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 发帖数: 6673 | 1 看摆渡:
李际均,战略学博士生导师、陆军中将,现已退役。1934年5月生于哈尔滨,后迁居黑
河、齐齐哈尔、锦州,定居长春。1950年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春加入中国人
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先后担任师、团司令部参谋,军事科学院研究室主任,陆军师长、
军长,机械化集团军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88年被授予陆军
中将军衔。担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北京大
学兼职教授。主要著作:《论战略》、《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理论与战争实践》、
《军事科研思考与学术对话》、《中国军事思想传统与防战略》(单行本,美国陆军战
争学院出版)等)。
咱也不说他以后的成绩,那都是以后的事。16岁参军,几个月后,17岁入朝。新兵,能
干啥?我老岳父是16岁当兵,搞无线电的。18岁入朝,通讯兵,起码还能拉个电线什么
的,他们一排人最后只剩下三个。
李际均我看也就是个勤务员之类。
我尊重老一代的牺牲,但人老了,就要实事求是,别被人利用了。 |
|
j******n 发帖数: 1568 | 2 tg继续这样放任收入差距拉大, 将来中国就只有阶级仇, 没有民族情了. 至于什么异族
迁居, 通婚, 共同富裕就扯得更远了, 汉族内部都搞不定呢, 还谈什么异族. |
|
S*******C 发帖数: 7325 | 3 ☆─────────────────────────────────────☆
milkswan (好花堪折直须折) 于 (Tue Apr 13 11:56:57 2010, 美东) 提到:
看摆渡:
李际均,战略学博士生导师、陆军中将,现已退役。1934年5月生于哈尔滨,后迁居黑
河、齐齐哈尔、锦州,定居长春。1950年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春加入中国人
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先后担任师、团司令部参谋,军事科学院研究室主任,陆军师长、
军长,机械化集团军长,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88年被授予陆军
中将军衔。担任中国《孙子兵法》研究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北京大
学兼职教授。主要著作:《论战略》、《军事战略思维》、《军事理论与战争实践》、
《军事科研思考与学术对话》、《中国军事思想传统与防战略》(单行本,美国陆军战
争学院出版)等)。
咱也不说他以后的成绩,那都是以后的事。16岁参军,几个月后,17岁入朝。新兵,能
干啥?我老岳父是16岁当兵,搞无线电的。18岁入朝,通讯兵,起码还能拉个电线什么
的,他们一排人最后只剩下三个。
李际均我看 |
|
j****e 发帖数: 12067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乔一),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吴光伟一生敬慕毛泽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21 10:37:36 2010, 美东)
近年来,有关“吴光伟事件”被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其中不乏借此对毛泽东进行人
格攻击的文字。
实际上,所谓吴光伟和毛泽东之间存在“暧昧”关系,或者说“‘吴光伟事件’是导致
毛泽东与贺子珍出
现感情危机并离婚的直接原因”的说法,只是一种主观臆断,或者根本就是一种无稽之
谈,因为哪种说
法都没有可靠的证据和事实作为支撑,根本经不起推敲。
笔者的看法是,毛和吴确实有过愉快的合作。毛泽东对于吴光伟这位年轻漂亮,见
多识广且受过
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素养的新女性无疑心存好感,而吴光伟也的确对毛泽东这位气度非
凡、纵横捭阖
而且文采飞扬的的中共领袖一直怀着一种敬慕的情感。
说到吴光伟,有关文章有这样的记述:名吴广惠,又名吴宣晨,英文名为LiLi(莉莉),
所以又叫吴
莉莉。吴光伟1911年出生于河南,两岁时随父母迁居北京。父亲当时是 |
|
x***u 发帖数: 6421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umu (朽木☀江湖夜雨十年灯),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三线建设的决策过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 23:17:23 2010, 美东)
揭秘:毛泽东提出“三线”构想的深层原因
2010年11月03日 09:56:11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红墙知情录(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尹家民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红墙知情录》(全三册)作为《红墙见证录》的姊妹篇,以亲历者的口述,知情
者的笔录,平实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重大决策的幕后
故事,重大时刻的动人细节。
以下为《红墙知情录(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节选。(孙琳)
1964年的一天,毛泽东站在巨幅中国地图前问周恩来:“你说的那个地方叫什么名
字?”周恩来回答道:“那里荒无人烟,只有漫山遍野的攀枝花……”毛泽东听罢,脱
口道:“那就叫它‘攀枝花’。”
毛泽东“三线”构想的深层原因
所谓“三线”,是毛泽东亲自划分的,他按战略地位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
和三类地区,分别简称一线、二...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6 中国文明西来说
作者:粤若稽古
一、考古学发达以前的中国文化西来说
1.埃及说
1654年,德国耶稣会教士基尔什尔(A. Kircher,又译祁尔歇、柯切尔)在《埃及
之谜》(Cedipi Aegyptiaci)曾论及中国文明出于埃及。1667,基尔什尔出版了《中国
图说》(China Illustrata),认为《圣经》所载闪的子孙率埃及人来到中国,传授了古
埃及文字,中国人学的并不全,自己又加上一些创造,结果成为另一种文字系统即汉字。
“古代中国人既系埃及人之苗裔,故其书法亦一遵埃及之旧,此非指文字之结构而言,乃
指其自各种自然事物中提出之形象而言,中国人实藉此以表示其观念者也。中国文字之标
记所以与其所欲表明之事物同其数量,其故即在于此。”(转引自《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
究,1895-1949》,陈星灿,三联书店 1997年6月)
1716年,法国阿夫郎什主教胡爱(Huet,又译尤埃),根据其研究古代商业的结果
,在文字之外,又考察风俗异同,也主张中国民族起源于埃及。他说: “就吾人所有之
材料而论,埃及在东方之商业亦甚古而且盛,是吾人可以断言印度人商业之繁盛...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1374 | 7 当代种种事件不同于历史之处,在于我们不知道它们会产生什么后果。回溯既往,我们
可以评价过去事件的意义,并追溯它们相继导致的后果。但当历史正在进行时,它对我
们来说就不是历史。它带领我们进入未知的境域,而我们又难能瞥见前途是什么样子。
假如我们能够运用来自先前见闻的全部知识,把同样的事件重新经历一番,情况就会不
相同了。对我们来说,事情将会显得多么不一样,我们现在很少注重的变化将会显得多
么重要,而且往往是多么令人惊讶啊!人们从未有过这种经验,而且对历史必然遵循的
