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9 发帖数: 109 | 1 情由心发
人人皆有情绪,也经常体验情绪。情绪是人对周围事物、日常生活状况的反应。情绪的
处理与表达,对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建设或破坏的力量。
情绪也反应了人的生命成熟度,是基督徒灵命的指标之一。处境诱发出的个人情绪,会
透露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信念、价值观、动机、欲望等等,因此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西方心理学学者指出,造成人情绪不稳的7个因素是∶自尊心低落、缺乏快乐、焦虑、
强迫性观念与强迫性行为、缺乏自主、忧虑以及罪恶感。但是圣经告诉我们,人类的情
绪问题,要追溯到伊甸园——亚当不顺服神,人类开始自治、自足、自私(self-
independent, self-sufficient, and self-focus)。也就是说,人的罪行才是导致人
类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
人的问题不只限於情绪上的,更是认知上、意志上、良知上的,是全人的,而非世俗心
理学者所认为仅仅是心理上的。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必须有面子才有生存的价值
,那麽,他在思想上就会认为面子很重要,丢了面子是可怕的。当有人公开或私下说他
不对、不好之处,他就认为丢了面子了,就会不开心(这就是情绪了)。接著,他可能
选择反击...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74 | 2 大圆满法网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想解脱成佛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首先要发慈悲心。发慈悲心就是从内心里下
决心做决定:我一定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我一定要拔除一切众生痛苦!当这两种想法
特别强烈的时候才能发出来菩提心。之前都是在表面上、在形式上发的,实际上并没有
发出真正的菩提心。
我们知道,一切众生都当过自己的父母,都对我们有恩德。如果不报答这个恩德,
以后还要继续互相伤害、互相结怨。只有报答他们的恩德了,我们才可以解脱,才可以
成佛,才可以不再互相讨债还债了。我们特别地想报答这个恩德,然后从内心里下决心
做决定:我一定要给予一切众生安乐,这叫慈心;我一定要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这叫
悲心。这两者合在一起叫慈悲心。
那么怎样才能给予一切众生安乐?怎样才能拔除一切众生痛苦?那个时候,为了救
度一切众生发誓发愿要成佛的念头自然而然就有了,这叫发菩提心。所以在慈悲心的基
础上才能有真正的菩提心。
菩提心有很多种,分类如下:
(1)从心力分
从心力的角度来讲,菩提心可以分为像国王一样的发心、像舟子一样的发心和像牧
童...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3 菩提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简称,简单地说,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心。
详细地解释,见华严经。
乾隆大藏经·大乘华严部·第0084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二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时,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耶?”
善财言:“唯!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海云言:“善男子,若诸众生不种善根,则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得普
门善根光明,具真实道三昧智光,出生种种广大福海,长白净法无有懈息,事善知识不
生疲厌,不顾身命无所藏积,等心如地无有高下,性常慈愍一切众生,于诸有趣专念不
舍,恒乐观察如来境界,如是乃能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者,
所谓发大悲心,普救一切众生故;
发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间故;
发安乐心,令一切众生灭诸苦故;
发饶益心,令一切众生离恶法故;
发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护故;
发无碍心,舍离一切诸障碍故;
发广大心,一切法界咸遍满故;
发无边心,等虚空界无不往故;
发宽博心,悉见一切诸如来故;
发清净心,于三世法智无违故;
发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
另见《金刚经》:
乾隆大藏经·大乘般若部·第00 |
|
a*******g 发帖数: 867 | 4 《劝发菩提心文》
清 省庵大师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唯愿慈悲,
少加听察。
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
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
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
,如何趣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
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
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念念上求佛道,心
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
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颠。如是发心,名之为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
,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
,名之为伪。众生界尽,我愿 |
|
s****i 发帖数: 3 | 5 □ 劝发菩提心文 □
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
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
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不发广大心,立坚
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
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然心愿差别,其向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
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
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
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名闻利养,有不贪欲乐果报,惟为生死、为菩提;如是
发心,名之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
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
颠;如是发心 |
|
a*****y 发帖数: 33185 | 6 中国哲学中的心物问题
张岱年
