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清初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o
发帖数: 2099
1
南明史的概论:
从不同的角度看,它是群雄争霸,又是明朝的延续,也是清初历史的一个主要组成
部分。称之为南明,是因为以崇祯皇帝朱由检为首的在北京的明朝廷业已覆亡,这段时
期的战斗主要在南方展开,又是在复兴明朝的旗帜下进行,而弘光、隆武、鲁监国、永
历朝廷都是在南方建立的。但是,抗击清朝的暴虐统治,并不仅仅局限于南方,陕西、
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抗清运动连绵不断,波涛叠起,清廷统治者多次
感到患生肘腋,不得不动用重兵围剿。这是就地域而言,南明史的覆盖面并不只限于南
方。如果就时间来探讨,南明史的上限过去和现在的史学家大抵是以弘光朝廷在南京继
统为标志,本书作者认为南明的历史应该从甲申三月十九日北京被大顺军攻克、崇祯朝
廷覆亡开始。这是因为朝廷虽然覆亡,明朝政权仍然控制着江南半壁江山,尽管在具体
时间上(即1644年三月至五月)相差不远,但我们应该着眼于全国形势的演变,而不能
拘泥于南明帝位的继统。如果因为甲申三月十九日到同年五月初三日明朝统治区没有皇
帝(或监国)而把这段时间排除在南明史以外,就会在后来的历史叙述中难以自圆其说
,因为弘光帝被俘在1645年五月,隆武帝继统在同... 阅读全帖
f******7
发帖数: 210
2
康熙帝名玄烨,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可是康熙为什么叫玄烨,或者“玄烨”二字有什
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当时就感觉这名
字起得玄,多少年来一直都这么觉得。最近读汤若望的传记,眼前陡然一亮,答案似乎
有了。
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入达20余年之久。这位
洋人,将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钟和千里镜带进这皇宫禁苑,还在紫禁城开阔的空场上为崇
祯皇帝铸造过20门大炮。顺治皇帝管他叫“玛法”,“玛法”在满语里是爷爷的意思。
顺治皇帝的母亲,即孝庄皇太后,尊其为义父。他为顺治皇帝亲政游说过觊觎皇位的亲
王,他是中国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中国至今阴历阳历并用,他是第一个将阳历引进中
国的人,为此几乎被处凌迟,但最终没有执行;他官居一品,三代荣受皇封,并且可以
世袭;康熙6岁继承皇位,也多亏他直言劝阻别的王位觊觎者。他一生未婚,笃信天主
,生于泰西,殁于中土,葬于北京。他的美名在中西交通史上千秋永垂———这个人就
是汤若望。
那么汤若望与“玄烨”之命名有什么关系呢?康熙是1654年也就是顺治十一年出生的。
就在这年的前一年,顺治皇帝赐予汤若...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祭拜袁督帥

崇焕曰:与汝谈三日,谁知狼子野心,一片欺诳。若杀汝,此一块土,异日岂朝廷所有
?文龙曰:督师惟恃节制,何得杀我?崇焕曰:今日非本部院意,乃是上旨。左右色变
。文龙自若。乃曰:既出上旨,亦勿辨,遂西望拜曰:臣负朝廷久矣,崇焕命旗牌官张
国柄,执剑杀之。诸将伏尸恸。崇焕曰:止斩文龙一人,余悉供职如故。命殓之,因奏
文龙十二罪,并自劾。上以文龙骄悖,命崇焕安心任事,且嘉谕之。时敌警寂然,师旋
,闻文龙死,皆哭。崇焕因佯祭曰:昨杀汝是朝廷法,今祭奠是本院情。遂流泪。将士
俱泣。崇焕恐变,呼文龙部下曰:若等被主帅侵粮甚苦,今有十万金犒赏,各领三两,
众始定。崇焕分其军为四。毛承禄,及旗鼓徐敷奏,东江将刘兴祚,与陈继盛分将之,
遂回宁远。”
长子:毛承斗,“改名珏,隐居钱塘。清初大将军(毛文龙)故部曲多为元勋,爵为王
公,争遣便迎珏,礼之甚恭,数欲荐珏为大官。珏固辞曰:‘愚不任官事,且惧违先将
军志也’”
x****o
发帖数: 29677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祭拜袁督帥

蒙古人给后金当奸细不假,但是并没有完全倒向后金,明朝对蒙古有悬赏后金人头的,
到了袁崇焕取消这个,你敢说这不是蒙古和明朝彻底离心离德的一个因素,在那个有奶
就是娘的年代?
