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乡试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
i***l
发帖数: 9994
1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七月二十七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
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大厦还
能维持多久?
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复杂的。“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
左宗棠”言犹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这个汉人太强硬,太无拘束,甚至在万
寿圣节也不参加行礼。但态是要表的,要不然还会有谁去为朝廷卖命呢?于是诏谕立即
派发各省: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
就在慈禧太后下达诏谕后的一个夜晚,福州暴雨倾盆,忽听一声霹雷,东南角城墙
,顿时被撕裂一个几丈宽的大口子,而城下居民安然无恙。老百姓说,左宗棠死了,此
乃天意,要毁我长城。
左宗棠死了,左公行辕标着“肃静”、“回避”字样的灯笼已被罩以白纱的长明灯
代替,沉重的死亡气息,压得人透不过气来。这盏盏白灯,宣告着一个时代强音走向终
结,这是一个奋起抗争、抵御外侮的时代,左宗棠是中流砥柱。而拥有“二等恪靖侯、
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
等七个头衔的左宗棠,这个风光了半生的男人,终于退出... 阅读全帖
t********1
发帖数: 3150
2
编者按:如今我朝反腐正激烈,今天拍苍蝇,明天打老虎,落马贪官不是贪污受贿,就
是乱搞女人睡。新闻联播义正辞严,永远正确,百姓看戏拍手称快。诸位看官且慢兴奋
,以泼凉水为价值观的本报提醒你,因为这是一出历史循环剧。六百多年前,明朝的反
腐与我天朝又何等相似,猛一回头你会发现,原来这反腐剧也是按表走的。今天刊发大
眼李承鹏文章,瞧瞧这出精彩的反腐循环剧。
1368年,当世第一屌丝朱重八终于逆袭成功了。
站在应天城高高的台上,这个开国皇帝、也是帝国最资深的叫化子,不能忘怀当年
正是贪官污吏让他流离失所,父母差点死无葬身之地。他心如明镜,官场贪腐让横扫天
下的大元瞬间崩溃。他下定决心:绝逼要弄死丫们这些贪官污吏。是的,绝逼!
那一年,他四十岁。
他精力充沛,侦察和分析官员异常财务状况时像一部云计算机。他肃贪苛细,宣布
凡贪污60两以上银子的官员将被剥皮揎草,杀得兴起,干脆下令“不足60两的也杀掉”
。早年的坎坷使他对贪腐恨之入骨,按现在纪检的说法就是对贪腐“零容忍”。在已知
的素材里,可以看到亲任政法委总书记的他抓过的一些案子:“收贿袜子一双、鞋两双
”、“书籍四本、衣服一件”、“围脖一个、网...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
武英殿大学士曾国藩,小时候就在湖南乡下半耕半读,还砍竹子编成蓝子到集市上卖过
。他的爷爷,父亲,兄弟也都半耕半读过,不过都没读出来。乡试考秀才强度很低的,
半耕半读足够应付了,你有本事考中举人,那就是职业选手了,自然有人资助你。不论
是宗族里的大户处于公益目的,还是有人要投资你。曾国藩就受过这种资助。也可以看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虽然是小说,也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状。
读不出来的笨蛋只好当职业农民,或者学手艺学生意,养家糊口过日子
g******t
发帖数: 18158
4
只要你读书有点本事,能在乡试上中个举人,钱不是问题,自然有人出于各种目的送给
你用。没本事考中就接着土里刨食好了,也可以开馆教小朋友读书混饭吃。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
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
正待坐下,早看见一个体面的管家,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全帖,飞跑了进来:“张老爷来
拜新中的范老爷。”说毕,轿子已是到了门口。胡屠户忙躲进女儿房里,不敢出来。邻
居各自散了。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圆领,金带、皂靴。
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
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
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
,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
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
。”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
世先生权且收着。这...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25729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洗脑的历史 zt
六 洗脑与理想
上一节已说到,从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以后,在欧洲,基督教本身分成了很多
流派,各自互相竞争,加上近现代科学理论的产生,对耶稣,对天堂的敬仰发生了很多
变化,尽管大部分人还是笃信天堂之说,但有一部分聪明人也在考虑如何在有生之年登
上天堂,而不是要等到死后才升上去,毕竟基督升天已有小两千年了,一直憧憬,假设
,带领大家上天堂的天使老也不来,有些说不过去,如何把天堂搬到人间,就变成了热
门话题。
先是好事者翻出了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谈论在人间建立没有压迫
,人人平等,各个快乐的理想国的问题。随着大航海,新大陆的发现,欧洲的知识分子
有了更多的憧憬。1516年英国人莫尔出版《乌托邦》,书中描述一个远处偏远大陆的国
度,自给自足,人人平等,快乐,共同劳动,官员由国民秘密选出。从此,这种人间天
堂被成为乌托邦。乌托邦的地点从地球上偏远的大陆,到月球,到海底都有设想,以致
发展成了一套理论,人们称为空想社会主义。这里面的重要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
叶。但最牛逼,也最实干的还属英国人欧文。此公天性聪颖,富有同情心,凭着自己的
才华,从学徒干到厂长,干了老板的女儿变成了... 阅读全帖
a******9
发帖数: 20431
6
应该比版上大多数理工索男文化程度高 人家官宦世家出身 从小读私塾的 还考过两次
乡试
B*Q
发帖数: 25729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高考不能叫状元
人家状元是进士基地,立马公务员的干活
你高考了,还要读书,然后失业
就是乡试考个秀才罢了,叫解元
要是闲不好听,省级的,算会试,叫会员好了。
e****o
