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沙场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r*****y
发帖数: 53800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朝世袭铁帽子王承传谱系
档案中的清朝皇族十二家铁帽子王
[日期:2008-06-17] 来源: 作者:内蒙古通辽市档案局 潘茂桐 [字体:大 中 小]
铁帽子王,是指清朝时皇族中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人们用“铁帽子”这三个
字来形象地比喻这些王爷头顶上王冠的牢固、名声的显赫和身份的高贵。要想说清这些
铁帽子王的来历,必须从清朝皇族的封爵谈起。
清王朝建立后,为了适应其封建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用来确
定统治阶级成员的等级与身份,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时确定的皇
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
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
恩将军。封爵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在战争中立下军功而封爵,这称为军功封;另
一种是因属于皇帝的直系子孙而封爵,这叫做恩封。这些爵位,受封者的后代是可以承
袭的。袭爵的方式也分为两种:一种是降等承袭,这是一般的惯例,即逢子孙袭爵时,
每代要递降一个等级来承袭。但由亲王递降至镇国公、郡王递降至辅国公、贝勒递降至
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递降至不...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3435
2
这就是胡说八道了,多少成建制的部队消耗在抗日中了,多少将士血染沙场了.
如果那么惨烈的消耗战争中,补给还高于消耗,那只能是假装抗日的汉奸组织.
w*********r
发帖数: 613
3
这个文章写的有点弱吧?南宋亡的时候海上飘了十万军队,自己蒙着头背着皇帝跳海都
不回头拼命死在沙场上,这也叫有气节?宋朝降蒙元的太多了,而且说宋的不抑制工商
业有点过于人云亦云的传谣了。宋朝的岁入商业收入是多,但是商业收入绝大部分都是
来自于宋朝官营的专卖,而不是民间交易的商税。事实上商税比例一直占比并不高,占
比最高的时候岁入都不是特别高,岁入非常高的时候,大多数都来自于商业收入,也就
是朝廷的官方买卖收入,比如盐茶等。真要说**之后无中国,从南北朝就开始没有了。
五胡乱华之后,唐朝李家都是有胡人血统了。
p*********t
发帖数: 2690
4
哪有什么军响,战死沙场才是真的汉子。所以古代都要去拉壮丁,没人愿意去当兵。西
方还好,有雇佣兵一说,当兵就象一个职业,干活拿钱。
b*****s
发帖数: 1124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国军文化是不是很崇尚自杀?
五百完人, 张灵普, 丘清泉, 郑洞国等都被吹成自杀, 后来被发现全是编的。
好像自杀的很多是用手榴弹, 冲锋枪之类, 并不是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弹尽粮绝不得
不自杀。
这算不算一种变态文化? 好像自杀比战死沙场还高尚很多似的
c**i
发帖数: 13113
6
少喝点
又不是
醉卧沙场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的时候
f*******5
发帖数: 1815
7
杨天石: 《蒋介石日记》重庆谈判老蒋考虑扣押老毛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31796687.html
200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开放了存放在该院的《蒋介石日记》手稿本。
作为长期研究蒋介石的专家,杨天石两度赴美研读《蒋介石日记》。在1945年9月29日
的蒋介石日记中,杨天石看到他罗列了中共11条罪状,并决心要扣押和审判毛泽东的文
字。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确认自己没有看错。”杨天石
对记者这样形容当时的震惊,“以前,从没有任何文献流露过蒋介石想趁重庆谈判期间
扣押甚至审判毛泽东。”
杨天石告诉记者,对于“扣毛”的后果,蒋介石非常清楚,他首先想到了美苏双方
可能的反应。由于当初赫尔利曾以美国的国格担保毛泽东赴渝谈判的人身安全,一旦他
扣留了毛泽东,美国必定大为光火,而苏联很可能“以此借口,强占我东北,扰乱我新
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觉得值。
看起来,蒋介石马上就要破釜沉舟,准备豁出去扣毛、审毛了,但在第二天他又犹
豫起来。10月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对共问题,郑重考虑,不敢稍有孟浪。总不
... 阅读全帖
B***6
发帖数: 787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谈谈 佘太君
《浩学历史网》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
(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
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
中金石记折克行碑 》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
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折太君即是
历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后来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所致。
杨门女将中少数民族不少。例如有人考证穆桂英的姓“穆”是鲜卑大姓慕容氏的转
音。姓氏考略云:折氏出匈奴折兰王之后。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
而五代西河郡麟府折氏是羌族折掘氏后裔,党项族;祖籍云中(今天的大同,注:云中
为大同在历史上的一个称谓),远祖折华。党项族是隋唐时期部分羌族为拓展生存空间
东进并融合其他当地民族演变而成的新种族,西羌是其前身。西元六世纪有羌族“莫折
大提、莫折天生、莫折念生起义称王秦州;莫折也是折姓来源之一,后改为单字折姓。
虽然折氏与后来的西夏同族,但是在宋朝抗击外侮的战争中,...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21039
9
谢本人就是尽职军人本分,拔高到民族英雄,实在是不妥。 而且最后听命日本人的安
排,撤到租界交出武器,变成俘虏。真可耻。 战死沙场就这么怕吗? 松山日军也是
1000来人,扛了国军数万几个月,硫磺岛上最后投降的,都是1950年了。

f*******5
发帖数: 1815
10
本会战,自叁十七年十一月六日开始,至叁十八年一月十日终止,历经六十六日,共军
约有四十馀万人死伤,国军亦死伤叁十馀万人,按两军参加战鬥人数计,共军约损耗百
分之五十七,但其能适时适地得到整补,故仍保有相当战力;国军则损耗百分之七十九
,且武器、装备、物资全部损耗,战力尽失。
综上所述,一个短短两个月的战争,双方共投入兵员一百一十馀万人中,死伤人数竟达
七十馀万,真是数百年来所未有。再加上当地区人民所遭受生命财产的蹂躏损失,实是
我大中华民族对日本军阀八年抗战以外的一场大浩劫,深感痛心。
第二项 我对徐蚌会战的看法与感想
一、就国军言,无论武器、装备、物资都远胜共军,且有空军全力协同,却战不过共军
,且为其全部消灭,原因为何?
