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1917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尼古拉·特斯拉 (塞尔维亚裔美籍科学家) 编辑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
明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并因主持
设计了现代交流电系统而最为人知。在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特
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相关专利以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
作是现代的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1-2]
中文名 尼古拉·特斯拉 外文名 Nikola Tesla、Никола Тесла 别 名
尼科·特斯拉(Niko Tesla) 国 籍 奥匈帝国(后移民美国) 民 族 塞尔维亚
族(南斯拉夫人) 出生地 克罗地亚 出生日期 1856年7月10日 逝世日期 1943年1月7
日 职 业 发明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 毕业院校 格拉茨理工大学(实际未毕
业) 信 仰 塞尔维亚东正教 主要成就 交流电系统、无线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
雷达、放大发射机 代表作品 《My Inventions》《The Dynamic Theory of...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8367
2


彭晓光论中国自由派:不懂中国历史 将陷入百年边缘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辛亥百年、苏联解体二十年、建党九十年与中国模式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上主张
完全“融入”所谓的(以美国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主张
抽象为“普世价值”,以宗教般的虔诚来信奉,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界问题与中国问
题的唯一标准。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对立面,也对中国青
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他们大多数
是片面的文科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文艺腔”色彩
,其对国家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币金融的本质、国际军事
及国际战略的理解,甚至不如众多的普通网友。
中国自由派偏执的信条,知识结构的重大缺陷,扮演 “公共知识分子”与...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搜狐文化:您在第一部和第二部里面有一个写作上的区别:第一部以胡适的人生轴线往
前写,从出生、求学到出国;第二部以论文性的形式,每一章都是具体讨论一个问题。
第一部的写作方式更亲近大众读者,可读性也更强一些,第二部更专业更学术一些。您
在第三部写胡适更复杂的后半生时,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写作方式的变化是
什么原因?
江勇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想到这个问题。第一部跟第二部的
写作策略不一样的话,很容易理解,从材料上来说,留美归来之前的胡适,他的人生经
历还有材料比较单一,以时间来区别是很容易做的。
但1917—1927年就不容易了,1917—1927年如果用一般的编年的方法来写的话,其
实对读者的阅读,也是不容易的。比如我写1917年,按照时间写下去的话,那我在每一
章里面就要跳来跳去。比如我会写1917年他回到北大,如果写1917—1918的发展又要兼
顾去谈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接下来又要谈到他办《努力周报》,写作在叙述上就
已经产生技术上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按照编年的方式来写胡适,又不失叙述上的一贯
性,那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按照那种写法,同一章里面我们...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韦莲司自从1916年4月搬回绮色佳以后,写给胡适的信就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短;她心
里了然,自己跟胡适已经渐行渐远。1917年春天,可能因为参加“独立艺术家协会”的
展览,韦莲司跟她母亲到了纽约。5月10日,她们母女俩搭火车回绮色佳。胡适赶了半
天,却没赶上渡轮,痛失了他到车站为她们送行的机会。他立即写了一封明信片为此致
歉。在次日的信里,胡适提到了他最后一次见到韦莲司的时候,她看起来很不好。信尾
,胡适说他会在回国以前去绮色佳勾留几天。(Hu to Williams, May 11, 1917)韦莲
司在回信里,请胡适务必要为她们而去绮色佳,她说:“我知道这很自私!但是,我就
是要!”(Williams to Hu, May 14, 1917)短短几个字,伤感之情尽现。当时的韦莲
司,固然对胡适赞佩有加,却是直到胡适返回中国并来信报告他即将成婚的时候,才幡
然痛苦地领悟到她早已经无可自拔地爱上了胡适。
胡适那一方面,同韦莲司“行月光中”(《胡适留学日记·1914年11月3日》)或者“
循赫贞河滨行”(《胡适留学日记·1915年2月14日》)的记忆也总是难以消除。1916
年,胡适搬进了...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搜狐文化:您在第一部和第二部里面有一个写作上的区别:第一部以胡适的人生轴线往
前写,从出生、求学到出国;第二部以论文性的形式,每一章都是具体讨论一个问题。
第一部的写作方式更亲近大众读者,可读性也更强一些,第二部更专业更学术一些。您
在第三部写胡适更复杂的后半生时,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写作方式的变化是
什么原因?
江勇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想到这个问题。第一部跟第二部的
写作策略不一样的话,很容易理解,从材料上来说,留美归来之前的胡适,他的人生经
历还有材料比较单一,以时间来区别是很容易做的。
但1917—1927年就不容易了,1917—1927年如果用一般的编年的方法来写的话,其
实对读者的阅读,也是不容易的。比如我写1917年,按照时间写下去的话,那我在每一
章里面就要跳来跳去。比如我会写1917年他回到北大,如果写1917—1918的发展又要兼
顾去谈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接下来又要谈到他办《努力周报》,写作在叙述上就
已经产生技术上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按照编年的方式来写胡适,又不失叙述上的一贯
性,那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按照那种写法,同一章里面我们...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韦莲司自从1916年4月搬回绮色佳以后,写给胡适的信就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短;她心
里了然,自己跟胡适已经渐行渐远。1917年春天,可能因为参加“独立艺术家协会”的
展览,韦莲司跟她母亲到了纽约。5月10日,她们母女俩搭火车回绮色佳。胡适赶了半
天,却没赶上渡轮,痛失了他到车站为她们送行的机会。他立即写了一封明信片为此致
歉。在次日的信里,胡适提到了他最后一次见到韦莲司的时候,她看起来很不好。信尾
,胡适说他会在回国以前去绮色佳勾留几天。(Hu to Williams, May 11, 1917)韦莲
司在回信里,请胡适务必要为她们而去绮色佳,她说:“我知道这很自私!但是,我就
是要!”(Williams to Hu, May 14, 1917)短短几个字,伤感之情尽现。当时的韦莲
司,固然对胡适赞佩有加,却是直到胡适返回中国并来信报告他即将成婚的时候,才幡
然痛苦地领悟到她早已经无可自拔地爱上了胡适。
胡适那一方面,同韦莲司“行月光中”(《胡适留学日记·1914年11月3日》)或者“
循赫贞河滨行”(《胡适留学日记·1915年2月14日》)的记忆也总是难以消除。1916
年,胡适搬进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China版 - 列宁真是德国间谍吗?
