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 发帖数: 1209 | 1 Arhat (Sanskrit: अर्हत arhat; Pali: arahant)
In the Theravada tradition, and in early PTS publications, the word arahant
or arhat is interpreted to mean the "worthy one". This has been challenged
by more recent research, resulting from the etymological comparison of Pali
and early Jain Prakrit forms (arihanta and arahanta). The alternative
etymology is "foe-destroyer" or "vanquisher of enemies,"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Jain definition.
The enlightened Jain śramaṇa teacher Mahāvīra was considered an
arihant by his followers.
Arihant (Jain Prakrit: अरिहन्त
arihant, Sanskrit: अर्हत árhat "vanquisher of
enemies") in Jainism is a step before becoming siddha. Arihants destroyed
all gathi karma and still living until they reach the Siddha status.
Jains believe that the arihant has defeated anger, ego, deception, and greed
- universal inner enemies or kashayas responsible for the perpetuation of
Self-ignorance. When that happens, the person has destroyed the four ghati
karmas, namely Gyanavarniya (knowledge blocking) Karma, Darshanavarniya (
perception blocking) Karma, Mohniya (passion causing) Karma and Antaraya "
obstacle-causing" karma. Thus the arihant obtains:
Kevala_Gyana, perfect knowledge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all Gyanavarniya
Karmas,
Kevaldarshan, perfect perception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all
Darshanavarniya Karmas,
becomes passionless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all Mohniya Karmas,
gains infinite power due to the destruction of all Antaraya Karmas.
wiki |
r****n 发帖数: 7315 | 2
arahant
Pali
an
标题党。 :)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Arhat (Sanskrit: अर्हत arhat; Pali: arahant) : In the Theravada tradition, and in early PTS publications, the word arahant : or arhat is interpreted to mean the "worthy one". This has been challenged : by more recent research, resulting from the etymological comparison of Pali : and early Jain Prakrit forms (arihanta and arahanta). The alternative : etymology is "foe-destroyer" or "vanquisher of enemies," which corresponds : to the Jain definition. : The enlightened Jain śramaṇa teacher Mahāvīra was considered an : arihant by his followers. : Arihant (Jain Prakrit: अरिहन्त
|
k****s 发帖数: 1209 | 3 虽说是虚拟空间,也是节省才好。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arahant : Pali : an : 标题党。 :)
|
r****n 发帖数: 7315 | 4
都说一场空,依然心牵挂。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虽说是虚拟空间,也是节省才好。
|
k****s 发帖数: 1209 | 5 牵挂=取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说一场空,依然心牵挂。
|
r****n 发帖数: 7315 | 6
嗯。要学会放下了。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牵挂=取
|
k****s 发帖数: 1209 | 7 一人问布袋和尚∶「什麽是佛祖西来意?」布袋和尚放下口袋,一句话也没说。僧人又
问∶「只这样,没别的了吗?」布袋和尚又布袋上肩。
非是弄玄虚,只因拎不清。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要学会放下了。
|
r****n 发帖数: 7315 | 8
不是拎不清,只是人还没能力见到那需要放下的。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一人问布袋和尚∶「什麽是佛祖西来意?」布袋和尚放下口袋,一句话也没说。僧人又 : 问∶「只这样,没别的了吗?」布袋和尚又布袋上肩。 : 非是弄玄虚,只因拎不清。
|
k****s 发帖数: 1209 | 9 佛告梵志。謂黑氏曰。放捨放捨。梵志應諾。
如世尊教。即捨右手梧桐之樹種佛右面。
復謂梵志。放捨放捨。
梵志即捨左手所執合歡之樹。種佛左面。
佛復重告放捨放捨。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4/0583_001.htm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拎不清,只是人还没能力见到那需要放下的。
|
r****n 发帖数: 7315 | 10
‘仁當捨其本 亦當捨其末
中間無處所 乃度生死原
內無有六入 外衰不得前
放置於六情 乃成無為疾’
不是很懂。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佛告梵志。謂黑氏曰。放捨放捨。梵志應諾。 : 如世尊教。即捨右手梧桐之樹種佛右面。 : 復謂梵志。放捨放捨。 : 梵志即捨左手所執合歡之樹。種佛左面。 : 佛復重告放捨放捨。 :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4/0583_001.htm
|
|
|
k****s 发帖数: 1209 | 11 仁當捨其本 亦當捨其末
中間無處所 乃度生死原
內無有六入 外衰不得前
放置於六情 乃成無為疾
对照之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
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又进了一层,“取天下”的菩萨道。 |
k****s 发帖数: 1209 | 12 另一个对照,同样是大乘精神。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
r****n 发帖数: 7315 | 13
“取天下”的菩萨道? '天下‘本来梦一场,菩萨取来干啥啊?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仁當捨其本 亦當捨其末 : 中間無處所 乃度生死原 : 內無有六入 外衰不得前 : 放置於六情 乃成無為疾 : 对照之下,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 : 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又进了一层,“取天下”的菩萨道。
|
r****n 发帖数: 7315 | 14
这个比小乘都不如吧?小乘不都破了身见?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另一个对照,同样是大乘精神。 :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
k****s 发帖数: 1209 | 15 对呀,菩萨取来干啥啊?