孔有德为什么叛乱?毛文龙义子你看看出来多少个清初的王爷,还能说袁崇焕杀毛文龙
没有一点关系么?
s**********e
发帖数: 2888
5
看看宋朝的制度
正是宋太祖、太宗深知“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的古训,并以为,“用儒
臣百余人分治大藩,纵使他们去贪污受贿,其危害也不及一个武臣”,也就是说,之所
以不敢大量用武官,是出于对武官的恐惧和担心,用清初王夫之的话解释,就是:“夫
宋祖受非常之命,而终以一统天下……垂及百年,世称盛治者,何也?惟其惧也。”在
这种执政理念的影响下,宋朝文人的创作才情也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且议政建言也
尤为大胆,言者也很少被治以重罪。
苏轼的弟弟苏辙,在“举贤良对策”时,公开批评仁宗贪图酒色,不理朝政,考官
以为他道听途说,大胆妄言,欲罢黜之,仁宗却不许: “朕设制科,本求敢言事者,
辙小官,敢如此极言,特与科名,仍令史官编录。”
宋神宗时,因攻打西夏失利,要杀一个漕运官,时任宰相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
人。”以本朝惯例为由不执行,神宗也毫无办法,准备脸上刺字发配,可是门下侍郎张
谆又反对:“士可杀不可辱”,神宗大怒:“快意事,(吾)便做不得一件”,然而张
谆却据章理直气壮: “如此快意事,不做得也好。”神宗只好作罢。
苏轼因不满王安石变法,写了几首讽刺新政的诗...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6
国面食业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古代面食统称为饼。《辞源》:“饼,麦饽的通称。”
宋人高 承《事物纪原》记载:“秦汉逮今世所食,初有饼、胡饼、蒸饼、汤饼之四品
。”“汤饼”指的是汤 面。晋人束皙《饼赋》有“弱似春绵、白若秋练”之谓。“蒸
饼”即蒸熟而食的“饼”。据说,晋代大官僚 何曾喜欢吃蒸饼,吃时用刀“作十字坼
”,然后用筷子夹着吃。“饼”即指北方的油饼,亦称大饼、千 层饼,后泛指蒸烤而
成扁圆形的饼状面食。至于“胡饼”,顾名思义,即指胡人所食之饼。唐代慧琳 《一
切经音义》第三十七卷说:“胡饼、饆饠等为胡食,自西域传入。”笔者在故宫博物院
“全国文物 精华展”见到1980年在太原南郊斛律彻墓出土的一件隋代陶骆驼,骆驼上
坐着一个外族客商,正在 吃烧饼。可见早在隋代,“胡饼”便已伴随着西域客商,沿
着“丝绸之路”传至山西了。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时建藩北平),号“靖难”之师。经四年
鏖战,民 间俗称“燕王扫北”,经过这次大的战乱,河北一带民生凋敝,人烟稀少。
朱棣即帝位年号永乐。永 乐二年,“迁山西民以实之”。随着山西移民的迁入,原由
西域传到山西的以吊炉打烧饼的...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1240
7
前面有一定道理,后面也许就未必了。满清经过一鸦和二鸦的屈辱,怕海应该是不争的
事实(如果算上清初的五次禁海,以及后来对海上外贸的严格限制,或许也可以说更怕
了),但总还没有怕到主动把出海口送出去的地步,否则后来也就不会下本钱创建海军
了。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都是二鸦战争和发匪之乱(刺激一下,看看本版还有没有洪粉,哈
哈),老毛子趁火打劫弄到的。而此时和此前的清政府并没有真正重视海军,甚至于洋
务运动都是咸丰嗝屁以后才真正展开的。
从地图上看,乌苏里江以东地区滨临日本海,日本海则是一个封闭型的内海,此时距离
明治维新还有好几年,俄国在此地的竞争对手只有英法诸强,而英法诸强在攻略中国的
同时,或多或少也开始了对朝鲜的骚扰(稍迟一些,大约在明治维新之前两年左右,法
国以天主教的问题为借口攻击过朝鲜(“丙寅洋扰”))。
俄国早在尼布楚条约以后就已经占领日本海以北的鄂霍茨克海,得陇望蜀,自然会将相
对更温暖的日本海列为下一个目标。为了避免英法等国大力染指日本海,进而登陆满洲
,俄国自然要把海岸线尽可能地抓在手里。只可惜,此时的老毛子,多半没有料到若干
年后日本的崛起(当然这其中有显著的英国扶持因...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8
国共内战--人民的选择在哪里?
作者:千秋
46年到49年的国共大战,中共迅速战胜国民党,从此确立了统治中国的执政地位,这是
一段共产党津津乐道难以忘怀的辉煌历史,总是强调内战的结果就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经常以此来证明中共政权的合法性合理性,也经常有人问:“如果不是民心向着共产党
,为什么仅仅3年多,貌似强大的国军就会被彻底打败?”从坚持这个谎言出发,有些
人还画蛇添足地倒推出,是中共的土改政策好,深获中国农民的支持。
中国人民或农民的意愿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土改乃中共胜利之母,真是笑话!柬普寨
的波尔布特土改搞得更彻底,而越南的胡志明因为当年不愿按中共的指令搞土改而遭到
刘少奇的严厉批评,波尔布特是否就比胡志明更得入心了?柬普寨是否就比越南经济腾
飞的更快了?中共为自己的胜利搜肠刮肚地想出了包括土改在内的种种理由,牵强附会!
翻开历史,国共之争绝不是46年才开始的,上海的四一二清共,南昌的八一起义一直到
七七庐沟桥事变,内战早就在进行了,国共两党在腥风血雨真枪真刀中已经厮杀了十几
年。当时的国民党远没有统一中国,力量小而且分裂,但共产党好象一直都没有占据过
什么上风,最后反而被赶出了...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7128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文字獄嚴重麼?
