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出土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n
发帖数: 12752
1
三十二、
最先发现柏叶倒下的人并不是宇文,而是就站在展厅门前的方欣。大概只犹豫了三
秒钟,方欣就抛开了害怕,迈步奔上前去,想将柏叶从地上扶起来。
“不要碰他!”宇文突然发出一声高喊,与此同时,他已甩开手中单拐,踮着受伤
的右脚,歪歪斜斜地朝柏叶跑去。
方欣还没从宇文的喊叫声中反应过来,却已经动手将面朝下扑倒的柏叶翻转过来并
扶为坐姿。可当她低头定睛一看,又发出一声尖叫,猛地放开了手,任由柏叶仰面倒了
下去。
柏叶那张白净的脸仿佛变成一片透明的玻璃,竟可清晰地看见皮下毛细血管尽数扩
张开来,细红的血丝有如一棵千年老树的枝叶藤蔓般密布柏叶的脸庞,再加上柏叶双手
都捂住了胸口,面容扭曲,双眼翻白,看上去真有说不出的狰狞与可怖。
就在柏叶的后脑勺即将着地的瞬间,方欣身旁忽然探出一只大手,一把拽住了柏叶
胸前衣襟。方欣只来得及用眼角余光看见人影一晃,柏叶的身躯便被人极快地拖出了展
厅。
拖走柏叶的人正是无为子,看来他仍是放心不下,一直偷偷跟在了学生们的身后。
尽管须发尽白,无为子单手提走柏叶却似乎毫不费力,而当柏叶一离开展厅,那些刚才
还全都在嗡嗡作响的金属器物又瞬间安静了下来,棚顶的照明灯光也...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9000年至7700年前的中国贾湖文明
賈湖遺址是9000年至77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中国河南漯河市舞陽縣北舞
渡镇西南
1.5公里的贾湖村,面積约55000平方米,于1979年秋贾湖村民修筑护村堤期间,村小学
师生在取土
坑内开荒种地时发现。
重要发现
贾湖遗址出土石磨棒石磨盘,河南省博物馆藏
1980年以来,进行了多次發掘,共計清理房址45座,陶窯9座,灰坑370座,墓葬349座
,瓮棺葬32
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濠溝、柱洞等。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數千件。出土物中
以七音階鶴骨
笛、成組隨葬並裝有石子的龜甲及其契刻符號最為引人注目。此外,還發現了具有原始
形態的粟及稻
栽培遺跡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發現的稻種遺跡。
賈湖骨笛
賈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出土個數最多且現在還能用以演奏的
樂器實物。賈
湖骨笛是用鶴類動物的尺骨鋸去兩端關節鑽孔而成。制笛之前賈湖人曾經認真計算,笛
子制成后還運
用打小孔的方法調整個別孔的音差,制作方法和過程,與現在民族管樂器的制法很相似
。它反映出賈
湖人已經有了音與音之間距離差別的基本概念。
古酒
考古化學家曾對在賈湖遺址採集到的部分陶片發現了一些殘留物,分...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考古] 三星堆文明属于古犹太?
http://tech.163.com/04/0606/01/0O5ITVA30009153U.html
三星堆文明属于古犹太?
近日,一位叫苏三的文化学者发出惊人之言:三星堆文明属于古犹太文明,并非内生。
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种“转载”文明,它的真正源头在中东。
1929年初,广汉三星堆月亮湾,一名叫燕青保的四川农民一锄下去,挖开了一个尘封已
久的璀璨时代,三星堆文明得以大见光明。
但是,面对这个奇特的文明,三星堆文化是独立发展的还是外来文化的产物?三星
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三星堆文化何以产生、持续
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关于三星堆的起源之谜,至今仍然争论不休。
近日,一位叫苏三的文化学者发出惊人之言:三星堆文明属于古犹太文明,并非内
生。中华文明实际上是一种“转载”文明,它的真正源头在中东。来到中国的以色列人
主要构成了中国的夏、商、周文化,中国人是这些犹太人的后裔。
中国文明脱胎于红海文明,而古犹太人是中国人的祖先——苏三炮制的这一惊世骇
俗论调已经引起了业界“地震”。
三星堆与中东文物的内在渊源
“在三星堆出...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4
三星堆解读上古奇书《山海经》
中国是一个神话的国度,无数神奇而壮美的古老神话,反映出中华民族撼天斗地
、蓬勃奋发的精神,激励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凤舞九天,勇猛精进。千古奇书《山海经》
,堪称无数可歌可泣的上古神话的总汇,但几经沧海桑田,一些著名神话渐渐散落于历
史的星空,庐山真面逐渐变得模糊而沦为绝唱,于是,《山海经》也就成了荒诞不经、
难以解读的巫书。是三星堆的伟大发现,才使《山海经》所记逐渐变得明朗清晰,书中
那些散落的神话,又再一次闪耀出灼灼光彩,重新流动出撼人心魄的生命乐章!
让我们来看看三星堆是怎样解读千古奇书《山海经》的吧!
《山海经》中记载着东方“扶桑”、中央“建木”和西方“若木”等神树,说是
在东方一个叫汤谷的地方,生长着一株高大的神树——扶桑,上面栖息着十个太阳,九
个居住在下面,一个居住在上面,十个太阳由太阳鸟背负着轮番出行,给世界带来光明
。后来,十个太阳趁母亲羲和生病时,一起跑到天上捣蛋,造成人间草木焦枯,民不聊
生。于是,天帝叫天神羿降临到人间,并赐给他神弓神箭。羿来到人间,为振救苍生而
一气射杀了九个太阳,人间才又恢复了平静,人们才又...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5
[原创]三星堆和山海经证明华夏文明升起于广汉起源于西亚
缙云樵夫 于 2012/10/23 17:00:0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最近三联周刊出了一本《中国文明探源工程十年》的专刊,翻了一下,居然没有关
于三星堆的专篇,感觉这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完全是一个政治工程,因为他们对三星堆这
一震惊全世界的考古发现轻描淡写,把中国文明的正朔定位于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
,这是与考古事实的很大不相符合的。
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任乃强在其《羌族源流探索》中天才地推断,延伸到缅甸的横
断山脉三条大山脊伯舒拉岭——高黎贡山,他念他翁山——碧罗雪山——怒山,宁静山
——云岭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大通道,古人类从缅甸一支向中国境内的横断山脉挺进,至
中国西藏和西北(羌塘)一带,寻找盐,后往东北迁移至青海河湟地区,渐至进入山西
盐池融合为华夏族。另一支从越南沿海进入中国中南地区,也是寻找盐,形成了百越族
。任乃强的伟大在于,在没有分子生物学的定性分析之前,他就远见地看到了人类的迁
移路线。这两条路线基本被后来的人类学研究所证实。
在河湟地区的部分羌氐族在甘肃发展之后,必然沿岷江流域进...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zt唐代的基督教
发信人: SwalOlow (飞燕),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转一篇趣文:唐代的基督教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7 20:42:44 2015, 美东)
唐朝兼容并包,所以有佛/道/基督/伊斯兰/犹太/明/袄教百家争鸣的盛景。唐朝
版三位一体:“敬礼妙身皇父阿罗诃(=上帝),应身皇子弥斯诃(=耶稣),证身卢
诃宁俱沙(=圣灵),以上三身同归一体”。
基督教在中国
------- 唐代的基督教
◆ 黄智奇牧师
基督教传到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代。目前已经出土,尚存于世可供研究关于
唐朝时代基督教传播的文献最少有七样(注1)。其中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注2),
到目前为止,是记录最“丰富”内容的研究材料。所谓丰富,也只不过合共1695字的记
录。加上最近一百年来,在敦煌石窟、吐鲁番、泉州等地考古发现了其它零散的文献材
料。今日的人对景教(注3),就是当时的基督教,也凭着这有限的材料增长了见识。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见附图)
流行中国碑大概是在唐朝末年政府排斥景教的时候,被埋在泥土中的。直到明朝天
启三年(一六二五年),才在西安出土。
...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2012
7
三星堆和山海经证明华夏文明升起于广汉起源于西亚
缙云樵夫 于 2012/10/23 17:00:0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最近三联周刊出了一本《中国文明探源工程十年》的专刊,翻了一下,居然没有关
于三星堆的专篇,感觉这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完全是一个政治工程,因为他们对三星堆这
一震惊全世界的考古发现轻描淡写,把中国文明的正朔定位于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
,这是与考古事实的很大不相符合的。
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任乃强在其《羌族源流探索》中天才地推断,延伸到缅甸的横
断山脉三条大山脊伯舒拉岭——高黎贡山,他念他翁山——碧罗雪山——怒山,宁静山
——云岭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大通道,古人类从缅甸一支向中国境内的横断山脉挺进,至
中国西藏和西北(羌塘)一带,寻找盐,后往东北迁移至青海河湟地区,渐至进入山西
盐池融合为华夏族。另一支从越南沿海进入中国中南地区,也是寻找盐,形成了百越族
。任乃强的伟大在于,在没有分子生物学的定性分析之前,他就远见地看到了人类的迁
移路线。这两条路线基本被后来的人类学研究所证实。
在河湟地区的部分羌氐族在甘肃发展之后,必然沿岷江流域进入四川盆... 阅读全帖
d**z
发帖数: 294
8
问题七、石牌上的简体字和异体字如何解释?