法则毫无所知,也许是一件幸事。
然而,尽管历史本身从来不会完全重演,而且正是因为事态发展并非不可避免,我们才
能在某种程序上接受以往的教训,避免相同过程的重复。人们无须成为一位预言家,才
能意识到迫在眉睫的危险。经验和利益的偶然结合,往往会向人们揭示出事件中人们还
很少了解的方方面面。
以下文字是一种经验的产物,这种经验相当近似于重新经历了一个相同时期——至少也
是对一种颇为相似的思想演变过程的再观察。虽然这是一种人们不可能在一个国家获得
的经验,但在某种情形之下可以通过长期轮流居住在不同的国家获得。尽管在绝大多数
文明国家中...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8 ☆─────────────────────────────────────☆
wewill2009 (daluobe) 于 (Fri Apr 9 17:05:59 2010, 美东) 提到:
看到维吾尔人论坛老提60年来新疆汉人从4%增到40%。
其实,汉人在那以前被赶杀了不少。比如在清朝和民国。
这里有个相关的文章。
http://hi.baidu.com/%CE%B1%BC%E4%B5%BA/blog/item/4a4c36f69fd175
a.html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2009-12-07 05:50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厉声研究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其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
之一。自古以
来,新疆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一书主编、中国
社会科学院中
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厉声研究员,从历史的角度,纵论两千多年来祖国内地与新疆的
血脉联系。
记者:新疆自古
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印度、波斯、希腊、中华四大文明荟萃于此。通过《中国新
疆历史与现状》
一书,我们知... 阅读全帖 |
|
j****c 发帖数: 19908 | 9 不止一位外来的传教士曾描绘作为农业文明城市形态顶峰的北京,极富贵族气质的优雅
与奢侈。马家良恩斯神父在1688年出版的书中说,他见到4000 名官员,“从头到脚穿
着极昂贵的紫貂皮”。即使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罗素与杜威依旧会为雕梁画栋的老北
京的缓慢节奏与吃穿的精致而震惊。
19世纪上半叶是这样一个历史时刻。欧洲、日本、俄罗斯以及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都在
力图完成现代化国家的转型,他们建立了较原来更为系统的官僚结构,以扩大税源,为
王室带来农业和贸易资源,招募更多的军队,进一步扩大疆土。而当时的中国尽管已经
危机四伏,却仍然是世界上疆域最大、统治经验最为丰富的国家,庞大的官僚系统早已
成熟井然。几千年的传统使它比任何国家更有效地实现了权力的集中。
让北京看上去恢弘而华丽的紫禁城以及众多以紫禁城为中心和模板、按定制缩小而建的
王府,正是这个官僚系统的一个部分。
对基层政权的控制和逐渐集权于中央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最重要的政治经验之一
。清朝统治者在总结历代封藩制利弊的基础上,确定“封而不建”的原则。这比明朝更
进了一步。明朝对皇子之封,还有郡国之号,到时要到所封的地方居住,称为“就... 阅读全帖 |
|
m********1 发帖数: 368 | 10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五)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里面写道:
(以下三段皆为引用)
“竹升”(或作“竹心”)者,美国土生也。老华侨们认为这类小华侨,“肚子内一无所有”。“竹节”者,唐山出世,幼年来美,“两头不通气”也。……而那些小“竹节”,则由于父亲是“美国公民”(母亲不是),取得美籍“出生纸”而旅美也。所以这些小“竹节”绝大多数都能使用中英“双语”。其天资笨拙或不愿用功的,往往双语皆不通;而禀赋卓越,又肯用功学习的,则每每两语皆精。孙中山就属于后一类。而孙逸仙这位小“竹节”之取得“美国公民权”,则通过另一管道。孙公于十三岁时(光绪五年,一八七九),随母就兄,迁居檀香山。那时的夏威夷是个红种人的独立王国。不幸老王于一八九一年晏驾。兄终妹及,夏威夷乃出了个女王。三年之后,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那一年,女王被英美德裔的白种殖民主义者篡了位,夏威夷乃变成个傀儡共和国。一九〇〇年(庚子),也就是“八国联军”侵华那一年,这个小傀儡共和国就被美国兼并了。
夏威夷既变成了美国殖民地,按美国宪法,则凡是土生的夏威夷人,也通统变成“美国公民”了。我们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并不是在夏威夷“土生”的,但是他却说...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11 陈士榘上将后来回忆说:"李德刚来到部队,提出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的条件,就是
希望有个中国女战士陪他睡觉。"不久闹出了李德骚扰女性的事件。
李德在中国的婚恋传奇
李德这个名字,人们或许并不陌生。他是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工农红军
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初期的最高决策人和领导者,曾使红军遭到惨重损失。
李德曾经传奇般地娶过两个中国女人,并生有一子。还算和谐的婚后生活和出人意料的
结局,成为他晚年抹不去的苍凉回忆。
1934年1月15日,由博古(秦邦宪,中共中央总负责人)主持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苏
区瑞金召开。会上,博古将坐在主席台中心位置的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介绍给
了大家。
为接待好这位"洋顾问",在当时苏区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专门为他在瑞金城郊盖了三居
室的住宅,一间卧室,一间会议室,一间住翻译和警卫员。房子四周是稻田,还放了几
只水鸭,人称"独立房子"。这也是人们后来称呼李德的代号。
洋顾问出洋相,博古无奈通过组织给李德找老婆
33 岁的李德精力旺盛,表现出比东方人更强烈的求偶欲望。陈士榘上将后来回忆说:"
李德刚来到部队,提出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好笑的条件,就是希望有... 阅读全帖 |
|
o****d 发帖数: 5454 | 12 鹤龄:论毛泽东与陶斯咏子虚乌有的恋情之一
如今的怪事真是特多。忽然间一阵风起,毛泽东又有一个初恋情人了。并且上了百度百
科名片。据百科名片称:毛的初恋情人姓陶名毅,字斯咏,湖南湘潭人(当时举家迁至
长沙),富商家的千金闺秀,周南女中师范科的毕业生。在周南女校,与向警予、蔡畅
齐名,号称“周南三杰”。又有“江南第一才女”之美称。其人才华横溢。身材修长,
美容貌。性好强。为当时长沙学界的风云人物,任湖南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各界联合会的
副会长(毛泽东只是理事)。
《百度名片》称,毛陶“二人曾陷入疯狂的爱情之中……1921年,中共“一大”结束后
,毛去南京与迁居南京的女友陶斯咏重叙旧情。”
《百度知道》里面更是说得活灵活现:说他们“断续有过几段恋情,多次分而复合,
1920年时还曾同居了四个月”。
《百度名片》又称:二人“后因政见不同分手……”又说陶:“后来终生未再恋爱,也
未结婚,大概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吧。”好像陶的一颗芳心就永远钉在毛的身上了,达
到了非毛不嫁的地步!