清初, 順治康熙年間, 受上代印象大,(老師還是明代出來的) 文化藝術造詣比較
高。 後來的教育可能就清朝的體制深入體現了。 走下坡路了。
就像現在教育, 60/70/80年代能經常看到中文正體, 文化上也看到很多傳統中國式的
。 不管怎麼, 上面的人物都是民國教育出來的。 經過60年TG教育後, 這跡象越來越
淡化。 蘇,西, 中,各文化 都學個表面, 成為我們新的文化。
w****j
发帖数: 558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文字獄嚴重麼?
喔,知道了,只要是搞学术,就不太可能有原创性了。这版上搞或是搞过学术的出来说
说看,是不是这样的?还什么数学题一解两解,你这段完全是羯鼓三挝:不通不通复不
通。还有,貌似你要回到清文艺史了?貌似前面已经有人扔出砖头了啊,列了不少人名
呢。清的诗词,散文,小说,戏剧都有成就,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如果范围再大些,绘
画上清初有四僧,清中叶有扬州八怪。也有冷枚,唐岱这些使用西方技法的。用戴逸的
话讲:“清代绘画,繁荣兴旺,人才辈出,流派之多,如雨后春笋”。
“鴉片戰爭後, 國弱文化控制松了”,错,文化控制,以文字狱为标杆,自打乾隆47
年以来就松了,还用等到鸦片战争?
白话文的事么,我直接引的胡适的 文学改良刍议,什么叫官方报道啊?我在上一帖都
已经直接点出文章标题了。你还是控制一下上网时间吧,影响视力就不好了。胡适在新
文化运动里面算是相当温和的了,愤青另有其人。要是胡适都是愤青了,那还有温和派
么?胡适晚年后悔提倡白话文了?出处是什么?别跟我提唐德刚。
曹雪芹的民族问题,有什么统战需求啊?难道官方说他是满族人,他就必然不是?曹雪
芹就是出身满族贵族家庭,这点没什么可成为争议的。另外,看你这...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代学术极简史
清学术发展确实没大成就,主流清学术史的观点是这和清政府专制文化政策是密切相连
的,我基本也认同这个结论,不过说儒学的历史在进入清朝以后没有发展就不对了。清
学术发展的大致脉络是这样的:康熙到乾隆官方学说还是提倡宋明理学的,但自清初顾
炎武黄宗羲开始,出于亡国之痛后的反思,就对理学进行深刻批判,并带动学术主流思
想朝离开理学的方向发展,提倡务实,反对空谈。既然是反思,自然要清理以前的学术
积累,有所谓正本清源,但这些梳理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这两位是开路先锋,后来者还
很多呢。然后,随着清朝统治巩固,经济恢复,民族矛盾减弱,反满的情绪渐渐平息,
知识界接受了清统治者的正统地位。学术上则沿着顾炎武的路子向汉学发展。以阎若璩
,毛奇龄,胡渭,万斯同,顾祖禹等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形成了清早期的学术特征:强
调读书,反对空谈。颇具怀疑精神,考证方法日趋精密。例如阎若璩,胡渭推翻古文尚
书,姚际恒做 古今伪书考,对梳理学术史贡献很大,注重考据其实是史学走向近现代
的关键之处。古典时期的历史学家,东西方都一样对事实的精确性缺乏概念,常常为了
宣传自己的理念而篡改历史。辨伪这条路,到崔东壁算是达到这方面的顶...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学家何炳棣谈文革中国的伟大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43:58 2012, 美东)
读完后感慨万千。
[原文标题]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作者]何炳棣,美籍中国历史学家,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普逊讲座教授,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曾在1974年出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
[出版时间]1974年
[出版地点]芝加哥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
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
。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
”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
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彦博对宋神宗说:“殿下为与士大夫
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613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明财政状况简单阐述
脱脱其他金史和辽史也在很多具体分类上有缺陷,可是唐书就对钱粮分类比较开,从纵
向的时间节点来说,脱脱比唐书之前的财政数据比较详细。但是从横向细分分类来说,
脱脱风格好像就是介绍一下数据就成了,分类不细。至于说原始史料,这个就不是那么
好找的了,原始数据里面在当时应该肯定有些能找到的,但是这个就得故纸堆里面找了。
我对两宋财政史的看法和汪类似又有不同,两宋的财政确实不像表面所说那么光彩。宋
的岁入和岁出很不错,这个问题需要正面评价同样也需要客观评价。正面评价是确实当
时宋的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商业,这是在农业封建社会里面很少见的。这个商
业收入的比例在总财政上的占比是很让人惊艳的,至少有那么一点点的现代繁荣的意思
,在当时的时代前前后后来说都比不上宋(至少之前和之后到清初)。可是仔细研究一
下,就可以看出,宋的财政收入的漂亮数据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高税负上的。比如说
商业收入中的大头,国家专卖的盐茶等,事实上给百姓造成了很多额外负担。农业税负
中也很多很杂很高,所以宋的繁荣主要还是建立在士大夫和富绅的基础之上的。之所以
宋的税负这么高还坚持了那么久,一是离不开士大夫阶层的支持,二是...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613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毛泽东蒋介石有一点特象
你确定你满口儒学儒家的会阅读中文?你说说蒋是有国学才华还是有思想体系?你摆例
子吧。要不你就先把你的中文给弄利索了,你回去看看我说的是什么?我说了清清楚楚
要说楷模起码三个标准,这是历史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标准,不是我编的,史书上的
标准更高,我就摘取了最基本的三条,然后你再看看孔孟朱程王这些人物是不是符合这
三条,你再看看蒋符合不符合。不说别的,就那两首诗就直接可以略过他了。
怪不得在你们眼里什么人都是楷模了,顾炎武黄宗羲那是大儒,但是连大师都算不上,
你明白?你问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自己敢不敢和王阳明并列?我这里放一句狂话,明史
带点清初的,就凭你现在表现的史学水准,还是不要继续下去了。顾炎武和黄宗羲什么
水准,史书什么地位,自己翻史书去。那里面有明明白白的描述,你再看看史书对王阳
