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东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战争数不清
中国历史上发生的战争数不清,其中有一场战争只是为了抢夺一个和尚。据史书记载,
公元379年,在湖北襄樊,前秦以十万大军占据樊城,猛攻襄阳。东晋守军以死力敌,
连城中妇人也上了前哨。最终,前秦皇帝苻坚取得了战役的成功,得到了和尚。
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得道高僧释道安为躲避战乱,率400余僧徒自陆浑(今河
南嵩县)南下襄阳,在襄阳建檀溪寺。
释道安在檀溪寺用儒家文化注释佛经;创六家七宗之首的〝本无宗〞;作成我国第一部
佛经目录——《综理众经目录》;拟定僧尼规范,开我国僧姓释氏,发扬四海一家的真
精力。诸如此类,均属佛门之创始。经大文人、东晋别驾习凿齿的引荐,东晋孝武帝下
诏书表扬释道安。晋帝诏褒道安,令其享用王公大臣俸禄。
当时前秦的皇帝苻坚也知道道安的名望,却苦于得不到道安。他不只一次地对他的大臣
说:〝襄阳有位释道安法师,几乎不是俗人,而是神器!有啥方法能使他来到我这儿?
〞但是,谁也没有拿出个好方法来。
最终,苻坚自己拿定主意,武力夺取道安。苻坚当即派遣大将苻丕统领十万大军,攻击
襄阳。
十万大军去抢一个人才,比占据一块地盘要困难得多。因而,大军临行前,苻坚交待苻
丕:这场...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2760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开始
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开始,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
、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夏朝的起止年代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根据资料推算,
大约是从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760年,共存在400多年。 商朝的起止年代也没有
搞清楚,大约是公元前1760年到公元前1120年,共存在600多年。 周朝分好几个阶
段。开始一段叫西周,从公元前1120年至公元前771年,共约350年。接着是东周,从公
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共有522年。其中前360年诸侯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后180
年七国争雄,称为战国时代(战国最后的28年东周已经灭亡)。 秦朝从公元前221年
统一中国起,到公元前207年灭亡止,只存在15年。 汉朝的前期称西汉,从公元前
206年至公元8年,共214年。后期称东汉,自公元25年至220年,共196年(西汉、东汉
之间有王莽称帝等)。 东汉以后,西晋统一前,我国历史上出现分裂局面,魏、蜀
、吴三国鼎立,称为三国时代,从公元220年到280年,共61年。 晋朝也分为西普、
东晋两个阶段。西普从265年到316年,共...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2394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很快就是戊戌变法120周年了
什么叫独立思考,启迪民智?贴一篇梁启超的《论正统》。比其《少年中国说》更应收
入课本。
****************************************************************************
论正统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乎有
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
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舌战
,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
性而已。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
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下
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云南地区得以在分离600年后,重归中华版图,最关键就在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远见卓识。
他授意明军主将傅友德,断然回绝了大理段氏首领的请降和归附,而是将这个在当地统
治持续四百多年时间,盘根错节的地头蛇势力一举荡平。同时,不再以土著大姓间接统
治,而是由沐英这个义子的子孙,世袭黔国公永镇云南。
傅友德斥段氏使节:【大明龙飞淮甸,混一区宇,陋汉唐之小智,卑宋元之浅图,天兵
所至,神龙助阵,天地应符!】
明军更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毁灭运动,将南诏和大理六百年历史下累积的所有书籍,所
谓“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尽数付之一炬,再通过严刑峻法压制当地势力,将已
经传承了数百年的南诏和大理文明连根拔起,近乎不复遗存。
【自傅(友德)、蓝(玉)、沐(英)三将军临之以武,胥元之遗黎而荡涤之,不以为
光复旧物,而以为手破天荒,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全付之一烬,既奏迁富民以实
滇。】
从唐朝时南诏立国起,借用汉字和汉字偏旁创立了僰文(“老白文”),并记录其独特
语言,大理国延续下来,六百多年下来,已经累积了大量用僰文撰写的书籍。
而且这个源自中华文明的次生文明,在建立独立政权的六百多年里,深受南亚文明影响
...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2394
5
论正统
作者:梁启超
(1902年7月5日)
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言正统者,以为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也,于是乎有
统;又以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也,于是乎有正统。统之云者,殆谓天所立而民所 宗
也;
正之云者,殆谓一为真而余为伪也。千余年来,陋儒龂断于此事,攘臂张目,笔斗舌战
,支离蔓衍,不可穷诘。一言蔽之曰,自为奴隶根性所束缚,而复以煽后人之奴隶 根
性而已。是不可以不辩。
“统”字之名词何自起乎?殆滥觞于《春秋》。《春秋公羊传》曰:“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此即后儒论正统者所援为依据也。庸讵知《春秋》所谓大一统者,对 于
三统而言,《春秋》之大义非一,而通三统实为其要端。通三统者,正以明天下为天下
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所得私有,与后儒所谓统者,其本义既适相反对矣。故夫统之
云者,始于霸者之私天下,而又惧民之不吾认也,乃为是说以钳制之曰:此天之所以与
我者,吾生而有特别之权利,非他人所能几也。因文其说曰:“亶聪明,作父母。”曰
: “辨上下,定民志。”统之既立,然后任其作威作福,恣睢蛮野,而不得谓之不义
;而人民之稍强立不挠者,乃得坐之以不忠不敬、大逆无道诸恶名,以锄之摧...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6
总的来说,南京是三国的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一共六个朝代的古都,从时间
上,是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至公元589年(被隋朝所灭),一共三百六十年。那我
们分别来说一下这六朝建都的情况吧。
东吴(229年-280年)
东吴孙权最开始是在京口,后来听从大臣张紘的建议迁到秣陵,然后改名为建业(南京
),公元229年在武昌称帝,希望又迁回了建业。
在公元280年,晋灭东吴,建业改名成建邺,后来讳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愍司马邺的名讳
,改成建康。
东晋(317年-421年)
司马睿被封为东越王,治所在下邳,公元307年,后来在王导的建议下,迁到建康。
公元317年,西晋被灭,司马睿在王氏家族的王导,王敦的帮助下建立了东晋,建都于
建康。
南朝宋(420年-479年)
北府兵将领刘裕废掉了晋恭帝司马德文,建国号为宋,刘裕就是宋武帝。
南朝齐(479年-502年)
公元479年,南朝宋将领萧道成逼迫宋顺帝刘准禅位,建国号为齐,萧道成就是齐高帝
南朝梁(公元502年-557年)
公元502年,齐国宗室梁王萧衍杀死萧宝卷,改立萧和帝萧宝融,后来萧宝融把政权交
给萧衍,萧衍即在建康称帝,国号为梁,萧衍... 阅读全帖
y*f
发帖数: 2202
7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喝冷饮是一大忧患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的关系?
