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农耕社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j
发帖数: 5079
1
来自主题: SanDiego版 - 韩国人端午节为何不吃粽子?zz
信人: sunnybaby (阳光宝贝), 版面: Talk
标 题: 韩国人端午节为何不吃粽子?
发信站: 阿 (2013/06/11 19:53:59 EST)
韩国端午节与中国端午节一脉相承,不过韩国人过端午不吃粽子,也没有龙舟赛。当然
也有共通之处,就是要避灾消邪,在中国有插艾条和菖蒲的习俗,而韩国人则喜欢用菖
蒲汤洗头。
江陵端午祭的祭祀活动  前几日,笔者在国内的一位朋友来电话,说她准备乘端午节
小长假的机会来韩国旅游。第一次来韩国的她,兴奋地在电话中问,韩国的端午节热闹
不热闹,需不需要她带什么东西之类的。我也不以为意,随意地答道,你就给我带几个
粽子吧,我在韩国好几年没吃到了。未曾想,这立即引来了朋友的一阵惊讶,韩国不是
有端午节吗,怎么会没有粽子卖?
的确,要让绝大部分中国人大吃一惊的是,韩国人过端午还真不吃粽子,而且也没
有龙舟赛。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如此。笔者在韩国待了6年,还没有在
哪家商场或者超市见到过有粽子卖。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禁不住要问,连粽子都不吃,那韩国的端午还能叫端午吗?是
不是“山寨”的?
韩国端午节是“山寨”的?
近年来韩国部分学界...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1191
2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晒晒自己做的烤羊肉串炉子
哈哈,原来我们同名。
渔樵耕读即渔夫,樵夫,农夫与书生,是农耕社会四个比较重要的职业,很多也是官宦
用来表示退隐之后生活的象征。我国的民俗画常以渔樵耕读为题材,而很多古典家具也
常常以渔樵耕读为雕刻图案寓意着生意红红火火。现代人喜欢渔樵耕读,是对田园生活
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吧。
在美国生活,做官是别指望了。闲暇时间,钓钓鱼、种种菜、读读书,不亦乐乎?现代
社会,樵夫不会有了。不过,搭个架子、做个炉子,都是关系到做饭需要的能源问题,
勉勉强强能跟樵夫拉上点关系吧。重新排序,就是渔耕读樵了。
u**c
发帖数: 17972
3
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1293238&r=0&v=0
一个历史事件冠名的改变,往往表示社会共识对这个历史事件认知的改变。在共和国的
历史上,大体上从1959年下半年到1962年上半年这3年时间,经济严重衰退,人民生活困
苦,许多地方出现大量“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是中国肌肤上
曾经严重创伤而留下的不可消去的疤痕。长期以来,这段时间被官定通称为“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已将这段时间明示为“三年困难时期”
。困难,是对一种状况的总称,造成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需要具体分析,这其中可能
也包括“自然灾害”;而只以“自然灾害”来为这种状况冠名,就会掩饰其他原因,而就
其“掩饰”的动因,所谓“自然灾害”这个冠名的真假都值得怀疑。将“三年自然灾害
时期”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表明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历史,表明敢于扯去
遮羞布。这需要良知,需要责任,还需要勇气。
史实确实如此,专家研究了那3...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5040
4
来自主题: GunsAndGears版 - 拥枪的人都是偏执狂

所有的安全条例都是拿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不要说枪,就是工厂里面,不遵守安全规范,切掉一个手指,绞掉一只胳膊是个什么很
稀奇的事情?