自打《建党伟业》开拍的新闻传出后,就更加神了。毛泽东这场婚外“恋情”竟然名垂
青史,成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的一...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13 《引子》: 史学界黑洞——“中华文明源流大猜想”——我猜我猜我猜猜~
数学上有过N多猜想,比如说神马欧拉猜想、哥德巴赫猜想之类。
其实,寰宇史学界也有一NB大猜想——“中国文明的起源”。此猜想曾经折磨过无
数过于智慧的脑袋,至今仍在折磨无数自以为智慧的脑袋——这也是一切“猜想”的乐
趣。
所谓猜想,一定是出乎预料的曲折。你要是直接说中国文化就源自咱脚板下面的这
敦敦实实的大地,就TM不叫猜想了。
人,总易被奇异的猜想所征服。月亮,总是因为有了负心而清高的嫦娥阿姨才美丽
,而大大小小的环形坑,总是摧毁人的梦想。生活的平淡,竟能以远古的神奇来安慰。
苛严的历史,于兹蒙上曼妙的纱衣,仿佛异域舞娘一般迷醉。
如果你今天猛然见到某种“中华文明外来说”,Baby,不必惊骇不必沸腾,正所谓
“其所由来者渐矣”。一切此类说法不过是前人无数璀璨的牙慧之一而已。
关于此问题,西方的牛人大大们曾经提出过N多牛逼理论。
被圣经世界观统治的大脑们,发现到这世上居然还活生生地存在着如此发达而迥异
的文明,他们第一反应是难以理解(那时还没有黑洞理论),晕过之后就尝试把中华文
明解释到他们所理解的世界观里面去。所以,...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14 其次,“四等人”的划分在客观上是对前代民族融合成果的一种认同,其对中华民族的
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五代至辽金时期是我国民族分布格局再次发生巨大变化和
出现第二次民族融合的时期。伴随着以契丹为主体建立的辽朝、以女真为主体建立的金
朝对中国北部的有效统治,我国北方民族之间的融合不断持续着。一方面将契丹、高丽
、女真、渤海等划为汉人,不仅是对这些民族融合结果的一种承认,另一方面也为这些
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不仅如此,元王朝的出现,打破了五代宋辽
金时期长期分裂的局面,民族的大迁徙、大杂居在蒙元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为各民族
间的融合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明人修《元史》对元朝的版图有如下记述:“自封建
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
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
,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
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704 | 15 与九·一三事件相联系的上海文汇报三·一六文章
——十问十答(上)
朱永嘉
· 收到网友guokuo1234跟帖:老爷子能不能请教一个问题啊,前几天看了徐景贤同
志的回忆录《十年一梦》,里面有九一·三之后参观毛家大院的记录,关于林彪叶群一
家的生活给我印象很深,这些情景是真的吗?毛家大湾确实如书里写的那样吗?
答:看到你的跟帖内容,我知道大家都为林彪的结局惋惜,林彪毕竟是十大元帅之一,
出身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上了井冈山,他二十五岁时,担任红军主力二十八团
的团长,不久就被任命为红军一军团的军团长,与彭德怀带的三军团是那个时期红军的
主力兵团,抗日战争时,他是八路军115师的师长,打过平型关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林
彪是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打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来出任中南军区司令员,最终
摔死在外蒙古温度尔汗。许多人想不通,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怎么会落得这样一个
结局呢?徐景贤在《十年一梦》中描述的他二次参观毛家湾的景象与林的前半生戎马生
涯自然对不起号来,所以你提出的问题,很多人会有相同的想法。林彪在1950年3月便
迁居毛家湾,那里原来是高岗的住所,... 阅读全帖 |
|
i**i 发帖数: 2042 | 16 "诸胡逆乱 中原已数十年 今我诛之 若能共讨者 可遣军来也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 杀
我百姓 夺我祖庙 今特此讨伐 犯我大汉者死 杀我大汉子民者死 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
家基业 屠戮胡狗为天下汉人义之所在 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 特以此兆告天下"
颁布杀胡令的原因
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
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
卑迁入中原。于是冉闵发出了杀胡令。冉闵被东晋政权,暗中勾结慕容鲜卑在廉台决战
时击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时的胡汉双方的御用史官将冉闵写成了屠杀者!冉闵的
功绩被歪曲!五胡乱华后,留在北方的汉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
屠城掠地千里。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
留的汉人,为了活命,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
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
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
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 阅读全帖 |
|
l****z 发帖数: 29846 | 17 镇反运动缘起
1950 年3月和7月,中共中央政府先后两次下达了镇压“反革命”的指示。但是由于人
们的思维还陷于战争时期的宽大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于是1950年 10月,中共中央再
次发出镇反指示,即有名的“双十指示”,警告各地纠正“宽大无边”的“右倾”倾向
。“双十指示”是一个转折点,镇反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地 开展起来,一批批的“反革
命分子”被送上了断头台。由于人越杀越多,后期发出了刹车信号,到1953年11月基本
告一段落,但零星的案例仍有延续。
例 如起义将领罗广文的堂兄、四川大学教授罗广瀛,解放前夕,罗广瀛以兄长身份冒
着危险前往罗广文司令部劝说罗广文率部起义,投向共产党。在镇反中罗广瀛被 捕,
他的妻子写给政府请求宽大的信,信上说,一家八口全靠罗广瀛养活,望给予宽大处理
,给全家人一条生路,但是罗广瀛的性命还是被结果了。八十年代罗被平 反。
总而言之,一般对被镇压的前将领,可以略加分类:
1)解放战争末期起义投诚后解职返乡者,被俘后释放(一般都经过几个月的解放军军
官教育团学习)返乡者,此类人数最多。
2)退役返乡已有数年,或闲居,或从商,或从事其他职业(如教师、律师等)。此...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8 巴勒斯坦的历史变迁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阿拉伯半岛上闪米特族的迦南人迁移到这一带平原和沿海
定居下来。他们与当地的游牧和半游牧部落混居在一起,在这里建立了许多村落和小城
镇,发展了自己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圣经《民数记》称这一地区为"迦南地",《出埃
及记》将此地区称为"迦南人的国家"。公元前13世纪左右,爱琴海边的腓力斯人也移居
到巴勒斯坦来,并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在阿拉伯语中,巴勒斯坦人的
祖先就是3000-5000年前在这里定居的迦南人和腓力斯人。
希伯莱人的到来和以色列国家的出现,为巴勒斯坦之地增加了复杂性。希伯莱人是
