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心慧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l******i
发帖数: 466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zhi (良知),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毛腊肉应该广为人知的故事:3 当汉奸领狗粮摆脱困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9 01:46:22 2010, 美东)
(节选自 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本段摘要: 因为游手好闲而穷困潦倒的老腊肉,终于找到出路,充当死大林侵华的走狗,
每月领取100元的狗粮,生活一下子富有了.......)
3 温热的信仰者
1920~1925年 26~31岁

与共产党结缘的同时,毛泽东也陷入了恋爱,对象是他从前老师杨昌济的女儿杨开
慧。他比毛小八岁,后来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

开慧於一九0一年出生在长沙城外一个田园诗般的村子裏。生下不久父亲留学去了
日本、英国、德国,一去十多年,出身书香人家的母亲把她抚养长大,从小娇弱易感的
开慧出落成一个既感情缠绵又落落大方的闺秀。一九一三年春天,父亲从国外回来,带
来了欧洲的生活方式。男学生来访时,开慧也同他们一起用餐说话。这在当时还很少见
。美丽优雅的开...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佛法的一个问题
心經講義 ZT
达赖尊者 2002年于台湾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关于佛法的一个问题
心經講義 ZT
达赖尊者 2002年于台湾
經典曾說藉由聽聞的力量才能分辨什麼是法?什麼是非法?什麼是暫時利益?什麼是究
竟利益?什麼是所取或什麼是所斷?這不是天生所能了解的,必須藉由聽聞學習才能了
知。
由聽聞的力量了解應取應捨,了解是非,斷十惡業、行十善業,進而去守戒,包括別解
脫戒、居士五戒、沙彌戒和比丘戒。
也藉由聽聞的力量斷除散亂心、昏沈掉舉,培養正知正念而成辦專一、凝靜的不動三摩
地。
進一步,由聽聞所生慧、思所成慧直到修所成慧,緣空性的止觀雙運,現證空性而得到
涅槃。以上是經典提到聽聞的種種功德。(註:源自聽聞集「由聞之諸法,由聞遮諸惡
,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無論是世間或是出世間,「聽聞」均扮演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國對教育及知識的提升非
常重視,台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很高,我很隨喜,但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大多是在追求外在
的物質,我們以為快樂是由來自於物質的滿足,但事實上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卻沒有
想像中的快樂。那是因為所學的知識與追求的快樂目標不符合而導致的。真正快樂的知
識,應該建立在心靈上,我們應從內心提升,來追求心靈的喜悅,才能得到究竟的快樂。
許多宗教因而發展了...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熊春锦---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来源: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读书会 作者:熊春锦发布时间:2009-05-11
http://www.dedao.org/home/html/laozi/20090511/526.html (里面有图片)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读书会
2009 04 19
熊春锦
一、人类六大发展阶段和相应的道德修养方法
今天,我们接着讲第三讲。
主要就是介绍一下“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也就是紧密地将道家的学问、儒家的学
问,以及我们传统的根文化与我们的生命健康联系起来,来探讨一下这里面的关系和来
龙去脉。
在研究这个主题的前提下,我们要知道,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老子有句名言:“知人
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就是说,既要知道别人,也要知道自己。后世的兵家学说,也
曾经深化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实际上,我们对于我们自我生命真相的研究,既
要知道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生命的各个发展时期。根据道家的
学说以及古代医家的学说,人生可以分为这么六大发展阶段。

在这六个阶段里面,古代全部是利用道德修养来制约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六个阶段。也...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劝诫各位佛弟子
抱歉不能详细回答,由于时间关系。另外,真想认真了解,就要认真读原经,然后可参
考大德的解说(多位),这样可尽量完整和准确理解些。这里有个网站,关于阿含经的
,我感觉很好的,我过去把这里的许多经文都打印出来再读的。
http://www.jcedu.org/fxzd/ah/index1.htm
这里网上,大家都是随便谈谈,笑谈而已。
1. 慈悲喜舍如何修?我记忆中,阿含经中没有告诉大家如何具体地修慈悲喜舍,如先
怎么对家里人慈悲,然后扩展等等这些东西。佛主要就是赞叹这慈悲喜舍,说其功德益
处非常多,要无量,是无量心。所以要扩展到所有一切事物事情上来,而不是只对某些
人慈悲。有这心,保持这心,扩展这心。当然有这心,就会引发出行动和语言,善言善
语,善行慈行等等,而不是只有这心,无有善行的。佛为什么没有说具体如何做呢?我
认为很简单,根本没有必要讲太细如何做了。如佛说“诸恶莫做”,我们基本不用问“
怎么样诸恶莫做?”
这里有篇文章《《阿含经》中的四无量心》,我没有细看,感觉还可以,可以参考一下:
http://hk.plm.org.cn/gnews/2007211/200721144023....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6
内容摘要
本文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对唯识学的认知范畴进行了剖析,进而对唯识学的认知理
论作了总结和概括。本文首先对想心所进行分析,指出了想心所的各种类别,分析了想
心所与前五识和第六识结合时所起的不同作用,厘清了想心所的基本心理功能(即当前
想与五识形成感觉、当前想及五不同缘想与第六识形成知觉、过去想未来想及言说随眠
想与第六识形成表象、随觉想与第六识形成概念),从而奠定了唯识学认知理论的基础
。进而,本文描述了唯识学的认知过程,包括从认识的引发到感觉的内容,以及唯识学
关于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和判断推理的相应范畴和基本理论。最后,本文阐述了唯
识学认知理论的主要特征,指出在此理论中认知范畴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此理
论的根本特点是为修行服务,并以心识结构的“四分说”为例探讨了此理论的特色。