(2011-09-23 19:51:29)
分类: 中医批判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
—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
斯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
了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
燃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
的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
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中药虽然传统
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
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
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
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
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755
8
☆─────────────────────────────────────☆
LeftEye (左眼观心) 于 (Mon May 9 14:18:10 2011, 美东) 提到:
包子就不發了,寫點東西吧。不過此樓無關風與月,感興趣的人可能不多。
先要說明一下的是,這裡的“帖”不是買賣提的帖子,是字帖。
最近新添了一毛病,喜歡讀帖。以前初習書法,讀帖時只見點畫結構,不見字字珠璣。
現在因為懶惰,沒有耐心也沒有時間展紙研墨,抓本字帖也只能是心摹而手不追,其惡
果自然是書法毫無進步,但意外的好處卻是發現了書法之美以外的文字之美。
當然,碑傳之類歌功頌德的帖在我所說的帖之外,我所指的大都是晉人書信短箋。我想
原因大抵是因為我是一個擺脫不了低級趣味的人,便箋短箋的私密性和隨意性,可以極
大地滿足我偷窺和八卦的慾望,尤其是晉人辭句,言簡意深,讀晉人帖就如讀一部手寫
的《世說新語》,那些毫無雕飾的文字,一下就能把我帶回千年前那煙雲水氣的南朝歲
月,無限貼近那直逼本心的魏晉之法。
嗯?我穿越了木有?有木有?
☆─────────────────────────────────────☆...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版庆】leisure版的你们
谁被门卫打得半身不遂?
你看过历史版的mesh写的参合陂吗?上次leawolf说起,我看得大脑缺氧(breath-
taking)。贴一段淝水之战:
(五)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坚亲率大军从长安出发,士卒六十余万,
其中骑兵多达27万,旌旗蔽日,绵延千里。整个前秦帝国的军事力量同时开始
向江淮集中,前锋苻融部抵达颍口前线(在今安徽北部〕时,苻坚正到项城
(在今河南),翼州的兵力到达彭城,蜀汉之军正坐着船沿江而下,而西北凉
州调来的军队才抵达咸阳!各部合计达八九十万人,可以说是中国史无前例的
一次大动员。此时前秦治下的总人口在一千五百万左右,已经达到了十个男子
(注意还不是“十丁”)就有一人从军的程度,再加上不计其数的转运民夫,
苻坚已经把弓拉得不能再满。
这样的声威,确实让东晋朝野恐慌。东晋的防线基本上分为东西两段,东线由
谢安节制,西线由桓冲节制。苻坚苻融所率的主力部队先攻寿阳,正是冲着谢
安去的;而慕容垂部和蜀汉的舟师则从北、西两面夹击湖北一线桓...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0466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shjj (H3-> ?4),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ZT(很赞的科普文)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4 18:10:06 2015, 美东)
发信人: atuma (atuma),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ZT(很赞的科普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4 01:38:39 2015, 美东)
对一位版友andie2008在我帖子(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aterWorld/2581489.html)留言的回复:
下文是回复,尤其要读最后一段,不知你是否还有从中医典籍里“寻宝”的想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856.shtm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
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1525
11
☆─────────────────────────────────────☆
zijins (希望风雨后有阳光) 于 (Thu Oct 13 04:02:54 2011, 美东) 提到:
一个很有历史深度的游戏,可惜没有拍成电视剧。一个东晋的帅哥,一个美女,N个牛
人,来自三个平行历史发展后的年代,同时穿越到春秋时代,都希望能拯救自己的国家。
没有那么二的主角,人物之间的关系,感情也非常精妙。
故事的主题是说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每个人就是一个小小的浪花,也许你下一世会降生在你上一世所仇恨的国家中,你愿意让你上一世的亲人爱人的后代成为你这一世的死敌吗?所以人不用自己给自己背负上那么多所谓的立场。
游戏有点老了,画面效果不如现在的。这么多年我玩过好多次,每次都不觉得是在玩游
戏,就是在看一部有声有色的小说。从此再没见过比这个更好的穿越故事
☆─────────────────────────────────────☆
rcf (hello world) 于 (Thu Oct 13 10:14:45 2011, 美东) 提到:
晋代那种士族寒族的,士族也分369等的,看...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493
12
回andie2008:

请你细看,尤其是最后一段的结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856.shtm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
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
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
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
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
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
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
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治疗
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花蒿
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2493
13
对一位版友andie2008在我帖子(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WaterWorld/2581489.html)留言的回复:

下文是回复,尤其要读最后一段,不知你是否还有从中医典籍里“寻宝”的想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856.shtm
方舟子:青蒿素和中药有多大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
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克
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很
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起
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
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们
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中医虽然传统上也
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1272
1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五胡乱华
东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已陆续向内地迁徙。[36] 光武帝刘秀打破西
汉边民严禁内迁的铁律后,边民逐渐内迁,而大量游牧民族因此以各种方式被迁入充实
边郡。
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和补充内地劳动人手的不足,经常
招引和强制他们入居内地。[36]
各少数族人民内迁后,在汉族的长期影响下,逐步地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的农业生活过渡
。魏晋时,西、北各少数族人民向内地迁徙的活动,更加频繁,而且种族很多,主要有
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五族,史称五胡.