凤凰网有一个网友说:考古狗官,居然造假,公布的石牌里有简体字。汉代的墓葬怎么
可能有简体字呢?这不是造假吗?
我今天郑重地做一个解释,大家有一个知识盲点,大家想当然地认为,简体字都是共产
党造出来的,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我们现在用的简体字,共产党真正创造的就一个字
:窗帘的“帘”字,其他所有的字古代就有的,文字的改革委员会只是把它整理出来重
新公布,也就是说,这些简体字古代就有。
比如说:破体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的“东”字;“万事和合”中的“万”和
“合”,元朝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了,四个字当中就有两个简体字。正因为曹操墓有简体
字,才证明没有造假,如果造假干嘛不造一个繁体字,而要造一个简体字?还有异体字
:古代异体字的写法非常多,不能根据见过或没见过这个写法下断语。
最重要的是,考古学研究一定要以出土的为准,不是说出土的文物不符合文献、想法就
是错的。一定要以出土的为准,文献的东西有可能是错的,而出土的东西实实在在的,
如果写错了了,但还在那儿。还有这个“机”字,有人质疑这个简体字错了,其实不然
s*******w
发帖数: 2257
9
来自主题: Shandong版 - zt山东是中国水饺的发源地
山东是中国水饺的发源地 (2015-10-04 08:54:26)
《 原创 》 山东是中国水饺的发源地
历史上何人发明了中国水饺?这恐怕无法考证,但中国水饺的发源地是哪里则可以
通过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记载来进行探究,当然,还有民间历史传说等,另外还有韩国
的历史追溯,这也代表了东亚历史文化的一个现象,那么中国水饺的发源地是哪里呢?
我们为什么需要探寻中国水饺的发源地呢?
目前关于中国水饺发源地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 最早的考古发现:
1978年我国在山东滕州的一项考古发掘,在一青铜礼器簠里发现了水饺,1991年国
家大型学术刊物《考古学报》全文刊登了宫衍兴、解华英、胡立新三位考古工作者联合
撰写的《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一文,文中详细记述了水饺出土时的情景:“
出土的一件铜簠内排放着满满一盒三角形食物,出土时表面有一层白色粉状食物,风一
吹即消失掉,露出三角形状似水饺的食物。食物虽已炭化,但当用竹签轻轻拨动时,发
现三角形食物内包有屑状馅。经观察分析,我们认为铜簠内三角形食物,即中国传统美
食水饺,三角形食物每个长边为5-6厘米,从一角到一边中点长3.5...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陈梦家《殷墟卜辭綜述》述评
一、生平简介
陈梦家先生生于1911年4月 16日,笔名陈慢哉,祖籍是浙江上虞县。是现代学术史上著
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和鉴定专家、诗人。他的父亲陈金镛本是浙江上
虞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陈梦家1927年考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法律系。此时闻一多先生任教于此,他开始师从闻
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29年开始,他在《新月》上发表诗歌,成为新月派诗人之一。
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俞大纲曾以王勃视之。1932年3月,应闻一多先生之邀,到
青岛大学文学院任助教。并在闻一多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甲骨文。1934年1月,陈
梦家先生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导师为容庚先生。当时容先生是
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唐兰先生
当时代替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授《尚书》和金文,因此,也属于陈梦家先生的老师之一
。1936年9月,陈梦家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此开始了
他研究古文字学、古史学的历程。同年出版《梦家诗存》。1937年,经闻一多介绍,任
教于南迁长沙的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745
11
来自主题: _Korea版 - 铠甲的元祖是古朝鲜和高句丽
铠甲起源是古朝鲜和高句丽
“古代韩民族的武具并非从北方民族或中国传来,而实际上是我们影响了中国”详明大
教授在本月8日,报道人会馆发表了【古代也有韩流存在,古代韩国铠甲的源流以及对
东亚的影响】的学说。
从论文来看,位于古朝鲜的领域内的??慎曾制作出过骨制铠甲(陈寿东夷列传??慎氏族
)。并且同属古朝鲜领土的大牧丹屯,虎谷,黑龙江省キョンファ遗?E等地都出土了将
士用的骨甲皮,因此,韩民族生产骨制铠甲的时期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后期。
与此相比中国不仅没有这方面的记录,从纪元前1300年的商王朝的王室坟墓出土的铠甲
即中国能发现的最早的铠甲。而且,是革制的。通过仅能从王室的墓中发现铠甲大以及
从革制铠甲的形态是与古朝鲜铠甲相同的长方形这两点来看,推定是受到了古朝鲜的影
响。
特别是皮铠的花纹和云彩花纹与从古朝鲜领土出土的遗物的花纹一致。可以推定古朝鲜
的铁甲也比中国出现的早的多,并且影响了中国。
平壤市乐浪区域贞柏洞1号墓出土用长方形的铁片象鱼鳞一样编成的的铁甲是是纪元前
三世纪的产品,即古朝鲜后期就能够生产铁甲。与此相对,中国直到春秋时期还不能制
作铁甲。陕西省出土的秦的武士(兵马俑)
y*****6
发帖数: 9545
12
来自主题: Detective版 - [ZGJD]湖南可能曾有个女权国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JD]湖南可能曾有个女权国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7 22:28:45 2007), 转信
大禾人面方鼎,礼器,商代后期,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出土。
1959年,一尊精致的方鼎在宁乡县黄材镇出土,因其内壁刻有“大禾”二字铭文,鼎身四面各有一个人面主题图像,遂被称作“大禾人面方鼎”。尽管其名已定,但有关它的猜测一直在继续。昨天,在长沙召开的“湖南出土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学术研讨会”上,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研究员刘森淼称,此方鼎为当时“大禾”方国之物,且方国统治者是一位强权女性。
“在商代,青铜方鼎是上层社会的专属用品,只有诸侯王以上的贵族才能使用。
“与多位专家的观点一致,刘森淼首先据此认为,方鼎的出土地宁乡黄材曾是殷商王朝的一个方国,即”大禾方国“。那么,大禾方国究竟为何人所建?对此,刘森淼的观点是:方国的统治者应是一个强权女性。刘森淼说,方鼎所绘人面脸庞圆润,嘴唇丰厚而无胡须,耳垂下又有爪形坠饰,耳上的”几“
i***s
发帖数: 39120
13
曹操高陵前室
自从曹操墓在河南安阳发现之后,关于其真假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21日在苏州召开的由河北邯郸古邺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与会学者提出,出土石碑中“魏武王”称谓不合理成为曹操墓系伪造的有力证据。
曹操墓出土的石牌中,刻有“魏武王”三个字的共有7块,其中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一块石牌最为完整。关于“魏武王”称谓的合理性和“武”字的写法,与会学者提出了质疑。
曹操高陵出土刻铭“魏武王”石牌
河南开封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林奎成认为,曹操生前先被封为“魏公”,而后又被封为“魏王”,死后获得了“武王”的谥号,曹操崩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元月,曹丕当年十一月称帝后,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曹操高陵航拍照片
他指出,从曹操死后至曹丕称帝的十个月间,世人对曹操严格的称呼是“武王”。任何史书都没有准确出现过关于“魏武王”的记载,在礼制森严的封建社会,曹操墓中出现“魏武王”的提法显然不能成立。
200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14日在京举行,论坛邀请安阳西高穴大墓发掘主持人和国家级考古机构的一线专家就墓葬形制、年代、出土人骨及相关出土文物进行分析,并
c***s
发帖数: 70028
14
甲骨文,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起源于殷商时期,是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书写汉字。甲骨文的出现,极具传奇性和戏剧性,甚至夹带着某种神秘诡异的诅咒,令研究它的学者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奇死亡,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神秘力量呢?