1917年4月16日,随着一场以瑞典为起点的迂回旅程的推进,以开展革命活动时使用的
别名列宁(Lenin)为世人熟知的俄国流亡者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Vladimir Ulyanov
),在漂泊海外近20年后抵达圣彼得堡的芬兰火车站。列宁很快以一场热情洋溢的演讲
和一个名为“四月提纲”的政治纲领引发轰动。俄罗斯乃至世界政治的面貌将焕然一新。
由于列宁是取道德国返俄的,而且显然与德国最高指挥部(German High Command)有合
作——后者当时正与俄国及其协约国盟友(法国、英国以及4月6日以后的美国)作战—
—他的对手们立即抛出了一项直到今天仍充满争议的指控,说他是德国的间谍。如果真
的可以证明列宁在1917年是代表德意志帝国政府的利益行事,那么我们对十月革命以及
脱胎于这场革命、一直延续到1991年的苏维埃共产主义政权的理解将深受影响。这将堪
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响战,让人们眼下对于俄罗斯干预西方选举的担忧相形见绌,哪
怕算上去年的美国大选。
从某种意义上说,德国在战时阴谋动摇敌国政府的统治并不是一种多么新鲜的做法。千
百年里,诸多大国都玩过这种游戏。拿破仑战争期间,法国为...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962
8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桂系沉浮录
桂系军阀(陆荣廷、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

在蒋介石统治中国的二十二年当中,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都曾被他打败或吞并,但是,
其中有一个军事集团却又例外,它能够长期保持其军事实力并与蒋介石作抗衡,这就是
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 为首的桂系军阀集团。桂系军阀存在的时间很长,分为旧
桂系和新桂系两个阶段。旧桂系的首领是陆荣廷,所以,有关桂系军阀,还得从陆荣廷
谈起。
陆荣廷,广西武鸣人。壮族。1859年8月13日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小名阿宋,字
干卿。陆荣廷出生后不久,父亲陆业秀就被人打死,母亲不久改嫁,他被交由邻居收养
。七、八岁时,由于养母家生活亦极端贫困,陆荣廷经常到别人家的果园、菜地偷东西
吃。有一次,他到野外雀窝里捉到几只乳雀,用家里仅有的一点生油炸了吃,养母一怒
之下把他赶出家门。陆荣廷食宿无所,只得回到生母处。但十岁时,生母又病死了,他
只得到雨伞店当徒工学艺,因受不了老板娘的虐待,只得出走,成了行乞的流浪儿,过
着讨吃、偷盗、浪荡的生活。
1879年二十一岁时,陆荣廷到了龙州厅当县役,结识了一些衙门中人,交游了一些江湖
朋友,听了不少草莽英雄的故事,使他萌发了闯荡江湖...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9
重新认识列宁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距今整整90年。今天,列宁仍然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历
史人物。在中国,他不像斯大林那样从被崇拜转而被批判,也不像赫鲁晓夫那样被臭骂
,可也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受人景仰。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在伏尔加河边乌里杨诺夫斯克城。列宁承继了父亲的身材、
高颧骨、略为向上的眼睛和宽阔的前额。他具有父亲的活泼气质和诚恳感人的微笑。也
和父亲一样有责任感、民主眼光和对别人的体谅。图为1874年四岁的列宁和三岁的妹妹
奥尔加。
列宁的父亲乌里杨诺夫是国民教育视察员,对那些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人,尤其是对车
尔尼雪夫斯基十分尊敬。母亲是一位内科医生的女儿。她擅长外国语和音乐,读书很多
,待人周到、亲切。乌里杨诺夫一家所有的孩子都成了革命者。图为1879年列宁一家的
全家福,前排右一为列宁。
列宁受他哥哥亚历山大的影响很大。1887年,亚历山大因谋刺沙皇案被捕并惨遭杀害。
哥哥的死加强了列宁的革命倾向。上大学后,他因反对校方的警察制度而被开除学籍和
流放。到他21岁时,他已经认真钻研了《资本论》,还熟读了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图
为少年列宁。
1893...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0
从1917年孙中山先生率海军南下护法以迄1926年蒋介石夺得党政军大权止,这十年
间,广东军政局面事变纷呈,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情形复杂,今以衰朽之年,就当时亲
历见闻,忆述往事,挂漏、误谬之处,在所难免,以稿聊备史家参考云尔。
一、随中山先生南下护法见闻
1916年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中山先生自日本还居上海。随命中华革命党各
省讨袁军事结束。广东方面虽曾驱走肆虐数年之“袁朝”郡王龙济光(龙奉段祺瑞内阁
任为琼崖督办,率所属“济军”移驻琼崖),但桂系旧军阀陆荣廷却接踵而来,陆本人
及其所部将领陈炳焜、谭浩明、莫荣新先后任广东督军,盘踞肆虐,与北洋军阀相勾结
。是年冬,我奉召自广州至上海准备赴南海清理中华革命党公债借款,寻以段内阁对此
债款口惠而实不至,我便留滞上海环龙路四十四号(中华革命党事务所),协助朱执信
办理党部文书事务,为期约半年。我对此笔墨生活不甚安心,1917年4月间乃请示中山
先生,拟告假一个月赴北京游览观察当地情形。中山先生便止我说:“现在段祺瑞意欲
对德宣战,冀借此大借外债扩充其嫡系实力并以武力统一全国。但国会议员及社会各方
面多不赞同此举,段乃嗾使听命于他的各省...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1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孙中山与粤军缘起
来源:《广州市地方志》
援闽粤军二十营,是孙中山在护法运动中的基本部队。在他的指导下,粤军经历了援闽
(实为讨闽)、回粤、援桂(实为讨桂)诸役,开创了新局面,为其后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谈及粤军二十营的来历,不少著述均引罗翼群《记孙中山南下护法后十年间粤局之演变
》为据:“1917年9月间,朱(庆澜)决心辞去省长一职,当时曾向孙中山先生建议将所
辖省防军二十营改为省长亲军,任陈炯明为司令,归大元帅府直辖;……莫荣新……不
予同意,……中山先生……声言省防军二十营必须交由帅府直接统辖。莫荣新初时仍拒
而不纳,中经汪精卫、胡汉民二人多方折冲,……最后莫荣新始予同意,……中山先生
遂决定以原省防军二十营为基础成立援闽粤军,并决定以陈炯明任援闽粤军总司令。”
这段记载,与事实不尽相符,兹据当时报章消息,作一订正。
1917年6月11日,长沙《大公报》载广州来电谓:“民党领袖陈炯明氏已于五日抵此间
,刻正与省议会议员等协商时局问题。”6月18日刊登的《广东最近见闻杂记》记述:
“当道通电某大吏,意欲以王统领统率二十营前往。某某机关,则拟举某要人统率,遂
于日前即请某要人来省共商计划...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金雁:许诺与变形 (五)
许诺与变形之五:恐怖的“粮食专政”
在对待农民的问题上。对于农民,19世纪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历来是有成见的,认为他
们保守、落后,有时还“反动”,不是“无产阶级革命”可以指望的力量。但是由于农
民毕竟是劳动者而不是“剥削者”,马克思主义者也并不主张与他们为敌,不主张剥夺
他们,而是指望资本主义的发展能够自然解决农民问题,希望这种发展使无产阶级成为
人口的多数,使农民分化成“农业工人”和“资本家农场主”,然后再考虑城乡无产阶
级联手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继承了这种对农民的成见,彻底否定了俄国马克思主义脱胎的母体俄国民粹派的“
亲农民”观点。但是民粹派漠视民主自由规则、主张不择手段地消灭“敌人”,对这一
点列宁却十分欣赏,并且大加发挥。于是两者结合便形成了列宁独特的农民观。民粹派
主张依靠农民搞革命,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不指望农民,因而不认为在农民国家可以搞无
产阶级革命。列宁与这两者都不同,他认为革命可以搞而且必须搞,但要准备把农民作
为敌人,不择手段地对待之。
当时正统马克思主义者认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其逻辑理由是:由于统治阶级
是少数,所以不会允许占多数的劳动者有民主权利,...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lk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talk
标 题: 【特稿】共产主义不是出路而是绝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0 05:13:13 2017, 美东)
一百多年前,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上空出现。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
出现,到苏联、中共等共产党政权的建立,共产主义思潮曾泛滥一时。人类意识形态领
域形成了共产极权制与民主自由制两大绝然对立的阵营。
一百多年的历史显示,共产红潮所到之处,伴随着战乱、饥荒、屠杀和恐怖。共产运动
重创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造成了一亿人的非正常死亡,更多人遭受肉体与精神的苦难
。“人间天堂”的假说,将十几亿人带入了“人间地狱”。其对信仰的迫害、对道德价
值的摧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恶劣而深远的影响。
共产主义学说和共产党体制,本是人类在过去探寻出路,希冀化解危机。但事实证明,
它非但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反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把人类引向毁灭。
在共产主义逐渐瓦解的今天,仍有不少人对此种学说抱有幻想,甚至有人抵制它的消亡
,共产主义思潮在自由社会中仍以不同方式...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袁世凯、段祺瑞等(周润发、赵本山饰)
袁世凯、段祺瑞等(周润发、赵本山饰)
朱德和蔡锷(廖凡、刘德华饰)
《建党伟业》已经在沈阳各大影城正式上映。由于影片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其中更包括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和中共一大召开三个重点篇章,130分钟的片场显然无法全部涵盖,因此,部分对当时的历史缺乏了解的影迷,看到片中层出不穷,却一闪而过的历史事件与背景,多少会有“迷糊”的感觉。应本报读者的要求,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解惑《建党伟业》”独家策划报道,并采访历史学家,为影迷答疑解惑。
重点围绕1911年至1917年,辛亥革命爆发到军阀混战,导致中国内乱不断这部分影片内容。影片表现这段历史内容的主要演员有主演:周润发、赵本山、刘德华、张震、张涵予、范伟、冯巩、吕良伟、柳云龙、郭晓东、聂远、郭涛、马少骅等。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为影迷“解惑”的是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于红波老师。
解疑1:蒋介石为何刺杀陶成章?