心物问题,亦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西方近代哲学
中,关于精神与物质的问题讨论较多。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对于心物问题已有所讨论。
到中国近古时代 (宋元明清时代),许多哲学家更对于心物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论
。所以,应该承认,心物问题是中国古典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心亦即主体,物亦即客体。但是主体客体的名称是古代所未用的。在古代哲学中,
与主体相当的名词是“己”,与客体相当的名词是“物”。《中庸》云:“诚者非自成
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己与物即主体与客体,亦称为内外,《中庸》又说:“合外
内之道也”。外即客体,内即主体。近几年来,有些论者认为,中国哲学专讲“天人合
一”,而忽视“主客”之别,其实并不符合事实。中国哲学确实强调“内外”的统一,
但也承认内外的区别。
在西方哲学中,哲学史家常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与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来
讲,或将精神与物质的问题归并到思维与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西方哲学中所谓“理
念”或“观念”往往是与思维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哲学史家将关于“理念”的问题归结
为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帖 |
|
P******a 发帖数: 478 | 7 ☆─────────────────────────────────────☆
advancing (摧邪显正) 于 (Fri Aug 8 03:14:05 2008) 提到:
劝发菩提心文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0846.htm,标题编号已修改以便今人阅读)
省庵大师著
1.绪论─序分
1.1 总标心愿为修行之先容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
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
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
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
?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1.2 别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
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趋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
、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 |
|
h********7 发帖数: 54 | 8 行菩提心
愿与行
在四无量心的摄持下,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摆脱痛苦,获得安乐,这
种发愿称为愿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
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
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这六波罗密多。
愿、行菩提心统称为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行,不断积累福、慧资粮,我们最终
将见到诸法实相,即胜义菩提心。
布施
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面对乞丐,不要急于表达厌恶或不信任。若真的生活优裕没人愿意低三下四出来乞
讨。就算被骗被利用,至少也不会给自他造成妨害。人生何处不受骗?何必跟一个笑脸
相向,比你弱势的人较量。其实当我们在伸过来的空手中放下钱物,我们所做的不是布
施就是供养,不用担心会有第三种情况。
为了布施而刻意争取、积累财物,布施便也成为一种执著。
修持布施的目的是减轻自己的贪执,如果因为布施的结果沾沾自喜,或者为了显示
自己高人一等而行布施,这都有悖于布施的初...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9 朱雨心:温室效应的原因
来源: 朱雨心 于 2014-06-23 16:35:20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
被阅读:23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
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温室效应的原因
朱雨心
(摘要:自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效应主要不是因为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加而造成
的,而是由空气污染造成的,特别是空气中的液体或固体微小颗粒,也就是造成雾霾那
些微小颗粒。)
去年中国夏天高温。当时我偶尔想到了这个问题。网上查了一下“专家”们对高温原因
的解释。没有一个说对的。例如,气象专家说:是因为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导致气温持
续攀升。因果颠倒,真该掌嘴!我早就说过:气象问题,是公益性的技术问题,不妨公
开谈论。所以,去年我写了《高温的原因与温室效应的测定》。我发现,即使是“专家
”,对高温的原因与温室效应的认识,大都也是错误的,而一般大众的糊涂,那就可想
而知了。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去年“夏天中国出现高温的原因应该是温室效应,但是,不是由二氧化碳造成的,而是
由空气污染造成的,特别是空气中的液...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0 说到陈乔恩,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她出演的偶像剧了吧。尽管已经38岁,但凭借着一副无公害的娃娃脸,清纯的素颜、满脸的少女感,出演偶像剧是信手拈来,稳稳当当的偶像剧女王。
前两天是乔恩的生日,为了不耽误《独孤皇后》拍摄,这个生日是在剧 组度过。乔恩满怀感恩的心发了一段情感真挚的短文,感恩父母,愿世界所有热爱生活、都能被温柔对待对未来有所期待。
小半个娱乐圈都给乔恩送上祝福。但有一个人,如果他还 在的话,相信一定是第一个给乔恩送上祝福的。乔恩也是最希望能收到他的祝福,他就是乔任梁,乔恩最亲密的朋友。
还记得上年乔任梁去世,作为好友的乔恩迟迟没有发声,反倒遭到外界的炮轰和职责。沉默数天以后,乔恩发了一篇长文悼念。不是不痛,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言语去表 达一直把自己捧在心尖的他。
在过去的几年里,Kimi从未缺 席过乔恩的生日,总是第一时间为她送上祝福。他会默默记住乔恩的喜好,看到乔恩喜欢的包包就偷偷买下来当礼物送她。时时关注乔恩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支持。
Kimi总是说自己就是乔恩的愿望,是上天派来为她实现 愿 望的。除了送礼物,隔三差五还制造些惊喜。话剧巡演时,扮黑 骑士单膝献上鲜花。出席活动,... 阅读全帖 |
|
W****i 发帖数: 565 | 11
I don't know your开悟证果除惑said what.
I don't know your发菩提心发what.
