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受持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a*****y
发帖数: 33185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百度百科
藏传佛教
百科名片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本名喇嘛教,因民族政策而更名为“藏传佛教”。旧时中
原人士认为:“喇嘛教”实施政教合一(协助奴隶主统治奴隶)、提倡“即身成佛”、
鼓励个人崇拜、允许“男女双修”,其教义与佛教正宗背道而驰,西藏的佛经,也搀杂
了某些“政治成分”,不是真正的原著,因此“喇嘛教”绝非佛教分支,而是披着佛教
外衣的西藏原始宗教,所谓喇嘛则类似于巫师。这一观点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受到了西
藏同胞的排斥、否认,此后,主流社会开始将“喇嘛教”改称为“藏传佛教”。
目录
概况
简介
法义大师与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历史——前弘期
初传神话
松赞干布
赤松德赞
赤祖德赞
朗达玛灭佛
藏传佛教的历史——后弘期
上路弘传
下路弘传
支派的形成
藏传佛教五大支派
宁玛派
萨迦派
噶举派
噶当派
格鲁派
藏传佛教的特点
教义
传承方式
学制
寺院
藏文《大藏经》
兴盛寂灭
著名寺院
桑耶寺
大昭寺、小昭寺
托林寺
布达拉宫
僧职称谓
封号性僧职称谓
学位性僧职称谓
戒律性称谓
寺院中的僧职称谓
活佛
活佛称谓
活佛转世制度
藏传佛教慈悲为怀的“天葬”
概况
藏传佛教常被人以为是一种具神秘...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30
子貳、戒為諸功德之依處
諸異生及佛語生,自證菩提與佛子,
增上生及決定勝,其因除戒定無餘。
該頌是講五乘行者所欲求之生處,唯依淨戒之功德。如欲求人天、梵天善趣的
彼諸異生,及佛語生之聲聞,自證菩提之獨覺以及大乘菩薩,彼等分別能獲得增上生與
決定勝之根本因,唯有清淨戒律之功德,其因若除戒律以外定無餘事。
《華嚴經》云:“人中隨意得受生,乃至頂天禪定樂,獨覺聲聞佛乘道,皆因
十善而成就。”《十地經》云:“造殺生等十不善業,依次在三惡趣中感受痛苦之果報
,以此餘業,後生人中,得種種不可愛樂之事,諸如下賤人身、短命、多病等。斷除十
惡修行十善業者,當於人天善趣的可愛樂處受生。若厭離輪迴,心意狹窄,依善知識聞
受聖教,了達無我的智慧,修十善業道,成就聲聞菩提果。不從他教,志求獨覺菩...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3
一、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关于临终诀窍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
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
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剎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
,这就是今天讲阿弥陀佛修法的由来之一。
另外,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
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
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
。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像法王
如意宝那样的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当然,这只是劝勉
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法王如意宝等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
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
,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突显了阿弥陀佛修法对一般修行人的重
要性。
因为此修法既没有深...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转:原始佛法之探究
☆─────────────────────────────────────☆
insight007 (insight007) 于 (Thu Sep 13 15:05:09 2012, 美东) 提到:
「原始佛法」一词,是传统佛教所无有的语词与
概念,此为近代佛教史学界的用语,最初提出此一用
语与概念的,是英国的学界。
早在十八、九世纪,当
西方列强向亚洲各地进行殖民侵略时,发现要在亚洲
进行殖民侵略,并不像非洲及南、北美洲般的容易。
因为亚洲不仅已有高度的文明及统一的国家,也有发
展久远的伟大宗教信仰,特别是佛教信仰早已深入亚
洲各国人民的心灵。
当时西方的殖民侵略,多半紧随
于宗教信仰之后,而将西方信仰传入当地,往往是文
化及殖民入侵的先驱。因此,打击亚洲的佛教信仰,
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及中国,为后续的传教、经济、殖
民作准备,即成为当时西方列强的手段。
因此,英国
对当时在其统治下的印度,针对佛教的历史、文献、
史迹进行全面性的考古及研究,原本的目的,是要透
过现代科学的求证方式,证明佛教信仰中的 释迦牟尼
佛,只是出自印度民族的神话传说、虚构人物,而不
是真实的历史人...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5
四大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六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普通众生的愿行
二、出家修行的愿行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菩萨的故事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德目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功德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是愿望,志愿;行是行为,作为。由个人的志愿,策
动个人的行为;由个人行为造作的实践,去完成个人的愿望,名之为愿行。
没有实践的愿望,类于空谈,没有理解的实践,变为盲从。盲从与空谈,皆是偏差,无
法获得学佛的真实利益。因此,昨晚劝导各位勤求佛的智慧,目的在理解佛所说的真理
;今晚讲无边的愿行,是希望各位,由愿行的实践,亲证佛所说的真理。如是以智慧的
理解力,策动愿行的实践;以愿行的实践,亲证智慧的理解。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
行并进,始可完成学佛的志愿,达到成佛的愿望。否则,说甚么即生成佛,一生解脱,
皆是欺世妄语,魔鬼技俩,除了急功好利愚痴的人,盲从附和外,智者诚应审察谛观,
洞悉真伪,免堕魔眷。现在,将一般人的愿行,出家人的愿行,及普贤菩萨的愿行分三
点说明。同时介绍普贤菩萨的故事及其功德。
...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八节课
前面说佛陀、佛法在胜义中不存在,佛陀不存在的原因下面有广说。佛法不存在的原因
昨天也讲了:法与非法都是不可得、不可取,心识语言无法表达,佛法的本质在胜义中
不成立为实有。下面还有一句没有讲完。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为什么佛法在实相中不存在呢?因为一切法皆是无为法,远离分别执著。诸位贤圣的
安立,也只是能证悟无为法的智慧上有差别。”
究竟实相中,实有的法不存在,无实的法也不存在,诸法本性远离一切执著,远离一切
法相,这是圣者入定智慧抉择的。《大幻化网》中说:“之所以承认法界一味清净平等
,乃是由圣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样,一切诸法不存在,没有实相,也是依靠圣
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结论。
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无为法,除此以外,
没有一个真正的实相,也没有有无执著;二是在圣者入定的时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
远离四边戏论。世亲论师说:“圣者入定时,灭除诸散乱,现前如来智智为无为法。”