中国是农耕社会太久了,工业社会太短了,没有这样的习惯。
跟机器打交道,不遵守规则,出问题那是分分钟的事。等出了事再后悔就太晚了。
h*****i
发帖数: 9112
5
我角的有两个主要原因
1. 人种差异,东亚人体型小于欧洲人但新生儿体重高于欧洲人,新生儿成活率更高
2.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科技条件下,单位面积上,东亚的农耕社会能够供养的人口数远高
于欧洲的whatever社会
f*******e
发帖数: 785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婴儿岛,孤儿院

将来的趋势是多元化、小众化,书法不会象中国古代那样,读书人都会,但是仍然会有
稳定数量的爱好者和专业人员。
而且各种文艺门类将向全球扩展,如同农耕社会交换蔬菜品种,大家都更多选择,互惠
互利。
李娜可以拿网球冠军,将来出个蓝眼睛的书法大师也不是不可能。
:我对社会政治这些很不懂,但觉得在为人方面,各种文明是有共通的基
完全同意。所有文明的基础价值是基本一致的,哪怕有高低,哪怕有长短,但是基石是
一样的,犹如文明人都要穿衣服--哪怕款式不同,都要说”请"---哪怕发音各异。
刻意的中西对立,其实是党国操纵(本已存在)的集体生存危机和原始部落观念,为己
所用。
我前段写过一节:《诗经》和《圣经》是相通的,至少是可以”和而不同“做朋友、促
膝谈心的。而《党章》来了,撺掇《诗经》
这个世界的主要矛盾,其实是《诗经》+《圣经》vs《党章》。
即:文明VS反文明。
但是《党章》要《诗经》相信:”这个世界的主要矛盾是《诗经》vs《圣经》!《诗经
》啊,《圣经》要灭你啊,有你没他啊!只有跟着我一起干、受我领导,在我的孔子学
院里,你才安全啊!“
n*******1
发帖数: 4152
7
农耕社会的文明和道德跟现代社会肯定不一样。难道中国人非得完全念诵老祖宗的东西
才算是“继承中华文化”?
d*********2
发帖数: 48111
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杨沫的儿子马老鬼表态了
不用悲愤。
中国的问题其实是农耕社会太久了。
傻子比较多, 容易受骗。
骗子还比较嫩, 手法太粗劣。
仅此而已, 以后逐渐向发达社会过渡。
人民抗骗素质就可以接近红脖。
骗子的手腕也会接近米犹。
q*********u
发帖数: 9501
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来说说这个复旦物理系的周磊
嗯,过去吃素是修行的一部分,但也是不脱离现实生活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农耕社会
吃肉相对还是奢侈的,和尚道士们是靠募捐养活的,吃肉的话社会观感可能不佳。
现在时代不同了,所以要与时俱进呀。
s*l
发帖数: 9421
1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不要滥用亲人对你的感情
凡是再好的东西,都不要去滥用(abuse)它,滥用将使得原本美好的事物变了调子,最
终会把那个美好毁掉。滥用家暴法是欺法律,隐瞒财产滥用福利是骗社会,滥用爱更是
对感情的亵渎和欺诈行为。
夫妻之间,不能只考虑到自己的感受,要稍微顾及一下对方的感情,不能自己霸占所有
的舒服,而不给对方匀一些安慰出来,家里有许多不合就是由此种狭隘思想造成的。一
个人爱对方多一些,另一方要心怀感激,才能做到相敬如宾,千万不要高高在上去滥用
别人的好。敬(respect)是爱的门户,在外面处人处事为什么能和颜悦色,一到家里
就成了霸王,就是失掉了对家人的敬的缘故,因为打骂他们是不需要承担后果的。但世
上的万事都是有限度的,别人对你的付出也是有限度的,你应该懂得对方的忍让是对你
爱的体现,她(他)愿意用自己心里的不好过去换取你的好过,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别
人的愿意是百分百的,其实那些委屈都在某处给你存着,你需要某天以某种方式去还才
能化解它。否则,也许将来有一天,当他(她)受够了的时候会来个总爆发新旧账一起
算,那将成为无法回头的剧终了。
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亦要懂得感恩。由于作为长辈的一方在道德上占有优势,即... 阅读全帖
e****l
发帖数: 3319
1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淘宝等电商必将摧毁中国经济!