㈠战略错误和战术僵化。国军於济南失守後,即采用所谓「内线作战」,亦即「守势作
战」,退守徐州。敌人不来,就定点守备,敌人来了就被动抵抗,使部队完全失去攻击
歼敌的旺盛企图心,也使敌人在外线有充分自由的运用作战时间、空间和有利机势,这
样的作战,不失败也难。我甚至为黄伯韬、邱清泉两位智勇卓越的指挥官非其战罪自戕
而叫屈!
㈡所谓「得民者昌,失民者亡」,这里可以充分引...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11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Fri Apr 6 19:09:50 2012, 美东) 提到:
天天行军打仗不会乱了吗?
☆─────────────────────────────────────☆
Ranma (ranma 1/2) 于 (Fri Apr 6 19:12:37 2012, 美东) 提到:
这么点儿东西就乱的话,粮草啥的都不用带了
☆─────────────────────────────────────☆
protagonist (★★★★★) 于 (Fri Apr 6 19:18:56 2012, 美东) 提到:
哪有什么军响,战死沙场才是真的汉子。所以古代都要去拉壮丁,没人愿意去当兵。西
方还好,有雇佣兵一说,当兵就象一个职业,干活拿钱。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Fri Apr 6 19:19:33 2012, ...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12
☆─────────────────────────────────────☆
soric (南方系程序员) 于 (Sat Apr 14 13:00:08 2012, 美东) 提到:
兵策儒剑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83503983_0_1.html
新伊林人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082287893_0_1.html
非常有趣的两个博客,对中华文明西来说进行了很多大胆假设,并找出了很多证据。
归纳一下,殷商是苏美尔直系传承后裔。按照古印度哈拉巴,四川三星堆,武汉盘龙城
,河南二里头的路线进入中国。迅速击败了本地的龙山文化等土著,建立商朝。中国本
土的新石器文化被中断,文明由此开始。殷人是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提到夏的。
周人是古埃及直系传承后裔,从西域进入中国,击败了殷商。为了怀念先祖的伟大的功
绩,周人把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历史加在了殷商的前面。
两人都列除了许多许多证据,虽然民科,但非常有趣。
1.中国仓颉造字碑上谁也读不懂的鸟迹碑,就是古埃及文僧侣体。...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洪二代”的流亡生活(ZT)
当天京城破天国倾覆之际,天王洪秀全的子侄们、天国诸王尊贵的后代们,或成了刀下
之鬼,或成为海外流亡者。他们, 和几千万或战死沙场、或沦为饿殍的生灵,是在这
场巨变的终局,而非天王的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1864年7月19日凌晨,幼天王从睡梦中惊醒,赶紧跑去找两个弟弟天明、天光,他告诉
他们,他梦见天京城坚固的城墙,在清妖的攻击下,轰然坍塌。
上一年12月,清军第一次攻城,便在深挖的地道里装满炸药,轰开了城墙的主体部分,
不过那些试图通过突破口的清军被忠王李秀成所阻挡。这年春天,清军把南京城团团围
住,外出求援的干王洪仁玕再也无法回到天京。清军挖了三十多条通向城墙的地道,双
方展开了“地道战”。太平军向地道里灌水、污物,通过地道袭击清军,清军则用风箱
灌入毒气,把敌人逼出来。
天王洪秀全从四月开始一直在生病,对天京城的危局,他所能做的是在5月30日宣布,
自己将要到天国去了,天父会派遣天兵天将来保卫他们的首都。两天后,他“升天”(
他下令禁止部下说“死”,而要说“升天”或“迁福”)了。 在天京被围城的最后岁
月里,天王吃野草制成的菜团,他认为那是甜露,一如神在旷野里所给予以色列...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抗战老兵的回忆(zz)
☆─────────────────────────────────────☆
askquestion (ask) 于 (Mon May 28 20:08:33 2012, 美东) 提到:
抗战老兵汪吉佑先生
一,
抗战铁血战友情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上海的小杨又介绍我采访了抗战老兵汪吉佑。
90岁的抗战老兵汪吉佑住在江苏南通,他不谈自己,而是谈到战友周北辰。
抗日战争中,我国牺牲军人380万人。其中,中国政府军牺牲321万军人。
汪吉佑在抗战胜利前的军衔是中校军衔,这位国军抗战老军官向我如数家珍:
抗日战争中,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
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另有估计中国抗战直接人口损失可累计之估计数为2062万人,合可累计之战争直接伤
残人口,军民伤亡最低限为3480万人;同时,还有估计认为,中国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合
计可能在4100万上,合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战争直接给中国造成的死亡、伤残及失
踪等项人口损失共计超过4500万人;而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十大灵异事件
三国(公元184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蜀
汉、东吴三个政权。三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各具特色,充满生机。三国时期豪杰无
数各领风骚一两年,他们大多是战死沙场,为国家尽忠,完成了战士的归宿,但也有少
部分英雄豪杰惨遭横死,下面来给大家说出来闲谈一下。
1、董卓之死
司徒王允设计铢杀董卓,派人诱他进京。董卓在这个行程中,先后有五次不详的征兆:
出发时,董母心惊肉跳、坐卧不安;路上,车子折了轮子、马匹断了笼头,即“车折轮
,马断辔”;继续行走,天气骤变,昏天蔽日,飞沙走石,阻挡了行程;长安城外,“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谣警示;宫门前,一青袍道人手执写了“吕
”字的幡儿。然而,这一切的灵异提示没有引起董卓的重视,最终被伏击杀死。后来,
董卓的残部李傕、郭汜率兵攻入长安,收拾董卓残尸下葬,不料天上突降暴雨,电闪雷
鸣,劈雷将董卓的棺椁炸开。重新入殓安葬,依然如此。一连三次之后,董卓的尸首终
于被雷电炸得片点无存。看起来,恶贯满盈的董卓是遭到了天谴。
2、孙坚昧匿玉玺
在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孙坚的部队率先攻入了皇宫,在一口发光的枯井内...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16
第一名:岳飞
死法:活活被缢死。一代名将不能死于沙场却得如此下场,令人心寒不已。
