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杨绛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来自主题: _ZST版 - 杨绛写杨必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ebRadio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杨绛写杨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9 18:26:13 2009)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http://book.28833.com/2003new/da/y/yangjiang/000/037.htm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心一”,可见用心之专;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又见其洒脱淡然。她有学问但不学究,相反还
很时髦,结交贵妇人(杨绛自云简朴,但看她早年和钱钟书在牛津的合影,画眉入鬓,
衣着也很入时);钱钟书说她最vain,她也

发帖数: 1
2
杨绛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一大波“杨绛语录”迅速扩散,多数号称出自杨绛的《一百岁
感言》,惹得人们又去重温“名篇”。还没等人从唏嘘的情绪中缓过来,“一百岁感言
”就迅速被证伪。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还说,网上流传的“语录”,有些并不出自杨
绛之口,而是衍生出来的。
说起来这是个老坑了,那篇所谓的“一百岁感言”好几年前就在网络疯传。杨绛102岁
生日之际,人文社就澄清过,除了开头几句来自《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
问》,其余都是东拼西凑,并非什么“百岁感言”。当时还有新闻报道了这则说明。多
年后,伪作再出江湖,真相却被尘封在了历史页面上,情何以堪。
前些天读了科学记者John Bohannon的故事。如果非得把读后感浓缩成一句话,我只想
说,在挖坑这个领域,中国网友真的不算啥啊。这个牛津毕业的分子生物学博士,对某
些给钱就发稿的期刊不满久矣,没事儿就搞点不靠谱的研究“钓鱼执法”,成功率还很
高。去年他以Johannes Bohannon的假名写了篇论文说吃黑巧克力能减肥,骗过了期刊
主编,还被媒体争相报道。事后他得意洋洋地写了篇文章说,嘿,我成功骗过了上百万
人。
尽管是胡闹,John...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由港人李国强收藏的一批已故文学家钱钟书的书信手稿下月底将在北京拍卖。因这是钱与友人往来书信手稿首次曝光,学界指有重大研究价值,引起舆论关注。但此举引起钱老遗孀杨绛不满,致电李质问「为何要这样做,给我一个答复」。有内地法律人士指,拥有手稿所有权不等于拥有着作权。拍卖公司回应《苹果》查询称,他们只向委託人负责,暂不会改变拍卖计划。
负责拍卖这批钱钟书手稿的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公关主管胡小姐,昨日向《苹果》证实有关拍卖将举行,但不肯披露委託拍卖方是何人。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这些书信都是钱生前与时任《广角镜》杂志总编李国强的书信往来。钱家与李相识于1979年,直到钱老去世两家一直保持密切互动。钱老夫人杨绛的《干校六记》曾由《广角镜》出版。
下月底北京拍卖
据悉,这些书信将于6月22日在北京拍卖,近日将会预展。拍品包括钱钟书、杨绛夫妇及他们的独生女钱瑗的书信及手稿等共计110件,其中60件为钱钟书毛笔书信,6封钢笔书信,12封杨绛的钢笔书信,以及6封钱瑗的钢笔书信。上述拍卖品中有66封是钱钟书致李国强的书信。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龚明德指,这些虽是私人信件,但体现了钱钟书行文风格,语言风趣幽默...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
“就在前几天,我还说要去北京去看她。我在半道上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了,不相信。但越来越多的人来问我,我才知道,这次是真的了。”25日,江苏无锡,钱钟书先生的堂侄女钱静汝老人对记者这样说。
钱静汝连忙回家打电话向北京确认。
钱静汝说,钱钟书外甥女石定果在电话中说:“我在家里,也不知道,昨天才去看过舅母,她还好好的。”
钱静汝下午赶到钱钟书故居时,一路坐车恍惚间竟差点坐过了站。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系钱家祖遗产业——钱绳武堂。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叔父钱基厚及子女曾居住于此,这里出了一屋子的文化名人。
下午,因为杨绛先生逝世的消息,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外地来无锡旅游的游客都赶到这里凭吊。
今年78岁的钱静汝已是满头白发,在向记者回忆其与杨绛先生相处往事时,钱静汝几度哽咽。
“有的人说钱钟书很怪,但其实他们是最爱孩子的、最热情的。我小时候曾和他们在上海住过一段时间,先生平时还给我们讲讲小故事,这一晃已经过了很久了。”钱静汝说,杨绛先生的无锡话说得很好听、很甜、很糯,而且很多无锡老话,先生都记得特别熟,都能说出来。
“杨绛先生是非常坚强的,就像《我们仨》那本书写的,看着非...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083
5
《傅雷家书》里面另一条关于杨绛的:
“一月九日寄你的一包书内有老舍及钱伯母的作品,都是你旧时读过的。不过内容及文
笔,我对老舍的早年作品看法已大大不同。从前觉得了不起的那篇《微神》,如今认为太
雕琢,过分刻划,变得纤巧,反而贫弱了。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
,好像天衣无缝, 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比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但写
长江中赤壁的夜景,历历在目,而且也写尽了一切兼有幽远、崇高与寒意 的夜景;同时两
句话说得多么平易,真叫做“天籁”!老舍的《柳家大院》还是有血有肉,活得 很。——
为温习文字,不妨随时看几段。没人讲中国话,只好用读书代替,免得词汇字句愈来愈遗
忘。”
傅雷给儿子在国外温习中文选的书,理应是他心目中的上乘之作。老舍做为公认的语言
大师,入选自然正常,杨绛的作品入选,说明傅雷把她的文笔看得和老舍等量齐观。傅
雷虽然推荐了老舍的书,也写下了一段不全是褒奖的评语。可是对杨绛却没有任何批评
,似乎他认为杨绛的文字水平更胜于老舍了。
再说一遍,我对你的文学素养,文字功力,没有资格评价。可是你认为“真性情”的傅
雷,对杨绛的文字水平如此高看,是不是...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4493
6
“我的身体状况还是好的,只是年纪大了一些。年纪老了,但思想不老。”本月13日
,出生于1906年的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就将迎来111岁寿辰,
在10日举行的“走向世界走向文明——周有光先生111岁华诞座谈会”上,周老好友蒋
医生带来视频传递了周老对大家的致意。视频中的周老精神矍铄,语速虽慢,但每一句
话都掷地有声。