楼主是傻逼。
历史的看,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就是消费者主动趋之若鹜的哪个模式。既然在没有人
用枪逼着脖子去哪儿消费的情形下,消费者取淘宝而舍传统商家,你要么怀疑消费者集
体性地出现了脑残,要么就得承认网店是更先进的未来的商业模式。就如同工业社会取
代农耕社会一样,网店取代部分的传统商店是不可避免的。
h*****i
发帖数: 9112
12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中国十大古曲zz
《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几句“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
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可做古曲《渔樵问答》的妙解。
《渔樵问答》是一首古琴曲。存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
1560年)。萧鸾解题为:“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
付渔樵一话而已”。近代《琴学初津》说此曲:“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
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
。”     “令人有山林之想”固然不假,但此话并非正解。虽然此曲有一定的隐
逸色彩,能引起人们对渔樵生活的向往,但此曲的内中深意,应是“古今多少事,都付
笑谈中”,及“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兴亡得失这一千载厚重话题,被
渔父、樵子的一席对话解购于无形,这才是乐曲的主旨所在。那么,他们的对话中到底
蕴藏了什么玄理呢?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北宋一部奇书《渔樵问对》。琴曲《渔樵问答
》与《渔樵问对》也许有一定的内在关联。前者通过渔樵对话来消解古今兴亡等厚重话
题,而后者则试图通过简洁的对话对世界做出根本性的哲学解释。《渔樵问对》的作者
是邵...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13
农耕社会的理想演变成工业社会的现实……

俺的人生两大理想,以前是养活兰花,自做月饼。然后。。。然后。。。现在的人生理
想是,花店赏兰花,饭店吃月饼。一个台阶下来,幸福感骤增。。
赞果子巧手。。
s*******1
发帖数: 16479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obolan88 (波波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领导同志的大院围墙拆不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23 10:56:32 2016, 美东)
和谐社会
领导让屁民先拆
屁民让领导先拆
都希望对方先摆脱农耕社会
d********f
发帖数: 43471
15
我挣扎着读到最后一段,我终于看懂了一点
有时候我不理解右派是如何想象社会运作的。对于拼不了爹缺乏工作技能的年轻人,应
该让他们做什么,要么不工作显然很多人不乐意,认为是寄生虫,要么直接工作因为缺
乏技能,只能做最低收入的工作,连工作所需的 child care 都不够,还不如不工作,
要么继续学习提高技能也有 child care 的问题,要么说要是没条件就不要生孩子了吧
,可堕胎又不让,激进点的连避孕都不让。这到底是打算让他们怎么个活法?
我可以回答一下你这个问题啊,对于拼不了爹缺乏工作技能的年轻人,可以去打扫卫生
,抬木头,送小广告,get whatever you can get, 我自认为当年还有点工作技能,这
些类型活我在国内也都干过,no big deal,你用没有技能不能拼爹作为你要享受和花了
力气学了技能年轻人同样的生活,又或者你还想否定他爹的努力,这种基因在农耕社会
就该直接淘汰。这就是我们右派的想法

发帖数: 1
16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看过英国电影《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看过的相信一定还记得片
中那个谈论性伙伴的情节,男女主角在咖啡馆里面对面坐着,两人不知怎么聊起“你总
共睡了多少人”这个话题,女主角的回答是:33个男人。
一个人一生该有几个性伙伴才算正常?
中国人恐怕没有就这个问题公开做过调查,但西方人却为此孜孜不倦地做过无数调查研
究和分析,他们想知道更多有关人类性欲的秘密。
结果发现,数字的多少当然是因人而异,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年龄性别等等许多因素
都会影响一个人对性的态度。许多报告表明,大多数西方人都能够接受自己或者自己的
配偶一生里有25到30个性伙伴。
这里让我们且不拿道德说事,单就性福而言,一生一个性伙伴和一生有过上千个性伙伴
相比,两种人都有可能获得幸福,也都有可能一生不幸。
也就是说,性伙伴的多少并不是给你带来幸福与满足的关键。
关键在于你对性的渴望程度,你一生想要什么样的性体验?