发帖数: 690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康师傅事变几个关键问题
《史记 周永康列传 》 邓建军
周永康者,别名元根,无锡人氏。父周义生,家贫,在西前头村从农,为村民
周阿宝相中,以女下嫁。周义生入赘,生长子周元根,次子元青,三子元兴。
少时,元根木纳少言,智慧聪颖,敏而有礼,笃学博闻,村民甚喜之。以乡试
探花入千年学堂苏州中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为一班之长,统领才能初现。
又三年。元根入京师石油学院,当世之名校。以农事之子而入名校,时人皆曰
此子前途未可限量。
其时,国弱贫油,受制外国,太祖广召贤才,欲以石油兴邦。泽东十八年,元
根受命远赴辽河,为国掘油,以技艺见长。其后三十又二年,累功成油业巨子。生子周
滨,次子周涵。而国已历三世。
泽民九年,内阁变动,国土资源部立,拜元根为尚书。不过一年,元根转四川
都督,为一方诸侯。权柄在手,呼风唤雨,天府之国人人侧目。元根事上尽勤,上日重
,倚为肱骨之臣。
泽民十三年,上禅位于四世,擢元根入京。锦涛元年,为刑部尚书。元根以尚
书之衔,统领公、检、法。其时之三权,分立监督,互不相亲,元根深以为恶,乃内罢
不命之人,外争三权扩... 阅读全帖
a***x
发帖数: 1303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周永康列传
史记 周永康列传
周永康者,别名元根,无锡人氏。父周义生,家贫,在西前头村从农,为村民周阿宝相
中,以女下嫁。周义生入赘,生长子周元根,次子元青,三子元兴。
少时,元根木纳少言,智慧聪颖,敏而有礼,笃学博闻,村民甚喜之。以乡试探花入千
年学堂苏州中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为一班之长,统领才能初现。
又三年。元根入京师石油学院,当世之名校。以农事之子而入名校,时人皆曰此子前途
未可限量。
其时,国弱贫油,受制外国,太祖广召贤才,欲以石油兴邦。泽东十八年,元根受命远
赴辽河,为国掘油,以技艺见长。其后三十又二年,累功成油业巨子。生子周滨,次子
周涵。而国已历三世。
泽民九年,内阁变动,国土资源部立,拜元根为尚书。不过一年,元根转四川都督,为
一方诸侯。权柄在手,呼风唤雨,天府之国人人侧目。元根事上尽勤,上日重,倚为肱
骨之臣。
泽民十三年,上禅位于四世,擢元根入京。锦涛元年,为刑部尚书。元根以尚书之衔,
统领公、检、法。其时之三权,分立监督,互不相亲,元根深以为恶,乃内罢不命之人
,外争三权扩张,遂成三位一体,权势冲天,风头一时无两。
锦涛六年,元根更擢为内阁大学士,仍掌刑部。其时四世虽受位...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674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从骂汉奸到争当汉奸的中国人
汉奸这名目,原本是汉人骂那些跟满人合作者的,但满人统治200多年之后,人们忘记
了原义,捡起来,又用在了跟外国人打交道的人头上。特别喜欢用这个词儿骂人的,偏
偏满人为多。晚清的中国,经常受西方的欺负,洋鬼子总是来找便宜,也是没办法。但
是,人家到门口了,交道总得打,不理不睬,人家会打破大门的。可是,在晚清国门被
打开的最初二三十年,漫说跟洋人打交道,就是沾濡了洋人的学问,也会为士林所不齿。
原来京师办同文馆,是准备招年轻翰林的,高起点,大阵仗。但士林以学习洋文为耻,
一个翰林都不肯来,也不敢来。结果使得一个国家办的西学最高学府,变成了满洲贫寒
子弟救济中心,混进来的,都是贫寒八旗子弟,饭吃不上,鸟是要遛的。其他几个新学
堂的学生,尽管都是国家珍稀的洋务人才,但在官场上,却一直被人看不起。严复留学
英国回来,做了北洋水师学堂的总教习,但在科名方面没有建树,一直为族人看不起。
严复有个叔父,是个举人,其实什么都不是,但却有资格一直看不起严复。严复受了这
个刺激,每次乡试,都会下场,屡试不第。如果他不花那么多功夫准备考试,肯定还可
以翻译出更多的西方著作。当年留美幼童,花了大笔的银子,眼看从...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lkpanda (菜), 信区: Joke
标 题: 【马亲王】三国新语1~37 完全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3 19:23:00 2014, 美东)
之一
十七年,塞北送酥一盒至。太祖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杨修入见之,
竟取匙与众分食。众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
众大喜,一扫而净。适荀彧有疾迟至,见盒,疑而问修:“此何物?”修对曰:“丞
相所馈也,卿可自取。” 彧发之乃空器。
彧不自安,遂饮药而卒。时年五十。谥曰敬侯。
之二
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初,建安五年,时夏侯渊有女年十三四,在本郡
,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是敬哀也。
章武元年,时后主未立皇后,亮与群臣上言曰:“故车骑将军张飞之女甚贤,年十七岁
,宜纳为正宫。”后主即纳之。后亮初亡,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不从,野
有后主怀怨于葛公之议。
裴注引《敬哀别传》云:“飞之仪容,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渊之仪容,虎
体蕴臂,彪腹狼腰,俱一时悍勇...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12
古代落榜者在干什么
李志刚 《 人民文摘 》(2013年第8期)
在落榜的读书人中,能被地方官聘请为师爷的比例,比“考中进士为官者”高不了
多少,大多数人不得不走上“著述都为稻粱谋”这条路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
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
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1905
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
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
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
,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
绩选拔人才。中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
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3
中纪委网站刊文:雍正如何让官吏为国家做事
2015年02月16日09:09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人民网北京2月16日电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今天刊发文章《雍正如何让官吏为国家做事
》。文章介绍,雍正帝的严厉和温情是有原则、有主题的:他要打造一支铁的队伍,服
务于改造中国的大棋局。他自己说得明白:就是为了让大家真心实意为国家做事。
文章全文如下:

