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当代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k******k
发帖数: 6800
1
呵呵呵呵,你现在终于发现,在我面前自称新注册的前辈属于无效之举
开始改称“我老”来拉大旗作虎皮啦?
哈哈哈哈哈哈
就没有比奋蹄和哀鸣更有效的吓唬老虎的伎俩了么?
比如代表党妈,启蒙一下素质太低不适合搞民主的愚民呀
哈哈哈哈哈
a*****s
发帖数: 6799
2
这都哪跟哪呀,不是我说你,子瑜,不能联想太丰富了。你这个阴谋论心理太严重,以
后要改一改啊。
关于我老这个说法,我老以前的帖子里不这么说的,可是,子瑜,你劣性不改啊,又出
粗口,我老无奈,只能这么自称了。
g*****g
发帖数: 6798
3
你去申个近史风云吧,我全力支持.
现在历史版要完全办成古代史版了.
不欢迎近现代话题.
k******k
发帖数: 6800
4
谁说不欢迎近代史呀?好蛋你别造谣污蔑新版委书记啊
你看这个1999年的“近”代史都被M了呢
哈哈哈哈
l********1
发帖数: 486
5
这年头真难为当婊子的了,别说牌坊立不住,刚找出个借口就被揭穿.
b*******n
发帖数: 8420
6
寄信人: caesar1 (Jeux d'eau)
标 题: Re: 复旦大学校友13年前亲历抗议美轰炸使馆的游行(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19 15:00:33 2012)
来 源: 24.23.
人家认真记录自己的经历,如果您能写些身边的历史我这里包子也伺候着
b*******n
发帖数: 8420
7
立此存照。
k******k
发帖数: 6800
8
不用立啦,去告诉它
它要能写点自己五毛经历,我这有骨头伺候着
哈哈哈哈哈
k******k
发帖数: 6800
9
就这么个恬不知耻的人渣狗腿子
当初多少老将跳出来支持他?
现在那些人都哪去啦?
s***a
发帖数: 2141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nengneng (熊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揭露大饥荒的第一炮: 南方人物周刊1959-1961年的大饥荒记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5:31:10 2012, 美东)
发信人: Dogerella (Cherry),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揭露大饥荒的第一炮: 南方人物周刊1959-1961年的大饥荒记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5:26:51 2012, 美东)
http://business.sohu.com/20120521/n343690602.shtml
以诚实和良知祭奠饥荒
本刊编辑部
大饥荒发生在上世纪中叶。从它结束的时候算起,到今年已经50年了。50年足够漫
长,足够我们把那段历史看得更清楚——在中国,历史从来都是越远越清楚。
历史有时分为两部分:历史本身,和“被承认的历史”。大饥荒这样一场人类历史
上罕见的灾难没有“正式记载”和合理解释,没有被教科书承认,基本上处于屏蔽中。
对于新生代来说...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1723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Dogerella (Cherry),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揭露大饥荒的第一炮: 南方人物周刊1959-1961年的大饥荒记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5:26:51 2012, 美东)
http://business.sohu.com/20120521/n343690602.shtml
以诚实和良知祭奠饥荒
本刊编辑部
大饥荒发生在上世纪中叶。从它结束的时候算起,到今年已经50年了。50年足够漫
长,足够我们把那段历史看得更清楚——在中国,历史从来都是越远越清楚。
历史有时分为两部分:历史本身,和“被承认的历史”。大饥荒这样一场人类历史
上罕见的灾难没有“正式记载”和合理解释,没有被教科书承认,基本上处于屏蔽中。
对于新生代来说,大饥荒的历史有如天方夜谭。
这跟那场灾祸一样,是人类不应该犯的错误。
然而,更悲哀的现象发生了:在大饥荒刚刚结束的年代出生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
中,出现了否认大饥荒存在的风潮。大饥荒被他们定义为意识形态分歧,说成是对当年
的政治领袖的污蔑。
...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12
前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杜导正
1989年北京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六四”事件,这个事件被定性为“反革命暴乱”。随后
赵紫阳为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罪名是“支持动乱分裂党”。
1989年5月17日,赵紫阳召开了紧急家庭会议。赵紫阳对家人说:“我的缓和事态的方
案没有被接受,形势会很严峻。如果矛盾激化,在历史上是说不过去的。我既然在这个
位子上,就不能同意这样做。但是,这样做我坐牢也是可能的,一定会牵连你们。你们
要有这个思想准备”。赵紫阳的老伴梁伯琪及孩子们没有丝毫犹豫,一致表示支持赵紫
阳在这生死荣辱关键时刻的历史性决定。
“六四”后,中共中央几次派人找赵紫阳谈话。第一次,赵紫阳的老同事王任重等几位
中央要人奉命出面。王任重说,只要你能做出深刻检查,可以保留政治局委员的职务。
赵紫阳拒绝了。第二次,中央几位要人说,只要你表个态,做个检查,可以保留中央委
员的职务。赵紫阳又拒绝了。
当时,北京政治气氛非常紧张,我和赵紫阳的联系断了两年多。1992年我们恢复了来往
。我建议他写一篇文章,作为“六四”当事的一方,写出事件的全过程,前因后果,总
结一下经验教训。赵紫阳表示不想写。我把话说得更重,我... 阅读全帖
U*E
发帖数: 3620
1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中国境内的民族问题
中国境内的民族问题
从沙甸惨案谈起
刘国凯
人口庞大的汉族应……坚强地站立起来,团结中国境内所有的民族一道,举起右手推倒
中共专制主义的高墙,举起左手阻止任何分裂国土的企图。建立一个所有民族和睦相处
、共和共荣的民主中国……- 引自本文