众所周知,岳飞则是在大片国土沦陷的情况下,与金兵打硬仗。据说宋军打仗要根据朝
廷发下的阵图作战。而且北宋重文轻武,由于宋太祖是黄袍加身夺了周的江山,因此对
武将严加防范, 当时武将只有带兵的权力,没有调兵的权力。
因此北宋对北方的作战屡屡失败。而岳飞在后勤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在少数友军的协同
下,大小数百仗,扭转了宋金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可以说岳飞以一支军队的力量改变
了整个战争的态势,同时改变了国家的局势,乃至改变了历史进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岳飞,南宋就算立国也不过苟延数年。在国都失陷,君王被俘,
军事力量积弱的情况下,南宋之所以立国也是岳飞一己之力。岳家军在有宋一代根本就
是孤例。岳飞一死,宋军的军事优势随之丧失,宋金对峙,鼓舞人心的“直捣黄龙,迎
请二帝回京”的民族战争转入低潮。
可见,古代的悲剧英雄之首,非岳鹏举莫属。
第二名:袁崇焕
大明儒将袁崇焕,生前曾任辽东道督师,宁远之战击毙女真努尔哈赤,坐镇辽东十数年
,胡马不敢过此久矣,可以说是处于危势的明王朝延喘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可惜崇祯识人...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17
战死沙场的不能算惨吧
n*******w
发帖数: 6708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林党人的舌头与骨头
大明朝之亡,除了惯常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亡于一
个字,便是那个正人君子的“正”字。
自明成祖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朝开始
“家孔孟而户程朱”,“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学亡”。到明中叶和明季,
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断地推波助澜,几乎完全屏弃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内圣外王
”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体用不分,纯以道德文章为唯一衡量标准,只重节操不重才干,
造就了一大批只会与“异己”分子划清界限、天天猛搞批评与自我批评,余则一窍不通
的道德宪兵,以至大明江山之状况江河日下。
崇祯帝缢死煤山,未始不是因了这个“正”字。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东林党人就一直孜孜于这个“正”字,并以为这是天下之本。
话是没错。
可惜的是,这“正”也得看怎么个“正”法,譬如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就未必个个身
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官污吏,却又未必一定无气节。这个“正”字如何用法
,如何解法,实在很是耐人寻味。
好比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还有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马士英、阮大铖,
乃至著名的南明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的事迹,就都有着极强烈的... 阅读全帖
r****z
发帖数: 12020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文化中的 loser 情节
中国民间文化里总含有迷恋死亡的成分,结果就是 loser 经常会被神化成英雄,
winner 反而被描述得不堪。典型例子就是项羽,老常之流被神化成英雄,刘邦,老毛
一类反而被鄙视来鄙视去。这 winner 要再是个女人,比如武则天,吕后,就更得不到
什么好评了。
在中国文化里,似乎“好男儿当战死沙场”比赢得胜利更重要。
f*****g
发帖数: 15860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名将谁排第一?
郭靖郭大侠,无它。
少年时代人小鬼大,奇兵拯救大汗和蒙古帝国,可谓天才;
青年时代熟读经典名著武穆遗书,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作为主力轻松消灭不可一世的金
朝,可谓通才;
中年时代凭个人RP领导孤军死守襄阳二十年,屡次击败蒙古铁骑,还不时独自上对方大
营谈心,忠肝义胆,视死入归,可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全才。
搞什么搞,二十年啊,这不是一次,或者两次战役,这是整整一个时代!人类历史上最
惨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才多久?
就是论个人武力单挑,你提的这五个哪个接得了一招降龙十八摸?九阴真经都不提了。
最后全家战死在沙场,马革裹尸,哪个名将不汗颜?
M******8
发帖数: 10589
21
2003年的时候,我不知不觉闯进这片墓地(红卫兵墓园),当时大门是敞开的,我信
步走进去,墓园很清静,但视觉上的震撼对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么大的墓地规模,
有这么多人死了埋在这里。墓地荒草丛生,树木倒下来压在墓上,墓碑上是厚厚的青苔
,跟今天完全不一样。两边的草有一人多深,非常荒凉,想看那些墓碑,非得要扒开浓
密的荒草。我看到那些墓碑以后,心情很沉痛。
想起来,他们这些死者中,很多是跟我同龄的人,有的还是我的同学,他们在“文
革”中,无端地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其墓碑今天依然冷寂地伫立在这片陵园之中,碑文
中“烈士”的称谓和现实中被有意、无意的漠视,凸显出他们的身份在历史定位上的尴
尬和无奈。那么我们今天活着的人是不是应该本着自己的良心、本着同学之情为他们做
点什么。我当时就下定这个决心,要对这片墓地(死者)资料进行力所能及地搜集和整理。
烈士的墓园
我搜集资料是从2003年12月开始。现在,绝大数的墓我都搞清楚了。死者的姓名、
年龄、死亡的时间、为什么死、怎么死的、死在哪儿等,这些就是我想收集整理的资料。
这块墓地实际上很有来头,历史上叫做复元寺墓地,因为这块墓地后面原来有个小
庙——...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宁铁骑铁在哪里
所谓关宁铁骑,不管战斗力如何,就是打不过满清八旗兵。
赵率教算是名将了,他守城能守的不错,碰到野战,是打不过满清的。
你说的己巳之变,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在守城时可以依托坚固的城池和清兵抗衡。但
是己巳之变,他率军出城救援,是在路上碰到了袭扰而归的清军。八旗兵一个冲锋就冲
垮了所谓的关宁铁骑。身边没兵的一代名将赵率教也落得战死沙场。
d******a
发帖数: 32122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抗契丹了 (转载)
“斯库里”网友智商要低到多少才会相信“避免伤害满族,《精忠岳飛》被迫改成抗契
丹”???
