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 发帖数: 42149 | 1 之腾租的房子20多平方米,他还刻意隔了一个书房 本报记者汤继颖摄
44岁的之腾用粗糙的手在书上做了许多批注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汤继颖摄
在家里看书钻研的之腾
春日的阳光洒在地面上,也洒在路边停放的一辆保洁车上。他坐在车上看着书,书有些磨损,文字上有很多红笔写的标注。他看的是葛兆光版本的《中国思想史》,葛兆光是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博导,而他是西安街头一名普通的保洁员。
保洁员爱读书还写论文
他要求隐去他的姓,叫他之腾,这是他的笔名。今年44岁的他在含光路上从事保洁工作12年了。
他的保洁车把手上,放着一个蓝色的布袋子,里面装着笔记本、字典和一份5页打印纸。这是他刚刚完成的论文,3000多字,题目叫《浅谈汉字“象”的属性和特征——兼论字体与书体之辩》,“这是我对中国古文字长期研究后的一些观点,很浅显,算是爱好吧!”
这篇论文他打算投给北京一家杂志社,后面留的联系地址是含光路上一单位的保卫部,“我没有固定住所,只能通过别人转达了。”在他看来,投稿只是一种尝试,结果并不重要。
在这条路上保洁这么多年,这家单位的保安王师傅最熟悉他。在王师傅的眼里,之腾不仅仅是一名保洁员,还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15642 | 2 收了欢欢喜喜的双黄包,寝食难安,只好赶紧写出来还债。
《小学常识》是民国年间一套国学常识书中的第一本,全套共十本,有小学、音韵、经
学、理学、史学、子学、文学、诗学、词学和说部(小说传奇等)十种。这套丛书的作
者徐敬修,生平难考。给这套书题词写序的人却史上有名:民盟黄炎培,和太祖有过著
名的“周期率”对话;政要张一麐,同盟会早期会员,当过云南讲武堂总办,任过教育
总长;文人金天翮,和曾朴一起写作《孽海花》,还写过《女界钟》。金天翮是徐敬修
的授业师,从他的序来看,徐敬修很年轻,说他“学成而志益高,学益专,慨然叹国学
之将沦替,暇辄从事于四部之搜讨,寒暑昕夕不倦,今年(1924)乃成国学常识十种”。
此时金天翮五十一岁,由此推测书成时徐敬修最多不到三十岁。
以上满足一下我的八卦心,下面说书。《小学常识》主要介绍文字常识,讲文字的源流
,介绍六书,最后还有一点字形正伪,并且讲了训诂学的发展。其中最有趣味的是文字
源流,讲了很多那时或是常识而今日很少学到的东西。比如说文字的写法起源于结绳记
事,所以上古文字很多结构都是单线条或者双线条,而组合字就是线条的组合。古文的
上字为“二”,即“一”在...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 人民日报1983年11月04日第5版
专栏:建议与要求
我原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现已退休。
1978年,我以近两千元港币买了一部《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出版)。翻阅一
遍,大失所望。影印的竹简图版模糊不清,又无摹本,虽有释文,所用的却是简体字。
这样的编辑方式,给古典语文学研究者带来了很大不便。古文字的释文,实在没有理由
使用简体字。试举“于”、“於”二字言之,它们在上古不同字,中古也不同音(上古
同鱼部,唯韵母不同):十虞——于,羽俱切(喻纽三等合口);九鱼——於,央居切
(影纽三等开口)。
“於”字在没有借为介词的用法以前,为“乌”字的古文(见《说文》),所以,《广
韵》十一模有“哀都切”一音(影纽一等合口)。“于”和“於”由于先后借为介词的
用法,二字的语音便合流了,现在同音Yù。这不是语音的自然演变,而是人为的合流。
再以传世的经典为例。如可以确定为先秦作品的《春秋左传》,其中《经》的作期较早
于《传》,而“于”和“於”的用法,也就显示出它的时代先后。阮元《春秋左传卷一
校勘记》说:“按《经》多作‘于’,《传》《注》《正义》多作‘於’。”如果把《
春秋左传注疏》所有的“... 阅读全帖 |
|
w*****3 发帖数: 910 | 4 前面有一老兄说过了。
这篇文章强在古文字,弱在古文章。我觉得很在理。
强弱也是相对概念
就说强的古文字,恕我大言
当世之上有谁人能通读下来不查字典。
谁?谁?谁? 如果没有,他就可以笑傲中原。
如果没有他,谁还会注意这些词
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基本都被古文大师们糟蹋没了。 |
|
发帖数: 1 | 5 商周古文字史料中的蚩尤和善卷
一、“蚩尤”和炎帝、善卷关系之研究
蚩尤和黄帝之间的大战和史实早已经是上古文献中的重要篇章了。根据《山海经·大荒
北经》中的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
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关于这场著名的大战,
《逸周书·尝麦解》中记载为:“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
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又见裴骃《史记集解》中引应劭曰:“蚩尤,古
天子”。
可以得知:蚩尤是和黄帝同时代的一个“古天子”。他们二人之间的战争,其实就是争
取部落联盟首领之战。但是,为古今学术界所注意的却是他和炎帝、和善卷之间的亲族
关系,这正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
根据《路史·蚩尤传》中的记载:“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有关“蚩尤”和炎帝、善卷关系,学术界大约有以下几说:
蚩尤即炎帝说。
先后有夏曾佑、丁山、吕思勉等先生持此观点。如,丁山先生主张:“蚩尤泉即阪泉的
支津,阪泉即涿水的支津,当然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可以说即与蚩尤战于涿鹿。由是言
之,所谓赤帝(或炎帝),确即蚩尤了。”
蚩尤乃神农臣说。
...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古文字和氏族问题
——从商周金文谈宗、族概念的本质区别
一、姓的来源及其演变
“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在后。
根据《春秋》整理得出的“古姓”有:妫、姒、子、姬、风、赢、己、任、吉、芊、曹
、祁、妘、姜、董、偃、归、曼、芈、隗、漆、允等22个姓。许慎《说文解字》:“姓
,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义》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
气所以生者也”。
黄帝和炎帝就是以其各自部落的居住地理位置在水附近而得姓的。
根据《国语·晋语》中记载的司空季子之言:“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
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说文解字》:“
黄帝长居于姬水,以姬为姓。”《帝王世纪》中记载:“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
有蟜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具体
