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果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e
发帖数: 121
1
声闻果与佛果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
在佛教的证
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
萨的果位称
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
证悟果位,
称为佛果。
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
为小乘人,
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
道,下化众
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
回,走上涅
盘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
器与因缘的
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
:初果须陀
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㈠、初果: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
依论师说:
“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
惑,对佛法
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结-
-三结。所
谓“结”就是束缚的意思。有时候“结”又称为烦恼,断三结既是断
除此三种烦
恼。
①、我见结:执著五蕴身
p****y
发帖数: 23737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声闻果与佛果
http://www.bailinsi.net/05wsbl/04wcl/01fxjc/011swgyfg.htm
声闻果与佛果
广超法师
声闻果与佛果
一般学佛的行人,从努力修行,至因缘成熟时,就可觉悟证果。在佛教的证
悟中,可分为小乘的果位与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萨的果位称
为“地”,菩萨十个果位称为十地,真正圆满菩萨六度万行,完成的证悟果位,
称为佛果。
一、声闻四果:
小乘又称为声闻乘,既是听闻佛法而觉悟的人。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小乘人,
是因为他们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
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脱证果外,还要引导其他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走上涅
盘之道。根据《俱舍论》中说:在小乘的声闻四果中,修行者因为根器与因缘的
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则六十劫方可觉悟证阿罗汉果,证悟的果位有:初果须陀
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㈠、初果:
梵文称为须陀洹果,译为预流果,即初见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论师说:
“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觉悟,见惑断除。”他们不为知见上的烦恼所迷惑,对佛法
有绝对的信心。经中说初果圣人断除了我见结、戒禁取见结及疑
x*********o
发帖数: 208
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 五百位牧童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萨迦国王恭请世尊及比丘僧众在祇陀太子园应供三个月。国王
用上好的牛奶、酸奶、醍醐等食物供养,并派五百名牧童帮忙作杂事。圆满结束后,国
王供养佛陀无价妙衣,还以各种卧具、医药供养僧众。
那时,有五百个牧童不约而同地想:「国王过去生中一定造了很大的善业,今世才会成
为有权势、有威望又有福报的国王,现在又继续供佛与僧,积累资粮。而我们这些人,
大概前世没有什么善业,所以今世成为牧童,实在也应该发心供僧才对啊!」
于是,他们共同决定以饮食供养世尊与僧众,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恭请世尊及比丘
僧应供,世尊默许了。午前,世尊领着僧众前来应供,牧童们虔诚供养。供养圆满后,
五百牧童一起到世尊前求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机,传给他们相应的法,他们以智能金
刚摧毁二十个萨迦耶见,得到预流果。
得果后的牧童们发心出家,在得到萨迦国王的允许后,再于世尊前祈求:「我们想在您
的教法下出家受戒,恳请世尊悲悯摄受。」
世尊开许了,并以「善来比丘」的方便言词,令他们当下得到近圆戒体,五百位牧童立
刻成为身披袈裟、手持钵、净持梵行的清净比丘。世尊又给他们传法,他们各自精进,
很快就摧毁三界烦恼,获证...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五百位牧童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萨迦国王恭请世尊及比丘僧众在祇陀太子园应供三个月。国王
用上好的牛奶、酸奶、醍醐等食物供养,并派五百名牧童帮忙作杂事。圆满结束后,国
王供养佛陀无价妙衣,还以各种卧具、医药供养僧众。
那时,有五百个牧童不约而同地想:「国王过去生中一定造了很大的善业,今世才会成
为有权势、有威望又有福报的国王,现在又继续供佛与僧,积累资粮。而我们这些人,
大概前世没有什么善业,所以今世成为牧童,实在也应该发心供僧才对啊!」
于是,他们共同决定以饮食供养世尊与僧众,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便恭请世尊及比丘
僧应供,世尊默许了。午前,世尊领着僧众前来应供,牧童们虔诚供养。供养圆满后,
五百牧童一起到世尊前求法。世尊观察他们的根机,传给他们相应的法,他们以智能金
刚摧毁二十个萨迦耶见,得到预流果。
得果后的牧童们发心出家,在得到萨迦国王的允许后,再于世尊前祈求:「我们想在您
的教法下出家受戒,恳请世尊悲悯摄受。」
世尊开许了,并以「善来比丘」的方便言词,令他们当下得到近圆戒体,五百位牧童立
刻成为身披袈裟、手持钵、净持梵行的清净比丘。世尊又给他们传法,他们各自精进,
很快就摧毁三界烦恼,获证...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5
http://www.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3.pdf
(74)聖身父子──害怕被殺 出家證果
一時,佛在舍衛城。城中有一富如多聞天子的著名施主,其妻生下一個身色金
黃、面如滿月、紺目如蓮、臂長過膝等具種種妙相的莊嚴孩子,因父名聖身,故取名妙
身,精心餵養。妙身如海蓮般迅速成長,稍大便學習文字曆算、婆羅門行為等十八種學
問,通達無礙,並精通有關辯論的許多經典。
時聖身準備作一次大的上供下施,想到世尊是能仁遍知,悉知過去、現在、未
來的一切事情,所作一切皆如理如法,為令此次供施圓滿,理應請問釋迦世尊。施主即
乘馬車前往舍衛城,在佛前頂禮恭謹啟問:「世尊,我欲作一次較大的上供下施,現有
五百犛牛、五百犀牛及成群的小牛、山羊、綿羊等,另外備有豐盛的飲食,準備迎請僧
眾和婆羅門受供,為圓滿供施,請世尊開示我當如何行。」世尊為他傳了供施的究竟法
要,他立即摧毀薩迦耶見得到預流果位。
回家後孩子請教父親如何對婆羅門供養布施,父親回答:「應該...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6
我理解证得阿罗汉果,就是四果的,活着的时候体验的那个就是余依涅磐
死了的话,就是无余依涅磐。
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被叫做阿罗汉的原因吗?我的理解对吗?
