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封地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1
发帖数: 3240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如果你穿越成了崇祯
1.放弃北京,迁都南京
闯贼逼近京师,崇祯该学人家赵构,还有后来的咸丰帝,老佛爷,
情况不妙赶紧撒丫子,不死磕。
2.跟闯贼谈判
许以重金,封地,爵位,美女,拉拢腐化农民军。
3. 从百官手里扎钱充军饷
钱都被当官的贪了,当然国库空虚,征税再多也都
进了个人腰包。
r**********g
发帖数: 22734
3
商鞅还跑回封地起兵玩命。
吕不韦自杀看来真是爱子心切
c******t
发帖数: 247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白起
一般以居住地封地取姓氏,我猜是住在白河边上或者住的地方叫白邑什么的。
b*********3
发帖数: 74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室的后代的封号和福利
武帝的做法是王可以分土地给自己的儿子们,当然王的继承人只有一个,其他或许由皇
帝批准封公或以下的爵位。至于每代皇帝的儿子,不是封王就是封公。累计十代也没几
个王。绝大多数就是刘皇叔的下场。想想当年光武帝,不就是那多数中的一个。到了宋
明清,王爵还有高低之分,而且只是有俸禄但没有封地。好多爵位还不能世袭罔替。
d******a
发帖数: 32122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开国时封的齐王好像都很惨
查了一下,有些还行
春秋战国
齐国的王. 齐威王,第一个称王的齐国国君
齐宣王
齐闵王
齐襄王
齐王建,战国时代田齐的亡国君主。
[编辑] 汉朝
第一次册封 韩信,前203年,韩信以齐地未稳为由,自请为假齐王(假,有代理的意思
),以便治理。当时刘邦正受困于楚军的包围下,不得不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劝谏,封韩
信为真齐王。
第二次册封 齐悼惠王刘肥,前201年-前188年在位
齐哀王刘襄,前188年-前178年在位
齐文王刘则,前178年-前164年在位
齐孝王刘将闾,前164年-前153年在位
齐懿王刘寿,前153年-前130年在位
齐厉王刘次昌,前130年-前125年在位
第三次册封 齐怀王刘闳,前117年-前109年在位
第四次册封 齐哀王刘章,35年-46年在位
齐炀王刘石,47年-70年在位
齐王刘晃,71年-87年在位
第五次册封 齐惠王刘无忌,90年-141年在位
齐顷王刘喜,142年-146年在位
齐王刘承,147年-206年在位
[编辑] 魏晋
齐王曹芳,魏少帝被司马师废去帝号,贬为齐王。
齐王司马冏,八王之乱之颙乂二王伐司马冏,司马乂后独揽政权。
[编辑] 南北朝
东魏孝... 阅读全帖
rh
发帖数: 390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开国时封的齐王好像都很惨
看来以后如果有人封你做齐王一定要拼命拒绝
争取换个封号和封地
好像秦王,晋王,魏王都还不错
s**r
发帖数: 669
8
然而,平公时期的政治,并没有败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其原因,一是六卿之间相
互的制约,二是平公本人尚存有一定的清醒意识,第三,就是晋国还有一个相对忠于公
室、忠于国君,而又才干优异的大夫阶层。相对于六卿而言,大夫的领地面积和家族势
力要弱小很多,他们自然需要一个公室来维护国内秩序,避免本身被大族所兼并。因此
,晋国的公室,主要还是靠这个大夫阶层来支撑和保证运转的。六卿已经成为各自家族
利益的代言人,这个大夫阶层的存在,对于国君和公室的生存,是尤其重要的。正因为
存在这么个忠心而又能干的大夫阶层,晋国政府才得以一种有机组织的形式继续生存,
从而延缓了国家走向分裂的步伐。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无疑是叔向。
前528年,韩起决定国家清理历年积压的案件。当时担任晋国司法长官的士景伯(
士弱之子)恰好在楚国出差,由叔向的弟弟叔鱼(羊舌鲋)代理他的职务。叔鱼是个足
智多谋的家伙,但是过于贪婪。果然,在处理一件大案的时候出了问题:诉讼双方都是
晋国的大夫,并且原来都是楚国人。一个是邢侯,著名的申公巫臣的儿子,一个叫雍子
,也是早先投奔晋国,立有大功。两家的封地邢和鄐相邻,发生边界纠纷,互不相让,
官司已经拖...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觉得封建王朝也有好的地方
欧洲古代是封建, 直接的权力更替就是领主那个级别, 算个县令, 中国古代换县令
也不会伴随大量人口消减。 更何况那时候一个封地认字的估计没1,2个, 老百姓连名
字都没有, 更别提什么具体的人口统计了。
等同中国改朝换代, 欧洲就是全欧洲王位大战, 你看死人多不多。
y*******n
发帖数: 195
10
秦汉开始王侯就有封地有封户,要是可以随便迁徙,那管谁收租去?