关键词
想心所·四种意识·作意心所·触心所·实法·五心论·寻伺心所·慧心所·心识结构
的四分说。
唯识学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既有与现代心理学的
范畴同义的一面,也有与后者不尽相同之处。且有些唯识心理学的范畴,其涵义十分隐
晦,十分费解,故而本文拟将唯...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7
《宝王三昧忏》续跋
《宝王三昧忏》乃先师夏莲老晚岁最后之巨著。“忏”者,梵语“忏摩”之略。正译为
“乞容恕”,旧译为“悔”。音义结合,名为“忏悔”。《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
,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是故古云:“灭苦之要,莫过忏悔。”
普贤大士曰:“我于过去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
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本仪中广列当世众生种种罪恶,其邪妄险毒,
倍蓰于前。若不速忏,果报堪悲。
夫忏法有事、理二类。仪中严净道场、礼佛诵经、随文忏罪,是为事忏,亦名作法
忏。至于仪中“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若欲忏
悔者,端坐念实相”等,乃观照无生,从容中道之妙行,是为理忏,亦名无生忏。唐清
凉国师曰:“事忏灭末,理忏拔根。”本仪寓理忏于事忏,人人皆可入手;从作法契无
生,念念灭除罪根。方便究竟,微妙难思。
又此忏名为“宝王三昧”者,盖宝王三昧即念佛三昧。本忏以法藏因行,为自典范
;弥陀果证,作我依归。仪中之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即《往生论》之“五...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8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李圆净居士原著
演培法师白话讲述
第一篇 拔病苦
第二篇 救厄难
第三篇 兴福慧
第四篇 度生死
第五篇 广劝惩
第六篇 普示现
第一篇 拔病苦
★晋朝有个和尚,名叫竺法义,住在兴宁中始宁山上,很精细的研究所有的佛经,从他
学习的学生经常有一百多人,当咸安二年的时候,他感觉生起心气病来,病得很久,所
以他就一心一意的虔诚归依观世音菩萨,忽然有一天梦见一个人破开他的肚皮,把他的
肠胃都拿了出来,并且洗刮他的五脏六腑,看见有结成一块块肮脏的东西很多,都把他
洗得干干净净了,再放进去,还原缝好,对义说,你的病已经除掉了,当他一觉醒来,
果然病都好了。宋朝尚书令官员傅亮编撰这件事的奇迹,常常说,他的父亲在世时,和
义一起游山玩水,义也常常说这件奇事,听到的人没有一个不肃然起敬的。(太平广记)
★元魏时(即北魏孝文帝亦称元魏)名道泰,住在常山的衡唐精舍,曾经梦见有个人告
诉他说,你的性命将于四十二岁的时候,当寿终正寝,到了那个时候,果然生起很严重
的病来,他自己忧虑必定会死,将他所有的衣食资产多为布施,有位朋友对他说,我听
见供养六十二亿菩萨,和念一声观世音的人,得福恩是一样...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69
9
依靠闻、思、修行的智慧超越轮回---索达吉堪布
一、闻慧;二、思慧;三、修慧。
智慧度,与前五度是相辅相成的。有人认为,只要有智慧就够了,不必积累世俗资粮;
有人只重视世俗资粮,忽略智慧,其实这都不合理。萨绕哈巴说过:“离悲空性见,非
获殊胜道;若唯修悲心,岂脱此轮回?”因此,对于真实的解脱而言,智慧度与前五度
,二者缺一不可。
对此,有些经典也以眼目与双足为喻:只有眼目而没有双足,则到不了目的地;只有双
足而没有眼目,则不知方向。智慧如眼目,五度如双足,也就是说,只有智慧而不修五
度世俗资粮,则不能到达彼岸;只修五度不修智慧,也无法获得涅槃。因此,只有二者
双融,才是真正的殊胜之道,也是智慧与方便双运。
可能是前世串习不同的缘故吧,有些人只喜欢空性,一听《中论》、《入中论》就感兴
趣,但听到《前行》、《藏传净土法》就兴致全无:“我只想听空性,加行修不动。”
但有些人正好相反,一听空性,就有点“高山反应”,云里雾里的:“我还是念咒吧,
我就喜欢布施、持戒,光发心多好啊!”昨天有个人听完《释量论》后,说:“这一堂
课,我都念了‘超越轮回的心咒 ’,非常感谢您!”(众笑)
但实际上,智慧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危机意识的喇嘛教
索徒等喇嘛教徒实际等同于“主张一念不生时即是成佛”的六识论常见者,落于外
道恶见断常二见之中。当年错悟的卧轮禅师亦宣说“对境心不起”同类恶见,已遭六祖
惠能破斥。诚如 克勤祖师所云:“若向脚跟下,一念不生全体显露,则净裸裸、活鱍
鱍。”祖师的意思,并不是说意识一念不生时,即是空性真心的显见,而是说当意识练
到一念不生时(编案:其实是净念相继),在这个参禅的关头时节,福德因缘成熟的学
人,便能够在一念相应之下,证得那个本来就一念不生而非修行后才一念不生的第八识
真如,是现观与五蕴自己相随自在的真如心第八识;一见之时即是全见,全体显露而不
是只见牛尾才见牛后腿那样一分分逐渐看见全体,所以一见之下更无拖泥带水,当下现
证全体真心净裸裸、活鱍鱍,是第八识真如心本来就没有任何贪瞋而自性清净、不假修
行,也是时时刻刻运行不断而“活鱍鱍”的,不是想象之法,所以才一见之下就看见第
八识真如心的本来自性清净万德庄严,这不是落在意识境界中可以思惟而知或模仿得来
的。
所以,祖师说:“傥或思量拟议即没交涉,所以道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即名为佛。”
倘能于意识一念不生时,意识前际断时,一念相应,得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未到地定
所以修学佛法的菩萨们,在初始之前,您要真实断我见,您就要认清楚凡夫是如
何著相,而落于很浊重的人、我、众生、寿者相而生死不断;而外道又是如何错误的以
为,我只要意识能够入于定境,我的意识不要去攀缘人相、我相、众生、寿者相,那么
我就解脱了、我就涅槃了。这两种都不是真实的离相,不是真实的无相;只有佛法里面
的如来藏,这个实相心才离于一切言语、离一切影像。这也是为什么正觉讲堂要施设无
相念佛来作为断我见,证得未到定来断我见—以定然后而慧—这样一个施设的一个目的。
无相念佛虽然不是真实无相,不是真实离相,不是如来藏,可是依无相念佛的练习
,依拜佛这样子的一个法门的施设,可以让众生们——修学佛法的众生们,能够渐渐地
摄心为戒,乃至能够渐渐地净念相继,而发起未到地定。依于这一个能够离开五尘境干
扰的一个意识的定心——初禅之前的未到地定,依您有三归、您有五戒、您有菩萨戒,
依这样的善心,乃至依您在修学定慧之外,还有努力地在修集福德。您有努力地依于定
慧,而来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一切烦恼“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依这样子种种的四
种修。
“修学知见、修习定力、修除性障、修集福德。”这四...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12
赵忠和道衍和尚只不过对答了几句机锋,却怎么扯到勘破生死上去了?
有句老话:“来则欢喜去时悲。”
赵忠问道衍:“甚么处来”?“怎么来”?道衍回答:“来处来”,“欢喜而来”
,其实就正暗合了这句老话。“来处来”,讲的是“出生”;“欢喜而来”,讲的是未
学佛法前的一点“尘心”,凡夫俗子嘛,总是喜生恶死。而到了最后回答“怎么去”:
“陌上花开,缓缓归去”。虽然“去”了,但并不“伤悲”,很云淡风轻,讲的却正是
学佛后的一种感触,即勘破生死。
——确实很有禅味。
听了赵忠的问话:“小和尚年纪轻轻,就勘破生死了么?”