入涅槃(最后的涅槃)是一种色、受、想、行、识五蕴以及一切与诸蕴有关的法都已停止不起
作用的状态。所以,这是一种相对性不存在的境界。它是超外界一切相对事物的。它不是因的
果,不是生起果的因。既不是道,亦不是果。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为。苦,生苦之因的爱
欲是世间的,涅槃则不是世间的,而在缘起法之外。所以,它是超因果的。一切世间法都是有
关系的,相对的,而作为无关系的涅槃则是绝对的。
不管彼以何感受领会,是乐,非乐,非乐非不乐,彼领会不执著,不被所缚。彼知身体解体
(生命本能结束以后),一切感受,一切体会,都会变成冷静,都会是安定。犹如油灯燃烧,
靠油与灯芯,油与灯芯烧完,由于燃料缺乏,灯即熄灭。如是,当比丘体会身体最后结束感受
时,彼知道:“我已体会到身体最后结束之感受。”当彼体会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时,彼
知:“我已体会到生命最后结束之感受。”彼知“身体毁坏,生命最后结束,现此一切受,非
快乐,将变成冷静。”因此,一个人有如此天赋,被赋与此最...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7
☆─────────────────────────────────────☆
Yisu (yisnotme) 于 (Wed Aug 11 11:49:22 2010, 美东) 提到:
为了表示对"初果解脱者"的尊敬和方便大家集中学习。 本线程为初果解脱者专用贴, 其
它人请不要跟贴。 以后所有的关于初果解脱者的言论都将被集中收集并转移到在这里。
任何自认已经证得初果的同学, 请到这里发贴。 其它地方的新贴我们将为您转到这里
来, 以方便我等末学的集中学习。
感谢开示
先听一段佛经, 中间休息我们会陆续放佛经。
白话大般涅槃经卷第一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不肖弟子释净胜白话译
寿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尸那国力士生地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与大比丘八十亿百千人俱。前后围绕。二月十五日临涅槃时。以佛神力出大音声。其声遍满乃至有顶。随其类音普告众生。今日如来应正遍知。怜愍众生覆护众生。等视众生如罗睺罗。为作归依屋
4缶跏雷鸾鶚劇R磺兄谏粲兴伞=裣た晌省N詈笪
这是我亲耳听佛所说的。
一天佛来到拘尸...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初果到初禅的发起
继续上一次的内容,来为各位讲说声闻道中二果与三果的修证。首先我们先来复习
一下,上一次所说的为什么众生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而不能解脱呢?因为众生有无
明,所谓的无明就是众生不了解三界五阴诸法都是无常、苦、空、非身、无我的,所以
众生会把五阴法当做是真实的、常住的、可乐的、值得追求的;这样的无明在解脱道来
说,就是会障碍众生出离三界不得解脱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为什么众生不能出离三
界呢?因为有这个无明(又叫作一念无明),众生在现前的一念当中,就已经被这个无
明所缠绕,所以就会一世又一世的轮回而不得出离。那么一念无明的内容又包括哪些呢
?一念无明包括了: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无色界爱住
地烦恼。其中无色界爱住地烦恼,又叫作有爱住地烦恼。简单的来说,就是众生爱乐于
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境界,被这个爱乐所绑住,所以就会在三界当中轮回;这三界住
地烦恼的背后,是因为有我见,也就是见一处住地烦恼(才会轮回生死不得解脱)。
比方说我爱这个东西,我讨厌那个境界;众生要产生喜爱或厌恶,它的先决条件,
就是必须要有“我”的存在;如果没有“我”,也就不会有这一些...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9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短期内取证涅槃的方法 -- 上座部马哈希尊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1 11:19:42 2010, 美东)

呵呵,根據大乘經綸,菩薩總共分五十二位階,請問禪宗的明心見性是那個位階,請問
六祖是哪個位階(快去google吧)
天臺宗所謂的智者大師那套自創的胡扯就別搬出來了。
除非你自己已經是佛,否則你沒有任何能力辨別別人是否真的證果位。哪怕要否定,也
得有經證。何況你自己還啥都不是,完全是一無明凡夫。
而且我不是初果還好,如果我是初果,你將很有可能造下很密集的惡業。
我用我是初果來證明我自己所說的,這本身就很愚蠢,我所說的是否符合佛法,要對比
經典,而不是我是什麽。
你就是個權威的奴隸,嚴重缺乏獨立思考力,在你眼裡,只要被公認是證果的,只要是
大乘經典,就一定說的是對的,就是標準。這正是非常愚癡的表現,此種愚癡,哪怕學
習的是原始佛法,也沒有機會解脫,因不具備解脫所需的慧。
c***h
发帖数: 2262
10
四果是佛陀说的吗? 是究竟佛果吗? 请举可靠证明
第一,四果到底是不是佛陀说的,照着四果一步一步修,
真的是佛陀教导我们的修行方式吗?
第二,四果是究竟佛果吗? 也就是没有更高的果位可以修了,可以学了吗?
如果不弄清楚,提出有力证据,
那我们蒙着头说要学佛法,以为照着四果的进程,照着修证四果的方法,就是学佛法。
结果,四果根本不是佛陀说的,是假的,盲修瞎炼,这就不好了。
反过来说,如果确实是佛陀说的,那我们也有个信心。
要不,就是好不容易到四果,以为到顶了,停了,
没想到后面还有更高的果位要学,这就不好了。
s**********t
发帖数: 1846
11
自焚藏人留下的遗言、写下的遗书及录音的遗嘱
至今,大概有25位自焚藏人(境内24人,境外1人)留下的遗言、写下的遗书或录音的
遗嘱,被陆续找到并披露于世(注:如有遗漏,恳请指出并提供相关资料为谢)。而这
都是至为宝贵的证据,故一并呈示于此:
1、扎白(法名洛桑扎西):安多阿坝(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格尔登
寺僧人,20岁。2009年2月27日在阿坝县洽唐西街自焚,遭军警枪击,重伤,被军警强
行带走。只知已残,更多情况不明。
据纽约时报2012年6月2日的报道:为什么格尔登寺成为自焚藏人的中心?(译文),其
中两次提到第一位自焚藏人扎白在自焚前留下遗书:
“一名年轻的藏族喇嘛走在街上,用脚去踢解放军的军车,然后留下了一份自杀遗书,
谴责官方禁止他们举行一项宗教仪式。”
“2009年2月27日,一名高层的喇嘛在僧侣聚会时通知说,格尔登寺不得不取消当天一
个重要的祈祷仪式。洛桑说,半小时后,札白就在市场上点火自焚;他留下了一张纸条
,说如果政府禁止该宗教仪式,他会自杀。”
2、彭措(法名洛桑彭措,又写平措):安多阿坝(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
县)格尔登寺僧人,19岁。20... 阅读全帖
J*V
发帖数: 3150
12
自焚藏人留下的遗言、写下的遗书及录音的遗嘱
至今,大概有25位自焚藏人(境内24人,境外1人)留下的遗言、写下的遗书或录音的