作为这位111岁老人的特殊“寿宴”,座谈会持续整整四个小时,现场不时发出阵
阵掌声。
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
111岁高龄的周有光先生依然思考着祖国、世界和人类的未来,但这一年的生活并
不平静,经历丧子之痛,病情也几度起伏,“几次病危又脱险,实在太不容易了。”周
有光的外甥女、高级工程师毛晓园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毛晓园分享了一个感人的细节:去年生日会后不久,胃部刚动完手术不久的周晓平
前去为父亲庆生,“父子俩见面非常高兴,吃完饭就唱起了歌。舅舅用英文唱圣约翰大
学的校歌,又用法文唱《马赛曲》。唱着唱着他笑着说不记得了,晓平就一个人把《马
赛曲》唱完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们父子俩唱歌,110岁的父亲和80岁儿
子的父子深情把大家的心都融化了……...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7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杨绛写杨必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http://book.28833.com/2003new/da/y/yangjiang/000/037.htm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心一”,可见用心之专;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又见其洒脱淡然。她有学问但不学究,相反还
很时髦,结交贵妇人(杨绛自云简朴,但看她早年和钱钟书在牛津的合影,画眉入鬓,
衣着也很入时);钱钟书说她最vain,她也呵呵笑承。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境界至高。
我知道杨必翻译《名利场》,却不知道她是复旦大学的英语教授。真是有眼不识祖师婆
。奇怪的是,从未在复旦名人传里见过她,也没听复旦老师提起过。照说她从52年院系
调整至复旦,
wh
发帖数: 141625
8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杨绛写杨必
《记杨必》里面是说杨必的妈妈(不是爸爸)特别宠爱杨必,嗯,是因为她像去世的二
姐。倒没说二姐聪明,只是死的时候挺惨:
“我们忘不了二姐姐十四岁病在上海医院里,日夜思念妈妈,而家在北京,当时因天灾
人祸,南北路途不通,妈妈好不容易赶到上海医院看到二姐。二姐瞳孔已散,拉着妈妈
的手却看不见妈妈了,直哭。我妈妈为此伤心得哭坏了眼睛。”
或许别的文章里有更多的二姐的介绍。可惜我借不到杨绛文集。
钱钟书在牛津让杨绛不要费事做饭,其实是偷懒,虽然他也觉得伙食不好,但他不讲究
,很将就。不过他们的确很少做饭,所以杨绛最怀念的是牛津时期钱钟书给她做的早饭
,因为钱钟书总是比她早起。
猴子脸挺好玩的,杨绛看来和杨必挺像的,别人说她们怎么不好,她们都满不在乎,气
量大。
哪里提到圣约翰大学了?我没看到啊。
复旦名人多,但外文系名人不多。所以我非常惊讶。嗯,英语系不用大学英语教材。我
不知道是不是钱媛编的。我有好几个同学教大学英语,但已经没联系了,不然可以问问。

时就被同学叫猴子脸——好像是总嘻嘻哈哈的意思吧。
杨绛文中提到的圣约翰大学是哪里?是不是复旦名人太多了,杨必没有被提到?我忘了
后来哪里看到,国
wh
发帖数: 141625
9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杨绛写杨必
嗯,我也记得我们仨里说她爸说钱媛过目不忘,我还很不以为然,很多小孩都这样的。
倒没看到说她爸因此想起二姐。可能没留意,当时我还不知道这个二姐,呵呵。
杨绛在牛津因为不能正式入学读书,在家闲着就琢磨做饭啊搬家啊,呵呵,我是小人之
心。钱钟书做的早饭应该不难吧,奶茶,烤面包,煎鸡蛋。他应该不大会做饭的,连点
火都不会,直到72年才第一次划火柴。我看到这个就觉得好玩,我小时候写过第一次划
火柴的作文,划的时候心里很害怕。不知道钱钟书62岁的时候第一次划火柴,心里害不
害怕。
他俩感情肯定很好,看钱钟书给杨绛写的诗词等,调侃戏谑,爱怜备至;杨绛对钱钟书
则是仰慕如天人。你最后一句,让我想起赵萝蕤。她翻译艾略特的《荒原》非常非常漂
亮;我看不懂原诗,常要看她的译文才明白。赵萝蕤的老公是考古学家陈梦家。当年她
跟随老公去西南联大;她那么有本事的人,也是甘做灶下婢。我看她的传记,印象最深
的一句,就是说这个家庭主妇与众不同;她在厨房做饭的时候,膝上还放着一本艾略特
的诗集。赵萝蕤和杨绛还是大学校友,比杨绛高一级。《我们仨》里也提到她,说她俩
都是拿到奖学金的优秀生。不过《我们仨》说学校啊、奖学金啊那
wh
发帖数: 141625
10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杨绛写杨必
哎呀我一直错看成万芳,还想着怎么跟台湾唱歌的万芳一模一样。幸好你提醒,多谢多
谢。
我觉得钱钟书主要是因为起床比杨绛早,所以就做早饭了,呵呵。当然钱也可能很会哄
老婆,我看他们的东西不太多,还没感觉到这点,呵呵。
我倒没看到杨绛说她问点火。他们在国内一直用煤炉。杨绛会生煤炉,晚上不熄火,所
以钱钟书做早饭也不用点火。直到72年换用煤气罐了,他才要学点火。说起来我在上海
一直用煤气;后来到杭州,发现杭州还在用煤气罐,很久以后才通煤气。那么近的两个
地方,差别还很大。
围城我不大有印象,有机会要再读一遍。感觉钱钟书说话挺啰嗦,掉书袋;不如杨绛简
洁。想想觉得杨绛的性格可能挺好,舍得放弃,比较果断;钱钟书好像是什么都不舍得。

她担心许掉坑里是写得很好,我想很多女人都是这样吧。
我记得以前看的时候,有时感觉许有点象方鸿渐,不过许是真学者。方鸿渐给唐晓芙写
的信也是很琐碎的,有时觉得男的如果那样,也是有点象女人,赫赫。
j****n
发帖数: 190
11
很久就想写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了,实在是羡慕得紧。正好赶上这个活动,随便写点赚
点钱,以后有空再好好写一篇。
~~~~~~~~~~~~~~~~~~~~~~~~~~~~~~
钱钟书和杨绛
多年前,伤过一个男孩的心,虽然心灵相通,彼此欣赏,但却认为他只适合当朋友。他
迅速找了班上另外一个女孩当女朋友,从此不再讲话。有一天上课我在下面偷偷看杨绛
的《洗澡》,课间出去活动时,看见他的抽屉里躺着一本《钱钟书文选》,一时感慨万
分,却终究没回头。
一直羡慕的,是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年少时周游各国,年老时著书立传。婚姻中,生
活中,有那么多琐碎的事,但是在他们的故事里,却是点点滴滴最珍贵的回忆。
钱老说:1.在遇到她之前,我从未想过结婚的事情. 2. 和她在一起这么多年,从未后
悔过娶她做妻子。3. 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
这三句话,被视作理想婚姻的典范。
记得面目清秀,眉眼细长的杨绛女士谈起钱老写《围城》。她说钱老每天晚上将写成的
稿子给她看。她坐在那里笑,钱老也笑,她大笑,钱老也大笑。她有时放下稿子,和钱
老相对大笑。她不用说明笑什么,彼此心照不宣。
心灵的契合,莫过于此。
年轻,对婚姻热忱和忠贞
r******l
发帖数: 104
12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说说杨绛,说说《洗澡》
我知道杨绛还在钱钟书先,那是小学读她翻译的《堂吉诃德》,很有趣的故事但硬是读不
下去,后来也一直没再翻过。并不是要因此归于她翻译的不好,毕竟那也不是个能读得进
名著的年纪。
我年轻的时候相信相由心生(现在我不大信了,虽然偶尔还是难免被过于美丽可爱相貌迷
惑),看到杨绛年轻时候的照片,眉眼稍稍上吊,嘴唇很薄,有这样相貌的女人我认为是
很刁的。后来我相信杨绛是个很注重自我修养的人,因为再看她老年的照片,完全是个慈
