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 发帖数: 296 | 1 关于2,转个摆渡的贴:
红楼梦里出现了两个“二爷”,分别是琏二爷和宝二爷,我以为这其间涉及到一个世袭
爵位,诸子夺嫡的问题。
贾琏为贾赦之长子,次子乃是贾琮(第二十四回,宝玉至贾赦处请安,贾琮从里面
出来,给宝玉问好;第七十五回,贾赦,贾政“两处遂也命贾环,贾琮,宝玉,贾兰等
四人于饭后过来,跟着贾珍习射一回)可见,贾琮才是贾赦的次子,而长子是贾琏无疑
。由于碌碌无为,所以贾琮在本书中鲜被提及。
可是为什么身为长子的贾琏,被称为琏二爷呢?请大家注意,在第七十六回中,贾
府中秋家宴,大老爷先以一个笑话公然指责老太太偏心,而后又对贾环说“这世袭的前
程定跑不了你袭呢。”说明贾府一直存在争夺这个世袭爵位的问题,而到了家宴之时,
矛盾已犹为尖锐,大老爷蓄意以这句话挑拨二老爷诸子不和,从而渔人得利。怪不得二
老爷连忙乱以他语曰“不过他胡诹如此,哪里就论到后事了。”
这世袭的爵位本由大老爷袭着,顺理成章,将来应由贾琏来袭,可贾政王夫人岂能
甘心?况内有贾母匡助,外有元春扶持,岂能不起夺嫡之念?封建社会本来重长幼之序
,因此,多半由贾母提议,长房二房的孩子在一起算大排行,如二房的元 |
|
l*****f 发帖数: 13466 | 2 继续
仁宗无子,以英宗为继,从小养于宫中。曹后姐姐嫁高琼之孙,生女小字滔滔,亦从小
养于宫中,青梅竹马订下婚事。两人同岁,所谓天子娶妇,皇后嫁女,亦是佳话。高琼
是宋初名将高霸之孙,演义里高家将将高琼附会做高怀德之子高君保,其实此高非彼高
,籍贯都不同,并不相干,虽然同为北宋勋贵。英宗诸子女均为高后所生,似乎没有妃
嫔。据宋人笔记铁围山丛谈,曹太后曾派亲信悄悄劝说高后,皇帝岂能没有妃嫔,而高
后干脆利落的回答姨妈兼婆婆:
宣仁不樂,曰:「奏知娘娘,新婦嫁十三團練爾,即不曾嫁他官家。」時多傳於外朝。
最后一句话实在生动,似乎可以想见朝臣们交头接耳掩嘴偷笑的情形。朝臣太太们,估
计要以高后为偶像。历史上皇帝的结发妻子很多,有此胆气这么说的很少。这个铁围山
丛谈是蔡京儿子蔡絛写的,8g很多,不过未必都可信,比如有花蕊夫人为赵光义射死
之事,听着实在不太真实。英宗与高后完美开端未能完美终结,英宗继位后不过四年即
逝。这四年中很多时间还花在跟大臣们辩论濮议上头。而未亡人高后则长寿,一直到孙
儿哲宗时候,还以太皇太后身份行元祐新政。有女中尧舜之名,而不能不说,元祐的政
策,似乎使新旧党争更为激烈而...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 姓名:蒋程安
学号:200440101559
指导老师:李洪亮
摘要:作为两汉主流文学形式的赋,发展到东汉末年,其创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
张衡的《归田赋》开始,大赋渐渐向抒情小赋转变。到了建安时期,则形成了以抒情小
赋为主的创作高潮。比如曹植赋,除8篇仅存数句而无法详勘内容外,现存44篇,骚体
赋2篇,散文大赋1篇,而抒情小赋却有41篇。这时期的小赋相对于汉大赋来说在文学史
上有其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描写对象上的转变,二、人性的回
归,三、形式上的灵活风格,四、艺术风格——楚骚传统的回归。
关键词:抒情小赋 建安时期 文学价值
赋是两汉文坛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样式,但到了东汉末年,赋体文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出现了由以体物、叙事为主的大赋向抒情小赋发展的趋势。到了建安时期,抒情小赋则
成了赋创作的主要形式。所谓的抒情小赋是一种灵活多变的赋体,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在汉大赋兴盛的同时,小赋已有所发展。这些小赋一般没有大赋的主客对答结构,句式
则以韵文为主,[1]在表现手法上灵活多变,“或借物抒情,或序志述行”。刘勰曾评
价这类小赋:“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 阅读全帖 |
|
X********7 发帖数: 483 | 4 先看一篇陈独秀的《乳赋》:
乳者,奶也,妇人胸前之物。其数为二,左右称之。发于豆蔻,成于二八。白昼伏蛰,夜展光华。
曰咪咪,曰波波,曰双峰,曰花房。从来美人必争地,自古英雄温柔乡。其色若何?深冬冰雪。其质若何?初夏新棉。其味若何?三春桃李。其态若何?秋波滟滟。
动时,如兢兢玉兔。静时,如慵慵白鸽。高颠颠,肉颤颤,粉嫩嫩,水灵灵。夺男人魂魄,发女子骚情。
俯我憔悴首,探你双玉峰。一如船入港,又如老还乡。除却一身寒风冷雨,投入万丈温暖海洋。深含,浅荡,沉醉,飞翔。
《中华绝文》序言
中国古文很磨人,很不好读,这是一个事实。并不是现代人这么觉得,两千年来一直都是如此!虽然学界有千百种理由为古文辩护,但不管她有多么冠冕堂皇,磨人就是她的弊端,这一点是无可争辩的。归根到底,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古文本身写得不好。
为什么古文两千年都没有写好呢?因为它的引领者是当官的,写出来的都是些官样文章,都是些文言文。
所谓文言文,就是不供口语言说的书面文字。这种文字在先秦是没有的,那时的诸子论著都是白话文。汉朝模仿先秦白话,确立了一种官样文章,这便是文言文。文言文在两汉魏晋时大行其道,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5 西施是我国古时候一位绝代佳人,她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西施原名夷光,是战
国时代越国苎罗山施姓樵夫的女儿,因家住西村,所以叫西施。她长得红颜花貌,芙蓉
之姿。当时,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了越国。越军被打败,越王勾践作了战
俘,越国大夫范蠡作为人质跟随越王夫妇到吴国做奴隶。三年以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
践夫妇和范蠡,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准备十年生聚,力图报仇雪耻。他采用范蠡
所献美人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凭她倾国倾城之貌和高超的琴棋歌舞,致使吴
王日日深宫醉不醒,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在她的内应下,勾践终于灭吴复国。
历来,由于在评书、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及戏剧中,把西施作为爱国爱民、勤劳朴
实、美丽动人的古代妇女形象广为传颂。特别是把西施塑造成春秋末期吴越关系史上起
过重大作用的一位女性加以渲染后,西施的优美传说在民间更是世代流传不衰。
但是,近年来,有些史学工作者撰文认为,历史上实无西施其人,他们的依据:在