靠,而且懒到连百度一把剧情都不作,就开始喷????
精忠岳飞 主要人物主要人物 ▪ 岳飞(黄晓明 饰) ▪ 秦桧(罗嘉良 饰)
▪ 高宠(吴秀波 饰) ▪ 韩世忠(邵兵 饰)
▪ 李娃(林心如 饰) ▪ 高杨氏(刘诗诗 饰) ▪ 岳母(郑佩佩 饰)

其他人物 ▪ 完颜宗弼(刘承俊 饰) ▪ 周桐(于荣光 饰) ▪ 赵构(
丁子峻 饰) ▪ 杨氏(刘诗诗 饰)
▪ 张用(王驹 饰) ▪ 张宪(崔林 饰) ▪ 哈迷蚩(安泽豪 饰) &#
9642; 牛皋(康凯 饰)
▪ 杨再兴(王海祥 饰) ▪ 刘韐(陈之辉 饰) ▪ 王贵(闫彦龙 饰)
▪ 靠山虎(池程 饰)
▪ 完颜宗望(王巍 饰) ▪ 素素(张嘉倪 饰) τ...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岳飞抗契丹了 (转载)
用一个几分钟的视频来揣测全片,这个外推恐怕可靠性不高。从楼上贴的剧情来看,该
是金军的地方都是说的金军呀:
不久,金军第二度驱兵南侵, 驾轻就熟,围攻汴京。事急,南北动员,岳飞投奔磁州
留守老帅宗泽旗下。岳飞临行,母亲姚氏为鼓舞儿子出入沙场的决心和志气,用金针在
岳飞背上刺了四个大字[1]” !
金兵南侵,徽宗自知国力空虚,无法再进行另一次大规模的抗金之战, 便惶惶推动禅
让,自行放弃大位责任。太子赵桓, 一向懦无主见。其弟康王赵构文武兼备,众望所
归, 但赵桓事事顺从,赵构处处异议,因恐无人能够控制赵构, 赵桓获大位,号称钦
宗。
另外,岳飞的对手里的确有贼寇。钟相、杨幺就是“贼寇”,伪齐就是贼寇,把金人称
为贼寇,也是一种蔑视方式--我看如果广电真是全然不提金、女真,只说贼寇,当今的
某族恐怕觉得更难受。
我又想起来,如果剧中全部用贼寇替代金、女真,那碰上四狼主们自称时怎么办?难道
不说“我大金”,偏要说“我贼寇”?
s*******7
发帖数: 399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晋前传》----- by 阿戈

『2011-05-11』三晋前传
(一)
众所周知,“赵氏孤儿”的故事发生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而晋国的结局大家都知道
,最后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因此“韩赵魏”三家又称“三晋”。
晋在东周前中期是举足轻重的诸侯国,晋的强大是因为其一拨又一拨的人才。
而这些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们一方面积极推动了晋国的霸业,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
的家族势力而分去晋侯的权力,最终国君被架空。
其实,在晋的政治历史上,不同家族“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大浪淘沙,剩下三
家。那么在三晋之前,那么多这些优秀的家族,是怎样一个又一个的被抹去了呢?
一切从晋文说起。
在重耳还没变成晋文公的时候,因继承权的争夺,重耳被迫出国,寻求政治避难,
有一帮大贤人,宁愿抛妻弃子,跟着重耳这支很有潜力的股票去流浪,最著名的有先轸
,狐偃,赵衰等人。
重耳在国外漂泊了近20年,在秦穆公的赞助下,海归创业,登上国君之位。史称“
晋文公”。
晋文刚接手的晋国是个烂摊子,而晋国的国土也仅局限于山西南部。晋文励精图治
,韬光养晦,以稳定压倒一切,先改善国内政治环境,然后伺机扩... 阅读全帖
r****z
发帖数: 12020
26
这个是孙权,继承来的主公,没得选。
风险也不好说,当主公输了就被灭门了不假,可不当主公赢了也有可能战死沙场或者被
主公宰了。从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看,还真不好说是那种更高。
a*p
发帖数: 495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的悲情人物....