是指黄帝、炎帝在姬水、姜水流域发迹,以此而得出姬、姜二姓,这是古人铭记自然地
理的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黄帝”一名出现在《陈侯因资敦》铭文中:“唯正六月癸未,陈侯因资曰:皇考武桓
公龚哉大谟,克成其烈,因资扬皇考邵统,高祖黄啻,迩嗣桓文,朝问诸侯,合...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古文字和《周易》经传中出现人物的考古学研究
《周易》经传中出现的人物,种类繁多,大人、小人、王、君子、大君、武人等等,随
着历史的流失,我们已经无法复原那些名称背后的真正指代人物究竟是谁。但是,有些
人物则因为其史实的唯一性而迫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伏羲、神农、高宗、帝乙、文王
、康侯、箕子等人物,他们或者是历史上的曾经存在过的真实人物,或者是当时神话传
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因为生活年代的不同,客观上也可以作为判断《周易》文本成立
的具体时间段的重要证据之一。随着最近几十年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研究的进展,对这些
人物史实的重新审查和考证成为可能。
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战国楚帛书甲篇。其内容上出现了伏羲和女娲名字以及
相关的创世神话,即:
“曰故(有)熊包戏,出自(帝)震,居于雎(山),厥□渔渔,□□□女,梦梦默默
,亡章弼弼。□每水□,风雨是阏。乃取□□子(氏)之子,曰女皇,是生四子。”
楚帛书是战国时期之物,则可以证明至少当时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创世传说。如此
成熟而又系统的文献史料的出土,证明了在战国时代以前的西周中期到春秋初期之间就
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神话传说,《易传...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15642 | 8 这里提到的三本书,除了夏渌的《古文字演变趣谈》外,另外两本在新浪爱问都可以搜
索到,这儿就不提供链接了。 |
|
d*******r 发帖数: 3875 | 9 象形文字的最后领地——水书
贵州民族报 20041028 第 3 版
水书一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周:水书,到底是什么的书 ? 外界报道不少,界说不一,请你解说一下。
潘:水书,水族称为“泐睢”、“泐水”。泐的语义是文字、书籍;睢、水,是族称音
译的谐音。水书,就是水族古文字、书籍的通称。
周:既然水书被称为古老的文字,请讲讲其古老之处何在 ?
潘:从水族称水书为“泐睢”,就是很好的见证。泐、勒,在古汉语中相通,初指铭刻
,后转化为书写或文字。古代的墓碑往往刻有“泐石铭祖恩”等字,一些老学究在书信
末尾署名之下“手泐”,表示亲手所写。现代汉语中,“泐”的语义早已消失。水族发
祥于古代中原睢水流域,族称“睢”源于此;水书的称谓,以及水书中保留大量的中原
古音,就是母语遗存的重要见证。
周:不少学者称水书是古文字的活化石,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
潘:我看,这种比喻十分恰当。水书既然与夏代陶片文字、殷商甲骨文、金文有内在的
联系,应当享此殊誉。
...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13519 | 10 第五章 卫律(下)
我开始了自己的太学生涯。
让我没想到的是,那几位大儒却对我十分冷淡。其中对我态度最恶劣的,正是学问
最知名的孔安国。在太学里,他从不回答我的任何提问,我问得多了,甚至还会当众讥
笑我。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孔安国是孔府后人,学识渊博,名满天下,而且为人谦恭儒雅,从无那种自命清高
的文士架子。在我还是天禄阁一介守卫时,孔安国进出相见,向来态度和蔼,怎么现在
我恭恭敬敬以师礼事之,他反而对我如此排斥?
大儒们的态度,也影响了太学里的学生。
这里的博士弟子,都是郡县高官推荐进来的。太学是通向权力中心的捷径,可想而
知,能进这里的,不是地方豪强子弟,便是和朝中大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这群非富即贵的纨绔公子中,我这个没背景没来历的胡人成了一个异类。如果我
确实对那些学问一窍不通倒又好了,他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嘲讽羞辱我了,可偏偏我的
基础比他们中任何一个人都扎实。我是真心喜好这些知识的,学来得心应手,而他们大
都是在皇帝表露了尊儒的意向后才硬着头皮来学这些艰涩的上古文化的。这导致他们更
加嫉妒和排斥我,自从进太学以来,我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敌意。
一天下午,照例是各人...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1 因拥有甲骨文的特长,“古文字达人”黄蛉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让诸多同窗眼红。然而,好事多磨,喜讯传开还不到一天,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川大返聘教授、专为黄蛉“开小灶”的指导老师何崝处获悉,因为“这个学生有些浮夸”,他已经向学校提交了辞呈,不愿意再教黄蛉。而此时,已确认将学籍转入川大历史文化学院的黄蛉也处于“隐身”状态,电话一直关机。
教授交辞呈: 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在川大和川大锦城学院的联合培养下,川大为黄蛉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而原本已退休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也被返聘回川大,专门负责黄蛉的培养问题。昨日,成都晚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何崝教授,竟意外得知,他已向川大提交了辞呈。
“我教他的是先秦文献以及古文字方面的东西。但在接受采访时,他信口开河,说会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什么著作?这是南北朝时刘勰的著作,这个跟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连《文心雕龙》都读得懂了?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说到此,何崝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他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黄蛉在... 阅读全帖 |
|
v**e 发帖数: 8422 | 12 玛雅文字破译的方法和历程 (2013-10-27 21:17:25)转载▼
作者简介:张禾,美国新泽西州威廉帕特森大学艺术史系助理教授,得克萨斯大学艺术史
博士.