影片开头一场刺杀戏,隐约地传递出光复会、同盟会错综复杂的关系。陶成章为何反对陈其美?他台词中的徐锡麟、秋瑾是什么人?蒋介石又为何刺杀陶成章?
解答:光复会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团体。1903年冬陶...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老毛破三千溃兵的考证
萧三没有回忆溃兵的事情:
“1917年的秋天,在长沙城的各个学校里发现一张不大的油印的启事,上面写着简练的
几行文字,记得大约三百来个字。第一句是:“嘤鸣求友”(引诗经上的“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句),下面是征求有志上进、愿为救国救民出力者为同道……末尾签署的不
是姓,也不是名,而是“二十八画生启事”(“毛泽东”三个字共有二十八笔画)。”
这是他关于老毛在1917年的记载。这一段在很多地方都有记录——没有三千溃兵的事情。
至于施拉姆这一段
“1917年春,各派军队在湖南发生混战,不断进行抢掠,毛泽东指挥学生保护第
一师范学校。他率领学生“志愿军”采取湖南农村中的老办法,将嫩竹削尖插在校园
墙头,士兵翻墙就会被刺伤眼睛(谁也没敢翻墙)。”
跟老毛率1,2百学生缴了三千溃兵的械,差距也太大了一点。而且时间也错了,北军
是1917年9月才入湘。所以这个记载没法采信。
再看北军的编制。当时北军在湖南是第八师,第二十师和杂牌部队安武军。北洋的编制
学的德国,一师编制8个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骑兵营,每营大约1000人。第八师和
第二十师都只有8个步兵营,所以每师满打满算也就8000人出头——老...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巴勒斯坦的历史变迁
巴勒斯坦的历史变迁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阿拉伯半岛上闪米特族的迦南人迁移到这一带平原和沿海
定居下来。他们与当地的游牧和半游牧部落混居在一起,在这里建立了许多村落和小城
镇,发展了自己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圣经《民数记》称这一地区为"迦南地",《出埃
及记》将此地区称为"迦南人的国家"。公元前13世纪左右,爱琴海边的腓力斯人也移居
到巴勒斯坦来,并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阿拉伯语中,巴勒斯坦人的
祖先就是3000-5000年前在这里定居的迦南人和腓力斯人。
希伯莱人的到来和以色列国家的出现,为巴勒斯坦之地增加了复杂性。希伯莱人是
犹太人的远祖,在历史上是古代闪米特族的支脉。他们从阿拉伯半岛幼发拉底河沿岸迁
移到巴勒斯坦后,并未立住脚,便又辗转到埃及。他们在埃及生存了约400年。后来,
他们受到埃及法老 的排挤和驱逐,便于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由埃及迁居巴勒斯坦。
公元前12世纪,希伯莱人与在巴勒斯坦定居的迦南人和腓力斯人展开了争夺地盘的
斗争。希 伯莱人在其首领大卫率领下经过艰苦鏖战,最后战胜了迦南人和腓力斯人,
于公元前1020年左右建立了大卫王国,也就是希伯莱王国,定...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17
1939年就没有付过了
http://view.news.qq.com/zt2013/gzpk/index.htm
众所周知,辛丑条约赔款总计本息和为9.82亿两,加上各省地方赔偿教会、教士、教民
损失的2000万两,共计海关银10亿两。(编辑注:当时中国的官银分为关平银和库平银
两种:关平银又称海关银,一两约合37.7993克,库平银一两等于37.301克)这10亿两
白银在11个国家之间分配的详细情况如下:
图片来源:宓汝成《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
各国大使为中国官员详细谋划怎么才能凑齐赔款
如何能保证中国政府有能力按时足量偿还这巨额赔款呢?其实早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的
谈判阶段,各国大使就已经开始为中方的官员详细谋划筹措赔款的方法。1901年各国公
使与清方代表关于赔款来源的谈判纪要所描述的情形:“三月初一日申刻,徐寿朋,那
桐,周馥同至德馆晤法使毕君,德使穆君,英使萨君,日本使小村君。毕曰:‘今日请
三位来,专为要知中国有若干款项可以作抵?’徐曰:‘我想海关进口货税增订,商人
仍可将多出之数加入货价之内,于洋商无所亏损,而中国办理赔款大有裨益。’毕曰:
‘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并不“震撼”的冬宫之夜
在二月革命后直到1917年年底的整个期间,包括所谓“十月革命”的前后,俄国政坛上
的斗争焦点除了对外关系上的“和平”与经济上的“土地”外,政治体制上就是尽快召
开、还是推迟召开立宪会议的问题。虽然苏联时期的官方史学声称那时出现了“无产阶
级的苏维埃”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状态,然而实际上,不但
二月以后相当时期内布尔什维克并未在苏维埃中占优势,也并不主张“一切权力归苏维
埃”,而只是强烈指责临时政府拖延召开立宪会议。甚至就是在他们控制了彼得格勒苏
维埃并据以发动推翻临时政府的“十月革命”时,虽然提出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
,但也只是把它作为革命措施,而并未宣布苏维埃是永久性政府。相反,当时苏维埃代
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明确宣布:“工人和农民的临时政府在立宪会议召开之前掌握国家政
权”。他们继续指责临时政府终于宣布的立宪会议选举日期是靠不住的,宣称只有苏维
埃才能保证立宪会议选举如期举行。在十月革命前两周,列宁指示布尔什维克控制的军
队要给士兵放假,以便组织他们回乡进行“关于立宪会议的鼓动工作”,争取农民选票
以便“在立宪会议中获得多数”。而在十...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19
刚刚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钱学森的故事》报料:美国“波音之父”王助是中国
人,也是对钱学森有重大影响的人。
王助是国际上赫赫有名的航空工程师,曾任美国波音公司首任总工程师,他在美国设计
了第一架波音飞机:乙型水上飞机。这款飞机为波音公司积累了第一桶金,因此,有人
称王助为“波音之父”。1918年回国,王助对钱学森影响很大,他教导钱学森要重视工
程技术实践和制造工艺等问题。钱学森曾列过一个名单,上面写了17位对自己产生重大
影响的前辈姓名,其中就有王助。
字禹朋,中国航空事业先驱,波音飞机父。王助1893年7月生于河北省南宫市城西南普济
村。大学毕业后从事航空事业,功绩卓著,是美国波音公司创办人之一,曾担任第一任
公司总工程师,设计出乙型水上飞机,一下卖出50架,使公司开始站稳脚跟。12岁高等
小学毕业时,正逢清政府筹建海军,于是他考入烟台海军水师学校,16岁那年以优异成
绩毕业。1909年,清朝大臣出洋考察,王助、巴玉藻、王孝丰等9人被一同带往英国,
开始了留学之旅。
在阿姆斯特朗海军大学,他开始接触当时还附属于海军的飞机制造领域。1912年
暑假,王助与巴玉藻一起凑了2英镑,到温...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20
那些设法抵御“西化”的发展中国家,维护了制度的承继和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东亚、
中东和北非地区与印度尽管在20世纪的最初10年没有多少经济增长,但却获得了一旦生
产率提高立即利用增长机会脱离“马尔萨斯陷阱”的优势。那些贸然毁坏平等主义制度
重蹈西方覆辙的国家,经历的是惊人的制度能力下降和收入不平等扩大。即使在印度和
中国,这种方式也是它们发生周期性大规模饥荒的原因——在殖民主义之前,公共机构
对有限粮食资源的平均分配有效地避免了这种现象。受此影响更为严重的撒哈拉以南非
洲和拉丁美洲,20世纪的经济增长没有缩小它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的时期尚属发达国家的阿根廷在“二战”后被从这个俱乐部中踢出。简言之,贸然抛弃
集体主义制度体系,即使能够走出“马尔萨斯陷阱”,对经济健康发展也不利。布兰科
·米兰诺维克(BMilanovic)指出:“通常所言的不平等促进积累与增长之说没有什么
历史依据。相反,巨大的经济不平等总是与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相关,这种权力总是以
寻租和持租(rentkeeping)的方式扩大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造成极大的障碍。”
这可以解释中国与俄罗斯制度发展长期轨迹的...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12853
21

中国官方色彩的墨西哥历史,请你自己读:
墨西哥历史 - 正文
墨西哥合众国位于北美洲西南部。面积197.25万平方公里,人口7679万(1984)。印