眉善目的老太太了。
真正不喜欢杨绛是从《洗澡》开始的。《洗澡》不论从文字或是情节或是人物塑造来说都
是本很好的小说,我也极喜爱姚宓这个人物。可是在《洗澡》之前读过她的一些散文,那
些语言非常朴素简单,说得刻薄点,就是感觉象小学生作文一样,从文学的角度说毫无可
读性,这是我说她平庸的一个原因。这算我的刻薄好了,那我们从不刻薄的角度,可以认
为这些文字清新平淡,非匠气的文人所能为之,可是在《洗澡》里几曾见过这样的文字?
《洗澡》这部小说文字犀利而传神,对人的贬抑和赞扬都很极端,我不认为是写杨绛散文
的那支笔杆写得出来的。其实我一直固执的认为《洗澡》大部分是钱钟书的笔墨。钱钟书
《围城
z******g
发帖数: 1067
13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合集] 杨绛写杨必 (转载)
☆─────────────────────────────────────☆
wh (wh) 于 (Sun Apr 19 18:30:40 2009) 提到:
发信人: wh (wh),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杨绛写杨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9 18:26:13 2009)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http://book.28833.com/2003new/da/y/yangjiang/000/037.htm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心一”,可见用心之专;
但自己的作品“一篇也没留,全扔了”,又见其洒脱淡然。她有学问但不学究,相反还
c***s
发帖数: 70028
14
昨日是国学大师钱钟书的遗孀、内地着名繙译家杨绛101岁生日。连日来京城文化人内地亲友陆续登门探访杨老,并送上生日祝福。老人虽逾百岁,却精神矍铄,记忆力超强。谈到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时,她竟引潮语戏称「我也是宅女」。
杨绛家住三里河一个属国务院的宿舍区,区内全是三层楼老房,她是唯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无室内装修的寓所。自1977年搬入一直住到如今,家中陈设非常简朴,地板还是水泥的,除书柜、书桌、书架,几乎看不到别的家具,几间房都是书。
与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谈到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不少潮语,其中有「宅男」、「宅女」时,杨绛竟自嘲称「我就是宅女」,闻者无不为她的机敏和幽默开心。对专程去为她庆生的亲戚,她更是问得细仔,甚至指导正读艺术课程的晚辈如何选修。
杨绛出身名门,原籍江苏无锡,上世纪30年代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后入读清华研究院,与钱钟书结婚后一同往英国牛津求学,后转巴黎大学进修,精通英、法、西班牙文,繙译出版《唐吉诃德》,发表过《洗澡》、《干校六记》、《我们仨》等着作。与钱钟书育有一女钱瑗,丈夫于1998年去世,女儿亦于先一年病逝。
b*****d
发帖数: 61690
15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上官云) 不知从何时起,每到7月17日,文化界的目光都会投向
一位既“无官无职”又非明星的老人。这位优雅、博学的女性,便是已故著名作家钱钟
书的夫人杨绛。她是专家学者,也是 丈夫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今天,杨绛
先生迎来104岁生日(如按照杨绛先生自己的虚岁算法,是105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
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对记者表示,近日,他曾前去探望杨绛先生,“先生现在身体很
好,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
n****f
发帖数: 3580
16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以她和钱钟书的名义在母校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捐出两
人的部分稿费,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 国。记者从人民
文学出版社了解到,该社出版的钱钟书的《围城》、杨绛的《洗澡》《洗澡之后》以及
文集的稿费近年都是直接汇入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总额已近 两千万元。
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也谈道:“我们曾影印出版了一套《复堂师友手札
菁华》,是杨绛家珍藏的一批晚清文人的信札。这批东西很珍贵,她捐 给了国家历史
博物馆。我们听说后就跟她商量是否能出版,我们说,文物归国家,文化归大众,杨绛
支持我们的观点。她没有跟我们要一分钱的底稿费,只提了两点 要求:第一把书做好
,第二定价不要太高,让普通读者能够买得起,读得到。”
a******e
发帖数: 6689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家——读杨绛的《我们仨》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aixiaoke (流浪者的乡愁),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家——读杨绛的《我们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26 14:42:51 2010, 美东)
杨绛的《我们仨》真是一本悲情却又温情的爱恋之书。
全书分三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前两部分以梦的形式虚写女儿钱瑗与丈夫钱钟书最后的日子,最后一部分实写几十年来
一家人共同度过的风风雨雨。我最喜欢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虽然它实在沉重,
直叫人读得心伤。
在这个长长的梦里,杨绛把钱钟书的病写成了被“上面”接走,在水路古驿道上的
小船里养病、生活。为了看他,女儿钱瑗陪着自己不辞辛苦踏上古驿道,一程山水一路
离情,纵使阖家团聚,也总还是有太多的前路未明,不叫人彻底放心。这段万里长梦有
很多不合常理的梦幻意象,杨绛把比喻当作实景来写,既神秘,又可把情感的强度表达
得明明白白,比如她写梦中化身听到女儿在病痛中只惦着爹妈,是“心上给捅了一下,
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到后面噩耗连连,
k********k
发帖数: 5617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杨绛103岁生日 (转载)
发信人: auo (aeiou),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杨绛103岁生日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7 15:11:09 2014, 美东)
"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杨绛先生"
先生。。杨先生。。??