对. 怪异的是在这版多年居然还有此最初级问题. |
|
j******u 发帖数: 41683 | 12 这个教授早就已经做到了啊。。。
哈哈,让桃心发视频。。。 |
|
p*********g 发帖数: 5964 | 13 那必须的,不然人家怎么做叫兽呀,LoL
这个教授早就已经做到了啊。。。
哈哈,让桃心发视频。。。 |
|
N******t 发帖数: 16051 | 14 大家都没图没真相,好桑心。。。发了我最讨厌吃的五仁月饼,哼哼
有图的童鞋发了蛋黄月饼 =D |
|
|
C*I 发帖数: 4736 | 16 我感到疾控中心说了真话而已。 现在为啥五毛不谈治疫,却莫名其妙围剿起了疾控中
心发论文? 但却坐而不见武汉市政府组织20万人于1月19日大搞万家宴,说可防可控? |
|
|
B**M 发帖数: 74 | 18 (原视频录制于2006年,感谢慈媛菩萨整理录像成文字)——和尚坡主
现在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单讲解一下,实际上咱们讲禅的这一系列光碟,它讲的
要义——无我、空性见、究竟祖师禅无话可说等,这些原理,和所有了义佛经、还有一
些一流禅师的开示,其内容都是一样的。前面咱们讲了《心经》,现在再把这个《金刚
经》拿来看一看。
以前讲过,最古老的那种参禅方法呢,它就像徒手爬藤入云---难度实在太大。那么按
五祖倡导的依靠《金刚经》参学,就容易得太多啦。加上我们作了浅显讲解,那简直就
像爬直升飞机绳梯上去一样,更加容易得悟。
咱们从经文再来看一看,看看佛讲的《金刚经》之内核,和咱们前面讲的那些内容,表
述方法虽有异,看看内容是不是一致。这也就是拿佛经来印证一下。
另外,咱们讲这个经,风格以提纲挈领为主,因为那些寻枝摘叶、逐句解析的资料已经
有很多,走进书店、网上收索、就能找到很多法师或学者录的视频或写的书,里面一般
都有名词注解。
细看学者们讲《金刚经》讲《心经》等的那些文字资料,会发现他们能把里面的文字给
拆解得很详细,就是说各种名词解释得很清楚,但是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他往往会给
你讲错了,好...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570 | 19 济群法师
大家好!阿弥陀佛!
今天讲座的内容大概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以佛法的要领与修学次第为主;第二场讲座
以皈依为中心,会带着大家一起做皈依的共修。
我们第一场要讲的是佛法的要领及修学次第。我觉得这是一个蛮重要的问题,因为我发
现很多人修学佛法很多年依然不得要领。佛法非常博大精深,佛教不像基督教只有一本
圣经,佛教有汉传、藏传、南传,汉传佛教又有八大宗派。对一个修行佛法的人而言,
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引导,光凭自己去修学是蛮难的。但是目前在我们佛教界而言
,真正能够给信众一个非常合理的引导的老师、方法并不是很多。所以很多人皈依之后
可能就成了孤儿了,没人管了。还有的人呢,自己不甘心,会去看很多书、很多经典,
但在修学佛法上,还是依然不得要领。即使对佛法在道理上能有所领会,能不能用的起
来呢?能不能真正用佛法来改变你的生命,改变你的人生,用佛法去对治你的烦恼,把
你所学的佛法落实到修行上,能不能做得到呢?恐怕很多人还是做不到的。原因又是什
么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传统的佛法一直缺乏一个大众化的修学体系。我们传
统的每一个宗派都代表着一个修学体系,比如说天台宗、法相宗、唯...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20 三殊胜
索达吉堪布 著
今天给大家宣讲的是“三殊胜”。
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如果不懂三殊胜,善根不能以方便摄持,中间若以
分别杂念散乱,最后没有回向的话,善根是无法增长的。所以在藏传佛教中,历代高僧
大德非常重视三殊胜。
三殊胜的简略修行,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都有提及
,上师如意宝每次给大家开课,或者到一些地方讲经说法时,也经常宣讲三殊胜的窍诀
。作为后学者,大家应尽量以三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根,若没有这样的方便法,虽然在很
长时间中行持善法,但有多少利益也很难说。
做任何一个善法,以方便摄持非常重要。世间上做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善巧方便,如果
你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财物制度,经济运作起来会非常方便,做什么都不太花时间
,最后的效果也不错。同样,我们行持善法也要一种方便法,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三殊
胜”。
所谓的三殊胜,首先是加行发心殊胜,即以菩提心来摄持所修之善根;中间是正行无缘
殊胜,指不被分别念所染,以无分别或专心志致的智慧来摄持;最后是后行回向殊胜,
是指在结尾以回向来印持,令善根永不失毁,且蒸蒸日上。
无论学什么佛法、做什么善事,必须要具...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1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2 顶
净宗心要
2011-08-22 20:58:35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93
(以一九八九年讲于北京广济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阿弥陀经宗要
大乘无量寿经宗要
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一)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净土宗的国家。信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净土宗的殊胜的,
还是很希有。中日共尊举世敬仰的善导大师有两句话:‘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
愿海。’这是说世尊为什么出兴于世,到人间来说法,来度众生,开演种种的教化,其
唯一的原因就是要说弥陀如来的本愿。这两句没有什么特殊的名词术语。就是佛所以兴
出世,唯一要说的是弥陀的本愿的海嘛,都能懂。但真能懂得,确实十分希有。大家想
想看,佛说这么多法,怎么说就是说弥陀本愿海呢?这里就不好懂了。所以佛经语深。
我们一辈子把这两句话能够真正明白了,就没有白来一趟啊!这话只有像善导大师这样
