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1917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x*******n
发帖数: 969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金一南讲座:苦难辉煌
杨奎松评《苦难辉煌》: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历史
从没有想过会读金一南的书,因为我们的专业原本差别很大。他在国防大学战略教
研部任职,从发表的文章看,主要做的是时政评论性质的工作;我则做的是实证的历史
研究。两项工作性质和方法差距很大,原本有点风马牛不相干。知道金出版有《苦难辉
煌》一书,[1]书店里简单翻过,因为发现是纪实文学体,文字、史实随性发挥,观点
及资料引证又全无出处注释说明,因此也没有动过去读的念头。
所以会想到必须要读一下金书,是因为今年纪念共产党诞生九十周年,许多报刊杂
志和电视台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做纪念文字或片子,一些编辑记者把他们写好的稿
本发来请我帮忙在史实上“把把关”,意外发现其中许多错误如出一辄,十分雷同。细
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们这些出错的文字,大都是从金书中抄来的。为此我不得不上网
把金书相关章节找出来看了一遍,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历史!
我最初看到金书是在书店小说散文一类文学书里面,想来作者出版这本书时应该也
没有想要当历史书来出。既然是文学书,自然也就像“××演义”一样,不应当被人们
当成历史书来读。奇怪的是,今年网上...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1406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armerson (农村出生的人),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试论俄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之失策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8 11:37:36 2014, 美东)
http://www.maguang.net/archives/102
提要:对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史学界鲜有争议,认为和约的签订给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以暂时的喘息机会,避免了政权的过早夭折,是俄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但笔
者对之表示怀疑。实际上,通过对和约签订前俄德双方的国情和国际局势的分析,通过
对和约带给俄德及其他国家的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和约的签订是俄国外交政策
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关键词:布列斯特和约 列宁 国际局势外交失误
试论俄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之失策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4级历史学基地班,马光)
1917年11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1918年3月3日,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为了争取时间巩固政权,与同盟国的德、奥、保、土四国集团签订了停战和
约——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标 题: 百年北大中文系 百位知名毕业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8 22:25:24 2010, 美东)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
节列数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
8000多名
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
进修教
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
个历史
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
位著名
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
许多优
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
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
个领域
的平衡。广义...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1406
4
http://www.maguang.net/archives/102
提要:对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史学界鲜有争议,认为和约的签订给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以暂时的喘息机会,避免了政权的过早夭折,是俄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但笔
者对之表示怀疑。实际上,通过对和约签订前俄德双方的国情和国际局势的分析,通过
对和约带给俄德及其他国家的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和约的签订是俄国外交政策
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关键词:布列斯特和约 列宁 国际局势外交失误
试论俄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之失策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4级历史学基地班,马光)
1917年11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1918年3月3日,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为了争取时间巩固政权,与同盟国的德、奥、保、土四国集团签订了停战和
约——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对此,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它虽然是一个“不幸的
和约”,但是和约的签订使苏俄退出了一战,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从而得以集中力量解
决国内的政治经济问题和准备反击外国武装干涉;这是一种革命的妥协,是为了以后更
容易地战胜强盗,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利用帝国主义...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5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sulian1977/200908/0815_77
浅谈《布列斯特和约》与列宁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与
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和和约。十月革命胜利后
,列宁认为,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迅速同各交战国缔
结和约。1917年12月3日,苏俄同德国的谈判在布列斯特开始。1918年3月3日与德国签
订《布列斯特和约》。依约,苏俄丧失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和白
俄罗斯一部分共计约占100万平方公里领土;向德交付60亿马克赔款。1918年11月13日
,苏俄政府利用德国在大战中的失败宣布废除该和约。(1)
以上史实相信大家都非常了解,那么今天我想就这个条约谈几点我自己的观点。
第一、关于俄国军队战斗力的问题
我们知道,在和约签订谈判时,德国代表团端出了要永久占领苏俄的波兰、波罗的海沿