故事还得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个深秋讲起,当时的北京城一片混乱,列强兴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古老的中国危机频传。市井萧条,老百姓深居简出,只有一些粮店和药店尚在营业,维持着人们最低的生存需求。
传说中,就在这个深秋,一家中药店接到了一张药方,药方上有一味药叫“龙骨”。使用这张药方的人,叫王懿荣。
王懿荣出身科举,任国子监祭酒,主持着皇家最高学府。不仅如此,他还是当时顶级的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对古代青铜器上的铭文颇有研究。
那天,当他看到药包里没有磨碎的“龙骨”上有类似文字的刻痕,立即敏感起来,当即将这家中药店里的全部“龙骨”购买下来,而且嘱人四处搜寻,很快就收购了1500余块“龙骨”。
熟悉古籍的王懿荣心里清楚,眼前这些被中医当做了药材的有字龙骨,一定与《史记》中“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甲”的论述有关,它们很可能就是殷商时代人们占卜用的卜辞。
占卜,就是询问天意。商代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5
生物史上第一鸟是什麽?考古学家都会答是150年前首次出土的始祖鸟,但中国科学家发表研究报告,称在国内发现一种新品种恐龙化石,与始祖鸟身体特徵十分相似,证明始祖鸟只是一种恐龙,而非鸟类。有关发现推翻始祖鸟的历史地位,在考古学界引起很大争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及其团队,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发表研究报告,指早前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中,发现由商人购得的新物种化石,该化石源自1.55亿年前侏罗纪时代,于中国东北辽宁髫髻山组出土,大小与鸡相若,重约800克。化石有羽毛,前肢粗壮,并有成列的小排牙齿,属两脚兽足肉食恐龙。团队将之命名为郑氏晓廷龙(Xiantingia Zhengi),纪念博物馆馆长郑晓廷。
研究人员仔细研究郑氏晓廷龙化石的骨骼结构,并与始祖鸟(Archaeopteryx)比较,发现两者有大量非常相似的特徵,例如眼眶前有巨大孔洞、爪子能伸缩、第2脚趾特别巨大而弯曲竖起等,均属恐爪龙下目(Deinonychosaurs)的特徵,为鸟类所无,证明晓廷龙和始祖鸟应是与鸟类接近的有羽恐龙,而非鸟类。
美国俄亥俄大学教授威特默(Lawrence Witmer)就报告...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6
百元人民币截图
网友发布的描边添须后的“跪拜猫”图片
网友找到的“跪拜猫”原形图片。该图来自《江陵雨台山楚墓》一书,为漆瑟上的几何云纹。
“专家否认百元人民币‘藏猫猫"追踪
对于近日网友热议的第五代100元人民币存“跪拜猫”图案,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该图案实为战国时期漆器的图案。前日,有网友发消息称,已找到该图案的原形,来自1975年出土的一件漆瑟表面纹饰。对此,该漆瑟保存单位荆州博物馆馆长表示,经对比,漆瑟上的图案与所谓的“跪拜猫”图案绝大部分雷同。
网友
发现“跪拜猫”图案原形
“我已经找到图案的答案”,前日,网友“傻妞妞啦”发消息称,“跪拜猫”的原形已经找到,是来源于1975年发掘的江陵雨台山89号楚墓出土的一件漆瑟表面纹饰,“实际上这是典型的战国漆器表面几何形云纹,没网友推测的那么多深刻的寓意……”
“傻妞妞啦”同时还发布了一张该漆瑟表面纹饰的证据图,并称该图来源于文物书籍《江陵雨台山楚墓》一书。
记者发现,在《江陵雨台山楚墓》一书的第108页,一张黑白的漆瑟图片与“跪拜猫”极为相像。图片注释称,此图实物为漆瑟,“仅存部分,二十三根弦,瑟面用黑漆绘几何云纹。”
博物馆
...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7
自行车棚旁边的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邻近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圆明园的文物“观水法西洋石刻构件”在北京大学出土后,被扔在一处车棚旁,露天摆放,而且没有进行介绍和保护。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大一处自行车棚旁边发现两件西洋风格的石刻,上面还被人扔置了垃圾。石刻附近的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物业负责人称博物馆有监控,可以对这两件圆明园的石刻进行监控。
北青报记者就此联系了北京大学宣传部门。相关人员称他们需要询问该校文保部门以后再进行答复。
现场
调查
石刻布满灰尘带着垃圾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刘阳发微博称,在北京大学内出土的观水法西洋石刻被“扔在车棚子旁边”,没有任何文字介绍和保护性措施。
根据刘先生的描述,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大学内的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东侧,一处自行车棚旁找到了两件西洋风格的石刻。
两件石刻被摆放在自行车棚出口旁边,没有任何遮挡和围栏,其中一件石刻上还放着鸡毛掸子。石刻分一大一小,高有一米左右。小石刻长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大石刻体积约为小石刻的两倍。
石刻整体显现为西洋风格,通体都雕有精美的花纹装...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8
广汉南兴镇出土的明代青花瓷
广汉南兴镇出土的明代青花瓷
近日,广汉市南兴镇仁寿一村民在地里挖土时,一锄头下去挖出一个陶缸,包括碗、碟、高足杯等24件明代嘉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重见天日,这一消息不胫而走。
接到报警后,广汉警方和文物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赶往现场,收回了这批明代青花瓷。这些瓷器上有牡丹、仕女、山水、龙纹等精美图案,还有大明嘉靖年制等文字,属于明代民窑上品。昨日,这批文物已被转交至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收藏。
村民挖坑 挖出青花瓷
挖出瓷器的是南兴镇仁寿村5社村民冯立根。5月3日,村民孟某家中有人去世,在组长麦某的自留地里选了墓地,冯立根应邀与另外3人负责挖坑,当挖到地下40厘米深处时,冯立根感觉到土里有硬东西。“当时,我们挖出了一个40厘米深的坑,突然被一块大石头卡住了。”冯立根介绍,他费力用锄头把石头移开,“结果发现下面竟然有些空,里面放了一个陶缸。”或许是用力过猛,陶缸已有所破坏,一批青花瓷器跃然眼前。
“一些碗碟整齐地放在一个陶缸里。”冯立根说,“我们没意识到是宝贝,取完土后就各自回家了,东西被主人家拿走了。”不过,孟家在地里挖出“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来,有村民报了警。22日...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前、背面铸有相同的图案。(图由杨文金提供)
酒杯两侧铸有“耳环花”图案。
昨天,镇宁自治县夜郎竹王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文金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特殊的青铜酒杯。这个酒杯出土于4年以前,杨文金猜测,酒杯可能是古夜郎国宫廷所用。此次公开,他希望引起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青铜酒杯可装1两酒
这个酒杯的材质是青铜制造,高度为6厘米,杯脚宽为2.5厘米,杯口宽3厘米,可装下1两酒。
此外,酒杯外中部高4厘米处,铸有一圈花纹图案。值得注意的是,酒杯的前面和背面都铸有相同的图案。该图案分为三圈,中间为稍大一点似人似兽的图案,但已看不清;第二圈为圆点,共有24颗;第三圈有12个似兽非兽的图案。
杨文金介绍,在酒杯前面和背面的两边均铸有相同的图案,经蒙正苗族妇女辨认为“耳环花”图案,是起装饰作用的一种造型;杯內底部铸有两个似人似兽的图案。