欧混血种人约占90%,印第安人占9%,白人占0.5%,还有少数黑人和亚洲移民。居民
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首都墨西哥城。墨西哥国名来源于古代墨西卡印
第安人,意为墨西卡人的国家。
印第安人文明时期  墨西哥是美洲古老文明的国家。据考古发掘,约在21000年前
,墨西哥高原谷地已有人居住。他们从事狩猎,制作石器,还会用火。公元前7000年,特
瓦坎谷地有以狩猎和采集为生的居民。公元前5000年左右,开始从事原始耕作。公元前
3500年学会种植玉米、豆类、南瓜和辣椒。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原始公社繁荣时期,
居住在墨西哥湾沿海和恰帕斯地区的奥尔梅克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在拉本塔一带至今
留下了巨石雕刻的头像、祭坛、石碑。公元前 4~公元10世纪,在尤卡坦半岛出现了玛
雅文明的繁荣时期。玛雅人建立城邦社会,发展灌溉农业,创造了象形文字。在中央谷
地,托尔特克人建设了著名的特奥蒂瓦坎城。城内有宏伟的宫殿、神庙、高耸的太阳金
字塔和...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492
22

从北大清华走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
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作为衡量其办学成果和影响的指标之一,人们再次把注意
力集中到百年来从清华走出了哪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物,并与中国共产党的摇篮——
北京大学相比较。以下数据分别统计了从北大、清华走出的担任过中国共产党政治局常
委、委员等领导职务的校友,包括与政治局委员职务相当的政治局候补委员、中顾委常
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党、我国从不主张就党和国家领导人的
籍贯、学历、学籍等进行比较,所以有关数据、资料恐并不准确,仅供参阅,请勿引用。

一、从北大走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含党的早期创始人)(按出生年为序)
1、陈独秀:(1879—1942)北大文科学长。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共第一至五届总
书记。1929年被开除党籍。
2、谭平山:(1886—1956)1917年考入北大文科哲学系。第三届中央局委员,第
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
3、李大钊:(1889—1927)北大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中共创始人之一,中
共中央北方局书记,192...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23
【多维历史】吴国桢与周恩来曾经是学生时代的好友,虽然政治信仰不同,但在吴国桢
随蒋介石去台前,两人一直有着交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马军据吴国桢之回忆录,在《二十一世纪》2008年2月号中描绘出吴国桢眼中的周恩来。
吴国桢和周恩来均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前者曾留美获博士学位,作为蒋介石的
密切追随者,历任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上海
市长、“台湾省主席”等要职。后者在留法勤工俭学中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协助毛
泽东展开武装斗争,最终夺取了政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俩在少年时代是
交谊颇深的挚友,成年后却成为政治上的死敌,其关系的演变极富传奇性和戏剧性。探
讨两人交往过程的文章不少,但均非学术之作,材料也多出自道听途说[1]。笔者现依
据吴国桢已刊及未刊回忆录[2]等一手材料,试图勾勒一个吴氏眼中的周恩来,并着力
反映两人几十年间友谊和苦斗的交织。
一 同窗好友
吴国桢,字峙之,1903年10月21日生于湖北建始。周恩来,字翔宇,1898年3月5日生于
江苏淮安。历史的命运使两位少年成为了中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办的天津南...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24
美军“陆战一师”、“陆军第一师”、“骑兵第一师”
经常看到有铁友分不清这几支部队,今天看到有铁友说“陆战一师”并没有参加朝鲜战
争,当时在德国驻防,长津湖战役是错误的。 当然分不清楚的不止是铁友,甚至有一
些书籍都分不清,我曾经看到一本讲朝鲜战争的书说“巴顿的大红一师在长津湖战役中
几乎全灭”
我们先简单的区分一下这三支部队:
美军“陆战一师”、“陆军第一师”、“骑兵第一师”
陆战第一师标志
“陆战第一师”全称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隶属于海军的海军陆战队,该部队的
最大特点就是师下面没有旅,而且是44制编制,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主要对手是小鬼子
,《太平洋》说的就是这支部队。长津湖战役中,由于陆战一师长期和小鬼子打仗,所
以熟悉东方人的凶猛,不像其他美军部队马上溃退,而是顽强组织抵抗,在长津湖战役
中重创志愿军,自身也损失非常大。后参加了越战和海湾战争。
美军“陆战一师”、“陆军第一师”、“骑兵第一师”
陆军第一师标志
“陆军第一师”全称是“美国陆军第1步兵师”,现在改编为“第一机械化步兵师”,
隶属于陆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红一师”,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诺曼底登陆中的“
奥马哈”海...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398
25
1914年6月底,巴尔干半岛上的那声枪响,让世界跌入了无底的黑暗。如果按照很
多人的说法,把二战视为一战的下半场,那么整个20世纪的悲剧,就是以这声枪响报幕
的。
无数个微小的外力都可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让流血漂橹的恶战无从发生。如果奥匈
王储的车队没有走错路,如果威廉二世没有生而残疾以致性格乖戾,如果把握全局的俾
斯麦能够多活几年……看到了这么多的偶然性,会觉得寻找历史这匹疯马奔跑轨迹的必
然规律,是一件很令人绝望的事。
而一百年前的这场战争,又是多么无聊、无谓和无趣啊!复盘1914年的那手牌,当
时的政治家们似乎打出的是最烂的一种选择,告诉后人愚蠢可以兴致勃勃地走到多远。
一战留给我们的只有遗体,没有遗产。它是一把锈钝的凿子,野蛮雕刻着未来的样子,
把很多精致和浪漫凿成了一地碎片。无数人的生命被白白践踏了,即便那些幸存者,脸
上也刻着委屈和凄凉。
本可逃过的刺杀
遭暗杀前夕,斐迪南大公给三个孩子发了一封电报:“妈妈、爸爸感觉很好,期盼
下周二回家。”
潘多拉之盒的开启者是一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他暗杀了访问波斯尼亚省萨拉
热窝市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当然,王储选择1914年...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周有光:苏联瓦解20周年记
http://hx.cnd.org/?p=110956
苏联的忽起忽落,不但是俄罗斯的大灾难,也是沾染苏联病毒的许多国家的大灾难
。这场大灾难使俄罗斯和沾染苏联病毒的许多国家总共发生非自然死亡接近两万万人。
苏联瓦解已经过去20年,苏联病毒还在继续蔓延。人类是有记忆的动物。”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苏联瓦解20周年,岂可不记?
俄罗斯历史素描
俄罗斯历史分期:(1)基辅罗斯:公元862年北欧瓦朗人在诺夫哥罗德建立政权,
882年成立大公国基辅罗斯。(2)金账汗国(1243-1502):1237年蒙古人成吉思汗的孙子
拔都占领伏尔加河下游,建立金帐汗国;16世纪初斯拉夫人摆脱蒙古统治。(3)沙皇帝
国(1547-1917):1547年伊凡雷帝(1533-1584在位)自称沙皇;1721年彼得大帝(1689-
1725在位)改称帝国,实行西化,扩张疆土。一次大战惨败,帝国覆灭。(4)苏联(1917-
1991):1917年成立苏维埃俄罗斯共和国(苏俄),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
盟(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5)俄罗斯联邦,1991年独立,放弃专制,改行民主。