犹太人的远祖,在历史上是古代闪米特族的支脉。他们从阿拉伯半岛幼发拉底河沿岸迁
移到巴勒斯坦后,并未立住脚,便又辗转到埃及。他们在埃及生存了约400年。后来,
他们受到埃及法老 的排挤和驱逐,便于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由埃及迁居巴勒斯坦。
公元前12世纪,希伯莱人与在巴勒斯坦定居的迦南人和腓力斯人展开了争夺地盘的
斗争。希 伯莱人在其首领大卫率领下经过艰苦鏖战,最后战胜了迦南人和腓力斯人,
于公元前1020年左右建立了大卫王国,也就是希伯莱王国,定...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37081 | 19 核心提示:本帖子提供严肃的数据来让某些沉浸在所谓黄金十年迷梦中的人清醒。从钢
产量就能看出中国这个国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基本没有什么工业。
所谓在民国前期趁一战爆发中国有了所谓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不过是痴人说梦,那些所
谓工商业,基本都是依靠出卖茶叶丝绸等农业产品或者矿业资源暴富的资本家买办购买
西洋机器开办的纺纱业,面粉业。因为这两个行业最来菜,赚钱最多最快。
真正的民族工业之根,重工业几乎就是零,因为不能生产出钢铁,所以造不出任何飞机
大炮,连生产子弹的能力都极低。蒋公所谓领导抗战,就是依靠擅长英语和卖弄风骚的
老婆去舔洋人屁眼,
获得西方援助,把洋人伺候舒服了,洋大人就给一点枪炮,如果不舒服,拿金山银海民
脂民膏来换。而换得的枪炮弹药蒋公自己中饱私囊,囤积在昆明等地堆积如山,极不愿
意给非嫡系的广大抗日军人尤其是共产党使用。其目的就是留着坐等胜利后好来统一全
国。
前不久看到一个说法是如果日本拆掉大和号,可以造2万多架零式战斗机,反观日本在
蒋公迁居重庆后,每次轰炸重庆才出动几十架的规模,我们真要为国民政府能够胜利的
领导抗战
大声疾呼,阿弥陀佛,蒋公也许自己心里说“上帝保佑”。
还...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12601 | 20 “前不久看到一个说法是如果日本拆掉大和号,可以造2万多架零式战斗机,反观日本
在蒋公迁居重庆后,每次轰炸重庆才出动几十架的规模”
零式战斗机本来就用不了什么钢
日本是发动机不行,飞机装甲弱,不是没有钢给飞机装备
而且刚说战斗机,怎么又扯上了轰炸机了? |
|
d********f 发帖数: 43471 | 21 你自己看看原文,该作者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重庆和日本暗通款曲:
前不久看到一个说法是如果日本拆掉大和号,可以造2万多架零式战斗机,反观日本在
蒋公迁居重庆后,每次轰炸重庆才出动几十架的规模,我们真要为国民政府能够胜利的
领导抗战
大声疾呼,阿弥陀佛,蒋公也许自己心里说“上帝保佑”。
所以作者的意思就是,日本有用几万架飞机轰炸重庆的能力,却用几十架,意思就是国
民政府是日本的傀儡 |
|
s*******e 发帖数: 272 | 22 转贴这篇狗到的文章是为了回应:“看起来中华文明真的是起源于苏美尔文明” 一文。
C. J. Ball 的《汉语与苏美尔语》是“中华文明西来说”重要文献。“中华文明西来
说”确实不令人信服,实质上已经被放弃,只有学术史上的意义了。如果想要重新提出
,需要有新的材料支持。仅仅把旧的资料翻出来是远远不够的。
下面的文章算是讨论学术观点背后的社会心理问题。但是对“中华文明西来说”有比较
好的总结。
中国文明西来说的流播与文明的自我认同
2011-02-09 13:51 白钢 来源: 四月网
核心提示:中国文明西来说就其所依凭之语言、器物、文化证据言,以今日之学术视之
,根基虚浮而多臆想凿空之论,本不足待言,唯其于中国近代思想史所产生之影响及其
折射之文明认同意识,颇有可道者。本文试图稍稍勾勒其生成流播之轨辙,进而讨论其
与文明认同特别是中国文明自我认同之关联。
中国文明西来说,并非某种孤立的有关文明发生-流播的表述,而是整体性的世界文明
一元论之分支。这种一元论就其实质而言,是将某一系列特殊的文明属性上升为普遍的
人类共同文明经验的冲动,是具有高度自信的特殊文明体将自我意识外化为它者并构成
一...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3 看见你的了。
不过马英九这个比较极其不靠谱。
古人家族联系很密切,而且中国古人的籍贯算法也和现代不一样。古人即使迁居几代,
也会按祖宗籍贯算自己籍贯的。比如三国吴国的韩当自称辽西韩当。虽然吴国和辽西很
远。
现代社会,完全不一样了。
另外,古代有宗,祧的说法,宗者为籍贯,祧就不算了。
马总统的甘肃关系或者湖南关系,最多只算祧。早不是籍贯了。 |
|
m***n 发帖数: 12188 | 24 虽然唐代有科举,但是那时科举还不是如后来的宋明,成为主导。唐朝还不是宋明那样
的文官政治。而是世家和科举混合政治,因此唐朝后来有了武人之乱和藩政割据。宋明
的文官政治基本没有这些问题。
唐朝科举取官,江南人也没有占据主流。江南人占据科举选官主流是宋朝开始的。
唐朝河西还是很繁荣的。安史之乱,玄宗南逃,太子西北逃,得到河西的支持,占据了
有力地位,基本靠河西的力量灭了安史,再度统一。唐朝衰落,河西被吐蕃和回纥先后
占领,给破坏得厉害,甘肃的藏族就是这时候迁居来的,后来有沙州归义军。再后来有
西夏在这里统一和建设,西夏灭了武威的吐蕃,敦煌的归义军,还有一个回纥政权。
河西彻底衰落在元代,河西本来就是农业社会伸入游牧社会的一支长长的手,在游牧主
导的时代,肯定会衰落的。蒙古-西夏战争也是蒙古征服中最惨烈的战争,党项族全员
玉碎,也打烂了河西。不过现在河西的许多民族,撒拉族(突厥),东乡族(蒙古?),保
安等,也是那时候作为蒙古的雇佣军,定居河西的。以蒙古到来为分界线,此前和此后
的河西,气质完全不一样了。 |
|
r*****y 发帖数: 53800 | 25 确有其事。
http://tieba.baidu.com/f?kz=694830413
恋人 阿里阿茨娜
广濑武夫的俄罗斯恋人阿里阿茨娜认识他的时候不满20岁,两人大量通信,属柏拉图式恋爱。阿里阿茨娜的两个兄长也都认识广濑武夫。广濑武夫本人在日俄战前致力于日俄文化交流:包括翻译普希金诗作、推广柔道等。据俄罗斯史学界向日本方面提供的资料:广濑的遗体是由当时正在旅顺远东舰队服役的阿里阿茨娜的大哥和二哥发现的-所以阿里阿茨娜是第一时间接到了噩耗;旅顺远东舰队司令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又是广濑的老师,整支舰队里很多军官是广濑的好友;基于骑士精神,远东舰队为广濑这位战死的敌国军官举行了俄罗斯海军战死者规格最高的葬礼--“海军葬”,在为广濑纳棺的时候,海军军官们发现了阿里阿茨娜送给广濑的怀表。阿里阿茨娜直至十月革命也没有再结婚。十月革命爆发后,阿里阿茨娜全家迁居美国。 |
|
a**********k 发帖数: 1953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aldernetwork (alder),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马姓趣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6 02:16:55 2012, 美东)
马姓趣谈
马英九乃陕西扶风马氏一支六十九世。此番英九再次当选
中华民国总统, 普天下扶风马氏与有荣焉。
中国马姓来源颇杂,除炎黄苗裔的春秋战国时赵国“马服”
氏后代外, 还有改姓和各种少数民族的马姓。许多少数民
族原本无姓,取汉姓时往往信手拈来。听说台湾高山族人
登记姓名时, 见现场一名张姓负责登记者态度和蔼, 便
纷纷以张为姓。 各位熟知的“张惠妹”和“张雨生”(母
为泰雅族张福全)即是其中两例张姓原住民。
回族等伊斯兰教信徒信奉真主穆罕默德(当时译为马哈木),
在改从汉姓时,便取“马哈木”的首字“马”为姓。
我当年一位美国朋友学的是语言学, 博士论文以西北东乡
族的语言为题, 去了一趟那里回来说, 那边碰到的所有人
都姓马。另外满族的马佳氏改汉姓时也理所当然地选择以
“马”为姓。
因此马氏家谱中非常强调自己属于马... 阅读全帖 |
|
M********d 发帖数: 5274 | 27 1962年中印战争,——让全世界都感到莫名其妙的一场战争游戏
中国有过一次令全世界惊讶的"仁义"之举,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几乎称得上独一无二
, 那就是1962年中国在西藏与印度进行的战争。
在中国印制的地图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区只标志寥寥无几的城镇地名。不了解情
况的中国人如果想去那一带走走,离很远就会被边防军挡住,印度军队就在对面。他们
会发现那片地区事实上只在中国地图上属于中国。如果换一张印度地图,那片地区是印
度的"阿鲁纳恰尔邦",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还多两倍。目前中印两