圣者在入定的时候,灭除一切有为法的散乱执著,无为法的本来智慧现前。反过来说,
如果诸法的本性不是无为法,那必定是有为...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八节课
前面说佛陀、佛法在胜义中不存在,佛陀不存在的原因下面有广说。佛法不存在的原因
昨天也讲了:法与非法都是不可得、不可取,心识语言无法表达,佛法的本质在胜义中
不成立为实有。下面还有一句没有讲完。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为什么佛法在实相中不存在呢?因为一切法皆是无为法,远离分别执著。诸位贤圣的
安立,也只是能证悟无为法的智慧上有差别。”
究竟实相中,实有的法不存在,无实的法也不存在,诸法本性远离一切执著,远离一切
法相,这是圣者入定智慧抉择的。《大幻化网》中说:“之所以承认法界一味清净平等
,乃是由圣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样,一切诸法不存在,没有实相,也是依靠圣
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结论。
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无为法,除此以外,
没有一个真正的实相,也没有有无执著;二是在圣者入定的时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
远离四边戏论。世亲论师说:“圣者入定时,灭除诸散乱,现前如来智智为无为法。”
圣者在入定的时候,灭除一切有为法的散乱执著,无为法的本来智慧现前。反过来说,
如果诸法的本性不是无为法,那必定是有为...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第十四节课
受持、念诵、撰写《金刚经》有什么功德呢?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
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
法。”
佛告诉须菩提:“无论是谁,若能随时随地宣讲这部经,就算只有四句偈,此处也是一
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的供养境,他们会像对佛塔寺庙一样恭敬。何况有人全部读诵
受持《金刚经》,功德之大就更不用说了。须菩提,此人能成就最无上的稀有之法。”
此处的字面意思比较简单,稍有智慧的人都会懂,但若没有对内容进一步分析,不太精
通经论的人经常会生一些怀疑:“为什么有《金刚经》的地方,就如同有佛住世?”“
念诵之人为何同佛塔寺庙一样值得恭敬?”因此,依靠佛经论典的教证分析很有必要,
倘若真正明白了这一点,这就是闻思《金刚经》的收获。
这里,佛陀给须菩提讲了此经的殊胜功德。什么样的功德呢?按照鸠摩罗什的本意和汉
地许多法师的解释,无论何时何地,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凡是宣说这部经典,乃至
四句偈以上,其所在之处是一切天龙夜叉供养的对境,犹如佛塔。
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个人宣讲《金刚经》,他...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八节课
前面说佛陀、佛法在胜义中不存在,佛陀不存在的原因下面有广说。佛法不存在的原因
昨天也讲了:法与非法都是不可得、不可取,心识语言无法表达,佛法的本质在胜义中
不成立为实有。下面还有一句没有讲完。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为什么佛法在实相中不存在呢?因为一切法皆是无为法,远离分别执著。诸位贤圣的
安立,也只是能证悟无为法的智慧上有差别。”
究竟实相中,实有的法不存在,无实的法也不存在,诸法本性远离一切执著,远离一切
法相,这是圣者入定智慧抉择的。《大幻化网》中说:“之所以承认法界一味清净平等
,乃是由圣者的根本慧定所得之故。”同样,一切诸法不存在,没有实相,也是依靠圣
者入定智慧而得出的结论。
此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在圣者的根本慧定面前,一切都是无为法,除此以外,
没有一个真正的实相,也没有有无执著;二是在圣者入定的时候,一切都是般若空性,
远离四边戏论。世亲论师说:“圣者入定时,灭除诸散乱,现前如来智智为无为法。”
圣者在入定的时候,灭除一切有为法的散乱执著,无为法的本来智慧现前。反过来说,
如果诸法的本性不是无为法,那必定是有为... 阅读全帖
P****S
发帖数: 2286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第十四节课
受持、念诵、撰写《金刚经》有什么功德呢?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
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
法。”
佛告诉须菩提:“无论是谁,若能随时随地宣讲这部经,就算只有四句偈,此处也是一
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的供养境,他们会像对佛塔寺庙一样恭敬。何况有人全部读诵
受持《金刚经》,功德之大就更不用说了。须菩提,此人能成就最无上的稀有之法。”
此处的字面意思比较简单,稍有智慧的人都会懂,但若没有对内容进一步分析,不太精
通经论的人经常会生一些怀疑:“为什么有《金刚经》的地方,就如同有佛住世?”“
念诵之人为何同佛塔寺庙一样值得恭敬?”因此,依靠佛经论典的教证分析很有必要,
倘若真正明白了这一点,这就是闻思《金刚经》的收获。
这里,佛陀给须菩提讲了此经的殊胜功德。什么样的功德呢?按照鸠摩罗什的本意和汉
地许多法师的解释,无论何时何地,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凡是宣说这部经典,乃至
四句偈以上,其所在之处是一切天龙夜叉供养的对境,犹如佛塔。
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个人宣讲《金刚经》,他...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旁白:二千五百多年前,人天云集,法会庄严,释迦牟尼佛以微妙音声告诉大众:
我涅槃之后五百年,大乘佛法将开始流布,由天竺传到东北方的震旦;文殊师利菩萨长
久以来,一直住锡在震旦中国的清凉山教化大众,无量菩萨眷属追随著祂,到那时候,
将有许多善男子、善女人一起来拥护大乘佛法。
震旦即是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世代农耕,个性纯朴敦厚,知足常乐,一切大众广
受儒家传统伦理文化熏陶,普遍知道礼义廉耻,自然向往君子德行;往往有德者登高一
呼,便能上行下效,风俗为之丕变;如是尊重有德的华夏民风,便能敬重大乘贤圣,如
实信受大乘至理,而与大乘佛法相应。
陈正源老师:由于儒家提倡孝道,使得中华民族二千多年来以孝传家,成为最重视
孝道的民族,这正好吻合了《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孝女光目救度母亲的经教所阐扬的
孝顺心,而佛教依众生无始劫以来,除非解脱入涅槃之外,必定都是在三界六道当中,
一世又一世地流转生死的事实,进而了解到一切有情无始以来,都曾经是自己的父亲或
母亲,因而将这种对父母的孝顺心推己及人,所以在佛教出家、在家菩萨戒中,佛陀一
再耳提面命教诫弟子们,对每一个有情众生,都应该要如同自己的父亲、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生天之论--天堂有路何为径
1.十善业道:生天的福德(条件)

持五戒未来世可以继续生而为人,若加修十善就可以往生欲界天 。如《佛为首迦
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修习何业得生欲天?修十善业得生彼天。”
因此,受持五戒与力行十善,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十善业道就是十恶业道的相反,十恶业道就是身、口、意的十种恶业。也就
是身恶业有三:杀、盗、淫;口恶业有四: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绮语);意恶
业有三:贪欲、瞋恚、愚痴(恶见、邪见)。
如《优婆塞戒经》卷6〈业品 第24 之1〉中云:
身三道者,谓杀、盗、婬;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
、瞋、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
所以,十善业就是指不造这十恶业,因为这十恶是一切众罪的根本。经中接著说:
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
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
作?