前些天在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写的是性欲与婚姻的关系。文章讲到一位即将40岁的女
人想在自己生日来临之前,可以与别的男人做一次爱。这个女人并不想离开她的丈夫,
他是一个事业有成,体贴入微的好丈夫好父亲...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7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说爱莲zt
说爱莲

·江一平·
如果要问,世间有哪一种植物是最普遍受人喜爱,最雅俗共赏的,我看便是
莲(荷)。贩夫走卒饥寒交迫,通常顾不上吟诵梅兰竹菊;文人墨客酒足饭饱,
往往不屑于染指稻麦薯菽。而不论凡夫俗子还是才子佳人,却都不约而同地爱莲、
恋莲。

凡夫俗子爱莲,爱得实实在在,因为莲既好看、好吃又好用。好看自不待言,
好吃也众所周知,除了莲藕、莲子家喻户晓外,梗、叶、花也均可烹制佳肴。藕、
叶、花、莲子甚至还可生吃。夏日炎炎,在山野田间劳作的人们,饥渴疲惫之时
若遇见一处山塘长着一小片翠绿绯红的野生荷莲,那就不仅赏心悦目了。卸下沉
重的担子,手摘一朵莲蓬,坐在荷塘埂上,双脚浸在清凉的泥水里,傍着摇曳的
荷叶撑起的荫凉和袭人的芳香,一个一个莲子悠然挑入口中,那个惬意,不是个
中人不知啥叫幸福的滋味……
莲还好用,现今的年轻人也许缺少感性认识,可在科技落后的年代,荷叶自
古就是方便实用的食品包装袋。早在宋朝,柳宗元便有“绿荷包饭趁墟人”[1]
的诗,记述赴外乡赶集的山民,用荷叶包饭做干粮。直到上世纪60年代我少年时
期,还常见远出劳作的大人,用一片荷叶包裹一团米...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黄仁宇老师的大历史观非常精彩,在《万历十五年》中,既提到了明朝的制度是如何,
也提到了他认为“为什么会”如此如何。
儒家治国不是帝王强行干预的选择,而是这片土地的环境映射。换言之,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社会由于先天的原因,过早地进入到一种成熟的大一统机制中,导致缺乏一
种“数目字管理”--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原因,中国政治体系早熟并迅速进入大一统
时代。这就导致地方利益和地方组织未及充分发育。”
这其中先天的原因就是,地缘。
中国的富饶腹地多是河流冲积平原,农耕社会依赖于天时水利。丰收年间自然是鱼米之
乡,可是黄河长江一旦泛滥,也是灭顶之灾,财产损失,饥荒伴生,瘟疫,人口凋零,
可能数年都难以恢复元气。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治理水患和旱灾还有蝗灾之类的,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因为个
体能力有限,对抗庞大的自然灾害,需要强大的物资调度和统一组织,这也是为什么强
大的集权国家会在这里出现的原因之一。
大禹通过治水的功业和积累建立起第一个国家,正是这个观点的体现。
所以,在地方组织发育不完备,已经先行出现的集权中央为了巩固自己的治水权自然会
削弱地方,而为了维持失衡的统治体系,统治人口庞大... 阅读全帖
r**i
发帖数: 2328
19
这两个景色不是一个时代阿,农耕社会vs.工业社会。你要比较应该去找Victorian Era
的田园景色阿。
d****y
发帖数: 312
20
来自主题: Programming版 - [bssd]华为这个251天
关于华为。作为一个大半辈子的老通讯人,我的态度很直接,希望这种邪恶的企业早日
关门大吉。这就是个癌细胞,它走到哪里寸草不生。
1. 一个例子。有个30年前一起进入中国移动通讯行业的老兄弟,现在自己做的公司,
曾经花了好几年投资开发了一点新东西,去年出了成果,被华为看上找上门谈合作,两
次会谈就无疾而终,然后,上个月整个原创团队集体失踪,华为宣布新产品研发线开张
。这就是所谓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2华为对于国内同行的无底线打压,行内有口皆碑・・・恨不得送
它一墓碑。另一个例子。在中东,华为用负合同(就是不仅不收客户的钱,反而倒给运
营商钱)抢市场,所向披靡,无论国企外企的已运营系统被它全部拔光换上华为系统。
这就不是一个企业,是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所到之处市场秩序一片狼藉。
3. 各种下流商业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它就像一只饕餮巨兽,只要它还没饱,别人就必
须饿着。有整个国家的财力为它背书,有一国百姓的血汗钱供它挥霍,这世上没有任何
企业能和他竞争。再说它的企业文化,996最早就是它发明的。早先还没狼性文化这种
花词儿,那时候叫军事化管理。
4...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1089
21
你的坑质量越来越差。勤奋和农业社会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你扯成强烈相关。其
他且不说其他民族当然有勤奋的故事。我小时候读了无数科学家传记,哪一个不是勤奋
?天才如牛顿也要啃鸡骨头,把怀表当鸡蛋。你这个结论是如何得来?