先秦诸子著作中就已屡见“西施”之说。如《管子·小称》篇中就载有“毛嫱、西施,
天下之美人也”。该书作者管仲系春秋初期人,可见,“西施”至少比勾践早出生200
多年,管...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217 | 6 参加mitbbs文海版第二次读书活动。主持人Microsystem选了两篇文章,“the
innocent”和班
固的”汉书-艺文志“。
艺文志介绍了刘向父子主持编撰的“七略”的篇目,分类为“六艺略”“诸子略”“诗
赋略”“兵书略”“术
数略”“方技略”,七略之一的“辑略”相当于篇首的概要,分析六略的思想流派。这
个分类应该概括了
中国当时主要的文明成果,概要如下:六艺的读者是国家政要,”诗经“在现在是被认
为属于文学类
别,当时的政要得会背诵里面的句子和熟练使用比喻,”不学诗,无以言“;诸子,百
家争鸣中存活下
来的大家作品;诗赋,诗赋等文学类作品;兵书,权谋和用兵;术数,天文地理历书玄
学和杂家等;
方技,医学典籍等。书籍分类肯定对读者如何选择读物是有影响的,对社会思潮也应该
有所影响,局
限研究者视野。
大致可以看出,当时重视的东西要能够学以致用,能用到政治上,能用在生活中。小说
应该是例外,
但孔子也说,虽小道,必有可观。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没有出现对应古希腊的戏剧,
技术和科学等
更高层次的分类。
同时,也是这种学以致用的风格让人深思。著述在古代知识分子中不算最先的选择,比 |
|
a********i 发帖数: 6345 | 7 堂上众人听了纷纷点头,正如王审知所说的,当时的福建地形崎岖不平,土地贫瘠,户
口稀少,据唐代名相李吉甫所著的《元和郡县图志》所记载,作为威武军治所所在的福
州,元和时所辖的户口不过一万九千多,建州一万五千多、泉州三万五千、漳州一千三
百多,汀州两千三百。而光宣州一地当时便有户口五万七千多,洪州则有九万一千多,
在还处在农业社会的古代中国,户口数往往就意味着一个区域的财力和税源。吕方与其
花费力气去啃威武军这块没什么肉的硬骨头,还不如去向西、北两个方向扩张。
看到堂上的这些威武军的核心势力都赞同了自己的决定,王审知不由得精神一振,
赶紧接着趁热打铁王审邽道:此事干系威武军和王氏一族的存亡,旁人是决计不成的,
二哥,只得辛苦你跑上一趟了。
王审邽却没有立即应答,沉吟了半响方才抬起头道:既然三弟这般说,某家自当从
命。
既然王审邽都已经表示赞同了,与吕方联姻这档子事便定了下来,于是众人纷纷商
讨起如何接收吕方割让的温州两县,礼数等细微小事,可那王审邽仿佛心事重重一般,
一言不,只是低头思忖,王审知一边与旁人商讨,却不住偷眼看二兄的脸色。
待到诸事商讨完毕,已经...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1118 | 8 东都洛阳,经历了黄巢、秦宗权之乱后,此地早已被打成了一片白地,端得是荆棘遍野
,了无人烟,虽然之后张全义屯田此处,苦心经营,稍微有了些人烟,可相较盛唐时巨
室万家,船舶相连的胜景,还是不可道里计了。自从天佑元年四月,朱温强将天子从长
安迁出,便安置在这洛阳城中,随后李茂贞、王建、李继徽三镇称受天子衣带诏,讨伐
朱温。朱温则以镇国节度使朱友裕为行营都统,领关中诸将抵御之,同时令保大节度使
刘鄩弃鄜州,引兵屯同州。而朱温本人则统领大军立即从大梁出发,西入关中,讨伐李
茂贞等人,并与七月份经过东都,面见天子。自从朱温将天子从长安强迁到洛阳,控制
在自己手中,李茂贞、李克用、刘仁恭、王建、赵匡凝、杨崇本、杨行密等强藩纷纷暗
中信件往来,密谋联合讨伐他,此番他领大军入关,强敌环伺,而当今天子精明强干,
绝非束手等死的懦弱之人,若变生其中,敌发于外,只怕那时便一发不可收拾,于是朱
温便决定为禅代计,另立幼主。朱温于是遣判官李振至洛阳,与蒋玄晖及左龙武统军朱
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行此大事,自己领大军入关。
咸阳永寿,位于关中平原和北部,南接乾陵,北接彬县、号称“秦陇咽喉”朱温领
兵入关后,...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591 | 9 那大夫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回头一看,躺在锦榻上的杨行密方才还紧闭的双目已经睁开
了,虽然面容枯瘦金紫,可一对眸子却清醒的很,绝非心神昏乱者所有的。这大夫乃是
广陵城中的名医,平生见过的临死之人不知凡几,他方才诊断杨行密的脉息,便觉得对
方脉象浮大而无力,分明是旧病复发,肺腑虚弱,精血枯竭,已经是到了危在旦夕的时
候了,身上的痛苦可想而知,此时却有这等眼神,分明是对自己的生死已经有了觉悟,
他本是扬州土著,当年淮南混战,广陵被围八个月,斗米至千钱,杨行密遣部将以军粮
煮粥相救,活口何止数万,可谓万家生佛,他家也是其中之一,如今却是这等模样,那
大夫不由得鼻头一酸,跪倒道:“在下无能,大王之症只怕,只怕……。”说道这里,
那大夫声音已经哽咽,泣不成声了。
史氏见那大夫居然对病人吐露实情,暗自担忧,可又见丈夫的模样,心知像杨行密
这等人物,只怕心底对自己的病情已经了然,此时发问不过是为了求证一下罢了,便上
前走到杨行密身旁,取了两个锦垫放在丈夫头下,让其头抬得高些,可以平视对方,方
便说话。
杨行密感激的看了史氏一眼,才对那大夫问道:“你不必惶恐,我知道你已经尽力
而为,只是某... 阅读全帖 |
|
k**n 发帖数: 3989 | 10 2楼
郭汾从小酒楼中出来.又要往天宁寺礼佛.为丈夫和孩子祈求平安,不想还没到便遇到
了一场急雨。春雨冬雪,对农业社会来说都是好事,仲春的这场雨淅淅沥沥,下得甚密
,郭纷出门时没带雨具,望见一座小庙便躲了进去,一看,却是一座观音堂。
郭鲁哥家的说道:“天雨留客,想必这座庙与夫人有缘。不如便进去上香吧。”
佛家讲究的是一个缘字,郭汾称是,便入得内来,却见这观音庙虽然不大,收拾得
却也雅致,正殿一对猛联,写的是:“圣名自在,大慈大悲度世;经诵普门,救苦救难
寻声。”
郭汾一直以来表现得武勇,其实郭家文武兼资看郭洛便知道了,所以她在书法上也
有一定修养,入凉以后打架的机会少了,接触文事的机会却就多了。安陇地区虽然僻处
西北,但自汉及唐却屡出书法名家,各处珍藏之墨宝甚多,郭汾本来就有底子,见得多
了,眼界自然也就更上一层楼。
这时看了这副猛联字体不俗.又是新雕成的,显然是近人笔墨,心道:“河西人文
荟萃,假以时日必可大放异彩!这人不知是谁。
”一看署名,却是范质,不由得莞尔,心想:“原来是他。怪不得这笔字看着熟。”
范质是中原名士,又是后唐常驻凉州的使者,郭汾曾隔帘接待过他两次,且听人说
过凉州...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452 | 11 书名《六朝清羽记》22
作者:弄玉X 龙璇
出版:河图文化有限公司
OCR :妖刀手打团无名
出处:失落手打
第一章姊妹聚首
第二章波斯密信
第三章水路禁令
第四章明珠在怀
第五章泊陵鱼毒
第六章夜影入晴
第七章臂助复归
第八章田税三失
第一章姊妹聚首
临安。葛岭
「砰」的ー声,一只白玉碟砸得粉碎。清脆响声打破阁内的宁静,玉屑在青石板上
四处飞溅.