遗嘱,被陆续找到并披露于世(注:如有遗漏,恳请指出并提供相关资料为谢)。而这
都是至为宝贵的证据,故一并呈示于此:
1、扎白(法名洛桑扎西):安多阿坝(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县)格尔登
寺僧人,20岁。2009年2月27日在阿坝县洽唐西街自焚,遭军警枪击,重伤,被军警强
行带走。只知已残,更多情况不明。
据纽约时报2012年6月2日的报道:为什么格尔登寺成为自焚藏人的中心?(译文),其
中两次提到第一位自焚藏人扎白在自焚前留下遗书:
“一名年轻的藏族喇嘛走在街上,用脚去踢解放军的军车,然后留下了一份自杀遗书,
谴责官方禁止他们举行一项宗教仪式。”
“2009年2月27日,一名高层的喇嘛在僧侣聚会时通知说,格尔登寺不得不取消当天一
个重要的祈祷仪式。洛桑说,半小时后,札白就在市场上点火自焚;他留下了一张纸条
,说如果政府禁止该宗教仪式,他会自杀。”
2、彭措(法名洛桑彭措,又写平措):安多阿坝(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阿坝
县)格尔登寺僧人,19岁。20...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13
妄图利用菩提心达到个人目的,这样做果只能适得其反---索达吉堪布开示摘自:《旅
途脚印》
作为凡夫,尽心尽力利他的最好方法就是修慈悲菩提心。如果能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
并且不失坏,则不会堕三恶趣,即使业障深重,不幸堕入,时间也短如弹指。一位居士
曾问仲敦巴:“若不舍离菩提心,是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的因吗?”仲敦巴回答说:“
这是利益众生最好的因。若不舍离菩提心,则不会堕三恶趣,并成为不退转者。若因前
世业力深厚等特殊原因而转生恶趣,也会因一刹那忆念菩提心的威力立即得以解脱,获
得人天善趣果位。”某些自诩为大乘佛子的人,虽然在表面上做了一些利益众生的事,
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不堕三恶趣,或仅仅考虑自己的成就。虽然他在修法之前也发所谓
的菩提心,最后也将善根回向菩提,但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如果不发菩提心,就不
能成为大乘法;如果不回向,一旦生起瞋心,善根就会失坏,自己的功德就浪费了。这
样自己就不能成佛,就不能消除痛苦。这样的发心,只是表面上的大乘法,实际与声缘
无异。我们不能妄图利用菩提心来达到个人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无始
以来,我们就是因为考虑自己太多,才会生生世世流转轮回...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14
抱歉,我也不知道经论的出处。我只能给您转大德的教言。如果有机会,希望您能跟他
们请教:
“大乘佛法认为:小乘行人在得到阿罗汉果位以后,会在禅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总
有一天佛会把他们从禅定中唤醒。阿罗汉们在出座以后,又要再从大乘资粮道开始修行
,并最终成佛。当然,小乘行者却认为:阿罗汉果位就是最究竟的果位。但中观宗认为
:三乘最终都要进入菩提,进入“最终一乘”。三乘不是究竟的,一乘才是究竟的。而
唯识宗又坚持“究竟三乘”,认为声闻和缘觉也是究竟乘,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就永远
是阿罗汉,最终也不会成佛。这种说法在佛经里也有,但却是不了义的说法。”
《赞法界颂》浅释 慈诚罗珠堪布传讲
另外有的佛友说是《法华经》中的教证。但没贴出原经文。您有兴趣可以找找看。
“按照《法华经》的教证,阿罗汉入灭尽定十千劫后之最后刹那,十方诸佛以弹指、放
光等方便加持其出定,直接转生于净土,于净土跟我们一样进入大乘资粮道开始继续闻
思修行,虽然断除了我们现在的人我执,但是也正因此其对于大乘大悲心的习气极难生
起,所以仍然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经历大乘的五道十地而最后成佛。”
a**u
发帖数: 8107
15
☆─────────────────────────────────────☆
zxzhren (紫霞真人) 于 (Wed Feb 25 05:55:39 2009) 提到:
在阿含经中,佛说:证果的人,是不需要别人来印证的,自己是知道的。如人饮水,冷
暖自知。他可以自己判断自己到了几果。佛觉悟后,他也是自己知道自己成佛了,不需
要别人来印证的。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认为自己到了几果,是否他一定就到了几果呢?有这样的情
况存在: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即,自己认为自己到了几果,其实没有到几果。在经中
,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例。有某些人修行,到了很深境界,认为自己证了阿罗汉了,来向
佛报告,佛不见他们,让阿南带他们到墓地。这些人观察已经死去比较久的尸体,不起
心动念,很好,但观察刚刚死的尸体,有的人体内还蠢蠢欲动,知道自己还没有证果。
他们明白佛的意思了。他们又再修行而证果。
证阿罗汉果的人,如果是俱解脱,他们应该是有能力知道别人是否证了果的。如大迦叶
在经典集结开始时,就观察到阿难没有证阿罗汉果而不让他参加。
做为一个凡人,不要太在意判断别人的果位。应该关注别人的说法的内容,是否
r******4
发帖数: 178
16
相应部 七九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沙门法及
沙门果。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沙门法?谓八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沙
门果?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何等为须陀洹果?谓三结断。何
等为斯陀含果?谓三结断,贪、恚、痴薄。何等为阿那含果?谓五下分结尽。何等为阿
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
行。
==========
注:分别描述四个果位断的不同结,整个南北传阿含经还有近百处类似描述。格式基本
通上面一样。其中五下分结就是贪,嗔,身见,疑,戒进取,五上分结是色爱、无色爱
、掉举.慢、无明。
相应部 九四七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富罗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人于一劫中
生死轮转,积累白骨不腐坏者,如毗富罗山。若多闻圣弟子,此苦圣谛如实知,此苦集
圣谛如实知,此苦灭圣谛如实知,此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彼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
,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