羌人分布地区
内迁以后,与汉人杂处,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魏晋统治者强迫各族人民纳租调,服力
役,“服事供职,同于编户”。[37]
西晋占田制明确规定了他们的租调负担。汉族的官僚、地主多以少数民族人为奴婢、佃
客。残酷的民族压迫,使各少数民族对西晋统治者“怨恨之气,毒于骨髓”,因而反抗
不断地发生。[37]
对西晋首先发难的是氐族——李特流民起义和羯、羌的小规模反抗,然后是匈奴贵族的
起兵,八王之乱”中,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将军王浚联合鲜卑贵族进攻司马腾驻守的邺城
,司马腾不敌,刘渊献计说要回匈奴召集骑兵抗衡鲜卑人,司马颍... 阅读全帖
n***d
发帖数: 8857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ehuan (yx),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武林高手大全!(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5 20:15:32 2015, 美东)
本文所列举的人物,都是历史真实人物。他们的实战战绩,也是有史记载,或者说是当
时的笔记记载。本文不牵扯小说、演义、评书中的虚拟人物,比如高宠、李元霸(虽然
历史真实有其人,但是这个人物,还是虚构的,只是借名而已),也不牵扯历史人物,
在小说、演义、评书中的虚拟表现,比如历史真实人物赵云,其个人武功,远不及演义
那么生猛。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武林高手大全!所谓的武学高手,不是指 名将,不是只
军队指挥才能,只是指单打独斗的能力。但是名将中,的确有很多武功高手。
所以,武学高手,不等于名将,但是名将中出武学高手的几率最高。但是,并非当世名
将,就能打得过民间的武学技击名家。
一、春秋时代的武学高手
1、专诸、要离、庆忌 这三个人,应该都是武学高手。 2、养由基 养由基的箭,在中
国射手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但他又不像后裔那么虚无缥缈,他的事迹,...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398
16
一 匈奴
在秦汉时期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
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中国古
代的匈奴和欧洲的匈人(匈奴)没有血缘关系,不是同一民族。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
手段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
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
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
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
,其子獯鬻带著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
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
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真正与匈奴进行大规模战斗是在汉朝。汉初前201年,韩王刘信投降匈奴。次年,汉高
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冒顿单于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
夜。后用计逃脱,之后开始...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875
17
136、李通判
广西李通判,家资百万财雄一方,家中金珠宝贝堆积如山,广厦千间良田万顷,豪富奢
华。更令人羡慕的是,他娶了七房妻妾,个个花枝招展美艳不可方物,时常左拥右抱高
楼饮宴,坐享齐人之福。可惜好景不长,李通判二十七岁就得了急病去世了。家人奴仆
四散,偌大一处宅院,只留下七个小寡妇和一个七十多岁忠诚老实的老仆,勉强过活。
老仆从小看着李通判长大的,感情很是深厚,乍逢巨变,老仆伤心欲绝,于是禀告七位
主母,请和尚来念经超度做法事。七个小寡妇没经过世面,自然应允。
超度法事还没结束,就听外面一个道士在聒噪,老仆很不耐烦地出去,见道士说要化缘
,就有些不耐烦了,说道:“你这道士好不通情理,我家主人新亡,刚请来和尚做法事
,超度主人亡灵,你化缘也不挑挑时候?赶紧走吧,我很忙,没工夫招呼你。”
道士也不介意,笑道:“做什么超度啊?我知道你思念旧主,所以特来做法施救,可令
李通判死而复生!”
老仆半信半疑,赶紧进去禀告七位主母,七个小寡妇很激动,也不管念经的和尚了,一
起出去迎接,不料,道士已经不见踪影。老仆四处寻找,杳然无踪,不禁更加信服道士
不是凡俗之人,懊恼不已,后悔自己没有好言留住道士...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1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琅琊是个什么东东
简单而言,琅琊就是个地名,古代写作琅邪,亦作琅玡,主要指今山东东南沿海地区。不过,这个地名很不简单,怎么个不简单呢?
第一个不简单,琅琊这个地名十分古老。最先的琅琊指琅琊山,据说是周代初期,姜太公封齐时作八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西周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了。
第二个不简单,琅琊地名非常多,不单有琅琊山,还有琅琊台、琅琊邑、琅琊县、琅琊郡、琅琊国、琅琊道等。琅琊台在《史记》中称观台,明显就是对天文台的别称。其起源跟那位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有关,史载勾践为了争霸,迁都到琅琊,“立观台以望东海”。后来秦始皇在琅琊山上筑琅琊台,据说先后有秦皇汉武等九位帝王驾临此台。琅琊邑乃春秋时齐国所置,秦朝又设了琅琊县,同时为琅琊郡的治所。琅琊县、琅琊郡直到唐代才消失。东晋时还出现过侨置南琅琊郡,所谓侨置是古代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的行政管理制度。琅琊国出现在西汉初年,是汉朝的同姓诸侯国。两汉、两晋都有琅琊国,晋朝的琅琊国尤其著名,不单出了八王之乱里的赵王司马伦(始封琅琊王),还出了包括东晋建立者晋元帝司马睿在内的五位皇帝。
...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761
1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六朝遗事何处寻zz
——刘禹锡《金陵五题》的比较阅读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古称金陵,此名得之甚早,《金陵图》云:“昔
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秦并天下,望气者言江东有天子气,凿
地断连岗,因改金陵为秣陵。”他们的作法似乎并未起到什么作用,《后汉书》中说:
望气者苏伯阿为王莽使,至南阳,遥望见舂陵郭,叹曰:“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孙权将统治中心自京口迁至秣陵,改名建业,取其“建功
立业”之意。229年,孙权在此正式称帝,与曹操、刘备三分天下。其后,东晋和宋、
齐、梁、陈等王朝相继在此建都,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六朝(229—589年)。这些朝代
国祚极短,又极尽奢侈豪华之能事。后代诗人面对“王气黯然收”之后的金陵,想象秦
淮河上金粉浮动、光影飘摇的往昔,常常为之感喟唏嘘,“金陵怀古”遂成为咏史诗中
的一个专题。中唐诗人刘禹锡的《金陵五题》是写得早而又写得好的诗篇,在主题、意