本刊编审吴学灿按﹕此文资料详实,说理充分,是难得的关于民族问题的好文章。
最近,网络上有人从美军轰炸巴格达,扯出三十几年前中共军炮轰云南沙甸回族村
引起种种议论。由于有位表亲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末在云南个旧工作,致使我很早
就闻说沙甸惨案。当然仅仅是口头相传。中共当局对一切都是实行黑箱操作。无论是当
时的平叛和后来的“平反”,都没有对社会、人民作出明确的交代。民间也只能以民间
故事的方式辗转相传了。
我对把美国进军伊拉克和共军毁灭沙甸联系起来思考缺乏想象力,但一个沉睡三十
多年的“民间故事”被重新提起,却使我对未来不无担忧。因为困扰中国社会首屈一指
的固然是专制政治,但民族纠纷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成份。沙甸惨案是一个早已逝去却
又有可能卷土重来的噩梦──如果我们不及早尽力设法杜绝的话。
一、沙甸惨案“平反”之质疑
三十多年前从表亲那里听来的“民间故事”...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1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网文】美国为何如此强大?
美国人民都认为自己是爱国的,但他们对政府都非常警惕,美国人认为,人权比主权更
重要;自由比爱国更实际;法律比总统更可靠;民生比政治更符合需求;教育能让人看
到希望。公民挑剔政府和批评其政策,便是爱国。
【法制国家】,在美国,新移民都要考公民常识,其中一个问题是:“美国是法制国家
,这是什么意思?”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回答都是: “公民必须守法”。但美国给出的
标准答案却是:“政府必须守法”。
美国之所以是法制国家,就是因为它要求每个公民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利,来确保政府权
力受到约束。
在中国法制可以根据当权者的利益遭令夕改的,也可以是一纸空文有法不依。
【言论自由】,在美国,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自由办报或其他媒体,唯独政府不可以
。美国宪法不允许。
这是为什么?美国允许各种奇谈怪论,允许各种看似荒诞的思想横行,容忍各种反对的
声音,但美国不允许权力控制舆论,不允许权力主导思想,不允许少数人左右整个社会
的思想。我想,这就是美国成功繁荣的基本原因。
美国的言论自由保障一切普通百姓,但却不保障公众人物。你可以骂总统是任何东西,
但是辱骂普通人,并对其造成了实际危害,就会被严惩。
在中国也称言论自...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15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
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
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
天我来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 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
紫阳临时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
是 杨尚昆。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
就去杨尚昆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 要杨一
块去,杨同意。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 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alk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talk
标 题: 周恩来主导“一打三反”运动 杀人或逾十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30 10:39:30 2017, 美东)
“一打三反”是中共“文化大革命”当中大规模杀戮思想犯、言论犯的一个政治运动。
学者估计,运动中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应在十万以上。图为“一打三反”运动现场。(网
络图片)
“一打三反”是中共“文化大革命”当中大规模杀戮思想犯、言论犯的一个政治运动。
学者估计,运动中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应在十万以上。各方资料显示,周恩来发动、主导
了“一打三反”运动,并把北京市树立成这个运动的“样板”。
197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2月5日发出《关
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和《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三份文件合而为
一,便成了“一打三反”运动。
这个所谓“一打三反”真正的主旨不在“三反”,而在于“一打”。因为“三反”,“
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属经济范围,最多是刑事犯罪, “反铺张浪费”,更
是工作作风问题,连犯罪也...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7
文革中究竟死了多少人?各种研究数字与中共官方数字均表明文革中至少数百万人被迫
害致死;而中共元老叶剑英曾在内部会议中透露,文革整了1亿人,死了2千万人;邓小
平曾向外国记者承认,“文化大革命真正死了多少人,那可是天文数字,永远都无法估
算的数字。”图为文革中杀人场面。(网络图片)
中共“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被人们称为“十年动乱”、
“十年浩劫”,是一场于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期间由毛泽东与中共“中央文化革命
小组”发动和领导的政治运动。
大陆作家秦牧曾这样评述文革:“这真是空前的一场浩劫,多少百万人颠连困顿,多少
百万人含恨以终,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多少少年儿童变成了流氓恶棍,多少书籍被付之
一炬,多少名胜古迹横遭破坏,多少先贤坟墓被挖掉,多少罪恶假革命之名以进行!”