雍正十年(1732年),河南学政俞鸿图在主持乡试期间,违反规定把21岁的小妾带了过
来。小姑娘对付老头子易如反掌,很快套取了试卷内容,然后让仆人出去找买主。一万
多两银子轻松落袋,小妾得意极了,哪里想到这笔买卖是多么划不来。
一看平时根本不读书的“富二代”居然榜上有名,舆情汹涌,社会一片哗然,眼看要闹
出群体性事件。雍正要求从重从快处理,给社会一个交代。刑部建议判处俞鸿图腰斩,
雍正毫不犹豫地画了圈。
清代连上刑场也需要贿赂。因为是在办公室里直接被捕的,俞鸿图身上一文不名。刽子
手拿不到好处,下刀一再“失误”,给犯人一个慢死。俞鸿图用手指蘸着自己的血,在
地上连写了七个“惨”字。
没...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4
2015-04-09 中国人
微信号 n141107
微信公众号n141107 编者私人微信号qlrr38
告密者(GMZ),一种历史上曾经声名狼藉的幽灵,突然浮出水面,成了当下的新闻热
点。2008年12月,《武汉晚报》的报道称,湖北大学数计学院某班出台新班规,要求学
生实行“盯人”战术,每名学生暗中监视另一名同学,并在所谓“天使信条”上写下对
被监视对象的意见。这些披着“天使外衣”的告密者,以“关爱同学”的名义复活,蔚
成校园文化的诡异风气。
与这种“天使心肠”相比,发生于华东政法大学的杨师群案,给人了留下了更为深刻的
印象。这所我曾经应邀前往演讲的学校,涌现出两名杰出的学生告密者,她们将自己的
“古代汉语”老师告到市教委和公安局,理由是在课堂上“批评文化”和“批评政府”
。课堂上的自由争论本来无可厚非,反驳老师的观点,也是教学民主的一部分,但令我
惊讶的却是告密者的心机——一方面向教委告密,企图端掉老师的饭碗,另一方面向公
安告密,要把老师送进监狱。正是基于这种“双管齐下”周密手法,她们从网民那里荣
获了“极品告密者”的称号。
在中世纪的教会独裁时代,告密者曾经把大批无辜者送进异...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5
这个地方出过俩名人,都是死在水里的。
一个叫陈天华,一个叫罗盛教。
哦,还有一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倒霉蛋,只知道姓戴。
他从20岁到40多岁,参加过8次乡试,每次都被管卷子的把卷子偷走卖给出高价买的“
考生”,结果让8个人中了举,而这个戴先生每次都名落孙山。
那个偷卷子的后来是因为别的事发被斩首,在斩首之前感慨一番,还没等他说完,监斩
官怕牵连到更多人,就赶紧下令砍了。
w****r
发帖数: 15252
16
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这里的“同”实际上表示的却是“不同”,目的当然是
为了给落第贡士(非举人,举人是乡试合格者,只有经过会试合格,才能进行殿试)一
点心理安慰,省得他们一时想不开了上街游行,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古代就开始学习维稳了,原来TG是继承祖业
r*****p
发帖数: 1964
17
兄弟,你也是二把刀。省一级的是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已经是进京全国举人
统考了,第一名叫“会元”。殿试其实跟等额选举一样,不淘汰,只排名次,大家都有
份。而且科举是三年一次,三年才全国出一个状元。
s*****n
发帖数: 1998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金庸的那点龌龊事儿 (zz)
本篇目录: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三、铁杆汉奸吴六奇
四、“查嗣庭案”文字狱
五、金庸到底是不是满人
六、金庸祖上到底有没有入旗
七、私心作祟,满口谎言
八、尾言
一、“明史案”的告密者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康熙年间著名的文字狱“明史案”的告密者就是
其祖上查继佐。当时无辜屈死者无数,老查却踏着乡邻们的鲜血爬了上去,并因之得到
了满清统治者的宠信,短短几十年间,他所在的查氏一脉竟出了七名进士、两位翰林,
这在清初满人强烈排汉的风潮之下,是汉人门庭几乎不可能做到地,因此尽管金庸死活
不肯承认自己是旗人后裔,可辩解却总显得苍白无力。
二、鲜血染红的富贵
清廷在编撰二十四史中的《明史》时,曾经煞费苦心地大肆歪曲史实,自然不能允
许有人私自修史,说出历史的真相。因此当得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巨富庄廷珑私自聚
众编史之后,处置非常严厉,株连极广,“明史案”也成为清代最大的几场文字狱之一
。此案最终有七十二人被处死,其中十八人被凌迟,数百人充军,江南一时人人自危,
文坛和史坛自此陷入死水一潭的局面。究其根源,金庸的祖上查继佐做为首告,为了一
己之私,将原本未必会引发大...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64
19
兰芳大统制共和国(1776年~1886年),通常简称兰芳共和国,是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印度尼西亚占据称加里曼丹岛)上的海外
华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也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
作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共和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共和制国家之一,兰芳共和
国携手当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长达107年,直到19世纪末才由于国小力
弱被荷兰殖民者所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8519574_1.html/ ]
明清之际,受到国内战乱的影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很多人被迫前往海外谋生或躲避
战乱。他们中的很多人来到了南洋的婆罗洲(今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从事农业或矿
业生产。
当时,婆罗洲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但在华人的积极开拓下,当地的生存环
境不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此地。
1772年5月,一个名叫罗芳伯的中国人踏上了婆罗洲的土地,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婆罗
洲的历史。罗芳伯出生于乾隆三年(1738年),是广东梅县石扇堡人。
罗芳伯自幼胸怀大志,而且练就了一身好功夫,是个... 阅读全帖
B*******c
发帖数: 5056
20
顺治十四年(1657年),发生丁酉顺天、江南科举舞弊案,数十名考官被处斩。
咸丰八年的戊午顺天乡试案,一品大员柏葰被处斩,是科举史上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
官员。
g*****w
发帖数: 1824
21
查了下,参加高考的人数,2014年最高的是广东75.6万,最少西藏青海也过万了。如果
算上初中高中淘汰的人数就更不得了了。 而科举,从乡试开始算,没有数据,我估计
一般的县有几十个人参见就顶天了,全国肯定不会过万。按难度算,省第一肯定要比状
元难多了。
o***e
发帖数: 490
22
对啊,
古代的考试,那是选国家栋梁。状元直接就当官,管理国家了。
现在的高考,只是选去进一步学习的资格。
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更像以前的秀才。高考状元也就相当于乡试第一名。
H**********6
发帖数: 994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现在的高考状元比古代的亏多了
现在的说的省状元,在古代都只是乡试解元。
要全部扔到礼部会试,加上到中南海请习大殿试,出来的一个才叫状元。
楼主没明白。
r*****4
发帖数: 4016
24
到出榜那日,家里没有早饭的米,母亲吩咐范进道:“我有一只生蛋的母鸡,你快拿集
上去卖了,买几升米来煮餐粥吃,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范进慌忙抱了鸡,走
出门去。才去不到两个时候,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
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母亲不知是甚事
,吓得躲在屋里;听见中了,方敢伸出头来,说道:“诸位请坐,小儿方才出去了。”
那些报录人道:“原来是老太太。”大家簇拥着要喜钱。正在吵闹,又是几匹马,二报
、三报到了,挤了一屋的人,茅草棚地下都坐满了。邻居都来了,挤着看。老太太没奈
何,只得央及一个邻居去寻他儿子。
那邻居飞奔到集上,一地里寻不见;直寻到集东头,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
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邻居道:“范相公,快些回去!你恭喜中了举人
,报喜人挤了一屋里。”范进当是哄他,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
走上来,就要夺他手里的鸡。范进道:“你夺我的鸡怎的?你又不买。”邻居道:“你
中了举了,叫你家去打发报子哩。”范进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米,要卖这鸡
去救命,为甚么拿这话来混我?我...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培养了79名院士的共和国罪人