往生,究竟苦边’。尔时、世尊即说偈言:‘一人一劫中,积聚其身骨,常积不
q****n
发帖数: 4574
17
这样,也许有几个好处。
一是,大家可能知道怎么样辨别自己或者别人证果,
二是,让非证言证的人认识到自己的失误,从而改正进步。
三是,如果真的有证果圣人,从而大家有机会表示一下敬意并且可以请教法益。
我的看法是,果位,只是表示修行到了某个阶段的标记,如同我们走远路,路上的几个
路标。有的人只管朝目标前进,不管自己走到了哪个路标。有的人,也许想知道自己走
到了某个路标阶段了,离目标还有多远。我看,不能说前面的哪种更好,都可以的。所
以有人认为自己证果,可以给大家个理由,怎么得出自己证果了,证哪果了。这样,大
家可以尽量理智客观判断,他、她说的是否有道理,这样,也许可以利己利他。
佛法,真的比较深奥,或者说极为深奥。要准确完整认识这些真理,是比较难的。有许
多误解错解是难免的,也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我常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但考虑
到自己很可能是错的,所以在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也是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尝试
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去理解对方的说法,如果有理,是可以放弃自己的看法的。这个
不像辩论赛,那是顽固坚持自己的观点,那是游戏,玩口才,不是真的想得真理的办法。
所以请大家不吝指教。
x*********o
发帖数: 208
18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 一位老人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
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
住佛陀。这时,旁边的比丘上前阻拦,不让他这么做。
「你们不要拦他,否则,他会立刻吐血而死。」佛陀对比丘们说。
比丘们于是让开,这位老人忙着上前,紧抱着佛陀的脖子,就像是久别重逢的父亲终于
见到自己的儿子一样,急切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啊!」过了很久,这位老人松
开手,激动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此时,佛陀为他传授相应的法,这位老人当下证得预流果位。
接着,这位老人向佛陀祈求:「我希望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请佛陀慈悲摄受。」世尊
欣然答应,并摄受他,以「善来比丘」为他授了具足戒。
出家后,他着衣持钵,成为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后来,世尊又为他传授一些相应的法
要,他勇猛精进,很快就灭尽三界的烦恼,成为阿罗汉。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在您面前顶礼的成千上万男人中,没有一位像这位老
人一样如此对待您。今天这位老人的行为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缘造成的呢?希望世尊为我
们解说。」
世尊告诉他们:「这位老人在今世以前的五百世中曾经做过我的父亲。...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一位老人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
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
住佛陀。这时,旁边的比丘上前阻拦,不让他这么做。
「你们不要拦他,否则,他会立刻吐血而死。」佛陀对比丘们说。
比丘们于是让开,这位老人忙着上前,紧抱着佛陀的脖子,就像是久别重逢的父亲终于
见到自己的儿子一样,急切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啊!」过了很久,这位老人松
开手,激动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此时,佛陀为他传授相应的法,这位老人当下证得预流果位。
接着,这位老人向佛陀祈求:「我希望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请佛陀慈悲摄受。」世尊
欣然答应,并摄受他,以「善来比丘」为他授了具足戒。
出家后,他着衣持钵,成为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后来,世尊又为他传授一些相应的法
要,他勇猛精进,很快就灭尽三界的烦恼,成为阿罗汉。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在您面前顶礼的成千上万男人中,没有一位像这位老
人一样如此对待您。今天这位老人的行为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缘造成的呢?希望世尊为我
们解说。」
世尊告诉他们:「这位老人在今世以前的五百世中曾经做过我的父亲。...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20
网上搜了一下,找到下面这些。但也没有说出原经文。
佛在《妙法莲华经》等经中说:声缘阿罗汉入小乘共同灭定安住十千劫(即一万劫)后
,必定出定而进入大乘道。因为阿罗汉已经遣除了烦恼障的种子,断尽了轮回的因缘。
故而他们在十千劫最后一刹那往生净土,并在第二刹那出定,但这出定并非是由自力,
而是凭籍佛身口意的方便加持而出定。即佛身放光、弹指,佛语中宣说阿罗汉所得只是
暂时解脱轮回的有余涅槃,非为究竟,不应以此为满足,应当进入究竟的佛乘,得究竟
的无余涅槃,并以意念加持。佛与大菩萨虽亦已断尽三界轮回的种子,但由于无碍的大
悲心与智慧双运,在六道中或依三摩地幻化或一至七地依愿力而自在度化众生。阿罗汉
却没有这种大悲,也没有发起殊胜的菩提心,更无双运智慧故不能依三摩地幻化或依愿
力转入轮回,只有在往生清净刹土后才能发起世俗菩提心,依止大乘的佛菩萨,积聚福
慧二资粮,闻思大乘了义的经典,产生出法无我空性的正见而相似修习,渐次得见道果
位时,方圆满见法无我空性,从二地进一步修道,乃至得佛果时才彻底断尽二障而圆满
一切功德。
i******8
发帖数: 93
21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矛盾吗?问个关于证量果位的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8 12:39:30 2008)
一个无能解脱的人, 就好比是一个严重精神病者, 他在打电玩Game,
但他却从不知自己是电玩Game中角色之外的人, 完全不知自己有
Game外的肉身, 哪怕这款Game打完了, 哪怕这台TV Game的机器
坏了, 他会去换另一个Game带, 他会去换另一台没坏的TV Game机
器, 而再打另一款Game, 但这当中, 他却完全不知自己是电玩Game
之外的人, 完全不知自己是有Game外的肉身, 完全不知是自己的肉
身, 去换了另一个Game带或另一台机机而再打.