象、语汇诸多方面,都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五题”分别吟咏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生公讲堂和江令宅,实际上是从不同角
度、不同侧面着笔,反复表现“兴亡”这一核心主题,《石头城》是第一... 阅读全帖
g***e
发帖数: 1168
20
呃,激动,不过和偶像又不一致了,你是文化之上派?我可能是小国寡民支持者,但也
不是墨家那种感觉。躲在这里。。。胡说一下。。。
我也喜欢东晋,不过和那帮肤脆骨肉的废物们木有关系,我喜欢的是两汉中央权力在东
晋的倾颓--晋室垃圾是太多了点,但是高门公卿出身的司马家,除了发家恶心(包括侥
幸)之外,个人感觉政治理念有点点春秋那种分封的意思(尤其搞笑的西晋)--这个我
非常非常喜欢。。。我最喜欢春秋啦,东晋是我心中mini版的ws春秋--战国那种必然大
一统的味道我已经不喜欢了--我是鲁仲连死党,呵呵,但我也不帝东齐,还有我做了好
事必然要留名收钱。。。大一统朝代现在大嘴巴忽悠一下,我比较喜欢的还是两汉,大
概下面的臣子们好像狼刚被训成狗没多久,还有狼的可爱。。。上面做皇帝的也偶尔抽
风凑凑趣。
恩,“先天不足”很心有戚戚,你了解钱钟书的红楼观不?他解释成胡人先天不足的作
品,萎靡不堪、不值一提,也就没什么好计较讨论的,,,笑死,我超喜欢这个,于是
被拍成了纸片,哈哈。印象中陈寅恪的胡汉观也很搞笑,他按照文化划分的,不知道我
记错没,东晋高门子弟皈依佛门(胡)的被他label成胡人的。
som...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1
厄,算文化至上么?我觉得小国寡民只是一种理想了,春秋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吧,不是
这个那个霸主争来争去的么,所以老子才躲起来痛心疾首滴说啥大道废,有仁义。。。
。东晋封建么?西晋是分封了下,然后有八王之乱。可见这个小国寡民行不通哇。可能
我比较讨厌啥圣主明君吧,东晋北宋都是皇帝不太起眼悄悄儿的,士大夫比较上蹿下跳
,不过程度有差,东晋皇帝更摆设一点,门阀是爹而拼的,北宋文官制度还是要汇报皇
帝的。。。。哎,不过关键还是得看过日子,不打仗,不折腾,安生日子就没几天啊。
钱钟书论红楼?哈哈,没看过。陈寅恪提过一点儿,不过还是后四十回,让俺狠失落。
他不是不治清史么。按文化划分是没错,他好像说皈依只限于真正改姓比如姓竺的,他
以为这个是胡姓,不过后来佛教是中土化了,到了南朝就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了,肯定就
没这么划分了。
唐朝整个有不少狠喜欢的人,那些个写诗的几乎都喜欢,就冲这些也够了。从文字到书
法都是融合南北,才有所谓盛唐气象哈
g***e
发帖数: 1168
22
想起来怎么觉得你的观点眼熟了,陈寅恪是不是有类似的:北朝一旦民族问题解决,统
一就指日可待了。。。
在读老子、庄子,感觉两者(或者说春秋、战国)还是有点区别,前者谈抱静守雌还是
风度翩翩的优渥思辨--春秋战事平民参与有限,贵族游戏、仪式味道重;到庄子纵横
飘逸之余谈玄虚感觉就多一点个人感情了,很有点切肤之痛,痛定思痛的感觉--战国
的全民战争给人的压力还蛮大的。
恩,东晋给我印象是诡异的庄园经济+市民经济。不是封建。东晋这种怪胎注定不长,
不可惜,好像看嗑药的teens,怎么摔都不替他感到痛--西晋分封,虽然搞笑了点,
我还真觉得挺可惜的,大概我太讨厌独裁了,但是那么大国土上,当时的水平木有办法
不独裁。
相比东晋上窜下跳的拼爹子弟,还是魏晋那位傅粉何郎我倒是真的很佩服、惋惜。何氏
之庐,奖掖后辈,这些只是让他看起来是个有风度的人,但是尚书任上何晏有认真考虑
国家人才选拔问题,有认真的政治主张、活动,这个处在曹魏不拘一格用人,司马家门
阀取材之间的思考和尝试,我觉得很了不起,很超前,很生不逢时。居然被后世描摹成
软绵绵的小白脸。。。
恩,你是对的,是胡姓,不是胡人,我只记得支姓;相比之...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土宗--百度百科
净土宗
百科名片

净土宗
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信
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
宗多以净土为归。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
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宗第
二代祖师。净宗历代祖师并无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弘扬
净土贡献推戴而来。中国净宗十三祖分别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
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及印光大师。
目录
弥陀西来
发展概况
五经一论
修持简述
净宗特色
图书信息
内容简介
展开
弥陀西来
佛教西来
种种资料显示,佛教传入中国年代远比西汉更久远。目前发现的有明确文字记载的
最早事件,如:官方权威的《太平广记》第284卷,引用《王子年拾遗记》一书,记述
题为《天毒道人》的事件,详细记载了燕昭王七年(前305年)来自印度的百四十岁高
僧尸罗(从文中对其的记载来看,是位具足神通的圣者无疑)来华(燕都)传法的事。
此年代已比印度阿育王时代更早,接近佛陀...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24
作者:楼宇烈 [2001-9-29 17:38:48]

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
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
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在这五等禅中,宗密最为推尊的是
最上乘禅,亦即达磨所传之禅,中国禅宗所传之禅。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宗密概述说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1

宗密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来概括达磨所传之禅法(其实主要是慧能以后禅宗南宗所传之禅法)的特点,应当说
是很准确的。试以《坛经》中所记述的慧能思想考之,他最强调也正是这几点。如慧能
的得法偈,即针对神秀的...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25
本解序文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一卷
壹、前言
贰、概要
一、教起因缘
二、本经体性
三、一经宗趣
四、方便力用
五、所被根器
六、藏教所摄
七、部类差别
八、译会校释
九、总释名题
叁、正释经义
(壹)序分(第一至第三品)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二卷
(贰)正宗分(第四至第四十二品)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第十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三卷
国界严净第十一
光明遍照第十二
寿众无量第十三
宝树遍国第十四
菩提道场第十五
堂舍楼观第十六
泉池功德第十七
超世希有第十八
受用具足第十九
德风华雨第二十
宝莲佛光第二十一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歌叹佛德第二十七
大士神光第二十八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大乘无量寿经解 第四卷
菩萨修持第三十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心得开明第三十四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
重重诲勉第三十六
如贫得宝第三十七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慈氏述见第三十九