“多少百万人含恨以终”?文革中究竟死了多少人?各种研究数字与中共官方数字均表
明文革中至少数百万人被迫害致死;而中共元老叶剑英曾在内部会议中透露,文革整了
1亿人,死了2千万人;邓小平曾向外国记者承认,“文化大革命真正死了多少人,那可
是天文数字,永远都无法估算的数字。”
海外学者研究:...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oard 讨论区 】
发信人: mind (mind), 信区: board
标 题: Re: 对shaver申请历史版版主的看法,胡扯几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9 20:15:18 2010, 美东)
絮叨关心的当代史还有未来史
o***s
发帖数: 42149
19
成书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的《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它借小说《水浒传》中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把故事引申开来,写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生活,详细刻画了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封建恶势力代表西门庆由发迹到暴亡的罪恶生活历程,明写宋代,实为作者所处的明朝“当代史”,深刻揭露了明代后期黑暗腐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毛泽东酷爱读书喜发议论,他曾先后五次评价过《金瓶梅》。
第一次是在1956年。当年2月20日毛泽东在听取重工业部门工作汇报时同万里等人的谈话中讲道:“《水浒传》是反映当时政治情况的,《金瓶梅》是反映当时经济情况的,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不可不看。”
第二次是在1957年。毛泽东充分肯定了《金瓶梅》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学价值,亲自拍板对《金瓶梅》在全国小范围解禁,毛泽东说:“《金瓶梅》可供参考,就是书中污辱妇女的情节不好。各省委书记可以看看。”
于是,文化部、中宣部同出版部门协商之后,以“文学古籍刊行社”的名义,按1933年10月“北京古佚小说刊行会”集资影印的《新刻金瓶梅词话》,重新影印了2000部。这些书的发行对象是:各省省委书记、副书记以及同一级别的各部正副部长。影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0
上个世纪90年代,关于林彪之死,无论国内国外,种种传言扑朔迷离。1994年,两位西方年轻记者彼得·汉纳姆和苏珊·劳伦斯独辟蹊径,锲而不舍地走访于蒙古、俄罗斯、美国、台湾、香港等地,历时半年,往返数万公里,终于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揭开了一个亚洲当代史之谜——林彪之死内幕。
调查纪实刊登在当年夏天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调查结果轰动了国际新闻界和史学界,许多国家的媒体对此进行了转载和评述。
调查纪实发表的时候,彼得和苏珊还在北京工作。我曾为此多次采访彼得,采访中我对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印象颇深。彼得谙熟中文,对我的文章所涉及的全部事实进行了字斟句酌的推敲。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涉及文革、毛泽东、周恩来以及林彪的纪实文学对林彪坠机温都尔汗事件往往语焉不详。所以我决定把彼得和苏珊的调查过程写出来,以飨读者。
白克矿区:飞机残骸和9座空坟
1993年5月,分别担任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驻北京记者的彼得和苏珊飞到蒙古。他们租了一辆苏制吉普,和翻译一起离开乌兰巴托,向东驶去。每当遇到一个骑马的人,他们就上前问路。途经温都尔汗的时候有人指点,距该市70公里处有一个叫做白克的矿区,据说19...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1982年,在邓小平的倡议下,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邓亲自担任中顾委主任。这是一个过渡性组织,但因其是诸多重量级中共元老的大集合而富有威名。它存在到1992年,包括邓在内的开国一代中共领导人们,借此逐步退出第一线,完成了执政党中央机构的年轻化。
如今,中顾委已撤销了近二十年。虽然机构不存,但这些威名赫赫的党内老人们,却依然发挥着隐隐的力量。哪怕有的已不能言语,其偶尔出现在报刊或网络上的文章,仍引发着激烈争议,提醒各方他们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近20年来,这些老人们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不同的符号,他们的大多数人都关注历史真相,因为历史往往会影响现实。他们也仍旧勤于思考,仍旧坚持己见,甚至正面争吵,界限了然。而这些分歧,很多时候,恰恰代表了正在行进的中国的不同侧面。
据人民网统计,两届近300人的原中顾委委员,在世者已不足30人,仅存十分之一。我们在此时,回念和记录这些正在远去的老人——他们都已岁过耄耋,历经沉浮,从而洞察历史;其所思所述虽然交锋激烈,但都不容忽视——并期望这种对远去者的追忆,有助于当下的思考。
此为南方周末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系列报道的第一篇。
身为中顾委委员的任仲夷(左图)...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2
对于中国人来说,蒙古是一个特殊的国度。因为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蒙古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对于中国人来说,蒙古又是一个陌生的国度。我们对这个与中国有4000多公里边境线的邻国,是那么无知,以至于国内有些人还在一厢情愿地谈论“回归”的可能。
“回归,是100%没有可能的。”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在蒙古的中国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容置喙。关于蒙古大呼拉尔第43次讨论回归中国的议题,也纯粹是好事之徒的画饼充饥。现实情形是,蒙古人拒中国千里之外尚且不及,又何谈投怀送抱呢?