其实也不难,
第一,不要人身攻击,骂人什么狗贼,匹夫,小儿之类的。这种场合骂人的,都是真心
不想活了的主。
第二,要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可以适当的喊两嗓子,我某某岂是贪生怕死之辈!要杀
快杀,少废
话,之类的。这样的主,一般死不了,运气好的话,会被当成壮士给收了。
实在不济,还有最后一招,临刑前要仰天大笑,别人会问你为啥笑,你就说,我笑苍天
无眼,可惜了这一身
盖世武艺,不得为国立功,战死沙场。这时候,你把投降的愿望义正词严的表达出来,
对方主公的第一反映往往是:甚奇之,以为忠勇。一冲动,立刻就下去亲自松绑了,还
会授一个将军衔。照样吃香喝辣。
像高顺这样,屁也不放一个,很大可能就被砍了。
p******o
发帖数: 9007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崛起
就在雍正积极讨好乃父、营求储位的同时,康熙末期的清朝政坛上正在悄然崛起一
颗闪亮的政治新星,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同母弟、皇十四子胤禵。胤禵,又名胤祯。关于
胤禵的名字问题清史研究界历来有争议,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认为胤禵本名胤禵,更名
胤祯,复称胤禵(指雍正上台后又给他改回胤禵)。而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则认为胤禵
原名胤祯、改名胤禵。胤禵的崭露头角是在一废太子之际,清康熙四十七年,老皇帝斥
责皇...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用临死时候没有见马齐来反驳“病重时”见马齐
这个“温相”智商有问题
-----------
朝鲜人所作的《李朝实录·景宗实录》卷10记载了康熙病重时召见大学士马齐说:
“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这段
话里面错漏更多,康熙临死之际召见的皇子、大臣的名单中根本就没有马齐,雍正自己
就说过:“皇考升遐之日,大臣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可见并没有马齐。

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8972.html
查看完整版本: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
[稽古右文·康雍梦华] -> 九州清晏 ->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maudlin 2012-02-07 19:15
转载-雍正即位真相-作者温相
作者认为雍正非正统继位,内容很多,只选取了部分,我正统和非正统继位说都看了不
少,倾向于非正常继位一点,觉得这篇分析得似乎更有道理,或说更符合我个人思考逻
辑,编辑得比较乱,请大家谅解。大家若有兴趣可去网上搜索
3.胤禵悄然...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30
第二节 哥特的征途
在晚期罗马帝国的传世史料中,哥特人(Goths)是诸日耳曼民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最初,和其他日耳曼民族一样,他们的家乡也是在寒冷的斯坎迪纳维亚半岛上。考察现
在瑞典境内的地区,两个地名很容易吸引到了我们的注意。其一是瑞典三大区(
landsdelar)中最南边的约塔兰(Götaland);其二是几乎位于波罗的海正中央
的瑞典第一大岛哥特兰岛(Gotland)。这两个名称与“哥特”的相似读音多少揭示了
哥特人起源地的所在。
哥特人属于东日耳曼族,大约在公元前后迁离斯坎迪纳维亚半岛,属于比较晚开始移民
的日耳曼人。前105-前101年左右,日耳曼移民的先辈条顿人(Teutons)和辛布里人(
Cimbiri)已经和罗马共和国交了火,阿劳西奥一战给罗马带来了单次战役损失最高的
记录(八万)。公元9年,切鲁斯克人(Cherusci)的领袖阿明尼乌斯(Arminius)率
领的西日耳曼各部联军在条顿堡森林(Teutoburg Forest)全歼了三个罗马军团,差点
把首任罗马皇帝屋大维气疯。而哥特人直到公元一世纪末才完全在他们的第一个移民目
的地——波兰境内的维斯...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31
第二节 哥特的征途
在晚期罗马帝国的传世史料中,哥特人(Goths)是诸日耳曼民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最初,和其他日耳曼民族一样,他们的家乡也是在寒冷的斯坎迪纳维亚半岛上。考察现
在瑞典境内的地区,两个地名很容易吸引到了我们的注意。其一是瑞典三大区(
landsdelar)中最南边的约塔兰(Götaland);其二是几乎位于波罗的海正中央
的瑞典第一大岛哥特兰岛(Gotland)。这两个名称与“哥特”的相似读音多少揭示了
哥特人起源地的所在。
哥特人属于东日耳曼族,大约在公元前后迁离斯坎迪纳维亚半岛,属于比较晚开始移民
的日耳曼人。前105-前101年左右,日耳曼移民的先辈条顿人(Teutons)和辛布里人(
Cimbiri)已经和罗马共和国交了火,阿劳西奥一战给罗马带来了单次战役损失最高的
记录(八万)。公元9年,切鲁斯克人(Cherusci)的领袖阿明尼乌斯(Arminius)率
领的西日耳曼各部联军在条顿堡森林(Teutoburg Forest)全歼了三个罗马军团,差点
把首任罗马皇帝屋大维气疯。而哥特人直到公元一世纪末才完全在他们的第一个移民目
的地——波兰境内的维斯...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23939
32
现在要来说说关于长篇小说《刘志丹》的大冤案了。
1956年,工人出版社拟定了一个出版革命烈士传记和回忆录的选题计划。在此之前,编辑
和社领导看到过刘景范和李建彤撰写的一些回忆刘志丹的短文, 如《刘志丹太白收枪》
等,认为作者对刘志丹事迹比较熟悉,加上知道刘景范是革命烈士刘志丹的亲弟弟,李
建彤是刘志丹的弟媳妇,在素材收集、采访方面会有很大便利。而且,作为延安培养出
来的干部,李建彤对延安的感情和认识上也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于是就约请李建彤创
作小说《刘志丹》。
不幸就此埋下了。李建彤创作的长篇小说《刘志丹》在当代文学史中,是一个极其特殊
的文字存在。作为革命历史人物传记,《刘志丹》早已超出了文学创作的本身意义,同
时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人物传记。因为小说中大量历史人物真名实姓地出现,与革命历
史事件描述的客观场景之间产生了冲突,特别由于政治背景的原因,如陕北红军与中央
红军的历史作用及高岗等陕北籍创始人被打成“反党集团”头子等,使艺术的真实与历
史的真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意见分歧。所以,《刘志丹》从1959年完成初稿到1962
年写出第四稿,尚未出版就遭到否定。到1979年中央为《刘志...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275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启功论少数民族
怎么削弱的? 俄国从北方威胁清国,这是在清国与英法两大强国及长毛土匪、捻匪作
战期间。你们中国人不会不知道吧?