"祝杨先生生日快乐。"??
发信人: lotayu (罗大佑),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杨绛103岁生日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7 15:26:04 2014, 美东)
女人也可以称先生啊,这不很正常么
中共建政以后毛写信给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开头就是宋庆龄先生
中学课本里面,巍巍《我的老师》,“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
生”
发信人: auo (aeiou),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杨绛103岁生日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7 15:34:34 2014, 美东)
现在才知道。。
==================================================...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杨绛真的好丑
小帕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哈哈。我也觉得杨绛不算漂亮,眼睛有点小……眉毛样式大
概是当时的流行,挑得高高的。倒没觉得钱瑗丑,瓜子脸,小巧的五官,蛮秀气的啊。
小帕你现在结婚了没有……
《镜中人》这篇我在《走到人生边上》里看到过,这本书2007年出版,收了很多杨绛晚
期的文章,对生命、哲理思考很多,有的比较“玄”,其实我觉得不如她以前的文章自
然流畅和生动。不过这篇文章显然不是为了损贬佣人啊。全文在此:
http://www.shz100.com/article-14673-1.html
一开头就说了每个人的自我观照恐怕大大不准,然后用佣人的例子,证明结尾的论点:
“郭妈自以为美,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她和我的不同,也不过是“百步”与“五十步
”的不同罢了。”
的确如你所言,她就是在自嘲,也是警醒读者。她的确写佣人丑、搞小动作揩油,但她
揩油是为了养丈夫和儿子,而丈夫得了钱转身离婚,儿子也是个为了钱而甜言蜜语的人
。杨绛显然是转锋写出了佣人的感情所在,和世态之炎凉。你和你引用的那位读者好像
对此视而不见,呵呵。
杨绛擅长转锋,写人经常先抑后扬。而且不直接说好话,感情表达得含蓄。在这篇文章
里...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0
刚看了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系列纪录片里关于钱钟书和杨绛夫妇的一期:《坐在人
生的边上》,2011年12月17日播放,从钱杨的出生讲到当年,穿插历史图片、视频和当
时的采访,全片46分钟:
http://v.qq.com/cover/1/1o7g8vos10ikqmu.html?vid=v00208ds5la
第一次看到杨绛真人视频,听到她说话——很慢条斯理,真有意思。2001年90岁时口齿
十分清晰;到2011年100岁时已见模糊和苍老,但依旧条理井然,表述流畅。尤其每句
话结尾时都放缓语速,特意把最后几个字念足,韵母拉得完整饱满,几如唱戏般字正腔
圆。常人说话到句末时往往气弱,吞音、吞字现象很普遍;像她这么注意自己的发音、
力求让听众听清每个字的,心思真是细密周到,又很为他人着想。她的口音南北杂交,
南方式的平舌音很多,而北京或北方的音韵和用词也显而易见。咱们版有没有无锡人,
能不能听出她的无锡口音?
视频里除了杨绛,还有一大票外文所的大牛们!一个个以前耳熟能详的铅印的名字突
然栩栩如生地说起话、活动起来,让人好不激动。许渊冲是《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册的
翻译者,是个少年天才;说话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Re: 钱钟书和杨绛
看了两本关于钱钟书和杨绛的传记,还有杨绛的散文集“五七干校六记”。当然脑子里
全是好人好事。。。但网上看,笼底洞!杨绛咬人钱钟书打人。。。大哗。。。别说彻
底颠覆了他们谦谦君子的形象,更是掉到地上很不干净的地方去了。。。本来还要说杨
绛称先生---中国女士称先生,没有几个啊?
现在,呵呵。。。
当然有些指责,钱翻译过毛诗,毛选。。。算马屁。。。但反过来的指责,是钱背后对
毛不敬。。。当然,这些政治有关,我倒以为什么都看不出来了,也没有可指责,或者
反过来,称道的地方。
可以肯定的,是钱钟书和杨绛,狡猾狡猾的,比一般读书人,厉害很多。钱钟书虽然生
活能力一点没有,鞋子左右分不出,但这不等于做人不狡猾。事实上,能写出“围城”
,倒是证明丫入世极深。
wh
发帖数: 141625
22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杨绛写杨必
可能东北这方面也比较先进,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在城建方面的功劳?