岸地区和白俄罗斯和里夫兰一部分领土的兼并的要求,布尔什维克的党中央发生了意见
分歧。以列宁为代表的主和派的主...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6
十月革命百年!俄官网放旧照追忆历史
2017-11-07 08:53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本就尖锐的社会矛盾。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历2月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俄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图为
1917年2月,在圣彼得堡市内街道的路障旁驻防的军队士兵。(图片来源:俄罗斯社会
政治史档案馆网站)
二月革命爆发后,出现了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并立的特殊局面。在二月革命后,到十
月革命爆发前的时间里,俄国国内社会秩序动荡。图为1917年7月彼得格勒的一次群众
集会被临时政府军队开枪驱散。(图片来源:俄罗斯社会政治史档案馆网站)
图为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参加革命的赤卫队在斯莫尔尼宫(背景中的三塔建筑)广场
前展示他们的武器。在革命期间,斯莫尔尼宫被选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运动指挥部
。(图片来源:俄罗斯社会政治史档案馆网站)
另一张拉近镜头的照片中,可见赤卫队装备的武器细节。(图片来源:俄罗斯社会政治
史档案馆网站)
图为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扛起标有“共产主义”标语,在莫斯科街头行军的士兵。(
图片来源:俄罗斯社会政治史档案馆网站)
图为十月革命期...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7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诸神的末日:一战欧洲战场碎影
2014年07月29日13:55
1918年,意大利战线上的意军重炮。
1917年,比利时伊瑟河上的一座德国的观察哨。
1917年,伊瑟河前线防空洞前的德国军官。
一架坠毁的德国水上飞机。
1919年,城市外围的战壕和铁路。
1918年,西线战场的一座堡垒内,德国军官正在读书。
1917年,西线附近,正在军训的德国空军人员。
1916年,西线的德国步兵在汲水。
1916年,西线后方的德国军营。
1918年,德国腓特烈港的一架水上飞机撞上了建筑物。
1915年,德国U型潜艇在大西洋击沉了协约国的商船。这就是一战时期德国的无限制潜
艇战。
1917年,德国军舰上的官兵正在晨练。
1917年,德国海军的潜水员。
1918年,德国军官在一座房子前。
1918年夏,德国军官在一座房子里集会。
1918年,西线的一名德国军官骑在一头死的野猪上。
1918年,德国空军军官和家人一起野餐。
1918年,德国军官在汉诺威第5航空培训学校里。
1915年,德军在西线施放观测气球。
1918年,西线法军的自行高射炮。
1916年,西线的一座德国鸽舍。当时信鸽仍是重要的通讯手段。
1916年,西线德军的一座移...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2177
8
来自主题: Joke版 - 民国新年 zz
一 从冰心回家看民国春运
1929年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十四,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冰心准备从北京回家过
年。
冰心为什么这么早就要赶回去呢?原因有三:
第一,她接到了父亲发来的电报,得知母亲病重,急于回去照顾病母。
第二,当时是国民党执政,国民政府继北洋政府之后,又开始了一轮废除农历、取
消春节的运动,年假只在元旦时放,到了除夕和大年初一还要照常上班,最多只象征性
地给两天假期,冰心要想跟父母过一个团圆年,是不能等到除夕才回去的。
第三,民国交通落后,路上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只有提前动身,才能及时抵达。
至于民国交通有多落后,我们看看冰心在旅途上总共花了多少时间就知道了。
你知道,冰心祖籍福建,但她的家人却不在福建,而是在上海定居——冰心的父亲
谢葆璋已经从海军部次长的位置上退休,在上海法租界租了一幢小洋楼,跟妻子、儿孙
和仆人们住在一起。
从北京到上海,路程不能算远,坐飞机的话,最多两小时就到了,就是乘坐火车,
也用不了太多时间。但是中国航空起步太晚,普通人要到抗战胜利以后才有坐飞机旅行
的可能,所以冰心只有坐火车。问题是在1929年冬天,蒋介石的中央军跟冯玉祥的西北
军之间正在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9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
节列数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
8000多名
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
进修教
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
个历史
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
位著名
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
许多优
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
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
个领域
的平衡。广义上说,凡是曾在中文系就读或任职者,都是校友,但限于篇幅、资料等原
因,这
里只收录在本系的本科与研究生毕业,或者曾在本系就读过的。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的很
多知名
学者,也都是本系的毕业生,由于前面已另有专门章节述及,此处也就不再...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0
金雁:许诺与变形
经济观察报
“社会主义”的提法和理论并非马克思所创建,从19世纪20年代圣西门、欧文等人
提出“社会主义”并进行“小范围生态化”试验以后,人们对它寄予了太多理想主义的
想象。社会主义是一个容量很大的概念,世界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和理论
,但无疑都是人们对美好社会和公正原则的向往。在为它奋斗的人们心目中,它是劳动
者的政权,是各民族人们的乐园,它意味着更大的自由,更广泛的民主和自治,更公平
的分配原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上层”和“下层”之分,没
有上司和下属之分,在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294页)。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1917年十月革命在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但革命前的理想主义在革命后很快就发生了执政党的实用主义蜕变。别尔嘉耶夫
曾经深刻地指出这一点。他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出批评,认为其中有很多乌
托邦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指出,俄国革命的悲剧绝不能用过于相信乌托邦、过分执着于
理想主义来解释,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悲剧与权欲...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金雁:许诺与变形 (一)
金雁:许诺与变形
经济观察报
“社会主义”的提法和理论并非马克思所创建,从19世纪20年代圣西门、欧文等人
提出“社会主义”并进行“小范围生态化”试验以后,人们对它寄予了太多理想主义的
想象。社会主义是一个容量很大的概念,世界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和理论
,但无疑都是人们对美好社会和公正原则的向往。在为它奋斗的人们心目中,它是劳动
者的政权,是各民族人们的乐园,它意味着更大的自由,更广泛的民主和自治,更公平
的分配原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上层”和“下层”之分,没