也就是说这十个业与道中,心的三业是我们的意识和意根所想的,还没有身口的行
为造作出来,只...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185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35天行般舟的“精彩”经历
35天行般舟的“精彩”经历
明良
我是11月21日到的北京,在处理完公差后,24日坐夜班火车到的辽宁海城(硬座94元,卧铺
180元),用了12个小时(如果坐汽车只要6个小时,150元)。从火车站到保安寺打的只
要5元钱,保安寺在海城厝石山公园内,在市内,非常好好找。
到了保安寺,拜见了当家师德灯师后,讲明了来意,说想行般舟。德灯师当时就同意了
,并拿出了印刷精美的行般舟公约(条件),主要为条件是:如果行一日夜,需要背诵
《佛说般舟三昧经》中的三字诀;行7天需要拜经,拜《佛说般舟三昧经》,一字一拜
,(大概有7000多字),同时要会背三字诀;行90天需要完整背诵《佛说般舟三昧经》
,同时需要拜经一遍;其它还有服从常住和护法安排,发心要正等等。这时正好从丹东
来了位居士,也要求行7日般舟,于是我们就一起到大殿里开始拜经,刚开始拜时,比
较顺利,大概连续拜了1000余字,后面就比较累了,而且腰疼,拜上30分钟到一个小时
就需要休息一下,尤其第三天时,非常累,十几分钟就休息一下。丹东的师兄身体比较
好,尤其是意志比较坚强,用了不到三天就拜完了,他基本上不休息。而我特别怕苦怕
累,用了4天才拜...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14
大圆满龙钦宁提华智仁波切关于皈依之殊胜教言
华智仁波切 著
一、皈依之基础:
总的来说,能开启一切正法之门的就是皈依,而要开启皈依的门必须依赖信心。因此,
在皈依之初,自相续生起稳固的信心这一点非常重要。
信心可以分为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三种。
清净信:当步入陈设许多佛像、经书、佛塔的佛殿或经堂里,或者见到上师、善知识、
高僧大德的尊颜,听到他们的丰功伟绩以及感人事迹,依靠此类因缘,能够立即想到他
们的悲心广大等等,这种由清净心引发而生起的信心,就叫做清净信。
欲乐信:当听到恶趣轮回的痛苦之后,自然生起渴望摆脱的心态;当听到善趣与解脱的
安乐时,油然生起渴求获得的心理;而一旦听到阿善法的功德,会生起想要修行的心念
;当现见罪业的过患之后,也会立即生起想要断除的决心。这些都属于欲乐信。
胜解信:了知三宝的不共功德与加持之后,从内心深处生起信解,知道一切时分无欺的
皈依处就是三宝,想到无论是苦是乐,是病是痛,是生是死,任何事情,无欺的皈依处
——三宝都会知晓,除了三宝之外,自己没有其它可依赖的、可指望的靠山,这种坚定
不移的信心,就称为胜解信。
正如邬金莲师说:“具有坚信得加持,若离疑心...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15
阿弥陀佛!您可以学习一下索达吉堪布宣说的“藏传净土法”。末学自己分别念觉得可
以念佛号,抄经和做各种善事回向给他,愿他早日悔改。如果您愿意,也可以发私信到
末学信箱,末学每天为他回向。
在网上找到一个戒邪淫论坛,也许会对您有帮助。http://bbs.jiexieyin.org/forum.php
第五十一课
思考题:
1. 什么是非梵行?
2. 什么是大邪淫,中邪淫,小邪淫?
3. 邪淫的等起是什么?
4. 现在有些人以密宗的双运为借口作不净行,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5. 邪淫有什么果报?
6. “法苑珠林”中提到邪淫有哪十种罪过?
7. 断除邪淫有何功德?
在十不善业中,现在正在讲身体的三种不善业,前面已经讲了杀生和不与取,今天讲非
梵行。
所谓的非梵行,是指下到梵行居士 、上至比丘,对成年女人、幼女、旁生或者非人 作
不净行,以及一般在家人在非处等作不净行。本来十不善业中说的是邪淫,而此处说的
是非梵行,这是为了便于对一般人阐述,或者因为嘎单派教言中也出现过。梵行是指断
除一切淫行,因此这里所说的非梵行,既包括梵行居士至比丘之间的人作不...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6
按:许多藏传佛教在家弟子在学了一些基本佛学知识,从五加行开始实修(包括学习《
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后,不知道如何进一步闻思佛法,本文将为此提供重要
指导。不少显宗弟子错误地以为藏密就是男女双修加咒语神通,然后对之大肆诋毁,有
的附佛外道也是恶毒攻击藏传佛教,造下堕金刚地狱之恶因,真是可悲可叹!但愿他们
看了本文再看看《般若锋兮金刚焰》,能猛烈忏悔!
特别提示:本文全文摘自《般若锋兮金刚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释智诚、秋吉
彭措著作)
不少人把藏传密宗和藏传佛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前者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除了密法,藏地盛行的佛法还含有极为庞大、周全的显教体系。因此可以说,藏传
佛教是一个显密圆融的佛法宝库。下面就对藏传教法的基本常识做点概略介绍。
释尊在印度圣地初中后三转法轮,其中初转谓四谛法轮,二转谓般若无相法轮,三
转谓善抉择法轮,主要宣说光明如来藏。由于佛经深奥,难以悟入,为使后世学人能够
善解佛意,许多印度圣祖遂谨承如来密意,造论释经。藏人极为推崇的瞻洲“二圣六庄
严”(“二圣”指宏律大德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是: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圣天
论师,...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54
17
行菩提心
愿与行
在四无量心的摄持下,愿一切众生获得无上正等觉,彻底摆脱痛苦,获得安乐,这
种发愿称为愿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我们还是会自私、愚昧。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
这样。从生起菩提心到圆满证悟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种有力的方法摄持自己的言行,
以帮助实现愿望,这便是行菩提心。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这六波罗密多。
愿、行菩提心统称为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行,不断积累福、慧资粮,我们最终
将见到诸法实相,即胜义菩提心。
布施
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便是最好的布施。
面对乞丐,不要急于表达厌恶或不信任。若真的生活优裕没人愿意低三下四出来乞
讨。就算被骗被利用,至少也不会给自他造成妨害。人生何处不受骗?何必跟一个笑脸
相向,比你弱势的人较量。其实当我们在伸过来的空手中放下钱物,我们所做的不是布
施就是供养,不用担心会有第三种情况。
为了布施而刻意争取、积累财物,布施便也成为一种执著。
修持布施的目的是减轻自己的贪执,如果因为布施的结果沾沾自喜,或者为了显示
自己高人一等而行布施,这都有悖于布施的初...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8
禅修前行
我现在解说如何修习禅定。开始前,跪下来,双手合十置于心前,虔诚礼敬三
宝,口诵下文:
Arahaṃ sammā-sambuddho bhagavā:
Buddhaṃ bhagavantṃ abhivādemi
薄伽梵[7]是阿罗汉、正自觉者:
我顶礼佛陀、薄伽梵。(一拜)
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Dhammaṃ namassāmi.
法由薄伽梵善说:
我崇敬法。(一拜)
Su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aṅghaṃ namāmi.
薄伽梵的僧伽弟子行道正善:
我礼敬僧伽。(一拜)
以你的意、语、行表达对佛陀的敬意: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a.
礼敬薄伽梵、阿罗汉、正自觉者。 (三遍)
归依三宝:
Buddhaṃ saranaṃ gacchāmi.
Dhammă... 阅读全帖
q*c
发帖数: 9453
19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合集] 生活就如一粒苦果
☆─────────────────────────────────────☆
binz (binz) 于 (Tue Jan 8 00:24:07 2013, 美东) 提到:
不知该怎样度过
我做错了很多
☆─────────────────────────────────────☆
lila (lila) 于 (Wed Jan 9 02:24:18 2013, 美东) 提到:
央视的两个年富力强的.