明什么评价,你再看看几个人的作品,自己品去。
J*******l
发帖数: 133
15
奉Mandarin為「國語」是對漢文化的嚴重侮辱。Mandarin是滿族人學講北京話而出現的
Mandarin的由來
[400年前的北京話:吳語]
北京自建城以來經歷過了許多個朝代的變遷,自古以來北京話有過多少變化?如何變化
?從歷史上講,400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從意大利來的傳教士利馬竇曾用羅馬拼音記錄
了大量的當時的北京話,這些記錄至今尚保存著。從利的記錄中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出:
當時的北京話是有大量入聲字並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的語言。這說明了當時的北
京話不是現在的北京話,也不是現在的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還是普通話都不具備這
些特徵。同時也說明了北京話和普通話的歷史都超不過400年,400年前的北京話是明朝
的官話(考證為吳語)。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後,為了小區的安全等政治因素,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裏之內的漢人
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範圍稱為北京的內城,而10裏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
京城出現了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和漢人社群,這是階級、語言和居住地域等都十分分明
的兩個社群,北京城也就出現了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和滿語。任何語言都是跟人群一體
的...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ohnSMill (John S Mill),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满遗”霸占舆论阵地,在文史界、影视界散布伪历史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5 05:58:33 2012, 美东)
一)、文史界的颠倒黑白,自相矛盾,散布伪历史观。
央视早就成为“满遗”舆论宣传的大本营,满清鼓吹者阎崇年成了国家电视台的常客,
无耻歌颂鼓吹满清,《中国电视报》一反常态竟然全版刊登阎给洪承畴平反的文章,努
尔哈赤也是连期歌颂。如果你想在央视网站发一篇批判满清的文章,100%是给枪毙的
。这多年来颠倒历史是非,歌颂满清刽子手的电视剧一部连着一部。这一切难道都是偶
然?
关于努尔哈赤起兵反明的性质,史学界早就给平反了,说是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是正
义的,我曾经仔细查了查努尔哈赤起兵的理由,所谓的“七大恨”,大多是鸡毛蒜皮的
小事,要说明朝有民族压迫,肯定是有的,那毕竟是阶级社会。但决不是什么严重的不
能接受、不能和谈解决的民族压迫。绝非起兵的正义理由和满清入关时的“剃发令”、
“圈地”、“逃人法”之类... 阅读全帖
d*********2
发帖数: 48111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不必为抗战自卑
太拔高明治维新了, 其实中国因为太平天国, 底层的现代化科技开展的比日本要早。
上层政治格局也不是根本性的问题。 立宪的英国照样全面压倒彻底革命的法国。
当时的大清还是太腐朽了, 到了王朝的末年, 如果是清初有为的皇帝和政治格局,
近代在亚洲拼赢小日本还是很容易的。
其实慈禧并不昏庸, 只不过出于女性的角度重私利而已, 即使如此, 如果不是李鸿
章及其淮系的无能卖国投降。 也未必如此不堪。 连黑旗军都能打的法国人满地找牙。

争。
d******i
发帖数: 1379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农村人非得要生儿子
古代的人怎么杀女婴 发贴心情 Post By:5/1/2012 3:14:00 AM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379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的人怎么杀女婴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成为风俗(民国《吴县志
·传》)。浙江新昌人弃女,县令采取刑法处断的手段严行禁止,他在任...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商周的天文证据
春秋战国肯定不行,岁差是南北朝的时候才发现。能不能预测远至2000年的日蚀,我是
觉得恐怕直到很后来都不行。清初和汤若望他们比赛预测日蚀都输了,说明对行星运动
的原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实际唐朝的时候据说还经常预报错误。
R*******a
发帖数: 2463
21
这篇无厘头的报导是检验各ID文献常识的标尺
清初的阎若璩,已经把梅赜所作尚书为伪做成了铁案
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争论
清华简那几片据说是先秦尚书的东东,到现在都不公之于世
倒是让人狐疑丛生
c*****2
发帖数: 899
22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engheyantao/content-4/d
兰芳共和国:南洋华人独立求存的历史缩影
2010年07月02日 14:46先锋国家历史【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条
本文摘自《国家历史》2009年第6期 作者:黄艾禾 原题:《兰芳漂在南洋的华人之“
国”》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
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7年,中国的乾隆42年。罗芳伯站在西婆罗州(今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
东万律的“兰芳大总制”府邸前,接受弟兄们的朝贺。离开祖国已是第六年,脚下这块
土地,距离他的故乡广东嘉应府(今梅州市)有三千公里之遥,但这里的一切礼仪规制
都是地道的中国产:
府邸大门口,悬挂有中文的“兰芳大总制”的牌匾,代表“兰芳”的黄色长方形旗帜和
代表“太哥”的黄色三角形旗帜及代表副手们的其它各种颜色三角旗帜,在风中猎猎飘
扬。在“太哥”罗芳伯的旗帜中间,写着一个“帅”字。大堂里,悬有一副金匾,“雄... 阅读全帖
s*********d
发帖数: 912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成年男子的发髻
贾宝玉这个是小孩儿的发型, 不过电视剧里他婚后还这样我觉得有点儿奇怪. 古代话本
如"十粒金丹"中描述小丫头小书童什么的造型是"前发齐眉后盖肩",应该有些像这样的.