首都乌兰巴托
“想知道中国人在蒙古人的心里是什么位置吗?日本人在中国人心里是什么样,中国人在蒙古人心里就是什么样。”一位在蒙古生活了多年的朋友这样跟我说。
中国人在蒙古的真实境遇
到过蒙古的中国人,多多少少都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我去蒙古之前,朋友就告诫我说,自己一个人要小心,特别是晚上的时候,要离街上的醉鬼远一点儿。
Guest House酒吧的老板曾经对我说:“我从不接待中国人,因为你分不清谁是生意人,谁是旅行者。”他很坦诚地当着我的面表达自己对中国商人的厌恶感。
中国在蒙企业是这种抵触情绪的最大受害者。山东正元公司相关负责人曾...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3
著名学者许子东接受凤凰网文化对话,称莫言作品符合诺贝尔奖"六个幸运号码",获奖有望。他认为,中文作家早已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但因为语言和翻译的问题,一直与奖项失之交臂。以下为对话实录:
《蛙》批判计划生育的角度很可能获诺奖评委赏识
凤凰网文化:您一般每年差不多这会儿您会比较特别的关注一下诺贝尔吗?或者发言啊什么什么的。
许子东:有的我不太熟悉我就不会关心,比较早的时候关心那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就是拉美的那个国家,《百年孤独》那个作者,那个作者得奖的时候我们比较关心。之后就是高行健,因为是华人。这次因为传说是,莫言有可能,现在也被关心。
凤凰网文化:您个人对莫言的东西是看过,还是说甚至是喜欢?
许子东:莫言东西我我大部分看过,另外我刚刚还写完一篇论文是关于他最新的长篇小说《蛙》的,去年在香港城市大学有一个会议我的发言,发了以后,然后他们认为我很好,然后就录音把它整理了,整理了以后我现在把它改成论文,所以我真的有评论,我也认识他。因为《蛙》是他最新的一个得茅盾文学奖的一个长篇,也是他比较最新的一个作品,他这个作品简单说他跟以前不一样的就是说他一部分写了文革,但另一部分写的是今天的事情。
...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665
24
薄熙来庭审历经五日落下帷幕。如此时长的审判,对庭审参与各方身心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但对亿万旁观者来说却似乎没有拖沓的感觉。因为本案的审理就如同一部大片,薄王对质、夫妻反目、众叛亲离,不仅让剧情跌宕起伏,而且娱乐了大众耳目,人们直呼过瘾。在不少人看来,薄熙来在庭上雄辩滔滔,词锋犀利,是一场精彩的绝地反击。但司法界人士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薄熙来是在进行最后一次表演。法庭上不是诡辩的地方,以为口才好就有优势显然是错误概念。在薄熙来案的审理上,更应该看到的是,该案的公开审理,很可能是中国迈向法治社会,具备历史重大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这是一次中国司法的绝对胜利。
俱往矣,薄熙来最后判生判死其实已然并不重要了。而一切历史都未必是当代史,对一个事件的真假厘清、意义解读也需要足够的时间跨度,在此意义上说,薄熙来审判落幕,亦还是余音未了。值得记入司法卷宗的是,薄熙来过去是一个法治的否弃论者,甚至是一个粗暴的法治践踏者,但此次薄案审判反倒成了厉行法治的试金石,也是通过这次世纪大案的审理让中国法治实现了“五赢”。这“五赢”背后的推手,绝不会是类似中国最高法院院长周强这个层级的人物能够推动,毫无疑问是中国...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5
国家一级演员马少骅饰演的邓小平
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48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开播,片子以平民视角全景式再现了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4年实行全面改革开放这段重要历史时期下,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光辉历程。该剧播出后,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高度评价,也勾起了全国很多人的回忆。