k**o
发帖数: 15334
11
其实建文帝时期的朱姓诸王还是不错的,比外姓武将靠得住。五个王爷被一撸
到底,都没有什么风浪,就一个悲愤的自焚了。如果不是撸朱棣的时候,用人
用错了,朱棣也兴不起什么风浪。后来朱棣都造反了,去找兵力强大的宁王
入伙,宁王都不干,朱棣还得玩花招将其挟持入伙。
这放汉景帝那会儿,刚稍微削几个王爷的封地就七王之乱了。朱姓王爷好太多
了。
C********a
发帖数: 367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京城好像实际上很难防守
明朝是天子守国门的原因,除了北京靠近北方边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封王的制度问题
,明朝允许封王继承皇位,但是不准你以任何理由干涉政治
从朱棣夺位以后开始,明朝就规定,封王不能担任政府官员,成年以后必须就藩,你只
能在自己的封地生活,不能出来,也许三代王也见不到一次皇帝的面。并且藩王不能养兵
明末有个鲁王朱聿键,鞑子有一次打到北京,他急眼了,以亲王的身份出来招兵买马亲
自带着北上勤王,他到了以后,鞑子也退了,崇祯把他抓起来扔进监狱蹲了十来年,罪
名就是封王举兵
后来这个朱聿键在南明的时候还过了一把皇帝瘾
S*E
发帖数: 3662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春秋战国总脉络
作为周公旦的封地,鲁国一直是诸侯大国。

葬的
D********i
发帖数: 514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春秋战国总脉络
这个角度看,鲁国倒应该和作为召公封地的燕国并提。
这两个国家应该是武王最为信任和倚重的,是政治上的最大国(按常理应该高于外姓的
齐),分别镇于东方和北方。
m*b
发帖数: 142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春秋战国总脉络
周公,姜太公这样的大牛需要在朝廷辅政
所以都只是派儿子去封地就国
他们不去封国
所以在宗周或者成周都保留有一小块地皮作为自己的食邑
比如周公的食邑就在宝鸡附近
类似的还有召公,也没有去燕国就国
s*********i
发帖数: 13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汉代王莽其人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受汉朝的刘氏禅让,建立“新朝”(9年—23
年在位),后来在新朝政权结束后,汉朝恢复政权。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是王莽篡汉立
新朝,同时也有史学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
生平
外戚出身。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县东)。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幼年
时父亲王曼去世,很快其兄也去世。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
声名远播。王莽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嘱咐王政君照顾王
莽。汉成帝时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王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
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深受众人爱戴。其叔父王商
上书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永始元年(前16年)封新都侯、骑都尉及光禄大夫
侍中。绥和元年(前8年)继他的三位伯、叔之后出任大司马,时年38岁。翌年,汉成
帝去世。汉哀帝继位后傅太后、丁太后及其外戚得势,王莽退位隐居新野。其间他的儿
子杀死家奴,王莽逼其儿子自杀,得到世人好评。
代汉立新
前2年王莽回京城居住。前1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由太皇太后王政君掌管传国
玉...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2734
17
再胡说一下立国目标。
秦在我看来有专一的立国目标——但是却并不高尚。其基本目标是利益,无非追逐利益
。按人头封爵封地。这种立国目标可以很快强大,却无法长久。打完了,怎么办?没有