的水平才能说得出。所以莲池大师说:善导大师人称是弥陀化身,纵然不是弥陀,也是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同等人物,所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能听到这样殊胜的开示,深
感佛恩。由于感恩故想报恩,所以今天抱...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2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居士)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
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
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又《安乐集》曰:「依天亲《
净土论》(即《往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
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
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方便门
,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顺菩提门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
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
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
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
者,则违菩提门。...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24 三殊胜
——索达吉堪布
今天给大家宣讲的是“三殊胜”。
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如果不懂三殊胜,善根不能以方便摄持,中间若以
分别杂念散乱,最后没有回向的话,善根是无法增长的。所以在藏传佛教中,历代高僧
大德非常重视三殊胜。
三殊胜的简略修行,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都有提及
,上师如意宝每次给大家开课,或者到一些地方讲经说法时,也经常宣讲三殊胜的窍诀
。作为后学者,大家应尽量以三殊胜来摄持一切善根,若没有这样的方便法,虽然在很
长时间中行持善法,但有多少利益也很难说。
做任何一个善法,以方便摄持非常重要。世间上做一件事情,都离不开善巧方便,如果
你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财物制度,经济运作起来会非常方便,做什么都不太花时间
,最后的效果也不错。同样,我们行持善法也要一种方便法,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三殊
胜”。
所谓的三殊胜,首先是加行发心殊胜,即以菩提心来摄持所修之善根;中间是正行无缘
殊胜,指不被分别念所染,以无分别或专心志致的智慧来摄持;最后是后行回向殊胜,
是指在结尾以... 阅读全帖 |
|
r*****e 发帖数: 176 | 25 有没有真正修习大圆满法门的师兄?对达照法师这篇文章有没有什么评价?
——————————————————————————————————————
——————————————
前言
近几年来,汉地有不少人在学习汉传佛法的净土法门,但是因为不懂其圆妙高深的道理
,故而把净土法门看成老太婆、没文化的人修行的法门。因此,他们不愿继续修行净土
法门,而去向往藏传密教,去修藏传佛教的“大圆满”。事实上,历史上汉人修藏传密
教有成就的实不多见,反而是修行净土法门,自东晋至今约一千五百多年以来,在汉地
有所成就的人非常之多。
佛经上记载,不仅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还是大势至菩萨,他们都提倡修净
土法门,就连印度的龙树菩萨、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也是大力提倡修净土法门;自佛
法传入中国以来,历代高僧大德先修禅后入净,得大成就者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在佛
教史上,特别是在居士的佛教史上,在传记中可以看到,修净土法门得大成就者举不胜
举;不但过去如此,就是现在,我们汉地因修净土法门而成就金刚不坏体的人也不少。
如此圆满微妙的大乘法门,现在却被一些诸如“我们汉传佛教没有传承”、“光念念佛
没有用”,这些...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26 15年莲师法会·噶当教言(三)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12月2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莲师法会的第五天,接着给大家讲《噶当教言》的内容:贡巴瓦格西讲了学
佛修行中的十一种根本。这些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了解、都明白了,才能知道怎样得
到这些功德,怎样达到这种境界。贡巴瓦格西是旧噶当派的大成就者,修行非常好,关
于他的很多故事非常有加持力,非常有感染力。
格西讲,想成佛,要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两种资粮圆满了,就能成佛了。
成佛要靠积累两种资粮,积累两种资粮要靠菩提心。如果缺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
的摄持,无论学佛修行,还是行善积德,都不是成佛之因。有菩提心的摄持,学修才是
如法的,最终才能成佛;有菩提心的摄持,行善积德才能变成成佛的因。如果没有菩提
心,无论是学佛还是修行,无论怎样精进,最终也不能成佛;如果没有菩提心,无论怎
样行善积德,最终也不能成佛。都不能成为成佛的因。所以菩提心很重要。
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主要指利他心。这种利他心不是普
通的利他心,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之心...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7 简介:
新婚当天,她被人设计,“杀”了他的孩子。
此后三年,她被迫守了活寡,而他却游戏人间,逍遥快活。
“梁心,你就那么想我碰你?不惜要对我下药?”
