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三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i****n
发帖数: 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七日讲于杭州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学
些什么,怎么来修行,庶几能证得个预期的结果。古德说:“因地不正,果招迂曲。”
就是学佛初步的因——“为什么来学佛”先要搞清楚,不清楚,将来结果就不得圆满,
非但修行时要走弯路,还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所以知见正是学佛的第一要事。我们上次
已经讲了很多,怎样修行能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怎样保护,进一步怎么放任。但是,大
家对这点还是不甚理解,所以有人给不修正法的人说些相似神奇的话,一拉就拉过去了
。现在这个时代,魔法横行,不知道有多少邪恶的人使用种种花样来骗人,榨取钱财,
引人入邪路。所以知见第一要正,免得上当受骗,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还是要再讲知见
正的重要。
就知见讲来,有很多不同的知见,今天我们就藉《禅》刊这篇文章——《禅和密的
关系》,扼要地和大家讲一讲:禅宗与密宗的见地如何,修的方法是否相同,证的结果
是不是一样。在佛法五种知见外有一种凡夫见,凡夫见就是着一切事物都是实有,一切
东西都实实在在有。所以向外追取、求得、贪得无厌,因而造业受报,生死不了,这是
凡夫知...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50
2
阿赖耶识与修行
——摘自《自在之行——佛法正道论》(华夏出版社,2010年)
作为心体的第八阿赖耶识,在《阿含经》中已见提到。如唐译《本事经》 卷三、卷六
佛说“害阿赖耶”、“灭阿赖耶”;《增一阿含经﹒如来出现四德经》中佛说世间众生
爱、乐、欣、熹阿赖耶。此阿赖耶,释为着落处、依处、窟宅、家、藏,指被末那识执
为内在自我的深层心识或心体。
到部派佛学,对深层心识的探讨,成为重大理论问题之一,建立了“细意识”、“有分
心”、“根本识”、“一味蕴”、“穷生死蕴”、“果报识”、“实法我”、“胜义补
特伽罗”、“异熟果识”、“根本蕴”、“非即蕴非离蕴补特伽罗”等深层心识,以解
释仅用六识说难以说清的轮回主体和随眠(潜在的烦恼)等问题,实际上都是阿赖耶识
的“密意说”。但其说法较显粗糙,与诸法无我之佛法核心义较难调和,不足以圆满解
释心识及轮回现象,互相之间也争议不决。后来大乘唯识学依据《解深密经》、《阿毗
达磨大乘经》、《楞伽经》、《密严经》等,用第八阿赖耶识来代替部派佛学所立细意
识、有分心等,对此识作了精致的论述,建立了以阿赖耶识为本的阿赖耶识缘起论。
阿赖耶(梵ālaya),亦译阿梨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出家与在家
首先谈的是:出家与在家的定义。
所谓的出家,就是经典所说的剃发著染衣的人,也就是出离世间的家,剃除头发,
身上穿著坏色衣,与世俗人有所区别,这样的人就是出家人,亦名沙门。这样的出家人
可分为五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其中比丘是指受具足戒的出家
男众,比丘尼是指受具足戒的出家女众,沙弥通常是指不满二十岁受沙弥十戒的出家男
众,沙弥尼通常是指不满二十岁受沙弥十戒的出家女众,式叉摩那是指学六法的沙弥尼
。然而一般人所认为的出家众,以比丘、比丘尼为代表。
在家人是指没有剃发、著染衣的人,通常是指蓄有头发、身著华丽衣服的人,与穿
坏色衣的出家人有明显的区隔。这样的在家人可分为优婆塞、优婆夷,其中优婆塞是指
受五戒的在家男众,优婆夷是指受五戒的在家女众。
所以,合此出家五众、在家二众,名为佛门七众;如果剔除沙弥、沙弥尼、式叉摩
那三种,剩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简称为佛门四众,也是一般学佛人
对出家与在家的共同称唿。
在佛门中,要成为真正的出家人或者在家人,都要受戒,如前面所说。所以,在佛
门要成为比丘、比丘尼要受具足戒,其中比丘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具...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的胜利如倚天宝剑
今时佛教的法门被分为八个宗派,乃至说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其实佛法只有唯一佛
乘。佛陀当时的教导,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离为要
的次第,让众生得以满足各种次法的修道基础(福德资粮),进而能够精进修习而得以
出离生死烦恼。也就是从闻、思、修、证来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息灭贪、瞋、
痴等毒,作为用功的方法;其中的“禅”法是最特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禅”
这个字是由梵文的“禅那”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惟修”、“定慧均等”……
,它是指经由奢摩他(又译为止、定、禅定、善心一境性……的精神集中安住状态)与
毘钵舍那(即有次第而且如理的思惟观察)互相增长的过程;它是佛教中很重要而且是
很基础的修行方法,所以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度波罗蜜之一。但是,禅宗
所谓的“禅”非谓狭义的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指广义的静虑,有了制心
一处止观的静虑能力以后,将六度波罗蜜的第六度——般若–作为思惟与观察的对象,
引导菩萨学人参究具有般若空性的心,证悟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心如来藏。
又佛教有宗门与教门之分,教门是诸佛菩萨所开示的经论,宗门则是以实证教门所...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密宗断惑论》密宗的功德
索达吉堪布
佛在显宗第二转法轮中着重宣说诸法的般若空性,在显宗第三转法轮中宣说了空性基础
上的光明,但是多采取隐含、譬喻的方式。密乘的见解是在综合了显宗的第二、三转法
轮的基础上,进而以直接、详细、广大的方式把诸法实相和盘托出,并且在具体修行上
增加了显宗中所不具的许多方便。《三相灯火续》总结密宗的特点云:“一义亦不昧,
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密咒乘。”又据《诸天积聚续》中说,五浊越炽盛,时
代越趋末法,无上密法的加持就越强烈。噶托度达仁波切云:“五浊黑暗越深之时,莲
师加持之月越明。”众多的续部、论部与诸多大德的教言都曾宣说,末法时期,众生烦
恼炽盛时,其余八乘(外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内三乘:事部、行部、瑜伽部;
以及密三乘中的玛哈约嘎与阿努约嘎)已无力调伏,唯有九乘之巅无上密法大圆满才能
调伏。如法王仁波切的《忠言心之明点》中说,在五浊黑暗极为深重的末法时代,前八
乘犹如星光,很难遣除众生的烦恼,而大圆满则如丽日中天,最善对治众生烦恼。我们
通过自己的修行实践也可了知,当烦恼生起时,其他许多对治法不能直接断除,而以密
法的最深窍诀,不须勤作,直观心的本性,一切烦恼顷刻消...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6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
----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智旭著