人可以杀,还怎么拿军功?这个目标很快奔溃,而秦人远征者不回救,阵前倒戈的比比
皆是。这种政府与民众利益交换的模式,实在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一旦政府没有利益可
交换了,秦人弃之如敝履。
楚,究竟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向心力,真是不得而知。但是确实很神奇——陈王,注意哦
,陈王可是阳城人,说不清是陈国还是蔡国人(不放狗了)。假设是陈国人吧。陈可是
前479年被楚灭国的哦,按说也得“陈虽三户,亡楚必陈”。但是这时候起个国名也要
叫张楚。我看四川在秦亡之后也没有人搞个“张秦”吧。向心力就在这里。 等会儿再
h*****7
发帖数: 6781
18
从商县可以威胁十堰,从而断了汉中的后路
商鞅就是背盟偷袭商县得手后赖着不走拿到的封地,所以后人叫他商鞅
d****s
发帖数: 1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项羽为啥被称"西"楚霸王?
给自己的封地在故鲁国境内,定都彭城。这个地方算西楚?那东楚在哪?
不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吗?怎么又成西楚霸王了?百撕不得骑姐...
他算西的话,刘邦算啥?
j***g
发帖数: 1132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朝史 薄熙来列传
这不废话么,我说的不降级当然是指嫡长子,否则到了明末还不得有几万几十万个王爷
,一个王爷的封地估计也就一个村大小
C********a
发帖数: 367
21
首先说三苗
现在很多流行的说法是,三苗是苗族的祖先,因为史籍记载三苗本在中国的南方生活,
大概在湖北湖南江西一代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不是,包括章太炎、梁启超等,梁启超甚至认为,三苗的“苗”在
古汉语里就是“蛮”。主要证据是《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
·召类》则说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六韬》里的有苗就是三苗。
所以章太炎、梁启超等认为三苗是苗族祖先的说法立不住脚了。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中也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
,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
。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
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
服。”
其中,“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也就是说,三苗后来
被迁到了三危,后来变成了西戎,三危就是现在甘肃敦煌的三危山,当然三危这个地方
也有争议,说哪儿的都有,但一定是迁到了西边,跟西边的的羌族融合,所以才是“以
变西戎”。而真正到后来的南蛮,应该是欢兜了,我更相信现... 阅读全帖
P*****T
发帖数: 292
22
原文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4113d0101oxp3.html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姜广辉 付赞 邱梦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戎
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元前
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饰语
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不
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目。
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见于
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现代
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孔子
