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 1 | 1 有一种说法己巳之变后阉党残余分子准备反击东林,不过尚书梁廷栋没敢答应,此事就
此泡汤?
己巳之变时朝堂上是众正盈朝,内阁大学士李标、钱龙锡、成基命和孙承宗均为东林党
人。六部尚书也多为东林党人。
袁崇焕一案, 以周延儒、温体仁和吏部尚书王永光、御史高捷、袁宏勋、等纷纷
上书请斩袁崇焕,夏允彝《幸存录》:“当袁崇焕之狱起,攻东林之党,欲陷钱龙锡以
编织时贤,周(延儒)、温(体仁)实主之。”这些人也就是所谓的阉党余孽,他们指
袁崇焕为“逆首”,钱龙锡等为“逆党”,被东林党指为“欲以疆场之事翻逆案”。
这其中也有兵部尚书梁廷栋,但梁廷栋并非阉党,魏忠贤主政时,督抚以下为魏忠贤建
祠,廷栋独不往,乞终养归。
《明史。周延儒传》记载:“體仁與吏部尚書王永光制鹉姘竿踔肌渭內绲取;蛑^
延儒曰:「彼將翻逆案,而外歸咎於公。」延儒愕然。會帝以之臣問,延儒曰:「用之
臣,亦可雪崔呈秀矣。」帝悟而止。體仁益欲傾延儒。”温体仁想利用己巳之变的机会
启用所谓的阉党逆案的被牵连的旧臣的意图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周延儒的进言,梁廷栋
是没有这么大能量的。
由袁崇焕案牵出的钱龙...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 chess里BISHOP就是教士的模型。教士是中古欧唯一的知识分子,这和中国的儒生很像
,但中国还有如和尚,道士等其他的知识分子。
教士的基本职能是为领主作文秘工作,同时也以参谋和精神指导员的身份最后转为现代
文官的先驱。
教士忠于的教会也并非只有一个,就算罗马教会主教也是靠国王上位,这就不用跟你吹
了,这方面你应该比我清楚。
这和从隋唐开始的科举取士而建立的文官体系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中国直到清代的文官体系的精神领袖都是孔老二,而且科举出身的官僚在其所主政的官
衙里一般也是起精神领袖的作用,具体事物是没有科举成功的吏员执行的。所以说科举
是现代文官体系的先驱就更是扯淡。 |
|
发帖数: 1 | 3 谌旭彬
近年,“复兴儒学”之类的口号频繁见诸新闻报导。比如,2016年6月,曾有一批“儒
家学者”在四川大学召集会议,联名倡议在中国高校设立“儒学一级学科”,与政治学
、社会学等并列。更有所谓“当代大陆新儒家五大重镇”,跟风喊出了“中国必须再儒
化”的口号。
一叶可以知秋。
反对比主张更真实
“儒学”到底是什么,貌似是个不言自明的东西。其实不然。自西汉起,儒家知识分子
内部就已有“真儒”和“伪儒”之争。扬雄说孔、孟是真儒,其后则假儒当道;程颐之
儒、朱熹之儒、王阳明之儒,都曾被朝廷宣布为“伪学”而遭禁止;明末,又有王夫之
指责汉儒、宋儒、明儒乃是伪儒、败类之儒……
要了解某种自称“儒学”的东西究竟是何物,最简洁的办法,不是看它主张什么,而是
看它批判什么,反对什么。主张很可能只是粉饰,批判却往往深藏真意。
比如,孔孟时代,儒学反对“杨墨”——孔孟主张成仁取义,杨朱主张“拔一毛可利天
下,不为也”;孔孟主张按血缘关系有差别的“孝悌”,墨家主张对所有人无差别的“
兼爱”。
再如,秦汉之际,儒、法尖锐对立——儒家重视礼乐,主张仁义,法家却把礼乐、诗书
、良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列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 作者: 张鸣
清廷1905年废科举,在具体落地之前,动静挺大。人们早就传说,科举要废,于是赶末
班车的人呜呜泱泱的。但科举真的废了,大体波澜不惊。只有极少数落后地区,出现过
秀才抗议的现象。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莫理循很兴奋,觉得连一个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制
度被废除,都能这样,可见中国今后的改革,将十分顺利。
然而,后来的新政改革,并不顺利,革命发生了。革命断送了清王朝,也断送了清廷的
新政改革。后来的中外史家,将中国的辛亥革命,视为“托克维尔假说”的最好例证:
一个传统王朝,改革更容易引发革命。而具体到当年的中国,最大的败笔,就是因为新
政废科举。
综合史家之言,科举之废,导致王朝垮台,原因有二。其一,科举不仅是上升的阶梯,
还是王朝与士人之间的纽带。一旦这个纽带断了,王朝出现危机,士子们就不帮忙了。
其二,科举之废,导致大批士人失业,投奔革命。
没错,科举是王朝与士人之间的纽带。众多读书人,通过进士、举人、生员,以及生员
之外的众多参加过考试但没有考上的芸芸众生,构成了一个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就是
引导士子归心朝廷热心功名的那个彀,即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那个彀
。说成是纽带...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2812 | 5 我国今冬将从高校毕业生中预征兵13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1日 07:23 人民网-人民日报
资料图:高校学生参军咨询报名现场
资料图:高校学生参军咨询报名现场
本报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董洪亮)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今冬征兵工作即将开始。
根据计划,将从高校毕业生中预征兵13万,为历年来最多的一次。
对高校毕业生征兵将遵循以下原则:同等条件下,学历高的青年优先;同等学历下
,应届毕业生优先。在县(市、区)范围内合格的非农业户口青年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的青年未被批准入伍前,各地兵役部门不得批准高中文化程度青年入伍。
今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公安部等部门出台多项优惠政策,
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投身军营。
国家为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补偿相应学费,代偿助学贷款。高校毕业
生入伍之初就可一次性获得每人最多2.4万元的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全部由中央
财政拨付。“这就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相当于免费上大学。”教育部相关负责
人分析说。
高校毕业生服役表现优秀,可直接提干。在同等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士兵在选取士
官、考 |
|
S*******C 发帖数: 7325 | 6 军事家算一个 天才算不上,可能某孤陋,但是认为曹操是军事天才有过了。
因为曹操一生打过胜仗,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但是败仗也没有少打,动辄就
是携亲眷或亲兵逃遁,类似的事件发生不少,再加上赤壁之战的败笔。所以称天才我觉
得有点过,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
顺便评论一下曹操,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纷争,这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次数太
多了,三足鼎立、多足鼎立的状况更多,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是没有做到统一中国
。而历史上面对这样的情形统一中国的例子有很多,曹操与这些人的才能比起来如何?
