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尚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n*******w
发帖数: 6708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林党人的舌头与骨头
大明朝之亡,除了惯常说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之外,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是亡于一
个字,便是那个正人君子的“正”字。
自明成祖作序颁布理学之《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朝开始
“家孔孟而户程朱”,“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学亡”。到明中叶和明季,
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断地推波助澜,几乎完全屏弃了中国自秦汉以来“内圣外王
”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体用不分,纯以道德文章为唯一衡量标准,只重节操不重才干,
造就了一大批只会与“异己”分子划清界限、天天猛搞批评与自我批评,余则一窍不通
的道德宪兵,以至大明江山之状况江河日下。
崇祯帝缢死煤山,未始不是因了这个“正”字。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东林党人就一直孜孜于这个“正”字,并以为这是天下之本。
话是没错。
可惜的是,这“正”也得看怎么个“正”法,譬如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就未必个个身
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官污吏,却又未必一定无气节。这个“正”字如何用法
,如何解法,实在很是耐人寻味。
好比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还有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马士英、阮大铖,
乃至著名的南明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的事迹,就都有着极强烈的...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2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十一国)《辛丑条约》(1901)
《辛丑条约》(1901年)
条约原文:
一九○一年九月七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北京。
大清钦命全权大臣便宜行事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
大清钦差全权大臣便宜行事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
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鸿章;
大德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穆默;
大奥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齐干
大比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姚士登;
大日钦差驻扎中华全权大臣葛络干;
大美国钦差特办议和事宜全权大臣柔克义;
大法钦差全权大臣驻扎中国京都总理本国事务便宜行事鲍渥;
大英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萨道义;
大义钦差驻扎中华大臣世袭侯爵萨尔瓦葛;
大日本国钦差全权大臣小村寿太郎;
大和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克罗伯;
大俄钦命全权大臣内廷大夫格尔思;
今日会同声明,核定大清国按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中历光绪二十六
年十一月初一日文内各款,当经大清国大皇帝于西历一千九百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中
历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降旨全行照允,足适诸国之意妥办(附件一)。
第一款
一、大德国钦差男爵克大臣被戕害一事,前于西历本...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3
张勋复辟是一场闹剧,同时也是一场笑剧,时人天忏生便在《复辟之黑幕》中将其间的
种种笑料丑闻录下,姑撷取数则,以飨读者。
在复辟的季节里,最宝贵的莫过于脑后的那条辫子。众所皆知,张勋不但自己留辫
子,他的军队也全留辫子,“辫子军”实乃名至实归。据说,张勋在去见清帝的时候,
太保世续说辫子与时世不合,劝他将辫子剪去。张勋听后大恼,便在清帝面前起而为辫
子辩护:“我手下的兵,个个都有辫子。这些兵之所以要有辫子,这在军事上关系重大
。正因为我的兵都留辫子,所以奸宄之徒就难以混入。如今这些乱党奸徒,岂不个个都
是没有辫子的?”
复辟的当天下午,当手下报告街上到处都是留辫子的人后,张勋乐不可支,拍腿掀
须大笑道:“我说人心不忘旧主,今日果应其言。不然,哪里来这许多有辫子的人呢?
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在这些复辟大佬中,众人的辫子都保留得完好无损,唯独康有为的辫子既短而秃,
垂下来也不过六七寸,蓬蓬然如蒲草一般。当有人指斥他不像个复辟派时,康夫子辩解
道:“我自从戊戌年后亡命海外,不得不剪发易服。自从辛亥国变后,这才返回祖国,
重新蓄发,距今五年有余,所以长不盈尺耳。”众人问他,辛亥年后,别人都剪发...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林点将录
这是明朝末年的一篇奇文。关于作者是谁有多种说法。一般说是魏忠贤的阉党制造出来
的。不过很多东林党人因为排名先后,比如认为自己应该在天罡星里面,而大打出手,
甚至朋友断交。
开山大元帅:
托塔天王 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
总兵都头领二员:
天魁星 及时雨 大学士 叶向高
天罡星 玉麒麟 吏部尚书 赵南星
掌管机密军师二员:
天机星 智多星 缪昌期
天闲星 入云龙 左都御史 高攀龙
协同参赞军务头领一员:
地魁星 神机军师 礼部员外郎 顾大章
正先锋一员:
天杀星 黑旋风 吏科都给事中 魏大中
左右先锋二员:
天暗星 青面兽 浙江道御史 房可壮
地周星 跳涧虎 福建道御史 周宗建
马军五虎将五员:
天勇星 大刀手 左副都御史 杨涟
天雄星 豹子头 左佥都御史 左光斗
天猛星 霹雳火 大理寺少卿 惠世扬
天威星 双鞭将 太仆寺少卿 周朝瑞
天立星 双枪将 河南道御史 袁化中
马军八骠骑八员:
天英星 小李广 福建道御史 李应升
天捷星 没羽箭 陕西道御史 蒋允仪
天空星 急先锋 山东道御史 黄尊素
天退星 插翅虎 浙江道御史 夏之令
天究星 没遮拦 吏科给事中 刘宏化
天满星 美髯公 刑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古文字和《周易》经传中出现人物的考古学研究
《周易》经传中出现的人物,种类繁多,大人、小人、王、君子、大君、武人等等,随
着历史的流失,我们已经无法复原那些名称背后的真正指代人物究竟是谁。但是,有些
人物则因为其史实的唯一性而迫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伏羲、神农、高宗、帝乙、文王
、康侯、箕子等人物,他们或者是历史上的曾经存在过的真实人物,或者是当时神话传
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因为生活年代的不同,客观上也可以作为判断《周易》文本成立
的具体时间段的重要证据之一。随着最近几十年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研究的进展,对这些
人物史实的重新审查和考证成为可能。
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战国楚帛书甲篇。其内容上出现了伏羲和女娲名字以及
相关的创世神话,即:
“曰故(有)熊包戏,出自(帝)震,居于雎(山),厥□渔渔,□□□女,梦梦默默
,亡章弼弼。□每水□,风雨是阏。乃取□□子(氏)之子,曰女皇,是生四子。”
楚帛书是战国时期之物,则可以证明至少当时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创世传说。如此
成熟而又系统的文献史料的出土,证明了在战国时代以前的西周中期到春秋初期之间就
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神话传说,《易传... 阅读全帖
y*j
发帖数: 3139
6
这种师范大学的老师的文章基本上都是灌水文章。

:“伪《古文尚书》案”平议
:丁鼎
:  摘要:《尚书》是儒家六经之一。但从宋代吴棫、朱熹等学者怀疑传世本《古文
尚书》为伪书以来,历代学者围绕这部《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一直聚讼纷纭。清代
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之后,经过四库馆臣及后世一些疑古派学者的大力推阐,阎
氏把传世本《古文尚书》判定为伪书的观点几乎被清代与近现代学术界视为定谳。到上
世纪末,随着我国学术界的思想解放和学术视野的开阔,随着郭店战国楚墓竹简的出土
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问世,人们对传世本《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进行了
新的审视和研究。这些新的研究成果证明阎若璩论证传世本《古文尚书》为伪书的方法
和结论在学理和逻辑上均存在漏洞和软肋,从而使阎氏的结论发生了动摇。虽然目前彻
底推翻阎氏的结论为时尚早,但起码说明阎氏的结论远非定论,是可以继续探讨的。
:  关键词:经学史;《尚书》;《古文尚书》;孔安国;阎若璩;毛奇龄
:  作者简介:丁鼎(1955-),山东莱西人,历史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7
对于谦的质疑和评价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用事实说话才是道理。于谦在山西巡抚时就有金腰带了,穿
的是貂裘之衣,几乎是天天要喝酒,是在他的诗中表现的,这是穷吗? 如果于谦不贪污
,那就说明明朝的俸禄其实是非常高的。后来他没老婆了,儿子做官了,女儿又嫁掉了
,一个人过了十余年,他凭什么就穷了,奇了怪了?