据悉,2010年6月,镇宁自治县革利乡六村田坝苗寨,6岁小女孩罗某在自家房子旁边玩耍时,用一木棍撬地坎的泥土玩,撬出一团很硬的东西,随后拿给父亲看。她父亲将泥土清洗后,见到了一个类似铁的酒杯。由于并不知道酒杯到底是什么做成的,小女孩的父亲于是找到了杨文金。
“一看就知道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0
12月6日,长沙简牍博物馆,《翰墨留香 丝路溢彩——吐鲁番出土文书精粹展》文物交接仪式举行,并对重要文书进行开箱验收。图/潇湘晨报记者陈勇
一个30岁的壮年,被商人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益富,然后以137匹丝的价格卖给张祖。一桩发生在1537年前的交易,被鲜明地记载在当年的文书之上。
12月6日,这份文书首次离开它的出土地吐鲁番,在长沙简牍博物馆亮相。12月12日(下周五),它将与其他127件吐鲁番出土文书一起,向你揭开千百年前,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个神秘的故事。
佳名为奴,便于市场推销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重镇,吐鲁番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
“这次展出的文书,反映了吐鲁番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真实面貌。”长沙简牍博物馆副馆长马代忠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展览将用128件出土文书,通过28种语言、15种文字,共同展示古代西域风情。
12月6日,展品已从新疆运抵长沙。吐鲁番博物馆与长沙简牍博物馆进行了首批文物的交接。在这些文物当中,一件1537年前的合同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一张《阚氏高昌永康十二年(477)闰月十四日张祖买奴券》。
马代忠说,买奴券上明确写着,“张祖从康阿丑买胡奴益富...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考古人员在对发掘出的“砖棺”进行绘图。市文物局供图
考古人员对墓葬壁画加固。市文物局供图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为配合工程项目建设,考古人员在大兴区黄村镇三合庄村发现一处大规模墓葬群,经两次勘探发现古墓葬共计129座。目前还剩下54座墓葬没有发掘,北京市文物局计划到5月底、6月初结束发掘工作,同时文物保护工作也同步开展。目前,这片墓地由专业保安24小时巡逻,还配有红外摄像头等高科技安保措施。未来是否原址保护有待考古结束后综合评估。
据介绍,这处新发现的墓葬群位于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三合庄村,地处大兴城区的西北部边缘,墓地所在区域原先为三合庄村址所在地。
北京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为配合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三合庄改造区A、B、C组团居住及配套项目的土地开发整理,逐步进行了考古勘探工作,但是由于征地工作尚未结束,因此只是局部勘探。2013年底到2014年上半年,经过7个月的勘探方结束,共发现古代墓葬129座。2014年10月10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主持古墓葬的发掘工作,受天气的影响,到2014年12月31日发掘工作结束,进入“冬歇期”。
据介绍,本次为期近两个半月的发掘,...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2
戴项链、手镯,自古就十分流行,唐代贵妇人戴的首饰有多精美?近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一座唐代贵妇墓的考古成果,惊喜的是,该墓未被盗,出土文物完好,尤以一水晶项链最为精美。
惊喜:唐代贵妇墓保存完好
据考古专家介绍,2002年,他们在配合南郊某小区基建时,抢救性发掘了40多座北魏到唐代的墓葬,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座唐代纪年墓,因为它侥幸逃脱了盗墓贼的盗掘。该墓为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虽然上部已遭破坏,但墓室内未遭盗扰,随葬器物保存完好,共发现陶器、铜器及其他杂器34件组,另有铜钱9枚。这些文物中,有唐代墓中常见的镇墓兽、天王俑、仕女俑、男立俑,颇为珍贵的还有一套十二生肖俑,其中7件完整、5件头部残缺,均为兽首人身,内穿窄袖衫,外着交领宽袖长袍,胸部束带,袍长及地,脚隐于袍内,宽袖下垂至膝下,双手拱于胸前,手隐袖内,双脚一前一后呈“人”字形站立。而最为珍贵的是墓志的出土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
揭秘:墓主祖先疑来自中亚“米国”
该墓志志盖用篆书写着“唐故夫人米氏墓志铭”,志文18行,全文共382字。志文显示,墓主米氏为唐辅君夫人,其祖父名讳不详,官至唐左玉钤卫大将...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3
如今的西安人,大多住着高楼,上班下班忙忙碌碌,可你知道在两三千年前的西周,生活在都城的普通百姓是如何生活的吗?昨日,省考古院公布今年在镐京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揭秘了当时的生活状况。
首次发现铜制工具
省考古院研究员岳连建说,今年7月至12月,他们对西周镐京遗址部分区域——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花园村进行考古发掘。初步统计,在村东400平方米范围内,出土了80多个灰坑、6座平民墓葬和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器等。
文物中陶器器型主要有鬲、簋、罐、豆、盂等,小件器物出土130余件。岳连建说,西周文化层及灰坑中出土多件铜刻刀、铜锥、铜削刀等工具,其中有一把铜刻刀,长18厘米,一端尖锐,另一端两面有刃,同类器具只在河南安阳商代殷墟铸铜作坊遗址内出土过,这些工具与制作陶范有关,为寻找镐京遗址的铸铜作坊提供了重要线索。岳连建说,制铜技术是当时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这次铜制工具是镐京遗址考古史的首次发现。
丧葬习俗是在墓葬里撒朱砂
此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墓葬、房址,揭秘了当时的生活状况。
丧葬习俗:在一较大的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头骨有朱砂痕迹,口中含五枚海贝。岳连建说,这是当时人的一种丧葬习俗——给墓葬里撒朱砂...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4
从三星堆城址渐渐现于人前,到西汉海昏侯墓露出真容,再到致远舰浮出水面……1月30日,四川省图书馆举行了一场考古讲座,考古人员带着听众穿梭于历史历史洪流……
吃货 墓室出土2000多年前的火锅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杨军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领队,在当天的讲座中,一个爱美食美酒、爱诗书音乐的海昏侯形象出现在听众眼前。
海昏侯墓距离南昌市不过60公里。墓群内有两座主墓、7座祔葬墓、一座陪葬坑。海昏侯墓墓穴平面为“甲”字形,坐北朝南。目前,海昏侯墓内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等各类精美、珍贵文物1万多件。
最让听众感兴趣的是,考古人员还根据出土文物发现海昏侯是一个“吃货”。“他墓室中出土了目前发现最早的火锅和装有芋头的蒸馏器。”杨军说,墓室里出土的火锅,和北方的涮羊肉锅极为类似,中放炭火,外沿烫菜,其外形比现在的火锅精致许多。杨军表示,火锅如今是闻名全国的美食,但火锅最早却是游牧民族的餐饮习惯,后来才传入中原,而海昏侯显然是很早就开始享用美味的火锅了。不仅如此,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类似于蒸馏器功能的器物,其内还装有芋头。杨军表示,这个器具具有蒸馏过滤功能,而里面的芋头更显...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5