另外清初发型服饰有老降少不降之说, 按规定成童以下古服无禁, 所以十六岁以下的小
孩儿明服清服都无所谓
r******t
发帖数: 8967
24
朝鲜李氏王朝正祖李祘主持重修《宋史》,将宋、辽、金三史合一,以宋为正统,历时
20余年,1791年成《宋史筌》148卷。由外国学者重修《宋史》,这在古代学术史中是
绝无仅有的
明清两代对《宋史》的重修
自元末至正五年(1345)修成《宋史》以后,历代学者以其粗疏错漏、繁冗芜杂,纷纷
重修《宋史》。元末周以立,以宋、辽、金三史体例未当,就曾想重修。明正统(1436
—1449)末年,其曾孙南京侍读学士周叙奏请许自撰《宋史》,进行了数年,书未成而
病死。正德年间(1506—1521),王洙撰成《宋史质》100卷。明朝廷也准备重修《宋
史》,以礼部尚书严嵩主持,后亦无成。柯维骐历时20年,修成《宋史新编》200卷。
万历年间(1573—1620)王惟俭修《宋史记》250卷,明末钱士升成《南宋书》60卷等
,其中以柯维骐《宋史新编》最著名。此外,王思义、王昂、汤显祖、刘同升、归有光
、邵经邦等人,都曾重修《宋史》,亦多未成书。明修《宋史》,无不是合宋、辽、金
三史为一,以宋为正统;又都只是删节元修《宋史》成书,并无事增文省之可言,即使
有少数订误,也无多大学术价值。
清初潘昭度得到明末汤显...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张古代星图,请大家指教
最早纪录星象的是《夏小正》罢?不过那时候还没有象后来那样龟腚出那么多的星座。
网上搜到一篇文章,研究夏小正星象年代从而推断它编纂年代的: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
胡铁珠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一 文献与研究回顾
《夏小正》的经文存在于西汉戴德所编《大戴礼记》的《夏小正传》中,共有四
百余字。它按12个月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等等,可以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完整的星象物候历。对这部历法,《礼记·礼运》中记有:“孔子曰‘我欲观夏
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也’”。郑玄注云:“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
者有小正”。 《史记·夏本记》亦有:“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后人
多据此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历法,也有人认为它成书于战国时代。这篇文章的目
的就是通过对《夏小正》星象的计算确定该历可能的使用年代。关于《夏小正》的版
本源流等等,因台湾庄雅洲先生已有详尽的研究,本文将不再涉及[1][2]。
《夏小正》经文中给出的星象共有17个: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三月:参则伏。
四月:昴则...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张古代星图,请大家指教
最早纪录星象的是《夏小正》罢?不过那时候还没有象后来那样龟腚出那么多的星座。
网上搜到一篇文章,研究夏小正星象年代从而推断它编纂年代的: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
胡铁珠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一 文献与研究回顾
《夏小正》的经文存在于西汉戴德所编《大戴礼记》的《夏小正传》中,共有四
百余字。它按12个月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等等,可以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完整的星象物候历。对这部历法,《礼记·礼运》中记有:“孔子曰‘我欲观夏
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也’”。郑玄注云:“得夏四时之书也,其书存
者有小正”。 《史记·夏本记》亦有:“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后人
多据此认为《夏小正》是夏代的历法,也有人认为它成书于战国时代。这篇文章的目
的就是通过对《夏小正》星象的计算确定该历可能的使用年代。关于《夏小正》的版
本源流等等,因台湾庄雅洲先生已有详尽的研究,本文将不再涉及[1][2]。
《夏小正》经文中给出的星象共有17个:
正月:鞠则见。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
三月:参则伏。
四月:昴则... 阅读全帖
q*********9
发帖数: 18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快看独白下的传统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中国人了解中国,帮助非中国人棗洋鬼子、东洋鬼子、假洋
鬼子棗别再误解中国。
中国人不了解中国。为什么?中国太难了解了。中国是一个庞然大物,在世界古国中,
它是唯一香火不断的金身。巴比伦古国、埃及古国,早就亡于波斯;印度古国,早就亡
于回回。只有中国寿比南山,没有间断。没有间断,就有累积。有累积,就愈累积愈多
,就愈难了解。
从地下挖出的“北京人”起算,已远在五十万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山顶洞人”起算
,已远在两万五千年以前;从地下挖出的彩陶文化起算,已远在四千五百年以前;从地
下挖出的黑陶文化起算,已远在三千五百年以前。这时候,已经跟地下挖出的商朝文化
接龙,史实开始明确;从纪元前八四一年(周朝共和元年)起,中国人有了每一年都查
得出来的记录;从纪元前七二二年(周平王四十九年)起,中国人有了每一月都查得出
来的记录。中国人有排排坐的文字历史,已长达两千八百多年。 在长达两千一百多年
的时候,一位殉道者文天祥,被带到抓殉道者的元朝博罗丞相面前,他告诉博罗:“自
古有兴有废,帝王将相,挨杀的多了,请你早点杀我算了。”博罗说:“你说有兴有废
,请问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今天,...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GayStudy
标 题: 清代有关同性性犯罪的法律规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2 21:59:21 2012, 美东)
清代有关同性性犯罪的法律规定
作者:王汝梅
文章导读:
在古代传统法律当中,清代制定了针对同性性犯罪的最为严密的法律规定,而清末
法律改革则对近现代立法产生了深刻的直接影响。总结这段历史,有助于加深对当前我
国相关立法的认识。
在清代以前,有关同性性犯罪的法律规定比较简略。现在可以知道的,北宋末年曾
经规定,男子为娼者要被杖责一百下,告发者可以赏钱五十贯。这是针对男娼男妓的,
并不具有普遍性。到了明代有了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规定,即如果将阴茎放入别人的肛门
内淫戏,则处以杖责一百的刑罚。从立法的技术角度看,这一规定的水平不高,它并没
有明确在阴茎放人的时候到底是强行放人还是已经得到了对方的同意。有一个案例讲,
一群无赖光棍轮奸了一位少年书生,结果这些无赖仅仅是被处以杖刑,而如果是在清代
的话,就要判他们死刑了。
到了清代,法律规定发生...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4829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和清的骑兵谁的战斗力强?