有上司和下属之分,在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294页)。

按照教科书的说法,“1917年十月革命在俄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但革命前的理想主义在革命后很快就发生了执政党的实用主义蜕变。别尔嘉耶夫
曾经深刻地指出这一点。他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出批评,认为其中有很多乌
托邦的东西;另一方面又指出,俄国革命的悲剧绝不能用过于相信乌托邦、过分执着于
理想主义来解释,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马克思主义。乌托邦的悲剧与权欲...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老毛破三千溃兵的考证
萧三的回忆是有的,记载在他写的“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一书当中,不过他写的是
四千人而非三千人。
1990版高菊村主编的“青年毛泽东”里对此事的记载是引用老毛的同学周世钊在1958年
的回忆,和邹蕴真1977年的回忆。周世钊回忆中没有说人数,只说了是第八师王汝贤的
部队。日期是1917年11月20日前后。
这些不同人物的回忆都可以相互印证。
我上边说了,施拉姆那段是对溃兵事件真实性的侧面支持,表明老毛当时是有能力组织
学生军采取必要行动的。同样贴出的老毛在湖南一师的履历也是这个原因。事实上老毛
是学生会主席。
从编制上说,三千溃兵不等于三千支枪。满编的现代军队能有三分之一的枪就已经不错
了。刚刚打了败仗逃跑的兵还能剩下多少武器更值得怀疑。
而且溃兵跟正常的军队不能比,从纪律士气到组织性都是如此。可以类比一下古代非职
业的军队很容易发生炸营这类事情。
我的观点是:此事为真。溃兵人数有待进一步考证。
从学校背景上说,当时担任校长的孔昭绶注重军事训练,抄段网上搜来的:
“此人曾两度担任一师校长(中途曾因反对袁世凯,遭到袁的全国通缉而去职)。因为
曾留学日本学习教育学,孔昭绶在第一师范推行的教... 阅读全帖
n*****1
发帖数: 1329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boy1 (newbo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列宁是德皇威廉二世的间谍,与魔鬼勾结,颠覆祖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8 13:15:51 2012, 美东)
十月革龘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列宁在德国威廉皇帝的支持下发动的一场政变。1917
年3月(俄历2月)沙皇就退位了。十月革龘命不是推翻帝制,而是布尔什维克向二月革
龘命建立的临时政府武装“夺权”,向立宪会议夺权,是一场武装政变。
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回忆说:“我把列宁带进了欧洲著名的、有影
响的社会民龘主党人的圈子中,照顾他,全面帮助他,从而使他牢牢地站立了起来。”
列宁到了欧洲,没有在第二国际那些著名活动家中找到朋友。他与德国皇帝的情报人员
建立了联系。列宁走到这一步,是有思想基础的。他哥哥是个民粹派。民粹派认为:“
目标是正确的,手段可以忽略不计”。从涅恰耶夫(民粹派推崇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和
恐怖主义者)开始,“革龘命策略中就允许使用最不道德手段。”[2][13] 我引用下面
这些材料,不是要贬低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一月剧变与内战:“苏维埃政权反对‘普遍、直接、平等、秘密的’选举的斗争”
事实上,所谓十月革命后相对平静的政局,即苏维埃政权“凯歌行进”的局面,正是在
这场“一月剧变”后被打破的。俄国的国内矛盾自此迅速尖锐化,不久就爆发了大规模
的残酷内战。关于这场内战各种“官书”上有着许多定义,但是列宁1919年致罗日科夫
的一封私人信件有个坦率的说法值得一提:列宁认为当时的内战是“苏维埃政权反对‘
普遍、直接、平等、秘密的’选举的斗争,即反对反革命立宪会议的斗争”,“这是资
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世界性大崩溃,无论在哪个国家,没有国内战争就不会
有进步。情愿者命运引着走,不情愿者命运拖着走。”
“十月革命”后最初两个月苏俄实际上没有军队,似乎也不需要军队。马克思以来的社
会主义者都一贯反对“常备军”,民兵代表革命,常备军代表反革命,这种理念甚至可
追溯到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但1918年1月15日,在“一月剧变”后仅十天,苏俄政
府即颁布了建立红军的法令。法令仍许诺“在不久的将来实行全民武装代替常备军”,
但很快这个“不久的将来”就被证明无限遥远。二月革命以来布尔什维克最积极提倡的
“士兵民... 阅读全帖
n*****1
发帖数: 1329
15
十月革龘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列宁在德国威廉皇帝的支持下发动的一场政变。1917
年3月(俄历2月)沙皇就退位了。十月革龘命不是推翻帝制,而是布尔什维克向二月革
龘命建立的临时政府武装“夺权”,向立宪会议夺权,是一场武装政变。
普列汉诺夫和列宁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回忆说:“我把列宁带进了欧洲著名的、有影
响的社会民龘主党人的圈子中,照顾他,全面帮助他,从而使他牢牢地站立了起来。”
列宁到了欧洲,没有在第二国际那些著名活动家中找到朋友。他与德国皇帝的情报人员
建立了联系。列宁走到这一步,是有思想基础的。他哥哥是个民粹派。民粹派认为:“
目标是正确的,手段可以忽略不计”。从涅恰耶夫(民粹派推崇的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和
恐怖主义者)开始,“革龘命策略中就允许使用最不道德手段。”[2][13] 我引用下面
这些材料,不是要贬低列宁的人格。不能把列宁当做一个普通间谍看待。他不是一个小
特务,而是一个大策略家。诚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列宁“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什么都干得
出来,如果有必要,他甚至可以同魔鬼结盟”。[3][14]
列宁真的和魔鬼结盟了。
2007年底,德国《明龘镜周刊》第50期以列宁和德皇威廉二...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陀螺司机论斯大林
斯大林其人
1913年的一天,在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首都维也纳,我正在斯柯别列夫的寓所喝茶。斯
柯别列夫是巴库一个富裕的磨坊主的儿子,他当时在念大学,是我政治上的追随者。几
年后,他变成了我的敌人,当上了临时政府的部长。我们一边喝着浓郁的俄罗斯茶,一
边谈话,话题自然是关于推翻沙皇制度的事。突然,没有听到任何敲门声,门就一下打
开了,接着出现了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个子不高,瘦瘦的,有着一副黑灰色的面孔,上
面长着一些明显的麻子。来者手里拿着一只空杯子。他显然没有料到我在房间里,他的
目光露出一种不友善的神情。陌生人喉音浓重地嘟哝了一声,勉强算是问候,然后走到
茶炊跟前,默默地接满茶,又默默地走了出去。我疑惑地看了斯柯别列夫一眼。 “这
是高加索人朱加施维里⑴,我的同乡。他刚刚进入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想必已在他
们那里扮演一个角色。” 这个人给我的印象是模糊的,但这印象又是绝非一般的。是
否是因为有了后来的那些事件我才这么说呢?不是的,如果真是这样,恐怕我早就把他
忘得一干二净了。悄然的出现和突然的离去,目光中的先验的敌意,吐音不清的问候,
尤其是脸上的那种阴森的沉思神情,分明给人一种不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牧川 | 拉美之鉴 :私有化与国有化之争的实质是国家主权之争
点击:352 作者:牧川 来源:“求实之音”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17-12-29 11:
10:03
经过最近30年的实践,新自由主义及其私有化的政策在世界多个地区已经遭到唾骂
。许多国家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前苏联和东欧地区、拉美地区的许多国家旗帜鲜明地
反对新自由主义。就连西方国家的人民,也在西雅图、布拉格、华盛顿、达沃斯等地不
断举行大规模抗议示威,反对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
但是在我们国内,新自由主义及其私有化的思想在许多媒体上、学者圈内却非常吃