近日,在柴达木盆地西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镇,考古人员发现一具距今1700年左右的干尸,保存十分完好。据专家介绍,该干尸出土的地点位于古丝绸之路青海道上,是青藏高原上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一具干尸。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馆长辛峰告诉记者,这具干尸因当地施工而被发现,出土时未着衣物,身长1.62米,男性,去世时年龄在40岁左右。其双手合于腹部,表情安详,全身皮肤虽已干瘪但保存十分完好,容貌清晰可辨,近看时还能发现胡须、毛发等。目前对于该干尸的人种和身份尚无定论,相关DNA检测仍在进行。
考古人员在挖掘现场还发现,该干尸身体上下都铺着芦苇,头脚两侧的泥土里插着竖立的木杆,除此之外,还有几块红、黄两色的布毡,以及一些马蹄、羊椎骨等。据初步判断,其生前家境应较为富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何嘉宁介绍,根据碳14测定,这具出土于茫崖的干尸距今约1735年。由于茫崖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距海洋的同时受塔克拉玛干沙漠影响,加之海拔高、山脉交汇,这里风多雨少、含氧量低、蒸发量大,可使尸体埋葬后迅速脱水,同时抑制了细菌繁殖,为干尸的完好保存提供了条件。
“这具干尸是柴达木盆地乃至整... 阅读全帖
r******j
发帖数: 780
26
这个是未名的大标题“笑话闹大了 “曹操墓”出土了陶猪圈”。 我不是专门搞文物的
,所以不清楚为什么这个是大笑话。察看全文,只有这么一段可能有关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一位考古专家昨天对早报记者表示,陶猪圈是家庭
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庄的遗址,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 的厚葬礼
俗,但在魏武王的墓中,“事死如事生”,出土陶猪圈可能吗?昨天出现在直播现场的
河南省文物界人员对此语焉不详。”
魏武王墓里不许有猪圈么?这是说猪圈太渺小配不上曹操,还是说曹操死后不能吃猪肉?
大概查了一下,国内汉朝王墓出土陶猪圈的有西汉第一代广陵王刘胥的墓就发掘出陶猪
圈。还有济宁市汉任城王墓,葬的是东汉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陪葬的有马车、
猪圈、灶釜、壶。
可见从西汉到东汉,王墓随葬陶猪圈颇为常见。这个都是很确定是墓主情况的。在汉景
帝阳陵从葬坑也有发现陶猪圈。
对于不明墓主的,拉犁山东汉王侯墓,淄博市临淄区山王村兵马俑坑,也有陶猪圈出土
。这几个墓也都是大墓,王侯级别。
湖北均县发掘了不明墓主大墓,冢高约6至7米,南北长70米,东西宽达50米。经过发掘
,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陶器有瓮
C********g
发帖数: 9656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美洲发现甲骨文?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7861
·禾 子·
前不久,有位朋友转递来一则通知,某某大学的孔子学院邀请某位著名专家学者讲授“
中国文字的起源及其在古代中美洲的传播”。这正是本人多年来感兴趣的题目和研究涉
及到的问题。讲座就在当天,我从办公室直奔车站,一路公车、地铁地赶往讲座地点。
其实,不用听我也知道讲座内容是什么,不过就是想知道又有什么新的高人在继续传播
“中国文化”。
讲座人是冠有十九个头衔的某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等、等等等的范先生。暂不
说如此之多的头衔职务对一个学者来说如何能够做到专心致志地做好一门学问,他所讲
述的内容,正如范先生自己多次提到的,倒实在非同小可,是他本人一个“石破天惊”
的发现。发现了什么呢?原来他在墨西哥的奥尔梅克文化中的玉器雕刻上发现了中国甲
骨文字!
这个“发现”对很多中国听众来说的确是“石破天惊”地新鲜。但对我倒是老调重弹了
。说来话长。早在十多年前,有一天老公坐在电脑前突然揶揄我:哎,你不是前哥伦布
文化艺术史专家吗?怎么没有发现美洲有中国的甲骨文?我凑...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28
于是,1958年,东北工学院轻金属冶炼教研室沈时英在看到《考古学报》的
报道后,向南京博物馆索来一小块带饰残片,对它进行了光谱分析、化学分析、金相显
微镜分析。
请注意这是第三次鉴定,结果是:此次带饰残片是银基合金,铝的含量极微。
咦,是银不是铝了!事情有了变化。
还是1958年,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杨根从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取去南京博物馆寄来的
样品残片一小块,用光谱分析、化学分析、金相显微镜分析、用比重瓶测比重,结果还
是铝,不是银。但是这次的样品本来就是那块银白色,没有附锈和沾泥,大小只有剪下
的小手指甲般大(厚度不及1毫米,大小约3乘4毫米)的碎片上次检验剩下的部分。得
出这个结果是很自然的。
请注意这是第四次鉴定,结果是:此次带饰残片和第二次检验是同一片样品,当然
还是铝。
1959年,鉴于第三次鉴定和第四次鉴定结果的不一致,东北工学院轻金属冶炼教研
室沈时英向清华大学取去同一样品的一小块作光谱分析,结果和清华大学是一致的——
铝。
请注意这是第五次鉴定,它和第二次第四次鉴定的是同一小块样品,这块样品的确
是——铝,这说明这批金属物有铝基和银基两种材质。后来,东北工学院又对铝的那块... 阅读全帖
e********3
发帖数: 1857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古代人身高问题
这篇也挺权威的,起码看起来是正经的搞相关的研究的人写的;
对秦始皇陵区修陵人骨架的初步分析
对秦始皇陵区修陵人骨架的初步分析
作者: 张 君 段清波 孙伟刚
images\81-7B1.jpg
2—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考古队在清理一处秦代窑址时发现了百余具人骨
架,推测他们是因修建始皇陵工程而死去的劳动者。这是秦陵地区继赵背户修陵人墓地
、姚池头刑徒墓地和东五小区修陵人墓地以后发现的又一处修陵人墓地。这些墓地人骨
的出现对研究修陵人的身份、等级、来源和人群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的生活待遇包括饮
食结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受邀在现场对所有人骨作了初步的观察。
该窑址位于临潼区秦俑馆前,东为三任村,南临庞沟村,西距秦俑馆东大门500米,
北侧为临马公路。从地貌看,窑址曾受到南部骊山上洪水的冲刷,骨架出自窑址旁边一
个距地表约10米左右深的大坑中。人骨自上而下层层叠压,十分密集,葬式杂乱没有
规律,可见大多数人都是在死后很快地被随意扔弃此处;仅上层有个别骨架似乎表现出
比较明显的、有意识采取的屈肢葬式,包括仰身屈肢、侧身屈肢和蹲踞葬式。在人骨清
理时发现很多零碎的席纹朽迹,估计...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0

妇好墓,即殷墟五号墓,是一個商代后期奴隶主贵族墓葬。由考古學家郑振香、陈志达
等,於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殷墟宗庙宫殿区附近发掘出土。
由於妇好墓是殷墟发掘五十年来,唯一保存完整,未经扰动的王室墓葬,也是目前唯一
能够跟历史文献和甲骨文联系起来,并进而推定具体墓主的殷代墓葬,因此对了解商代
后期(约当公元前十二世纪前半叶)的历史文化考古研究,有著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录
[隐藏]
1 发现经过
2 墓主
3 藏品
4 保护
5 参见
[编辑] 发现经过
1975年冬天,中国农村兴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学大寨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平整土
地。
村西北约100米,大约高出村庄80米左右的小岗成为了村民决定平整的对象,岗地形状