他单手桎梏着她,夺过她手里的药瓶,厌恶道。
“不是这样的……”她百口莫辩,剩下的只有慌张。
“呵,那是怎样?我最讨厌你这副敢做不敢当的样子,既然你这么贱,那我就成全你。”
那一晚,他丝毫没有怜惜的暴躁,让她觉得,他们或许,只能这样了。
只是当她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忘记他,远离他,他却开始步步紧逼,抓住她,靠近她。
“唐钰择,你究竟想要怎样?”
“想要你。”
正文第一章 被破坏的婚礼
-----------------------------
“我以上帝的名义见证这场婚礼,唐钰择先生,你是否愿意这个女人成为你的妻子
与她缔结婚约?无论疾病还是健康,贫穷还是富贵,都爱她,照顾她,尊重她,接纳她
,忠贞不渝?”圣像之下,神父含笑注视着眼前宛若璧人的一对男女,眼神慈祥又充满
祝福。
唐钰择眼帘半垂,神色漠然,仿佛并未听见神父的话,半晌没有回答。
台下的宾客见状不由面面相觑,发出窃窃的议论声。
梁心不必转身,就能感受...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3821 | 28 大乘道次第
第二个是大乘道。大乘的道次第中,关于道前的次第,汉传佛教讲得不是很清楚。藏传
佛教讲得非常清楚。大乘道第一步,皈依三宝、布施、持戒等这些,跟小乘是共同的、
一样的。大乘所特有的,是第一步要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
对于发菩提心,汉传佛教确实不是十分重视,净土宗、禅宗等各个宗派也都有,但缺乏
具体的方法,而且不是把这个当成一个内容,特意的去修。藏传佛教中,发起菩提心需
要用一定的方法来修。按照原来藏传佛教的规定,单是发菩提心,格鲁派中要修十二年
。通过这十二年专修,甚至闭关专门观察,这样发起的菩提心是很坚决、很坚定的。发
了菩提心才能进入大乘,真正的发起菩提心才能叫“假名菩萨”。你没有发的话,虽然
是在修大乘,不能叫做大乘,实际上还是小乘,因为你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解脱问题。
当然,发菩提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菩提心是大乘的因。如果没有真切的发起菩提
心,而且这个菩提心非常坚固的话,就不能成佛,因为它没有种子。它是因,你没有种
下种子那怎么样结出果实呢?这一步非常重要。
发菩提心又分为很多层次。真正的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将来能够成就佛果的这种菩
提心,是在见道以后发的。要到初地...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29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前(8月1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我们刚才念的四句是发菩提心。若是有菩提心的摄持,我们的一言一行,每一个起
心动念,都可以成为解脱、成佛的因。学佛修行不在于形式,在于心。若是心发不出来
,即使行为、表面上做得再多、再精进,也没有什么功德,不会解脱,不会成佛。
若是想解脱、成佛,就要发心。大家来参加法会,首先要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
。如果没有发心,只是盲从地跟随,你们千里迢迢地上山参加法会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大家首先应该观察:买车票的时候,尤其是到山上的时候,自己是怎样的起心动念
,自己的心是何种状态?到朗措玛寺大圆满实修中心是为了什么?
发心有三种,一种是善念,一种是恶念,还有一种是无记——不善不恶。
有的人来到这里,也不好说是否有其他的目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如果来朗措玛寺
有别的目的,破坏道场,破坏僧团。这是恶念,是要断掉的。还有一些人是无记的状态
,一听别人讲“上山好”“参加法会好”,就跟着来了。还有些人是被父母、家人骗来
的,跟着家人一起来,以为是来旅游的……这些人是...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0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1 ☆─────────────────────────────────────☆
Yisu (大头教主) 于 (Thu Jun 23 13:39:00 2011, 美东) 提到:
人生的悲欢苦乐只是心的作用,一切造作也是心的作用,佛度众生,只是要人觉悟
,心上再来个心,了解人生的所以然。觉是感觉环境的幻化,悟是悟到自心的缘妄,外
不被环境所惑诱,内不被妄心所转辗,明白自己天然有个自主独立性体,虽然一时糊涂
妄作,一觉便回到本来。所谓悲欢苦乐,和一切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不再上当,这是
个自主独立的伟大精神。佛不自称是佛的功能,是一切人无贤无愚无大无小自有的功能
。佛法的真精神就在此。
人生欲解决这个大问题,借佛的导力是一二,靠自己的努力是八九,若全然想靠佛
或定要靠自己不依佛法,这都是大迷信,不是佛子。
佛说因果,不是有了佛才有因果,佛说平等,不是有了佛才有平等,佛说众生与佛
,本来不二,不二即是平等,是众生自己本来平等,特地做来不平等。论到外相,自然
有大小高下美丑种种的不同,不同就不平等了,但一切相是缘生缘灭,幻起幻落,同一
不实,这是平等的,所以平等是实,不平等是幻,而世人... 阅读全帖 |
|
y*******g 发帖数: 5 | 32 原文链接:http://www.zhibeifw.com/ssks/qa_list.php?id=671
前面从两方面阐述了什么是佛、什么是法。尤其是佛法,指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
,它可摄于九乘法门、三乘法门,或者分为显宗、密宗法要。这样的佛法,大家一定要
认识,不然,有些人趋入显宗而不了解密宗,就认为密宗的法不殊胜、不究竟,对此产
生各种诽谤,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不了解之前绝不能轻易诽谤,
否则,且不论佛教的因果如何可怕,单单是世间伦理也说不过去。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
就讲过:“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
偿你所犯过的错误。”
佛法包括显宗和密宗,只有将这二者圆融无违地修学,学佛才会很全面。不然,你只学
习密宗,却不了解显宗;或者,只喜欢显宗,而排斥密宗;又或,只接受显宗的小乘法
门,对大乘教法一概否定,这样的学佛都不完美。因此,你如果自称为一个佛教徒,就
要圆满地修学佛法。就好比学习世间的知识,读完小学、中学之后,只有再读上去,才
算是学业完整。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地了解佛教。