傻弊太无知。百度百科:
叶企孙
叶企孙(1898.7.16-1977.1.13),英文名为 Chi-Sun Yeh,上海人。中国卓越的物理
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
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旋即赴美深造。1920年获芝加哥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23年获
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The effect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the magnetic permeability of iron and nickel”。1924年回国后,历任国立东南大
学副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他还是中国物理学会的创建人
之一,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1936年起任会长等。文革期间曾受残酷迫
害。叶企孙还是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此外的三位则是潘光旦、陈寅恪、梅
贻琦。
人物关系
纠错
中文名
叶企孙
外文名
Chi-Sun Yeh
别 名
叶鸿眷[1]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中国-上海
出生日期
18...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6
2016-04-03 出鞘军事微信号cqjs123
功能介绍
打造军事原创内容,掌握最新军事资讯和大家互动交流!
为什么近代会这么落后?!
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
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儒道精神,而不是宣扬儒道造成的。这种失去
,是满清造成的。
为了维护统治,满清费尽心思地破坏中华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并且将愚昧和麻木
植入我们的民族。手段高明得难以想象。
以至于,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固执的认为落后来自于文化,而不是满清。孔子也成
了满清的替罪羊,悲哉。
我们需要恢复中华文化的本来面貌。找回能够让我们智慧、远见和自豪的正宗的中华文
化。不是那些早已面目全非的东西。
先回顾一下明末和清末的情况:
万历三十六年(1608),澳门陷入混乱。香山知县蔡善继获知此事,单车驶澳,平息了
骚乱。
事后制定了《制澳十则》,对违法葡萄牙人严厉惩处。葡萄牙人犯罪,可由葡萄牙人自
行处置。
牵涉华人的,需交中国官员审判。后来,常有葡萄牙人,被送去广州审判打屁股。1662
年,郑成功击败荷兰收复台湾,不多说了。
有人很不屑:葡萄牙荷兰只是小国。怎么不说说英法呢?因为,十六七世...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3857
27
从历史上看,文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成就功名,为了功名可以主动投入夷狄阵营,而进
而摧毁华夏中原政权,危害极大。从匈奴开始,到南北朝,五代十国,塞北三国,元清
,汉人高级幕僚发挥极大作用。
西夏的时候,张元和吴昊,屡次落地,最后主动去西夏效力,最后帮助西夏打下河西走
廊和宁夏平原,宋朝从此失去西北的控制。宋朝吸取了因贡士张元当年殿试落第出走西
夏,官至丞相,屡屡犯边,而成宋廷心腹大患的教训;最后宋仁宗赵祯嘉佑二年(1057
年),变更殿试所行本位淘汰之法,以防文人反叛为敌所用之事,自此历代相沿,直至
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历史上如张元一样的落榜者们:
黄巢,他曾经几次参加进士科,结果都未能如愿,一气之下他与子侄等八人响应王仙芝
起事。经过数年征战,他最终取代王仙芝成了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虽然末能将唐王朝
彻底推翻,但他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严重动摇了大唐王朝的根基,结果在起义失败后曾经
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仅仅苟延残喘了23年就烟消云散了。因此,有的史家据此认为“唐
室实亡于黄巢起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称黄巢是李唐王朝的掘墓人当不为过。
樊若水,这个人原本是五代时期南唐的一位读书人,自幼聪慧过人,...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左宗棠之死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左宗棠之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2 18:23:08 2016, 美东)
左宗棠之死
作者: 冯伟林