~d 1
經題七字。通別合舉。人法雙彰。經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脩多羅藏。同名經故。
佛說四十二章六字是別名。異眾經故。就別名中。佛為能說之人。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
。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不同凡夫。覺他不
同二乘。覺滿不同菩薩。卽是釋迦牟尼如來萬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說者。悅所
懷也。佛以度生為懷。機緣未至。默然待時。機緣旣熟。應病與藥也。四十二章者。約
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為一冊。以逗此土機宜。所以
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s 1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d 2
後漢。卽東漢。對前漢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
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
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於周昭王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7
☆─────────────────────────────────────☆
bigfool (fool) 于 (Fri Dec 9 01:12:52 2011, 美东) 提到:
喜戒尊者 (Sayadaw U Silananda)著
尽管现今已经越来越多人认识上座部佛教,可是依然还有一些人对于上座部佛教存有少
许的误解。甚至有人依然相信并说(或写)上座部佛教只倾向于阿罗汉果。在我们还未
谈论此课题之前,我们必须了解阿罗汉的意思。根据上座部佛教的教导,阿罗汉是证得
第四果或最高证悟阶段的圣者。所有证得第四果的圣者皆被称为阿罗汉--值得尊敬者。
值得什么呢?值得接受信徒的供养,因为供养那些圣者会带来无上的福果。依据这个解
释,所有证得这个阶段的圣者,无论是佛弟子还是佛陀(以及辟支佛),皆被称为阿罗
汉。在巴利圣典里无数次地提到佛陀为阿罗汉。注意佛教徒每日所诵念的礼赞文:“礼
敬世尊、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同时注意有关《律藏》--《大品》(Mahavagga of Vina...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8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27
丁五、隨喜功德
修隨喜可以消除嫉妒的障礙,得廣大眷屬。
頌曰: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默默觀想十方微塵數世界的一切眾生、聲聞乘緣覺乘的四果聖者以及一切如來
和菩薩所修積的善根,我皆歡喜愉悅深深隨喜。
獅子乳非琉璃的容器所不能盛,千斤鼎豈是一髮所能提起。同樣要修行大乘,
必須是大法器,具大力量者方能行持。否則獅子乳放在瓦器中,瓦器立刻崩裂,一根頭
髮欲提千斤之鼎則當下斷折。如果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嫉妒心強,則見人造惡歡喜讚
歎、鼎力襄助,而見親友或他人出家以及修行善法、斷除惡法時,心中卻難以包容,妒
火盛燃不惜口舌身力,以超常的熱情為他人的墮落提供各種的順緣,直至他生起邪見、
退失道心、放下修行方為究竟。...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9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250
甲三、正義論體分二:一、總標略說;二、其義廣說。
彌勒菩薩講論的方式有一種不共的特色,他的講法是“大海波浪”般的講法。
首先是安立論體,總的標出全論以七個支分組成的,然後依所標別別廣釋每一個支分的
含義。所以正義從總標略說和其義廣說兩個方面來說的。首先是總標的方式做略說,然
後略說每種的內容七個支分的內容一步一步做了抉擇,也就是說總標略說的內容以別別
廣大的方式來做解釋,就像大海波浪一般的講法。
乙一、總標略說
唯相障真實,及修諸對治,
即此修分位,得果無上乘。
“唯”是顯示決定的意義,就是全論所辨的內容只有七相,再不可能有第八相等
等,七相是哪些呢?①體相;②障礙;③真實性;④修對治;⑤修分位;⑥得果;⑦無
上乘。
七相如果歸納成兩相,那就是三乘共同...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断惑论》密宗的功德
索达吉堪布
佛在显宗第二转法轮中着重宣说诸法的般若空性,在显宗第三转法轮中宣说了空性基础
上的光明,但是多采取隐含、譬喻的方式。密乘的见解是在综合了显宗的第二、三转法
轮的基础上,进而以直接、详细、广大的方式把诸法实相和盘托出,并且在具体修行上
增加了显宗中所不具的许多方便。《三相灯火续》总结密宗的特点云:“一义亦不昧,
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密咒乘。”又据《诸天积聚续》中说,五浊越炽盛,时
代越趋末法,无上密法的加持就越强烈。噶托度达仁波切云:“五浊黑暗越深之时,莲
师加持之月越明。”众多的续部、论部与诸多大德的教言都曾宣说,末法时期,众生烦
恼炽盛时,其余八乘(外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内三乘:事部、行部、瑜伽部;
以及密三乘中的玛哈约嘎与阿努约嘎)已无力调伏,唯有九乘之巅无上密法大圆满才能
调伏。如法王仁波切的《忠言心之明点》中说,在五浊黑暗极为深重的末法时代,前八
乘犹如星光,很难遣除众生的烦恼,而大圆满则如丽日中天,最善对治众生烦恼。我们
通过自己的修行实践也可了知,当烦恼生起时,其他许多对治法不能直接断除,而以密
法的最深窍诀,不须勤作,直观心的本性,一切烦恼顷刻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在上一集的解说当中,我们告诉大家:每一个众生都有自己的“摩尼宝珠”,而我们的
五阴身其实就是在自己的“摩尼宝珠”上面生生灭灭、起起落落。五阴的色身以及见闻
觉知心有生灭、有起落,但是那颗“摩尼宝珠”祂是不生也不灭的,祂是永远那么样的
清净,如金刚一般。那么由这样的认知当中来消除我们对依这个五阴而说有生死、有烦
恼的那个苦以及恐惧。所以说学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摩尼宝珠”,让自己不只是有
解脱的智慧,也要让自己有实相的智慧。
我们来看《法华经》当中有这样一段经文:【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
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二〉这个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开”、“示”、“悟”、“入
”。佛之所以降生到人间来教导众生修学佛法,祂的目的就是要把祂的知见开示让众生
能够了知,并且要让众生也能够悟入 佛的知见。当然 佛的知见,就不只是有解脱的
智慧,也有实相的智慧。所以说 佛世尊之所以会降生到人间来,这个一大事因缘,就
是要让众生悟入我们前面所说的“... 阅读全帖
q********8
发帖数: 372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Kayaker: 中国大审判
六、中国大审判
1、南京审判
在中华大地欢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
锣鼓声中,从14年艰苦抗战中取得胜利的中国人民,将昔日横行中国的日本
战犯迅速尽快逮捕,可谓扬眉吐气,大快人心!