道衍答道:“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
“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出自北宋王安石的一首词,调寄《望江南
》。全词是“皈依法,法不可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乃是一首“禅诗”。
单就“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一句而言,意思是说:“愿我的六根能
够不为境转,寂静而无诸烦恼。心就好像月光照琉璃,不再被世间的表象迷惑,而能明
了诸法的本性”。
道衍为什么没有正面回答赵忠的问话,...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3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七十六章 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相比徐俌的登场,当姗姗来迟的傅容面对面站在国子监祭酒章懋和一应学官面前时,却
是根本看不出之前在马车上的狂怒和暴躁,脸上反而还挂着一如既往的淡淡笑容。眼见
这些文官不情不愿地或是拱手或是躬身见礼,他拿着手绢捂着嘴咳嗽了几声,这才拿下
了手绢。“没想到咱家不过是偶尔和郑公公一道出城逛逛,居然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这世事还真是反复无常。”傅容说着这话,目光又意味深长地扫过了那些面色极其不
好的学官,语带双关地说,“教导圣贤之书的国子监居然闹出了这样沸沸扬扬的风波,
章大人和诸位打算如何解决?”“律例上怎么说,就怎么解决!”章懋今天着实是被气
得狠了,脱口迸出了这么一句话,随即便冷笑道,“公理正义正在人心,老夫就不信,
有人敢指鹿为马横加构陷!”“章大人这话说的,敢情这风波闹得这么大,你国子监就
完全是冤屈不成?”傅容哂然一笑,话语却是犹如刀子一般毫不留情,“既如此,不算
协同守备,如今南京守备总共四个人,咱家年纪一大把了,懒得理会这许多麻烦,就让
魏国公成国公郑公公,再加上都察院锦衣卫应天府大理寺,一块来料理今天这桩事情如
何?”傅容一开口就把南京地面上最...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4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七十六章 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相比徐俌的登场,当姗姗来迟的傅容面对面站在国子监祭酒章懋和一应学官面前时,却
是根本看不出之前在马车上的狂怒和暴躁,脸上反而还挂着一如既往的淡淡笑容。眼见
这些文官不情不愿地或是拱手或是躬身见礼,他拿着手绢捂着嘴咳嗽了几声,这才拿下
了手绢。“没想到咱家不过是偶尔和郑公公一道出城逛逛,居然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这世事还真是反复无常。”傅容说着这话,目光又意味深长地扫过了那些面色极其不
好的学官,语带双关地说,“教导圣贤之书的国子监居然闹出了这样沸沸扬扬的风波,
章大人和诸位打算如何解决?”“律例上怎么说,就怎么解决!”章懋今天着实是被气
得狠了,脱口迸出了这么一句话,随即便冷笑道,“公理正义正在人心,老夫就不信,
有人敢指鹿为马横加构陷!”“章大人这话说的,敢情这风波闹得这么大,你国子监就
完全是冤屈不成?”傅容哂然一笑,话语却是犹如刀子一般毫不留情,“既如此,不算
协同守备,如今南京守备总共四个人,咱家年纪一大把了,懒得理会这许多麻烦,就让
魏国公成国公郑公公,再加上都察院锦衣卫应天府大理寺,一块来料理今天这桩事情如
何?”傅容一开口就把南京地面上最...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日内观开示--第三天[转载]
第三天开示
八正道:慧(pabba)~闻慧、思慧、修慧~次原子粒子(kalapa)~四大(四元素)~
三个特质:无常、自我的虚幻本质(无我)、苦~透视表相
第三天已过去。明天下午你将进入慧(pabba)的领域,八正道的第三部份。没有慧则
修行之道仍不完全。
持戒是踏上修行之道的第一步,也就是不伤害他人;但即使你不伤人,却仍被自己心中
产生之不净杂染所伤害。所以要修定(samadhi),学习控制自心,抑制不净杂染的生
起。然而,只是压制并无法断除不净,不净杂染仍然在潜意识中不断繁衍扩增,持续造
成对自己的伤害。所以正法的第三步骤-慧:既不是放任,也不是压抑,而是让不净杂
染浮现并连根拔除。当这些不净杂染被根除,心便不再受污浊烦恼束缚。而一旦心净化
了,便会自然对他人充满善意、慈悲,自然不会有伤害他人之举。相同地,也自然不会
伤害自己,也就会有健康快乐的生活。所以,八正道的每一步骤必需导向下一步。戒引
导你去发展定-正确的专注;定引导你发展慧,净化心的智慧;慧引导你至涅盘(
nibbana),从所有不净中解脱,完全证悟。
在八正道中与慧有关的有两项:
(7)正思惟(samma-savkap...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0章 法眼宗风
第10章 法眼宗风
一、文益创法眼
文益(885-958),俗姓鲁,余杭(杭州)人。年甫七岁,即投新定之智
通院全伟落发,弱龄即受具戒于越州(绍兴)之开元寺。后于明州(宁波)育王寺希觉
禅师门下习律,同时“傍探儒典,游文雅之场”,希觉称他为“我们之游、夏”。后到
福州长庆寺谒长庆慧棱,未契玄旨,乃结伴从西湖出游,因大雨,停留在城西之地藏院
,得参桂琛。桂琛问他:“行脚作么生?”文益曰:“不知。”琛曰:“不知最亲切。
”文益豁然开悟。又指庭下片石问他:“寻常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且道此石在心内
。在心外?”文益曰:“在心内,”琛云:“行脚人著甚么来由安片石在心头?”益窘
无以对,遂放下包袱,依止月余。从“词穷理绝”处悟“一切见成”、言下大悟。至临
川(江西抚州),州牧请住崇寿院。由此传法,四远参徒翕然而至,不下千人。南唐初
(937后)受江南国主李氏之请,住金陵报恩院,号净慧禅师,再迁清凉寺,持续开
堂。异域慕其法者,涉远而至。玄沙正宗,兴于江表。周显德五年(958)卒,谥大
法眼禅师。著有偈颂、真赞、铭记、诠注等,共数万言,流布天下。现存《语录》、《...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四章东山法门
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地理环境优越,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黄金水道,
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
在这个地方,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营宇造像”、教化四方徒众整整半个世纪。
经过他们父子的阐扬下,禅宗局面焕然一新。
01 四祖的丰功伟绩
四祖一生当中写下许多浓墨重彩的笔迹:他不仅把顿法带到江南,而且传播到江东
。从此,黄河内外、大江南北、江西江东都植下宗门种子。
他开创道场,造寺立像,使得达摩以来包括二祖三祖那种独来独往的云水生涯,变
成更加固定的团体生活,从而容易摄受天下学子。当时的双峰寺,就像抗战时期的延安
,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成为一大宗派山头。四祖可以说是宗门史上第一位“五百人大
善知识”。
他教人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把《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和《文殊说般若
经》的“一行三昧”结合起来,制作《入道安心要方便》,为僧俗提供各种入道方便法
门。从楞伽心要到般若法门,这是从道信大师开始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四祖临终前也表演了一个节目,成为后代祖师的楷模,形成禅
宗特有的家风。他预先嘱咐弟子...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四章东山法门
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地理环境优越,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黄金水道,
古称“七省通衢”、“鄂东门户”。
在这个地方,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营宇造像”、教化四方徒众整整半个世纪。
经过他们父子的阐扬下,禅宗局面焕然一新。
01 四祖的丰功伟绩
四祖一生当中写下许多浓墨重彩的笔迹:他不仅把顿法带到江南,而且传播到江东
。从此,黄河内外、大江南北、江西江东都植下宗门种子。
他开创道场,造寺立像,使得达摩以来包括二祖三祖那种独来独往的云水生涯,变
成更加固定的团体生活,从而容易摄受天下学子。当时的双峰寺,就像抗战时期的延安
,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成为一大宗派山头。四祖可以说是宗门史上第一位“五百人大
善知识”。
他教人诵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把《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和《文殊说般若
经》的“一行三昧”结合起来,制作《入道安心要方便》,为僧俗提供各种入道方便法