死于癌症.
罗京47岁死的,2009年6月,大概六四20周年.
主播了那么多东西.
陈氓(这个氓听着不喜欢)2008年没过平安夜死的,47.
排个什么电视片.死后进了八宝山,前总理赵都没进去成.
可见功劳很大.
人啊,最怕就是恶报,不信报应.

☆─────────────────────────────────────☆
yuuli (听,...听) 于 (Wed Jan 9 11:42:12 2013, 美东) 提到:
所以戒律重要。不守戒律,爽一下然后良心不安好久,生活打坐都立刻被干扰。现在
能理解,戒律的确是不是为了规范限制修行者,而是为了保护...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0
☆─────────────────────────────────────☆
babyfox (小狐狸般若) 于 (Wed Mar 7 01:00:23 2012, 美东) 提到:
《时间真相》——佐钦白玛格桑法王
http://www.zuoqinsi.net/XinXi.asp?XinXiId=80

“时间”是三界万物的吞噬者,而时间又被“时间之主”所吞噬。“时间之主”超
越时间、超越凡夫的显现和识觉,拥有遍满一切的智慧,通常显现为十六岁少年模样的
文殊菩萨宝像,有时则显现为大威德金刚威猛像,发出惊天动地的愤怒大笑。与这猛静
二尊无二无别的妙音佛母,是从大海中显现的美丽天女,是三界一切妙音之主。在此我
顶礼三圣尊,并论述时间之真相。
朋友们,当我们回顾过去、放眼未来时,会发现“今天”的显现和显现对境一个个
即来即失,就如同坐在快速行驶的列车上看窗外的花草树木。今天我们使用的物品、居
住的房屋以及称之为“我”的五蕴身体等等的一切,都不再是昨天的,因为昨天的一切
已经显现而又消失,走向了过去。时间,如同魔鬼般张着天地大的凶猛...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上师瑜伽·祈祷莲师
上师瑜伽·祈祷莲师
——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利用这个时间,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修上师瑜伽。
这个上师瑜伽,是祈祷莲花生大士。大家应该清楚,藏地密法中大多数的上师瑜伽,都
与莲花生大士的修法有着密切联系。加行组修“不共加行”时,本来应该先修皈依、发
心、金刚萨埵、曼茶罗,再修上师瑜伽,最后是颇瓦法,这么一个次第。但有时为了修
行方便,也有些传承中规定,最好能先修上师瑜伽。
上师瑜伽不仅是前行,也是正行。这次依靠种种缘起,我提前介绍一下莲师的上师瑜伽
,同时要求有信心的道友,平时多修这个上师瑜伽,常念莲花生大士的七句祈祷文和心
咒。
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作为显密双修的行者,祈祷莲师非常重要。在末法时代,不管是
为了自己修行顺利成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圆满成功,一切重大的事业均离不开莲师的
加持。尤其对汉族四众弟子而言,若能广泛弘扬莲师法门,在各地建造一些莲师像,异
口同声地祈祷莲花生大士,将来应该会有不可思议的兴盛佛法之缘起。...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怎么样学佛?
"常念不绝,则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来所行,亦应随行。种修福善,求生
净刹。"
上经八句,实为全经之总结,净宗修行之纲要。世尊此会所说之长行,于此告终。
故知此八句,实为净宗之末后句,全经之结束语也。此八句理事齐彰,正助并显。如来
秘藏,和盘托出。首云「常念不绝」者,「常念」首指常念本经。如本经《往生正因品
》中,劈头第一句便云:「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书写供养,昼夜相续,求生彼刹。」
正是此处「常念不绝」之意。《非是小乘品》云:「于此经中,生导师想」又《受菩提
记品》云:「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众生,
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彼人临终,假
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世尊悲心无尽,普摄无余,故频
以持念本经为劝也。世尊力劝持念本经者,盖经中所宣正是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之无上
大法。行人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必得往生,万修万去。故知行人受持此经者,即
应依教奉行,如佛训诲,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故知「常念不绝
」,究竟所指,则在常念此一句名号也。「不绝」者,净念相继也...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3
助念往生仪轨
助念者以清净心、悲悯心,在临终者或亡者面前,观想十方诸佛放光加持,自他切莫哭
泣等。若条件允许,则应于亡者头顶上方,摆设佛像、佛经等三宝所依,并供养灯、水
、香、花、果等。之后与大众一起念诵:
一、皈依(三遍):
南无革热雅(皈依上师)
南无布达雅(皈依佛)
南无达玛雅(皈依法)
南无僧嘎雅(皈依僧)
二、发四无量心(一遍):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三、发四弘誓愿(一遍):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三十五佛忏悔文(一遍):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
尊。
南无释迦牟尼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
南无宝光佛 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军佛 南无精进喜佛
南无宝火佛 ...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4
四大菩萨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义
二、慈悲的类别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号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性别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本迹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道场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像
四、慈悲的代表—称念观音的功德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
化时,首先必须具备无限度的慈悲,然后始可展开弘法工作,建立利生事业,以完成佛
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达到学佛、成佛之目的。因此,今晚要与各位讨论的题目,是‘
无限的慈悲’。可分慈悲的意义,慈悲的类别,慈悲的需要,以及慈悲的代表四点来说
明。
一、慈悲的意义
何谓慈悲?慈悲,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亦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的大乘教义及利他的
行为,皆本自慈悲。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凡有
生命的动物,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冤与亲,人与畜,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
,诸佛菩萨,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的观念中,自然对一切众生流露...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25
有没有真正修习大圆满法门的师兄?对达照法师这篇文章有没有什么评价?