图画似的古埃及文字诱惑了西方学者千百年,最终由法国学者张伯里昂(Jean -
FrancoisChampol-lion)在1822至1824年成功破译,成为世界文化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可
惜这位语言文字学天才英年早逝,没有赶上对玛雅文字的研究。就在他逝世后十多年,一
位年轻的美国律师斯蒂芬斯(John Stephens)因卷入一桩案件逃离美国,邀了一个英国画
家朋友踏上去中美洲的探险之旅。两年后,他们不仅从热带丛林中带出已经销声匿迹几
百年的玛雅文明信息,而且掀起了欧美两大陆的玛雅研究热。在他著名的探险游记中,[1
]斯蒂芬斯描绘和叙述了他所见到的玛雅纪念碑刻上的/象形文字0,认定它们像埃及文字
一样书写和记录着玛雅历史,并呼唤第二个张伯里昂的出现。
呼唤张伯里昂有情可原。当时人们对他和埃及文字的破译历史仍记忆犹新。自公元4世
纪起,一位希腊人就对已经衰亡的埃及文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把埃及文字定义为/象
形文字0,... 阅读全帖 |
|
d*****h 发帖数: 1892 | 13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文汇报发表评论指,中国目前的读书风气以实用、消遣为主流,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蔡伟的事蹟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中国每年能够出现
和培养一百个蔡伟这样的学子,如果有关蔡伟的报道能够带动更多的年轻人按自己的兴
趣读书而学校也能够为他们创造条件,如果中国的社会能够真正地不拘一格降人才,中
华民族就大有希望。
前些时候,内地一个只有高中毕业的古文字研究爱好者被批准破格参加博士生考试
,当时这则消息就引起我的关注。
辽宁锦州一个38岁的下岗工人,从小喜欢研究中国的古文字,20年前高考没有考上
大学,此后一直打杂工包括蹬三轮车维生,但始终没有放弃古文字领域的研究。蔡伟曾
经多次和着名古文字学者、上海复旦大学的裘锡圭教授商讨古文字方面的问题,深得裘
教授的欣赏,裘还为他创造条件在复旦大学的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参与《长沙马
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专案的研究工作。裘锡圭一方面鼓励蔡伟报名参加博士生考试,同
时邀得另外两名专家的连署,要求教育部特批只有高中学历的蔡伟参加考试并且获得教
育部的同意。最新的消息是: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与招生领导小组的讨论
,将蔡伟列入今 |
|
l*********y 发帖数: 1011 | 14 1,此文强在古文字,弱在古文章。古文字与古文章,通俗的划分都可以归纳在“古文
”下。
2,诸位可以不喜欢这个小孩用这个方式(在下也不喜欢),也可以按照“唐宋八大家
”那样的“高标准”质疑此文在破题、用句等方面并不非常高明(在下没有发言权,LP
说的确一般)。但谁也很难否认这个孩子在古文字方面的天赋和下的功夫。(LP在相关
领域求学工作多年,也自叹只能认识其中70%左右的字。)这个孩子如果以后一直如此
,当然不值得提倡,但是这个文章背后体现出来的天赋与努力,也别轻易抹杀。
3,对古文字的学习、熟悉以及理解应用是具有很大积极意义的,甚至不单单在学术研
究中。(等有一天本版的某个人对古文字的解读牛逼到索斯比拍卖文物时需要请你去鉴
定文字的时候,你就明白了。)同样的,如果你对复杂英文单词的掌握程度,已经牛逼
到可以参与字典编纂工作了,一样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别动不动就把这些与火星文等
并列。
4,人家特招这个孩子,看中的不是这个文章的满分。人家看中的是这个文章在用字用
典背后,体现这个18、19岁的孩子对古文的天赋与基础。这个文章就是0分,照样有大
学会特招他。所以从结果看,这个孩子的行为达到 |
|
C********g 发帖数: 9656 | 15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xuhui3.txt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方舟子按:参见2001年9月4日、5日的有关争论)
再揭许辉抄袭剽窃我们的研究成果
王大有
我首先向方舟子致谢,感谢您的无私帮助,使我能公开揭露许辉侵害我们的
知识产权、著作权的丑恶行径。您还发表了义正辞严的评论,伸张正义。许辉随
即在网上作出反应,并急忙给我打电话,又托上海的刘晓寅(2001年9月13日)、
北京的王震中(2001年9月9日)发来给我的信,进行诡辩企图混淆视听。
我与宋宝忠商量后,在这里一并回复再作揭露。
第一、我从来没有在网上发过给许辉的信,只有在方舟子新语丝论坛上公开
揭露许辉抄袭剽窃我们1996年以前学术成果的文章。
第二、我们公开揭露,是郑重严肃的陈述事实,让受蒙蔽欺骗的媒体、记
者、编辑、学者、...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16 現在懷疑上博簡是假的的人,無一例外都不是搞文字學的。我們現在能利用上博簡釋讀
出那么那么多的不認識的古文字,就說明它不會是假的。有一位老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
話:上博簡如果是假的,造假者一定會有一個真的,他是照著這個真的造的上博簡。這
說明這位老先生對其上的文字和內容是深信不疑的。當然有些人會說,造假者的水平被
我們低估了,他們認識的古文字比我們多得多。如果這些人不是在強詞奪理的話,那可
真是不但“污辱我們人格”,還“污辱我們智商”啊。難道整個古文字學界的學者都是
白癡嗎?
讓我好好跟這些人算一算這筆帳:
上博簡至遲1993年就在香港文物市場上出現了,如果是現代人做的,一定會有一個準備
的過程,包括尋找空簡,適合的墨,編造內容,書寫,埋藏,再發掘,轉運到香港,我
想至少也得五年的時間吧,那就至少得1988年吧。
想想1988年古文字學界的情況吧。
從資料來說,當時屬於古書類的只有信陽楚簡一種,但殘亂無法卒讀。比較重要的大批
的,如郭店是1993年發掘1998年才發表,望山是1965年發掘1995年發表,九店是1981年
到1989年發掘1995年發表,包山1987年發掘1991年發表,曾...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272 |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stardance (狗牌撸子),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看起来北美印第安文明真的是起源于中国殷商文明
关键字: 殷人东渡 奥尔梅克文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0 08:36:24 2011, 美东)
访谈﹕殷人东渡中美洲?