光绪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
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
大厦还能维持多久?
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复杂的。“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
棠”言犹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这个汉人太强硬,太无拘束,甚至在万寿圣
节也不参加行礼。但态是要表的,要不然还会有谁去为朝廷卖命呢?于是诏谕立即派发
各省: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
就在慈禧太后下达诏谕后的一个夜晚,福州暴雨倾盆,忽听一声劈雷,东南角城墙,顿
时被撕裂一个几丈宽的大口子,而城下居民安然无恙。老百姓说,左宗棠死了,此乃天
意,要毁我长城。
左宗棠死了,左公行辕标着“肃静”、“回避”字样的灯笼。已被罩以白纱的长明灯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举人也不是乡试第一名,举人有很多的
y*j
发帖数: 3139
30
乡试三年一次,在江浙安徽这样的省大概有一百个。如果现在高考前五十名大概可以中
举。这考虑了人口的增长,和文理科因素。

:在地方可以作威作福,钱财不用愁,老婆能取好几个。
:无奈现在在实验室杀老鼠, 撸小师妹。
d*c
发帖数: 302
31
高考只是少数几个年龄段, 乡试是从小屁孩到老头大家一起考, 参赛规模大了几十倍
,而且没有保送, 基本上就是高考每个省前3名的水平。
y*j
发帖数: 3139
32
现在上学的人也多了,前三名大概可以中进士。