边地疑城第四十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26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杂感
中心意思不错
不过东晋也不是南方人创立的,是晋室衣冠南渡,主要由山东人王导王敦兄弟建立的,
后面决定生死的淝水之战也是北方人谢安领导的。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北方贵族到了江左
,垄断了政治文化。
江南好不容易有一个东吴,还出了一个特别极品的末代皇帝孙皓。江南望族可以与琅琊
王抗衡的江南陆氏,到了东晋貌似就衰落了吧。陆机陆云兄弟进洛阳趟浑水,都死翘翘。
东晋同时代的北方十六国,大部分是北方游牧民族创立的,其实不算中国人。。。。

发帖数: 1
27
Original 方舟子
(央视最近播出的公益广告,除了让潘建伟出来讲墨子的发现启发了量子通信,还让屠
呦呦出来讲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个当然是指青蒿素的发现。其实我以前已多次
论证过,青蒿素的发现和中医药没有关系。现在集中再讲一次)
把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当成中医药获得世界承认,是天大的误会。这是因为很多人都
误把青蒿素当成了中药。其实青蒿素是从植物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化学药,也
就是俗称的西药,中国药监局给它的是化学药准字号,国外也都认为它是西药。有很多
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麻黄碱、达菲,我们不能
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而且国外早就认可青蒿素,例如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已把青蒿
素的衍生物列为基本药物清单中。实际上天然的青蒿素本身的抗疟效果并不是很好,现
在用的都是半合成的青蒿素衍生物,比如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清单的蒿甲醚和青
蒿琥酯,都是自然界不存在的非天然的化学药。
在诺贝尔奖发布会上,诺贝尔奖委员会委员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明确指出,诺贝
尔奖不是在奖励中药,而是奖励对一种药物的医学研究,最多只能说该研究受到了中药
的“启发”。因为... 阅读全帖
f******x
发帖数: 949
28
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医学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
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由于拉斯
克奖被许多人认为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大奖,屠呦呦的获奖在国内引起了
很大的反响。国内有的媒体在报道这一事件时把青蒿素称为中药,并说它让人们重新燃
起中药创新的希望。其实青蒿素不是中药,而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单一、结构明确的
化学药。有很多化学药最初都是以植物为原料提取或合成的,例如阿司匹林、达菲,我
们不能因此就说它们是中药。
所谓中药,应该是指中医传统上使用的、用来治疗相同疾病的药物。中药虽然传统
上也用青蒿治疟疾,但是中医所用的那种青蒿(又名香蒿)并不含青蒿素,已被证明对
治疗疟疾无效。青蒿素是从与青蒿同属的黄花蒿(又名臭蒿)提取的。中医几乎不用黄
花蒿入药,用的话也只是用来“治小儿风寒惊热”,从不用它治疟疾。青蒿素一开始也
称为黄花素或黄花蒿素,后来为了表明其与中药的关系,才统一叫做青蒿素,再后来干
脆在药典里把黄花蒿改叫青蒿,定为青蒿的正品,误导人以为青蒿素真的是从青蒿提取
的。
中医由于没有植物形态学和分类学知...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1685
29
来自主题: _Subei版 - 广陵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北岸重要都市和军事重镇。春秋末,吴于此凿邗沟,以通江淮,争
霸中原。秦置县,西汉设广陵国,东汉改为广陵郡,以广陵县为治所,故址在今江苏扬
州市。曹魏设郡,移治淮阴。吴置广陵县于今扬州。西晋沿魏设广陵郡,隶徐州。初治
淮阴,后移治射阳(今江苏盐城境内)。东晋还治。广陵郡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
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城南四十
里江滨有瓜洲镇,系扬子江中之沙碛,因其状如瓜而得名。长江自西北六合县流入,南
对丹徒县之京口,两城隔江而对,南北呼应,共同构成拱卫上游京都建康的重镇。江面
原阔四十里,后逐渐狭窄,至南北朝后期只阔二十里左右。东晋谢安镇广陵时,于城东
二十里筑垒,名曰新城。新城北二十里有埭,是谢安为挡水在邵伯湖边所修的土坝。后
人将谢安比作周代燕国的召伯,称此埭为邵伯埭。 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六年(225)伐吴,
登广陵故城,临江叹曰:“天所以限南北也。”东晋时,以广陵控接三齐,青、兖二州刺
史皆镇于此。咸和二年(327),苏峻、祖约之乱爆发,时郗鉴以都督青、兖二州诸军事、
兖州刺史加领徐州刺史镇广陵,遂自广陵起兵平乱。太元
l*****f
发帖数: 13466
30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南史笔记
之四 乌衣风流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永嘉渡江,王导扶持司马睿建立东晋,王与马,共天下,渡江的侨姓士族名臣交替,
王,庾,谢,桓等士族轮流执掌朝政,是所谓门阀政治。经孙卢之乱,士家势力日衰,
南朝皇帝出身按陈寅恪先生说法,门第日衰,从刘,萧这样的二等豪族,到陈氏这样的
寒族陆续登场,但是余荫所及,依然延伸到南朝前期与中期。南史列传中关于诸谢有谢
晦传,谢灵运传,谢弘微传等,记录这些乌衣佳子弟故事,兼而记下谢家由晋入宋齐,
梁的轶事,读来很是有趣。
诸谢都是谢裒之后,裒五子:奕,据,安,万,铁。入南朝后,地位最显而结果可悲的
当属谢晦。谢晦是谢据之后,空中撒盐差可拟的那位谢朗之孙。谢晦与刘裕交情不错,
刘裕北伐归来,闻咸阳重入敌手,”登城北望,慨然不悦,命群僚诵诗“。谢晦很适时
的朗诵王粲的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刘裕”流涕不
自胜“。可谓深知他心。刘宋立,谢晦地位显赫。他的哥哥谢瞻则谨小慎微,见此繁华
,”惊骇谓晦曰:吾家以素退为业,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福也“。可见当时谢家有
远见的人,比如谢瞻,谢澹,已经看到士...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1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南史笔记
之六 南北之辩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南北之辩最基本的自然是道统之争。东晋时候没有争议,把五胡一概打入索虏传。南北
朝则南北并立,南朝继承东晋,但统一天下的是隋,隋唐都出于北魏-北周这一系。孝
文帝汉化以后,以汉传承自居,胡汉之别不在民族而是文化,如那位嫁给萧综的寿阳公
主,骂尔朱荣为“胡狗”,显然是文化上的分别而非民族。陈庆之打到洛阳,说:“吾
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
轻之” 。
这些衣冠人物,有的是没有南下的士族们,如清河崔氏,有的是从南早就投靠北魏的,
更有的是汉化的胡人:如那一堆姓元的家伙。洛阳伽蓝记记载元略,元乂之乱时候,逃
到北方,
萧衍素闻略名,见其器度宽雅,文学优赡,甚敬重之,谓曰: “洛中如王者几人?”