慧解脱者是轻度精神病者, 他已真实醒觉到有Game外的肉身, 但他
并不能立即抽离自己是电玩Game中的角色人物, 而等到这款Game
打完了, 或这台TV Game的机器突然坏了, 他就会完全真实认识到,
他自己是Game外的肉身之人, 而非Game中角色的人, 他可从此不
再打Game, 也可再换带, 再换没坏的TV
a***n
发帖数: 199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论开悟——贾题韬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23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萨迦派
藏传佛教萨迦派
刘立千著 (王小军提供)
一、萨迦派的传承
萨迦派的派名,是来源于萨迦寺名。萨迦寺是公元11世纪时衮却杰布所创建。衮却
杰布(1034-1102)是吐蕃贵族昆氏的后裔。初学旧派【1】法门,后往莫古隆【2】,依
卓弥?释迦耶协【3】大译师学法,不久又去往依桂?枯巴拉孜【4】已得新译密乘法要
的传授,尚不满足,又往莫古隆请求卓弥传授《道果语教宝法》【5】,卓弥为他分期
传授。四十岁时,在奔波日山【6】灰白土上建立寺院,灰白土藏语为萨迦,遂名萨迦
寺。他住持该寺广传新派密法,但当时萨迦派的派名还不显著。
衮却杰布长子名衮噶宁布(1092-1158),又称萨钦【7】。他是住持萨迦教法的法
座第一人,但他并未出家,衣白衣,故认他为白衣【8】初祖。父死时年尚幼,遂请八
日译师【9】 (1040-1111)住持萨迦寺,并依之学法。十二岁时依仗底?达玛宁布【10
】和琼仁钦扎【11】等学习对法、中论、因明等显教经典,从朗?卡乌巴【12】昆
仲学《密集》、《胜乐》、《大黑天》等密法,后在向敦?却八【13】大师处尽学《道
果法门》。此后印度成就大德毗瓦巴【14】亲来萨迦为...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25
藏传佛教的内涵ZT
教授:格鲁/果硕仁波切
时间: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一日
地点:白马山菩提讲堂
整理:刘凯玲
转自:大眼观世
一、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慧——三圣道为入于密乘修持之根基
金刚乘佛法从印度传至西藏,事实上金刚乘佛法并非独立于大乘佛法之外,和大乘
佛教是一体的;只是修持时藉大乘的波罗密多乘(因乘)和金刚乘(果乘)交互修持,
特别是用金刚乘修持,如果正确修持得到佛果是很快的(即金刚最上乘无上瑜伽密,即
身成佛的法门);所以,我们修持金刚乘的目的||成佛,和一般波罗密多乘及显教根
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成佛;如果没有显教修持的内容作基础,要证得佛陀果位根本
不可能。
显教修持不只是自己修菩提心,追求解脱轮回的痛苦,更进一步也要让众生修持菩
提心,离开轮回的痛苦,得到佛果位。这样的目的之下,我们要是想成佛果位,若没有
这两样作为根本,说要证佛陀果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金刚乘要证得佛陀果位,须以
显教为修持内涵,如菩提心、出离心、空性的正见为修行基础。
佛陀非常善巧地根据各种因缘、根器、处境而度化众生。如果众生想求得解脱,在
痛苦轮回中生起出离世间之见,佛陀以小乘的教化来教导这些众...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6
二乘道次第
我打算把这个次第分为三乘道来讲,首先是二乘道。汉传佛教把声闻与缘觉合起来称为
小乘。汉传佛教认为当代的南传佛教是小乘,说他是小乘,他们一般不大高兴,叫二乘
比较好,这个他们是接受的。但从汉传佛教的判教来讲,与大乘相比,它也的确是小乘
。小乘的部派原来有二十多个,实际上影响比较大的,流传到现在的有两个,一个就是
北传的“说一切有部”,一个就是现在南传佛教的“南传上座部”。
南传上座部
南传上座部的修学次第是依据《中阿含经》。《中阿含经》里面有一个《七车经》,用
七个车子来比喻乘着什么样的车子,一步步达到解脱的七个过程。它分为七种清净。比
如南传佛教的《清净道论》,以及其他的经典,都是按照七个清净的次第来论述修学道
的内容的。
七清净,第一个是“戒清净”,就是持四种清净的戒,有出家戒与在家戒。第二个是“
心清净”,“心清净”的意思是修禅定,三学里面的增上心学,通过修行禅定达到近行
定与安止定。近行定就是我们汉传佛教所说的未到地定,安止定就是四禅八定。第三步
是“见清净”,第四步“度疑清净”,第五步“道非道智见清净”,第六步“行道智见
清净”,第七步“智见清净”。后五步的内容都是...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载】福德
福德
巴利经文选读
(英译、编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Merit
A Study Guide Prepared by Thanissaro Bhikkhu
=======================================================================
原文版权所有 © 2005 美国慈林寺,仅限于免费发行。慈林寺许可人们在任何媒
体再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编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
形式进行,译文与其它衍生作品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8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
目录:
◇引言
◇基本智慧
◇福德(Puñña)
◇布施(Dana)
◇持戒(Sila)
◇禅定(Bhavana)
◇证入流果的福德
◇超越福德
◇名词解...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带领佛教徒归主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ZZ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陈义孝居士著
一、极乐世界的有无问题
在我们还未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前,要请您且先看看,一些关于佛教与科学十分巧合的
数据如下:
●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地轮’。
此事后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地球’。
●《华严经》和《梵网经》等记载,华藏世界,如云似海,重重无尽。
近代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数理证明宇宙是四度空间的连续体,认
为宇宙是膨胀的,而且是极其宏大乃至无穷无尽的!他引用‘相对论’来说明质量与能
量所表现的一个静的宇宙和一个动的宇宙,两者间的错综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宇宙
。这与佛教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宇宙观,相当接近。
●佛教说,百亿须弥,百亿日月,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
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千个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现代的天文学家已探测到在银河系中,有著本身发光
如同太阳的恒星近十亿个,依理推测应有三百亿个之多。并在太阳系的空间,还有数不
尽、算不清的星云星系,而且每一个星球都有一或两个卫星月球。这与...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538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 因果可转变
因果可转变
http://bookgb.bfnn.org/books/0260.htm
(佛教通俗讲座)
李炳南老居士讲
林看治居士笔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因果可转变
杀是凶暴最伤天和
解释戒杀的几个疑问
欧美慈性的进展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
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
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真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定的苦,如
刀兵灾祸,真是一言难尽。
(甲)刀兵来源
我们大家要明白,这些痛苦是从何处来的?凡事不离因果,过去造了八苦的因,现在就
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关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是一种果报。可是有一部份人,是不
相信万法皆有因果之说,因为他没有研究佛法,所以就不相信因果的道理!既然不信因
果,那么刀兵劫是什么原因?且请汝说说看!好,我们就来追求到底,看看刀兵劫的原
因是什么?
