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太甲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h*h
发帖数: 27852
1
《古本竹书纪年》全文 (2011-05-25 13:01:0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上古三代史
《古本竹书纪年》简介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书卷
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
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
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
各种版本
自西晋时期出土以后,竹书纪年先后经历晋人荀勗﹑和峤考订释义的"初释本" 竹
书纪年,卫恒、束皙考正整理的"考正本",宋明时期的"今本",清代的"古本"。原文竹
简亡佚,而初释本、考正本也渐渐散佚,今本被清儒斥为伪书。现今较为精准的是方诗
铭《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版本争议
《竹书纪年》原简可能在永嘉之乱时亡佚﹐但初释本和考正本仍继续传抄流行。直
到唐玄宗开元以前此书仍旧存在。宋《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已不加著录﹐可能在安史之乱到唐末五代﹐传抄本也逐渐散佚。元末明初和明朝中期
出现的《竹书纪年》刻本﹐春秋战国部分均以周...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北大撕逼文,不知道房德邻有没有领到NED的狗粮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北大房顶在此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文《咸有一德》正文开头的一段话当作...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9503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史记说伊尹放太甲,然后又复太甲位,哪来的禅让太甲。太甲本身就是汤的儿子,何来
篡位?
太甲作为帝位合法继承人,如果伊尹篡权被太甲杀,没有理由去美化伊尹。
i********e
发帖数: 546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re

史记说伊尹放太甲,然后又复太甲位,哪来的禅让太甲。太甲本身就是汤的儿子,何来
篡位?
太甲作为帝位合法继承人,如果伊尹篡权被太甲杀,没有理由去美化伊尹。
l*******1
发帖数: 16217
6
尧舜禹是真的,夏朝也是真的,竹书纪年里的尧舜禹并非是禅让,而是政变加流放,类
似于黑帮老大火并,这个才更加符合人性
《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
同,而且价值取向相异。竹书纪年描述了从五帝到战国时期历代所发生的血腥政变和军
事冲突,譬如,《史记》记载尧舜禹之间通过禅让来传位,而《竹书纪年》却认为舜和
禹都是通过政变夺取王位。《史记》记载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
自新,便郑重的将国家交给他。太甲复位后,沉痛接受教训,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
精图治的圣君。不过,《竹书纪年》对此却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
,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并改立伊尹的儿子伊陟和伊奋继承伊家[5]。杜预
说“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大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
杂记,未足以取审也。”但出土的甲骨文显示,直至商朝末年,商朝仍然坚持对伊尹的
祭祀。有人因此对《竹书纪年》的历史记载存疑。
《竹书纪年》早在汉代时就已经散佚。279年的西晋,一个位于今日河南省的战国魏王
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之余,亦同时让墓里的大批竹简出土... 阅读全帖
p******o
发帖数: 9007
7
竹书纪年对上古的历史记述和正统历史截然不同,
“《竹書紀年》對史學界的震撼,在於它所紀錄的史料與《史記》所描述的不單只內容
不同,而且价值取向相異。竹書紀年描述了從五帝到戰國時期歷代所發生的血腥政變和
軍事衝突,譬如,《史记》记载尧舜禹之间通过禅让来传位,而《竹书纪年》却认为舜
和禹都是通过政变夺取王位。《史記》記載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後,伊尹見太甲改
過自新,便鄭重的將國家交給他。太甲復位後,沉痛接受教訓,成為了一個勤政愛民、
勵精圖治的聖君。不過,《竹書紀年》對此卻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
王,7年後,太甲潛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伊陟和伊奮繼承伊家[5]。”
不仅如此,在一些实际的历史史实上竹书纪年和史记也有不同,比如
“竹书纪年认为商朝的中宗是祖乙,而《史记》则认为商朝的中宗是太戊,在这个问题
上,商代甲骨文证明了竹书纪年的正确性。”
这证明竹书纪年是有自己独立的史料来源。
p****e
发帖数: 1336
8
来自主题: PHILADELPHIA版 - 碰到两个为老不尊的老太太
在CHINATOWN买烟。有一个老太太甲带着一女孩在买东西。老太太甲就和卖烟的老太太乙
聊天。偶会说N种方言。平常最喜欢到处卖弄。听他们说的是偶姨丈家的梅州客家话。偶
就跟她们瞎侃。老太太甲就问老太太乙说偶是不是她儿子。老太太乙说不是不是。然后又
指着小女孩问老太太甲说那这是不是你孙女。老太太甲点头称是。乙老太又问:“有男朋
友了没有”甲老太说“还没有还没有,你是不是要介绍介绍啊可惜你又没有儿子哈哈呵呵
要不然多好”两老太,靠,边说边肆无忌惮的看着偶,抚掌大笑。偶当时哭也不是笑也不
是。老太太乙还半天不给偶拿烟。偶偷偷看了一下那个女孩。居然面不改色。偶立马换了