类似三角型,东窄西宽,约一万多平方米。由于众所周知,小岗村一带是殷墟的重要遗
址,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决定对小岗进行钻探,从11月20日开始
钻探,很快发觉小岗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遗址。
1976年春季,此项考古发掘工作正式由考古學家郑振香、陈志达接手管理。5月16日,
由工人何保国使用探铲在8米深处...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8441
31
何新:安阳东汉西大墓更可能是袁绍之墓
河南安阳西高穴东汉大墓(以下简称“西大墓”),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安丰县西高
穴村。此墓地北临漳河,向东14公里即为东汉冀州牧所在的首府邺城遗址。
这座东汉大墓,曾多次被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的随葬品。现出土残余器
物250余件,可辨认这是东汉末一座与重要历史人物有关的大墓。
此墓于2009年被发布者认定为是魏武王曹操之墓,但完全可信任且无争议的
第一手证据则至今尚缺乏。尽管一些部门言之凿凿,学界和社会上则一直存在强烈质疑
。人们认为,此墓是东汉末期一座重要大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该墓的主人究竟是不是
曹操,则尚存在严重异议。人们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该墓虽然应非普通人的墓,但总体看去其形制结构、埋葬方式均过于寒酸、简陋,
完全不符合当年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作为一位凌驾在皇帝头上的超级王者,“总
御皇机,鞭挞宇内“数十年的超级霸主的墓地气象。换句话说,这座墓地偏狭猥琐,根
本不像一座大英雄或者准帝王家的墓地。尽管人们知道曹操在世时提倡薄葬,但该墓仍
显得过于寒酸一些。
2)实际上,曹操虽然提倡简...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515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 三个皇帝与两座皇宫
http://www.jllib.cn/ffy/2e2p.htm
原文链接里面还有很多图片
三个皇帝与两座皇宫
图/文:冯方宇
------------------------------------------------------------------------
----------------------------------------------------------------------------
-----------------------------
皇帝的返乡

公元1375年4月,一如既往的春意浓浓,47岁的朱元璋衣锦还乡,带着开国者无限
的自豪,朱元璋脸上春风得意。此次回乡,阵容庞大,仪仗齐全,俨然是真龙天子的威
仪。这是他征战多年,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反乡,次行的目的是祭扫父母的陵墓,还要
亲自视察中都皇宫的修建状况。
车驾进入洪武门,踏上洪武街,横穿云霁街,进入大明门,两旁的部府建筑仍在做
最后的紧张施工。穿过宽阔的凸字形广场,入承天门,正式进入紫禁城,再经端门,过
外金水桥,来到了午门前,朱...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城邦到帝国 - 3
多谢花功夫解释。我贴一段很久以前自己翻译的西班牙史的第一章关于伊比利亚人和西
班牙原始文化的部分吧:
……在这个历史时期里,人们发现半岛上最先进的族群活动于地中海和南部地区的大西
洋沿岸,他们被古典学者们称作“伊比利亚人”。伊比利亚人的祖先无法确知。他们可
能和柏柏尔人 亦即从北非过来的移民有关,但现代的流行观点却认为他们是半岛的原
住民。无论他们的起源为何,伊比利亚人似乎操两种相关但是不同的语言,这两种语言
不属于印欧语系并且至今无人能够解读。半岛的北部和西部是凯尔特人 的地盘,尽管
在南至阿尔加维 和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半岛其它地方也发现了凯尔特人的飞地。比利牛
斯山脉的西部是个特殊的地区,那里已经被巴斯克人 所占据。巴斯克语如同伊比利亚
语一样是一种非印欧语系的语言,但是尝试把伊比利亚语当作原始的巴斯克语来解读的
努力已经失败了。
在凯尔特人和伊比利亚人之间的梅赛塔平原上人们发现了凯尔特伊比利亚人。他们像凯
尔特人一样操印欧语,他们最有名的后裔是出生于比比利斯(今天的卡拉塔尤 )的拉
丁语诗人马提雅尔 。我们手上的古典资料很不幸地对于民族名称的使用缺乏准确性,
不过把凯尔特伊比利亚人...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4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Fri Jun 17 17:13:57 2011, 美东) 提到:
黄帝陵大禹陵应该不算吧,里面没尸骨
☆─────────────────────────────────────☆
fumanchu (Dr.Fumanchu) 于 (Fri Jun 17 20:28:06 2011, 美东) 提到:
连文革时掘孔老二的坟好像没听说挖出什么?
杭州的岳飞墓也被掘,是否挖出尸骨也是众说纷纭,不曾见到任何有关的翔实记载。
☆─────────────────────────────────────☆
didadida (滴滴嗒嗒) 于 (Fri Jun 17 23:36:47 2011, 美东) 提到:
妇好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Fri Jun 17 23:56:21 2011, 美东) 提到:
这俩陵肯定很新
☆──... 阅读全帖
z******a
发帖数: 5381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承源自杀
“作案时间也就几个月时间”这个你说的我老感觉说服力不够
古玩造假流程需要多少时间?这个我们没在博物馆工作过,不知道。
具体时间顺序根据我们知道的一些情况可以分析一下。 下面是对
马承源先生的访谈。注意这些都是马先生的亲口表述,没有夸大其词,自证有罪的可能。
http://www.jianbo.org/Fangtan/zhuyuanqing.htm
从里面我们看出
事件1:
1991年两伊战争爆发时,我正好去香港参加徐氏艺术馆的开幕式。特地去香港文物市场
走了走,结果发现很多新出土文物,其中有大量楚国漆器。当时我就深感我们有责任抢
球这些文物。回来后,上海市政府以及财政部门都给与了极大的支持。
从91年对楚国古玩就有羡慕嫉妒恨之心。并成功说服上海市政府做投资。
事件2:
1994年初,再度去香港时嘱托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希望他特别留意竹简。
告诉古玩商你想要什么是高级别客户比较忌讳的做法。等于吸引人作假。这个马先生可
能对张教授过分信任,失察了。这个失察是不是因为某其他博物馆发掘出竹书类文物,
刺激了马先生的羡慕嫉妒恨,就不得而知了。不过马先生对张教授的这个嘱托,学术上
是有失严谨的... 阅读全帖
a*********3
发帖数: 660
36
按通常的想法,皇帝尸体入棺时,一定做了防腐处理,使尸体永不朽烂。因为民间屡有
出土的先例。从马王堆汉墓辛追女尸的出土,到2001年安徽砀山神秘香尸的出土,都给
人留下了这个印象:皇帝一定会对尸体作防腐处理。
可是,这两具不朽的女尸都不是皇家成员。
1、后妃在大殓时作防腐处理吗?
从现有资料看,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无论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白事档还是从清宫廷
典籍《钦定大清会典》中的“大丧”部分中,都未曾发现过对尸身防腐的只言片语。可
见,清宫廷在处理死者尸身时是不考虑防腐问题的。这主要源于以下几点缘由:
一是受早期火化习俗的影响。
满洲的火化沿袭金代女真,而女真的火化,则主要是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决定的,居无
定所。试想巨大死去,晚辈若总拖着先人的棺具走来走去,总不是办法,而将其焚化,
所谓“遇父母之表,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故用火化。”灵魂升入天空,就可以随处祭
奠亡灵,何乐而不为呢?