煤气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换起来麻烦。我爸妈不会骑车;我会,但我不敢带那么重的煤
气罐。所以每次只能请朋友帮忙。
嗯,那你有耐心。我不大有耐心看自我炫耀的书;觉得写作还是要有分寸,不是随意自我发
挥。
我也没看到过他俩是怎样恋爱的。都是当地世家,大概也是媒人介绍,然后慢慢钟情的
吧。我倒是觉得杨绛出国的初衷,不是要放弃学业。她本来打算在牛津继续读书。后来
发现学费贵;钱钟书一个人的奖学金,没法支撑两个人读书。于是她折中,只旁听,不
修学位。这样也有好处;钱钟书就觉得为了要学位,必须选一些既没用又很花时间的课
,很不值。所以得到硕士以后,再不读博。杨绛可以自由地看自己想看的书。缺点是太
自由,没压力,又有生活琐事要料理,所以进度不快。当然他俩感情一直很好;可能是
我自己看问题比较实际,觉得杨绛不是只讲浪漫。她跟钱钟书出国,应该也是综合多方
因素,觉得是对双方最有利的途径。
另外他们读书不为学位,纯粹因为喜欢而读书,这让我很有共鸣。他们后来转去法国,
也是因为法国拿学位容易,不管学生读什么书。不过杨绛生小孩以后,就不大有时间读
C***r
发帖数: 759
2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当下文学与国际大奖:发现杨绛

2000年05月24日
当下文学与国际大奖:发现杨绛
张耀杰
   就文本本身而言,二十世纪中国文
学史上,至少可以推出鲁迅、
路翎、穆旦、曹禺、杨绛、张爱玲等诸
多并不逊色于诺贝尔文学奖得
主的第一流的文学大家。仅就当下中国
文学来说,如果非要推举出一
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者的话,当然是
非杨绛莫属。不仅如此,杨绛
还是百年中国文学史上,创作生命力最
为持久的一位。
  去年,《北京文学》以一篇洋洋洒
洒数万字的《百年诺贝尔文学
a******e
发帖数: 6689
2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家——读杨绛的《我们仨》
杨绛的《我们仨》真是一本悲情却又温情的爱恋之书。
全书分三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前两部分以梦的形式虚写女儿钱瑗与丈夫钱钟书最后的日子,最后一部分实写几十年来
一家人共同度过的风风雨雨。我最喜欢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虽然它实在沉重,
直叫人读得心伤。
在这个长长的梦里,杨绛把钱钟书的病写成了被“上面”接走,在水路古驿道上的
小船里养病、生活。为了看他,女儿钱瑗陪着自己不辞辛苦踏上古驿道,一程山水一路
离情,纵使阖家团聚,也总还是有太多的前路未明,不叫人彻底放心。这段万里长梦有
很多不合常理的梦幻意象,杨绛把比喻当作实景来写,既神秘,又可把情感的强度表达
得明明白白,比如她写梦中化身听到女儿在病痛中只惦着爹妈,是“心上给捅了一下,
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到后面噩耗连连,心上血泡绽放一个又一个
,直到阿圆离世,“我心上盖满了一双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
读到这些描述,心里难过得书都拿不住了,只能放下歇歇,擦干眼泪平复情绪,才能继
续再读。后面再到钱钟书辞世,杨绛写自己站在乱山崖头千里望夫,目光追踪那艘从瀑
布中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百年的孤独,百岁老才女杨绛
活了百岁的两位著名女人,我所知的就是杨绛和宋美龄。一个是靠权力与荣华富贵滋养的民国第一夫人,一个却是靠文化和内涵所滋养的民国第一才女。按钱钟书的话说,杨绛是最贤的妻,是最才的女。溢美之词,溢于言表。不管怎么样,能活到百岁,活到百年孤独,丈夫死了,女儿也走了,而自己还能坚强的活着,确实需要一种坚强的心态和信念。没有文化素养的人,恐怕难以企及,也受不了其中的孤独和寂寞。
最近我看了杨绛女士在九十多岁高龄写的《走到人生边上》一书,虽然书名上还在吃钱钟书的老本,但内容却是值得一看的。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还能有如此清晰的思路和文采,显然这本身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尤其是她的议论式的杂文,掉起书袋来,还是那么具有学术气息,还是那么学贯中西,博学多识。
虽然她的《走在人生边上》也有不是很好看的单篇,甚至还有瞧不起一般劳动妇比如她家的保姆的精神优越之处。但总的精神层面还是比较充实和温和的。比起《洗澡》和《我们仨》多了一些厚重与温情。当然如果她不是钱钟书的妻子,她的名字或许不会那么响亮,比起林徽因、张爱玲和冰心来,她还显得太隐忍。可以说,为了钱钟书,她牺牲了自己的天地。恐怕,一切皆有缘,一切早注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杨绛的逝世炸出一群伪文化人
杨绛先生的去世消息一出,在略有感伤的同时,就预感到社交app会被先生去世的消息刷屏,一片纪念感伤的声音。但是说实话、这些转发消息哀悼的人中有多少人真的看完或者看过杨绛先生的作品,又有多少人知道她的作品。有的人甚至可能只是连她丈夫钱仲书先生的书都没有完整看完过,可能想到钱老唯一能说出来的也就是围城这本书。杨绛先生的成就不容否认,但是一群只知道他很牛却不知她真正牛的地方以及原因的无知群众在那里感怀,未免有些可笑。
最后,多少人是今天才知道那句被你们疯转的杨绛先生于百岁之时写的人生感悟。
c**a
发帖数: 561
27
1910年生的人、至少可以做这里大部分人的曾祖母吧(爷爷的妈妈)?
居然膝下无嗣?
5月25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杨绛先生长期居住的南沙沟小区,小区门口保安说,
杨绛先生已经去世。因为她没有后代,只有保姆一个人在家,外人必须有国家事务管理
局的确认才可以进入。也是在下午,杨绛先生生前工作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正式
公布了杨先生去世的消息。
wh
发帖数: 141625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嗨!杨绛!