金和清都是女真人建立的。 那么金初和清初谁的战斗力强?
金初和南宋在中原打得难解难分,为什么明对清是屡战屡败?难道明军战斗力远差与南
宋?
x********i
发帖数: 905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清华简”如何宣传造假 zz
看“清华简”如何宣传造假
2012-02-12
[导读]近日,一条“传世两千多年,《尚书》确系伪书”的新闻在网站和微博疯传,文
章介绍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相关专家通过对“清华简”的研究,断言传
世两千多年的古书《尚书》是伪书,不少网友惊呼自己所学的相关古文知识竟是伪造的
,还有网友称《尚书》是“史上最强盗版书”[我说两句]
龙虎网讯 2008年7月,一批“出口转内销”的竹简从香港入藏清华大学,被刻意称为“
清华简”,清华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清华简保护中心,清华简恰好成了清华大学百年校
庆的献礼,已经被宣传得无以复加。
此种手法在十年前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宣传上,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保护中心一方面说竹简是匿名清华校友从香港拍卖行购得,后来又说是由清华校友赵伟
国从香港拍卖行购得并捐赠清华大学的。
据公开的资料,赵伟国的确为清华校友,是一个私人企业老总,先后把清华大学同方电
子、紫光集团收入囊中,被怀疑采用不正当手段廉价瓜分国有资产。清华简如果是从拍
卖行购得,拍卖行都会印刷手册,对拍卖物品做详细介绍,只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决不
会连拍卖行的名称都加以隐匿。可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八爷比四爷如何?

wiki来的
清初的佟佳氏有两支:一支是努尔哈赤之正妻哈哈納扎青的直系亲属如巴都里等;另一
支是努尔哈赤的近亲阿哈出之后。1402年,阿哈出之孙李满住率部族居佟佳江一带(史
称此为第三次女真大迁移),因之以地为氏,称佟佳氏。这两支是满人。
另有一支佟氏,是佟养真、佟养性家族,他们本是汉人(一說祖先可能是女真人[1],
但早已汉化。),世居辽东,后来投靠了努尔哈赤,编入汉军八旗,在对明朝的征战中
立下战功,其子女又与清宗室子女互为婚娶,因此声势显赫。佟养真的孙女是康熙帝的
生母。康熙二十七年,佟养真的孙子佟国纲奏请佟氏改隶满洲。”部议只将佟国纲之本
支改满洲镶黄旗,其余佟氏本系,仍留汉军正蓝旗属下。然而,实际上佟氏在编审册内
仍旧编入汉军镶黄旗,只是在名誉上享受满洲旗人待遇。[2]
l*****e
发帖数: 416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小说讲经史】隋唐和残唐
生长于七八十年代的人,说起历史战争类评书演义,刘兰芳的岳飞传和杨家将,袁阔成
的三国演义,田连元及单田芳的隋唐演义,当属其中四大主力。不过倘若死抠历史,杨
家将无疑虚构成分过多,而岳飞传更偏重个人和家族传记;相比之下,三国和隋唐倒是
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同正史大体吻合的乱世景象。多年前,当做不出老板想要的数据,而
郁闷地在学校图书馆散发着霉味的书架最深处翻腾文科类书籍聊以解忧的时候,看到过
的一本某西方学者对中国宋元明清文学的介绍与评价,其中将三国,说唐,残唐五代并
称为(中华文化当中的)“三大历史战争Romance”。实际上呢,这个说法其实我本人
也并不认可,只是前些天脑子一热,就把它借过来了放到了拙作“戏说沙陀”当中,该
文科书的书名和作者自然早已经忘到仙女座大星云去了。
那么这个“三大Romance”的说法究竟是否成立呢?社会科学的研究,很难有多少定论
,何况又是这种类似“英雄排座次”或者“奥斯卡评奖”一般的,充满主观因素的评价
。无需任何论证,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三国故事传说,在中华古典文学和
传统文化当中的翘楚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再仅就感性而言,清朝人的《说唐演义全传》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定国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定国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充满了内讧和汉奸
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
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
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
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
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
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
下赫赫战功。
中文名: 李定国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陕西榆林
出生日期: 1620年7月11日
逝世日期: 1663年7月21日
职业: 军事家
主要成就: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拥立永历,反清复明
爵位: 晋王