清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火化的皇帝。努尔哈赤火化后,其尸骨贮于瓷坛之中,皇
太极的尸体则于顺治元年八月初九日,以国礼焚化大行皇帝梓宫。直到入关后,顺治皇
帝及其妃嫔死后,仍按例实行火化,火化地点为景山,典...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905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清华简”如何宣传造假 zz
看“清华简”如何宣传造假
2012-02-12
[导读]近日,一条“传世两千多年,《尚书》确系伪书”的新闻在网站和微博疯传,文
章介绍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相关专家通过对“清华简”的研究,断言传
世两千多年的古书《尚书》是伪书,不少网友惊呼自己所学的相关古文知识竟是伪造的
,还有网友称《尚书》是“史上最强盗版书”[我说两句]
龙虎网讯 2008年7月,一批“出口转内销”的竹简从香港入藏清华大学,被刻意称为“
清华简”,清华大学为此专门成立了清华简保护中心,清华简恰好成了清华大学百年校
庆的献礼,已经被宣传得无以复加。
此种手法在十年前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宣传上,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
保护中心一方面说竹简是匿名清华校友从香港拍卖行购得,后来又说是由清华校友赵伟
国从香港拍卖行购得并捐赠清华大学的。
据公开的资料,赵伟国的确为清华校友,是一个私人企业老总,先后把清华大学同方电
子、紫光集团收入囊中,被怀疑采用不正当手段廉价瓜分国有资产。清华简如果是从拍
卖行购得,拍卖行都会印刷手册,对拍卖物品做详细介绍,只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决不
会连拍卖行的名称都加以隐匿。可是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 阅读全帖
M****7
发帖数: 2334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学勤谈《清华简》
银雀山出土的兵书是汉简, 有较完整的书,不奇怪.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在山东出土的汉
简所载的书都是在山东的国家的人写的.
郭店出土老子也不奇怪,老庄之学在老庄的家乡流行很正常. 如果老子全本出现在秦国
就可疑.
恕我无知,以前出土的战国简有没有尚书之类的完整本出现? 全本尚书出现在战国时代
的楚地本身就是件可以改写历史的重大发现. 要让人不怀疑, 难.
m**e
发帖数: 857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gina (猫宝宝),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陕西神木发现我国最大新石器古城址 始建于公元前23世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9 12:33:17 2013, 美东)
陕西神木发现我国最大新石器古城址 城墙里挖出玉器
2013-01-09 17:22:02
更多
11
关键字 >> 历史考古陕西神木石峁古城新石器遗址史前黄土高原玉器北方龙山文化
1976年,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秃尾河北侧山峁上发现了一处古城遗址。经过
2011-2012年对石城及其东门的重点发掘,考古人员基本可以确定,石峁村古城遗址面
积超过4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大规模史前城址。该遗址地处陕北黄土高原
北部边缘,北部分别距长城10公里、黄河20多公里。其文化命名为石峁类型,属新石器
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遗存,史书中尚未找到针对性的文字记载。
这一遗址已入选我国2012年度“考古新发现”。
陕西省神木石峁古城遗址全貌(已发掘部分)
神木县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草滩绵延,沙梁翻...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1365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浙江博物馆的越王剑 (转载)
没那么神,还这个专利那个专利的.这个剑不锈就是因为埋在地下接触不到氧气而已.
湖北省博物馆、省考古所研究员后德俊曾撰文认为,该剑出土时并不是绝对没有生锈,
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其次,出土至今48年(2013年),该剑的
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
阻止的。
后德俊研究员告诉记者,其实,26年前,他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
》的小文章,刊登在湖北省考古学会主编的学术性刊物《江汉考古》1980年的第一期上
。当时,他认为已经将问题基本上说清楚了。但由于《江汉考古》是一本学术性的刊物
,加之1980年第一期又是其创刊号,发行量不多,许多人可能没有看过或不了解他的这
篇小文章。现在看到许多媒体关于越王勾践剑的报道离事实越来越远,他认为有必要将
此事再次澄清。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从而加深对文物的了解。
越王勾践剑主要成分为铜,出土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剑完全隔绝氧气是其不
锈的主要原因。
后德俊研究员说,越王勾践剑是采用青铜铸造而成,这已经为现代科学分析所证实。
d*****y
发帖数: 1365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浙江博物馆的越王剑 (转载)
没那么神,还这个专利那个专利的.这个剑不锈就是因为埋在地下接触不到氧气而已.
湖北省博物馆、省考古所研究员后德俊曾撰文认为,该剑出土时并不是绝对没有生锈,
只是其锈蚀的程度十分轻微,人们难以看出。其次,出土至今48年(2013年),该剑的
表面已经不如出土时明亮,说明在目前这样好的保管条件下,锈蚀的进程也是难以绝对
阻止的。
后德俊研究员告诉记者,其实,26年前,他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越王勾践剑不锈之谜
》的小文章,刊登在湖北省考古学会主编的学术性刊物《江汉考古》1980年的第一期上
。当时,他认为已经将问题基本上说清楚了。但由于《江汉考古》是一本学术性的刊物
,加之1980年第一期又是其创刊号,发行量不多,许多人可能没有看过或不了解他的这
篇小文章。现在看到许多媒体关于越王勾践剑的报道离事实越来越远,他认为有必要将
此事再次澄清。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从而加深对文物的了解。
越王勾践剑主要成分为铜,出土的墓室曾经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剑完全隔绝氧气是其不
锈的主要原因。
后德俊研究员说,越王勾践剑是采用青铜铸造而成,这已经为现代科学分析所证实。
wh
发帖数: 141625
42
关于勾践剑补充一点:国宝档案的视频里说勾践剑出现在楚墓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
是墓主楚国大臣邵滑曾被派去越国离间,楚国最终打败越国,这把剑就作为战利品,为
功臣殉葬。另一个是你说的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的女儿为妃,生下楚惠王;这把剑可能
作为女儿的陪嫁品流入楚国,楚王再赐给邵滑,邵滑死后用来殉葬。
另两把剑也啰嗦两句。夫差剑有好几把,除了河南辉县,湖北襄阳、安徽寿县、河南洛
阳、山东邹城都有夫差剑出土,山东平度和河南辉县的废品收购站也发现过两把。国宝
是档案视频里说的山东平度的那把,收藏在山东博物馆。说夫差剑出现在山东,是因为
公元前485年,吴国北伐齐国,吴齐水师在胶南琅琊台打了史载第一场大规模海战,
吴军大败,是夫差攻吴的唯一一次惨败。夫差赐给水军统领徐承的佩剑猜测作为战胜品
被留在齐地。百度说大部分夫差剑保存差,品相不佳,唯有一把私藏夫差剑最好:
“1991年,香港古董店拍卖一把精美无比的吴王夫差剑,后被台湾古越阁主人王振华、
王淑华购藏。此剑通长58.3厘米,铜质精良,前锋内敛,两丛有血槽。剑身中脊和刃线
界划分明,制作极工。近格处有铸铭“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剑格饰兽面纹,以绿...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43
☆─────────────────────────────────────☆
dumbCoder (HumbleCoder) 于 (Tue Jan 15 13:53:47 2013, 美东) 提到:
经常看到有怀疑古希腊文明有水分的帖子
http://bbs.tianya.cn/post-no01-458848-1.shtml
我是菜鸟,请版上高人指点。
☆─────────────────────────────────────☆
yenite (燕岭悲歌) 于 (Tue Jan 15 16:11:29 2013, 美东) 提到:
呵呵,要怀疑先看看原著吧,否则会闹些特洛伊不是希腊的笑话。。。
btw,为啥国内突然兴起了一股质疑希腊罗马的风气,而且还是一帮对希腊罗马没啥了
解的人?