座中男子戴着一顶乌角巾,须发犹如墨染;虽然年逾五十,但狭长的眼中精光闪动
,显露出旺盛精力和勃勃的欲望。此时他面露怒容,旁边一名官员束手不语,噤若寒蝉.
一名男子弯下腰从容捡起玉屑,道:「太师息怒。陛下既然手诏请太师亲自出镇,
以朝廷惯例须建节,授节度使,并无他意。」
「节度使一职乃粗人至极致!老夫节制诸将如弄小儿,何须此职!」贾师宪厉声道
:「应龙!」
旁边那名官员躬身道:「在。」「替老夫上表,辞去节度使职位!」翁应龙道:「
是。」
廖群玉微微叹息。他放下玉屑,挺身望着座中独掌大权十余年的宋国一品太师,良
久说道:「太师不肯领节度使,请朝廷颁赐双旌双节,以明赏罚,如何?」贾师宪余怒
未消,只哼了一声。一名家仆进来。「老爷,夏将军求见。」贾... 阅读全帖 |
|
M*****G 发帖数: 3105 | 12 诸子里我比较喜欢老子和荀子,中华书局的新编诸子集成里面的帛书老子是目前版本最
好的,自己可以在这个版本上根据郭店本删略。 |
|
S***n 发帖数: 2932 | 13 不同意“两晋之下,八代之衰,中华文明遭受重大挫折”。。。其间胡汉分治,江左文
化上的发展非常
巨大,以我半文盲的程度来说,倾慕之余,也为之惋惜。
现在举两个例子说明。
一 玄学
玄学历来不受重视,甚至被认为清谈误国。
这当中自然有实际的成分,纯学术上看,两晋南北朝发展的玄学却很值得讨论。
中国大部分时期儒家独大,然而包括诸子在内,大部分的特点都是缺乏形式体系,缺乏
形而上的讨
论。
玄学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形而上讨论,其热烈,规模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著名的
言、意之辩,
已经不仅是文学上的讨论,而且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哲学问题。
得到的结论和成果也远非先秦诸子白马非白之类讨论能比。
人们说王羲之以字掩其人,王阳明以人掩其字。魏晋名士又何尝不以其越礼放诞之行而
掩其真识灼
见?对此,我感到万分遗憾!
嵇康的小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阮籍咏怀诗之类完全不能代表他们在文学、哲学
上达到的程度。
竹林七贤,文人雅士,络绎奔会。不仅是审美享受,他们却有惊警超俗的想法付于文学。
我以为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衰微的直接后果:地方世族势力空前膨胀,几乎与
中央政府分庭
抗礼。
出身世家的文人,因...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21 | 14 看到前面有人讨论这个问题,也忍不住说两句。
下面仅是我读过的一些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书,也是我比较爱看的。
若是要将我读过的书一一列举,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排名不分先后。
中:
曹雪芹《红楼梦》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乐府诗集》
《全唐诗》
《二十五史》
《资治通鉴》
《十三经注疏》
《诸子集成》
鲁迅《鲁迅全集》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钱穆《国史大纲》《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钱钟书《管锥编》《谈艺录》
西: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
薄伽丘《十日谈》
卢梭《社会契约论》
柏克《法国大革命》
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亚当斯密《国富论》
达尔文《物种起源》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罗素《西方哲学史》
霍金《时间简史》《时空本性》
我对西方的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了解几乎全部来自于商务印书馆的那一套
《世界学术名著汉译丛书》。那套书真是不错呀,可惜有一些译本的文字不够漂亮。 |
|
c****t 发帖数: 19049 | 15 第一章 使节(13)
苏武道:“这、这是什么文字?先秦的吗?”
“我也说不清。”太史令道,“这石镜极其朴素,没有任何可借以识别的款式纹饰,只
有镜背后刻了这一圈镜铭,但字形奇古,似字非字,似画非画,没有一个是在古器上常
见的。当年陛下命我识读这些文字,我自负博学,八体精通,可一见这镜铭,还是愣住
了。这镜铭文字和我所知道的任何一种古文(作者注:汉朝“古文”是指先秦的古文字
,而非文言文)都不同,只能勉强看出它有个别结构接近史籀大篆,但远比它们简易淳
朴,又有一丝虫书的古老谲美。我只能肯定,那必是一种比我们现今所知道的古文古老
得多的文字,或许就是传说中上古的‘蝌蚪书’吧。我费尽心力琢磨了一个多月,才识
读出这些字来。”
“你读出来了?”苏武惊奇地道,“写的是什么?”
“说起来,这文字内容倒平淡无奇,”太史令叹了口气,转身迅速从身旁的书架上抽出
一册简牍,打开来道,“居然就出自这普天下儒生都读过的《诗经》!‘天命玄鸟,降
而生商’——《商颂·玄鸟》篇的第一句。唉,说穿了一钱不值。”
“《诗经》?玄鸟?”苏武好奇地接过简牍,看着上面那密密的文字,皱起眉道,“子
长,你以为人人都像你那么好的...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13519 | 16 第四章 卫律(上)
你大概知道,我本不是中原人氏。
我是一个胡商之子,但自幼对汉朝的学问倾慕不已。在那时的我看来,汉家的典章
制度、音律辞章都是最完美的,而我所属的族裔在这些方面是那么落后、无知、蒙昧,
让我羞于承认。我衣汉服、说汉话、书汉字,我对儒道诸子经典的熟习,甚至超过了汉
朝的许多学子。我把自己的匈奴名字都改了,我给自己取了个汉名:卫律。
中原所有的事物中,我最爱的,是它的音律。
那一年,我随父亲经商,来到长安,听说朝廷新设乐府,便去偷听乐府的弦歌乐舞
。司马相如的《辞赋》,李延年的《新声曲》,天下第一。只有在长安,才有这样的耳
福。
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那美妙的弦乐的诱惑,攀上乐府墙外的一株大树,向里看去。
透过层层绿荫,我看见了那个女子——阿妍,我一生的挚爱。
她翩翩起舞,轻盈得叫人不敢相信,宛如一株兰花在风中轻颤着开放。我从没想到
,一个人竟然可以仅仅用肢体的动作造就如此令人震撼的效果。
她的哥哥李延年,在一旁为她鼓琴伴奏。老实说,她那位二哥也是少有的俊秀人物
,否则后来也不会成为皇帝所宠幸的嬖臣。但此刻我的目光完全被阿妍吸引住了,根本
注意不到其他人。
如今回想起来,她那...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6791 | 17 严子几道既译英人赫胥黎所著《天演论》,以示汝纶曰:“为我序之。”天演者,
西国格物家言也。其学以天择、物竞二义,综万汇之本原,考动植之蕃耗。言治者取焉
。因物变递嬗,深研乎质力聚散之几,推极乎古今万国盛衰兴坏之由,而大归以任天为
治。赫胥黎氏起而尽变故说,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以人持天。以人持天,必究极乎天
赋之能,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
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其为书奥赜纵横,博涉乎
希腊、竺干、斯多噶、婆罗门、释迦诸学,审同析异,而取其衷,吾国之所创闻也。凡
赫胥黎氏之道具如此,斯以信美矣。
抑汝纶之深有取于是书,则又以严子之雄于文。以为赫胥黎氏之指趣,得严子乃益
明。自吾国之译西书,未有能及严子者也。凡吾圣贤之教,上者,道胜而文至;其次,
道稍卑矣,而文犹足以久;独文之不足,斯其道不能以徒存。六艺尚已,晚周以来,诸
子各自名家,其文多可喜,其大要有集录之书,有自著之言。集录者,篇各为义,不相
统贯,原于《诗》《书》者也;自著者,建立一干,枝叶扶疏,原于《易》《春秋》者
也。汉之士争以撰著相高,其尤者,《太史...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6791 | 18 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
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