略对曰:“臣在本朝之日,承乏摄官。至于宗庙之美,百 官之富,鸳鸾接翼,杞梓成
阴,如臣之比,赵咨所云:车载斗量,不可数尽。”
这是师从晏子的故智。元略在南过得甚好,但后来北魏平静,他又北返,萧衍依依不舍
,赋诗送别。后终于死于河阴之难。
末代王孙逃亡来来往往的,还有那位元颢,还有刘宋的刘...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972
3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共匪脑残光环技术再一次生效
余杰《与孔庆东绝交书》,亮点一:竹林七贤果然是修仙人士,活到东晋。亮点二:他
难道不知道嵇康最后依然和绝交对象托妻献子,这用的是什么典?
既魏京生之后,余杰也被共匪超时空技术搞脑残了?
“最近十年来,我与孔庆东没有任何交往,这封绝交书似乎是多此一举。但我听说,直
到最近,孔庆东仍然在标榜我十多年前为他的书写的序言,宣扬我跟他是朋友。在此情
形之下,我有必要用公开信的方式作出澄清:孔庆东不是我的朋友,而是我的论敌。
我 与孔庆东的认识,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我在北大攻读硕士学位,孔
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我听到不少有关孔的故事,在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学生运动 期
间,孔曾当选北大研究生自治会主席,此后遭到当局清算,被剥夺继续念博士的资格,
发配到一所中学任教,几年后才重返北大继续学业。孔跟随钱理群教授读硕 士,跟随
严家炎教授读博士,两位教授都是我敬重的老师。因此,我将自费印刷的文集送给孔,
由此我们成了朋友。
一九九八年,北大百年校庆期 间,我的处女作《火与冰》几经周折后出版,一石激起
千层浪。我将孔庆东的文章推荐给书商贺雄飞,孔的处女作随后问世。于是,我们同时
成为那一代大学生...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ohnSMill (John S Mil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华正朔与中国官话的历史变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0 22:14:35 2012, 美东)
中国的历史,就是文明不断被摧毁与重建的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秦朝仅仅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经过一番楚
汉相争之后,刘邦建立了汉朝。两汉一共长达400多年,如此长时间的稳定的统一王朝
,为中国人(或华夏人、汉人)这个群体的融合提供了条件。于是,汉民族以及相对统
一的汉语形成。
中国境内虽然方言众多,但自周朝以来,就有一种主导的语言。周秦时,这种主导
语言叫做“雅言”。西汉时期则称作“通语”。西汉的首都在关中,也就是现在的西安
一带,所以西汉通语应该是继承自周秦雅言的关中话。到东汉则迁都至现在的洛阳一带
,当时的“洛语”则上升为了官话。魏晋继承东汉则不用多言。
西晋末年,匈奴等五胡在晋室内乱之时攻陷洛阳,史称“永嘉之乱”或“五胡乱华
”。“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中原汉人纷纷南渡,越过...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4
在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有一个针对中国文联和作协的讲话,其中提到“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
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这句话本身倒没什么问题,
而且很象《九评之六》开篇的第一句话“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后续的讲话中,习近平却一方面提及“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提出“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却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长期以来,从共产党的宣传到一些党外人士的反思,都把中国传统社会描述为皇权专制
的社会。共产党如此宣传是为了借否定过去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来抬高它自己;而一些党
外人士的结论,却让民众误以为中共的专制与中国的传统社会一脉相承,因此否定专制
必须从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做起(这些人常常忽略了一点,基督教政教合一在西方曾超过
一千年,其专制程度并不比中国传统社会更弱)。
尽管中共和党外人士的政治目的不同,但在否定传统文化上却达成了一致。我认为,中
共是有意为之,而一些党外人士则误入歧途。
由于中共把党文化和传统文化,现代极权主义和古代的皇权社会,对儒家和法家的歪曲
解释,中国传统社...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5
《算表》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次成果发布,此时距离第三次成果发布已有一年。在第四辑的整理报告上,共收入3篇清华简文献,重现了古代最早实用算具的真容,对历史学、文献学、科技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据介绍,目前清华简的整理工作已近一半,未来成果的发布数量将达13至15辑之间。第五辑的整理工作已经启动,内容比较接近第一辑,与《尚书》及相关历史有关。
清华简上出现
早期“八卦图”
第四辑包括一篇题作《筮法》的文献,记载了一种盛行于战国时代楚国、不同于《周易》的占筮方法。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这篇文献保存良好,没有明显缺损,在2008年入藏时就发现,该竹简是唯一一部保持原来成卷状态的竹简。
据了解,清华简由于年代久远,又因保存于地下,竹简大部分都散断。因此,《筮法》的成卷状态则显得让人格外惊喜。此外,该卷竹简都有次序编号,为内容的整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全篇文字分栏书写,并且附有插图和表格,体例犹如一幅帛书。简文详细记述占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数字卦表现的占例。数字卦的形式与天星观、包山、葛陵等楚简中的实际占筮记录一致。其中,八经卦的卦名、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6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凭借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其重要灵感来源于曾在广东惠州罗浮山修道的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在罗浮山景区内有一个专门为纪念葛洪突出贡献的青蒿园,并筑有“青蒿治虐之源”的一块纪念石碑。近两日,这里忽然成为了游客必到的热门景点。
东晋著名医药学家、炼丹术家葛洪曾在被誉为岭南第一山的罗浮山修道炼丹,期间他编著了中国古代最早的医疗“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也是在民间普及中医中药知识的最早教科书。
据媒体报道,屠呦呦1969年2月接受中草药抗疟研究任务,开始搜集相关历代医学资料并进行实验研究,可是屡经失败。一次偶然机会看到《肘后备急方》中所著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绞取汁”不是传统的水煎熬煮中药之法,消除了没有抗疟活性且有毒副作用的酸性部分,保留了抗疟活性强、安全可靠的中性部分,帮助屠呦呦成功发现了治虐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