——————————————————————————————————————
——————————————
前言
近几年来,汉地有不少人在学习汉传佛法的净土法门,但是因为不懂其圆妙高深的道理
,故而把净土法门看成老太婆、没文化的人修行的法门。因此,他们不愿继续修行净土
法门,而去向往藏传密教,去修藏传佛教的“大圆满”。事实上,历史上汉人修藏传密
教有成就的实不多见,反而是修行净土法门,自东晋至今约一千五百多年以来,在汉地
有所成就的人非常之多。
佛经上记载,不仅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还是大势至菩萨,他们都提倡修净
土法门,就连印度的龙树菩萨、无著菩萨和世亲菩萨,也是大力提倡修净土法门;自佛
法传入中国以来,历代高僧大德先修禅后入净,得大成就者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在佛
教史上,特别是在居士的佛教史上,在传记中可以看到,修净土法门得大成就者举不胜
举;不但过去如此,就是现在,我们汉地因修净土法门而成就金刚不坏体的人也不少。
如此圆满微妙的大乘法门,现在却被一些诸如“我们汉传佛教没有传承”、“光念念佛
没有用”,这些... 阅读全帖
a*******2
发帖数: 465
26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5年极乐法会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是极乐法会的第五天。极乐法会期间,我们主要修的是阿弥陀佛,发愿往生西
方极乐世界。如果要面见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很多方式方法,但是其中最
最殊胜的方法就是破瓦法,即往生法,这是密宗特有的一种修持方法。
破瓦法一共有五种。
第一,法身破瓦法。它是境界比较高的人才能运用的。在现世当中对诸法的究竟实
相有实证,实实在在地证悟了诸法的究竟真相,即见性,尔后,不断地串习过的人。其
实要明白很难,要见性也很难,不是谁都可以明白,不是谁都可以见性的;但是明白了
以后要不断地串习,即禅宗里称“保任”,这种串习是很重要的。这样的人若是特别精
进,即生就可以成佛;若不是特别精进,临终的时候可以在法界中往生。
人断气以后会进入昏迷状态,即临终中阴的最后一段,这个时候会出现基光明。若
是能认识,并能从中安住,就可以在法身、法界中成就,可以说跟法身无二无别而成就
。所谓的基光明,就是本面。若是自己能认识本面,然后从中安住,当下就可以成就。
这是修行境界比较高的...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176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八大误区
释传悟
佛法的智慧大海无疑是博大而精深,浩翰而无际,从而在对佛法的求证路上,也必然是
充满坎坷与勤苦的。当年禅宗二祖慧可向初祖达摩禅师求法,达摩禅师言:“诸佛无上
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
苦。”凡夫众生,欲求佛法,当精勤自励,依闻解起行,精进集积福德智慧资粮,方得
入佛智慧,故学佛当放下自我,舍离己意,把身心都投入到佛法的实践中,切实行履,
如此方有成就之日。然则百丈高楼,从地而起,千里之遥,始于跬步。对于学佛修持,
初学入门,最忌因地谄曲,知见不正,这样自然会带来诸多的问题,如《楞严经》云: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鉴之现今初学入门者,往往见未能求正,行未能踏实,而造
成诸多误区。现将其现象一一列之,以规来者。
一、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曾遇有这样的同修问我,为什么每天打坐两座,打了四十多座了,每天坚持诵《金刚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等也有几年了,还不能见到自己本来面目,真是越修越没有信
心了。我问他,如果要想见本来面目,那就得对身体,对心念,对情感,对名利要放得
下。回答是“虽然放不下,但我也是在很努力的修行啊。”听到这些回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止观双运
马鸣菩萨告诫学法者:修学止观的时候,是要依止观双运而修,不应当偏止或观
任何一边,如果执著修止却不修观,贪著定中的乐受,不能够依“止”入“观”,证入
佛法智慧,或者不修止,偏在修观,只是依文解义思惟经中义理,没有“定”作为庄严
,来依所观经文法义降伏自心;这依“止”修“观”的意思,详细点说就是说,能依六
识心如理作意思惟法义之后,说服了自我第七识意根末那,使这个心发起决定性,于所
观照思惟之法,不怀疑、不退失,因而有了该分佛法智慧的实证。所以不修止偏于观是
一样有过失,过失就在没有办法来实证佛法,出生智慧,即使有智慧也是属于干慧。意
思是说,好像井中泉水干枯了,没有办法如泉水般源源不绝,流注胜妙佛法智慧,当然
也不会有解脱的功德受用。这里仍然先就偏修止的部分过失,来为大家探讨.
复次,若唯修止,心则沉没;或生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宜应兼修于
观。云何修耶?谓当观世间一切诸法生灭不停,以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应观过去法如
梦,现在法如电,未来法如云,忽尔而起。(《大乘起信论》卷2)
在为大家逐句说明这意涵之前,先为大家讲解止观的定义内涵。
所谓“止”,...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先教后施,名大施主
“要布施,也要有波罗蜜。”也就是要以佛法的智慧来作布施。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什
么是有智慧的布施?以及怎么样作布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开示说:【善男子!智有三种:一者能舍外
物,二者舍内外物,三者施内外已,兼化众生。】(《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的意思
是说,菩萨在布施的时候,应该同时以正法之理来教化众生,这样才能给众生长远的利
益。佛陀首先说,布施的智慧共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能舍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就是
食、衣、住、行所用的种种资生之具。第二种有智慧的布施,是要能舍内、外物。也就
是说,他不但能舍身外之物,而且连身体以及器官,也能够施舍出去。第三种是能在施
舍外物以及内物之外,并且还能够趁机以解脱智或般若智来教化众生。这三种布施都有
不同的难度,对于一般具有因果知见的人来说,第一种的舍身外物是最简单的事,但是
对一些无智又吝啬的世俗人来说,要舍外物都已经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了。第二种的舍内
物,就是施舍身体或是体内的器官,这就很不容易做到了!先别说是体内的器官,就说
有一些男众,想说要修行了,干脆就把三千烦恼丝给理光吧!但常常是思索再思索,甚
至是想了好...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0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百业经故事: 法施女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萨迦国王的手下有两位大臣,一位是持兽大臣,另一位是财施
大臣,他们两位情同手足,相约未来成为亲家。
不久,持兽大臣的妻子生下一个庄严的男孩,名叫「萨嘎」。
另外,财施大臣的妻子也生下端庄秀丽的女孩,但是这个女孩生下来便大哭不止,怎样
哄她、逗她都不行。直到有一天,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来到财施大臣家传法,只有在传
法的时候,这位小女孩才停止哭叫。以后的几次传法也一样,只要听闻佛法,哭闹的女
孩就会安静下来。
财施大臣心想女儿这么乐意闻法,很有善根。再加上父亲的名字是「财施」,因此就叫
她「法施女」。
法施女长大后,对释迦佛的教法,生起大信心,经常透过父母迎请僧众应供,也不时去
佛前听闻妙法。不久,她皈依受戒,又精进修持,证得不还果,具足种种神通与神变。
她很想出家,便向父母祈求。父母很为难,对她解释:「妳还未出生时就已许配给持兽
大臣的儿子萨嘎,若答应妳出家,我们怎么跟持兽大臣交代?」
法施女说:「女儿对世法已无贪欲,成家又有什么意义?」
父母想了想对她说:「我们不敢答应你。如果真想出家,可以把世尊和僧众迎请来,也
告诉萨嘎同时过来,到时你再作抉择吧!」
到了迎请僧众...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1
9.石像布日巴
在布日巴以前怎么会没有绝地火瑜伽的传承呢?(肯定有。因此,)即使布日巴也不一
定没有在其他上师前听过(绝地火的传承),但这里所指的传承,却是布日巴在金刚瑜
伽母面前亲自听受的。布日巴尊者是那烂陀寺一位著名的班智达和大比丘,后来他开始
行持瑜伽行为,时常喝酒,并与女人同居,最后被僧团开除。
他来到恒河边,跳上一条渡船,要船夫渡他过河。他两手空空,身姿迎风,一派自在脱
俗的风范。船夫向他索要渡资,布日巴说他从来没有一分钱。船夫要他立刻下船,他手
结契克印,直指恒河,河水即刻向上倒流。他站在恒河上,宛如在河面滑翔一般,顺流
而上,直抵对岸。
他到了一个叫屋之夏的地方,坐进一家酒肆,让卖酒女为他斟酒,卖酒女对这个放浪不
羁的行者上下打量之后,才端上酒,并小心翼翼问他收酒钱。这时,酷热的骄阳正在他
们头上流连,尊者走出酒肆,阳光在干燥的尘土上留下了旗杆短小的阴影,他在影子上
做了一个记号。
“在这个影子移动的时候,”他对卖酒女说,“我可以付你酒钱。”说完,又坐下来继
续喝酒。但是,太阳却一直没有移动,当地的时间因此而发生了错乱。人们四处奔走,
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终于找到了原因...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藏密问答录》关于密咒
索达吉堪布
问(9):咒语在印度婆罗门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婆罗门教的“阿达摩吠陀”中,
它作为人和神沟通的一种方式,主要功用是祈福和诅咒,以此达到愿望的满足。但在早
期佛教的阿含经典中,对咒语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直到大乘经典中,咒语才有了它的一
席之地,如《楞严经》和《药师经》,都有关于咒语的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咒语,主
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前面是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名字,后面则是咒语所能解决的问题。我
们知道,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咒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
内容之外,咒语在藏传佛教中还有什么特殊作用?或者说,藏传佛教所使用的咒语,和
传统的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所使用的咒语有什么不同?