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百零
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假
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05
23
蒙古人败给马木留克了,阿里不花的2万精锐被全歼。那时的蒙古就像一个集团下面几家
子公司,赔了这两万,总部不会给你补得,子公司都是自负盈亏。旭烈兀肯定觉得不值
得打下去了,马木留克还是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的。
他们出征前在和林开会,决定方向补给这些问题,当年为了这次西征还调换过封地。但
忽必烈不可能跑西边帮旭烈兀开疆扩土的。
p******o
发帖数: 9007
24
不是说了吗,康熙没有料到自己死得那么早,这就是皇帝的通病,都觉得自己不会死。
更何况胤禵不是戍边,而是出征。当遇到困难时,康熙还立即召他回京商讨,一待就是
几个月,这说明康熙和他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有清一代,皇室王爷都没有放在外地封地的,所以胤禵放在外地完全是临时的,只是康
熙没想到死神的召唤这么快,是自然死亡还是意外,那就未可知了。
r****p
发帖数: 1854
25
说实话这个题目有标题党之嫌, 文章内容其实和萧皇后没有太多关系。最近看了版上
几个帖子,分别谈到最近发现的炀帝与萧后的墓,侯景之乱,以及梁武帝早逝的
昭明太子萧统。今天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其实都是有关联的。炀帝的萧后其实就是萧统的
后人。她一生多舛的命运, 可以说就是隋末乱世的一个缩影。然而从宿命论的角度出
发,萧后的命运似乎又有几分必然性。她能嫁给炀帝,其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那场侯景
之乱。
侯景之乱的来龙去脉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罗嗦了。当时还是有不少在外地的宗室起兵
勤王,然而时任镇西将军、荆州刺史的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却把这场大乱做为了
一个剪除异己扩大地盘的机会。他自封为讨侯景之盟主, 却迟迟按兵不动。已故昭明
太子萧统的次子萧誉, 三子萧詧作为宗室分别封为湘州刺史(今长沙)和雍州刺史(
今襄阳),和萧绎的封地江陵都不远。
一个叫张缵的人和萧誉,萧詧两兄弟有过节,对萧绎挑唆道:“河东王(萧誉)在招兵
买马,岳阳王(萧詧),在聚集粮草,这两兄弟肯定是要偷袭江陵阿!”萧绎于是打着
讨侯景的幌子要萧誉出兵, 意在削弱其实力而制之。
没想到萧誉根本不鸟这个七叔:“按爵位我也是王,按官职我...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6
说实话这个题目有标题党之嫌, 文章内容其实和萧皇后没有太多关系。最近看了版上
几个帖子,分别谈到最近发现的炀帝与萧后的墓,侯景之乱,以及梁武帝早逝的
昭明太子萧统。今天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其实都是有关联的。炀帝的萧后其实就是萧统的
后人。她一生多舛的命运, 可以说就是隋末乱世的一个缩影。然而从宿命论的角度出
发,萧后的命运似乎又有几分必然性。她能嫁给炀帝,其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那场侯景
之乱。
侯景之乱的来龙去脉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罗嗦了。当时还是有不少在外地的宗室起兵
勤王,然而时任镇西将军、荆州刺史的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却把这场大乱做为了
一个剪除异己扩大地盘的机会。他自封为讨侯景之盟主, 却迟迟按兵不动。已故昭明
太子萧统的次子萧誉, 三子萧詧作为宗室分别封为湘州刺史(今长沙)和雍州刺史(
今襄阳),和萧绎的封地江陵都不远。
一个叫张缵的人和萧誉,萧詧两兄弟有过节,对萧绎挑唆道:“河东王(萧誉)在招兵
买马,岳阳王(萧詧),在聚集粮草,这两兄弟肯定是要偷袭江陵阿!”萧绎于是打着
讨侯景的幌子要萧誉出兵, 意在削弱其实力而制之。
没想到萧誉根本不鸟这个七叔:“按爵位我也是王,按官职我...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27
哪有那么巧的事儿,都是偶然因素被打死的?