从1945年8月到1947年5月,中国各地共逮捕日本战犯2357名,
相继在北平、南京、上海、汉口、广州、太原、徐州、济南、台北、沈阳等地,设
立审判战犯的军事法庭。经过各地的紧张审判,35名战犯被执行死刑,遣返回日
本者933名,引渡出国者27名,尚有在押战犯1137名,转移到司法机关者
100名。
为统一审判在华日本战犯,中国于1946年2月15日正式成立国防部审判
战犯军事法庭,任命石美瑜为庭长,王家楣为主任检察官,任命李波、徐乃堃、高
硕仁、施泳等为检察官,陆起、李元庆、林建鹏、叶在增、孙建中、龙钟煌、张体
坤等为审判官,统一审判由中国驻日代表团引渡和从全国各地法庭移交的日本战犯。
这又是正义与邪恶的大较量。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呼声下,中国军事法庭对屠杀
南京人民的刽子手谷寿夫、屠杀300多个中国人的乙级战犯田中军吉、在南京紫
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公元一世纪时 马鸣菩萨往生,二世纪时 龙树、提婆菩萨往生,约五世纪时 无著
、世亲菩萨往生。至公元664 年唐朝高宗时,玄奘菩萨往生;约早于此十多年前,印度
戒日王往生,相对稳定的中印度政权随即开始分裂斗争,全印度相继陷入动荡战乱的纷
争时期,于是印度全境形成比戒日王时期更为四分五裂的状况,直到十三世纪时全印度
才被回教军队完成统一,结束各国割据的局面。然究其实,印度自从公元前232 年左右
,孔雀王朝阿育王死后,就已陷入各国分裂的情形了;后代之印王就算是勇猛如戒日王
一般,只能够统一掌控中印度以北的国土,也只是五天竺的国王之一而已。因此可说,
自阿育王死后,印度全境即已陷入列国分据,互相争战,政治混乱,各自为政的状况了。
从宗教上来看,无著、世亲菩萨在世时的笈多王朝,并不是以佛教为国教,而是以
婆罗门教为国教,当时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在全印度各地兴盛弘传、广建寺庙。佛教
势力并不是主导印度宗教的主流思想。至八世纪时,更出现了大规模的印度教排挤攻击
佛教的活动。换句话说,印度在四、五世纪时,传统婆罗门(印度教)思想等早已泛滥
,当时 世尊的正法,虽然号称有 玄奘菩萨等诸大菩萨...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脱歌_大愚法师
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而宏德上人注释亦有独到之处,今熔于一炉
,间参我见,作《解脱歌》。
觉后乐,乐如何?听我教唱解脱歌,不让古人风调高,我今何妨拈句和。
本无妄,亦无真,原来二法空无性,无性无相不着空,即是如来真实性。
见实相,诸法空,刹那顿悟万法同,一旦风光藏不住,赤裸裸的觌面逢。
决定说,佛心印,有人不肯如实信,直截根源当下了,摘叶寻枝渐教人。
几回生,几回死,亘古亘今长如此,神头鬼面有多般,返本还元没些子。
习显教,修密宗,方便门异归元同,自从踏遍涅槃路,了知生死本来空。
行也空,坐也空,语默动静无不空,纵将白刃临头颅,犹如利剑斩春风。
顿觉了,妙心源,无明壳裂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圣凡。
烦恼本,即菩提,罪福没性何处觅,无绳自缚解脱后,大摇大摆大休息。
莫攀缘,莫执著,随缘随份随饮啄,不变随缘行无碍,自在随心大安乐。
但得本,莫愁末,妙用纵横活泼泼,弹指敲开不二门,升堂直入如来屋。
宗亦通,说亦通,团团杲日丽晴空,百千三昧无量义,只在寻常日用中。
觉心体,生佛同,有情无情共鼻孔,无缚无脱无遮障,迷时自碍悟自通。
无形相,极灵妙,非亲证知那能晓,镜里...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解脱歌_大愚法师
永嘉大师《证道歌》调古神清,有足多者,而宏德上人注释亦有独到之处,今熔于一炉
,间参我见,作《解脱歌》。
觉后乐,乐如何?听我教唱解脱歌,不让古人风调高,我今何妨拈句和。
本无妄,亦无真,原来二法空无性,无性无相不着空,即是如来真实性。
见实相,诸法空,刹那顿悟万法同,一旦风光藏不住,赤裸裸的觌面逢。
决定说,佛心印,有人不肯如实信,直截根源当下了,摘叶寻枝渐教人。
几回生,几回死,亘古亘今长如此,神头鬼面有多般,返本还元没些子。
习显教,修密宗,方便门异归元同,自从踏遍涅槃路,了知生死本来空。
行也空,坐也空,语默动静无不空,纵将白刃临头颅,犹如利剑斩春风。
顿觉了,妙心源,无明壳裂总一般,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圣凡。
烦恼本,即菩提,罪福没性何处觅,无绳自缚解脱后,大摇大摆大休息。
莫攀缘,莫执著,随缘随份随饮啄,不变随缘行无碍,自在随心大安乐。
但得本,莫愁末,妙用纵横活泼泼,弹指敲开不二门,升堂直入如来屋。
宗亦通,说亦通,团团杲日丽晴空,百千三昧无量义,只在寻常日用中。
觉心体,生佛同,有情无情共鼻孔,无缚无脱无遮障,迷时自碍悟自通。
无形相,极灵妙,非亲证知那能晓,镜里...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行与生天
修行与生天
游宗明
世界上的宗教,无非是想死后能生天,佛教也不例外,但佛教并不认為生天是究竟的,
或生天是永生的。这就奇怪了,生天不是唯一而最后的目的,最高的圆满境界吗? 佛说
:不是。那麼佛教所说的修行是什麼? 目的又是什麼? 所有的宗教都是以修养自己,做
好人好事利益他人,最后生到天上去,这样就结速了。以后呢? 以后就是在天上快乐过
日子。涵养自己,行善布施,佛教也这样讲,但这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
佛所说的修行是指三乘菩提,所说若只是人天乘,那是善法,但还谈不上佛教的修行,
因為没有三乘菩提的内容,所以不是佛法上所说的修行。
有一次,漫游到一处小深山,地处幽静,盖一座美丽寺庙,有位居士在树下用电脑阅读
大藏经。问我修何法门的?我说三乘菩提。他惊讶地说从没听过三乘菩提,那是什麼东
西?我说就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佛菩提。内容他是知道的,但他不知道有人三者同
时修学,我又不是剃光头穿僧衣的学声闻干什麼?我说三乘其实就是一佛乘,当然都要
学。他问我到处跑在干什麼?我说保护您在这裡好好念佛修行呀。他说这裡是念佛道场
,也不招惹他人,何需你来护卫? 我说您都不知道,人家批评大乘非佛说,就是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法有二大问题
释印顺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中说:佛法有二大问题:一是生死轮回问题,二是
涅槃解脱(成佛)问题。一切佛法,可说都是在这二大问题上作反复说明。如佛法而不
讲这二大问题,那就是变了质的佛法。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并非佛教特创的教义,印
度其他一般宗教中,十之八九也都讲到这个问题。1
注1 释印顺著,《以佛法研究佛法》,正闻(台北),1992.2 修订一版,页304。
首先,在辨正之前要厘清的是,释印顺说佛法有二大问题,这是有语病的,因为佛
法从来都不会有问题,只有不解佛法错解经义的人才会说佛法有问题,或是在修学过程
之中对诸甚深法义弄不通时说自己仍有问题未解,但都不是佛法本身有问题。此篇评论
虽随顺释印顺之用语,但本质上应该说只有佛法的涅槃智慧才能彻底解脱生死轮回的问
题。释印顺说佛法有二个大问题——生死轮回与涅槃解脱,其实这二
个问题只是一个问题,而且只触及三乘菩提的解脱道,还没有探求到佛菩提道,所
以与成佛无关;释印顺所言“生死轮回要如何解脱而得涅槃”的问题,他以为的这二个
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是一个问题?因为解脱道完成时就是涅槃解脱,就
没有生死轮回的问题了,所以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这个议题,已经深深影响近百年来中国佛教的发展,尤其是数十年来,台
湾许多鼎鼎有名的道场和团体,都在大力倡导人间佛教思想。但是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
呢?这些团体所主张的人间佛教思想,真的是佛陀的本怀吗?学佛的目的,难道只是在
布施行善,为众生作种种世俗的服务吗?