假如你想诋毁某个法门,至少也应先亲自研究一番...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33 《宝王三昧忏》续跋
《宝王三昧忏》乃先师夏莲老晚岁最后之巨著。“忏”者,梵语“忏摩”之略。正译为
“乞容恕”,旧译为“悔”。音义结合,名为“忏悔”。《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
,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是故古云:“灭苦之要,莫过忏悔。”
普贤大士曰:“我于过去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
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本仪中广列当世众生种种罪恶,其邪妄险毒,
倍蓰于前。若不速忏,果报堪悲。
夫忏法有事、理二类。仪中严净道场、礼佛诵经、随文忏罪,是为事忏,亦名作法
忏。至于仪中“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若欲忏
悔者,端坐念实相”等,乃观照无生,从容中道之妙行,是为理忏,亦名无生忏。唐清
凉国师曰:“事忏灭末,理忏拔根。”本仪寓理忏于事忏,人人皆可入手;从作法契无
生,念念灭除罪根。方便究竟,微妙难思。
又此忏名为“宝王三昧”者,盖宝王三昧即念佛三昧。本忏以法藏因行,为自典范
;弥陀果证,作我依归。仪中之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即《往生论》之“五...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4 怎么样学佛?
——索达吉堪布
前面从两方面阐述了什么是佛、什么是法。尤其是佛法,指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
,它可摄于九乘法门、三乘法门,或者分为显宗、密宗法要。这样的佛法,大家一定要
认识,不然,有些人趋入显宗而不了解密宗,就认为密宗的法不殊胜、不究竟,对此产
生各种诽谤,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我们对任何一个事物,不了解之前绝不能轻易诽谤,
否则,且不论佛教的因果如何可怕,单单是世间伦理也说不过去。英国文学家莎士比亚
就讲过:“千万不可妄自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
偿你所犯过的错误。”
佛法包括显宗和密宗,只有将这二者圆融无违地修学,学佛才会很全面。不然,你只学
习密宗,却不了解显宗;或者,只喜欢显宗,而排斥密宗;又或,只接受显宗的小乘法
门,对大乘教法一概否定,这样的学佛都不完美。因此,你如果自称为一个佛教徒,就
要圆满地修学佛法。就好比学习世间的知识,读完小学、中学之后,只有再读上去,才
算是学业完整。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地了解佛教。
假如你想诋毁某个法门,至少也应先亲自研究... 阅读全帖 |
|
h********7 发帖数: 54 | 35 爱
大乘小乘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行为的动机就是发心。在
修行的时候,发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的
过程。
为了获得人天福报而修行,这是下士道人天乘的发心。发善心、做善事,自然会修
得善果,下士道非常强调做人要正直善良,因为这是获得人天福报最关键的要素。为了
自己能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而修行,是中士道声闻缘觉乘的发心。为了一切众生究竟解
脱而立志成就佛果,是上士道大乘的发心,也称为菩提心。
人天乘的出离心表现在厌离三恶道的痛苦,希求今生来世得善趣的安乐;声缘乘和
大乘共称为解脱道,声缘乘的出离心表现在厌离轮回的痛苦,希求涅槃的安乐,而大乘
则是进一步认识到轮回、涅槃皆为浮想,众生因为妄想、执著而痛苦,由此生起无伪大
悲心,希求所有众生断尽无明、究竟解脱。
皈依后是趋入大乘还是趋入小乘,最主要就是看有没有生起利益众生的菩提心。
菩提心以出离心为基础,是对出离心的扩展和深化,不求个人独自解脱,而求众生
解脱;不仅摆脱轮回的束缚,还要出离一切无明执著。因此,认为大乘不讲出离心、学
大乘可以不修出离心是错误的,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无...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1162 | 36 南宋岳飞著
要 论 一
岳飞
岳飞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
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事有必然者。且武事之
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变,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
夫所谓一者,从上至足底,内而有脏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相联而为一贯者
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
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贯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
强以致之,袭焉而为这也。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
如塌,出乎尔而疾如闪电。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左
右前后,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若火之内攻,发之而
不及掩耳。不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至而至,是岂无所自而云然乎。
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始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豁然之境
,不废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尽,不可躐等,不可争遽,按步就步,循
次而进,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 阅读全帖 |
|
|
a*******g 发帖数: 867 | 38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法门。何等为十。
一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