广东话说“快,给偶拿包红塔山”乙老太才得以反应过来。然后偶逃之夭夭。
wh
发帖数: 141625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李默然去世,重温甲午事
你看这段:
根據《史記》所記載,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後,伊尹見太甲改過自新,便鄭重的將
國家交給他。太甲復位後,沉痛接受教訓,成為了一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的聖君。不
過,《竹書紀年》對此卻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7年後,太甲潛
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伊陟和伊奮繼承伊家[2]。杜预說“此为大与《
尚书》叙说大甲事乖异,不知老叟之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亦当时杂记,未足以取
审也。”但出土的甲骨文顯示,直至商朝末年,商朝仍然堅持對伊尹的祭祀。有人因此
對《竹書紀年》的歷史記載存疑。
wh
发帖数: 141625
10
tin上次在leisure版聊到清华简时说起古本竹书纪年,我抄过来。他没回帖,楼太高:

图样图森破是什么……《竹书纪年》也有人说是作伪啊。
发信人: tin (大猪小猪摞一盘),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李默然去世,重温甲午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6 15:31:47 2012, 美东)
too young too simple
今本竹书纪年早已经证明是伪书
古本竹书纪年是后人把散落在其他典籍中被引用的《竹书纪年》
文本汇集起来编成,不是伪的。只是残缺不全。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李默然去世,重温甲午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6 16:31:24 2012, 美东)
你看这段:
根據《史記》所記載,商朝太甲被伊尹囚禁3年後,伊尹見太甲改過自新,便鄭重的將
國家交給他。太甲復位後,沉痛接受教訓,成為了一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的聖君。不
過,《竹書紀年》對此卻有不同的描述: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7年後,太甲潛
回殺掉篡位的伊尹,並改立伊尹的兒子...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3240
11
中国历史上十大隐蔽很好的伪君子
送交者: 木猪 2006年9月27日12:39:17 于 [恋恋风尘]http://www.bbsland.com

首先说明评选十大伪君子的标准:第一,他们是伪君子,不是大恶人,所以凶狠好杀的
秦始皇、楚霸王等人都不算;第二,他们都是隐蔽得很好的伪君子,到现在还受到称赞
,至少还存在争议,象王莽那种生前就被揭穿的,虽然也是伪君子,但属于不高明的伪
君子,所以也没有列入。这十大伪君子按照时间为序,分别是:
舜:舜本来出生贫寒,他的父亲是个盲乐师,知子没如父,瞎眼的老音乐家对自己
儿子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几次想杀了他,可都被舜逃脱了。后来舜得到了尧的信赖
而步步高升,等到掌握了大权之后,就把尧的儿子丹朱杀死,把尧囚禁起来,强迫尧把
王位“禅让”给他,另外还接收了尧的两个女儿。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 “禅让”
的人。曹丕娶了汉献帝两个女儿,又逼迫汉献帝禅让之后,得意洋洋地说:“现在我才
知道古代的禅让是怎么回事了!”
伊尹:伊尹是汤的宰相,汤死后,他辅佐汤的儿子太甲,但不久以后,他就罗列了
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宫,自立为王。三年后,太甲在忠于
r****y
发帖数: 26819
12
一、引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1961年八月的一个下午,《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时年19岁)来到北京东黄城
根附近的迺兹府胡同12号,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四合院,院子里只住着一个人,他就是章
诒和父亲章伯钧的对手、同时也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 “章罗同盟”的二号人物罗隆基。
几十年后,章诒和在这篇专写罗隆基的《一片青山了此身》中提到她对这个四合院的感
受:“环顾四周,只有电扇发出的声响。他这个家,安静得有些过分。”就是在这个终
日阒寂的院落里,年过六旬的罗隆基和不到二十岁的“小愚”(章诒和的小名)有过这
样一段交谈:
罗隆基知道我是学文的,他的话题就从学文开始。问我:“现在文科教材里面,有没有
现代文学史?”又问:“在现代文学史里面,有没有新月派?”再问:“新月派里面,
有没有罗隆基?”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我学戏剧文学,不开现代文学史课,而在我自己所读的现
代文学史里,新月派宗旨已不是从“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给“社会思想增加一些体魄,为时代生命添厚一些光辉”的文学流派。官方认定的文学
史上,说新月派在政治上是既反对国民党、又与共产党作对的第三种力量的...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习近平用典》修身篇
做人是做官的前提,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干
部的道德修养,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习近平同志把“三严三实”
作为干部改进作风的要求,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涵盖了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等四个方面的内涵,为干部立德、立言、