此外, 俄国势力还从西面支持反清势力袭扰, 八旗军从驻疆开始就一直在战斗, 一
百多年就没停过。战事到了 19世纪 70年代, 驻疆八旗损失超过70%兵力殆尽, 这才
有什么左宗棠捞到战果。 这根本就不是战力下降的问题。兵力有限,战事过于频繁。
北京条约的签订也与你们中国长毛匪有关, 此时清国从黑龙江调八旗兵转战南蛮,造
成兵力空虚,给俄国人可乘之际。而南下杀你们长毛的,十有六七战死沙场,我们人口
那么少,根本就经不起这种消耗。可气的是 你们祸国殃民的长毛居然算人民英雄纪念
碑。 真正扩大国家版图的八旗军,居然是被你们描写成虚弱无力的,昏聩的废物,些
许的功劳也都算到你们中国人头上。呵呵
如果你说晚清战斗力下降这是事实, 前清打你们中国兵可以到1:30, 晚清也许只有1:
3 到1:5。
m***n
发帖数: 12188
34
农民变的民兵厉害不厉害,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这取决于当时的文化和传统。 比如古代游牧民全民皆有战斗力。
宋朝以后,中国的农民不行了。当兵也成为一个可耻的职业。甚至百姓不能带刀剑,平
民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但是秦国,还有古罗马,还有开拓时代的美国西部,平时耕,召集起来就是很好的兵。
耕战一体。这样的社会一个基本风气是重荣誉,轻生死。而且人人带刀剑。比如诗经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唐代军歌的"醉卧沙场君莫笑,百年之后君亦朽"。
这种风气下,平民都是好士兵。
m***n
发帖数: 12188
35
农民变的民兵厉害不厉害,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能一概而论。
这取决于当时的文化和传统。 比如古代游牧民全民皆有战斗力。
宋朝以后,中国的农民不行了。当兵也成为一个可耻的职业。甚至百姓不能带刀剑,平
民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但是秦国,还有古罗马,还有开拓时代的美国西部,平时耕,召集起来就是很好的兵。
耕战一体。这样的社会一个基本风气是重荣誉,轻生死。而且人人带刀剑。比如诗经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唐代军歌的"醉卧沙场君莫笑,百年之后君亦朽"。
这种风气下,平民都是好士兵。
K**********i
发帖数: 22099
36
想比于满清,很铁板了。
至少日本都承认天皇是精神象征,都承认自己是天皇子民,内部斗争无非是为了权力和
阶层以及想法不同。
满清基本面都没法跟汉人统一:汉人认为自己是亡国了,要反清复明;汉人认为大清是
满人的,不是满汉一体的。
而满人政权到后期,一方面人才不够八旗腐化,另一方面人口也不多,可靠可信用的人
才部队都太少,汉人官吏和民众大多坐观成败,而清领土又太大,以满清蒙古之兵无法
镇守。
更可恨,南蛮(严格意义上都不是汉人)如孙逆文者,为了反清复明,勾结洋人,出卖
主权,内斗不断,大清当然扛不住内外夹攻。
日本人虽然内斗也严重,但多是暗杀、政变之类,但底层人民非常齐心忠诚,也绝无孙
逆之流的带路有瘾党,就算二战后期不敌,也都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团结之心,岂是满
清治下的汉人能比的?
m***n
发帖数: 12188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效颦作) 古人夜晚做什么
模仿一下,
1)约会: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
2) 还是约会,不过似乎进一步了:
红粉住西厢, 张生夜跳墙
小张在两千年前有个老前辈:
“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 (东周: 孟子)
3)土豪的幸福生活:
旦旦狎玉皇, 夜夜御天姝。 (唐: 皇甫湜)
4) 琐男只能在地下室意淫: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晋:陶渊明)
5) winner: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宋:<神童诗>)
6) 也有loser在咬牙切齿:
人间白眼曾经惯 留得余生又若何 欲上青天摘星斗 填平东海不扬波 (清:金世遗)
7) 打仗啦: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鼓角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唐:李白)
8)也有人老的不能动了,在床上做梦打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
9) 有高手在练功:
练得身形似鹤形,腾挪月下五禽经。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唐: 李翱; mo...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486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台湾原住民出草说起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chenqtao (peach),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从台湾原住民出草说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4 20:45:45 2014, 美东)
前几天看到文学成上面的游记太鲁阁之战,竟然令我了解到了台湾历史的过往,一直非
常神秘的新台币20元硬币上的一个人物,那就是莫纳鲁道,按照民国政府的理解,他就
是民族英雄。拍海角七号的导演还拍过以他为主角的一部大片。然而当我看到了他的整
个历史,逐渐了解到他这个人以及当时的背景,不禁对人类的历史,民族,文化的演进
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只能得出一个结论,相同的文明文化背景,不同的立场看同一个
事件结论可以相去甚远,更何况不同的文明文化和民族背景。
可以这么说在原住民那里,他们的出草,也就是猎人头,就是他们的成年礼,互相攻伐
,然后把猎来的人头挂在自家村寨门口的架子上,没有任何道德上的问题。
这就是和血腥的旧约是一致的,那里面也充满了遵照上帝意志的杀戮,而理由仅仅是搞
偶像崇拜,就可以合理的被灭族。然后旧约通过几千年来的演进,变成了新教,东... 阅读全帖
l***x
发帖数: 684
39
屡屡踏过长城干翻南邻叫忍辱负重几千年?你们饭都吃不饱,时不时的炒一盘邻家小孩
的时候,我家祖先快马、利刃、美女、佳酿,快意沙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时寻常百
姓家的生活常态。
跟特么八百年后的德国比,要不要成吉思汗签个日内瓦公约啥的先?800年前人类争夺
生存空间的模式就是那样的,自家祖宗当时玩不转不要紧,后世子孙不眼红人家祖先就
好了。
你要是能靠讲孔孟就阻止人家干翻你,中国历史也不这样屈辱了。
至于承不承认你明有没有得益于回回科技的流入,那就看你良心如何了。
你要说文明与野蛮,早在十三世纪,拥有绝对强权优势下能够建立信仰自由的国家,呵
呵,某些国家到了二十一世纪都做不到呢……
m***n