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傎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
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则有云:“学
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一、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
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径,
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至原文词理
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一、《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
远。”三曰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
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
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于...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19 善哉,问也。
先看原文: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
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四
师子吼言:“如来初生、出家、成道、转妙法轮,皆以八日。何故涅槃独十五日?”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十五日,月无亏盈;诸佛如来亦复如是,入大涅
槃,无有亏盈。以是义故,以十五日入般涅槃。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盛满时,有十一事
。何等十一?一、能破闇,二、令众生见道非道,三、令众生见道邪正,四、除郁蒸得
清凉乐,五、能破坏荧火高心,六、息一切贼盗之想,七、除众生畏恶兽心,八、能开
敷优钵罗华,九、合莲华,十、引发行人进路之心,十一、令诸众生乐受五欲多获快乐
。善男子,如来满月亦复如是:一者、破坏无明大闇,二者、演说正道邪道,三者、开
示生死邪崄、涅槃平正,四者、令人远离贪欲瞋恚痴热,五者、破坏外道无明,六者、
破坏烦恼结贼,七者、除灭畏五盖心,八者、开敷众生种善根心,九者、覆盖众生五欲
之心,十者、发起众生进修趣向大涅槃行,十一者、令诸众生乐修解脱。以是义故,于
十五日入大涅槃,而我真实不入涅槃。我弟子中愚痴恶人,定谓如来入于涅槃。譬如母
人多有诸子,其母舍行至他国土,未还之顷,诸子各言 |
|
b*****l 发帖数: 3821 | 20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
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
今将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
建立一乘第一 教义摄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开宗第四 乘教开合第五 起教前
后第六 决择其意第七 施设异相第八 所诠差别第九 义理分齐第十
初明建立一乘者。然此一乘教义分齐。开为二门。一别教。二同教。初中二。一性海果
分。是不可说义。何以故。不与教相应故。则十佛自境界也。故地论云。因分可说果分
不可说者是也。二缘起因分。则普贤境界也。此二无二全体遍收。其犹波水。思之可见
。就普贤门复作二门。一分相门。二该摄门。分相门者。此则别教一乘别于三乘。如法
华中宅内所指门外三车诱引诸子令得出者。是三乘教也。界外露地所授牛车是一乘教也
。然此一乘三乘差别。诸圣教中略有十说。一权实差别。以三中牛车亦同羊鹿。权引诸
子务令得出。是故临门三车。俱是开方便门。四衢道中别授大白牛车。方为示真实相。
若彼三中牛车。亦是实者。长者宅内引诸子时。指彼牛车秪在门外。此应亦出即得见车
。如何出竟至本所指车所住处而不得故。后更索耶。亦不可说界外索车但是二乘。以经
不说彼求牛车人。出门即得彼牛车故。又不说彼索先许车唯二乘故。是故经中诸 |
|
r*****d 发帖数: 922 | 21 维摩精舍第一届行七已,诸子日集,每兴难问。若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然则入
者何入?趋者何趋?百工之术尚有径循也,矧单提之的旨,万有之至行,可以入而无户
,由而无道乎?”于是咸趋座下礼问。
(师问时,弟子转身便走)
先生怫然而起,翻然引去。诸子自恣,莫岸其涯。如是数日数问,莫闻其旨。中秋之前
夕,庭桂宵馥,砌兰夜芬,共茗月下,中间如前。
(师走时,弟子随身跟上) |
|
a**u 发帖数: 8107 | 22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27 02:27:58 2010, 美东) 提到:
北传《大般涅盘经》说,佛般涅盘是二月十五日,还说明了为什么要在二月十五日般涅
盘,以二月十五日是个好日子,说二为双,比喻成福慧二德,月至十五才圆满,所以以
月十五日来比喻圆满,因此二月十五佛般涅盘,正是比喻佛的福慧二德圆满,又说此时
正值春耕,是播种的好时节,所以佛般涅盘,使众生在最好的时节种下福田。因此任何
一位佛都是二月十五日般涅盘的。这就是北传《大般涅盘经》的说法。
北传的《佛般泥洹经》,明确说明了佛般涅盘的时间是“四月八日”,并说诸佛出生、
成道、涅盘都是四月八日,春夏之交,毒气消减,所以诸佛选择这个日子。这是北传《
佛般泥洹经》的说法。
如果这两部经典都是真经,那么这意味着佛陀竟然有两个般涅槃的日子。
请advancing同学解释一下,这叫不叫矛盾,如何能把这矛盾统一起来。
正常的逻辑是这两部经典,要么两个都是伪的,要么一个是伪的。绝无可能两个都是真
的。
我觉得应机说法也不至于把佛...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23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
20世纪初年,诸子学勃兴,老子其人其书再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特别是二三十年
代古史辨派所发起的疑古思潮,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名家大师纷纷加入这场讨论
,结果形成二种不同的观点:一派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
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认
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顾颉刚甚至持秦汉间说,他说:“《吕氏春秋》……的
作者是很肯引用书的,所引的书是不惮举出它的名目的。……《吕氏春秋》的作者用了
《老子》的文词和大义这等多,简直把五千言的三分之二都吸收进去了,但始终不曾吐
出这是取材于《老子》的。……于是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吕氏春秋》著作
时代,还没有今本《老子》存在。”[28]钱穆意识到老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他说:“
余尝谓老子之伪迹不影,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终不明,其源流派
别终无可言。”但他考证后说:“据其书思想议论及文体风格,盖断在孔子之后。当自
庄周之学既盛,乃始有之。”并认为老子可能是楚人詹何,《老子》产生于《庄子》之
后,《荀子》之前。[29]双方针锋相...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24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
20世纪初年,诸子学勃兴,老子其人其书再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特别是二三十年