立行指明了具体方向。
同时,习近平同志也明确阐述了修身立德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反躬自
省、自我批评;“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强调的是遵纪守法、不碰底线;“慎权、慎
独、慎微、慎友”,强调的是防微杜渐、不弃微末;“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可以说,习近平同志所引用的名言典故,为
领导干部崇德修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给出生动标注。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曾经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
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识,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
不及”。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习近平同志多次引用...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习近平用典》修身篇
做人是做官的前提,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取决于本人的修为。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干
部的道德修养,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习近平同志把“三严三实”
作为干部改进作风的要求,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严以修身”,涵盖了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等四个方面的内涵,为干部立德、立言、
立行指明了具体方向。
同时,习近平同志也明确阐述了修身立德的方法:“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反躬自
省、自我批评;“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强调的是遵纪守法、不碰底线;“慎权、慎
独、慎微、慎友”,强调的是防微杜渐、不弃微末;“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强调的是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欲望。可以说,习近平同志所引用的名言典故,为
领导干部崇德修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体系给出生动标注。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 解读
习近平同志曾经提出要培养和树立六种意识——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
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自省意识,是要经常自我约束,经常自我反省,“检身若
不及”。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重视克己修身的民族,习近平同志多次引用...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427
15
首先说明评选十大伪君子的标准:第一,他们是伪君子,不是大恶人,所以凶
狠好杀的秦始皇、楚霸王等人都不算;第二,他们都是隐蔽得很好的伪君子,
到现在还受到称赞,至少还存在争议,象王莽那种生前就被揭穿的,虽然也是
伪君子,但属于不高明的伪君子,所以也没有列入。这十大伪君子按照时间为
序,分别是:
舜:舜本来出生贫寒,他的父亲是个盲乐师,知子没如父,瞎眼的老音乐家对
自己儿子的底细知道得一清二楚,几次想杀了他,可都被舜逃脱了。后来舜得
到了尧的信赖而步步高升,等到掌握了大权之后,就把尧的儿子丹朱杀死,把
尧囚禁起来,强迫尧把王位“禅让”给他,另外还接收了尧的两个女儿。他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禅让”的人。曹丕娶了汉献帝两个女儿,又逼迫汉献帝
禅让之后,得意洋洋地说:“现在我才知道古代的禅让是怎么回事了!”
伊尹:伊尹是汤的宰相,汤死后,他辅佐汤的儿子太甲,但不久以后,他就罗
列了一堆太甲的罪名,把太甲囚禁在桐宫,自立为王。三年后,太甲在忠于自
己的臣子帮助下逃脱,回来诛杀了伊尹。后来,伊尹的形象受到美化,主要是
一些执掌权力的大臣想用伊尹做例子,废除他们所不喜欢的皇帝。只要看看后
来那些自命
z*****3
发帖数: 1793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甲骨文对于太甲和伊尹的记载如何?
现在能看到的是史记说的是伊尹是禅让太甲。竹书说太甲杀伊尹篡位。作为正常人,我
相信后者。

尹。
B****s
发帖数: 5731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首先,你说的都是周礼,商礼和周礼也不见得就要相同,商讲究兄终弟及,就和周不一
样。
第二,说伊尹自立也不见得伊尹就真是谋反篡位,伊尹放太甲之后,可以是自立为摄政
,那么不同的史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他反正没有改国号,也没有废掉太甲,
只是暂时剥夺王权而已,作为三朝元老,开国功臣,管教一下不成器的小皇帝是应该的
,不能算篡位。那也有人可以认为他大权独揽,还搞假节,赐九锡之类,实质上就是篡
位。太甲多半是认为被篡了,但是他的后人也可以认为不是。武士彟有啥功劳,如何可
以与伊尹相比。多尔衮还搞了皇上的妈呢,年代久远了顺治的后人不也想开了。
d****z
发帖数: 9503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这个不仅仅是周礼。啥礼也没有异姓因为是外祖父就能配享的。兄终弟及还是同姓。所
以,伊尹配享一定是因为有天大的功劳,而不是因为是外祖父。
如果太甲认为自己是被篡位,那么复位以后为何还要以伊尹配享?