>>剧情亮点
华国锋形象首现电视剧
雷雨交加的深夜,为照顾残疾的儿子邓朴方,70多岁的邓小平打来热水,和夫人卓琳一起给儿子擦拭身体,还自己慢慢弯下腰,弓着背,把手伸到床底下帮儿子捡螺丝刀……
这是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一集开篇的一幕,此时的中国,刚刚经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逝世以及唐山大地震等事件,该剧要从这里讲到1984年改革开放全面实行历史背景下的中国。
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该剧从立项到开播有5年,其中仅剧本创作就耗时3年。全剧共分为“整顿科教,走向变革”、“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发展经济,建设四化”、“百废待兴,城乡共荣”、“时代先锋,国际大潮”五个篇章。据了解,该剧中华国锋的人物形象是首次在电视剧中...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6
被列入“天网”百人通缉令中的郭欣。网络图片
云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郭欣,是本次“天网”百人通缉令中唯一的高校教师。有媒体称,郭欣“隐瞒犯罪所得”逃往美国或与其丈夫、时任云南省第二医院原院长江某有关。
南都记者独家获悉,江某因受贿190万元于2010年8月11日被抓,同月郭欣外逃出国。
2010年江某将190万元全部退还检察机关,2011年8月因受贿罪获刑5年。目前江某已出狱,担任一医院院长。
昨日(24日),自称江某助理的张姓女士称:江院长已与郭欣离婚,郭欣一事与江无关。
副教授逃出国与丈夫受贿被抓同月发生
郭欣的丈夫江某曾任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10年8月被抓。而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公布的百人红色通缉令中,郭欣外逃时间正是2010年8月。
南都记者注意到,百人通缉令中涉嫌贪污和受贿的比例超过60%,其中排名前五的罪名依次是“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合同诈骗”、“职务侵占”。而郭欣的罪名是“隐瞒犯罪所得”。
有媒体报道,郭欣隐瞒犯罪所得逃往美国或与其前夫江某有关。南都记者获悉,郭欣的丈夫江某曾任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10年8月被抓。而国... 阅读全帖
u***n
发帖数: 10554
27
郭欣曾于1993年—1996年在哈佛大学历史学进修,而江某于1992年12月赴美国哈佛大学
医学院眼科系附属儿童医院眼科研修,直到1996年。据当地媒体报道,回国工作的第二
年即1997年,江某率先提出“眼科专业化”。2009年,身为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的
江某,被视作“云南眼科专业化第一人”。次年他因受贿被抓。郭欣1964年3月18日出
生,在云南大学就读历史学后赴美研修美国历史,并于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擅长世界
现代当代史、美国史论的郭欣,指导多位硕士研究生发表了与美国相关的论文,如《美
国华人的社会地位》、《美国枪文化初探》、《基督教在美国废奴运动中的作用》。
o***s
发帖数: 42149
28
4月23日,法国大选第一轮投票就要开始了,极右翼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勒庞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英国脱欧、美国特朗普当选、法国国民阵线和勒庞的崛起通常被视为是近年来民粹主义在西方国家兴起的标志性事件。可是,在英美,支持脱欧和特朗普的大多数以年纪较大的人为主,青年人普遍反对民粹、贸易保护和逆全球化,然而在法国,国民阵线的支持者中却有非常多的青年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为我们进行了分析。
青年人参加国民阵线活动
同是民粹主义,勒庞的支持者有什么不同?