发表于 2011 年 07 月 06 日 由 戴开元
--许辉教授访谈录
(原载2001年1月7日《世界周刊》)
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旅美学者、德州基督教大学助理教授许辉博士提出了一个新颖观
点,震动了中美学术界。许教授认为:大约三千多年前,中国的殷商王朝被周武王打败
以後,殷商的一些遗民曾东渡太平洋,抵达中美洲,对当地的奥尔梅克(Olmec)文明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辉的论点引起中外媒体的轰动。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World
Report)、《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发现》杂志(Discovery)、《全国地
理》杂志网路(National Geographic.com)、美国广播公司新...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18 ☆─────────────────────────────────────☆
dangran (当当当) 于 (Wed Aug 8 04:17:40 2012, 美东) 提到:
2012年6月,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夏含夷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报告简本发
表十年后仍无繁本,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
200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关键数据在美国“亚洲学协会”年会被质疑“站不住脚”
中国政府在上世纪末只花了上千万人民币、只搞了五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就于2000年
10月验收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工作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并对其颁发“全国十大科学进步奖”。这个研究结果看似光鲜,但其中的数据
经不起质疑,戳破了之后“断代工程”的成员还死不认账。
2002年4月4日至7日,美国“亚洲学协会”的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专门邀请了“
工程”的学者来美讨论。在会议上,美方与会学者蒋祖棣以自己带去的计算机和OxCaI序
列程序当场对“工程”以同样程序处理的若干碳-14数据重新进行验算,结果明显与“工
程”的有差距。中国方面参加会议的“工...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8441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tardance (狗牌撸子),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看起来北美印第安文明真的是起源于中国殷商文明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0 08:37:27 2011, 美东)
发信人: stardance (狗牌撸子),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看起来北美印第安文明真的是起源于中国殷商文明
关键字: 殷人东渡 奥尔梅克文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0 08:36:24 2011, 美东)
访谈﹕殷人东渡中美洲?
发表于 2011 年 07 月 06 日 由 戴开元
--许辉教授访谈录
(原载2001年1月7日《世界周刊》)
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旅美学者、德州基督教大学助理教授许辉博士提出了一个新颖观
点,震动了中美学术界。许教授认为:大约三千多年前,中国的殷商王朝被周武王打败
以後,殷商的一些遗民曾东渡太平洋,抵达中美洲,对当地的奥尔梅克(Olmec)文明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辉的论点引起中外媒体的轰动。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272 | 20 访谈﹕殷人东渡中美洲?
发表于 2011 年 07 月 06 日 由 戴开元
--许辉教授访谈录
(原载2001年1月7日《世界周刊》)
1996年以来,中国大陆旅美学者、德州基督教大学助理教授许辉博士提出了一个新颖观
点,震动了中美学术界。许教授认为:大约三千多年前,中国的殷商王朝被周武王打败
以後,殷商的一些遗民曾东渡太平洋,抵达中美洲,对当地的奥尔梅克(Olmec)文明的
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辉的论点引起中外媒体的轰动。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World
Report)、《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发现》杂志(Discovery)、《全国地
理》杂志网路(National Geographic.com)、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路(ABCNews.com)、《
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日本的《读卖新闻》,台湾的《光华》杂志
,大陆的新华社,先後报导了许辉的发现。
大陆学者对许辉的观点大多持欣赏、鼓励和支持的态度。但研究美洲文化的美国考古界
人士,却多数表示怀疑、否定的看法,只有很少学者同情和支持许辉的...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21 劉兄說“我們現在能利用上博簡釋讀出那么那么多的不認識的古文字,就說明它不會是
假的”。再補充一點。非但我們可以利用上博簡釋讀出那么多不認識的古文字,而且這
些古文字還往往能夠與在上博簡之後出土的文字資料相印證,比如近來出土的左冢漆梮
。就算存在一批“頂尖古文字學家”幫著造偽簡,也不可能有人能提前知道尚未出土的
文字材料吧。
劉兄說“至于清華簡,我不敢保證是真的,因為我沒看到原簡。但我不會去說它是假的
,同樣因為我沒看到原簡。如果想做最後的高手,這起碼的審慎態度應該有吧”。這一
點我極其贊同。我覺得,不是說清華簡不可懷疑,而是說無論支持清華簡還是懷疑清華
簡,都要負責任。我非常反對姜文,不是因為我認為清華簡一定是真的,而是因為他無
論是文獻還是歷史方面的論點論據都很單薄,這種懷疑是非常不負責任的,頗有嘩眾取
寵之嫌。