门。从楞伽心要到般若法门,这是从道信大师开始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四祖临终前也表演了一个节目,成为后代祖师的楷模,形成禅
宗特有的家风。他预先嘱咐弟子...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9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淨行品第十一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
?云何得不害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毀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壞身、語、意業
?云何得不退轉身、語、意業?云何得不可動身、語、意業?云何得殊勝身、語、意業
?云何得清淨身、語、意業?云何得無染身、語、意業?云何得智為先導身、語、意業
?云何得生處具足、種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
無畏具足、覺悟具足?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
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
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毘鉢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
起善巧...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0
用4大和空
来做解构的分析, 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包括情绪和心理状态)都可以拆解成4
大和空
比方说如果情绪(本身不是一个问题, 是情绪带了的感受)的不爽带来了胸口的闷,
那是地大过了其他, 会导致没有胃口吃饭, 如果你去跑步, 会使胃口大开, 那是因
为火对胸口的地大的特质进行了调节, 如果整天注意身体松快挺直(不僵硬), 这样
风对胸口的硬 和“积”会有疏导的作用。
所以这部经是在说当观呼吸到了一定地步以后, 对四大的觉察和调理
整个的process 其实就是一个无我的过程
下面转至庄春江工作站
===========================================
中部62經/教誡羅侯羅大經(比丘品[7])(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取鉢與僧衣,為了托鉢進入舍衛城。
那時,尊者羅侯羅也在午前時穿好衣服後,取鉢與僧衣,緊隨在世尊之後。
那時,世尊回顧並召喚尊者羅侯羅:
「羅侯羅!凡任何色,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
、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色都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上人”一词,通常是尊称等觉菩萨才用的,譬如《维摩诘经》卷二:“如是等十
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CBETA, T14, no.
475, p. 548, b16-17),此段经文所说上人者,即是尊称维摩诘菩萨;看来证严法师
似以等觉菩萨自居,所以纵令信徒称之为上人而无拒受之意。但是在现前的理证与教证
上,都已证明证严法师只是尚未断除我见的凡夫,理由是:从声闻法的阿含解脱道来说
,她至今仍然主张“意识却是不灭的”,与世俗人一样落在意识心中,也与常见外道相
同而无异,具足凡夫本质;从菩萨法的佛菩提道来说,她至今仍不肯承认有如来藏,又
未曾证得如来藏,所以也是尚未进入第七住位的贤位菩萨。由这二个写在书中的证据来
看,她既未否定意识心,既不知意识心是常起常断的生灭性,不知意识心的自性是缘起
性空,所以显然未证能取、所取空,则是尚未圆满六住菩萨观行、乃至是尚未修习六住
般若空义的人;她又未证得禅定,显然也是尚未圆满五住证量的人,最多就只能说她是
四住位的菩萨了(虽然这样说有点儿高估了她),所以她至今仍然只是未断我见的凡夫
。以凡夫菩萨而接受等觉菩萨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人民的名义 全文txt
天空响起阵阵雷声,一场雷阵雨不期而至。陆亦可一行人冒雨穿过院子,上了面包
车。车刚开到大门口,就被两辆公安警车堵住了。
陆亦可走下检察警车,一警官拦在面前。陆亦可认识,是京州公安局的秦队长。她
出示证件,秦队长也出示证件。她执行公务,秦队长也声称执行公务,双方寸步不让,
各说各的理。秦队长让陆亦可到市局的看守所去接受蔡成功的举报。陆亦可冷笑不止,
道是蔡成功万一在你市局看守所一觉睡过去,来个心脏病发作呢?谁负得了责任?陆亦
可明说了,她要防止有人对她的举报人和重要证人搞杀人灭口。秦队长也把话挑明了:
你们这位举报人和重要证人还涉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是市公安局目前头号重点通缉对象,是不可能跟你们到检察院去的。陆处长,“九一六
”事件你们不会不知道吧?死伤那么多人,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乌云挤满天空,光线暗淡,白昼变黄昏。大雨骤急,水柱狂泻,仿佛苍穹捅开无数
窟窿。街上不见行人,如此天气谁敢外出行走?路面处处水花迸溅,好似小精灵快乐舞
蹈。人行道旁的柳树却是一副惨状,长发乱甩,枯枝败叶纷纷飘落,貌似痛不欲生的样
子……
公安检察双方僵持不下,于暴雨中面对...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顿悟大乘正理决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杂含读记:舍断五蕴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Mon Aug 22 00:58:36 2011, 美东) 提到:
(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
。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
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
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
。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
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石记:观色无常,则于色贪欲断。观受想行识无常,则于受想行识欲贪断。
问题:是欲贪断,还是五蕴断? 还是两者是一回事?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22 01:14:46 2011, 美东) 提到: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25
《印顺法师的悲哀》读后(上)
林建德
既然「人间佛教」是印顺法师的中心思想,
那么它是否禁得起考验?究竟有那些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是否如恒毓所质疑的「充满了错误的内容」?
前言
印顺法师的思想近来在台湾与大陆引起一定程度的讨论,半年多前,笔者在「现代禅」
网站看到恒毓先生所写《印顺法师的悲哀》一书,一路读来,有关他对印顺法师的批评
几乎全然难以同意,于是以此文表达个人的看法。
恒毓之所以用「印顺法师的悲哀」作为书名 (1),是认为印顺法师的佛法思想充满谬误
与邪见,所以在书中做了非常严厉的批判∶「印顺法师的思维过于简单,与无比深刻、
严谨的佛法思维很不相称……印顺法师的著作中居然大量存在违背佛法的论断和对佛法
的种种曲解……」又说∶「印顺法师的著作只是充满了各种知识性的言论,很少有佛法
的智慧,而其所表述的知识又往往是正确与谬误不相上下。」及「我们所揭示的印顺法
师的理论、逻辑和知识性错误就至少有十二个方面。而这,其实在我所发现的印顺法师
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中不过是冰山之一角,还有大量的问题,我真的不忍心写出来……」
这种种的描述多少让人心惊胆跳,学佛者将「因盲目阅读印顺法师的著作而落入...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十章 渐入佳境
在六祖后期弟子当中,除了神会禅师以外,还有本净禅师和慧忠国师颇多建树。
本净禅师在大内宫庭舌战群儒,可以看作是对神会推广南宗顿法的一种响应;而慧
忠入主国师,则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南宗顿法完全进入帝国政治文化中心。
宗门,开始进入“凡言禅,皆本曹溪”的时代。
同时,江东牛头宗禅师说法日益融入唐诗的风格,以优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本地风
光,对后世禅风产生深远的影响。
01 宗门舌战群儒第一人
本净667年出生,山西运城新绛县人,幼年出家,六祖得法弟子之一。
大家还记得三祖僧璨经常在皖公山与司空山云游吗?本净禅师就在太湖县司空山无
相寺弘法。
公元74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78岁高龄的本净禅师应诏到京,与当时名僧硕学阐扬
佛理,由此拉开一场精彩绝伦的高层次辩论赛的帷幕。这个皇帝老儿居然这样过节,不
搞元宵娱乐晚会,举行佛学辩论大赛,想不到吧?