我看曹操是逊之的。汉之刘邦,起兵反秦,当时群雄混战,还是最后统一中国;隋代的
杨坚,面对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同样统一了中国,而且首次开科举取士,三省六部制的设
立等等,所以很多外国历史学家称杨坚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应该不逊于曹操;隋
朝末年,唐朝初年,也是军阀混战,多足鼎立,李氏各个击破,群雄若宇文化及、李密
、王世充、窦建德,统一中国,亦应不在曹操之下;宋朝太祖赵匡胤统一全国;明太祖
朱元璋更是面临军阀混战鼎立的局面,先灭陈友谅, 后灭张士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也不在曹操之下。
所以我觉得,曹操作 |
|
F*****o 发帖数: 1261 | 7 这都什么逻辑 隋唐就是开科取士的 还是补补历史知识:)
家声,宁可吃亏受苦也要树立自己的名望。
生,没见过钱权,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
l**a 发帖数: 1964 | 8 那清朝直到倒台前还有科举取士啊,李鸿章曾国藩都是。还有左宗棠不是进士,不是捐
官,不还是靠军功升上去了吗 |
|
m*******1 发帖数: 610 | 9 練乙錚:試論港人仇富的兩個原因
【信報-香島論叢】
今天談談港人仇富心理。有多少港人仇富,筆者不知道,亦未見過這方面的學術研究,
所以在首句中
的「港人」二字前面不冠量詞,並不是說香港人人如此。不過,上月底本月初,筆者與
一些自由黨及
商界朋友談天,彼此印證觀察和觀感,都同意仇富心態十多年來是嚴重了。對香港這個
資本主義社會
而言,這是很壞的事,故有必要找出各種原因,以期能夠對症下藥。
傳統中國社會不仇富,主流思想當中,無論是儒、釋、道、法各家,都不以富為惡並以
矛頭對準之。
這不等於說國史裏頭沒有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歷代農民運動,都反映「富者田連阡陌
、貧無立錐」
的客觀現實,中間自有仇富之心,但農民運動千百年來的基本意識都是「成王敗寇」、
「取而代
之」,革命無論成功失敗,事後的統治者多能減徵薄斂予民休息,仇富心態便歇。另一
方面,自隋唐
以來,中央政府以科舉取士,能在太平盛世保持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性,有效防止仇富
思想高漲;史
家錢穆對這點有深入論述。
香港情況,遠的不說,起碼自四九年起至七十年代末,仇富心理也不嚴重。內地解放前
後,逃港百多
萬大陸人,不少本來比較富裕(聯合國當 |
|
m*******1 发帖数: 610 | 10 練乙錚:試論港人仇富的兩個原因
【信報-香島論叢】今天談談港人仇富心理。有多少港人仇富,筆者不知道,亦未見過
這方面的學術研
究,所以在首句中的「港人」二字前面不冠量詞,並不是說香港人人如此。不過,上月
底本月初,筆
者與一些自由黨及商界朋友談天,彼此印證觀察和觀感,都同意仇富心態十多年來是嚴
重了。對香港
這個資本主義社會而言,這是很壞的事,故有必要找出各種原因,以期能夠對症下藥。
傳統中國社會不仇富,主流思想當中,無論是儒、釋、道、法各家,都不以富為惡並以
矛頭對準之。
這不等於說國史裏頭沒有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歷代農民運動,都反映「富者田連阡陌
、貧無立錐」
的客觀現實,中間自有仇富之心,但農民運動千百年來的基本意識都是「成王敗寇」、
「取而代
之」,革命無論成功失敗,事後的統治者多能減徵薄斂予民休息,仇富心態便歇。另一
方面,自隋唐
以來,中央政府以科舉取士,能在太平盛世保持社會階層之間的流動性,有效防止仇富
思想高漲;史
家錢穆對這點有深入論述。
香港情況,遠的不說,起碼自四九年起至七十年代末,仇富心理也不嚴重。內地解放前
後,逃港百多
萬大陸人,不少本來比較富裕(聯合國當年 |
|
w*********g 发帖数: 30882 | 11 忠言逆耳 献给台湾: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3 12:16:20 2010, 美东)
读中国古代史有感,台湾真的不要太把自己的那点民意当回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等着大祸临头再后悔,那就全都晚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4-10 21:51:47【字体:小 大】
-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2500年来,哪一场自相残杀,谈得上正义?哪一次改朝换
代,不是人口死亡过半?