代古史辨派所发起的疑古思潮,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名家大师纷纷加入这场讨论
,结果形成二种不同的观点:一派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
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认
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顾颉刚甚至持秦汉间说,他说:“《吕氏春秋》……的
作者是很肯引用书的,所引的书是不惮举出它的名目的。……《吕氏春秋》的作者用了
《老子》的文词和大义这等多,简直把五千言的三分之二都吸收进去了,但始终不曾吐
出这是取材于《老子》的。……于是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吕氏春秋》著作
时代,还没有今本《老子》存在。”[28]钱穆意识到老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他说:“
余尝谓老子之伪迹不影,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终不明,其源流派
别终无可言。”但他考证后说:“据其书思想议论及文体风格,盖断在孔子之后。当自
庄周之学既盛,乃始有之。”并认为老子可能是楚人詹何,《老子》产生于《庄子》之
后,《荀子》之前。[29]双方针锋相...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5 中国通史
第七节 荀子与韩非
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反对礼乐,提倡兼爱。杨朱反对兼爱,提倡为我。孟子反对
杨墨,提倡仁义。老子庄子反对仁义、礼乐,提倡无为、任自然。荀子反对孟、墨、老
、庄,提倡礼义。荀子弟子韩非,博采荀、老、名、法各家要旨,集成韩非的刑(形)
名法术之学。孔子仁义学说至孟子得到充分的发挥,孟学结合阴阳五行家成一大学派。
孔子礼乐学说至荀子得到适时的修正,通过韩非结合黄老名法成一大学派。荀子在儒家
中是和孟子有同等地位的大师,在诸子百家中也和孟子一样,善于评论异家,表彰儒学
,是孟子以后最大的儒者。韩非传荀学,脱出儒家范围,自成专家,完成了极端专制主
义的政治理论,为战国时期最后的也是最合时的大思想家。
荀子名况,赵国人。齐宣王招天下著名学士来齐国,居稷下,食大夫禄,号称列大夫,
著书议论,不治政事。齐湣王时,稷下学士更盛,多至数万人,齐湣王晚年,荀子到稷
下游学。当时齐将败亡,列大夫离齐散去,荀子南游楚国。齐襄王时,稷下士又盛,荀
子回到 齐国在列大夫中“最为老师”,被尊称为卿。荀子遭谗,离齐至楚,春申君以
荀子为兰陵(山东枣庄东南)令。荀子又遭谗,离楚至赵,在赵...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26 益西彭措堪布:
学佛人的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
下面三颂是语言方面取舍的教言。先讲一个故事: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
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大鹤就把它衔住飞过都邑。甲鱼一直不肯沉默,
不断地问:“这是什么?”这样大鹤就开口回答,刚一开口,甲鱼就坠落地上,被人们
屠食。我们不注意自己的口舌,就和这个比喻一样,随意开口诽谤或赞叹,容易成为堕
落之因。
下面正式讲教言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对境绝不能诽谤,什么对境绝不能赞叹,什么对境应当不赞不谤,
不加任何评论,然后按教言谨慎取舍。这些是因果上很重要的学处,如果取舍不对,单
单以自己的语言就会造下毁坏自他的恶业。语言上的取舍是一个大问题,这些方面一定
要学好,日常生活当中处处要谨慎。如果没有正知正念,一天以自己的口舌就可能造下
弥天罪业。
首先讲不能诽谤的地方:
不能诽谤有三种:
不谤众望所归者,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己善知识。
不能诽谤的方面有三种,就是不能诽谤众望所归的有德之士,不能诽谤他人买卖的物品
,不能诽谤慈悲自己的善知识。
①不谤众望所归者:... 阅读全帖 |
|
e*******c 发帖数: 2133 | 27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古代文论家,北京时间2013年8月19日在美国华盛顿
去世,89岁
顾易生
1924.12-2013.8.19
生于上海
美国时间2013年8月18日下午2时57分(北京时间19日凌晨2时57分),导师顾易生
先生在美国华盛顿Suburban医院去世。初接讣音,哀怛难禁。除唁电师母强节哀思,善
自珍摄外,竟不能再出一言。兀坐桌前久了,先生的音容笑貌,以及自己二十多年来从
师问学的情形,竟一一到得眼前。
顾师祖籍浙江海宁硖石镇。《顾氏宗谱》及顾炎武《顾氏谱系考》记载,江南顾氏
一脉源远流长,越王勾践八世孙于西汉为顾余侯,是其始祖。生于海盐的唐诗人顾况,
是其第35世孙。及至第72世孙顾诒谷,即为顾师生父。十六岁中秀才第一名,后毕业于
京师大学堂,为人洒脱,兼通新旧之学,并擅文史经济,辛亥革命后,在金融界历任要
职。而书法气象恢宏,也足名家。母沈莲如性慈爱,通诗书,去世后由章太炎为撰墓志
铭。
因仰承庭训,顾师10岁前就能背诵古文诗词达数百篇,又读毕《论语》、《孟子》
,并习作旧体诗与古文。稍长,由张访莼教《春秋左氏传》和《资治通鉴》,英人弗兰
契授读英美小说...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421 | 28 来源: 中华读书报5月25日7版
江沛
在南开大学历史学科发展史上,19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52年秋,北大历史系主任郑天挺先生与清华大学历史系原主任雷海宗教授,因为难以
言说的原因奉命调离北京,移砚南开,南开史学从此奠基,走上了崛起之路。1952-
1962年的十年,谨言慎行的郑天挺先生生活相对平坦,雷海宗先生则因言遇祸,生命终
结。
文化“二周”“战国”声名
17岁考入清华,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和不少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学者不
同,处于近代中国学术转型期的雷海宗,很早即形成其中外兼修、意识超前、理论见长
的宏大学术格局。1927年雷氏归国,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
亲历中国百年变局,深怀爱国热情的史学家,雷海宗追问求索的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之路。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一书集中体现了雷海宗所
借鉴“文化形态史观”的独特理论方法、“中国文化二周论”的文化思想及敏锐的社会
批判意识,是其作为“战国策”派核心人物的重要作品。
雷海宗等强调的战时“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主张国共两党捐弃政争,全力抗
战,... 阅读全帖 |
|
m*******3 发帖数: 14 | 29 我的最后叹息
潜行者
从进门处左侧向里拐是书库,分为上下两层,一层有两排书架,左边一排较宽的放的
是文科各学科的基本研究论著,右边一排窄的放的是工具书。从门口右侧一条狭窄的铁楼
梯可以上到二层(这个楼梯太隐蔽了,以至我过了很久才发现),二层的前半部分放的是
一些文史类参考书,有丛书集成初编,十三经清人注疏,新编诸子集成等,还有一些民国
版书,如《古史辨》、钱穆《先秦 诸子系年》、陈垣《通鉴胡注表微》、泷川资言《史
记会注考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还有49年以前的中研院史语所集刊20本,后半
部分全部是线装书(我记得有清代刊刻的各种丛书和皇皇巨帙的正续《皇清经解》)和老
北大及燕大的旧版外文书。
我第一次走进这个书库的时候,完全被震撼了,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世
界,是北大灵魂的中枢,学术的精粹。这里安静的出奇,静的你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那
些经历过岁月沧桑的黄色书页散发出历史的气息,从书架之间一步步走过去,两边一排排