要知道清華簡是真是假,最終的方法一定是:看它所用的文字,是否會與後來的出土材
料出現矛盾。比如《保訓》篇裡有個從石從刀之字。我感覺這個字的破解,可以用“呼
之欲出”來形容。如果其它出土材料再添加一點例子,文字的破解是指日可待的。如果
《保訓》中的“石刀”與其它後出土材料中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
一、罗氏小传
罗振玉,清同治五年(1866)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南门更楼
东(今罗家巷)寓所。祖籍浙江上虞县永丰乡。字式如,又字叔言,号雪堂。因溥仪曾书
赠“贞心古松”四字以褒其忠心,故晚年常以“贞松堂”作为斋名,又号贞松老人。
1940年5月14日因病逝世于旅顺洞庭街一巷3号的罗公馆内。
罗振玉的曾祖父是罗敦贤、祖父是罗鹤翔。他的父亲罗村勋,一生只是个小官:“历署
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他的叔叔罗树棠也只是个“遂昌教谕”
而已。他的生母是范以煦的长女。不论是当时的罗家还是范家,家境并不富裕,地位也
不显赫。罗树勋和范氏共生五男五女。五男为:长男罗振鋆、次男罗振镛、三男罗振玉
、四男罗振常、五男罗振銮。罗振玉自幼李岷江诵读诗书,勤奋好学、饱读经典。还在
年少之时写下的《存拙斋札疏》一文居然得到晚清著名学术大师俞樾的赞赏!足见他的
天资和学养。
16岁中秀才后更加倾心于金石考据之学。中日甲午战争后,他开始追求变法图强,留意
新学,并以农学为切入点,翻译介绍日本和欧美的农学著作,并协办武昌农校、江楚编
译局、苏州师范...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3 2017-1-1 13:40作者: 琴心
“我是古庙/一个小风铃,太阳向我笑,绣上了金。/也许有天/上帝教我静,我飞上云
边,变一颗星。”——《铁马的歌》(陈梦家)
陈梦家(1911~1966)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是一位饱受中国
文化浸染的读书人。受家庭影响,陈梦家身上有着极浓的中国文人气息。他说:“我爱
自由平等与博爱,诚实与正直,这些好德性的养成,多少是宗教的影响。”青年时代他
就才华横溢,十六岁开始写诗,二十岁时出版《梦家诗集》而诗名大噪,曾与闻一多和
徐志摩齐名。他的诗“好如一片秋空,具有着静闲的优然的美。”(穆木天)
陈梦家又是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他在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后,1932年就读
于教会大学燕京大学的宗教学院。1934~1936年,他又攻读古文字学研究生。1944~
194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古文字学,期间他遍访美国藏有青铜器的人家、博物
馆、古董商,全力收集流散于欧美的商周青铜器资料,后来成书。归国后执教于清华大
学中文系。此前,他曾任教于青岛大学、燕京大学、西南联大等。
陈梦家在甲骨学、西周铜器断代及简牍研究方面多有创见。其... 阅读全帖 |
|
t*******a 发帖数: 4055 | 24 瀛寰新谭|古埃及人是黄帝后裔?晚清外交官的“埃及热”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张晓川
2017-10-08 11:28
字号
国庆大假,朋友圈状态大抵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堵在高速公路百无聊赖,第二种是庆幸
没有堵在高速公路但仍百无聊赖,第三种便是趁着假期做些有意义的活动,其中又以去
展览场馆增广见闻者为多。
现今的展览场馆,随着策展、交通等水平的提高,真正营造出了一种不出城市而看遍天
下古今的氛围。比如上海博物馆最近火爆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当然名为百物展,实际
上却有101件展品,用以反映人类历史变迁。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中,作为序幕的佘盆梅海特内棺。
其中作为000号展品放置在序厅之中的,则为埃及的佘盆梅海特内棺,足见展方对于古
埃及文明的重视。
中国与埃及,尽管历史上出现文明的时间很早,但是重洋相隔,数千年间,并未有直接
交流见诸史册,且双方似也不甚了解对方的存在。郑和下西洋,虽然途径摩加迪沙、蒙
巴萨等非洲东海岸地区,却未履埃及地方。埃及作为国家和文明,载入汉文文献,要到
西方传教士在明末清初向中国人介绍世界地理知识之际。
中国人亲眼目见并记录埃及的古迹和古物,则要到晚清时期,中国使节梯山...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25 中国一场革命性的发现
张彦
2016年7月26日
带有人形图案的占卜表来自筮法。它发表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
带有人形图案的占卜表来自筮法。它发表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
COURTESY OF TSINGHUA UNIVERSITY
本文最初发表于《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纽约时报中文网翻译
、发表此文,获得了《纽约书评》的授权。
在北京准备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香港发生了一起小小的戏剧性事件。时间再往前
推两年,有几个文物贩子搞到盗墓贼从中国的中南部掘出的一批泡在水中的竹简。这些
文献当时已经走私到了香港,存放在一个保险库里,等待着买家。
华人世界里的许多大学和博物馆都表现出了兴趣,却不愿出手购买。这些文献写在数千
枚的竹简上,大小跟筷子相当,其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那是一个思想非常活
跃的时代,催生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流派。但它们的真实性仍然存疑,而且购买赃物也
有违道德。之后,到了7月,一位匿名的清华大学校友开始介入,买下这些受潮了的竹
简,将它们运回位于北京的母校。
校方当机立断,任命中国最著名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
一、罗氏小传
罗振玉,清同治五年(1866)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南门更楼
东(今罗家巷)寓所。祖籍浙江上虞县永丰乡。字式如,又字叔言,号雪堂。因溥仪曾书
赠“贞心古松”四字以褒其忠心,故晚年常以“贞松堂”作为斋名,又号贞松老人。
1940年5月14日因病逝世于旅顺洞庭街一巷3号的罗公馆内。
罗振玉的曾祖父是罗敦贤、祖父是罗鹤翔。他的父亲罗村勋,一生只是个小官:“历署