再说了,农业文明,中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历史每一个剧烈动荡时
期,都与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冲击有关。中国有很多劝学的寓言箴言,这与中国长期
独特的科举体系有关。科举体系保证了下层读书人通过自己的天才,勤奋,努力达到上
层。您看看儒林外史,里面大部分人原来都是没有背景,甚至很落魄的子弟,最后通过
科举发达了。
你的其他论点也许有道理。但是这篇帖子的introduction部分完全就是凭自己道听途说
,加上自己的想象做一个论断。
m*********e
发帖数: 804
22
来自主题: MitbbsColumn版 - 【杂谈】中国-乡村建设难题
------------------
今日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科学院《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称:
中国内地城市化达到了51.3%。“农耕社会,乡土中国”,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
国”。
我们挤在城市,农村渐远。但也有各种类型的乡愁、田园梦和重建乡村的努力,在逆城
市化而行。
2009年出版的“都是农民:30年来城市与农民的纠葛”,关注了中国人的进城史和2.26
亿农民工。
2011年出版的“故乡: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说的是情感和精神
上的故乡无所依之后,中国人被连根拔起。
现在出版的“逆城市化:还乡或重建乡村的可能”,报道的是当代人主动参与新农村建
设、以城市资源反哺乡村的努力。
以上,构成了《新周刊》杂志的“乡村三部曲”。
乡村无形的消失每天都在发生,轰轰烈烈的撤村并居运动,大大小小的拆迁事件,更主
要的是,乡村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正被完整置换。
农二代三代不再回乡,他们以争做城里人为荣,以呆在乡下为耻。乡村不可爱了,乡村
凋敝了,乡村消失了。
推动新乡村运动,让农村人回乡比城里人进村更重要。假如农村人都不爱乡村,假如对
土地的感情没有...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2220
23
作者:李晓鹏
@李晓鹏1982
柴静的《穹顶之下》无疑是一部好作品,把雾霾的根源说的很清楚,大部分治理措施也
提的很好。但是关于雾霾和癌症的关系这个部分,是可能给大众造成误导的。甚至可能
在公众中间造成过度的恐慌,必须加以解释和澄清。
雾霾致癌目前是没有被医学证实的,只能是说可能存在关联性。柴静所说的:中国过去
十年肺癌发病率上升300%以上,这是事实,但是主要原因不是空气污染。相反的证据就
是:在世界上,空气质量越好的国家,癌症发病率越高。印度和中国这种发展中的污染
大国,癌症发病率从来没有排进过前十名。
全球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前十名是哪些?2011年英国发布的数据:
第一名:北欧的丹麦,地广人稀,空气极好,安徒生童话的诞生地,癌症发病率每十万
人325人
第二名:英国旁边的爱尔兰,空气比英国更好,因为那里工业更少,柴静在《穹顶之下
》里面重点表扬了英国的雾霾治理水平,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317人
第三名:澳大利亚,大家都知道哪里空气好,地广人稀无污染,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
314人;
第四名:澳大利亚旁边的新西兰,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癌症发病率每十万人308人;
第五名:比利时
第六名:...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178
24
来自主题: _FilmStudies版 - 我来赞叹一下小柯
中国古云学而优则仕
现在是有钱才叫有本事
“学”成为了投资,来谋求名利权势上的回报
这不是一个后工业时代社会的民众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
明明是农耕社会封建社会的烙印
换句话说大家还在穷怕了的阶段
专心治学的
要么你装13;要么你傻13
没有第三条
从专心治学的人角度来看
我不在乎围观群众怎么看
你觉得我13就13好了
三哥大傻里不是说么
follow exellence, success will follow
中国现在倒也是follow exellence
copy and paste, there will be cash flow
j**n
发帖数: 13789
25
温家宝深圳讲话后,在华人界掀起了一股考证热,一是考真伪,二是考动机。如火如
荼,不亦乐乎。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考证不但毫无意义,而且永远是个无底洞,涉足其
间断无结果。
胡耀邦、赵紫阳、温家宝各有千秋,按量级来说,胡耀邦敢说、敢做、敢当、敢标
新立异,当坐头把椅;赵紫阳对中国人的观念转变(现代)功不可没,且在“六四”中
闪了邓小平的腰,晚年易政治主张于民主宪政,当坐第二把椅;温家宝是“六四”之后
第一个独立涉足“雷区”的高官,作为一介书生,有勇力自破专制,实属可贵,当坐第
三把椅。观面相,胡、赵、温皆无杀气,统统败于有杀气之人。胡耀邦在各方面均显独
特,赵紫阳和温家宝有相似之处。
我个人很肯定温家宝,不想跟任何人对抗考证,原因是不想做无用功。现在我假设
,疑温之人是对的、正确的,那么,又该如何去对待温家宝的政改之说。我的想法、意
图和重点不执着于对温家宝的言论持什么看法以及应不应该怀疑,我考虑的是进一步的
课题,即: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实现操作层面的事情。再进一步讲,就算是“作秀”,
又如何为我所用。如若不走穿温家宝本人,去做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仅仅停留在对
他言行的...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849
2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这个逻辑很强大!