在探讨这个主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维基百科》是如何为人间佛教下定义的。根
据《维基百科》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人间佛教是近代佛教运动的一种。民国初年开
始因应儒家伦理、基督教慈善、科学思潮的一种佛教运动,有其时代性的阶段功能。‘
人间佛教’是从太虚大师在民国初年倡导的‘人生佛教’中思考现状而作出的思想推进
,后来由某某法师等近代法师,加以推广弘传。”也就是说:从民国初年开始,为了顺
应中国儒家固有伦理文化的发展,以及受西方基督教慈善事业,乃至科学思潮的影响,
兴起了一股新的佛教运动,这种新的佛教运动,有它的时代背景和阶段性的功能存在。
这其中最著名的是民初太虚大师所倡导的人生佛教,以及后继的某某法师所提倡的人间
佛教思想。
然而某某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和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却有著完全不同的差
异性。太虚大师所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公元一世纪时 马鸣菩萨往生,二世纪时 龙树、提婆菩萨往生,约五世纪时 无著、
世亲菩萨往生。至公元664 年唐朝高宗时,玄奘菩萨往生;约早于此十多年前,印度戒
日王往生,相对稳定的中印度政权随即开始分裂斗争,全印度相继陷入动荡战乱的纷争
时期,于是印度全境形成比戒日王时期更为四分五裂的状况,直到十三世纪时全印度才
被回教军队完成统一,结束各国割据的局面。然究其实,印度自从公元前232 年左右,
孔雀王朝阿育王死后,就已陷入各国分裂的情形了;后代之印王就算是勇猛如戒日王一
般,只能够统一掌控中印度以北的国土,也只是五天竺的国王之一而已。因此可说,自
阿育王死后,印度全境即已陷入列国分据,互相争战,政治混乱,各自为政的状况了。
从宗教上来看,无著、世亲菩萨在世时的笈多王朝,并不是以佛教为国教,而是以
婆罗门教为国教,当时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在全印度各地兴盛弘传、广建寺庙。佛教
势力并不是主导印度宗教的主流思想。至八世纪时,更出现了大规模的印度教排挤攻击
佛教的活动。换句话说,印度在四、五世纪时,传统婆罗门(印度教)思想等早已泛滥
,当时 世尊的正法,虽然号称有 玄奘菩萨等诸大菩萨,一时...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586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宗慣於狡辯的謊言!zt
1、狡辩言藏密没有男女双身修法。
藏密究竟有没有双身修法,事实胜于雄辩,有藏密诸师的著作为证!藏密著作那洛六法
云:【密宗有四大部:一、无上密宗,二、瑜伽密宗,三、行密宗,四、作密宗是也。
除无上密宗外,其余下三部密宗,皆无抱明母之修法。】显然,藏密诸师所说无上密即
是双身修法,抱明母者即是抱女人合修淫乐之“乐空不二”法门。
而且密宗诸师谓:【若不修男女双身修法,不可能成法身佛、报身佛。】有书记载为证

《《上乐王之修持不止一样,末而斡(马尔巴)喇嘛、秋既喇嘛、觉洛若喇嘛所传者,
各各不同,有六十二样之上乐王,皆有坛城。上乐王与喜金刚均注重丹田火之修持,修
之以供养身内无量无数之佛。但不得上师欢心者,修之仍无悉地。修者视己身如坛城,
以丹田火供养诸佛,此层甚为紧要。并修坛城中一切轮子转的道理,起分修法系严独勇
、无成佛之望。如欲成就,必修双身;正分修丹田火,即是修双身;故起分修后,必修
正分(必修双身法),始能成就。》》(那洛六法道然巴洛布仓桑布讲述,卢以照笔录
,晨曦文化公司1994.8.初版-P52)
又云:
《《那洛空行母系「上乐佛母」,上乐王系五大金刚之一;五大金刚乃:上乐王... 阅读全帖
f*******8
发帖数: 3612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唯识--百度百科
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综述
以下内容皆取自成观大法师撰写之“相宗系列”书籍
要了解相宗(即法相宗,又称瑜伽宗,或唯识宗),也必须稍微了解一下中观派;
因为正如唐代义净三藏在其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言:“所云大乘,无过二
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化;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由是可知,大乘佛法有两大法脉或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瑜伽学派。
中观学派是尊龙树菩萨为始祖,以其《中观论》及《十二门论》为根本论典,其后
传至提婆菩萨,着有百论,即与龙树之二论合称“三论”其传承者为罗睺罗跋多罗、青
目、婆薮、佛护、青辩等。在中国之弘传者则为鸠摩罗什,至唐,吉藏大师而集其大成
,因而开创“三论宗”。此处所说的中观学派是狭义的中观派;此派虽名“中观”实是
以空观(第一义空、一切法空)而涵摄空、假、中三观,故名:中观,又称“空宗”。
其根本经典为般若诸经与三论。
广义的中观学或空宗则包括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因为这些宗派都以中观学派
的创始者及其经典为立宗之主要根据,故在大乘八大宗中,除法相宗与律宗外,其余诸
宗基本上都属于性宗(空宗)所摄(以其相对于“相宗”,切研习之本...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邪见与佛法
第一章 概说佛法与邪见
第一节 佛法二主要道--解脱道与大菩提道
第二节 邪见略说
第三节 评论邪见之原则
第一节 佛法二主要道--解脱道与大菩提道
各位同修菩萨! 阿弥陀佛!
今天首先要谢谢许老师,为这一场演说,让他忙了很久;也谢谢他在正法的弘传和护持
上的付出。再来要谢谢我们道场主人汤师兄、吴师姐,这样无私无我的奉献,使得这个
地方能够成就很多人。最后还要谢谢诸位对正法的护持信受,再加上用功的修行。这些
都值得我们感谢,所以,预先在这里跟大家道谢。阿弥陀佛!
今天要讲的是「邪见与佛法」。许老师提供了好多个题目给我,后来我就选了这个题目
;因为邪见是修学佛法最大的障碍,所以讲「邪见与佛法」来做一个辨正。今天要讲的
「邪见与佛法」,它的子题是「当今台湾之邪说外道及佛弟子应有之认识」,我们先来
谈佛法,然后再来谈邪见。
什么是佛法?有人说:「佛法就是讲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
。」然而佛法不只是这样,因为佛法要分成两个大部分来说,一个部份是「解脱道」,
另外一个部分就是「菩提道」。什么是解脱道?解脱道就是讲如何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
方法与行门,这叫解脱道;那什么叫做菩提...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应成派中观的三大盲点
☆─────────────────────────────────────☆
GWZW (GWZW) 于 (Sat Sep 8 23:45:39 2012, 美东) 提到:
以下 from Mr.簫平實
应成派中观的三大盲点
一. 无因论的业种自存说
应成派中观的法义, 重点在于专讲:「诸法缘起性空,不立一法、专破他法。」并自详
是佛法中最胜妙的中观,认为无人, 无其他法能比之更了义. 但是当他们自以为不立一
法时,其实已经是建立了「不立一法」的法了。
应成派中观见的矛盾很严重,近代学者的代表者, 便是印顺老法师. 近年多有大乘见道
之学人不断质疑印顺老法师的应成派中观的邪见;评论他的法义不正确,都无法得到正
面的回应。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就只简单地讨论应成派中观三个不能自圆其说的严重
问题所在。
第一个问题就是 :
『应成派中观的思想是属于业种自存的无因论』;虽然他们仍然承认业种是存在的,因
果律也是存在的,但问题是:当他们把执持业种的如来藏砍掉、否定之后,还有哪一个
心能执持业种?没有了!没有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就等于是在否
定因果律。可是因果律明明...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311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堪布曲乔尊者传
作者:班玛贤瑟塔益堪布
译者:迦造(觉海)堪布

严密刹土法界宫殿中,三世一切诸佛总集体,
无缪直指自心法身者,根本上师足前我祈请!