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他的叔叔罗树棠也只是个“遂昌教谕”
而已。他的生母是范以煦的长女。不论是当时的罗家还是范家,家境并不富裕,地位也
不显赫。罗树勋和范氏共生五男五女。五男为:长男罗振鋆、次男罗振镛、三男罗振玉
、四男罗振常、五男罗振銮。罗振玉自幼李岷江诵读诗书,勤奋好学、饱读经典。还在
年少之时写下的《存拙斋札疏》一文居然得到晚清著名学术大师俞樾的赞赏!足见他的
天资和学养。
16岁中秀才后更加倾心于金石考据之学。中日甲午战争后,他开始追求变法图强,留意
新学,并以农学为切入点,翻译介绍日本和欧美的农学著作,并协办武昌农校、江楚编
译局、苏州师范... 阅读全帖 |
|
e***t 发帖数: 687 | 27 众所周知,今年我省的语文高考题作文为《熟悉》,但有一位考生却用大多数人都极不
熟悉的古汉字写了一篇作文。17日晚,某网站上出现“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一贴,令
网友惊叹不已。
网上发帖爆猛料
17日晚上8点36分,“国学数典”论坛网站上出现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
惊现甲骨文作文》的帖子,发帖者名为“dzjimagine”,好似一位在现场阅卷的老师,
发帖称当日在语文组发现了“阅卷以来的最劲爆花絮”——一篇用古文字书写的作文《
熟悉》。
“dzjimagine”说,发现该作文的是语文一组的作文阅卷老师,他随后茫然地向阅
卷组组长报告;由于高考没有规定不准用古文字书写,所以阅卷组组长仍然只有茫然地
向语文监察组报告;而质检组的第一反应仍是茫然。
“由于高考阅卷禁止拍照、禁止将相关材料带出阅卷场,所以我当时并没能拍到作
文的照片(估计有作文组的老师已经悄悄拍过)。经过粗略察看,这篇作文主要用了甲骨
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书写十分工整,字体非常标准。”该网友还说,这
件事立即在语文阅卷组引起不小的震动,当晚6点左右当天的阅卷工作结束后,有老师
向语文质检组打听这篇作文的评分情况, |
|
c***s 发帖数: 70028 | 28 黄蛉练习甲骨文资料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数学考零分的当了清华校长、数学考4分的成了国学大师、作文只写三句话却成为杰出诗人。说的,是三个偏科严重的学生,分别是罗家伦、季羡林和臧克家。因为他们的故事,今天人们提到“偏科生”的时候,总是会联想日后或许他们也能成就一段佳话。
最近几年,总是能够见各地关于偏科生的报道,很多高校也对偏科生放宽了入学的条件。迈过了分数门槛,走进大学校园里的偏科生真的就此走上了成为大学者的坦途吗?四川大学 “甲骨文考生”黄蛉的故事,或许告诉我们,偏科生的故事并不轻松。
“甲骨文考生"遭遇变故 求学之路或终结
“黄蛉”,黄色的黄,虫字旁的蛉,这本是一种昆虫的名字。这种只有8毫米长的小虫虽然不起眼,却因为拥有一副清脆悠扬的嗓音,成为“鸣虫之王”。而今年22岁的学生黄蛉,他也同样拥有这种一鸣惊人的才能,那就是:甲骨文。
凭借甲骨文,他成为“2009年最牛高考作文”的缔造者;凭借甲骨文,他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还是凭借甲骨文,他在两年内实现了从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得以在四川大学接受一对一的教学。然而这一切,都在昨天戛然而止:
何崝:所以我就坚决地向学校递交... 阅读全帖 |
|
gx 发帖数: 52 | 29 五
张朋川讲座的题目是《美术考古与中国古文字起源研究》,内容包括美术考古的研
究方法和中国古文字起源研究的状况,具体包括:美术考古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和主要
方法;中国美术考古学与金石学和甲骨文学;考古新发现对中国古文字起源研究的影响
;结论;共4各部分。
他首先介绍了美术考古学的学科性质:美术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分支和交叉学科,中
国的美术考古有自己的鲜明特点;中国美术除了一般绘画、雕刻和工艺美术外,还有书
法、篆刻;中国的考古学与金石学有密切关系,它的发展是以甲骨文的发现为契机的,
并由此引发了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美术考古学屡有重大的发现
,影响着人们对中国美术史的认识;美术考古与中国书法史的研究是水涨船高的关系。
张朋川在讲座中说:“近代考古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地层学和类型学是两个主要
的方法”。层位学是研究考古资料的基础、判断相对年代的依据。考古层位学的主要原
则是:1、不同时期堆积成的文化层及其中的遗迹和遗物,是按照文化层自下而上的顺
序排列时间的早晚的;2、在区别不同时期形成的文化层时,着重辨识堆积内容的不同
;3、同一文化层或同一遗址 |
|
a**i 发帖数: 1142 | 30 古字能掌握,知道究竟是嘛意思
用起来写出来的文章并没有大的错误
小王同学做的在他年龄上来说已经足够了
至于说到了句式,拿他在高考所写的与古圣先贤做比较,有点苛求
倘若他在这条路上再假以时日,和良师指点,以后也能大有进步
最大的毛病其实是在学校
学校要吸引眼球,做秀
所以学生才会选取不同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别样才华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嘛
这里头如果不是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要了他,其实是没啥问题的
古文字方面有专长,那就专长到特定领域去
而不是现在这样古文字的特长,为了做秀专业任其挑选
这反而让古文字仅仅成了一块敲门砖 |
|
a**i 发帖数: 5846 | 31 我发现这些人口气都很大,现代社会一个民族的识字率意味着什么,价值多么大,人家
一张嘴,就无所谓了。
如果保留中国古文字的代价是全民识字率比其他种族必须低,就废除中国古文字。如果
简化字一样不行,就废除简化字。就这么简单。
想全民付出代价来保护古文字的,自己可以先付点代价作个表率。你先坚持在BBS上全
部敲传统汉字就好了。代价不大,不过是帖子阅读率下降而已,绝对不会对你个人生活
有影响的,我看你愿意不愿意付。要是自己这点都不舍得,就别要求大家付出。 |
|
S*******C 发帖数: 7325 | 32 ☆─────────────────────────────────────☆
sammyhu (sammyhu) 于 (Sat Jul 3 11:31:14 2010, 美东) 提到:
此文被很多人嘲讽,是因为过份使用生僻字,主旨平平,追求险陋,根本不是一篇好的
文言文。阅卷教授水平有限,光从他提到“章太炎、鲁迅”就可知也是一个学术草包。
打个比方,我写一篇英文短文,然后不停的用Word里面的同义词功能,把每一个词都改
成最长最难的英文字,这样的作业交上去算最好吗?绝对被教授退回来。这篇文言文就
是如此。
此外,当年为何韩愈开展古文运动?欧阳修对抗“太学体”?