:高考只是少数几个年龄段, 乡试是从小屁孩到老头大家一起考, 参赛规模大了几十
倍,而且没有保送, 基本上就是高考每个省前3名的水平。
y*j
发帖数: 3139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都牛逼哄哄的,进来看科举题
乡试应该有誊卷吧? 不过字不好,连秀才也中不了。

:科举其实不难。特别是到了明清。
:就那基本固定书目,上千年了,可出的题目都出过了。每个题目都有范文儿可背。考
官一看写得好的,也知道是背出来的。
:就看字。取书法好的。
T********N
发帖数: 2680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得志海龟的境遇没必要抱怨啥
学霸阶层的形成,其实是个痼疾。比如科举时代江浙,湖广,动辄就包揽三甲伍的。
其实就是形成了考试经济的产业链,乡绅们设立的基金,能把你的衣食都包起来去
好好考试。几辈子经验值爆棚的人言传身授,考不好才见怪。
现代社会也是这样,某个固定阶层,比如大中城市高校教师家庭,比如啥医生啊
程师啊之类,对子女的教育有非常优化的环境支持,上大学如履平地。这些人的子弟,
其实就是广大滞米老留的主要构成,当然也不排除啥凤凰男,啃着半拉番薯上飞机,
平生第一次就飞米国的。
时过境迁,这些人当年之勇的人发现,原来你妈留洋不是科举殿试啊,连乡试都算不上了
白白拿着洋功名,下室撸之, 恨恨怎及?
于是指天而詈,开始反思中国人瞧不上自己的“恶劣的民族性了”, 要我说,啊呸,
肏你妈你咋不上天呢?
中国人才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淘汰几个到海外合乎逻辑。 给来自其他阶层的优秀人才
让开路子,没你们孙子回国招摇,中国反而发展得更好了。
m********s
发帖数: 55301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上名校的锁男放古代中个举人
三年才考一次的乡试,被录取的叫举人。
每次中举的也就几万人,平均到每年最多也就1万人出点头。
2015年大学毕业生是749万人。
y*j
发帖数: 3139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上名校的锁男放古代中个举人
举人哪有那么多,大概每个省每年前三五十名可以中举,前三五名可以中进士。


: 三年才考一次的乡试,被录取的叫举人。

: 每次中举的也就几万人,平均到每年最多也就1万人出点头。

: 2015年大学毕业生是749万人。


发帖数: 1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上名校的锁男放古代中个举人
名校啊大哥 一个省前五百名吧