看维基百科上岛津义弘传原文:
“原本小西行長與明軍將領劉綎達成共識,讓日軍安全撤軍而明軍則不追擊,於十一月
十日準備撤出順天城,不料明軍出爾反爾,派出船隊從海上堵住了日軍的退路。小西行
長於是派人向在泗川城的島津義弘等人求救。 於是島津義弘、宗義智、高橋統增、立
花宗茂等日軍猛將在巨済島集結,於十七日凌晨出發前往救援小西行長,而得知日軍即
將援助小西行長,陳璘派鄧子龍偕同由李舜臣統率的朝鮮水師出擊。雙方船隊在露梁海
上相遇並且爆發戰役。
戰鬥一開始,島津義弘雖知道明朝聯軍社伏於觀音浦與南海島西北岸之間,但是為了讓
小西行長成功撤退,義弘假裝掉入明朝聯軍的埋伏以吸引最多可能的敵軍,於是選擇了
從海峽中間突破的戰術。[3]島津部將樺山久高首先率領部隊突圍成功,島津軍使出勢
弱之勢意圖吸引明朝聯軍追擊,鄧子龍眼見日軍就要突圍成功,趕忙追擊島津軍卻反而
被島津軍的“釣野伏”所包圍,李舜臣見鄧子龍被島津軍包圍趕緊前來救援,卻被島津
軍事先埋伏於船尾的鐵砲部隊奇襲,李舜臣身中數彈,氣絕身亡,根據朝鮮文獻[哪些
?]記載:「砲俜洞蚕蛩闯箭R發,舜臣中丸,不省...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28
记得以前有人总结过,成语里的贬义成语很多都是宋国发生的
现在我有点猜到为什么了
有id提到,宋国是纣王的兄弟的封地啊
作为周朝,看宋国肯定得低看一眼
y****n
发帖数: 743
29
个人理解:
最早“王”是最大权利者,是天下之主,所以天子都称王。所谓:天下之地,莫非王土。
所谓五爵(公侯伯子男),都是有封地的臣子。所谓: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封神榜》中,纣王分封的诸侯都是侯,东伯侯、西伯侯,这印证了诸侯这个侯字。
但中国语言中有程度弱化的现象,到了西周觉得“侯”不到位,就都称为“公”。(到
了战国末,“公”就成为了对稍有身份男子的尊称)。
而到了春秋后期,某些诸侯国实力强大,就先后称王(自封)。比如:楚国、齐国、秦
国。
有人开了先河,一些实力不足的小国也先后称王,并出现了“五国相王”的事件。
秦朝是用郡县制,好像没有太多分封。(具体不太确定)
之后项羽灭秦之后就直接分封出一堆“王”,同时也有自立的王。
汉代使用郡县为主,分封为辅,所谓“异姓不封王”。这时“王”是诸侯级别,却有实
权,包括:立法权、治军权、任命权、甚至造币权等。所以王爵只能分给皇帝至亲。
因为“异姓不封王”理念,后来只要是皇子基本都要封王,延续至清代。但后面的王爵
与实权逐渐脱钩了。后来封的王(暂不谈藩王),基本没有治理权,只有赋税权,有的
甚至是纯虚头衔。
s***i
发帖数: 10182
30
很多都是自己的封地作国名
隋朝用的是随州,随不吉利故改名隋
没什么必然联系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j****c
发帖数: 19908
31
周天子的领地有千里,除了镐京外,其他广大地区的行政结构是什么样的?周天子怎么
管理镐京意外的地区?
d*****0
发帖数: 68029
32
周天子就是个盟主罢了,根本管不了
j****c
发帖数: 19908
33
我说的不是诸侯国,是周天子自己的地盘
d*****0
发帖数: 68029
34
幾内诸侯国?
c*l
发帖数: 1433
35
和秦朝政府差不多?本来宰相之类就是王变皇帝以后,他的家臣就成了政府机构。
o****d
发帖数: 5454
36
手下的部落族长管理。也就是后来的氏族首领。每个国家都有几家国姓,所谓的国姓就
是把持国家的大的氏族。
M****7
发帖数: 2334
37
在礼乐甭毁(实际是周王实力消亡)前,其他诸侯国,大的有周天子任命的高层(卿,
高等级大夫,如齐国的国氏)“辅佐”诸侯。周王的代理人是世袭的,诸侯无权干涉。
爵位低下的小国由当地大国(如鲁国,齐国,燕国)代管,真有事还是听周天子的。
m***n
发帖数: 12188
38
不能用后来的政治格局来联想。
周朝号称是礼乐治国,社会是以家族宗法为基础的。没有后来的职业官僚体系。
周天子对诸侯领土不会管理,实际上对自己的领土也不直接管理。有些类似欧洲中世纪
的封建制度。天子管下面的公侯伯子男,也即是王幾诸侯。别的诸侯国自己的国内也有
很多低级贵族,也是一种近似独立状态。