下面是欧阳修的《本论》节选,这才是真正的古文:
=====
及周之衰,秦并天下,尽去三代之法,而王道中绝。后之有天下者,不能勉强,其为治
之具不备,防民之渐不周,佛于此时乘间而出。千有余岁之间,佛之来者日益众,吾之
所为者日益坏。井田最先废,而兼并游惰之奸起。其后所谓狩、婚姻、丧祭、乡射之礼
,凡所以教民之具,相次而尽废,然后民之奸者有暇而为他,其良者泯然不见礼义之及
己。夫奸民有余力,则思为邪僻;良民不见礼义,则...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2584 | 33 论以李学勤为首的“造假帮”(修改稿)
修改稿, 李学勤
三鹿使者先生等对“参与‘三祖文化’造假行托者还有李学勤、王大有等一干人马。”
一句不满意,现改为:“李学勤、王大有等有行托嫌疑。”,事实也是如此,李学勤没
有参与“三祖文化”造假,但,参与了行托。
什么是行托。
由于客观原因,媒体被李学勤等“学术权威”左右,宣传了伪科学,不是行托。行托者
的基本含义是:在一个领域里以“学术权威”自居,又握有造假项目,对假文物、伪学
术、伪科学实施吹捧,为造假行托。有的没有造假项目,但,不懂装懂,投靠“造假帮
”,逢假必托,沽名钓誉,大力宣扬伪科学,这种人属于行托。
这次发布,对个别词句进行了修正。笔者尽量做到从善如流。为了更有效地揭露以李学
勤为首的“造假帮”,望广大网友提出宝贵的批评建议。
谢谢并特此说明。
论以李学勤为首的“造假帮”
(修改稿)
考古造假,史前史研究造假是客观存在。长期造假,多学科造假形成利益共同体,造假
行托形成“造假帮”也是客观存在。李学勤不懂装懂,以伪理论“走出疑古时代”为旗
子,以在考古、史前史研究、古文献、古文字、文物领域大势造假行托为学术实践成为
“造假帮”的核心人...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34 ☆─────────────────────────────────────☆
vespers (西瓜很好吃) 于 (Mon Dec 24 23:43:20 2012, 美东) 提到:
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相当见功力,以虢国为线索,对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历史很是梳理
了一番。原文未完,链接如下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
虢国是在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周王室
权威的兴衰。然而后人对于虢国的印象却十分模糊,主要停留在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
”与成语“唇亡齿寒”之上。《左传》中仅有虢国零碎的记载,不成体系。《史记》中
给陈、杞这样的国家都留有世家,对于虢国这样对周王室来说意义非凡的重要国家却没
有专篇叙述,可见司马迁所看到的史料也是十分有限。
它的创始人名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简称为二虢。相
比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吕尚、毛伯郑这些政治明星来说,二虢却显得异常
低调,无论是传统的《尚书》、《逸周书》,还是...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35 这是程浩对丁进的商榷,也就是叫板驳斥
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兼谈如何阅读出土文献(程浩)
摘要:清华简《耆夜》中“饮至礼”的仪注与《仪礼》之“燕礼”确有不合之处。这是
因为《耆夜》所记是西周王室的礼制,与《仪礼·燕礼》反映的诸侯之礼不应该放在同
一层面进行讨论。基于传世礼书建立的知识体系并不能覆盖周代礼制的全部,以所记仪
节是否符合传世礼书记载来判定清华简的真伪未必合适。在讨论出土文献反映的新问题
时,要对现今已不得见的佚失文献进行充分地考量,避免使用不加限度的“默证”。我
们阅读出土文献,不能以现有知识体系作为检验其真伪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因其有违
“经说”而产生先入之见。
关键词:清华简 《耆夜》 《仪礼》默证
《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刊布了丁进先生的文章,就清华简《耆夜》中的礼制问题提
出了七条疑惑,并进而对其真伪进行了质疑。[①]《耆夜》是清华简中较早公布的一篇
,学界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其间虽有学者怀疑《耆夜》并非周初实录,但还未有
将其写定年代推至战国[②]以下者。丁进先生语出惊人,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然细
读丁文,笔者发现其中仍有许多可商之处。今特撰... 阅读全帖 |
|
m****l 发帖数: 35 | 36 清华简的古文字是什么水平,有人去问裘锡圭清华简的真假,裘老说他没本事造出这种
水平西。李学勤说凭他的学力只能看懂里面的三分之二,还有三分之一完全都看不懂,
看懂一个字都高兴的不得了。
你有那个古文字水平把海内外那么多搞古文字的学者全骗的团团转,不用造假文字学水
平也足以碾压李学勤和裘锡圭,当文字学的泰山北斗,一辈子不愁名声。 |
|
发帖数: 1 | 37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8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
|
I********l 发帖数: 8702 | 39 李零:环球同此凉热--我的中国观和美国观
人文与社会 提交 2012/12/23 阅读: 2315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演讲稿,发《参阅文稿》时曾作修改。czy
摘要:我并不担心中国会不会当老大老二。我担心的是,中国的强大是不是还是美国式
的强大,中国会不会与它联手,共同宰制这个可怜的世界,一块儿欺负穷国和穷人,不
管是本国的穷人,还是外国的穷人。
关键词: 李零 中国与美国 孔子 乔姆斯基 革命 改革 民主 世界秩序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只恨小鱼,不恨大鱼。不但不恨,还把大鱼当救星。
首先,让我做一点自我介绍。我不是政府官员,不是成功人士,不是公共知识分子,不
是表演艺术家。我只是个文化学者,百无一用 的书生。我爱写字,但不爱讲话。讲话
,非我所长,但要讲,就一定要讲真话。专业,我凭专业知识讲话;社会,我凭生活常
识讲话。今天的话,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儿感想。孔子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系
辞上》)。请大家原谅,我说话,总是言不尽意。
一.我的中国观
近代,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大多灾难深重。中国,近百年也是血流成河,泪流如河。研究
中国,是我一生的事业。我对中国有刻骨铭心... 阅读全帖 |
|
F******k 发帖数: 7375 | 40 原文:
http://msn.people.com.cn/GB/170756/12126118.html
http://msn.people.com.cn/GB/185699/12126331.html
一直以来,中国官方在对国内的宣传中都宣称什么中国是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
之一,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以此做为愚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可笑的论调还流传颇广,深入人心,其实呢,只要稍有一点世界史常识的人都知
道这只是一种荒唐可笑的提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国际上和学术界是不会有这
种幼儿园口号式的提法的,比较近似的只有“几大文明发源地”的提法,即便是这样,
中国也是排不上什么“四大”的。
如果是按照“四个最古老的文明国家”的定义的话,那么,我们中国,不要说四大
,连前十大恐怕都排不上,它的文明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商王朝,不过三千多年
的时间,而其他几大文明早于此之前已经分别存在了两千到一千年:中东两河流域文明
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也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希腊爱琴
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1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2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43 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
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的先
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
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改称壮族。
目录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 1 民族概述
* 2 历史沿革
* 3 民族起源
* 4 人口分布
* 5 民族语言
* 6 壮族地区
* 7 民族艺术
* 8 民族禁忌
* 9 民族经济
* 10 民族宗教
* 11 民族历史
* 12 民族区域自治
* 13 地理特点
* 14 气候特点
* 15 居住地特点
* 16 建筑风格
* 17 古文化
o 17.1 水稻人工栽培法世界之最
o 17.2 衣着方面的世...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9671 | 44 下午8:41(43 分钟前)文革期间文化名人自杀档案从 明镜博客 作者:今朝那些事儿
邓 拓
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
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 月 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
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
》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
抗争的殉道者。
老 舍
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