第一位辩手名叫远禅师,可能有点自恃甚高,率先出列,大声问:“只如禅师所见
,以何为道?”
答:“无心是道。”
问:“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
答...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宗门往事 ZZ
第十章 渐入佳境
在六祖后期弟子当中,除了神会禅师以外,还有本净禅师和慧忠国师颇多建树。
本净禅师在大内宫庭舌战群儒,可以看作是对神会推广南宗顿法的一种响应;而慧
忠入主国师,则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南宗顿法完全进入帝国政治文化中心。
宗门,开始进入“凡言禅,皆本曹溪”的时代。
同时,江东牛头宗禅师说法日益融入唐诗的风格,以优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本地风
光,对后世禅风产生深远的影响。
01 宗门舌战群儒第一人
本净667年出生,山西运城新绛县人,幼年出家,六祖得法弟子之一。
大家还记得三祖僧璨经常在皖公山与司空山云游吗?本净禅师就在太湖县司空山无
相寺弘法。
公元74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78岁高龄的本净禅师应诏到京,与当时名僧硕学阐扬
佛理,由此拉开一场精彩绝伦的高层次辩论赛的帷幕。这个皇帝老儿居然这样过节,不
搞元宵娱乐晚会,举行佛学辩论大赛,想不到吧?
第一位辩手名叫远禅师,可能有点自恃甚高,率先出列,大声问:“只如禅师所见
,以何为道?”
答:“无心是道。”
问:“道因心有,何得言无心是道?”
答...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8
☆─────────────────────────────────────☆
SeeU (See you) 于 (Thu Sep 20 00:08:27 2012, 美东) 提到:
涅盘是什么?初果是否体验了涅盘?本文从北传杂阿含351经,南传相应部12相应68经
「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结合十二支缘起,提出一种解释。
SA 351, SN12.68 都说∶涅盘就是「有之灭」。本经也提到了十二支缘起,『以取灭而
有灭』等。十二支缘起的「有」支,是指来世的「后有」,而不是这一生的五蕴。阿罗
汉断尽烦恼,取灭而有灭,虽然还有这一生的五蕴,而能体验到来世的「后有」灭,也
就是触证涅盘。阿含经中阿罗汉证果的定型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
不受后有。」,是因为阿罗汉已经体验到后有的灭,所以才能肯定我生已尽。
与此对比,有学圣者虽能现观「以取为缘而有后有」,但是还不能断「取」,也就无法
灭「后有」,所以经文有「见井水而无绳罐」的譬喻,知道而作不到,也就是知道涅盘
的法则如此,但还无法体验涅盘。
不知道如此解释,是否与其他阿含经文抵触?欢迎大家讨论。
Ref:
http:/...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9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慈航法师 著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一、有无的判断
宇宙万有,森罗万象,世出世间一切法,千差万别,形形色色,我们要用甚么方法
去判断这法是有,那法是没有呢?据古来大德告诉我们,判断法的有无,要用五种方法
,佛经上叫做五量: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圣教量,四是譬喻量,五是神通量。现
在分别说明如下──
甚么叫做现量?「量」是度量,例如:轻重要用秤量,长短要用尺量,好歹要用心
量,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现」有三种:一是现在,简别不是过去和未来;二是
现有,简别不是此刻未有的人物;三是现露,简别不是现在虽有,而隐藏在里面看不见
的东西。要具足现在、现有,和现露这三个条件,而不用意识思索能够直觉亲证到这境
界,才可以叫做真现量。在佛学上说: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
,那是直觉,以及定中缘境,正智契真如,第八识所缘的境界这都叫做现量。
甚么叫做比量?「比」是比较,真正的比量,要有宗旨、因由,和事例。这宗因喻
,叫做三支比量。例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看见有生的人物,就知道将来一定会
破坏,听到隔壁有说话的音声,就知道里面有人,这都是用...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贴:金刚禅法讲义-A
原贴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3.html
佛学精通----金刚禅法讲义
深入篇-------金刚禅法讲义(6.0版)1
1.什么是禅
佛教里有句重要的话:教是佛的口,禅是佛的心。我们讲的第一个题目就是:什么是禅
。佛讲般若类经典,用了22年。佛讲了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核,就是《大般若经
》,有600卷。《大般若经》里最精华的部分,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五千字左右
。再往简化里说,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观世音菩萨讲的,二百多个字。这部经的
含义再浓缩,就是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再
简单地讲就是:佛的智慧。或者就是“佛智”两个字。再少一点,就一个字,那就是“
禅”。这个禅,就是我们众生内心的佛性,在我们内心,每个人每个众生内心,都有。
实际上我们在做人的时候,能用到这个佛性的功能可能很少,不到亿分之一。一切佛的
智慧德能,就在我们内心里面。佛在菩提树下觉悟时也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
具如来智慧德能,只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这个佛性是我们本有的。举个例子
,比方说你...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39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帖:金刚禅法讲义-D
原文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79ed80101bj37.html
190.艺术哲学
在精神食粮里,除去佛法和宗教,一般世间文化人所喜欢的,那就是艺术了。按丰子恺
先生的表述: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艺术),第三层是灵魂生活(宗
教)。艺术这一层也是修行人应该有所了解的。现在的欧洲人往往瞧不起美国人认为他
们根本不懂艺术俗不可耐,也瞧不起今天的中国人,说咱们是Live to work(为工作而
活着),象群蚂蚁一样只知道卖命地工作活在第一层,而他们是work to live(为生活
而工作),他们所谓的生活,一般就指艺术生活第二层,也就是欣赏绘画、戏剧、古典
音乐、滑雪、看斗牛欣赏残杀众生、以及英国富人喜欢的猎狐等等。欧洲人认为他们的