二邪伪心生。为名闻称叹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鬼神心。
三为眷属故。发心修禅。多属发畜生心。
四为嫉妒胜他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修罗心。
五为畏恶道苦报。息诸不善业故。发心修禅。多属发人心。
六为善心安乐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六欲天心。
七为得势力自在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魔罗心。
八为得利智捷疾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外道心。
九为生梵天处故修禅。此属发色无色界心。
十为度老病死苦疾得涅槃故。发心修禅。此属发二乘心。
就此十种行人。善恶虽殊。缚脱有异。既并无大悲正观。发心邪僻。皆堕二边。不趣中
道。若住此心。修行禅定。终不得与禅波罗蜜法门相应。
云何名菩萨发心之相。所谓发菩提心。
菩提心者。即是菩萨以中道正观。以诸法实相。怜愍一切。起大悲心。发四弘誓愿。
四弘誓愿者。一未度者令度。亦云众生无边誓愿度。
二未解者令解。亦云烦恼无数誓愿断。
三未安者令安。亦云法门无尽誓愿知。
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亦云无上佛道誓愿成。
此之四法。即对四谛。
故缨络经云。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 |
|
a***n 发帖数: 1993 | 39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
|
d**********l 发帖数: 647 | 40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经》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般泥洹经》节录
《七佛灭罪经》节录
《戒德香经》节录
《楞严经》节录
《禅要经》节录
《四十二章经》节录
《罪福报应经》节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1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42 一、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关于临终诀窍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
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
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剎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
,这就是今天讲阿弥陀佛修法的由来之一。
另外,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
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
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
。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像法王
如意宝那样的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当然,这只是劝勉
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法王如意宝等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
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
,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突显了阿弥陀佛修法对一般修行人的重
要性。
因为此修法既没有深...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43 菩提心的修法
——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修法若讲广一点,内容就比较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给大家略说。
大概在半年以前,我要求大家每天早上要观菩提心,时间最少是半个小时,可是我当时
比较忙,没有详细讲怎么样观修,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茫然。有些人早上起来之后
,想一想“我今天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可以了,有些人观到胜义菩提心的空性方
面去了,这种现象最近比较多,所以我今天简单介绍一下观修方法。
一、观修菩提心的必要性:
学过《入行论》等大乘论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
如果没有修成菩提心,一切显宗和密宗的修法功德不大,甚至很可能修偏了,所以首...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44 放生功德甘露妙雨(含放生仪轨)
——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顶礼一切大恩传承上师!
经论智理虚空中,降临加持甘露雨,
沉溺斗杀火海众,以此当获清凉觉。
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的佛教可归纳为三点:不造伤害众生之恶业、奉行身口意善业、经
常善于调伏自心烦恼,这就是真正的佛法。《涅槃经》云:“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
净其意,是诸佛教。”因此,皈依佛门的人,不应重视于是否拥有皈依证等这样的假名
,而应以利益有情的善心为主。在时时刻刻之中,自己力所能及地饶益那些可怜的众生
,这才是大乘菩萨的殊胜行为,是已发菩提心者不可缺少的行径。因为世尊所说八万四
千法蕴的精华是菩提心,菩提心的本体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利益众生的心,所以仅发救护
众生的心,也超越世间有为法的一切功德,如寂天菩萨云:“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
。”
而一切众生最为珍护的就是其生命,从死亡线上把它拯救出来,是对它最大的恩德,无
情中断其生命是对它最大的迫害,故戒杀放生是大乘菩萨本分中的事,也是圆满成佛资