(1)凡智知现在
诸位要知道,世间凡夫的看法,与圣人的看法,根本不同,凡夫的看法分二种:第一种
他认为刀兵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者所造成的,这是欲征服世界而引...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31
伊拉克战争——刀兵劫——杀生的因果
佛教界的祈祷(贝诺仁波切、净空法师)
版主注:受一网友的提醒,鉴于眼下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末学搜索了有关战争
(刀兵劫)的前因后果的佛学论述。这篇文章是李炳南老居士讲述的,李老已经于1986
年离我们而去,他的遗著仍然开示着我们。
千百年来碗里羹 冤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
李炳南老居士讲 林看治居士笔记
戒杀是息刀兵之本
诸位老师,各位佳宾大德,各位同修:学人今晚第一次来谈谈浅近的佛法,与诸位互相
来研究,敬请诸位多多指教。我们人生,生存在这世间,一种苦未了,一种苦又再来,
可以说是八苦交煎,苦不堪言, 真受不了!但是除了八苦以外,还有许多未定的苦,
如刀兵灾祸,真是一言难尽。
甲、刀兵来源
我们大家要明白,这些痛苦是从何处来的?凡事不离因果,过去造了八苦的因,现在就
要受八苦的果,了知因果的关系,就知道刀兵劫也是一种果报。可是有一部份人,不相
信万法皆有因果之说,因为他没有研究佛法,所以就不相信因果的道理!既然不信因果
,那么刀兵劫是什么原因,且请你说说看!好,我们就来追求到底,看看刀兵劫的原因
是什么?
一、凡智知...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32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3
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时侯,果嘎勒嘎比丘(提婆达多的眷属之一)住在萨伽玛山,此山的
环境非常幽美。附近的施主与婆罗门对果嘎勒嘎比丘都十分恭敬,经常供养他衣物药食
等。有一次,舍利子和目犍连一同游化,来到萨伽玛山。果嘎勒嘎比丘听说这事,就前
往顶礼迎请二位尊者住下来,并愿意供养他们一切资具。
两位尊者提出一个要求:「请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们在这里,若太多人知道,我们就会离
开。」果嘎勒嘎比丘答应了,于是两位尊者就安住下来。
那时,有一位大施主的儿子,很有善根,自己到果嘎勒嘎比丘那里皈依,并请求出家。
果嘎勒嘎比丘要他征求父母的同意,然而他的父母不同意,他只好顺从父母,暂时不出
家。
果嘎勒嘎比丘供养二位尊者许多年后,大施主的儿子也长大成人了。有一天,果嘎勒嘎
比丘准备出游,出门前,他请两位尊者代为教导自己的弟子。两位尊者观察这些弟子的
根机,觉得他们能够修学更进一步的法,就传授给他们相应的法。他们个个勇猛精进,
全都证得阿罗汉果位。
这时,那位大施主的儿子终于获得父母的同意,来到经堂,准备出家。比丘们对施主的
儿子说:「果嘎勒嘎比丘外出,现在是由舍利子和目犍连二位尊者带领我们修学。你若
是在尊者...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4
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时侯,果嘎勒嘎比丘(提婆达多的眷属之一)住在萨伽玛山,此山的
环境非常幽美。附近的施主与婆罗门对果嘎勒嘎比丘都十分恭敬,经常供养他衣物药食
等。有一次,舍利子和目犍连一同游化,来到萨伽玛山。果嘎勒嘎比丘听说这事,就前
往顶礼迎请二位尊者住下来,并愿意供养他们一切资具。
两位尊者提出一个要求:「请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们在这里,若太多人知道,我们就会离
开。」果嘎勒嘎比丘答应了,于是两位尊者就安住下来。
那时,有一位大施主的儿子,很有善根,自己到果嘎勒嘎比丘那里皈依,并请求出家。
果嘎勒嘎比丘要他征求父母的同意,然而他的父母不同意,他只好顺从父母,暂时不出
家。
果嘎勒嘎比丘供养二位尊者许多年后,大施主的儿子也长大成人了。有一天,果嘎勒嘎
比丘准备出游,出门前,他请两位尊者代为教导自己的弟子。两位尊者观察这些弟子的
根机,觉得他们能够修学更进一步的法,就传授给他们相应的法。他们个个勇猛精进,
全都证得阿罗汉果位。
这时,那位大施主的儿子终于获得父母的同意,来到经堂,准备出家。比丘们对施主的
儿子说:「果嘎勒嘎比丘外出,现在是由舍利子和目犍连二位尊者带领我们修学。你若
是在尊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空性见之略评
第一节 学密者的省思
学密宗多年,各种开示都指称:密宗的戒定慧、见修行果、信解行证都较显教超胜
,利根精进者甚至可以即身成佛,比起显教需一大阿僧祇劫才能入初地,三大阿僧祇劫
才能成佛,差距实在难以想象。藏密强调自己观成佛菩萨的果位观修,来自历代成就上
师的灌顶与加持,因此精进求法修持,上焉者心契空乐明,证悟大手印;中焉者本尊观
想坚住,佛慢坚固;下焉者每天观修咒念不断,严戒精进,坚信临终时,必能光明解脱
或往生本尊刹土。
藏密典籍开示、观行知见,许多与显教不同;遇到戒律开遮持守、修学知见显密恰
好相反时,强调应依止胜妙的果地金刚乘见解,舍弃下劣的因地般若乘知见。“藏密超
胜显教”如果是事实的话,则密续开示、口诀导引开示,都应超胜或等同 释迦牟尼佛
的经典开示;藏密祖师证量,亦都应超胜或等同显教祖师证量。但为什么学了大手印、
大圆满、诵观空咒、入无分别平等住多年,执意识心不起妄念即是佛地真如,能离于三
界系缚,住于涅槃之境,即是轮涅不二,即身成佛;却连流通最普遍的《心经》都弄不
通,只知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在讲十八界的根源──第八识如来藏
,整篇《心经》都在描述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三果阿那含--不还果
继续接著上次的内容,为各位讲说初禅。上次说到,初禅的发起有五支功德,觉、
观、离生、喜、乐,喜和乐是说初禅发起的时候,是有境界受的!是因为色界的五阴在
这一个欲界的五阴身中发起来,色界的五阴微细,欲界的五阴粗糙,两者相合,所以当
两种身在同一个身中发起的时候,彼此会互相接触摩擦,因此会生出乐受,心喜就与身
乐同时的发起;然后会出现十六种乐触变化的现象,这是过去所没有体验过的上地境界
,所以(知见不足的)行者此时会心生大惊怖。十六触生触曰初禅,从这,我们也可以
知道,禅定的证得是有顺序的,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一个禅定是以前一个禅
定作基础而发起;所以如果有人说:“我是先证得四禅,再回来修初禅与二禅。”当知
