据统计,我们... 阅读全帖 |
|
u****d 发帖数: 2578 | 30 对照大家关于上古的讨论,看看先贤的说法。
论正统
----------------------------------------------------------------------------
----
(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1 http://bbs.tiexue.net/post2_4193609_1.html
作者:杨明文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
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
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
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
火而死”。
为什么事态会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
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成就
大业之后,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文种被杀,范蠡逃跑。
此前,范蠡曾规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有很多,如刘邦如朱元璋。
天下汹汹,想要南面为王的野心家何其多。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世人无... 阅读全帖 |
|
x******a 发帖数: 6336 | 32 李鸿章的这个女婿当时还是清议派
成天弹劾李鸿章的
不过这件事过后就竟成了李鸿章的幕僚
张爱玲的祖父 |
|
v**e 发帖数: 8422 | 33 强力反弹 有限扩张
——话说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之二
民族生存的根本在于抵御外来族群的欺凌与侵略。也就是说,战争能力的文野强弱
,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命运。战争能力低下,或迟或早都要灭亡。这是民族发展史的铁则。
中国民族其所以具有悠长的耐久力,根本之点就在于对外来危险无与伦比的抵御消
解能力。在数千年沧桑中,这种能力已经臻于化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总结中国
历史,这种抵抗艺术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强力反弹,有限扩张。面对强敌,坚
决反击,此所谓强力反弹。反击胜利,适可而止,此所谓有限扩张。从总体上看,中国
民族在每次战胜大危机之后,都没有西方帝国或东方成吉思汗式的爆发扩张,而总是将
胜利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这个“度”的把握,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深邃的战略洞
察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奋起反击不难,大胜之后适时刹车却极难。历史上举凡曾经
强大而一朝覆亡的帝国民族,如古罗马、拜占庭、西夏、辽、金、元、希特勒第三帝国
等,莫不是不知进退而衰竭枯涸。否则,这种把握如何称得上艺术境界?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春秋战国的学问家流派中,兵家堪称威名赫赫
。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学”者... 阅读全帖 |
|
f**********y 发帖数: 230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lyingbeauty (qualcommgir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晚清政坛PS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9 17:26:04 2014, 美东)
自从照相术传入中国,这个西洋玩意儿就很受中国人喜爱。不过,国人对新生事物总是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简单的PS就把人弄糊涂了。名动天下的PS事件也
屡见不鲜,最出名的要数晚清重臣岑春煊的“躺中”。
岑春煊是晚清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度深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
称“南岑北袁”。与袁世凯不同,岑春煊为人张扬,在各个岗位上得罪了不少掌握实权
的人物,自然有人想给他使绊子。
岑春煊被“伪造合影”的事件流传甚广,相当有名,通行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朝
廷任命岑春煊第二次担任两广总督后,他很不情愿,赴任走到上海就装病不愿意再向南
走了,成天与上海的名士交游,这就受到上海道台蔡伯浩的猜疑,他用岑春煊的照片与
梁启超的照片PS在一起,作为岑与逆党勾结的证据向清朝廷打了小报告,使得岑春煊获
罪。
另一个版本是... 阅读全帖 |
|
f******d 发帖数: 2394 | 35 论正统
梁启超(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
乎有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
舌战,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性而已。
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
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权利,非他人所能几也。因文其说曰:“亶聪明,作父母。”曰:
“辨上下,定民志。”统之既立,然后任其作威作福,恣睢蛮野,而不得谓之不义;而
人民之稍强立不挠者,乃得坐之以不忠不敬、大逆无...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514 | 36 曾国藩长期教导李鸿章为人做事要讲“诚信”,李鸿章表面唯诺,可内心深处对这一被
理学家视为精神动力的道德规范不以为然。做幕僚时想多睡一会儿懒觉,竟谎称头疼。
刚到上海,曾国藩就写信要他恪守孔子的忠、信、笃、敬四字,“笃者,厚也。敬者,
慎也。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后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出
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了结天津教案,曾国藩问他:“你与洋人交涉,打配何主意呢?