于谦的俸禄是多少? 他的儿子连个秀才都不是就成了五品官,人家是考了举人考进
士,就是成了状元也不是个七品官,父子二人的俸禄上哪去了?请问上哪去了?!
在古代宗法社会,天地君亲师,在臣子的心中皇帝是胜过父母的,父母有错能恶毒
咒骂和要打要杀吗?英宗有错可以指出,但也仍然要敬皇帝,而于谦和景帝不敬英宗路
人皆知,于谦有句最恶毒的话:“(英宗)失国得罪祖宗,恐不足以示天下后世。”曹
吉祥又问:“然则故太子如何?”又曰:“罪人之子也,已废不复。”上圣知之怒曰:
“将于家自为之乎。”
于谦在宣德五年任兵部侍郎之后,20年不能任兵部尚书,在此期间许多的侍郎都任
了兵部尚书,他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当兵部尚书邝埜牺牲于土木堡之后,他的机会来了
。所谓的于谦力阻,迁都才不成功的舆论很可笑,土木之变后,北京保卫战...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太原道 微信号tydaocom
原创:李淳 太原道 微信号tydaocom
功能介绍
山西地域文化网站太原道的公众平台,致力于三晋文化的传播,这里有山西的文化、历
史、民俗、旅游、民歌、戏曲、名人、晋商……
█ 大明兵部尚书、督师孙传庭,电影《大明劫》剧照
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明史·孙传庭传》还称“传庭死,关(潼关)内
无坚城矣。”“传庭败死,贼(李自成起义军)遂入关,势以愈炽。存亡之际,所系岂
不重哉!”
正如后来清代诗人所说:“劳臣一剑系沧桑,角鼓悲风绕战场”(沈会霖)“国家之乱
谁为基,英雄数尽际亦危”(清代诗人冯云骧)。
孙传庭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兵败身亡的25年间,
由永城知县,逐步升至兵部尚书,统领七省军务,先后参与并直接指挥了数十次对民军
的镇压战争。他以独有的聪明智慧、多谋善断和出色的战略战术,使农民起义军多次处
于危亡之境,几近彻底失败。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他兵败潼关,在有机会逃命之时,他
带不多的部下冲入敌阵,慷慨赴死;其妻率三妾及婢女跳井而亡。可谓满门忠烈。崇祯
帝因为没找到孙传庭的尸首,认为他逃匿了,而不给褒蔭(褒奖和给他的后人以恩惠)
直...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262
9
一年里最热的便是这个时节了,帝都的官宦人家,都早早的打开了冰窖取冰降
温,八百里加急送来南国的海味,北国的山珍,至于鲜菜果蔬,更是京郊专供的。这时
节的官宦人家如不摆足威风,怕是要被同僚嘲笑小气的,早年皇上便有谕旨,诸事皆有
法度,以威四夷,切不可堕了天朝的威风。
帝都的房价,近年来涨势惊人,但是再涨也涨不到太师府上去,这一大片的府邸,亭台
阁榭,郁郁葱葱,在帝都里少有能及。吴太师位列三公,虽属闲差,但位高以至人臣之
极,早年跟随太上皇东征西战,立过汗马功劳,太上皇退位之时,便明发谕旨晋了太师
,至今已近十年,真个是元老重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太师府的宴客厅里,下人们早将大块的冰用锤子砸成小块,再用镰刀细细的切割雕凿成
五角星状,都摆在宴客厅房角四周,大厅里透出股子浸入心脾的寒意。即便这般清凉,
却也驱不散几位老爷心头的燥热。
太师昨日过多疲惫,午睡还未起床,下人们小意的伺候几位朝中的大人,眼瞅着贾太保
汗出如浆,吏部尚书贺大人满面惊惶,刑部尚书周大人虽未如那二位一般,却也一脸沉
重,不由的心头一紧,几位爷平时都是矜持威严,英明神武,现如今失态若此……下人
们虽然驽钝,...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1888
10
韩拖古烈又吩咐了南面房知事一些事情之后,后者便告辞离去。为免启人疑窦,韩拖古
烈自是不便相送。南面房知事一走,他便端了几盏蜡烛到书案之上,打开札子,细细阅
读。就算是在军心涣散的局面下,通事局南面房还是恪尽职守的,这份札子中,的确收
罗了许多的紧要军情,包括宋朝宣抚副使、京东路转运使蔡京已经水陆兵马两万余众,
向沧州进发等机密军情。
南面房还打探得清楚,蔡京是奉南朝皇帝密旨行事,而齐州都总管府宋球则仍奉石
越之令,并没有北上。因此蔡京率领的两万余众,其中只几个指挥,不足千人的禁军,
其余都是所谓的“京东兵”。那是战争开始后,蔡京在京东路征募的厢兵,其中还有许
多受招安的寇贼。虽然大宋是承平之世,然而京东绿林,在宋朝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不
过,这些绿林豪杰,先是被李清臣严厉镇压,后又被蔡京剿抚并用,如今已是十去其九
,余下的都是些小寇,已经难成气候。此次蔡京两万余人马,其中一半以上,倒是绿林
出身。因此这两万余“京东兵”其实是乌合之众,倒是不足为惧。然而南面房获得到的
消息,是皇帝已令蔡京兼领沧州一切兵马,其目的可能是救援霸州。一旦蔡京的京东兵
与沧州的海船水军、禁军、教阅厢军,以及霸州的... 阅读全帖
Z*****i
发帖数: 1888
11
宋朝的尚书省,实际沿袭的是原来的中书门下省,又被称为东府或者东省。但其职权,
与中书门下仍有相当的不同。为了方便宰执们办公,它在绍圣年间,又经过一次较大规
模的修葺与调整。因为改制后的诸部寺监,虽然名义上都隶属尚书省,但实际上却并不
在禁中,而是在皇宫以外,各立衙门,故此修葺之后的尚书省,亦常被宋人称为“政事
堂”。但真正的“政事堂”,其实却只是尚书省内的一座小院子而已。
这座小院子座落于禁中右掖门至文德门之间的横街的北面,它东边的建筑直到文德
门钟楼为止,西边的建筑直到枢密院为止,也都属于尚书省,是尚书省诸房与左右丞、
左右司郎中、员外郎们办公的地方,其中只有一座小院子,是中书舍人院,算是归属于
中书省的。政事堂的所在,便在尚书省建筑群的正中央。院子的正北,便是最狭义上的
“政事堂”,一间朴实无华的单层木结构建筑,那是宰执们召开会议时才使用的地方,
平时大门紧锁,除了每日洒扫的内侍,无人进去;东西两边,是两列厢房,也都不事纹
饰,所有门窗柱壁,皆漆着深红色的红漆,让人感觉单调到乏味,全无半点美感可言。
但这里,却正是主宰这个庞大的国家日常运转的地方。东厢房是当值的宰执日常办公的
地方... 阅读全帖
x****t
发帖数: 824
12
李佑正要出门,忽然兵部卢尚书打发了人来传唤他去相见。
原来昨夜,李佑还真被夜巡军士送至卢府,只是卢尚书已经安歇了,当然不好惊醒。
为表示感谢,李佑对卢府夜间当值的门官将事情说明,并叫门官记下了夜巡队长之
名,回头将这个名字报与卢尚书即可。大概是卢尚书今早听到了门官禀报,故而要将他
叫过去仔细询问情况。
李佑宅邸与卢府同在一坊,相距不远,当即迅速去拜见老尚书。进了卢府,谢罪道
:“为晚辈这些事,误了老大人上衙,罪过罪过。”
卢尚书询问道:“的夜是怎么一回事?”