秦人嗜好战争,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
记载:秦国攻魏杀8万人,战五国联军杀8万2千人,伐韩杀1万人,击楚杀8万人,攻韩
杀6万人,伐楚杀2万人,伐韩,魏杀24万人,攻魏杀4万人,击魏杀10万人,又攻韩杀4
万人,前262年击赵白起杀尽42万人,又攻韩杀4万人,又攻赵杀9万人……前207年项羽
...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6858 | 12
嗯,跟米国彼此彼此,到时候都在核弹下化成灰烬。
米国人对此有很清醒的认识,10年前就有个游戏是专门说中美核战导致世界毁灭的,叫
做《辐射》,你可以去玩玩看。
不过中国经历的大灾大难多了去了,人口死上50%的就有10余次,死上90%的时候也有,
每次完事以后都得重新恢复的。所以核战争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什么世界末日,更吓不
倒大陆暴民,hiahia。
===========================================================================
忠言逆耳 献给台湾: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3 12:16:20 2010, 美东)
读中国古代史有感,台湾真的不要太把自己的那点民意当回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要
等着大祸临头再后悔,那就全都晚了。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四次人口灭杀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07-4-10 21:51:47【字体:小 大】
-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3 台湾是会回来的,不要太把台湾民意当回事
因为跟大陆13亿人的民意相比,台湾的民意不算什么。显然大陆大一统的向心力要远远
大于台湾自己的那点民意。现在唯一阻挠台湾回归的力量其实来自于台湾岛外,即美国
日本,一旦中国的国力强大到超越美国和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力量了,台湾回归是水到渠
成的事情。
另外,同意台湾不可能和平统一。实际上纵观台湾历史,还没有一次和平回归的先例,
每次都是武力收复的,死的人多人少,是政变还是全岛的人口大换血,就看台湾人的悟
性了。
===============================================
尸横遍野:中国历史上14次人口灭杀
时间:2006年03月08日06:55 我来说两句(0)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日子都在血雨腥风中飘摇,每一个心灵在皮鞭和饥饿的恐
惧中颤抖--于是,每一个救世主先后揭干而起了。
中国的专制主义诞生于中国的灾乱之中。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 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4 台湾必然回来,不要太把台湾民意当回事
因为跟大陆13亿人的民意相比,台湾的民意不算什么。显然大陆大一统的向心力要远远
大于台湾自己的那点民意。现在唯一阻挠台湾回归的力量其实来自于台湾岛外,即美国
日本,一旦中国的国力强大到超越美国和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力量了,台湾回归是水到渠
成的事情。
另外,同意台湾不可能和平统一。实际上纵观台湾历史,还没有一次和平回归的先例,
每次都是武力收复的,死的人多人少,是政变还是全岛的人口大换血,就看台湾人的悟
性了。
===============================================
尸横遍野:中国历史上14次人口灭杀
时间:2006年03月08日06:55 我来说两句(0)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日子都在血雨腥风中飘摇,每一个心灵在皮鞭和饥饿的恐
惧中颤抖--于是,每一个救世主先后揭干而起了。
中国的专制主义诞生于中国的灾乱之中。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 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秋...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15
“别的国家没什么办法”参看32楼
台湾有核弹的结果就是台湾彻底毁灭,人口大量减少,大陆重要地区受创,然后重新统
一,大陆派大量人口入台。
大量人口死亡和财产损失是不会阻挠中国统一进程的,这一点中国历史可以证明。
事实上,我认为台湾不可能和平统一。实际上纵观台湾历史,还没有一次和平回归的先
例,每次都是武力收复的,死的人多人少,是政变还是全岛的人口大换血,就看台湾人的悟
性了。
===============================================
尸横遍野:中国历史上14次人口灭杀
时间:2006年03月08日06:55 我来说两句(0)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日子都在血雨腥风中飘摇,每一个心灵在皮鞭和饥饿的恐
惧中颤抖--于是,每一个救世主先后揭干而起了。
中国的专制主义诞生于中国的灾乱之中。
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 而据《春秋》记载,
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孟子
说,春秋无义战。岂止春秋!2500年来,哪一场自相残杀,谈得上正义?哪一次改...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16 1645年,满清Z.F入主中原之后,在大局已稳的情况下,宣布满文为官方文字,并在当
前满文字母的基础上改进,适应汉语的发音,颁布了《训民正音》。任何一个汉字,都
可以根据其发音,对照《训民正音》,使用满文字母来拼写(类似今天的汉语拼音)。
同年,清政丅府规定在科举取士中使用满文,从此天下的读书人,为了自身的仕途,无
不废寝忘食研究满文。满清政丅府还花大力气在民间推行满文,由于满文字母少,笔画
简单,而且与发音紧密相关,一个不识字的老百姓,只要花上几天功夫学会满文字母,
就可以流利的书写,实现了“会说即会写”。从此,满文在社会上层和底层逐渐流行,
人们在书写传统汉字的基础上,“说汉语,写满文”也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1648年,满清Z.F颁布《废汉字令》,宣布废除汉字,在官方,民间所有场
合,书写的文字必须使用满文字母,若有再写汉字者,杀。这道命令激起了广大汉族人
民的反抗,满清统治者一意孤行,使用血腥的屠丅杀政策,逐步平息了各地的反抗。后
来在汉族大臣的据理力争之下,为了缓和矛盾,宣布了“十从十不从”,规定汉字可以
出现在一些特殊场合,例如婚丧...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9677 | 17
别小看科举,那是最公平的手段之一,跟高考没什么差别,现在高考语文的作文不就是
科举延续么。明朝把科举变成八股取士也是公平手段,放到现在就是个应试教育,纯粹
叫满清鞑子诬蔑成埋没人才。难道要回到魏晋时期,只看家族门阀定品来选拔人才?