”李鸿章道:“门生也没什么主意,我想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
”曾国藩捋着胡须沉思良久道:“呵,痞子腔,痞子腔!我不懂如何打法,你试打与我
听听。”李鸿章见势不妙,赶紧改口,称他是信口胡说,还望老师多多赐教。曾国藩送
给他的“法宝”还是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老老实实,
推诚相见,与他平情说理,虽不能占到便宜,也不至过于吃亏。”
李鸿章自称继承了老师衣钵,可实际上未能真正理解、吸取、传承曾国藩作为一位
真正理学家的精髓,缺少一种内在的精神贯注与严格要求,无论对己对人,都显得相当
实际而实惠。他“好以利禄驱众”,重用人才着重谋略干练,将文章道德放在其次;也
曾露骨坦...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7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有人掘开了黄河河堤,水淹开封,开封就此完蛋,被李自成
占领。河南也因此完蛋。
历史上,一直都说是李自成挖的黄河,为了攻破开封。后来发现是明朝推官黄澍的主意
,他想效法关羽的水淹七军。
李自成本来想把河南作根据地,效法朱元璋的,现在不可能了。
黄澍,字仲霖;徽州人。丙子举浙闱,丁丑登进士;授河南开封推官。以固守功,擢御
史,巡按湖广;监左良玉军。黄澍论马士英十大罪,后投降清朝。后官于闽,谋捣郑成
功家属以致边患,遂罢。
主要成就: 黄澍论马士英十大罪; 为清军向导; 谋捣郑成功家属
人物评价: 为了自己引导清军攻破福建,徽人无不唾骂澍者 ,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黄澍论马士英十大罪:
奸督有十可斩之罪,谨详列以求圣断、以质公论事。
痛自乱贼猖狂,宗社失守。幸皇上应运中兴,大张挞伐。臣小臣也,缄口苟容,岂
不自保禄位!顾臣受国厚恩,禀性刚烈,不顾利害,致捋虎须。臣今日言亦死,不言亦
死;言则马士英必杀臣,不言而苟且偷生,臣不死于贼、必死于兵。均之死也,臣敢冒
死言之。奸督自任数年以来,有功无罪,臣谓可斩之罪有十焉。
凤陵一坏土,国家发祥之地;士英受知先帝,自宜生死以... 阅读全帖 |
|
x*****z 发帖数: 787 | 38 说罢孙中山,再说蒋介石。
同为国民党领袖,这二人在大陆的遭遇恰成对照,以前,孙中山被神化,蒋介石则被妖
魔化,如今,孙中山遭骂杀,蒋介石则遭捧杀。
妖魔化蒋介石的手段,大体而言,不外乎扭曲和遮蔽两种。且各举一例。
蒋介石的负面形象之深入人心,依赖电影更甚于文字,电影对他的最大丑化,无过于那
句铿锵有力的“娘希匹”。这句粗鄙至极的脏话,简直成了蒋介石的专利,以至好多国
人一听“娘希匹”,便如条件发射一般,联想到光头长衫、面目僵冷的蒋介石。
实则蒋介石自中年豹变,言辞恭谨,绝少说脏话;而且正确的骂法应该是“那阿姆希匹
”,省略为“娘希匹”,则是骂自己。所以这一丑化,并不高明,始作俑者,竟有些黑
色幽默的意思。后人鹦鹉学舌,把“娘希匹”挂在嘴边,实属自取其辱。
再说遮蔽。
年初我给一个游学班讲课,提及辛亥年(1911年)蒋介石的行止,这些十来岁的孩子几
乎一无所知,犹如我们当年一样贫乏。正史所塑造的蒋介石形象,集中于中年以后,对
其早年,着墨寥寥,尽是恶迹,如少年无赖,为害乡里,青年好色,流连妓院等。
这些情节固然不虚,却系一面之词。
青年蒋介石的生活,可以一言总结:“白天干革命,晚上逛窑子...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43 | 39 一