李佑便将前因后果述说,对老尚书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万一有什么后患,还得靠老
前辈去说话。
听到中城兵马司指挥荀绯居然醉后辱骂李佑并动手动脚,老尚书皱眉道:“那荀家
小儿竟敢如此折辱你?士可杀不可辱,若真如此,不刚烈不足以挽回颜面。”
“晚辈实属无奈,初入京冇城,这份脸面丢不得,实在没有忍耐胯下之辱的器量!
”李佑义愤填膺的说。
说实话,李佑原本还为自己身冇份感到纠结,既有文官身冇份,又可传下勋位。
当前局势很明显,太后要抬举勋贵,而即将亲政的天子对此也是默认的。在此情况
下,他不得不为了自己前途进入京师却不知如何站队。
之前还打着两...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68029
13
工部胡尚书早就想致仕了,只是朝廷一直没有合适人选接任,天心目中的接班人秦侍郎
资历还不够,所以他才一直拖着当这个尚书。[~]因而他心里根本不想惹麻烦,今日天
给了“批示”,他也就顺手接下了。至于其中门道,想归想但不愿公然顶撞天。
之所以让群臣诧异,同时叫拿着“批示”的胡尚书暗暗犹疑,实在是因为在报纸上
批示并下发这种事太史无前例。
在国朝按照规矩,百官佐理诸事,天垂拱而治,百官与天之间的政务联系方式是奏
章与批答,内阁与司礼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这个程序背书的。这样才是一整套被文官
视为“合法”的程序。
天对奏章的处理叫做批答,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答字,其实是很被动
的。没有进奏,就没有回答,也就是说,先有官吏军民上书,后面才有天批答,正所谓
垂拱而治也。
另一方面,天随意就政务下发诏令给外朝叫中旨,被视为乱命,要遭到文臣抵制的
。至于胳膊能不能扭过大腿,那就看双方的本事了,有时能扭过有时不能扭过。
当然现实里确实也有天主动用手诏宣示圣意,但前提是手诏要先发到内阁,由内阁
签署并重新草诏后,再次以奏疏形式上奏给天,然后批答了才算生效与合法...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1251
1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正文 第六节 事变(上)
邓名、周开荒、任堂等几个人想起来这是给张岱准备的接风晚宴,终于停止了争吵
。吃完饭,邓名就送张老先生回营休息。和吕留良不同,张岱的家人可不少,如果他决
心去四川的话,搬家肯定要搬运一段时间。而且张岱的岁数不小了,饭前他私下和张煌
言说过,如果邓名有上位者的风范、气度的话,他就会全力劝说徒弟和子侄们前去四川
,但他本人还是更盼望能留在江南,以免落一个客死异乡。
把张岱送出帐门后,邓名就表示他还有一些军务要处理,就不陪张煌言多聊了。
“国公自便。”张煌言伸手指了一下任堂:“老夫许久没有见到这个侄子了,要是
国公那里不一定需要他的话,就让他陪老夫一会儿,如何?”
不等邓名说话,周开荒和穆谭脸上就露出一些迟疑之色,但邓名却笑道:“没事,
没事,只是一些日常事务,我们几个就能办妥了,张尚书和任兄好好叙叙旧。”
在任堂的陪伴下,张煌言回到了给他准备的营帐里,两人就围坐在桌边,一问一答
聊起了四川的近况。
四川的新鲜事多,每次张煌言都能从任堂这里听到许多邓名玩出来的新花样,两个
人不知不觉就说了很久。点燃油灯后,张煌言才察觉到时间拖得过长,本来他只是想...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15
第三章
书院中已经乱成一团,手持经籍的学子们纷纷惊叫走避。混乱中,一个年轻学子踉
跄着扑进书院大门,他胸前鲜血狂涌,被人重重砍了一刀,身上的白衣已经被鲜血染红
,正是郑子卿。
两名拿刀的少年在后面穷追不舍,郑子卿刚扑进门内,那两名游侠少年就抢上来,
其中一人双手执刀,狠狠刺入郑子卿背心,一边高声叫道:“敢在伊阙辱骂郭大侠!今
日就是你的死期!”
郑子卿背心中刀,伤及肺脏,口中顿时喷出鲜血。另一人挺刀从他腰侧用力刺入,
拧着手腕使劲一绞,然后丢开手,叫道:“敢辱郭大侠者!死!”
程宗扬心头剧震,正要开口,旁边的班超先大喝一声,“抓住他们!”说着撩起衣
袍下摆,往外冲去。程宗扬不禁愣神,这一刻的班超再没有半点文士的迂腐拘禁之气,
倒像个豪迈勇烈的纠纠武夫。
书院内尽是奔逃的士子,等程宗扬和班超冲出人群,那两名游侠儿已经跑得无影无
踪,只剩下已经气绝的郑子卿,双目兀自圆瞪。
周围的叫嚷声乱糟糟响成一片,“死了?”
“真死了吗?”
“天啊!”有人叫道:“杀人了!”
“报官!”
“赶紧报官!”
“快!快……”
“官府的人来了!”
程宗扬伸手帮郑子卿合上眼睛,心里大骂一声,“干!”
…………………...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麽是教意?