收到ifulemitbbs寄来的杨绛的书《走在人生边上》,非常感谢。我们弟在旁边问,这
是什么呀。我说是杨绛。他现在很喜欢卖弄学到的词,而且喜欢在前面加一个很激动的
嗨,引起别人注意。于是整个晚上他不断地朝我们大叫:嗨!杨绛!可惜杨先生不能亲
耳聆听,不然一定会被这种久别重逢、甚至是前世因缘般的赤子喜悦所感染。
他这个嗨也是跟我学的。他做坏事时我常大叫嗨。他常学我的说话句型。有一次听到他
自言自语:“卫生间好看不?好看个屁!”我想了半天为啥是卫生间,后来想起来那天去
超市,卫生间有盆花,我说好看不。“个屁”绝对是他自己加上去的……我只是在别的
场合偶尔用过……
对了他在超市看到水缸底下的大龙虾用爪子在爬,大叫鱼在走路吗。以后见到疯鱼我告诉他
这是鱼,不知道他信不信。
还有,朋友说他说话腔调像我。其实是有反作用力的。我跟人打电话自报家门我是XX,
他就学我说,而且故意说得很夸张发嗲,搞得我以后每次说我是XX时,总觉得我在学他
说话……要是你们觉得我嗲千万不要以为是我嗲其实是弟在嗲……
还有还有,他现在已经初识男女之别。他爸带他洗澡,他突然说:弟弟有JJ。又说:爸
爸也有JJ。还挺有观察力
k********k
发帖数: 5617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杨绛103岁生日 (转载)
1958年,47岁的杨绛决定“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西班牙语原文翻译《堂吉诃德》。
她无师自通,坚持不懈地完成了这项艰巨的翻译工作。
但是书稿未完全翻译就历尽磨难,“黑稿子”在“文革”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
”,“九死一生”,才总算逃过文革劫难。[2]
杨绛本身通晓英、法两国语言,为使《堂吉诃德》翻译得更准确,她又学习了西班牙语
,並最终在文革中将书稿保护下来。楊絳《堂吉诃德》譯本被公認為優秀的翻譯佳作,
迄今已累計發行70萬冊,是該書中譯本當中發行量最多的译本。
1978年《堂吉訶德》中譯本出版時,正好西班牙國王訪問中國,鄧小平把它作為禮物送
給了西班牙國王。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奖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
十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2]
wh
发帖数: 141625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杨绛的鬼故事:《收脚印》
我也觉得秀外慧中,悲而不伤。我很喜欢杨绛的文章气质,推荐过好几次。一篇是她悼
念八妹杨必:
http://www.mitbbs.com/article/LeisureTime/1611417_0.html
她写得又幽默又伤心,你和applechip大概都会喜欢看幽默文章。上面那个帖子的前后
还有其他人回忆杨必、杨绛、钱钟书及钱杨的父亲,都很有内容。
还推荐过她写的《丙午丁未年紀事》和《干校六记》: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243913.html
这俩的篇幅都是中篇,有点长,都写文革。笔调也是一贯的悲而不伤,独立自强又宽容
风趣。中国女作家很少有幽默的,杨绛算是一位。她和钱钟书常受非议,她的小说《洗
澡》和钱的《围城》一样褒贬不一,主要的批评是对知识分子比较刻薄。她晚期的一些
散文我也不太会欣赏。但她的绝大多数散文我都喜欢。写普通人尤其感人。
s*****r
发帖数: 149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杨绛真的好丑
说起这个来我倒想起大学时听过的一个报告:钱钟书在清华时已经很有名气,杨绛不过
一无名之辈。
杨绛工于心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早就加以算计和安排),最总俘获了钱钟书。 在生
活面前,杨绛是胜利者;钱钟书后来有所觉察,却也随遇而安,纵有不满,也只是诉诸
文字。
当时听了,也是很惊诧的。
现在看照片,也觉得两人有点差距。
不过爱情婚姻的事情,又怎么说得清
只要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行了。
个中的滋味,不是外人能体会的。
wh
发帖数: 141625
3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杨绛真的好丑
杨绛在清华第一年上朱自清的课,写了篇《收脚印》大受嘉许,在大公报上发表,是她
的处女作。我贴过这篇: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826165.html
杨绛的文字很有童趣,幽默生动。她和她笔下的钱钟书都不会做人,厌倦各种人际斗争
,唯爱看书。有个网友说过一段轶事:
“钱是文学所的。有时中午来找杨绛,杨会跟他玩捉迷藏,一旦被钱捉到,就笑成一团
。七十来岁的人呀,全然不顾身旁小辈们的尴尬。”
在我看来,他们互相有一份共鸣的天真。因为身处知识分子堆,看不惯吹捧、谄媚、轻
薄、暧昧、软骨头、背后插刀、卖友求荣等蝇营狗苟的行为,所以写知识分子常常刻薄
,却也入骨三分。
a*o
发帖数: 25262
33
著名学者、钱钟书夫人杨绛去世,许多人觉得奇怪,杨绛是位女士啊,为什么大家都称
她为杨绛先生?
简单说,“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
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
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
也就是说,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
一定完全指男士。
称德高望重的女性为“先生”合适吗?
据“壹读的博客”梳理:
“先生”最早出现在《诗经·大雅·生民》:“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时“先
生”还不是个独立的词。之后,“先生”的意思成了“在前面出生”的意思。《尔雅·
释亲》中提到:“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再后来
,“先生”就逐渐变成代指年长于自己的长辈了,而且尤其指男性。
由于德行好、品格高、有知识的长辈,会承担教育后辈的职责,于是“先生”自然
而然演变出了“老师”的含义,也成了对知识阶层的尊称。战国时代的士,就接受了“
先生”这样的敬称。
除了受人尊敬的师长,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先生”逐渐被用于某些高深莫测的职
业。在老百姓眼中,...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6457
34
林徽因和杨绛性格可能是很不同。比如说对待喜欢自己的男人的这件事。
林徽因感觉是很enjoy男人们爱慕她,围着她转的那种,她也因为这个在网上被很多人
诟病。而杨绛正好相反,比如费孝通在钱老过世后去看杨绛,杨老直接对费老说“你也
不要知难而上了”,这个也被很多网友骂“自恋”、“毒舌”什么的。
我很欣赏杨老的做法,斩钉截铁,不浪费和折磨别人的感情,看似无情实则却是大大的
有情。有人说杨老自恋,但是从费老在晚年写作时还一厢情愿地称杨老为“初恋女友”
来看,杨老还是话出有因的。
但是林徽因享受别人对她的爱慕,这或许是别人说她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表现,我倒也
不觉得是个什么特别大的事儿。
文人就是这样,写点东西就特别容易流露出自己的小情绪,而人除非修养到彻底无欲无
求的境界,很难没有小情绪。而且他们的作品一旦发表了,即使之后他们修养提升了、
改变看法了,作品里的话也很难收回,只好任由大家评说了。

发帖数: 1
35
105岁高龄的杨绛先生离世后,关于她老人家的文章把我们都刷屏了,朋友圈全是她的
文章,很多都没想看,因为是我对杨绛先生不是很了解,看的书也不是觉得很好。但是
看了说她九个最经典的话。
看了下觉得很好,马上写了评论,结果发现有些话是假的,是人家冒名写的其中那段我
觉得最好的话,就是其他人冒名代写的。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
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于是有媒体马上站了出来,尊重杨绛先生,请务必在朋友圈里消灭这段话!