香。这些学者基本上都留过洋,在国外公司或者国际机构工作过,回国后有的还身居要
职。
他们极其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认为市场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市场就是上帝。他们
的理论主要归纳为三点:
一是政府必须铲除所有阻碍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实现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
也就是极端的市场化,国际国内资本自由竞争,进而让跨国公司控制国内产业;
二是政府应出售拥有的一切资产,土地、矿藏、铁路、航天、航天、军工、通信等
等,由私人资本企业来经营,政府应该越来越小,私人资本应该越来...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8
http://cul.qq.com/a/20180409/004789.htm
澎湃新闻 郑异凡 2018-04-09 08:39
[摘要]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共同赫鲁晓夫闹翻,批赫鲁晓夫的现代修正主义
,中苏两党争论得非常热闹。
借调到列斯室
赫鲁晓夫上台后出版了《列宁全集》第五版。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共同赫鲁晓夫闹翻,批赫鲁晓夫的现代修正主义,中苏
两党争论得非常热闹。在这种背景下自然对赫鲁晓夫时期出的《列宁全集》第五版产生
怀疑,认为是修正主义版。因此中央编译局奉命对俄文第五版《列宁全集》进行一次全
面普查。
1965年秋中央编译局结束了在北京通县徐辛庄小营村的“四清”,准备组织队伍去昌平
小汤山继续搞“四清”。我被指定担任某大队“四清”工作队队长,正准备行装出发的
时候,突然把我留下,借调到列宁斯大林翻译室去参加对《列宁全集》俄文第五版的普
查工作。
我1959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历史系毕业,我的毕业论文是论述1925年俄共党内以季诺
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的,那时中苏关系很好,写作论文过程中能够进
入学校附近的苏联科学院图书馆查阅图书,我在其东方...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9
清末民初汉冶萍公司与八幡制铁所比较研究
李海涛
——以企业成败命运的考察为核心
内容提要: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重要钢铁企业。清末民初,两
家企业呈现出一成一败的迥异命运。就先天发展条件而言,两家企业各具优势,也各有
不足,并不必然决定此后的命运。抛开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不论,汉冶萍公司
和八幡制铁所命运各异,应从更宏阔的国家层面考察。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政府无
法持续有效提供钢铁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扶植政策,使汉冶萍不得不直面激烈的市场
竞争。然清末民初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有效需求十分有限,汉冶萍不得不转而依靠日本
市场,最终沦为日本钢铁产业的附庸。相比之下,日本政府自始至终大力扶植八幡制铁
所,推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加之日本工业化迅猛发展,为八幡制铁所的发展提供了充
足的市场空间。这为八幡制铁所的经营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扶植力度大小和市场环
境优劣是导致两家企业一成一败命运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汉冶萍公司 八幡制铁所 钢铁工业 政府政策 市场环境
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同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著名钢铁企业,前者被视为“中国钢铁
工业的摇篮”,[1]后者... 阅读全帖
J*V
发帖数: 3150
20
来自主题: CanadaNews版 - 陀螺司机论斯大林
斯大林其人
1913年的一天,在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首都维也纳,我正在斯柯别列夫的寓所喝茶。斯
柯别列夫是巴库一个富裕的磨坊主的儿子,他当时在念大学,是我政治上的追随者。几
年后,他变成了我的敌人,当上了临时政府的部长。我们一边喝着浓郁的俄罗斯茶,一
边谈话,话题自然是关于推翻沙皇制度的事。突然,没有听到任何敲门声,门就一下打
开了,接着出现了一个我不认识的人,个子不高,瘦瘦的,有着一副黑灰色的面孔,上
面长着一些明显的麻子。来者手里拿着一只空杯子。他显然没有料到我在房间里,他的
目光露出一种不友善的神情。陌生人喉音浓重地嘟哝了一声,勉强算是问候,然后走到
茶炊跟前,默默地接满茶,又默默地走了出去。我疑惑地看了斯柯别列夫一眼。 “这
是高加索人朱加施维里⑴,我的同乡。他刚刚进入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想必已在他
们那里扮演一个角色。” 这个人给我的印象是模糊的,但这印象又是绝非一般的。是
否是因为有了后来的那些事件我才这么说呢?不是的,如果真是这样,恐怕我早就把他
忘得一干二净了。悄然的出现和突然的离去,目光中的先验的敌意,吐音不清的问候,
尤其是脸上的那种阴森的沉思神情,分明给人一种不安...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主题:胡适的亲情与爱情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
【要点1】中国人所争取的第一个自由不是信仰或言论自由,而是婚姻恋爱的自由,从
《孔雀东南飞》到《三言二拍》,从杜十娘到巴金小说《家》的三兄弟,这些小说描述
的都是少男少女怎样在父母之命、旧传统中争取恋爱婚姻的自由。在亲情和爱情的冲突
中引发“孝”与“不孝”的讨论,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爱情向亲情抗争的做法是不
受中国社会肯定的。
【要点2】胡适在近代中国提倡解放妇女、婚姻自由,有个人自由和个人尊严,但唯独
不能解放的是他自己。他解放了千千万万的思想,但自己的婚姻却是“吃人礼教”底下
的祭品。他奉母命走入传统婚姻与发妻江冬秀白头到老,而深爱他的女友韦莲司终身未
嫁。在此基础上,胡适的婚姻几乎成了近代思想史上严肃的课题,我们要讲的不是八卦
,而在这样的冲突里如何选择。
【要点3】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止于书信往来。韦莲司终身未嫁,深爱胡适,照
顾其赴美留学的女友曹珮声,与发妻江冬秀相处和睦。1960年75岁的韦莲司从美国搬到
一个小岛上,用毕生积蓄成立胡适基金会。1962年胡适去世,韦莲司写信给长子胡祖望
:“在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主题:胡适的亲情与爱情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
【要点1】中国人所争取的第一个自由不是信仰或言论自由,而是婚姻恋爱的自由,从
《孔雀东南飞》到《三言二拍》,从杜十娘到巴金小说《家》的三兄弟,这些小说描述
的都是少男少女怎样在父母之命、旧传统中争取恋爱婚姻的自由。在亲情和爱情的冲突
中引发“孝”与“不孝”的讨论,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爱情向亲情抗争的做法是不
受中国社会肯定的。
【要点2】胡适在近代中国提倡解放妇女、婚姻自由,有个人自由和个人尊严,但唯独
不能解放的是他自己。他解放了千千万万的思想,但自己的婚姻却是“吃人礼教”底下
的祭品。他奉母命走入传统婚姻与发妻江冬秀白头到老,而深爱他的女友韦莲司终身未
嫁。在此基础上,胡适的婚姻几乎成了近代思想史上严肃的课题,我们要讲的不是八卦
,而在这样的冲突里如何选择。
【要点3】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止于书信往来。韦莲司终身未嫁,深爱胡适,照
顾其赴美留学的女友曹珮声,与发妻江冬秀相处和睦。1960年75岁的韦莲司从美国搬到
一个小岛上,用毕生积蓄成立胡适基金会。1962年胡适去世,韦莲司写信给长子胡祖望
:“在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 阅读全帖
d*********t