此人其实误会了禅定(根本就没有禅定的实证)。
初果断我见,二果薄贪瞋,都还不算是声闻法中真正的圣人,只能叫作预入圣流的
预流果;因为初果与二果人的欲爱未断,还没有能力解脱于欲界,仍然会往返人间;要
从证得三果之后,才算是真正的圣人。三果人好像是一支射出去的箭,它直接射向于解
脱,不会再回头了,因此三果人叫作不还果,这就是佛在《杂阿含经》中所说的:“离
贪欲、心解...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7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baiyejing/default.php
(6)恰嘎國王──侮聖懺悔 王位復得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位名布德作拉巴Ra多扎的人依靠佛陀的加持力遣除了三
界輪迴的痛苦,獲證聖者羅漢果位,因感世尊恩深似海而發願度化無邊的眾生以報佛恩
。他觀察所化眾生的時、處、因緣等,得知南方果賢巴(印度六大城市之一,漢譯薩彌
城)的眾生與他有緣,而且得度時機已成熟,於是,身披袈裟、手持缽盂前往果賢巴城
化緣。果然得到一有名大施主及其眷屬的長期供養。尊者應他們的根機、意樂傳授了相
應的佛法。有的得暖位(Usma Gata,此位可燒除煩惱,接近見道無漏慧而生有漏之善
根,並以此位觀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四諦及修十六行相,生有漏觀慧。修至此位即使
是退欲而斷根造惡業,乃至墮入惡趣,然而終必能得聖道而入涅槃)、頂位(Murdhana
,於動搖不安定之善根──動善根中,生最上善根之絕頂位,乃不進則退之境界,於此
修四諦、十六行相,修至此位即使退墮地獄也不至...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九乘次第
摘自 释智诚 法师 般若锋兮金刚焰
五部大论和三主要道基本都是显教法义,关于密法,于此不便详述。谨恭录至尊上师益
西彭措堪布《定解宝灯论新月释》中有关“九乘次第”(前译宁玛派判教体系)的内容
,愿有缘之士能从中领略藏地显密教法之概貌:
“内道宗派从最低,直至究竟金刚顶,
此九种乘之数量,具有安立理由故,
如高低乘有多种,然需安立三乘等。
正是因为以‘见’分乘,故宁玛巴自宗把内道从最低的声闻乘至最顶大圆满之间分
为九乘是有道理的,如同乘虽然有由低到高的众多安立方法,而安立为三乘有道理一样
。(中略)众生根机粗略可分为上、中、下三种,每种又可各自分为三种,即下下根,
下中根、下上根……直到上上根。调伏下下根众生的是声闻乘,调伏下中根的为独觉乘
,调伏下上根的为菩萨乘,这三乘总称为招引出离外三乘(因显宗分开轮回、涅槃,而
招致轮回的根本是集谛,消除集谛而引导众生出离轮回获得涅槃之乘为招引出离外三乘
);调伏中下至中上根的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此三乘总称为苦行明觉内三乘(以极
多苦行,而明了佛所讲胜义之乘,为苦行明觉内三乘);调伏上下到上上根的为大瑜伽
(玛哈约嘎)、随类瑜伽(阿讷约嘎)、最...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美女和奶牛不得不说的故事.
索达吉堪布:正确的随喜
文/索达吉堪布
本品先讲了八支供的其余四支,首先是随喜支。所谓随喜,根据《俱舍论》的观点
,就是指无有任何嫉妒心,对别人所做的一切善根发自内心地欢喜。在大乘论典中,随
喜也是相当重要的,比如《现观庄严论》第二品中就讲到了三种修道——胜解修道、回
向修道、随喜修道,其中,令未生起的善根生起,叫做信解修道;令已生起的善根不失
坏,叫作回向修道;令善根不坏且越来越增上,叫做随喜修道。一般而言,这三种修道
从资粮道到十地末尾都必须具足。
正确的随喜正确的随喜
菩萨的善心不能离开随喜,随喜在整个大乘佛教中一直具有无比的功德。乔美仁波
切在《极乐愿文》中说:“假如我们听到别人行持善法,心里没有嫉妒的恶心,且诚心
诚意对他的善根进行随喜,那么佛陀说此人能获得同等的福德。”
佛经中也有一个公案:从前,波斯匿王迎请世尊及其眷属应供,当时有位贫女对此
非常的随喜,认为波斯匿王是由往昔所积累的福德才成为这样的君王,如今又遇到释迦
佛这样殊胜的福田,仍然积累这般广大的福德资粮,实在是太稀有了。世尊对此清清楚
楚,在傍晚回向功德时问国王:“你所积累...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40
大乘道次第
第二个是大乘道。大乘的道次第中,关于道前的次第,汉传佛教讲得不是很清楚。藏传
佛教讲得非常清楚。大乘道第一步,皈依三宝、布施、持戒等这些,跟小乘是共同的、
一样的。大乘所特有的,是第一步要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
对于发菩提心,汉传佛教确实不是十分重视,净土宗、禅宗等各个宗派也都有,但缺乏
具体的方法,而且不是把这个当成一个内容,特意的去修。藏传佛教中,发起菩提心需
要用一定的方法来修。按照原来藏传佛教的规定,单是发菩提心,格鲁派中要修十二年
。通过这十二年专修,甚至闭关专门观察,这样发起的菩提心是很坚决、很坚定的。发
了菩提心才能进入大乘,真正的发起菩提心才能叫“假名菩萨”。你没有发的话,虽然
是在修大乘,不能叫做大乘,实际上还是小乘,因为你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解脱问题。
当然,发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菩提心是大乘的因。如果没有真切的发起菩提
心,而且这个菩提心非常坚固的话,就不能成佛,因为它没有种子。它是因,你没有种
下种子那怎么样结出果实呢?这一步非常重要。
发菩提心又分为很多层次。真正的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将来能够成就佛果的这种菩
提心,是在见道以后发的。要到初地...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1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目 录
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
二、我见之意涵
三、如何断我见
甲、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之觉知心为意识心
乙、离念灵知心是意识心
丙、断疑见
丁、断戒禁取见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甲、五蕴我
乙、十二处我
丙、十八界我
五、了知识阴的虚妄性是修行的关键
甲、识阴的定义
乙、识阴的出生
丙、识阴的苦
丁、识阴的苦集
戊、识阴的苦灭
己、识阴的苦灭之道
六、总结
一、学佛首要——断除三缚结
佛门修行者是否已证初果?