原文:
陈操尚书,与裴休、李翱同时,凡见一僧来,先请斋,衬钱三百,须是勘辨。一日云门
以,相看便问:儒书中即不问,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作么生是衲僧家行脚事?云
门云:尚书曾问几人来?操云:即今問上座。門云:即今且置,作麽生是教意?操云:
黄卷赤轴。门云:这个是文字语言,作么生是教意?操云:口欲谈而辞规丧,心欲缘而
虑亡。门云:口欲谈而辞丧,为对有言,心欲缘而虑亡,为对妄想,作么生是教意?操
无语。门云:见说尚书看法华经是否?操云:是。门云:经中道,一切治生产业,皆与
实相不相违背,且道非非想天,即今有几个退位?操又无语。门云:尚书且莫草草,师
僧家抛却三经五论来入丛林,十年二十年,尚自不奈何,尚书又争得会。
白话:
陈操尚书,与裴休、李翺同时,凡一见僧来,便施斋请饭,赠钱三百。
一天云门来了,便问:「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请问什麽是和尚行脚的事呢?」
云门说:「尚书这话曾问过几人呢?」
陈操说:「只是今天问上座。」
云门说:「那麽就放在一边吧!请问什麽是教意?」
陈操说:「黄卷赤轴。」
云门说:「这个是文字语言,什麽是教意?」
陈操说:「口欲谈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
云门说:「...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4596
17
纪念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1867年同文馆风波始末
作者:任复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11-11-20

提要:躬逢同治变法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5周年,重温历史,对推动现代化建设
很有现实意义。前几年,曾由山西省政府拨款,在这次变法的智囊、首任总管同文馆事
务大臣(即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学校首任校长)徐继畬的家乡举行过“纪念徐继畬暨中
国现代高等教育开创140周年研讨会”。希望如今有更高层次、更多相关学校(如北大
、北师大……)、部门和人士有所表示、行动。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同治年间同文馆天文算学馆计划,是“古今一大变局”
之中的变法。1866年12月至1867年8月,变法计划的出台及由此引起的风波,对中国现
代化进程的影响十分深远。海外学者认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前曾“作出了一个实在
大胆的计划,此计划的激进性质,通常为历史学家所忽略”,是一次受到挫折的变法。
(注:参见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卷上第58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85年;刘
广京:《经世思想与新兴企业》页407。)尽管因倭仁...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6383
18
☆─────────────────────────────────────☆
sexdon (钦命头品顶戴加尚书衔领网评办事部堂) 于 (Thu Mar 24 00:55:36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sexdon (钦命头品顶戴加尚书衔领网评办事部堂),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仇恨大清是汉族人的耻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24 00:55:11 2011, 美东)
仇恨大清主要是处于对历史的无知,对自身缺点的懦弱而找借口,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和严重的民族歧视。汉族人从来都认为少数民族是仆人,而我大清期间,虽然创造了中
国历史上的辉煌,但是这些心里阴暗的人看来,我大清的一切功绩也不能让他们弱小的
不值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他们在我大清强大的时候到处作乱,天地会乱党,长矛还有
孙文匪患都是明证。
仇恨大清的人基本上有几类,
1。严重的大汉族主义者,觉得清朝是外族,从骨子里面藐视,但是冰冷地事实就在那
里,没有办法,所以只能骂找平衡了
2。严重历史知识缺乏的,历史读物仅仅就是电视剧和高中历史课本,对清朝仇恨基本
上是清朝后期...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19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草清
书吏们也纷纷攘攘吵着,这时候就听外面一阵板子chōuròu声,还夹杂着凌luàn的惨呼。
“来了来了……可算是来了。”
书吏们抹着额头的汗,庆幸不已,这是他们手下的巡役赶过来救主了。
mén外几十号巡役挥着木棍,打得人群如cháo水倒卷,眼见围拥之人就要溃散,又一拨套着“巡”字号衣的人马出现了。
“干什么干什么?人家只是在说话,你们怎么就动手了?当自己是官差呢?”
刘兴纯lù面了,他带的可是巡检司的正经巡丁,这么一喊,那帮巡役人一愣手一软,顿时被人群又倒推回去。
“出来说话”
“别躲耗子了平日在咱们船上那些神气呢”
人群又吵嚷起来。
嘎吱一声,mén开了,终于有个书吏脸sè发白,xiǎo心翼翼地探出脑袋,背后好几双手赶紧把他推了出来。
“那个……大家别闹,过年嘛,和气生财,jiāo了钱就走。”
那书吏指着远处江面木mén说着,那里停的都是jiāo了钱的船只,只等第二天开关就放行。
回应他的是一堆杂物,甚至还有唾沫...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987
20
“清华简”鉴定可能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
——再谈对《保训》篇的疑问
姜广辉 2009-06-08 光明日报
一作伪与防伪之博弈
古代竹简文献作伪突出表现在《古文尚书》上,说起来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西汉成帝时张霸伪造《尚书百两篇》献给朝廷,当时即被识破。而东晋梅赜献伪《古文
尚书》,却蒙蔽了后世无数大学者。南宋时朱熹虽然怀疑此书为伪书,但又担心因此“倒
了六经”,所以其弟子蔡沉作《书集传》仍把它当作“圣经 ”。明中叶梅鷟作《尚书考
异》,抉发梅赜《古文尚书》之伪,但因其考辨方法的缺陷而不能完全起到证伪的效力,
直到清代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出来,由于其考辨方法的卓越,才使《古文尚书》是伪
书成为定谳。需要指出的是,阎若璩考辨伪《古文尚书》所取得的成就,依靠的是传统的
古文献学和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可惜今日学者对这样的方法没有很好地总结和利用,甚
至完全忽视。
那么,现代是否还会再次出现《古文尚书》造假的可能呢?我们认为,从动机上说是
绝对有可能的。近年竹简文献的价格已经炒成天价,这足以激起一些人作伪的热情。当
然,今人要造出足以乱真的假简,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它需要有高技术手段(例
b**********u
发帖数: 2817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姜维等坚守剑阁,惊悉绵竹失守,接着,一日三惊,有的说后主想固守成都,有的说后
主要向东投奔盟国东吴,有的说后主要向南进入建宁。姜维恐腹背受敌,即引军退至巴
西境,至郪县(今四川射洪西)时,后主诏书传来,命令全军投降。姜维伤心落泪。但事
已至此,只好奉诏到涪城向钟会投降。“将士咸怒,拔刀斫石”(《三国志·蜀书·姜
维传》)。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
蜀汉的灭亡 蜀汉自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陈寿评二人的政绩说:“
蒋琬方整有成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
家和一”。在当时鼎立的三个国家中,蜀汉最为弱小,蒋琬、费祎二人虽无赫赫之功,
但能够安稳地保住基业,说明诸葛亮挑选的接替人还是不错的。蜀汉的柱石大臣除了诸
葛亮、蒋琬、费祎以外,还有董允。常璩《华阳国志》卷7《刘后主志》把以上诸葛亮
等四人号为“四相”,也称“四英”。诸葛亮时,把宫中府中视同一体,诸葛亮死后,
宫、府之事由蒋、费、董三人共同管理,他们合作得很好,三人都是诸葛亮精心挑选与
培植的辅政大臣。董允,父和,曾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
马府事。后主时,迁黄门侍郎。...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22
张德信
朱元璋由贫穷的牧童到皇帝,尤其是他在与元朝和群雄的拼杀中,往往能出奇制胜
,逢凶化吉;他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才能,常常令 人叹为观止;他振兴破
败的雄心,反腐倡廉的执着,治世理乱的雄心,以及开规模、立条章、审形势、构框架
之中表现出来的局器宏阔、处事条理等等的较高文化素 养,无不使人惊服。然而,又
不得不使人产生怀疑:他的文化知识,以至深厚的文化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聚积、升