发帖数: 4393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ixonixon (laoni),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彭晓光论中国自由派:不懂中国历史 陷入百年边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6 15:08:01 2011, 美东)
——辛亥百年、苏联解体二十年、建党九十年与中国模式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上主张
完全“融入”所谓的(以美国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主张
抽象为“普世价值”,以宗教般的虔诚来信奉,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界问题与中国问
题的唯一标准。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对立面,也对中国青
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他们大多数
是片面的文科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文艺腔”色彩
,其对国家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26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w***f
发帖数: 20
27
转自天涯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上主张
完全“融入”所谓的(以美国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主张
抽象为“普世价值”,以宗教般的虔诚来信奉,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界问题与中国问
题的唯一标准。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对立面,也对中国青
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
。他们大多数是片面的文科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
文艺腔”色彩,其对国家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币金融的本
质、国际军事及国际战略的理解,甚至不如众多的普通网友。
中国自由派偏执的信条,知识结构的重大缺陷,扮演 “公共知识分
子”与“意见领袖”的强烈愿望,再加上几乎连一分钟都不愿停止的 表达冲动,导致
了他们一系列曲解历史、曲解现实的表述,一再出现在中国的公共话语体系中。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今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九
一八事件...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6240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ongkongl (lkk),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彭晓光论中国自由派:不懂中国历史 将陷入百年边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7 10:31:32 2011, 美东)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
度,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上
主张完全“融入”所谓的(以美国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
主张抽象为“普世价值”,以宗教般的虔诚来信奉,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界问题与中
国问题的唯一标准。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对立面,也对中
国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他们大
多数是片面的文科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文艺腔”
色彩,其对国家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币金融的本质、国际
军事及国际战略的理解,甚至不如众多的普通网...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29
http://www.yzhg.org.cn/text.php?artid=155&keyword=
关于一战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著作宏多,史家已有定论。但该战对中国历史的影
响,中外学界少有涉及。且歧见杂存。误解甚深。本文作者近年来广访美,德,法,英
,中(包括台湾)多种档案,力求正本清源,拨误归真。现谨将一得之见,求教同人。
得失与否,尚请方家指正1。
本文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一战的爆发
不仅标志着旧世界体系的崩溃,它的爆发正值当时中国社会的新旧交替,承前启后,天
命维新之时。因此为学贯中西,深谙国际事务的新一代中国人如顾维钧,王正廷,梁启
超,梁士诒等提供了在世界舞台是折冲樽俎的大好机会,同时也为中国人寻求新的国家
认同及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平台。在一战期间,国人在思想,学术上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放眼世界,在政治上大胆探索,不具一格,在外交上大胆进取,灵活多变,书写了不
仅中国甚至世界外交上壮丽的篇章。同时也正式宣告中国人也彻底走出“天朝大国”天
下唯我独尊的封闭心态,以穷则变,变则通的认识角逐世界,寻找一个新的国家认同及
形象。
哈佛大学著名...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8614
30
②辛亥革命后一些民用工业也同军火工业一样转到了北洋军阀手中,成为北洋军阀
统治下的官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12年统计,在中国煤矿生产中,除了帝国主义
势力外,官僚资本在投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912年,全国机械采煤量为四十一万六千
五百多吨(不包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采煤量),官僚资本用官办、官商合办等手段控制
了煤的机械开采量的82.2%。1916年控制了开采量的79.3%,直到1919年以前,官僚资
本控制的煤开采量都在70%以上。①
在职官僚凭借其政治特权办了许多企业,并且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如北洋官僚徐世
昌、黎元洪、朱启钤等以私人的名义,经营山东中兴煤矿。他们凭借着政治上的特权,
在运费和税率上比其它煤矿取得许多“优待”,从而攫取了巨额利润。据统计,1914年
,中兴煤矿帐面盈利与资本的比例为9.1%,1918年就上升为46.4%,1920年达到69.2
%的高额利润。②其他大官僚控制的正丰、长城、宝华、烈山、贾汪等煤矿,在此期间
也获得了巨大利润。
袁世凯、周学熙等人在清末就创办了北洋机器局、滦州煤矿,以后还控制了井陉煤
矿,又开办了启新洋灰公司、北京...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31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2
二战结束后,西方学术界开始研究极权主义和威权主义。他们描述极权主义的特点是:
高度技术理性的统治权不受限制地被领导者个人操控,鼓动社会革命,热衷社会动员和
控制,一元化的政治结构,单一的意识形态统治等等;威权主义则是其专制程度比极权
主义温和,政治结构具有不充分的多元化,意识形态则是多种理念的混合,不搞政治动
员和群众运动等等。前者如斯大林苏联和二战时期的德国与意大利;后者如当时的西班
牙和葡萄牙。
其实,20世纪的最典型的极权主义是党国体制的横空出世。党国体制是一种变相的政党
制度,其本质是一党凌驾于国家和法律之上、党国一体的极权专制制度,其特点是党在
国之上、领袖在党之上的一党专政。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和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就是最具典型、最富特点、最具影响、最富危害的党国体制。