远离世间八法的我的大恩根本上师堪布曲恰尊者在佛陀时代就被预言,在《大乘言教》
授记说:“此译师嘉瓦却央,生在印度北方一个外道盛行的地方,那时他的名字叫德瓦
赞扎,末法时代,他降生名号为曲英。”这个授记与《伏藏授记》中“莲师座前您是嘉
瓦却央”完全一致。
马头明王的化身嘉瓦却央转世持明者仁增邓登多杰说:“朗钦白胜的化身名为达玛(法
),来世与金刚持无别。布玛木扎到康区南方,生于猴年名为达玛(法)班杂(金刚)
,他将为妙乘佛法做出无比殊胜的功德。”此处预言了尊者的属相和名字。
《香如宝藏》中说:“贝玛拉米扎的转世,他修持、弘扬佛法如阳光一样。”《打开空
性密藏窍诀的钥匙》中说:“一个护持正法,诸多授记赞美持法(曲)名的人,从东方
出现。”在《住世祈祷文·不坏金刚之音》中说:“法界(曲英)无戏论,遍满(乔达
尔)虚空。示现幻化文殊麦旁,转世化身殊胜上师。”这里授记了尊者是布玛木扎(无
垢友)、莲花生大士和麦彭仁波切等圣者化身。
成就者多知钦授记说:“玉扎转世...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5
随佛法师Bhikkhu Vūpasama著
选录自 《原始佛法与佛教之流变》© 2010
一、云何是生、灭法
生、灭法的说法,在佛教界是多数学人都听过的讲法,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说法,是
记载在《大般涅盘经》1卷下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
释迦佛陀在入灭前,提醒弟子们的教导。
甚么是生、灭法?根据《相应阿含》的说法,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是生法、
灭法。见《相应阿含》256经:
「所谓明者是知,知者是名为明。又问:何所知?谓色生、灭法,色生、灭法如实
知;色无常,色无常如实知;色磨灭法,色磨灭法如实知。(受……;想……;行……
;)识生、灭法,识生、灭法如实知;识(无常),识无常如实知;识磨灭法,识磨灭
法如实知。」
除此以外,在《相应阿含》与《相应部》的说法中,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的
生法、灭法,也说是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的集法、灭法。见《相应阿含》103经
、《相应部》『蕴相应』89经:
《相应阿含》103经:「于五受阴,增进思惟,观察生、灭:此色,此色集,此色
灭;此受……。想……。行……。(此)识,此识集,此识灭。于五受阴如是观生、灭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修持方法
一般说来,这是个大多数修行人都很感兴趣的题目,但是也很容易引起诤论的题
目。这归纳起来有几个因素:第一点,是因为佛法真的是甚深极甚深,要经过三大无量
数劫的修行才能够究竟圆满,所以很难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将佛法的真实义理说明清楚
;第二点,则是众生的根器差异很大,所相应的法门也不一样,所以很容易就依著过去
生的习性来选择今生修行的法门;第三点,同样是由于过去生的因缘使然,众生大多数
会选择自己相应的善知识,不论这位善知识所教导的法义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往往就
是一跟到底而绝不改变;第四点,众生很容易受到道场规模大小、庄严度、住持师父的
知名度以及信众人数多少的影响,甚至只要懂得利用媒体,用一些吸引大众的题材,就
很容易招来许多的徒众,近二、三十年来,这是很普遍的现象;第五点,随著时代的演
变,现代人越来越讲求简便、速效,所以大多数人都希望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达成自己想
要追求的修学目标。由于上述种种的原因,使得许多修行人都是凭著直觉乃至于错觉来
选择道场、名师以及法门;但是,往往对于这个道场、这个名师、这个法门所传的到底
是不是佛教正法,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却几乎从来不曾仔细想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经之真伪
所要讲的题目是:怎样辨别佛经的真伪?
在辨明佛经的真伪之前,我们先要了解 佛在经典所说的真实意涵是什么;了解之
后,才有办法判别佛经是真是假。在《妙法莲华经》卷一,佛曾经开示说:佛陀以一大
事因缘出现于世间,就是要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谓
佛的知见,就是 佛说法四十余年所阐述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真实心识。
这个真实心,一切有情都有,祂真实存在,可以被菩萨所亲证。这个真实心,佛在三转
法轮当中都说过,只不过是有隐说以及显说的差别。
在初转法轮,佛隐说真实心,譬如说无余涅槃的“本际”。由于声闻相信 世尊的
开示,知道进入无余涅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一个本际存在,所以阿罗汉进入无余
涅槃并不是断灭空,只是独处于没有任何一法独存的寂静、寂灭、清凉的境界当中。而
缘觉是观察因缘法,知道在因缘法当中还有一个“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真实的存
在,并不是虚幻飘渺不存在,所以缘觉肯将自己的蕴处界消灭之后而进入无余涅槃;进
入无余涅槃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还有这个本识独存于极寂静的境界当中。
又譬如,佛在初转法轮也谈到“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这个我,也就...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28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转载]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元音大师
1997年元音老人于美国灌顶传法开示
学佛互相毁谤,不知不觉中就造了业。学净的人不知道密宗,就瞎说密宗是鬼神教,只
有净土最好。我曾经在东北听过宣化上人说密宗最不好。他说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师,
我听后问他:“你修净土,是不是念密咒?念大悲咒?念往生咒?念十小咒?”他答:
“是啊!”我说这些咒不是密咒吗?您自己离不开密宗,毁谤佛法有罪啊!即便是律宗
弘一大师,也曾说过密宗是鬼神教,后来他看了密宗全文,才知道密宗这么完美,从浅
入深,从小到大,和禅宗无二无别,才知道自己错了,写了一篇忏悔文收录在文集里。
谈密一密宗修持次第
这些都是不知道密宗而信口瞎说,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信口瞎说。密宗修到后面
与鬼神就不相干了,密宗讲九乘次第,讲九步法。初讲外三乘,也就是先学显教、学小
乘、学佛乘、学菩萨乘。这些教理都要通达后,才修内三乘。内三乘是实际修行,教理
通了再修密法。这个法教怎么消业障、除灾、治病、发财等。发财便是财神法,财神就
是鬼神,所以是有鬼神法不是没有。但这是刚刚开始,密宗后面有圆满大法,譬如西藏
白教的大手印,大手印所说和禅宗完全一致。大手印讲见定行,见是见到本性,认识本
性,认...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2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八识。。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From 百度
【第七识】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
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
【末那识】
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
,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
、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
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
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
,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
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阶段之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三位,称为末那三位,即:(一)补
特伽罗(梵pudgala ,即人)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而起人我见之位。
如凡夫、二乘之有学、七地以前之菩萨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
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萨位而言。(三)平等性
智相应位,乃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0
惊呆在地球布施一人佛法的功德,在净土要修二十千亿百千千亿劫
故事出自《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个小菩萨, 一个叫美音菩萨, 一个叫妙音菩萨
有一天, 两个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 就问华光开敷遍身如来: 这是谁呀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就跟两个小菩萨说这是娑婆世界的文殊菩萨, 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
说三乘法
两个小菩萨: 哪来的三乘? 佛说法还不平等呀?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说: 所有的佛说法都是平等的, 只不过出于娑婆世界众生不堪受大乘
的根性, 方便说三乘.
两个小菩萨: 那哪里平等呢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说: 所有的佛都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法
两个小菩萨: 娑婆世界说法还真难, 我俩才不去那儿呢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 你们两个不要这样说, 应该立刻悔过
两个小菩萨: 为什么要忏悔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 快快悔过你们刚才说的话, 因为你们在我们这个佛土二十亿百千千
亿劫种的善根, 还不如在娑婆世界花一顿饭的时间教一个众生受三皈依持五戒, 发愿度
尽一切自性众生
两个小菩萨马上就忏悔了
注: 那由他 = 千亿 一劫 = 四十万~四百万年
在我们这个世界, 一顿饭不吃肉、少吃一块肉, 念...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1
邪见是十恶业中问题最大的一个
《佛藏经》中讲:“十不善中邪见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见者垢常着心。心不清净。
”严格说来我们平素的执著妄想均是从我见、人见出发。都非正见。普通人想要解脱修
行,都要放弃不正确的见解,遵循世尊的教导,哪怕是开始依然有人我是非,但是只要
坚持不懈,定有脱离轮回的一天。就如经典所言“一切凡夫都无正见,但有随顺正见。
得柔顺忍。”如果连世尊的教导都不能尊从奉行,那么修行难以有所成就。
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有人生来就能了达佛法大意,正见灼然。有人则理念不正、被种种
邪说纠缠。这是什么原因所致,而我们又怎么能够种下正见之因,获得佛法之益呢?