蓝色的线装书函落满了厚厚的灰尘;随手拿起一本书,掸落灰尘,一页页的翻过去,你甚
至不需要阅读文字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诉说,这里面沉淀着无数代祖先的智慧和生命,贯注 |
|
I******s 发帖数: 449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haodan (信号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余英时篡改引文诬陷郭沫若的铁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6 02:54:09 2010, 美东)
又看了一个余大师写文章的时候偷偷摸摸篡改的例子,真是替他感到汗颜啊。
余英时篡改引文诬陷郭沫若的铁证
·方舟子·
余英时在《〈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一文中,列举了十二
条郭沫若抄袭钱穆的“证据”,其中最后一条“吕不韦与秦始皇”,他认为是“
最严重的抄袭”。这一条原引文甚长,这里只摘录与问题有关的部份。余氏对我
这样的摘录一定是满意的,因为这更可以突显二书之间的“惊人的相似”。
余氏摘录的《十批判书》云:“……明时的汤聘尹认为是‘战国好事者为之’
(史稗)……例如王世贞的《读书后记》便有两种说法。……”
余氏摘录的《先秦诸子系年》云:“……王世贞读书后记辨之曰……又明汤
聘尹史稗辨之曰……”
余氏得出结论说:“更明显的是《系年》援据汤聘尹的《史稗》以及王世贞
的《读书后 |
|
v******a 发帖数: 45075 | 31 娄昭君,北齐代郡平城人(今大同)。赠司徒内干之女,太原王娄昭之姐。
娄昭君慧眼独具,看到在城墙之上服劳役的将领高欢相貌奇伟,面带忠厚,虽然目前
贫穷,但料定他是个英雄,日后必然发迹,于是产生爱慕之意,暗地赠给高欢金银财物,
二人结成美满姻缘。后又拿出全部家资,让高欢结识天下英雄豪杰,并参与出谋策划,使
高欢屡立战功,官居东魏丞相。
娄昭君平日柔顺勤俭,谦卑自守。亲自纺织针补,视姬妾所生诸子均十分慈爱,不异
己出,对诸子每人必赐一袍一裤。时常向高欢进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废公。处事能够
顾全大局,委曲求全。当时高欢为了与少数民族茹茹国建立外交关系,打算纳娶茹茹公主
,因考虑娄昭君而犹豫未决,娄昭君便以国家利益为重,劝谏高欢说:“国家大计,不要
迟疑。”高欢娶回茹茹公主后,她自动腾出正室,让高欢合婚。此举受到举国上下称赞。
有一次,昭君怀孕分娩难产,正值高欢领兵征讨西魏,宫人要给高欢送信,让其回宫照看
,昭君制止不让,说:“王出统大兵,何得以我故,亲离军幕。”后来终于忍痛生出一男
一女的双胞胎。日后高欢听到以后,很受感动。
天保初年,长子高洋即位北齐皇帝,尊她为皇太后。天保十年,高殷即位, |
|
发帖数: 1 | 32 十二、张璧和大成拳的诞生
张璧在四存学会的身份是干事、名誉董事长,但实际上他是四存学会的大总管。他开设
体育班时没有找其他的武林高手,而是直接邀请他的直隶老乡、深县的著名武术家王芗
斋先生。这一理由他在《大成拳的命名》一文中说得明明白白的,即:
我自十七岁走入社会,……到处注意拳术武工超绝的人物。辛亥以后,
从没离开过政治革命工作,也是无时无地不留心武工人才。虽曾见过不少的派别专家,
终觉到非庐山真面,始终也没遇见一种合于人生、适合现代的拳术。
不过,正如他所言:
及与王芗斋相识,感到他的拳术,意味深长,平易近人,习练稍久,就
感觉身体的体认与其他的武功迥然不同,并且是具体功夫,非枝节片面的工力,正合乎
我生平心理所想的条件。
可见张璧对拳术的甄别还是大有本领的。
那末,王芗斋究竟具有怎么样的功夫让张璧对他如此折服呢?
首先,让我介绍一下王芗斋的生平。
意拳创始人王芗斋,生于1885年11月24日,卒于1963年7月13日。河北深县魏家林村人
。名政和,字宇僧,别字尼宝,号芗斋,晚年自号“矛盾老人”。
王芗斋的曾祖父是清政府养济院医部太医,擅长 “宫廷指科导...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3 十六、悲壮的张璧之死及盛大的治丧活动
1948年2月29日,阴历正月20日,傍晚时分,张璧猝死在旧北平的第一监狱。张秀岩在
《我的回忆》中也说:“由于在民族灾难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关系的错综复杂,后来我
们曾在党的指示下,几次做张璧的工作并且得到他的掩护。抗战胜利后他死在蒋介石的
监狱中。”由此可见,猝死在监狱是定说。
当张璧的遗体从监狱送出,在阴历正月22日,张璧的亲属、各界朋友及北京社会名流两
千多人前去吊唁。
当时,还是19岁的学生白洪瑛代父亲白静明去送挽联。他在“我的记忆”中写到:
张璧逝世后,在宣武门外下斜街的一寺庙吊丧。办事时,庙内人很多,院内都满了。
挽联很多,也都挂满了。特别是李宗仁送的横幅挂在中间最显眼的位置。当时天气很冷。
我是代表我父亲白静明去送挽联,我那时正在北京四中读高中……
当我采访白洪瑛老人时,他说:“当时李宗仁亲自书写了四个字的挽联,由于年代久远
,至今已经忘记了这四个字的具体内容。但对李宗仁送挽联的事情记忆深刻,因那时李
宗仁在国民党政府中名声很大。”
我没有找到档案相关的记载,但至少,我们可以作为一个证据在此提出来。也请亲身出
席了那次吊唁的人,一起回...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34 益西彭措堪布:
学佛人的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
学佛者应当谨记:三种不能诽谤、三种不能赞叹、三种不赞不谤
下面三颂是语言方面取舍的教言。先讲一个故事: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
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大鹤就把它衔住飞过都邑。甲鱼一直不肯沉默,
不断地问:“这是什么?”这样大鹤就开口回答,刚一开口,甲鱼就坠落地上,被人们
屠食。我们不注意自己的口舌,就和这个比喻一样,随意开口诽谤或赞叹,容易成为堕
落之因。
下面正式讲教言的内容。
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对境绝不能诽谤,什么对境绝不能赞叹,什么对境应当不赞不谤,
不加任何评论,然后按教言谨慎取舍。这些是因果上很重要的学处,如果取舍不对,单
单以自己的语言就会造下毁坏自他的恶业。语言上的取舍是一个大问题,这些方面一定
要学好,日常生活当中处处要谨慎。如果没有正知正念,一天以自己的口舌就可能造下
弥天罪业。
首先讲不能诽谤的地方:
不能诽谤有三种:
不谤众望所归者,不谤他人买卖物,不谤慈己善知识。
不能诽谤的方面有三种,就是不能诽谤众望所归的有德之士,不能诽谤他人买...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5 四
整部书,我比较看重前半部分,也就是为学的部分,也就是作者做学生以及做小学
中学老师的部分,一入大学作教授,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余自入北大,即如入了一是
非场中。自知所言触处有忤,然亦无自奈何。”(P175)一作教授,人已定型,惟有坚
持之功了,五十年如一日,时局的动荡并不妨碍结出硕果,比如《国史大纲》成书于一
九三八年,国难当头,作者在宜良北山岩泉下寺和上寺各住半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
后一年,“迁居一废园中,名耦园”,完成《〈史记〉地名考》,作者欣喜地说:“余
先一年完成《国史大纲》,此一年又完成此书,两年内得成两书,皆得择地之助。可以
终年闭门,绝不与外界人事交接。而所居林池花木之胜,增我情趣,又可乐此而不疲。
宜良有山水,苏州则有园林之胜,又得家人相聚,老母弱子,其怡乐我情,更非宜良可
比,洵余生平最难获得之两年也。”(P249)
自入大学作教授以来,以前那种“师生相聚,俨如一家”的氛围不见了,而“只是
一职业,只是求生活一手段”而已了,(P16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象教小学中学时
那样融洽了,比较突出的例子是与冯芝生接触,真的只是接触而已,很难称之为交往,
钱先生对他可能...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6 1922,二十八岁,厦门集美学校
犹忆在集美所读,以《船山遗书》为卷帙最巨。余在梅村已成习惯,读书必自首迄
尾,通体读之。不抽读,翻阅,读《船山遗书》亦然。遇惬意处,加以笔录。后在北京