艺术生活已经很发达了,法国的绘画、英国法国的文学等等,都是足以引以为傲的、美
国人呢在这方面显得比较愚痴,多喜欢看一些比较低级动物化的东西,如打球、赛车、
马戏、脱衣舞、打拳等等,美国佬都是些没文化的暴发户俗不可耐,所以欧洲人瞧不起
他们。
实际上人类在一二层的创造都是附属于肉体的、只有肉身存在时...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32
15年莲师法会·噶当教言(三)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2月2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莲师法会的第五天,接着给大家讲《噶当教言》的内容:贡巴瓦格西讲了学
佛修行中的十一种根本。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了解、都明白了,才能知道怎样得
到这些功德,怎样达到这种境界。贡巴瓦格西是旧噶当派的大成就者,修行非常好,关
于他的很多故事非常有加持力,非常有感染力。
格西讲,想成佛,要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两种资粮圆满了,就能成佛了。
成佛要靠积累两种资粮,积累两种资粮要靠菩提心。如果缺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
的摄持,无论学佛修行,还是行善积德,都不是成佛之因。有菩提心的摄持,学修才是
如法的,最终才能成佛;有菩提心的摄持,行善积德才能变成成佛的因。如果没有菩提
心,无论是学佛还是修行,无论怎样精进,最终也不能成佛;如果没有菩提心,无论怎
样行善积德,最终也不能成佛。都不能成为成佛的因。所以菩提心很重要。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主要指利他心。这种利他心不是普
通的利他心,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之心... 阅读全帖
k***y
发帖数: 62
33
教堂佛全球唯一在佛層面答了大陸少林寺
從2009年到2014年禪機大辯的所有辯題
教堂佛曾公開站出來用佛理橫掃了互聯網上所有敢公開攻擊、辱駡過清海師父及法門所
有人,見一個滅一個;
教堂佛創造了清海師父弟子按清海師父65期雜誌“為真理而活”要求所有弟子必須要有
偉大靈魂的勇氣去講出真理,不論你是為真理而死,或是因真理而活一個唯一;
清海師父要求所有弟子:你們必須要有偉大靈魂的勇氣去講出真理,不論你是為真理而
死,或是因真理而活。如果你是懦夫或是猶豫不決的人,誰能幫你?又有誰能幫我?要
是你們幫我,這十年來,我們早就征服世界了!(為真理而活 65)
請朋友將這段開場白,加教堂佛公開站出來用佛理橫掃了互聯網上所有敢公開攻擊、辱
駡過清海師父及法門所有人文章組成組變成繁體字托臺灣同修送上臺灣各同修群,為清
海師父今年5月走進中國大陸清場
另請朋友將教堂佛與臺灣星雲僧人及弟子在新浪網星雲博客公開論佛理三天,第三天星
雲自已當眾怎麼公開求饒的所有對話的文章;
及教堂佛如何用理讓當代基督徒理論領軍人物w博士一次次啞口無言的文章;
及教堂佛如何用理讓能全文背古蘭經、為穆斯林領念大師級人物的穆斯林朋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业的报偿与转变
“业”是学佛人熟悉的一个名词,像常听人道“万般带不走,只有业随身。”或者
遇到一个学法一直不得力,就会想著自己业障深重等等。但究竟什么是业?佛教认为一
切万法就是万事万物无不基于因果之法,不仅众生出生成为天、人、畜生、饿鬼、地狱
,哪一道的有情?拥有怎么样的色身?以及身体健康衰弱、美丽丑陋、寿命长短等的正
报;乃至于拥有的财物或者是富足,他的眷属是不是亲睦,以及生存环境是清净的还是
垢秽的这些的依报;这种种的苦乐果报都是由业所感生的。所谓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
苦报。民间也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释迦世尊在《大宝积经》中开示:【阎
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大宝积经
》卷96)众生之所以下堕到地狱中,受到极为悲惨的苦痛,都是因为自己过去造作了极
为重大的恶业;阎王也不过就是统计这个下堕地狱的罪人一生所造恶业重轻多寡,依著
因果律则,判定他所该受的惩罚;一切都是自己行为招感的业报,没有人能故意入罪于
他,也没有人能代他受罪;这就是佛教所主张的法界必然的业报法则。
在这法则中,业不但是众生受生取得色身的因缘,而万事万物也都从业因而生。也...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361
35
http://bbs.hifidiy.net/viewthread.php?tid=452479&extra=page%3D1
專輯名稱:滾石三十青春音樂記事簿
歌手姓名:合輯
制作發行:滾石
資源格式:APE整軌
發行日期:2010年11月26日
專輯語言:國語/台語/粵語
專輯介紹:
屹立樂壇三十載 空前絕後超精選
滾石30青春音樂記事簿
百萬暢銷單曲連發
時代脈動完全紀錄
青春歲月陪你走過
風雨飄搖打死不退
專輯曲目:
CD1 青青校樹
01.快樂天堂/滾石群星
02.童年/張艾嘉
03.Happy Day/宇珩
04.幸福的瞬間/許紹洋
05.朋友歌/孫越、陶大偉
06.擁擠的樂園/陳升
07.它給我不同的快樂/黃品源
08.夢田/齊豫、潘越雲
09.就叫我孩子/無印良品
10.妙妙妙/徐懷鈺
11.春天花會開/任賢齊
12.得意的笑/李麗芬
13.美麗的花蝴蝶/張洪量
14.其實不想走/周華健
15.「快樂天堂」純真版/屏東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
CD2 一期一會
01.每次都想呼喊你的名字/李恕權
02.大肚腩/阿牛
03.人生海海/五月天
04.從前/萬芳
05.笑紅塵/陳淑...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6
女孩慧慧背上满是伤痕
暂住在常州武进马家巷的安徽女孩慧慧今年8岁,6月10日,在家门口跳绳的慧慧,被9岁的哥哥阳阳拉进屋,用跳绳抽打。母亲下班归来之后,问阳阳为什么对亲妹妹下手?阳阳说他恨妹妹——几年前因为妹妹的因素,他被送回安徽老家,寄养在亲戚家。
孩子的母亲说,阳阳在学校是个好学生,不欺负其他孩子,但在家里经常欺负妹妹,甚至还会打爸爸妈妈,真担心他走向歧路。不过,心理专家表示,是父母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网友爆料
小女孩满身伤,超市里被围观
前天中午,网友“依梦心随我动”在常州多家网站爆料,称遇到一个小女孩,背部和脸部都是伤,他怀疑是家长虐待小女孩。与小女孩的母亲沟通后才知道,下手伤人的竟然是小女孩的亲哥哥。
“依梦心随我动”说,他是在湖塘家乐福超市遇到可怜女孩的,当时他正在买米,一个身影从眼前晃过,背部一片青紫,他当时就惊愕了。仔细追寻之后,发现是个小女孩——穿着花连衣裙裸露的部位,全是一条条的紫痕。他走到女孩的面前,只见女孩的脸部也有点点伤痕,脖子、胸口、手臂上全是。
几十名在超市购物的顾客也都很震惊。“依梦心随我动”说,他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小女孩遭到虐待了。随后他问了女孩的妈... 阅读全帖
Z*****l
发帖数: 14069
3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法医秦明 小说 全5卷
我愣了一下,找警察没用,难道要去找城管?