世尊为我们详细讲述了其中的原由: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邪智报。一者不能咨问智慧沙门婆罗门。
有这么十种原因能够导致邪智的果报。这十种原因导致的是邪见、理念错误、执著于不
正确的道理的果报。第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请教有智慧的善知识。学习佛法一定会有疑问
。这是肯定的。很少有人能够完全没有怀疑、困惑、不解。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
候,一定要寻找这个答案。询问能够解答疑惑的善知识。这一点十分重要。没有疑惑、
解惑的过程,难以拥有正见智慧。
...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藏传佛教
百科名片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本名喇嘛教,因民族政策而更名为“藏传佛教”。旧时中
原人士认为:“喇嘛教”实施政教合一(协助奴隶主统治奴隶)、提倡“即身成佛”、
鼓励个人崇拜、允许“男女双修”,其教义与佛教正宗背道而驰,西藏的佛经,也搀杂
了某些“政治成分”,不是真正的原著,因此“喇嘛教”绝非佛教分支,而是披着佛教
外衣的西藏原始宗教,所谓喇嘛则类似于巫师。这一观点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受到了西
藏同胞的排斥、否认,此后,主流社会开始将“喇嘛教”改称为“藏传佛教”。
目录
概况
简介
法义大师与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历史——前弘期
初传神话
松赞干布
赤松德赞
赤祖德赞
朗达玛灭佛
藏传佛教的历史——后弘期
上路弘传
下路弘传
支派的形成
藏传佛教五大支派
宁玛派
萨迦派
噶举派
噶当派
格鲁派
藏传佛教的特点
教义
传承方式
学制
寺院
藏文《大藏经》
兴盛寂灭
著名寺院
桑耶寺
大昭寺、小昭寺
托林寺
布达拉宫
僧职称谓
封号性僧职称谓
学位性僧职称谓
戒律性称谓
寺院中的僧职称谓
活佛
活佛称谓
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慈悲为怀的“天葬”
概况
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185
34
佚名
(中国近代佛教史上一场重要的路线斗争--转贴)
太虚明确地指出印顺的立场不是大乘佛菩萨的立场,而是另一版的大乘非佛说。结
果必然是动摇大乘信根!
至于印顺对于大乘各宗的批评,太虚指出纯属印顺的误解。
一、缘起
印顺法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在当今两岸佛教界影响极大,并且以其与太虚法师的
密切关系,和作为《太虚大师全书》和《太虚大师年谱》编纂者的地位,几乎被公认为
是太虚法师所提倡的"人生佛教"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殊不知两者之间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1942年,印顺法师将其成名作《印度之佛教》第一章寄给太虚法师,请太虚法师写
序,太虚法师当即撰写"议印度之佛教"予以评论。在这篇不足1000字的评论文章中,太
虚首先赞扬了印顺法师"读书好为精渺深彻之思,故其着作往往能钩玄揭要,自成统贯"
,所以预言他"以从事沉稳之印佛史,必有胜绩。"然后对于印顺法师的"佛教,乃内本
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的观点予以肯定,虽然也提出了自己对这句话的不
同解释,但还是承认"虽说明不同,而大致可认为相差不远。"太虚对于印顺的印度佛教
历史发展分期提出了批评,指出印顺"似因庄严'独尊龙树'之主见,将大乘...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的独特观点:净观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历史上,金刚乘一直面对它是否为佛陀教法的质疑,就如同印度的小乘佛教宗派声称
大乘不是佛陀的真正教法而加以拒斥,有些小乘和大乘的教派也同样地抨击金刚乘佛法
的真实性。
就某些角度来看,这是可以理解的。佛教是在古印度发展出来的,印度文化由种姓系统
和明确界定的行为准则来支配,由神圣又过分精神化的婆罗门贵族订定了社会上可接受
的宗教标准和宗教信徒行为的规范。婆罗门的宗教道德观,除了平常的不杀生、不邪淫
等等之外,还包括了严格的饮食规则,规定行者要吃净素,不可吃洋葱、大蒜等具有强
烈气味的食物,绝对不可饮酒;此外还有其它在现代会被认为很极端的限制,例如,一
位婆罗门,只要被贱民的影子碰到,就必须经历很复杂的净化仪式来清净自己。
除此之外,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期望,认为宗教的功能在于传播一套道德规范,教化出
温文有礼的人民,强调健全、温和、仁慈等等的品性;人们期望宗教导师和教法成为那
个宗教最高和最严格道德标准的规范。金刚乘和这些期望背道而驰,它经常使用一些看
起来野蛮而怪异的行为,它的教法与修行方式也非常让人惊讶——要相信这种教法来自
温和宁静化身的释迦牟尼佛,实在有点困难。金...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ZT
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
松本史朗 著 呂凱文 譯
法光雜誌 v.101 (1998.02 )
法光雜誌編輯委員會
前言
如­­同題目[1]所示,我認為「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以下將說明其理由。
為了論證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首先將說明如來藏思想是什麼、佛教是什麼,然後再辨
明兩者不同。總之嚴格說來,我想考察如來藏思想是什麼、佛教是什麼。
佛教是什麼?
首先,關於佛教是什麼?我先說自己的意見。就結論而言,我認為佛教是主張無我
說、緣起說。然而,這裡所謂的「緣起說」並不是指重重無盡的法界緣起或是相依相待
的、同時的、空間的緣起。我所謂的緣起主要是指十二支緣起;依據《律藏》〈大品〉
所載,我相信釋尊是順逆地觀察十二支緣起而證悟。
然而一旦有這種言論,馬上就會招來所謂學術批判的聲音。這些聲音包括:釋尊的證
悟與緣起無關,或十二支緣起乃後代成立,或更極端的是認為釋尊的證悟與奧義書或原
始耆那教哲學之間在本質上不相違背。礙於篇幅所限,本文並不容許我就原始佛教(初
期佛教)的種種解釋深入問題討論[2],可是基於兩個前題考量下,我敢主張釋尊是證
悟十二支緣起。第一...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81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來藏思想不是佛教ZT
这文章写得挺有启发的。。
但在带来“打破”的启发效果的同时,却强化了概念的清晰边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这恰是我想要纠正一下的。。
因为,破,不是为了立的。。
概念,本就是缘起,本就是可以借用的。。但也恰恰是最终要抛弃的。。并且,就因为
是缘起,所以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我这个论断,也同样会面临着这个命运。。
由此,也就能看出修佛的“无奈”---那就是:不立,就无法破。。立了,破了,却太
容易立得过牢了。。以后还要去破。。
但从这个“无奈”之中,却能明白修佛的方法论。。。

的、同時的、空間的緣起。我所謂的緣起主要是指十二支緣起;依據《律藏》〈大品〉
所載,我相信釋尊是順逆地觀察十二支緣起而證悟。
然而一旦有這種言論,馬上就會招來所謂學術批判的聲音。這些聲音包括:釋尊的證
悟與緣起無關,或十二支緣起乃後代成立,或更極端的是認為釋尊的證悟與奧義書或原
始耆那教哲學之間在本質上不相違背。礙於篇幅所限,本文並不容許我就原始佛教(初
期佛教)的種種解釋深入問題討論[2],可是基於兩個前題考量下,我敢主張釋尊是證
悟十二支緣起。第一是為了要對抗客觀主義的學術,亦即視學術為客觀的想法,以及對
抗...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3774
3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妖刀记 卷廿六 于愿接天
《妖刀记》卷廿六 于愿接天
第百廿六折 岂不同悔,共语今朝
第百廿七折 鳞翮之化,室迩人遥
第百廿八折 真龙一怒,上彻云表
第百廿九折 玉骨冰肌,谁从赭汗
第百三十折 子夜飞遁,鸿鹄鸣高
第百廿六折 岂不同悔,共语今朝
老人冷冷回望着,似乎一点也不意外。鬼先生从不寄望在老人面上看见错愕惊
慌,然而连一丝扬眉的凛然也无,仿佛他自认掷地有声的一击,于老人还不及那两
百多条贱命上心,着实令鬼先生有些泄气,不由咬了咬牙。
(你这是故作姿态呢,还是另有撒手未出?老匹夫!)