为纪念葛洪的突出贡献,罗浮山管委会在葛洪当年采药的地方筑碑为证,种植青蒿,建立青蒿园,供游客参观、学习、了解;同时,在景区洗药池景点(据说是葛洪夫妇当时洗涤中草药的地方),用木牌子挂起了葛洪《肘后备急方》里...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119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的在线历史文献库
在线历史文献
2002-11-12
http://www.cs.iastate.edu/~baojie/history/histbook.htm
世界历史 | 国别史 | 世界史专题 | 中国通史 | 中国断代史 | 中国史专题 | 二十六史
| 历史典籍 | 百科全书与工具书 | 共运资料 | 中国当代史料 | 其他
世界历史
简明世界通史(上) (下)
世界史·古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下卷)
世界通史·当代卷 古代卷 中世纪卷 近代卷(上) 近代卷(下) 现代卷
世界上古史
世界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近代史2
世界当代史
新编世界当代史
国别史
荷马史诗
罗马史纲要
阿拉伯通史(上册) (下册)
澳洲史
德国史纲
法国通史简编
非洲通史古代卷 近代卷 现代卷
加拿大通史简编
近代英国史
日本近代史
苏联史纲CCCP(1953—1964)
世界史专题
佛教史
中国通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3) (14) (17)
(18)
中国通史...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5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盛世危言
隋大业8年,公元612年,正月癸未(初三)这一天,帝国的边境城市——涿郡的蓟城见证
了一场自己有史以来从未经历过的盛大场面。这座城市虽然注定将以北京这个名字成为中
华帝国的首都和象征,但此时,它还只是处于帝国的边陲。尽管随着不久前永济渠的开通
,交通条件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由于时间有限,这一改变的深远影响还没有充分显
现出来,蓟城的地位仍然远远及不上长安、东都等国家的心脏城市。虽然地位有所不如,
但今天蓟城所经历的恢宏场面却是长安、东都这些城市所从未经历过,而很可能也永远不
会再经历的:大隋天子杨广集结的1133800大军,正在这里誓师,准备东征负隅顽抗的“

丽小丑”。大军分左右两翼,共24军,准备同时攻击高句丽的24道。大军每天从蓟城发一
军,每军相去40里。历经24天才发尽,大军“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亘九百六十里”
。接着又发天子亲率的6军,前后相置,“又亘八十里,通诸道合三十军,亘一千四十里

。这一百多万大军之后,又有上百万民夫丁壮将无数粮草辎重从储粮2400万石的洛口仓,
以及回洛仓、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黎阳仓等其他五大官仓和储盐20万石的子罗仓等
储存其他...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083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公正讨论一下“衣冠南渡”
南方人津津乐道“衣冠南渡”,那么我想把这个问题扯清楚:
(1)举出这个史实,隐含着承认在东晋以前,北方人才是文明人,南方人,尤其是长
江以南的人,是野蛮人。这个说法肯定是不正确的,不过很多喜欢讲“衣冠南渡”的人
脑子里就是这个看法。
(2)东晋的时候,北方的文明人大批迁移到南方。不过这个“大批”,有点含糊,应
该说清楚些。
(i)北方的文明人,到底是走的多,还是留的多?我想古人离开故土,多半还是迫不
得已。尤其古时候,财富主要是土地而不是钞票,很难带走,所以就算一个大家族有人
出走,更多的人肯定还是留在当地守财。看来,文明的北方人迁走了一些,还是留下了
大部分。
(ii)在南方,到底是迁来的文明人多,还是土著的野蛮人多?我想古人没有高铁,不
可能一下子从北方动员几百万几千万的人过长江。文明人更不可能对野蛮人屠杀,所以
南方主要还是土著多。
于是得出结论:
(1)现代北方人,仍然基本是当年北方文明人的后裔。当然北方有胡人。可是,清朝
的时候满人占据中国300年,留下的后裔有,但是很有限。所以可想而知当年胡人占据
北方不到300年,留下的后裔比例,不大于现在满族人在中国的比例。
(2)现代
S*E
发帖数: 3662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如果刘裕留在长安
刘裕如果留在长安,让东晋的皇位被别人拿去,也许刘裕就不得不自立。
再往后,刘裕也许还要和东晋发生战争,最后结果长安可能还是别人的。
S*******C
发帖数: 7325
41
☆─────────────────────────────────────☆
kuangkan (狂砍一条街) 于 (Mon Apr 5 10:44:20 2010, 美东) 提到:
诸葛亮北伐老是失败主要还是蜀的地理位置太差,运粮不便,攻出岐山太难
如果和吴互换个位置,我估计刘备有生之年还真能统一中国
让关羽带一路兵出荆州直取许都,而孙权想从四川出兵抄关羽后路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时刘备诸葛亮带主力出合肥直取徐州
最后两军会师黄河南岸
刘备统一中国还真是有希望的
☆─────────────────────────────────────☆
dhzdhz (敦厚之大胡子教主) 于 (Mon Apr 5 12:09:37 2010, 美东) 提到:
哪里有那么容易。当时南方的人口和生产水平都远不如北方,干不过的。衣冠南渡,大
量北方人涌入南方以后,刘裕才能那么牛x。而且还是没有搞定。真正南方出发一统天
下要等1000多年以后的朱元璋了。

☆─────────────────────────────────────☆
crazygiant (Shanhan)...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佛教的一些书籍
这个问题。。。我过去在佛教版上发过一个帖子,可能有点儿相关性。当时也是没人理
我--那时的版主是serawang。刚找出来,我又加了点儿东西,凑合着看看?
发信人: Reynold (相濡以沫),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如何比较儒释道三教之优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27 02:16:33 2009)
有人认为,佛教主要是十六国(即“五胡乱华”)和北朝时期借助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
扶植而兴盛起来的。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在西晋灭亡之前,佛教在中原就已经取得了相
当的地位,佛图澄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佛图澄弟子,土著汉人道安和尚,更可谓是汉
传佛教的奠基者。对于所谓"五胡",首先匈奴人是不信佛的,无论是南匈奴内附时期(
东汉到西晋),还是汉(前赵)国。羯人,按照官方记载,信奉的是拜火教(即源自古波斯
的琐罗亚斯德教),而后来石氏政权与佛图澄的相互利用,更象是征服者于被征服者上
层之间的合作,而非羯人将佛教从域外引入中原。氐人,作为汉化最深同时也同汉族亲
和力最强的民族,更是充分的利用了自东汉以后慢慢融入汉文化的佛教。"朕以十万之
师攻取襄阳,唯得一...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924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1 22:03:46 2011, 美东)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Ghost
标 题: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8 23:57:48 2011, 美东)
01、干宝家的鬼怪事
提起干宝,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头的确不太响,而且还起了一个比较现代的可爱
名字,可是,一旦提到中国志怪小说的开山之作《搜神记》,大家都不免惊呼:原来是
这哥们写的啊!