列宁:苏联党国体制开创者
列宁是党国体制的开创者,这就是他创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它是共产党凌驾于国家之上
、“直接凭借暴力而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的极权主义政治制度。所谓无产阶级专政,
1919年,列宁解释为“一党专政”。他说:“我们所依靠的就是一党专政,而且我们绝
不能离开这个基地。”意大...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3
列宁承认:允许选举,我们全都会被赶下台
苏联粮食专政:调动精锐部队对付农民
作者:金雁
按:就这样,1920年以来,先后是工人、军队,更不用说农民,第一次明确无误地反对
布尔什维克。列宁承认,此时如果“允许苏维埃自由选举,可以肯定,他们全都会被赶
下台”。布尔什维克原来以为,在1917年支持过他们的工人阶级肯定会毫不动摇地继续
支持他们对付农民,但是事实使他们懂得,只有“专政”才能拯救革命,确切地说,才
能拯救他们自己。
“红色共和国”的覆灭
在对待波罗的海水兵的问题上。众所周知,十月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士兵,而士兵中最“
亲布尔什维克”的骨干力量是水兵。根据传统的说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那一炮
,就是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水兵打出的。1918年布尔什维克在立宪会议选举中只得了24
%左右的全国选票,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军队的支持:赞成布尔什维克的选票在
北方战线是61%,在西方战线是67%,波罗的海舰队是57.5%,彼得格勒卫戍部队是79.2%
,莫斯科卫戍部队是79.5%。当时为了争取农村的选票,列宁还特意指示给水兵们放假
,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布尔什维克做宣传。
由于波罗的海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后来人们用来称呼“十月革命”的“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之说,考诸历史,这话最早
出自托洛茨基。他下面还有一句话:“开辟了铁与血的新纪元。”后来人们却不提了。
但他是在二月革命后从国外侨居地回国时说这番话的,那时还未发生十月事件,他指的
就是二月革命,但是“铁与血的新纪元”真正到来,却是“一月剧变”后的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俄国历史进程中的“新纪元”问题
1917年革命对于俄国与世界的巨大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这一过程中的关注点,不
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看法。1990年代初“剧变”发生时,由于容易理解的原因,俄国
人的关注点在于“十月”,而且对“十月”的看法明显地两极化:旧体制的维护者仍然
认为它是“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历史新纪元”,而变革的推动者则认为它是布尔
什维克搞的一场非法“政变”,给俄国和世界带来了长远的灾难。实际上,后者同样认
为“十月”是个“新纪元”,只是负面意义上的新纪元而已。当时的资料披露水平与人
们的心态还不足以使对这一事态的研究具有长时段大纵深的水平,无论作为开创社会主
义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告诉我,共产主义去哪儿了
1917年俄国革命的起点是幻象与盼望,终点却是恐怖与战争。100年后,一些国家如中
国仍以此为基础。这一意识形态究竟走向了何方?
Kommunismus-Ausstellung (Pressefoto Bundesstiftung Aufarbeitung/picture-
alliance/akg-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对权力的幻想总是反映在艺术与文化中。前苏联斯大林时期,1930
年代曾计划修建一座巨大的宫殿(如图)。二战中该计划暂停,而到了1957年,也就是
斯大林死后四年,该工程被其继任者赫鲁晓夫叫停。
但自1917年俄国革命以来,共产主义时期的痕迹仍大量存在。在过去或者现在仍是马列
主义的国家,社会主义建筑影响着城市的风格。比如,所谓的平板楼,千篇一律,千楼
一面。幸好粉刷上色彩缤纷的外墙漆,投资改造成宜居的住宅楼,才让东德成片的平板
楼告别了历史的灰色。
模板城市
回首共产主义初期的建筑风格,无论在美学还是政治上都最雄心勃勃。经典的例子是柏
林的前斯大林林荫大道(现在的卡尔·马克思大道和法兰克福大道),还有艾森许滕斯
塔特市。后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苏共革命百年兴亡探源(1/4)
临时政府部长在开会,工农赤卫队冲进去逮捕他们,革命就成功了。
引言
2017年是“俄共十月革命”100周年,苏联解体26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9周年。
回首这百多年,人类最大的人为祸患除两次大战外,就是随之而出的两个党国:苏联社
会主义共产党国(1917-1991)和纳粹国家社会主义党国(1933-1945)。
纳粹党国1945年被反法西斯盟军消灭,党魁希特勒自杀身亡,再也没有获得过合法地位
。而共产党政权危害之深、流毒之广、牺牲之巨、时间之长都远超纳粹帝国。共产党政
权1991年在苏联东欧崩溃后,仍在个别国家肆虐,剥夺无辜者尊严和生命,危害世界和
平,特别是在中国大陆,共产党独裁更显出穷途末路的垂死挣扎。
俄罗斯驻华使馆2013年3月为配合习近平接班后首次访俄,开了中文腾讯微博帐户,被
线民骂帖挤爆,有人要求俄国:“把你们不用的害人主义收回去,把抢占中国的领土还
回来”。中共和民众在国家道路认知上的矛盾日趋尖锐。出路何在?唯有遵行普世价值
,实施宪政民主,台湾的民主化过程是个可兹借鉴的模式。
美国首都华盛顿临近国会山的一个街心公园矗立着一座3米高的“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
碑”(V...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7628
37
——辛亥百年、苏联解体二十年、建党九十年与中国模式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上主张
完全“融入”所谓的(以美国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主张
抽象为“普世价值”,以宗教般的虔诚来信奉,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界问题与中国问
题的唯一标准。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对立面,也对中国青
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他们大多数
是片面的文科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文艺腔”色彩
,其对国家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币金融的本质、国际军事
及国际战略的理解,甚至不如众多的普通网友。
中国自由派偏执的信条,知识结构的重大缺陷,扮演 “公共知识分子”与“意见
领袖”的强烈愿望,再加上几乎连一分钟都不愿停止的 表达冲动,导致了他们一系列
曲解历史、曲解现实的表述,一再出现在中国的公共话语体系中... 阅读全帖
k*******l
发帖数: 698
38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
度,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上
主张完全“融入”所谓的(以美国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
主张抽象为“普世价值”,以宗教般的虔诚来信奉,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界问题与中
国问题的唯一标准。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对立面,也对中
国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他们大
多数是片面的文科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文艺腔”