华?他何以对传统文化有如此的认识与理解,等 等。本文拟由此入手,予以探讨,姑
为引玉之砖。
(一)
文化如积沙,越积越 厚。它沉淀了过往的经验与智慧。书册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文化必须通过长期艰苦学习而后得,因而一般是有闲者的专利品。文化人,或地主阶级
知识分子,就是那 些有闲者中间的一个特殊集团。这个集团也正是封建王朝立法行政
的主要依靠力量。元朝政府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固有习俗,固有治法,歧视汉人,
歧视汉文化 和汉族知识分子,使这些文人学士中的大多数仕进无门,岐路徘徊,不得
不隐身巷陌,和光同尘。这就使他们比较容易地卷进农民造反的大潮。大量落拓书生背
叛朝 廷,作贼作寇,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特...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23
“伪《古文尚书》案”平议
丁鼎
摘要:《尚书》是儒家六经之一。但从宋代吴棫、朱熹等学者怀疑传世本《古文尚
书》为伪书以来,历代学者围绕这部《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一直聚讼纷纭。清代阎
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之后,经过四库馆臣及后世一些疑古派学者的大力推阐,阎氏
把传世本《古文尚书》判定为伪书的观点几乎被清代与近现代学术界视为定谳。到上世
纪末,随着我国学术界的思想解放和学术视野的开阔,随着郭店战国楚墓竹简的出土和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问世,人们对传世本《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进行了新
的审视和研究。这些新的研究成果证明阎若璩论证传世本《古文尚书》为伪书的方法和
结论在学理和逻辑上均存在漏洞和软肋,从而使阎氏的结论发生了动摇。虽然目前彻底
推翻阎氏的结论为时尚早,但起码说明阎氏的结论远非定论,是可以继续探讨的。
关键词:经学史;《尚书》;《古文尚书》;孔安国;阎若璩;毛奇龄
作者简介:丁鼎(1955-),山东莱西人,历史学博士,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m***n
发帖数: 12188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臣生在明代比现在要好
扯,首先,明朝至少在文宣之后有首辅,清朝有么?军机处都是奴才。
第二,崇祯还真没杀过首辅,崇祯是排着队杀兵部尚书。
而且兵部尚书排队上法场,也是有原因,至少,一个严重渎职都跑不了。按照律法,也
确实是死罪。
王化贞是中了后金的诈降计,导致全线崩溃;
袁崇焕是牛皮吹的太多,结果莫名其外让人打到北京城外了,还有莫明其妙杀害大将;
熊文灿是招降了张献忠和除了李自成之外的全部起义军,向朝廷保证张献忠是老实人,
只是官逼民反,是逼上梁山,结果张献忠又反了;而且李自成本来已经完蛋,也是被他
和老陈一起放走了。
王在晋也是在绝对优势下打仗失败,却只是革职查办,没死。
王洽是病死,
申用懋是文学家,当兵部尚书的结果可以预见,他也是运气好,只是革职,回家腐败去
了。“下台后能回江南老家继续和一班朋友过醉生梦死的生活,算是下场最好的了。”
梁廷栋和杨嗣昌都是打仗失败了,服毒自杀,算是有骨气的。从来只会吟诗和写八股的
文人上战场,可怜。
真正死的冤枉的大概只有一个陈新甲,算是替崇祯背了黑锅。
而且处决那些兵部尚书的也不是崇祯一个,而是整个官僚机构按照传统和法律定的罪。
崇祯还有最后几个兵部尚书,拷贝一下:
...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替袁崇焕辩护+分析其功过 (转载)
不需要为袁督师辩护。公道自在人心。现在的翻案文章也只好作笑话看罢了。贴一个梁
启超写的袁督师传
第一节 发端
有人焉,一言一动,一进一退,一生一死,而其影响直及于全国者,斯可
谓一国之人物也已矣。吾粤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之关系甚浅薄,于历史上求足
以当一国之人物者,渺不可睹。其在有唐,六祖慧能,创立禅宗,作佛教之结束;其在
有明,白沙陈子,昌明心学,导阳明之先河。若此者,于一国之思想界,盖占位置焉矣
。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
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明史》之传督师也,一则曰:“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罔敢议战
守。议战守自崇焕始。”再则曰:“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呜呼,何
其言之之有余痛耶!吾闻万季野《明史稿》,为督师立传,凡二巨册(见魏默深《古微
堂外集》)。度其于督师之雄材伟略、远猷硕画,必能纤悉详尽。又督师当时所以对待
敌军,及敌之所以委曲行反间者,一切重要关目,必能甄载无遗。惜乎宫修之本,忌讳
滋多。原稿今虽流传人间,而鄙人弇陋,未获钞读。以此率尔论述,能无恧焉?虽然,
以数千年来历史上一大异动,重以乡...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933
26
之前满殿沉默的那片刻,许次辅心中曾将连同自己在内的六个大学士罗列一遍,排列组
合游戏,就将在这六个人之间进行——
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徐岳、次辅建极殿大学士许道宏、群辅之一文华殿大学士袁立德
、群辅之二武英殿大学士彭春时、群辅之三文渊阁大学士杨进、群辅之四东阁大学士金恕
对朝政格局稍有了解的都清楚,这六人虽然还没到党羽遍布朝野地步,但又可分为
三大派别:
徐岳、彭春时是一派,徐岳历任词林科道,是前首辅的门生,彭春年先历科道,后
以户部尚书入阁
如今此派以左都御史江辛岳、户部尚书晏俊两个重量级九卿为外围,科道势力也很强
许道宏与杨进算为一派,许道宏出自吏部,是最年轻的阁老,杨进出自刑部如今此
派以吏部尚书赵良仁、刑部尚书荀飞谦为外围
去年为了保送赵良仁迁吏部尚书,而让出了左都御史此外,老资格朝臣兵部卢尚书
因为与吏部尚书赵良仁的同乡关系,也算靠近他们的一个
袁立德与金恕同派,均出自礼部,在外朝九卿中势力最弱,只有礼部尚书海书山勉
强算是
但袁立德与彭阁老都是先皇时期就入阁的老牌大学士,一向奉行贴近皇家的路线,
很受两代天子亲近所以虽然在外朝口碑一般,但位置坐得也很稳当
却说次辅许道宏看到李佑...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27
王斗看着眼前忐忑不安的王朴,还有他身后战战兢兢全身发抖的王氏商人们,他本来要
寻王朴商议,他自己找上门来了,也好,就给王朴,他身后的王氏家族一个选择吧。
听那王家老叔公口齿不清的诉说晋商等阴谋之事,他打断他的话:“便是范、王、
亢、翟、梁、黄、渠诸家散布谣言,阴私对付我东路之事?此事本伯早己知晓!本伯还
知道,他们印制假粮票、焚烧抵制我东路商货,还意图到东路挤兑我粮票。”
他冷笑道:“哼,他们真是不知死活!”
那老叔公一愣,随后与王朴等人心中冰寒,原来此事早在忠勇伯掌握之中,可笑众
人蝇营狗芶,蒙在鼓里,他却早就洞若观火,还好前来反正投诚,否则等待他们的,就
是血淋淋的屠刀了。
王朴陪着笑脸道:“都是下人无知,请忠勇伯念在小弟追随血战的份上,放他们一
马吧,他们也己幡然醒悟……”
这时钟调阳进来禀报,言洪督有请,王斗点了点头,对王朴说道:“王帅不必如此
,我早视你如兄弟,骨肉同胞一般,自然会念你这份交情。”
他看着那些王氏商人,淡淡道:“两条路给你们选择,顺之,生,逆之,死……”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初十日,经过十余日的拖延,各镇十数万大军,再次向京师起程。
对这个结果,京师上下,不约而同...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329
2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 第四十六节 合营
在邓名见过的各路军马中,郑成功率领的闽军是装备最好的,三万战斗士兵都拥有良好
的战甲。铁人军自不必说,就是其余的士兵也能配备半身鳞甲和铁裙,拥有大量的弓箭
和火铳,还拥有大量的火炮。
和郑成功相比,虁东军大都和叫花子差不多,靠着和张长庚交易,现在虁东李来亨
所部改善很大,精锐部队装备了不少盔甲、金属武器和保暖的衣服。不过盔甲、武器的
质量依旧不能和闽军相比,火炮更是稀少。
上次见到张煌言的浙军后,邓名就觉得舟山军和虁东军差不多穷苦,更糟糕的是极
度缺乏合格的军人——不仅仅是军官。因此在分手的时候,邓名以浙军参与了南京城下
所有的战役为理由,把大部分缴获分给了张煌言。这次在镇江再次见面后,邓名发现张
煌言的部队依旧很穷,上次和邓名分手后,靠着邓名传授的爆破技术和装备,张煌言在
宁波周围打破了几个府城、县城,获得了一些缴获,但这些物质很快就因为大量人口涌
入舟山而迅速消耗掉。
马逢知的精锐在攻打杭州时损失过半,后来被达素追击又丢了不少,逃到舟山时已
经是实力大损。除了马逢知带来的人外,还有大量的义勇军抵达舟山——南京一战也给
了周围几省心怀大明的人不少鼓励,不少本来...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今朝官职与古制对应,问诸贤
试戏与古制对应,以观公器变迁:
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其职盖为秦惠王以下之相国、丞相,唐之尚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參知政事邪?