大学写《近三百年学术史》,船山一章所用资料即本此。又读其注《楚辞•九歌
》,言屈原居湘乃汉水,非沅湘之湘,尤有启发。后在《先秦诸子系年》一书中详论之
。又为《楚辞地名考》,《周初地理考》,《三苗疆域考》,最后为《史记地名考》,
余之注意古史地名迁革,其起源在此。后余又撰《庄子纂笺》一书,亦从船山注庄发其
义。P138
1923,二十九岁,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
三师同事中,又有常州府中学堂同班同学郭瑞秋,江阴人,曾游学日本。其寝室与
余贴相接。书架多日本书,有林泰辅《周公传》,蟹江义丸《孔子研究》,余尤喜爱。
因念梁任公言,自修日本文,不两月,即能读日本书。余亦遂自修日本文。识其字母,
略通其文法,不一月,即读瑞秋架上此两书。试译《周公传》部分,后付商务印书馆出
版。及为《论语要略》,述孔子事迹,亦多得益于瑞秋架上之蟹江义丸书。日本自明治
维新,而汉学亦开新境界。中国自新文化运动起,古籍遂成国...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858 | 37 经济观察报 马国川/文
遥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激烈地批判传统文化,以此为改革开放开辟道路。孰知,二
十多年后,仍然处于改革开放征途中的中国,却出现了“传统文化热”。是世道轮回,
抑或理性复归?耐人寻味。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轮“传统文化热”中,儒家文化独
享盛名,孔子备受推崇。《论语》风行海内,孔学走红于世。每年“圣诞”之日,都要
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官员也参与其中。仿佛“传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
是“传统文化”。在 “传统文化热”中,甚至有学者呼吁,将儒教作为国教。更有八
十年代的知名学者宣称中国应建设“儒家社会主义”。在文化日趋多元、思想日趋活跃
的时代,学者标新立异,固不足为奇,但是那种将儒家文化与 “传统文化”等同起来
的说法,却有悖历史,而且有可能在借鉴传统的时候蒙蔽人们的视野。
为了正本清源,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从10月1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节目开播在即,他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诠释他眼中那个“中
国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孔子之前没有民间思想家
经济观察报:先秦出现了“百家争鸣”,在你看来,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易中天 |
|
b**x 发帖数: 110 | 38 诸位所谈的中国文化如何如何,大概太半都是从别人那里噇来的口水,而且是最近这几
十年的口水。我大胆推测,诸位恐怕没有认真研读过中国文化的原典。诸子且不必说,
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基本经典,有几人读过?历代信史不说,通鉴有几人看过?
这几十年白话洋化的教育,割裂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国人空虚的头脑自然很容易被西
洋一时的风光而吸引而迷失本来。无论政治科技文化,完全被洋人牵着鼻子走,毫无独
立思考之能力。今天的全社会被西式思想洗脑的情况下,谈到所谓价值观的重建,大家
仍然在西洋模式里打转,左脸挨了耳光而又把右脸凑上去。
在中国人思想上行动上仍然对洋人仍然亦步亦趋地跟随的情况下,所谓的大国复兴,和
谐社会,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噫语。重建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固然是当前社会所必需
,然而恐怕不是这一代黄皮白心的中国人可以做到的。假如我们从现在起,在学习西洋
经验的同时也重新学习检视中国人五千年文明的经验,才可能摆脱西洋思维的窠臼和弊
病,在新的时代重领风骚。 |
|
f*****e 发帖数: 939 | 39 2004年搬到新小区里,邻居老周就成了朋友。老周比贫道大10岁,花白头发,但精神头
比贫道不差上下,到现在开车还经常跑到140公里。
老周爱交朋友。今天在门口洗车,老周见了也提了水桶洗,洗完后要贫道到他家里喝茶
聊天,天南地北,其中有些事情贫道觉得很有意思,记录下来,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老周老家是河南太康人,穷地方。爷爷以前是几个县有名的医生,也是大地主,抗战前
被土匪绑票杀死了。于是父亲这一辈儿就败落了。败落的原因很简单,自商鞅“民有二
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的政策出台,加上“诸子均分”传统,几百亩地的地主,五
个儿子一分,就成几十亩地的中农了。老周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拉扯他们兄妹7个(
一个大伯家的堂哥,大伯一家饿死了)。老周讲了几个有意思的事情。
太康、杞县等地是新四军6师,彭雪枫的地盘,抗战期间就是拉锯地方,共产党、日军
、伪军你来我往,村民们参加共产党的有,参加国民党的也有。老周的二叔抗战期间就
是新四军了,说是彭雪枫黑马团团长。所谓黑马团总计26匹马,比白马团多两匹。也就
是两个团才有50匹。估计他二叔也就是个连长,白马连连长。他二叔主要在当地混。后
来国共在这个地方拉锯...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40 各个朝代总有它的最后阶段。这时候,总是免不了有小人在作怪。小人能够当权,又与
那时君主的能力有关。开国的君主一定有过人的能力,但是他们的后代就难免出个昏君
、庸主,这时小人就钻出来了。
不必看许多个朝代,就是秦代,就已经有了一个赵高,把看似强大的秦朝弄得支离破碎
了。
赵高是个小人。巴结逢迎,最后居然想做皇帝。但他并不是有远大的志向,觉得可以治
国,他最大志向是为自己谋一点私利,用的是卑鄙的手段。不过,就那样一步步爬了上
来。
赵高最初在秦始皇身边办事,替秦始皇掌管符玺的事。这似乎是很事务性的工作,但是
符玺的使用,却代表着皇帝的决定,很重要。赵高把这种重要性放在心里。
秦始皇在出巡的时候,得病死了。有遗书,说传位给长子扶苏。这是一封重要的信,也
经赵高手的,在这时刻,赵高意识到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关键人物了,他决定改立秦始皇
的小儿子胡亥。因为胡亥曾经在赵高那里学习知识以及狱律等。两人有这段关系,而且
胡亥年轻,容易控制。如果扶苏做了皇帝,赵高不知道自己的地位会变成什么样子。
赵高先去说服胡亥这样做。对胡亥说,始皇帝只有一封信给长子,却没有给诸子封王(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要成为...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4:18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王权政治的理论基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1:45:13 2010, 美东)
引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就像植物生长需要根茎,大厦建成需要地基一样,一种思想学说的建立,也需要有它的
理论基石,换言之,即是思想学说得以建立的基本原则。尽管韩非子的思想学说从没有
提及他的理论基石——在那样的时代和那样的语境习惯下也不可能有这样的论述,但他
的观点有着一以贯之的严密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梳理他的学说,找到他的思想认识起点
,探索这些基本原则的潜在内容,逐渐揭示和勾勒出韩非子政治思想的理论轮...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42 『闲闲书话』 孔子弟子:子路
点击:134 回复:6
作者:老砍 发表日期:2011-1-11 21:57:00
[历史随笔]
作者:老砍 发表日期:2004-10-25 1:11:00
思考<论语>经义之余,也被孔子弟子栩栩如生的性情所感动.