在勒庞的支持者中,大约有40%是18至24岁的青年人,这些人构成了法国国民阵线的重要民意基础,是其最重要的票源。这显然和其他欧洲国家构成鲜明对比。例如在英国,同一年龄段中,支持中左翼政党工党的人占到了大约43%,而支持英国独立党——那个在英国脱欧中冲锋陷阵的政党的青年人仅有大约8%。类似的情况在去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也有所体现:希拉里的支持者集中在18岁至39岁,而特朗普的支持者大多在40岁及以上,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特朗普的支持度明显高于对希拉里的支持。
同样是西方国家,同样是民粹主义,为什么在法国,青年人对国民阵线和勒庞的...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144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读史三感(原创)
在夜阑人静的时候,我会摊开一本历史书或者一卷历史的画册,让思绪随着手中的香烟在
空中弥散。在这个喧嚣都市难得的清净时刻,心情最易飞脱现实的泥泞,进入古老的国度
,和那些风神潇洒的古人进行心灵对话。这些年来的阅读经验,不禁使我面对历史有了几
分感想。
历史如茶
随着年轮的增加,心绪也变得越来越古拙。如果说,年青是一颗方塘,有棱角,易脆弱。
那么成熟就像一团茶叶,虽然收敛,但开水一泡却浓得化不开。九八年的时候,我迎着网
络的狂潮,一度做着一个IT写手的梦想,想用自己的笔刀分享着那个天上掉下来的蛋糕。
六年后的我,却钻进了故纸堆,在历史的漫游中寻找终身的依托。一杯浓浓的绿茶,一根
淡淡的香烟,一本竖排的史书,几乎成为了我生活的全部。对于读书,张载有云:为天地
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对于我来说,可能读书的意义主要
在于为自己立心吧。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而历史则是那无数个“忽
然而已”空隙的联结,是无数个他者的故事(his story)。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正是在历史的时间之河中,在历史的芸芸众生中,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正如那些
看惯了秋月...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1
30
现在的小孩,你要说他脑袋让共产党老师还有爹妈给教秀逗了我第一个跟你急。
看他们骂起人来,那个犀利,那个尖刻,那些智慧的火花,生动的形象和类比,比兴手法
,绵里藏针。。。。。。
我一点不撒谎,我佩服得不行不行的。真的。
呵呵。斑竹,我可不是那种故意捣乱的人啊。有感而发。这几天正事丢了净泡这了。老婆
知道了后果肯定不堪设想。
T*****n
发帖数: 18811
31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说得太对了。
几乎人类的一切,都离不开过去的经验,甚至包括科学,而社会发展经验的总和,就是
历史。从以史为鉴这个古语中可以知道什么?人们总是要从历史中得知自己的现在和未
来,同时,也是要不断地建立新的历史叙述,来论证、确认自己目前政治的合法性,并
且为之辩护。(当然啦,也不仅仅限于政治了。)拿破仑在训导法国史(好像还是教科
书)的编辑们的时候说过:要描写这个时期的动荡,那个时期的黑暗,blah blah blah
,要让人们读到今天(也就是他的帝国)的时候,心情如释重负,豁然开朗。如乌云散
尽,阳光万丈。而一段革命的历史,更容易如此。因为革命的政治正确,就是靠着与本
民族或者本国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决裂,就是靠着从根本上否定过去,来完成论述的。法
国革命如此(要描述一个万恶的旧制度),美国革命如此(英王的统治之违反自然),
俄国革命如此,中国革命亦如此。人类史上屡见不鲜。
历史,并不是历史,而不过是人们的历史叙述。死人的事迹,只有在活人需要的时候,
才有意义。
大家都在嚷嚷历史客观,客观。的确,有些东西,你是不能否认人类是要求他的客观的
。但是,历史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
T*****n
发帖数: 18811
32
然而,中国的当代史,毕竟不会总停留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如果阶级斗争这个
根本叙述崩溃了,农民起义的各种叙述,以及具体到这个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
的叙述,还能维系吗?
社会形态和阶级斗争,是粉碎四人帮之后最先受质疑的两个叙述。正如彻底政教分离、
甚至反宗教的先声,是宗教改革一样,一开始批判传统叙述的,也是用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的不同论述。比如,“原奴封资社”到底是斯大林的僵化论述,还是马克思的原始
观点(好像马克思这张王牌就一定能trump斯大林一样),还有,历史前进的动力到底
是什么?阶级斗争?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的领域到底有没有反作用力?恩根斯的“历
史合力论”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是不是应该很有道理?等等。其实,这些争鸣,看似经院
哲学,实则是在学术领域表达了一种社会通行的观念:旧有的理念该换换了。那背后呢
?就是一个社会政治现实:旧有的政治权力模式,它的合理合法性基础,都要更替更替
了。
的确,共产党政权是个革命起家的,他在掌握政权后,仍旧继续革命,不断革命,对自
己的革命政权搞革命,这也是毛主义想摆脱历史上造反后变成当权派、革命后变成反革
命的常规窠臼的根本路线,然后
gx
发帖数: 52
33

21日上午,是华人德作会议总结和“师生互动”的时间。华人德在总结了会议的宗
旨和举办情况以后,就书法史学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意见有:要“复原历史”
,力求接近真实,不能借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去乱说;要注意一次文献的重要性
,这是社会发展到任何时候都无法取代的资料;要向老先生学习,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作艺术史研究,要经常去跑、去看实际的材料;历史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所以在研究中