答:咒语在藏传佛教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几乎人人手中都拿有念珠,
无论在家或出家,人们手中的念珠都是用来为持咒计数的。很多藏族人用一生的时间精
进持诵咒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早已将本尊心咒念诵过十亿遍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
藏族人基本上都持有本尊与其咒语无二无别之正见,相对于别的民族而言,这不能不说
是一种罕有的品性与特质。就我接触到的很多别的民族信佛或不信佛的人士来说,其中
有...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大师破相论
达摩祖师著
渝州华岩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犹如大树,
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
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
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曰: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
有二种差别。云何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俱有;虽假缘
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
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
?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
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
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4
不是佛陀说的,而是弟子说的,当然也可以收集在经里,
问题是,是真的他们说的吗?
原来是佛陀说的,不用细查来源。
佛陀会这样说,可能也是为了当时都是口说留传,以当时技术很难查证,
为了广宣佛法,只好这么说。
没想到后世人会用它专漏洞,制造伪经,鱼目混珠。
现在已经不是是否与”经”吻合,而是连”经”都被改被伪造。阿含内都有伪造的痕迹。
不过后世也有较先进的检查伪经的方法,例如历史考证、各种比对等等佛陀想不到的方
法,也是可以用用,尽量查证。至少离谱的,可以抓出来。
这里还有一个疑问请教。这里的”经”是什么意思,与现代的”经”的意思ㄧ样吗?
佛陀在世时代,是否有分xx经、yy经? 我很疑惑。
”经”,不是后代人集结佛及弟子语,才开始称它为xx经、yy经吗?
例如,经过第一次集结,才称集结的成果为”阿含” “经”。
在此之前,应该没有xx经、yy经,的称呼吧? 是否是这样?
或者这里佛陀说的”经”的意思,只是他说的教义教法之类的,
并不是后世人认知的”经”,例如:金刚经,法华经,阿含经…

、<长部>、<增支部>、<增一阿含>说「四大教法」「四大广演」,经文明白的说
,不应该依来源而判定...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644
35
上次我讲长阿含经里说的什么人寿越来越短时,你说现在一般以杂阿含为准,长部嘛很
多是传说。 现在你引用长阿含经作证据啦。。。。。。。。
长阿含经本身是不是佛说的都还没确定吧。

、<长部>、<增支部>、<增一阿含>说「四大教法」「四大广演」,经文明白的说
,不应该依来源而判定是否佛说,而是依「与契经相应。律·法相应」而判定。
。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
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
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
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
先所言。与法相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此为第一大教法也
受是法·是律·是教。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法·依
律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者。当语彼言。佛不说此。汝于彼众谬听受耶
。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持此。莫为人
说。当捐舍之。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36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
----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智旭著
~d 1
經題七字。通別合舉。人法雙彰。經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脩多羅藏。同名經故。
佛說四十二章六字是別名。異眾經故。就別名中。佛為能說之人。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
。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不同凡夫。覺他不
同二乘。覺滿不同菩薩。卽是釋迦牟尼如來萬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說者。悅所
懷也。佛以度生為懷。機緣未至。默然待時。機緣旣熟。應病與藥也。四十二章者。約
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為一冊。以逗此土機宜。所以
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s 1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d 2
後漢。卽東漢。對前漢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
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
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於周昭王二...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
唐三藏法师 义净 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达摩城寥廓宅中,十方相随,四众围绕。尔时,无碍菩萨在
大众中,即从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此阎浮提众生,递代相生,无始以来
,相续不断,有识者少,无知者多;念佛者少,不念佛者多;持戒者少,破戒者多;精
进者少,懈怠者多;智慧者少,愚痴者多;长寿者少,短命者多;禅定者少,散乱者多
;富贵者少,贫贱者多;柔软者少,刚强者多;兴盛者少,茕独者多;正直者少,曲谄
者多;清慎者少,贪浊者多;布施者少,悭吝者多;信实者少,虚妄者多。被使世俗浅
薄,官法荼毒,贱役烦重,百姓穷苦,求取难得,良由信邪倒见,获如是苦。唯愿世尊
,为诸邪见众生,说其正见之法,令得悟解,免于众苦。”
佛言:“善哉,善哉,无碍菩萨,汝大慈悲,为诸邪见众生,问于如来正见之法,
不可思议,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天地八阳之经。此经过去诸佛已
说,未来诸佛当说,现在诸佛今说。
“夫天地之间,为人最胜最上者,贵于一切万物。人者,真也、正也,心无虚妄,
身行真正,左丿(撇)为真,右(捺)为正,常行真正,故名为人。是知,人能弘道以
润身,依道依人,...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182
38
济群法师问:
咒语在印度婆罗门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婆罗门教的“阿达摩吠陀”中,它作
为人和神沟通的一种方式,主要功用是祈福和诅咒,以此达到愿望的满足。但在早期佛
教的阿含经典中,对咒语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直到大乘经典中,咒语才有了它的一席之
地,如《楞严经》和《药师经》,都有关于咒语的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咒语,主要有
两方面的内容,前面是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名字,后面则是咒语所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知
道,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咒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内容
之外,咒语在藏传佛教中还有什么特殊作用?或者说,藏传佛教所使用的咒语,和传统
的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所使用的咒语有什么不同?