老人迎着他的注视,不闪不避,同样还以森冷的目光。
狐异门的武学讲究应变灵动、机巧百出,气势本非所长。鬼先生须一意凝聚杀
气,才得有这般凌厉,对视片刻,颅内被老人剑一般的视线扎得隐隐生疼,不觉心
惊,兽伏般的反扑之势为之一挫;心念电转间,忙不迭地觅起退路,不欲与老人硬
搏。
而此问原本便毋须回答。他试探的,不过是古木鸢的反应而已。
姑射背后有无势力、该与何人接头,乃至这帮人所图为何……在鬼先生看来已
是不言自明,他如有意,随时都能接上这条线。若无这等才智,笨到须来向古木鸢
讨个说法,也不会有人向他兜售保命符了。鬼先生非常清楚自己...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9
作者:楼宇烈 [2001-9-29 17:38:48]

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
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
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在这五等禅中,宗密最为推尊的是
最上乘禅,亦即达磨所传之禅,中国禅宗所传之禅。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宗密概述说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1

宗密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来概括达磨所传之禅法(其实主要是慧能以后禅宗南宗所传之禅法)的特点,应当说
是很准确的。试以《坛经》中所记述的慧能思想考之,他最强调也正是这几点。如慧能
的得法偈,即针对神秀的...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5章 沩仰法脉
第5章 沩仰法脉
一、怀海及《古清规》
中唐时期,安史知乱,藩镇割据日益加强,江西地区的地方官僚又对佛教采取扶
植政策,并且使之保持了相当的连续性,这就为道一禅系成为中唐最大的禅系创造了良
好的外部条件。道一门人“亲承弟子八十八人。”其徒以江西南昌为中心,分布于潭州
(长沙)、朗州(常德)、沣州(沣县东)、池州(安徽贵池)、杨州、常州、越州(
绍兴)、泉州(福建)、杭州、处州(江西赣州),韶州(广东韶关)、鄂州(武汉)
、随州(湖北隋县)、荆州(沙市)、襄阳(襄樊)、唐州(河南泌阳)、两京等地。
道一(709——788)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四川什坊)人。于资州唐和尚处
寂门下削发,受俱于渝州圆律师。曾师事金和尚无相,后入衡岳怀让的“顿门”,禅诵
于抚州西里处州龚公山,悍戾之徒,无不受感化。又得刺史裴公的信奉,闻名于世;大
历中路嗣恭连帅请其至“里所”,贞元四年(788)坐化,春秋八十,长元元年(8
21)谥大觉。权德舆碑文载,道一最后之说曰:“大抵去三就一,舍权以趋实,示不
迁不染之性,无差别次第之门。”常曰:佛不远人,即心而证;法无所著,触...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1
借楼一用, 原始佛法中提到的大乘
《长阿含经》(卷2):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忽至彼岸。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佛为海船师  法桥渡河津
大乘道之舆  一切渡天人
亦为自解结  渡岸得升仙
都使诸弟子  缚解得涅槃
《增壹阿含经》 (卷1) T02, p0550c
如是阿含增一法   三乘教化无差别
佛经微妙极甚深   能除结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   能净三眼除三垢
其有专心持增一   便为总持如来藏
《增壹阿含经》 (卷1) T02, p0550c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毘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增壹阿含经》 (卷45) T02, p0792b
今此众中有四向.四得及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三乘之道
者。当从众中求之。所以然者。三乘之道皆出乎众。
《增壹阿含经》 (卷45) T02, p0792c
此是声闻乘。此是辟支佛乘。此是佛乘。
《增壹阿含经》 (卷16) T02, p0626a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
《增壹阿含经》 (卷20) T02, p0653a
若法在世者。便有须陀洹...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2
借楼一用, 原始佛法中提到的大乘
《长阿含经》(卷2):
尔时。世尊与诸大众。譬如力士屈伸臂顷。忽至彼岸。世尊观此义已。即说颂曰
佛为海船师  法桥渡河津
大乘道之舆  一切渡天人
亦为自解结  渡岸得升仙
都使诸弟子  缚解得涅槃
《增壹阿含经》 (卷1) T02, p0550c
如是阿含增一法   三乘教化无差别
佛经微妙极甚深   能除结使如流河
然此增一最在上   能净三眼除三垢
其有专心持增一   便为总持如来藏
《增壹阿含经》 (卷1) T02, p0550c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毘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增壹阿含经》 (卷45) T02, p0792b
今此众中有四向.四得及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其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三乘之道
者。当从众中求之。所以然者。三乘之道皆出乎众。
《增壹阿含经》 (卷45) T02, p0792c
此是声闻乘。此是辟支佛乘。此是佛乘。
《增壹阿含经》 (卷16) T02, p0626a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
《增壹阿含经》 (卷20) T02, p0653a
若法在世者。便有须陀洹...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570
43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以「如何成为金刚乘行者又是生意人」这个教授来说,也可以谈到如何成为一个「
大圆满行者」和商人,以及如何成为「大手印行者」和商人,也可以谈如何成为「对轮
回、涅盘没有分别心的行者」和生意人。
我们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认定自己是某先生、某小姐,而这是小乘、这是大乘、
这是金刚乘、这是大手印、这是大圆满;我们把自己与这些都分开来了--这不是我。
你们接受过灌顶吗?我相信你们一定接受过上百种灌顶了吧,你们真的曾经想过自己是
一个菩萨吗?我猜是不敢想,因为你认为菩萨就应该是在坛城上这些有四只手臂、第三
只眼、其它的脚、不寻常的身色,你是这样想的。在接受过灌顶之后,你已经受了菩萨
戒,表示你已经是一个菩萨了。这并不表示你已经升官了,而是表示你有更多的事情要
做,必须要去帮助别人。为什么你不认为自己是菩萨?第一个原因是不敢想、而且也不
愿意去想,甚至你不关心、也根本不知道菩萨到底是什么。所以就算你接受了几百万个
灌顶,也不会有效。
在灌顶的时候,你跟着上师念诵的内容一开始是皈依,念皈依文、剪头发、取一个
法名,这些到底有什么用?你依然有这么多、或许更多的欲望,有那么多、就算没...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4
五部大论,四共加行与不共加行听说过没有?