发帖数: 12188
40
李白不是一般人。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 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鼓角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十月到幽州,戈鋋若罗星。"
"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天上白玉京,五城十二楼。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九万里。吹过玉门关“
柳永和我们一样,都是城市里的小麻雀。 李白是天上的大鹏鸟。还是不要随便议论的
好。
a******t
发帖数: 100
41
百度。
http://tieba.baidu.com/p/2709307686
cattywh的观点也值得商榷: 上林雁,出自汉书苏武传。昭帝时汉使求释苏武,匈奴谎
称苏武已死。使者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中。” 苏武因此
获释归汉。
1.【葡萄美酒夜光杯】:出自王翰《凉州曲》,原诗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
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李白月】:李白诗中月的意象出现颇多,因而此处说李白月。
3.【张良椎】:汉代留侯张良曾派一大力士用大椎伏击出巡的秦始皇。后遂以“张良椎
”指汉张良狙击秦始皇的铁椎,此事因成一典故。
4.【司马相如上林雁】:汉司马相如擅作长赋,有著名作品《上林赋》,描绘了上林苑
宏大的规模,进而描写天子率众臣在上林狩猎的场面。此处所说“上林雁”应泛指上林
苑的猎物。
5.【霍去病血染回】:霍去病,汉武帝时大将,征讨匈奴有功。贯休有《古塞下曲》赞
霍去病,诗中有“战血染黄沙,风吹映天赤”一句,此处“血染回”应是源于此诗。
6.【秣陵春】:秣陵为秦汉时南京旧称。
7.【灞陵雨】:灞陵为汉文帝陵寝,又称霸陵。
8.【西陵空城拍潮水...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2
残酷历史:谭震林丘与令人胆寒的政治保卫局
1935年,红军长征后留守中央苏区的前红军代总参谋长龚楚投敌,成为“红军第一叛将
”。事件起因是,红十二军参谋长林野夫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遭自己人 背后用大刀
砍杀,为保证长征时没人逃跑及投降竟进行“万人坑”大屠杀。这些令人胆寒的残酷肃
反,令龚楚对中共失去信心。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裴毅然在共识网撰 文《红军代总参谋
长龚楚之叛》,披露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龚楚-1
龚楚(1901~1995),广东乐昌长来村人,15岁入广州市立一中。16岁参加粤军,入滇
军讲武堂韶关分校。1921年任粤军连长。1924年入 团,1925年转党,回乡从事农运。
宁汉分裂,1927年5月初在韶关任“北江工农讨逆军”总指挥,率部参加南昌暴动。
1928年1月,与朱德、陈毅、王 尔琢等发起湘南暴动。1928年5月,指定与朱毛组成前
敌委员会,头颅也与朱毛同一价位——捉到两万大洋、击毙一万、报信五千。1929年12
月参与百色 起义,任红七军参谋长。此后历任红七军长、中央模范团长、粤赣军区司
令、红军代总参谋长。1934年10月中旬,红军主力西撤后,任留守江西苏区的中央军...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3
你上战场愿意带着老婆孩子吗?正常人希望他们呆在安全的地方,自己战死沙场还有人
帮着把自己的DNA传下去。
s*******w
发帖数: 2257
44
润涛阎:为何说毛泽东邓小平乃俗鄙之人?
2014-09-25 20:07:58)
看到此题目,您一定会说毛泽东是俗鄙之人还用说吗,比如他竟然在很多女性中央委员
面前说“一九五九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本来是搞工作的,後来出了彭德怀,说你操了我四
十天娘, 让我操你二十天娘行不行?这一操,就被搅乱了,工作受到影响。【在八届十
中全会上的讲话(1962年9月24日),《毛泽东思想万岁》一九六九年版,第4
35页。】”“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我们
镇反,还没有杀掉一些反革命的知识分子吗?我与民主人士辨论过,你骂我们秦始皇,
不对,我们超过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是独裁者,我们一贯承认;可惜的是
,你们说得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大笑)。【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1958
年5月8日】 ”
其实,这只是他无耻的地方,并非今天润涛阎要讲的他俗鄙之处。
关于邓小平竟然在淮海战役大部分指挥员都在世的情况下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也是他无耻之处(当年谭震林骂他“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上面以及很多很多例子是前人对毛泽东邓小平指出的无耻之处,下面要讲的是您在任何...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5
托孤之臣叶剑英在文革崛起的重要本钱
大中小2014-10-15 21:27:38
多维历史
中共元老叶剑英在文革前,一直处于政治核心边缘。然而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后不
久,叶剑英即跃升成为解放军主要领导之一,又在毛泽东的政治高压下两度“幸存”,
并发动“怀仁堂政变”最终将“四人帮”送上审判台,结束十年浩劫。叶剑英为何能在
文革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崛起,2002年12月《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九期,刊发广东省社
会科学院研究员单世联的文章《眼底吴钩看不休──叶剑英与“文革”》,作者在文中
分析指出,一贯谨慎的叶剑英之所以能够拂逆毛泽东的意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此时的
毛泽东虽雄心不已却也力有难及。不但江青等人无法取得军队的领导权,毛也没有实现
他限制叶剑英的愿望。毛是否真的向叶“托孤”、“后主”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毛已经看出,在他身后,叶将是最有力的人物。
1966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叶剑英等陪同下第八次检阅红卫兵
叶剑英是党史、军史上的大人物”;“文革”更是影响深创、足供千秋论说的大事件。
由于档案尚未解密而当代史研究又禁忌甚多,“叶剑英与‘文革’”目前还不能成为学
术论题。包括...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6