文字狱跟祸从口出一个道理,从古至今没什么变化。一家言在什么时期都没能真正实行
,先秦有诸子百家,秦时遵法家,汉时遵道家。就算后来独尊儒家,儒家也有很多不同
学派,观点各不相同,从来没有说一家言能完全统治的。至于蒙元和满清鞑子时期不算 |
|
t******t 发帖数: 15246 | 18 中国从古至今,就是科举取士,无论贫富贵贱,一切以学问论高低。再说太祖的基础教
育改革已经在大众中普及教育,大学这一关,当然要择优录取,否则把小学生水平的送
入大学能有什么好效果。 |
|
b**********n 发帖数: 2812 | 19 90后高中生:浅谈中国教育现状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江苏南京的一位在读高中生,在南京一所相对中等的高中就读
,对当今教育有一些个人的看法,想在这和大家交流。乌有之乡针对教育问题的文章较
少,也希望各位朋友对当今教育问题多多关注。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中国教育的所暴露的问题日益凸显。教育是
国之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我就不多赘述了。在此文中我着重想通过对一些现
象进行分析,来揭露教育的弊端。
(一)高考问题
自1977年恢复高考来,的确它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但高考制度也越来越多的受
人诟病,如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等。高考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方向性。限定的科目,
限定的内容,限定的答案,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本该自由发挥的文科也被条条框
框的标准答案陷于困顿之中。教师依照分数来鉴定学生,“书呆子”被看作国家栋梁,
毛主席说: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
,知识分子要劳动化。一九五八年的一次讲话,转摘自《毛主席论教育革命》。在我看
来是前所未有的颠覆了数千年来的封建和资本主义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教育指明了方
向。而现在教...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20 中国封建文化我最痛恶两点, 一是帝王权术导致权力的滥用, 一个著名例子就是毛的
文化大革命;二就是因为八股取士导致的假大空文化, 这个毛曾今在延安专门整过风
, 但是不想却到毛还在主政的大跃进时期浮夸风发展达到历史高点。 所以我觉得中国
要烈火重生就必需抛弃假大空的文化, 对应之真小实的文化, 真, 是真实, 小是从
小处着手, 实是落到实处, 实事求是。 军史上有个流传很久的故事, 当年甲午海战
前, 北洋海军大清战舰曾经拜访日本, 被日军发现在主炮上晾裤子, 所以被认为军
纪松弛不堪一击。 中国文化好高骛远, 不扫一屋却要扫天下, 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科学没有在中国发达起来, 就是被假大空文化害的, 今天的科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眼里
都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 英法崇真, 所以科学在英法发源, 德国日本务实细致善于
小处着手, 所以科技精专科学得以传播应用, 美国崇尚实际, 所以无论科学科技商
业都大放光彩, 所以历史上和今天的国际强国奉行的就是真小实, 而不是靠假大空。
由真小实积少成多, 才成其为大, 成其为强, 才是真实的强大;小处精专务实,
大战略才能得以立足才能致远。 |
|
w*********g 发帖数: 30882 | 21 3、中世纪欧洲---文盲与武夫的世界
476年,由于匈奴人的不断扩张,以及为躲避匈奴的北欧“蛮族”----日耳曼
人的持续攻击下,早已腐败透顶的西罗马帝国覆亡了。从此,西欧进入了长达千年的“
中世纪”。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丹纳,以形象生动的笔墨描绘了中世纪西欧社会:
“蛮族的洪流也就决破堤岸,滚滚而来,一批来了又是一批,前后相继,不
下五百年之久。他们造成的灾祸非笔墨所能形容:多少人民被消灭,胜迹被摧毁,田园
荒芜,城镇夷为平地;工艺、美术、科学,都被损坏,糟蹋,遗忘;到处是恐惧,愚昧
,强暴。来的全是野人,等于休隆人与伊罗夸人突然之间驻扎在我们这样有文化有思想
的社会上。当时的情形有如宫殿的帐帷桌椅之间放进一群野牛,一群过后又是一群,前
面一群留下的残破的东西,再由第二群的铁蹄破坏干净;一批野兽在混乱中喘息未定,
就得起来同狂号怒吼,兽性勃勃的第二批野兽搏斗。到第十世纪,最后一群蛮子找到了
栖身之处,胡乱安顿下来的时候,人民的生活也不见得好转。野蛮的首领变为封建的宫
堡主人,互相厮杀,抢掠农民,焚烧庄稼,拦截商人,任意盘剥和虐待他们穷苦的农奴
。田地荒废,粮食缺乏。(生民无疆注... 阅读全帖 |
|
e******e 发帖数: 3472 | 22 大家都在谈词,你来这么一句,更无聊
唐宋是以文取士,文豪都是座上宾 |
|
b*******t 发帖数: 4756 | 23 就知道你们不看史记,给你们转一下吧:
《史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本纪》
高祖武帝开国元年 49
二月,王师入京,吏民欣喜。北土悉平。帝遣六军征南朝,号百万。
E四月,六军涉江,灭南朝。南酋蒋氏遁,入海,据澎湖以抗圣化。迁九鼎于京。江南
诸
道初定。
十月,帝登基于天安门。入太庙,誓,立政,改元"开国"。周文正公相。封六辅政亲
王。王曰:"华夏诸民今日立也!"
十一月,大将军刘,西路招抚使邓统王师十万入蜀,前朝余孽星散,蜀,滇,黔传徼而
定。邓平公封西南节度使,坐镇西南以图吐蕃。
是年,帝下《别了,司徒雷登》等三詔,用赐西夷美利坚使,夷使惭去。史称"三詔去
西夷"。
高祖武帝开国二年 50
二月,北狄俄罗斯遣使来朝,盟,世世代代约为兄弟之邦。
六月,高丽内乱。帝詔命停战,不听。
九月,高丽北朝胜。同月,西夷美利坚纠合西夷数十部落侵朝鲜,号"联合国军"。
十月,高丽北朝溃,美夷之师次于鸭绿水。帝以大将军彭桓公为东征元帅,加太子少保
,太子岸英为监军,统精锐二十万入高丽,战于长津,美夷败绩,精锐白虎铁骑覆灭,
遗尸数万,山林溪涧边,虏血几洒遍。
征西将军王震统兵入西域,设西域都护府,立生产建设兵... 阅读全帖 |
|
i***z 发帖数: 7508 | 24 要是唐朝取士, 这几个人长得都不合格。读书,运动,社交都很好才有意义。 多熟练
几遍, 多几分意义不大。 |
|
g*******d 发帖数: 5873 | 25 不知道是什么人写的
跳着看了看
居然写了这么长,就冲这点也要佩服一下
21世紀是中華民族的世紀絕非空言 支持兩岸統一!