国的实际领土控制线是中国一直不承认的 "麦克马洪线"。画在中国地图上、实际却在
印度控制下的土地有九万多平方公 里。解放军作家金辉对那片土地这样换算:
--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一个浙江省;
--相当于三个台湾、六个北京;
--相当于一个匈牙利、两个丹麦、三个比利时;
--相当于六个科威特;
--相当于十个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相当于二十个日俄吵得不可开交的北方四岛;
--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国版图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这样换算,换算者的立场是...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9 | 28 在中国,伊朗人建立了汉国,土耳其人建立了唐国
发帖者:波斯突厥 (时间:2012-02-05 00:18:20)
----------------------------------------------------------------------------
----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自唐玄宗因杨玉环而怠政,导致755年安史之乱后,唐朝中衰。120年后(875年),科举失败的黄巢,写下了“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发动了起义。各地豪强纷纷控制当地政权。
879年,黄巢带着兵沿海岸线从福建杀到广州,并且占领岭南重镇广州。在广州经
过大约两个月的休整,黄巢指斥唐朝以宦官掌握朝政,纲纪紊乱,朝臣与宦宫勾结,贿
赂公行;还宣布义军禁令,禁止刺史广殖财产,县令犯赃者全族处斩。他所指责的都是
当时极弊,深得群众拥护。后来广州这个地方发生了瘟灾,黄巢不得不离开广州北上,
后来占据唐朝首都长安,号称齐国。
公元880年,唐丞相韦宙出镇南海。见职位卑微的广州牙将(指挥节度使的亲兵的
将领)刘谦器貌殊常,素有才...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29 在家居士和出家和尚受的戒律不同而已。不是只有禅宗入世的,其实从汉传来讲,净土
可能更入世一些,毕竟方便多了。
说佛教徒是失败者的宗教的,不妨看看沈家桢居士是如何实践出世和入世的。
1952年,因内战损失了国内全部产业的沈家桢带着妻子儿女从香港绕道英国迁居美国,
开始了他的新移民创业生涯。他以惊人的商业智慧,在纽约曼哈顿用2000美元的微小资
本做成了1600万美元的货轮交易,创造了一个经营奇迹,50年过去了,他的这种经营手
法仍然被美国企业界奉为经典。
1955年,42岁的沈家桢又创造了一个经营奇迹,他与美国前国防部长、通用汽车公司董
事长威尔逊、前财政部长安德森、前国防部副部长凯斯、著名大律师怀特合股成立了
MTL航运集团,用八年时间从无到有发展到八十四艘巨轮,成为美国航运界的一支劲旅
。在美国历史上,沈家桢是第一位与美国部长级官员、大工业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企业合
伙人的华人。
1970年,MTL航运集团与通用美国运输公司合并,沈家桢继怀特、凯斯之后接任美国轮
船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监,他再次创造了经营奇迹,用四两拨千斤的妙招筹资4亿美元
(相当于现在的数十亿美元)在浩瀚的五大湖建起了一...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0 渣滓洞他忍了400多天,文革他只坚持了6天(图)
2012-05-05 22:20
作者: 甄贞
《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死于文革
【记者甄贞综合报导】1948年9月10日,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的罗广斌曾被国
民政府逮捕后关押于渣滓洞,于1949年11月27日 越狱成功。1967年2月5日,重庆建工
学院红卫兵将罗广斌从家中带走并关押至大坪马家堡后勤工程学院,6天之后,由于不
堪忍受酷刑他跳楼自杀。
他在其著作《红岩》中所描写的恐怖至极的渣滓洞待了1年零2个月后成功逃脱。然而这
一点,却成了他的“历史问题”。
“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
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出生在成都的一个富有家庭,1939年2月,随父母
迁居到洪雅县城,就读于洪雅县中学。1940年,遇到了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马识
途。
1944年,罗广斌跟随马识途到昆明西南联大附中接受“革命思想”。从追求个性解放转
而投身于“革命事业”,于1948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4月,同为地下党的
刘国定、冉益智相继被捕之后投诚国民党,并将罗广斌的身份和盘托出。于是,1948年
9月10日,罗广斌在成都家... 阅读全帖 |
|
h*****5 发帖数: 566 | 31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爱尔兰史
弗·恩格斯写于1870年5月—7月上半月,第一次用俄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
1948年版第10卷,原文是德文,俄文是按手稿译的。
自然条件
欧洲的西北角有一个国家,它的历史我们将要加以研究;这是一个面积为1530平方德里
或32500平方英里的岛屿。而在爱尔兰和欧洲的其余部分之间还有一个三倍大的岛屿,
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称它为英格兰;这个岛屿从北、东和东南三面环抱爱尔兰,只在
朝向西班牙、法国西部和美洲方面给它留下一个空隙。
把这两个岛屿分隔开来的一条海峡,南部最狭窄处是50—70英里,北部有一处是13英里
宽,另一处是22英里宽,所以在北部,爱尔兰的苏格人早在公元五世纪以前就移居到邻
岛,并在那里建立了苏格兰国。南部的海峡太宽,爱尔兰人和不列颠人的小船都无法通
过,甚至对罗马人的近海航行的平底船来说,也是一种严重的障碍。但是,一到弗里西
安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以及后来的斯堪的那维亚人大胆地坐上龙骨船驶进一望无
边的大海时,这个海峡就不再成为障碍了;爱尔兰遭到了斯堪的那维亚人的海盗式的侵
袭,并且成了英格兰人的唾手而得的猎物。而一当诺曼人在英格... 阅读全帖 |
|
h*****5 发帖数: 566 | 32 注释:
本卷所发表的“爱尔兰史”的一些章节是恩格斯准备就这个题目写作的长篇历史著作的
一部分,1869年的后几个月和1870年上半年他曾从事这一著作的写作。恩格斯写作的意
图,是以爱尔兰历史为例,揭露英国殖民统治的制度和方法,指出它不仅对被压迫民族
而且对压迫民族的历史命运造成恶果,批判英国资产阶级史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
著作中以种族主义沙文主义态度对爱尔兰的历史和现实所作的歪曲。
1869年夏天,恩格斯就想写一部爱尔兰的历史。他于这一年的9月在爱尔兰作了一次旅
行,以便进一步熟悉这个国家。为了从事这一著作,恩格斯研究了大量的文献和各种历
史资料,其中有古代和中世纪著作家的著作,年表,古代法律汇编,各种法令,民间传
说,古代文学作品,游记以及许多历史、考古、经济、地理和地质方面的著作。现在保
存下来的、恩格斯所开列的关于爱尔兰历史的书目计达150种以上。在他这时期所做的
15本笔记中,大部分是为本书准备的材料,此外还有札记、单页片断、剪报等。为了研
究爱尔兰的史料,恩格斯还不得不学习古爱尔兰语。爱尔兰年表和古斯堪的那维亚史诗
的某些片断就是由恩格斯自己译成德文的。在研究爱尔兰历史时...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33 永远的“上校”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4 19:36:24 2012, 美东)
《看历史》本刊记者│何书彬
即便在天京被湘军攻破以后,呤唎仍然相信:“太平军将会像‘不死之鸟’一样从他们
以前的光荣的灰烬中复活起来”。他念念不忘作为“洋兄弟”与太平军并肩作战的日子
,并把“前太平军上校”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职业。