另外不要拿多尔衮为例。其它很多具体情况不说了,就同姓一条,伊尹就没法比。中国
是非常讲究这个的。
伊尹作为异姓,如果被太甲认为是篡权,而且还被太甲诛杀,断没有可能配享的。
w********2
发帖数: 632
19
何为夏与商?华夏与东夷的恩怨情仇
何为夏?夏与华不是一回事,但夏与华,文化上有继承关系。
何为华?凡是继承了扶桑文化的都可以是华。最早的扶桑文化出现在湖南澧水流域,就
是三皇时代,晚期传播至夏水流域。
何为夏水,说的应该是汉水下游,其实水经注里曾经清楚地记载了夏水的范围,它的源
头在湖北荆州,曾经几度成为长江主泓,经过湖北监利仙桃汇入汉水,到达武汉,是为
夏口。所以何为夏,它最初只是一个地名,说的是江汉平原的一系列城邦国家,对应的
是五帝时代,只因为继承了来自南方澧水流域的扶桑文化,因此这个文明,就成为华夏
文明。
距今5千年前,在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出现了“城”。有考古学家统计,虽然目前这个
地区发现的能被确认的城大概是20座左右,但实际上当时应该有40座,最多达到50座,
并在屈家岭和石家河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器。
如此规模密集的远古城市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甚至两河流域也只能
望其项背。一定要坚信,任何大城遗址,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中国史书牛逼的地方就
在这里。连埃及巴勒斯坦的文明咱国史书都没有放过,自家的历史岂能不记录清楚。
现代考古上的成果,关于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有篇...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0
来自主题: AwesomeJoke版 - [XHPT]糗事大全 2016-04-20 006
两个农村老太太每天都到村口抽烟聊天。这天,老太太甲拿出两包“骆驼”牌香烟,递给老太太乙一包:“是儿子给我买的,你拿一包吧!”
两个老太太边抽烟边聊天,不巧,天下起了小雨,老太太甲从兜儿里拿出一个前端开了口的“保险套”套在烟上继续抽起来。老太太乙见状,惊奇地问道:“这是什么?”
老太太甲说道:“是防水香烟。”
老太太乙决定也买一个,于是来到商店。商店服务员见到这么大岁数的老太太来买这东西,未免有些惊奇。
“您要多大号的?服务员问。
老太太看了看香烟盒,答道:“适合骆驼的就行。”
b*********f
发帖数: 1585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竹书纪年的一个疑问
《纪年》这本书在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期的记述还是有很高的可信度,也和其他史书有
很高的相似性,比如读过这本书原本的杜预曾说过:“文意大似《春秋》经。”
现在大家看到的《纪年》分为《古本竹书纪年》和《今本竹书纪年》,但都不是杜预读
过的原本,《古本》较为大家所认可,它是后人将历代史籍所引用《纪年》的内容修
订出来的。
《纪年》中很多与《史记》大相径庭的故事多是西周之前的事情,比如妹喜与伊尹交欢
灭夏(tin姐将此文写成通俗版故事置顶于本版);舜夺尧帝位;启夺益王位,伊尹夺
太甲王位等等,但是从伊尹在殷墟的卜辞中享有隆重的祭祀看出,伊尹不可能夺太甲的
王位。另外战国说客鹿毛寿说服燕王哙就用了启夺益位的故事,而在战国时期,说客们
都爱用这类传说来说服他人。这些故事都有相似性,就是以权术和暴力夺得王位。同时
该书中很多记载与同为汲冢出土的《穆天子传》相同,所以据先秦史学家李学勤分析,
《纪年》一书的作者可能有搜集神话传说的倾向,对于此类故事,较不可信。
用买买提的语言来说,就是夹杂了很多私货。
l***o
发帖数: 5337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按照竹书的说法,伊尹被太甲杀了,以后一直是太甲一族掌权,不会给压力让美化伊尹。
也不可能是辨识文字时的错误,因为伊尹事件竹书写了一大堆,不是一句话。
当然也可能是竹书就这一件事记错了,别的都对,但这也太诡异了。竹书更像是臆想的
‘真实历史’,当时的某网络写手恶搞玩的,然后弄假成真了。
P**5
发帖数: 7467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简单的猜想,伊尹和太甲有姻亲,后代某个王是共同后代。
伊尹和太甲指不定就有血缘关系。
c*********d
发帖数: 9770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女将军妇好
女将军妇好
廖康
老艺术家林黛云、时倩云和陈素真都演过一出传统豫剧《天军凤帅》,表现商朝的王后
妇好协助夫君武丁王东征西讨、战无不胜。以前人们都以为这就是个传说,像花木兰和
穆桂英的故事一样,讲得好听,却当不得真。直到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挖出妇
好墓,大家才明白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都是真的。我没有去过安阳,但今年回国,正赶
上首都博物馆举行妇好墓发现40周年展览,主要的出土文物都搬来了,看得我不亦乐乎
。根据这些文物和史书记载,妇好是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女将军。同时,她和武丁王的
爱情也是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
妇好墓并不大,宽窄约四乘五米,却有八米之深,是个典型的竖穴墓。在博物馆里可以
戴上特制的眼镜,看到墓穴各层。从这么小个墓里挖出来的东西可不少,共计1928件。
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骨器、蚌器等,还有多种陪葬的兵器:钺、戈、镞
等等。青铜器中最著名的是一对司母辛方鼎,那是她的两个儿子为纪念母亲而铸,一个
方鼎,一个扁足鼎。玉器中有一个乳黄色的凤凰,长13.6厘米、厚0.7厘米、高冠勾喙
、短翅长尾、跃跃欲飞。通体没有杂纹,制作精美绝伦。那豫剧称妇好为凤帅居然也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甲骨文家谱刻辞研究
──对《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骨的考察
在使用甲骨文的时代,占卜吉凶和祭祀祖先成了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祭祀祖先最基
本的先决条件就是对自己祖先的确认。所以在商、周两代的青铜器铭文上最为常见的“
子子孙孙永宝用”就成了一句祖先传给后代的基本训条。在商周时代,“国之大事,唯
祀与戎”。为了准确牢记自己的历代祖先名氏,成了当时各国和各部落史官和家族成员
的基本任务。商代甲骨文多为占卜问疑的记录,但也有一些并非卜辞。这就是表谱刻辞
,它大致包括干支表、祀谱、家谱等内容。郭沫若《卜辞通纂》中将甲骨文分为五类,
其中之一就是世系。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表谱刻辞”。
此类中又有“干支系、祀谱和家谱”之分。这大概就是甲骨文表谱刻辞存在的历史原因
吧。
在已经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中,在内容可以明确看作是家谱刻辞的,大概只有三片:
其一见于《殷契卜辞》第209片甲骨,其一见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
骨,其一见于《殷虚文字乙编》第4856片甲骨。以上三片甲骨中,家谱的特征最为丰富
和最有研究价值的当推《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6
http://guoxue.ifeng.com/a/20170101/50509090_0.shtml
2017年01月01日 13:18来源:凤凰国学 作者:柳理
习近平的2017新年贺词延续了既往的讲话风格:用典。不过这次所引之“新故相推,日
生不滞”,出处较为难找,藏于王夫之先生《尚书引义》卷三“太甲二”,原本是船山
先生举例论证人性之善恶,顺而推之,一家之和,一国之政,如果不洞察弊病之来历,
不革故以鼎新,则恶者日恶,沉疴日甚。
习近平发表2017新年贺词(来源:新华网)
习近平的2017新年贺词延续了既往的讲话风格:用典。不过这次所引之“新故相推,日
生不滞”,出处较为难找,藏于王夫之先生《尚书引义》卷三“太甲二”:
“形之恶也,倏而赘疣生焉;形之善也,俄而肌肤荣焉;非必初生之有成形也。气之恶
也,倏而疢疾生焉;气质善也,俄而荣卫畅焉;非必初生之有成气也。食溪水者瘿,数
饮酒者齇(酒糟鼻),风犯藏者喎(嘴歪),瘴入里者厉。治疡者肉已溃之创,理瘵(