台毒=短視近利
只因大陸目前一些缺點就要獨立實在是短視近利
將來大陸勢必民主化讓台灣人不只選台灣省長還能選中國總統.我們領土一下增加300倍
還能統治世界最強國.何樂而不為?到時就變成我們併吞他們.誰說不可能?連歐巴馬(父
親為肯亞黑人)都能當選美國總統.更何況大陸一直視我們為同胞.中國民主化是大勢所
趨.中共絕對擋不住.
財哥:台灣獨立釣魚台南海就NO-SU
如果台灣獨立.這些幾兆的油氣豐富天然資源.台灣就NO-SU.就算連財哥這種沒讀冊的勞
工也知道台灣獨立
絕對不划算.如果統一.強大的祖國會搶回南海.就算大陸吃肉.我們喝湯也不錯.如果獨
立.釣魚台就變成台日問題.台灣絕對爭不過日本.如果統一.強大的祖
國會搶回釣魚台.釣魚台資源上兆.就算大陸吃肉.我們喝湯也不錯.南海資源更豐富.「
波斯灣第二」台獨只要能建立新台灣國不被併吞.就算丟掉釣魚台南海也
在所不惜?這就是愛台?
別再吵統獨了.根本是假議題
現在全球氣候變遷異常暖化.世界各國將來勢必會為搶糧食資源水資源開... 阅读全帖 |
|
y****e 发帖数: 23939 | 26 FT,你还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士。
你总该听说过“士为知己者死”吧?
还士林呢,你以为是科举取士呢 |
|
z****e 发帖数: 54598 | 27 这是金的汉化介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6%9C%9D
金朝文化在發展中已達到很高水平,它「一變五代、遼季衰陋之俗[38]」,「大定以後
,其文筆雄健,直繼北宋諸賢[39]」。在某些方面亦非宋朝可比,啟後世文化發展之先
聲。金朝推行汉化政策,從“借才异代”[40]走向“国朝文派”[41],逐渐形成了不同
于宋朝的独特气派、风貌,但其剽悍勇猛的崇武精神隨著金朝政權的穩固而逐漸消失,
最後終至亡國。元朝时,亡金故老喜言“金以儒亡”,此說未必正確[42],但金人全盤
漢化則是不爭的事實。刘祁说:“南渡后,诸女直世袭猛安、谋克往往好文学,喜与士
大夫游。”金熙宗以下的帝王都具有相当高的汉文化素养。元代有一说:“帝王知音者
五人:唐玄宗、后唐庄宗、南唐后主、宋徽宗、金章宗”[43]。金朝中期以降,女真人
改汉姓、着汉服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朝廷屢禁不止[44]。金世宗一向反对女真人全盘汉
化,积极倡导学习女真字、女真语,但仍挽不回女真漢化的速度。接受汉文化最快、汉
化程度最深的首先是女真上层貴族社会,郝经谓金朝“粲粲一代之典与唐、汉比隆,讵
...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28 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张宏良 2010.06.04
历史劫难,血映红天。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秦朝亡于宰相赵高;汉朝亡于宰相曹操;隋朝亡于宰相王世充;唐朝亡于宰相朱温;宋
朝亡于宰相秦桧等;元朝亡于宰相哈麻;明朝亡于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魏忠贤
;清朝亡于宰相李鸿章。中国封建王朝统一迄今二千多年,所经秦、汉、隋、唐、宋、
元、明、清等八大朝代,竟无一例外地全部亡于宰相。
所以,中国老百姓才会概括出一条历史铁律:“国之治,宰相贤,国之乱,宰相奸”。
宰相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兴衰治乱的历史关键。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大特点。
中国社会历史的这个特点,是由宰相作为官权代表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由官权与皇权
相分离以及与民权相对立的矛盾性质决定的。在由皇权、官权、民权和洋权所组成的权
力结构中,由于平时洋权被阻挡在国家政治之外,民权则完全融化在皇权之中,所以在
一般情况下,社会矛盾便表现为是官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官家与皇家之间的矛盾。
官权集团对下与民众的矛盾和对上与皇家的矛盾,在客观上把民众与皇家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基础,皇家即是天下,天下即是皇家,天下是天子的天下,
天子...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7 | 29 御座前,群臣正在为一件国事脸红脖子粗地争论着,皇上则坐在上面一言不发,他静静
地听着。他知道这些个大臣分了多少派,他知道这些个大臣来自于何地,他对他们中的
每一个人的出身都了然于心,他知道他们中哪些出身显贵,哪些出身书香门第,哪些出
身贫寒,哪些人家里祖上三代都是文盲。他还知道,他们除了皇亲国戚以外,无一不是
通过严格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武精英,精英中的精英。
圣天子知道他们对问题的看法代表着国家哪个地区和社会哪个阶层的利益,他知道他们
中每一个人的见解与其所受教育和经历的关系,他在听取这些顾问的争论后,能更好地
理解他们所阐述的问题的实质,能猜出某大臣赞成或反对的背后真正原因。于是他根据
他的理解作出的判断,并不根据正方和反方人数的多少而做出取舍,而是根据他综合各
方的意见后,从整个大局出发,从维护江山社稷繁荣昌盛的长远目的出发而最终作出裁
决。或许十个大臣里正方有九个,反方只有一个,可圣天子觉得这一个大臣说得有理,
就采取他的意见。
这不就是最好的民主吗?大臣虽然不是百姓一人一票选出来的,但百姓绝对愿意这个大
臣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力,这已经得到了整个社会整个文化的共识。举个例子,今年...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0 封建社会铁器时代的发明创造
①高超钢铁冶炼技术的发明远在奴隶制时代的古希腊就已经使用铁制工具,但采用
的“块炼铁”冶炼技术十分落后,产量很低,质量很差,因这种铁器含碳量低,质地很
软,作为工具应用于生产时效率很低。我国春秋末期,已经广泛使用生铁冶炼技术,这
种生铁是铁矿在1150℃~1300℃的高温下冶炼出来的,出炉时呈液态(古希腊的呈固态
),可以连续生产,还可铸成形,这种生铁所制的铁器工具,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
远比古希腊的“块炼铁”所制的铁器工具为优。
这种高超的冶铁技术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与冶铁技术有密切联系的是炼钢技术的发明。考古发现证实,最早的钢件是用块炼铁
反复锤打渗碳而成的,后又发明了更高超的“百炼钢法”、“炒钢法”和“灌钢法”3
种炼钢技术。因为钢铁冶炼同燃料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用煤炼铁