色彩,其对国家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币金融的本质、国际
军事及国际战略的理解,甚至不如众多的普通网友。
中国自由派偏执的信条,知识结构的重大缺陷,扮演 “公共知识分子”与“
意见领袖”的强烈愿望,再加上几乎连一分钟都不愿停止的 表达冲动,导致了他们一
系列曲解历史、曲解现实的表述,一再出现在中国的公共话语体系中。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今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一百...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259
39
——辛亥百年、苏联解体二十年、建党九十年与中国模式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 上
主张完全“融入”所谓的(以美国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
主张抽象为“普世价值”,以宗教般的虔诚来信奉,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 界问题与
中国问题的唯一标准。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对立面,也对
中国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他们大多
数是片面的文科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文艺腔”
色彩,其对国家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币金融的本质、国际
军事及国际战略的理解,甚至不如众多的普通网友。
中国自由派偏执的信条,知识结构的重大缺陷,扮演 “公共知识分子”与“意见
领袖”的强烈愿望,再加上几乎连一分钟都不愿停止的 表达冲动,导致了他们一系列
曲解历史、曲解现实的表述,一再出现在中国的公共话语体系中。
...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824
40
——辛亥百年、苏联解体二十年、建党九十年与中国模式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
,政治上主张多
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 上主张完全“融入
”所谓的(以美国
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主张抽象为“普世价值”,以宗教
般的虔诚来信奉,
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 界问题与中国问题的唯一标准。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
式与中国发展道
路的对立面,也对中国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他们大多
数是片面的文科
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文艺腔” 色彩,其对国家
民族独立自主、
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币金融的本质、国际军事及国际战略的理解,甚至不
如众多的普通
网友。
中国自由派偏执的信条,知识结构的重大缺陷,扮演 “公共知识分子”与“意见
领袖”的强烈愿
望,再加上几乎连一分钟都不愿停止的 表达冲动,导致了他们一系列曲解历史、曲解
现实的表述,一
再出现在中国的...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39
41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318773.sht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
度,
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上主张
完全
“融入”所谓的(以美国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主张抽象
为“
普世价值”,以宗教般的虔诚来信奉,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界问题与中国问题的唯一
标准
。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对立面,也对中国青年一代的爱国
主义
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他们大
多数
是片面的文科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文艺腔”色彩
,其
对国家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币金融的本质、国际军事及国
际战
略的理解,甚至不如众多的普通网友。
中国自由派偏执的信条,知识结构的重大缺陷,扮演 “公共知识分子”与“
意见
领袖”的强烈愿望,再加上几乎连一分钟都不愿停止的... 阅读全帖
u**c
发帖数: 17972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sc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MiscNews
标 题: [ZGPT]苏联承诺归还中国领土为何不兑现:当时翻译错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28 01:18:27 2011, 美东)
编者按:“加拉罕宣言”不具有正式的国际法意义,它是用一种政治鼓动的形式,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一种(从民族主义角度来说)愚弄。苏俄日后并未兑现“加拉罕宣言”,斯大林对此的解释是,当时的法文文本翻译错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九十周年的纪念,这个党在发起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都是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和农民,但今天他们的成员已经涵盖了中国所有的阶层,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共产革命”曾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三大革命之一,和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还有二十世纪的“俄国十月革命”并列。
那么当初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们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呢,这还是从“俄国十月革命”来讲起。
解说: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当时因为通讯原因,中国对此反应很慢,首先向国内发出这一消息的是北洋政府驻俄公使刘镜人,1917...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3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44
但是列宁对当时的形势估计是片面的,他只是重点考虑了当时俄国的国内情况,没有完
全认识到美国参战给同盟国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德国政府内部以及德奥之间的分歧,并
巧妙地加以利用,而是力主俄国单方面做出退让。因此说这个策略是在紧急情况下的一
种失误性选择。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签订和约前的德国情况和当时的国际局势。
早在和约签订之前,德国就曾经积极同俄国单独媾和,以便在西线集中所有的军队同英
法决战,取得主动后再反过来进攻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如意算盘,德军最高统帅部的
鲁登道夫采取了有意的冒险行动,诱使俄国人上钩即退出战争。除坚守他们的防线外,
德军停止了东线的一切军事行动。这样,1917年后的东线实际上是半战半休。为加速使
俄国退出战争,鲁登道夫还安排反对战争的尼古拉·列宁和一批革命家经德国从瑞士到
波罗的海小口岸城市扎斯尼茨,再从那里赴瑞典的马尔默。在德国的请求下,由瑞典政
府把他们运往芬兰(当时属俄国)。就这样,列宁才于4月16日回到彼得格勒。德统治集