索达吉堪布答:
咒语在藏传佛教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几乎人人手中都拿有念珠,
无论在家或出家,人们手中的念珠都是用来为持咒计数的。很多藏族人用一生的时间精
进持诵咒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早已将本尊心咒念诵过十亿遍以上 。更难能可贵的是
,藏族人基本上都持有本尊与其咒语无二无别之正见,相对于别的民族而言,这不能不
说是一种罕有的品性与特质。就我接触到的很多别的民族信佛或...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五部大论
不少人把藏传密宗和藏传佛教混为一谈,实际上,前者仅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密法,藏地盛行的佛法还含有极为庞大、周全的显教体系。因此可以说,藏传佛教
是一个显密圆融的佛法宝库。下面就对藏传教法的基本常识做点概略介绍。
释尊在印度圣地初中后三转法轮,其中初转谓四谛法轮,二转谓般若无相法轮,三
转谓善抉择法轮,主要宣说光明如来藏。由于佛经深奥,难以悟入,为使后世学人能够
善解佛意,许多印度圣祖遂谨承如来密意,造论释经。藏人极为推崇的瞻洲“二圣六庄
严”(“二圣”指宏律大德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是: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圣天
论师,精通对法学的无著、世亲论师,精通因明学的陈那、法称论师),就是当时的代
表人物。随着佛法传入西藏,印度大班智达和藏族大译师将印土流传的大量殊胜经论译
成藏文,之后于不断讲闻抉择、善加弘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五部大论”为核心
的显宗教法体系。
名闻遐迩的“五部大论”,究竟何所指呢?它们是:戒律、俱舍、因明、中观和般
若。此为总的分类,在每类之下还含有若干具体的教典。下面逐一介绍:
一、戒律。总的来说,包含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和密乘三昧耶戒。藏地盛行
的...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0
关于密咒
问(9):咒语在印度婆罗门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婆罗门教的“阿达摩吠陀”中,
它作为人和神沟通的一种方式,主要功用是祈福和诅咒,以此达到愿望的满足。但在早
期佛教的阿含经典中,对咒语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直到大乘经典中,咒语才有了它的一
席之地,如《楞严经》和《药师经》,都有关于咒语的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咒语,主
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前面是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名字,后面则是咒语所能解决的问题。我
们知道,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咒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
内容之外,咒语在藏传佛教中还有什么特殊作用?或者说,藏传佛教所使用的咒语,和
传统的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所使用的咒语有什么不同?
答:咒语在藏传佛教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几乎人人手中都拿有念珠,
无论在家或出家,人们手中的念珠都是用来为持咒计数的。很多藏族人用一生的时间精
进持诵咒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早已将本尊心咒念诵过十亿遍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
藏族人基本上都持有本尊与其咒语无二无别之正见,相对于别的民族而言,这不能不说
是一种罕有的品性与特质。就我接触到的很多别的民族信佛或不信佛的人士来说,其中
有些...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1
四大菩萨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五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智慧的意义
二、智慧的类别
三、智慧的证得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的本迹
四、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的功德
五、智慧的重要
无上的智慧—文殊菩萨
各位法师、居士、听众,今晚本人又出席宝莲寺主办的佛学讲座,非常高兴。特别是今
晚是举世狂欢的圣诞之夜,各位竟然放弃物质的享受,谢绝一切人事的应酬,出席本人
主讲的佛学讲座,共同讨论佛法,争取高级的精神食粮,更加令本人倍感兴奋外,不得
不佩服各人善根深厚,且独具慧眼。因为今晚此刻,即八时零六分此刻,世界各地,很
多人都在举行圣诞舞会,或共进圣诞大餐;可谓锦衣玉食,享尽人间富贵荣华。但世界
各地,同时在此一刻,即八时零七分此刻,不知多少人在饥寒交逼中,无法度此寒夜;
不知多少人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瑟缩街头,受尽寒风严雪的折磨。甚至有人在战争祸
乱中,受尽战火洗礼,备受生命威胁。香港人,非常有福气,由于积福向善所致,往往
逢凶化吉,遇祸成群。但在平安享乐中的我们,可曾想及他们的凄苦,而寄予同情,或
思以拯救?
虽然,站在因果定律方面说,人生的痛苦与快...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三节课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
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
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金刚经》第十五品比较重要,主要讲持诵本经的无量功德。以前有个猎人只诵过一遍
此处的经文,堕入地狱后就免除重罪,只感受了一分痛苦。
佛陀以比喻说明《金刚经》的功德:“在这个世界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上午以恒
河沙等身体作布施,中午同样以恒河等身体作布施,下午仍以恒河等身体作布施,如此
布施身体不仅仅是一天,而是无量百千万亿劫,其功德肯定非常大。但若有人听到《金
刚经》后信心不退,功德已经超过了前者,何况是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功德
就更无法衡量了。”
布施财物与布施身体相比,功德相差成千上万倍,以身布施有无量功德,《大圆满前行
》中说:“除了得地菩萨之外,凡夫普通人不能直接实践。”故其功德非常殊胜。我们
不要说无数次布施身体,就算只是一两次,功德也是不可思议。但与法布施比起来,无
数次施身的功德,还不及对空性法门生起一念信心的功德大。...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开示录 (8)
作者:索达吉堪布
第二十三节课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
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
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金刚经》第十五品比较重要,主要讲持诵本经的无量功德。以前有个猎人只诵过一遍
此处的经文,堕入地狱后就免除重罪,只感受了一分痛苦。
佛陀以比喻说明《金刚经》的功德:“在这个世界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上午以恒
河沙等身体作布施,中午同样以恒河等身体作布施,下午仍以恒河等身体作布施,如此
布施身体不仅仅是一天,而是无量百千万亿劫,其功德肯定非常大。但若有人听到《金
刚经》后信心不退,功德已经超过了前者,何况是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功德
就更无法衡量了。”
布施财物与布施身体相比,功德相差成千上万倍,以身布施有无量功德,《大圆满前行
》中说:“除了得地菩萨之外,凡夫普通人不能直接实践。”故其功德非常殊胜。我们
不要说无数次布施身体,就算只是一两次,功德也是不可思议。但与法布施比起来,无
数次施身的功德,还不及对空性法门生起一念信心的功德大。...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百业经故事: 法施女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萨迦国王的手下有两位大臣,一位是持兽大臣,另一位是财施
大臣,他们两位情同手足,相约未来成为亲家。
不久,持兽大臣的妻子生下一个庄严的男孩,名叫「萨嘎」。
另外,财施大臣的妻子也生下端庄秀丽的女孩,但是这个女孩生下来便大哭不止,怎样
哄她、逗她都不行。直到有一天,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来到财施大臣家传法,只有在传
法的时候,这位小女孩才停止哭叫。以后的几次传法也一样,只要听闻佛法,哭闹的女
孩就会安静下来。
财施大臣心想女儿这么乐意闻法,很有善根。再加上父亲的名字是「财施」,因此就叫
她「法施女」。
法施女长大后,对释迦佛的教法,生起大信心,经常透过父母迎请僧众应供,也不时去
佛前听闻妙法。不久,她皈依受戒,又精进修持,证得不还果,具足种种神通与神变。
她很想出家,便向父母祈求。父母很为难,对她解释:「妳还未出生时就已许配给持兽
大臣的儿子萨嘎,若答应妳出家,我们怎么跟持兽大臣交代?」
法施女说:「女儿对世法已无贪欲,成家又有什么意义?」
父母想了想对她说:「我们不敢答应你。如果真想出家,可以把世尊和僧众迎请来,也
告诉萨嘎同时过来,到时你再作抉择吧!」
到了迎请僧众...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5
9.石像布日巴
在布日巴以前怎么会没有绝地火瑜伽的传承呢?(肯定有。因此,)即使布日巴也不一
定没有在其他上师前听过(绝地火的传承),但这里所指的传承,却是布日巴在金刚瑜
伽母面前亲自听受的。布日巴尊者是那烂陀寺一位著名的班智达和大比丘,后来他开始
行持瑜伽行为,时常喝酒,并与女人同居,最后被僧团开除。
他来到恒河边,跳上一条渡船,要船夫渡他过河。他两手空空,身姿迎风,一派自在脱
俗的风范。船夫向他索要渡资,布日巴说他从来没有一分钱。船夫要他立刻下船,他手
结契克印,直指恒河,河水即刻向上倒流。他站在恒河上,宛如在河面滑翔一般,顺流
而上,直抵对岸。
他到了一个叫屋之夏的地方,坐进一家酒肆,让卖酒女为他斟酒,卖酒女对这个放浪不
羁的行者上下打量之后,才端上酒,并小心翼翼问他收酒钱。这时,酷热的骄阳正在他
们头上流连,尊者走出酒肆,阳光在干燥的尘土上留下了旗杆短小的阴影,他在影子上
做了一个记号。
“在这个影子移动的时候,”他对卖酒女说,“我可以付你酒钱。”说完,又坐下来继
续喝酒。但是,太阳却一直没有移动,当地的时间因此而发生了错乱。人们四处奔走,
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终于找到了原因...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密问答录》关于密咒
索达吉堪布
问(9):咒语在印度婆罗门教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婆罗门教的“阿达摩吠陀”中,
它作为人和神沟通的一种方式,主要功用是祈福和诅咒,以此达到愿望的满足。但在早
期佛教的阿含经典中,对咒语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直到大乘经典中,咒语才有了它的一
席之地,如《楞严经》和《药师经》,都有关于咒语的内容。我们现在看到的咒语,主
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前面是佛菩萨和护法神的名字,后面则是咒语所能解决的问题。我
们知道,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咒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
内容之外,咒语在藏传佛教中还有什么特殊作用?或者说,藏传佛教所使用的咒语,和
传统的婆罗门教及其他外道所使用的咒语有什么不同?