的国家。在河南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中,就出土了煤炭,证明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
经广泛地用煤炼铁了。据《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欧洲直到16世纪才开始以煤炼铁
,比我国晚了3个世纪。
②精湛的纺织技术的发明这一时期已发明丝、...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324 | 31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叶伟民 实习生 何谦
编者按:
在甘肃会宁同时发生着两件事:大量农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长期举债供养学生的农村家
庭血本无归,“因教返贫”屡见不鲜;农村代课教师面临最后的清退,他们在讲台上站了
大半辈子,转瞬生计无着。
在会宁,教育曾是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改变自身命运的惟一通道,也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的
“立县之本”。在中央财政对于西部教育长期投入不足的背景下,会宁人对“读书脱贫”
寄予着赌博式的希望,如今却发现“教育立县”已遭遇“教育破产。
会宁的过去与现在正是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困局的典型缩影。我们将目光投向这里因
教育破产的农村家庭与被清退的代课教师,记录他们曾经的希望和如今的挣扎,并寄望以
全社会的关注为此吊诡困局求解。
63岁的王清源人生最后一场赌局正在走向破灭——小儿子王卓大学毕业半年仍濒临失业,
银行不断打来催款电话,并不留情面地将后者列入信用黑名单。
这意味着,这个位于甘肃会宁破败的农家,用漫长的时光和6万多元债务,仅换来“出
了3
个大学生”的虚名和节节攀升的赤字。“啥时才是个头啊?”2009年1月12日,一场大
雪过
后,王清源在已成危房的家中枯坐,... 阅读全帖 |
|
t****a 发帖数: 3544 | 32 印度屁民怎么不拿手中选票干翻种姓?
中国的种姓制度 --- 九品中正制, 基本是从封建王朝隋朝科举取士后开始瓦解的。
看来民主不民主,和进步不进步, 没有必然联系。 |
|
d**********i 发帖数: 2036 | 33 历史劫难,血映红天。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秦朝亡于宰相赵高;汉朝亡于宰相曹操;隋朝亡于宰相王世充;唐朝亡于宰相朱温;宋
朝亡于宰相秦桧等;元朝亡于宰相哈麻;明朝亡于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魏忠贤
;清朝亡于宰相李鸿章。中国封建王朝统一迄今二千多年,所经秦、汉、隋、唐、宋、
元、明、清等八大朝代,竟无一例外地全部亡于宰相。
所以,中国老百姓才会概括出一条历史铁律:“国之治,宰相贤,国之乱,宰相奸”。
宰相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兴衰治乱的历史关键。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大特点。
中国社会历史的这个特点,是由宰相作为官权代表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由官权与皇权
相分离以及与民权相对立的矛盾性质决定的。在由皇权、官权、民权和洋权所组成的权
力结构中,由于平时洋权被阻挡在国家政治之外,民权则完全融化在皇权之中,所以在
一般情况下,社会矛盾便表现为是官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官家与皇家之间的矛盾。
官权集团对下与民众的矛盾和对上与皇家的矛盾,在客观上把民众与皇家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基础,皇家即是天下,天下即是皇家,天下是天子的天下,
天子是天下的主子,皇权成为民众抗衡官权的天然依靠力量,...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8912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utin (老将萨乌丁),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太平天国美丽女状元如何成了东王床上的女秘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6 01:21:35 2012, 美东)
舻声听未了,山水送孤帆;对面青如画,回头绿满岩。半空云袅袅,一带水巉巉;船尾
澄流迥,峰腰旭照衔。青疑留古岸,翠欲上征衫;流响惊凫雁,浓荫郁桧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据说,这首把山水行舟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的清新秀丽的五言律诗是南京才女傅善祥
在太平天国科举考试中的杰作,而她因为这首诗夺得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然而
,就是这位才貌双全的一代才女后来竟成为了太平天国第二号人物东王杨秀清的贴身女
官,继之成为了宠冠王府的地下夫人。白天,她为东王批发奏折,起草文件;夜晚,她
与东王同床共枕,俨然一对事业上的伉俪。那么,才貌双全的傅善祥如何成了东王床上
的女秘书呢?这还要从他的身世说起。
傅善祥出生于南京城里的一户书香人家,父亲以开馆授学为业,膝下有傅善祥与姐姐傅
鸾祥两个如花似玉的...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35 ☆─────────────────────────────────────☆
mitbbs2715 (好吃不懒做) 于 (Thu Jun 21 01:14:47 2012, 美东) 提到:
6月19日,学者许纪霖发表微博称:“据我在法国留学的博士生透露,今天是法国“高
考”(BAC)的第一天,考试内容为“哲学”,总共4个小时,就一特定题目撰写论文。我
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法国有这么多的哲学家,而中国只能盛产应试者了。”此条微博引
发大量网友热议,截至发稿已被转发11690次。
据悉,哲学类题目分为文科卷、理科卷、经济社会科卷等。【题目节选】文科卷:1、
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了什么?2、所有的信仰都是与理性相悖吗?理科卷:1、我们是否有
追求真理的义务?2、没有国家我们是否会更自由?经济社会科卷:1、是否存在与生俱
来的欲望?2、工作仅仅是为了有用吗?网友们评论说:“独立的思想就是这样培养的
!”“我们的教育缺得太多!”