我现在在想,为什么网络里经常会出这种谣言了,而且最无语的是,谣言大家都还信。
比如说某地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火车票和身份证等,让大家帮忙转发,这早就被证实
是谣言和骗术了。其实谣言的流传出了我们很动人常识不太好,容易被骗外,也出了一
些谣言看上去像真的一样,主要还是这些 谣言针对我们普通人最感兴趣的地方,大家
看了,哇是这样的,而且这些谣言一般还很正能量,很美好,所以大家都去传播。
M********c
发帖数: 11672
36
看完啦,很好的一集纪录视频。对杨绛的感觉就像是里面解说词:说话慢条斯理,举止
文雅贤淑。听杨绛说话感觉很亲切,就是那种长期居住工作在北方的江南人口音,那种
特意咬重音时仍是轻声细语斯文柔和的语气,那种天真烂漫善意仔细又认真的气质,温
润的聪明倔强,跺脚喊就不是事实的着急争辩。杨绛典型的知书达理温柔江南女子啊。
钱杨真是神仙眷侣。两人49年坚决留在国内的决定很让人感动,而后封笔那么多年被浪
费的光阴又令人惋惜。
D******6
发帖数: 6211
37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杨绛写杨必
嗯,我在杨绛的文集里看过这篇记杨必,是,写她妹妹从小就很聪明,她爸爸也特别宠
爱,因为杨必非常象杨家另外一个聪明早逝的二女儿。
我看《洗澡》的时候也想到杨必,因为同样一个不常用的字做名字,同样非常聪明漂亮
有主见的人。我胡猜杨必兴许也象姚必一样有个无法嫁的soulmate才决定独身的吧,赫
赫,太八卦了。
杨降谦虚简朴是用他们那时的有钱人人家的标准吧,赫赫。就象她们家几乎从来没有断
过保姆在她笔下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虽然她家才3口人。她在牛津要学着自己做饭开
火,钱钟书还劝她不要多事——在他们的眼里不会做饭才是正常的,赫赫。
杨降文笔很好,叙事清晰简洁,对自己家人总是很赞美,不过也是人之常情。她说她妈
妈皮肤好从来不用脂粉,只用甘油,她们也只用甘油,也是间接说她们皮肤都很好。不
过,我很佩服杨绛的幽默开朗性格,她的干校六记写得也挺有意思的。她说她自己年轻
时就被同学叫猴子脸——好像是总嘻嘻哈哈的意思吧。
杨绛文中提到的圣约翰大学是哪里?是不是复旦名人太多了,杨必没有被提到?我忘了
后来哪里看到,国内普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是钱媛编的。不过,你要是英文系的未必
用的是。
D******6
发帖数: 6211
38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杨绛写杨必
哦,我以前看的了。也许也和杨绛写的我们仨混了。好像她写钱媛小时候学认字,特别
聪明过目不忘的时候,她说她爸爸也沉吟,说过目不忘是有的,因为想起了早逝的二姐。
杨绛写她和钱钟书在牛津留学学做饭的日子其实挺温馨的。而且,我觉得她的性格挺好
的,虽然在国内是大小姐,但是,出了国,为了省钱为了让钱钟书吃上顺口的,就可以
学做饭。一个人无所谓会不会,主要在于想不想学。
钱钟书经常被说的那么书呆子,做早饭真是又有心又会做,其实很体贴,一点也不书呆
子。为了他这么体贴的早饭,他的妻子的确什么苦都愿意为他吃了。不是说后来在上海
,为了支持他写围城,杨绛也甘愿做灶下婢。
H********g
发帖数: 43926
39
来自主题: Joke版 - 杨绛真的好丑 (转载)
发信人: liliane (土肥圆闲二),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杨绛真的好丑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8 00:43:24 2016, 美东)
不单杨绛,民国女作家普遍难看,在丁玲冰心张爱玲凌淑华萧红的衬托下,杨绛看起来
还算顺眼,林徽因和苏青更是鹤立鸡群,难怪这二位裙下之臣络绎不绝
苏青曾经刻薄过冰心的长相,说觉得冰心长得难看却爱在文章里卖弄女性美,看完冰心
的照片就没兴趣再读冰心的文了。。。同性之间刻薄起来真是狠准稳。。。
k*******2
发帖数: 4163
40
原来是猫老转贴,并不一定代表猫老的观点。
记错了 :)
发信人: laocat (猫老), 信区: Joke
标 题: 杨绛真的好丑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7 09:27:43 2016,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pascaldechin (小帕),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杨绛真的好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6 03:22:07 2016, 美东)
文豪兄一直推崇杨绛,我到今天才发现,她长得真是丑啊。
s****g
发帖数: 274
41
5 年前出国,只随身带了一本中文书, 那就是杨绛的《我们仨》。你对杨绛写作水平
的蔑视实在难以让人苟同。 他们俩的写的书我大体都读过(译著不算)。钱钟书和杨
绛的文风很不一样。 钱钟书的文犀利, 深刻。看他的文, 就像看一个绝顶聪明人在
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分析事情,毫不留情的把生活得本来面目揭开示与你看。他写的东西
能让人的心情挺郁闷的。杨绛则不同。我觉得她的文风和冰心的好相似。她总是很恬淡
的写身边的事,让人觉得很温暖。她那从从容容的态度让人钦佩。在我眼里,她也许不
如钱聪明,但她比钱更有智慧。每当生活不顺的时候,我就看她的书。她的文给人一种
力量。个人感觉她的写作水平很高,呵呵。
x***p
发帖数: 34
42
来自主题: Whisper版 - 读杨绛的《我们仨》
今天从朋友那里拿到《我们仨》,我一直想读,苦于在tigercool上总不能order到。今天
拿到手,一气呵成,泪水欢笑,痛快痛快。
第一次从网上看到书评,只看了几个字,“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顿时觉得凄苦若干,
言语无法表达。看到书中杨绛与钱钟书在巴黎得知杨绛母亲已经在抗日中逃难时去世,“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计劝