端以我见及三缚结是否巳断而判,
不以耕地时是否能使虫离四寸为判;
当今之世,学佛者首要之务,在于取证二乘菩提之初果解脱,然后则是求证大乘般
若实相智慧;若欲取证初果解脱者,则以求断我见而断三转结为急切之务;若断三转结
者,即使是最钝根、最懈怠之人,亦可因此而极尽七次人天往返即出离三界生死,是故
当以断除三缚结为首要之务,然后才是求证法界实相的禅宗开悟境界。若欲断除三缚结
者,首结即是我见;我见若断,“能取与所取真实不坏”的世间见,便可断除,疑见随
之即断,对于众生是否真可实证初果,对于诸方大师是否已断我见等事,皆能明确判断
而无怀疑;疑见若断,戒禁取见随后次断...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佛法的一个问题
心經講義 ZT
达赖尊者 2002年于台湾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佛法的一个问题
心經講義 ZT
达赖尊者 2002年于台湾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經講義 ZT (转载)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許多心靈提升的方法,希望人們能從心靈提升上尋...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http://www.jzxh.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
2011-08-22 21:24:03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38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黄念祖老居士一九八七年讲于美国华府佛教会,一九九一年整理成文)
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用
世尊彻证理体,示佛知见
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生成办,圆顿法门:禅,密,净
禅宗
密宗
净土宗
(壹)光明与安乐,理体并妙
今天我有机缘在华盛顿华府佛教会向大家汇报——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十分荣幸
。听起来这个题目好像生一引起,新奇一些。其实还都是我们常常说到的‘放大光明’
,‘光明普照’,‘拔苦与乐’,‘离苦得乐’。这也就是佛法的基本,自觉觉他,自
利利他。由于光明,方消痴暗,垢障消除,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境相連故,能知如鼠毒
意识之“证自证分”,一切俗人已能认知、确定其有,谓一切人于意识(含无念灵
知心)现起时,皆能于六尘境界之中了知自己所处六尘境界故;由了知自己正处于六尘
境界故,心中生起顺违之受,故有苦乐忧喜舍受等,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自证分”;由
有此“自证分”故,意识觉知心复又具有了知自己“是否正处于顺违之境中”,能观察
证实之,此已证实意识心确有“证自证分”。若如今时台湾诸应成派中观师于被余严辞
评论其无知时,正起种种瞋恨怨恼,却如植物人不能了知自己此时正处于起瞋恨怨恼之
违心境界,方得名为无“证自证分”也。是故,意识觉知心于六尘境界中,皆能了知自
身是否处于顺违之境,皆有“证自证分”也,非如应成派诸中观师之妄谓意识觉知心无
“证自证分”也。
如是,一切俗人尚能证知意识灵知心之具有“证自证分”功能,而彼等自认最有修
行、最有证量、最有智慧之应成派诸中观师,竟然不能觉知意识自己有“证自证分”,
真可谓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之人也。一切应成派中观师,其实皆早已证知意识自己之“
证自证分”,只缘于欲维护其应成派中观之歪理,而故意颠倒其说罢了。
佛如是于第三法轮诸经中说第八识心无“证自证分”,复说意识心...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开贴扯 '道化人生' 了
☆─────────────────────────────────────☆
Hermes99 (Hermes99) 于 (Thu Oct 20 23:46:31 2011, 美东) 提到:
有贴佛化人生的,我就跟着合一下道化人生。其实,标签是无所谓的。
估计吵架的歇停了。可以开扯了吧。我通常是扯着扯着就扯出灵感了,所以,先感谢参
与。
都说,易有太极,而后是生两仪,两仪再生四象,四象而后生八卦,八卦用来类万物。
俺就以这句圣人总结的话为引子,扯几段,一为阴阳篇,二为类象篇,三为消长篇,四
为变化篇。扯完了,就差不多是偶的世界观。所以,世界观阿,也是很严肃的事情。
肯定有人觉得我是扯。我就行而上的扯扯,行下的也扯扯。
☆─────────────────────────────────────☆
luobing (萝冰) 于 (Fri Oct 21 00:12:43 2011, 美东) 提到:
☆─────────────────────────────────────☆
Hermes99 (Hermes99) 于 (Fri Oct 21 00:17:32...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9
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
林志欽
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壹、前言
天台宗之立宗大師智顗(A.D.538-597)以其博聞強記,高超之思辨抉擇與綜攝能力[1],
統合當時傳至中國之諸大小乘佛教經典[2],構築成理論周備、層次井然之整體佛教思
想體系。智顗之思想分教、觀二門,即教相理論與觀行實踐兼備而並舉。其中又以圓教
、圓觀之提出最為殊勝。圓教思想由智顗之師慧思(A.D.515-577)所奠基,圓觀(一
心三觀)則源自天台宗二祖慧文禪師。但二者詳細內容之闡述、演發以至周備者,則是
由智顗所完成。依智顗之說,圓教理論由「一念三千」說獲得具體之說明與論立;圓觀
法門則以「一心三觀」為修法之中心。由此一念三千與一心三觀,可以發現二者終歸於
「一心」,由一心(以至於一念、念念)而具足萬法、萬行,成為最圓極、究竟之教理
與觀法,本文乃稱之為「一心具足說」。無論是就教理或觀行兩方面來說,一心具足說
即是智顗思想理論最高處,亦即圓教、圓觀說之核心。本文之目的即在就此一念三千思
想所展現的一心具足義,闡釋其理論意涵,探討其如何在思想上論立,又何以證成。
貳、化法四教說
智顗綜攝佛陀之教[3...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50
【八】
我想我之前曾简短讲过这个
龙树菩萨写了【中观论】
他在礼敬的部分写道(仁波切以藏文读诵)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意思是 佛陀是唯一的 是最殊胜的说法者或老师
这不只是种虔敬的表达
也不是诗意的写法
佛陀是殊胜的说法者或导师
藏文称为‘嘉华滇巴’这句话其实是有要义的
任何非佛者
包括十地菩萨在内 都没有佛那样的功德
那实际上是佛的十力之一 第十力是非常殊胜的力量
显然的 不要说我们
像我这样试图在此授课的人
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这个力
当像我自己这么平凡
有污染的有情众生 当我们教法时
会用很多很多的方法 这其中的大部分方法
都是很平凡的 有污染的
首先 如果你不小心 动机会是来自于
想要得到权力 财产 徒众
供养那类的污染
但即便如此 非常偶尔的时候
像我这样的人偶尔也会有 某种慈悲心 真心
为了利益他人而给予教法 不殊胜的老师可用的方法
基本上我们就是猜测
你...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