痨病)者丰已羸之肌。形气者,亦受于天者也,非人之能自有也;而新故相推,日生不
滞如斯矣。然则饮食起居,见闻言动,所以斟酌饱满于健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7
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70101/u1ai10212583.html
2017-1-1 09:27:48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陈祖灏 选稿:桑怡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即将到来的2017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
国代表大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
发力。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7年新
年贺词精彩片段,“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不仅引人关注,而且被国内知名网络媒体作
为新闻标题。
固名思义:“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源于明末清初的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王夫之
。令人思考的是:为何《尚书引义·太甲》中的古典,流芳百世至今被萎人引用?笔者
认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忘初心,逐梦前行。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具
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因为在王夫之的哲学体系中,宇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他曾说:“天地之化日新。
今日之风雷非昨日之风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思问录外篇》),
修正了张载的“日月之形,万古不变”的说法;并且认为这种发展是“新故相推,日生
不滞...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495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学》第二段
【原文】
《康诰》(1)曰:“克明德。”(2)《大甲》(3)曰:“顾(讠是)天之明命。”
(4)《帝 典》(5)曰:“克明峻德。”(6)皆自明也。(7)
【注释】
(1)康浩:《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
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 《夏书》
、《商书》、《周书》四部分。(2)克:能够。(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
中的一篇。(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 性。 (5)帝典:即《尧典》,《尚
书·虞书》中的一篇。(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
,意为大、崇高等。(7) 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 这上天赋
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 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
正大的品德。
【读解】
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 德”一句进行引证
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
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 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大学》第二段
☆─────────────────────────────────────☆
Godwithus (神与我们同在) 于 (Sun Oct 16 20:34:45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
《康诰》(1)曰:“克明德。”(2)《大甲》(3)曰:“顾(讠是)天之明命。”
(4)《帝 典》(5)曰:“克明峻德。”(6)皆自明也。(7)
【注释】
(1)康浩:《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
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 《夏书》
、《商书》、《周书》四部分。(2)克:能够。(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
中的一篇。(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 性。 (5)帝典:即《尧典》,《尚
书·虞书》中的一篇。(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
,意为大、崇高等。(7) 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 这上天赋
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 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
正大的品德。
...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1397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学》第二章, 明德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注释:
康浩:《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
《虞书》、 《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克:能够。
大甲:《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顾:思念。
明命:光明的禀性。
帝典:《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克明峻德: 《尧典》“克明俊德”。俊“峻”相通,意思是高大、崇高。
翻译:
《康诰》说:“能够明了光明的品德。”《太甲》说:“思念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
”《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靠自己弘扬明了这天生光明正
大的品德。
读解:
明了人性的光明:德是从夏、 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启蒙的《三字经
》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也即是说,人的本
性是善良的,只不过因为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才导致了不同变化。儒家非常注重后天
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作为“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一篇里就提出,“大学”就在
于明白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完善。而加强道德的完善,发掘自己本...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31
视远惟明,听德惟聪---《尚书. 太甲中》
S*******C
发帖数: 7325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中华文明究竟有多长?