同治四年的九月开始,曾国藩开始不断失眠,身心疲倦至极,在当时的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倦甚,不愿治事。三点睡,五更醒。”严重睡眠不足已经损害了曾国藩的精神,与此同时,一种巨大的忧郁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失眠直接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加之年岁渐长,空前的孤独和颓唐让这个晚清重臣感到格外无助。
按理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
同治四年是刚刚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大清帝国在曾国藩等大臣的不断努力下得以呈现“中兴气象”,巨大的事功和崇高的官位,空前的威望和影响竟然不能给他带来一点宽慰,这的确是值得深思的。关于曾国藩的心路历程,愈到晚年就愈加凄凉,通过仔细梳理相关典籍,就能真切发现他的病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这年的下半年多次出现如下记载:“九月十七:“倦甚,不愿治事。又围棋一局,观人一局。”十月初二:“倦甚,不愿治事。与幕府诸公鬯谈。”十月二十二:“二更后倦甚,又似畏寒者,老景侵逼,颓然若难任也。”
如果以为如此失眠,消极怠工就错了,这段期间他北上剿捻,10月,将金陵制造局上迁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0 曾国藩与李鸿章:一对师生的时代悲剧
大中小2015-11-07 01:31:33
多维历史
在跟洋人打交道方面,曾国藩还算当时诸大员中比较开明的一位,但传统士大夫的那一
套,高超的儒学修养,却无法支撑他与洋人的周旋了。正当盛年的李鸿章接替了曾国藩
的位置,他比老师更擅长与洋人打交道,他务实,圆滑,手段高明,但悲哀的是,他是
在一个完全不对等的情形下与洋人打交道,他再能干,再能糊弄,再能讨价还价,也无
法躲过洋人甩过来的耳光。本文摘自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作者关山远。
曾国藩(左)与李鸿章有诸多共同点
如果玩标题党的话,这篇文章可叫《揭秘史上最牛师生创业过程》,或者《一对X丝师
生是如何双双逆袭成侯爷的》,是的,老师曾国藩与学生李鸿章,都是书生掌兵,风云
际会,崛起于乱世;历尽磨难,久久为功,成就他人难望项背之勋名。历史太大太庞杂
,但人的命运变迁,永远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不过,细细读曾国藩与李鸿章这对师生的故事,轰轰烈烈、争议、骂名、挣扎……突然
会真切感受到历史的沉重,这沉重,远不是今人喜欢的“创业”、“逆袭”等字眼所能
承载。
一
曾国藩第一眼看到李鸿章时,就喜欢上他了。
不要...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1 作者:秦晖 2016-01-06 15:46
经历过“文革”的那一代人对“文革”初批判《海瑞罢官》等“清官戏”时的一种怪论
可能记忆犹新:从阶级斗争理论看,清官是统治阶级长远利益的忠实代表,他们的清廉
具有欺骗性,意在掩盖阶级矛盾,消除革命威胁,使反动统治能够长冶久安。因此他们
比贪官更可怕。
而贪官能够暴露反动本质,激化阶级矛盾,加快革命的到来,所以从“革命”的观点看
清官比贪官还要坏。
这种极左怪论自然是极为荒唐的。从常识出发,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清官当然比贪官好
。如果说某种制度下能够普遍产生清官,那么这就应当是一种好制度,用得着为不能以
“革命”推翻它而懊恼吗?而应当推翻的坏制度自然是贪官遍地的制度,怎么会有“清
官可怕”的问题呢?