团这一态度和行动表明了它迫切希望俄国退出战争,待它在西线胜利之后再返过头来收
拾苏俄。
德国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这是由其国...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5
列宁承认:允许选举,我们全都会被赶下台
苏联粮食专政:调动精锐部队对付农民
作者:金雁
按:就这样,1920年以来,先后是工人、军队,更不用说农民,第一次明确无误地反对
布尔什维克。列宁承认,此时如果“允许苏维埃自由选举,可以肯定,他们全都会被赶
下台”。布尔什维克原来以为,在1917年支持过他们的工人阶级肯定会毫不动摇地继续
支持他们对付农民,但是事实使他们懂得,只有“专政”才能拯救革命,确切地说,才
能拯救他们自己。
“红色共和国”的覆灭
在对待波罗的海水兵的问题上。众所周知,十月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士兵,而士兵中最“
亲布尔什维克”的骨干力量是水兵。根据传统的说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那一炮
,就是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的水兵打出的。1918年布尔什维克在立宪会议选举中只得了24
%左右的全国选票,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军队的支持:赞成布尔什维克的选票在
北方战线是61%,在西方战线是67%,波罗的海舰队是57.5%,彼得格勒卫戍部队是79.2%
,莫斯科卫戍部队是79.5%。当时为了争取农村的选票,列宁还特意指示给水兵们放假
,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布尔什维克做宣传。
由于波罗的海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震撼世界的十部电影|纪念十月革命
2017-11-02 08:39:31 来源:国际红色通讯 作者:IRN
点击:2095 评论: 1(查看)
0
为纪念和庆祝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00周年以及1905年的群众起义,从2月到11月,
洛杉矶工人中心(L.A. Workers Center)和好莱坞进步组织(Hollywood Progressive)每
月将放映一部苏联经典电影。这十部电影都堪称史上最伟大的政治题材电影。
俄国革命百年电影展放映计划:
2017年2月24日:
《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OCTOBER/TEN DAYS THAT SHOOK THE WORLD)
打不开?请点击
为了纪念1917年的二月革命,我们首先将放映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1927年这部作品开头时推翻沙皇的经典片段。
《母亲》(MOTHER)
打不开?请点击
随后放映的是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Vsevolod Pudovkin)1926年的电影。这部电
影改编自马克西姆·高尔基(Maxim Gorky)的同名小说,讲述了1905年革命期间一位革
命意识觉醒了的中年...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7
https://www.1xuezhe.exuezhe.com/QK/art/605629
第一作者:尹广明
作者简介:尹广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350
人大复印:《中国现代史》2016 年 07 期
原发期刊:《近代史研究》2016 年第 20162 期 第 39-55 页
关键词: 远东华人/ 内务人民委员部/ 中苏交涉/
摘要:1937年底至1938年上半年,苏联以巩固边防安全为由,清肃远东地区“不可靠”
民族,半年内罗织罪名抓捕中国人1万余名,远东华人群体为之震怖。中国驻苏使领机
构要求停止滥捕,但苏联态度强硬。中方虽与苏方进行了艰苦交涉,但时值全面抗战爆
发不久,国民政府渴望获得苏联援助,故在交涉过程中投鼠忌器,亦未向国内媒体透露
苏联在远东排华之事。为尽量减少华侨所遭痛苦,最后只得寻求妥协办法。不过,经两
国交涉,且因国际形势变化,苏方态度有所软化,并最终下令停止从远东地区强迫迁移
中国人,准许他们“自愿”迁往新疆,但这种所谓“自愿”迁移本质上依然带有强制性
。已被定罪的华人多数并未因中苏交涉而被释放,其中更有3000多人被处决。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一战百年策划:战争改变女性
2014年07月22日20:48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男人们都上了战场,很多人长眠他乡。女人们
开始独立持家,她们制造炮弹、开有轨电车、焊接金属……也有一些女人上了战场,成
为护士或者战士。战后,她们中的大多数人立即失去工作,在一夜之间回到厨房。尽管
如此,一战仍然改变了女性的生活。
战争爆发后,各交战国都有大量妇女自愿参战。一开始,各国政府都不知道如何应付她
们的热情。一开始法国和德国不许妇女参军。英国于1917年创立陆军、海军、空军中的
女兵部队,美国女人也在这一年上了战场。图为英国陆军女兵。供图:Gettyimages/
CFP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女性服役是一项大胆的尝试。她们在所有服务单位中的一个共
同的愿望,就是填补男性遗留下来的职位。战场上,英国皇家女子空军部队的机械师在
修理Avro-504飞机。供图:Gettyimages/CFP
英国皇家女子空军女兵在白金汉宫前准备参加一个为战争女工举行的活动,此图为1919
年一战刚刚结束后拍摄。
在美国,13000名妇女首次应招入伍,成为美国海军以及海军陆战队成员,也有一少部
分人成为美国海岸警卫队队员。...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9
2015年10月28日15:26
一战期间,德军在西线战场上用喷火器清理战壕。
一战期间,美军正在使用对空监听器。这种监听器是通过收集空中飞行器发动机的声音
来识别空袭的。这种对空监听设备在二战中被各国广泛应用。
1915年,加利西亚地区(现分属波兰和乌克兰),一列奥地利军队的装甲列车正在休整
。装甲列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美国内战,在一战中被广泛应用。中国军阀内战时期各方
也采购了装甲列车投入到作战中。
1918年,一名德国士兵正在为一列380mm德军列车炮组装弹药。这列编号为SKL/45的“
兰格马克思”的列车炮是由克虏伯设计的,可以射击750公斤的炮弹,射程为34公里。
1917年11月,意大利乌迪内附近的村庄内,意大利军队正在部署巨型榴弹炮。一战中交
战双方都制造了口径和杀伤力惊人的大炮。
一战中德国制造过最大的列车炮是“巴黎大炮”,它的射程达到了惊人的130公里,这
门火炮因曾在德国境内炮击了巴黎数次而得名。“巴黎大炮”在其秘密图纸被公布前是
全世界军工业的“未解之谜”。
一战开始时,双方的飞机都只用于侦查,双方飞行员在天空中只能互相啐吐沫,扔砖头
或互相打手枪丢手榴弹。但随着战...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50
胡志伟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先生应香港大学校监、港督葛罗斯汾之邀前往发表演说。当何
东爵士陪同中山先生进入大礼堂时,全体学生与来宾起立鼓掌欢迎,达数分钟之久,且
挥动帽子,欢呼声与拍凳声夹成一片。港大学生会主席何世俭首先致欢迎词云:“用任
何言语介绍孙中山先生皆无必要,因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就是中国的同义字,孙中山先生
的经历如用书本记载下来,无疑的将是最吸引人的事迹,如果爱好自由是伟大的考验,
那么孙中山先生将与伟大共存,因此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么一位中国的伟人,一个
真正的君子,和一个胸怀广阔的爱国者”。 (1)
这是上世纪20年代,居住香港的知识份子对孙中山先生的评语。 17年后,在陪都重庆
的国民政府明令全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再过16年,毛泽东主席发表《纪念孙中
山先生》(2)一文,盛赞他“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
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
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
的。”对于他的缺点,“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