1866年,一本“遵照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领袖的嘱托而写”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
》在伦敦出版了,作者A.F.Lindley(呤唎)是一名曾为太平军服务的英国人。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呤唎写道:“献给太平军总司令忠王李秀成——如果他已去世,本
书就作为对他的纪念。”
就在呤唎写作这本书的时候,天京被湘军攻破,流落于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太平军
余部也都或战死或降敌,天国的历史正在走向尾声,但是呤唎仍然相信:“太平军将会
像‘不死之鸟’一样从他们以前的光荣的灰烬中复活起来。”
事实证明,这只是呤唎的良好愿望。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一书面世的同时,最后
一支坚持作战的太平军在广东被清军击破,至此,除了与捻军合编的赖文光部还在活动
外,太平天国最终以失...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34 这个不得不阐述一下不同意见。实话实说,笑笑生老弟虽然言简意赅,但我这么笨的人
毕竟没有没看太懂你的原意。但是倘若你的意思是,因为“张骞去的时候那地方已经去
希腊化了”,故此大宛列传就同“希腊”无关,那就实在无法苟同了。首先这个问题不
能绝对化,“去希腊化”到底“去”到什么程度呢?能去得一干二净么?为什么会留下
“大宛”这个名字呢?大宛和大夏同俗的记载是否是太史公信口开河?其次,从简单的
哲学道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把“希腊化”看作一个完整概念和/或过程,那么,自
“希腊化”过程初始,“去希腊化”就也在进行着,并不是张骞去的时候或之前某一段
时间才发生。况且如前面所说,“去希腊化”也不可能彻底。
如果说,月氏人对大夏征服,切断了大宛同希腊化世界主体之间的联系;加之塞人对大
宛的侵掠,从而导致较大程度上的“去希腊化”,那么难道就能由此否定此前的希腊化
留下的深远影响么?《汉书 西域传上》说“大宛国。。。土地风气物类民俗与月氏,安
息同”。倘若塞人入侵的导致了“彻底”的去希腊化,为什么班固不说大宛的风俗“与
乌孙同”呢(当然这需要承认塞人同乌孙存在一定渊源关系的假设)?
我到想起来一个同样...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1089 | 35 秦始皇烧掉的是史书,但像楚辞这样的文学作品都还在。
屈原说自己是高阳之苗裔,应该有清晰的谱系记载。楚国的熊氏在周以前就迁居楚地,
有了自己的家系。要是说周系统的伪造了上古史,又把这些强加到各个氏族的谱系里,
该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 |
|
n*******u 发帖数: 343 | 36 下面这边文章里提出的观点,作者好像是北师大的,觉得比什么埃及说靠谱多了。
有说法认为现在彝族就是夏朝遗民的一支,古彝文即夏篆的流传。水族文字据说也可能
有部分是夏朝文字。
——————————————————————————
夏朝遗民流布情况概说
王 宁
夏朝的故国本在今山东省,这是于史有明证的,一些历史学家多主此说,如王国维
言:“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
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1]顾颉刚也认为夏人的“势
力范围大部分在山东” [2],杨向奎云:“夏在中世以前之政治中心实在今山东、河北
、河南三省间,而以山东为重点”[3],又云:“中夏以前,启以后夏之政治中心在今
山东,其势力及于河北、河南” [4];劳里云:“山东应是夏族初期活动地域,后来又
西迁。大禹治水活动主要是在九州中的兖州,豫州、徐州只有一部分,后来禹治水遗迹
遍及全国各地,这是后人把实在的历史逐步附会扩大而成的”[5]。笔者也曾经写过一
篇《夏国疆域新证》,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夏朝故国的位置和疆域范围[6],夏朝的故国
的确是以山东为中心,当...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1926 | 37 为此书作序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易华博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0e408f0100zcwl.html
作为传播论的中国文化外来说与作为演化论的本土起源说相比不乏创意,并非完全无中
生有、空隙来风。先后流行过埃及说、巴比伦说、中亚说、印度说等,亦可分为一元论
和多元论。早在十七世纪耶稣会士柯切尔(A.Kircher)发表《埃及之谜》(罗马,1654)
和《中国礼俗记》(阿姆斯特丹,1667)两书,从中文与埃及象形文字相似之处出发,论
证中国人为埃及人之后裔。十八世纪(1758)法国汉学家德经(Joseph de Guignes)
发表《中国人为埃及殖民说》的演讲,从汉字与古埃及象形文字之相似入手考证出埃及
人迁居中土之具体年代(公元前1122年),“吾于是深信中国之文字、法律、政体、君
主,甚至于政府中大臣及全部帝国均源自埃及。而所谓中国古代史实即埃及史” 。[1]
这是十八世纪想象力最丰富的宏论之一,中国人或中国文化起源于埃及简称埃及说俱成
一家之言。
十九、二十世纪埃及说被巴比伦说、中亚说、印度说等取代而逐渐被...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343 | 38 http://www.sinoss.net/2012/0220/39476.html
史前青铜之路
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距今五千年或更早,中国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
,已经迎来文明的曙光。不过,这两支局限一隅有神权至上特质的文明很快衰落。从公
元前2500年前后开始,多种文明因素向中原黄河流汇聚的趋势明显,出现方国林立的初
期文明形式。公元前2000年前,随着多元文明因素的汇聚与交融,文明因素的碰撞与整
合,中原早期文明的内涵有了质的升华,出现夏文明。夏文明的一个特质,体现在世俗
集权形成方面。晋南陶寺和豫西二里头是夏代早晚不同时期的两处代表性遗址,特别是
二里头遗址更是研究夏文明起源的典型材料。结合近来新的碳十四系列测年,二里头遗
址的年代可能比过去认识的要晚一二百年。将考古与文献材料结合起来分析,目前可以
说,至少到公元前1800年后,在中原地区,最终出现了夏王君临天下,以国家为标志的
成熟文明体。
为什么到了公元前的19世纪,会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一统天下,并延续下来的世袭王
权,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致力解
决的焦点问题。对此,学... 阅读全帖 |
|
h*****5 发帖数: 566 | 39 中国文明西来说
作者:粤若稽古
一、考古学发达以前的中国文化西来说
1.埃及说
1654年,德国耶稣会教士基尔什尔(A. Kircher,又译祁尔歇、柯切尔)在《埃及
之谜》(Cedipi Aegyptiaci)曾论及中国文明出于埃及。1667,基尔什尔出版了《中
国图说》(China Illustrata),认为《圣经》所载闪的子孙率埃及人来到中国,传授
了古埃及文字,中国人学的并不全,自己又加上一些创造,结果成为另一种文字系统即
汉字。“古代中国人既系埃及人之苗裔,故其书法亦一遵埃及之旧,此非指文字之结构
而言,乃指其自各种自然事物中提出之形象而言,中国人实藉此以表示其观念者也。中
国文字之标记所以与其所欲表明之事物同其数量,其故即在于此。”(转引自《中国史
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陈星灿,三联书店1997年6月)
1716年,法国阿夫郎什主教胡爱(Huet,又译尤埃),根据其研究古代商业的结果
,在文字之外,又考察风俗异同,也主张中国民族起源于埃及。他说:“就吾人所有之
材料而论,埃及在东方之商业亦甚古而且盛,是吾人可以断言印度人商业之繁盛亦与埃
及...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3897 | 40 魏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不是因为长城没守住吧,那时驯服的胡人部落已经被朝廷允许迁居
到长城之内,后来被司马家诸王征募起来打内战,汉人控制不住领导权才作乱中原的。
抗衡 |
|
m***n 发帖数: 12188 | 41 很多人缺乏历史知识.