但这只是老百姓的想法。过去的统治者往往倒真是讨厌清官的,尽管他们通常都不这样
说,而且都喜欢树清正廉洁的榜样。尤其儒家理论总是强调吏德的重要,而“文官不爱
钱,武官不怕死”常被当作吏德的通俗归纳。
然而我国古代政治素有“儒表法里”的传统。口头上说的是儒家伦理,实践中行的是法
家规则。所谓“百代都行秦政制”是也。法家可是极端“现实主义”的,它对仁...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2 雪珥
鸦片战争前,清帝国的腐败就已经名扬全球,但即便是西方人也意识到,这与其说是中
国人身上没有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莫如说是制度性缺失带来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当
“潜规则”成为体制主流后,官僚基层“搭便车”勒索便成为常态,所有的政策都被异
化为寻租工具。最后,“腐败化的制度”也就催生了诸如行贿基金这样的“制度化的腐
败”工具,并加速了整个体制、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腐败和沉沦。
广州的“公行”商人们开始筹建一种基金:每家公司缴出利润的10%,存入共用的资金
池。而其作用,除了作为参与者们的行业保险外,更多的是为了应对政府层出不穷的勒
索。
在强大而贪婪的公权力面前,商人们抱团取暖,合资行贿,分摊成本,并对这一基金的
使用,实行严格的集体监管。这是颇具大清特色的一种“制度创新”。这一创新,很快
就走向了国际化:凡是与“公行”有商业来往的外商,都必须缴纳货物价值的3%,作为
“规礼”,滚入基金池中,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这是18世纪70年代,大清帝国最为辉煌的乾隆盛世。
1、天子的私家海关
这一基金,名为“行佣”,即“公行所提取的佣金”,又名“行用”,即“公行所需的
公用金”。英文名称则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人类历史上最常见的政治制度,除了君主制就是民主制。君主制下,权力属于君主
;而民主制下,权力属于选民。而君主和选民的地位,就其大多数情况而言,都来自继
承。
在此事实之下,这形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精英统治是不可行的?
为什么人们看病要找医生而不是找普通人,治国却要找普通人或者找国王?而国王
成为国王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他爸是国王。
答案可以分成两个角度:
第一、一般而言,是人们自己决定找医生看病的,而不是医生决定找人看病的。虽
然如果某人犯了急症,马上要死,也会发生医生主动给人看病的事,但那毕竟是例外。
一般而言,决定权在人们自己,而不在医生。
一个社会如果发展到了医生想治谁就治谁,被治的人无权拒绝,那也很可怕吧?
第二、一般而言,医学是比较容易达成共识的,发生根本矛盾的可能性不大。虽然
有时候也会发生患者坚决反对医生所提治疗方案的情况,但很少有普遍意义。
但政治不同,政治上发生截然对立的可能性甚大。这种情况下,如果硬说精英总是
对的,那是得不到历史证实的。实际上“精英”本身就是一个可议的概念。
从理论上,精英应该是精通政务的人,由精通政务的人来进行统治,难道不是最好
的吗...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4 作者: 陈奎德
“皇族内阁”的前世今生
当今发生于皇城的复辟帝制的闹剧,令笔者不得不想起1911年5月出台的满清第一届也
是最后一届内阁——“皇族内阁”。
最高当局对中国国民期望的回应,虽相距一个世纪,却如出一辙。
1911年的那个内阁,是在中国一波又一波立宪潮流涌动和国民的热切期待中浮现出来的
。结果,一盆冰水灌顶而下。
连当年最稳健的立宪派中枢张謇,在得知皇族内阁名单后,也失望叹曰:“均任亲贵,
非祖制也;复不更事,举措乖张,全国为之解体。……朝野上下,不啻加离心力百倍”
。而舆论领袖梁启超更是激愤预言,将来世界字典上决无复以“宣统五年(1913年)四
字连属成一名词者”,“诚能并力以推翻此恶政府而改造一良政府,则一切可迎刃而解
。”
从此,立宪派顿成清廷陌路人。立宪之路既绝,革命之军必兴矣。
立宪潮流的兴起
回望前路,当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喋血之后,中国国势日下,各国抵制清廷。慈禧恼
羞成怒,对多国宣战,放纵和支持义和团滥杀洋人,引来八国联军入京,仓皇逃窜西安
的慈禧,在戊戌之后的1901年,于流亡地西安,急不可待地发布了“预约变法”上谕。
于是,屠戮戊戌者不得不执行戊戌烈士的遗... 阅读全帖 |
|
t****m 发帖数: 11 | 45 http://history.news.163.com/09/0102/10/4UL7960L00011247.html
* 东汉桓、灵两帝,亲宦官小人,而远一心报国的士大夫,终于由三万“清议”的
太学生闹学潮造成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亦是东汉帝国亡国的先兆。
东汉:亲小人,远贤臣,江山如纸
范 军(作家)
三万太学生要干什么?