: 三年才考一次的乡试,被录取的叫举人。

: 每次中举的也就几万人,平均到每年最多也就1万人出点头。

: 2015年大学毕业生是749万人。


发帖数: 1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秀才难得!
拿清代来说,全国秀才的名额大约有25000名左右;乡试的名额在1500名左右;会试的
名额更少,只有250名。
按现在中国,县级行政区2860个。平均下来,每个县不到10个秀才,举人不到一个。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秀才难得!
大名鼎鼎的蒲松龄,16岁就考中秀才,但在乡试中他却是“屡战屡败”。直到72岁,他
还顶风冒雪去赶考,总算博得了一个“举人”的功名。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有没有可能是胡人?
习姓为中文姓氏之一,百家姓第332位。
起源 编辑
1、古有诸侯国习国。灭国后,其公族有的以原国名为姓。
2、春秋时期秦国地名少习,在今陕西商县东180多里,后称为武关。居其地者,有人以
地名命姓为习姓。
3、中国的少数民族西姓,许多人汉化以后,改奚姓、习姓。
历史名人 编辑
习郁,襄阳人,封襄阳侯,融子。初为侍中。他随汉光武帝刘秀驾幸黎丘(今襄樊宜城
辖地),两人共同梦见苏岭山神,刘秀因他有功,封为襄阳侯。
习祯,三国蜀汉属臣,宜城人。
习珍,三国蜀汉将领,零陵郡北部尉。孙权遣兵袭夺荆州时,笼城抗战至死。
习温,东吴襄阳人。
习凿齿,东晋史学家。
习辟缰,著名晋朝将领。
习经,字嘉言,江西,新余,白梅村人。著名明朝文学家。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
举进士第。官至太常寺少卿、詹事府詹事。曾主持过京闱乡试,著有《温室稿》、《西
垣漫稿》、《寻乐集》二十卷。公元1424年前后即明成祖永乐末前后在世。至今,白梅
村仍保留有习嘉言祠堂。
现代名人 编辑
习仲勋,中共元老之一,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习近平,习仲勋之子,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4934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愚昧的力量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BSNPR (大刀王五),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愚昧的力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4 22:26:48 2017, 美东)
《吴宓日记》(1937年7月14日)记载了陈寅恪的一句名言,叫“中国之人,下愚而上
诈”。我的一位朋友非常推崇此言,认为这是对中国国情最深刻的描述,堪比严复那句
“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他还说,从义和团运动到红卫兵运动
,都是“下愚”与“上诈”合谋的结果,欲成浩劫,缺一不可。对此,我提出一点异议
:单说义和团,无论朝野上下,主流都是愚昧,间或有“诈”,则为点缀,无关大局。
“下愚”之说,应无争议,义和团成员大抵是二十世纪前后之中国最愚昧的一群人。关
于他们无知的史料,今天读来恍如段子:“有黄飞虎附体者,问与黄三太是何族属,辄
悍然曰:吾兄弟也。一市哄然。”可是,为什么要说“上愚”呢,清政府难道不是在利
用义和团吗,怎么连智商都与其同流合污?这里隐藏了两种可能:如果朝廷识破了义和
团的神术,依然用他们当炮灰,可谓“诈”,反之,因信任、膜拜义和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第六章从会通中西到西学东源(OCR自《新学苦旅》)
追求“会通”者的苦衷
在礼仪之争以后,西学的传入基本中断。此时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学术上有重要建
树,但在思维方式上、在骨子里,依然不脱固有的模式。总的说来,清代正统学术并没
有导致中国科学的复兴,到“乾嘉汉学”兴盛时反而更深地回到故纸堆中去了。作为掌
握着社会精神财富的知识阶层,竟然作出某种驼鸟式的反应,这是令人惊诧的。
想当年,“西儒”利玛窦带来西方科学文化之初,知识分子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徐光
启提出的“会通中西”思路。即“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历
书总目表》)。与他同时代的李之藻也说:西算“加减乘除,总不殊中土,至于奇零分
合,特自玄畅,多昔贤未发之旨。”(《同文算指序》)以上系就西学中的特殊门类—
—西历与西算而言的。就总体西学而言,则是利用其来“易佛补儒”。他们的这个思路
一直流行于此后若干代人中.如薛凤祚(1600-1680)说:“中土文明礼乐之乡,何讵
遂逊外洋?然非可强词饰说也。要必先自立于无过地,而后吾道始尊。此会通之不可缓
也。”(《历学会通序》)。这一思想指导下,他经三十余年而写成《历学会通》一...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怎么回事?中共将高调纪念228?
为什么不贴出来?
http://military.china.com/important/11132797/20161229/30127404_all.html
日本殖民统治给台湾造成什么影响?还在推“再皇民化”
2016-12-2920:53:48 政经文史谈公众微信号
随着大陆年轻人对台湾了解的增多,教科书中的“宝岛”彻底幻灭为“鬼岛”,被所谓
的同胞骂“支那豚”是家常便饭。