苏联领导人:...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zero7 (007),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28 21:52:22 2016, 美东)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摘要: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取得4项历史性成就是奇迹;更奇的是,他完全是用业余时间
来探索科学的。本文着重从其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奇迹的源泉。爱因斯坦的
非凡创造力,不仅来自他对自然奥秘的惊奇和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更来
自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统一性的信念,以及
来源于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文章随后简要介绍了爱因
斯坦在第二个高峰期(1915—1917)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认为他一生中至少有8项成
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文章最后着力展示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为和平、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理想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人民苦
难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奇迹年 双重奇迹 两个高峰期 独立批判精神 自然界统一性 人格魅力
一 双...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8
谎言一、苏联的解体是美国和平演变的结果
不错,二战结束后,为了遏制斯大林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燎原之势,以美国为
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朝鲜、越南、中东、非洲等地与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社会主
义发生了激烈的代理人战争。在欧洲、古巴等地进行着严重的军事对抗。由于核武器的
出现使现代战争很难使获胜方全身而退,所以为了全面战胜对手,美国除了与苏联进行
热战、冷战之外,还实施了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和平演变战略又称超越遏制战略,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于1950年代初提出来的。按照
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是一种和平竞赛,即以各种非暴力方式向苏联民众输出西方思
想与文化,在苏联民众接受了西方的思想与文化之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经由苏
联人民自己的手发生和平变化,从而达到从内部瓦解苏联共产主义的目的。
应该说,苏联的最终解体,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肯定起了作用,但这种作用却绝非人们
想象的那样大,因为:
1、苏联一直实行严格的新闻封锁政策,能够通过人员交流、报纸、电台、电视台接受
到“美国文化教育”的人非常有限;而苏联的媒体对民众的思想灌输却是全面的每时每
刻的。
2、在美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同时... 阅读全帖
w*j
发帖数: 6104
29
马克思主义著作表
著作名 作者 完成年代
出版社
1 神圣家族 Karl Marx(1818-1883) 1844  
人民
Friedrich Engels(1820-1895)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Karl Marx 1844 1
人民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Karl Marx 1845 2 人民
4 德意志意识形态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1846
3 人民
5 哲学的贫困 Karl Marx 1847   人...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有关苏联(俄罗斯)的几个谎言
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2101278-1.shtml
楼主:2015年前11个月 时间:2015-12-16 10:36:00
谎言一、苏联的解体是美国和平演变的结果
不错,二战结束后,为了遏制斯大林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燎原之势,以美
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朝鲜、越南、中东、非洲等地与以苏联为代表的东方社
会主义发生了激烈的代理人战争。在欧洲、古巴等地进行着严重的军事对抗。由于核武
器的出现使现代战争很难使获胜方全身而退,所以为了全面战胜对手,美国除了与苏联
进行热战、冷战之外,还实施了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和平演变战略又称超越遏制战略,由美国国会议员杜勒斯于1950年代初提出来的。
按照尼克松的解释,和平演变是一种和平竞赛,即以各种非暴力方式向苏联民众输出西
方思想与文化,在苏联民众接受了西方的思想与文化之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经
由苏联人民自己的手发生和平变化,从而达到从内部瓦解苏联共产主义的目的。
应该说,苏联的最终解体,美国的和平演变战略肯定起了作用,但这种作用却绝非
人们想象的那样大,因为:
1、苏联一直实行严格的...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3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冠的落地——俄国二月革命
王冠的落地——俄国二月革命
来源:军事史林 作者:碧剑锋 时间:2017-10-10
4 0 俄罗斯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timg (2).jpg
二月革命后,尼古拉二世先被软禁在沙皇村,后来又被转移到叶卡捷琳堡。1918年7月
17日,当白卫军逼近这座城市时,当地的苏维埃政权将他全家枪决。尼古拉二世被赶下
台时众叛亲离,是俄国民众人人唾弃的对象。但苏联解体后,经过俄罗斯新统治阶级的
包装,他重新博得了国内许多人的好感,可见西方式“民主政权”是具有阶级性的。
“最后一次野蛮的火花”
列宁曾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虽然号
称世界第五大工业国,实际上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全国人口的80%是农民,出口
额的74%是农产品和木材。同英、法、美、德等西方列强相比,俄国工业不仅技术上非
常落后,而且对外国的依赖性很大。战前俄国从外国进口的机器占37%,重要设备和车
床的自给率不到1/3。全国40%的冶金工业、50%的化学工业、90%的采矿工业和几乎
100%的石油工业都是外资。就规模来说,俄国工业只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2.7%,仅有
美...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百年之际再说苏维埃
百年之际再说苏维埃
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复杂,但归根结底是由于政权没有保持人民民主的
本质,出现了官僚化、特权化等问题。同时,政治制度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也限制了苏维
埃的作用。但是,不能由此否定苏维埃的历史意义。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
请注明来自察网(www.cwzg.cn),微信公众号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百年之际再说苏维埃
2008年9月18日,一个名为“美国国家宪法中心”的独立的非营利机构向前苏联总统戈
尔巴乔夫颁发“自由勋章”,颁奖原因是他给铁幕下的年轻人带来自由和民主。老布什
作为颁奖嘉宾参加该仪式。但是,前苏联民众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正相反。1996年6月
,俄罗斯进行总统选举。由于改革失败,俄罗斯经济凋敝,民怨沸腾。前苏联总统戈尔