令计划,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其职盖为中书舍人邪?
直辖市书记市长,其职盖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明之南北直隶布政使、清之直隶总督邪?
司法部长、公安部长,其职盖为鲁之大司寇、汉之廷尉、隋唐以下之刑部尚书邪?
教育部长,其职盖为礼部尚书或国子监祭酒邪?
国防部长,其职盖为太尉、大司马、兵部尚书邪?
财政部长,其职盖为户部尚书邪?
建设部部长,其职盖为工部尚书邪?
中央纪委书记、监察部部长,其职盖为御史大夫、大司空、明清之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邪?
中央组织部部长,其职盖为吏部尚书邪?
外交部部长,其职盖为汉之大行令、大鸿胪,北齐以下鸿胪寺卿,清之理藩院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邪?
C********g
发帖数: 9656
30
http://www.confucius2000.com/admin/list.asp?id=4554
姜志勇
内容提要:前孔子时代,中国有两次价值和思想危机,分别是殷周之际和春秋时代。殷
周之际,在对王朝更替的反思和经验总结中,传统的天命观受到质疑和弱化,代之而起
的是道德观的强化,西周领导层把“德”融入到了新王朝的政体和治道之中,这是“德
”之观念由自发到自觉的觉醒标志。总的来看,前孔子时代,“德”之内涵经过政治层
面之德治、个体自身之美德和超越特定层面的纯粹之“德”等三次变化,期间人们在对
“德”的反思和如何“建德”的探索上大大推进了对“德”的认识。“德”之涵义的第
四次变化是从外在进入内在,成为人之内心提升的一种品质,但这要等到春秋时代第二
次思想危机之时,这次危机的主要内容是以德为内在本质建立起来的周代礼制受到了破
坏,人们对礼制的信仰出现动摇,社会面临重新“建德”的问题。
关键词:德天命两次思想危机德政孔子
“德”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一些学者认为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德”,但也有不
同看法[i]。《尔雅》中没有对“德”作出专门的解释,却有三处提到“德”:“颙颙
、卬卬,君...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5581
31
怎么是打孔子的假?明明是打古文尚书的假。打假的有阎若璩的 古文尚书疏证, 崔述
的 古文尚书辨伪,惠栋的 古文尚书考 等等。这个从尚书的篇数,篇名,字句,文例
等等作为证据,当时就已经是铁案如山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说“(阎若璩)引经据
古,一一陈其矛盾之故,古文之伪乃大明”。当时的学术界已经接受古文尚书是伪作这
个结论了。今文古文尚书掐架从汉朝就开始了,宋朝理学是接受古文尚书的,到清代被
彻底揭穿。这个基本上是铁证如山了,如果肘子的证据也是这个程度的话,HH危乎矣。
这个嘉宾也是似是而非,不过访谈么,也不必太较真。
b**********u
发帖数: 2817
32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二月,李自成趁明官军征剿张献忠之际,打出商洛山,转战
湖北、四川,又北上一路打到洛阳,旋又包围开封,虽未打下开封,但有力震动了明王
朝的大厦。后又经郊县之战、潼关之战,明王朝的帝国大厦终于倒塌。崇祯自缢煤山,
固若金汤的明王朝彻底崩溃。
一、官逼民反
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黑暗,贪官污吏横行,地主、豪强欺压百姓,农民赖以生
存的土地,多被官府、豪强、地主、强占、兼并,生活没有出路,尤其天启、崇祯年代
,阉宦当权,魏忠贤把持朝廷,朝政昏暗。这时边患也十分严重,后金(清初称后金)
常年与明军在辽、蓟地区作战,战争开支庞大,朝延为应付巨大的战争经费,在农民十
分沉重的赋税负担上,又加派“辽饷”,随后又增加了“剿饷”、“练饷”,谓之“三
饷”。“三饷”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各行业各业也都负担沉重,难以支
撑。天下人心惶惶,深感生存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水、旱天灾不断,尤其陕北地方数年
不雨,赤地千里。天灾人祸,造成遍地饥荒,原本就少地或根本无地的农民更加无法度
日,濒临绝路。又加官府讨饷横征,虎狼般地痛叱、催逼、打、抓、坐牢、杀害,种种
摧残之下,致使无数成...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6098
35
来自主题: JobHunting版 - [合集] 从今天面试想到的。。。
☆─────────────────────────────────────☆
gloomyturkey (一只郁闷的火鸡) 于 (Thu Mar 14 18:44:22 2013, 美东) 提到:
今天面试一个candidate, 人很随和,一看就是容易相处的人。问题是,他的编程确实
不过关。一道简单的编程,首先他很难总结出数学公式,经过提示,他可以总结公式了
,然后写程序比较困难。随后的复杂度分析,他也不是很有概念。本来这是内部转组,
我也不想刁难人,但是这样的面试,让我很难写一堆好话上去。
由此就想到版面上经常讨论的两个问题:
-我问题都答对了,为什么还是没有offer?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刁难中国人?