☆─────────────────────────────────────☆
QQboy (我爱我老婆) 于 (Wed Mar 31 13:22:11 2010, 美东) 提到:
为民族文化寻根溯源
——读蒋南华先生《 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

汤序波

癸未岁杪,回溯这一年来自己的阅读生涯,兴趣的重点仍然投放在文化类的书籍上
,在读过的书中有两部可谓特立独行、出群拔萃,令我感佩莫名。一部是考古学家苏秉
琦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联书店二00一年版),另一部则是历法学家蒋
南华先生的《中华文明七千年初探》(人民出版社二00二年版)。两部书都是由国内顶
尖级出版社出版,其学术含金量、学术档次,不言而喻。它们的殊途同归,分别着重从
考古和历法两个路径来探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真是厥功甚伟、功绩彰著。我认为对当
前中国文化研究而言,套用黑格尔的话,它们可以说是一个“光辉的日出”。其在学术
上的贡献将彪炳史册。
中华文明起源的...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3
这个家谱前半部的可信度值得怀疑
- 卌七世祖 黄帝轩辕氏   - 卌六世祖 少昊金天氏(玄嚣)   - 卌五世祖 蟜
极   - 卌四世祖 帝喾高辛氏   - 卌三世祖 契   - 卌二世祖 昭明   -
卌一世祖 相土   - 四十世祖 昌若   - 卅九世祖 曹圉   - 卅八世祖 冥
- 卅七世祖 振(王亥) 王恒   - 卅六世祖 上甲微   - 卅五世祖 报乙
- 卅四世祖 报丙   - 卅三世祖 报丁   - 卅二世祖 主壬   - 卅一世
祖 主癸   - 三十世祖 商王成汤(太乙)   - 廿九世祖 太丁 商王外丙 商王
仲壬   - 廿八世祖 商王太甲(太宗)   - 廿七世祖 商王沃丁 商王太庚   -
廿六世祖 商王小甲 商王雍己 商王太戊(中宗)   - 廿五世祖 商王仲丁 商王
外壬 商王河亶甲   - 廿四世祖 商王祖乙    - 廿三世祖 商王祖辛 商王沃
甲   - 廿二世祖 商王祖丁 商王南庚    - 廿一世祖 商王阳甲 商王盘庚
商王小辛 商王小乙   - 廿一世祖 商王武丁(高宗)   - 二十世祖 商王祖庚
商王祖甲   - 十九世祖 商王廪辛...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夏王朝,从疑古说起
大禹的父亲治水没有成功,天帝命令祝融将其杀害于羽山;而几百年之后,到了成汤灭
夏时,祝融又一次助汤灭夏,降火于夏城。(《墨子-非攻下》)时间上虽然相跨几百
年,可是祝融这个火正官都要出来和夏王过不去.大禹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可还偏
要将治水的任务又交给他的儿子禹接着干,最后还要将王权一并交出去。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
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高唐,帝舜为有虞。帝
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这些记载前后有些矛盾。前面讲到禹都是同姓,后面为何
到了禹又变成姓姒氏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因为大家不怀疑司马迁,所以信之不疑。可是,夏的祖先、商的祖先、周人和祖先竟然
是差不多同一个时期的人,那么这三支不同的部族在地望上为什么总是挤在一处?商代
的远祖专家考证后认为是帝喾,灭夏的商王成汤自是帝喾的后代。而颛顼是大禹的祖父。
照理这是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不同部落或氏族,但奇怪的是这两个并行发展的部族,居
然全都与一个叫有莘氏的小国攀亲,且攀亲不止,难道这个位于河南濮阳一带的小国专
出产美女?