巴乔夫跃跃欲试,大有“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感觉。他来到他的故乡罗斯托夫市和
他任职8年的斯塔罗普省举行竞选演说。但是,出乎戈尔巴乔夫和随行的西方记者意料
,在自己的“大本营”,戈尔巴乔夫受到的是民众的冷遇和指责。人们攻击戈尔巴乔夫
给俄罗斯人带来的“自由”、“民主”,公开怀念...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童小溪:世界非殖民化和西方福利国家化——“十月革命”的重要遗产
1917年“十月革命”以及苏联在74年之后的解体,是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英国马
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将20世纪命名为“极端年代”。[1]随着这“极端年代”
一天天远去,诸多事件的历史意义也展露出来。
若在更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回顾20世纪,就不难发现,“十月革命”和苏联经验所造成的冲
击遍布全球,影响深远。今天,苏联已不复存在,苏联影响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消失
了。但是,苏联的遗产却继续保留在广大的亚非大陆。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苏联模
式曾一度是许多不发达国家羡慕和效仿的对象,是非殖民化的现实选择。因此,“十月革
命”和苏联经验对世界非殖民化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个更容易被忽视的领域是:“十月革命”和苏联经验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冲击。“
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了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时代
。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恰逢世界经济大萧条,西方发达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尖锐化。
以罗斯福“新政”和美国“瓦格纳法案”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改良,正是
由此开始。“二战”后欧洲的重建...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4
第十章 光照帮在行动
(接前文)
在俄罗斯推行共产主义
在雷米训练列宁成为俄国共产主义革命的领导人之前,光照帮早就派共产主义者同盟的
资深会员摩西‧赫斯做俄国的工作。犹太教拉比安特曼在他的书中说,为了避开
人们的注意力,赫斯假装和马克思、恩格斯闹翻,去做另外极其秘密和重要的事情,推
动世俗复国主义(正统犹太教相信宗教复国主义,而不是世俗复国主义),以及俄国的
共产主义。赫斯推动俄国共产主义项目的代号叫作“亚力山大”。
安特曼博士说,赫斯的曾祖父就是秘密的沙巴蒂信徒。1798年,德国科隆市重新对犹太
人开放,赫斯的家族在科隆定居了下来。当时德国的科隆市,特利尔市(马克思的出生
地),波恩市(赫斯的出生地),缅因滋市等城市都是光照帮的热窝。
赫斯家庭和沙巴蒂主义渊源很深,他成为法兰克主义者是非常自然的,他家里很富裕,
过着法兰克主义者的放荡生活。而马克思的爷爷还是正统犹太教的拉比,他的父亲在年
轻时被法兰克主义者拉下了水,马克思的岳父也是秘密法兰克主义者。
前面提过,法兰克本人被软禁在波兰修道院的时候就派信使和俄国接触,要帮助沙皇推
翻波兰政府,他还造谣说他的女儿是俄国女皇的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铁血费力克斯”的爱与恨
关于“铁血费力克斯”的爱与恨:对捷尔任斯基的争论为何依旧
2018年6月24日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Felix Dzerzhinsky,1877-1926)是苏联反情
报部门的第一任负责人,但时至今日仍然能在俄罗斯人中间引发争议。许多人认为他是
一位民族英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应对上世纪20年代初的“红色恐怖”负责。
试想一下,一个19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小男孩,来自波兰贵族家庭并受过良好的教育
,身边有8个兄弟姐妹。他们生活在小村庄中,他喜爱自己的亲人,虔诚地信奉上帝,
他甚至想过成为一位天主教神父。这个安静的天主教男孩后来却成为一个冷酷无情的无
神论革命者和刽子手。他就是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上世纪20年代时,他曾在
给姐姐的一封信中写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谁的名字给我更可怕了。”
从被监禁到手握重权
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1914年。图片来源:档案照片 费利克斯·捷尔任斯基,1914
年。图片来源:档案照片
1895年,捷尔任斯基加入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团体。当局以参与革命活动为由将这名年
轻人从中学驱逐出去,他从此开始了与沙皇俄国政权的长期斗争(...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汉10年式75山炮
日本41式山炮,则是民国初期到抗战结束之前国军各派系部队山炮的中坚力量,也是我
国自产数量最大的山炮。
****************************************************************************
***
到日俄战争之前,日军才开始大量装备自己组装生产的31式山炮。
在日俄战争中,基层日军对老旧的31式山炮极不满意。这种山炮属于19世纪末期过时的
产品,虽然也采用后膛装填,却没有制退机构,这导致炮的射速极低,每分钟仅仅2,3
发。
而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山炮都采用了先进的退管装置,每分钟射速高达10发甚至更多。
火炮的射速是非常重要的,31式火炮射速还不到敌人火炮的三分之一,岂不是3门炮才
能抵得上别人一门好。
除了射速低下以外,31式火炮各方面技术都已经落后,射程极近,经常被不知道哪里飞
来的俄军炮弹击毁,火炮重量偏大,炮弹威力偏小,看来被淘汰是必然的了。
31式山炮在日俄战争中,相对俄军的三英寸火炮不占任何优势,也从未在炮战中占过上
风。要知道,俄军因为是固守,火炮的数量是远远不如日军的,就这样尚且无法取得炮
兵上的优势,如果...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极权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http://www.qinos.org/sxz1018?sn=d9852b4ca6bd28d862aed3d421245efeb0a6160a
┃Cogito, ergo sum.
┃我思,故我在。
极权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张千帆/文
一.引言
二十世纪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极端世纪。在一些国家,自由民主得到建立和巩固;在
另一些国家,专制主义登峰造极。第一次世界大战拖垮了沙俄帝国,并于1917年建立了
第一个极权国家——苏联。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法西斯几乎同时在欧洲大陆和日本
崛起,再次把世界带入大战的深渊。二战结束后,苏联控制或影响下的中东欧、古巴、
中国、朝鲜等国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先后建立了极权体制,为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
了深重灾难。1966年在中国爆发的“文革”就是极权体制肆虐的后果之一,至今正好是
半个世纪。对于今日仍在求索如何走出这种体制的中国而言,尤有必要探讨极权主义的
建构、结构与解构机理。
极权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最深刻的政治革命,其原始目的是以国家机器来改造人
性。在此之前,任何政府——不论是民主还是专制——都只是专注于管制人民的行为,
极权主义还要管束人民的思...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3063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一篇知乎上的文章[中英文版]
This is the article I wrote yesterday, first posted Chinese.