再加点,
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比小乘都不如吧?小乘不都破了身见?
|
r****n 发帖数: 7315 | 16
玩儿?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呀,菩萨取来干啥啊? : 再加点, : 本来无一物,何必惹尘埃?
|
k****s 发帖数: 1209 | 17 结论下得太快。“损之又损”。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玩儿?
|
r****n 发帖数: 7315 | 18
我根本就不懂啥是“损之又损”。损啥呢,剩下啥?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结论下得太快。“损之又损”。
|
k****s 发帖数: 1209 | 19 空着手要放下啥?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根本就不懂啥是“损之又损”。损啥呢,剩下啥?
|
r****n 发帖数: 7315 | 20
晕。手都没,还放下?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空着手要放下啥?
|
|
|
k****s 发帖数: 1209 | 21 口头无禅,拿起便走。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晕。手都没,还放下?
|
r****n 发帖数: 7315 | 22
哈哈哈。。。去吧。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口头无禅,拿起便走。
|
k****s 发帖数: 1209 | 23 十二条船,从哪条去?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去吧。
|
r****n 发帖数: 7315 | 24
十二条?我还以为是六条呢。我觉得我是从‘意’船去吧。
你从哪?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十二条船,从哪条去?
|
k****s 发帖数: 1209 | 25 不取“取”?
"I will be back".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二条?我还以为是六条呢。我觉得我是从‘意’船去吧。 : 你从哪?
|
r****n 发帖数: 7315 | 26
现在是要‘不取’,以后要无无明。
isn't it that you have never left?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取“取”? : "I will be back".
|
k****s 发帖数: 1209 | 27
一处断则根本断,无需处处下刀。
倒是建议你去打个禅七(假如没有过的话),着力一处。
重业不求解脱。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是要‘不取’,以后要无无明。 : isn't it that you have never left?
|
r****n 发帖数: 7315 | 28
第一次打七是大学时,念佛。有个寒冷中忽然身体一暖的体验(着相)。
来美后,十日内观,那最后的善的体验,终生难忘。
后打过一次三日,我就自己念佛,没啥特殊。
我现在的着力处就是念佛。
哈哈哈。。。你投降派阿。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处断则根本断,无需处处下刀。 : 倒是建议你去打个禅七(假如没有过的话),着力一处。 : 重业不求解脱。
|
k****s 发帖数: 1209 | 29
看过你“不取”的体验,认为是很好的着力点,无需菲薄。
念没念过“念佛是谁”?随便一问,不认为你应该把所有的法门都探索一遍。
禅七不同佛七的主要区别在于“疑情”。当个选项吧。
读过毛泽东的咏梅吗?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次打七是大学时,念佛。有个寒冷中忽然身体一暖的体验(着相)。 : 来美后,十日内观,那最后的善的体验,终生难忘。 : 后打过一次三日,我就自己念佛,没啥特殊。 : 我现在的着力处就是念佛。 : 哈哈哈。。。你投降派阿。
|
r****n 发帖数: 7315 | 30
嗯。不取会帮我禅定。
我主要就是念佛。有时候会想一下“念佛是谁”,读来果禅师的故事里有他用此法。
我现在主要还是念佛吧。
很喜欢。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在 k****s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过你“不取”的体验,认为是很好的着力点,无需菲薄。 : 念没念过“念佛是谁”?随便一问,不认为你应该把所有的法门都探索一遍。 : 禅七不同佛七的主要区别在于“疑情”。当个选项吧。 : 读过毛泽东的咏梅吗?
|