发信人: cici2012 (猫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毛泽东这几张照片也说明毛时代不存在因为照错相而迫害人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9 13:14:36 2011, 美东)
"我不明白这是什么逻辑,难道爱中国就一定要住在中国?"
---这个逻辑很强大!
发信人: HifoCH (爱菊轩),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毛泽东这几张照片也说明毛时代不存在因为照错相而迫害人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9 11:20:47 2011, 美东)
我不明白这是什么逻辑,难道爱中国就一定要住在中国?
在中国住的美国人是不是就不爱美国了?
封闭的农耕社会还有一定的人口迁徙,别说现在了,都是全球流动的地球人。
你周围的人谁是蹲在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的,在外面工作的难道都是因为不爱自己的家
乡?
斯诺一家是受麦卡锡主义迫害被迫离开美国定居瑞士的,也不是他们不爱美国了。爱中
国和爱美国对于斯诺先生并非矛盾,有什么难理解的?

http://www.mitbbs.com/mitbbs_article_t.p...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7
2月18日,是中国传统佳节除夕,来自大陆的游客欢聚在台中市的一家餐馆,亲自上手包饺子欢度除夕夜。中新社发 李贵刚 摄
19日是农历羊年正月初一,从这一天开始,人们走亲访友,并举行各色活动以示庆贺,直至元宵节方告一段落。民俗专家王娟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春节庆祝活动已有几千年历史,但至汉代庆祝日期才固定下来,也积累了很多的民俗活动。文化学者胡野秋则称,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每天的庆祝内容并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人日’的说法来源于女娲创世。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
绵延数千年:汉代方有固定庆祝日期 南北习俗有差异
作为绵延数千年的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极多。王娟介绍,在历史上曾有不少有意思的活动,如除夕的籸盆、插芝麻秸等等,初一的放鸠、画鸡、五辛盘、吞鸡子等等。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每逢腊尽春来,先... 阅读全帖
d******w
发帖数: 73
28
文明程度的高低和生活习惯有关。游牧/打猎民族的文化很落后,因为他们到处迁移,
没法安定下来,社会分工不需要那么复杂。农耕社会就发达了
b******l
发帖数: 1632
29
农耕的效率。。。那个在原始社会完全是育种的问题。
你们应当说而没说的,是畜牧业。
n*******y
发帖数: 520
30
育种还不高科技啊
考虑点当时的技术水平好不好
畜牧业当然也可能是个因素
不过原理跟农耕一样
那就是先前在家看孩子的先掌握了这个技术,完了就牛比了一阵子
h***i
发帖数: 89031
31
农耕是各地分散出现的,还是一个部落发明传播的
这个你先搞清楚,然后再假设是男的是女的先搞得
s****r
发帖数: 3326
32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
王朝循环的所有重要条件都不存在了
农耕社会/冷兵器/强大的游牧民族/庞大的水利工程/被隔绝的外部环境/传统的中华文
明。。
全都不存在了

都以短命的然
而在军事上却很强大的王朝开始。它使中国在几百年的内部纷争之后重新团结起来。其
后,是五百年
的和平,中间有一次改朝换代,接着是一系列的战乱。结果,首都即从北方迁往南方。
然后,北方与
南方脱离,南北形成对峙局面,敌对情绪强烈。这时,外来民族入侵,整个周期便告结
束。历史于是
又开始重新循环。中国又一次统一在中国人手中,文化又开始繁荣起来。
、机械般的准
确性。李博士在他的文章中曾列举了中国历史上巨大的建筑工程来说明这种准确性。这
些工程都发生
在每一周期的某一准确的阶段,呈现出一种命中注定的规律性。具体说来,它们都开始