是啊,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邪教。
在70多年前,中国处于长期半分裂状态,美英法德俄意日等在中国都有区域代理人。中
华民国中央政府受制于不与国家配合的地方军阀,国家连铁路在地方省份上的口径都无
法统一时,中国孱弱无力。我们作为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政治实体,却被西方看作是下
等人,愚昧的低级动物时,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内战结束中国的这个状态。
所以,在除台湾外的基本的国家统一下,中共有了它的第一个原罪:中央集权。
在60多年前,除了中国仅承认的西方殖民地香港和澳门,两个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城市土地外,中共驱逐了所有的境外资本势力、特工与军队。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迫
使自己的老师,苏联共产党,从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的旅顺特别区撤军的时候,不惜与全
世界两大霸权国家美国和苏联同时交恶,被全世界进行经济封锁,中共才终于结束了作
为列强的傀儡而存在。无论是西方还是苏联。在苏联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倡议被中共
拒绝后,中苏彻底交恶,紧接着就是中共备受诟病的三年困难时期饿死成百上千万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崔永元:文革好像已经开始了!
凤凰男进来学习了
文革自杀105知识人名录
1、白辛:1920年生,吉林永吉人,赫哲族,原名吴宇洪。著名剧作家。1939年开始从
事戏剧活动,创作了多部抗日剧作。1945年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后又参加
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调到哈尔滨话剧院。他先后创作或改编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电
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焦裕禄》等。文
革开始,《冰山上的来客》被江青点名打成“大毒草”遭受批判,1966年9月白辛在松
花江边自杀。
2、曹亨闻:1910年生,浙江临海人。新闻史学家,教授。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新闻
学硕士,并参加反帝大同盟,宣传抗日。1939年起一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主讲中
国和外国新闻史。文革中被诬为“英国间谍”,遭迫害,1968年6月19日自杀。
3、陈邦宪:1914年生,江苏嘉定人。著名医学教授。193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
学部,在重庆等地从事医务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卫生局防疫保健处处长。1947年
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随后回国,任圣约翰大学教授、仁济医院院长。1954
年起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主...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0
2014年06月16日17:24
1914年,欧洲局势动荡,国与国之间的平衡与牵制即将被打破……
战前九位欧洲君王大聚会
前排中间英王乔治五世。前排左侧西班牙的阿方索。前排右侧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后
排左一挪威国王哈康七世。后排左二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德。后排左三葡萄牙的曼努埃
尔二世。后排右三德皇威廉二世。后排右二希腊国王乔治。后排右一比利时国王阿尔贝
一世。
协约国·大英帝国:英王乔治五世
英王乔治五世:1910年5月英国君主爱德华七世去世,乔治登基。一战期间乔治五世多
次到前线慰问,因此深受人民爱戴。
协约国·大英帝国:英王乔治五世
英王乔治五世与德皇威廉二世骑马照。欧洲王室成员间的家族关系使一战前的欧洲国家
关系更为紧张。英王乔治五世是德皇威廉二世及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兄,乔治五世
、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妻子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辈。
协约国·大英帝国:大卫·劳合·乔治
大卫·劳合·乔治(1863年1月17日-1945年3月26日),英国自由党政治家,在1916年
至1922年间领导战时内阁。劳合·乔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大英帝国击败德国及
其盟友,这是他做过的事情当中...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1
2014年06月20日16:22
本组图讲述的是,一战期间各国民众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战争中的媒体和舆论。
战前动员
一战开战前,在英法德等后来的主要参战国,都出现了颇受所在国公众欢迎的预测战争
爆发的文学作品。然而热衷谈论战争的人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并不深。这是一幅“别看了
,快去帮忙吧!”的广告。
战前动员
当时英国、德国等国的政要乃至军界人士都清楚战争的惨烈性,各国的战争动员都很不
足图为战争一开始,多伦多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征兵广告。图为战争开始时德国家庭主妇
和她们的子女在排队领配给券。
战前动员
法国的兵员虽多但质量实在糟糕,德国军力更显精良但士兵总数更少且新兵普遍未经过
严格训练,至于英国,战备物资的储备非常短缺,这也使得军界里的一些人一直到大战
爆发都在努力避免冲突发生。图为1914年8月,门庭若市的多伦多征兵署。
战前动员
图为1914年在滑铁卢火车站,面容严肃的亲属正在与两位来自Household营的即将奔赴
前线的士兵告别。
战前动员
图为为鼓励市民参军,军方将一辆马克I型的坦克陈列在了市政厅的门口,供市民们随
意参观。
战前动员
图为送别即将开赴前线的士兵。
战前动员
图...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列宁的几个人生侧面
周树山 爱思想网
二十世纪临近最后十年,苏联瓦解,东欧巨变,冷战结束,人类的乌托邦试验宣告失败
。被极权主义刻意隐瞒的历史在重重雾障中隐现真身,人们对历史真相的追问和探求愈
发强烈。原来被奉为神明的“革命导师”走下神坛恢复了真实面目,以下是十月革命的
领导者,创建苏联的列宁的几个人生侧面。
列宁的妻子和情人
列宁的妻子名叫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是一名布尔什维克,比列
宁大一岁,和列宁一起从事反抗沙皇政府的斗争,陪同列宁一起过流放的生活。从他们
后来的回忆来看,这种流放不仅不可怕,甚至还很惬意。在西伯利亚,他们可以读书、
写作、散步、打猎,可以接见自己的同志,在瑞士,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到
任何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去读书,做研究,甚至还可以住进高山疗养院,从来没受到
秘密警察的盘查和纠缠,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为他们提供了推翻本国政府的自由。列宁
的妻子后来患了甲亢,眼睛外凸,从照片来看,她本就算不得美女,她一想到自己看起
来像一条鱼,心里就非常难过。而她从事革命工作的秘密代号就叫“鳗鱼”。从前,列
宁的姐姐安娜在一封信中曾说她像“鲱鱼”,革命胜利后,另一位去克里姆...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1917年2月3日因德国使用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多只船只被击沉,美国与德国断交。2
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破获的齐默曼电报,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
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根据,于4月6日向德国宣战。
齐默尔曼电报(又译齐默尔曼字条、森马门电报、齐默曼电报,德语:Zimmermann-
Depesche)是一份由德意志帝国外相阿瑟·齐默尔曼于1917年1月16日向德国驻墨西哥
大使海因里希·冯·厄卡德特发出的加密电报。
电报内容建议与墨西哥结成对抗美国的军事联盟,但被英国40号办公室截获。该电报内
容于1917年3月1日被公开后,引起美国各界的愤怒,促使同年4月6日美国向德国宣战。
电报内容
被破解并翻译为英文的齐默尔曼电报。
德文原文
“ „Wir beabsichtigen, am ersten Februar uneingeschränkten U-Boot
-Krieg zu beginnen. Es wird versucht werden, Amerika trotzdem neutral zu
halten.