从面试官的角度想,我反应过来:因为对方友善,又是内部的人,我没有道理跟他为难
。看见他的水平,我下面的问题就会稍微降一点难度。从他的角度看,似乎他的回答还
都在轨道上,没有完全卡住。
想想那些super-smart的面试官,他们多半也会类似的想法:如果给你一道题,你没能
在他预期的时间解出来,或者本来是个开胃的题,被解成了一道主菜,哪怕这种题做对
了,在他的印象也是大损...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7492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hisismymj (麻将员外郎),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清华简难道是赝品?) 姜广辉:“清华简”鉴定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8 21:18:46 2009, 美东)
姜广辉:“清华简”鉴定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
光明日报
“清华简”鉴定可能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再谈对《保训》篇的疑问

姜广辉
一 作伪与防伪之博弈
古代竹简文献作伪突出表现在《古文尚书》上,说起来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西汉成帝时张霸伪造《尚书百两篇》献给朝廷,当时即被识破。而东晋梅赜献伪《古文
尚书》,却蒙蔽了后世无数大学者。南宋时朱熹虽然怀疑此书为伪书,但又担心因此“
倒了六经”,所以其弟子蔡沉作《书集传》仍把它当作“圣经”。明中叶梅鷟作《尚书
考异》,抉发梅赜《古文尚书》之伪,但因其考辨方法的缺陷而不能完全起到证伪的效
力,直到清代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出来,由于其考辨方法的卓越,才使《古文尚书
》是伪书成为定谳。需要指出的是,阎若璩考辨伪《古文尚书》所取得的成就,依靠的
是传统的古
t********n
发帖数: 5
37
光明日报
“清华简”鉴定可能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再谈对《保训》篇的疑问

姜广辉
一 作伪与防伪之博弈
古代竹简文献作伪突出表现在《古文尚书》上,说起来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西汉成
帝时张霸伪造《尚书百两篇》献给朝廷,当时即被识破。而东晋梅赜献伪《古文尚书》
,却蒙
蔽了后世无数大学者。南宋时朱熹虽然怀疑此书为伪书,但又担心因此“倒了六经”,
所以其
弟子蔡沉作《书集传》仍把它当作“圣经”。明中叶梅鷟作《尚书考异》,抉发梅赜《
古文尚
书》之伪,但因其考辨方法的缺陷而不能完全起到证伪的效力,直到清代阎若璩《尚书
古文疏
证》出来,由于其考辨方法的卓越,才使《古文尚书》是伪书成为定谳。需要指出的是
,阎若
璩考辨伪《古文尚书》所取得的成就,依靠的是传统的古文献学和思想史研究的方法。
可惜今
日学者对这样的方法没有很好地总结和利用,甚至完全忽视。
那么,现代是否还会再次出现《古文尚书》造假的可能呢?我们认为,从动机上说
是绝对
有可能的。近年竹简文献的价格已经炒成天价,这足以激起一些人作伪的热情。当然,
今人要
造出足以乱真的假简,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它需要有高技术手段(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他不好色,却也成了亡国之君
1、
标题即一悖论。
按常识,励精图治的总是那些圣明的帝王,如唐宗宋祖,康熙乾隆。而亡国之君,
不用说,那自然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糊涂——要么竟然是兼具三种特色的特殊人
才。
因此,将崇祯定位为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就好比说某人是个奸诈的老实人,某人
勤奋地偷懒,某人辛苦地享受一样不合逻辑。然而历史本身并不一定非要依照逻辑来运
行,更不一定与我们的常识相吻合。
说崇祯励精图治,这在姚雪垠同志写《李自成》的时代自然是荒唐之论,少不了要
被扣上为封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的帽子。但是,即便夺了大明江山的满人,在作为胜者
编撰的《明史》中,也给予了崇祯这位亡国之君相当高的评价:
“崇祯继承神宗和熹宗,慨然而有所作为。即位之初,他精明果断地铲除了魏忠贤
这个奸臣,天下都希望他能带来承平。但可惜的是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朝廷
里党派纷争,战场上兵疲将骄。四面战争不已,流寇四处蔓延,天下溃烂得不可救药,
可谓是不幸之极。然而崇祯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是勤勉辛劳,励精
图治,在面对臣子时常感叹,希望能得到非常之材,却没能如愿,以至导致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人心难测,您可能不知道,某时某刻自己一句有意无意的言辞或一个有心无心的举
动,就种下了祸根。
您可能不知道自己那哪里得罪了谁,在您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就突然遭了别人
的毒手。
小人物有他的大度与豁达,并非都是小鼻子小眼睛。
大人物有他的狭隘与小气,并非都是息事宁人、不计小怨。
今天,就说一说慈禧太后还不是太后的时候,她与咸丰权臣肃顺结怨的一段轶闻。
本文出自清人李岳瑞笔记《悔逸斋笔乘》中《孝钦与肃顺龃龉之始》一节。
话说,清文宗咸丰末期,肃顺从一个户部的司员,没有几年时间,便很快跻身为协
办大学士(亦称协揆)、尚书。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
检索肃顺的生平履历,其在咸丰一朝的升迁的主要印迹如下:
据《清史稿》记载,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时,肃顺就已经升迁至工部侍郎,是
从二品的官员了。
四年之后,也就是到了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肃顺先被调任为礼部尚书,仍主
管理藩院事务,后又调为户部尚书。
由从二品的工部侍郎至从一品的礼部尚书... 阅读全帖
l**c
发帖数: 1274
4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盘
四百七十五章 自己接自己的盘
徐首辅这一句,绝对是不是帮李佑说话,罢李佑的官也是他喜闻乐见的,但朝廷政务流
程终究是一环扣一环的。
他这里草了诏,就要发至六科,六科审核通过,要吏部执行。这么明显不合理的诏
书每过一道关口,就是对他的一次质疑,招惹更多的非议,更遑论有御史言官监察。还
是那句话,为了李佑不值得,犯不上给自己找污点。
就是当年有锦衣卫诏狱,堪称君上最不讲理的时候,也得将眼中钉下了诏狱审过后
,才决定是否罢官,哪有连个过场都不走的?
所以徐首辅要提醒钱太后,结果虽重要,但程序也不可轻忽。
诸位大佬立在朝中,远望其言行貌似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但私下里性情终归是有差
别。若袁阁老立在天子面前遇到此事,必然是二话不说就先下笔草诏,骂名该背就背,
只愿为主分忧。
钱太后顺口改了谕示:“着你等殿阁大学士廷审此事,查问明白李佑是否殴打勋戚
,将结果报与哀家再行定夺。”
质询官员,本该是都察院的差事,但李佑现今算是都察院官员,所以不适合让都察
院去做,钱太后便令更高一级的大学士亲自去问理。
而且这道谕示,只让大学士查清楚李佑是否动了手,以便完成审问程序,至于最后
裁决权仍旧保留在自家手里。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41
周延儒走在前往乾清宫的路上,虽急步而行,然举手投足间,皆显俨然风姿。他还不
到五十,正当盛年,相貌堂堂,二十岁曾连中会元状元,典型的江南才子一个。
崇祯六年六月,周延儒曾被迫引疾辞职,此时再进内阁,更身居首辅高位,说实在
,他都感觉意外,天威难测,然首辅之位落入手中,也在意料之中。
国势艰危,几任首辅无所作为,陈新甲资历名望不足,望眼海内,首辅之位,舍我
其谁?