藏传次第的完整更胜于密法,藏传的每个寺院,五部大论还有入行论是每几年就要传讲
一遍,很多僧人一辈子都在修。
看看具备接触密法的资格先要把什么修圆满再说吧:
四共加行
洛本仁波切
一,何谓加行
对佛法有兴趣,并且愿意信受奉行者,这令上师确实感到欣
慰而修行务必从基础做起。什么是修行的基础呢?藏传佛
教有一套严谨完整的修行方式与次第这一套修行次第并不
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由很多祖师,圣者,成就者不断精
进,最后融铸成一套修行方法,称为“四加行」。”四」就
是有四种,“加行”就是准备进入佛法之流,转凡心向道的
先前准备工作,就好像做蛋糕之前,必须要有面粉,蛋器
具,而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制作方法,这些都准备好了,才
能做出蛋糕,此譬喻就是“加行”的意义。
二,不共加行
藏传佛教四个教派的不共加行,在修持上各有不同。四加行
的第一个是「皈依大礼拜」,第二“金刚萨朵”,第三“献
曼达」,第四「上师相应法」。什么是“皈依大礼拜」?佛
教徒之所以成为佛教徒,当然是从皈依开始,皈依大礼拜有
两个重点:第一,借此坚固自己对三宝的信心,第二,就是
借?皈依大礼拜的...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因
http://fk2009.pixnet.net/blog/post/26120713-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a>
 
往昔天竺「密教興而佛教亡」之原因有七:
第一:以外道法代替佛法。密宗實非佛教,乃是以外道法代替佛法之宗教--以佛教表相
及佛法名相包裝之外道法--所說一切修証名相及法報化身修証、諸種等至 三昧、四加
行、四無量心、法界體性智、四智、五智、般若、根本智、後得智、涅槃、真如、成佛
之道……俱與三乘經典 佛說本旨不同;彼等所證之阿賴耶識亦非顯教所證之第八識阿
賴耶心,乃其自行施設明點之阿賴耶識,故顯教中一切賢聖以己證量與之印證時,必定
扞格不入,悉如 牛頭之逗馬嘴也。如是,密教以其未證佛教諸經所說之真實心,以其
未證佛教諸經所說般若慧之種種「般若妄想」,以其未入見道位之「雙身法外道世間淫
慧」,翻誣顯教真悟菩薩之 證量粗淺,貶低為「因位」之修行法門,而反妄自高推己
所修行之外道法為佛教「果位」之修行法門,以此崇密抑顯,殊為可笑。如是,密教中
人所言證量,既然皆 與三乘經典所說之修證無關,復又崇尚雙身法之第四喜--追求人
間淫樂之最高層次樂受,顯然僅是外道性力派之「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轮涅不二
“无始无明熏所起识”“非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萨始学观察,法
身菩萨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犹未知尽,唯有如来能总明了。”(《大乘起信论》卷1)。
必须先满足十信位,接著修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每一度都得在外门
广修万行,要这样修上来一直到了第六住位才能熏习四加行,现观五蕴空、十八界空而
断我见、断三缚结,之后再去参禅,当找到如来藏时,才敢承担起来,般若智慧才会开
始出现,这时才能说是第七住位的菩萨,才是真的进入内门,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
但是这个时候对于这位已经开悟明心的第七住位菩萨来说,就已经懂得很多了吗?
当然不是,只能算是少分中的少分。因为此处论文中所说的法身菩萨是指初地以上的菩
萨,初地所知都还算是少分,第七住位菩萨的智慧,相对初地菩萨来说,距离还是非常
遥远,是只有根本无分别智,也就是般若总相智而已,连后得无分别智都还没有或还不
具足,更谈不上初地以上的道种智了。因此才说刚悟的七住位菩萨的智慧更是少分了,
正是少分中的少分。虽然开悟明心后,相较于凡夫来说是已经有般若智慧了,但是所知
只不过是极少分而已,还有很多的法,譬如第二转法轮的般若别相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7
回望「九一三」——偶然的摔死,必然的失败
蒋健
40年前发生的「九一三事件」是中国一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之一,更是迄今为
止尚有许多谜团未解的最大政治事件。「九一三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
无比震惊,而且完全出乎事件主角——林彪所有高层「亲密战友」们的意料,尽管这些
「亲密战友」们的政治立场并不相同。
40年来,学界对「九一三事件」给予了很大关注。汪东兴、李德生、张耀祠、李文普、
刘吉纯、康庭梓、吴德、孙一先、王海、丁盛、林豆豆、张宁、吴法宪、邱会作、李作
鹏等「九一三事件」的当事人纷纷撰写回忆文章或接受采访,诸如《毛泽东传》、《周
恩来年谱》、《周恩来传》等领袖传记和年谱对「九一三事件」多有涉及,更有丁凯文
、于南、王年一、张聂尔、胡平、余汝信、舒云、高文谦、芦笛、陈小雅、吴润生、何
蜀、迟泽厚、程光、金秋、图门、高华、肖思科等海内外研究人士的众说纷纭。此外,
借助因特网信息传播便利与人人皆可参与的优势,无数网友对「九一三事件」表现出浓
厚的兴趣,京城孤魂、jhealth、白马博士、工蜂、鹤飞翔、龙德施泰特、蹒跚学步、
司马清扬等网友在《强国军事纵横》等论坛上对「九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关于龙图腾最全面的研究(1)
龙蛇文化——传说神话中的龙蛇及其变体
1、青龙,所属文化:中国。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
是代表东方的灵兽,青龙既是名字也是种族,青龙的方位是东,右,代表春季;白虎的
方位是西,左,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后,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前,代
表冬季。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
称。东方七宿亦名苍龙,苍龙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
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
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相关说法还有在龙心的部分
,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
。(相关:中国蛇文化全解读 周兵的新浪博客)
2、螭,所属文化:中国。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
形状作装饰。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
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文献记
载:《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49
来自主题: _beyond_real_world版 - [转载]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元音大师
大手印
譬如白教修的最高深法大手印法。大手印法并不是另外再起一个手印或结什么手印、念
什么咒。为什么叫手印呢?就是我们的一法界,就是我们的无漏自性。如西游记里的孙
悟空翻跟斗,一翻就是多少里。释迦佛说:“你在我掌里翻翻看!”孙悟空心想,你的
手有多大?我一下子就翻出去了。真的能够翻出去吗?他翻了几个跟斗还是翻不出去,
还在释迦佛的手掌心。真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只手,所以不结手印,无手印之手印
,所以叫大手印。
大圆满法
红教的密法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和禅宗完全一致,大圆满法分两部:一是彻都,一是
妥嘎,彻都是立断,当下就把妄念断掉,让你明心见性;妥嘎是顿超,法身向上。禅宗
讲破三关,破初关、重关、牢关,最后法身向上,其所说和禅宗完全一致。纵然肉体完
全化为虹光体,皮肤肌肉骨头完全化成光体,走的时候一道光,连肉身都没有了。假如
你已经证成虹光体,心里仍有虹光体存在,还是宇宙之间的游魂,还不究竟,还有黏着
,正如禅宗所说“才有所中,就成窠凹不行”一样。不论修什么法,起初修,入手虽有
不同,譬如净土宗从念佛入手;禅宗从参话头入手;密宗从持咒结手印入手,但修到后
面都是归于禅,都归入禅定,但...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494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oadforCN (真的勇士才敢直面扯淡的人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是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9 16:12:45 2011, 美东)
《西游记》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悟空出二门外
,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
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
觉倏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证明菩提祖师精通道、佛。
菩提是佛门中人
因为菩提门中辈分的排法分明是佛门的排法。
祖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