比如齐国,你可以看作一个小型的周朝。里面也有很多贵族和更小的诸侯,相对独立。
齐国国君向周天子朝贡,自己也可以去周朝朝廷去当官,管理周朝的中央事务。齐国内
部的贵族们去齐国的政府当官,自己独立管理自己下面的土地和人民。
周天子朝廷的官员多半是诸侯的贵族,也就是那些国王们短期轮流在中央任职,自己的
诸侯国交给子女或者别人代管。
这等于是一个大家族的关系,周天子是家族的族长。自己实际掌握的直接力量其实很少
,都是间接。 自己周围的大臣们又都是诸侯的国君,天子就是一个虚君,到了“礼崩
乐坏”的时代,诸侯纷纷走向现代国家,不成功的就被吞并,或者被下面贵族分裂掉,
也有被蛮夷灭掉的。 周天子就没什么资源了。后来自己内部又分裂,《战国策》说 “
东周公欲种稻,西周公不放水”,这时候的周天子基本就是个村长了,... 阅读全帖
M****7
发帖数: 2334
39
确实如此。
不过现中国版图内气候温和适合种庄稼的地方在秦统一前基本上都占了。农业社会拓展
土地的极限由中国达到了。

集中
帝国
j****c
发帖数: 19908
40
所以畿内诸侯跟齐国鲁国晋国这些诸侯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
畿内诸侯没有自己的军队?也没有完整的财政权,需要给周天子交地租?
H*******s
发帖数: 537
41
相对而言,畿内诸侯的地盘较小,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郑国,地方一开始也就是陕西省
渭南市的华县,土地面积不能和那些东方大国相比,当然后来郑国随着平王东迁,升级
成畿外诸侯了,还在春秋伊始小霸一时。但是它们也是有财政权,周王分封的畿内诸侯
基本上是自己身边的有功的大臣和亲戚,作为他们的俸禄田。至于军队,我认为也有,
就那个郑国来说,郑武公就是护送周平王东迁的一个诸侯,我想不可能独自护送吧,他
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班子的。
但是不论什么诸侯或者方国,都要向周天子纳贡,否则周天子就要派兵征讨。所以我不
太赞同molen所说的周天子就是个虚君,到了东周是越来越虚,至少在西周可是一点都
不虚,比如周共王时,有个叫做眉敖的方国(连诸侯都不是),因为不朝贡而被周共王
给收拾了,乖伯簋铭文记载道:惟王九年九月甲寅,王命益公,征眉敖。益公至,告。
二月,眉敖至,見,獻。袁腾飞谈到西周时,总说:“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
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也许袁腾飞有时候吹的没谱,但这句话可是一点都
不假,不来朝贡,我就来打你,即使不是我分封的诸侯,只是个方国也不例外,这就是
周天子在西周时期的范。
M****7
发帖数: 2334
42
宗周是特指镐京吧,没有岐周吧。
H*******s
发帖数: 537
43
丰镐一般是并称的,不过镐京是周天子处理政务的地方,丰京多是和一些礼仪祭祀有关。
《孟子·离娄下》:“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
M****7
发帖数: 2334
44
受教。多谢。
相对于宗周和成周,除了孟子,其他典籍似乎很少把周人岐山那块地称为岐周。当然其
他门派对周人的历史也没啥兴趣。

关。
b*********f
发帖数: 1585
45
不用客气,咱俩以前还因为清华简而大吵过一回呢,也算是熟人了哈~
M****7
发帖数: 2334
46
握手!元宵节快乐!
b*********f
发帖数: 1585
47
每次看到楼主发帖子提问,我总是忍不住想跳。希望楼主以后少些提问,每次回答你的
问题都很消耗我的脑力,要查很多资料,要根据材料来推理,还要遣词造句将这些资料
给组织起来。
还是像坑王那样灌水好,益寿又延年~~~
b*********f
发帖数: 1585
48
祝你全家都快乐~
j****c
发帖数: 19908
49
呵呵,我的问题一般比较非主流
j****c
发帖数: 19908
50
那那些土地在封给郑伯前是谁在管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