想到此处,便以周延儒的城府,也觉有些飘飘然。
周延儒重新柄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体现,上有皇龘帝信任,下有东林与阉党等各
派政治势力的支持。特别以张溥为代表的东林后劲,更把希望寄托在周延儒身上,忠告
之:“公若再相,易前辙,可重得贤声。”
因为诸君支持,周延儒也很注意满足各方需求,己经在运作,将东林党人郑三俊、
刘宗周、范景文、倪元璐、李邦华等召回朝堂。
同时,因为阉党诸人在温体仁当政时始终没有抬头,把希望寄托在周延儒身上,在
彼复出时,出了很大的力量,周延儒不负众望,同时运作以马士英为凤阳总督,一时中
外翕然称贤。
交际花周延儒妙手回春,迅速缓和大明各派内部倾轧,让崇祯帝龙颜大悦,皇龘帝
对他寄予很大希望,甚至贬损帝王之尊而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8811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waiwai (whywhy),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中国社科院考古专家回应“真假曹操墓”质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 22:49:06 2010, 美东)
“清华简”鉴定可能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
——再谈对《保训》篇的疑问
姜广辉 2009-06-08 光明日报
一作伪与防伪之博弈
古代竹简文献作伪突出表现在《古文尚书》上,说起来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西汉成帝时张霸伪造《尚书百两篇》献给朝廷,当时即被识破。而东晋梅赜献伪《古文
尚书》,却蒙蔽了后世无数大学者。南宋时朱熹虽然怀疑此书为伪书,但又担心因此“倒
了六经”,所以其弟子蔡沉作《书集传》仍把它当作“圣经 ”。明中叶梅鷟作《尚书考
异》,抉发梅赜《古文尚书》之伪,但因其考辨方法的缺陷而不能完全起到证伪的效力,
直到清代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出来,由于其考辨方法的卓越,才使《古文尚书》是伪
书成为定谳。需要指出的是,阎若璩考辨伪《古文尚书》所取得的成就,依靠的是传统的
古文献学和思想史研究的方法。可惜今日学者对这样
f****o
发帖数: 8105
4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命由天定 事在人为(2)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命由天定 事在人为(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1 23:23:51 2015, 美东)
天赐贵子
明代成化年间,浙江嘉兴的屠康僖,少年时即学贯经史,起初在刑部任职主事的工作,
晚上的时候就在监狱中住宿。他利用晚上的时间,详细询问了这些被关押人的情状,于
是知道这些人当中有没罪而被冤枉的,被人诬告、陷害的。他对此作了认真调查,但他
不以为自己有功劳,秘密地把这件事,上公文报告了刑部尚书。
随后,刑部尚书利用屠康僖提供的这些案情资料,再重新审问这些被关押的人,使一些
案子水落石出,人们没有不服的,这样开释冤枉的,大概有十几个人。当时这件事传了
出去,京城里的百姓都称赞刑部尚书明察秋毫。刑部尚书每遇疑难案件以及牵涉权贵者
,总要委托屠康僖办理,皆判案决断,无不协服。
屠康僖又继续向刑部尚书上了一份公文说:“在京城这个地方,尚且有这么多被冤枉的
人,那么全国范围,民众多了,哪会没有被冤枉的人呢?应该每五年派一些减刑的官员
到...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命由天定 事在人为(上)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命由天定 事在人为(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7 15:49:52 2015, 美东)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知其恶而弗之,祸转为福。”上天主持着公道,惩恶扬
善,报应分明。善有善报,是鼓励人多做善事;恶有恶报,是让人知道警惕戒备。
因此人生在世,一定要遵从天理,恒守善念,才能趋吉避凶,使福报久远而绵长。古籍
中记载的因果报应事例很多,以下举几个例子︰
一、行善延年 造恶减寿
南宋时,陕西凤州有三位乡民名叫彭六、周三与李廿一,三人同龄时常往来成为朋友。
在庆元丙辰年九月初八,周三及李廿一都在中午暴亡,但是彭六还未获知此消息。
当天傍晚彭六躺在床上休息,恍惚间感觉自己被两位阴差带到一所庄严的大殿,看见许
多披枷戴锁的人在等候审判。忽然看到周三竟然被召上殿,殿上有一位王者模样的人(
阎王)翻阅案上的簿册后,问左右的人说:“此人应有八十七岁高龄,为何这么早便把
他的魂拘拿至此?”
有一身穿绿袍的官吏答道:“此人生平性... 阅读全帖
v**n
发帖数: 135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浙江江苏状元问题
贴个状元榜,明朝的。
◆吳伯宗
江西金溪人,名祐,字伯宗,以字行世。生年不详,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辛亥科状元。
◆朱善
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字备万,号一斋。生于元惠宗至元六年丰城(今江西丰城
)人,字备万,号一斋。生于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卒于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壬子科状元。
◆丁顯
福建建阳人,字彦伟。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七年(1367),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
十八年(1385)乙丑科状元。官授翰林院修撰。
◆任亨泰
湖广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字古雍。生卒年不详。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
)戊辰科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皇觀
直隶贵池(今安徽贵池)人,字澜伯,一字尚宾。生于元惠宗元统二十三年(1363
),卒于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辛未科状元。授翰林
院修撰,累官至礼部侍中
◆張信
浙江定海人。字彦实,号城甫。生年不详,卒于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明太
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侍读学士。
◆陳
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字...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衍列传
晋书 列传第十三
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
:「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父乂,为平北将军,常
有公事,使行人列上,不时报。衍年十四,时在京师,造仆射羊祜,申陈事状,辞甚清
辩。祜名德贵重,而衍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杨骏欲以女妻焉,衍耻之,遂阳狂
自免。武帝闻其名,问戎曰:「夷甫当世谁比?」戎曰:「未见其比,当从古人中求之
。」
泰始八年,诏举奇才可以安边者,衍初好论从横之术,故尚书卢钦举为辽东太守。
不就,于是口不论世事,唯雅咏玄虚而已。尝因宴集,为族人所怒,举?累掷其面。衍
初无言,引王导共载而去。然心不能平,在车中揽镜自照,谓导曰:「尔看吾目光乃在
牛背上矣。」父卒于北平,送故甚厚,为亲识之所借贷,因以舍之。数年之间,家资罄
尽,出就洛城西田园而居焉。后为太子舍人,还尚书郎。出补元城令,终日清谈,而县
务亦理。入为中庶子、黄门侍郎。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庄》,立论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阴阳恃以化生,万物恃以成形,贤者恃以成德,不
肖恃以免身。故无之为...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48
版主云:这样大家看着方便一点。
比较有内容的评论,我基本上是原文copy paste。除了一些地方因为上下文衔接稍作改
动,以及删除了个别过于激烈的言语
------------------------------------------------------------------

pegasus9红朝史 平西王薄公世家
薄公熙来者,山西定襄人也。太祖建国元年生于京师,为老平西王爷书存二子。
初,老平西王爷党附修公少奇。文革二年,“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事发,修公、太宗
皇帝皆事败。康生收老平西王下狱,老平西王妃自尽,熙来年才十九,收北苑少管所,
文革六年,为二轻局机修厂技工。
废帝凡是二年,太宗皇帝将加九锡,监国耀邦承旨就狱中赦出老平西王,授工部尚书并
军机大臣。熙来亦转读京师大学堂,熙来时年近三十,苦光阴荏苒,遂秉烛苦读,三年
间为社科院硕士。
改开五年,熙来拜辽宁金县令,改开十三年,迁大连知府。熙来知大连,人称好大喜功
。以女警劲装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市人莫不侧目。熙来又整顿市容,栽树种草,大连面
貌一新。时太宗方...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9
http://hx.cnd.org/?p=119624
中国的历史,分为两个时期: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代和秦以后的“中华帝国”时期。
秦始皇统一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就一直在这个帝制的磨道里转圈儿,一
治一乱,分分合合。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千年犹行秦政制”。
这种“模式”是怎样形成的?这个体制,中国是怎么进去的?现在,面临再次转型的中
国,怎样才能走出这一“模式”呢?
关于这个“模式”的形成,有过不同的解释。
有人认为是自然环境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处在一个封闭而又广袤的地区。说封闭,因为
它的东边是大海,北边是草原,西边是沙漠,西南和南部是高山。说广袤,因为它又有
足够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供我们折腾。
在这一环境中,产生了我们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
耘冬藏。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我们务实的文明,让我们不用去关心外面的世界。
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关起门来,自己过日子。一盈一虚,一治一乱。分久必合,合久
必分。这样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我们的性格,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除汉武帝主动
征伐匈奴外,历史上,中国很少出兵国外,最多也就是应属国的要求,去镇压当地的叛...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0426
50
ZZ史版的回复:
打假的有阎若璩的 古文尚书疏证, 崔述的 古文尚书辨伪,惠栋的 古文尚书考 等等
。这个从尚书的篇数,篇名,字句,文例等等作为证据,当时就已经是铁案如山了。四
库全书总目提要就说“(阎若璩)引经据古,一一陈其矛盾之故,古文之伪乃大明”。
当时的学术界已经接受古文尚书是伪作这个结论了。今文古文尚书掐架从汉朝就开始了
,宋朝理学是接受古文尚书的,到清代被彻底揭穿。这个基本上是铁证如山了,如果肘
子的证据也是这个程度的话,HH危乎矣。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