☆─────────────────────────────────────☆
maywind (五月风) 于 (Tue Jan 15 16:31:59 2013, 美东) 提到:
这叫两手都要硬
☆────────────────────────────────────... 阅读全帖
z**z
发帖数: 436
44
前几年回国时候买了本夏商周断代工程纪实,就是前一阵板上有人总结的那本。然后看
各种议论。咱是外行,就看个热闹。
前几天有个帖子说陕西眉县杨家村2003年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就挑战了那个断代工程,我
不知所以然,就去网上搜了一把,找到了这篇文章。但是看完了也没明白为啥就挑战了
断代工程?有没有人可以指点一下?
http://www.qlwh.com/jidi/xinshu.asp?id=362
由新出 公盨、逨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纪念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发
表85周年
下面是文章中有关杨家村2003年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及断代工程
2、眉县新出逨氏青铜器与西周王室世系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新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内有27件青铜器
,包括逨盘1件,逨盉1件,叔五父匜1件,单五父壶2件,单叔鬲9件,42年逨鼎2件,43
年逨鼎10件,天盂1件。27件铜器件件有铭文,其中逨盘372字,42年逨鼎281字,43年
逨鼎310字,均为长篇铭文,具有相当珍贵的史料价值。我们曾就这批铜器做过综合研
究。这里着重就其中逨盘对于西周王室世系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试作讨论... 阅读全帖
U**8
发帖数: 1921
45
镫被认为创造和传播现代文明的主要工具之一,其重要性有人认为可以与车轮和印刷术
相提并论。马镫的使用还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导致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诞生。
目前世界存世最早的马镫实物,是1973年出土的東漢晚期銅單馬鐙一件,同时出土的还
有印有漢獻帝「建安八年」(203年)的瓦硯一台,並有東漢銅鏡、陶瓷器和箭鏃等。
此外,1965年出土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冯素弗石椁墓中的双馬鐙,是现存世界最早的双
马镫实物,比欧洲出土的早300年以上。
x**********g
发帖数: 3276
46
到二十一世纪,雄心勃勃的美国中情局的新世纪任务就是解体中国和俄罗斯并进行全方
位的部署。美除了实际上纵容支持台独藏独外,还允许疆独在美成立流亡政府,至于蒙
独有些麻烦,由于内蒙的生活水准远高于外蒙,外蒙有议员提议和中国组成比港澳更为
松散的联邦,以提升外蒙德经济水平。尽管只是个别议员提议,但却吓坏了美国人,这
可了得?美国立即对蒙提供大量的经济和政治和军事的援助,大有要用美元把三百万外
蒙人养起来的气势。另一方面指使日本以民间的形式在外蒙大搞什么挖掘成吉思汗陵墓
,以宣示外蒙才是蒙族人的正宗。   那么满独呢?美国人想到了韩国,美国将支持
韩国吞并满洲。有了美国人的承诺,韩国把吞并满洲,从文化?去’,更重要的是为了
‘未来’”。要重新“设计民族的未来”。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清楚,公元9世纪
立国的高丽王朝究竟何时何日,何分何秒统治过满洲?!让我们来看看韩国忠南大学考
古学教授朴洋震是如何论证“满洲历史上属于高丽”的。   朴洋震在“满洲和韩半
岛属于一个文化共同体”一文里,拿出两个据他说是在新石器时期在满洲和韩半岛出土
的青铜器,说这两件文物相似,又举出一件据说是中原出土的文物,说...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ladin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T89757 (唐七公子), 信区: paladin
标 题: 可悲的一代“御用文人”吴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9 02:27:39 2014, 美东)
1969年10月10日。夜,漆黑。风,瘆人。一股肃杀的气氛缠绕着古城北京某监狱。
行将归天的吴晗,苦苦挣扎着不肯离去。
呼吸越来越困难了。他双手紧紧扼住自己的下颚,笨拙的身子在被他的热血浸泡过
的干草上急剧地抽搐、颤抖,两条干瘦的小腿伸开、蜷回、又伸开,灵魂在挣脱躯壳的
最后时刻是那样不情愿。或许,这颗痛苦的灵魂在彻底绝望之前,还要回到清华园的绿
草地、北京市政府那张明净的办公桌前,到定陵那神秘深邃的地宫中再走一趟,向他们
一一告别、辞行。
吴晗1928年入北京清华大学史学系,1937年,年仅28岁被聘为云南大学文史教授,
1940年到西南大学执教,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北平被中共夺取,吴晗参加接管北大、清华的工作,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
副主任、文学院长、历史系主任等职,并参加了开国大典...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上接宝墩文化,下接金沙文化,这都是四川本土的。然后扩展到陕南,那里
出土的面具跟金沙文化有相似之处。再往北,翻越秦岭,西周(弓鱼)国墓地中出土的
器物有三星堆的影子。(弓鱼)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跟周王室通婚。有人猜测(弓鱼
)国就是跟周一起伐商的巴蜀盟友。
还有一部分伐商的蜀人回老家了。蜀地这边墓地出土的柳叶刀跟(弓鱼)国的很相似,
出土的还有商朝贵族家的青铜器。有人猜测这些商朝青铜礼器是蜀人带回来的战利品。
t****f
发帖数: 376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越王勾践剑为何千年不锈?
越王勾践因“卧薪尝胆”名垂千古,成为激励无数人奋进的楷模,关于越王勾践的一些野史趣闻也常被人们津津乐道。1965年在湖北武汉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历经2400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此剑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剑”。一把古剑千年不锈,依然寒气逼人,这到底是怎样一把宝物呢?
勾践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公元前496年至前465年在位。公元前495年吴越交战,越国兵败,退往会稽山。勾践采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3年后城破,夫差自杀。越王勾践因“卧薪尝胆”闻名天下。
俗话说“物以人名”,越王勾践的名气让人们格外关注跟他有关的人和物。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考古工作者在墓主人身体的左手边,发现一柄装在黑色漆木箱鞘内的名贵青铜剑,剑身一面近格处刻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专家通过对剑身八个鸟篆铭文的解读,证明此剑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这把剑全长为55.6厘米,其中剑身长45.6厘米,剑宽5厘米。剑... 阅读全帖
h******t
发帖数: 11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山西陶寺已被确认为尧都平阳
4月16日上午,专家学者在陶寺观象台实地考察。图为何驽专家现场讲解。本报通
讯员焦玉龙摄
千年悬疑“尧都何在”有了结论
本报讯 (记者 李宏伟 通讯员 张建华 肖卉)“陶寺就是尧都,就是最早的‘中
国’。”4月15日,尧文化暨德廉思想研讨会在临汾市举行,与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形成共识,使千年悬疑“尧
都何在”有了结论。
本次研讨会以“溯中国源头·寻华夏之根”为主题,由省委宣传部、临汾市委、市
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主持。22位专家学者以严谨科学的
态度,在考古资料证据分析、史料挖掘、观点提炼、课题论证等方面畅所欲言,围绕尧
文化暨德廉思想进行了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指出,“尧都平阳”正在为不断获得的考古资
料所证实,陶寺就是尧的都城;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与
形成的标志;“尧都平阳”正在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陶寺遗址已经进入文明阶段,
是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历程的重要支点。
知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认为,临汾陶寺遗址的社会组织
已经超越古国阶段而...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