感者,物物相呼应
动者,由呼应而另有所生.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盖无感,即属冥顽一类.这样的人孔子也是没办法教导的.
在孔子弟子中, 我对颜渊 子贡 子路等人性情的印象都用”光明正大”四字来
形容.只是三人材质不同,悟性各有高低.
三人中, 颜渊悟性材质最高,子贡次之,子路最下,但子路最让老砍感动,恐怕也
是老砍天性中有和子路物物相应的东西吧!
印象最深的还是: 子路少孔子九岁,性情粗率直接,好勇力.
子路穿粗衣和富家子弟走在一起不会自卑(这点是老砍最佩服的)
曾一副愤青打扮去凌暴孔子,孔子设礼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孔校的校服),
提着小礼物,请门人引见,为孔子弟子(子路从礼开始见孔子,也因为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子路是孔子中最直率,在孔子面前有啥说啥,也是最死心塌地跟随老师的弟子。
关于礼: 我不知大家怎... 阅读全帖 |
|
b*j 发帖数: 293 | 43 作者:刘自立
毛派是什么?学界定义也许简单。就是极权主义加民粹主义,再加上反资本主义。从这
个定义出发,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今天的毛派不是毛派,是假货、是膺品。何以这样
说,人们会问,乌有乡众可是激烈反对资本主义啊。是的,这里暂且同意这个说法。问
题是,乌有乡众一旦和政权中人合流,于是问题变型,成为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
是,反对资本之毛派和掌握资本之毛派,合流。这是关键。从这个现象观察,一切可以
这样解释,群众反对资本主义的倾向,业已被宣传机器鼓动起来,走入一条胡同、幽巷,
让这些享受毛主义理想之人,现在悄然变成支持权贵资本之人。于是一个辩证法,就真
的变成变戏法了。
人们奇怪,北京重庆公园里大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之众人,何以对此资本和毛派合一
的举措,无知无闻呢?这就是权贵们封锁信息的手法成功之例。因为,权贵们打出毛派旗
号,是要遮蔽他们的资本主义和家族主义的。而老百姓,只是在幻觉毛主席反对权贵的
梦想中,歌舞寄托之。诗云,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老百姓们之所以忘性极大,就
是因为他们既不知道什么是极权主义,也不知道什么是民粹主义;他们只是觉得,托出
一个幻觉,还是比什么都没...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4
不光是这个,白人对于黄种人的恐惧是刻骨铭心的。西方有黄祸这一说,中国就没有白
祸,或者黑祸
说白了,有一定种族、基因竞争的因素在里面
复习了欧亚战争史,发现西方有理由对黄种人没好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5 16:03:43 2010, 美东)
东方堪称西方的杯具工厂,无数的杯具都是东方送来的,有时候还是餐具。
欧洲文明在历史上先后受到三次来自东方的冲击,这三次冲击改变了当时欧洲的政
治、文化版图,使得欧洲到现在还对东方报有深深的戒备心理,对东方黄种人的恐惧更
是深深的刻在骨子里的,这就是所谓的黄祸。而这三次冲击都与中国有关,欧洲对中国
的认识,最早应该是从这方面开始的。了解历史,对解读西方社会当前对中国的态度不
无裨益。
杯具1,汉朝踢出匈奴,西罗马帝国亡国.
中国历史上的汉王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
。经过东汉王朝长时间的打击,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王朝,共
同打击北匈奴。北匈奴在公元2世纪左右被迫西迁,于公元350年左右进入了欧洲,随后
在巴兰比尔王的领导下开始了他们的向西征... 阅读全帖 |
|
|
m******1 发帖数: 19713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eer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tenant (纽滩能特|Good Day), 信区: QueerNews
标 题: 中国人思维的逻辑缺陷之类比推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6 21:52:58 2011, 美东)
选自《中国人的思维危机》 作者:宋怀常
二、类比推理
我们常说的一些谚语,比如“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等等
,都是用的类比推理,这些话真的很有道理吗?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相关对象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外
的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即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因为相比较的两类事物本来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是人类通过思维将它们联系在了一
起。比如由狗的忠诚推出人也应该忠诚,人和狗是不同的动物,怎么能确定有一样的品
质呢?
我们这里的类比仅指在议论中的类比推理,而不是指语法学上的修辞方法。很多人,包
括很多学者,把类比当成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甚至认为是中国人的优势。类比能够
形象生动地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能将深奥的道理转变成...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8 历史的垃圾堆——从汉朝匈奴历史看中美关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2 18:28:32 2011, 美东)
从文景时期汉匈关系看当今的中美关系,相似之处太多了。怎么看都觉得是一个模子里
面倒出来的两个像,只不过有先有后罢了。
以和为主、战为辅的汉匈关系 vs. 同舟共济,斗而不破的中美关系
文帝下诏谴责匈奴入侵破坏合约 vs. 中国政府谴责美舰队撞击我军机,售台武器,
违背建交声明
华而不实的汉匈和亲 vs. 表里不一的中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匈奴喜欢汉朝的金帛、絮缯、酒米 vs. 美国喜爱中国购买美国债券,喜欢中国的各种
工业品和美食
汉将、汉民投降匈奴,做汉奸 vs. 买办出逃美国,ABC做卖国贼
匈奴驯养牲畜的方法及畜产品的加工技术,还有胡乐、胡舞等被引入中原,汉朝学习匈
奴建立骑兵
vs. 中国引进美国的科学技术,还有欧美大片、蹦迪,中国学习
美国建立信息化部队
汉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赶上匈奴 vs. 中国经过休养生息,制造业首次超过美国,居
世界第一。
汉文...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49 摘一段搞笑的:
方舟子在文中写道:
有趣的是韩寒声称他在高中时阅读《二十四史》,以前他在别的文章中也这么说过,二
十四史是他读高中时在学校图书馆资料库中读的。有的报道更明确地说他“通览”二十
四史。韩寒高中只读了一年,就因为七门功课(包括语文)不及格被迫退学。《二十四
史》并非一本书,而是24部历朝所谓正史的统称,共计3300卷,4700万字。韩寒以一年
的时间阅读它,平均一天要读9卷13万字,而且是没有白话文注释的文言文,而且他还
要上课,还要读其他的书。
这一段的中心思想是:方舟子认为韩寒说自己在高一就读过并且读完《二十四史》是不
可能的。但是以方舟子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居然能够把韩寒在博文中的一句“到了
初中高中,我拼命的读各种书,这点我的同桌和老师都可以证明,到了高中更加病态,
彻夜阅读《管锥编》《二十四史》《论法的精神》《悲剧的诞生》”理解成读完了二十
四史。并且为了偷换概念来个乾坤大挪移,方舟子先生还特地加了一句:“有的报道更
明确地说他‘通览’二十四史。”以增加真实感。这种明显驴唇不对马嘴,猪头不对牛
尾的打假,真是可笑可笑。
二、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方舟子接着写道:
...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