要注意到他们的方方面面;解读史料时要注意古人说话的语境,避免曲解;要善于发现
问题,选好论文题目,个案研究和微观研究需要推进到大的、普遍性的研究;注重边缘
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等等。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导师们利用剩余的时间回答了学员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
包括如何借鉴古代书论等一般性的理论问题,也包括一些具体问题。针对学员提出的“
如何对古代书论进行科学分析”的问题,丛文俊从主、客观方面作了进一步解答。在客
观方面,他认为“古今语言悬隔”的确造成了古代书论解读中的困难,但这只是问题的
一个方面,另外的原因则是主观的,在于有的学者不会写字或我们自身的学力不足。他
说:有些学者不会写字
m******r
发帖数: 4351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是什么
20世纪早期,意大利的克罗齐宣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意味着历史的本质在于以
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根据当前的问题看待过去,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不在于纪录,而
在于评价;因为假如历史学家不评价的话,他又如何知道哪些东西值得记录呢?后来牛
津的柯林武德说,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不是死气沉沉的过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仍活
跃于现实生活中的过去。
对以上的观点从正面的理解来说有三点:
第一个,我们所接触到的历史事实从来不是纯粹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总是通过记录者
的头脑折射出来的。
第二点,如果历史学家不能以适当的方式接近其正在研究的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不能
撰写出恰当的历史。
比如现在的人强调为保卫祖国/民族而厮杀是高尚的和超越一切的;而为了信仰比如忠
孝节义则是极端封建愚昧的。要怀着这样的思想去步入古人的内心世界,研究视野中人
物的内心世界,把握其行为之后的思想状态,简直是不可能的。例子如吴三桂献关给清
军。更有甚者,有人拿革命家的角度去解释李自成张献忠的所作所为。
第三点,我们只有以当下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历史学家使用的所有术语,其
含义都与现实有关,他无法脱离这一语境而是用这些术语。
z******8
发帖数: 185
35
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
b******l
发帖数: 1632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代的黄老与孔孟之争
这是两码事了。两人的话题不同。孔子涉及的话题更究竟。
孔孟的一个差别,在于对“士”的态度。这个也反映了不同的时代,士的地位的变化。
先王之法是个筐。尤其是孟子及更晚的儒家,那就是个代词而已。孔子对先王之法还有
几分认真,后世还信这个的,可能也就王莽那倒霉孩子了吧。
孟子早期的地位很一般,到后期地位如此隆重,亚圣,封王,更反映了,一切历史,都
是当代史。
r**o
发帖数: 4614
37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阿, 看人屁股坐在哪得。我刚上买买提的时候一群人骂光头连对
日宣战都不敢,我只有天天发文解释说这是光头因为国际法的关系一宣战等于自己把自
己武器禁运了;小日本一样开始没有对光头宣战。
h*****p
发帖数: 2638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国家档案可信吗?
所以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j******u
发帖数: 69
39
物价闯关, 主要"功劳"得归于李前总理.
关于这个, 可以看吴敬琏的相关文章和回忆.
网上的小朋友们啊, 你们得好好补习历史课了, 尤其是当代史.

86-89不到3年物价涨了十倍,不然也不会有六四了。
胡赵都不是好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民运却偏爱这两个人。
86
r*******3
发帖数: 10886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本朝其实更像明朝
不过像鞑子朝显然不对,哪那么大的皇权,哪那么猥琐的内阁。
刚看完熊召政的《张居正》,的确有看当代史的感觉。。。。。。
f****i
发帖数: 9419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演义颂扬的是虚伪
俺贴啥干货,把武帝本纪从头到尾贴过来?哪句有屠城的?包括徐州之战,也是杀陶谦
下属。说曹操屠城的,基本都是后汉书出来的,再别的没啥太多的系统史料。再不更多
的就是野史了,噢,好像世说有点货。然后三国志就被打上立场偏颇的烙印了。俺就不
明白了,既然三国志真那么偏颇,请问,为啥当时有人也要写当代史,看了陈寿的三国
志把自己写得烧了?认为陈寿的书文笔流程,内容详实?
至于说刘备的话诛心,那就挺可笑了,这是史实,刘备一辈子都在逃命,只有最后十二
三年能称为防守。有点实力了,就凭情绪伐吴,请问这不是“主以怒而兴师”?曹操真
得残暴多疑毫无容人之量,刘备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c*******t
发帖数: 953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鲜卑族政权的遗憾
果然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哈哈
m********y
发帖数: 21909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转载)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不是就是他说的?
O****X
发帖数: 24292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这里不招二当家吗?