托孤之臣叶剑英在文革崛起的重要本钱
大中小2014-10-15 21:27:38
多维历史
中共元老叶剑英在文革前,一直处于政治核心边缘。然而在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后不
久,叶剑英即跃升成为解放军主要领导之一,又在毛泽东的政治高压下两度“幸存”,
并发动“怀仁堂政变”最终将“四人帮”送上审判台,结束十年浩劫。叶剑英为何能在
文革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崛起,2002年12月《二十一世纪》网络版第九期,刊发广东省社
会科学院研究员单世联的文章《眼底吴钩看不休──叶剑英与“文革”》,作者在文中
分析指出,一贯谨慎的叶剑英之所以能够拂逆毛泽东的意愿,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此时的
毛泽东虽雄心不已却也力有难及。不但江青等人无法取得军队的领导权,毛也没有实现
他限制叶剑英的愿望。毛是否真的向叶“托孤”、“后主”究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毛已经看出,在他身后,叶将是最有力的人物。
1966年11月26日,毛泽东在叶剑英等陪同下第八次检阅红卫兵
叶剑英是党史、军史上的大人物”;“文革”更是影响深创、足供千秋论说的大事件。
由于档案尚未解密而当代史研究又禁忌甚多,“叶剑英与‘文革’”目前还不能成为学
术论题。包括...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3857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陵:中国版的斯巴达ZT
李陵是李广之后,李广是当年秦朝名将李信后代, 不过李信最后一战败于项燕。
军人世家的环境,决定了李陵从小就喜欢打仗,研究兵法,而且军人的后代,青出于蓝
的概率会更高,其实赵括距离名将只差实战的经验太少。
李陵事件是怎么发生的
虽然李陵一直希望恢复李家的荣耀,但是显然汉武帝对李陵、对李家是有偏见的。李广
最风光的时间出现在汉景帝时期,汉武帝看到的李广,到处打败仗,不是全军覆没就是
被俘虏,李广两次花钱才赦免的死罪。
所以汉武帝只是让李陵留在京城,或者偶尔去边境送点粮食,完全不放心让李陵独自带
队去攻打匈奴。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公元前99年,当时汉武帝为了他的小舅子李广利取得军功,好回来给
他安排一个好差事,让李广利带兵三万攻击匈奴右贤王。根据匈奴的军事编制,匈奴王
是老大,然后左右贤王就是老二老三,得知消息的匈奴王叫上老二、老三在草原上流荡
,等待大汉军队的到来。
大军出发,粮草先行,这次汉武帝又叫李陵带了几千士兵去给李广利送馒头,军队需要
吃饭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么。但是这一次,李陵不干了,直接跑到皇宫,一把鼻涕一
把眼泪的请汉武帝再给李家一次机会,这次一定要杀他几个匈奴高级干部,起码也...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lzylwz (qsxfthmlp),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驳高华关于毛泽东的谣言(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5 12:37:46 2014, 美东)
一、毛岸英之死
关于毛泽东的谣言很多,有一些层次很低的,我们就不用细说了。比如说什么他在全
国各地为自己修建了很多行宫别墅。其实呢,大部分都是建国以前蒋介石就修好的,还有
一些是接待国内外贵宾的宾馆,毛泽东不过去住过几天,就被说成是他的行宫别墅了。
这些事情呢,只要稍微认真的加以辨别一下,都比较容易搞清楚。但是有一些传言就
没有那么容易辨别了。比如说,这个,第一个,毛泽东把他的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上
去,是为了让他去镀金的。增加点参加战争的资历,好为将来培养儿子接班做准备。但是
想不到竟然牺牲了。有些人的话啊,还说的很难听,说什么要感谢美国飞行员,把未来的
太子给炸死了。不然我们就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了,我们今天就是毛家王朝,
1.培养接班人的步骤问题
这种说法很难简单的去...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华西列夫斯基到底什么水平?
天气改变了历史:入侵俄罗斯的三次失败 (ZT)
如果你打算入侵俄罗斯,一定要多带几套长的内衣和几副暖和的手套。这是付出大
量人员伤亡才得到的教训。一次又一次,梦想征服俄罗斯的人发现,如果俄罗斯的武器
不足以杀死他们,恶劣的天气却能办到。无论是拿破仑的60万精兵强将,还是不可一世
的希特勒军队,都在俄罗斯恶劣的天气中败下阵来。天气帮了俄罗斯人的大忙,否则,
历史也许是另外一种写法。
1708年: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
年轻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是首个率领人马在俄国漫长的冬天跋涉进入死亡和疲惫
的欧洲大侵略家。
1708~1709年的冬天并不适合户外露营。在小冰期的煎熬中,整个欧洲被冻得硬邦
邦的。
大北方战争于1700年爆发,彼得一世对瑞典宣战,目的是要把瑞典赶出波罗的海地
区。当时的瑞典是一个超级强国,它的势力范围包括如今的瑞典、芬兰、爱沙尼亚、拉
脱维亚以及俄罗斯的一部分。
战争开始并不顺利,俄国军队在纳尔瓦战役遭到人数比自己少很多的瑞典军队痛击
。这次胜利极大地助长了查理十二世的自信,他入侵丹麦、波兰、立陶宛以及萨克森;
8年过后,又开始把目...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50
南京卫戍军的撤退与崩溃
http://news.qq.com/a/20141212/060982.htm

一、黑云压城

1937年11月中旬,为了商讨南京防守问题,蒋介石在南京召开过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先
后参加会议的分别有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
、军事委员会警卫执行部主任(或称训练总监部总监)唐生智、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谷
正伦、军令部副部长王俊、军令部作战厅厅长刘斐等人。

第一次会议时,军令部作战厅厅长刘斐提出南京不能守。因为南京位于长江转弯处,在
地形上背水,属于绝地。一旦交战,日军会海、陆、空三方协同攻击南京。淞沪会战已
损失惨重,为贯彻持久抗战方针,应避免再打一场大规模的南京保卫战。刘斐建议在南
京仅作象征性的抵抗就主动撤退,使用兵力为12个团,最多不超过18个团。他的意见得
到了白崇禧、何应钦、徐永昌的认同,但蒋介石并没有同意。随后在17日召开的会议中
,当时蒋介石再次问起关于守南京的问题时,唐生智主张固守南京,蒋介石比较支持唐
生智的意见,但刘斐仍坚持原议。此次会议未作决定,但固守南京已经呼之欲出了。

次日即11月18日夜,...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