“这不是您找不找的问题,”亚青说,“我们怀疑这是一起绑架案件。”
我这才豁然开朗,对啊,应该是绑架啊!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女孩的父母会有那张厕
所的照片了,因为绑匪肯定要把女孩的照片发给她的家人,但没有法医的知识,一般人
肯定看不出来拍照时女孩已经死了。
“是,确实有人绑了我的女儿。”赵总依然一脸的倨傲,“可是我不信任你们警察
,我自己能解决我女儿的事。”
“自己能解决,就不需要上网求助了,对吧?”师父说。
是啊,哪有收到绑匪发来的照片之后,不找警察却找网友求助的?这不是天方夜谭
吗?
“我就是上网求助也不找你们警察。”赵总的脸色阴沉着,“如果绑匪知道我找警
察,肯定会撕票的。”
“你女儿已经去世了。”师父看着他,突然冒出一句。
赵总的脸色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他没有像我想的那样迅速崩溃,仿佛这个结果早就
在他的预料之中:“你们,找到她的尸体了?”
“尸体还没有找到,”师父说,“但是作为一名法医,从那张照片里,我推断出你
女儿已经去世了。”
“什么?”刚刚还沉稳如常的赵总顿时脸色大变,一拍桌子,气得连手都抖了起来
,“你说什么?墨墨她……她拍那张照片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8
作者:楼宇烈 [2001-9-29 17:38:48]

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
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
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在这五等禅中,宗密最为推尊的是
最上乘禅,亦即达磨所传之禅,中国禅宗所传之禅。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宗密概述说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1

宗密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来概括达磨所传之禅法(其实主要是慧能以后禅宗南宗所传之禅法)的特点,应当说
是很准确的。试以《坛经》中所记述的慧能思想考之,他最强调也正是这几点。如慧能
的得法偈,即针对神秀的...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当代南传大师及其教法
修禅的真正目的是为心灵带来宁静,
如果一个人无法用初步的方法缓和心境,
就必须用强制的方式驯服它。
换句话说,
依个人智能的熟练度,
来寻找与检查出那些事物让心黏着,
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来管制不驯的心,
直到心屈服于智能,
而且看到黏着事物的真相,
然后不再混乱、不安。
进入一个宁静的状态。

(注:戒是 Sila 的翻译,它包括身体与语言的所有动作,依据这些动作引起一个人多
少情感的程度,
而评价为善的或恶的。)
戒就是对身体与语言活动的外放行为(注:外放行为是翻译自泰文的 Kanong,此字通
常翻译为「精
神愉快的」、「丰富的」,不过,此字在本文的用意较特殊,它指的是身、口、意的自
我展现,包含对自我
的幻想,以宣示自己与别人)设限,负责这些活动与其结果的是心(注:本文出现的
heart 都是翻译自泰
文 chai,此字通常翻译为「心」,由于心与思考器官──大脑的关系较近,容易引起
误导,泰文chai 较具
感情,心不是肉体或其中之一部分,甚至不是其功能──虽然与它有关,且两者之间有
很强的影响)。
对正确实践戒律的人而言,戒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以愉快与自在的心情,清凉地生活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解决儒家的问题?
杂阿含564经
时,尊者阿难为说法言∶
......
依慢断慢者,云何依慢断慢?谓∶[圣]弟子闻某尊者、某尊者弟子尽诸有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闻已,作是念∶『彼圣弟子尽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我今何故不尽诸有漏?何故不自知不受后有?』
当于尔时,则能断诸有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姊妹!是名依慢断慢。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search1.php?str=%E4%BE%9D%E6%85
佛教也以「界差别」(dhātu-prabheda)的观察方法,对治「慢行」(mānacarita,我慢行为特质)的修行者。《瑜伽师地论》「若诸慢行(mānacarita)
补特伽罗、于界差别作意思惟;便于身中离一合想(piṇḍasaṁjñāṁ)、得不净想;无复高举、憍慢微薄;于诸慢行、心得清净。是名慢行补特伽罗、由界差别净行所缘。」 。此时,所说的「界」,是指「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1716
41

这样吧, 既然说到这个, 就把我前几天读的那段拷贝/贴出来:
[转载] 《四 念 住》 1996 年于法雲寺佛學院
"
第一天講課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的佛學院準備很久了􈖩到今天正式開課。
現在所學
習的課程是「四念處」。舊的翻譯叫做「四念處」􈖩新的翻譯叫做「四念住」。
我曾經說過􈖩四念住是我們學習靜坐的時候用的􈖩就是靜坐的時候要
學習四念
住。四念住裡邊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念」􈖩一個是「慧」。「慧」
是觀察的意思􈖩「念」
是明記不忘的意思。學習四念住的時候􈖩這個念實在來說就是止觀的止的意思
􈖩就
是攝心不亂名之為念􈖩破除去內心的散亂叫做念。散亂心破除去了􈖩
內心明靜而住􈖩
這個時候用智慧來觀察􈖩就可以破除去內心的顛倒妄想􈖩就可以斷惑
證真了􈖞
四念住包含這兩樣意思􈖩但是在我們學... 阅读全帖
h***s
发帖数: 1716
42

这样吧, 既然说到这个, 就把我前几天读的那段拷贝/贴出来:
[转载] 《四 念 住》 1996 年于法雲寺佛學院
"
第一天講課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的佛學院準備很久了􈖩到今天正式開課。
現在所學
習的課程是「四念處」。舊的翻譯叫做「四念處」􈖩新的翻譯叫做「四念住」。
我曾經說過􈖩四念住是我們學習靜坐的時候用的􈖩就是靜坐的時候要
學習四念
住。四念住裡邊有兩個意義􈖷一個是「念」􈖩一個是「慧」。「慧」
是觀察的意思􈖩「念」
是明記不忘的意思。學習四念住的時候􈖩這個念實在來說就是止觀的止的意思
􈖩就
是攝心不亂名之為念􈖩破除去內心的散亂叫做念。散亂心破除去了􈖩
內心明靜而住􈖩
這個時候用智慧來觀察􈖩就可以破除去內心的顛倒妄想􈖩就可以斷惑
證真了􈖞
四念住包含這兩樣意思􈖩但是在我們學...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3
☆─────────────────────────────────────☆
cpath (秋十三) 于 (Tue Jul 26 06:16:27 2011, 美东) 提到:
任何初学者,凭什么认为某比丘或某法师说的是正确的佛法,真的佛法?
是因为他德高望重?
是因为他与你感情好,熟识?
是因为他的风格你喜欢?
是因为他说的与传统上听到的一样或差不多?
是因为他说的是劝人为善….之类的人间善法,不是害人的?
是因为他说的就是你想听的,你也认为如此?
………
都是没有依凭的。
葛拉马经? 照着修果然就……就要相信他?
他有某种你所不及的修为境界,或神通,你被震摄,就相信他说的是佛法?
他说可以通灵,你照着修,真的可以通灵,于是他说的就是真的佛法?
他说,照着修可以入禅定,于是你照着修,果然可以入禅定,
于是就相信他说的是佛法?