目录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个人简介
文武双全
名扬天下
情谊破裂
重燃希望
新会战役
累降三级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李定国(1620年——1662年),字宁宇,陕西...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1433
36
这个难度很大。集权模式下,任何强枝都只能被修剪,想保住平西王的位子不可能。解
甲归田也不可能,朝廷养得起他,却养不了他手下一干部下。全养起来代价太大。所以
死磕是必然结果。
既然是死磕的话,那就看谁准备充分了。吴的胜算只能是投降满清的那一刻就想到将来
的死磕,以后时刻为这个目标铺路,在清初的猛将凋零,康熙还未成熟时动手,并且广
泛建立统一战线,以民族为旗号,也许能有机会。
b**********u
发帖数: 2817
37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李自成趁明官军征剿张献忠之际,打出商洛山,转战
湖北、四川,又北上一路打到洛阳,旋又包围开封,虽未打下开封,但有力震动了明王
朝的大厦。后又经郊县之战、潼关之战,明王朝的帝国大厦终于倒塌。崇祯自缢煤山,
固若金汤的明王朝彻底崩溃。
一、官逼民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多被官府、豪强、地主、强占、兼并,生活没有出路,尤其天启、崇祯年代
,阉宦当权,魏忠贤把持朝廷,朝政昏暗。这时边患也十分严重,后金(清初称后金)
常年与明军在辽、蓟地区作战,战争开支庞大,朝延为应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在农民十
分沉重的赋税负担上,又加派“辽饷”,随后又增加了“剿饷”、“练饷”,谓之“三
饷”。“三饷”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各行业各业也都负担沉重,难以支
撑。天下人心惶惶,深感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水、旱天灾不断,尤其陕北地方数年
不雨,赤地千里。天灾人祸,造成遍地饥荒,原本就少地或根本无地的农民更加无法度
日,濒临绝路。又加官府讨饷横征,虎狼般地痛叱、催逼、打、抓、坐牢、杀害,种种
摧残之下,致使无数成...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7278
38
确切的说是,清初
中国自己闹腾的厉害
加上满清根本对南边没有认识,他们对北方感情更多
希望南边不出事情就好。
出于民族自己的认识,巴不得中国不靠海才舒服,所以才有闭关锁国一来。
沿海的居民内迁。这都是满清的政策
c*****1
发帖数: 3240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古代成年男子的发髻
☆─────────────────────────────────────☆
rotvap (湘东文献王 湖南神策军) 于 (Fri Aug 31 00:54:15 2012, 美东) 提到:
到底是啥样子?图1那样全部盘上去,还是图2那样留一些披散着?
☆─────────────────────────────────────☆
Satine (呆瓜小贼~~奔过~~) 于 (Fri Aug 31 10:23:11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应该更加写实

☆─────────────────────────────────────☆
reign1983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于 (Fri Aug 31 16:07:17 2012, 美东) 提到:
这么一看周星驰长的还挺好的
☆─────────────────────────────────────☆
maywind (五月风) 于 (Fri Aug 31 17:17:39 2012, 美东) 提到:
是不是女的不受那个“身体发肤”的限制啊,出嫁时候要把脸上胡子拔掉
☆────...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古代成年男子的发髻
☆─────────────────────────────────────☆
rotvap (湘东文献王 湖南神策军) 于 (Fri Aug 31 00:54:15 2012, 美东) 提到:
到底是啥样子?图1那样全部盘上去,还是图2那样留一些披散着?
☆─────────────────────────────────────☆
Satine (呆瓜小贼~~奔过~~) 于 (Fri Aug 31 10:23:11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应该更加写实

☆─────────────────────────────────────☆
reign1983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于 (Fri Aug 31 16:07:17 2012, 美东) 提到:
这么一看周星驰长的还挺好的
☆─────────────────────────────────────☆
maywind (五月风) 于 (Fri Aug 31 17:17:39 2012, 美东) 提到:
是不是女的不受那个“身体发肤”的限制啊,出嫁时候要把脸上胡子拔掉
☆────...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28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名将谁排第一?