于每次文化繁
荣之初:第一周期,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建造豪华的宫殿,如阿房宫,后者不久被付
诸一炬,大火
烧了整整3个月;第二周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也修建了不少宏伟宫殿,豪华奢侈,
富丽堂皇;第三
周期,重建长城,也即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新开了几条运河,修了�: 蟀樱
鞒挠览只实坌藿吮
l*******i
发帖数: 412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啥中华文明发明不了奶酪
人种问题
消化不了
文化问题
农耕社会
r******j
发帖数: 780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啥中华文明发明不了奶酪
传统问题了。罗马人应该不是农耕社会吧。罗马帝国是靠征服殖民地支撑的。
欧洲上层固然吃牛肉,下层还是猪肉比较多一些吧。
另外,关于吃肉这种东西也是很奇怪的,它不仅仅考虑的是成本,还有习俗,味道等等
,而且相当程度上习俗很非常重要。比如说明朝之前,中国官僚/贵族食用肉以羊肉为
贵,猪肉为贱。然后突然风气一变,羊肉变得“腥臊”。这个就是习俗变迁的问题。
另外,中国人普遍还是贫穷,吃的肉非常少,我记得英国人写的游记,说在乾隆时候,
他们看见的中国农民食物远比不上欧洲农民,虽然中国gpd占了世界非常大的比例。
a****t
发帖数: 7049
35
一种比较有意思的说法是:归根结底为了寻求太阳能,所以南征。
想想也是,游牧民族饿了就攻打农耕社会,种田有光照才行呢。
石油被发现之后,好像战争就往产石油国发动了。
其他资源如地产、矿物固然重要,但是能源好像一直是第一。如果世界不发展出能源分
配的好制度,战争应该不会休止。梦想世界和平的小左门应该从这方面着手考虑问题。
y****i
发帖数: 1050
36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和出现饥荒后,国内曾以干部宣讲和群众口传方式出现了
“中国为抗美援朝欠债,苏修逼债造成挨饿”之说,并在多年间被一些文艺作品和非当
事者的文章引用,致使许多人长期信以为真。
不过,如果翻阅一下中国政府的公开文件和中苏“论战”时的文章、公开信,里面从未
说过“逼债”一事。若再研究一下改革开放后国家发表的经济统计数字,又可看出当年
中国所欠苏联债务数额并不大,三年困难时苏方还主动提出中方可推迟还债。
澄清这一事实,有助于人们正确和理性地应对内部困难,探寻深层次原因,并通过得力
措施纠正化解,不能推诿于外部原因而回避自身责任。
中国到底欠下苏联多少债?
1949年12月毛泽东访苏时,同斯大林议定了为数3亿美元的苏联对华第一笔贷款,其中
一半属于攻台急需的海军装备订货。当时毛泽东在党内说明,对苏提出的款额较少,是
因“多借不如少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吸取了近代中国因外债沉重在经济上受制于人
的教训,某种程度上也是受中国农耕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欠别人的钱。
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后,中国急需大量武器装备,苏联虽同意提供,却以援朝要“共同
负担”为名,要求中苏两国按成... 阅读全帖
k**0
发帖数: 19737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古代的巅峰军队是?
汉朝汉武帝的军队,农耕社会打败游牧民族
k**0
发帖数: 19737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古代的巅峰军队是?
汉朝汉武帝的军队,农耕社会打败游牧民族
T****7
发帖数: 307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商纣王
很有意思的猜测。
在上古时代,农耕社会能吃上肉是件大事,所谓钟鸣鼎食的那个鼎,其实就是煮肉的大
锅,也是国家重器,国宝一样的东西。所以纣王要是搞了N多肉可劲的造,那可就惊世
骇俗得紧了。
一般人据说年过50才基本上有资格吃点儿,而一般人的平均寿命小于40。
S****e
发帖数: 10596
40
其他先不说
我觉得能耗这事是工业革命后的标准
农耕社会怎么分析能耗?