很多网友认为,法国高考值得我国借鉴,他们主张发散性思维,比死记硬背的“填鸭式
”教育强太多。
@傲虎出山:我感觉这些题目与我国高考作文题或者有关文科考题没有什么区... 阅读全帖 |
|
t*c 发帖数: 6929 | 36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几乎同时开始,经过三十余年,甲午战争就是两者高低的检验。
日本完胜,满清惨败。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中国弈忻在其《统筹全局折》中强调:"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
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日本1868年天皇颁布"五条誓文"阐明新政权的目标。
强调"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除旧习。......求知识于世界。"这种认识的不同
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的行动。
政治方面:
日本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首先,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其
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逐渐剥夺了旧统治阶级的特权,取消了对下层
人民的一些限制,允许不同阶层的人民之间通婚,实现形式上的平等。19世纪70至80年
代,政府还颁布了其他一些律令和法典,引进欧洲刑法、民法和商法。1889年日本颁布
了以普鲁士军国主义宪法为蓝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日本国家制
度和统治机构的合法化。宪法标志着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而中国在政治上则毫无建树,根本没有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尤为重要的是政府的腐败日
趋严重。
经济方面:
日本大力进行改革,发展...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37 中国是科举取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西方搞分封,贵族立国,从来就拼爹。 |
|
y***u 发帖数: 7039 | 38 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张宏良
历史劫难,血映红天。千古兴亡,亡于一相。
秦朝亡于宰相赵高;汉朝亡于宰相曹操;隋朝亡于宰相王世充;唐朝亡于宰相朱温;宋
朝亡于宰相秦桧等;元朝亡于宰相哈麻;明朝亡于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的魏忠贤
;清朝亡于宰相李鸿章。中国封建王朝统一迄今二千多年,所经秦、汉、隋、唐、宋、
元、明、清等八大朝代,竟无一例外地全部亡于宰相。
所以,中国老百姓才会概括出一条历史铁律:“国之治,宰相贤,国之乱,宰相奸”。
宰相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兴衰治乱的历史关键。这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一大特点。
中国社会历史的这个特点,是由宰相作为官权代表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由官权与皇权
相分离以及与民权相对立的矛盾性质决定的。在由皇权、官权、民权和洋权所组成的权
力结构中,由于平时洋权被阻挡在国家政治之外,民权则完全融化在皇权之中,所以在
一般情况下,社会矛盾便表现为是官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官家与皇家之间的矛盾。
官权集团对下与民众的矛盾和对上与皇家的矛盾,在客观上把民众与皇家联系在了一起
,形成了“家天下”的政治基础,皇家即是天下,天下即是皇家,天下是天子的天下,
天子是天下的主子,皇权成为... 阅读全帖 |
|
M****7 发帖数: 2334 | 39 凯撒、拿破仑放在在中国历史中,也就是慕容垂,石勒,柴荣一类. 西人井底之蛙,字认不
识几个,就敢狂妄. 可笑.
隋文帝废除贵族世袭,开创开科取士,确实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里程碑.平民从此有了较
公正的向上层流动的渠道.西方直到19世纪才逐渐做到这一点. |
|
t*******y 发帖数: 21396 | 40 八股文好不好,有历史定论的,不是你我说了就算。
这里有梁启超一段话,梁启超又引用张之洞的话,张之洞进士的国学,莫非也比不上阁
下?
夫不除弊则不能布新,前既言之矣,而除旧弊之一事,最易犯众忌而触众怒,故全躯
保位惜名之人,每不肯为之。今且勿论他事,即如八股取士锢塞人才之弊,李鸿章、张
之洞何尝不知之,何尝不痛心疾首而恶之。
张之洞且常与余言,以废八股为变法第一事矣,而不闻其上疏请废之者,盖恐触数
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之怒,惧其合力以谤己而排挤
己也。今夫所谓爱国之士,苟其事有利于国者,则虽败己之身、裂己之名,犹当为之。
今既自谓爱国矣,又复爱身焉,又复爱名焉,及至三者不可得兼,则舍国而爱身名;至
二者不可得兼,又将舍名而爱身;吾见世之所谓温和者,如斯而已,如斯而已!吉田松
阴曰:“观望持重,号称正义者,比比皆然,最为最大下策,何如轻快捷速,打破局面
,然后徐占地布石之为愈乎?”呜呼!世之所谓温和者,其不见绝于松阴先生者希耳。
即以日本论之,幕末藩士,何一非急激之徒,松阴、南洲,尤急激之巨魁也。试问非有
此急激者,而日本能维新乎?当积弊疲玩之既久,不有雷霆万... 阅读全帖 |
|
p********a 发帖数: 6437 | 41 哥你不懂8股文,就别露怯了
好比你举了个抨击鸦片的例子,来证明压片本身不好。
鸭片本身是良药,过则为害
八股一个道理
或者说自古评七律诗取士,那么是这个方法多年固有衍生的问题,而不是七律诗歌不够
优美。
八股写得好,所有诗词歌赋都没问题,白话文也绝不会差。
反之未必。 |
|
|
j****n 发帖数: 7636 | 43 清代的科举制度大体上沿袭了明代的规制和做法,但也有所不同之处,那就是满人享有
种种特权,做官可以不必经过科举的途径。比如,在雍正时期,科举前分满汉两榜取士
,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 |
|
b*****d 发帖数: 61690 | 44 人民日报:识德是我党考核任用干部基础环节
2012年11月04日06:14 人民网-人民日报 评论
关键在识“德”(红船观澜)
高长武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始终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落实好这一标准,
关键在识“德”。 识“德”是我们考核任用干部的基础环节。对选人用人而言,虽
说德与才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二者相比,德是第一位的,具有决定意义。司马迁说
得好:“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为主,才为次;德是基础,才是条件
;德是本质,才是属性。因此,“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
识“德”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干部政策的根
本目标,就是把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行好的有才之士选拔到党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为