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
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
自杀。
陈笑雨
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解放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新观察
》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于1966年
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
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摩、闻一
多,1...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9671 | 45 课本上那些课文的作者 他们都自杀了(图)
储安平因所谓“党天下”言论被定为“右派”,文革中再次成为造反派折磨的对象。
1968年8月投河自尽。(网络图片)
这些中国的脊梁都自杀了。
邓拓
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
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点
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
《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
的殉道者。
老舍
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着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
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
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
自杀。
陈笑雨
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着名文艺评论家。解放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新观察
》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于1966年
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
1... 阅读全帖 |
|
T*********2 发帖数: 82 | 46 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
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
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
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
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
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
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评论家。1949年后历任《文艺报》副主编
、《新观察》主编、《人民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文革初期即遭批斗,因不甘屈辱
,于1966年8月24日投永定河自尽。
陈梦家:1911年生,浙江上虞县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16岁开始写诗,师从徐志
摩、闻一多,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为新月派重要成员之一。1949年后先后在清华
大学、...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31659 | 47 《三体III:死神永生》
作者:刘慈欣
申明:本书由奇书网(Www.Qisuu.Com)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写在"基石"之前
姚海军
"基石"是个平实的词,不够"炫",却能够准确传达我们对构建中的中国科幻繁华巨厦的情感与信心,因此,我们用它来作为这套原创丛书的名字。
最近十年,是科幻创作飞速发展的十年。王晋康、刘慈欣、何宏伟、韩松等一大批科幻作家发表了大量深受读者喜爱、极具开拓与探索价值的科幻佳作。科幻文学的龙头期刊更是从一本传统的《科幻世界》,发展壮大成为涵盖各个读者层的系列刊物。与此同时,科幻文学的市场环境也有了改善,省会级城市的大型书店里终于有了属于科幻的领地。
仍然有人经常问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但现在的答案已与十年前不同。
在很多作品上(它们不再是那种毫无文学技巧与色彩、想象力拘谨的幼稚故事),这种比较已经变成了人家的牛排之于我们的牛肉。差距是明显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差别"--却已经无法再为它们排个名次。口味问题有了实际意义,这正是我们的科幻走向成熟的标志。
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48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波(左)向王云飞颁发预录取通知书。
28日上午11点,江苏如皋中学会议室。古文字专家、东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王步高在东大红色的预录取通知书上工工整整地写下“王云飞”三个字。随后,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波亲自将其递到王云飞手中。王云飞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预录取,他也成为东大今年预录取的第一名学生。
副书记亲赴如皋“抢”奇才
《扬子晚报》报道,一篇连古文字专家也拍案叫绝的“奇文”,让生于农村、长在农村的王云飞从一名默默无闻的高三学生,霎时成了万众关注的焦点。自26日披露就是他写的那篇高考古文后,3天来,前来采访王云飞的媒体络绎不绝。昨天一早,他刚回到母校如皋中学的校园,就又有一群媒体堵到了他,媒体问他“现在最想干什么?”他说“想睡觉,太累了。”
不仅是媒体,许多慧眼识才的高校也纷纷向王云飞伸出了橄榄枝。而在这些求贤若渴的高校中,东南大学则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东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波表示,媒体报道了一名用古文写高考作文的考生后,学校就一直很关注。直到26日这名“古文奇才”露出“真面目” 后,他们才知道是如皋中学的学生。而如皋中学则是东南大学在南京 |
|
c***s 发帖数: 70028 | 49 甲骨文,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起源于殷商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书写汉字。甲骨文的出现,极具传奇性和戏剧性,甚至夹带着某种神秘诡异的诅咒,令研究它的学者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奇死亡,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神秘力量呢?
故事还得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个深秋讲起,当时的北京城一片混乱,列强兴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古老的中国危机频传。市井萧条,老百姓深居简出,只有一些粮店和药店尚在营业,维持着人们最低的生存需求。
传说中,就在这个深秋,一家中药店接到了一张药方,药方上有一味药叫“龙骨”。使用这张药方的人,叫王懿荣。
王懿荣出身科举,任国子监祭酒,主持着皇家最高学府。不仅如此,他还是当时顶级的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对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颇有研究。
那天,当他看到药包里没有磨碎的“龙骨”上有类似文字的刻痕,立即敏感起来,当即将这家中药店里的全部“龙骨”购买下来,而且嘱人四处搜寻,很快就收购了1500余块“龙骨”。
熟悉古籍的王懿荣心里清楚,眼前这些被中医当做了药材的有字龙骨,一定与《史记》中“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甲”的论述有关,它们很可能就是殷商时代人们占卜用的卜辞。
占卜,就是询问天意。商代统... 阅读全帖 |
|
n***5 发帖数: 405 | 50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惟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
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
汉字,汉字一共有多少个呢?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古文字研究的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先生说,他们最新的研
究成果表明,商代文字字头已有4100多个,能和今天的字联系起来、仍然“活着”的字
有1250多个。
中国历来重视编写出版字书,最早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共收汉
字9353个,《说文解字》的出现,使汉字书写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许慎因此被历代
学者尊为“字圣”。
南北朝时期,南梁顾野王编撰的《玉篇》,收字16917字,这部书在唐代、宋代时修
订,收字增至22726个。宋代丁度等编纂的《广韵》,收字达53525个,是古代收汉字最
多的字典。清代张玉书奉诏编纂的《康熙字典》,收字达47035个,辛亥革命后,欧阳溥
存等编的《中华大字典》,收入汉字达到48000多个。
近年来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共收录汉字56000多字,是迄今为止收录汉字最多的
字典,堪称当今汉语字典的“世界之最”,它的编纂,曾被列为国家文化建设重点科研
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