Fü...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44
来自主题: Salon版 -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zero7 (007), 信区: Physics
标 题: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28 21:52:22 2016, 美东)
爱因斯坦奇迹年探源
摘要: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取得4项历史性成就是奇迹;更奇的是,他完全是用业余时间
来探索科学的。本文着重从其成长过程和历史背景来分析产生奇迹的源泉。爱因斯坦的
非凡创造力,不仅来自他对自然奥秘的惊奇和敢于向传统与权威挑战的反叛精神,更来
自他那深邃的哲学思考——来源于理性论哲学家斯宾诺莎的自然界统一性的信念,以及
来源于经验论哲学家休谟和马赫的怀疑精神和独立批判精神。文章随后简要介绍了爱因
斯坦在第二个高峰期(1915—1917)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并认为他一生中至少有8项成
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文章最后着力展示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为和平、自由、民主和人权的理想所作的不懈努力,以及对中国人民苦
难的深切同情。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奇迹年 双重奇迹 两个高峰期 独立批判精神 自然界统一性 人格魅力
一 双...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636
45
10月10日,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宣布发现了一艘英国一战沉船,这艘船名为“曼陀
拉”号,于北大西洋海底8000英尺(约合2483米)深处被发现。“曼陀拉”号沉于1917
年2月9日,与上月发现的英国二战沉船仅相距100英里(约合161千米),且两艘船同样
都是被德国潜水艇击沉的,“曼陀拉”号上载有价值约1200万英镑的白银。
船上白银价值超过1200万英镑
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的一名发言人称,1917年出航时,“曼陀拉”号装载了在
当时价值11万的白银。根据1917年的银价推算,当时装载的白银约有17吨,按照如今的
银价,这些白银的价值超过1200万英镑。
“曼陀拉”号属于英印蒸汽航海公司,这与上月奥德赛公司发现的另一艘沉船“盖
尔索帕”号同属一家公司。这艘船于1917年2月4日从伦敦出发前往加尔各答,不料这竟
成了它最后的一次航行。
据奥德赛公司介绍,当时船上共载有18名乘客,165名船员以及各种货物,大卫·
芝华士任当时的船长,而他也正是苏格兰威士忌“芝华士”创始人芝华士兄弟的侄子。
在出航4天之后,“曼陀拉”号在北大西洋被德国潜艇的鱼雷击中,沉入大西洋底,幸
运的是船上大部分...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46
一百多年前,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上空出现。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的
出现,到苏联、中共等共产党政权的建立,共产主义思潮曾泛滥一时。人类意识形态领
域形成了共产极权制与民主自由制两大绝然对立的阵营。
一百多年的历史显示,共产红潮所到之处,伴随着战乱、饥荒、屠杀和恐怖。共产运动
重创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造成了一亿人的非正常死亡,更多人遭受肉体与精神的苦难
。“人间天堂”的假说,将十几亿人带入了“人间地狱”。其对信仰的迫害、对道德价
值的摧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恶劣而深远的影响。
共产主义学说和共产党体制,本是人类在过去探寻出路,希冀化解危机。但事实证明,
它非但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反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把人类引向毁灭。
在共产主义逐渐瓦解的今天,仍有不少人对此种学说抱有幻想,甚至有人抵制它的消亡
,共产主义思潮在自由社会中仍以不同方式出现。因此,辨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杜绝共产思潮之祸害,对所有国家和个人都至关重要。
一、共产主义的产生
共产主义的出现和传播与人类社会的两个重大变化有关。其一是工业革命。在工业化国
家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每次都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共产主义会卷土重来吗?
DAVID PRIESTLAND
英格兰牛津——“乌拉!乌拉!乌拉!”的声浪犹在我的耳畔,那是神色坚定、身穿灰
色军装的士兵回复指挥官的问候——“祝贺伟大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70周年!”
那是1987年,当时我在莫斯科当交换生。11月那个寒冷的早晨,我前往高尔基大街,观
看军事方阵向红场前进。年轻的军人向列宁墓致敬,一排苏联和外国政要在观礼。这个
看来令人印象深刻的阅兵式展示的是共产主义继往开来的革命干劲及其全球影响力。
时任苏联领导人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在讲话中谈到了一个复
兴1917年价值观的运动,观礼的左翼领导人包括非洲人国民大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的奥利弗·坦博(Oliver Tambo)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的亚西尔·阿拉法特(Yasir Arafat)。横幅中有诗人弗拉基米尔·马雅
可夫斯基(Vladimir Mayakovsky)的句子:“列宁活过,列宁活着,列宁将永远活着!
这个说法显得很假,因为苏联当时的经济...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9698
48
大苹果活动看板(5/16)
May 18, 2015, 12:14 PM

戏剧·表演
New York City Ballet: La Sylphide
★★★★★
当晚,纽约市芭蕾舞团将首次公开演绎经典芭蕾舞剧《白仙女》(La Sylphide)。
时间:5月16日晚8点、17日下午3点、23日下午2点和晚上8点、24下午3点。
地点:林肯中心大卫·科赫剧院(David H. Koch Theater)。
地址:20 Lincoln Center Plaza, New York。
交通:搭乘1号线地铁到66街-林肯中心站。
费用:29美元到164美元不等。
网站:nycballet.com。
Free Annual Memorial Day Concert 国殇日年度免费音乐会 ★★★★★
每年,纽约爱乐乐团(New York Philharmonic)都会在国殇日长周末举办免费音
乐会,纪念所有为美国捐躯的阵亡将士。当天晚上,音乐总监艾伦·吉尔伯特(Alan
Gilbert)将担纲指挥,爱乐乐团将倾情演绎贝多芬的《埃格蒙特序曲(Egmont
Overture)》以及肖斯塔科维... 阅读全帖
O**********n
发帖数: 5504
49
来自主题: Seattle版 - 有人7月4号去狮子会的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國際獅子會
國際獅子會標誌
宣言 "We Serve"
创立时间 1917
性质 世俗的服務性社團
总部 Oak Brook, IL
成员 1300萬
网站 http://www.lionsclubs.org/
太平山獅子會
沙田坳道獅子亭下,半島獅子園內的國際獅子會標誌
澳門国际狮子会
國際獅子會(英語:Lions Clubs International)於1917年由茂雲鍾士(Melvin
Jones)成立,是世界最大的服務組織,總部設於美國。擁有46000個分會及140萬個會
員,會員分佈於世界193個國家。
目录 [隐藏]
1 入會資格
2 分會
2.1 拓展
2.2 澳大利亚
2.3 国际大会
3 狮子会游行队列
4 少獅會
5 香港青年獅子會
6 主要舉辦的活動類型
7 冷知识
8 參見
9 外部链接
[编辑]入會資格
任何人士皆可加入其屬會 但是必須合乎以下資格:
在社會上具有良好的名聲
具有良好品格
已經到達法定年齡
接受邀請
遵守總會的憲章及規定
[编辑]分會
狮子会成立于美國伊利诺斯州的橡木溪。
在192...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aquarius923 (aquarius0205),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及获奖理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0 14:53:55 2012, 美东)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
《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
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
》、《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