没错,就是这位“宝哥哥”写的。
干宝是河南新蔡人,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干家举族南迁,在东晋朝廷占据一席之地,
也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了。干宝哥哥首先是个历史学家,曾经写过史书《晋纪》,治史严
谨行文缜密,算得上上乘史学著作。而后,才是志怪小说的始作俑者,当然,他和他...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如果刘裕留在长安
☆─────────────────────────────────────☆
saite (saite) 于 (Sat Oct 23 16:57:35 2010, 美东) 提到:
好不容易收复了长安,结果又要跑回江南去争位,愚昧啊。
如果刘裕留在长安,能否像汉高祖一样以秦地为基地,进而统一天下?
结果搞得跟项羽一样的套路。
唯一的技术障碍据说是带的士兵思归,难道不能把部队本土化吗。
真的是可惜。
☆─────────────────────────────────────☆
father (father 是 single 的) 于 (Sat Oct 23 17:28:33 2010, 美东) 提到:
要关中做为基地,必须是北方没有敌人,敌人在潼关之外东南方才行,如果主要敌人在
陕北,长安并不是好地方做都城,无险可守,也是为什么李世民被吉利可汗吓的够呛,
北方游牧一踩油门就能冲到渭河来了。
☆─────────────────────────────────────☆
saite (saite) 于 (Sat Oct 23 17:36:41 2010, 美东...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5
宋元交你漏算了50年。
宋 979-1127, 148
元 1276-1351, 75
东晋你完全没算。 不过我不在乎。
我没有算所有少于20年的断代。 因为这些对攻守城技术的发展没什么大作用。 守城的
没有物质技术的积累; 攻城的也没有动力去创新。
所以即使算上东晋,中国的〉20年的分裂乱世也不过400年。 我的论证没有大漏洞。
t*n
发帖数: 14458
46
赞不算<20年的

宋元交你漏算了50年。
宋 979-1127, 148
元 1276-1351, 75
东晋你完全没算。 不过我不在乎。
我没有算所有少于20年的断代。 因为这些对攻守城技术的发展没什么大作用。 守城的
没有物质技术的积累; 攻城的也没有动力去创新。
所以即使算上东晋,中国的〉20年的分裂乱世也不过400年。 我的论证没有大漏洞。
M******s
发帖数: 1772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google个,看来都跟我一样不懂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略称“小乘”,梵文音译“希那衍那”。今学术界沿用之
,已无贬义。亦称“二乘”,及“声闻乘”、“缘觉乘”。其主要经典是后来在各部派
中形成的经、律、论三藏。小乘佛教在中国曾相当流行,中国最早流行的禅数学以及此
后的[田比]昙学、成实学、俱舍学等,均属小乘类。中国的律学和唐代创始的律宗,皆
以小乘律本为依据。现小乘佛教主要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南
亚及东南亚各国,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不接受“小乘”的称号。中国云南上座部
佛教,也属于这个系统。
在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
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
归纳为大乘和小乘两大基本派别。
“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济渡众生,象舟,
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小乘”(Hinayana ,音读“希那衍那”),原为大乘佛教
(Mahayana,音读“摩诃衍那”)出现后(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对以前原始佛教(指
公元前六世纪至四世纪时期,释迦牟尼及其三、四传弟子时的佛教)和...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48
很抱歉,动笔之后才发现越写越多,所以第一集分作上下两步,先把上部发上来。
虽然说是从孝文帝迁都开始,但是我觉得还有必要大致介绍一下鲜卑拓跋部落的历史。
一来是为了完整性,二来在这些大背景下,能够对后来北魏的汉化有一个更全面地了解。
鲜卑拓跋部落,原本栖息在大兴安岭东麓一代的大鲜卑山。东汉时期,随着北匈奴的败
走, 蒙古高原的出现的真空很快被鲜卑人占据。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带领下,于三
世中叶左右向南迁移到了盛乐(内蒙古的和林格尔一带)。他们与中原王朝有记载的接
触最早大概是,261年(曹魏景元二年,司马炎篡魏前夕),拓跋沙漠汗作为质子来到
洛阳。所以大概可以推测,在此之前拓跋力微应该就接受了曹魏的某种封号。
拓跋部落继续和后来的西晋也保持了比较好的关系,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期参与了中
原内战,首领拓跋猗迤名义上接受了西晋的大单于封号。这时候拓跋部的势力范围进一
步扩张到了山西北部地区,进入了长城以南, 形成了北边的盛乐, 南边的平城两个统
治中心的格局。到了拓跋什翼犍时期,正式建立代国,和当时的前燕有姻亲关系。
应该说拓跋什翼犍是一代英主,只可惜生不逢时,当时前秦统一北方的势头已经是不... 阅读全帖
i**i
发帖数: 2042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杀胡令
"诸胡逆乱 中原已数十年 今我诛之 若能共讨者 可遣军来也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 杀
我百姓 夺我祖庙 今特此讨伐 犯我大汉者死 杀我大汉子民者死 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
家基业 屠戮胡狗为天下汉人义之所在 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 特以此兆告天下"
颁布杀胡令的原因
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
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
卑迁入中原。于是冉闵发出了杀胡令。冉闵被东晋政权,暗中勾结慕容鲜卑在廉台决战
时击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时的胡汉双方的御用史官将冉闵写成了屠杀者!冉闵的
功绩被歪曲!五胡乱华后,留在北方的汉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
屠城掠地千里。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
留的汉人,为了活命,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
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
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
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50
http://history.people.com.cn/GB/205396/15350147.html
孙言诚
2011年08月08日08:30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1972年,王洪文从上海调中央,毛泽东开始近距离地观察和栽培接班人。据徐景贤
讲,毛泽东对王洪文确实抱有希望,循循善诱,耳提面命。无奈王洪文根基太浅,是扶
不起的阿斗。
王洪文在“文革”中(资料图)
汲黯和桓伊
1972年,姚文元传达毛泽东指示,让上海组织人标点一些古书,分送给有关的人看
。其中有两篇是给周恩来看的,一篇是《史记·汲郑列传》,一篇是《晋书·桓伊传》。
在林彪折戟沉沙之后,毛泽东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选择一个接班人。经过艰难的
思索和反复的衡量,他终于选定了一个人:王洪文。选这个人有两重意义:第一,他是
造反起家的,他接班意味着“文革”的成果得以保存,也象征着“文革”取得了伟大胜
利;第二,他务过农、当过兵、做过工,工农兵一身而三任。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什么不找一个姓‘工’的?”
其实,毛泽东心仪的人是张春桥。但他不敢选张,庐山会议使他明白,张和老干部
、特别是军队老...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