徐达蓝玉也是不会玩政治的主。徐达老婆被朱元璋赐死,自己背上生疮,还给朱元璋赐
鸸吃。蓝玉就更别提了..一蓝玉案,老朱把自己身边的打江山的武将全除掉了。左宗棠
是员猛将,但是出生的不是时候,换到清初,可能更有作为。
s**r
发帖数: 669
42
zz
二凤改史这个事,咳咳,争论的双方,基本上不是在争论“史实资料”,而是在争论“
对史实资料的理解和诠释”。
宋以前的原始史料,因为总量不太大,要搜集占全了也不会很困难,所以争论双方
手里的东西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史料”,或者说双方都承认有效的“原始资料信息”
,往往只含有“某月日,甲在某地做了A事”这样最基本的要素。
于是双方就围绕着这些基本要素开始掐架——正方:甲做A事是因为B原因,从A事
可以推断出他还做了C事、D事——反方:甲做A事是因为E原因,从A事可以推断出他不
可能做F事、G事——这样。
所以,其实双方争论的不是“甲做A事”这个基本史实要素,而是从这些要素里推
断出来的B、C、D、E、F、G这一大串东东。
至于争论方往哪个方向推断,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很大程度上是由立场或曰
屁股决定的。二凤改史这事现在闹得杯具,也主要是因为很多写史人和读史人的立场经
历了一个先抑后扬的转化,简单的说——过去大部分人把他捧得太高了,于是他现在摔
得不惨不足以平民愤……- -b
俺先说说现在已知的史实资料,也就是争论不大的“甲做A事”部分。
按照贞观年间大臣和史官们的说法,“起居記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090
43
今天有空,聊一聊太平天国定都河南的方案。定都通常主要应当考虑经济,交通,军事
这些方面的问题。今天我们说下自然地理方面。
河南从自然地理上可以分为三大地区。西北是崤山,熊耳山,伏牛山等组成的豫西山地
,阻隔关中和中原。西南是南阳盆地,连接中原和江汉平原的通道。东部则是广阔的豫
东平原。其中黄河自豫西山地流出,经洛阳,郑州,开封,然后南流经徐州夺淮入海。
因此又把河南分为黄河南北两部分。洛阳盆地,南阳盆地局限一隅,天国的河南定都方
案,是中意于定都豫东平原上的中心城市开封。那么19世纪中叶的开封,是否适合作为
都城呢?
应该说,开封的盛衰跟自然地理紧密相连。可以说兴也在水,衰也在水。隋朝开挖大运
河,联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其中开封(汴州)是淮河水系联通黄河水
系的节点。江南财富,由江南河,邗沟入淮河,又由淮河上行到泗州,然后沿通济渠至
开封进入黄河,源源不断的运往上游的洛阳。作为南北东西水运的中心,开封由此而兴
起。在宋代是全国的经济政治中心,盛极一时。元代大运河东移至山东取直,开封相对
地位因此逐渐下降。但是贾鲁河的开通,使得开封作为水运中心之一的地位,依然稳固
。明末清...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975
44
江西,人文发达,读书人多。土地肥沃,农产丰富,水路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汉人南
迁/逃,多是先自运河经长江入江西,再往福建,岭南,或西上湖广。清初的人口流动
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自唐宋以来,两江(即江西,江南(今安徽,江苏,上海)一直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
经济富裕,人文发达。每每朝考揭榜,两江中榜着占1/3到1/2,税赋也占全国1/3到1/2。
江西历来是中国第一粮食输出大省(近年才被黑龙江取代老大位置)。江西的GDP无论
是总量还是人均,现在都已经处在全国底端,但江西的相对贫困也只是近几十年的事,
江西富也因粮多,穷也因粮多。计划经济的“剪刀差”几十年剪下去,输出粮食越多等
于失血越多。同样的情况还有山西,阎老西的山西因煤而富,如今的山西因煤多而贫,
因为原材料和工业成品之间也有个“剪刀差”。
有个笑话:江西的财政厅长到哪里,人家都像躲叫花子一样躲着,江西的粮食厅长到哪
里大家把他当财神爷供着。
h***n
发帖数: 1275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其实什么留头不留发
都是日本人搞出来的伤痕文学,当时是不让汉人剃发,汉人第一个不答应,当官的都剃
发,不让人剃发不就是不让人当官么
根据清初笔记,当时剔发很风行,就是上层,品质,贵族的象征,大家都是争先恐后唯
恐不及,直到汉人们认为满人不行了,才不流行了,流行西装短发
f**********4
发帖数: 2617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拨乱反正的简体字表
原作者,@讼棍茶水斋,江湖别名“茶水斋”,“马羽茶水斋”,“马羽信乡”者,因
为渊博的国史、日本史、乃至欧洲中世史被人尊称为“马师”者。注意不是马亲王。但
是两人相识。本文既包含了hardcore的文史知识,也有精彩客观的评论。如果不是立场
先行,愿意耐下性子看完的朋友,我觉得“简繁之争”的道理,言尽于此文了。下面把
开篇的评论部分转一下,hardcore的部分,因为有很多贴图,还是直接看博客比较方便
博客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68zq.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8ua2.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8zz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305bff0101a2p7.html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
议》,标志着新中国的简化字运动拉开大幕。57年过去了,简化字 的功过是非...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47

谁告诉你明清一样?明朝粗制滥造,清初就比明末好很多,要是明末有那个质量绝对不会
那么多败仗
x******i
发帖数: 918
48
我想可能是因为日本侵略中国发生的还太近,所以大家就像当年清初的汉人一定要反清
复明一样难以释怀,更不要说日本都没有侵略成功。要是过个1,2百年,大家也就认命
了。
l***y
发帖数: 4671
49
明代的党争一直丢人丢到清初,一帮子人互相在顺治面前哭诉,也杀了几颗人头。后来
被康熙给治愈了。
B********4
发帖数: 7156
50

清初在江南大开杀戒,立了威。所以后来雍正搞士绅一体纳粮,遇到阻力比较小。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