他说照着修可以死后生极乐世界,死后就真的会生极乐世界? 他说的就是真的佛法?
他说要普渡众生,很伟大,于是他说的就是真佛法?
他说这样可以成佛,于是你就照着做,果然成佛了? 这就是真佛法?
那谁照着做成佛了?
他说照着修可以灭除贪嗔痴,你照着修果然就...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4
☆─────────────────────────────────────☆
Ylsu (Yisu) 于 (Mon Apr 16 21:53:32 2012, 美东) 提到:
疑情
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
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
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
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
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
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
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
”——我明明知道自己念佛,那么这个念佛的究竟是谁呢?在高旻寺,来果老和尚就提
倡“念佛是谁”这个疑情,就是教你在“念佛是谁”这四个字上面去来回地、反复地“
参”……。
禅宗中还有“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等疑情。总而言之,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
为了利益众生、成就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不论用哪... 阅读全帖
r****b
发帖数: 110
45
戒定慧漫谈
关于“定”的定义,在本论坛置顶的那个贴子里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叙述。遗憾的是。很多
人不愿意耐下性子去看那个贴子里的内容。因此不得不在此把那个贴子里所涉及的某些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内容再解释一下。
一、禅定在佛法修证中的地位
佛教中的“禅定”,有“世间定”和“出世间定”两种。前者称为“奢摩他”、巴利文为
samatha,其修习摄于戒定慧基本三学中的“定学”部分;而“出世间定”由毗钵舍那(
vi
passana)的修习来获得,摄于戒定慧基本三学中的“慧学”部分之中。
世人所说的“禅定”,多数都属于“世间定”的范畴。
佛法是心法,戒定慧基本三学,说穿了都是心法。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就不会产生高
估或低估禅定在佛法修证过程中的地位的问题了。
按照南传佛教阿毗达摩对于52心所法的描述,52心所法中共有14个“不善心所”,它们都
由“思心所”-具体说来是种种“不善思”(“思”也有“善思”)-所变现,属于行蕴
。这些不善心所在各式各样的不善心中得以现起。这14个不善心所是(见《清净道论》和
《摄阿毗达摩义论》中的有关章节):
痴、无惭、无愧、掉举、贪、(恶)见、慢、嗔、嫉、悭、恶作、昏...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6
四大菩萨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义
二、慈悲的类别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号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性别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本迹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道场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像
四、慈悲的代表—称念观音的功德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
化时,首先必须具备无限度的慈悲,然后始可展开弘法工作,建立利生事业,以完成佛
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达到学佛、成佛之目的。因此,今晚要与各位讨论的题目,是‘
无限的慈悲’。可分慈悲的意义,慈悲的类别,慈悲的需要,以及慈悲的代表四点来说
明。
一、慈悲的意义
何谓慈悲?慈悲,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亦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的大乘教义及利他的
行为,皆本自慈悲。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凡有
生命的动物,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冤与亲,人与畜,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
,诸佛菩萨,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的观念中,自然对一切众生流露...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尊者阿姜查: 解脱之钥 (转载)
戒、定、慧
我个人来说,我没有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已经可以修了。了解正道从戒德开始,就足够
了。开始有戒德(sila)很优美。中间有奢摩他(samatha,定)很优美。最后有智慧(
panna)很优美。随着你修行的深入,它们就出现了,虽然你仍可以把它们看成修持的三
个并列部分,它们却是一体的。训练的先决条件是戒德,其实也需要智慧,但我们一般
说修持从戒德开始。那是基础。只是智慧是决定戒行有多成功、多圆满的因素。你需要
观照自己的言行,探索因果,那都是智慧的作用。你必须依靠智慧确立戒德。
根据理论,我们说先有戒德、奢摩他,后有智慧; 不过我对这个作了思考,觉得智慧是
所有其它方面的基础。你需要完全理解你的言行对心的影响,理解有害效果是怎么来的
。你用智慧作向导,经过推理思考,把握净化你的言行。你的言行同时受善与恶的心理
状态影响; 了解了它们的不同特点,就看见需要修的地方了。你会看见,要培养戒德,
就得行善弃恶。一旦心放弃恶行、培养善行,会自动朝内走,变得坚固稳妥。当心对言
行不再有疑惑与不确定时,便不再动摇,为固守奢摩他提供了基础。
这个坚固的定力又形成了修持中更有力的第二个能量来源,让...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8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9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侮蔑佛陀为“鬼神”,佛法为“鬼神之法”的做法,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
萧平实又说:“结手印,诵咒是鬼神所说法。”
“手印”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除了萧平实这样的无知的狂徒,谁也不会把“结手印”
当成密宗的特征。看来萧平实连汉传佛教的寺庙都未曾进入过。如果进过寺庙,不会看
不到寺庙中三世佛、八大菩萨等雕塑佛像,如果看到各种雕塑佛像,不会看不到,各种
佛像所结不同手印。萧平实如果长眼睛,不会看不到这个铁的事实。既然“结手印”是
鬼神所传的法,那么显宗佛教的佛像手印也是“鬼神所传”的法了。
又如凡是修定坐禅的人,都依毗卢七法的坐势打坐。在毗卢七法中就有双手结定印之法
。如果“结手印”是鬼神所传之法,那么毗卢七法中也有鬼神之法了?萧平实声称他们
也在习禅打座,肯定是不用毗卢法了,若依毗卢七法而坐,就会有习“鬼神之法”之嫌。
又“密咒”不仅密宗经典有,而且《般若》、《华严》、《阿含》各个经典中都有,如
《般若心经》中说到:“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其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善咒者以咒力故,能令如是老毒龙金翅鸟等,恶象狮子虎豹
豺...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50
主讲人:净慧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仁者,今天是为了即将剃度出家的这位居士,再专题讲一下“达摩与明心见性
”, 也为我们各位共同受持共勉,达摩祖师曾为我们留下的法语有:《达摩宝卷》,《
血脉论》,《悟性论》,《四行观》和《破相论》。达摩是中国的初祖,禅宗认为是祖
师,我四上少林,三次去过达摩祖师打坐的默然洞。达摩祖师在中国留下了很多玄妙法
语,到现在也有很多人难以理解,达摩祖师对中国的佛教历史影响非常重大,不但是传
了禅、也传了密,对净土也有影响。由于今天的一些人到现在也不理解达摩祖师留下的
法语,以文解义,一说“人人是佛”那还修啥呀。一说“佛不度佛”,我也是佛还度啥
呀。因此我就用今天的话把它说出来,无论出家人、在家人,认识达摩祖师的法语真相
都非常重要。达摩祖师的身份、背景,我略去不讲,我讲记载上没有的,只讲实相,他
到中国来是怎么回事,也不说那部论。就根据我知道的难懂的地方,来共同谈一谈。
一是达摩祖师到达中国,开始到南华寺,一些中国的法师一看来的僧人光着脚,连
鞋都不穿,就知道是从印度来的。佛法是印度产生的,佛是在印度示现的,大家就请...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