2
C***U
发帖数: 6529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MNIU (阿牛),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古代元宵节就是图个公然耍流氓、ONS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6 22:56:11 2012, 美东)
想象中的古代元宵节,那天无论是小家碧玉还是大家闺秀,无论是贫家妇还是贵夫人,
广大WSNv都可以打扮得花枝招展,公然上街求回头率、求被揩油、甚至求个ONS。
小时看过一本书《今古奇观》,里面好多个香艳故事都是以元宵节为背景,描写元宵节
的古代诗词,也大都咏情,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想想也是,中国是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不容易有个在晚上可以happy的
官方节日,不疯才怪。
Y*******n
发帖数: 2296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来鲜卑确实皮肤比较白
是的,新疆的锡伯达斡尔老满族蒙古驻军都是中国中央的军队,
不是什么一般意义上的’少数民族‘。
代表中国戍边,为维护国家利益在第一线和贼缠头做斗争,
同治回乱,阿古柏入寇,这些蒙满驻军死伤惨重。
现在维族为了达到霸占不属于他们的那三分之二新疆,
帝国主义和东突的一个宣传点就是不属于维族的那部分新疆也属于其他’少数民族‘,反正和汉族Chinese没关;
反复拿解放时新疆很低的汉族比例说事儿,妄图将新疆巴尔干化。
首先南北疆是两个地区。
其次南疆是千年封建农耕社会,北疆是游牧经济,南疆人口当时当然过多北疆。
再其次,这些蒙满民族是中央的军队,早已融入中华,他们的地盘就是中国本土。
把历史问题说清楚,有助于宣传战上胜过帝国主义和东突。
w*********r
发帖数: 613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明财政状况简单阐述
粮食价格倒是不用太担心,可以用实物税产量来衡量。但是对宋不公平,明晚期真的太
烂,即便是白银贬值,税赋缴纳上来换成银子,照样不如明初换算的岁入多。不过说实
话,南宋末也很烂。农耕社会政权主要还是看直接掌控地区的大小缴纳的税赋粮食来决
定财政健康程度。失去控制地区太多,最终还是政权体系崩溃了事。
R***a
发帖数: 41892
44
农耕社会就这样,到运粮交通不便的地方开发殖民地对中央政府来说完全没有经济上好
处,
这样的殖民地由于文化相近,反而会影响帝国离殖民地比较近的边缘地区,是个动乱隐
患。
只有开国的时候趁着扩张之势,可能会收进新领土。
民间自发殖民动力是有的,但是没有帝国背后支持,是不大可能竞争得过原住民的。
a****t
发帖数: 7049
45
有意思。你老家哪里?最早的甲骨文里肯定有夏字和冬字,当然不是季节。夏是这个部
落名,后来好像有一层意思是五彩缤纷,冬则是“终”的原字,所以必须有了类似于节
日历法之后的概念才会变成季节概念。春和秋倒一开始就对应了固定的气候现象,分别
是发芽和成熟的意思,农耕社会嘛,这两个很重要。到商历的时候有四个节气,可夏至
和冬至那时好像还叫长日至和短日至,等周朝确定了农历新年以及二十四节气名,夏和
冬才会有季节的意思。
(说到历法,中国是从阴阳,天干地支发展出来的,倒和藏历很像。而因为当地气候不
同,古埃及开始是由三季,夏天是收割的日子,呵呵,所以我又对埃及论笑而不语。)
回归话题:“夏”和“汉”没关系。倒是“华”、“雅”和“夏”有关系。“夏”这字
上古读gra?,“华”字读gwra(周书里:华夏蛮貊=gwra gra? mron mrak典型的上古叠
韵哦),“雅”字读ngra?。虽然“华”本义“花”(hwra),“雅”本义“鸦”(?ra
),但这二字后来都用来形容夏,又是近音,可想而之这部落对自己的称呼必是类似于
gra?的发音,先画了象形字“夏”,后又被周人音译成各种好听的词:荣华,优雅,正...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46
农耕社会造酒太容易了。希腊就不行了,成本高多了……

说明中国人有钱。。。
文学腐女必读教材《会饮》篇,看了半天,也没怎么饮。。。
c*****1
发帖数: 3240
47
☆─────────────────────────────────────☆
wahaha (Tudou) 于 (Sun Sep 9 22:43:44 2012, 美东) 提到:
给讲讲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演变,是啥时候开始拼命劝酒的?谢谢
☆─────────────────────────────────────☆
Diaowai (Waiting for suckers rally) 于 (Sun Sep 9 22:50:19 2012, 美东) 提到:
抛砖引玉。
李白:将进酒,杯莫停。

☆─────────────────────────────────────☆
wahaha (Tudou) 于 (Mon Sep 10 10:20:58 2012, 美东) 提到:
谢了。
那是李白自己喝,还是劝别人喝?还是说那时候能喝到酒都尽量喝,不管自己能不能喝?
☆─────────────────────────────────────☆
lhr (麻辣呆牛筋~五香花生米) 于 (Mon Sep 10 10:41:56 2012, 美东)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0426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罗马帝国能跟大汉帝国比吗?
如果是整个文明来比较的话,别说汉朝了,就是唐朝也不如罗马,能跟罗马比的只有宋
朝。两者都是人类农耕社会所能达到的文明顶峰。
数据说话,文明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人类对各种直接、间接来源于太阳的能量的利用和
消耗,包括最原始的吃饭和近现代的烧煤烧油。
所以,文明的能源消耗情况最能代表一个文明发展的程度。看下图对东西方文明的打分
就知道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