先是大禹的父亲鲧...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清华简《保训》献疑
稿源: 《中国哲学史》2010年3期 作者: 丁进
清华简《保训》照片与释文已于《文物》2009年6期上刊登,新一轮考释热潮随之展开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对《保训》有所怀疑,由于没有看到该文的图版,因此没有参与
讨论。现在图版已经公布,笔者辨析了图版中的用词、行文、字体和竹简形制后,发现
《保训》存在诸多疑点。在笔者看来,作伪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撰写古
文的能力也比较高,以致不少学者丧失了警惕。但是再高明的作伪者也是难以真正达到
百分之百仿真的,在伪造品之中多多少少要留下一些痕迹。《保训》只有二百三十余字
,却在用词、语法、制度、逻辑关系、书法等方面留下了多处漏洞,暴露了作伪者深层
次上知识和能力储备的缺陷。姜广辉先生前此已经提出多项质疑,①笔者在此提出四条
疑问,敬请海内外关心《保训》篇的学人批评指正。
一、从《尚书》学史角度看《保训》的破绽
现依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释文,并根据文意将《保训》全文分段
排列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中国哲学史》房顶
清华简《保训》献疑
清华简《保训》照片与释文已于《文物》2009年6期上刊登,新一轮考释热潮随之展开
。前段时间,笔者曾经对《保训》有所怀疑,由于没有看到该文的图版,因此没有参与
讨论。现在图版已经公布,笔者辨析了图版中的用词、行文、字体和竹简形制后,发现
《保训》存在诸多疑点。在笔者看来,作伪者的相关知识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撰写古
文的能力也比较高,以致不少学者丧失了警惕。但是再高明的作伪者也是难以真正达到
百分之百仿真的,在伪造品之中多多少少要留下一些痕迹。《保训》只有二百三十余字
,却在用词、语法、制度、逻辑关系、书法等方面留下了多处漏洞,暴露了作伪者深层
次上知识和能力储备的缺陷。姜广辉先生前此已经提出多项质疑,①笔者在此提出四条
疑问,敬请海内外关心《保训》篇的学人批评指正。
一、从《尚书》学史角度看《保训》的破绽
现依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保护与研究中心的释文,并根据文意将《保训》全文分段
排列如下:
惟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
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
“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代传宝...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657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太甲是汤的孙子,外丙和仲壬这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商王才是汤的儿子。
a***e
发帖数: 2796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太甲的卜辞呢?
有没有伊尹认错的可能性
按闹朝击犬的路子,权臣没好死
[在 Grendizer (宇宙之王巨灵神) 的大作中提到:]
:这个伊尹篡位被杀说被认为是靠不住脚的,因为从后来甲骨文的卜辞来看,后世的商
王都会把他和先王们一起祭祀,比如:

:...........
B****s
发帖数: 573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这也是可以解释的,伊尹放太甲后大权独揽,自立为王可以是自立为执政王啥的,就像
多尔衮一样。顺治把多尔衮鞭尸,睿亲王后来不是一样世袭罔替。
B****s
发帖数: 5731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本来就和外不外祖父的没啥关系,人家伊尹功劳就是大么,同姓不能平反的不也是多了
去么,有啥不能比的。你提到外戚,好像长孙无忌也是有配享吃的。
再说也可以是被太甲暗杀么,按照商的礼法,大家都认为伊尹这么教育小皇帝是应该的
,唯有小皇帝自己心里不爽,只好搞暗杀夺权。
P**5
发帖数: 7467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竹书纪年明显比史记靠谱
假设太甲杀伊尹,后继的商王观点又不同,很正常。
徐达儿子徐祖辉,支持建文帝,反对朱棣,被朱棣用谋反的罪名剥夺爵位,囚禁至死。
后来朱棣儿子(徐祖辉外甥)当了皇帝,就给徐祖辉恢复名誉,爵位也还给徐祖辉儿子
(皇帝表兄弟)。
那些与后继皇帝没什么亲戚关系的功臣,李善长,陆仲亨,死了也就死了,家族流放充
军也没人关心。
通常与伊尹并列的霍光,死后被汉宣帝灭族,后来汉宣帝又觉着霍光立自己当皇帝还是
有功,也配享。
G****r
发帖数: 5579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商周史的几点分析
太甲对太康, 还有武丁中兴, 大事基本都有。
当然,有些夏朝历史故事是后来(西周后期和春秋时)编加。
p******o
发帖数: 9007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商周史的几点分析
别搞笑了,太康是失国四十年,几代人之后才复国,太甲幽闭才几年?中国历史上那些
大朝代几乎都有中兴,都是抄袭?