这个王朝衰败的最初端倪,从哪一个节点上可以看出来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太学里的那些人那些事说起。
东汉孝桓朝。位于洛阳城南开阳门外的太学,已然有了三万太学生,影响力真是越来越
大了。所以,这时的“太学”它是一个王朝的热词,又是一个王朝的敏感词语—从来没
有哪一个时代的太学,会像孝桓朝一样,和政治有着如此暧昧难言的关系。
太学里的三万太学生是喜欢惹事的。因为他们年轻。而年轻人总是容易冲动,特别是他
们在自视为天之骄子之后,又特别是他们大多为公卿子弟—这样特殊的身份由不得他们
不关心国事。
公元153年,也就是孝桓皇帝永兴元年,太学生们就狠狠地关心了一下国事。
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他们认为值得关心的大事。
永兴元年是个大灾年,冀州一带天降暴雨,黄 |
|
p****y 发帖数: 23737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onspar (onspar),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关于刘晓波得奖的一点看法 -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1 21:06:50 2010, 美东)
世界上有太多的奖,给谁不给谁只代表评奖委员会几个人的价值取向。那些价值取向大
多与我无关,所以我向来不太关心。但我认同刘晓波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以我
对他粗浅的了解,我认同他几十年的努力。
我1988年左右第一次读到刘晓波的文章,是他的《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读
得粗,印象并不深,只是觉得虽然是学术著作,却写得很有激情。
1989年6月某日,我转悠到天安门广场。恰逢广场四君子(刘晓波、周舵、高新、侯德
健)在纪念碑底下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他们的绝食宣言。我混在记者群里目击了整个
过程。觉得他们几个比当时学生领袖们理性很多,给人一种信任感。
几天后开枪了。我6月3日晚到6月4日凌晨一直在东长安街一带,见证了很多人的伤亡,
但没能亲历广场中央的发生的事情。但事后从一些从广场中央撤离的朋友口里,得知广
场四君子在说... 阅读全帖 |
|
k*******l 发帖数: 698 | 4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ac5101017cfd.html
新浪微博用户@黄靖源胜利(电视传播有限公司总策划、总编剧黄胜利)在中共90周年
生日那天发表微博:“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在党过90岁生日这天,我说几句真心话:我
党比较长寿,肌体也有缺陷和不足,有些事情处理的并不如人意,我们这些普通党员心
里也有保留意见。但党外人士若问我拥护共产党吗?我一定真心的说拥护,原因不是因
为党强大或者给了我好处,而是因为我遇到过的反对共产党执政的组织太不堪了。”我
很感慨,回复了一条微薄:“我不是党员,没沾过入党的便宜,但我也是看到党的对手
太不堪了。”很多人都发表了和我同样的感慨。是的,如果你们不是那么仇恨我的种族
、我的民族(其实这也是你们的种族、你们的民族),整天骂我的种族、我的民族是“
劣等民族”;如果你们不是整天想着给外国军队带路,希望灭亡我的祖国(其实这也是
你们的祖国);如果你们不是动不动就为外国利益着想,而是也为我的国家的利益(其
实这也是你们的国家的利益,未必与你的个人利益无关)着想一二;如果你们不是一边
利用现有体制的缺陷骄奢淫逸,一边... 阅读全帖 |
|
w********d 发帖数: 369 | 48 新浪微博用户@黄靖源胜利(电视传播有限公司总策划、总编剧黄胜利)在中共90周年