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近年来,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出在才
上,而是德上。在这方面,教训是深刻的,道理是明显的。
识“德”贵在识得准、看得切。试玉要烧三日满,识人须待七年期。这话是有道理
的。德,是人的品质和德行,内在而抽象,看不见摸不着,比才更难于认识和评定。因
此,识“德”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表象、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不确、...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1156 | 45 同意你的观点。宋的模式放到是现代社会的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只是在当时,经济发达
不等于武功厉害。如果是现在,经济发达武功也厉害。
宋最好的是不杀文人,所以思想自由,文化发达,当时的知识经济时代啊。
现在土工要能做到开科取士,言论自由。也会好很多。 |
|
t******z 发帖数: 2929 | 46 宋朝开科取士,加上改造万民伞和留靴成为人民留任投票,那就是完全实现民主了,都
不用竞选和多党制。
如果宋朝的皇帝让人民一人一票留任投票控制官吏体系,那他更是会获得一批死忠的臣
民。蒙古的进攻只能更加吃力。
说过很多次了,中国的民主就差一点点,连古代都有充分的技术和社会条件搞成。
知道这主意也不搞,那是另外一回事。问题是当初就没有人想到啊。 |
|
c*********y 发帖数: 3348 | 47 一、江苏苏州:这个城市不用细说,中国古代文化最昌盛的地方,状元之乡,院士之乡
,科技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仅明清两代苏州进士792名,昆山271名,太仓
208名,吴江180名,常熟366名。苏州进士名人:范仲淹、范成大、钱谦益、瞿式耜(
明末民族英雄)、翁同龢(状元)。
二、浙江杭州:文化仅次于苏州的地方,但进士数量不会少于苏州。明清进士1034名,
宋代由于南宋定都临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杭州进士数量肯定最多。杭州进
士名人:沈括、于谦、袁枚、龚自珍。
三、江苏常州:据说古代人才数量排名中国第四。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文科进士
1546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1名。以上数字不包括常州的属县。赵翼,阳湖
人(今常州),乾隆二十六年(1761)探花。原先在殿试时本来排在第一名,陕西王杰
第三,但乾隆认为江南的状元太多,而当时正对西北用兵,需要重视西北,陕西从未有
过状元,所以两人试卷对换,王杰成为清代唯一的陕西籍状元。虽说状元与探花相去不
远,但从此两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王杰青云直上,赵翼却诸事不顺,最后只当了个兵
备道,他后来遂辞官主讲安定书院,精研诗文、史学...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48 前天是郭氏翘辫子35周年,竟然无一人纪念。
今天因为别的原因,读其《甲申三百年祭》,发现里面两段话很值得玩味。
第一段:
饥荒诚然是严重,但也并不是没有方法救济。饥荒之极,流而为盗,可知在一方面有不
甘饿死、铤而走险的人,而在另一方面也有不能饿死、足有诲盗的物资积蓄着。假使政
治是休明的,那么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尽可以用人力来和天灾抗衡,然而却是
「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这一句话已经足够说明:无论是饥荒或盗贼
,事实上都是政治所促成的。
这层在崇祯帝自己也很明白,十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的《罪己诏》上又说得多么
的痛切呀:「……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
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辄)乘机自润
。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
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
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
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49 http://www.js.xinhuanet.com/zhuanti/2005-06/30/content_4547369.
新华网江苏频道 郑和之路
2005-06-30 16:54:07
来源: 新华社
中国拥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但每当提起古代中国,人们都习惯性地将之与农耕
文化相联系,似乎中国人的先祖只会在一亩三分黄土地上埋头耕耘。而实际上,中国曾
经是一个海洋大国,是一个曾拥有先进造船技术和深厚航海传统的国家。造船业的起伏
和中国的国运兴衰,历史上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先秦后汉:先民海战与中印航线
远古时代,中国先民就懂得“木在水上”的道理,先后制造出木筏和独木舟。至商
代,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中国出现了脱离独木舟时代的木板船。据甲骨文记载,商王
武丁曾派人乘船追捕自海上逃亡的奴隶。而武王伐纣时,其数百兵车、数万将士,就是
在孟津渡口乘船渡过黄河,直捣朝歌的。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混战中,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水战甚至海战。公元前485年,
吴王夫差伐齐,派大臣“徐承帅舟师自海入齐”,但在黄海海域被齐国舰队击退,这是
我国历史...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0445 | 50 赵若舟:赵构是个好皇帝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8-02-25 发表评论>>
宋高宗赵构,南宋的开国之君。他和秦桧一起杀了民族英雄岳飞。但是,自有宋一朝,
对大臣十分优厚的宋太祖曾立下“誓碑”,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
子孙渝此誓者,天必殛之。”而杀这样一位有赫赫战功的功臣,在宋朝仅此一例。
赵构杀忠臣,留下千古骂名。但仔细对比历史。我认为我们把历史想的太简单了。首先
,我们要看赵构的基本国策对吗?赵构是基本国策是“和”,大多数历史对赵构的评论
是卖国。可是孝宗北伐,为何也无功而返。难道是仅仅少岳飞这样一员名将吗?
赵构的“和”对不对,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明朝的崇祯。宋明两朝有十分相似的情况,都
把理学做为国家信仰,是儒家思想科举取士的。高度的君主集权和文官制度,而且都受
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而最后,又被北方游牧民族灭亡的。
赵构之时,面对的是和崇祯相同的敌人。即女真人建立的金。面对后金,也就是后来的
清。崇祯是主战的。为了对付来自后金的威胁,连年战事,军费开支巨大,不得已向农
民征了辽饷,农民不堪重负,爆发了农民起义。为了剿灭农民起义,又征了练...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