慰,我就狠命忍住。我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是我没有意识到,悲苦能任意啼哭,还
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这里我第一次落泪。看到这里,恨不得两个
人相聚在不分离,人生苦短,思念太久太长。
高兴的也是有的。比如杨绛之女园园“已三四岁了,总说没坐过电车,我以为她不懂事。
一次我抱她上了电车,坐下了,我说:这不是电车吗?她坐在我身上,勾着我脖子在我耳
边悄悄的央求:屁股坐。她要自己贴身坐在车座上,那样才是做电车。”。我笑得要死。
小孩子真是有趣可爱。
也有睿智的,钱钟书被调任翻译毛选委员会的工作,“晚饭后,有一位旧友特雇黄包车从
城里赶来祝贺。客去后,钟书惶恐地对我说:他以为我要做‘南书房行走’了。这件事不
x*****u
发帖数: 3419
4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钱钟书与杨绛二三事z
钱钟书与杨绛二三事
[德]莫芝宜佳
(本文字数:3288)     《读书》 2006年第10期
字号: 【大 中 小】



钱先生和杨绛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不
过因为种种原因,再加上忙忙碌碌的,所以耽误了太久,实在惭愧。现在,钱先生已经
去世多年了,此次去北京,特意写下这篇短文交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女士。
翻译“围城”
解释钱先生给我的帮助,应该从我学汉语开始:我在中学学习了古希腊文和拉丁文
,以后在大学专攻英美文学,中文只是副科。写博士论文时,我的论文题目是《庞德与
中国》。由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专心研究汉学。
我开始学中文的时候,情况跟现在大不一样。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汉学系学习,是先
从儒家、道家的经典开始,同时也学习新中国的革命文学。那个时候,我脑海里的中国
文化是神秘的、陌生的,与西方截然不同。一九七八年,我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国际
汉学会议,在那儿听到钱钟书先生的报告。他用英语演讲,却完全不需要看讲稿,脱口
而就,很精彩。和钱先生的相遇,对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他给我打开了通向中国文
化之门。认识钱先生使
m*********r
发帖数: 76
4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怀念陈衡哲-(杨绛)
『闲闲书话』看杨绛先生的文字
作者:什么粥 提交日期:2004-7-15 19:32:00
杨绛先生的文字一点都不见轻浮,在厚实中透出幽默与从容。仿佛是有意为之,却又
随心所欲。她老人家文字经营得真好。
我一有写得烦躁的时候就从她那寻求安宁。怀念陈衡哲
作者: 杨绛
来源:世纪中国
“你和我的妹妹真像”
我初识陈衡哲先生是一九四九年在储安平先生家。储安平知道任鸿隽、陈衡哲夫妇要
到上海定居,准备在家里摆酒请客,为他们夫妇接风。他已离婚,家无女主,预先邀我做
陪客,帮他招待女宾。钟书已代我应允。
钟书那时任中央图书馆的英文总纂,每月须到南京去汇报工作。储安平为任、陈夫妇
设晚宴的那天,正逢钟书有事须往南京,晚饭前不及赶回上海。储安平家住公共租界,我
们家住法租界,不仅距离远,而且交通很不便,又加我不善交际,很怕单独一人出去做客
。钟书出门之前,我和他商量说:“我不想去了。不去行不行?”他想了一想说:“你得
去。”他说“得去”,我总听话。我只好硬硬头皮,一人出门做客。我先挤无轨电车,然
后改坐三轮到储家。
那晚摆酒两大桌,客人不少。很多人我也见过。只因我不会应酬,见了生人不敢说话
,也记
s*******w
发帖数: 2257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杨绛103岁生日
正在看《听杨绛谈往事》
吴学昭著
===============================
这是杨绛唯一授权的回忆录。
s*******w
发帖数: 2257
4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杨绛103岁生日
正在看《听杨绛谈往事》
吴学昭著
===============================
这是杨绛唯一授权的回忆录。
c******r
发帖数: 231
47
无语~~~~
2011年恰逢杨绛先生百岁生辰,《百年风华:杨绛传》(京华出版社)出版.
h******i
发帖数: 21077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ldMo (老莫劳模),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钱钟书、杨绛在文科人里也是末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6 12:28:51 2016, 美东)
钱钟书和杨绛文革中咬人殴人事件,这对夫妇人品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钱钟书在文革里为毛诗翻英文,大表忠心,媚顺可掬,其实是大受欢心的,和傅雷老舍
不能比也就罢了,毕竟不是谁都硬骨头,谁都有知识分子气节的毕竟品格庸下,怕死怕
硬,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还要欺凌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事后还要反复粉饰撒谎造谣
,被别人泼脏水,那就只能人品过于恶劣了钱钟书夫妇就是如此九十年代,这对夫妇大
概觉得自己不光彩,对别人的宽容当成软弱可欺,想要掩盖粉饰自己恶行,先在南方周
末上发表文章,重提旧事,在文中竭力把自己涂抹成勇殴怒打革命小将的壮士,别对方
丑化传承所谓革命小将,真是令人钦敬无比。 这对男女什么变得如此刚烈了? 真令人
刮目相抗而事实如何呢,被他们殴打的林非夫妇本身就是一对受迫害被改造的知识分子
,怎么就成了革命小将? ?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