生日那天发表微博:“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在党过90岁生日这天,我说几句真心话:我
党比较长寿,肌体也有缺陷和不足,有些事情处理的并不如人意,我们这些普通党员心
里也有保留意见。但党外人士若问我拥护共产党吗?我一定真心的说拥护,原因不是因
为党强大或者给了我好处,而是因为我遇到过的反对共产党执政的组织太不堪了。”我
很感慨,回复了一条微薄:“我不是党员,没沾过入党的便宜,但我也是看到党的对手
太不堪了。”很多人都发表了和我同样的感慨。是的,如果你们不是那么仇恨我的种族
、我的民族(其实这也是你们的种族、你们的民族),整天骂我的种族、我的民族是“
劣等民族”;如果你们不是整天想着给外国军队带路,希望灭亡我的祖国(其实这也是
你们的祖国);如果你们不是动不动就为外国利益着想,而是也为我的国家的利益(其
实这也是你们的国家的利益,未必与你的个人利益无关)着想一二;如果你们不是一边
利用现有体制的缺陷骄奢淫逸,一边又虚伪地高唱“民主、自由”高调,用纪苏的话说
,“党的锅里您吃着,清议的碗里您捞着”;如果你们不是,用纪苏...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1972 | 49 新浪微博用户@黄靖源胜利(电视传播有限公司总策划、总编剧黄胜利)在中共90周年
生日那天发表微博:“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在党过90岁生日这天,我说几句真心话:我
党比较长寿,肌体也有缺陷和不足,有些事情处理的并不如人意,我们这些普通党员心
里也有保留意见。但党外人士若问我拥护共产党吗?我一定真心的说拥护,原因不是因
为党强大或者给了我好处,而是因为我遇到过的反对共产党执政的组织太不堪了。”我
很感慨,回复了一条微薄:“我不是党员,没沾过入党的便宜,但我也是看到党的对手
太不堪了。”很多人都发表了和我同样的感慨。是的,如果你们不是那么仇恨我的种族
、我的民族(其实这也是你们的种族、你们的民族),整天骂我的种族、我的民族是“
劣等民族”;如果你们不是整天想着给外国军队带路,希望灭亡我的祖国(其实这也是
你们的祖国);如果你们不是动不动就为外国利益着想,而是也为我的国家的利益(其
实这也是你们的国家的利益,未必与你的个人利益无关)着想一二;如果你们不是一边
利用现有体制的缺陷骄奢淫逸,一边又虚伪地高唱“民主、自由”高调,用纪苏的话说
,“党的锅里您吃着,清议的碗里您捞着”;如果你们不是,用纪苏... 阅读全帖 |
|
f*******5 发帖数: 1815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ongfong5 (fongfong5),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芦笛: 可恶无耻的金庸-居然不反共, 歌颂暴民为大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6 15:13:00 2011, 美东)
前两天在隔壁文化论坛谈金庸与古龙,谈完后又去把网站有关金庸的帖子统统调出来看
了一番,看到3年前《南方周末》采访金庸的访谈录、李勇的《武侠小说作者金庸的投
机和伪善 》以及云儿的《金庸与基本法》。这些文字我过去都没看过,看完后不禁仰
天长叹,深为金庸扼腕。
我当然知道不断有人骂金庸,说他伪善,说他媚共,说他出卖港民利益。特别是在香港
制定《基本法》那阵子,当地媒体除了左派阵地之外,当真是恨之入骨。有篇文章的题
目我至今难忘:《查良镛倚天屠民记》,那骂得非常巧妙、生动而且准确,唯妙唯肖地
画出了一个仗势欺人的公门鹰爪孙。但毕竟事不关己,我始终不太明白港民在和“北大
人”争什么,所以也没往心里去。直到前两天看了上面所说的三篇文字,这才深受触动
,仔细盘点了金庸一番。
众所周知,无庸置疑(又让小钟痛恨了,对不起...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