答:咒语在藏传佛教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几乎人人手中都拿有念珠,
无论在家或出家,人们手中的念珠都是用来为持咒计数的。很多藏族人用一生的时间精
进持诵咒语,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早已将本尊心咒念诵过十亿遍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
藏族人基本上都持有本尊与其咒语无二无别之正见,相对于别的民族而言,这不能不说
是一种罕有的品性与特质。就我接触到的很多别的民族信佛或不信佛的人士来说,其中
有...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1037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顺治皇帝出家偈浅释 (zt)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szhdcjjqs.php
顺治皇帝出家偈浅释
索达吉堪布 著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缘 起
一九八七年,法王如意宝偕同一万多名藏汉僧俗,朝拜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清
凉圣境。
朝山期间,我与慈诚罗珠恭受上师之命,初次将《佛子行三十七颂》、《菩提道次第摄
颂》等藏地流传甚广的佛学论著翻译成汉语。在翻译过程中,捉襟见肘的汉语水平使我
们费尽了周折,特别是对前所未见的汉地佛教专用词汇,我们更是一窍不通。但上师之
命难越,我们只好硬着头皮上马,咬紧牙关坚持,翻阅了大量资料,花费了不少心血,
才算勉强完成了任务。不想以此因缘,便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才有了今天与汉地众生所
结下的殊胜不解之缘。
五台山向来以自然风光神奇旖旎、名胜古刹鳞次栉比而著称。放眼四周,千山竞秀;俯
视谷底,万壑争流。既有云蒸霞蔚的东台,繁花似锦的南台,明月皎洁的西台,一览群
山的北台,巨石如星的中台,也有淙淙欢跃、南北穿流的清水河,更有集五台之殊胜为
一体的黛螺顶,以及堪称五台山标志的塔院...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金刚经》的精彩开示 ZT
2003年9月 台湾,台北
英文誊稿:Jack Sonnabaum, 2004年12月
英文审稿:John Castlebury,2008年12月
誊稿汉译: 苏卡, 2008年12月
中文审稿:马君美;周熙玲,2009年2月

我非常高兴能够稍微讨论一下这部深奥的经典。许多人牺牲了周末,你们大概有很
多比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更好的事情可做,但是,你们付出了这样的牺牲。我相信,如果
以正确的发心这么做,一定可以累积很多的功德。
有些人来这里,也许只是好奇;有些人来这里,也许是因为朋友的强迫或影响。这
样也很好,这会给我一些压力,我想这大概是我必须还的业债吧。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是认为可以得到许多问题的答案;也许你认为,这部深奥的经
典,能带来大家都在寻找的通向快乐的钥匙。不过,我得提醒你,期望不要太高。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只是想得到加持,主要不是我的加持,而是佛陀亲口提过好多
次,来自这部经本身的加持。人们相信,如果和佛法有缘,《金刚经》能带...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谁讲得好啊?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金刚经》的精彩开示 ZT
2003年9月 台湾,台北
英文誊稿:Jack Sonnabaum, 2004年12月
英文审稿:John Castlebury,2008年12月
誊稿汉译: 苏卡, 2008年12月
中文审稿:马君美;周熙玲,2009年2月

我非常高兴能够稍微讨论一下这部深奥的经典。许多人牺牲了周末,你们大概有很
多比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更好的事情可做,但是,你们付出了这样的牺牲。我相信,如果
以正确的发心这么做,一定可以累积很多的功德。
有些人来这里,也许只是好奇;有些人来这里,也许是因为朋友的强迫或影响。这
样也很好,这会给我一些压力,我想这大概是我必须还的业债吧。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是认为可以得到许多问题的答案;也许你认为,这部深奥的经
典,能带来大家都在寻找的通向快乐的钥匙。不过,我得提醒你,期望不要太高。
也许有些人来这里,只是想得到加持,主要不是我的加持,而是佛陀亲口提过好多
次,来自这部经本身的加持。人们相信,如果和佛法有缘,《金刚经》能带...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唵嘛呢叭咪吽
一般都会说这个“唵嘛呢叭咪吽”是 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乃至当代的法师
,因为是以讹传讹的缘故,他也会说“唵嘛呢叭咪吽”是 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
教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真诚、清净、平等。这真是一场大误会啊!其实是有多方
面的错误的。一者、在密续中的《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中说:“那是观自在菩萨的微
妙本心。”又说:“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那为什么流传之后而转说它是
观世音菩萨所说的呢?后面会依这本密续的内容,来跟各位作个说明。二者、这个咒语
的真正意思,不是一般人所知道,所以就往往被蒙在鼓里,每持一次咒,就被这个咒语
所密灌一次,那就与罗刹、夜叉等鬼神结缘一次,那真的是替学佛人感到担忧啊!
今天仅就引出这六字咒的密续《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其中事相上的误谬,来跟大
家作说明,知道密续《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的误谬之处之后,你就可以明白说,到底
要不要持诵这六字咒?乃至要保存跟它有关的条幅、饰物等等。为什么我刚才说,只提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其中事相上的错误,跟大家来说明?因为这部密续中提到法义
的部分是很少的,在正玄教授所著的《俺蒙你把你哄─六字大明咒揭密》这本...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