李白是唐朝宗室. 但是唐朝宗室可不是从高祖李渊算起的. 而是从凉武昭王李嵩算起的
.
类似的, 西晋封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师司马昭也都是追封的皇帝, 大家知道司马懿没
当过皇帝.
曹魏更搞, 把太监追封为皇帝. 就是曹腾, 是曹操的爷爷. 曹操是武皇帝.
唐朝一样, 从李嵩开始封皇帝, 计算宗室家谱. 李白是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嵩)九世孙.
五胡乱华, 也就是南北朝时期, 新疆和敦煌一代出了好几个王朝, 西凉, 北凉等等. 历
史上, 敦煌(沙州)是包含了新疆东部的. 李嵩年轻时候是伊州(哈密)的读书人, 以教书
为业, 后来偶然卷入了历史征战.
以下为百度:
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
,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西达葱岭,南抵昆仑。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
于晋,与新疆东北部的北凉长期争战。
李暠本人喜好读书,因此在位时注重文化教育,境内文风颇盛。建初十三年(417年)
,李暠过世,谥武昭王,庙号太祖。子李歆继位。
李暠生有十子:谭、歆、让、情、恂、翻、豫、宠、眺、亮。其中李歆为西凉后主,他
生有八子... 阅读全帖 |
|
a*********3 发帖数: 660 | 42 南怀瑾先生是位极富神秘色彩之传奇人物,是极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国学大师。
早在五十年前,南怀瑾先生就在台湾弘扬传统文化,内容涵盖了儒、佛、道及诸子
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论语别裁》、《老子他说》、《
孟子旁通》、《金刚经说什么》、《禅宗与道家》、《楞伽经大义》等三十余种,将古
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灿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
,其影响深远。其后,先生又奔走於美国、香港、欧洲等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1988
年开始架设海峡两岸沟通的桥梁,2006年在苏州创办太湖大学堂。受益者无以计数。
南先生虽旅居香港,但深切关怀着大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晚年尤甚,谆谆
教导海外众多弟子赴大陆投资,引进先进科技,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率先在大陆投资修
建金温铁路。筹集巨额资金设立“光华教育奖学金”,为希望工程捐助拳拳爱心……凡
此种种,令人感佩。
南怀瑾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呢?
长忆峨嵋路 绳床月满天
1918年,南怀瑾先生诞生於浙江温州乐清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到17岁时,除精研
四书五经外,涉猎遍及诸子百家,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 阅读全帖 |
|
l*********m 发帖数: 16971 | 43 沮渠蒙逊的卢水胡人是匈奴的一支,祖先曾是匈奴的左沮渠(一种官职),于是子孙都
姓沮渠。沮渠蒙逊从小就聪明过人,阴险狡诈,又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五胡录》里他就多次依靠天气预报来取胜)吕光对他非常忌惮。沮渠蒙逊的伯父沮渠罗
仇和沮渠麹粥都是吕光的部将,结果无故被杀。在他们的追悼会上,沮渠蒙逊就鼓动宗
族造反,联合兄长沮渠男成进攻后凉重镇酒泉。并拥立酒泉太守段业为领袖建立了北凉。
但段业性格猥琐,众将都不听他的指挥。不久北凉敦煌太守汉族李暠叛变独立,建
立西凉。这样凉州很快就出来了六个国家。
李暠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后代。顺便说一句,在《晋书》中李暠的传记和其他十六国
人物都不在一块,而是放到所谓的忠臣名单里,并尊称为"凉武昭王"。(在《晋书》列
传第五十七,一开始我找了半天没找到)实际上李暠从头到尾都和晋朝没有一星半点的
联系,而且西凉是五胡十六国里面最最弱小的国家。从建国到灭亡都只和北凉打仗,还
屡战屡败最后被赶到西域流浪去了。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因为李暠是唐高祖李渊的祖宗
。(据陈寅恪先生考证说李暠只是李渊名义上的祖宗,换句话说就是冒认的,因为北魏
经过改革后开始搞门阀世族制度...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3446 | 44 外就是现在中国土地之外。
当年就没有现代这种国家的概念,国家主要是一个贵族宗族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的
概念,宗族迁居的时候不会说“噢,可别迁到外国去了”。呵呵。一个贵族宗族走到一
个地方,征服当地土著,在那里定居,那里就是国土。
这个情形,历史记载中比比皆是。周本纪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仔细读,看看是不是描述
了这个情况。再看看其他古王国,莫不如此。
这个以宗族为国的情况无非与现代国家的概念完全不同,完全背离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
目的,没有什么现代历史教科书会把它掰开来给读者讲透而已。 |
|
h*i 发帖数: 3446 | 45 外就是现在中国土地之外。
当年就没有现代这种国家的概念,国家主要是一个贵族宗族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的
概念,宗族迁居的时候不会说“噢,可别迁到外国去了”。呵呵。一个贵族宗族走到一
个地方,征服当地土著,在那里定居,那里就是国土。
这个情形,历史记载中比比皆是。周本纪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仔细读,看看是不是描述
了这个情况。再看看其他古王国,莫不如此。
这个以宗族为国的情况无非与现代国家的概念完全不同,完全背离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
目的,没有什么现代历史教科书会把它掰开来给读者讲透而已。 |
|
F******w 发帖数: 1278 | 46 上述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提到西安历史上曾发生了剧烈的人口变动,因此对西安