g******t
发帖数: 18158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2工程年表】
夏代年表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
、桀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年表
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
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迁殷前) 公元前1600—前1300年
商后期年表
盘庚(迁殷后) 公元前1300年
小辛在位50年
小乙前1251年
武丁前1250年—前1192年 在位59年
祖庚前1191年
祖甲
廪辛在位44年
康丁前1148年
武乙前1147年—前1113年 在位35年
文丁前1112年—前1102年 在位11年
帝乙前1101年—前1076年 在位26年
帝辛(纣) 前1075年—前1046年 在位30年
西周年表
武王公元前1046年—前1043年 在位4年
成王 前1042年—前1021年 在位22年
康王 前1020年—前996年 在位25...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圣皇唐太宗 万古大唐风
尧、舜、禹三位圣君上次滔天洪水后开创本次人类中华五千年神传文明,教化人民,重
德崇道。秦皇汉武一统天下,开疆扩土,钦定国家体制,确立思想文化体系。三国之时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联袂上演千秋大戏,圆满诠释“义”之内涵。这些
千古英雄人物虽处不同朝代,皆致力于开创、保护神传文化;亦与不同天朝众生结缘、
演绎新朝新文化。一幕幕大戏,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光耀寰宇。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华夏暂为一统。但合分变易,众多天国生命皆欲往中原大舞台
演绎一番。故八王乱晋,五胡十六,宋齐梁陈,纷纷扰扰,战乱再生。又三百年硝烟,
六朝风华退逝。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大隋天朝,始有隋唐风云。
从隋文帝至隋炀帝,到李渊、李世民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617年),仅短短几十年
,天下大乱,反声四起,战端又开。大隋天朝幕起幕落,演绎又近尾声。自古乱世出英
雄。上天此时必然安排大觉者下世扭转乾坤,安邦定国,迎一朝新人,创一代新风。“
兵征天下,王者治国”,免不了金戈铁马,几番征战,送结缘已毕之大隋天朝众生转生
他邦。中土之上,再辟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第二,地下新材料
狩野直喜和王国维先生的学术交流,使他们双方全得到了好处。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
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文所使用的资料,就有狩野直喜直接从欧洲抄录回来提供给他
的。这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狩野直喜提供的是他个人的手抄本,其中有些字当时他
无法判断是何字,就大致画出,后来回国后却怎么也不明是什么字了。这些字到了王国
维先生那里都成了可以辨识之字。王国维使狩野直喜的手抄资料变成了可以利用的信史
,这是对双方大有裨益的事情。
从1909年狩野直喜知道敦煌文物的发现开始,他先后到北京、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地
的大学和博物馆、图书馆中,去实地考察和抄录所能看到的敦煌文献,亲自核对从罗振
玉那里得到的文献抄本、照片与英法等国收藏实物之间的文字差异。将这些文献利用到
对古代文学史的考证上。他已经熟练运用了二重证据。并且,还在日本学术界举行“敦
煌发掘物视察谈”、“关于敦煌遗书”等专题学术报告。实地考察、核对文字和文学史
研究三项工作,基本上就划定了敦煌文献的研究方法和学术价值的定位。他从敦煌发现
的唐代写本唱本中(如《唐太宗入冥记》、《秋胡变文》、《伍子胥变文》、《董永变
文》等)直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先商的古中国有两种可能
夏朝已经有历法(夏历),特点之一就是用干支记年。
太史公记录的商朝世系已经被甲骨文考古证实。
商王以十天干为名号,体现了对夏的继承关系。
天乙(湯、武湯、唐、大乙)──(太丁:有人称太丁为商第二帝有人称其为王储但早
逝,未及登基,弟外丙继位。至今史学界仍有争议)2、外丙──3、仲壬──4、太甲
(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10
、仲丁──11、外壬──12、河dan甲──13、祖乙(中宗)──14、祖辛──15、沃
甲──16、祖丁──17、南庚──18、陽甲──19、盤庚(睿宗)──20、小辛──21
、小乙──22、武丁(高宗)──23、祖庚──24、祖甲──25、廩辛──26、康丁─
─27、武乙──28、文丁──29、帝乙──30、帝辛(紂、受)
w******y
发帖数: 8040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先商的古中国有两种可能
因为商人只是尊敬大禹, 但并没吧大禹当祖先
你悲愤没有用

但早
太甲
、沃
丁─
B*****t
发帖数: 438
50
一般要什么级别的人才能有这样的谥号啊?
谥号的历史
形成和发展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
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
王阶段,这一说法现在得到广泛认同。早期谥号为自称。比如“周文王”,“周武王”
。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
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   中国古代
,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
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
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
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
是不要去管他。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
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
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
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
康、景、庄、宣、懿都是...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