粮的最大方便。本文试图根据佛经论典以...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5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2011-09-04 08:49:58 来源:净宗学会 作者:夏莲居居士 评论:0 点击:162
净宗学会课诵本之四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部中,皆有观
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本,而持诵已少希矣。又于华
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前后三译,遍读非易。
东晋义熙十四年,佛度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
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
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
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
如宣梵译语,笔受迥缀,润文校勘,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46 本帖最后由 悦音海螺888 于 2015-6-3 09:46 编辑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极乐法会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极乐法会的第一天。极乐法会期间,我们主要修的是往生法。我们所用的《
阿弥陀佛修法仪轨》中,除了一些前行和后行部分,还有“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的
内容,这属于密宗的修法,此外还有每天都在念的“极乐愿文”。
《极乐愿文》有很多种,现在我们念的是乔美仁波切所著的《极乐愿文》。这个《
极乐愿文》是非常殊胜的,现在藏地每个寺院,每个修行人都在念。乔美仁波切是一位
非常殊胜、具德的上师,他的发心也非常清净,他所造的《极乐愿文》也有不共的加持
力。在藏地,大家都对《极乐愿文》有信心,我们也要对《极乐愿文》有具足的信心。
虽然它只是个愿文,但是包含了往生四因。显宗里主要讲的是往生四因,若是要往
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要具足四个因(四个条件)。这四个条件具备了,就能够往生西
方极乐世界;若是这四个条件不具备,就无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四因主要是佛在
《阿弥陀经》里讲的。
《阿弥陀经》云:“阿难,任...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47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极乐法会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极乐法会的第三天。极乐法会期间,我们所用的仪轨是列绕朗巴大师的《阿
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这是莲花生大士的法,莲花生大士当时造这个仪轨的时候,只
传给了身边的几个人,并没有公开传,然后就伏藏起来了。后来由列绕朗巴大师取出了
此伏藏,把这个法传扬开。
喇荣开极乐法会的时候,主要用的是这个仪轨。列绕朗巴大师是上师如意宝的前世
,也是一位非常殊胜的伏藏大师,他的伏藏非常珍贵,所以上师当时用了这个仪轨。
修此法也要获得灌顶,上师如意宝每年开极乐法会的时候,也会给大家灌顶。在座
的很多人虽然没有得到《阿弥陀佛修法极乐捷径》的灌顶,但是得到过其他的灌顶,比
如说得到过《金刚萨垛修法仪轨》灌顶,这样也是一样的,也可以修持此法,也可以念
诵这个仪轨。
此法也要得到传承才可以修,因为这是密法,没有得到传承是不允许修持的。尽管
很多人都得到过这个传承,但也有新皈依的、新学佛的人没有得到过这个传承,今天我
可以给大家传承。
首先,我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这个修法仪轨的内容。...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48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宣讲于第十一届万盏法会(8月6日)
今天给大家简单地讲一下三主要道。三主要道主要指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即断一切恶,行一切善,让
自己的心变得清净,是佛教,是佛法。佛法的核心主要是断恶行善,断一切恶,行一切
善。如果想学佛,想解脱,就要断十种恶,行十种善。
第一,不杀生。不仅不杀生,还要保护自他的生命。不直接或间接杀害任何一个众
生的生命叫断恶;爱护自他的生命(动物、非人)叫行善。
第二,不偷盗。不偷、抢、骗属于他人的财物,叫断恶;行持布施,尽量帮助他人
,叫行善。
第三,不邪淫。不邪******断恶,受持戒律叫行善。戒律有在家的戒律,也有出家
的戒律。
这三种主要是身所造作的,所以称为身三业。
第四,不妄语。不打妄语,不说假话,不欺骗他人,这是断恶。说实话,这叫行善。
第五,不恶语,不恶口骂人,叫断恶。说好听的话,让对方生欢喜心,让对方开心
,叫行善。
第六,不挑拨离间,叫断恶。他人之间有怨恨、矛盾,自己力所能及地去...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9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
2011-09-04 08:49:58 来源:净宗学会 作者:夏莲居居士 评论:0 点击:413
净宗学会课诵本之四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观自在菩萨章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偈
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序
大藏教典,若显若密,言观音者,凡百数十部,法华,楞严,华严,三大部中,皆有观
音章,唯法华普门品流通最广,楞严圆通章,虽有别行之本,而持诵已少希矣。又于华
严观音章,则未见有别行刊印之本。良由华严经海,卷帙浩博,前后三译,遍读非易。
东晋义熙十四年,佛度跋陀罗初译六十卷,与唐证圣天册间,实叉难陀重译八十卷,均
非全部,迨贞元间,三藏般若所译四十卷出,始为灿然大备。东晋与唐初译本,观音章
均在入法界品中,仅有长行而无偈颂。贞元所译四十卷,统名曰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
行愿品,观音章即在其内。考诸唐代贞元十一年十一月,南天竺乌荼国,进奉梵夹,次
年六月,奉诏于长安崇福寺开译,十四年二月译毕。参加译事者,罽宾国三藏般若外,
如宣梵译语,笔受迥缀,润文校勘,证义证禅诸职,俱为一...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