方言产生重大影响。西安人口在历史上具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西北大学历史学教授陈
国庆说,根据历史资料和有关专家研究成果,历史上西安的确是一个人口反复发生剧烈
震荡的移民城市。
周幽王11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杀幽王。幽王子宜臼继位,次年东迁都
城至洛阳,周人绝大部分离开关中平原。
秦始皇在灭六国以后,公元前221年将天下豪富12万户迁入咸阳,估计有60万人,当时
咸阳总人口接近100万,因此其中的关东移民大大超过了咸阳的土著人口。秦国主要的
政治家、军事家几乎都是移民或移民后裔。到公元前202年楚汉之战结束时,咸阳成为
一片废墟,关中人口锐减到二三十万人。
刘邦称帝后定都洛阳,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6月,刘邦决定迁都长安,从洛阳迁
移到长安的人员大约不少于10万人。由于秦末战乱,长安人口稀少,而关东各诸侯国却
人多势众,对汉朝廷构成威胁。高祖9年(公元前198年)11月,刘邦决定从关东移民“
实关中”,这样又迁徙齐楚大族田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五姓于关中,同时迁入
的还有燕、赵、韩、魏之...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5277 | 47 .吐火罗人——最早的印欧人
吐火罗人——最早的印欧人
——吐火罗人研究札记之一 cinason
吐火罗人是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原始印欧人的始居地至今未有定论,大致可以认为
在东欧、南俄、西亚和中亚这些区域之间。确切可考的最早印欧人为何,至今也无定论
,因为当印度、伊朗、希腊、罗马等印欧部落姗姗进入历史舞台之时,在三大洲交接处
早已兴盛多时的各文明主人都是闪含人或达罗毗图人等。安纳托里亚地区赫梯人的重新
发现将印欧人的历史大大前推了一段,但仍显太晚;直至近世对丝绸之路上重新发现的
吐火罗语的研究获得较大进展,学者们才越来越感觉到,这种语言的主人很可能就是最
早的印欧人。
现在的欧洲固然是印欧语的天下,然而远古并非如此,至少欧洲西部和南部的远古
居民不是说印欧语的,例如西欧的巴斯克人就是古代欧洲非印欧语人的遗裔,而南部的
伊比利亚和亚平宁乃至巴尔干地区在凯尔特人、罗马人和希腊人迁入之前也都生活着说
非印欧语的居民。这充分表明,原始印欧人绝不是欧洲的土著,而是本来位于欧洲东部
或东方,後来才向西迁徙的。因此,最早的印欧人是生活在比後来更靠东的地方,这就
使他们...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48 圣经的历史有被考古和历史记载证实的, 应该也有比较虚幻的.
实际上,不仅古埃及, 甚至直到罗马,在耶稣基督时代和早期基督教会, 约旦,叙利亚,
都没有阿拉伯人, 那时候阿拉伯人是沙漠里的绿洲游牧民. 和文明世界的关系类似明朝
和蒙古各部落的关系, 也就是人家时不时露头抢劫一下, 又跑了. 约旦,叙利亚,伊拉克
的靠近沙漠地带都经常被抢.
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在罗马是省的名称. 巴勒斯坦是犹太人为主体, 叙利亚则基本是希
腊人, 也有大量犹太居民community. 新约原文以希腊文写成, 就是因为东部罗马的知
识界以希腊文为主体语言. 拉丁文是行政语言. 早期基督教会基本是犹太人和希腊人.
早期教会, 还有新约里的地名, 以弗所, 加拉太(都在现在土耳其的亚洲部分),等,都是
罗马的省份, 当地居民也是以希腊人为主体,有少量犹太人社区.
早期基督教传教基本是以罗马各地犹太社区为先导, 然后向外邦人,也就是主要是希腊
人传去. 后来保罗前往罗马, 又向拉丁罗马人传去.
穆罕默德以前阿拉伯世界有一部史诗, 有中文译本,叫狮子大王历险记什么的,主角基本
就是杀人,抢女人, 玩够了再杀. 比如...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49 这篇文章写得很不错,相当见功力,以虢国为线索,对西周和春秋早期的历史很是梳理
了一番。原文未完,链接如下
http://www.cctvdream.com.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
虢国是在西周乃至春秋早期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它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周王室
权威的兴衰。然而后人对于虢国的印象却十分模糊,主要停留在三十六计的“假道伐虢
”与成语“唇亡齿寒”之上。《左传》中仅有虢国零碎的记载,不成体系。《史记》中
给陈、杞这样的国家都留有世家,对于虢国这样对周王室来说意义非凡的重要国家却没
有专篇叙述,可见司马迁所看到的史料也是十分有限。
它的创始人名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弟弟,简称为二虢。相
比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太公望吕尚、毛伯郑这些政治明星来说,二虢却显得异常
低调,无论是传统的《尚书》、《逸周书》,还是最近清华简中关于西周的文献,都没
有记载他们是如何辅佐文王,也没有记载他们在武王伐商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甚至
连名字也没有流传下来,只知道排行为仲和叔。我们按常理推测,他们应该是文王的二
弟和三... 阅读全帖 |
|
v*****s 发帖数: 20290 | 50 夷王对于姜姓诸侯似乎抱着某种敌视的态度,毕竟姜姓诸侯自穆王时期开始在朝廷中占
据主导,树大根深。夷王上台后,开始寻求任何机会来削弱姜姓诸侯。
恰逢此时,姜姓诸侯内部发生了严重的龃龉,纪侯对齐哀公不满,在夷王面前
大肆攻击,夷王便利用了这一借口,将齐哀公用大鼎活活水煮。此外在之前活跃了三代
的姜姓井公家族开始在朝廷中销声匿迹,东方的姜姓逢公家族也不知所终。
本来按照觐礼制度,天子是不能下堂向诸侯示好的,但是夷王却为了讨好其他
诸侯,亲自下堂接见。这一举动无异于挑动了守旧派们敏感的神经。虽然姬姓大臣们对
姜姓诸侯不满,但也不希望权势被姞姓诸侯所取代。何况噩国已经开始成为汉水流域新
的霸主,如果他出面联系其他势力反对周天子,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新的矛盾开始积
累。
犬戎开始在太原(今甘肃省平凉一带)重新冒头,周人给他们一个新的称呼“
玁狁”。虢公再次出现在文献中,并统帅了六师前去讨伐,一直进军到俞泉,获马千匹
。这位虢公应当是伯大师的后人,伯大师根据出土青铜器铭文,他的名字叫“厘”,他
的儿子为伯公父,自称“伯大师小子”。随后懿王三年出现了虢叔...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