这是当代史,本版不许讨论
j****e
发帖数: 12067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毛泽东曾向党内高官推荐《金瓶梅》(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6 22:33:55 2011, 美东)
成书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的《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它借小说《水浒传》中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把故事引申开来,写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生活,详细刻画了官僚、恶霸、富商三位一体的封建恶势力代表西门庆由发迹到暴亡的罪恶生活历程,明写宋代,实为作者所处的明朝“当代史”,深刻揭露了明代后期黑暗腐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毛泽东酷爱读书喜发议论,他曾先后五次评价过《金瓶梅》。
第一次是在1956年。当年2月20日毛泽东在听取重工业部门工作汇报时同万里等人的谈话中讲道:“《水浒传》是反映当时政治情况的,《金瓶梅》是反映当时经济情况的,是《红楼梦》的老祖宗,不可不看。”
第二次是在1957年。毛泽东充分肯定了《金瓶梅》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学价值,亲自拍板对《金瓶梅》在全国小范围解禁,毛泽东说:“《金瓶梅》可供参考,就是书中污...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46
铲除封建制度基础的伟大胜利
金仲葵
来源:《中华魂》2010年第11期
来信
《中华魂》编辑部的老师们:
前些日子我从《炎黄春秋》2010年第2期上读到一篇文章:《大地主刘文彩:
集体记忆的重构》(署名王永华),着重介绍笑蜀的《大地主刘文彩》一书,说根据该
书的记载,刘文彩根本不是残酷剥削农民的恶霸地主,而是热心教育事业的开明绅士。
王文最后发表议论:《大地主刘文彩》等的问世是一种努力—— “试图改变过去几十
年制造的关于刘文彩的集体记忆,还原刘文彩的真实面目,从而完成对这一有争议的复
杂的地主人物的重构,以构建新的集体记忆”。这就同我们从课本上和老师的讲述中知
道的刘文彩南辕北辙了。我不敢贸然相信,特向你们请教,望能请熟悉这方面情况的老
师写点文章,用事实说话,还刘文彩以本来面目,为我辈释疑解难。多所叨扰,不胜感
激。
此致
崇高的敬礼!
晚辈 常文今


复信
常文今同志:
来信已由《中华魂》杂志社转来,所附《炎黄春秋》上的文章也已读过。大概
因为我们是四川的老人,对于该文所述刘文彩等的事情有所了解,所以让我们来写复信
。今年是建国后土地改革的60周年,回顾土地改革伟...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16240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ongkongl (lkk),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彭晓光论中国自由派:不懂中国历史 将陷入百年边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7 10:31:32 2011, 美东)
《环球财经》副社长 彭晓光
前言:
中国的自由派,无条件信奉西方,特别是英语民族(美英)的价值观和社会制
度,政治上主张多党制,经济上主张彻底的私有化和“完全”的自由市场,对外关系上
主张完全“融入”所谓的(以美国西方为主导的)“现代主流文明社会”。他们把上述
主张抽象为“普世价值”,以宗教般的虔诚来信奉,并作为他们评价所有世界问题与中
国问题的唯一标准。据此,他们站在了当今中国模式与中国发展道路的对立面,也对中
国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精神极为抵制反对。
中国自由派的主要影响力,集中体现在若干被他们渗透的各类传媒上。他们大
多数是片面的文科思维知识分子(当然,不是全部),表达方式带有浓烈的“文艺腔”
色彩,其对国家民族独立自主、工业化进程、完整的经济体系、货币金融的本质、国际
军事及国际战略的理解,甚至不如众多的普通网...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48
对别人不敢说,
对你可以毫不客气,
中国近当代史比你强几个光年。
C********g
发帖数: 9656
49
新闻来源: 南方周末 于January 24, 2011 00:14:19
日本共产党党员川口孝夫(1921-2004)在中国住了18年,经历了从反右到“文革”的
一连串政治运动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翻译出版了川口孝夫的自传《蜀国飘流记》
校舍建在一片由围墙隔开的田地上,门口有士兵站岗,完全与社会隔绝,宛如“桃花源
”。生活很奢侈,餐桌上每餐必有上乘的鱼、肉,红肠、咸鱼籽等也常见,各种酒都有
卖的。“每到星期六的晚上,校园里到处聚集着醉醺醺的人们”。川口刚来时,对中国
的实情还懵懂无知。后来接触到中国社会基层的情况,便“痛感这段学校生活是在坐享
中国人民的血汗成果”,“不能想象,在一个与现实社会隔绝的地方学习教条,能够培
养出真正的革命家”。
1970 年,关于宪法修正草案的讨论在全国展开。围绕在宪法中保有人民的示威游行权
之“必要性”的问题,引发了一番讨论。对草案中“工人有游行示威的权利”一节,多
数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人是主人翁。主人翁对谁游行示威?无此必要”云云。
对此,周总理说:“毛主席认为,如果中国将来变色了,工人们可以用游行示威权与之
进行斗争。因此,游行示威权是...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6682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一下王安石变法
参见俺当年的意见
历史就是当代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