如今的台湾社会皇民当道,以效忠日本、歧视中华血统、打压中华文化为政治正确,经
济萎靡,薪资连续16年下滑,绿色文革,社会怪像丛生。
很多人会疑惑:虽然台湾被日本殖民50年,但是后来两蒋带着一大批知识分子在台湾执
政40年,戒严统治下拨乱反正,即使不奢求今天台湾社会遵循三民主义、彰显华夏文化
,也不至于搞得如今台湾皇民遍地吧?
这就要归功日本对台湾极其成功的殖民改造,这是从文化到血统、基因库的全面彻底改
造,是一项庞大而又精密复杂的地缘政治系统工程,让曾经的敌国变成祖国,让曾经的
祖国变成敌国,笔者认为这在全世界殖民历史中都是最成功的同化改造案例,没有之一。
纵观全球近代史,多数殖民地和宗主国都是不欢而散,有的...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看看当码农要学习多少知识
这是两码事
按老祖宗就是,乡试,省试,进士,当官。。。。
然后就是士族,光宗耀祖,
当然,这不是赚钱的稳当行业,君子固穷么
中途放弃,可以去偷,去抢,贩卖私盐,打家劫舍,也可以学马工
根本不可以比的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旧社会秀才能取屠户家小姐
颇似刀就是个工匠水准
秀才要乡试
基层公务员待遇
你颇似刀没工作政府不给钱
k*********k
发帖数: 4882
46
大清最初有功名就有当官的机会 到1850年 只有考取进士才有获得官职的机会
乡试200百万童生参加 其中3万人成为生员 这三万人1500人成为举人 这些举人里300
人成为进士
197万人里很多人就成了老童生了
t*******a
发帖数: 4055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左宗棠:晚清最后一棵顶梁柱
左宗棠:晚清最后一棵顶梁柱
分享到:
时间:2017-10-15 10:57
•来源: 察网
•作者: 凌云健笔
•浏览:839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收复新疆的战争没有退路。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决胜负,这是一场维护民族尊严的战争,
这是为祖国的统一和完整而战。于是冷血变得沸腾,怯懦者变成了红眼的怒狮。左宗棠
引以为自豪,湖湘子弟在血雨腥风中冲锋陷阵,在追求和捍卫战争精神,实际上也是在
重塑自己的民族精神。一年后,新疆全境收复。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
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左宗棠:晚清最后一棵顶梁柱
一、左宗棠之死:留下大好河山
1885年7月27日清晨,74岁的湖南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门黄华馆
钦差行辕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后的顶梁柱倒下了,这大厦还能维持
多久?
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复杂的。“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
棠” 言犹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这个汉人太强硬,太无拘束,甚至在万寿
圣节也不参加行礼。但态是要表的,...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093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湘军基本退出中国政治舞台了
体制问题,以前湖南人参加乡试都要千山万水到武昌去
o*********e
发帖数: 3093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湘军基本退出中国政治舞台了
在乾隆手上,也是一直到1724年湖南才能在本身乡试。并且被国家的限制人数和名额。
举额人数与广西并列全国倒数第二,仅仅比贵州多几个人。

发帖数: 1
50
【史海钩沉】毛泽东盛赞“西方有个黑格尔,东方有个王船山”,这个人是谁?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史大观 > 关山远 · 2017-11-12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浏
览数:3275次
字体: 大 / 中 / 小
为什么今天有些光鲜招摇却在明天迅速忘却,为什么昨天有些沉默无语却在今天直抵灵
魂?
http://image2.135editor.com/cache/remote/aHR0cHM6Ly9tbWJpei5xcGljLmNuL21tYml6X2pwZy9jdVF1SW41aWI0SnRGMkpnYWg3U01GR1pVaWNTd095T2lhQlZzdDJSdkxEak5rQ2gyVDRJbkxIZjg0WDRNUTc3a1dwclBVRWhyRzBpYmliemVVeXVJaWE4Nm9mdy82NDA/d3hfZm10PWpwZWc=
王船山画像
01
在18世纪的大幕即将为人类世界徐徐拉开时,东方的大清帝国,当时偏远闭塞的湖南,
距离衡州城一百多里外的穷乡僻壤间,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在孤独中走向了生命的尽
头。
这是个极其特殊的老人,他的晚年,大清帝国已进入了“康乾盛...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页 末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